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了解土壤

了解土壤

了解土壤
了解土壤

《了解土壤》教案

侯北小学梁跃芳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沙土、黏土和土壤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教学材料:

三种土壤样本、杯子、水、搅拌棒、纸巾、漏斗、纱布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土壤可以孕育成千上万的生命,它究竟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土壤(板书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 1 -

探索和调查你们采集的土壤里面又哪些物体?鼓励学生观察后尽可能多地用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

教师小结:土壤是一种混合物。

做下面的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说明土壤里有什么?(有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三种土壤中颗粒的大小。

教师小结三种土壤的名称。

教师将事先准备的土壤样本让学生边观察边阅读、比较。

这三种土壤有什么不同?如何比较?

组织学生预测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土壤的渗水性。注意保持三个变量的不变。

组织学生做实验。

组织学生将结果与预测相对照,巩固科学探究的方法。

调查家乡的土壤可以有哪些途径和方法?认识土壤是一种混合物。

一、认识土壤的成分。

二、研究土壤的种类、构成、特点。

三、了解本地土壤的类型。培养学生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四、回顾和解释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

为什么只有这些农作物?认识到不同的土壤适种的植物不同

- 2 -

《了解土壤》课后反思

侯北小学梁跃芳《新课标》要求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材料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适当的条件。

在本课的教学方式上我采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仔细观察,探究土壤的组成,在学生进行观察时,培养了学生的认真观察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细心缜密的行为习惯。通过观察,然后小组讨论所产生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让学生从观察到分析,意义解决问题,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小科学家,从而也体验了成功的自豪感。

三年级小学生对于事物有着浓烈的好奇心,乐于去动手探究,也乐于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的。但是学生毕竟还是接触实际探究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这时候,老师要及时参与进行辅助,让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实验操作,体会成功的喜悦感。有点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仅仅是坐在那里等待别人发言,老师要积极给与鼓励,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学习中来,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 3 -

了解土壤说课稿

《了解土壤》说课。 说教材 一、教材体系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二课属于内容中“地球与宇宙”里的土壤范畴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我们周围的土壤之后继续对土壤展开研究。本册教材的技能训练重点是“观察与测量”而本课就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来认识和研究土壤对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探究能力大有好处。 二、教学内容 在第一课《我们周围的土壤》中学生对土壤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了土壤里有什么。本节课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放大镜用摸、握、烧、闻等方法研究土壤的成分认识土壤的种类用实验证明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知道不同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进而鉴别家乡的土壤的类型。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科学,但经过上学期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简单的科学素养学会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能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在前一课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

会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本课选择对于农村学生比较熟悉的土壤来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 说教法学法 1、探究发现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学习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部联系找出变化规律的方法。在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和学习科学的方法。本课引导学生观察土壤知道土壤的特征发现土壤的组 3 成。 2、实验探索法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学生围绕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本课通过教师引导性探究进行实验认识土壤的特征。 3、合作学习法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在各种活动中由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和方法去观察、实践、体验然而小学生的探究能力还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能单独地去完成一个探究实验必须要有同学和教师的合作才能顺利完成。

了解土壤教案.doc

精品 《了解土壤》 普宁二中实验学校杨冬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二课。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 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上一课《我们周围的土壤》的学习,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知 道植物要生长在土壤里面,土壤里有许多他们熟悉的小动物。 本节课,在上一课实地考察土壤,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观察土壤。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以及土壤的基本类型,并展开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 进而鉴别家乡土壤的类型。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土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科学知识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难点: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四、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学生采集的土壤、烧杯、水、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火柴、蒸发皿、一卷卫生纸、一卷卫生纸、白纸、放大镜、渗水装置等。 2、课件: PPT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谈话: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字谜,想不想猜? 2、学生猜谜,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认识土壤的成分。 1.谈话:同学们,关于土壤,你有什么问题想要提出来研究吗? 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并分类。 【活动意图: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在科学课上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提 问题的能力,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至关重要。善提问题,会提问题,能提出能够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1.2了解土壤 D卷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1.2了解土壤 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1. (1分)观察菜园地的土壤里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根据土壤中含大小颗粒多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分)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5题;共5分) 4. (1分)将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A . 间隙 B . 养分 C . 水分 D . 空气 5. (1分)土壤中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A . 壤土 B . 黏土 C . 黑土 D . 沙土 6. (1分)土壤由()组成。

