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 民族

2.1 民族

2.1 民族
2.1 民族

第四讲:中国民族民俗概况汉族及其主要的传统节日

一、中国的民族

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具有同共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我国现在有56个民族。我国现在有人口十二亿九千五百多万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有11。87亿多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6%。。

少数民族是:人口比汉族少的民族的泛称,我国共有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约有1。09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依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和哈尼族,其中蒙古、回、藏、壮和维吾尔建立有民族自治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有:保安、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和俄罗斯等六个民族。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聚居的格局。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已的族称,有自已本民族的语言,它们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马业。波利尼西亚语系和印欧语系。我国汉藏语系的发源地。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地区却占全国总面积的50--60%。在分布上和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聚居的格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物产资源丰富,自然地环境复杂。纯朴勤劳的少数民族人民。世世代代在块土地上开垦耕耘,按照本民族的习惯和传统生活,保留了浓郁的民族特点。为创造和发展祖国的经济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已的族称,它包含有一定的意义和社会文化内容,反映了他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特点。语言是我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我国50多个民族有自已本民族的语言,它们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和印欧语系。我国是汉藏语系的发源地,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人绝大部分在中国。汉语不仅是人口最多的汉族的共同语言,而且回族及大部分满族和畲族也使用汉语。由于各民族之间自古以来迁徙频繁,交错杂居,经济文化及语言上不断交流,

所以各民族之间利用汉语作为共同语言的情况与日俱增。

二、中国的民俗

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

民俗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及语言等诸因素关系密切。民俗在人民群众中具有历史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民俗文化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物质民俗:民间建筑、服饰民俗、饮食民俗、生产民俗、交通民俗、工艺民俗等。

2、社会民俗:家族、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礼仪(诞生、成年、婚姻、丧葬)。

3、口承语言民俗: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艺术。

4、精神民俗: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民间游艺。

中国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应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在中国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淀积,它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史前、古代和近现代等三个历史阶段。由于经济的需要和文化的刺激,弘扬和开发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有许多民俗事象成为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例如,居住、服饰、饮食及岁时节日、宗教、礼仪和游艺民俗等,来自异地的游客都很感兴趣,其中,尤其是节日习俗,对游客的吸引力很大。

第二节:汉族及其主要的传统节日

一、汉族概况: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中国辽阔的国土上,汉族人分布最广。

汉族的历史:可远溯到旧石器初期,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民族之一。

汉族的先民:是古代的华夏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华夏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汉朝时,华夏族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从汉代开始称为汉族,并沿袭至今。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汉语分为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南、粤等八大方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族自古对多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道教是汉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汉代以后,佛教传入,一部分人开始信仰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又陆续传入中国,一些人开始分别信仰这些宗教。同时,几千年来,汉族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孟思想体系开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影响。

汉族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和保暧;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记住)居住在华北地区的汉族人:其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东北地区汉族人的传统住房:与华北地区基本相似,但其墙壁和屋顶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暧。居住在陕北的汉族人: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的特点挖窑洞作为住房。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结构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因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汉族的服饰:比较复杂,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古代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到近现代,东西方多民族服饰文化相融合,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简化了的长衫和马褂,也有穿西式礼服,头戴呢帽或皮帽;城市男子穿中山装、戴呢帽。乡村居民穿对襟或大襟式的衣服。城市女子最初穿简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后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连衣裙作礼服。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

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无伦城乡,各行各业都流行起了穿西装、夹克、风衣、休闲服、运动衫、羽绒服等。特别是女青年的服装更是款式新颖多样,追逐着服装时尚的新潮流。

汉族人的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猪、牛、羊、肉及鸡、鸭、鱼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居民,习惯吃米饭、粥、米糕等各种不同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居民,习惯吃镘头、面条、饺子、包子、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饪,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的粤、鲁、川、苏、闽、皖、湘、浙、等八大菜系,闻名于海内外,而且每一菜系都包括上百至数百种菜系。

汉族人普遍嗜好饮茉莉花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并有以茶代礼的风俗。此外,汉族有饮酒的习俗。

二、汉族的传统节日

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节日,大多可追溯久远,绝大多数是民间长期生活中约定俗成的,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最初的产生一般与生产、祭祀、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相关,往往是民间感情、愿望和理想的载体。反映了我国的传统习惯、道德风貌、宗教观念和物质生活状况,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的象征与标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的内容日益丰富多彩,从而反映出古代人民社会生活习俗的延续与变异,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改善。有些节日是某一个或一些民族的共同节日,而有些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及重阳等传统节日,原为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但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这些民俗的广泛传布,使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都过这些节日,从而它们几乎成为全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一)春节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务必记住)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共同的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确定夏历(农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因此称为新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至今。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前后有扫尘、剪窗花、挂年画、贴春联、办年货及放鞭炮、守岁、拜年等,多具生活情趣。

1、挂年画

新年挂年画的习俗起源很早,为求喜庆吉祥;同时,相传神荼、郁垒是传说中的门神,唐代以前多以桃李符画门神贴于大门,用来驱灾避邪。2、贴春联五代时开始在桃符上用题诗或联语来代替门神称"门联"。明代以后,门联改名春联,且题写春联之俗更盛。

