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步骤

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步骤

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步骤
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步骤

当前位置:首页>>课程教材研究所>>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研讨会论文集

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与实施步骤

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王松

摘要: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其主要特征包括研究性、合作性、情境性和间接性。课例研究的步骤主要包括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和反思、分享成果等至少五个步骤。

关键词: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概念;课例研究特征;课例研究步骤

课例研究起源于日本的授业研究(jugyokenkyn或じゅぎょけんきゅう),最早可追溯到明治时期[1],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Jugyokenkyn由两个词组成:一个是jugyo,意思是“课”;另一个是kenkyn,意思是“研究”。“授业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关注始于1995年和1999年的TIMSS(第三次数学与科学课程国际研究)[2],斯蒂格勒和黑波特(Stigler& Hiebert)对比了日本、美国和德国的课堂教学录像之后,认为日本教师在教学上的成功与日本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相关,即课例研究(Lesson Study)。

[3]随后,斯蒂格勒和黑波特对课例研究进一步展开了研究,并于1999年出版了二人的著作《教学的差距》。至此,课例研究才引起人们对的普遍兴趣。[4]

图1“课例研究”检索论文的时间分布

笔者以“课例研究”为主题词对中国期刊网上的论文进行了统计。截止到2010年5月共搜集到149篇标题中包括“课例研究”的论文,其中146篇为期刊论文和3篇为硕士学位论文。如图1所示,国内自2002

年起,标题中包含“课例研究”一词的论文数量逐年呈稳步递增的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课例研究正逐渐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在文献阅读和整理中笔者发现国内外对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以及步骤等缺乏统一的定义,这种众说纷纭的局面导致许多研究者和教师难以与其他概念相区别,难以实践操作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课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以及实施步骤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以期推进课例研究在国内的研究、应用与发展。

一、课例研究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对于什么是课例研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国外,斯蒂格勒和希伯特(Stigler& Hiebert,1999)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课例研究是日本教师寻求提升课堂中教与学的一种校本的、合作的专业发展过程。[5]崔瓦冉愈(Triwaranyu,2007)在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认为课例研究是指教师系统地合作研究课堂中的教与学行为,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经验的综合过程。[6]派瑞和刘易斯(Perry& Lewis,2003)则侧重课例研究的过程指出课例研究是以教师为主导,多位教师一起为促进学生学习制定目标、设计教案、上课及观课、并且对所教的课进行反思提升教学的循环过程。[7]在国内,安桂清认为课例研究是一个融合教学实践、知识、心智模式、人际关系、支持合作性研究的结构与工具等要素的复杂的教师学习体系。[8]耿帅认为课例研究属于实践研究,它以具体的一节课为对象展示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把研究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评课的全过程。[9]

综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发现,对于什么是课例研究都有这样一些共识:①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②教师为课例研究的主导;③以教师集体合作为主要特征;④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⑤目的在于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⑥具体步骤主要包括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⑦课例研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基于此,笔者将课例研究概括为:课例研究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

与课例研究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几组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中常常彼此混淆。因此,笔者从中选取若干极具代表性的概念并分为以下3组予以澄清,具体如下:

课例研究与行动研究。目前,课例研究是一种课堂行动研究的课例研究本质观得到普遍认同(Lewis, Perry& Friedkin;Wang-Iverson,2002;谌启标,2006;杨玉东,2006)。所谓行动研究,就是要将“行动”与“研究”两者合二为一,由实践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根据自己实践活动上所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研拟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方法,并通过实际行动付诸实施执行,进而加以评鉴反省回馈修正,以解决实际问题。[10]行动研究的专业发展模式使教育者参与研究,缩小研究和实践之间的距离,帮助教育者

成为更具有反思意识的实践者、更注重系统的问题解决者和更加审慎的决策者。通过对比两者的概念可以看出,课例研究和行动研究的不同主要包括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课例研究的对象是课堂中的教与学,具体到一堂课,而行动研究的对象则是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不局限于课堂,比课例研究的研究领域要宽广的多;其次,在行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是可选的,而在课例研究则强调教师的合作[11],所以在实施主体上课例研究比行动研究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充分利用教师集体的力量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总之,课例研究体现了行动研究的特点,是行动研究在课堂中延伸出的一种深化模式,其本质上依旧是一种行动研究。

课例研究、校本教研与校本研究。朱慕菊认为校本教学研究,即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多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教研活动。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12]余文森教授认为,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13]通过对比,其共同点在于三者都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基地,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不同点在于:校本研究关注的教育实践中的所有问题,校本教研关注的是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而课例研究关注的是课堂中教与学的问题,三者在关注的对象上呈现逐步细化和深入的趋势。当课例研究应用于教学领域时,三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校本研究包括校本教研,而校本教研包括课例研究。但是,当课例研究应用于教学以外的其他领域时,例如校本培训等,课例研究与校本教研之间就不再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手段与校本教研无密切联系。在此需要注明的是,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都属于校本研究的范畴。

课例研究、课堂研究与案例研究。课堂研究是研究者深入教学现象发生与教学规律呈现的课堂“场域”之中,综合地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一种研究方式。课堂研究既探索与总结课堂教学的一些科学规律,又解释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人文现象,课堂研究既把这些课

堂中的要素分解研究,又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课程与教学论”的新理论。[14]在教学上,所谓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编写而成的对某一实际情景的客观描述,它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和时空性等。[15]案例研究是教师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教师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的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16]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差别相比于前两组有着更为明显的差异。首先,从研究主体来看,课堂研究的主体一般是专业研究工作者,案例研究与课例研究的主体都是教师;其次,从研究的目的看,课堂研究是为了从理论上阐释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以揭示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并形成和发展教学理论;案例研究则是通过收集和开发的案例使学生从中获得启发;而课例研究则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

