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旋流燃烧器混合特性实验方案设计

旋流燃烧器混合特性实验方案设计

旋流燃烧器混合特性实验方案设计
旋流燃烧器混合特性实验方案设计

旋流燃烧器混合特性实验方案设计 如图所示的旋流燃烧器,由同轴的两根同心管道组成,中心管通燃料气,外层管道通助燃空气(带有旋流),当空气和燃料气喷入炉膛之后发生混合,并通过旋转射流的回流区卷吸炉膛内的高温烟气,因此射流中的气体由三种成分混合而成:燃料气、空气、炉膛内烟气。为掌握燃烧器的燃烧特性,需要了解炉膛空间中各处的气体成分比例(假定暂不考虑化学反应引起的成分变化)。

一. 实验原理:

由于不考虑化学反应,可考虑采用用温度场来模拟浓度场、

(1) 与 均小于1,说明:动量交换过程不如热量和质量交换更强烈,∴温度和浓度混合边界层比速度边界层发展得快。

Pr 0.75,0.7~0.75t t Sc a D νν=≈=≈1~0.9t a Le D

∴=≈Pr t a ν=t Sc D ν=

(2)由于Le t =a /D ≈1,说明:温度和浓度边界层的发展十分相近,可以用传热过程的基本规律近似描写质量交换。

在上图中,用不同温度T 1=T 2实验,实测混合点xy 处的温度T xy (介于T 1和T 2之间,T 1>T xy > T 2)分布与浓度C xy 相似

研究两股射流的混合实验,通过实验混合边界层中任一点浓度C 。

其中:C 1和C 2是被比拟的实际两股气流的浓度

T 1和T 2是被比拟的实际两股气流的温度

m 1和m 2是被比拟的实际两股气流的在空间中混合后的质量分数

试验中采用热电偶,测量温度,取参考点为冰水混合物。多只热电偶共用一台显示仪表的方式。

如图所示:

221212

xy xy T T C C T T C C --=--

121,11121212122,22111

22211p p p c c c p p p x x y xy y xy m m m c T m c T c T m C m C m m m m m m T C T C C C T ==??+=+=??+=?????→+=????+=+=??

二.实验系统的示意图:

1

x

2

y

三.实验步骤

1.建立如图所示的系统;

2.分别测定1.2处温度,并记录;

3.沿x方向从出口处向外等距取8个点,沿y方向与同心管道中心线对称取5个点,记各点为x i y j分别测量温度,并记录

4. 按 计算各点浓度; ,1,2121,11121212122,2211122211p p p c c c p p p x x y xy y xy m m m c T m c T c T m C m C m m m m m m T C T C C C T ==??+=+=??+=?????→+=????+=+=??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题型的基本特点 利用物质的性质,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对某些概念、原理或性质进行验证。 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1.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 2.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或实验装置图); 3. 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其中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 例1. 某实验小组利用饱和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将浑浊液过滤,得到无色透明的滤液。请你设计实验,检验滤液中除含有氢氧化钠外,是否 分析:(1)在未指明反应物的用量时,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得到的无色透明的滤液中,就可能含有过量的Ca(OH)2或Na2CO3。(2)若要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选用过量的稀盐酸鉴别;若要检验是否混有Ca(OH)2,可选用过量的CO2气体或过量的Na2CO3溶液。 如检验是否含有碳酸钠,可选用稀盐酸,也可选用稀硫酸或稀硝酸或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等;而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可选用碳酸钠溶液,也可选用碳酸钾溶液或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 点评:(1)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鉴别方法;(2)学会定量分析化学反应,推断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有的组成。 例2. 已知NaOH溶液中含有水分子(H2O)、钠离子(Na+)氢氧根离子(OH-),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在NaOH溶液中可能是哪一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方法一:取少量NaCl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试管中的溶液呈紫色,说明H2O分子和Na+均不能使石蕊变蓝色,因此可能是NaOH溶液中的OH-使石蕊

15·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

专题15·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 一 . 物质性质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 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预测物质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及结论。 3.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结合对物质性质进行探究,通过观察法初步了解外观性质,再运用分类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等预测物质的相关性质,利用实验法进行性质验证,根据实验现象运用比较法,进一步归纳物质的性质。 二.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的化学性质 铝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非金属单质、酸、碱。某些可溶性的盐反应。铝在空气中或在冷的浓硝酸中都能生成一层结构致密的氧化膜薄膜,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但当有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铝制容器不能用来腌制咸菜。 2.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 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都是两性化合物,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Al203+6H+===2Al3++3H2O 3H2O+Al2O3+2OH-===2Al(OH)4- Al(OH)3+3H+===Al3++3H2O Al(OH)3+OH-===2Al(OH)4- 3.可溶性铝盐的性质 可溶性铝盐电离出Al3+水解产生胶体具有吸附性,常用于作净水剂等。 铝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Al(OH)4-、AlF63-等。配合物是由提供孤电子对的配位体(阴离子或分子)与接受孤电子对的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一种化合物。 Al3++6F-===AlF63- Al3++4OH-===Al(OH)4- 三.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比较 乙醇苯酚 官能团羟基—OH 羟基—OH 结构特点羟基与链烃基相连,不电离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可电离 主要化学性质①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②与HX发生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①弱酸性,能与NaOH、Na反应; ②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白色沉淀;

