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 冻僵

第四章 冻僵

第四章 冻僵
第四章 冻僵

第四章冻僵

冻僵(frozen rigor,frozen stiff)又称意外低体温(accidental hypothermia),是指处在寒冷(-5℃以下)环境中机体中心体温<35℃并伴有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通常暴露寒冷环境后6小时内发病。冻僵患者体温越低,病死率越高。通常中心体温在25~27℃时难于复苏成功。寒冷导致的冻伤(frostbite)或组织坏死不属于本章讨论范畴。

[病因]

大多数患者发病有区域性和季节性。冻僵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①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又无充分保暖措施和热能供给不足时发生,如登山、滑雪者和驻守在高山寒冷地区的边防军战士等;②年老、体衰、慢性疾病(痴呆、精神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在低室温下也易发生;③意外冷水或冰水淹溺者。

[发病机制]

通常,冻僵的严重程度与暴露寒冷环境的温度、湿度、风速、暴露时间长短、身体暴露部位情况和机体营养状态等有关。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首先表现的防御性反应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外周血管收缩。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机体组织和细胞发生形态学改变,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液无形成分外渗及有形成分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循环障碍和组织坏死。细胞脱水及变性引起代谢障碍。冻僵时,患者的体温状态不同,体内代谢改变也不同:①轻度冻僵(体温35~32℃):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流和散热减少,基础代谢增加。同时,寒冷时肌张力增加,寒战又可消耗体内热能,加速寒冷伤害。②中度冻僵(体温32~28℃):此时体温调节机制衰竭,寒战停止,代谢明显减慢,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体温每降低1℃,脑血流减少7%,代谢速度减低约6%。体温低于30℃时,窦房结起搏频率减慢引起心动过缓,胰岛素分泌减少和外周组织发生胰岛素抵抗。③严重冻僵(体温<28℃):内分泌和自主神经系统热储备机制丧失,基础代谢率下降50%,室颤阈下降,呼吸明显变慢;体温低于24℃时,全身血管阻力降低,不能测到血压,神志丧失,瞳孔散大,处于濒死状态。

[临床表现]

(一)轻度冻僵

患者表现疲乏、健忘和多尿,肌肉震颤、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加快,逐渐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

(二)中度冻僵

患者表情淡漠、精神错乱、语言障碍、行为异常、运动失调或昏睡。心电图示心房扑动或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和出现特征性的J波(位于QRS综合波与ST段连接处,又称Osborm波)。体温在30℃时,寒战停止、神志丧失、瞳孔扩大和心动过缓。心电图显示PR间期、QRS综合波和Q-T间期延长。

(三)严重冻僵

患者出现少尿、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呼吸减慢和心室颤动;体温降至24℃时,出现僵死样面容;体温≤20℃时,皮肤苍白或青紫,心搏和呼吸停止,瞳孔固定散大,四肢肌肉和关节僵硬,心电图或脑电图示等电位线。

[诊断]

通常根据长期寒冷环境暴露史和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中心体温测定可证实诊断。中心体温测定采用两个部位:①直肠测温:应将温度计探极插入15Cm深处测定体温;②食管测温:将温度计探极放置喉下24cm深处测取体温。

[治疗]

积极采取急救复苏和支持措施,防止体热进一步地丢失,采取安全有效的复温措施和预防并发症。

(一)现场处理

迅速将患者移至温暖环境,立即脱去患者潮湿衣服,用毛毯或厚棉被包裹患者身体。搬动时要谨慎,以防发生骨折。

(二)院内处理

1.急救处理

在未获得确切死亡证据前,必须积极进行复苏抢救。对于反应迟钝或昏迷者,保持气道通畅,进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入加热的湿化氧气。对于休克患者,在复温前,首先恢复有效循环容量。发生心室颤动者,立即给予电除颤(200~300J)。

2.复温技术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复温速度,通常复温速度为0.3~2℃/h。对于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复温时应慎重。

(1)被动复温(Passive rewarming):即通过机体产热自动复温,适用于轻度冻僵患者。将患者置于温暖环境中,应用较厚棉毯或棉被覆盖或包裹患者复温,复温速度为0.3~2℃/h。

(2)主动复温(active rewarming):即将外源性热传递给患者,适用于:①中心体温度<32℃;②心血管功能不稳定;③高龄老人;④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⑤内分泌功能低下;⑥疑有继发性低体温时。

1)主动体外复温:直接通过体表升温的方法,用于既往体健的急性低体温者。应用电热毯、热水袋或40~42℃温水浴升温等,复温速度为1~2℃/h。主动体外复温时应将复温热源置于胸部,肢体升温可增加心脏负荷。

2)主动体内复温:通过静脉输注加热(40-42℃)液体或吸入加热(40~45℃)湿化氧气,或应用40~45℃灌洗液进行胃、直肠、腹膜腔或胸腔灌洗升温,复温速度为0.5~1 ℃/h。也可经体外循环快速复温,复温速度为10℃/h。

心脏呼吸停止者,如果体温升至28℃以上仍无脉搏,应行心肺复苏及相应药物治疗。体温升至36℃时,经各种复苏措施仍无效者,可中止复苏。

3.支持和监护措施

(1)支持措施

1)补充循环容量和热能:冻僵患者要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生理盐水溶液恢复血容量,液体输注总量为20ml/kg。通常不用乳酸林格液静脉输注,因为低温患者的肝脏不能有效代谢乳酸。同时,要注意热能补充。

2)维持血压:早期维持平均动脉压)60mmHg。如果补充容量和复温后血压无变化,静脉输注多巴胺2~5μg/(kg.min)。输注小剂量硝酸甘油可以改善冻僵患者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

