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一章 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货币金融管理-北大 贾春新 )

第一章 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货币金融管理-北大 贾春新 )

第一章 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货币金融管理-北大 贾春新 )
第一章 货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货币金融管理-北大 贾春新 )

第一章经济发展与货币化

一、关于货币的几个概念

(一)货币的定义和职能

1.货币定义

2.货币职能

3.金属货币与纸币、信用货币

4.货币与资本

5.货币是不是资产?是不是财富?代表多少价值?

6.货币的范围

7.货币与通货

(二)货币必要量与货币流通量

M= PQ/V

M—货币量P—商品价格Q—商品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货币必要量是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量是实际流通的货币量

(三)货币需求量和货币供应量

(四)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

存量是时点量,存量一般以时点净额计算

流量是时期量。一个时期的流量=存量×货币流通速度

(五)货币流通速度

1. 货币流通速度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量

2. 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应量产生很大影响

二、货币化是经济发展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何谓货币化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再生产过程主要依靠货币为媒介,为经济的货币化。货币化是指非货币化经济向货币化经济转变的过程。1.货币广泛化(Money spreading)。货币广泛化是指一国全部总产品中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产品所占比重的扩大。

Mr =Mk/G

Mr—货币化比率Mk—通过货币交易的产品G—社会总产品

2.货币深化(Money deepening)。货币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使用程度和范围的提高。

(二)经济发展随着货币化过程

1.经济发展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是同方向发展变化的.

2.货币交换、货币化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一致的. (三)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而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资本主义经济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经济

不发达的发达的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

不发达的发达的

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资本主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义萌芽社会主义经济

自然经济转变产品经济货币

商品经济经济

不发达的

市场经济市场

经济

(四)逐步走向货币化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

三、我国经济货币化的特征

(一)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经济总体上看,基本上是“产品经济”或“实物经济”

(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处在商品经济向货币经济过渡时期(三)货币化过程中货币流通量增加较快,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四)货币化过程中引起货币失衡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货币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1、马克思认为货币从属于真实的经济运动

2、西方古典学派认为货币运动是实质经济运动的一层“面纱”

3、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供应变化在短期内会对实质经济产生影响

4、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数量只能影响名义收入,但可以通过货币机器的稳定运行,促进实质经济的增长

(二)货币对经济推动作用的机理与体现

1、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增加会对真实国民产出产生影响

2、单项资本运动中是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3、在社会资本总循环过程中货币起着特殊的作用

4、存在投资乘数问题

1

△Y=----------△I

1-C

几点结论:

1.货币运动最终由经济运动所决定

2.货币本身不是经济发展的实质性要素

3.货币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在一定的物质前提之下的。

4.货币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一定条件

5.货币对经济增长也可能产生负作用

五、货币推动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条件

(一)前提条件:经济中是否存在可利用资源

(二)货币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三)货币与资源利用的进一步分析

1.可利用资源的基本含义

2.资源开发程度

3.劳动力培训情况

4.各种资源的可替代性替代弹性

5.前期社会供求的平衡情况

(四)结论

1.总需求不足货币推动作用大

2.资源具有流动性

六、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有限动力说”

(一)货币推动产出理论极限

(二)我国是需求约束型经济还是资源约束型经济

(三)我国存在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的情况

(四)货币对结构性闲置资源推动有限

七、货币量与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货币量与经济变量之间的总体关系

(二)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与货币量的关系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货币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我国货币化有哪些特征?应研究哪些问题?

3、论述经济发展与货币的关系。

4、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对货币流通产生哪些影响?

5、在需求约束为主的条件下,如何处理好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的

关系?

2015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研初试成绩录取名单

2015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考研初试成绩录取名单 准考证号政治政治分外语外语分科目1科目1分科目2科目2分总分专业代 码 专业名称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5 德语36 政治学概 论 101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7 299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74 英语一74 政治学概 论 114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9 361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1 日语60 政治学概 论 92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0 303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1 日语51 政治学概 论 69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65 246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2 英语一61 政治学概 论 77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112 312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缺考英语一缺考政治学概 论 缺考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缺考——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8 英语一64 政治学概 论 107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8 337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7 英语一62 政治学概 论 96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124 349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50 英语一67 政治学概 论 92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109 318 30206 国际政治 1E+14 思想政治理 论66 英语一71 政治学概 论 118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 交 99 354 30206 国际政治