有机化学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名称】:有机化合物的鉴别。 二【实验目的】:(1)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中典型官能团的组要化学性质。 (2)学会利用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反应性质来鉴别化合物,及鉴别的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设计、查阅资料的能力。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大试管小试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架玻璃棒烧杯等。 试剂:A组:松节油(主要成分α-蒎烯和β-蒎烯)、环己烷、苯甲基氯。 B组:甘油、仲丁醇、叔丁醇、水杨酸。 C组:乙醇、乙醛、丙酮、乙酰乙酸乙酯。 Fehling或Tollens试剂、溴水(Br2/Cl4溶液)、FeCl3溶液、浓I2液NaOH 溶液、2,4-二硝基苯肼、碳酸钠溶液、KMnO4/H+溶液、Lucas试剂、CuSO4 溶液、NaOH溶液、AgNO3/C2H5OH溶液、蒸馏水、水合茚三酮溶液、亚 硝酸。 四【实验原理】:1.根据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特征性质,即化合物的官能团决定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如有气泡、沉淀产生及颜色的变化等。根据化合物官能团直接相连 的碳原子的类型,以及官能团的连接位置(即其它官能团的影响),导致与 试剂作用的程度有所异同。 2.醇的性质醇的性质组要表现在羟基上。而羟基的活泼性与其直接相连接 的碳原子的类型不同而异,因此反应的实验现象也就不同。 3.醛和酮的化学性质二者分子内都含有相同官能团羰基,因此性质上就有 许多相似之处,都可在羰基上发生亲核加成和烃基上a-活泼氢卤代反应。但 由于醛-羰基直接与氢相连。 4. 有的有机化合物有特殊的气味,但多数有机物有毒,因此一般不用闻气味 的方法来鉴别有机化合物。如松节油有刺激性味,乙醛有性气味,苯甲醛有 杏仁香味,乙醇有酒味,环己烷有汽油味等。 五【实验内容】: 请分别设计一个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案。 A组:松节油(主要成分α-蒎烯和β-蒎烯)、环己烷、苯甲基氯。 B组:甘油、仲丁醇、叔丁醇、水杨酸。 C组:乙醇、乙醛、丙酮、乙酰乙酸乙酯。 B组鉴别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pH值的测定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 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概念: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和方法所进行的一种规划。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保护人身安全,保护仪器。 (3)可行性:实验所选用的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条件下能满足要求。 (4)简约性:方案简单易行,尽可能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较少的实验步骤和药品。还应遵循完成实验所用时间较短,副反应少,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5)经济性: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和价格。 3.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实验名称;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 (5)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6)实验注意事项; (7)实验现象的记录及结果处理; (8)问题与讨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汁装置、步骤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既完整又简明。 (4)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得出正确的结论。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分类: 1.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观察外观性质一预测物质性质一实验和观察一解释及结论。图示如下: 在进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要充分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与制法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物质的结构特点,设计化学实验方案来探究或验证物质所具有的一些性质:2.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条件合适,操作简便;

低氮燃烧器改造对锅炉运行影响

编号:AQ-JS-00246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低氮燃烧器改造对锅炉运行影 响 Influence of low nitrogen burner transformation on boiler operation

低氮燃烧器改造对锅炉运行影响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摘要:燃煤电厂作为我国供电来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造成严重 的空气污染问题。节能减排背景下我国各大燃煤发电厂采取各种措 施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指标。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低氮改造燃烧 器。文中分析低氮燃烧器改造对锅炉运行产生的影响,并给出针对 性的解决措施。 在环保政策的要求下,工业如今也非常重视节能减排措施,低 氮燃烧技术在环保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同时对锅炉的运行也存在着 一定的影响,所以要在新环保技术产生问题的处理措施上,进一步 加强,为工业可持续发展争取最大的环保机制。本文对有关内容展 开了论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燃烧器内涵分析 燃烧器是燃料发电厂内锅炉的主要燃烧设备,燃烧器位于锅炉 炉膛的四个角上或墙壁上。燃烧器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各类燃料和

燃烧时所必备的空气喷入炉膛内,燃料和空气会在炉膛内进行充分的混合,并在一定的气流结构下迅速着火并保持稳定的燃烧。如今使用的燃烧器都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机电设备,燃烧器主要拥有送风、点火、监测、燃料以及电控系统五大系统。 按燃料的种类可以将燃烧器分为煤粉燃烧器、燃气燃烧器以及燃油燃烧器等。其中煤粉燃烧器利用一次风以及二次风把煤粉燃料喷入炉内,在均匀混合燃料与空气的同时形成特殊气流结构,使燃料在炉内稳定点着并完全燃烧。利用二次风旋转射流形成有利于着火的回流区,以及旋转射流内和旋转射流与周围介质之间的强烈混合来加强煤粉气流的着火特性。在二次风蜗壳的入口处装有舌形挡板,用以调节气流的旋流强度,蜗壳煤粉燃烧器的结构简单,对于燃烧烟煤和褐煤有良好的效果,也能用于燃烧贫煤。 2、低氮燃烧器改造对锅炉的影响分析 2.1燃烧稳定性的影响 锅炉的稳定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其最主要的体现是在温度的稳定性以及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上。低氮燃烧器在一次喷风口安装了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肥皂之制备