3)恢复神志:神志障碍者应同时给予纳洛酮和维生素B1等治疗。

(2)监护措施

1)放置鼻胃管:由于冻僵患者胃肠运动功能减弱常发生胃扩张或肠麻痹,放置鼻胃管行胃肠减压,以预防呕吐误吸。

2)心脏功能监测: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

3)放置Foley导尿管:观察尿量,监测肾功能。

4.并发症治疗

低体温持续时间较长时,常发生非心源性肺水肿、应激性溃疡、胰腺坏死、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冻僵患者,能诱发支气管黏液溢(bronchorrhea),由于保护性咳嗽反射能力丧失,常会发生肺不张、吸入性肺炎和复温后肺水肿。出现上述并发症应进行相应处理。

(崔书章)

第四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第四章答案 1.解释名词:①滑移、②加工硬化、③回复、④再结晶 答:①滑移: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滑移面)和晶向(滑 移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相对滑动的过程。滑移变形有如下特点: 滑移只能在切应力作用下发生。滑移常沿晶体中原予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 ②加工硬化: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 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③回复:回复是指当加热温度较低时,仅使金属的点缺陷和位错 近距离运动(如大量的空位移动到表面或与间隙原于合并;异号位错在同一滑移面上合并消失)而使晶格畸变减少,内应力显著降低的过程。 ④再结晶: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又重新恢复到冷性变形前的状态。 而且结晶出的晶格与变形前完金一样,所以称为再结晶过程 2.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开始感觉省劲,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最后铁丝被弯断。试解释过程演变的原因? 答:铁丝在塑性变形前的塑性、韧性好,容易变形;用手来回弯 折铁丝时感觉省劲;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产生了加工硬化。所以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了。3.当金属继续冷冲压有困难时,通常需要进行什么热处理?为什么? 答:金属的塑性变形,不仅会使金属的晶粒破碎拉长,而且还会 使位错等晶格缺陷大量增加,从而使金属产生加工硬化和残余内应

力,这些不仅会造成金属进一步加工的困难,而且还会引起一系列的性能变化。所以,金属在塑性变形之后或在其加工变形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的热处理是退火,即对金属进行一定温度的加热,便其组织从不稳定的状态趋于稳定的状态,性能得以恢复。退火的目的是①为了消除加工硬化,以便进一步加工,②为了保留其加工硬化性能,仅只减小其残余内应力,或改善某些理化性能。 4.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有什么影响?钢材在热加工(如锻造)时,为什么不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答:热加工能消除铸态金属与合金的某些缺陷,如使气孔焊合, 使粗大的树枝晶和柱状晶破碎,从而使材料组织致密,晶粒细化,成分均匀,力学性能提高。 热加工使铸态金属中的夹杂物及枝晶偏析沿变形方向拉长,便枝 晶间富集的杂质及夹杂物的分布逐渐与变形方向一致,形成彼此一致的宏观条纹,称为流线,由这种流线所体现的组织称为纤维组织。纤维组织使钢产生各向异性,与流线平行的方向强度高,而垂直方向上强度低,在制订加工工艺时,应使流线分布合理,尽量便流线与工件工作时所受到的最大拉应力方向一致,与剪切或冲击应力方向相垂直。 在热加工亚共析钢时,常发现钢中的铁素体与珠光体呈带状或层 状分布,这种组织称为带状组织。带状组织是由于枝晶偏析或夹杂物在压力加工过程中被拉长所造成的。带状组织不仅降低钢的强度,而且还降低塑性和冲击韧度。轻微的带状组织可通过多次正火或高温扩

机械工程材料第四章铁碳合金相图

第四章铁碳合金相图 教学目的及其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们掌握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学懂铁碳相图的特征点、线及其意义,了解铁碳相图的应用。 主要内容 1.铁碳合金的相组成 2.铁碳合金相图及其应用 3.碳钢的分类、编号及应用 学时安排 讲课4学时 教学重点 1.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2.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 教学难点 铁碳合金相图的分析和应用。 教学过程 纯铁、铁碳合金中的相 一、铁碳合金的组元 铁:熔点1538℃,塑性好,强度硬度极低,在结晶过程中存在着同素异晶转变。不同结构的铁与碳可以形成不同的固溶体。 由于纯铁具有同素异构转变,在生产上可以通过热处理对钢和铸铁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碳:在Fe-Fe3C相图中,碳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以化合物Fe3C形式存在;二是以间隙固溶体形式存在。 二、铁碳合金中的基本相 相:指系统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化学成分、同一结构并以界面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铁碳合金系统中,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相有两种: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固溶体是铁素体和奥氏体;金属化合物是渗碳体。这也是碳在合金中的两种存在形式。 1.铁素体 碳溶于 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 或者F表示,为体心立方晶格结构。塑性好,强度硬度低。 2.奥氏体 碳溶于 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用 或者A表示,为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塑性好,强度硬度略高于铁素体,无磁性。 3.渗碳体Fe3C:晶体结构复杂,含碳量6.69%,熔点高,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渗碳体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1)渗碳体的存在能提高合金的硬度、耐磨性,使合金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2)对强度的影响与渗碳体的形态和分布有关: 以层片状或粒状均匀分布在组织中,能提高合金的强度; 以连续网状、粗大的片状或作为基体出现时,急剧降低合金的强度、塑性韧性。 二、两相机械混合物 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强度、硬度及塑性适中。 莱氏体:奥氏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室温下为珠光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又硬又脆。

工程材料第四章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第四章习题答案. 工程材料作业(4)答案 1.解释下列现象: (1) 在相同含碳量下,除了含Ni和Mn的合金钢外,大多数合金钢的热处理加热温度都比碳钢高。

