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唐朝诗歌创作

论唐朝诗歌创作

论唐朝诗歌创作
论唐朝诗歌创作

小论唐朝诗歌创作

高二(3)班 1号陈珏安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最鼎盛的时期,在唐朝,涌现了无数优秀的诗人,同时也诞生了数不胜数的诗歌流派。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称“诗至唐而极其盛”。

新体诗运动到初唐完成,最终确定了五、七言古近体诗,成为当时和后世诗人常用的百代不易之体。唐诗今存五万首之多,超出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间存诗总数的二至三倍;知名诗人远逾两千之数,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总数在五十人以上,超过从战国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期间产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性的大诗人。明胡应麟赞叹道:“甚矣,诗之盛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其调则飘逸浑雄、沉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因而被王国维称为“一代之文学”,谓“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唐诗的最大特点是内容的生活化、创作的社会化。清王夫之说:“唐诗如旦晚间初脱墨砚者,今人出口便成陈言。”诗歌在唐代曾是最具群众性的文艺样式,且有很高的社会应用价值——唐诗中送别、寄赠之作之多,就是很好的说明。唐代诗人遍布社会各阶层,朝廷实行以诗赋举士的科举制度,加上帝王宫廷重视诗歌创作,上行下效,形成全社会尊重文艺的风气。唐诗传播的方式,一是宴会赋咏,二是谱曲传唱。优秀的唐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不已。

初唐诗的实绩主要表现在太宗、武后两朝。贞观宫廷诗人如虞世南、李百药、陈叔达等,是初唐诗坛“元老派”人物。虽多为陈隋旧人,但诗风仍有改良。唐太宗认为国家兴亡的关键在于政治,于是倡导中和雅正的诗风,大体合乎南北合流的诗歌发展趋势。武则天时代,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在宫廷以外崛起了新生代诗人——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而宫廷诗人的诗风也突破了齐梁的藩篱,渐入唐音。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是史家所谓盛唐时代,唐诗发展成跃进性趋势,短短半个世纪,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它的全盛时代。所谓盛唐气象,全然是百年积强、两个文明得到高度发展的产物。唐朝国土幅员辽阔,“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从太宗贞观之治到武后永徽之治、到玄宗开元盛世,一百四十年中物质文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国家统一强盛,不但使人民具有空前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使得南北文化的融合有了可能以北方的贞刚之气,改造江左的绮靡,成为新王朝在文化上的自然要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唐代的诗人不是奢望,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唐朝开国百余年,政治开明、学术自由,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所突破和进展,经学、史学、法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所有突出成就。当时诗人作家人数之多、分布之广,空前未有。这种情况,脱离了文化相对普及的背景,也是不可想象的。唐代统治者重视和提倡文艺创作,唐太宗先后开设过文学馆、弘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唱和吟咏;高宗、武后常常自制新词以入乐,宴集群臣赋诗竞奖;玄宗本人既是诗人又是音乐家;代宗亲自过问王维集的编纂;等等。以诗赋取士的制度也促使士人去研习诗文,他们把文学创作当作一种基本训练,这对诗歌创作的普及是有作用的,而盛唐诗的艺术造诣,可以说正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盛唐诗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又两种题材的诗歌——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令人刮目相看。由陶渊明开创的田园诗与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到唐代合流,出现了创作的繁荣,不是偶然的。农村总体上呈现出安定、和平的景象。隐居和漫游,是多数文人采取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漫游兼有交际求仕和游山玩水的双重目的,隐居则兼有读书磨砺、造就声名和官余休憩等生活内容。相较而言,唐代文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和融洽,当然就能发现更多的自然美和人情美。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又称王孟诗派。孟浩然是年辈较高的盛唐诗人,又是唐代很少以布衣终老的诗人。其诗取材于日常生活、亲身经历和观感,诸如高士的孤怀、隐居的幽寂、登临的清兴、静夜的相思等等,所作以五言诗为主,律诗、绝句较古体为多,一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五言诗的特点适合自然的题材、质朴的语言风格、安恬的意境。它的成熟,尤其是五言近体(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的定型,则给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提供了更加精美的诗体。反过来,山水田园诗人的创作,又使五言近体诗由初唐的典丽精工,一变为澄淡精致,清空闲远,在艺术层次上得到再次的升华。王维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是盛唐时代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代表人物。他精通音乐,做过大乐丞;他是南宗山水的开派画家;其母奉佛,他本人亦深契禅机。王维是一个天机清妙的诗人,能精确细致地感受、把握自然界美妙物色和神奇音响,善于用词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在完美表现对象的同时,又赋予它神秘而庄严的意蕴。王维兼擅五、七言各体诗歌,其诗同时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禅味,尤其后期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较山水田园诗更能直接表现时代精神、集中体现盛唐气象的,无疑是盛唐的边塞诗。初唐的边塞诗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盛唐时代,随着开疆扩土、军威四震,边塞军功成为向文士开放的一大出路;交通便利,各族人民交往增多;盛唐将帅多文武全才,幕下亦多延揽文学之士,边塞军中有浓厚的文化气氛,于是,边塞诗作便大量产生,

