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鼓励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想法,提供多思独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我都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把握住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Windows画图板作图技巧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生同时上机画出八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并比一比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迅速而认真地画着,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显示器上的图形,生怕不符合要求,尽管学生非常仔细认真,但所画出的三角形还是大小不一,比赛结果是我领先于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学生感到很惊讶,这时我告诉学生:我先画好一个三角形,然后运用复制的方法完成了另外七个三角形的绘画工作。于是学生提出了质疑:能不能用移动的方法删除图形呢,我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给予了表扬,但并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组织学生上机操作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得出了结论:可以运用移动的方法删除图形。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既深化了知识,又引导了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解决问题,启迪创造性思维,孕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境,孕育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1、创设兴趣情境,激发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思维的动力,人的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明显高于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情绪高涨取决于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据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有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唤起他们的强烈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

如:我在教学指法时,一上课,我就和学生进行了一场指法比赛,结果是我远远领先于学生,学生有些不服气,我告诉学生老师事先并没进行练习,而是老师掌握了键盘操作指法,如果你们掌握了键盘操作的指法,打字速度一定比老师快得多,我的话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学生们睁大眼睛,等待新知识的学习。

2、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维护和承认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要多给一些关爱,让他们时刻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才能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其次,注意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要为学生创设敢想、敢问、敢说的学习氛围。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异想天开的问题,也应该给予鼓励。肯定他们敢说、敢想的一面,保护每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在所任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李楠的小女孩,在一次创作中以黑色为背景色画了一个房子,我发现后并没有阻止她,而是看她画下去,接下来她又画了星星和月亮,等她画完了我向她微笑着点点头,并在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她非常高兴,此后每次课上她都大胆创作,进步非常快。第三,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

3、营造展示自己的氛围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而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时期,天真活泼,这种欲望更为强烈,特别是在他们自己感到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表现的十分突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每节课上,我都给学生足够的创作时间,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

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创作后让学生展示作品,说明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品,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学习迁移,激发创新意识

迁移是指运用自己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律去解决新的问题或将已经习得的概念、规律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后继学习,在我教学退出画图板窗口时,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先让学生玩纸牌游戏,然后从纸牌游戏中退出来,并让学生说说怎样退出纸牌窗口,学生由此得到启发,并从中产生联想和创新的欲望,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退出纸牌窗口的方法。这种迁移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学生能够由于迁移而不断的掌握知识,这就为“教为不教”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知不觉的被激发出来。因此,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使学生通过参与、思考、迁移、创造获得新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四、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既不限于一种思路,也不局限于既定形式,而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同一个问题,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思考方法,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学习的各种信息。如我在教学图形的删除时,先出示一个画面,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删掉其中的一个图形,怎么办?学生说出了四种答案:①用橡皮擦;②用放大的橡皮擦;③用清除图象的方法删掉;④先将要删除的图形选中,然后单击删除选定区域。答案出来后,不管对与错,我没有下结论,而是把答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上机操作逐一进行验证,第④答案比较简便,这样使那些疑惑的同学顿时思路开朗了。如果我只是拘泥于一种画法,势必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问题的过程,不拘一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特见解。

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的实施者,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任,应把握住课堂教学这个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善于求异,发表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持之以恒,我们才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020年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书(最新)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书(最 新) The work plan has clear goals and specific steps to enhance work initiative,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work proceed in an orderly manner.

2020年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书(最新) 20xx年教师继续教育计划书(一) 一、指导思想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教育,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必须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能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创新……否则将无法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继续教育工作要以xx大精神和“xxxx”的重要思想及全国及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省市县有关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广大教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教师七要七不准”、学校制定的“教师师德修养十六条”、“实验中学教师十不准”等,并于期末举行有关以上内容的闭卷考试;组织教师观看《师表风范——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职业道德启思录》和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报告录像。 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师德系列教育活动。要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写好学习心得。学习中要联系学校和个人实际,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创新工作的新任务和学校的新要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训斥学生、不经学校允许擅自收费、随便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的现象。增强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师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做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 1.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地区,在“十五”计划期间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 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2.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