奥氏体形成分为形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均匀化4阶段。多数合金元素减缓A形成,Cr、Mo、W、V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与碳亲和力大,形成的合 金元素的碳化物稳定、难溶解,会显著减慢碳及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但为了充分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又必须使其更多的溶入奥氏体中,合金钢往往需要比含碳量相同的碳钢加热到更高的温度,保温更长时间。 Co、Ni等部分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因增大碳的扩散速度,使奥氏体的形成速度加快。而Al、Si、Mn等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影响不大。 阻碍晶粒长大,合金钢需要更高的加热温度,更长的保温时间,才能保证奥氏体均匀化。 (加热温度升高了,但一般不会引起晶粒粗大: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最明显,因其形成的碳化物高温下稳定性高,很难完全溶入奥氏体,未溶的细小碳化物颗粒,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上,有效的阻止晶粒长大,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所以,合金钢虽然热处理加热温度高,但一般不用担心晶粒粗大。 强烈阻碍晶粒长大的元素:V、Ti、Nb、Zr;中等阻碍的:W、Mo、Cr;

影响不大的:Si、Ni、Cu;促进晶粒长大的:Mn、P、B) (2) 在相同含碳量下,含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比碳钢具有较高的回火稳定 性。 回火过程一般分为:马氏体分解、残余奥氏体转变、碳化物类型转变和碳化物长大。 合金元素在回火过程中,推迟马氏体的分解和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即在较高温度才出现分解和转变),提高铁素体的再结晶温度,使碳化物难以聚集长大而保持较大的弥散度。因此,提高了钢对回火软化的抗力,即提高了钢的回火稳定性。使得合金钢在相同温度下回火时,比同样质量分数的碳钢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对工具钢,耐热钢更重要),或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条件下,可在更 2 高的温度下回火,而韧性更好(对结构钢更重要。) (3) 为何含C大于0.4%,含Cr大于12%的Cr钢属于过共析钢,含碳1.5%,含Cr12%的钢属于莱氏体钢。 在合金元素的作用下,使得铁碳相图的S点(即﹤﹤0.77%)和E点(即 ﹤

金属材料学(戴起勋版)第4章整理答案

4-1 在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的要求上,工具钢和机器零件用钢有什么不同? 工具钢使用性能: (1)硬度。工具钢制成工具经热处理后具有足够高的硬度。工具在高的切削速度和加工硬材料所产生高温的受热条件下,仍能保持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红硬性。 (2)耐磨性。工具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即抵抗磨损的能力。工具在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和摩擦力的条件下,仍能保持其形状和尺寸不变。 (3)强度和韧性。工具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使工具在工作中能够承受负荷、冲击、震动和弯曲等复杂的应力,以保证工具的正常使用。 (4)其他性能。由于各种工具的工作条件不同,工具用钢还具有一些其他性能,如模具用钢还应具有一定的高温力学性能、热疲劳性、导热性和耐磨腐蚀性能等。 工艺性能: (1)加工性.工具钢应具有良好的热压力加工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才能保证工具的制造和使用。钢的加工性取决于化学成分、组织的质量。 (2)淬火温度范围.工具钢的淬火温度应足够宽,以减少过热的可能性。 (3)淬硬性和淬透性. 淬硬性是钢在淬火后所能达到最高硬度的性能。淬硬性主要与钢的化学成分特别是碳含量有关,碳含量越高,则钢的淬硬性越高。淬透性表示钢在淬火后从表面到内部的硬度分布状况。淬透性的高低与钢的化学成分、纯洁度、晶粒度有关。根据用于制造不同的工具,对这两种性能各有一定的要求。 (4)脱碳敏感性. 工具表面发生脱碳,将使表面层硬度降低,因此要求工具钢的脱碳敏感性低。在相同的加条件下,钢的脱碳敏感性取决于其化学成分。 (5)热处理变形性. 工具在热处理时,要求其尺寸和外形稳定。 (6)耐削性.对很制造刀具和量具用钢。要求具有良好的磨削性。钢的磨削性与其化学成分有关,特别是钒含量,如果钒质量分数不小于0.50%则磨削性变坏。 机器零件用钢使用性能: (1)较高的疲劳强度和耐久强度。 (2)高的屈服强、抗拉强度以及较高的断裂抗力。 (3)良好的耐磨性和接触疲劳强度。 (4)较高的韧性,以降低缺口敏感性。 工艺性能: 通常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型材→改锻→毛坯热处理→切削加工→最终热处理→磨削 以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工艺性能为机器零件用钢的主要工艺性能。 4-2工具钢常要做那些力学性能试验?测定哪些性能指标?为什么? 强度、塑性:静弯或扭转试验→弯曲强度、挠度和扭转强度、扭转角; 韧度:一般采用无缺口式样; 硬度:一般硬度60HRC以上,钢中存在的大量碳化物可提高2~3HRC; 淬透性:断口法→碳素工具钢和低合金工具钢;端淬法→合金工具钢,以端淬曲线上60HRC 处距水冷端距离表示。淬透性作用强弱顺序: Si、Mn、Mo、Cr、Ni 热稳定性:(钢在较高温度下保持一定强度的性质)对高速钢,通常是红硬性;

工程材料习题集参考答案(第四章)