二、课例研究的主要特征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行动研究,其本身就带有行动研究的各种属性,例如以实际问题为主要导向、重视实际工作者的研究参与、从事行动研究的人员就是应用研究结果的人员、行动研究的情境就是实际工作情境、其过程重视协同合作、行动研究的结果可以促进专业成长等[17]。课例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行动研究除了兼具其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特征。直至目前很多学者都对课例研究的特征进行了归纳,例如Lewis 在《课例研究:日本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一文中将课例研究的特点归纳为以下5个特点:①研究课是由其他教师观课的;②研究课是在很长时间内设计的,通常是合作的结果。③研究课设计使特定的教育目的或观点在课堂中成为现实;④研究课是需要记录的;⑤研究课是要讨论与反思的。[18]Beauchamp在《日本教育的新旧声音》一书中指出课例研究的4个特点:①课例研究是一种长期的持续不断的改进提高模式;

②课例研究始终聚焦于学生的学习;③课例研究是教师合作完成的;④课例研究直接围绕着具体的教学情境等[19]。基于大多数学者的观点,同时结合《青海学校人文价值课程开发与行动研究》项目中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课例研究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一)研究性。课例研究的研究性即教师通过研究的方式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此时教师的角色不仅仅只是知识传授者,同时还是一名教育研究者,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课例研究中教师的研究能力和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善于利用各种条件和方法解决该问题。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教师开展课例研究的源起,教师综合利用观察法、访谈、测验等方法进行研究并最终解决该问题。研究性不仅仅是对教师更高层次的期望,更是一种新的挑战。

(二)合作性。合作是课例研究过程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课例研究通常是合作的结果[20],以教师为主体而构成的研究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观课以及反思评课等步骤以合作的方式完成课例研究的全部过程。课例研究中的研究共同体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教师才是课例研究的主体,加入其他人员而构成的异质研究共同体一方面是有助于改变传统教研活动的形式化、表面化、重复性和低效性,使教研活动获得专业引领与资源支撑;另一方面,异质人员的参与还有助于冲破校内或松散或封闭或保守的人际关系形态,构筑更为团结、开放和积极进取的人际关系,为课例研究共同体的建构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21]因此,课例研究应广泛吸收学校教师之外如教研员、大学研究人员、校外专家教师、家长等人员,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形成一个课例研究合作共同体。

(三)情境性。课例研究直接围绕着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展开[22],课例作为课例研究的主要成分是课例研究情境性的集中体现。围绕着课例而展开的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与反思和评价构成了课例研究的中心环节,脱离了课堂,课例就是无本之源。课例研究的情境性可谓之一切源于课堂,在课堂中研究,最终解决和服务于课堂。

(四)间接性。课例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间接性即是指课例研究并非直接对学生产生作用,而是通过教师发现、研究并解决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整个过程是一个间接作用的过程。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世界范

围内的广泛认同(Shimahara,1998;LimChapSum,2003;Hilary,H.,2005;Yumiko,O.&Johanna,F.,2010;

Stigler&Hiebert,1999;CharineeT,2007;马晓梅&程可拉,2008;霍海洪,2009),但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并非是课例研究的终止,脱离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课例研究最终价值不仅仅在于教师专业的发展,而更在于借教师专业发展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课例研究的实施步骤

关于课例研究实施的步骤,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例如,斯蒂格勒和黑波特(Stigler& Hiebert,1999)认为课例研究包括9个步骤:①定义问题;②设计教案;③上课;④评价、反思;⑤修改教案;⑥执教经过重新设计的课;⑦再次评价、反思;⑧分项成果。[23]弗拉德兹和约士达(Fernandez& Yoshida,2004)认为课例研究包括6个步骤:①合作设计研究课;②关注实施中的研究课;③讨论研究课;④重新设计研究课(酌情采用);⑤教授经过重新设计的研究课(酌情采用);⑥交流对重新设计的课进行的反思。[24]李子建(2009)认为课例研究包括5个步骤:①选取主题;②设计教案初稿;③教学、观课;④集体反思;

⑤总结、分享。[25]谌启标(2006)认为课例研究包括4个步骤:计划、教学、观察和评课。[26]此外,还有研究者将课例研究的实施划分成阶段,例如:李子建(2009)划分为计划、执行和总结3个阶段;沃诺(Ono,2010)等人分为计划、实施、观察三个阶段;郭曼(Gorman,2010)等人分为计划(制定目标)、设计(设计教案)、实施(上课、观课和讨论)、总结(反思、巩固和分享)或者4个阶段等。

尽管国内外的学者对颗粒研究的步骤并没有完全统一的观点,但是,透过不一致的表象就能够发现大多数学者在课例研究的核心步骤上几乎是一致的,产生的差异主要是由划分步骤的细致程度而导致的。例如,第一步的内容不同的表述包括“定义问题”、“合作设计研究课”、“选取主题”以及“计划”等,而“合作设计研究课”与“计划”实则包含了“确立主题”和“设计教案”两个子步骤,因而本质上都涵盖了“确立主题”的基本意思,只不过是步骤划分细致程度的不同罢了。此外,有一个差异是不容置否的,即有的研究者认为课例研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有的研究者则并没有指明这一点。课例研究本质上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第一次反思结束后需要进一步修改教案、重新执教、再次反思等等,直至问题真正得到解决才结束,因而是一个螺旋式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笔者认为课例研究的实施包括至少5个基本步骤: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修改教案(可选)、重新执教和观课(可选)、再次评价和反思(可选)、分享成果。以下就每个步骤分别予以简要的说明,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课例研究实施的具体步骤