3、守岁

除夕之夜,家家围炉团坐,通宵不寐,叙旧话新,迎接年,俗称守岁。

4、拜年

新年期间,亲友相互庆贺送礼,旧称拜年。相传此俗源于远古,拜年之风至宋代已十分盛行。

5、放鞭炮

春节放鞭炮,汉代已见记载,宋代更加普遍。宋代由于火药发明,改用"纸卷裹火药,燃之发声",声尤震惊,故称"爆仗"。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跑汉船及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二)元宵节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指正月十五,即农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意,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因元宵节的主要节俗活动有施放花炮烟火、张灯、赏灯等,故称"灯节"。此外还有耍狮子、舞龙灯、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

1、张灯

元宵节张灯习俗起源于汉代,在南北朝时蔚然成风。当时已有油灯、漆灯、燃香、点蜡等,灯明如昼,如有月色,灯月交辉,观灯则更具乐趣。

2、猜灯谜

谜语在我国早已流行,秦汉时期已较普遍。宋代开始把谜语贴在花灯上,成为灯谜,让人猜测,增加节日的雅趣。

3、吃元宵

元宵在南方多叫水团、汤团、成为民间重要节日食品与点心,今民间认为吃汤团有家人团圆、幸福吉利、新一年圆满顺遂之意。

(三)清明节

清明节:属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节期在公历每年4月5日。约于春秋时期,在清明节前一、二天还有寒食节,至唐代,两节日益并在一起,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上已节的风俗,主要有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及插柳。

1、扫墓

扫墓拜祖:先秦已有,秦汉时多在寒食节进行。明清以来扫墓活动增多,不仅扫自已先祖的坟墓,且拜祭历代功臣,皇帝派大臣祭黄帝墓。今清明节则为革命烈士扫墓,举行纪念活动。

2、荡秋千:

秋千,古代叫千秋,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的娱乐活动。约始于春秋时期北方民族,传说汉武帝引进后廷,常作祈祷千秋之寿的祝愿活动,因此本名千秋,后世才称为秋千。

3、打马球:

古代清明节还举行打马球和踢足球等活动,称为蹴鞠。宫廷多由宫女踢球;军队也举行蹴鞠以此习武娱乐。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夏季最重要的节日。因古代"端"与"初"同义,午与五同音,故称五月初五为端午。此外,端午节还有女儿节、诗人节、天中节、沐兰节、端阳节等名称。端午节的起源历来诸说并存,但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影响广泛而深远,今之竞渡即源于此。端午节期间,民间有划龙舟、吃粽子、饮黄酒、采菖蒲等习俗。

1、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主要在汩罗江,每年都举行竞渡仪式。人们抬龙舟到屈原庙朝祭,再下水竞渡。竞渡习俗在南方普遍。

2、吃粽子

粽子古称粮、角黍、筒粽等,起源于古时投五花粽于汩罗江,是为了赶开蛟龙,唐宋以来,粽子是端午节时人们喜吃的节令食品。

3、饮雄黄酒

雄黄又名鸡冠,是一种矿物,旧多作中药。民间谚语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饮雄黄酒庆贺端午,驱毒杀虫,有驱除邪恶之意。

4、悬白艾

艾,又名医草、冰台、黄草。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插艾叶于门旁,以除毒气。春月采嫩叶作菜食之,治一切恶气,长服止冷痢。

(五)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一天正是农历秋季正中,故名。民间俗称八月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个大节。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秋祀、拜月习俗有关,主要活动有祭拜月神、赏月、赏桂、观潮和吃月饼等习俗。

1、赏月

早在汉晋时民间已有赏月之举,当时人们认为,秋天空气清爽,是赏月的佳节。

2、吃月饼

月饼原为我国南方市民的点心食品,后流传全国。月饼原为祭奉月神的供品,吃月饼有团圆之意,亲友之间还以月饼相赠。

归纳:

作业:P:76第1、2、3、题

民族介绍复习过程

民族介绍

毕兹卡 “毕兹卡”是土家族的语言(土家语)词汇,意思是“说土家语的人”,是土家人的自称,也是别人对土家族人的称呼。 由于长期跟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杂居和受汉文化的影响、渗透,有些土家族人完全失去了对土家语的应用,也就不再称为毕兹卡。从这种意义上说,毕兹卡应该是:“长期定居在土家族发源地,并长期、广泛应用土家语言的土著居民”。 汉语:毕兹卡(拼音:bizika) 这个词为音译词汇,一般在汉语里的选字为:毕兹卡,但是,比兹卡、毕紫喀、被仅卡、闭激卡、甚至鼻子佧也是表示相同的词意的,但是,非常多的毕兹卡的采用了“毕兹卡”作为通用,但是当你看到其他形式的字样时,也不要奇怪,音对了就行了. 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 织物: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按照土家族习惯,过去土家姑娘出嫁时,都要在织布的机台上制作美丽的“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 土家族的语言文字