公共关系学课程测试试题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题

————————————————————————————————作者:————————————————————————————————日期: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题 第一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2.公共三要素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关系的内涵? 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4.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5.为什么学习公共关系学? 6.怎样学习公共关系学? 7.运用公共关系理论分析评价:“好酒不怕巷子深”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三、案例分析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2001年7月13日,是全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声“Beijing”,全中国都沸腾了,举国上下成为一片欢呼的海洋。中央电视台随即在屏幕上打出了四个大字“我们赢了”,各地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可以说北京申奥的胜利也是中国政府公关的胜利。 北京申奥过程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的。公关主体是中国,是北京。李岚清副总理在申奥报告陈述时说:“在过去2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则说:“选择北京,你们将把奥运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1/5人口的国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任职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1年之久的萨马兰奇卸任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奥运会带到世界人口最多,又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中国。正如刘淇市长在申奥成功报告会上所说:“北京申奥成功是因为有了日益强大繁荣的祖国作后盾。”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成为受世人关注、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北京申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最高的民众支持率。95%支持北京申奥的民众和受中国奥运情绪感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北京申奥最重要的目标公众。挪威籍国际奥委会委员乔恩·奥拉夫感慨万分地说:“北京申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中国民众的支持。就我个人来说,我从北京得到的申奥信息是其他4个城市之和的2倍。所有这些信息里都包含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给正在腾飞的中国再一个全面腾飞的机会吧!” 北京奥申委确定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申办口号,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申办理念,提供了一部长达500页,涉及17个主题的申办报告,并把“95%的公众支持率”的调查结果写进其中,还制作了精美的北京申奥宣传片。投票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奥申委秘书长慷慨陈词:“我们有信心创造历史。这将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实施细则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北京大学章程》和《北京大学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北京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树立目标、明确导向,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总结阶段性成长历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成才。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不同于双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学生、休学或者出国一个学期及以上的学生除外。 入学第一年的学生不进行素质综合测评,中间不授学位的硕博连读生在转为博士生第一年时可以以硕士生身份进行素质综合测评。 转院(系)转专业学生在上一学年所在院系参加素质综合测评。 第四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测评内容 第五条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学习成绩(占70%)、基本素质(占15%+10%+5%)和创新实践能力(在学生自行申报基础上的额外加分),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最终结果是此三部分测评成绩之和。 第六条素质综合测评最终结果为优秀、合格或不合格。其中,测评结果为优秀的比例不超过测评基本组织单位人数的20%。 基本素质测评不合格或学习成绩测评不合格者,其素质综合测评不合格。创新能力测评中故意提供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材料,经查证核实,其本年度的素质综合测评成绩为不合格。 第七条学生基本素质测评占总测评成绩的30%。学生基本素质测评结果由民主评议、综合测评工作小组综合评价、宿舍集 体生活能力考察三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15%、10%和5%

公共关系学_习题集(含答案)

《公共关系学》课程习题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公共关系学》(编号为02007)共有单选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论述题,简答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论述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罗斯 2. 1923年,()的著作《公共舆论之凝结》出版,此为公关理论的奠基之作。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多尔曼.伊顿 D、巴纳姆 3.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流传和普及归功于()。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多尔曼.伊顿 D、巴纳姆 4.在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公众受愚弄”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斯科特.卡特李普 D、巴纳姆 5.在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中,“说真话”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斯科特.卡特李普 D、巴纳姆 6.“投公众所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斯科特.卡特李普 D、巴纳姆 7.“双向对称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爱德华.伯内斯 B、艾维.李 C、斯科特.卡特李普 D、巴纳姆 8. 1987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成立。

