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辨析题

毛概辨析题

三、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不仅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还有官僚资本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只能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依靠力量。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军队。
3.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而资产、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不是劳动,所以不应参与收益分配。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资产、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尽管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仍参与收益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具有客观的必然性:因为市场资源配置主要通过生产要素借个的波动来实现,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就必须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个人收入分配必须以参与价值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贡献为依据才能调动生产要素主体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
4.实行改革开放,有人说是“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是历史的必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不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其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重新回到旧的资本主义甚至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中去。
5.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回事。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是人们在财产占有和财产支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微观层次的具体体现形式,即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公有制是本质,是内容,公有制实现形式是体现公有制本质要求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辨析题:
1.毛泽东的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
1. 此观点错误。毛泽东的思想是他个人的思想,既然是个人的思想,就有正确和不正确的,甚至是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是被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正确的经验和原则才能纳入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范畴。所以毛泽东的思想不等于毛泽东思想。
2.许多国有中小企业不断被私营企业并购,将来一定会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此观点错误。首先

必须克服过去在公有制认识方面存在的单纯强调公有制在数量上的绝对有时的倾向。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就全国而言,要坚持共有资产在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所以让一些经营效益不好的企业转归私人企业经营,这是经济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况且目前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公有制经济仍占很大比例,这个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我们的政策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发展非公有制。
3.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大款、富婆,个个都是“名车代步有别墅”,而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这叫什么共同富裕?分明是两极分化。
3.此观点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最终达到的共同富裕的目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主义本质是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必须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由于我国目前进行经济的结构调整,加上历史的等各种原因,势必使一些国有企业生产存在问题,造成大量下岗人员,使他们的生活发生困难。而一些人因自己努力,加上把握了一些机遇,先富裕起来了,造成了差距拉大的现象。但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且国家会通过各种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创造就业机会,保障最低收入的最低生活水平,调节过高收入,打击非法收入,只有经济结构调整好了,经济发展上去了,才能使收入逐渐体现公平合理,避免两极分化,过分悬殊。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先把物质文明搞好了,有了物质基础,然后再去抓精神文明就容易多了。
4.此观点错误。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割裂开来,否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能动作用,孤立地对待物质文明,片面地抓经济工作,这既违背经济规律,又不符合历史辩证法。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在理论上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用以指导实践必然延误、弱化和虚化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已经证明,撇开精神文明建设而孤立地抓物质文明,不仅不能真正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反因增加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而变得极不经济,最终限制经济的发展。因此,两个文明建设绝不能分先后。
三、辨析题
1.有人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所以“毛邓”就是“矛盾”。
1、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只是它们产生的时

间和阶段不同。二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并不矛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2、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依靠力量。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了腐败现象的蔓延,这种现象将在中国现代化实现以后逐渐好转。
3、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在向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转轨时往往会出现腐败现象的加剧。
理由是:现代化涉及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转换,新旧规范的冲突,为个人创造了为两种规范所不承认的方式进行活动的机会;现代化开辟了新的财富和权力的来源,从而进一步助长了腐化行为,促进了钱权交易;现代化往往通过它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变革来加剧腐化,因为现代化,尤其是后起的现代化,往往在某一阶段扩大政府的权威、增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从而为腐败的泛滥造成条件。现代化实现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各方面的规范和体制也趋于完善,因此,腐败现象会逐渐好转。
4.在我国经济活动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统一。
4、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在计划经济下,政企不分,责权不分,政府既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扮演“运动员”角色,又负责经济的调控,扮演“裁判员”角色。这是原有体制弊端之一。
(2)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主体,是经济舞台上的“运动员”,政府是宏观调控主体,承担宏观调控职能,制定和执行市场法规,是经济活动的“裁判员”。政府一般不应直接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充当“运动员”角色。实行政企分开,改变政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双重身份,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和搞好宏观调控的关键所在。
三.判断题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三步是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是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回事。
2错。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是人们在财产占有和财产支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微观层次的具体体现形式,即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和公

有制实现形式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公有制是本质,是内容,公有制实现开幕词体现公有制本质要求的具体表现形式。
3.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3错。“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4错。还有社会变革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军队。
三、判断题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1 对,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经济上,中国的经济命脉被列强牢牢控制;文化上,帝国主义实施文化侵略政策,民族文化遭到巨大破坏。另外,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过程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要改变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与掠夺。
2.中国加入WTO也是改革。
2对。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入WTO则是对外开放的最重要举措。
3.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关键体现在量的优势。
3错。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是相对于社会资产的总体而言的,并排除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非公有资产占数量优势;公有制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错。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辨析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 此观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才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2.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此观点错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实现,但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3.邓小平一方面认为“社会主义本质是共同富裕”;可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因此,邓小平的观念是前后矛盾的。
3. 此观点错误。社会主义本质是共同富裕,因为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

同富裕。但共同富裕并不代表同步富裕,同时富裕。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和手段。后者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邓小平前后的观点是不矛盾的。
4.有人说,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两种不同的理论,所以“毛邓”就是“矛盾”。
4. 此观点错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只是它们产生的时间和阶段不同。二者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并不矛盾。
5.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关键体现在量的优势。
5. 此观点错误。公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是相对于社会资产的总体而言的,并排除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非公有资产占数量优势;公有制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