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导读:心脑血管疾病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列出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及警告信号。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干活动时加重。

2、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

3、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感情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即消失。

7、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8、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便胸憋气喘、心跳加快。

9、睡觉时经常胸憋难受,不能平躺。

10、长时间躺卧后突然坐起来,感到胸部很难受。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及警告信号:

一、心肌缺血或心梗前会发生心慌,胸闷,憋气,四肢无力,心烦意乱,浅睡眠,或失眠,眩晕,健忘,易怒,冷汗,呕吐,一过性心绞痛等现象。

二、有的人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更易延误病情判断;如有的人会牙痛,胃腹痛,或非相关部位痛感及不适,譬如曾有一位患者,眼晴视物不清,利用工作时间到我院眼科看病,进屋后,与眼科医生说话中,尚未来及检査,突然昏倒地上,医院内科外科联合会诊,紧急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无法面对现实,曾把医院告了,认为其从无心脑血管疾病,身强体壮,是日仍上着班,看眼致死,最后经医学解剖,证明为心猝死所致。

三、脑溢血患者,发病前,多有头痛,眩晕,耳鸣,眼跳,视物不清,胸闷,憋气,烦燥,易怒,健忘,忧思,体乏无力,精神恍惚。发病之初头痛欲裂,言语不清,视障,呕吐,多有半身瘫痪症状,几不能辩物识人。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

导读: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重点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方面做起。那么具体应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下面列出了十个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从这些细节入手:

一、生活有规律。张弛有度,劳逸结合,保障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时间,懂得生活,学会放松,切忌人生年轻时用身体换名利,老来再拿钱买健康。

二、冬季更应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冬季天寒,天气变幻无常,是心脑血管疾病易发时间,应当注意保暖,夏季燥热,气压低,湿度大,汗如雨下,切忌受风,勿要贪凉,冷食亦当适度。

三、心理健康。学会自控,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稳定,不为生活的不快或追求的贪婪而左右,喜怒不形于色,切忌思想情绪的大起大落。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四、健康饮食。注意食物多样性,均衡性,多食五谷杂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吃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多吃三黑(木耳、黑豆、黑米),多食醋,多凉拌,有条件的要多吃些野菜,少吃油炸食品,少吃猪牛羊肉,少吃动物类油脂,少吃盐和蔗糖,少吃动物内脏和海鲜。冬季进补要适度,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的食疗方法

导读: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头号杀手,该疾病主要是使人体血管老化、硬化、脆化,但并非不治之症。治疗血管疾病一般采用食疗方法,通过饮食调节保持血管的年轻,防止动脉硬化,从而达到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

有些事物可以保持血管年轻、有弹性,而有些事物会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疗法。

1、少摄盐。食盐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无形中增加了血管壁的压力,长期处于张力过大状态下的血管会加速老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做到清淡饮食。

2、少食酸。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如长期食用酸性食物,会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及乳酸含量升高,从而加速血管的老化。因此,鱼、肉、蛋等酸性食物要少吃,肥肉、奶油、甜食及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糖、高胆固醇食物更要少吃。最好多进食粗粮、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

3、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专家研究认为,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的摄入量可以有效预防动脉硬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注意多吃柑橘、枣、花椰菜、红辣椒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4、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富含精氨酸的食物可补肾填精,有助调节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损伤,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可多吃海参、泥鳅、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5、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果膳食中缺乏叶酸及维生素B

6、B12,会使血中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补充叶酸对降低冠心病和中风发病率有重要作用。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病人,应多摄食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红苋菜、菠菜、龙须菜、芦笋、豆类、酵母及苹果、柑橘等。

6、多食鱼。因为鱼肉富含甲硫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及牛黄氨酸,有改善血管弹性、顺应性及促进钠盐排泄的作用。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脂质沉积及改善纤溶的功能。

7、多摄入天然抗凝与降脂食物。摄食此类食物有助减少心肌梗死与缺血性中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黑木耳及含吡嗪类物质如大蒜、洋葱、青葱、茼蒿、香菇、龙须菜及草莓、菠萝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葡萄、橘子中含少量类似阿司匹林的水杨酸抗凝物质。降脂食物有螺旋藻、香芹、胡萝卜、山楂、紫菜、海带、核桃及橄榄油、芝麻油等。