其在内容和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均为前人不可企及。盛唐边塞诗主要反映边塞战争中将士们以身许国的热情及对和平盛和的渴望;反映边区生活风情,描述各名族间友好相处的生活场景;描写边塞风光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最新发现。边塞诗俨然成为反映边地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和表现一代唐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主要诗种。恰如山水田园诗人对五言情有独钟,盛唐的边塞诗人则对七言更有兴趣。本来盛唐文艺就以诗和音乐为极诣,而七言绝句和七言古诗与乐府关系最深,与音乐的关系最密,信可发天地元气之奥。所以,这两种诗体遂成为盛唐诗人尤其边塞诗人的拿手好戏。

参考文献:《唐诗鉴赏辞典》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爱情诗词大全 中国古代的诗词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浓墨淡彩的一笔,很多经典名句流传于世。下面小编在这里整理了10首描写爱情的经典诗词名句,并且给它排了个名次,指标主要有两个:经典指数和深情指数。 第一位、《长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经典指数:10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10分 荡气回肠的唐代爱情史诗、凄美迷离的皇家爱情悲剧,流传千古的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的这首叙事体长诗《长恨歌》让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形见绌。乐天居士细致地描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的浓烈和贵妃死后双方的思念之情,其中有“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仙乐风飘处处闻”等很多经典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体会该诗的深情之处一定要全诗从头到尾阅读,尤其是结尾几句唐明皇在七夕神游月宫时与杨贵妃相会时那种哀怨缠绵的深情场面感人至深。无论经典指数还是深情指数,该诗都是满分,成为冠军当之无愧。 第二位、《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10分)得分:9.5分 李商隐的几首《无题》首首皆是经典,像“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都是描写爱情方面让人击节叫好的绝句,从中实在是难以取舍。这首是我最喜欢的,只是在读书时代经常用来比喻教师。几首《无题》词句优美,寄情深微,意蕴幽隐,蕴涵在诗中的款款深情让人回味无穷。该诗之所以成为榜眼,其他几首也有推波助澜之功,这是对李商隐的诗描写爱情成功的肯定。 第三位、《摸鱼儿》--金: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经典指数:9分,深情指数:9分)得分:9分

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题目: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完成时间:年月日

中国古典爱情诗词赏析 人生就是一个“情”字——亲情、爱情、友情。古往今来一切恩恩怨怨到最后,最为人民割舍不下、难以抉择的就是那千古不朽的“情”字。爱情是绝对的,又是自私的。它具有很强的排斥性,专一,执着,不能三心二意。“爱”总是对每个人的考验,有着永恒的意义。温柔爱抚是人生飞扬的反面,是人的神性,也是人性。可以说,男女一旦真心相爱,至死迷恋,那么必将是刻骨铭心。 曾经有幸诵读过诸多以爱情为主题的诗词,现回忆起来仍嗟叹不已:“问世界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何等的执着;“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又是那般真挚爱恋;又何人有“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种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感动。曾经的山盟海誓、天长地久已经空老了红颜,唯有亘古不变的是响彻心扉的思念;古佛青灯之下的约定已不知去向,弥留的只是千古空余恨;只是因为没有你的早晨,加了糖的咖啡依旧是苦的…… 古典爱情诗词的滋味,就像一杯醇酒,芳香四溢、历久弥新,愈老愈显得香醇。因而品味爱情诗词便让人有悲有喜,喜者“有情人终成眷属”,悲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过往的天地为鉴,海枯石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已然随风而逝,一如李商隐所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念如今唯有独守空房,凭栏望天涯,肠断白蘋洲,莫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然爱情诗词抒发情感之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未嫁时,谈情说爱,热切奔放。“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与子之情,清如水般纯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温馨浪漫的心境不禁充斥左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道述了从诗人本身的所观所感来看待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的事件,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许不经意间邂逅的美好只能停驻片刻,但当刻意往复寻之之时便再也不可复得。相知但相惜,相离莫相忘。 已婚时,婚姻爱情,忠贞不渝,矢志不坠。“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只要你心有我,我便同君相守。更有问情何物,生死不离。人生别离,相思相惜,此间愁意“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美好春江花月夜下,不知几人乘月而归,唯独落月余晖摇动满树月影,牵动着那无着无落的离情。别离情意,缠绵悱恻。“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对花兴叹,怜花自怜。“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两两对照,情又苦极。不禁感叹:载不动许

浅谈盛唐的山水田园诗

浅谈盛唐的山水田园诗 ——以王维为例 琼州学院教科院10级小教数学班沈坚 【摘要】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以下主要讲述的是该诗派中代表人物王维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盛唐王维山水田园诗 一、关于王维 王维○1,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外号“诗佛”。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后谪官济州。曾在骐上,蒿山一带隐居,开元二十三年被张九龄提拔为右拾遗。后迁监察御史,出使凉州。天宝年间先后住在终南山,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安史之乱后被强迫任伪官。晚年笃奉佛,官终尚书右丞。王维是盛唐最负盛名的大诗人。 王维今存诗三百七十六首,其中山水诗一百零二首,田园诗三十五首,可见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就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其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谢灵运及同代山水田园诗人一样:具有质朴、自然、清新的风格,但他的山水田园诗,在熔铸陶诗的意趣和谢诗细腻逼肖的诗风的同时,继往开来,将山水田园诗的艺术大大推进了一步,他的诗个性与自然契合、情与景相融、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情调丰富多彩、富有诗情画意。这就使得他在这领域有很高的成就,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王维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会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 早在《诗经》、《楚辞》中就有一些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诗句。陶渊明、谢灵运这些前辈的诗歌给王维提供了创作基础。王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踵事增华,学陶之自然浑成,取谢之细丽精工,再加之独有的文学、绘画和音乐修养,成为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 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2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数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的不同。 王维早岁春风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又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雄伟壮丽的高山大川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豪迈开朗的思