肥皂之製備 食二丙 第十二組 梅婉如

肥皂之製備 一、實驗目的: 瞭解油脂的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瞭解肥皂之製備及其性質、本實驗是用牛油和氫氧化鈉合成肥皂。也可使用回鍋油製作皂基這樣也不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若把回鍋油製成肥皂就可解決廢油問題。 二、實驗原理: 油脂與鹼(NaOH 或KOH)共熱生成肥皂和甘油的反應,稱為皂化反應。 肥皂是(soap)為長鏈脂肪酸之鹼金屬鹽類。肥皂可用RCOONa 或RCOOK 表示。例如:C17H35COONa(硬脂酸鈉)、C15H31COONa(軟脂酸鈉)等 這是一個皂化反應,由於牛油是脂類,所以與氫氧化鈉生成硬脂酸鈉,這是肥皂的一種。加入濃食鹽水的目的只是令肥皂溶解度降低,令它浮在溶液上,易於收集。

自然界中脂肪酸(Fatty acid)和甘油(Glycerol) 會形成脂肪酸之甘油酯(Glycerides;Glycerin esters)

常溫下 因此若 R = R' = R"簡單甘油脂 R ≠ R'≠ R"混甘油脂 簡單甘油酯有: (1)軟酯Palmitin(三軟脂酸甘油酯)﹣﹣(C15H31COO)3C3H5 (2)硬酯Stearin(三硬脂酸甘油酯)﹣﹣(C17H35COO)3C3H5 (3)月桂酯Laurin(三月桂脂酸甘油酯)﹣﹣(C11H23COO)3C3H5 (4)肉豆蔻酯Myristin (三肉豆蔻脂酸甘油酯) ﹣﹣(C13H27COO)3C3H5 (5)花生酯Arachidin(三花生脂酸) ﹣﹣(C19H39COO)3C3H5 上述為飽和酸酯 (6)油酯Olein(三油酸甘油酯)﹣﹣(C17H32COO)3C3H5 (7)亞油酯Linolein(三亞麻仁油酸甘油酯)﹣﹣(C17H30COO)3C3H5 (8)次亞油酯Linolenin(三次亞麻仁油酸甘油酯)-- (C17H28COO)3C3H5 (9)花生油酯Arachidonin(三花生油酸甘油酯)--(C19H30COO)3C3H5 上述為不飽和酸酯

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高二化学专题复习学案 物质的制备实验 【要点解析】 制备实验的方案设计可以让考生在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方案解决问题,考查要求比较高。 一、经常涉及的顺序问题 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问题 气体发生装置→净化除杂→干燥→主要实验→尾气的处理 说明:考虑干燥与除杂的顺序时,若采用溶液除杂,先净化后干燥;若采用固体吸收剂常温除杂,则根据题意而定。 考虑尾气处理时,有毒气体常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其点燃,无毒气体直接排放。2.接口的连接 总体上遵循第1点中所列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应“长进短出”,量气装置应“短进长出”,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干燥管应“大进小出”。 3.气体的发生 实验顺序:装置的选择和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入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二、同一仪器在不同位置的作用 1.酒精灯 首部:制气反应的热源 中部:需加热进行的反应的热源 尾部:出去一些有污染且易燃的气体 2.干燥管 中部:干燥气体;除去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检验水蒸气的存在 尾部:防止空气中的水气进入反应器;除去尾气中的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3.洗气瓶(通常放置于中部) 干燥:放置在气体进入加热的反应器之前;放置在收集干燥气体的集气瓶之前 除杂:用洗气的方法除杂(根据实验内容的具体需要确定放置位置) 检验:验证某气体的存在(根据实验内容的具体需要确定放置位置) 三、重要有机物的制取 需掌握典型物质的制备原理、实验装置、反应现象、操作要点。 1.乙烯的实验室制取 简述:实验室一般是在加热条件下,用浓硫酸使乙醇脱水制取。其中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作用。在约140℃时,乙醇脱水生成乙醚(C2H5)2O;在约170℃时,生成乙烯。这是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而生成物不同的典型例子之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 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等。另外,宜用粗锌(利用原电池原 理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用稀盐酸,后两者宜 用浓磷酸。 FeS + 2HCl = FeCl2 + H2S↑H3PO4 + NaBr NaH2PO4+ HBr↑(制HI用NaI) (2)、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 用CaCO3制CO2,不宜用H2SO4。生成的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 一步进行。 (3)、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少。 (4)、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 (5)、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悟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 (6)、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 (7)、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由Al3+制Al(OH)3,需加氨水;由AlO2-制Al(OH)3,需通CO2气体。 (8)、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 2、可行性 (1)、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2)、实验室一般不宜采用高压、低压和低温(低于0℃)等条件。 (3)、在急用时:宜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制取NH3,不宜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又如,宜将浓HCl滴入固体KMnO4中制备Cl2;还有将H2O2滴入MnO2中制O2,或将H2O滴入固体Na2O2中制备O2等。 (4)、收集气体的方法可因气体性质和所提供的装置而异。 (5)、尾气处理时可采用多种防倒吸的装置。 3、安全性 实验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当必须使用时,应注意有毒药品的回收处理,要牢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1)、制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务必认真验纯,以防爆炸! (2)、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溶液吸收时应使用防倒吸装置。 (3)、对强氧化剂(如KClO3等)及它与强还原剂的混合物,千万不能随意研磨,以防止