8、每天最少喝4杯水。

另外,除了上面提到的食疗方法外,还需要适当的加强体育锻炼。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能等情况,适量运动,从而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更好的对抗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就就是心脏血管与脑血管得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得“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得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得资料显示,50%左右得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得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得51%。基本信息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多发群体 50岁以上中老年人 常见病因 高血压,血液黏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常见症状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传染性 无 目录 1病因介绍 2临床表现 3疾病检查 4诊断方法 5治疗方法 6病情现状 7预防护理 8饮食保健 折叠编辑本段病因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 脏与脑部得表现。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与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得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得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得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得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得运动,加之生活环境得污染,空气中得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得

心脑血管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心脑血管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不宜大笑,笑有益于健康,但心血管病人不宜大笑,高血压病人常因情绪激动而引起脑出血;冠心病人可因情绪激动使冠状血管痉挛,增加心肌耗氧量,甚至可因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而致死。 不宜发怒心血管病人往往因大怒致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所以,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保持平静的情绪,不急躁,不激动,豁然大度。 不宜突然用力突然用力时机体与环境间不适应,可以引起机体应激瓜,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肌张力增加等。如果应激反应过于强烈,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塞。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存在粥样硬化,管腔本来就变窄,所以特别容易在突然用力时引起心肌梗塞。 早晨不宜剧烈运动早上起床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是造成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早上进行剧烈运动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别会比运动前增加2.25倍和2.14倍;另外,早上运动时肾上腺素增加的幅度要比中午和晚上运动多2-4倍。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剧增,从而使心脏的负担大大增加,在早晨尚未完全清醒的情况下,心脏往往难以随过度的刺激,所以容易发生猝死。 不宜饮食过饱饮食过饱容易引起腹部膨胀、膈肌上升、限

制心脏跳动;由于消化食物需要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到胃肠,使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易诱发心绞痛。 不宜连续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心肌需氧量增加。 不宜饮酒无度酒中的乙醇对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均有破坏作用,因此饮酒能使中枢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容易引起心脏病发作,也易使血压上升。 不宜餐后立即沐浴进餐后胃肠道为了消化食物可使内脏血流量较基础水平增加一倍,而洗浴时人体只要处于温度略高于体温的环境中,就会导致体表血管扩张及血流量成倍增加,其相应的心搏出量也要增多。两者共同作用对健康人是毫无影响的,但心血管病人就无法负担如此学生的生理压力,或因心搏出量增加引起心肌需氧量增加而导致心绞痛;或者造成血压下降、缺氧、昏迷、呼吸衰竭及休克;或引起脑血管破裂而脑出血等。所以,心血管病患者餐后勿立即沐浴。 不宜除冰箱霜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在0℃以下,据试验,将手浸入冰室中1分钟后,毛细血管、小动脉迅速收缩,血压迅速升高,医学上称之后“寒冷加压”。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老年人,在除冰箱霜时就等于进行“寒冷加压”,血压就会突然上升,使已发生粥样硬化的脑动脉破裂或心脏冠状动脉受阻,从而导致脑出血或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特别是患有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一定要谨慎,最好让子女或其他人代劳。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讲座

