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docx

导论

5^马克思主义是(A )

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木观点和基木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口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木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8、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

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口的和解放

条件的学说,

这是(B )

A.从理论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形成的回答

B.B.从理论的阶级属性角度形成的冋答

C.从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形成的回答

D.从理论品质角度形成的回答

9、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

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

主义发展和

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这是(C )

A.从理论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形成的回答

B.B.从理论的阶级屈性角度形成的回答

C.从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形成的冋答

D.从理论品质角度形成的

回答

10、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Ljj农、禾口

格斯厉立矗,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

和学说体系,

这是(A )

A?从理论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形成的回答

B.从理论的阶级展性角度形成的回答

C.从理论的研究对彖和主要内容角度形成的回答

D.从理论品质角度形成的

冋答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C)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1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D)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1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 )

A.自我批判

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

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C )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C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7、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B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D.空想社会主义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 )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1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占典经济学理论是(A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辩证法

D.丿力史观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2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

学的(B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

决定论思想

2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孑盾运动

D.阶级斗争

2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24、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D)

A.建立i由平等的社会

B.建立公平分配的社会

C.建立合乎人性的社会

D.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25、屮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D )

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

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

2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D )

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

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27、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 )

A. 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 .深人进行调查研究

C. 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

28、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C.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D.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9、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 精神武器”,

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 )

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 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

自在阶级

30、 在19世纪的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B )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徳国西里西亚纺织 工人起义

3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对于无产阶级的重大意义之一是(C )

B ?使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 使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

A.运动

B.物质可以认识

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客观实在性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 点是

( A )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而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4、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5、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

A ?使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必然 C.使无产阶级成为口为的阶级

3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 A. 矛盾的观点

C.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首要的观点是(B )

B. 实践的观点 D. 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第一章 单项选择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木问题 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C )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木问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8、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A )

D. 绝对主义的观点 ?种(D ) 14、 庄了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个命题的哲学思想是(C ) A. 辩证法的 B.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的

C. 相对主义观点

D.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15、 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D )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16、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7、 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冇”的观点,属于(B )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口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 义

C. 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 把人的意识理解成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18、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匕|风动,议论不已。慧 能进曰:“不

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D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木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9、 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來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A )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 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冇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 物主义

20、 屮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 不闻。”这段

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2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这个命题

表明(A )

C.形而上学观点

10、“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 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

A ?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12、发展的实质是(D ) A.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B.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木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物质

2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 D )

A.正确的原则

B.人们的目的,制定的路线

C.领导者的意图

D.客观存在

的事实

23、承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唯一特性的哲学派别是(C )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24、我国哲学家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这是( C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25、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C )

A.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B.世界是运动变化的原理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D.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26、唯心主义的思想认识根源是(B )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C.夸大物质的决定作用

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

27、承认人的观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冇重要彩响,这是(A )

A.符合实际的唯物主义

B.唯意识论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

D.物与物的关系

28、“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

存在着”

这是(D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9、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是(C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0、“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B )

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32、“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木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是(B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33、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

可是人们能慚出牛头马而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 这

仍然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

C.语言和思维的形成

B.能够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劳动 D.脑量的增加 34、世界上本没冇鬼,

A.意识的内容來口人脑

B.意识的内容來口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35、 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D )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 ?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

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36、 意识的本质是指它是(C )

A.人脑主观自生的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C.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可以脱离被反映者 38、 物质和意识关系是(D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有能

动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 动作用

39、 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 多。它们之

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说明人的才能 (B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系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40、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41、 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圧,常常有 利于唯物主

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C )

A.孑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孑盾双方彼此对立

C. 孑盾双方屮每一方的自身孑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 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的发展

42、 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是 (C )

C. 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 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

45、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B )

A.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

B.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C.对立面的相互排斥

D.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46、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C )

A.唯物辩证法的止确观点 C.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43、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B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44、 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C

A.是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谋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 B.是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A.均衡论 B.—点论 C.重点论 D.二元论

47、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D )

A. 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 物论观点

48、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属于(A )

52、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B )

A. 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 .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的生

命力

C. 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

54、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A )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 57、辩证法所要回答的是(