研究主题。研究主题来源于客观现实问题,只有从现实问题中确定的主题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才是课例研究真正的起点。教师确定的问题必须是围绕着学生的,是学生目前遇到的问题或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教师主观臆想出来的问题,通过解决该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和充分了解,一旦明确了研究问题,就可以将其提炼成研究主题。

设计教案。课例研究教案设计和传统教案是不一致的:首先,研究课设计是由课例研究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完成的,强调教师集体合作;其次,研究课设计基于传统教案根据研究主题进行设计而来,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再次,研究课设计需要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如何解决确定的问题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最后,研究课设计还应该包括“预期的学生反应”和“应对策略”等部分。

上课与观课。上课是对研究课设计的检验,观课则是为了从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进一步修改研究课设计。这两部分是缺一不可的,因为正在上课的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反应立即做出判断,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这么做是否合适或者能否做的更好,而观课教师则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一方面,使得上课的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集思广益为下一轮研究课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

评价与反思。在这一点上正如佐藤学教授所言:“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因为对上课好坏的议论只会彼此伤害。”[27]评价与反思的焦点应集中在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学生的反应、通过该实施课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修改教学设计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和发展中的问题。

分享成果。在一个课例研究结束后(并非一轮),教师通过课例研究一方面解决了学生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与他人分享和展示自己的成果,不仅可以以对其他教师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还可以激励自己进一步开展课例研究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同一主题下,如果只做一轮课例研究,那么经过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和反思、分享成果五个步骤即完成。两轮课例研究则在第一轮评价和反思之后,继续进行修改教案、重新执教和观课、再次评价和反思,最后才回到分享成果完成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等可仿照第二轮继续循环。以上是在同一主题下进行的一轮或多轮课例研究,在最后分享成果结束后可重新返回到确立主题的起点,继而开始第二次课例研究。

注释:

[1] Isoda M, Miyakawa T, Stephens M. Japanese Lesson Study in Mathematics: Its Impact, Diversity and Potential for Educational Improvement[M].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07. 275-278

[2] Friedman E R. An examination of lesson study as a teaching tool in US public schools [D]. Ashland University, 2005

[3] Martin, M. O., Mullis. TIMSS 2003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Boston College, 2003[C]. Massachusetts: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2004

[4] Sonal Chokshi, Clea Femandez. Reaping the systemic benefits of lesson study: Insight from the U.S[J]. Phi Delta Kappan, 2005, 86:674-681

[5] Stigler J W, Hiebert J. The teaching gap: Best ideas from the world’s teacher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9

[6] Triwaranyu C.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initial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study in schools[J]. International Forum of Teaching and Studies, 2007(3):48,15

[7] Perry R, Lewis C. Teacher-Initiated lesson study in a northern California district[C].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Retrieved July 21, 2004, fro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9824628.html,

[8] 安桂清. 课例研究:信念、行动与保障[J]. 全球教育展望, 2007(3):42-46

[9] 耿帅. 课例研究:备受教师关注的教育科研形式[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9(6):96-98

[10] 蔡清田. 教育行动研究[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11] Wang-Iverson, P. Why Lesson Study? In Lesson Study: Collaborative Teacher-L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ed on Student Thinking[C]. Lesson Study: Collaborative Teacher-L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ed on Student Thinking. Stamford, CT: November 20-22, 2002.

[12] 朱幕菊. 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J]. 人民教育, 2003(5)

[13] 余文森. 校本研究九大要点[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第2页

[14] 王鉴. 课堂研究引论[J]. 教育研究, 2003(6): 79-84

[15] 张家军, 靳玉乐. 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 2004(1)

[16] 陈列, 黄珂. 案例研究: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J]. 现代教育论丛. 2008(5):78-82

[17] 蔡清田. 教育行动研究[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2-17

[18] Lewis C. Lesson study: The core of Japanes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0 Annual Meeting), New Orleans, LA. 2001

[19] Beauchamp E . New and old voices on Japanese education[M]. Armonk, N. Y. 2001: 50-52.

[20] Lewis C. Lesson study: The core of Japanes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0 Annual Meeting), New Orleans, LA. 2001

[21] 安桂清. 课例研究:信念、行动与保障[J]. 全球教育展望, 2007(3):42-46

[22] Beauchamp E . New and old voices on Japanese education[M]. Armonk, N. Y. 2001: 50-52.

[23] Stigler J W, Hiebert J. The teaching gap: Best ideas from the world’s teachers for improv ing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9

[24] Fernandez, Yoshida. 课例研究[M]. 马晓梅,邓小玲,译. 石家庄:河北出版社,2007

[25] 李子建, 丁道勇. 课例研究及其对我国校本教研的启发[J]. 全球教育展望, 2009(4):29-34

[26] 谌启标. 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例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 156-159

[27] 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 李季湄译. 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3. 67

参考文献:

[1] Beauchamp E . New and old voices on Japanese education[M]. Armonk, N. Y. 2001: 50-52.