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讲座 前言: 心脑血管疾病历来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每年都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损失。如何能使广大群众更好地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希望能通过这种通俗易懂,一问一答的方式,使患者及家属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科学地了解和掌握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些基本防治和保健方面知识。 1. 什么是脑中风?得了脑中风怎么办?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它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大类由脑部血管病变所导致的急性疾病。现代医学统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它主要发生于老年人,但实际上任何种族、年龄、性别的人均可发生,它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重要。为了及早就医,就要对脑中风的早期表现有一定的认识。发病急、起病突然往往是脑中风的特点之一。另外,还可以有其它表现:头痛是常见的症状,脑出血时头痛更加剧烈,还可以伴有呕吐;眩晕是一种对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的感觉,活动时加重,常伴有呕吐、恶心症状,语言障碍,病人自己既不能说,也不能听懂他人的语言;或者是仅能听懂,但自己不能讲话。最常见的还是语言含混不清,肢体活动障碍,多为一侧肢体瘫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半身不遂。它可以是完全不能活动,或者虽然可动,但却无力、不灵活,比如不能持物、走路向一侧偏斜等,有时也表现为单个肢体活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可表现为一侧躯体或肢体感觉消失,或对各种疼痛,冷热、刺激不敏感。有的病人甚至会因此而受到伤害,如烫伤、割伤等。 上述表现可以单独出现,但更多地是几种表现以不同的组合而出现。如果病后很快出现昏迷,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说明病情严重。一旦出现上述情况,不要惊慌,先将病人平卧,头稍微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被吸入肺中,同时还能防止舌、咽喉肌后坠堵塞咽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条件时还可以测量病人血压、并保持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联系当地急救中心,尽快把病人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还应特别提到的是,有些发病初期的病人,由于症状较怪,加之对脑中风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就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留下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怀疑患了脑中风,一定要尽快就医。 2. 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深部脑组织和脑干的微小的梗死,一般病灶范围0.2-15立方毫米,至CT和MRI广泛应用于临床后,愈来愈多的腔隙性梗死被证实,近年来已成为发病率较高的脑梗死类型,大约占脑梗死的20%-30%。反复发作并产生多个腔隙梗死灶又称为腔隙状态。 3. 为什么有些腔隙梗死的患者CT有病灶但临床却没有症状? CT显示病灶而临床却没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又称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或静止性脑梗死。目前的研究表明并非无症状,只是症状轻微,短暂易被患者忽略。另外无症状原因还决定于:1)病变的部位和大小。当病变累及内束的前肢、膝部、放射冠、基底节,外束和丘脑,并且病灶较小可以不出现症状。2)皮质下梗死也会无症状。因这些区域多半位于脑功能的相对静区,又不是神经传导束相对集中通过的部位,病变并没有影响神经系统的运动和感觉传导功能,所以也不会出现肢体的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体征。

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法

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法 如果有不良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人,往往一不小心就中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招。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方法可能在于饮茶、食补、药补这三样之多。 ●食补 对有畏寒怕冷、气短乏力等症状的属于气虚阳虚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选择一些有甘温补益之功的羊肉、鸡肉、兔肉、桂圆以及大豆制品;而有性情急躁、手足心热、食少、便干、水肿等症状的属于阴虚内热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适当选择一些有补虚、除热、和脏腑之功的鸭肉、鹅肉以及百合、山药、糯米及绿豆制品。 桂圆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葡萄糖,易于人体吸收利用,糯米可健脾养胃,从而达到补气养血的目的。在寒冷时节喝一碗用桂圆与糯米熬制的桂圆粥是很有益的。生姜、洋葱等更是不可多得的冬令进补之品。常吃生姜历来被视为养生保健尤其是强壮心血管系统的要诀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络脉通畅、供给正常。 ●药补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请生进行对症处方。有益气、温补、活血之功的中药,如人参、黄芪、丹参、当归等对体虚、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体征的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较为适宜。有明显气血不足的心血管病患者,冬季可进补阿胶;有怕冷、腰酸等阳虚征候的,可配入黑芝麻、核桃仁;平时脾胃虚弱者,可加入陈皮、山药煎液(陈皮10克、山药15克煎),以防伤胃。以上诸品,或可炖鸡、炖鸭,或可熬汤。但也有一些老年人,内有蕴热,表现为心烦急躁、舌红、舌苔黄腻,则不适合药补。 ●饮茶 预防心脑血管喝哪些茶好?饮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具有悠久的历史。喝茶的好处有很多,饮茶可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和黄酮甙,具有增加微血管弹性、降低血脂以及溶解脂肪的作用等等。 1、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有很强的降脂功能,且能使血管壁松弛、弹性增强;甚至在血管受到破坏时,茶多酚也可使血管的功能得到恢复,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的作用。绿茶中的茶色素可以维持细胞结构和机能代谢活动正常;还可以降低血脂和血清总胆固醇;抗凝血、改善微循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 2、普尔茶 饮用普洱茶可以降低血脂、加速脂肪代谢。主要表现在:一是普洱茶中的咖啡碱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代谢起作用,尤其对脂肪有很强的分解能力。二是普洱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可以促进人体原有脂肪的分解,防止血液和肝脏的中性脂肪积累。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是困扰现代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人们一旦得上这类疾病,生活很难自理,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病人也常常因为拖累了家人,心情不畅,反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及时的预防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尤其是以下人群更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立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机关干部,企事业领导,知识分子等.他们每天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人体神经失调,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主要器官功能失去平衡,易造成动脉硬化,从而引起冠心病和脑血栓. (2)烟酒过度,生活无规律者.他们较易造成血管痉挛,血流不畅,往往过早患心脑血管疾病. (3)肥胖及饮食不科学者.他们往往营养过剩,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 (4)40岁以上者,尤其是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的中老年朋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鱼油的诞生使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得到了可靠 的保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当养成如下良好的生活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 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拿国货精品鸿洋神中老年型鱼油为例,每天必须至少服用3?5粒700mg含量为30%的鱼油胶丸,才能保证人体的基本需要.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5增加体育锻炼,研究证明人体大量的运动有助于减少体内囤积的脂肪,长期适宜的运动可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6戒烟戒酒,长期烟酒刺激可导致人体甘油三酯的合成,造成人

