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保险高层参考信息20120501

保险高层参考信息20120501

保险高层参考信息20120501
保险高层参考信息20120501

本期目录

特约专栏

【我国交强险正式对外资开放

多元竞争利好消费者】

【银保未见起色业务结构成寿险企业“最后的较量”】

行业重点关注

〖行业观察〗

【外资保险公司今起获准经营交强险】

【多家险企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合众人寿等在列】

〖市场观察〗

【八家非上市险企年报亮相中小公司未进盈利周期】

【交强险全面对外开放外资保险公司正式涉足】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推出或仍“不见草动”】

监管信息

〖政策〗

【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发布】

【保监会:支持民资参股保险机构】

【保监会:通报部分公司整改规范中介业务情况】

〖区域监管〗

【安徽保监局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

【新疆保监局力推责任保险发展】

【广东调整保险业结构个人代理重返第一大渠道】

同业跟踪

〖公司要闻〗

【方正集团持股海尔保险超50% 海尔保险或更名方正人寿】

【安邦集团化深圳寻根旗下财险总部先行由北京迁往深圳】

【新华保险一季度保费收入逆市飘红同比增长约16% 】

〖保险业务〗

【中航三星人寿推出家承终身年金保险】

【平安人寿安盈人生上市】

【人保财险大规模推介文化产业保险产品】

〖品牌〗

【中国人寿财险四产品获评年度保险产品】

【平安人寿平安产险获标准化最高评级】

【新华保险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营销〗

2012/05/01第 275期

【中国人寿入驻上海市1420家便利店】

【中国人寿联合携程网推出增值服务专线】

【大地保险与世捷开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理赔服务〗

【平安保险率先推APP车险报价】

【太平洋寿险“五一”小长假推出“SOS全球救援尊享服务”活动】〖经营管理〗

【国寿业绩下滑杨明生力保市场三分有其一】

【新华保险开展理赔明星选拔活动】

【永安保险多措并举改进理赔服务质量】

〖区域公司关注〗

【石家庄人保财险为第五届“正博会”提供保险服务保障】

【东莞人保财险扩大险种范围延伸服务领域】

【江西大地保险开展综治宣传月活动】

【江西平安产险设立平安调解点提供“安心理赔”服务】

高层论道

【刘春华:保险专业中介市场洗牌保险公司审慎应对】

【李迎春:中华保险二次创业三步走】

风险预警与机会提示

【调整态势依然寿险业短期形势严峻】

分析评论

【决策层首度专项调研保险业王岐山在沪考察多家险企】

【险资投资期指呼声渐高国寿等已确定开户目标机构】

【保险公司加紧掘金“银发市场”】

【我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及其协调发展】

特约专栏

【我国交强险正式对外资开放多元竞争利好消费者】

4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五条第一款由原来的“中资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修改为“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条例的修改,标志着我国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市场,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交强险市场大门对外资打开

交强险全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自2006年正式实行。这是中国内地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保险制度。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未承诺允许外资公司经营强制保险业务,外资公司一直被挡在交强险业务的门外。

在我国,车险业务包括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两大块。车主可将交强险和商业险分开购买,但理赔的麻烦程度让人望而却步,“就买一家”成为车主购买车险的首选,因此形成了交强险与商业车险捆绑销售的局面。

由于只能经营商业车险,在华外资财险公司不得不采用与本地同行合作、分别承保的方式,曲线进入市场,但成本高昂、方式受限、手续烦琐,使得外资公司在内地车险市场的拓展举步维艰,无形中少了很多潜在客户。

据悉,目前在华外资财险公司有21家。由于交强险业务一直未放开,目前只有少数几家经营商业车险业务。

交强险承保的受限,直接影响了外资财险公司的发展规模。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外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为52亿元,仅占全部财险公司保费收入的1.1%。

2010年国内交强险保费收入840.5亿元。专家指出,外资财险公司进入中国交强险市场,有利其扩大在华市场份额。

意在中国商业车险市场

受访的多家外资保险公司表示,正在做多方准备,试水交强险市场。

但实际上,交强险实施以来的运营情况并不乐观。2011年8月,保监会公布的交强险第四份年报显示,2010年33家财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经营亏损高达72亿元。

这个看似赔本的买卖,为何会引起外资的兴趣?外资财险公司更多看重的是交强险背后商业车险这块蛋糕。

“只有具备了销售交强险的资格,我们才能真正进入车险市场,独立自主地开展业务,分享商业车险的蛋糕。”一家外资公司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占财险市场规模约七成的车险,一直是财险公司最大的业务收入和利润来源。尽

管交强险是亏的,但与商业车险捆绑起来,实际上保险公司是赚钱的。

保监会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财产险业务受益于商业车险的持续“给力”,全年保费收入4618亿元,同比增长18.5%,保费增速和盈利能力均达到历史高点。

交强险对近年来商业车险投保率的上升作出了积极贡献。交强险实施以来,机动车投保率从2005年末的36%提高到2010年末的49%,其中汽车投保率由58%上升到79%。

短期难改国内车险市场格局

交强险市场的放开是否会对中资险企构成冲击?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主任王绪瑾表示,交强险对外开放,短期内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因为产险的销售主要看渠道和网络,外资保险公司网点较少,网点布局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

“目前市场上的龙头保险公司比如人保、平安、太保等由于具备强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但中小公司或将受到较大冲击。”王绪瑾说。

此外,要在国内经营车险业务,需要一定的经验与数据支持,而目前在华外资财险公司只有少数几家经营商业车险业务,缺乏经验和数据。

某外资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外资险企与中资险企的策略和竞争优势不同,外资险企的优势在于经营高端客户市场,不会盲目在车险市场上疯狂追逐份额。

多元竞争助力车险服务升级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外资险企的加入意味着更多的选择。

“这些年实在是被繁琐的车险理赔弄怕了,如果外资公司在效率和服务方面能比本土企业更好,即便价钱高一点,也会考虑外资交强险产品。”车主冯先生表示。

在中资险企独霸车险市场的情况下,“理赔难”一直备受广大车主诟病。在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保险公司缺乏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强产品创新的动力与压力。

专家认为,在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的同时,对我国整个车险市场来说,外资进入的积极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充分竞争推动这一市场的服务升级。