C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 的规律

60、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B )

A.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6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B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63、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句话是一种(A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A. 矛盾不平衡性的两种形式

C.矛盾斗争的两种形式

49、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 的社会主义

道路。这体现了( B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矛盾普遍性的两种情形 D.矛盾运动的两种形式 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冇屮国特色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C.它是科学分门别类的客观依据 56、矛盾问题的精髓是(C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B. 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 D. 它是正确区分不同事物的基础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C. 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

5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系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59、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B.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D.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

B. 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B )

64、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A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6、一切哲学都是(B )

A. 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7、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D )

A.唯物论的观点

B.唯心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 观点 68、 主耍孑盾和非主要孑盾,孑盾的主要方而和非主要方而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 们(C )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

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6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命题表明(D )

A.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

B.个别先于一般而存在

C.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

D.个别与一般的辩证统一

70、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B )

A.无限的

B.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归根结底还是曲物质决定的

C.被动的

D.可以为所欲为的

71、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俗语表达的哲学思想是(D )

A.混淆是非界限的相对主义观点

B.混淆肯定和否定的区别的形 而上学观点

C ?割裂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关系的辩证法关系

72、 设想没冇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73、 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D A.客观性 B.普遍性C.特殊性 D.斗争性

74、 止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D )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77、 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 砖”。这是

氏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唯心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D ?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 D.客观唯心主义 ) 75、 哲学是(C )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76、 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屮形成的 A.对于自然现彖的基本观点

C.

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

B. 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D ?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 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78、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C )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木原

79、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B )

A.广延性

B.持续性

C.绝对性 D 规律性

80、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D )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彖,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吋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 体

81、 《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 83、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C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86、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C.生物性屮把握人的活动的 87、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88、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C )

A. 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 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 人类是否能止确认识和利用口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89、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

根源性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90、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

是(B )

B. 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 深谷也可以

变成丘陵。这是一种(A

A.朴素辩证法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82、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 B.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 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八、、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事物发展的顺序和形式

D )

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屮把握人的活动 (C )

B.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D.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 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

D.物质是口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9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

的唯心主义

92、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C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94、相对静止是指(C )

A.事物绝对不动

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96、“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一种(D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辩证法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97、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

存在的。这是一种(C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98、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B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99、在现实中述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D )

A.较差的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00、“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B )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屮冇动,动屮冇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01、毛泽东指示我们要“古为今用” “洋为小用”,既不能厚古薄今,又不能崇洋媚外。

毛泽东的思想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C )

A.事物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的原理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原理

10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B )

A. 一切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 一切唯心主义观点

103、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口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105、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屮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口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106、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 )

109、 哲学上看,我国制定的“十二五”计划的根据是(C )

A. 抽象的可能性

B.人民群众的愿望

C. 现实的可能性

D.先进分了的构想

110、 科学家洛仑兹捉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四振动 翅膀会在得

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 )

A. 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

B. 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 '

C. 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 性

11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D )

A.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12、 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A )

A. 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115、 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一种(A )

A.形而上学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16、 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C )

A.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B.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117、 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这属于(D )

122、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C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12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C )

A.科学Z 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 科学

C.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思维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

12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D )

A.科学性和阶级性

B.原则性和灵活性

C.实践性和阶级性

D.科学性和革命性 A. 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

C.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D. 科学实验活动

A.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

C.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 119>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A.主观性和个别性

C.社会性和历史性 B. 形式对内容冇反作用的表现

D. 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

(B )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126、事物的质是指(D )

A. 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B.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

存在的方面 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D.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 定性

127、 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劳动(B )

A.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

B.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C.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

D.使人更好地适应自然

128、 现实可能性是指(A )

A. 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

B. 现实屮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

C ?目前尚未实现,将來口J 以实现的可能性

D.实现的可能性 129、 爆发式飞跃是(A )

A.解决孑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B.解决孑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

C. 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

D.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130、 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是(A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 点

131、 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B )

13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 )

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 13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B )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 定的观点

136、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D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 和利用规律

137、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一论断说明

(B )

A.世界除了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B. 一切都在变化和发展,没有永恒 不变的事物

C.