A、北京 B、上海 C、西安 D、重庆 9.我国大学中,第一个开办公共关系学本科专业的是()。 A、北京大学 B、复旦大学 C、中山大学 D、深圳大学 10.()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A、1992 B、1993 C、1994 D、1995 11.()年,公共关系职业载入我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A、1997 B、1998 C、1999 D、2000 12.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社会组织 B、公众 C、信息传播 D、社会群体 13.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A、社会组织 B、公众 C、信息传播 D、社会群体 14.公共关系的内容是()。 A、社会组织 B、公众 C、信息传播 D、社会群体 15.认知度的广度可以分为5个级别,其中最宽的是()。 A、国际 B、全国 C、大区 D、省区 16.认知度的广度可以分为5个级别,其中最窄的是()。 A、全国 B、大区 C、省区 D、当地 17.认知度的深度由浅入深分为10个要素,其中最浅(或最表面)的要素是()。 A、组织名称 B、地理位置 C、行业归属 D、发展历史 18.认知度的深度由浅入深分为10个要素,其中最深(或最核心)的要素是()。 A、组织业绩 B、组织领导 C、个性概念 D、深层文化 19.()是指在组织形象受到损害时,如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善后或修正工作以挽回声誉重建形象的专门活动。 A、日常事务型公共关系 B、宣传型公共关系 C、征询型公共关系 D、矫正型公共关系 20.知晓层次传播的目的是()。 A、让公众了解社会组织 B、促使公众态度的形成及转变 C、引起公众的消费行为 D、为公众提供信息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参考书目

档案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卷,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200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美往来照会集》(19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19-192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29-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华文出版社,2012 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2011 论著类: (美)马士(Hosea Ballou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3册).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时殷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凤志主编:《中国外交史1840-1949》,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 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谦平主编:《中华民国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三联书店,2003年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 高书全、孙继武、顾民:《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011第4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 杨元华:《中法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单项奖评选办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单项奖评选办法 (2003年9月试行) 三好学生标兵的评选办法: 1、评选范围:一般为高年级研究生,主要包括三年级硕士生和三年级博士生,特别优秀的二年级硕士或博士也可以参评(但要有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或班主任的推荐),上一学年出国一年者不在评选之列。 2、参评人选的确定:由院学工组、团委,所在班委、党支部、团支部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确定参评人员。 3、评选资格的确定: 由参评人选提交上学年成绩打印单和学年情况总结,在总结中详细说明本人在学习、学术、社会工作和文体活动等各方面的成绩。满足以下条件至少两项者拥有参评资格,其中A 项必须满足: A:学习成绩优秀,上一学年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或者学习成绩优良,上一学年成绩加权平均在85分以上,但必须在小班排名位于前40%。 B:学术成绩显著,取得一定的正式科学研究成果; C:社会工作突出,担任一定的学生干部职务,在学生中享有一定威望,为学院或学校的学生工作作出一定贡献; D:文体竞赛表现优异,取得一定名次。 E: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作出一定成绩。 4、评选: A、首先由学工组根据参评人员提供的学习成绩和总结进行综合测评,确定“三好学生 标兵”的候选人; B、候选人所在班级同学对候选人进行民主评议; C、院学生工作组根据民主评议结果最终确定“三好学生标兵”人选。 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 1、评选范围:一般为高年级研究生,主要包括三年级硕士生和三年级博士生,特别优秀的二年级硕士或博士也可以参评(但要有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或班主任的推荐),上一学年出国一年者不在评选之列。 2、参评人选的确定:由院学工组和团委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确定候选人。 3、评选资格的确定: 由参评人选提交上学年成绩打印单和学年情况总结,在总结中详细说明本人在学习和社会工作各方面的成绩,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拥有参评资格: A:学习成绩良好,上一学年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在80分以上; B:社会工作突出,担任主要学生干部职务,在学生中享有一定威望,为学院或学校的学生工作作出一定贡献;