A . 沙、黏土 B . 水、空气 C . 腐殖质 D . 全部都有 7. (1分)加点水可以很容易团成团的土是()。 A . 沙土 B . 黏土 C . 腐殖质 D . 壤土 8. (1分)陶器和砖是由()烧制出来的。 A . 沙土 B . 壤土 C . 黏土 D . 高山土 三、判断正误。 (共5题;共5分) 9. (1分)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攥,纸巾湿了,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10. (1分)陶器和砖都是由土壤烧制出来的。 11. (1分)土壤中的中等颗粒为黏粒。 12. (1分)黏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13. (1分)在烧土壤的时候,只看到了冒气,没发现其他现象。 四、拓展题。 (共1题;共1分)

了解土壤说课

《了解土壤》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二课。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上一课《我们周围的土壤》的学习,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知道植物要生长在土壤里面,土壤里有许多他们熟悉的小动物。 本节课,在上一课实地考察土壤,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继续深入观察土壤。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以及土壤的基本类型,并展开一系列的对比性研究,进而鉴别家乡土壤的类型。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欣赏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构土壤概念。 三、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和学情的理解,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科学知识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我确立的三维目标,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里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难点:能通过实验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 五、说教法和学法 1、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课,教学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的探究与实践。而且我们教给学生的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我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并结合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教法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而不断变化。针对《了解土壤》这一课,结合学生已有的对土壤的知识,我采用的是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亲身观察,设计实验交流讨论,不断完善建构土壤的相关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至于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对科学有天生的研究兴趣,于是我采用了“观察土壤、玩土壤”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体验。“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只作适当的点拨,着重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总结,使“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得到真正的体现。 2.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本课教学中我还通过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课件等把静态的课本材料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谈论、积极交流、探索研究。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研究,亲历探索发现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为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上课一开始给学生出示一个谜语(:“一横更比一横长,一竖插在正中央”打一字)以此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 紧接着,我因势利导,马上进入第二个环节。

最新苏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1.2.了解土壤》word教案(3)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土壤和生命 了解土壤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还将通过沉淀法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 1.观察土壤: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 2.认识土壤的成分。 3.研究土壤的种类:第一: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重点);第二:通过比较三种土壤的透水性来认识土壤的性质;第三: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 4.拓展部分:调查自己家乡土壤的种类及适合种植的植物。 二、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等主要特征和性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 2.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土样.纸巾.抹布。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通过上一课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周围的土壤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 过渡:我们周围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颗粒大,有的颗粒小?它们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开展研究。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 1.观察颗粒大小 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 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 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2.了解土壤》教案(5)