旋流式燃烧器的工作原理

燃烧器的作用 燃烧器是煤粉炉燃烧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把煤粉和燃烧所需的空气送入炉膛,合理地组织煤粉气流,并良好地混合,促使燃料迅速而稳定地着火和燃烧。 一个良好的燃烧器应具备的确良基本条件是: (1)一二次风出口截面应保证适当的一二次风风速比; (2)出口气流有足够的扰动性,使气流能很好地混合; (3)煤粉气流的扩散角,能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节,以适应煤种变化的需要;(4)沿出口截面煤粉的分布应均匀; (5)结构应简单、紧凑,通风阻力应小。 旋流式燃烧器 1、旋流式燃烧器的工作原理 旋流式燃烧器由圆形喷口组成,燃烧器中装有各种型式的旋流发生器(简称旋流器)。煤粉气流或热空气通过旋流器时,发生旋转,从喷口射出后即形成旋转射流。利用旋转射流,能形成有利于着火的高温烟气回流区,并使气流强烈混合。 射出喷口后在气流中心形成回流区,这个回流区叫内回流区。内回流区卷吸炉内的高温烟气来加热煤粉气流,当煤粉气流拥有了一定热量并达到着火温度后就开始着火,火焰从内回流区的内边缘向外传播。与此同时,在旋转气流的外围也形成回流区,这个回流区叫外回流区。外回流区也卷吸高温烟气来加热空气和

煤粉气流。由于二次风也形成旋转气流,二次风与一次风的混合比较强烈,使燃烧过程连续进行,不断发展,直至燃尽。 2、旋流式燃烧器的类型 按照旋流器的结构,旋流式燃烧器可分为蜗壳式、轴向叶片式、切向叶片式三大类,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单蜗壳式 蜗壳式 双蜗壳式 三蜗壳式 旋流式燃烧器轴向叶轮式 单调风 双调风 3、双调风旋流式燃烧器 双调风旋流式燃烧器是在单调风燃烧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双调风式燃烧器是把燃烧器的二次风通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二次风进入燃烧器的内环形通 图4-20 双调风旋流燃烧器

化学: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4个课时)》教案(鲁科版必修1)

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课程安排】 4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的化学性质(钠跟水、氯气的反应),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2)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 (3)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3)在归纳金属钠的性质及预测氯气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对金属钠和氯气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利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上重点、难点:金属钠和氯气的化学性质 2.方法上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 【教学准备】 1.课堂活动记录及报告(详见教学过程) (1)活动1.2.1.1 交流·研讨: (2)活动1.2.1.2 观察·思考: 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3)活动1.2.1.3 活动·探究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4)活动1.2.1.4交流·研讨 (5)活动1.2.2.1 研究氯气的性质

主燃烧器改造方案

垃圾焚烧炉点火燃烧器改造的初步方案 一、改造目的:目前我厂垃圾焚烧炉的点火燃烧器无法远控运行,操作全靠现场手动实现。垃圾焚烧炉当炉温低于850 C时,必须采取补燃措施,我们经过实践摸索,认为用点火燃烧器进行补燃比用辅助燃烧器补燃效果更好,故需对点火燃烧器进行改造,以满足垃圾焚烧炉的快速补燃需要。 二、改造目标: 1.点火燃烧器能实现在主控室远程操作。 2.点火燃烧器能稳定有效的运行。 3.点火燃烧器能实现不同燃油量所对应的雾化风量及燃烧风量的自动 配比。 4.在紧急情况下能马上将补燃系统隔离。 三、改造初步方案:为了系统简单可靠,考虑采用点火燃烧器的燃油量、雾化风量、燃烧风量进行分段调节的方案,能满足工艺要求;控制上采用继电器与DCS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程序控制。 1. 改造后系统如图1-1 所示:说明: 1)阀1、2、11 为手动闸阀 2)阀4、7、8、10 为针形阀 3)阀15 为助燃风调节挡板,平时全开,启炉时根据需要调整 图1-1

4)阀3、5、6、9为常闭电磁阀 5)件12为油滤网,件13为油流量计,件14为压力表 6)阀1、4在启炉时使用,阀4平时常闭;阀1微开,保持出口压缩空气压力0.1MPa左右 7)阀2开度保持在出口压缩空气压力0.45MPa左右,常开 8)阀7开度保持在油量200kg/h (压缩空气压力0.45MPsj)左右,常开 9)阀8开度保持在油量100kg/h (压缩空气压力0.45MPsj)左右,常开 2.控制要求:

1)可在主控室远程控制助燃风机、及各电磁阀的开关。 2)阀3 与阀5联动,即可通过控制阀3来控制阀5同时开或关。 3)阀6 必须在阀5开启的状态下才能开启(即如果阀5 未开,则 阀6 无法打开)。 4)电控柜上必须有阀9、5、6 的开关按钮,助燃风机的启停按 钮,油流量显示等设置。 5)正常启动控制程序为:开助燃风机—开阀9—开阀3—开阀5— 开阀6。 6)正常停止程序与启动程序相反。 7)紧急情况下直接关闭阀9 实现油系统隔离。 四、改造费用预测: 本项目需增加电磁阀4只,针型阀3 只,现场控制柜1 只,管件、控制线、电缆等诺干,预计改造费用约2 万左右。 五、改造工作实施的初步考虑 1. 材料采购约15 天 2.电控柜制作约15 天(外协)(或者是否可以考虑在现有电控柜 上进行改造) 3.油系统改造由检修班组负责,约15 天 4.调试时须注意点火燃烧器的火焰状况,如果发现点不着火或者火焰 突然熄灭,则需马上关闭阀9。过5 分钟之后再次试验。 胡津烽