习题集部分参考答案 4合金的结构与相图 思考题 1.何谓合金?合金中基本的相结构有哪些? 答: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基本的相结构有固溶体、金属化合物两类。 2.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有何区别? 答:相组成物是指组成合金中化学成分、结构和性能均匀一致的部分。 组织组成物是指显微组织中具有某种形貌特征的独立部分。 两者的区别在于相组成物是不涉及金相形态的。 3.固溶体合金和共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有什么特点? 答:固溶体晶体结构与组成它的溶剂相同,但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造成了晶格畸变,阻碍了晶体滑移,结果使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且大多固溶体还保持着良好的塑性。而共晶合金组织为二相混合物时,合金的性能与成分呈直线关系。当共晶组织十分细密时,硬度和强度会偏离直线关系而出现峰值。共晶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易形成集中缩孔,不易形成分散缩孔,铸造性能较好。 4.合金的结晶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 答:合金的结晶需要满足结构、能量和化学成分三个条件(或者叫三个起伏)。 5.纯金属结晶与合金结晶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点:形成晶核、晶核长大;能量和结构条件。 不同点:合金结晶还需要“化学成分条件”;从结晶的自由度看,纯金属结晶是一个恒温过程,而合金的结晶常常在某个温度范围内进行。 6.固溶体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影响固溶体的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溶剂)晶格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按固溶度可分为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置换固溶体按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的分布特点可分为无序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影响固溶体的结构形式和溶解度的因素很多,目前比较公认的有①原子尺寸因素;②晶体结构因素;③电负性因素;④电子浓度因素。 7、试述固溶强化、加工硬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原理,并说明三者的区别。 答:固溶强化是由于溶质原子的溶入,造成了晶格畸变,阻碍了晶体滑移,结果使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增加。 加工硬化是金属在冷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出现位错的缠结,位错密度增加,造成材料的强度、硬度增加的现象。 弥散硬化是当超细第二相(强化相)大量均匀分布在材料基体中,造成位错运动受阻

第四章功与能(答案)

第四章 功与能 一.选择题 [ B ]1、(基础训练1)一质点在如图4-5所示的坐标平面内 作圆周运动,有一力)(0j y i x F F +=作用在质点上.在该质点从坐标 原点运动到(0,2R )位置过程中,力F 对它所作的功为 (A) 2 0R F . (B) 202R F . (C) 203R F . (D) 2 04R F . 【提示】0220000 d 2R A F r F xdx F ydy F R =?=+ =??? [ C ]2、(基础训练3)如图4-6,一质量为m 的物体,位于质量可以忽略的直立弹簧正上方高度为h 处,该物体从静止开始落向弹簧,若弹簧的 劲度系数为k ,不考虑空气阻力,则物体下降过程中可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 (A) mgh . (B) k g m mgh 22 2-. (C) k g m mgh 222+. (D) k g m mgh 2 2+. 【提示】 物体下降过程中合力为零时获得最大动能km E ,此时00, mg mg kx x k ==; 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001()2 km mg h x E kx +=+ [ B ]3、(基础训练6)一质点由原点从静止出发沿x 轴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指向原点的力作用,此力的大小正比于它与原点的距离,比例系数为k .那么当质点离开原点为x 时,它相对原点的势能值是 (A) 221kx -. (B) 22 1 kx . (C) 2kx -. (D) 2kx . 【提示】0 2 1()2p x E kx dx kx =-=? [ C ]4、(自测提高1)一个质点同时在几个力作用下的位移为: k j i r 654+-=? (SI) 其中一个力为恒力k j i F 953+--= (SI),则此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A) 67 J . (B) 17 J . (C) 67 J . (D) 91 J . 【提示】x y z A F r F x F y F z =??=?+?+?恒力 x y R O 图4-5 h m 图4-6

第四章存储器接口

内容
4.1 4.2 4.3 4.5 4.6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与指标 静态存储器与CPU连接 存储器译码逻辑设计 动态存储芯片与CPU连接 只读存储芯片与CPU连接
第四章 存储器接口
Gui Xiaolin Neocomputer Institut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
4.1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双极型 工艺 MOS型 TTL型 ECL型 电路结构 工作方式 速度很快、功耗大、 容量小 PMOS 功耗小、 容量大 NMOS (静态MOS除外) CMOS
4.1 半导体存储器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 存储容量
b、B、KB、MB、GB、TB、PB
静态MOS 动态MOS 静态存储器SRAM (双极型、静态MOS型): 依靠双稳态电路内部交叉反馈的机 存储信 息原理 制存储信息。功耗较大,速度快,作Cache。 动态存储器DRAM(动态MOS型): 依靠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存储信息。 功耗较小,容量大,速度较快,作主存。 3
– 读写速度
ns、us
– 非易失性
100年
– 可靠性
MTBF
4
一、静态CMOS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4.2 静态存储器(SRAM)
一、静态CMOS存储器原理 二、典型SRAM芯片介绍 三、存储器译码逻辑设计 四、静态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D0~7数据线:传送存储单元内容。 根数与单元数据位数相同。 A0~9地址线:选择芯片内部一个存储单元。 根数由存储器容量决定。 CS片选线: 选择存储器芯片。 当CS信号无效, 其他信号线不起作用。 R/W(OE/WE)读写允许线 打开数据通道,决定数据的传 送方向和传送时刻。
5 6
1

(完整版)接口考试试题第4章(8255)