返回目录

【银保未见起色业务结构成寿险企业“最后的较量”】

四家上市保险公司一季度的保费数据相继出炉,在银保业务难见起色的2012年,个险渠道作为寿险企业最核心的业务渠道,肩负起更加艰巨的“保增长”重任。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寿险银保业务单边下滑,退保率不同程度上升。相比之下,四家上市险企个险渠道的保费收入均实现了难能可贵的正增长。然而,在个险渠道增员困难、人均产能停滞不前的大背景下,2011年年报揭示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续期业务对保费增长的贡献度正在逐步提升,业务结构已经成为诸多寿险公司“最后的较量”。

银保未见起色

四家上市公司一季度保费数据显示,寿险保费增速仍然处于放缓的态势,新业务增长存在压力。从前两个月保费增长的情况看,寿险公司1月份普遍取得了“开门红”业绩,但2月份保费增长出现反复,如太保寿险2月份单月保费出现负增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2月份保费增速也均较1月份出现下降。

根据2011年年报,银保业务的占比高低,成为退保率的“晴雨表”。受银保监管政策、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2011年各家保险公司银保渠道保费收入明显下滑,其中平安人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下降30%。并且迫于业绩压力,银保渠道期缴保费的下滑幅度超过了趸缴保费的下滑幅度。

从占比结构看,银保业务占比较高的寿险公司,退保率相应居高。如新华保险2011年退保率较前一年上升1.8%,主要源自一款2006年开始大规模销售的分红型两全保险,现金价值在

第五年末超过了保费本金,客户由此选择退保;太保寿险同样因为银保业务占比较高,退保支出大幅增长,达到113.6%,居四家上市公司之首。而在四家上市公司当中,中国平安恰恰因为银保业务占比较少,退保率仅为0.9%。

显然,退保率上升与2011年上半年加息、保险产品投资收益率下降直接相关,寿险产品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力下降。年报同时显示,尽管寿险退保率有所上升,但保单持续率相对平稳。如中国人寿2011年保单持续率(14个月及26个月)分别达到92.5%和86.9%、平安人寿保单持续率(13个月和26个月)分别达到94.2%和89.5%、太保寿险保单持续率(13个月和25个月)分别为92.7%和89.8%、新华保险保单持续率(13个月和25个月)分别为91.45%和88.3%。

目前业内存在一种担忧,2012年分红险保单收益率水平将普遍面临下调,每年四五月份是寿险公司向投保人发送分红通知书的时间段,这或许会继续增加退保风险,并给保单销售带来压力。

产能未见提升

今年以来,代理人数量增长未见起色,能否通过个险渠道增长来缓解银保渠道下滑构成的负面影响,仍然有待考验。

从渠道策略上看,平安人寿正凭借强大的个险渠道缓解银保渠道下滑的影响。以规模保费为例,平安人寿2011年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占比高达85.4%,较201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

但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平安人寿代理人数量增长也进入了瓶颈期。保险代理人的个人产能难有明显突破,2011 年以首年规模保费计算的代理人产能已经下降了5%,虽然这可能与代理人数量增长7.4%有关,但未来代理人产能的增速可能较低。

在增员困难的2011年,寿险公司代理人数量相对稳定。其中中国人寿代理人数量较前一年年中上升了2.3万人,平安人寿代理人规模由前一年年底的45.4万人小幅增至48.7万人,太保寿险代理人规模则由前一年年底的28万人小幅增至29.2万人,新华保险代理人规模由前一年年底的19.9万人小幅上升至20.2万人。在银保受阻的背景下,诸多保险公司不约而同地加强了代理人考核制度,清退了不合格的代理人。

然而,各寿险公司代理人产能并未出现明显提升。根据各公司代理人产能提升的情况,2011年平安人寿月人均产能为7527元,较前一年年底下降5%;新华保险2011年代理人数量、产能分别增长1.6%和1.5%。

相比之下,中国太保代理人产能的提升是突出亮点。在2011年代理人数量稳定增长4.3%的前提下,代理人产能同比增长11.7%,居同业之首,并且持续3年提升;中国人寿人均产能则提升8.9%,代理人数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

“中国平安个险业务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要继续高增长难度较大,事实上2011年个险期缴业务已经开始下降,依靠趸缴业务才能维持个险新单的增长,这对2012年也是一个挑战。”国泰君安分析师彭玉龙称。

续期带动增长

尽管银保业务下滑带来了2011年寿险首年保费的下降,续期业务却成为规模保费增长的支撑力量。

数据显示,2011年平安人寿分红险业务占比继续提升,接近寿险业务的50%,万能险、投连险规模则持续萎缩。但值得关注的是,其寿险新单业务在2011年整体下降了6.7%,整体寿险业务的增速主要依靠续期业务。

与首年保费增速下滑的趋势相反,2011年各家公司续期保费收入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中国人寿续期保费达到1547.3亿元,增长20.9%,占比达48.6%;平安人寿实现续期保费1163.4亿元,增长31.6%;太保寿险续期保费达462.67亿元,增长37.3%;新华保险实现续期保费519.34亿元,增长45.4%。

续期业务对总保费的贡献度正在提升,表明业务结构优势将在未来逐渐发挥作用。从缴费结构来看,新华保险2011年首年期缴保费占比与2010年基本持平,但10年期以上首年保费从2010年的46.59亿元增长42.9%到2011年的62.43亿元,通过推出更多的长期传统健康险产品改善了产品结构,如意外险与健康险保费在总保费中的比重上升了1个百分点,业务结构及其期限结构在持续优化中。

相比之下,平安人寿2011年个险渠道首年保费增长7.3%,但首年期缴保费下降了3.4%,拉动首年保费增长的主要是趸缴业务,增长236.2%。

尽管面临着保费增长的压力,在整个2011年,多数寿险公司仍然通过推出10年期及以上期缴产品的策略来积极改善保费的期限结构,续期业务的滚动效应以及良好的业务结构在抵御寿险业经营周期性影响上的功效,已经获得诸多寿险公司的认同。

返回目录

行业重点关注

〖行业观察〗

【外资保险公司今起获准经营交强险】

此次将原条例第五条第一款修改为:“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该决定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此前条例第五条第一款为,“中资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此次修改将可从事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从中资保险公司扩展为所有保险公司。