2、了解土壤 教学资源开发 土壤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着的物体,大多数植物赖以生长,土壤与人类关系密切。分析土壤的成分及土壤的种类所用的实验分析法,也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者要对教材、学生作较深入得了解和分析,从中思索教学要求的不同层面,教学中又注意把个别学生的智慧,及时转变为全体学生的认识,所以教学适应学生的各个层面,这对落实义务教育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有益的探索,也是教学“弹性”要求实施的一次实践。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他们去讨论预测,设计方案,教师作为实验伙伴参与其中,提供学生需要的工具。本课的内容紧紧结合儿童的实际,研究自己周围的土壤,增加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识,更热爱她。在前一课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会用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 根据学生的经验我们这样处理教材:让学生通过查阅课外书或其它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土壤种类的资料,以便它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课堂进行交流。《标准》提出:参观访问应是科学课必要的教学活动,是把学生带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极好活动形式。在学习本课之前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参观当地的土壤展览馆等。如果没有条件,就放映一段介绍有关各种土壤标本的录像。 在材料设计方面,我们准备几种土壤的标本,黏土、砂土、腐殖土、学生生活周围的土壤。这些材料本身就蕴含着本课所设定的知识目标。同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不同的植物选择不同的土壤生长,也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奇妙。处于便于操作和开放性原则,决定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教师除了提供材料,不做任何指导,让学生感到“自己学科学、做科学”更有乐趣。所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要被纳入到儿童科学活动的整体中。此外还需要为学生准备:玻璃杯(水)、玻璃棒、白纸、漏斗、塑料杯等。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与技能 ●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了解土壤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了解不同土壤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具有探究土壤的热; ●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录像,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1.2.了解土壤》教案(4)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了解土壤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 2.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 3.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 4.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砂土、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 2.了解土壤中砂土、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识; 2.具有关心家乡土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2.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三、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壤,谁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2.关于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等) 3.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3.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互相讲述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学生的根据就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4.播放土壤的颜色的图片。 5.提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土壤有几种颜色?

6.学生实验:用筛网把1号信封里的土壤过滤,观察土壤里留下了哪些物体,统 (三)研究土壤的成分 1.学生实验 (1)拿出一号信封里的土,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你看到了……(学生交流) (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过一会儿又看到了…… (3)搅拌以后,你看到了……,静止一段时间之后,又看到了…… 2.学生交流汇报,完成实验表格。(把2号信封里的土壤拿出) 3.阅读第5页最后一小节资料。 4.播放土壤的种类的图片。 5.提问:通过观看,你知道了土壤有哪几种? (四)比较沙土.黏土的渗水性 (把3号、4号里的土壤拿出) 1.谈话:如果下雨时,这两种土保水性能.渗水性能情况是什么样?猜一猜,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 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学生实验,活动过程: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 (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

了解土壤

了解土壤 北苑小学曾馥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与技能●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了解土壤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了解不同土壤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录像,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出示几盒录像中出现的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 3.教师小结:说得很好!大家想知道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 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 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 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

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四、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 1.教师提供给学生可研究的干燥的砂、黏土的土样,让学生使用多感官进行检测。(检测土样的活动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材料,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来认识一个事物)活动过程:(1)让学生取每一种土样的一小堆放在纸上。(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3)通过以下问题,鼓励学生描述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观察和水的沙子、黏土。谈话:如果弄湿每一种土样,他们又会有哪些发现?活动过程:(1)组织学生讨论,到目前为止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当天气下雨时,泥土地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在海滩或沙盘里,湿的沙子感觉上像什么?△湿的黏土感觉上像什么?你曾经用黏土制作过什么东西么?你是如何制作的?(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3)学生比较干燥的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五、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 1.谈话:如果下雨时,这两种土保水性能、渗水性能情况是什么样?猜一猜,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 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活动过程:(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

了解土壤

《了解土壤》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还将通过沉淀法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 1、观察土壤: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 2、认识土壤的成分。 3、研究土壤的种类:第一: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重点);第二:通过比较三种土壤的透水性来认识土壤的性质;第三: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 4、拓展部分:调查自己家乡土壤的种类及适合种植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科学知识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等主要特征和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 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土样、纸巾、抹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通过上一课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周围的土壤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 过渡:我们周围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颗粒大,有的颗粒小?它们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观察土壤 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 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开展研究。 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 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 1、观察颗粒大小 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