各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偏方

各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偏方

————————————————————————————————作者: ————————————————————————————————日期: ?

大蒜,姜,柠檬,苹果醋偏方 一位居住在伦敦的人的亲身经历,他去巴基斯坦开会的时候,突然胸口剧痛,后来被医院验出来,他的三条心血管已经被严重堵塞,需要做搭桥手术。手术的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在这个期间,他去看一位回教国家古法治疗师。这位Hakim让他自己在家中做一个食疗,他吃了一个月。一个月后他去同一家医院做检查,发现三条血管干干净净,原来堵塞的地方已经全通了。他是一位虔诚的回教徒,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他把自己的经验放在网上分享,他的前后两张血管照片也放了在网上,在照片中,服用食疗之前与之后的分别连普通人也看得出来。 所需原料: 1杯柠檬汁 1杯姜汁 1杯大蒜汁 1杯苹果醋 1.蒜头去皮,姜去皮切小片,放入榨汁机榨汁,或者放入搅拌器打成浆,用网布隔渣,绞出汁。 2.将蒜头、姜汁放入瓦煲,加入柠檬汁与苹果醋,大火滚,小火慢煮,不要盖锅盖,让水份蒸发,大约需要半小时,剩下大约一半汁液。 3.温度降下后,加入蜜糖,仔细搅匀,蜜糖可能需要很多,主要是令汁液容易入口。 4.将成品储在有盖的玻璃瓶中,放入雪柜。 服用方法:每天早餐前服用一汤匙。大部分人的心血管疾病能得到根治。也可当作饮料,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预防感冒等疾病。 吃上一个月以后去医院做次检查,会发现血管干干净净,堵塞的地方已经全通了。 酸性的物质确实能够软化血管,扩张血管。有利于疏通血管的作用。 柠檬汁:柠檬是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苹果酸、高量钾元素和低量钠元素等。能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软化血管),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症状。近年来国外研究还发现,青柠檬中含有一种近似胰岛素的成分,可以使异常的血糖值降低。 姜汁:每天临睡前饮用热姜水1杯,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 醋泡生姜能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防治高血压;还可以促进消化,治感冒,治胃寒,增加抵抗力,当然也有许多其他的辅助治疗如吃醋泡姜还能治疗关节炎。 大蒜汁:大蒜的成分里含有血小板解聚剂,能使血流畅通。另外,大蒜还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那些对动脉壁造成损害使之硬化狭窄的诸多因子,长期食用能明显降低血脂含量,还可以软化血管、降血压等作用 苹果醋:含有丰富的果胶,维他命、矿物质和酵素,其酸性物质能疏通软化血管,还可以调节内分泌、降低血脂、排毒保健等。 基本归为软化血管,扩张血管,利于疏通血管。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目前在心脑血管领域主张终身服用的。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但是并不降脂也不治疗高血压,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药。 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和增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终稿)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终稿) 我国心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持续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2008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40.27 %,尤其35~54岁青壮年死亡人数增加最为迅猛。1998年WHO全球健康报告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将比2000年增加3.7倍。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在致残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中,75%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早期病变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不及时控制就可能在中老年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尤以冠心病和卒中为重,常在首次发病就有致死、致残的风险。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所以,有效控制致病因素,将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美国自20世纪40年代起冠心病死亡率持续升高,1968年冠心病死亡率高达336.5/10万;此后政府重视预防,主抓控制胆固醇、降压和戒烟;到2000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50%,其中危险因素控制的贡献率最大,全人群胆固醇水平下降0.34 mmol/L,收缩压下降5.1 mm Hg(1 mmHg =0.133kPa),吸烟量下降11.7%,对死亡率下降的贡献率分别为24% ,20%和12%。二级预防和康复的贡献率为11%,三级预防为9%,血运重建仅为5%。西欧各国近30年来因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冠心病死亡率平均下降了20%~40%。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提示,一级预防对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1997年制定了第一个《心血管疾病及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并于2002年进行了更新,此后相继发布了大量一级预防循证医学证据,2006年ACC/美国卒中学会(ACC/ASA)联合发布了《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公布《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更新了《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我国卫生部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和“健康中国2020”战略,均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方针。以此为契机,为提高中国医生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合理规范应用一级预防治疗措施,使我国尽快实现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达下降拐点的目标,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起,心血管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外周血管科以及肾内科专家共同讨论,最终形成本共识。 1 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心血管危险因索流行病学现状 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趋势不容乐观。根据2006年和2008年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2006年为183.7/10万,2008年为241.0/10万,分别占当年死亡构成比的34.8%和40.3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始终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且呈不断上