由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未承诺允许外资公司经营强制保险业务,外资公司一直被挡在交强险业务的门外。今年2月,中美两国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中国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目前车险保费占我国财险市场70%以上,而交强险业务又是车险业务的基础,消费者为避免理赔不便,往往会在同一家公司购买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外资保险公司由于业务“跛足”,其商业车险展业困难。统计数据显示,外资保险公司排名前三的美亚保险、利宝保险和东京海上保险,市场份额分别仅为0.2%、0.1%和0.1%。

分析认为,对外资财险开放交强险经营权,是对我国进一步开放保险市场承诺的落实。美亚保险总裁高凯文此前对媒体表示,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期待相应细则出台,并将在遵循监管机构要求的情况下,择机开展车险业务。

返回目录【多家险企偿付能力逼近监管红线合众人寿等在列】

伴随着4月30日信息披露大限逼近,非上市险企陆续将年报公之于众,偿付能力表现较差者也被迫浮出水面,其中合众人寿与长安责任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双双接近监管红线。

记者最新统计,目前已有23家非上市险企发布2011年年报,合众人寿和长安责任险的偿付能力备受关注。合众人寿昨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5.97%,同比下降了61.06个百分点,距离100%的监管红线仅一步之遥;与合众人寿同病相怜的还有长安责任险,其去年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0.05%。

据悉,2009年和2010年长安责任险的偿付能力分别为101%和106%。尽管去年长安责任险几次增资共计3.2亿元,但这被快速增长的保费收入所稀释,下一步还将需要注资补血。去年年底,长安责任险相关负责人对外透露,公司资本金将由去年年底的8.5亿元增至15亿-20亿元。

针对105.97%的偿付能力表现,合众人寿解释,主要是受公司业务发展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所致。报告显示,在去年寿险保费整体负增长的背景下,合众人寿实现保费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29.3%。然而,该公司的整体经营表现与业务增长并不相称,各项开支快速增长令其偿付能力陷入尴尬境地。去年合众人寿营业支出高达109.1亿元,其中支出增长较为明显的包括退保金、理赔金等。合众人寿去年净利亏损8.99亿元。

曾经引以为荣的投资也没有对合众人寿帮上忙,该公司一改2010年投资收益8.52亿元的

表现,去年投资入账却为负数,亏损1.56亿元。分析人士指出,“利差、费差和死差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收入,要想继续发展业务,只能由股东不断融资来满足偿付能力监管要求。”

返回目录〖市场观察〗

【八家非上市险企年报亮相中小公司未进盈利周期】

截至4月19日,披露2011年年报的非上市险企已达8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统计时发现,大部分中小保险公司还未进入盈利周期,如国泰人寿与汇丰人寿分别亏损1.62亿元和1.46亿元;平安健康亏损0.53亿元;财险方面情况相对较好,永诚财险实现净利1.27亿元,三井住友实现净利润0.36亿元,安诚财险实现净利润0.038亿元;余者如中意财险、紫金财险均有亏损,亏损额分别是1.55亿元、1.48亿元。

相比而言,上市险企尽管在去年面临着市场下滑的压力,但净利润余额仍然是中小保险公司的几何倍数,如中国人寿去年净利润约为183.3亿元;中国太保净利润为83.13亿元;中国平安净利润194.75亿元;新华保险净利润为27.99亿元。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面临2011年银保业务下滑迅速、人力成本面临上升压力、产险竞争加剧等因素,上市保险公司不得不花钱铺路,去年上述四大险企的宣传广告费用逆势增长,全年合计广告投入达到70亿元,日均1917万元,以四家上市险企总利润水平做比较,约占总利润489.17亿元的14.3%。其中一些险企的宣传费用同比增长超过50%,如中国平安业务宣传费同比增长55%,新华保险广告费同比增长59.5%。

据记者统计,已披露信息的8家非上市险企总利润水平为-4.44亿元。从披露广告宣传费用的汇丰人寿、永诚财险等险企数据来看,其广告宣传费用反倒较去年减少了。如汇丰人寿广告费及业务宣传费368.5万元,同比下降7%;永诚财险广告宣传费2095万元,同比下降9.5%。

对此,一位某权威咨询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小保险公司,尤其是外资中小保险公司,其面临来自国内保险公司的竞争,在寻找和留住人才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按理说,应该加大品牌推广力度。

普华永道在去年底发布的《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报告中显示,在寿险公司方面,品牌认知度越来越困难,在“保险业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排名中为第5位;财险公司方面,品牌认知度在“最大的困难”排名中为第3位。

从上述8家非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情况来看,非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内容信息参差不齐。如仅以披露内容数量来看,险企年报页数多的有七八十页,少的年报页数仅有二十余页。

返回目录【交强险全面对外开放外资保险公司正式涉足】

4月的最后一天,修改后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正式发布,我国交强险市场5月1日正式向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中国保险业进入全面开放阶段。

此次将原条例第五条第一款修改为:“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该决定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此前条例第五条第一款为:“中资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此次修改将可从事交

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从中资保险公司扩展为所有保险公司。

交强险全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不包括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自2006年正式实行。这是中国内地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保险制度。

今年2月,中美两国政府发布《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中国决定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交强险。目前车险保费占我国财险市场70%以上,而交强险业务又是车险业务的基础,消费者往往会在同一家公司购买交强险和商业车险。外资保险公司由于业务受限交强险,也影响了开展商业车险业务。统计数据显示,外资保险公司排名前三的美亚保险、利宝保险和东京海上保险,市场份额分别仅为0.2%、0.1%和0.1%。

分析认为,对外资财险开放交强险经营权,是对我国进一步开放保险市场承诺的落实。有关外资公司此前对媒体表示,公司正在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期待相应细则出台,并将在遵循监管机构要求的情况下,择机开展车险业务。

交强险对近年来商业车险投保率的上升作出了积极贡献。交强险实施以来,机动车投保率从2005年末的36%提高到2010年末的49%,其中汽车投保率由58%上升到79%。

市场人士分析,目前市场上的龙头保险公司由于具备强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但中小公司或受到较大冲击。但对消费者而言,外资险企的加入意味着更多选择和服务的提升。

返回目录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推出或仍“不见草动”】

上周,保险板块表现抢眼,其中新华保险4月19日一度冲击涨停,全天涨幅达8.38%,其他保险股上周也表现抢眼。有消息称,管理部门正酝酿多项利好支持保险业,其中监管部门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险试点开放是其中之一。