论唐代落第诗主题

论唐代落第诗主题 容提要:唐代落第诗是唐代士子落第后创作的诗歌作品,但是对落第诗的看法,学界还是有些不同的看法,本文旨在界定落第诗的围,并讨论唐代落第诗的四大主题。 关键字:唐代落第诗;界定;四大主题 科举制度产生后,人才的选拔不再像隋以前的察举制度,只要推 举了便能进入仕途,而是有了登第和落第的区别。从唐时开始,人们 关注的大都是登第的人群,因为他们可以算是登上了文学的顶峰,获得了世人的承认,徐松的《登科记考·凡例》里说: 唐人撰登科记不下十余家,见于《新书·艺文志》者,惟三家而已。曰氏《显庆登科记》五卷,康《科第录》十六卷,奕《唐登科记》二卷。氏书自武德逮贞??后有续之者,迄周显德,见 《书录解题》。康字汝谐,南仲也,其书自武德至长庆二年十一卷,续之者自长庆三年毕天祐丙寅为五卷,洪兴祖作《昌黎年谱》尚 引之。??奕官兵部郎中,金吾将军,其书宋时已不存。最后有 大中十年颢所进《诸家科目记》十三卷,自武德至大中。??乐 史有《修定登科录》四十卷??乐史又有雍熙三年正月所上《登 科记》三十三卷,《郡斋读书志》作三十卷,起武德讫天祐末。三十年十月,洪适又重编《唐登科记》为十五卷,《书录解题》云:“洪忠宣得康书五卷于北方,丞相适又得别本——起武德,终大 和——于毗陵钱伸氏,乃合氏之书,凡三本辑为一书,天宝前书 为正,天宝后则三本合为一。【1】17 又《玉海》又引康《科第录》有长庆二年五月十二日叙曰:“自 【1】15 武德已来登科名氏,编纪凡十余家。” 从上引文可以看出,唐代就有很多部《登科记》,这说明当时人对登第之文士的重视。 又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贡举》载: 好事者纪其,自神龙已来迄于兹日,名曰《进士登科记》,亦所以昭示前民,发起后进也。余初擢第,太学诸人共书余于旧纪 末。进士繟,汉阳王柬之曾也。时初落第,两手捧《登科记》顶

浅谈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浅谈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 禄宏林 摘要:本文从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创作风格、艺术成就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浅述: 一、李白的生平。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也来的天才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身世、行踪和家庭,异说纷纭,他的思想性格更是非常独特,旷世少有。李白的思想性格。追求功名、漫游山水和求仙学道,伴随了李白的一生,他的思想抱负、生活情趣和性格气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不同侧面的表现。 二、李白的创作风格可以从他的绝句、乐府、歌行三种体裁来体现。其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三、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最为鲜明的一位,体现在他诗歌创作的各个方面,其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生平、思想品格、创作风格、意象、影响 正文: 唐朝时期,诗歌成为一代显赫文学,其诗人之多,可谓不胜枚举;其作品之盛,可谓洋洋大观,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为著名的诗人。研究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而在古诗教学中要使学生对离现实语言较远的诗文产生兴趣,对优美的诗句领悟内涵,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及思想品格,从而领会其创作风格,领悟诗的意境和蕴含的美好思想。基于此,我阅读了李白的诗集和一些相关资料,对李白的创作风格和身世际遇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李白的生平及思想品格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使他诗中也具有那种浓烈,奔泻而出的感情和奔放的气势。 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

陌上花开古典爱情诗赏析教案

《陌上花开——古典爱情诗赏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爱情诗的发展过程,初步赏析优秀爱情诗的情感和语言特点。(重点) 2、体味作品展现的爱情情感,形成健康的爱情观。(难点) 【教学设想】: 春华秋实,是自然规律;少男慕情,少女怀春,是人之常情。教材中有很多爱情方面的诗词,如《关雎》、《氓》、《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上邪》、《长恨歌》、《鹊桥仙》……如何分析评价爱情方面的题材,如何处理这些作品对学生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的教学成为必要。 可以结合七夕节梳理、欣赏爱情诗词,揭开爱情神秘的面纱,让师生大方地谈论爱情,形成健康的爱情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爱情诗词的韵味,就像一杯醇酒,千里飘香、历久弥新,愈老愈香醇;有时候还像一杯香茗,淡点儿是品味,浓点儿就是生活;它的魅力就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厌的情歌,甜甜蜜蜜、长长久久。 二、不同时代的爱情诗: (一)、先秦时期:原野上的热烈纵情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家,在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出现了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大概是五百年的诗歌总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有三百零五篇,里面写的很好的是爱情民歌。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手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幽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幽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我爱你红草颜色鲜,我爱你红草颜色好。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我们通常都说中国人的性格含蓄、深沉,其实我们中国人在最早的时候也不是这样的,当时的中国人是非常有性格,也很热烈的。 《诗经》主要是北方的民歌,在南方是《楚辞》,屈原有一组诗《九歌》,其中的湘夫人,其实就是爱神,所以南方的文人诗词里面也有爱情。 (二)、汉魏南北朝:细腻婉转与粗犷纯朴 汉魏南北朝爱情民歌后来的汉魏六朝,也有些民歌写得非常精彩,这时候的一个现象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总是非常不一样。其实早在先秦就有这种趋向,《诗经》跟《楚辞》的风格不一样,南北文化就很不同。北方人非常地粗犷、热烈,表达什么都是纯朴、豪爽的;南方的民歌,则是用一些手法,写得非常婉转。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莲”在这里是“爱”的意思,跟“恋爱”的“恋”是谐音,它不断歌唱着爱。鱼呢,则在莲叶丛中穿来穿去,也象征比喻青年男女们在莲花深处,在追逐、在调情示爱,那种快活、活泼的心情都写出来了。 上邪