[2] Charinee T.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initial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study in schools[J]. International Forum of Teaching and Studies, 2007(3):48,15

[3] Fernandez, Yoshida. 课例研究[M]. 马晓梅,邓小玲,译. 石家庄:河北出版社,2007

[4] Friedman E R. An examination of lesson study as a teaching tool in US public schools [D]. Ashland University, 2005

[5] Isoda M, Miyakawa T, Stephens M. Japanese Lesson Study in Mathematics: Its Impact, Diversity and Potential for Educational Improvement[M].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07. 275-278

[6] Lewis C. Lesson study: The core of Japanes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0 Annual Meeting), New Orleans, LA. 2001

[7] Lewin, K.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M].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48

[8] Martin, M. O., Mullis. TIMSS 2003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Report: Findings from IEA's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at the Fourth and Eighth Grades, Boston College, 2003[C]. Massachusetts: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2004

[9] Matoba M. et al. (Eds.), Lesson Stud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Policy and Practice[M]. Beijing: Education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2006

[10] McKeman J.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 book of Method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oner[M]. Kongan Page Limited second edition, 1996:4

[11] Perry R, Lewis C. Teacher-Initiated lesson study in a northern California district[C].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Retrieved July 21, 2004, fro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9824628.html,

[12] Sonal Chokshi, Clea Femandez. Reaping the systemic benefits of lesson study: Insight from the U.S[J]. Phi Delta Kappan, 2005, 86:674-681

[13] Stigler J W, Hiebert J. The teaching gap: Best ideas from the world’s teacher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9

[14] Wang-Iverson, P. Why Lesson Study? In Lesson Study: Collaborative Teacher-L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ed on Student Thinking[C]. Lesson Study: Collaborative Teacher-L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ed on Student Thinking. Stamford, CT: November 20-22, 2002

[15] 安桂清. 课例研究:信念、行动与保障[J]. 全球教育展望, 2007(3):42-46

[16] 蔡清田. 教育行动研究[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7] 陈列, 黄珂. 案例研究: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有效途径[J]. 现代教育论丛. 2008(5):78-82

[18] 耿帅. 课例研究:备受教师关注的教育科研形式[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9(6):96-98

[19] 李子建, 丁道勇. 课例研究及其对我国校本教研的启发[J]. 全球教育展望, 2009(4):29-34

[20] 牟杰. 课例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作用之意蕴[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21] 王鉴. 课堂研究引论[J]. 教育研究, 2003(6): 79-84

[22] 余文森. 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J]. 教育研究, 2005(12):25-31

[23] 余文森. 校本研究九大要点[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第2页

[24] 谌启标. 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课例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 156-159

[25] 张家军, 靳玉乐. 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 2004(1)

[26] 朱幕菊. 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J]. 人民教育, 2003(5)

[27] 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 李季湄译. 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3. 67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Steps of Lesson Study

[Abstract] Lesson study is a teacher-directed cyclic process stemming from Japan in which teachers coopera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in students’ learning and developing in order to achie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refore promote stude nt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ssentially lesson study is a sub-type of action research which characterized by research, cooperativeness, situation and indirectn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sson study consist of 5 steps at least including defining a topic, planning a lesson, teaching and observing the lesson, evaluating and reflecting the lesson and sharing the results.

[Keywords] lesson study; concept of lesson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lesson study; steps of lesson study

作者简介:王松(1986—),男,湖北潜江人,在读硕士,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罗敏娜(1988—),女,陕西渭南人,在读硕士,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011-01-06 人教网

关闭

打印

推荐给朋友

大中小

【上一篇】新课程──人的重生

【下一篇】教师学习理论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启示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讲内容为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

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 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板书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可以理解为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二、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2)价值性 (3)时效性 (4)共享性

行动研究概念特征

教科知识讲座 ——“行动研究”的概念、特点与实施 摘自《湖州市校长培训班学习资料》 一、行动研究的概念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起源于美国。库尔特·勒温于1944年提出一条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思路: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1946年,勒温还提出了“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的论断。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是有别于教育理论研究者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构建型的教育科研活动。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感受、思路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用教育理论串起来,那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二、行动研究的特点 和一般教育科学研究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其一,研究主体是教师(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其主要表现在教师自己要: 1、确定研究课题; 2、制定行动研究计划; 3、实施行动; 4、收集、研究反馈信息并调整行动; 5、评价结果; 6、应用研究成果。 另外,教师要置身于现实的开放的动态的教育情景中,能随时随地体察教学活动、背景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种变化,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地解决新问题,能够依据自身丰富的工作经验直觉地对假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断。 其二,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它具有如下特点: 1、直接性。问题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自己的直接经历和感受,研究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开展行动研究的教师必须广泛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2、特殊性。研究的问题或对象通常仅限于本校或本校的某个教学班。 3、微观性。研究的对象多为教育教学实践中比较具体的问题。问题的范围小,结构简单,相关因素不多。但微观问题虽小,却小中见大。

论国防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

论国防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 [摘要]探讨国防教育价值的基本特征是深刻领会和把握国防教育价值本质的有效途径。一般情况下,国防教育价值具有主体性、阶级性、历史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关键词]国防教育教育价值基本特征 “价值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但其性质则是统一的。”这种“性质”构成价值的特征。价值的本质决定了价值的特征,而价值的特征表现了价值的本质。国防教育价值,就是人和社会在国防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国防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国防教育活动中主体教育需要的满足或实现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表现的统一。由此可见,国防教育价值作为主体的对象性活动的产物和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实质是主客体需要的统一。根据国防教育价值的本质,它具有立体性、阶级性、历史性、实践性、社会性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国防教育价值的主体性 国防教育价值主体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作为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主体;二是作为社会群体活动的教育价值主体。国防教育价值因主体不同而不同。由于主体所处的时代不同,或者由于主体结构、需要或能力不同,同一客体往往可能与之建立不同的价值关系,从而对之具有不同的价值。例如,大学生在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上都是人,但是当他们作为资产阶级的国防教育价值主体时,他们就只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当他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国防教育价值主体时,则是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且,即使在相同社会环境下,国防教育价值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有所不同。 作为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他们都有各自的目的和需要,有各自不同的教育价值追求,实现着不同的国防教育价值,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特点。国防教育价值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价值凝聚在主体自身上,学生的价值表现为国防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价值体现在国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育管理者的价值产生于国防教育目标与效益的管理。 作为社会群体活动的教育价值主体,包括国家或民族群体主体、集团或组织