尽管市场传闻递延型养老险试点开闸时点已经临近,近期或许有重大突破。4月20日,上海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依旧是光见风吹,不见草动。”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国务院领导来沪考察,尽管上海方面对递延型养老险试点颇为热情,但中央部委对此尚未定性。”

上海已准备4年

继温州金融改革试点获批、深圳出台金融创新方案之后,高层领导赴沪之行使得金融改革利好消息继续发酵,引发了市场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提速的预期。4月19日,保险股闻风而动。截至当日收盘,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上涨3.09%、2.55%、4.85%和8.38%。

事实上,上海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已准备4年,自去年年底以来,业内对个税递延型保险试点方案的呼声日益高涨。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推出尚存诸多困难,尽管试点方案获得国家税务总局的肯定,但是财政部尚未表态。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文件中就曾指出,“鼓励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会同上海市研究具体方案,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年初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要搞好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魏涛在其报告中表示,我国私人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两部分,企业年金和个人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税收递延政策是否对这两种方式免税是前期方案的争论焦点。对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免税是之前市场的预期,但是是否对企业年金中个人缴税部分免税则是争论的焦点。因为2010年底参加企业年金的总人数只有1335万,是否对企业年金个人缴税放开关系到税收公平的问题,因此如何兼顾公平是一个争论点。

魏涛表示,目前上海养老金税收递延方案可能对以上两种养老方式同时免税。上海养老金税收递延方案的免税上限可能设置在1000元,其中700元用于个人养老保险免税,300元用于企业年金免税;递延税率可能设置为20%。也就是说个人可能拿出个人工作收入的700元(700元是上限,可以小于700元)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如果企业为员工建立了企业年金,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缴纳的300元可以从税前列支。在参与形式上,可能暂时不允许个人单独进行,而是采用团体保险的形式,由雇主统一组织投保,从而增强税收的可控性。个税递延中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可以来瓜分这个蛋糕,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市场份额相对较大。

保险业对试点工作颇为期待

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是保监会着力有所突破的重点工作之一,正如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所表示,“要加大工作协调力度,争取国家税收政策支持,推动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开展。”

一位养老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延型养老险,即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能递延到领养老金时再交个税,不仅减轻当下税负,而且退休后收入不高,加之个税起征点不断上调,极可能不到个税起征点而免税。一旦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政策出台,对于鼓励老百姓买商业养老保险将是重大利好,因此,保险业界对此一直颇为期待。

分析人士表示,至2011年中期全国纳税人口约2400万,起征点提高后,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故大部分个税纳税人集中在大中城市。假设上海个税纳税人200万(大约占2010末上海市600万在岗职工的三分之一),再假设其中有一半的人参加税延项目,按照每人每年1.2万元的保险费来计算,那么这一市场的规模达120亿元,相当于2011年上海寿险市场保费收入的23%。考虑到这部分增量保费是长期期缴保费,其内涵价值的贡献要高于保费收入的占比。如果个税递延政策进一步在全国推广,将打破目前寿险业的增长困境。

返回目录

监管信息

〖政策〗

【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发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618号国务院令,公布修改后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新华社30日受权发布这一条例。

《条例》明确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条例》规定,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为了保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实行,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公司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未经保监会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条例》还规定,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

国家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对于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的、肇事机动车未参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或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情形,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

返回目录

【保监会:支持民资参股保险机构】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令保险业也因之而动。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日前在浙江温州调研时表示,保监会将适当调整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和措施,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以助力温州的发展。

增加险资投资无担保企业债券品种

项俊波在温州调研时的讲话,最引市场关注的便是关于投资方面的表述,包括将放宽无担保债券的投资范围,逐步增加保险资金投资无担保企业(公司)类债券的品种。

对于已开闸的股权投资和不动产投资等另类投资领域,项俊波表示,保监会将规范“重大股权投资”的内涵,对不属于重大股权投资的,实行事后报告制度。对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不动产投资计划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建立同类产品事后报告制度。明确保险集团可在下属保险机构的平台上组建专业团队,为集团内保险资金开展另类投资提供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保监会在调整政策和放松管制的同时,也将严格偿付能力、投资能力等方面的监管要求。项俊波同时表示,保监会将改革并建立与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相适应的产品发行、登记托管、交易流通、信息披露和风险控制等制度规范。积极推进和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的分类监管。

温州先试先行

项俊波透露,保险资金运用的这些新政策新措施,可以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

对于温州经济总量大、民间资金多,存在投资难的问题,项俊波表示,保监会支持符合条

件的民营资本参股保险机构或投资设立保险公司,支持温州积极引进各类保险机构,支持有实力的温州民营资本发起设立区域性、专业性保险公司,尤其是符合温州当地经济社会特色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参与温州多元化金融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据了解,保监会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将建立保险经营牌照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保监会拟推行的这些新政策和新措施,体现出保监会放松管制和简化审核,给予保险公司更多自主决策和自行投资权利的同时自担风险的监管思路。这些表述给了市场很大的想象空间,亦有市场预言,将有数百亿保险资金未来投资于温州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不过,保险公司对此态度却很谨慎,有保险人士认为,整体而言,温州的投资环境并不完善,在此投资试点需要审慎研究,保险公司不做随便砸钱的“慈善家”。

项俊波还表示,保险业还将积极参与温州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业务,拓展企业年金和探索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业务,同时积极参与地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参与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服务。

返回目录【保监会:通报部分公司整改规范中介业务情况】

中国保监会23日发布《关于保险公司落实监管要求强化中介业务管理有关情况的通报》,详细通报了14家保险公司落实监管要求、整改规范中介业务管理相关情况。

去年四季度,中国保监会针对当年保险公司中介业务检查查处的违法违规情况,向14家保险公司发出监管函,通报情况和要求整改。《通报》指出,除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余13家公司均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按期报送了落实整改情况报告,以印发专项工作通知、转发保监会文件,召开系统工作会议等方式,全面通报查处情况、传达监管要求、加强合规教育、部署自查自纠、开展内部问责。

自查自纠中,有的公司省级分公司对三四级机构抽查面普遍达到30%至40%,总公司组织对分公司的抽查面达40%。13家公司针对基层机构被查处的违法违规问题和整改自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共处理相关责任人员350人次,其中,降职4人、撤职8人、免职2人、解聘2人、辞退17人、开除5人、警告48人、记过15人、通报批评138人、罚款111人次合计64.47万元,多家公司对存在问题的省级公司总经理等主要管理人员作出了撤职、降职等处分。