2015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2 0 1 5 学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之山水田园诗 一、关于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 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分成山水诗和田园诗两类。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田 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材。 山水田园诗的一般主题:(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二、经典链接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7 年天津卷) 黄氏延绿轩(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 【参考答案】表现了春光浓重,扑面而来,以及作者的欣喜之情。(类似的诗句还 有曾公亮的“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录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等,希望同学们注意积累。)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般要描绘出其所描绘的景象,指出其所蕴涵的感情。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2007 年上海卷)

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 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答: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解析】赏析情景交融题,最重要的是说清作者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这一点说清了,得分要点也就抓住了。 三、方法点拨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

名句默写及成语练习(一)

名句默写及成语练习(一) 一、情境式默写 (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二)《无题》(李商隐) 1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是:。 2.李商隐的《无题》中寄托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 3.李商隐的《无题》中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三)《夜雨寄北》(李商隐) 1.《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 2.《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 二、成语积累 1、本末倒置颠主次舍本逐末主要丢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不分主次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本末倒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舍本逐末多比喻办事处理问题抓次要的,不抓主要的。2、八面玲珑手腕高面面俱到做周全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成语,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全。 3、俾昼作夜为享乐宵衣肝食勤政务 辨析:这两个成语的区别在于俾昼作夜指把白天当夜晚,形容日夜颠倒,生活不正常,侧重无限制地享乐;宵衣肝食指天不亮就穿衣服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侧重指为国事辛苦。 4、不足挂齿事情小微不足道意义小微乎其微数量少 辨析:这三个成语都可以形容渺小,它们的区别在于不足挂齿多形容事情小,不值得一提,常用作谦辞;微不足道多形容人的力量贡献或事物的价值意义等非常小,不值一提;微乎其微多事容人或事物的数量非常少。 5、沧海桑田世事变白云苍狗人生异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世事变化巨大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沧海桑田多用于形容世事变化巨大;而白云苍狗可以指世事变化巨大,也可以指人生变化无常。 6、沧海一粟人物小九牛一毛数量微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非常渺小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沧海一粟多比喻极为渺小的人与物,可作谦辞;而九牛一毛多指数与量的渺小,微不足道。 7、侧目而视心畏惧怒目而视因愤怒刮目相看是景仰 辨析:侧目而视和怒目而视都有因愤怒而不满地看人的意思。但侧目而视有内心畏惧不敢正视的意思;怒目而视是因愤怒而瞪着眼睛看的意思;刮目相看是因为赞叹。 8、差强人意还可以尽如人意全符合屡试不爽无差错 辨析:这三个成语都有使人满意的意思。但差强人意多用于肯定句,表示比较使人满意;尽如人意多用于否定句,表示完全使人满意;屡试不爽用于肯定句,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9、察言观色听言语察颜观色看表情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观察对方,揣摩对方心意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察言观色是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语来揣摩其心意,而察颜观色是通过观察对方的神色来揣摩其心意。 10、额手称庆独自乐额手相庆大家欢 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把手放在额前,表示庆贺的意思。它们的区别在于额手称庆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一个人,而额手相庆只能是多数人 三、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

浅谈唐代的诗歌创作

浅谈唐代的诗歌创作 唐代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一个巅峰。现存的唐诗大约有近5万首,它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一.唐诗创作的历史背景 1.经济因素: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各种机构也开始出现。工商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唐代的诗歌创作和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政治因素:唐代初期,中央集权的加强使社会稳定,生产力不断发展。隋唐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的改革;科举考试中以歌赋为主的规定。在这两点综合作用下,文化的发展得到支持,唐代的诗歌创作因而迅速成熟并且繁荣起来。 二.唐诗的特色 1.多风格多流派:浪漫派:以李白为代表作者,代表作《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友人》等,诗歌多追求光明和理想,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现实派:以杜甫为代表作者,代表作“三史”、“三别”,诗歌深刻的反映急剧变化时期的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边塞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作者,代表作《除夜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达边塞将士的报国之志和对家乡的思念。山水田园派:代表作者白居易、孟浩然,代表作品有《暮江吟》、《过故人庄》等,诗歌描写秀美山水,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高洁品质或寄喻人生哲理。 2.内容丰富多彩:抒发人生理想,同情民间疾苦,描绘田园生活,表达报国之志,记述边塞生活,展现思想哲理…… 3.格式多样:律诗,绝句,乐府诗,歌行体…… 三.唐诗的影响,地位

影响: 1.唐诗创作使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趋于多风格,多体裁,多题材的方向发展 2.唐诗创作的繁华推动着唐代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又促进着唐诗创作的进步与成熟,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地位: 唐代的诗歌作品在其内容,形式,艺术手法,表现力度和思想内涵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和高度。唐代的诗歌创作是我国古代诗词创作的一个巅峰。