(精选)公共关系学-问答题

问答题: 1.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和公共关系观念的含义?答:公共关系状态:一般说来,公共关系有四种状态:第一种是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这种状态是组织最理想的状态;第二种是高知名度、低美誉度,这是最不理想的状态,组织处于一种危机状态;第三种状态是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这是组织的原始状态;第四种是低知名度、高美誉度,这是组织的一种较为稳定和安全的状态。公共关系活动:这种活动是主观见诸客观的一种社会实践。当一个组织自觉地采取各种公共关系手段去改善原有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着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它影响和指导着个人或组织决策与行为的价值取向,从而反作用于人们的公共关系活动,并间接影响实际的公共关系状态。2.简述公共关系的特征。 答:情感性、双向性、广泛性、整体性、长期性。4.如何按照公众的态度进行公众分类? 答:⑴根据公众与组织的所属关系分类:内部公众、外部公众;⑵根据时序特征分类: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⑶根据重要性程度分类: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⑷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独立公众。5.说明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 答:区别:(1)两者产生的基础不同;(2)两者的理论基础依据不同;(3)两者的活动方式不同;(4)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5)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 公共关系与广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⑴传播的目标不同;⑵传播原则不同;⑶传播方式不同;⑷传播周期不同;⑸所处地位不同;⑹效果不同。 6.报刊宣传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1)创办廉价报纸,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有时地位;(2)在报刊上制造煽动性新闻,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宣传,扩大影响。 7.清垃圾运动与公共关系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答:清垃圾运动与工人运动相配合,给许多大企业造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美国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开始对垄断企业进行干预,这种情况迫使工商界必须重视公众舆论的重要性,所以,他们都十分严肃地对待公共关系,这决不仅仅是一种巧合。 8.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对公共关系事业的主要贡献有哪些?答:艾维·李的公关实践,为日后公共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从事公关工作的原则是“公众必须迅速被告知”和“向公众说真话”,这一原则使公共关系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9.爱得华·伯尼斯对公共关系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贡献? 答:(1)于1923年出版了《公众舆论之形成》一书,是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被视为公共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将艾维。李的活动与1897年美国《铁路年鉴》中出现的“公共关系”一词结合起来,使公共关系正式从新闻领域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而又系统的管理科学;(2)1952年编写了《公共关系学》,对公共关系理论进行了更为系统、详尽的阐述和发挥。 10.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民主政治的关系。 答:(1)民众社会地位提高,公众队伍形成,老百姓有了维护自己合法利益的可能;(2)民主制度的建立提高了民众的参与意识,而民主政治的每一步 都需要公共关系活动的配合;(3)言论自由、出版 自由是民主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公共关系运行的 重要保证。 11.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答:(1)公共关系适应了商品经济分工协作、社会 化大生产的需要;(2)公共关系是物质生产供大于 求,市场中心从卖方向买方过度的产物;(3)证券 民主化运动推动了公共关系的深化发展;(4)民众 的巨大压力迫使企业家放弃唯利是图的经营方针, 采取赢利与公关并重的经营战略。 12.简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传播技术发展的关系。 答:(1)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事业获得了长足的 发展为公共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2)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电传、电脑互联网等电 子媒体的发展,使公共关系获得了飞速发展。 13.公共关系发展的各个时期公关观念的特点是什 么? 答:(1)管理学以组织与个人为对象,管理学理论 的发展,对于公共关系的发展有很强的规范和指导 意义;(2)传播学的理论对公共关系学也形成了重 大影响;(3)人际关系学也是与公共关系学相关紧 密的学科,人际关系学是以研究人际关系的本质、 特点以及交往规律为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4)市 场营销学为公共关系提供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的方 法,并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市场营销技术进行研究。 14.试论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 答:(1)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的时间并不长,但 因为他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获得了迅速发 展。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一批外资携带着发达国家先进的经营管理观念进入 中国,其中包括公共关系。(2)合资企业先进的管 理经验,引起了国内企业的效仿,广州白云山制约 厂则是国有企业中最早设立公关部。1984年12月 26日《经济日报》发表了《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的公 共关系》从而使“公共关系”这个词开始被中国人 民接受。(3)在公共关系事物发展的同时,公共关 系教育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公关教育首先采取的是 短期培训的方式,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 了全国第一期公共关系讲习班。北京大学在1985年 6月举办公共关系讲座,同年7月,广州中山大学成 立了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研究会。(4)1986年广东 地区成立了“广东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1987年,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5)1997年11月15日,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 定委员会,该会经过反复的研讨和论证,正式确定 中国公关职业的名称为“公关员”,并于1999年5 月将公共关系职业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15.结合西方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谈 谈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必要性。 答:(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 体制的逐步建立,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必要性和紧 迫性就表现了出来。