《通报》同时指出,个别公司特别是有的大公司在认识上仍存在偏差,不从主观认识和公司管理上去深刻反思问题根源,而片面将违法违规归结于外在因素、外部原因,内部责任追究存在层次不够高、范围不够宽、震慑力不够强等问题。特别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违反《保险法》相关规定和监管函的具体要求,未按期报送专项落实整改情况报告,未以任何方式和途径说明公司是否开展整改工作。

保监会表示,将进一步抽查调研保险公司中介业务管理合规情况,持续严厉打击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督促引导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建立真实、合法、透明的合作关系。

此外,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针对保险总公司的跟进措施。一方面,继续针对违法违规金额较大、性质恶劣、情况严重的保险公司,实施包括下发监管函在内的进一步监管措施,必要的还将实施现场检查等监管举措。另一方面,将采取多种方式广泛调研,全面了解保险公司加强中介业务经营管理情况,评价公司在认识、制度、机制、执行、内控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效果,进一步探索完善相关监管制度。

返回目录

〖区域监管〗

【安徽保监局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保监会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部署,安徽保监局全面摸查车险理赔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治理方案,采取“以上促下、以查促改、以律促规、以外促内”的措施,逐步解决车险理赔难问题。

以上促下强化省公司责任

成立保监局局长为组长、各省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行业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小组,各省公司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负责制,强化省公司管控责任。以清理积压赔案为突破口,由省公司分管领导负责,集中解决疑难未决,加大对赔案质量和实效的全面考核。明确机构设立行政许可与理赔服务资源投入相挂钩,要求省公司加大理赔力量投入,规范理赔人员培训,统筹谋划适合地区特点的特色理赔服务。

以查促改解决理赔现实问题

在已启动的现场检查工作中,将理赔作为一项核心内容,重点关注下级公司对总公司理赔制度的落实与执行情况,理赔案件处理时效、消费者投诉与处理、赔案真实性情况以及理赔行为的合规性。对全省21家产险公司开展了车险理赔服务暗访,检查公司从接报案到现场查勘流程的服务情况以及理赔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行业内通报暗访结果。通过现场检查、暗访等手段,查找公司在理赔管理制度、服务效率和质量方面的问题,督促公司拿出切实可行措施,逐步解决车险理赔难问题。

以律促规统一行业服务标准

安徽省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全辖产险公司签订《安徽省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服务承诺》,统一行业最低服务标准。理赔时效性方面,要求接报案5分钟内主动与客户联系,30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5000元以内估损案件1个工作日内完成定损,1万元以下车损案件1个工作日内赔付。投诉处理方面,要求保险公司受理的投诉,3个工作日内必须明确处理意见。保险行业协会受理的书面投诉,受理当日必须启动调查程序。规范服务方面,要求理赔员挂牌上岗,用语礼貌,恶劣天气提供增值服务,给予道路救援。

以外促内加大外部监督

出台《安徽省理赔服务质量测评办法》,突出体现时效性、便捷性、透明性指标,通过数据分析、现场检查、暗访调查全方位测评理赔服务质量,引导公司提升车险理赔服务水平。联合省消协成立保险消费者维权站,与安徽交通广播成立“安徽车辆保险服务维权工作站”,拓展保险消费者的投诉渠道,采取“媒体—监管部门—保险公司”联动方式,完善纠纷调处机制、扩大调处覆盖面,切实解决保险消费者的实际困难。建立保险社会监督员制度,邀请省人大、省政协、省消协、省内高校、律师事务所、新闻等社会各界的8名同志担任“社会监督员”,对安徽保险业进行行风评议,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返回目录

【新疆保监局力推责任保险发展】

近年来,新疆保监局高度重视责任保险发展,不断加大责任保险发展力度,提高责任保险保障程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1年,新疆区内责任保险保费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32.61%,累计赔付支出7122.26万元,险种涉及领域涵盖丰富,共计为全疆各行业提供责任保险保障2483.46亿元。

新疆保监局始终坚持将推动责任保险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民生工程来抓,不仅将推动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主要关注点,更积极利用多种途径力推责任保险发展,提升社会对责任保险的认知度。2008年,新疆“1·2”德汇火灾发生后,新疆保监局局长孙建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向新疆自治区政协提交提案,建议在关键领域、重点行业,以立法等方式强力推行火灾公众责任险。2012年,孙建宁再次向自治区政协提交《关于大力推动责任保险发展的提案》,希望通过强化政府组织推动,进一步深化责任保险发展。

随着社会效益的日益显现,责任保险的发展受到了新疆自治区各级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新疆保监局充分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协调沟通,分别与新疆自治区教育厅、卫生厅、安监局、煤监局等政府部门联合下发了多份文件。同时,积极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新疆区内责任保险发展的基础制度建设得到了完善和优化。

“十一五”期间,新疆责任险保费收入从0.72亿元增加至2.23亿元,保持了年均25.37%的增长势头。从各险种发展情况来看,传统产品承运人责任险保费收入于2010年突破亿元大关,全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48亿元,占据了全疆责任险保费收入的半壁江山;其他新型责任险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以地方立法形式在重点领域强制推行的火灾公众责任保险,2011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652.35万元,较2010年同期翻了一番。从险种覆盖地域来看,纳入统保的校(园)方责任险、医疗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覆盖面逐年上升,扩面效果明显,已触及喀什、克州等边远贫困地区。领域逐步拓宽,社会效益日益显现。新疆责任保险业务从最早的集中于承运人责任险、校(园)方责任险等传统险种,正逐步向新的责任险——火灾公众责任保险、环境责任保险、电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等领域拓展。随着险种发展水平的提高,新疆责任保险的社会效益和服务能力也在不断彰显。

返回目录【广东调整保险业结构个人代理重返第一大渠道】

4月24日,广东省保监局发布一季度广东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全省实现保费收入515.2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财产险同比实现9.9%的增长,人身险保费为379.3亿元,同比下降4.5%。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寿险方面,个人代理渠道占比51%,自2009年以来首次反超银邮代理成为第一大渠道。