世界作为过程的集合体本身是没有方向的运动状态

D.承认运动就必然否

认相对稳定

138、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 )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139、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 济A.个人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 条

件的统一 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D.主观条件和客观 132、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D

A.事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 B. 事物中消极的方面

D. 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 A.独立说 B.再现说 C.体验说 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 A.布洛 B.英加登 C.荣格 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 A.童庆炳 B.英加登 C.凯塞尔 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 A.制度文化 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 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 A.王维 B.李白 C.司空图 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 A.本质特征 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 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 A.省略 B.停顿 C.概略 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是 ( ) A.格雷马斯 B.康德 C.歌德 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

往届文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文学理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概念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 1、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1分)它包含着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所谓四要素——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3分)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1分) 2、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5分) 3、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2分)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2分)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1分) 4、二分法是指中国古代和希腊分别出现的一种以有无韵律为标准的文类划分方法。(5分) 5、意象,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有四类:(1分)一是心理意象,即在知觉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于脑际的感性形象;二是内心意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意向性设计图像;三是泛化意象,是文艺作品中一切艺术形象的泛称,可简称“形象”;四是观念意象,即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4分) 6、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创作动机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完整的意象系列的思维过程。(4分)它是文学创造过程最实际、最紧张、也最重要的阶段。(1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题10分) 1.文学概念的三种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义文学。(1分)广义的文学是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基本含义是:(1)理解文学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2)文学发展是人类文化积淀的历史结果;(3)文学现象归根到底是某一文化形态的体现。(3分)狭义的文学是作为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审美的基本含义是:(1)文辞华美,“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2)对激情的体验和调动;(3)文学作为一种诗意的表达。(3分)折中义的文学是作为惯例的规范;惯例的三方面要求是:首先,呈现形象的世界;其次,传达完整的意义;再次,蕴含特殊的意味。(3分) 2.意境是指抒情形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5分)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意境的产生同庄禅精神的影响以及色空观念的催化有很大关系。(5分)3.共鸣是指人们在文学接受的高潮阶段所产生的同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4分)其要点有二:一是读者与作品之间的感应与交流,二是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时的共识;(2分)产生共鸣的原因有:读者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优秀作品表现了人类的共同美,读者人生体验与作品情境的一致,基本人性的相通以及主体心理的同构。(4分)

2019-2020年电大考试《文学概论》考题库

《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100%通过 《文学概论》是电大期末考试的上机考试的机考课目,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A.信息论 B.摹仿论 C.意志论 D.反映论 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 A.观众 B.情感 C.文采 D.文化 3.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 B.象征 c.假设 D.蕴藉 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 B.表象性 C.表情性 D.意识性 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高尔基 C巴赫金 D.什可洛夫斯基 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 ) A.独创性 B.指意性 C.感染性 D.历史性 7.( )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剧本 B.小说 C.散文 D.诗 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 B.书面语 C.IZl语 D.标准语 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 B.商业运作 C.个人创造 D.历史演绎 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A )。 A.《工作与时日》 B .《胜利颂》 C .《神谱》 D .《牧歌》 2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B A .《长征记》B.《神谱》 C .《工作与时日》 D .《胜利颂》 3 .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学成就最大的是( D)。 A .抒情诗 B .散文 C .寓言D.戏剧 4 .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 C)。 A .维吉尔 B .贺拉斯C.萨福 D .奥维德 5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C )。 A .个人情感 B .贵族与奴隶主的情趣 C .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D .市民的思想感情

6 .古希腊被称为“历史之父”的作家是(A )。 A .希罗多德 B .修昔底德 C .色诺芬 D .苏格拉底 7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是( A)。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卢克莱修 8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代表作品是(C )。 A .《理想国》 B .《伊安篇》 C .《诗学》 D .《诗艺》 9 .“希腊化时期”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 A)。 A .米南德 B .阿里斯托芬 C .普劳图斯 D .泰伦斯 10 .泰伦斯的代表作品是(C )。 A .《双生子》 B .《一罐黄金》 C .《婆母》 D .《恨世者》 11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A )史诗。 A .文人 B .英雄 C .民族 D .悲剧