2019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2.了解土壤复习巩固十二

说明:由于部分题中存在特殊符号,可能造成少量的字符乱码,如果你下载后才发现且对此十分在意,可通过站内信息联系并为你找出正确的字符。 2019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2?了解土壤复习巩固十二 第1题【单选题】 土壤由()组成。 A、沙、黏土 B、水、空气 C、腐殖质 D、全部都有 【答案】: D 【解析】: 【解答】土凄由沙、黏土、水、空气和腐殖质等组眩D迭项符合题意。故答秦为:D。 [分析]土穗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沮成,能生长植物. 土壤田言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源生物残体解产生的有利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瑁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第2题【单选题】 将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A、间隙 B、养分 C、水分 D、空气

【答案】:

【解析】: [解答】将通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D选项符合题盘故答云:Do 【分析】土穗指地豕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莉颗检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第3题【单选题】 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时,保持不相同的量是( A、相同多的土 B、倒入相同多的水 C、同时把水倒入 D、土的颗粒要相同 【答案】: D 【解析】: 【解答】匕成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时,需要腐寺相同的是土、水、并且同时把水但入;故选D。 【分忻】本题考直t做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第4题【单选题】 陶器和砖是由()烧制出来的。 A、沙土 B、壤土 C、黏土 D、高山土

最新精选科学三年级下册2.了解土壤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

最新精选科学三年级下册2.了解土壤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差的土是( ) A、沙土 B、黏土 C、壤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加点水可以很容易团成团的土是( )。 A、沙土 B、黏土 C、腐殖质 D、壤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土壤中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 A、壤土 B、黏土

C、黑土 D、沙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将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 A、间隙 B、养分 C、水分 D、空气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土壤中的中等颗粒为黏粒。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陶器和砖都是由土壤烧制出来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我们为了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而借助的观察工具: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______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______,下层颗粒粗的是______,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根据土壤中含大小颗粒多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将硬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______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解答题】 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13题【解答题】 实验——研究土壤。 1 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水的杯子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2 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壤的水,然后静置,会看到杯中的物质沉淀后分为三层,上层颗粒较小,下层颗粒较大。发现:上层颗粒细小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的物质是沙粒。 3 把土块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盖上一块玻璃片,过一会儿会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凝结。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4 把土壤放在火上加热,会看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发白,同时会闻到一股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实验结论是? 【答案】: 【解析】: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教材介绍】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安排四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时在“土壤与生命”这个单元它既对第一课时内容的深入,又是为下一课时“肥沃的土壤”的教学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周围的土壤的基础上,来探究不同环境土壤成分之间的差别,我们这里是农村,学生对土壤很熟悉,但他们又很陌生,熟悉是因为土壤他们天天都接触,陌生是因为有了上节课的了解,他们觉得土壤很神奇,还有许多的奥秘他们不知道,这就激起了孩子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孩子主动收集了不同环境里的土壤,我又安排学生准备了一些实验用的器材,让学生先回家自学,想好应该从哪里入手,为本堂课的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由于本堂课是实验课学生参与的兴趣就更浓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2、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实验等方法比较沙土、黏土与壤土的差异。 3、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4、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5、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难点:区分土壤的种类。 【教学准备】1.把28名学生每7人一组分成4组,选出小组长,明确责任。 2.把学生和老师取来的土壤样品,分成黏土、沙土、壤土三类,每组三份。【实验器材】土壤、烧杯、水、搅拌棒、纸巾、铁架台、酒精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观察了我们周围的土壤,你们在土壤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看到的:石子、树叶、草根、虫子…… 2.同学们,可以大胆的猜一猜,土壤里可能还会有什么教师相机引导,指名回答。 板书:猜想的:水、空气、养料 同学们,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没有依据,科学知识需要真实性,我们只有通过实验去验证,才能确定。 3.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 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了解土壤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1.2了解土壤 (I)卷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1.2了解土壤(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1. (1分)观察菜园地的土壤里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根据土壤中含大小颗粒多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分)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5题;共5分) 4. (1分)将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A . 间隙 B . 养分 C . 水分 D . 空气 5. (1分)土壤中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A . 壤土 B . 黏土 C . 黑土 D . 沙土 6. (1分)土壤由()组成。