唐诗中的爱情诗

唐诗中的爱情 摘要: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自《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大胆抒写之后,历代诗歌中的爱情诗,佳篇叠现,层出不穷。唐代爱情诗在吸收前代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呈现出这个时代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当爱情与唐诗发生结合,爱情诗句就会散发的温柔墨香,纵使遥隔千年的烟尘透视,依然令人迷醉。爱情诗范围的大致界定赠内诗、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悼亡诗、恋情诗、艳情诗等。 【关键词】:唐代爱情诗类型诗人 爱情是一种缘分。一根红线,两段相思,三生缘定。爱情是一种人生。相儒以沫,不离不弃,挽着你的手,风雨一起经受。岁月沧桑如白驹过隙,陈酿的爱像一杯酒就像一出戏。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传诵不已,代代承传,它不仅被文人传唱,供在文学艺术的殿堂上,也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至今仍然鲜活而生机盎然。唐诗不仅是文学艺术,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唐朝人的生存形态,一种激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博大精神,唐诗的魅力无穷。 一、闺怨宮怨诗 宫怨诗与闺怨诗这两类诗都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 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闺”的本意是小门。古人建房其内室居住的往往是女眷,所以“闺”也常指代女性。“怨”,埋怨,抱怨也。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以前,一心要丈夫早点博取功名,一个人在深闺还感觉不到丈夫不在身边的愁闷。可现在登上楼头不经意地看到,路边的杨柳树头早已是一片葱翠,自然田野里也少不了成双成对的踏青人,而自己身边却无人陪伴。这就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 2.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这类诗犹以表现宫女的寂寞之情最为突出。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和役使的需要,把大批的民间美貌女子掳人宫中。这些宫女在深宫里被高墙深院锁着,一待就是一辈子;除非特殊的原因可以被放出宫,不然就只能老死于这寂寞冷清的皇宫里。一部分宫女进宫后,连皇上的面也没见过。她们的痛苦、怨言可以想见。杜荀鹤在他的《春宫怨》里就描写了这样的一位宫女:“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

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摘要:山水田园诗起源于晋代,其中代表是东晋时期的谢灵运和晋代的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已是代代经典相传的佳句,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王维和孟浩然成为当时的主流。这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优美典雅,风格恬静清秀,语言清丽洗练。整首诗句都体会着作者的真实情感。关键词: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 东晋时期,陶渊明等人形成了一种东晋田园诗派,南朝山水诗派则以谢灵运、谢脁为主,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这些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韦应物、柳宗元等。 唐诗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一种繁荣的局面,山水诗出现了丽日惊天的奇观,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诗传统,形成了一个与边塞诗派交相辉映的山水田园派。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感情,,意境幽深,色彩雅淡,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他们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在自然景物的观察上别有会心,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把六朝以后的山水诗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以王维成就为高,他是诗人,又是画家,能以画理通之于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于李杜之外,别立一宗,对后世影响很大。 一唐代山水田园诗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在盛唐时期,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国家昌盛,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士大夫文人的生活优越,为四处游山玩水,欣赏风景提供了一定得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当时的唐朝盛行佛道思想,道家的崇尚自然以及追求自然的和佛教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当时的文人提供了精神条件。文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就不免的对风景和自然发起兴趣,诗歌的创作中就逐渐转变成描绘山川美景,乡村的田园风光为主题。进过一定时期的发展,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不是影藏起来道德,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中最有特点的一种诗体。 山水田园诗的具体风格以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为主。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二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 王维(701-761)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摩诘,太原祁人。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诗代表了全盛的开元天宝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气象。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成就达到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代表作有如《送元二使安西》、《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沈子福归江东》等。

清代诗歌发展脉络表

清代诗歌发展脉络图

代 诗 人屈 大 均 《翁山诗 外》 《翁山诗 略》 屈大均诗以 屈原为楷模,效 法注重民生的 诗圣杜甫,但又 自铸伟辞,开辟 出自成一家的 “翁山诗派”, 形成词语璀璨 瑰丽、情感沉烈 恢宏、意象雄奇 的独特风范,将 文采美、性感美 与理性美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他的文采美 发自情感美,而 情感美又遵循 着理性美,这种 完美的结合,使 得他的诗文具 有动人心魄的 艺术感染力。 的空疏浅薄,恢复了诗歌 的风骚传统和斗争精神, 为清代诗歌的发展开辟 了道路。其中以顾炎武、 屈大均最有代表性。 吴 嘉 纪 《陋轩诗 集》 他终日把卷苦 吟,写出了大量 反映社会黑暗, 民不聊生的诗 篇。他的诗以其 真实而深刻的 内容和高度概 括的手法,反映 了当时劳苦大 众苦不堪言的 生活困境和自 己的思想感情。

清代 自 珍 亥杂诗》表示态度和愿 望。他以政论作 诗,但并不抽象 议论,也不散文 化。实际他写得 多的还是五七 言“古体侓诗”, 七言的“近体 诗”,而以七言 绝句为大宗。一 般趋向是不受 格律的束缚,自 由运用,冲口而 出。这也以七言 绝句表现得最 突出。 富而深刻。而表现方法也 十分多样,或直率,或奇 诡,散行中有骈偶,简括 中有铺陈,语言瑰丽古 奥。 宋 诗 派 与 同 光 体 宋 诗 派 郑珍《下 滩》 何绍基 创作倾向是“合 学人、诗人之诗 二而一之”。宋 诗派学古并不 主张机械地拟 古,他们也吸收 了宋人学唐而 “力破余地”的 艺术创造精神, 追求诗歌的独 创性。 成就较为突出的郑珍以 刻炼之笔出以平易面目, 确有独自风格。不过由于 他们缺乏新思想,又或为 达官贵人,或为贫寒学 者,生活面狭窄,尽管尖 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也曾在他们的诗歌中激 起一点回响,但总体说 来,诗歌的现实内容是较 为贫乏的。宋诗派至光绪 年间衍为“同光体”。