12 .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B)。 A .《诗学》 B .《诗艺》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3 .奥维德的代表作品是(B )。 A .《爱经》 B .《变形记》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4 .《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开篇写的是(A )。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 .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C .阿喀琉斯重上战场 D .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 15 .《奥德修纪》是一部( B)。 A .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B .反映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斗争的史诗 C .悲剧史诗 D .英雄传说 16 .奥德修斯的形象是一个(A )。 A .被理性化了的早期奴隶主的形象 B .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形象 C .战胜自然的形象 D .漂泊者 17 .被称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是( C)。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第六章文学作品 一、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加工。 2、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具有暗示性、哲理性、荒诞性、多义性的特征。 3、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抒情性作品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具有情景交融的美学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4、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特征和具有魅力的性格。主要是叙事性作品(再现型作品)的形象形态。 二、思考题 ~ 1、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有什么不同 答:(1)表达目的不同 日常语言主要用于个体与外在世界的交往,文学语言的直接目的是构筑虚拟的艺术世界。 (2)服从的真实标准不同 日常语言一般要服从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真实性,有真假正误之分。文学语言则服从于艺术世界虚拟性,而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

以根据内心真实感受和体验进行虚拟。 (3)语言意义生成的方式不同 日常语言的意义一般是遵循语义逻辑生成的,意义比较单一、直接。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多是间接的,文学语言往往并不直接产生于语言的词典意义和语法规则,而是生成于文学语言所构造的艺术形象世界。 2、文学作品的语言的特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 答:(1)塑造生动的生命形式,富于表现力。 《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禄江南岸”,“禄”练字、修辞。一个“禄”字,顿觉满眼生气,春意葱茏,把春的质感、神韵、和魅力都表现出来了。 (2)表意的含蓄性和丰富性。 《题西林壁》,一面描写庐山,一面议论庐山,写着写着便翻出一层哲理。描写、议论庐山→哲理→佛理,按照诗意逻辑层层蕴藉,充分体现了文学语言的含蓄之美。 3、意境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意境结构的虚实相生。 答:特征:(1)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 (2)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 (3)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 ! 例:《游园不值》,具体描写的园外之景,就是实境,由满园春色、红杏出墙引发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虚境。虚实相生,富于表现力。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3.文学理论所规定的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2)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3)文学创作论:“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4.模仿论与表现论的区别:(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2)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3)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4)(可略)模仿论:文学活动是一种意识反应行为。立论观点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世界的模仿”。柏拉图从模仿世界的观点出发,在结论上否定了艺术存在的合理性;亚里士多德却认为,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它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表现论:作者通过创作表达感受并以此唤起读者相近的感受。 5.文学起源说:(1)巫术发生说:弗雷泽,“相似律”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接触律”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田野调查(2)宗教发生说:赫尔德“灵魂的音乐”,格罗塞(3)游戏发生说:康德“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4)劳动说:马克思,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6.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1)无功利与功利: A.文学是无功利的,但这种无功利本身也隐含有某种功利意图。 B.文学的这种无功利性集中体现在作家的创作活动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 C.作为作家或读者的话语活动,文学虽然与直接的功利目的无关,但简洁地仍旧有深刻的社会功利性。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的功利性在于,它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2)形象与理性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文学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蕴含某种理性,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间接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3)情感与认识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其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我爱这土地》 7.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话语则是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 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10分 1.儿童文学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作用、--------------作 用、----------作用、------------作用。 2.童话形象主要是指-------------,其中主要有-------------,----------------,--------- --------三大类。 3.寓言由本体和寓体两部分组成,本体是作者要说明的----------,寓体是寓意 的载体,也就是-------------.. 4.儿童科学文艺的体裁多种多样,主要有科学童话、科学小说、------------、--- -----------等。 5.儿童小说是以-------------为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 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 二,选择16分 1,儿童美术电影有很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卡通片B木偶片C折纸片D生活片 2,“找哇找,找哇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这首儿歌是() A摇篮曲B连锁调C数数歌D游戏歌 3,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的是() A婴幼儿文学B童年文学C儿童期文学D少年期文学 4,不属于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的选项是() A爱的母题B顽童的母题C自然的母题D幻想的母题

