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政治常考易错易混归纳(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常考易错易混归纳(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常考易错易混归纳(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常考易错易混归纳(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常考易错易混归纳(生活与哲学)

1.哲学的含义

考场陷阱

(2016·江苏卷·25)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纠正: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认为哲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是错误的。

易错提醒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指导作用。

②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意识的本质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Ⅱ·22)②把对战争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作为军事行动的出发点

纠正:行动的出发点是实际情况而不是认识。

(2016·课标卷Ⅲ·23)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纠正: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作为反映对象的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不是反映方式的变化。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纠正:从本质上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因此有什么样的被反映对象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

易错提醒

①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

③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Ⅱ·22)④认识到红军将士的主观能动性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

纠正:主观能动性(属于意识的范畴)的作用无论怎么大都不可能起决定性作用。(2016·课标卷Ⅱ·23)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纠正:客观实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16·海南卷·21)①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纠正:改造自然实践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016·北京卷·27)③“量化评估”创造了新的规律,督促我有条不紊地完成任务纠正: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规律。

易错提醒

①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做法;

又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倾向。

4.实践和认识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Ⅰ·20)①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

纠正:只有实践活动才具有直接现实性。

(2016·课标卷Ⅱ·23)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纠正: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没有人就不会有实践活动。(2016·浙江卷·28)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纠正:人们既可以通过亲身实践获得正确认识,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正确认识。(2015·四川卷·9)②体现了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

纠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015·山东卷·34)C.先知后行重在知

纠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2015·广东卷·35)C.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

纠正:着眼于全局有助于我们获得真理性认识,但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并不一定是

真理性认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易错提醒

①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强调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

推动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5.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考场陷阱

(2016·海南卷·21)③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人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

纠正: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源于客观事物自身,不是来自于人的主观认识。(2015·北京卷·24)④(人们)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

纠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015·福建卷·35)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纠正: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易错提醒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

程。

6.真理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Ⅰ·20)④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纠正: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16·海南卷·22)②失败与成功相互渗透和转化,没有明确的界限

纠正:成功和失败是有严格界限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2016·江苏卷·28)④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纠正: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易错提醒

①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只能有一个真理性认识。

②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与谬误有本质区别。其次,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

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联系的特点

考场陷阱

(2016·海南卷·20)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只有人力才能改变

纠正:联系是客观的,人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但不能改变客观联系。

(2015·浙江卷·29)②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纠正: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两个事物有无联系还要看是否具备联系的具体条件。

(2015·山东卷·34)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纠正:联系是普遍的,但也是有条件的。

(2015·海南卷·22)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

纠正: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规律的运动,因此稳定的联系是存在的。

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纠正: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易错提醒

①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

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我们既要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不能把主观臆造的联系强加给事物,又要看到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把握联系的条件性,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

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8.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场陷阱

(2016·海南卷·19)④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同等重要

纠正: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2016·浙江卷·27)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纠正:着眼于事物的整体进行系统优化。

(2015·四川卷·7)③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思想是生命的奴隶,生命是时间的弄人。

纠正:事物的整体功能并不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易错提醒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所以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正因为部分能够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③常见的标志性词语:顾全大局、集体意识、全局观念、事关全局、地方保护、

地方与中央、结构调整、系统工程等。

9.发展的实质

考场陷阱

(2015·浙江卷·30)②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纠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不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2015·广东卷·34)④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

纠正:新事物并不等于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有远大发展前景,以新形式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有远大发展前景。

易错提醒

①判断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是看事物形式的新旧,不是看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看力量的强弱,而是看其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②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

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10.量变与质变

考场陷阱

(2016·江苏卷·33)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纠正: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状态,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2015·广东卷·34)②质变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

纠正:质变并不都是由事物的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事物数量的增减也可能引起质变。

易错提醒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要保持事物的性质稳定,就要坚持适度原则;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结构的变化都会引起质变。

③质变不一定是发展,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它有两种方向,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④量变引起质变还包括倒退性的变化,因此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发展。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Ⅲ·20)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纠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2016·江苏卷·30)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纠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易错提醒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

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互相转化。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创新意识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Ⅱ·21)③科技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

纠正: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观念的创新对推动科技创新非常重要,但不能夸大其作用。

④科技创新总是通过吸收、改造传统技术而实现

纠正:科技创新固然离不开传统技术的土壤,但科技创新是通过辩证否定来实现的。科技创新不仅要去改造传统技术,还要去吸收一些新的技术,加入新的元素。易错提醒

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其实质是“扬弃”。

③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1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Ⅰ·22)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纠正: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2016·课标卷Ⅲ·20)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