一、选择题 2.8255A在方式1工作时,端口A和端口B作为数据输入输出使用,而端口C的各位分别作为端口A和端口B的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其中作为端口A和端口B的中断请求信号的分别 是端口C的() A. PC4和PC2 B.PC5和PC1 C.PC6和PC7 D.PC3和PC0 D 3.8255A的端口A或端口B工作在方式1输入时,端口与外设的联络信号有()。 A. 选通输入STB# B. 中断请求信号INTR C. 中断允许信号INTE D. 输入缓冲器满信号IBF A 4.当8255A的端口A和端口B都工作在方式1输入时,端口C的PC7和PC6 ()。 A. 被禁止使用 B. 只能作为输入使用 C.只能作为输出使用 D. 可以设定为输入或输出使用 D 7.8255A的A 口工作在方式2时,B 口()。 A. 可工作在方式0 或方式1 B. 可工作在方式1 或方式2 C. 只能工作在方式1 D. 只能空着 A 8.8255A 用户可以用命令字设置() A. A 口和B 口均可工作在方式0或方式1或方式2 B. A 口工作在方式0, B 口工作在方式1 C. A 口工作在方式1, B 口工作在方式1或方式2 D. A 口工作在方式2, B 口只能工作在方式1 B 10. 当8255A工作在方式1时,端口C被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作为端口A和端口B的控制信息 和状态信息。这两个部分的划分是() A.端口C的高4位和低4位 B. 端口C的高5位和低3位 C.端口C的高3位和低5位 D. 端口C的高6位和低2两位 B 11. 8255A工作方式设置为方式1时,CPU与外设通信() A. 可以采用查询方式传送,或者采用中断方式传送 B. 只能采用中断方式传送 C. 可以进行双向方式传送 D. 只能采用无条件传送方式或查询方式传送 A 14.假定对8255A进行初始化时所访问的端口地址是0CBH并将其A端口设定为工作方式1输出,则A端口的地址是()。 A. 0C8H B. 0CAH C. 0CCH D. 0CEH 本题答案为A。 16. 当8255A工作于方式2时,要占用几条联络信号线()。 A . 2 B . 3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培训资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 1、什么是滑移与孪生?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为什么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答: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铜是面心立方,锌、镁是密排六方,故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2、根据纯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可以有几种强化金属性能的方式?答: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 似。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 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开始感觉省劲,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最后铁丝被弯断。试解释过程演变的原因?

答: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铁丝会发生冷塑性变形。随着弯折的持续,铁丝的冷塑性变形量会增加,从而发生加工硬化,此时,铁丝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故逐渐感到有些费劲。进一步弯折时,铁丝会因为超过疲劳强度而被弯断。 4、什么是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 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 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这种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称再结晶。 影响再结晶晶粒度的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金属的晶粒越粗大,加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2、预先变形度。预先变形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变形均匀程度的影响。 5、当金属继续冷拔有困难时,可以通过什么热处理解决?为什么? 答:再结晶退火。在对金属进行冷拔时,随冷塑性变形量的增加,金属会发生加工硬化,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从而导致冷拔越来越困难。此时,若对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由于再结晶后组织的复原,因而金属的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加工硬化消失。此时再进行冷拔则容易的多。 6、能否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粗大的铸造晶粒及组织?为什么? 答:不能。铸造是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金属零件毛坯的成型方法。在铸造过程中,熔融金属因冷却而成形,并没有发生塑性变形。而再结晶退火是将冷变形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组织发生复原的一种工艺。对于没有塑性变形的铸造物件,是不能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粗大的铸造晶粒及组织的。 7、金属热加工与冷加工的区别?对金属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doc

1 、什么是滑移与孪生?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为什么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 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答: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铜是面心立方,锌、镁是密排六方,故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2 、根据纯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可以有几种强化金属性能的方式? 答: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似。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 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 、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开始感觉省劲,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最后铁丝被弯断。试解释过程演变的原因? 答: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铁丝会发生冷塑性变形。随着弯折的持续,铁丝的冷塑性变形量会增加,从而发生加工硬化,此时,铁丝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故逐渐感到有些费劲。进一步弯折时,铁丝会因为超过疲劳强度而被弯断。 4 、什么是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 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这种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称再结晶。 影响再结晶晶粒度的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金属的晶粒越粗大,加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2、预先变形度。预先变形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变形均匀程度的影响。 5 、当金属继续冷拔有困难时,可以通过什么热处理解决?为什么? 答:再结晶退火。在对金属进行冷拔时,随冷塑性变形量的增加,金属会发生加工硬化,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从而导致冷拔越来越困难。此时,若对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由于再结晶后组织的复原,因而金属的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加工硬化消失。此时再进行冷拔则容易的多。

工程材料习题第四章

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 1. 影响钢的冷脆性的主要元素是( )。 A.S B.P C.Mn D.Si 2. 20CrMnTi钢根据其所含的碳量和合金元素,在工业上主要作为一种()使用。 A.合金渗碳钢 B.合金弹簧钢 C.合金调质钢 D.滚动轴承钢 3. 大多数合金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其中细化晶粒作用最为显著的有()。 A.Mn,P B.Mn,Ti C.Ti,V D.V,P 4. 除()元素外,其它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A.Co B.Cr

D.Ti 1. 20CrMnTi钢中Ti元素的主要作用是。 A.强化铁素体 B.提高淬透性 C.细化晶粒 D.提高回火稳定性 2. 合金渗碳钢渗碳后必须进行热处理。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低温回火 D.淬火+退火 3. 要制造一批锉刀,请选择合适的材料。 A.45 B.9Mn2V C.T12 D.7Cr17 4. 下列材料中淬硬性高的是。 A.18CrNi3 B.9Mn2V C.40Cr

1. 下列材料中油淬临界直径最大的是。 A.25Cr2Ni4W B.20MnVB C.40Cr D.65Mn 2. 钢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是() A.Fe、Mn B.Cr、Co C.V、Ti D.Si、Mn 3. 影响钢的热脆性的主要元素是() A.S B.P C.Mn D.Si 4. 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B.Cr12Mo钢经淬火低温回火 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1. 二次硬化是指()的硬化现象。