5、选择下列中不属于儿童小说对主题的要求的一项是() A鲜明B积极性C针对性D单一 6、请选择对寓言的特征表述错误的一项() A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强烈的讽刺性B具有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C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精练D通过幻想折射式的反映现实 7、《稻草人》开创了中国现代童话创作之路,作者是() A叶圣陶B严文井C张天翼D周作人 8、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我国的寓言作品() A《南辕北辙》B《望洋兴叹》 C《滥竽充数》D《朋友的获得》 三、判断10 1.儿童文学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所喜爱,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2,每一个儿童读者心目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形象都是不同的。()3,儿童文学作家可以划分为两大群体:“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家群和“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家群() 4,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是在其语言质朴而活泼。() 5、一则完整的寓言应包括故事、寓意、寓示三个要素。() 6、童话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假定。() 7、儿童故事着重于故事情节,儿童小说着重于典型人物的塑造。() 8、6岁以前是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的文学统称为婴幼儿文学。() 9、儿童小说一般只允许有1个情节。()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 一、选择填空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 3.文学文化学又可以说是一种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 4.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5.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的概念。 6.在魏晋以前,文学的文化含义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7.查理斯·巴托作出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 8.话语的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9.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10.文学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1.精神生产的概念最初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1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13.文学创造的主题是具体的社会人。(马克思) 14.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15.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 16.“诗意的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17.高尔基曾不无道理地把文学称之为“人学”。

18.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 19.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2.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3.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4.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特征: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型和最高典范。其次,审美理想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第三,审美理想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三.简答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艾布拉姆斯指的“文学四要素”是( ) A.创作、文本、传播、阅读 B.作品、作家、宇宙、读者 C.思想、生活、技巧、知识 D.情节、结构、人物、事件 2.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 ) A. 本质特征 B. 形象特征 C. 结构特征 D. 美感特征 3.“为艺术而艺术”是哪种文学观念的主要口号( ) A.独立说B.再现说 C.体验说D.表现说 4.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 C. 抒情语体 D. 叙事语体 5.“距离论”的提出者是( ) A.布洛B.英加登 C.荣格D.弗洛伊德 6.把语言具体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的语言学家是( ) A.童庆炳B.英加登 C.凯塞尔D.索绪尔 7.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因素是( )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 C.物质文化D.全部文化 8.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 A.王维B.李白 C.司空图D.王昌龄 9.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 A.本质特征B.表现手段 C.形象特征D.审美特征 10.故事时间长度为零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零的一种时距是( ) A.省略B.停顿 C.概略D.减缓 11.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把人物区分为“扁平”和“圆型’’的