纠正:意愿是意识范畴,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2016·北京卷·28)D.人的意志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纠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

(2016·江苏卷·31)D.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纠正: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易错提醒

①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

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强大动力。

1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考场陷阱

(2016·天津卷·9)A.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纠正: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易错提醒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能够引领人们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道路,错误的、

消极的价值观则会把人引向歧途。

1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考场陷阱

(2016·海南卷·18)②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纠正: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2016·浙江卷·30)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纠正: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易错提醒

①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体现。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

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16.人生价值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考场陷阱

(2016·上海卷·27)人生的社会价值是D.社会对于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纠正: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自我价值的体现,不是社会价值的体现。(2016·天津卷·9)C.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纠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2016·北京卷·28)A.人生价值的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

纠正: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客观的评价标准,它的大小不能由主观体验来决定。B.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的肯定纠正:生命的意义主要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社会对个体的肯定只是生命意义中的次要部分。

易错提醒

①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②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的实现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

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⑤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高考政治_易错点归纳

高考政治——易错点归纳 所谓热点知识就是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近三年文综试卷政治部分选择题中,排除错误选项就能得出正确选项的占52.7%,因此。弄清这些常见错误点和易混知识点对于提高高考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十分有益。要归纳常见的易错题型和自己容易丢分的题型,找出基本的解题规律,培养思维的全面性、严谨性、深刻性和辩证性。 高考政治热点知识归纳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3.价值规律(容、形式、作用) 4.我国基本经济制度(what、why、how) 5.我国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what、why) 6.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涵义、市场机制、市场经济的特征及其缺陷)和宏观调控(why、what、how、财政、税收、银行等经济手段) 7.经济效益(why、what、how);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关键;兼并联合是优化企业结构、完善市场经济的有力杠杆 8.企业信誉和形象、反对不正当竞争(why、what、how) 9.农业(why、how、农民增收的途径和意义) 10.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why、how、支柱工业及其作用) 11.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1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和意义 1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why、what、how) 14.积累与消费(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15.市场交易的四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why、what、how) 16.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7.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汇率的变化、关税作用、进出口关系18.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和原则。 19.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20.哲学原理(略,按照考试大纲复习)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的来源: 哲学来源于社会实践(生活),不是凭空产生的。常见错误说法“哲学是哲学家头脑里自发产生的”。 2.哲学的定义: ①本意角度:爱智慧。注意爱智慧≠智慧本身。哲学给人以智慧,使人变聪明,而不是等同于智慧本身。 ②世界观角度: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注意:从主体角度看——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是哲学家,并非人人;从特点角度看——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③方法论角度:哲学是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而不是仅包含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④具体科学角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常见错误说法: 第一种情况颠倒二者的顺序,如哲学是具体的基础,或是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第二种情况乱加定语,如“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直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从性质上来看,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非科学的哲学不能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而,简单的说哲学能促进社会或是人的发展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三种情况混淆关系,误认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实际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此外常见错误说法还有夸大哲学的作用,如哲学=科学、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没有哲学就没有具体的产生或发展等等。 ⑤时代精神角度: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注意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神,只有正确反映时代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总结和概括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但是,任何哲学都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的反映。此外还要注意真正的哲学≠马哲,在不同的时代,真正的哲学是不同的,而在当下,马哲就是真正的哲学,所以说“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哲”说法错误,说“马哲是真正的哲学”说法正确。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常见错误将二者的位置颠倒,注意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世界观也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所起的作用也是双重的,正确的促进、错误的阻碍(即正促错阻)。 4.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存在、物质——意识,这两组词语是固定搭配,不能混着用如“思维——物质、存在——意识”。 5.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观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第一方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的基本观点就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观点。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关系问题包含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问题,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哲的范畴,其内容为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7.不能简单的认为凡是唯物主义的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的都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本原复杂问题简单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具体的物质形态,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但本质是正确的坚持了唯物主义这个大方向。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自然学科意义上的原子,在历史观上犯了唯心主义错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总体来说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缺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自然观赏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在历史观上坚持实践的观点,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综上所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本质正确同时也有缺陷不足,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进行简单定性。 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是世界的本原。 正确区分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关键在于理解这种精神是在人自身之内,还是在人自身以外。对该部分知识的考察通常是通过古人的话来分析属于哪一种派别。常常容易犯错的如下: ①存在即被感知——某一事物存在与否取决于是否为人所感觉到,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类似比如“我思故我在”、“心想事成”、“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等等。 ②未有此气,先有此理——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这里的“理”是客观精神。