2020年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xx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实 施 方 案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教育部第7号令),为贯彻 落实教育部《xxxx-xxxx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教师司[xxxx]24号《关于支持“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展中小学 教师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为目标,以远程培训为手段,充分利 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优势,通过实施远程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探索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新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逐步构建“以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依托,校本培训为基础,远程培训为主要手段”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二、工作原则 1.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原则。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市教师培 训中心具体负责整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力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工协作,共同负责,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实效性原则。按照教育部及省继续教育规定,xxxx至xx年,每位中小学教师应完成不低于240学时的在职非学历进修。各县(市)区、学校应根据本地、本单位教师队伍实际状况,坚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具有针对性地选择中小学教师必修、选修课程,进行系统培训,切实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3、创新性原则。坚持以创新求质量,以创新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坚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积极探索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的规律和特点,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的迅速发展。任务与目标: 三、任务与目标 1.建立和完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现代化教师远程教育制 度,积极探索通过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以“xx教师教育网”为载体,形成远程培训、脱产研修、校本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2. 构建以“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为依托,xx市教师 培训中心为主体,县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地,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开放灵活的中小学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3. 实现共建共享的资源开发体系。“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网”依据国家开发项目和以全国专家为主体,进行国家资源开发,xx市教师培训中心依托我省师范院校的专家教授、省市教研员和中小学一线骨干优秀教师开发地方资源,形成可满足各级、各类教

教育部长详解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部长详解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 以下是关于教育部长详解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详细介绍了3月3日经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新一轮《行动计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一计划是教育系统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蓝图。为什么要制定新一轮《行动计划》?周济说,温家宝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这充分表明,实施新一轮《行动计划》应是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新一轮《行动计划》,是在1998——2002年顺利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证明,每五年制定一个行动计划的做法,非常切合教育工作实际,能充分体现新一届政府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 ·

才强国战略上的意图,为教育多办实事。周济说,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实施新一轮《行动计划》,我们要深刻思考教育与现代化的三个方面重要关系:首先,要深刻思考教育发展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困难是人多,最大的优势也是人多,这是一个突出矛盾,矛盾转变是有条件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教育。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次,要深刻思考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面旗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始终是教育系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再次,要深刻思考教育体制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发展教育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要始终摆在公共行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公平,履行促进教育发展的职责。怎样实施新一轮《行动计 ·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考试答案-(1921)

单选题(共 30 题,每题2 分) 1.根据本课程, ()比较重视国外专利。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2. 根据本课程,我国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其中“三位一体”不包括以下哪项?() A.地方政府 B.企事业单位 C.高等学校 D.中小学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3.根据本课程,马丁·特罗认为,()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A.教授治校阶段 B.普及化阶段 C.精英教育阶段 D.大众化阶段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4.本课程提到,()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研方法。 A.文献研究法 B.比较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5.根据本课程,()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6.本课程提到,()是科学共同体取得社会信任的一个关键基础。 A.创新发展

B.有条理的怀疑 C.科研诚信 D.道德底线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7.研究可以把以前的经验变为有效的东西,随着实践工作的进行,人们会积累很多 经验。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验缺点的是()。 A.经验是此时此地的产物,有局限性 B.经验有惰性,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C.经验没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 D.经验的灵活性太大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8.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主要矛盾是()。 A.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 B.结构不合理 C.高等教育资源均衡问题 D.高等教育资源质量问 题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9.根据本课程,社会角色理论是跨学科的一个综合的一个行为科学理论,它是从()发展起来的。 A. 上世纪 70 年代 B. 上世纪 60 年代 C. 上世纪 50 年代 D. 上世纪 30 年代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10. 教育研究对教师来讲分为三个层面,为教学、教育和()。 A.思考 B.学习 C.治理 D.管理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11.()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是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A.基础科学 B.社会科学 C.技术科学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鼓励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想法,提供多思独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我都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把握住学生提出的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Windows画图板作图技巧时,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生同时上机画出八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并比一比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迅速而认真地画着,屏息凝神地注视着显示器上的图形,生怕不符合要求,尽管学生非常仔细认真,但所画出的三角形还是大小不一,比赛结果是我领先于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学生感到很惊讶,这时我告诉学生:我先画好一个三角形,然后运用复制的方法完成了另外七个三角形的绘画工作。于是学生提出了质疑:能不能用移动的方法删除图形呢,我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给予了表扬,但并没有马上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组织学生上机操作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得出了结论:可以运用移动的方法删除图形。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既深化了知识,又引导了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解决问题,启迪创造性思维,孕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情境,孕育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如果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孕育而生。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项目进展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2003年9月