土家族的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它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区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古丈县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县、宣恩县以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地。上述地区至今还有部分土家人用本民族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有些土家族地区现已使用汉语汉文,但在他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土家语的遗存。从其遗存看,历史上他们也使用土家语的北部方言。这些地区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庸县、桑植县、花垣县和常德地区的慈利县、石门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利川县、来凤县、鹤峰县和宜昌市的长阳县、五峰县、四川秀山县、黔江县、彭水县和石柱县。 土家语南部方言的典型代表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沪溪县,迄今这一地区仍有人使用它作为交际工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市、凤凰县、贵州省铜仁县、松桃县、沿河县、思南县、印江县、德江县的土家人在历史上也曾使用南部方言,现今已改用汉语文。土家语词汇的一般特点是:反映农林牧等经济生活的词语较为丰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以及政治生活、文化教育、表现概括和抽象概念的词语较少。土家语的基本语法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语序。 历史上土家先民创造并使用过自己的文字。秦灭巴蜀后,采取统一文字措施,土家先民的文字就废止了。现在的日常生活中,通用汉语汉文。 土家语在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声母中无唇齿音f和舌尖后音zh、ch、sh、r,韵母中无U、ang、eng;二是有专声母ng、r(舌尖前音)和韵母io;三是声母g、k、h和韵母i分别合拼成gi、ki、hi;四是有四个声调,但一声和四声差别不大,很难区分。土家语的音位系统,共有二十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四个基本调类。 词类:土家语的词类,除数词和量词并外,其余与汉语相同,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象声词等十多类。以下举几例来说明土家语中的词类的用法。 bi zi ka(土家族) nga nie cuo(我的屋) ri xi ca(做得好) ce* ke*(挑水) 毕兹卡伢捏挫日西擦册克 土家族我的屋做得好挑水 土家语的词汇较丰富,构词方法灵活多样,现举几例把词语按表达的意义分类,与汉语词语对照记载,并用汉语拼音和汉字(无恰当汉字记音的用圆括号内两个汉字快读成音)双重记音(有的汉字读音与拼音不符者读龙山方音),以便阅读。 汉语-----土家语-----汉字记音 天----------me* ---------墨 词类:土家语的词类,除数词和量词并外,其余与汉语相同,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象声词等十多类。以下举几例来说明土家语中的词类的用法。 bi zi ka(土家族) nga nie cuo(我的屋) ri xi ca(做得好) ce* ke*(挑水)