2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基本信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发病病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 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

有益心脑血管的食物

研究表明高血压除了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之外,饮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从饮食上预防高血压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途径的,所以饮食疗法也是防止高血压的重要部分了,但是怎么从饮食上预防高血压呢?说说如何从饮食上预防高血压吧。 (一)限制钠盐。科学家们已证实钠离子(食盐的成分NaCl)与高血压的发病密切相关,所以控制食盐的摄入能防治高血压病,一般主张每日用盐控制在5克以下,最好是3克,即食物中有轻度咸味(俗称口味轻)即可。 如果有耳鸣、眩晕、浮肿的高血压病人,食盐应严格控制,每日限制在2克以下,或不用食盐,用10cc酱油代替(1汤匙为15cc)。 限制含钠多的食品,如腌熏食品(包括咸肉、咸鱼、咸菜、酱菜等)和味精含钠高的调料,及加碱或发酵粉、小苏打制成的面食、糕点等。 (二)选用优质的蛋白质食物。可适当吃些鱼(烹调方法:有清蒸鱼、红烧鱼、鱼汤、糖醋鱼、溜鱼片等)和大豆及其豆制品(如:豆腐、腐干、豆腐皮等)。 经动物实验证实,鱼类蛋白质含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内钠排出量提高,能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可预防中风。同时鱼类的脂肪,含高级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能预防血栓形成。 大豆是植物蛋白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虽无降压作用,但也有防止中风和降血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有人主张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中要有一定数量的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为好。 (三)多选用含钾、镁、碘和锌高的食物。因为这类微量元素,有降压和保护心脏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 含钾高的食物:柑橘、苹果、杏、红枣、葡萄、花椰菜、大豆、黑豆、菠菜、土豆等。家禽类、鱼和瘦肉含钾量也高。 含镁高的食物:各种干豆类及鲜豆、苋菜、桂圆、豆芽等。 含碘高的食物:海产品类、海带、紫菜等。 正是因为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的成因,所以我们才会从上面推出一些关于高血压的饮食疗法,通过这些饮食疗法,其实更加有利于我们从根本上预防高血压的情况。 每天50-100克洋葱含有前列腺素,在降低血压,预防血栓形成,保护大脑与心脏等主要生命器官中有重要作用。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只有洋葱是含有前列腺素的蔬菜。在日本洋葱已成为高血压病人争相食用的降压食品。日本学者经多年研究认为:长期食洋葱可以稳定血压,减低血管脆性,对人体动脉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1食物不过咸:限盐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其中包括通过酱油、咸菜、味精等调味品摄入盐的量。国内外许多医学专家都指出,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2、食物不过甜:限糖含糖高的食品主要是米、面、糕点等。建议主食要粗细搭配,如玉米、小米、豆类、荞麦、薯类等。最好不吃或少吃油饼、油条、炸糕、奶油蛋糕、巧克力、奶类雪糕等。3、食物不过腻:限脂肪生活中要限制家畜肉类(尤其是肥肉)、动物油脂(如猪油)、奶油糕点、棕榈油等高脂肪和蛋类制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及鸡皮、鸭皮等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每天不超过250克新鲜牛奶或酸奶。每天肉类控制在75克以内,主要是瘦肉,如猪、牛、羊、鸡、鸭等禽类肉食。 4、食物不过辛:限制饮酒酒属于“辛”类食物,对于嗜酒如命的市民,建议男性每天饮酒精不超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主讲人:陈志文 基本信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发病病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预防和食疗 导读:心脑血管疾病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列出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及警告信号。 ●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1、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干活动时加重。 2、干重活时心前区疼痛或左部放射性发木发痛。 3、干轻活时感觉很累,且胸闷气喘。 4、饭后胸骨后憋胀得厉害,有时冒冷汗。 5、睡觉时经常胸闷难受,不能平躺。 6、感情激动时心跳加快,胸部有明显不适应,即消失。 7、胸闷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后即消失。 8、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便胸憋气喘、心跳加快。 9、睡觉时经常胸憋难受,不能平躺。 10、长时间躺卧后突然坐起来,感到胸部很难受。 ●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及警告信号: 一、心肌缺血或心梗前会发生心慌,胸闷,憋气,四肢无力,心烦意乱,浅睡眠,或失眠,眩晕,健忘,易怒,冷汗,呕吐,一过性心绞痛等现象。 二、有的人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更易延误病情判断;如有的人会牙痛,胃腹痛,或非相关部位痛感及不适,譬如曾有一位患者,眼晴视物不清,利用工作时间到我院眼科看病,进屋后,与眼科医生说话中,尚未来及检査,突然昏倒地上,医院内科外科联合会诊,紧急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无法面对现实,曾把医院告了,认为其从无心脑血管疾病,身强体壮,是日仍上着班,看眼致死,最后经医学解剖,证明为心猝死所致。 三、脑溢血患者,发病前,多有头痛,眩晕,耳鸣,眼跳,视物不清,胸闷,憋气,烦燥,易怒,健忘,忧思,体乏无力,精神恍惚。