关于“民族及其基本特征”的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民族及其基本特征”的教学设计示例 复习提问 本书前言中提到,政治是阶级的大事,国家的大局,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那么,民族和宗教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有什么关系?我们了解我国的民族概况和宗教概况以及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有什么意义?(设计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地位,本课知识与上面学过的知识的联系,设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是调查研究,摸摸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情况,以备有针对性地实行教学。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个框题“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第四课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板书) 第一框题(板书)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板书) (图画导入法)(教师展示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图片。展示图片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注意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提问:同学们能看出图中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学生讲出其中的一些少数民族名称。) 民族是我们经常讲的一个词,什么是民族?并不是一下子能说清楚的。下面我们先看看民族是怎样形成的,民族有些什么基本特征。 或(趣例导入法)播放视频:南斯拉夫内战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南斯拉夫内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看了录象后你们有什么感想?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实行总结)同学们的感想一定很多,我的感想也很多,但我最想说的是10个字:“一朝战火起,倒退几十年”,可见,“民族、宗教无小事”,能否准确

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学习和掌握关于民族和宗教的知识就至关重要。从这节开始,我们将学习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一、民族的形成(板书) (这部分的知识可采用议论、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座的同学都属于我们56个民族中的一个,有谁知道民族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发表看法) 关于民族的形成,教材作了简要概括,还用一段楷体字,具体说明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共同体如何一步步发展,最后形成民族的过程。请同学们在阅读了这段材料后来归纳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发表看法) 媒体显示:民族产生示意图 (教师结合图表分析)在人类历史上,民族并不是一开始就存有的。原始社会里,基本的社会组织是氏族,那时并不存有民族。原始社会末期,因为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提升了劳动效率,社会上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私有财产。从此,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部落战争频繁发生,亲近的各部落为了掠夺其它部落或者防御其它部落的掠夺,就联合起来结成部落联盟。部落联盟使各部落互相杂居,逐步融合,人们间的关系也由地域关系逐步取代血缘关系。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氏族制的解体,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人们的共同体便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为民族这种新的共同体。 我们通过了解民族的形成过程。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议论) 至少应该明确下面两个观点: 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板书) 需要说明的是,“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表述,仅仅民族的一般含义,不是完整的民族定义,作为中学生我们掌握到这个层次就能够了。

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三

1.2.1 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1.2.1函数的概念》 ,是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函数及其表示》的第一课.函数是中学数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它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把函数看成是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历史上看,初中给出的定义来源于物理公式,最初的函数概念几乎等同于解析式.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定义域与值域的重要性,而要说清楚变量以及两个变量间变化的依赖关系,往往先要弄清各个变量的物理意义,这就使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果只根据变量观点,那么有些函数就很难进行深入研究.例如: 对这个函数,如果用变量观点来解释,会显得十分勉强,也说不出x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但用集合、对应的观点来解释,就十分自然.函数思想也是整个高中数学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而函数概念是函数思想的基础,它不仅对前面学习的集合作了巩固和发展,而且它是学好后继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导数等内容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函数的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社会、经济及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进一步描述函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学生已经会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虽然函数比较抽象,但是函数现象大量存在于学生的周围,教科书选用了运动、自然界、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分析,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定义函数概念,对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要求比较高,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函数的定义,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个实例共性的分析到函数概念的形成,再对三个实例进行拓展,让学生对函数概念进行辨析,体现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渗透了归纳推理,实现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感受数学的抽象性和简洁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并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二)教学难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及符号“)(x f y =”的含义. ?? ?=.01)(是无理数时,当是有理数时, ,当x x x f

第十六章 国防概述

第十六章国防概述 -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基本概念 -国防的主体 -国防的对象 -国防的目的 -国防的手段 -国防历史的启示 -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保持忧患意识是国防巩固发展的前提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丰富 -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

-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更密切重点概念

1.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同意、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简答出题 1.国防的基本要素 (1)主体,国防行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2)目的 (3)手段 (4)对象,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应该把”武装颠覆“作为制止的对象。 17、国防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要素 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基本要素: ①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②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③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2.国防的目的 (1)捍卫国家的主权。 (2)保卫国家的统一。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4)维护国家的安全。 3.国防的手段 (1)军事。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 (2)政治。政治手段作为国防手段之一,指的是“与军事有关”政治活动,而不是政治本身的全部含义。 (3)经济。经济是国防的基础,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国防建设的水平。 (4)外交。国防外交活动指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国防目的而开展的外交活动,由于这种外交主要涉及军事领域,所以又称军事外交。 5.国防历史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第一章第一节国防概述

《国防概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讨论有关国防概述的话题,接下来我将从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难点的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及我的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逐层展开我对于国防概述的教学的一些理解与想法。 一、说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教师知识传授的载体,正确解读教材,把握其中所要传达的知识内涵与人文思想,是一个教师在授课前的必备工作,同时正确的解读教材也是对我后面的教学过程的一个导向。而我本次所选讲的国防概述选自胡金波、张政文主编的《军事理论教程》其中的第一章的第一节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中国国防历史和启示。前两部分是对国防的大概的了解,第三部分则通过具体实践告诉我们国防的重要性。本节内容开启了军事理论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内容要求安排,再加之对于当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他们信息环境的实际情况,我将谈一谈我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 (一)知识目标:解国防的含义和我国国防的兴衰,了解我国的国防建设政策和国防法规, (二)能力目标:能从我国国防的历史中得到启示。 (三)情感目标: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标准,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难点:中国国防历史和歧视 四、说教学方法