女人的素质决定民族的素质

女人的素质决定民族的素质 女人的素质决定民族的素质!这是北京的教育专家屈开老师的一句话。这话是不是男同胞看来也太女权了吧(但要看您怎样理解?)?女同胞看了会陪感骄傲(但事实上我们做到了吗?)!其实,这话有三个前题也就是三个论证,我相信大家都会很赞同和认可的:第一、不论男女都是女人带大的。第二、结婚后,大多数男人都以事业为重,教育下一代自然落到了女人身上。第三、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这是有关对下一代教育的问题。也许您刚从学校出来离教育下一代的话题还太远?也许您已为人父母好多年?是的,可在您们的心底总是有意识和无意识会愿望自己有一个安全的未来安全的依靠和希望自己的下一代独立、听话、超越自己!但事实除了愿望外,大家是怎样做的呢? 为什么要跟大家强烈的分享这一句话?因为我想要更多的人知道这一信息,它的利国利民利已怕“利害”关系!为什么我会有胆量宣扬这样有争议的话题?因为我也是个缺点多多的人。但我顿悟到做女人的重要和价值性,我在学习在进步在履行这一光荣的使命!要让更多的女同胞知道自己的重要、价值和使命。毛主席曾说道:“活到老学到老。”进步的人类进步的国家进步的个人就应该具备这种好学的精神品质! 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年后,我们国家人口的男女比例将严重的偏于女性。大家可以预见得到——如果我们不进步我们的国家将步入一个怎样境界?排除一切外因侵略因素,我们也需要强国!怎样强国?大家有没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想过这个问题?以前没有不要紧,但至少您现在知道了这一信息,从现在起,我们就应“自觉的”树立起这种维护个人和拥护国家利益的意识!这是作为发达中中国公民的一个最根本也是最高素质的体现!也唯有这一素质的提高才能确保我们祖国的未来,才能推动国家的稳健发展和强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人已担任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地位与男人平起平坐。不再是温室里的溺花。我知道,我们每一位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着世界和平。但对于目前国事非非,作为女同胞,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很多人都在想,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我爱国,但有什么用,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是吗?要我说,大家居然都了解了这一信息,我们还有理由说:“心有余而力不足”吗?我们能,我们可以做到——那就是努力的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把下一代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以他们的高素质去挑战企图侵略我们领土和伤害我们的敌人,从而捍卫我们国家的尊严!从而国泰民安!但我们现在具备了教育下一代的资格吗? 那么,我们女人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我们把屈开老师的“女人的素质决定民族的素质”联合我们生活的事实,大家认为我们离这种思想有多远?真的真的很想大家都能接受这种思想!真的真的想这种思想能刷新并覆盖我们现在即将处在“腐烂”边缘的沉淀了在坠落中的思想。希望大家勇敢的跃现出我们女人以生俱有的本性——善良和爱心!我们再次理解他的三个前提的最后一个——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在这又引用一句屈开老师的一句原话:“三岁看孩子,七岁看妈妈。”意思是在孩子三岁看到他的本性一,在孩子七岁时就可以看到他妈妈的本性。这话在已婚妈妈可能深有体会。是的,做母亲的一个好的或坏的生活习惯、接人待物、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的成长!我可以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当然,比较主观和偏面,有时间,我们可以好好交流!因为,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大工程!) 1、我们知道这一信息的人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感染身边的人们,不论您走到哪里,都要勇敢地指正他人的缺点宣扬这种爱心精神为他人带去光芒。我们还要进行由城市包围农村。全面的刷新并覆盖上这种思想。2、在公共场合,言行谈吐要文明。3、在公交车上“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坐”再平庸的一条广告,但有多少人做到了,这里重点指的是“需要帮助”的人们,有谁给过类似疲倦的民工的人们让坐?有谁给过提着大包小包东西的人让坐?如果没有,我们除了缺乏观察力外更缺乏真正的爱心。4、在任何一种生存形五态下,您有主动的参与过学习吗?好比说公司的培训?是的,在很多人理解和感想中,只要自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导游词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伙儿好!欢迎大伙儿来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旅游区位于根河市境内,面积40平方公里,分1个主体区、6个分区,主体区位于根河市西郊的敖鲁古雅部降内,由3个鄂温克猎民家庭组成。6个分区分别由4个猎民点和位于根河市郊的2户林区家庭示范户组成。敖鲁古雅鄂温克人是我国最后一具游猎民族的代表者,仍保留着最传统、最原始的生产日子方式。当地政府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森林文化、驯鹿文化、饮食文化、狩猎文化以及传统的“瑟宾节”和宗教活动、婚俗、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等,同现代旅游相结合,开展了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家庭游。游人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可与猎民同吃同住,还可参与猎民的生产日子,捕鱼、狩猎,饲养驯鹿,在原始自然的生态中居住“撮罗子”,使用桦树皮制作的日子用品,体验真正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日子。驯鹿是特别可爱的森林动物,有一首《猎乡驯鹿赞》的散文诗描述道——“……驯鹿啊驯鹿,你热恋那碧野山峦,你酷爱这雪原林莽,你忠于那牧养你的主人,何曾辞负重捐躯、血流汗淌!你恪守那集体日子的原则,更具有那举世推崇的母爱心肠。你吃的是地衣(苔藓)、枝草,而挤出的是奶,是浓缩了的最佳营养!你的伴侣们都和你一样,是那么的忠诚重义、淳朴而善良。马头、鹿角、驴身、牛蹄——人们说你和你的家族成员是“四别像”,这别是对你们的嘲讽和中伤;诙谐并非挖苦,那正是对你们亲昵的称赞!你们独特的容貌,正是世间选美难得的靓帅模范。你们何止有脚以倾国的仪表,你们那甘于奉献、饱含挚爱亲情的心灵,更焕发着辉映宇宙万物的异彩奇光!”“瑟宾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呢?“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快乐祥和”。每年6月18日到19日,鄂温克族自治旗群众都要欢度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瑟宾节”,数以千万计的各族民众兴高采烈地参加节日期间进行凉爽的赛马、夺宝、抢枢、搏克、拉棍、拔河和赛骆驼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该节日现已成为当地要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每逢“瑟宾节”来临,中外游人蜂拥而至,争相亲睹节庆风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四时皆为旅游旺季,游人亲临其境,纵情体验鄂温克人一辈子活乐趣,无别称道此地民风淳朴、习俗神奇。有幸作几日鄂温克猎民家庭的暂时成员,真是别负此生!朋友们,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俗旅游区体验鄂温克人的游猎日子,别有风趣,何乐而别为?

论述宗教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论述宗教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作为民族要素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在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宗教在民族共同体内部及各民族之间所发挥的作用,对于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对于巩固我们国家56个民族的政治统一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民族是在共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建立在共同经济生活基础上的,使用共同语言的,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社会人群共同体。对于一个民族的生成来说,没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就根本不会形成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问题也就无从谈起。语言和文化要素则是民族共同体中的内在、精神方面的因素,它们虽然是在前两项要素的作用下生成的,但是一经形成,却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更为稳定,持续时间更为久远。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些外在的因素变化了,甚至消逝了,构成民族的内在因素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下去,成为某一民族的主要特征。在近、现代社会,民族的这一特点表现更为突出。世界各民族广泛、频繁地交流,地域的隔阂不复存在,经济生活融为一体,民族语言趋同甚至消逝,但宗教作为民族文化中最内核的成分,仍可以使一个民族维持自身的存在,西方的犹太人,中国的回族就是最为典型的例证。宗教这种文化意识形式,渗透在民族其他各个要素中间,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及其巨大的作用。