发病之初头痛欲裂,言语不清,视障,呕吐,多有半身瘫痪症状,几不能辩物识人。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第一,生活规律化;第二,饮食科学化;第三,文体活动经常化。 “八项注意”第一,保持血压正常;第二,保持正常体重;第三,保持正常血脂;第四,饮食平衡;第五,戒烟、控酒、减盐;第六,坚持适度体育锻炼;第七,重视精神心理卫生;第八,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是三大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之一。而最重要的是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的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所以,脑卒中病重在预防。一般认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及致残率均显着上升。 一级预防是以防止危险因素发生为目的的。主要应做到:合理饮食,提倡低盐、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少吃肉;改变生活习惯,生活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 二级预防是针对自身已经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为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人,有嗜烟、酗酒史的人,都应该进行二级预防,进行一些预防性的治疗,将危险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预防脑卒中的以下要诀 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所以,要预防脑卒中,首先要预防高血压。 防治脑动脉硬化预防脑动脉硬化应当从儿童时做起,主要措施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控制饮食,防止肥胖,不吸烟,不饮酒等。对于已经患有脑动脉硬化的人,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其中包括合理用药。调节血脂的药物很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选择地使用,而且用药的种类,也并不是越多越好。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单一的饮食结构导致了血压血脂普遍偏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常见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中老年人群的比例最大,由于心脑血管造成的死亡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给患者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在临床和生活中都要对心脑血管患者进行关注,通过有效分方法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关键词:心脑血管;预防;治疗研究 1引言 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国民生命的”第一杀手”,但是人体中的”C反应蛋白(CRP)”能够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预测,但是科学家发现,我国人民CRP水平只有西方人的50%左右,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CRP水平也在国际标准”低危”范围内。所以,我国中老年人员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2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血管和从心脏发出的血管疾病。现在危害最大的是供应心脏本身血管的疾

病,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实际上就是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可以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就是突然死亡等。通常讲的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是两大类:一种叫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还有一种出血性的脑血管疾病,也包括很多,但大家最多见的就是脑出血[1]。脑血管病的主要症状就是半身瘫痪。 3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我们现在不仅有这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而且患患者数在不断的增加。为什么?因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不断增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胆固醇高、生活方式不良、缺少运动等,这些是造成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由于大量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冠心病、心血管等疾病的发患者数在增加。 此外还有年龄、遗传因素,这些暂时是无法改变的,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刚才讲的那几个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是可以治的,肥胖、抽烟是可以改变的,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是可以改善的,因此大部分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药物的治疗来改善,改善这些危险因素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4.1预防 4.1.1加强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平时生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基本信息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多发群体 50岁以上中老年人 常见病因 高血压,血液黏稠,吸烟,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