(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 需要自己主动去和银行、原料供应商、横向协作单 位、产品销售部门开展协作,通过公共关系活动减 少社会摩擦,争取良好的经营合作伙伴。(3)商品 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国经济紧缺的状态,市场竞争 空前激烈,企业的无形资产很大程度上是由公关和 广告构成。自然经济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格 言便过时了。 16.组织的公关部门要注意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 答:(1)产品形象信息;(2)组织形象信息;(3) 政府信息;(4)媒介信息;(5)竞争对手信息;(6) 市场信息;(7)内部公众信息。 17.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有哪些? 答:(1)从俗心理;(2)同步心理;(3)求美心理; (4)求名心理;(5)求异心理;(6)好奇心理;(7) 偏好心理;(8)便利心理;(9)选价心理。 18.公关部门对员工进行教育引导工作包括哪些内 容? 答:(1)重视本组织的形象和声誉;(2)在员工中 开展公关知识培训。 19.组织形象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1)产品形象;(2)员工形象;(3)机构形象; (4)管理形象;(5)企业文化形象。 21.公共关系在优化环境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1)营造组织关系网络;(2)优化社会环境。 22.公共关系工作中“求真务实”的原则包括哪些 作用? 答:(1)向公众说真话;(2)用行动来证明;(3) 公关活动应从实际出发。 23.如何才能做到与公众“真诚互惠”? 答:(1)真诚地对待公众;(2)给公众以实际的利 益。 24.为了使公关策划不断创新,有哪些思路可供借 签? 答:(1)大胆设计,敢于开创前人没有发现的新形 式;(2)移植与再造相结合;(3)角度转换,逆向 思维,寻求突破;(4)排列组合,以旧翻新。 简述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所包含的内容。 答:1、气质。2、性格:⑴开朗、有耐心、能宽容; ⑵沉着冷静、勇敢顽强;⑶富有幽默感。3、品德: 实事求是、公正无私、勤奋努力、乐于助人、光明 磊落。4、智慧。5、知识。6、能力:组织能力、表 达能力、宣传推广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应 变能力、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 25.简述公共关系部的设置原则。 答:(1)规模适应性;(2)整体协调性;(3)工作 针对性;机构权威性。 26.从工作方式来考察,简述公共关系部的三种组 织类型及其各自的优点。 答:(1)公共关系对象型。优点:有利于熟悉自己 的工作对象,了解其需要和反映,便于有针对性地 开展公共关系活动。(2)公共关系手段。优点:各 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工作人员的技术专业划分,工 作人员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着重在提高专业技 术方面下工夫,便于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自的公共 关系手段,开展多方面的公共关系活动。(3)公共 关系复合型。优点:把手段和对象型结构合二为一, 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下属机构,不拘泥于固定模式。 27.比较公共关系部与公共关系公司的优势和不足 之处。 答:好处:(1)熟悉组织情况;(2)能提供及时的 公共关系服务;(3)有利于保持公共关系工作的连 续性和稳定性;(4)有利于节约经费。不足之处:(1) 职责不明,负担过重;(2)看问题有时不够客观;(3) 总费用可能比聘请公共关系公司多;(4)有可能成 为组织的一种负担。公共关系公司有以下长处:(1) 职业水准比较高;(2)看问题比较客观;(3)社会 关系广泛;(4)信息比较灵通;(5)机动性强;(6)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 交战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法同盟瓦解,法国与世仇奥地利修好;英国背弃了奥地利,与其对头普鲁士结盟。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两大集团形成后,“七年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 实现了德意志名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导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资产阶共和派取得了政权。1871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草案,答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俄国原出于协约国一 方而继续作战,为了退出战争,巩固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谈判,最终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停战协议。这个合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他是苏俄丧失了大量领土和自然、经济资源。但和约使苏维埃国家正式退出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从而我有利于苏俄组织力量,组织新的进攻。这为在外交谈判中在必要时做革命的妥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十四点计划: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 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战后世界应该是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给欧洲及近东各名族以名族自决,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建立国际联盟。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考研历年真题必看 2015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5*7分 1. “英国治下的和平” 2.古斯塔夫·斯特莱斯曼 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4.第二次柏林危机 5.TPP 二、简答题3*15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原因 2.二战前日苏关系的演变 3.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各国关系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个,伊朗伊斯兰革命是确定的,后面这个具体词汇忘了) 三、论述题2*35分 1.试论述俄奥矛盾的根源、1871~1914年俄奥关系的演变历史以及俄奥矛盾对于德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大致这个意思) 2.试论述20世纪孤立主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014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2.泰奥菲勒?德尔卡塞 3.租借法案 4.《苏日中立条约》 5.达尔富尔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争取安全的外交努力 3.简述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所面临的的挑战 三、论述题 1.试述从拿破仑战争之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俄矛盾的演变及其原因 2.请分析冷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13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赫尔辛基进程 2.克里米亚战争 3.英德海军协定 4.旧金山和约 二、简答题 1.简述“9?11”事件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反恐历程。 2.法德和解的意义。 三、论述题 1.阿富汗被称为“帝国的坟墓”,请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角度评析。 2.论述冷战结束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什么能够继续存在? 2012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G20 2.克什米尔问题 3.哈布斯堡帝国