第四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性能课后习题详解教学文案

第4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性能 4.1 思考题 4-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能不能代表实际构件中混凝土的强度?既然用立方体抗压强度f c u作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什么还要有轴心抗压强度f c ? 答:不能代表实际构件中混凝土的强度,因为立方体抗压强度采用立方体受压试件,有箍的作用,而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长度一般远大于截面尺寸,没有“箍”的作用,因此采用棱柱体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能更好的反映实际状态。所以除立方体抗压强度外,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4-2 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有哪些?各用什么符号表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混凝土的基本强度指标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轴心抗压强度f c、轴心抗拉强度f t s及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f t;其分别用f cu,k,f c,f t s表示;它们的关系为f cu,k>f c>f t s>f t,其中f t=0.9f ts。 4-3 混凝土应力等于f c时的应变ξ0和极限压应变ξcu有什么区别?它们各在什么受力情况下考虑,其应变值大致为多少? 答:A、混凝土应力等于f c时,ξ0为峰值应变,试件处于不稳定阶段,而ξcu为极限压应变,试件已近宏观破坏,峰值应变的应力大于极限压应变。 B、峰值应变是以在峰值应力(以棱柱体式样的抗压强度f c)作用下得到应变,其值大约为0.0015~0.0025;极限压应变是极限应力作用下的应变,其值大约为0.003~0.005. 4-4 混凝土的受压变形模量有几种表达方式?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如何测定、如何根据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计算? 答:混凝土的受压变形模量有两种表达方式,分别为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 弹性模量E c测定:我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规定E c用以下方法测定:棱柱体式样,应力上限0.5f c,下限位0,反复加载-卸载5~10次,应力-应变曲线接近于直线,取该直线的斜率为弹性模量E c。 (补1:将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切线斜率定义为混凝土的切线模量,并将原点时的切线斜率定义为混凝土的初始模量,简称弹性模量。) (补2:变形模量E’c:将应力应变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割线斜率(割线模量)定义为变形模量,用E’c表示。) 用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计算: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得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计 算E c的经验公式:E c= 2 5 / N k fcu 7. 34 2.2 10 mm , 。 4-5 什么叫约束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的混凝土,其变形特点如何? 答:A、混凝土构件的在受压方的侧向还受其他压力作用并约束混凝土侧向膨胀的混凝土叫约束混凝土。 B、处于三向受压的混凝土,起到了限制混凝土横向变形的作用,使混凝土三向受压,使其变形能力也增大,从而提高抗压强度的目的。 4-6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不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变形特点是什么? 答:A、收缩变形是混凝土在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

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 本章主要内容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 结构陶瓷材料 功能陶瓷材料 传统日用、建筑材料 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外的固体材料通称为无机非金属材 料。 主要特性: 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耐氧 化、弹性模量大、强度高。一般为脆性材料 陶瓷材料的物质结构 陶瓷材料的结合键 陶瓷材料的组成相的结合键为离子键(MgO、Al2O3)、共价键(金 刚石、Si3N4)以及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混合键 以离子键结合的晶体称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在陶瓷材料中占有很 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强度高、硬度高、熔点高、等特点。但这样的 晶体脆性大,无延展性,热膨胀系数小,固态时绝缘,但熔融态可 导电等特点。金属氧化物晶体主要以离子键结合,一般为透明体。 以共价键结合的晶体称为共价晶体。共价晶体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因而共价键晶体的原子堆积密度较低。共价键晶体具有强度高、硬 度高、熔点高、结构稳定等特点。但它脆性大,无延展性,热膨胀 系数小,固态、熔融态时都绝缘。最硬的金刚石、SiC、Si3N4、BN 等材料都属于共价晶体。 陶瓷材料的相组成 晶体相 晶体相是陶瓷材料最主要的组成相,主要是某些固溶体或化合物, 其结构、形态、数量及分布决定了陶瓷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晶体相 又分为主晶相、次晶相和第三相。陶瓷中晶体相主要有含氧酸盐(硅 酸盐、钛酸盐等)、氧化物(MgO、Al2O3)、非氧化物(SiC,Si3N4) 等。 硅氧四面体是硅酸盐陶瓷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玻璃相 玻璃相是陶瓷材料中原子不规则排列的组成部分,其结构类似于玻 璃。 玻璃相的作用是:将分散的晶体相粘结起来,填充晶体之间的空隙, 提高材料的致密度;降低烧成温度,加快烧结过程;阻止晶体转变、 抑止晶粒长大。 玻璃相对陶瓷强度、介电常数、耐热性能是不利的。 气相(气孔) 陶瓷中气孔主要是坯体各成分在加热过程中单独或互相发生物理、 化学作用所生成的空隙。这些空隙可由玻璃相来填充,还有少部分 残留下来形成气孔。 气孔对陶瓷的性能是不利的。它降低材料的强度,是造成裂纹的根 源。 陶瓷材料的晶体缺陷 点缺陷 陶瓷材料晶体中存在的置换原子、间隙原子和空位等缺陷称之为点 缺陷。陶瓷材料的很多性质如导电性与点缺陷有直接关系。此外, 陶瓷材料的烧结、扩散等物理化学过程也与点缺陷有关。 线缺陷 位错是陶瓷材料晶体中存在线缺陷。陶瓷材料中位错形成所需要的 能量较大,因此,不易形成位错。陶瓷材料中位错密度很低。 陶瓷材料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这两种结合键造成位错的可动性 降低。当位错滑移事,离子键中同号离子相斥,导致离子键断裂; 而共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具有确定的键长和键角,位错的滑移 也会导致共价键的破断。 面缺陷 陶瓷材料一般是多晶材料。多晶材料中存在的晶界和亚晶界就是陶 瓷材料中的面缺陷。 我们知道晶粒细化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晶界对金属材料和陶瓷材 料强度的提高作用机理是不同的。对金属材料来说,晶界阻碍位错 的运动,从而强化了材料;而对陶瓷材料来说,利用晶界两侧晶粒 取向的不同来阻止裂纹的扩展,提高强度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 力学性能 硬度 陶瓷的硬度很高,多为1000Hv~1500Hv(普通淬火钢的硬度500~800Hv)。陶瓷硬度高的原因是离子晶体中离子堆积密度大、以及共 价晶体中电子云的重叠程度高引起的。 刚度 陶瓷的刚度很高。刚度是由弹性模量衡量的,而弹性模量又反映其 化学键的键能。离子键和共价键的键能都要高于金属键,因此陶瓷 材料的弹性模量要高于金属材料。 强度 陶瓷材料的强度取决于键的结合力,理论强度很高。但陶瓷中由于