(扉页正面)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项目进展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2003年9月

(扉页背面) 主编:谢焕忠 副主编:雷朝滋袁成琛 编委:杨东占娄晶冯吉兵 秦征吴砥

序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教育的全新发展模式和改革。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使我国远距离教育由单向非实时的函授和广播电视教育,向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双向实时现代远程教育过渡。1996年前后,国内部分大学先后开始了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和实验工作,并初步提出了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构想和发展框架。1998年,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需求,教育部在高校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开始制定《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 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反映出党和政府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发展的总体要求,教育部制定了《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对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原则、发展思路、组织管理、建设内容、发展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的发展方针。教育部党组对实施该工程十分重视,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强调了要“软硬件两手抓,网

络卫星两手抓,远程教育、软件开发与产业化两手抓”,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有市场导向、成本核算和社会效益观念等,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重点组织了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标准化研究与制定、关键技术攻关、远程教育试点等重大专项,以全面推进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4年来,国家共投资4.6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成绩显著。CERNET和卫星教育网络的扩展扩容、升级改造与互连互通,使我国“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初具规模。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开发全面铺开,成果丰富。其中,关键技术攻关解决了阻碍远程教育发展的多项难题,开创了全新的网络联合办学模式,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全面、深入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成绩斐然,构筑了完善的远程教育标准体系,建立了标准化测试平台和认证中心,为各种远程教育系统的互连互通和各类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高起点、高质量,社会反响很大,走在了国内前列。同时,在上述建设的基础上,又陆续开展了视频会议、网上合作研究、网上招生录取以及网络教育试点等多项重大应用,使“天地合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了投资效益。

区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4-2008年新安县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改革开放尤其是“九五”时期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与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安教育在国家贫困县的薄弱基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1997年通过省级“两基”验收为标志,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实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学校普遍使用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形成了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主体、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普职成教育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县域教育体系,并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一些方面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基本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为新安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当前乃至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使全县人民全面跨入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适应新的挑战,抢抓机遇,再创辉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育人为主,以人才为本,教师为主,积极调整教育发展战略,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战略,不断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努力建设教育强县,逐步缩小与全国教育先进地区的差距,扩大和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新安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充分发挥教育在县域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一、指导思想 1.坚持教育为本的百年大计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衔接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联系新安县“十一五”发展规划,以整体提升县域教育发展水平为目标,落实发展教育为新安人民服务宗旨,推动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社会反哺教育,把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和开发人力资源作为一切发展的目标、主体和动力,把提升农村劳动者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措施,把蕴藏巨大财富和能量的教育事业作为新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石和动力,为实现全县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强大而持续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全国、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教育发展要积极适应新安农业向电力、冶炼、煤炭和旅游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向城镇社会转型时期的新变化,又要面向未来适时调整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既要立足县情规划教育发展,又要面向全国培养输出人才;既要以满足未成年人的教育需求为己任,又要完善开放的县域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一切愿意学习的人提供成才的机会,增强教育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全县人民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3.坚持“巩固、深化、提高、持续”的内涵发展模式 以布局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为基础,注重内涵发展,坚持“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旋律,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

大学“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验收报告

编号: 大学“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 验收报告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费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经费总额度:_______________ 批准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建设起止日期:年月至年月

“振兴计划”办公室制表 验收大纲 一、验收依据 1、教育部《而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il?划》 2、教冇部、财政部《面向21世纪教冇振兴行动汁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3、同济大学而向二十一世纪教弃振兴行动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4、同济大学关于启动教冇振兴行动计划项目若干意见的通知 二、验收内容 1、项目建设计划、内容、目标简介 2、资金投入及运作情况 3、项目建设实施及完成情况 4、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项目建设单位对项目建设的自身评价) 三、脸收方式 1、建设项目完成后,由建设项目负责人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项目验收报告 2、项目投资经费由财务处会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基建处等职能部门进行统汁、分 类,请审计处审核。 3、由学校"行动计划”办公室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 4、验收小组在听取总结汇报后考察建设情况、座谈建设成果,就建设情况、完成情况、 建设质量提出验收报告。 5、在上述工作完成后,将验收报告一式二份报“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审圧。