有机合成实验

实验一环己酮的合成(铬酸法) (6学时) 氧化反应是一类最普遍、最熟悉和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单元反应。醇、酚、醛、酮、羧酸、酸酐等含氧化合物常用氧化反应来制备,如乙醛,乙酸的合成,苯酚、丙酮的合成,环己酮和己二酸的合成等。 近几十年来,化工生产有十五项重大突破,其中六项是氧化反应.如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丙烯氨氧化反应制丙烯腈等。因此,氧化反应在化工生产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有机化学中常用的氧化反应主要有化学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是用化学氧化剂(大多数是无机氧化剂)使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最常用的氧化剂有空气(氧气)、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硝酸、次卤酸盐、三氧化铬、过渡金属氧化剂等。电解氧化法是利用电解过程使物质氧化的方法,如工业上葡萄糖酸钙的制造就是采用电解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则是利用微生物或借助酶的生物催化作用等在发酵过程中使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粮食发酵制酒是我们祖先发明的生物氧化法,现在工业上仍用这一方法制造酒精。工业上生产维生素C,也是采用了生物氧化法。由于发酵过程中包含了复杂的多种反应,如断链、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故一般称它为生物合成法。 氧化反应一般都是放热反应,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反应温度,如果反应失控,不仅破坏产物,降低收率,有时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醇氧化可以制备醛酮,环醇氧化可制得环酮,常用氧化剂是铬酸,一般可由重铬酸钠(钾)或用三氧化铬与过量的酸(硫酸或乙酸)反应制得。铬从+6价还原到不稳定的+4价状态,+4价铬在酸性介质中迅速进行歧化作用形成+6价和+3价铬的混合物,同时继续氧化醇,最终生成稳定的深绿色的三价铬。 一、实验目的 掌握铬酸氧化法制备环己酮的原理和方法。 巩固萃取和简易水汽蒸馏以及蒸馏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环己醇为原料,用重铬酸钠和硫酸作氧化剂制备环己酮。

有机化学中用来研究反应机理的方法

有机反应机制的研究方法 有机化学中用来解释反应机理的传统方法主要集中在Kinetics 和Dynamics两方面,即理解势能面、深入研究分子运动和碰撞、测定活化参数、测定速率常数、确定某个反应机理中一系列化学步骤的顺序、确定反应限速步骤和决速步骤。 研究机理的关键目的是反应机理知识可以对如何在原子或分子水平上操纵物质给出最快速的洞察,而不是依靠运气来获得偶然性的变化从而获得想要的结果。由于动力学在辨别机理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动力学是整个有机反应机理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传统的反应机理研究方法除了动力学分析之外,还有同位素效应、结构-功能分析等。这些都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标准实验工具,然后实验化学家可以根据其想象力和化学创造性,设计出一些完全不同于之前出现过的研究方法。因此,本文总结了一些最为常见的方法。首先分析最简单的实验,例如产物和中间体的鉴定。但也会分析一些更为微妙、精细的实验,如交叉和同位素置乱(cross-over and isotope scrambling)实验。 1.改变反应物结构以转变或捕获预想的中间体 有时可以通过合成一种类似于所研究的反应物的新反应物来破译中间体的性质,但是这需要所预测的中间体能以一种可预想的方式进行反应。没有标准的方式来处理这一类实验,所以实验者必须根据具体实验情况来设计实验。下面以酶反应作为此方法的应用实例。 Lin[1]等人设计了一种转变中间体的方法。扁桃酸消旋化酶可使扁

桃酸根离子的对映体(2-羟基苯甲酸)互换。位于羧酸跟α位的碳负离子被认为是中间体。为了测试此中间体是否存在,作者合成设计了扁桃酸跟离子的类似物i,并用酶对其进行了外消旋化。其过程是首先形成碳负离子,然后经过溴化物的1,6-消除,最后经过互变异构化,分离得到产物ii。此结果支持了在扁桃酸根离子路径中碳负离子中间体iii的存在。 2.捕获实验和竞争实验 鉴定中间体的一种常见方法是通过加入额外的试剂来捕获中间体。目前存在着几种自由基不伙计,许多好的亲核试剂是半衰期很短的亲电试剂(如碳正离子)的可行的捕获剂。必须以自己的化学知识来设计捕获中间体(如碳正离子、卡宾等)的捕获剂。但是活泼中间体的半衰期很短,所以捕获剂必须是具有很高的活性,并能与活泼中间体的标准反应路径进行竞争。同样,因为捕获反应是典型的双分子反应,所以要求捕获剂具有高的浓度。另外,还可以将捕获剂与反应物共价结合,以便更容易地捕获活泼中间体。 与捕获反应所不同的另一种反应是竞争反应。在一般的动力学实