A . 沙、黏土 B . 水、空气 C . 腐殖质 D . 全部都有 7. (1分)加点水可以很容易团成团的土是()。 A . 沙土 B . 黏土 C . 腐殖质 D . 壤土 8. (1分)陶器和砖是由()烧制出来的。 A . 沙土 B . 壤土 C . 黏土 D . 高山土 三、判断正误。 (共5题;共5分) 9. (1分)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攥,纸巾湿了,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10. (1分)陶器和砖都是由土壤烧制出来的。 11. (1分)土壤中的中等颗粒为黏粒。 12. (1分)黏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13. (1分)在烧土壤的时候,只看到了冒气,没发现其他现象。 四、拓展题。 (共1题;共1分)

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1.2了解土壤

2020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1.2了解土壤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3题;共3分) 1. (1分)观察菜园地的土壤里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根据土壤中含大小颗粒多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分)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5题;共5分) 4. (1分)将硬土块放入水中,发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 A . 间隙 B . 养分 C . 水分 D . 空气 5. (1分)土壤中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A . 壤土 B . 黏土 C . 黑土 D . 沙土 6. (1分)土壤由()组成。

A . 沙、黏土 B . 水、空气 C . 腐殖质 D . 全部都有 7. (1分)加点水可以很容易团成团的土是()。 A . 沙土 B . 黏土 C . 腐殖质 D . 壤土 8. (1分)陶器和砖是由()烧制出来的。 A . 沙土 B . 壤土 C . 黏土 D . 高山土 三、判断正误。 (共5题;共5分) 9. (1分)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攥,纸巾湿了,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10. (1分)陶器和砖都是由土壤烧制出来的。 11. (1分)土壤中的中等颗粒为黏粒。 12. (1分)黏土的渗水能力最差。 13. (1分)在烧土壤的时候,只看到了冒气,没发现其他现象。 四、拓展题。 (共1题;共1分)

了解土壤教学反思

2017寒假教师工作安排 1教学计划:每位教师利用寒假时间认真钻研教材,写好学科教学计划,填全填齐表中内容,尤其是进度时间的安排要科学合理等。 2备课任务:教师要根据各级各班学生情况,认真专研教材教法,假期间教师要精心准备1节说课稿、1节教学设计稿(语文教师以主题单元教学进行设计准备),A4纸打印,开学以教研组进行说讲课比赛。另外要至少存一周的课时,以备开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正常教学活动。还要积极参与县教育局组织的“安全教育精品录像课”参赛活动。 3、教师家访:继续开展教师走进学生家庭活动。增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次数,听取家长对学校和学生所在班级的意见,增加对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单亲和离异家庭学生的关爱,开学后上交走访意见表,每位教师至少走访3-5位家长。 4、自身充电:利用寒假时间多学习业务知识,多读优秀书刊,真正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在学习过程中要将收集的优秀学案、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实用课件每项至少一篇(个)上传于东关学校网站和晋中市网络教研平台,并将最优秀的一篇读书心得,开学后打印一份上交,教导处将定时举行读书演讲比赛。另外没完成奥鹏网学习的教师抓紧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学习。 5、社会实践:搞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内容自定,但要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总结,四项内容一致。(开学后上交资料并组织评选活动) 6、班主任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安全教育平台学习任务。 7、教师值班:寒假期间教师认真完成值班任务,填好假期值班记录。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及时上好办公教育网,准时签到签退。遇有紧急、重要情况,要及时上报,妥善处理。另外全体教师要确保假期联系畅通。 温馨提示:2月13日教师7:50正式开学。 东关小学教导处 2017.1.5