我们都知道军事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课堂讲解授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很少,只能鼓励学生在课后认识和体验,产生实践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直观演示法: 因为本节课主要是同学们介绍国防的概况,只有单调的文字介绍的话,很容易使学生“游离“课堂,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我的课堂上,除了借助PPT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有关国防的图片外,当然在介绍图片的时候,也会配有我的详细解释,图文并茂,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图片直观,为我的教学环节中的交流讨论发挥极大的辅助作用设置一定的情境,也是为解决教学重点“埋下伏笔”。 2、集体讨论法 不能仅靠直观教具教学,否则很容易使自己的课堂变成一个“影院”,有的学生会像一个过客似的,脑海中只是留下一个印象,还无法形成对此知识的认知结构,并且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谈论,并且集合小组意见,集思广益,发表意见,这样不仅是对他们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极大的加强了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将分三个环节推进 (一)课前导入 在开始新课伊始,我在课件上出示《后汉书?孔融传》和《金文考录》中的

高中数学《函数的概念》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新版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函数的概念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本质是从一个非空数集到另一个非空数集的特殊对应,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描述客观世界中变量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模型。本节课在高中数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初中运动观下的函数定义出发,过渡到使用集合语言描述了更为确切的函数定义,本节课渗透的函数思想将被应用到数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函数的概念,教学难点是:函数概念及对符号的理解。 教学目标设置 知识与能力:理解函数的集合观定义,并会使用符号表示;理解函数符号;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对应法则;使学生提高抽象概括、分析总结、数学表达等基本数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函数实例和运动观定义去解析函数的基础上,理解函数的集合观定义,进而理解法则,培养学生类比与联想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亲身经历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了学生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也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市重点高中学生。学生对函数概念并不陌生,初中的函数概念教会学生认识变量间的依存关系,并且掌握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性质,已经基本具备建模的能力。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善于表达,善于发现问题,乐于和教师交流分享他们的解题心得。但高一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弱,由实例到抽象的数学语言,需要教师的引领。 教学策略分析 在短短的45分钟要让学生经历函数定义发展史上100年的探究历程,学生不可能独立完成,这需要教师用材料铺好一条路,要了解学情并对学生的疑问做好预设,难度大的地方搭好梯子,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教学原则来设计,着重解决了学生的几个疑问。 1、怎么从初中概念出发得到高中函数概念? 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很薄弱,这使得用集合语言刻画函数概念很有难度,如果直接归纳定义学生会失去刚刚燃起的探究欲望,所以我选择从生活中的三个实例入手,用问题串引领学生完成实例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重点让学生体会每个例子的“变化过程”就是对应法则,初中定义的”某一区间”用集合语言描述就是定义域A,自然过渡到集合语言描述函数概念。师生共同研究得到函数定义;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辨能力,让学生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 2、对应法则是指什么?

国防的含义和要素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对国防的表述包含四个要素:①主体要素,国防的主题是国家;②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入侵外敌和武装颠覆;③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④手段要素,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①扩张型;②联盟型;③中立型;④自卫型。 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 (二)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四)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我国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一)公民的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 (1)服现役 (2)服预备役 (3)参加学生军事训练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 (二)公民的国防权利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 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 什么是国防法规?特性? 7.?国防法规的特性(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是:? (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 (2)司法适应的优先性;? (3)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地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 1.中共中央:决定性的领导作用。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并贯彻 2.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中央军委主席、决定其他组成人员人选、决定战争和平、宪法规定的其他职权 3.国家主席: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公布法律、授予勋章、荣誉称号…… 4.国务院:编制国防建设发展规划和计划、制定国防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 5.中央军事委员会:指挥、决定军事战略和作战方针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2.情感目标: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信息 1、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 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学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学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学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学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总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更确切一点,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人们通过信息来认识事物和周围的世界。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2、在做了上述讨论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并说明信息定义的多样性,明确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个要素。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学生回答)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载体依附的特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2、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学生回答)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引出信息的价值性。 3、显示案例,如?根据书面通知去参加一个活动,结果空等一小时,因为活动临时变更地点,而最新的电话通知因没带手机而没有接到?、?父亲去某城市开车迷路,因为使用了旧地图等等。(信息的时效性) 4、一个面包分给大家吃,分的人越多,每人吃的越少:而一句赞美的话说给大家听,听的人越多,快乐的人也越多。以此来讲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鼓励大家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信息的共享性) 5、诸葛亮的空城计。(图片)要求学生简单讲述。(信息的真伪性) 6、提出问题:信息还具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信息的传递性等等) 7、课堂练习: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A 信息时效性 E 中国田径110M 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B 信息价值性 F 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C 信息真伪性H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D 信息传递性G 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三、总结: 1、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摘要: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融入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期望后,甄别吸收国外民族理论得以界定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从分析对我国民族概念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三个理论方向入手,理解诸多时代背景因素在我国民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概念;国外民族理论;时代背景 一、近代国家民族学说影响下的民族概念 这一时期以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界限。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定义的现实背景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时代渴望是救亡图存。 (一)民族国家学说的特点 民族国家理论是从地域、文化、人民和政府之间具有客观一致性的假设出发进行研究民族概念的学说,它在关于建国和征募忠实臣民的政治演说中获得极大发展的。在政治演说中,政治领袖们用民族国家学说把他们的追随者团结在同一面旗帜或其他国家象征的词汇下,进行政党活动。在这个学说下,民族概念是在政治和教育中被用来把普通人局部的、宗教的或基于亲族关系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爱和忠诚。 (二)我国接受民族国家学说的时代背景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入,如何凝聚本土力量共同抗拒侵略,成了时代主题。民族国家理论以其强调本土存在权益的特点,成为民众反抗侵略的思想武器,受到国内有识之士的重视。 (三)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的际遇 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经历了宣传、理解、践行、吸收的四个过程。 宣传、理解阶段:最初民族概念是被作为政治动员口号来使用的,如1901年,梁启超在其文章《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就大量运用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帝国主义”等词;1903年,梁启超在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时说:“今日民族帝国主义者与古代帝国主义迥异,……彼则由于一人之雄心;而此则由于民族之涨力!”并指出:“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 践行、吸收阶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面对需要动员各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的