1宗教所具有的神圣性、神秘性,使原始的民族成员必然地产生敬畏感和依赖之情,使这种人为的划分具有了一种超人间的意义和力量。 2宗教对于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3宗教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不对民族的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 4宗教作为民族文化中负载着价值观念的部分,往往起到原创性和激励性的作用,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指南。所以宗教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关联,可以说是一切文化的关联中最深刻、最全面、最复杂、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宗教在民族形成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宗教本身也就成了民族文化中最具有特征,且最具有感情色彩的内容。所以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必须对宗教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伤害民族宗教就是伤害民族情感。 2简述民族的含义及其形成 答: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民族形成亦称“民族起源”。指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时间及其在产生前的发展过程,亦可指某个具体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 本文以新时期至今的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汉语小说创作及部分译 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研究及社会文化批评为主,以性别研究作为重 要理论依据,探讨性别话语与民族、国家、身份等话语之间或隐秘或外显的联合、博弈甚或耦合,试图对多元话语中多重主体位置的形成、分裂及弥合等问题进行纵深发掘。因此本论文并非是对于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概括与整理,而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同时关注文学生产机制的研究,考察当下文化语境中,多元文化、多重身份对于构建多元文化景观的综合性作用。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考察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女性经验与民族意识之间的复杂关联。对于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实践而言,女性话语与民族国家叙事及民族话语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其间构成的张力,值得进一步考察与探究。虽然民族国家叙事并不是少数民族女作家广泛涉猎的主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内蕴复杂的优秀之作,如蒙古族女作家乌兰、韩静慧的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题材的中短篇作品及回族女作家白山的长篇小说《冷月》等等。其间乌兰、韩静慧的写作,尤为鲜明地体现出面对主流及宏大叙事之时,女性话语及经 验的某种游离特征,因此本文选择这两个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作为本章重点分析对象。比之民族国家话语,在面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集体叙事之时,女性意识、性别话语与民族意识及身份认同的关联则更为隐晦繁复。梅卓(藏族)、黄薇(蒙古族)、庞天舒与白玉芳(满族)、霍达(回族)这些执着于民族历史叙事的女作家,她们那些以本民族的历

史文化、宗教传统、民间传说作为题材的作品,其间女性经验与民族记忆的复杂交缠,使文本一定程度上成为多重叙事动力穿透的空间, 成为多重话语与主体位置对话、交流的场所。并且她们作品的复杂之处在于,虽然体现出对于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认同、协商而非疏离,但其间某些独立的、未曾融入的女性意识及女性主体性却以更为微妙隐晦的方式存在,反而使这些文本成为女性意识与民族意识间不断协商的 场域,也更具分析与考察的价值。第二章在现代/传统、全球/本土 这一组坐标系内,通过对多元文化语境内,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历史记 忆如何融入当下,从而产生现代、传统、性别之间的冲突这一问题的 探究,考察当下多元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经验的转移与冲突。 景宜(白族)、杜梅(鄂温克族)、董秀英(佤族)、叶梅(土家族),黄雁(哈尼族),杨金焕(拉祜族),这些优秀的、从上世界80年代就开始了她们文学创作的少数民族女作家,在她们以民族传统为书写对象的作品中,启蒙意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怀旧想象与女性立场、经验的复杂交织,传达出对传统与现代这组命题的更为深刻的思考与质询,对我们在全 球化语境中应采取的文化立场及文化策略也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因此本章选择她们的一些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与细读,她们对于传统与现 代这两套话语的敏锐洞察,为看似整一、宏大的现代性历史进程提供 了流动的、多层次的、充满了弥合与断裂的叙述。其文本内部多重语码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构成内在意义的多义与丰窗的同时,印证着 现代性及全球化进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繁复多元与歧义丛生。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女作家的身份认同愈加混杂,多重身份及主体位置之间

智慧树知到2019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单元测试答案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内含了文化一次,这里的文化其含义是: 以下不属于《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有: 有个游牧民族的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总是走?不能停在一个地方不走么”?妈妈回答说:“不能,我们停在一个地方不走,这块土地会疼的。”由此可见,游牧民族对待土地的态度是: 了解文化的方法,是要: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不但要下马观花,还要观叶、观茎、观根,还要看看土壤、气候、环境、动物、人群。有一句成语表示是: 瑞典人说,“太有钱就是不道德”,这是他们对财富的标准。因为太有钱了,就意味着: 汉族是由华夏民族为核心发展而来,华夏的夏指的是: “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文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一切就等于面临消亡。”这是谁说的? 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是: 韩国和加纳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基本相同。但现在韩国依靠文化产业,成为世界第大文化产业大国。 以下对文化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西方“文化”概念,源出于拉丁文culture,其含义有: 文化就是我们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的原则。待人接物包含以下哪些方面: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融合时期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尊重文化,是对待他者文化的最高原则。以下哪几个不符合这一原则: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句话是谁说的? 盘古神话比盘瓠神话: 盘瓠神话源于: 盘古神话属于 盘古神话的最大困惑是: 盘瓠神话反映了南方民族的: 《回回原来》讲述的是回族: 回族的祖国是: 陈克礼的身份是: 回族的宗教信仰是: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大致时间是: 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有: 盘瓠的神性主要有: 回族的主要族源有: 回族主要分布在: 蒙古族常见男名“帖木儿”的意思是 下列蒙古族男名中有“幸福”含义的一个是 “格日乐”蒙古族女名中的常用词,意思是: 乌云其木格、格日勒巴图、巴图斯琴、斯琴格日乐这一组兄妹连名体现的规则是 “罗布桑”是蒙古族人名中一个常见的藏语词,含义是 我国土族最大的聚居区在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土族头饰土族语叫 土族头饰中体积最大的一种是 不属于民和三川那顿节的主要内容是 那顿节期间巡游各村的“神”是 土族自称 属于纳顿节面具舞必演的节目是: 蒙古族的三大不朽史学名著是 作为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有:

论民族凝聚力

---------------------------------------------------------------范文最新推荐------------------------------------------------------ 论民族凝聚力 山课 件5 k J.om 7 论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发展力,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软实力,它制约着国家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实力的发展。因而,研究如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华民族凝聚力系统的良性运动,必须要有公正、民主、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公正、民主,不会出现和谐,社会不和谐又何来真正的稳定。从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善良、热情的优良 1 / 3

传统上我们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的风范,从过去的争取民族解放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到今天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我们可以找到传统文化的身影。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由于人才流动性大大增加,同一民族的人可以属于不同的国家,所以我们突出提高民族凝聚力而不是爱国主义正在于此。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和腐朽文化。坚持用先进思想占领文化阵地,抵制腐朽文化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又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推动力量。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进一步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保证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首先,民族凝聚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然而,经济实力又是一个民族内部各种力量赖以凝聚的物质利益基础。其次,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改革开放使各民族地区充分、合理地利用地方经济优势,与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起互补互利的关系,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在新的基础上以经济优势与资源互补替代了传统的农牧互补,从而促进了社会和经

从多元走向一体是民族过程的规律

从多元走向一体是民族过程的规律 ——以汉民族的民族过程为例 徐杰舜 【内容摘要】从多元走向一体是民族发展普遍的历史过程。一般来说,这还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长,是因为这个过程代表了各民族互动整合发展的一个历史趋势,甚至可以说也代表了世界民族发展的历史大趋势。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必然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民族融合成果,当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完成后,往往会走进另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无数个这样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最后才能达到“天下大同”。这应该是民族消亡的历史过程,也应该是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从汉民族这个案例样本中,我们既可以把汉民族当作中国各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也可以从中窥见中华民族的未来将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多元一体”。 【关键词】多元一体;从多元走向一体;民族过程;汉民族 【作者简介】徐杰舜,广西民族大学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类学、民族学、汉民族研究。 中图分类号:K281/288“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0)02-0129-07

从多元走向一体是民族发展普遍的历史过程。一般来说,这还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长,是因为这个过程代表了各民族互动整合发展的一个历史趋势,甚至可以说也代表了世界民族发展的历史大趋势。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必然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民族融合成果,当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完成后,往往会走进另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无数个这样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最后才能达到“天下大同”。这应该是民族消亡的历史过程,也应该是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究竟什么是民族过程的规律 民族过程(ethnic process)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内容?据考民族过程是前苏联学术界最先使用的一个学术概念。1982年《世界民族》第五期发表了科兹洛夫《世界民族过程的某些问题》,1983年第五期又发表了勃罗姆列伊的《苏联民族过程的基本趋向》,1984年第五期又发表了布鲁克的《民族与民族过程》,1988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二期发表了易明《苏联民族过程理论述评》对此都作了评介。 后来民族过程渐被中国学术界使用,在20世纪末,对民族过程研究最重要的学者是郝时远和王希恩,尤其是王希恩在1998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专著《民族过程与国家》。进入21世纪后,李天雪先后发表了系列论文[1],他们这些论文对民族过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作了解读。一般来说,将民族过程视为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进程是最普通的表述。也有的稍为具体地解释说所谓民族过程泛指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分化、重构乃至消亡等在时间上不断变化的程序,表明民族发展的继承性与连续性。但是学者们仍各有表述,如郝时远认为:“民族过程作为人类社会有机的规律性运动,是民族共同体由低级向高级运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品质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品质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1-03-01T13:54:35.237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7期供稿作者:张翰月 [导读] 列宁主义不仅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张翰月(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品质,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思想之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和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四大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民族性品质;民族思想;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品质,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民族思想之中。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 世纪40 年代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领导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理论创造,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以前各种民族观的合理成分特别是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族观的优秀成果后逐步形成的。在19 世纪的四、五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关于民族的形成、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的性格问题、民族问题从属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两种民族运动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关系、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坚持单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共和国、反对分裂主义、落后民族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等一系列问题,并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在实践中继续加以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思想问题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民族问题思想,是和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分不开的,当时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尖锐斗争的时期。而德国当时正处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法国1789 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1830 年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波及到德国,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势力反对封建专制势力的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也进一步尖锐,马克思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站在革命民族主义的立场上阐述民族问题思想的。 1844 年在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文章,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两大转变的彻底完成。他们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问题,并且认为只有人类解放才能彻底解放民族问题,否则仅仅依靠政治解放是不可能彻底解放民族问题的。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暴力推翻一切阶级压迫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只有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其他任何阶级都无法替代。 马克思、恩格斯以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思想武器,在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和唯心主义民族思想的基础上,初步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它的民族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他的民族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民族思想就不能产生、形成和发展;没有民族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就不完整。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时候就有机的将它们结合了起来,于是就促成了民族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这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品质的雏形与根本所在。 (二)列宁主义中对于马克思主义民族性品质的体现与深化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新的条件,而且还用新的特点去补充马克思主义,这些特点使马克思主义从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不可避免的学说变成在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指导无产阶级战斗组织的真正指南。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不仅在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前途问题、无产阶级革命问题、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等问题的回答,还在于对如何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问题及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问题的回答。列宁主义不仅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与列宁同时,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斯大林也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主要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在这本民族问题专著中,斯大林就现代民族的产生及其特征,民族运动的分期和发展方向,以及俄国国内民族问题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受到了列宁的赞扬。1924 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又撰写了《民族问题与列宁主义》等论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的基本特征,以及苏联国内民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作了详细的论述,特别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民族的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要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不平等”等问题,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重要发展。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性品质的体现 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和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四大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民族化特点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它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形成。 (一)毛泽东民族思想对马克思民族思想的发展 总的看来,毛泽东思想民族观的内容极其丰富而深刻,它大致包含以下七个方面:1.关于民族形成、民族发展和中国的民族识别;2.关于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3.关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4.关于少数民族社会制度必须逐步实行有区别的改革;5.关于大力培训少数民族干部,诚心诚意地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6.关于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7.关于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地方民族主义,广泛持久地进行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工作。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50 年中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包括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提出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民族纲领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民族政策和进行民族工作的指导原则。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游牧民族的介绍 (2) 二、游牧民族的起源 (2) 三、游牧民族的发展 (3) 四、游牧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融 (4) 五、游牧文化对中华影响 (5) 参考文献 (6)