代谢 常见症状 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 传染性 无 目录 1病因介绍 2临床表现 3疾病检查 4诊断方法 5治疗方法 6病情现状 7预防护理 8饮食保健 折叠编辑本段病因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 脏和脑部的表现。其病因主要有4个方面: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 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血液流变学异常;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相关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感谢聆听 2.血液黏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及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理及防治 我国每15秒就有一个人死于因心血管疾病引发的疾病,每22秒就有一人因此致残。全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竟高达36%,已成为夺走国人生命的头号“杀手”。国家因此需耗费近3000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一、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两大类疾病的总称,可分为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主,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表现为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和心源性猝死等多种形式。 脑血管疾病则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或缺血性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俗称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表面看来很短暂,其实,它的形成经历发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从一个人正常的动脉到无症状的动脉硬化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从一个人的动脉硬化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却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所以这种疾病常常令人措手不及。但另一方面,这种疾病又给人一个很长时间的预防和保健期,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认识到它的发展过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到来,减少我们的痛苦。 要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就首先要明白这种病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必须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原因做一个分析,之后我们会看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如果大家有其它的不同意见和更好的方法,欢迎所有的朋友一起来探讨,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二、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 1、钙迁徙因素 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大约占到人体的1.5%—2%,钙只能从外界摄取,不可在体内合成。从一个人生命的孕育到一个人的年老寿终,都离不开钙的参与,所以,钙是人的生命之源。

心脑血管疾病饮食疗法

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治疗第一节心痛、胸痹 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其主要症状是胸闷、心前区不适、憋气和胸痛彻背等。过劳或情绪激动易诱发。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节为多发,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主要疾患。 本病多由年迈体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不当,致使正气不足,加之过食油腻甜盐,或烟酒无度,招致痰浊内生,脉络阻滞,血流不畅。根据病机和病证,一般分为心气虚、心阴虚、气阴两虚、寒凝气滞气痰瘀闭阻等证。但无论何种病理引起,其结果都是使冠状动脉灌流不足,心肌失养(缺血缺氧),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闭塞,招致心绞痛发生,甚至心肌梗塞。 膳食原则: 一、本病与饮食调养有密切关系:患者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必要的化验检查制定食疗内容。 二、控制总热量,维持标准体重:膳食中的热量,主要供给身体热能消耗的需要。老年人活动量减少,热能需要比中青年人低,如不控制食量,摄入热量过多,就会发胖(体内脂肪堆积),从而增加心脏负担。摄入热量适当,是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方法是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每半月测量体重一次,根据体重调节膳食。 三、蛋白质的质量要适宜:蛋白质是维持生理功能最主要的营养素。老年人身体需要一定的优质蛋白,因此,摄入的蛋白质量要适宜。蛋白质中,以动物和豆类蛋白各半为佳。故老年人适当吃一些蛋、奶、鸭、鸡、鱼、虾、瘦肉、黄豆、花生等及其制品。但动物蛋白中往往含有较多的脂肪,因此,在每天的膳食中,动物植物蛋白搭配要适中。含脂肪胆固醇低的食物有去脂奶粉、酸奶、蛋清、鸡肉、鱼、虾、海参、豆浆、豆腐、豆腐脑等,特别是海产品和豆制品,有较好的降血脂及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推荐选择食用。 四、严格限制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高血脂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故要注意防止过量摄入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大量猪瘦肉、蛋黄、奶油等,烹调时也应尽量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 五、碳水化合物比例要适宜:过多地摄入碳水化合物可引起血中甘油三酯升高。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米、面、杂粮等淀粉类食物及蔗糖、果糖等。因此,在限制主食的同时,应少吃纯糖食物。喝牛奶尽量不加糖,不宜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和乌龙茶。主食搭配以粗细相错为佳,如米面配以适量的绿豆、红豆、小米、玉米面、燕麦粉等。可少量吃一些红糖,其中含有大量的铬,对冠心病可能有益。 六、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纤维和果胶能降低胆固醇,而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钙、钾、镁、纤维素和果胶的丰富来源,每人每天至少食用各种蔬菜400—500克。如芹菜、菜花、香菇、豆芽、扁豆、木耳、山楂、苹果、草莓、红果等,都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结、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同时也有助消化、通大便和降血脂的作用。 七、少量多餐:冠心病人切忌吃得过饱,特别是晚餐,应以清淡食品为宜,过食油腻可加快血液凝固,促进血栓形成;饱餐还可诱发心肌梗塞。 八、忌烟酒、浓茶及辛辣食品:因为辣椒、花椒、胡椒、烟、酒、茶都具有刺激性和兴奋性,对患者心身无益。 九、不要吃得过咸:炒菜时少加盐,食精盐每天以3—5克最好。味精含钠较高,亦应限量食用。 辨证施膳: 一、寒凝气滞证:常因天气卒然寒冷而发病,心痛如绞,彻背走肩,胸闷憋气,气短,手足不温,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脉紧。 饮食疗法: 1.狗肉羹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第一,生活规律化;第二,饮食科学化;第三,文体活动经常化。 “八项注意”第一,保持血压正常;第二,保持正常体重;第三,保持正常血脂;第四,饮食平衡;第五,戒烟、控酒、减盐;第六,坚持适度体育锻炼;第七,重视精神心理卫生;第八,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是三大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之一。而最重要的是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的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所以,脑卒中病重在预防。一般认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及致残率均显著上升。 一级预防是以防止危险因素发生为目的的。主要应做到:合理饮食,提倡低盐、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少吃肉;改变生活习惯,生活规律化,注意劳逸结合。 二级预防是针对自身已经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为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人,有嗜烟、酗酒史的人,都应该进行二级预防,进行一些预防性的治疗,将危险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预防脑卒中的以下要诀 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所以,要预防脑卒中,首先要预防高血压。 防治脑动脉硬化预防脑动脉硬化应当从儿童时做起,主要措施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控制饮食,防止肥胖,不吸烟,不饮酒等。对于已经患有脑动脉硬化的人,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其中包括合理用药。调节血脂的药物很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选择地使用,而且用药的种类,也并不是越多越好。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心理开导吞咽障碍的患者由于肢体瘫痪或失语、语言不清、表达力差等原因,易出现烦躁、易怒和情绪抑郁,有的甚至拒食。因此,应针对患者的性格特点有的放失地进行心理疏导。 进食运动为保证患者的综合运动目的,促进摄取足够的营养,使其具备足够