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1、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意义和特点。 答:(1).行动研究强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 行动研究把行动与研究二者结合起来,意味着对教育实践的密切关注。斯滕豪斯指出,所有的教育教学都应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应成为教师的领地,研究也应成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情境的重要方法。在行动研究中,教师完美地兼任着“职业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 (2).行动研究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能力 美国学者温特认为,行动研究的关键可以用三个词来表达,即“观察”、“反思”和“运用”。综合有关研究成果,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可以概括为:发现问题、深入分析、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实施后,通过对效果的评价、反思和检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始第二轮的行动研究。也正是在这样的循环中,教师的研究意识、反思习惯得以强化。(3).行动研究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育行动研究中,提供了教师对自己教育中感兴趣问题进行研究调查的机会,并且可以将研究结果直接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对教育情境的研究,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教师思考如何富有智慧地行动以及对行动的反思,是行动和研究的紧密结合。 (1)为行动而研究 “为行动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不是构建系统的学术理论,而是解决实践工作者遇到的问题。研究目的具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具有即时性。 (2)在行动中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行动研究的环境就是实际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并非是经过特别安排的或控制的场景。行动研究的研究过程就是实际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种行动的表现,也是实际工作者学会并提高反省、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 (3)由行动者研究 “由行动者研究”指出了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而不是外来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参与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见与咨询,是协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体。 2、营造良好的班级物理环境应当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策略? 1.班级物理环境布置的原则 答:(1)师生共同参与 教室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场所,教室的布置应由师生共同设计制作,年级越高的学生参与的比例要越高。教室布置最好以学生为主,教师站在辅导的立场,学生通过设计、资料收集、张贴布置,可以体验尝试失败经验,最后有成功的满足感与喜悦心情,感受爱与归属感,产生自信心,达到学生从做中学习和珍惜布置成果的目的。 (2)多元的教育功能 要培养适应多元化社会生活的人就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即除知识学习外,同时要强调技能训练与情意陶冶。学生从教师那里可以得到启发、制度的规范及情感的熏陶,获得智、德、体、美各育均衡的发展。教室布置多元化可以使教室像家一般温馨,如 社会一般丰富,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一改过去单调乏味和内容固定的布置方式,教室成为师生共做、共学、共赏互动的地方。 (3)有生命感的布置

中国国防概述教案

中国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一)国防的含义 有国才有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源于“或”,“或”者,“邦”也,“邦”者,“国”也。“或”字结构中,“口”代表着人口,一横代表着土地,“戈”字代表着武力。它寓意着:一邦或一国,有人口、有土地、还需要有武力保卫。到春秋时期,在“或”字的基础上,加上一个代表着一定疆域“□”,就形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國”字,于是战国时期便有了“诸候治疆域为国,大夫治疆域为家”的说法。1955年简化汉字,以“玉”代“或”而形成现代的“国”字。“玉”字既是吉祥美好的象征,也称“玉玺”,“玉玺”代表着国家的权力。 什么是国防呢?1997年3月14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这条规定界定了我国“国防”概念的基本含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作为国家的防务,其根本职能就是保卫国家的安全,国家的安全利益是国防行为至高无上的准则。也正因为如此,不同性质、不同制度、不同政策和不同利益标准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国防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扩张型。奉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的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侵略、颠覆和渗透。把国防作为侵犯别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的代名词。如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300多个军事基地,以实现其军事力量的“前沿存在”。足见其侵略扩张和全球霸权主义的野心。 第二类,联盟型。也就是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从联盟国之间的关系来看,还可分为一元体联盟和多元体联盟。所谓一元体联盟,就是有一个大国处于盟主地位,其他国家则从属于他,目前的日本、韩国的国防属于此种类型,都是以美国为盟主建立的国防。所谓多元体联盟,则是各国基本处于伙伴关系,共同协商防卫大计,如北约组织和独联体组织。

国防的含义及基本类型培训讲学

1.国防的含义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是个历史概念,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的。国家的兴衰和国防密切相关,国防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现代国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包括武装力量建设、国防体制建设、国防科研、国防工业建设、国防工程建设和战场建设、军事交通、国防动员、国防教育等。 2.国防的类型 根据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国防政策及国防目标的不同,目前世界上的国防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1)扩张型。该类国家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它们以国家安全和防务需要为幌子,将其疆域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纳入本国的势力范围,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如美国为了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300多个军事基地,在全球各地实行军事力量前沿存在的国防,以维护美国的利益,同时对他国进行侵犯和干涉。 (2)自卫型。该类国家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在国防建设上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的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是自卫型的国防。 (3)联盟型。该类国家为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以结盟的形式联合相关国家进行防卫。联盟型国防又分为两种:一是一元体联盟;二是多元体联盟。 (4)中立型。该类国家为保障本国的安全、发展和繁荣,实行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实施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如瑞士和圣马力诺。 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 国家与国防相辅相成。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是国家的向征,靠国防维护。而国家性质和政策又决定着国防的建设和发展。由于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兴盛,民族振兴、人民安康幸福的基础。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加强国防建设。国家与国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防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国防产生于国家形成之后,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奉行不同政策的国家,其国防具有不同的特性。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历来与国防息息相关。生存与发展构成国家的两大基本利益,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生存是人类繁衍延续的第一需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是生存的条件。中外历史反复证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完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裂和占领,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国防的传统。但是,自近代以来,主要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日衰,铸成了近代百年“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使得炎黄子孙无不因此而感到切肤之痛。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过中国,迫使中国先后签订了1000多个不平等条约或协定,致使中华民族国土沦丧、任人宰割,人民惨遭蹂躏、备受欺侮。国家不可一日无防,国防不可不强,这是历史发