据了解,一季度农业保险属于增长较快险种之一,共为农业生产承担风险保障131.7亿元。不过,在13个险种中,农业保险是唯一未能盈利的险种。

个险三年来首度反超银保

广东保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广东银保渠道保费收入161.4亿元,同比下降了20%左右,个人代理保费收入189.4亿元,同比增长15%。这是自2009年以来,个人代理渠道首次超越银行银保渠道。

在这之前,据保监局介绍,银保渠道与个险渠道几度互相赶超。在2009年之前,个险渠道曾经多年占据半壁江山以上。不过,到了2009年,广东寿险业银保渠道迅速发展,开始超越五成比例以上。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期间,银保渠道占到整个寿险渠道的59%。

广东保监局新闻发言人朱伟忠表示,2009年以来银保渠道快速发展,银保和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分布不均衡,会导致大风险。本次个险渠道反超,是省保监局近期业务结构优化的结果。

而在农村市场方面,现场一省内大型保险公司负责人则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目前其公司寿险业务个人代理渠道更是该公司比较主要的营销渠道。而业内人士则告诉记者,个险渠道的反超也是寿险公司应对银保新政的结果。自去年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银保产品销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驻点银行网点营销后,寿险公司只能发力加强个险渠道建设。

一季度广东保费下滑1.1%

据广东保监局提供的数据,广东省(含深圳地区)第一季度共实现保费收入515.2亿元,同比下降1.1%。其中,财产险保费135.9亿元,同比增长9.9%;人身险保费379.3亿元,同比下降4.5%。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126.2亿元,同比增长31.1%,资产总额4249亿元,同比增长17.2%。

省保监局表示,下滑有两个因素,“一方面是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另一方面是行业主动调整。”朱伟忠表示,保险行业自2004年至2011年快速发展,积累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省保监局主动对行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据悉,广东保监局的上述调整措施始于去年,早于全国其他地区。

除了结构优化,近期省保监局也在大力推动各种风险防范措施与整治。据保监局提供数据,一季度,广东保监局共处罚机构16家次,处理责任人15人次;累计开出109.5万元罚单(机构96.7万元,个人12.8万元),并吊销保险业务许可证2家。据统计,一季度广东寿险退保率有所下调,寿险公司退保率0.81%,远远低于5%的警戒线。

在农业保险方面,据介绍,一季度省内保险业共承担各类保险金额6500多亿元,其中,为农业生产承担风险保障131.7亿元。据省保监局指出,一季度产险公司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健康险、保证险以及农业险都属于增长较快险种,占比分别提高0.8、0.7和0.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营效益方面,一季度省内产险公司实现承保利润9.5亿元,承保利润率为8.6%。不过,在13个险种中,农业保险是唯一未实现盈利的险种。

返回目录

同业跟踪

〖公司要闻〗

【方正集团持股海尔保险超50% 海尔保险或更名方正人寿】

人人都有个金融控股梦。

记者近日获悉,方正集团将受让海尔集团持有的海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海尔保险”)大部分股权,持股比例超过50%,获得控股权。作为方正集团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方正金融朝着金融控股集团的目标又迈进一步。股权转让完成后,海尔保险可能更名为“方正人寿”。

不过,股权变更和更名事宜仍需保监会批复,此后更名还需国家工商总局核准。

目前尚不清楚此次交易的确切价格。但记者从多个渠道了解到,由于保险牌照的稀缺性,虽然海尔保险累计亏损,但转让价格仍较初始投资有一些溢价。

记者就上述消息向海尔保险求证,对方表示不回应,一切交易进展以保监会批复为准。

终获控股权

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旗下拥有7家在上海、深圳、香港及马来西亚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拥有证券、期货、投行、基金、保险、财务公司等金融企业。2010年总资产520亿、利润总额26亿。

记者获悉,方正集团将受让海尔集团持有的海尔保险大部分股权,持股比例超过50%,一举获得控股权。海尔集团则保留了15%左右的股份,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下称“日本明治安田生命”)继续持有29.24%的股份。

据了解,海尔集团由控股角色转变为财务投资身份是因为海尔集团对寿险行业仍抱有希望,因此其虽然对于寿险盈利的长周期性丧失了耐性,却仍希望保留一席之位。

这已是海尔保险2010年以来第二次重大股权变更。

海尔保险原名海尔纽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海尔纽约人寿”),2002年合资成立,初始股东为海尔集团旗下青岛海尔投资发展公司和美国相互保险公司纽约人寿,双方各持50%股权,总部设于上海。

2011年1月,纽约人寿从耕耘了8年的中国市场完全退出,将持有股权分别转让给海尔集团和日本明治安田生命。经过后来的再一次增发新股,股权比例调整为海尔集团和明治安田生命分别持有海尔保险的70.76%和29.24%的股权。

这也成为合资保险公司撤出中国的首例。此后,海尔纽约人寿更名为海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回过头看,双方的分手与纽约人寿全球收缩战略有关,但也像许多合资寿险公司一样,股东理念的不一致、过高的对内沟通成本以及外方经营模式“水土不服”等诸多原因,使得海尔纽约人寿开业八年业绩表现不佳,双方都失去了耐心。

根据该公司资产负债表,截至2010年底,海尔纽约人寿累计亏损4.5亿元,当年亏损3900万元。

不过,“再婚”一年后,通过全面变革管理架构和经营架构、开拓新市场以及成本控制等方式,海尔保险在2011年度已经实现了盈利。截至2012年2月,海尔人寿保费收入7801.3万元,

在外资寿险公司中排名第16位。

金融控股潮涌

祖孙俩上菜市场买菜,为了以后供孙子上大学,老奶奶在菜堆里仔细翻找掉落的一毛钱……频繁在各大电视台播放的这一幕正是方正金融2011年系列广告片之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方正实现金融控股集团梦想的野心。

方正集团一直希望获得一块保险牌照。

目前,方正金融产业已拥有方正证券(已上市)、方正期货、瑞信方正投行、方正富邦基金、方正东亚信托、方正财务公司、方正和生直投、方正PE等多个子公司,将券商、信托、期货、投行牌照悉数集齐,仅剩银行、保险牌照多年求之未得。

由于保险牌照审批的审慎,至今,全国共有37家中资寿险公司和25家合资寿险公司。

虽然尚未完全拥有一家寿险公司,方正集团官网的介绍却早已将“方正人寿”列入金融版图。

业内人士分析,方正金融将利用其股东优势为保险打开营销通路。例如,方正金融产业拥有多张金融牌照,各牌照之间的金融协同效应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多支持。