是( ) A.格雷马斯B.康德 C.歌德D.福斯特 12.形成文学风格的决定因素是( ) A.个人气质B.人格情操 C.创作才能D.创作个性 13.在我国,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是( ) A.刘勰B.曹丕 C.曹植D.曹操 14.“一个大作家绝不能只有一颗印章”体现的是文学风格的( ) A.多样性B.单一性 C.稳定性D.独创性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文学风格分为( ) A.八体B.十体 C.十二体D.二十四体 16.全面论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关系的是( ) A.刘勰B.苏轼 C.苏辙D.郑板桥 17.文学批评的对象是( ) A.各种文学现象B.各种社会现象 C.文学作品D.作家 18.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 ) A.小说B.诗歌 C.戏剧D.散文 19.作家文体成熟的标志是( ) A. 情节设计 B. 结构严谨 C. 文学风格 D. 语言精练 20.艺术想象的过程是( ) A.从具象到抽象B.从抽象到具象 C.从具象到具象D.从抽象到抽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文学创作过程,是一种( ) A.建构性活动B.追寻秩序的活动 C.内容追寻形式的活动D.形式创造内容的活动 E.纯粹创造形式的活动 22.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层面是( ) A.语音层面B.文法层面 C.辞格层面D.词法层面 E.意义层面 23.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 ) A.前者依存于后者B.后者决定前者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1)“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称艺术活动为“艺术劳动”,后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称为“艺术生产”。 (2)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最初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从属于物质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产才独立发展起来。精神生产独立发展起来之后,一方面仍受物质生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以及它对物质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也如上所述。 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 (1)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的本质区别:科学是对世界的理论掌握,立足于客体,通过理论思维把握世界的客观规律,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范畴的活动,目的是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知识满足人的理性需要,其成果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概念体系。文学创造则是对世界的审美掌握,通过对世界的情感体验、感受、评价,力图表达主体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把这种认识传达给别人,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其成果是人的审美意识形态的物化形态,呈现为一定的形象体系。 (2)文学活动与宗教活动:文学活动建立在对世界真实感受的基础之上,使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回归世界,它关心人、热爱人,总是力图揭示人的丰富性、弘扬人的价值宗教活动却建立在对世界的颠倒的认识和唯心主义臆想的基础上,以虚无的情感去祈求彼岸的幸福,它通过对神和虚无世界的歌颂把人引向迷途,使人忘却现实世界和否定自身的价值。 (3)文学活动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不受群体意识的严格规范。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而情感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不受概念的严格约束,是一个最自由的心理领域,佃此,它在精神活动领域中是最自由和最富于个性的创造活动。 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言语”与日常言语、科学言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言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 科学言语强调严谨的逻辑性和规范的语法结构,要求说理清楚、概念明确、不注重个人色彩和风格,显得朴素单纯。日常言语较 富于感情色彩、个人风格和艺术意味,但总的说还是服从说理的需要,以表意明确为主旨。这两种言语都较接近语法意义上的“语法系统”。文学言语则明显突破了语言系统的语法结构和逻辑要求,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风格。它一般不作为说理手段,而是作为描写、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常对语言学用语进行变形和一定程度的背离,采用隐喻的方法,模糊、多义。正因为如此,文学言语灵活,在不同作家和不同语境中,用语千变万化,不断创新,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言语。

儿童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儿童文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班级:姓名: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 1、寓言: 2、儿歌: 3、颠倒歌: 4、讽刺诗: 5、儿童文学: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6分)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 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A.诗歌 B.小说 C.童话 D.散文 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 A.主题集中而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 A.管桦 B.王统照 C.任大星