项口建设计划内容、H标简介(所填内容应与申请书所列内容基本一致)本栏可增附页

教育学院中心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教育学院中心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 教育学院中心组深入学习《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发布日 期:2018/04/10浏览次数:335返回 4月9日,教育学院党委在教苑楼a座704会议室举行中心组学 习会.院党委委员、班子成员以及教工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会由院 党委书记徐晓明主持. 作为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本次学习会结合学院教 师教育的办学特色,着重围绕《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近期重要文件精神开展学习. 首先,夏惠贤院长进行专题辅导报告.夏院长从五大目标、十大行动为切入点,以清晰的思维导图为指引,全面解析了行动计划的指导 思想、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与此同时,夏院长结合学院发展现状,对 学院在“师德养成”、“教师培养”、“乡村教师素质提高”、 “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申报”、“高水 平基地建设”、“师资队伍优化”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具 有的特色与优势,面临挑战及改进思路,一一进行了梳理与分析. 夏院长介绍了我院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方面的努力,凸显了我 院在推进教育公平、改善教师资源供给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发挥 了“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拓展到祖国 的四面八方. 夏院长强调:我院作为教师教育特色学院,必须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育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着眼于培养未来卓越教师的高度,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要切实落实师德建设新要求,提升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应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师生的所思所虑,所作所为. 夏院长辅导报告之后,与会人员结合各自分管工作,交流了学习体会.胡国勇副院长对进一步完善我院教师发展的指标体系、打造符合学科规律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育体系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最后,徐晓明书记进行了总结.本次院党委中心组学习会既有理论辅导,又有实践讨论,与会者不仅明晰了国家未来五年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宏伟目标,同时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学院在此宏伟目标下的使命与担当,增强了工作的紧迫性与责任感. (供稿:教育学院党委)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文)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文)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本文是本人精心编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希望能帮助到你!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

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广泛应用并导致教育系统发生深刻的变化,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当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这些动向预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 教育法规体系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所有这些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顺应时代要求,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

韦州镇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韦州镇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韦州镇是同心县东部的一个千年古镇,这里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氛围比较浓郁。为了让这块古老的土地依然能够焕发生机,保障适龄儿童、少年能够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缩小与县城和川区的差距,追求相对均衡的教育,为本地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素质的人才,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基本情况 韦州镇位于同心县东北部90公里处,吴予路、韦同路、纵横交错,俗有“南下环庆通关中,北越吴忠达塞外”之称。全镇总面积430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3万多人,回族占全镇总人口的78%,集镇人口密度为宁夏山区乡镇之首,6平方公里的集镇区,常住人口达到1.8万多人,城市化率达到49%,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工矿企业为支柱,商贸为载体,并逐渐向采矿业、冶炼业、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型集镇,也是全县的资源大镇,商贸重镇,工业强镇。 全镇现有学校16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完小9所,初小6所。校舍建筑面积16256平方米,有教职工178人,其中本科63人,占35%,专科73人,占41%,高中(中专)及以下42人,占 24%。特岗教师21名(中学18名,小学3名),县聘教师7名(中学3名,小学4名),有各类支教教师12名(中学5名,小学7名)。全镇现有在校学生4346人,其中初中1376人,小学2970人。 韦州镇中心学校2003年高标准通过了“普初”验收,2005年韦州中学作为同心县第一批接受吴忠市“普九”验收的学校,于2006年通过了区级验收,2008年“两基”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韦州镇的教育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呈现了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师资队伍稳定敬业,办学效益明显彰显。但是由于小学近年来投入不足,造成了办学条件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跨世纪社会现代化 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为 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 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特制定本 行动计划。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 要时刻,xxx同志又深刻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 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 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 略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国教育发 展水平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振兴 我国教育事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客观需要。我们要高举*****伟大旗帜,认真遵循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备指导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把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教育推向21世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及《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在落实。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同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作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到xxxx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一、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1、2000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两基"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在"十五"计划期间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健全督导机构,完善督导制度,保证"两基"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2、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