常见的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在事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气先”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气”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类似举例,如“形者,有生之本”(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天地和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等等。 特别提醒: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②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③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④不能认为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2019年高考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集锦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易混易错 1.全面理解国家的属性 (1)主权属性。每个国家都拥有主权。从国家的构成要素看,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等要素构成的。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2)阶级属性。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属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社会管理属性。国家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一职能从属于阶级统治和阶级利益。国家的社会管理属性和阶级属性既不能相互对立、相互取代,也不能并列。 2.区分民主与专政 民主专政 区别 含义 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 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适用范围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力量特征 以政治权利的平等实现和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以国家力量的强制实施为基本 特征 功能 为了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为了巩固特定的国家政权,以 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联系 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①民主是专政的基础。只有在统治阶级内部充分实现民主,才能使国家政权获得有效的 政治支持和必要的政治力量,才能有效地实施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力量的专政。 ②专政是民主的保障。只有实施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力量的专政,才能巩固特定的国家 政权和统治阶级的政治地位,保障社会政治稳定,才能使统治阶级内部的民主获得必要 的保障 3.正确区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区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它们各自的表现。 (1)广泛性的表现:主要指向“多”,人民享有的权利广泛,享有民主的主体广泛。 (2)真实性的表现:主要指向“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 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度,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016《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概括和总结) 3、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注意: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4、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不一定是科学的关系) 5、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注意:哲学)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注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注意: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才出现的) 8、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9、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注意: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注意:应该是两个根本对立的观点)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2、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 (注意:运动和变化不一定是一种发展) 3、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注意:颠倒了二者) 4、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 (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5、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注意: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6、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一切传统观念的束缚 (注意:对传统观念要一分为二地对待) 7、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 (注意: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8、任何规律都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注意: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9、规律有好坏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10、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11、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把规律看作永远不变的,是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注意: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13、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注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14、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注意: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而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15、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注意:无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6、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注意: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也不能直接作用) 17、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注意:不论意识正确与否都有反作用) 18、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注意:要看是否符合规律和客观条件) 19、正确意识的反作用大于错误意识的反作用 (注意:反作用的大小不是由意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的) 20、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注意:不一定是正确反映) 21、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注意:客观实际是出发点) 22、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注意: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 23、因为规律是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注意:规律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 24、决策者要避免失误,关键要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注意: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 25、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问题,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26、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注意:还要受客观规律和条件的制约) 27、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2017届《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201612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2016/12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1-2课)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科学。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或学说。) 2、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6、世界观与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影响。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7、牛顿第二定律是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具体科学知识,不是世界观) 8、哲学“科学之科学”,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看法是错误的。书本P9)9、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说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10、凡哲学都能给人们提供具体、正确的指导方法。 (凡哲学都能给人们提供提供方法指导,不一定都是具体的、正确的) 11、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且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指导具体科学) 1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知识排查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货币与商品是同时产生的。() 2、黄金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无实际意义。() 4、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也有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5、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6、使用银行信用卡既非常方便又十分安全。() 7、外汇就是外国的货币。() 8、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9、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提高(或稳定)人民币汇率。() 点拨: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澳大利亚元等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结算,有利于降低企业金融交易成本;有利于降低企业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但人民币与主权国家货币直接兑换,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无直接关系。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2、“物以稀为贵”,因此,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3、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4、价值决定价格和市场形成价格是矛盾的。() 5、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 6、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减少。()