随着入主海尔保险进入倒计时,方正集团将集齐除银行之外的全部金融牌照,一个跨越证券、基金、保险等多领域的“方正系”金融控股集团已见规模。事实上,金融产业仅是拥有信息、医药、资源、金融、物产等五大产业集团的方正集团旗下一个重要部分。

方正集团2012-2016年战略规划确定了上述五大产业集团的未来发展方向,其中方正资本未来5年战略目标为:控股利用全牌照优势,发挥协同效应,成为国内领先的金融控股集团。

一位长期关注方正的分析师认为,方正资本的投资风格更偏好战略性投资,比较稳健,通过混业经营、业务多元化,不同类型业务收入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和替代性,可以满足客户实现“一站式”便捷金融服务的需求,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更好地抵御经济周期性风险。不过,综合金融集团对于如杠杆率过高、风险控制体系薄弱等问题也需要警惕。

目前,构筑综合金融控股集团、开展混业经营已蔚然成风。此前,通过收购保险公司,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系公司相继朝大金融控股平台迈进;中国平安集团则通过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率先在保险业中形成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线均衡发展的金控格局。

返回目录

【安邦集团化深圳寻根旗下财险总部先行由北京迁往深圳】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曾被曝“强制员工购买保险”事件的安邦保险公司,其财险总部由北京迁往深圳的申请于深圳推出最新金融改革的前夜获得保监会批复,其总部地址将由“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6号12层”变更为“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西6009号新世界商务中心3302”。

至此,安邦财险筹划了一年多的动迁计划浮出水面。此前,生命人寿、中国人寿(海外)分别将上海、北京的总部搬至了深圳。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庹国柱认为,深圳对金融扶持力度大、创新力强、服务到位是主因。

安邦财险获准动迁正值深圳金融系列创新举措亮相之际,“金融创新将带来保险业的活力,同时深圳也会给予实际的支持。”接近深圳市政府的人士对记者称。记者4月23日从深圳保监局了解到,保险创新工作正在大力推进,如深圳保险交易所正在等待保监会的批复,独立开发商业车险产品也在积极申请,同时还推动巨灾保险在深圳先行先试。

“根据深圳市政府相关政策,总部落户在深圳的金融机构最高可获得市政府2000万元奖励;另外深圳福田区政府也给予金融机构300万元的奖励,估计安邦"南迁"将能获得当地政府合计最高2300万元的奖励。”一保险业内人士分析。

寻集团化“归属地”?

加上安邦财险,目前深圳保险总部已达16家,至一季度其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了1.29万亿,位居全国第二。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总部在北京的安邦财险已将动迁深圳的材料上报保监会并等待批复,而安邦财险动念迁至深圳则在去年就有了详细的打算。据深圳方面的信息显示,去年3月15日,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大锋一行来到深圳,与深圳保监局局长余龙华会见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时的安邦财险正处于集团组建之际。2011年5月,安邦资产管理公司获准开业,同月保监会批准了安邦设立和谐保险销售有限公司;6月安邦财险又与其他公司筹建北京瑞和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安邦持股51%成为控股股东。此前的2010年初,安邦财险将瑞福德健康险99%的股权收至旗下,后更名为“和谐健康险”。2010年6月安邦寿险获批开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安邦去年7月正式获保监会批准其集团化,成为全国第八家保险集团公司。4月26日,保监会官网批复文件显示,同意安邦修改公司章程,正式确定公司注册名称为“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的安邦财险,由此裂变为包括产险、寿险、健康险、资管、保险代理、经纪等多项保险业务的集团化格局。

“不排除其先将支柱业务产险搬至深圳,后续再将集团也搬过来。”接近保险监管部门的人士对记者分析称。在深圳,早已有保险集团的成功先例中国平安,而从上海动迁深圳之后业务大获成功的案例生命人寿2009年7月搬迁至深圳,2011年保费达233亿元,迁至深圳的3年时间里保费狂增近20倍。

目前业务已遍布全国的安邦财险,在深圳亦早有分公司,其办公地点正是安邦财险总部拟搬至的地址。记者在此办公地址看到,一进大门先是见到安邦保险集团的大牌子,右手边办公区标识的是“安邦财险深圳分公司”,左边是“和谐健康险深圳分公司”,俨然已有集团化办公地点的架势。

不过,由于众多部门都建在北京,安邦财险未来或在北京和深圳保留“双总部”的办公模式。目前,安邦保险的新业务如电销、网销均已设在北京,“目前都还说不定,总部还没有定下来,各部门也没有接到正式的通知。”对于安邦财险动迁深圳,具体哪些机构会随迁,安邦保险一管理人士称还没有得到相关消息。

金融创新的吸引力

安邦财险挥别扎根了8年的北京将动迁深圳,那么对其来说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记者获悉,此次轰动全国的深圳金融创新,在保险业务方面有如下具体规划,“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社会功能,发展小额信贷保险和小额人身保险产品,大力推动各类涉及公众利益的责任保险发展,稳步开展商业车险定价机制的改革试点,扩大商业车险的费率浮动范围。”

记者还从深圳保监局了解到,深圳计划在前海设立的深圳保险交易所,已上报保监会目前正在等待批复。同时在车险业务方面,深圳实现费率浮动机制之后,又在积极申请成为独立开发商业车险产品的试点城市,如果获准,深圳的财险公司将尝鲜。另外,深圳力争巨灾保险产品在深圳先行先试,已会同深圳市财政委、民政局和应急办研究设立巨灾基金。

一深圳财险公司管理人士对记者如此描述,“安邦财险在深圳的保费收入不是很高,比较靠后边,在深圳做得不太好。”不过,庹国柱认为这恰恰是安邦财险未来的增长空间,其认为深圳在保险方面的吸引力最根本在于金融创新,如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前海总部效应等,会为保险业务带来总体效应,同时深圳作为经济发展比较快、财产比较多的地区,未来财险的发展也会较大。

除了金融创新的活力,深圳市对于包括保险在内的金融企业政策上的扶持力度较大,包括奖励措施和土地上的支持。“安邦还看中深圳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如费用、土地支持等。”上述接近保险监管部门的人士认为。