D.马丁 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 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 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 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 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 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A.作者 B.表现形式 C.内容 D.读者对象 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A.《快乐王子》 B.《七色花》 C.《豌豆上的公主》 8.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A.《诺言》 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C.《小儿郎,小儿狼》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4分) 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6.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七色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7.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情节曲折而单纯。()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试述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文学概论_复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 接受关系的理论基础是新的阐释学(J )。 2、 风格形式的客观因素指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创作的影响。(X ) 3、 现实主义是按照生活的理想的样子来反映现实,塑造形象的创作方法。(X ) 4、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X ) 5、 小说在塑造人物性格方而,比苴它文学体裁更自由。() 6、 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 7、 文学作品的容指作家从客观生活中提炼岀来的生活素材。(X ) 8、 文学形彖的意象性即指间接性。() 9、 文学的真实性是客观生活的真实。(X ) 10、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属于精神现象。() 11、 “二为”主向是在《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岀来的。(X ) 12、 文学风格是作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创作过程。() 13、 文学作品的题材是一种自然形态下的纯客观的事物。(X ) 14、 文学作品的形式即文学反映生活的形象方式。(X ) 15、 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 16、 主题是以素材为基础,在素材的确定和提炼中形成的。(X ) 17、 “三一律”是欧洲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主。多采用开放式结构。(X ) 18、 艺术发现指作家、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一种带情感性、形象性的感受和思考。() 19、 创作欲望中渗透了作家的感性因素。(X ) 20、 完成艺术传达的必要条件是作家要有熟练的艺术技巧。() 21、 制约整个创作过程的是灵感思维。(X ) 22、 典型化即指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X ) 23、 艺术感受力指发现生活意蕴,获取丰富体验的能力。() 24、 世界观制约着和支配着作家对创作方法的选择。() 25、 浪漫主义就是指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生活。(X ) 26、 文学革新就是继承中外优秀古典文学之精华。(X ) 27、 文学鉴赏对于鉴赏对象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进行能动的再创造。() 28、 文学批评中方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X ) 29、 把批判和继承结合起来,通俗化地名之为“推出新”。() 30、 作家的文艺思想往往受到思想的影响。() 31、 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自身的在特征。() 32、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X ) 33、 灵感思维是从对自在之物的一种感悟性的思维活动。() 34、 典型环境影响甚至改变典型人物。(X ) 35、 艺术构思即写作阶段,是将教材转化为泄型的文学作品的过程。(X ) 36、 文学鉴赏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艺术感受、审美判断、寻索玩味。() 37、 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是经济基础和貝它社会意识形态。(X ) 38、 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起源说。() 39、 典型环境是指环境在人物周围的各种生活条件的总和。(X ) 《文学概论》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文以气为主”,这句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2、唐代继王昌龄之后,侍僧皎然又把有关“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文外之旨”等重要命题。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划分为两类: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4、依据戏剧所表现的矛盾的性质与美学风格,可将戏剧划分为悲剧、喜剧与正剧三类。 5、人物就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6、“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与游戏活动,对这种说法有着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就是席勒与斯宾塞。 7、魏晋南北朝被认为就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理论著作,影响深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8、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 9、文学文本由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与文学意蕴层面等三个层面组成。 10、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就是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模仿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与亚里士多德等。 11、文学创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阶段、构思阶段与物化阶段。 12、文学语言的能指功能,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混沌、模糊、多义的特点。 13、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的思维与仪式活动之中。 1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就是世界、作品、艺术家与欣赏者。 15、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劳动。 16、中国古代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就是王国维。 17、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即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时代就是魏晋时代。 18、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开端的第一个文学流派就是象征主义。 19、小说起源于神话,就是因为小说从神话中继承了两个最重要的元素,即叙事性与虚构性。 20、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21、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特点就是以具体的感性形式描绘对象。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 及答案 -3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三部分 三、填空题 1.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的失败,促进了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梁启超的反思,他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出发,倡导“新 小说”,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 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3.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此后,他的《药》、《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 等接连发表,引起巨大反响。 4.在受到老师们主办《新青年》影响而创办的北京大学学生刊物《新潮》上,出现了一个活跃的作家群,创作 出新文学早期的一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5.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情感纠葛的小说主要有鲁迅的《伤逝》、庐隐的《海滨故人》、郁达夫的《沉沦》、郭 沫若的《喀尔美罗姑娘》、张资平的《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等。 6.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到四十年代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和八十 年代古华的《芙蓉镇》、张炜的《古船》中,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7.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一是以《女神》闻名的郭沫若,一是以《沉沦》闻名的郁达夫,他们共同建 构了创造社重主观抒情和浪漫主义的特色。 8.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9.1921年7月,郁达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很大影响。 10.郁达夫的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系列。 11.30年代前期的叶灵凤,和张资平一样,创作了《时代的姑娘》、《永久的女性》等一批现代言情小说,将新文 学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成为海派文学的重要作家。 12.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13.13.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 文学社团。 14.乡土小说,最初得名于鲁迅的命名。 15.同样着力于乡土文学,却走着诗意化道路的废名(原名冯文炳)是“浅草社”成员。 16.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的起点。 17.如果说,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现代性的开端,那么,郭沫若的《女神》则是自觉实践并取得决定性 成果的标志。 18.冯至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19.宗白华写作小诗的直接渊源是冰心的影响。 20.冯至的第一部诗集是《昨日之歌》。 21.1926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创办《诗镌》专栏,请闻一多任主编,开始新月社的新诗创作和理论建 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形成早期新月诗派。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文学概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各章节及其论述题的重要程度分为三级:一级为一般,无任何符号;二级为比较重要,有一个△;三级为重要,有两个△。名词解释属基本概念,应全部掌握,不区分重要程度。)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一、名词解释 1. 典型 2. 特征化 3. 意境 4. 意象 5陌生化 二、论述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2.文学形象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之。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5.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叙事学 2.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3. 叙述者的声音 4. 情节 5. 行动元与角色 6.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二、论述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3.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4.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第十二章抒情性作品 一、名词解释 1. 抒情性作品 2. 抒情话语 3. 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4. 声情并茂 5. 情景交融 6. 节奏 7. 隐喻 8. 象征。 9.抒情 10. 抒情话语的修辞 二、论述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 一、名词解释 1. 风格 2. 创作个性 3. 话语情境 二、论述 △△1.风格有哪些特性? △2.风格有哪些基本形态? 3.文学风格除表现于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具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点?△4.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5.如何理解文学风格的价值? △△6.试论作家创作个性对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文以气为主”,这句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2、唐代继王昌龄之后,侍僧皎然又把有关“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文外之旨”等重要命题。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划分为两类: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4、依据戏剧所表现的矛盾的性质和美学风格,可将戏剧划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类。 5、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 6、“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对这种说法有着系统思想的理论家是席勒和斯宾塞。 7、魏晋南北朝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理论著作,影响深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等。 8、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 9、文学文本由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等三个层面组成。 10、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有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等。 11、文学创作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生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 12、文学语言的能指功能,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混沌、模糊、多义的特点。 13、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14、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 15、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劳动。