关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的纲要

关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的纲要关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的纲要 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昨日了《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未来5年,江苏青少年校园足球如何发展,都在这份纲要中。今年开始,足球成为包括幼儿园娃娃在内所有学生体育课的必学内容。 记者注意到,“纲要”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必学内容。其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每班不少于一节足球课,不少于三次以足球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高中开设足球选修课,配备专兼职足球教师,教授足球校本课程。全校不少于50%的学生经常性参与足球活动并掌握相应的足球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到各省辖市按照“3所高中、9所初中和18所小学”比例、各县(市)按照“1所高中、3所初中和6所小学”比例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还将重点扶持女子足球发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经常性参与足球活动人数女生比例应高于30%。确保逐步扩大足球特色学校女足队伍规模。 有家长担心,年龄小的孩子参加足球运动时会不会受伤?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目前已经有多所足球特色幼儿园。江苏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细分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制定并实施《江苏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大纲》,并配套训练指导丛书。此外,江

苏还将建立健全涵盖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过程管理、保险赔付的青少年校园足球风险管理制度。江苏目前每年为学生投了4000万的意外伤害险,未来将考虑设立一个足球相关的意外险。 对爱踢球的孩子来说,找不到场地是眼下一个大难题。在“纲要”中专门提到,各省辖市要结合体育公园等场所,因地制宜建设天然草坪的青少年校外足球活动中心,体育彩票公益金予以补助,在规定时间内向青少年学生有组织开放;完成“新四个一”工程的市(县、区)中心体育场地要在规定时间内向青少年学生有组织开放,扩大青少年足球校外活动网点数量和经常性参与校外足球活动人数。 按照规划,江苏xx—xx年建设超过60片供青少年校外活动使用的'天然草坪标准足球场地并投入使用。到2018年江苏省内100片供青少年校外活动使用的天然草坪标准足球场地全部投入使用。 要建100块天然草坪 发展10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发展10000名校园足球运动员 要建100所足球特色幼儿园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计划方案

北集坡中心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结构的核心与基础,学生的一切发展都是在此基础上来展开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推动和指导各地开展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

目的任务、实施途径、基本原则、组织领导等提出了要求。同时,根据《宣汉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宣教办[2010]94号)特制定此教育实施方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容 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各处室、各科任老师尤其是教导处、政教处、班主任、政治教师,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意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校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能自觉地使教学与德育活动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共青团、少先队、少年团校、学生干校等学生社团都应该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具体丰富的活动舞台,努力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还应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详见每学年的《XX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三、实施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

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全文)

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全文) 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 (xx年—2020年) 振兴我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青少年体魄强健、实现中国梦江苏篇章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组成,是提高足球运动水平的坚实基础。为科学指导我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特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规模快速增长,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取得了一定成绩,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青少年足球发展规模快速增长。 xx年以来,我省以校园足球活动推动青少年足球普及和提高水平为主要工作抓手,扎实同步发展。至xx年,全省各市成立了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办公室,并组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布局网点学校从xx年以前的46所足球项目传统学校增至329所(其中苏南132所,苏中40所,苏北157所),注册校园足球运动员从1519人增至3794人。省运会青少部足球比赛由上一届的五个组别增加到六个组别,参赛人数由808人增加到1312人。“省长杯”校园足球阳光联赛从xx 年前的四个组别增设到十个组别,参赛运动队从不足35支发展到84支运动队。已培训校园足球指导员799人,D级教练员422人,C级

教练员85人,校园足球指导员讲师24人,校园足球网点学校校长与管理干部331人。从事青少年足球工作的裁判员和服务人员规模稳步提高。 (二)青少年足球运动竞技水平显著提高。 近年来我省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持续攀升,取得了一定成绩。我省先后获得了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xx年)女子组冠军、男子组第三名,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xx年)男女组亚军;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xx年)小学组团体一等奖和初中组团体一等奖;xx 年共有4支代表队进入全国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决赛,南通市海南小学获得总决赛第二名。先后荣获第七届全国城运会(xx年)女子乙组冠军、女子甲组亚军和十二届全运会(xx年)女足青年组冠军。同时,我省涌现出一批高水平青年足球运动员,从xx年至今,我省入选国家队34人次,国青队47人次,国少队69人次。 (三)社会关注度明显加大。 青少年足球运动以校园足球为宣传依托,广泛开展了校园足球系列赛事、青少年足球训练营、足球明星进校园等活动;以连续承办亚足联U系列比赛为宣传窗口,积极开展了青少年足球国际交流;以南京亚青会、青奥会为宣传契机,有效进行了青少年足球启蒙活动;以新媒体形式为宣传平台,积极发布了青少年足球开展情况,为我省青少年足球活动开展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取得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