唐代诗歌中的爱情

唐代诗歌中的爱情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151160076刘乐超 摘要:爱情自古以来就是诗歌的重要歌颂对象,诗歌也一直都是爱情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唐代爱情诗较其他时代的爱情诗尤显得丰富多彩,不论是描写士大夫还是平民的爱情诗,都显得十分动人。 关键词:唐代,爱情诗,士大夫,平民 从《诗经》开始,经过汉乐府和六朝爱情诗歌的发展,到了唐代,爱情诗到达了鼎盛时期,初唐时期诗人提出注重诗歌“风骨”的主张,开启了诗歌的新风气。盛唐时期,士大夫文人热情高涨,唐诗创作空前繁荣,爱情在诗人们的笔下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张九龄、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留有优秀的爱情诗作。中晚唐时期,爱情诗出现了真正的高峰,争妍斗艳,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题材都有了更大的丰富,创新手法不断涌现。李端、张籍、薛涛、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成为中唐时期爱情诗人的杰出代表。到了晚唐时期,杜牧、李商隐、鱼玄机、温庭筠、韦庄等诗人的爱情诗比较突出,但已经不如中唐那般百花齐放。 根据爱情诗歌所写对象,唐代爱情诗中最为优美的应当是士大夫之间的爱情和平民之间的爱情。 写士大夫一类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最为深远的影响。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就是此类代表。“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的今天,这扇门里,一个姑娘的脸跟一棵树上的桃花,互相辉映,光辉相照。到了第二年,不见姑娘,人面不见了,桃花依然怒放。这首诗背后的故事也是十分感人的。这一年,崔护赶考,进士落榜,比较失落。清明这一天,他去踏青,不知不觉来到长安南郊的一个村庄。这里花木葱茏,桃花怒放,忽觉口渴,想喝点水。来到一户人家,大门紧闭,他就敲门,一个姑娘出来答应:谁啊?崔护说,是我,路过此地有点口渴,想讨一碗水解渴。姑娘打开门,然后进去端了一杯水出来,又拿出一把椅子,请崔护坐下来喝水。姑娘把水杯递给他以后,就站到桃树边看着崔护。崔护看姑娘长得很美,想跟她交谈几句,姑娘却不回答。喝完水,崔护道了谢就走了。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又去了,一看这家人门上挂了一把锁,家里没人。看看园子里桃花依旧怒放,还是那样鲜艳,于是就在大门上题了这首诗。过了几天,他放心不下,想去看看。正好门里出来一个白发老头。老头问,你是谁?我是崔护。老头一把将他揪住,你还我女儿!原来崔护在大门上题了这首诗以后,姑娘回来看见了,难过得饭也不吃,水也不喝,觉也不睡,昨天下午就断气了。崔护知道后,大惊失色,把人家一个好好的姑娘耽误死了。他就进门去哭,痛哭流涕。忽然,这个姑娘又睁开了眼睛,人又活了。老头

经典爱情诗赏析

我愿意是急流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了一组爱情诗,其中《我愿意是急流》堪称典范。全诗清新、自然,毫无造作之感。同时,又给了爱情一个新的诠释——朴实、自然。《我愿意是急流》通篇用“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式结构回环连接,意象组组对比排列,其间又含暗喻,诗句一气呵成,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全诗“我”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来自喻,这些事物都是朴实的,纯真的;而“爱人”则是“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的化身,这些事物都是可爱的,柔美的。两者的结合是自然的结合,无可挑剔。这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风花雪夜的柔情,却有一股清新脱俗油然而生。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也很注重“自然”二字,全诗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修饰,却有极其普通的语言点缀,如“崎岖的”“勇敢的”------这就避免了作品的“繁冗拖沓”,而倍显自然亲切。透过诗人的字里行间,忠贞的爱情观一目了然:“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我愿意是荒林,------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此外,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也始终贯穿于全诗,使得纯洁的爱情与自由的生活有机地融入朴实的言语之中,让读者深深地沉浸在情景交融的诗行中------ 花好月圆总有时,相信诗人所希冀的自由终有一天会到来,爱情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诠释——朴实,纯洁。《我愿意是急流》的爱情观:牺牲自己、无私奉献. 一条小鱼在河中快活地游荡, 一只小鸟在林中无忧无虑地鸣叫, 一根青春的常春藤正充滿活力地向上攀登, 一朵可爱的火焰在炉中忽隐忽现, 还有那珊瑚似的夕阳在显示它美丽的辉煌,然而, 這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却給人以一种悲壮之美, 因为诗人在诗中还使用了一组不同寻常的意象: 冲击崎岖山路的急流, 与一阵阵狂风作战的荒林、废墟、草屋以及灰色的破旗.诗人在此使用的這组凝重、庄严的意象有兩个效果: 一是显示出了诗歌的悲壮之美; 二是诗人通过兩组反差强烈的意象的对比來說明"我"对爱情的坚贞.不管"我"处於何种境地, 只要我的爱人快活、幸福, 那么"我"也就得到心灵上的滿足了.为了爱人的幸福, "我"宁可做"湍急的河流"、"灰色的破旗", 表现出了"我"的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和勇於自我牺牲的精神. 致橡树: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