16、中国古代意境论的集大成者是王国维。 17、在我国文学史上,作为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分水岭的时代,即由不自觉到自觉的时代是魏晋时代。 18、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真正开端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象征主义。 19、小说起源于神话,是因为小说从神话中继承了两个最重要的元素,即叙事性与虚构性。 20、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以抒情文学为主导。 21、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特点是以具体的感性形式描绘对象。 22、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浪漫主义。 23、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 24、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意境。 25、一般说来,特别强调“艺术家不应在它的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该在生活里露面一样”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 26、在关于艺术起源的问题中,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游戏说”的理论家是席勒与斯宾塞。 27、根据作品容量的大小和篇幅的长短,可将戏剧文学区分为独幕剧与多幕剧。 二、名词解释 1、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2、艺术构思:是指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作家对所积累材料和艺术发现进行梳理、提取、综合、加工,以形成观念中的艺术意象的过程。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 A_2

- 1 -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 一、单选题 1.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A.席勒 B.培根 C.歌德 D.蒙田 2.相似性想象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是() A.联想 B.记忆 C.感知 D.反射 3.决定文本时间长度的条件是() A.故事时间的长短 B.叙述语言的长短 C.叙述节奏的快慢 D.叙述时距的变换 4.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历史性 B.独创性 C.感染性 D.朦胧性 5.在阅读中完成作品、实现作品的创造性接受过程,称为() A.作品的外在化 B.作品的内在化 C.作品的具体化 D.作品的抽象化 6.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主题 B.母题 C.美 D.文体 7.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 B.情感阅读 C.审美阅读 D.价值阅读 二、多选题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相同点是: A.源于生活 B.细节真实 C.手法夸张 D.反映本质 2.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有() A.实践获取 B.书本获取 C.有意获取 D.无意获取 3.依据作品内容,诗歌可分为: A.自由诗 B.抒情诗 C.格律诗 D.叙事诗 4.艺术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如() A.趣味 B.神韵 C.格调 D.内涵 5.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A.关注现实 B.细节真实 C.反映本质 D.排斥理想 6.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色彩 B.线条 C.语言 D.形体 7.抒情类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包括() A.物境 B.事境 C.情境 D.意境 三、判断题 1.艺术真实是一种内蕴真实,是假定性的真实。() 2.文学作品的分类是绝对的,抒情与叙事分明。() 3.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些语言作品, 也可以称之为文学。() 4.陌生化与变形都是创造意象的同一方式。() 5.戏剧通过借鉴小说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6.在西方典型理论的背景下,其文学文本大多在情节丰富的故事中塑造性格鲜明又复杂的典型形象,在人物 中塑造典型,追求那种细腻感和真实感。() 7.象征性手法只是运用于象征型文学。()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文学风格”? 2.什么是“抒情话语”? 五、论述题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