货币银行学选修-3-0001-浙江电大辅导资料

请认真阅读完再下载:预览的题目顺序完全和您自己的试题顺序完全相同再下载! 货币银行学选修-3-0001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3306809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2分) 下列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A、基础货币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 参考答案:A 2.(2分) 一般情况下,代表国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 A、国务院 B、中央银行 C、财政部 D、银监会 参考答案:B 3.(2分)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颁布了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文件(),并一直是国际银行业运行的行为准则。 A、牙买加协议 B、巴塞尔协议 C、格雷欣法则 D、新资本协议 参考答案:B 4.(2分) 金融市场监管最基本的原则是()。 A、依法监管原则 B、"三公"原则 C、自愿原则 D、自我约束原则 参考答案:A 5.(2分) 中央银行如果在公开市场上大量吸收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参考答案:A 6.(2分) 提高利率的政策属于治理通货膨胀的()。 A、积极政策

B、扩张政策 C、消极政策 D、紧缩政策 参考答案:D 7.(2分)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 A、股票 B、债券 C、商业票据 D、有价证券 参考答案:D 8.(2分) ()不属于国际收支的经常帐户。 A、货物 B、服务 C、证券投资 D、收入 参考答案:C 9.(2分) 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普遍运用的、最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参考答案:C 10.(2分) 中性论认为:通货膨胀对产出、对经济成长()。 A、正效应小于负效应 B、正效应大于负效应 C、正效应与负效应基本相当 D、既无正效应也无负效应 参考答案:C 11.(2分) 当代金融创新的()特点大大刺激了创新的供给热情。 A、高收益低成本 B、投机性 C、安全性 D、灵活性 参考答案:A 12.(2分) 物价总水平明显的、直接的上涨,属于()。 A、预期通货膨胀 B、公开型通货膨胀 C、非预期通货膨胀

2020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复习贴!超详细!

2019年北大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贴 简单分享一下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的一些想法,大概从复习目标、参考书目和复习方法这三个大方面来说。 一、初试复习方法 首先,不能轻视北大国关考研专业课的复习难度,因为复习的难点主要在于专业课“上手比较容易”但“深入理解难”,而把完整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到答题中难度就更大了。尤其是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同学(本科专业不是政治学一级学科),在开始读书复习之后总会有“什么都读得懂,但是题目破不开”或者“答题能写很多,但是答不到点子上”的问题。 一般而言,国关专业课复习要达到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知识点细节的熟悉。比如让你回答“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辨析斯兰与穆斯林的概念关系”。这一点基本上下了功夫都能达到。 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把单个科目的知识点用一条逻辑线索串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比如提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能够下意识知道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均势塑造过程中的一场重要战争,前接法国打破均势、谋求天然疆界,后继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北方大战、外交革命、七年战争等多极均势的稳固,它的位置应该在17-18世纪国际体系权力分配状态变动这一条线索上”。当然这就要求在熟知细节的基础上总结出相关线索,或者依靠一些比较好的参考书记下来一些线索。 第三个层次是能够把不同专业科目的知识框架相互渗透、相互交

叉,在考试中有准确而深入的破题能力和答题思维。比如以2017年真题“民族国家概念在当今世界政治中的解释力如何”为例,不仅要了解民族国家的性质特征及其内涵变迁(国际政治学),还需要结合主权概念的发展(西方政治思想史),更要把问题放在具体历史语境中举例说明(国际关系史)。这一层次要求对各学科的线索非常熟稔,并且能够游刃有余地去粗取精,通过反复琢磨参考书或者进行专门的课程培训,达到这个层次并非难事。 第四个层次是一个技术层次,当在第三个层次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时,就需要一套完整的答题方法,把模糊的破题思路结构化,也就是需要一揽子“答题套路”。比如2018年真题“以卡塔尔断交风波为例,分析引发地区局势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就需要一套取百家之长的“层次分析法”,“从政治学角度论述分析欧洲难民危机”则要有一套提纲挈领的答题线索把国际关系和政治学融会贯通。如果达到了这个层次,北大国关考研、甚至考博士都不是难事了。当然达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个人努力,良师益友的指点也很重要。 所以,笔者在决定考北大开始,就在考虑是否报班辅导,毕竟难度摆在那里。后经过多方了解,在家人的支持下报了新祥旭的全科辅导,不得不说一对一的学习效率就是比班课好,这个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在这里不多说。 二、关于参考书目 在通行书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考研经历稍微细分了一下,希望能使复习更有层次和节奏。