从王维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

从王维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 摘要: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对于山水田园审美的自觉是魏晋对人的自觉同步进行的。只有向内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个性,才能向外感受自然;只有当人们能领略自身风度,气质,个性的美,才能感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妙,因为人类对内在自我的发现与对外在自然的发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山水诗的鼻祖是谢灵运,田园诗的鼻祖是陶渊明。 关键字:魏晋唐代山水田园王维孟浩然淡泊 唐代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唐诗是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唐朝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都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大体分为四类:怀古诗歌、抒情诗歌、边塞诗歌、山水诗歌。山水诗歌以反映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流行于盛唐时期,以该诗派的代表人物命名则称为王孟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这一诗派的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裴迪、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形态。 一、山水田园诗的起源

人们对山水的这种喜好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的认识和体验又同时与当时盛行的玄学有关。玄学的核心是道学之术和老庄之学,老庄人生境界进入文学,乃是山水进入文学的前奏。山水意识是建立在老庄人生情趣之上的。魏晋时期由于统治者忙于征伐战争,镇压人民的反抗和争夺统治权,两汉以来儒学那种重功利、主政教,主讽谏、崇实录,尚雅正的正统思想开始动摇。随着儒家正统观念的淡化,经学束缚的逐渐解除,思想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僵化的思想世界让位于一个感情丰富细腻的世界。崇尚虚无,消极避世的老庄思想和着佛教随之兴盛起来。“儒在钟鼎,道在山林”儒家思想较多地渗透到政治关系和伦理规范方面,道家思想则较多地积淀在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上。当时文人学士普遍认为“山静而谷深者,自然之道也”(阮籍《达庄论》)。“阳降阴生,一替一兴,流而为川,滞而为陵”(挚虞《思游赋》)。山川景物都是自然之形,“方寸湛然,固以玄对山水”(孙绰(庚亮碑)),正如庄子所言“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游览山水中领略玄趣,追求与道冥合的精神境界。这也是嵇康所主张的“返乎自然”。不仅如此,钟情山水还成为士林衡量为人作文的价值标准,形成了一种崇尚潇洒明秀、高雅脱俗之美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在以后的士文化传统里占有者重要的地位。 总之,山水宦游已成为此时期的一种风气,一种时尚。这一风气在文学中得到了相应的反映,山水田园诗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兴盛的过程。 二、从王维看山水田园