典型旋流式燃烧器及应用_李斌

民营科技 2008年第3期 科技论坛 1! MYKJ 典型旋流式燃烧器及应用 李斌 (黑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9) 引言 燃煤发电机组在我国发电设备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开展大机组调峰技术的试验研究,解决电网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彻底解决机组频繁启停及低负荷下的稳燃问题,是当前最重要的技术课题。 1旋流式燃烧器的特点与类型 煤粉稳定燃烧技术,国内国外都在开发研究,出现了多种煤粉燃烧器及其稳燃技术研究成果。就其机理而言,煤粉燃烧器可分为旋流式燃烧器,直流式燃烧器两大类。 旋流式燃烧器的特点是:a.旋转射流不但有轴向速度、 径向速度、而且还有切向速度,产生了回流区。在回流区中,轴向速度是反向的,旋转强度越大,回流区也随之增大;b.切向速度衰减很快,轴向速度衰减较慢,但比直流射流衰减快得多,因此,在同样的初始动量下,旋转射流射程短;c.旋转射流的扩展角比直流射流大,旋转强度越大,扩展角也越大;d.旋转射流中的一二次风混合很强烈,但难以控制。 2介绍几种典型的旋流燃烧器2.1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技术 该项技术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秦裕琨教授在风包粉煤粉燃烧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系在燃烧器一次风通道中加入百叶窗式煤粉浓缩器,一次风粉混合物分为浓淡两股,浓煤粉气流靠近中心经浓一次风通道喷入炉膛;淡煤粉二次风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旋流二次风通道以旋流的形式进入炉膛,另一部分经过直流二次风通道以直流的形式进入炉膛,形成了由高温回流区向水冷壁依次布置浓、煤粉气流、旋风、直流二次风的风包粉形式。从而,在中心回流区边缘附近(高温区域)形成了较高的煤粉浓度区域,保证燃烧区域水冷壁附近形成相对较强的氧化性气氛。 2.2轴向叶片式旋流燃烧技术 采用轴向叶片使二次风旋转,一次风可不旋转,有的在出口处装有扩锥;有些改进型设计还具有燃烧劣质煤和低负荷稳燃的能力。这种新型燃烧器的结构特点是:在一次风通道外壁内侧设置了复线型凸条,可起到弥散煤粉的作用;将二次风的旋流蜗壳改成大风箱结构,从而改善二次风分配和使阻力不过大。工业试验及应用表明,这种燃烧器解决了低负荷或煤质较差工况下燃烧不稳的问题,使锅炉具备了在50%ECR下断油调峰的能力。 2.3HG-STW-Ⅰ型双通道外混式旋流稳燃器 哈尔滨锅炉厂设计生产的这种燃烧器,中心风供燃油或燃煤需要的风量,同时具有冷却喷口的作用。一次风为直流。二次风分两股,内二次风利用轴向固定叶片使气流旋转,同时带动一次风旋转;外二次风为直流,以较高速度喷入炉膛,其速度通过改变风道入口挡板开度的大小来 控制。长山、新华电厂 (410t/h锅炉应用了该型燃烧器,燃烧稳定,最低不投油负荷为40%,具有比过去的单 (双)蜗壳式燃烧器性能好、燃烧较高等特点。哈锅厂在此基础上又设计出HG-STW-Ⅱ型燃烧器,其性能可满足600MW机组锅炉运行要求。 2.4低NOX切向双调风旋流燃烧器 美国Foster-Wheeler公司生产的该型燃烧器已在许多的国家应用,西班牙1/3燃煤炉即采用了这种技术。其优点是燃烧稳定,燃烧效率高,NOX产生量低;缺点是调节机构较复杂,有时调节不灵,造成燃烧器内积粉和烧喷口现象。我国邹县、沙角电厂应用了该型燃烧器。邹县电厂2X600MW机组锅炉燃烧器为前后墙对冲、3层4列布置,共24只燃烧器,层距3355mm,列间间隔3905mm。改造后炉内燃烧良好,燃烧器区均有少量结焦,NOX最大排放量737mg/m3(设计为614mg/m3),最低不投油 稳燃负荷为40%ECR。 2.5低NOX双调风旋流燃烧器 该型燃烧器系加拿大Babcock&Wilcox公司应用Babcock旋流燃烧器技术设计、生产。德国Babcock公司具有125a的电站锅炉设计、制造、安装经验,开发的旋流煤粉燃烧器分了3代,第一代为简单旋流燃烧器,其特点是一次为直流,喷嘴出口处加装稳燃器。二次风装有旋流叶片,叶片使二次风气流做旋转运动并裹着一次风同时旋转。该燃烧器在氧量过 剩的情况下运行,有早期混合好、 燃烧温度高等特点,但NOX排放量高,超过950mg/m3 。第二代(WB型)为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双调风低NOX旋流燃烧器,二次风分为内、外二次风。内二次风为旋转射流,一次风和外二次风为直流。一次风约占总风量的20%,内二次风约占20% ̄30%,其余为二次风量。这种分级燃烧方式有效地降低了NOX排放,约为650mg/m3,但内二次风旋转动量小于第一代燃烧器,回流区卷吸热烟气能力有所减弱,相应地减弱了着火燃烧,外二次风与一次风的混合推迟,燃烧受到控制,火焰峰值温度降低。