2017年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资料历年真题整理解析

北大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复习指导 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育明考研课程中心) 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陈老师解析: 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20:1-23: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5%) 2、外语考试中:01、02方向的考生英、俄、日、德、法任选一门,03方向的考生英、俄、日任选一门。 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北大国关学院的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专业一(政治学概论)为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统考科目。 5、2015届考生并没有统一组织复试听力考试 总成绩计算: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外语听力成绩(3分制)育明教育北京总校致力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研考博专业课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更多北大国关学院考研考博信息、考试复习资料、辅导课程班可咨询育明教育陈老师叩叩:五四七零.六三八六二 二、2017年北大国际关系考研专业课复习新攻略(一本通)(育明内部资料) 2017版北大国关学院各专业考研专业课新攻略(一本通)资料,由本专业博士组织编写,整合了育明教育授课资料以及历届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并对出题导师的研究领域、新近论文以及惯常的出题方式考察倾向进行了总结。资料涵盖了本专业考研复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真正的做到了“一本在手,考研无忧”,历年的版本都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推崇。一本通资料+育明辅导课程的备考方式也成为育明学员成功的基础。(北大国关学院考研资料获取、复习方法经验可咨询陈老师叩叩: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资料具体目录如下: (一)专业考研基本信息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名称: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Money and Banking Theory 学时数: 51 学分:3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以货币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济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是财经学科相关专业学习、了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该课程是在假设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讲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投资理念。 二、教学方式 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系统地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介绍本学科理论的前沿性课题,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金融活动及金融调控的问题。它试图通过对货币运行的研究,来说明现代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课程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讲概述(1学时) 基本内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介绍、 教学基本要求:从微观、中观、宏观的三个层次系统介绍货币银行学知识体系 重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基本框架、 难点:货币银行学体系构成 第二讲货币与货币制度(5学时) 基本内容:货币的起源及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制度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对于货币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通过了解货币的五大职能以及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的层次划分及货币制度的构成和演变阶段 重点:劳动价值论、信用货币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制度演变的历程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简介】 本文重点说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招生变化,复试内容及分数线,参考书,历年真题,盛世清北内部资料,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经验等。 【考情分析】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的深,考的活,即使是同一本教材,但是掌握程度与考生高校要求不可同日而语。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怎么考高分是在报考北京大学考生面前的拦路虎。因此,考生要了解和掌握北京大学考试风格,考试题型,考试重点,难点,突破跨越顶尖名校的障碍。由于北京大学考试要求及难度大于其他高校,因此,北京大学专业课程的备考,也可用于其他高校通科目专业课程备考使用。 【2021招生目录】

【院系招生变化】 对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与2020年招生目录,总结出:

1、招生专业不变; 2、各专业研究方向不变; 3、国际关系专业招生目录备注增加统考计划招生情况,其他专业招生目录备注不变; 4、各专业考试科目不变; 5、专业课科目代码变化:614变为612,884变为863,885变为864,964变为896,886变为848,906变为875,907变为876,891变为868,816变为831 6、国际政治专业招生人数增加1人,国际关系专业招生人数增加1人,外交学专业招生人数减少1人,政治学(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专业招生人数减少1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招生人数减少2人; 总数,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变化不大,备考考生注意报考。 【复试分数线】 【复试内容】 一、复试当天 (1)考生首先进入主会场等候区,待秘书允许后方可进入主会场。 (2)考生现场展示签字后的《诚信复试承诺书》(见附件),待秘书截图留存后,面试正式开始。面试中将在后台对考生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3)面试现场学生随机抽题,依据抽到的题目和面试老师的补充提问进行答题。考生答题结束后应立即退出主考场,不得再次进入。 具体安排如下: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