游牧民族对中华文化影响 游牧是指终年随水草转移进行游动放牧的一种粗放的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牧民长期无固定住所,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生产设备相当简陋,经营非常粗放,基本处于靠天养草和靠天养畜的落后状态。游牧民族指的是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广义上的游牧民族指的是居无定所的流浪民族,包括草原民族和海洋民族。 起源 关于游牧民族的起源,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争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人口压力说、游牧出于游猎说、驯化地理说、游牧与农耕并立说、游牧与农业分离说、气候变迁说等。有关中国北方游牧业的起源问题,与世界游牧业的起源问题研究是密切相关的,笔者主张游牧与农业分离说。 游牧经济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非自足性的经济类型,对农耕社会存在着依赖性,它不能完全脱离种植业,需以整个社会生产和交换的相当发展并产生一定的剩余产品为前提。这就要求种植技术和游牧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从而决定了游牧民族只有在较晚的时候才能形成。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结合的混合经济是人类赖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经济类型。中国北方游牧业的兴起是在青铜文化的背景下展开的。马被认为是草原游牧的象征,马的驯化和传播是欧亚草原游牧兴起的关键。钱穆先生云:“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游牧的起源、游牧国家的产生与演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游牧与农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很长时期内曾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战争、掠夺、和亲、互市等所有的历史现象似乎在说明一个主题:生存与财富是游牧国家兴起的原因。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理论:“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是解开游牧起源这一历史悬案的锁钥。如何正确理解恩格斯的这一经典论述,学界为此长期争鸣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并不是游牧与农业部落的分离,而是人类从攫取经济——采集和渔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有些部落向农业经济发展,有些部落向游牧经济发展。恩格斯所说的正是后一种情形。直接从攫取经济向农业生产过渡也是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形式之一,而且世界上几个文明古国都是沿着这一道路发展的。因此,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指出,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从新石器时代起一直以农业为主,没有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也就没有农业和游牧业的社会大分工。有的学者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于新石器时代末到铜石并用时代,游牧部落的形成标志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实现。也有人基于考古发现指出,我国整个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锄耕农业结合在一起,到了青铜时代,适宜农业发展的地区形成了灌溉农业,而适宜放牧的地区在锄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成游牧业,从而实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浙江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 浙江是少数民族散居省份,也是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入大省。有景宁畲族自治县、18个畲族乡(镇)和443个民族村。据“六普”数据,全省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21.5万人,户籍人口45.6万。2015年底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23.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比例逐渐增大、分布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若干意见》《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政策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在国家民委指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动全省少数民族经济 — 1 —

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经济实力稳步增长 1.全省少数民族农村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2015年全省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21元,比2010年5533元增长了117%,年均增幅近17%,达到“十二五”确定的目标。 2.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全县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266989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444281万元,年均增长8.4%。201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0.7亿元,年均增长22.9%;地方财政收入5.5亿元,年均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901元增加到28296元,年均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202元增加到13663元,年均增长13.4%。 3.全省18个民族乡(镇)的经济实力加强。2015年18个民族乡(镇)共创造工农业产值60.3亿元,比2010年的34.1亿元增长76.8%,年均增长12.7%。财政收入5.6亿元,增长4.14亿元。18个民族乡(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1315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3.6%。 4.帮扶机制得到不断加强和完善。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结对挂钩帮扶、部门政策倾斜、社会力量支持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帮扶机制。5年来省财政对景宁的财政转移支付近75亿元;每年对民族地区安排民族因素财政转移支付6000多万元。2014年— 2 —