心脑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 (1)

心脑血管疾病膳食和营养治疗(2)讲义 三、心脑血管病的营养治疗 1.高血压 (1)定义: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2)高血压的危害: 血压长期持续在较高水平可导致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阻力增加,并会造成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如:脑中风、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 (3)高血压与营养素的关系 a.高钠低钾导致血压升高: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让我们摄入大量钠元素,十分容易引起高血压。但是 大多数的中国人对钾元素的摄入偏低,钾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可通过激活钠泵、减低对交感性 应激或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改善压力感受器功能和增加肾胰舒血管激肽系或前列腺素系 活性利尿钠和扩血管发挥作用。 b.钙和镁有利于控制血压:流行病学表面,膳食钙摄入量与血压成负相关:每增加100mg钙,平均 收缩压下降2.5mmHg,舒张压下降1.33mmHg;镁除了参与血管组织的生理过程外,在血管外通过 对神经体液、肾以及肾上腺机制与钙共同调节血压。 c.蛋白质:蛋白质及其某些氨基酸对血压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鱼类蛋白及其所含的硫氨 基酸和牛磺酸可使高血压大鼠血压下降,脑卒中发生概率降低。 d.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油)摄入过量不仅使血清总胆固醇上升,还使低密度脂蛋白上升;单 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茶油)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多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抗血栓、保护心血管;反式脂肪酸能使 总胆固醇含量上升,还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e.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tHCY)是蛋氨酸的代谢产物, 可经过蛋氨酸合成酶的作用重新合成蛋氨酸,叶酸和VB12是这个过程的辅助因子,也可降解成 半胱氨酸,由肾排出体外,VB6参与了这个过程。这些维生素缺乏时,血压便会升高,心血管疾 病发生率升高。 (4)高血压的营养素治疗 a.限制盐的摄入 轻度3~5g 中度1~2g 重度无盐 b.增加钾的摄入 土豆、芋头、茄子、海带、莴笋、冬瓜、西瓜。 c.增加钙的摄入 牛奶、酸牛奶、芝麻酱、虾皮、绿色蔬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