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基本特征

目标 1、记住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信息技术的有关应用 复习: 1、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按元件不同分为四代,第四代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 物质、能量、知识 B. 信息、物质、能量 C. 财富、能量、知识 D. 精神、物质、知识 尝试: (1)具有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 . 信息技术 B. 信息 C. 信息素养 D. 电脑 (2)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媒介物。 (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 载体的依附性 B. 时效性 C. 共享性 D. 必要性(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 收到的手机短信息 B.广播里播放的天气预报 C. 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信息的概念: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的特征:对载体的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 (控制技术)和感测技术(传感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巩固: (1)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A.信息 B.信息技术 C.通信技术 D.感测技术

什么是行动研究

什么是行动研究,怎样进行行动研究 一、什么是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目的的研究。是通过实践来使我们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理论得以检验和理论化的过程。 有以下几种特点:1、从研究目的看,为行动而研究;2、从研究对象看,对行动进行研究;3、从研究人员看,是教师进行研究;4、从研究范围看,是中、小学教育的各个领域;5、从研究的方法看,学习、研究、反思、行动,四位一体。6、从研究过程看,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7、从研究结果看,是高质量、高效率,看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 1、行动研究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革新必革心”,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成功的前提。按照行动研究的理念,教师是研究者,不再是单纯的执行任务者,具有了主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意识。行动研究使研究成为教师最有效的学习,使课堂实践变为教师最实在的工作空间。在研究实践中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和创新学习的新理念。 2、行动研究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行动研究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角色变为研究者和学习者。在研究和学习中,教师与专家、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共同合作。日渐深入的教育改革使得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计划、新的教学方法和设施等不断出现,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新、在情感与技能上适应,并需要教师对之做出评价,这种压力成为许多教师从事研究的动因。可以认为,行动研究是培养和促成“研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3、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解决教育实践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改革 教师在充满不确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实践不断开展行动研究,把所学的知识、原理和教学实际结合起来,采取适合特定情景的教学行为,形成优化的教学实践模式。广大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和总结这些教改经验,丰富和充实学科理论体系,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必将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 4、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是仅靠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就可以转化生成的,也不是仅靠教学经验积累、阅历的增多而自然积累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也就是说,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内在地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在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研究工作——行动研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辨识,分清理论的优缺点;更完善地了解和更准确地把握教育、教学情境,更敏锐地洞察、更深入地分析、更恰当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形成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案或措施,促进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合理、科学与有效以及专业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5、中小学科研兴校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的特征和定义

1.信息化的特征和定义。 信息化是指以信息、知识为主要资源、以计算机、数学为支撑、以信息处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 观点一:信息化是一种过程,是指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引起的知识信息的生产率的提高过程,其本质就是知识化。 观点二:信息化就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普遍地采用信息技术。观点三:信息化是指经济发展从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向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转变过程。观点四:信息化是指从事信息处理的部门以及各部门的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生产、传输、交换和利用)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相对扩大,并最终超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过程。 观点五:信息化是指信息产业高度发达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动态过程,它体现了由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向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根本性转变。 观点六: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比较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以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信息化的内涵和特征:“四化”“四性” 1.智能化 1.综合性 2.电子化 2.竞争性 3.全球化 3.渗透性 4.非群体化 4.开放性 2.数字鸿沟的概念。“在所有的国家,总有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他们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好的电话服务、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的最好的教育。另外有一部分人,他们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入最新的或最好的计算机、最可靠的电话服务或最快最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的差别,就是所谓的‘数字鸿沟’。” 由于信息技术的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其所造成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的不平等,导致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甚至个人与个人间产生“拥有(Have)”与“未拥有(Have-Not)”信息技术资源的情形逐渐增加。 数字鸿沟是因地理区隔、族群、经济状况、性别,以及技术、知识及能力在使用因特网等信息技术资源应用上差异所造成的差距。

2016全国数学优质课一等奖作品: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王加平)

1.2.1 函数的概念 教学设计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 王加平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1.2.1函数的概念》 ,是人教A 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2函数及其表示》的第一课.函数是中学数学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它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把函数看成是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历史上看,初中给出的定义来源于物理公式,最初的函数概念几乎等同于解析式.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定义域与值域的重要性,而要说清楚变量以及两个变量间变化的依赖关系,往往先要弄清各个变量的物理意义,这就使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果只根据变量观点,那么有些函数就很难进行深入研究.例如: 对这个函数,如果用变量观点来解释,会显得十分勉强,也说不出x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但用集合、对应的观点来解释,就十分自然.函数思想也是整个高中数学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而函数概念是函数思想的基础,它不仅对前面学习的集合作了巩固和发展,而且它是学好后继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函数与代数式、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导数等内容的联系也非常密切,函数的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社会、经济及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进一步描述函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之前,学生已经会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虽然函数比较抽象,但是函数现象大量存在于学生的周围,教科书选用了运动、自然界、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分析,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出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定义函数概念,对学生的抽象、归纳能力要求比较高,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函数的定义,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个实例共性的分析到函数概念的形成,再对三个实例进行拓展,让学生对函数概念进行辨析,体现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渗透了归纳推理,实现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感受数学的抽象性和简洁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并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二)教学难点 函数概念的理解及符号“)(x f y =”的含义. ?? ?=.01)(是无理数时,当是有理数时, ,当x x x f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