根据深圳市政府的规定,总部落户深圳的保险公司将获2000万的奖励。此前生命人寿落户也获得了此笔数额的奖励,3月刚刚开业的前海人寿也获得了该笔奖励。还有一个更为诱人的因素就是土地的支持。如平安在深圳福田区的金融中心核心地带获得总部地块,目前正在筹建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此外平安还在深圳郊区观澜建起20万平方米的平安金融学院。生命人寿当时从上海迁至深圳后,在深圳龙岗也建起了后援中心,同样位于深圳福田中心区、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生命人寿总部大楼也处于建设之中。

除了这些硬实力支持,深圳在软实力上也具有优势。“深圳市政府的相关部门经常与保险公司沟通,主动下去调研,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上述接近深圳市政府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很多时候只要保险公司提出困难,剩下的就由深圳市政府去解决了,而在其他地方,地方政府更多还是以管理者身份出现,而深圳已转变成服务式的管理。

2011年,安邦财险保费规模为71.49亿,市场排位第十,市场占有率1.5%,是一家全国性的中型财险公司。

返回目录

【新华保险一季度保费收入逆市飘红同比增长约16% 】

4月26日晚间,新华保险发布201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第一季度实现保险收入350.76亿元,同比增长约16%;营业收入387.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3%。公司总资产达到4395.23亿元,较2011年年末增长13.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达到10.56元/股,较去年末的数据10.04元/股增长5.2%。

从新华保险的业务渠道来看,公司第一季度新契约规模保费实现正增长,其中法人业务、服务经营、个险、财富标保均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从业务结构来看,长期期交产品和健康险等高价值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提高,如吉祥至尊等,促使新契约业务价值得到提升。

在寿险行业一季度整体保费收入出现下滑的背景下,新华保险是4家上市保险公司中唯一逆势飘红者,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的近一步贯彻实施。新华保险突出客户的中心地位,旨在通过重新理解、重新认识、重新构建跟客户的关系,实现从“产品驱动”和“渠道驱动”发展到“客户需求驱动”的全方面转型,不断吸引客户在新华沉淀下来,由此成为业绩增长的持久动力。

作为市场份额稳居第三的上市保险公司,公司今年更加强调健康发展,合规在先。截止目前已召开两次全系统风控合规工作会议。会上公司董事长康典提出“将风险防范与战略转型结合起来”,强调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待风险控制,看待与客户的关系,一步步把新华发展的客户基础打得更加坚实,使公司站在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在大力推进战略转型过程中,公司各业务渠道的变革转型为其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如个险渠道继续推进基础管理动作,推动四大营销管理体系,坚持价值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坚持“四大产品惠民”和“按客户需求做保险”的经营理念;续收渠道通过文化建设凝聚队伍,通过服务质量提升和客户经营持续推动,实现业务和价值均衡增长;银代渠道力促队伍职能转型,打造“服务管理驱动型”销售队伍,即促使队伍由销售者向协调管理者转变。

新华保险在其战略导向下,正在逐步实现通过集约化的运营流程和创新技术应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特色服务,客户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持续提升。日前新华保险短信—电话互动服务平台系统全面成功上线,实现了客户与公司的实时互动,短信与电话的协同服务。

内部文化建设方面,公司在一季度发布了新版企业文化纲要,通过构建健康、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对员工进行由表及里的意识统一和精神提升,并对经营管理全过程进行梳理和整肃,最终使企业文化成为战略实施、公司发展的内在助推器。“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实施已经在公司上下全面展开,从营销员的业务拓展、到实施运营集中,提升后援效率、到鼓励产品创新、

渠道和营销模式创新,提升保障型产品份额等,各管理职能在其战略导向下的转型成效仍将为公司业绩增长贡献管理能量。

返回目录〖保险业务〗

【中航三星人寿推出家承终身年金保险】

近期,针对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养老、理财、保障”三大问题,中航三星人寿推出了“家承”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该产品兼具“终身养老”和“可附加额外重疾保险”的双重功能,投保人既可以获得养老金给付,亦可同时拥有健康保障,是为“鱼和熊掌”的兼得之选。

年年有返还养老高保障

家承保险产品虽然是一款以养老为目的的年金险,但在60周岁前,每个保单年度末都可以领取基本保险金额的5%,可满足子女教育、父母赡养、旅游观光、购物娱乐、提升生活品质等多项家庭经济需求。

60周岁起,通常老百姓都将步入退休生活。首先,60周岁时,可一次性获得基本保险金额50%的贺寿金,为养老生活的开端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从60周岁起,每年可领取高达基本保险金额15%的养老金,直至终身。让客户拥有高保障的、一生无忧的、尊贵幸福的晚年生活,是家承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的一大亮点。

灵活搭配保障更全面

家承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可以有效解决养老金的问题。但是,一旦出现疾病,那么此前规划好的养老金可能就显得捉襟见肘。多重组合是“家承”终身年金保险为客户专门打造的保险特色,通过搭配重大疾病附加保险,让客户在享有养老保障的同时拥有双倍的健康保障,从而使保障更全面。

鉴于目标客户多是3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的特点,家承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特别设置了可附加保险费豁免定期重大疾病保险,即使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不幸发生重大疾病,主险将不需要再缴纳后续保险费,所有养老保障权益不变,充分体现人性关怀。

转换增额选择更灵活

在给付金额上,“家承”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根据不同年龄的客户做了贴心的调整。从客户60周岁领取第一笔养老金起,养老年金最低保证给付额将为基本保险金额的3倍。

此外,在客户开始领取养老金时,增加了将累积红利或累积生存保险金转换成合同内的基本保险金额选择,增加了养老金、贺寿金的领取额度。为客户提供因自身情况多种选择,拥有更加灵活的保险方式。

保单可借款理财有分红

“家承”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还具备借贷和投资功能。这为客户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妥、灵活的家庭财务规划,使客户在拥有高额保障的同时,能够实现全面稳健理财,灵活应对未来的理财规划。在资金享有机构投资优势的同时,客户如在特定时期有现金需求,可向中航三星人寿申请保单借款,实现了灵活、收益的完美统一。

中航三星人寿个险渠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通胀、负利率的时代,让自己的资产增值保值,已经成为居民当前财务管理的首要课题。“家承”终身年金保险具备高保障、享受分红和抵御通货膨胀等功能,由投资专家为客户进行专业理财,保险期间以分红的形式享受公司经营成果,复利计息,年年增值,是家庭理财的上佳选择。

理财专家认为,在当前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下,家承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是中长期理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