三年级 科学了解土壤

了解土壤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还将通过沉淀法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 1、观察土壤: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 2、认识土壤的成分。 3、研究土壤的种类:第一: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重点);第二:通过比较三种土壤的透水性来认识土壤的性质;第三: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 4、拓展部分:调查自己家乡土壤的种类及适合种植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科学知识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等主要特征和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 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土样、纸巾、抹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通过上一课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周围的土壤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 过渡:我们周围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颗粒大,有的颗粒小?它们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

了解土壤说课稿

感知科学亲近科学 ——《了解土壤》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感知科学亲近科学》,《了解土壤》说课。说教材 一、教材体系: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的第二课,属于内容中“地球与宇宙”里的土壤范畴,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我们周围的土壤之后继续对土壤展开研究。本册教材的技能训练重点是“观察与测量”,而本课就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来认识和研究土壤,对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探究能力大有好处。 二、教学内容: 在第一课《我们周围的土壤》中,学生对土壤有了初步的了解,观察了土壤里有什么。本节课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放大镜,用摸、握、烧、闻等方法研究土壤的成分,认识土壤的种类,用实验证明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知道不同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进而鉴别家乡的土壤的类型。学生在研究、探究中交流、分享探究合作的快乐,从而亲近土壤、关心家乡土壤、意识到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本节课所需要的土壤标本可由学生采集,也可由教师采集,尤其是做土壤渗水实验的三种类型的土壤,对土质的要求比较高,如无合适的土壤可由教师事先按比例配好土样,并调整标本的潮湿度,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土壤,认识土壤的特征。 第二部分,研究土壤的成分。 第三部分,研究土壤的种类,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和沙土与黏土的差异。 第四部分,调查自己家乡的土壤。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科学,但经过上学期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简单的科学素养,学会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能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在前一课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上奠定了土壤的概念,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会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本课选择对于农村学生比较熟悉的土壤来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 【教材介绍】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安排四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时在“土壤与生命”这个单元它既对第一课时内容的深入,又是为下一课时“肥沃的土壤”的教学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 这一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周围的土壤的基础上,来探究不同环境土壤成分之间的差别,我们这里是农村,学生对土壤很熟悉,但他们又很陌生,熟悉是因为土壤他们天天都接触,陌生是因为有了上节课的了解,他们觉得土壤很神奇,还有许多的奥秘他们不知道,这就激起了孩子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孩子主动收集了不同环境里的土壤,我又安排学生准备了一些实验用的器材,让学生先回家自学,想好应该从哪里入手,为本堂课的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由于本堂课是实验课学生参与的兴趣就更浓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成分。 2、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实验等方法比较沙土、黏土与壤土的差异。 3、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4、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5、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难点:区分土壤的种类。 【教学准备】1.把28名学生每7人一组分成4组,选出小组长,明确责任。2.把学生和老师取来的土壤样品,分成黏土、沙土、壤土三类,每组三份。 【实验器材】土壤、烧杯、水、搅拌棒、纸巾、铁架台、酒精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观察了我们周围的土壤,你们在土壤中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看到的:石子、树叶、草根、虫子…… 2.同学们,可以大胆的猜一猜,土壤里可能还会有什么?教师相机引导,指名回答。 板书:猜想的:水、空气、养料 同学们,这只是我们的猜想,没有依据,科学知识需要真实性,我们只有通过实验去验证,才能确定。 3.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 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了解土壤 二、探求新知 (一)验证猜想,探究土壤的成分。 1同学们,各小组讨论一下,说说看你们准备怎么去验证土壤里有水、空气、养料呢?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实验要领。 生:我们准备把土壤取一些放入烧杯中加热,看有水蒸汽冒出,就说明有水,老师补充:受环境影响我们可能看不到水蒸汽,如果用一块干燥的玻璃片把瓶口盖住就看的更清楚了。 生:我们准备用干纸巾把土壤抱住,过一会儿,如果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师:你们的实验可以,但要注意实验样品的选择。 生:我们也想用试管加热土壤,在试管口套一个气球,气球被吹起来了,说明有空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