工程材料第四章

第四章结构钢及其选用 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 1. 影响钢的冷脆性的主要元素是(B)。 A.S B.P C.Mn D.Si 2. 20CrMnTi钢根据其所含的碳量和合金元素,在工业上主要作为一种(A)使用。 A.合金渗碳钢 B.合金弹簧钢 C.合金调质钢 D.滚动轴承钢 3. 大多数合金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其中细化晶粒作用最为显著的有(C)。 A.Mn,P B.Mn,Ti C.Ti,V D.V,P 4. 除(A)元素外,其它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A.Co B.Cr C.Mn D.Ti 5. 20CrMnTi钢中Ti元素的主要作用是(C)。 A.强化铁素体 B.提高淬透性 C.细化晶粒 D.提高回火稳定性 6. 合金渗碳钢渗碳后必须进行(C)热处理。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低温回火 D.淬火+退火 7. 要制造一批锉刀,请选择合适的材料(C)。 A.45 B.9Mn2V C.T12 D.7Cr17 8. 下列材料中淬硬性高的是(B)。 A.18CrNi3 B.9Mn2V C.40Cr D.50 9. 下列材料中油淬临界直径最大的是(A)。 A.25Cr2Ni4W B.20MnVB C.40Cr D.65Mn 10. 钢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是(C) A.Fe、Mn B.Cr、Co C.V、Ti D.Si、Mn 11. 影响钢的热脆性的主要元素是(A) A.S B.P C.Mn D.Si 12. 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A) A.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 B.Cr12Mo钢经淬火低温回火 C.65钢淬火后中温回火 D.T8钢经淬火和高温回火 13. 二次硬化是指(B)的硬化现象。 A.渗碳处理后的二次淬火 B.某些钢在回火后硬度进一步提高 C.变形过程中强度、硬度升高 D.某些钢在淬火后硬度提高 14. 40MnVB钢中V元素的主要作用是(B) A.强化铁素体 B.细化晶粒 C.提高回火稳定性 D.提高淬透性 15. 40Cr钢根据其所含的碳量和合金元素,在工业上主要作为一种(C)使用。 A.滚动轴承钢 B.合金弹簧钢 C.合金调质钢 D.合金渗碳钢 16. 对形状复杂,截面变化大的零件进行淬火时,应选用(A) A.高淬透性钢 B.中淬透性钢 C.低淬透性钢 D.对淬透性能没有要求 17. 60Si2Mn钢根据其所含的碳量和合金元素,在工业上主要作为一种(B)使用。 A.滚动轴承钢 B.合金弹簧钢 C.合金调质钢 D.合金渗碳钢 18. 对38CrMoAl钢进行渗氮处理,渗氮时的加热温度为(B) A.Ac1以上 B.Ac1以下 C.Ac3以上 D.Accm以上 19. 40钢和40Cr钢加热到AC3以上保温,随炉冷后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两种钢中珠光体的相对含量(C) A.相等 B.40钢比40Cr钢多 C.40Cr 钢比40钢多 D.珠光体含量与Cr元素无关 20. 以下属于中合金钢的是(C)(WE为合金元素的总含量) A.3%≤WE≤5% B.4%≤WE≤8% C.5%≤WE≤10% D.6%≤WE≤15% 21. 20CrMnTi钢的渗C温度范围是(A)

第4章 功和能习题解答

第4章 功和能 4-1 如图,质量为m 的小球由长为l 的轻质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O 点,求小球沿圆弧从最低位置 a 运动到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θ的过程中重力mg 所做的功。(不考虑空气阻力)。 解 方法一,建立如解用图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重力G mgj =- ,位移d d d r xi yj =+ d d ()(d d )d W G r mgj xi yj mg y =?=-?+=- 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θ 00 d d (1cos )y W W mg y mgy mgl θ==-=-=--?? * 方法二,如解用图2 ,设质点位置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重力G 与位移d r 的夹角为( π 2 θ+) π d d cos()d sin d 2 W G r mg s mg s θθ=?=+=- 式中d s 是位移d r 所对应的圆弧,d d s l θ=,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θ 00 d sin d =(1cos )W W mgl mgl θθθθ==---?? 4-2 如图,一根长为l ,质量为M 的匀质木杆,其一端挂在一个光滑的水平轴上而静止在竖直位置。现将细杆在拉力F 的作用下,缓慢地从竖直位置拉到木杆与竖直方向成0θ角的位置。求在此过程中重力矩所作的功(不考虑空气阻力)。 解 如图,设刚体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此时重力矩 sin 2 l M mg θ=- 重力矩做的功 00000d sin d (1cos )22 l l W M mg mg θθθθθθ==-=--?? 习题4-1图 习题4-1解用图1 习题4-1解用图2 θ