民族凝聚力

摘要】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是民族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民族凝聚力对于民族的发展演进以及民族的自强、自立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又有不同表现,影响它的因素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民族凝聚力的体验与表现进行分析,论述影响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认同感;民族凝聚力;社会心理 A Stud on Teh Social Psychology of Natonal Cohesion Zhao Wei Abstract:In national psychology,national cohesion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content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discusses.National cohesion produce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upon a nation s development,evolution,self-relianc and independence.Meanwhile,it has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at different stages in a nation s development,and changes take place i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if.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manofestations of national cohes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and has a discussion about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hesion. Key words:sense of approval,national cohesion,social psychology 按照斯大林的论述,民族可以特指历史上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并且有语言、经济和文化等特点的稳定的群体。作为人们共同体一种类型的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是有区别的。民族不同于种族,民族属于社会历史范畴。①民族是一群人共同生活的标志,也是一群人具有同一血缘关系的象征。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将某民族看作活动的主体。总将民族与其成员一体化,将对民族团体的看法移情于每一所属成员身上,即将民族成员与所从属的民族融为一体。然而,民族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基本特征和内涵是有所变化的,斯大林关于民族的概念反映了在民族形成及发展初期的本质特征。没有民族共同体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社会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共同心理素质,民族很难形成乃至发展。 伴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民族的演进,构成民族的基本要素也在发生变化。正如当代著名民族学家杨建新先生所指出的:“随着民族的发展,尤其是在民族的发展和繁荣阶段,民族文化、民族意识开始起较大作用。而在第三个阶段,即趋同和融化阶段,其基础不再是地域和社会,而主要是文化。一定程度上说,在这个阶段,民族共同体是一种超地域范围、超社会单位的共同体,文化在维系民族发展中起主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② 心理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民族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民族意识构成中,民族自尊、民族凝聚力居于核心地位,民族凝聚力是构成民族意识的主要内容之一。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及其成员保持在民族

民族的形成

神奇的新疆 第一部分民族篇 第一节民族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的形成时间、形成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民族与氏族,种族、国家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民族的形成过程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民族的形成时间,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抵制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 教学难点 1、民族的形成时间,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民族与氏族,种族、国家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设计 一、导语引入 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的年代较晚。在中国古籍里,经常使用“族”这个字,也常使用民、人、种、部、类,以及民人、民种、民群、种人、部人、族类等字。但是,“民”和“族”组合为一个名词则是后来的事。1903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学者梁启超把瑞士-德国的政治理论家、法学家J.K.布伦奇利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来以后,民族一词便在中国普遍使用起来,其含义常与种族或国家概念相混淆,这与西欧的民族概念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二、民族的形成时间及过程 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因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经由了一个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即民族逐渐形成。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三、民族的特征 1、西方民族特征的不同观点 布伦奇利认为民族有8种特质:①其始也同居一地;②其始也同一血统;③同其肢体形状;④同其语言;⑤同其文字;⑥同其宗教;⑦同其风俗;⑧同其生计(经济)。意大利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是“具有土地、起源、习惯、语言的统一,以及生命和社会意识共同一致的人类的自然社会”。孙中山提出了形成民族的五个力:第一血统、第二生活、第三语言、第四宗教、第五风俗习惯。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概念为不少辞书收为定义,影响颇为广泛。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逐渐介绍到中国来,学术界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民族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民族识别工作的进行,对И.Β.斯大林概括的民族定义及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讨论,便逐渐广泛深入,对民族与氏族、部落,民族与种族,民族与国家的区分才愈加具体。 2、马克思主义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民族的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为什么呢?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工具。是不是说同一种话的就是同一个民族呢?不是,有时,几个民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回族和汉族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所以,《爱我中华》中说“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是不科学的。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民族是不是只有一种语言?也不对。 (2)、共同地域 共同地域是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这是民族与氏族、部落的重要区别,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也是民族形成的最关键的一步。既然这样,那是不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都是同一个民族?不是的,同在中华大地上,但是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新疆也有好几个民族。 (3)、共同的经济生活 这是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每个民族都会在长期的生产、交换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如蒙古的游牧经济,彝族的纺织经济等。正是这种经济上的联系才把人们牢固地联结为一个共同体。 (4)、共同的心理素质 是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比如大家熟悉的歌曲《小背篓》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这是由宋祖英演唱的一曲脍炙人口的土家族民歌,她就是凭着这一首歌而一炮走红。在这首歌里就很好的体现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吃——糍粑 住——吊脚楼 用——小背篓 这些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有很大的稳定性,从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才使之成为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四、民族与氏族、部落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不同于氏族、部落。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则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的人们混合形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