90年代开发的第三代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DS型),可用于前后墙对冲方式,也可用于切圆燃烧方式,煤种适应性强,同时充分考虑了减少NOX的生成。 2.6超低NOX煤粉燃烧器CI-а·WR燃烧器 这是由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和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共同开发的最新型煤粉燃烧器。此前,曾开发了不增加灰中未燃分而将煤粉燃烧时发生的NOX降低30%以上,可达30%低负荷稳燃器的超低NOX燃烧器(CI-а·WR燃烧器)。 为了进一步改进这种通过在燃烧器附近形成再循环流来促进煤的热分解和早期形成还原火焰的超低NOX燃烧器的低负荷稳燃性能,新开发了具有煤粉浓缩功能的超低NOX大量程煤粉燃烧器(CI-а·WR燃烧器)。它是在燃烧器一次风管道内侧设置流线型环,有效 地将旋转力较强的CI-а 燃烧器的一次风管道内的煤粉浓缩。浓缩效果可通过改变燃烧器出口到环设置的距离来调整。这种新型燃烧器大大地改善了低负荷时的燃烧稳定性和燃烧效率,可同燃油锅炉一样地在20%负荷下稳定燃烧,NOX浓度在240PPM以下。 结语 我国现有的旋流燃烧器类型很多,哈尔滨、 上海、东方、北京、武汉锅炉制造厂都开发有自己特色的旋流式燃烧器,同时还引进了Babcock公司、Foster-Wheeler公司的产品。总体上讲,各类型的旋流式燃烧器都达到了稳燃(特别是低负荷稳燃)、提高燃烧效率(或锅炉效率)和降低NOX排放量的效果。但是,各种低负荷稳燃技术都有其优缺点,也有其缺点或局限性。因此,各电厂都应根据本厂炉型、运行状况以及煤种、煤质情况选择较为适合的改造方案,尤其要注重在燃烧器改造过程中的技术改 进,针对燃烧器运行中暴露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在注重其稳燃效果同时,更应注重燃烧器的寿命 (特别是磨损、变形)问题。参考文献 [1]邓广发.几种典型燃烧器在江苏电站锅炉上的应用[J].江苏电力技术, 2000 (1).[2]陈一平,彭敏,熊蔚立.双通道煤粉燃烧器在湖南300MW机组锅炉上 的应用[J].中国电力,1999 (11).作者简介:李斌(1967 ̄)男,山东省人,工程师,毕业于黑龙江电力职工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现就职于黑龙江电力开发公司,主要从事热力工程管理工作。 摘要:旋流式燃烧器是通过产生具有轴向速度、 径向速度和切向速度的旋转射流形式回流区,借以提高燃烧效率,达到稳燃效果。目前,国内外开发、应用了十几种旋流式燃烧器,其中典型的旋流式燃烧器有:径向浓淡旋流燃烧器、轴向叶片式旋流燃烧器、双通道外混式旋流燃烧器、低 NOX切向双调风旋流燃烧器、 低NOX双调风旋流稳燃器等。关键词:旋流燃烧器;稳燃;调峰 Abstract:SwirlBurnerhasgeneratedthroughtheaxialvelocity,tangentialandradialvelocityrotationalspeedofjetreturningtheform,inor-dertoimprovecombustionefficiencyandachievestablecombustionresults.Atpresent,domesticand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adozenswirlburner,whichtypicallyswirlburner:RBCburner,axialvaneswirlburners,dual-channel,mixed-spinflowburner,lowNOXtangentialdual-channelswirlburner,lowNOXdual-channelswirlstablecombustionvehicles. Keywords:Swirlburner;stablecombustion;peakshaving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编号:FS-DY-85284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抽滤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 1、选择适宜的溶剂: ① 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②温度高时,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室温或低温时溶解度很小;而杂质的溶解度应该非常大或非常小; ③溶剂沸点较低,易挥发,易与被提纯物分离; ④价格便宜,毒性小,回收容易,操作安全;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如溶