论宋人落第诗诸葛忆兵内容提要科举考试是宋代绝大多数文人必须

论宋人落第诗 诸葛忆兵 内容提要:科举考试是宋代绝大多数文人必须经历和体验的一个生活阶段,因此,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诸多生活形态便成为宋诗描写和表现的一大主题。宋人落第诗或有落第者自抒胸臆,或是他人安慰劝解,诗歌渲染上一层悲苦气氛,富有艺术感染力,是种种写科举题材诗歌中最为出色的。宋人落第诗最常见的劝慰方式是以山水风景、春日风光等自然景色相慰藉,劝慰落第者览景遣情,排解愁绪。由此形成宋人落第诗的一种风貌:融情于景,蕴藉隽永。宋人落第诗大都择要叙说,点到为止,不发长篇议论,故多数落第诗篇幅短小。由此形成宋人落第诗的又一风貌:短小精悍,语意深长。宋人落第诗的风格,以凄怨和悲愤两种情调为主。总之,宋人落第诗摆脱了“议论、才学、文字”的窠臼,面目清新,含蓄淡约,其诗风类似唐诗。 关键词:落第诗劝慰蕴藉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北宋文学演变与科举制度”(项目批准号:07JA751001) 科举考试是宋代绝大多数文人必须经历和体验的一个生活阶段,因此,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诸多生活形态便成为宋诗描写和表现的一大主题。就考生角度而言:考场命题诗歌,题目和创作时间固定,内容空洞,宋代没有一首考场佳作流传;送人赴考诗歌,或称颂其才华出众,或预祝其金榜题名、前途无量,或鼓励其发奋学习,内容单一,写作手段程式化,亦乏善可陈;贺人登第诗歌,应酬意味最浓,庆贺考生高中和朝廷得才是这类诗歌的大概内容;惟独与落第关联的诗歌创作情感真挚,是种种写科举题材诗歌中最为出色的,审美价值最高,所谓“愁苦之言易好”。落第诗或有落第者自抒胸臆,或是他人安慰劝解。诗歌渲染上一层悲苦气氛,富有艺术感染力。由于题材的特殊性,使这一类诗歌在宋诗中别具特色,耐人寻味。 一,闻君俱下第,三榜作遗贤① 宋代科举考试录取名额,相对唐代而言,已经有了相当大幅度的增加,其增加的额度甚至高达十几倍之多。据学者统计,两宋进士一科,大约录取人数在十一万左右。然而,与庞大的参加考试之举子数量相比,录取率依然非常低,每科进士考试录取率大约在百分之三左右。换言之,科举考试落第,是宋代绝大多数文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宋代文坛和政坛一代领袖人物欧阳修,就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北宋大诗人梅尧臣,最终也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是通过恩荫入仕,晚年才得到一个“赐同进士出身”特恩;南宋大诗人陆游同样多次考试落第,以恩荫入仕,37岁方得“赐进士出身”;“苏门六君子”之一李廌,以文章知名,却始终没有通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发表时间:2010-07-23T13:11:26.93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4月第1期作者:闫宏燕[导读] 李商隐创作的意象类型多种多样,在其爱情诗中主要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凄婉艳丽、纷繁复杂、超越时空的独特风格,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中文汉语言,辽宁兴城 125105) 摘要:晚唐诗人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刻意追求意象的杰出代表。李商隐的爱情诗执著深沉、缠绵缱绻,其爱情诗的创作是同诗歌的朦胧意境和悲剧气氛相适应的,旨意隐秘、绮丽精工。李商隐创作的意象类型多种多样,在其爱情诗中主要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凄婉艳丽、纷繁复杂、超越时空的独特风格,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意象特征 中图分类号: 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58-01 古来情语爱迷离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爱情诗最显著的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既刻画出两情缠绵缱绻、执着深沉、纯净悠远的意境,同时又由于社会的种种不幸以及个人浓重的身世之悲,爱情诗又打上了时代感伤的烙印。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他善于把爱情生活中最难抒写的感情借用一系列的意象或隐比符号来表达,同时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比兴手法,隐约其义,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朦胧的审美感受,从而呈现出一种深刻的迷惘惆怅、刻骨寂寥悲剧色彩。这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所谓“意象”,即内在之意诉诸外在之象,象者所以存意。换言之,象是意的载体和表现符号,意是象的内涵所指向的对象,“意象”一词的产生及其内涵的延进在中国由来已久。至唐,“意象”的审美内涵趋于相对稳定,意象之论进入诗、书、画等不同艺术门类。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善于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来营造意境,以表现自己真挚深沉的爱情。 1.朦胧意象 诗贵朦胧,诗贵含蓄。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隽含蓄的朦胧意象,诗意含而不现,蕴意深广,从而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和遐思,千回百转,回味不穷。这正是李商隐爱情诗之所以能深深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李商隐运用象征等表现手法,将比喻与象征融合起来,塑造了很多朦胧意象。李商隐的诗歌,由于在内容上侧重表达人生体验与感受,在艺术上追求心象与物象的统一,所以借题抒怀,寄托身世,便成为他创作中一种自觉的追求。而且,他所要抒写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比较深细隐微。要借物象来表现心象,靠一般较为明显的比喻往往不足以充分有效地表达。因此,他常常需要运用一些朦胧意象来传达意境。李商隐的爱情诗正是运用大量的朦胧意象来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使得诗歌内容的蕴涵和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大大增强,诗境的朦胧程度也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耐读性。 2.动物意象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还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创造了很多生动的动物意象来表现诗歌的内容和蕴涵。譬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生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说春蚕到死才停止抽丝,蜡炬燃尽方停流烛泪。句中的“春蚕”意象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挚爱思念,以及终生不已的别离之恨。这里,烛泪难止,蚕丝不尽,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痴情苦意和对爱人无限的相思之情,春蚕吐丝结茧,昼夜不止,直到生命的休止。而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用自己的烛泪化作了光明。“丝”字是“思”的谐音,象征着诗人的刻骨相思之情。“泪”字则生动贴切地写出了诗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情境。因此,李商隐的爱情诗,即使读者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也会被诗中生动形象的动物意象所打动。 3.典故意象李商隐的爱情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意象,而且往往能用得恰到好处,有如神来之笔。凡经史子集、神话传说等,在他的诗中一经使用,便赋予新的内涵,大大丰富了诗作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广采神话传说入诗,惯于用典,长于用典,是李商隐诗歌非常突出的特点。神话的特征就是奇特的想象。正因为神话是虚构的且富有奇特的想象,再加上李商隐善于隐晦自己的感情,所以更增加了诗的迷离特色。如《重过圣女祠》:“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这里的“萼绿华”、“杜兰香”、“玉郎”均为传说中的神仙。作者用萼绿华下降人间,并无固定的住所;杜兰香升天而去,只是不久前的事,来反衬圣女长期沦谪不归的处境。追忆往昔玉郎助之登仙籍和天阶采芝的情景,与今相对比,更突出了此时的怅惘落寞之情。诗中三处用神话典故,表面上意在突出圣女的心境,实咏女冠的生活遭遇。因为神话本身就引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所以从诗中的“沦谪迟归”,不难想象这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受。 李商隐爱情诗中使用的所有典故,都经过精心的选择,他用这些典故来点染他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既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又深化了诗歌主题。 4.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 李商隐凭他深厚的诗歌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写出了大量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情调缠绵、风格独特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鉴赏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唐代诗歌中的奇葩,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李商隐爱情诗中脍炙人口的,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是那些寄托痕迹似有似无的作品。这些爱情诗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基调凄婉,主题内涵多是抒写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著与缠绵、苦闷与悲愤。牵情寄恨,情真理至。李商隐这类诗悲剧色彩较浓,爱情虽间阻但不作绝望之辞,因此愈显凄美。 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朦胧迷幻,这是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自唐代以后,尤其是五代时期,李商隐的爱情诗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① 参考文献: [1]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李商隐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吴言生.论李商隐的佛学意趣[J].文学遗产,1999(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