7、商品价格上涨,消费需求一定会减少。() 8、水价提高,会使居民用水量大幅减少。() 9、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增加。() 10、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与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无关。()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发展资料、 3、恩格尔系数越高,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4、恩格尔系数降低,家庭消费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减少。() 5、物价越低消费水平越高,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 6、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于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7、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都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8、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会限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发展。() 9、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社会保障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2、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因此,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4、消费引导生产健康发展。() 5、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平等。() 6、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 7、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8、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9、股份合作制属于混合所有制。()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200道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的基础知识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一切知识的总汇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好奇心;哲学是美好生活的源泉 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有哲学才有生活 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各不相同 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 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所有哲学都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哲学理论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总是起促进作用 2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22、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 23、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24、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26、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27、哲学是人们头脑中自生的、是人们努力想象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 28、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29、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总结;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30、哲学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1、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32、哲学是一个理论体系,具体科学则不是 33、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就是方法论 34、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具体科学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 35、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36、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定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38、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不足在于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同时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是不断发展的物质世界 39、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马哲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 40、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4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42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注意: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注意: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注意: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注意: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注意:哲学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7、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思考和追问。 (注意: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的产生离不开人们的思考) 8、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注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9、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具体问题的观点。 (注意:世界观是关于世界最一般、最普遍的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10、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注意:不是相互决定,只能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能是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也不是相互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11、哲学的发展就是用新观点代替旧观点。 (注意:哲学的发展是对旧观点的扬弃) 1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注意: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13、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注意: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14、只有哲学才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明,但使人聪明的学问除了哲学还有具体科学) 15、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 (注意:哲学不一定是由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构成的。错误的世界观经过系统化和理论化也构成哲学,只不过这种哲学是错误的哲学) 16、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注意:片面。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17、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注意:旧哲学既有唯物论也有唯心论,既有辩证法也有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18、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群众路线。 (注意: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注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0、哲学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点汇总 第一单元 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 【提醒】哲学揭示了事物得本质与最普遍得规律,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得总得瞧法与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得世界观。 【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就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就是包罗万象得与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得。 4、哲学就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与人生价值认知得科学。 【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并且哲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得关系。 5、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得关系。 【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就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得关系。 6、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提醒】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得第一方面就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依据。 7、哲学得基本问题就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 【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得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得关系问题,而不就是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问题。物质与意识得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得内容:一就是物质决定意识,二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得反作用。 8、追求物质利益就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就是唯心主义。 【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得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得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庸俗化。 9、真正得哲学就是对问题得高明认识与解决问题得巧妙方法。【提醒】哲学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得具体办法。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与唯心论得对立。 【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提醒】只有真正得哲学才就是自己时代精神上得精华。 12、物质决定意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提醒】实践得观点才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首要得与基本得问题。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得观点。 【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单元 14、自然界及其规律就是客观得,社会发展规律与人得思维规律就是主观得。 【提醒】任何规律都就是客观得。 15、顺从自然就是防灾减灾得根本出路。 【提醒】防灾减灾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只就是顺从自然。 16、自然界得事物就是按自己得意志行事得。 【提醒】自然界得存在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17、运动就是物质得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得变化之中。 【提醒】物质得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运动就是物质固有得根本属性,不一定就是显著得变化。 18、运动就是有无条件得、永恒得与相对得;静止就是有条件得、暂时得与绝对得。 【提醒】运动就是绝对得;静止就是相对得。 19、认识与改变规律就是克服困难得条件。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总结 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12.文化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虽然不能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3.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纠错: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4.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纠错: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5.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纠错:文化具有影响人和塑造人生的功能,不具有决定人生的功能。16.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纠错: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17.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或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 (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客观存在”应为“客观是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5、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 (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6、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

2019年高考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点集锦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易混易错 1.“哲学是智慧”与“哲学是爱智慧”的区别 二者有很大区别,我们承认“哲学是智慧”,但是更强调“哲学是爱智慧”。 (1)“哲学是智慧”: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这表明了智慧的主要内容,而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2)“哲学是爱智慧”:对智慧的“爱”和“追求”体现了哲学的自觉意识。哲学智慧不是现成的,要获得它,首先必须对它有执着追求之心、无限热爱之情,只有这样才能激荡出无穷的智慧。 2.哲学的任务与哲学的作用 (1)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任务不等于哲学的作用,任何哲学都能起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但不能认为所有的哲学都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世界和人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能否完成哲学的任务,关键在于哲学本身是否科学,科学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非科学的哲学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所以,只有真正的哲 3.全面理解哲学与实践的关系 (1)哲学依赖于实践 ①一方面,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类一切认识的源泉。 ②另一方面,哲学起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发展。“世界从何而来?”“世界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这些问题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这些追问和思考概括的是人们关于世界普遍规律的认识,从而诞生了关于宇宙根本观点的学问,使人们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提高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认识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哲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和概括的结果。 (2)实践需要哲学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哲学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理论指导和思维前提。哲学的任务,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科学的)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能取代具体科学) 哲学可以为人们解决问题提供具体的方法。(×)(不能) 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 (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概念等)夸大为世界的本原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辩证法、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史上最根本的斗争是物质和意识的斗争。(×)(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 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不具有,实践具有) 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能动作用,≠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意识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人能能动的认识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另一方面人能能动的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是客观的.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7.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消灭、创造、发明规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