质过多则会成过饱和溶液,会有结晶出现;如溶剂过多则会成不饱和溶液,会要蒸发掉一部分溶剂;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如溶液颜色深,则应先用活性炭脱色,再进行过滤; 4、冷却溶液或蒸发溶液,使之慢慢析出结晶,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杂质析出,而提纯的化合物则留在溶液中; 5、过滤:分离出结晶和杂质; 6、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 7、干燥结晶:若产品不吸水,可以放在空气中使溶剂自然挥发;不容易挥发的溶剂,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采用红外灯烘干或真空恒温干燥器干燥,特别是在制备标准样品和分析样品以及产品易吸水时,需将产品放入真空恒温干燥器中干燥;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乙酰苯胺(含杂质):灰白色晶体,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 水:无色液体,常用于作为溶剂; 活性炭:黑色粉末,有吸附作用,可用于脱色; 四、试剂用量规格 含杂质的乙酰苯胺:2.01g;

1-2元素性质实验-实验报告

元素实验报告 实验18 主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一、 实验目的 1. 熟练掌握试管操作。 2. 学习离心分离操作。 3. 学习主族元素一些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内容 1. 卤离子的还原性:向3支盛有绿豆大小的KI 、KBr 和KCl 固体的试管分别加入0.5 cm 3浓硫酸,观察反应产物的颜色和状态。把湿的醋酸铅试纸、湿的碘-淀粉试纸和湿的pH 试纸分别伸向装有KI 、KBr 2. 氯含氧酸盐的氧化性 往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ClO 、KClO 3 和KClO 4溶液,然后加入KI 淀粉溶液,观察现象。向不发 3. 过氧化氢的氧化还原性 (1) 氧化性:取1小片Pb(Ac)2试纸,加1滴H 2S 的水溶液,则有黑色的PbS 生成。再向试纸上

(2)还原性:取少量3% H2O2溶液,用H2SO4溶液酸化,再滴加2~3滴0.01 mol·dm-3KmnO4 4. 过硫酸盐的氧化性 向盛有2滴 0.002 mol·dm-3Mn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cm3 3 mol·dm-3H2SO4、2~3 滴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K2S2O8固体,小心加热,观察现象;另取1支试管,不加AgNO3, 进行同样实验。 5. 亚硝酸的氧化还原性 请利用0.5 mol·dm-3NaNO2、0.1 mol·dm-3KI、0.02 mol·dm-3KMnO4、1 mol·dm-3H2SO4试剂, 6. 硝酸根的检出 取少量FeSO4·7H2O固体于试管中,滴加1滴0.5 mol·dm-3NaNO3溶液及1滴浓H2SO4,静置,观察现象。反应式为: 2+-+3+2+2-

7. 磷酸根、焦磷酸根和偏磷酸根的鉴别 (1)分别向0.1 mol·dm-3Na2HPO4、Na4P2O7和NaPO3溶液中滴加0.1 mol·dm-3AgNO3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生成的沉淀溶于2 mol·dm-3HNO3溶液吗? (2)以2 mol·dm-3HAc溶液酸化磷酸盐溶液、焦磷酸盐溶液和偏磷酸盐溶液,再分别加入蛋白溶液,各发生什么现象? 3-4-- PO43-、P2O74-和PO3-的鉴别方法: 8. Sn2+、Pb2+、Sb3+、Bi3+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现有0.1 mol·dm-3的SnCl2、Pb(NO3)2、SbCl3和Bi(NO3)3,2 mol·dm-3NaOH、6 mol·dm-3NaOH 和40%的NaOH试剂。请制备少量氢氧化物沉淀,并试验这些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9. Sn、Pb、Bi不同价态离子的氧化还原性 -3-3

(完整版)高考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常用方法资料

有机合成的文化的构成与训练 有机合成题,近几年的江苏高考题中,重现率几乎百分之百,从04年的“由丁二烯通过双烯合成,制备甲基环己烷”到05年的“以溴代甲基环己烷为原料合成6-羰基庚酸”,每年的命题方式、形式略有变化:04年重点在推断物质结构,书写结构简式和化学方程式;05年着重在设计合成流程图,具有新意,但难度太大;06年有所改进。 一、要讲技巧,更要讲思想。 ㈠有机合成的重要意义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合成自然界已存在的和自然界并不存在而人为设计的具有特定结构,因而具有特定性能和用途的有机化合物以造福人类。现在已经发现的三千多万种物质中,绝大部分是科学家合成的有机物。 在1828年武勒开始有机合成直至本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一直是从原料开始,逐步经过碳链的连接和官能团的安装最后完成的。但由于没有通用的思维规范,其设计过程往往需要相当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十分困难。1964年E.J.Corey首创用逆推的方式设计合成路线,由于他独特的操作方式,高度规范合成设计的程序,并使其具备了相对固定的逻辑思维推理模式,因而易学易用,大大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发展。E.J.Corey也因此获得了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 人们对有机产品的研究,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了。如果预测某种结构的有机物具有某项特殊用途,或特殊性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寻找合适的原料,采用合理的合成路线,来合成该物质了,所以有机合成具有广阔前景。 ㈡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原则 ①原理正确、步骤简单(产率高) ②原料丰富、价格低廉 ③条件合适、操作方便 ④产物纯净、污染物少(易分离) 二、有机合成题的训练方法 首先要掌握“学情”,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其次要用经典的例题,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题进行典型引导,以建构有机合成的“模型”;再次要充分利用各类有机框图题,进行逆向思维,即以这类题为“素材”,灵活地进行合成路线的训练。 ㈠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①官能团的引入、消除“硬装斧头柄”。究其原因是学生有机基本反应类型掌握不扎实。 ②步骤先后随心所欲。究其原因是没有很好理解有关官能团的相互影响等知识。 ③合成“绕圈子”看不出是为了保护官能团。究其原因是思路狭窄,没有理解条件对反应进行的影响。 ④题给信息不能很好的吸收应用。究其原因是对题给信息解读不够,审题也不严密。当然,也和教师给学生相关的训练太少有关。不妨把经常出现的信息归纳整理给学生。 ㈡有机合成的常见题型 ①给定原料、指定目标分子,设计合成路线,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例如:以乙烯为初始反应物可制得正丁醇(CH3CH2CH2CH2OH),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下式中反应的中间产物(Ⅲ)可看成是由(Ⅰ)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Ⅱ)中的2-位碳原子和2-位氢原子相连而得。(Ⅲ)是一种3-羟基醛,此醛不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