4-3 质量为5kg 的质点在变力F 的作用下沿空间曲线运动,其位矢 3422 (2)(3+8)12m r t t i t t j t k ??=++--?? 。求力F 的功率。 解 23 d =(61)(122)24m/s d r t i t t j tk t υ??=++--?? 2 d 60(18010)120N d F ma m ti t j k t υ??===+--? ? 532160-120+2960W P F (t t t )υ =?= 4-4 质量 2 kg m =的质点在力作用下沿x 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3m x t t =+,求力在最初2.0秒内所做的功。 解 方法一 d d d W P t F t υ== ()2d 13m/s d x t t υ==+ 22 2d 6 m /s d x a t t == 12 N F ma t == 力在最初2.0秒内所做的功 2 20 d 12(13)d 168J W F t t t t υ==+=?? 方法二 ()2d 13m/s d x t t υ==+,(1) 1 m/s υ=,(2)13 m/s υ= 应用动能定理 22(2)(1)11168J 22 W m m υυ= -= 4-5 质量为10kg m =的物体沿x 轴无摩擦地运动,设0t =时,物体位于原点,速率为零。如 果物体在沿着x 轴方向的作用力()34N F x =+的作用下运动了3米, 计算物体处于3米处的速度和加速度各为多少? 习题4-2图 习题4-2解用图

微机原理及接口第四章习题答案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四章习题解答 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请说明原因并改正。 (1)伪指令在汇编过程中不会产生二进制代码。 (2)宏和过程的相同之处是都可用于简化源程序书写、精简目标代码。 (3)在计算机中,高级语言通常需要转换为汇编语言后才能执行。 (4)汇编语言程序上机一般包括编辑、汇编、链接和调试几个步骤。 答:(1)正确。 (2)错误。宏不能精简目标代码。 (3)错误。高级语言程序经编译或解释后直接转换为目标代码。 (4)正确。 2.已知数据和符号定义 A1 DB ? A2 DB 8 K1 EQU 100 判断下列指令的正误,并说明错误指令的原因。 (1)MOV K1,AX (2)MOV A2,AH (3)MOV BX,K1 MOV [BX],DX (4)CMP A1,A2 (5)K1 EQU 200 答:(1)错误。K1是符号常数,在此处相当于立即数100,故不能做目的操作数。 (2)正确。 (3)正确。 (4)错误。A1、A2都是字节变量,相当于两个存储器单元,故不能同时出现在一条指令中直接进行比较。 (5)错误。用EQU定义的符号不能重新赋值,除非已用PURGE解除了原值。 3.若数据段中有定义 N UM1 EQU 23H N UM2 DW 0 则指令MOV NUM2,NUM1 的源、目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以及指令执行后NUM2+1单元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指令MOV NUM2,NUM1的源操作数使用立即数寻址,目的操作数使用直接寻址。指令执行后NUM2+1单元的内容是0。 4.设DS=6000H,BX=8432H,SS=5000H,SP=3258H,内存69632H~69635H单元的内容依次是00H、11H、22H、33H。4字节指令CALL DWORD PTR [BX+1200H] 本身位于2000H:3250H处的双字单元中。当8086执行该指令后转移至子程序入口时,CS、IP、SS、SP各寄存器以及栈顶2个字单元的内容分别是多少? 答:执行结果为CS=3322H,IP=1100H,SS=5000H,SP=3254H,栈顶的两个字即

微机基本知识及接口第四章知识题目解析

“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四章习题解答1.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如有错,请说明原因并改正。 (1)伪指令在汇编过程中不会产生二进制代码。 (2)宏和过程的相同之处是都可用于简化源程序书写、精简目标代码。 (3)在计算机中,高级语言通常需要转换为汇编语言后才能执行。 (4)汇编语言程序上机一般包括编辑、汇编、链接和调试几个步骤。 答:(1)正确。 (2)错误。宏不能精简目标代码。 (3)错误。高级语言程序经编译或解释后直接转换为目标代码。 (4)正确。 2.已知数据和符号定义 A1 DB ? A2 DB 8 K1 EQU 100 判断下列指令的正误,并说明错误指令的原因。 (1)MOV K1,AX (2)MOV A2,AH (3)MOV BX,K1 MOV [BX],DX (4)CMP A1,A2

(5)K1 EQU 200 答:(1)错误。K1是符号常数,在此处相当于立即数100,故不能做目的操作数。 (2)正确。 (3)正确。 (4)错误。A1、A2都是字节变量,相当于两个存储器单元,故不能同时出现在一条指令中直接进行比较。 (5)错误。用EQU定义的符号不能重新赋值,除非已用PURGE解除了原值。 3.若数据段中有定义 N UM1 EQU 23H N UM2 DW 0 则指令MOV NUM2,NUM1 的源、目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以及指令执行后NUM2+1单元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指令MOV NUM2,NUM1的源操作数使用立即数寻址,目的操作数使用直接寻址。指令执行后NUM2+1单元的内容是0。 4.设DS=6000H,BX=8432H,SS=5000H,SP=3258H,内存69632H~69635H单元的内容依次是00H、11H、22H、33H。4字节指令CALL DWORD PTR [BX+1200H] 本身位于2000H:3250H处的双字单元中。当8086执行该指令后转移至子程序入口时,CS、IP、SS、SP各寄存器以及栈顶2个字单元的内容分别是多少? 答:执行结果为CS=3322H,IP=1100H,SS=5000H,SP=3254H,栈顶的两个字即断点地址,为2000H:3254H。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