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冷却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冷却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冷却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冷却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冷却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发布日期:2010-10-09 来源:食品伙伴网浏览次数:116

通过对玉溪市凤凰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冷却肉屠宰加工线上各工序的设备和工人的微生物污染状况的调查以及大量的资料的查询,确定了宰前检验、刺杀放血、冷却分割3个工序为关键控制点。

殷红葛长荣

摘要:通过对玉溪市凤凰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冷却肉屠宰加工线上各工序的设备和工人的微生物污染状况的调查以及大量的资料的查询,确定了宰前检验、刺杀放血、冷却分割3个工序为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冷却肉;微生物;关键控制点

Abstract:The microbial inspection of main facilities and workers on swine slaughter line of The Phenix Zoology Food Co. Ltd was conduct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references were consulted. Three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were determined,which were hog holding and inspection, bleeding, chilling and cutting.

Key words: chilling meat, microbiology, critical control point(CCP)

目前,HACCP正在成为国内外食品企业强制执行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但在冷却肉生产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应用于生产的就更少。本课题组为了保证冷却肉在工厂化条件下大批量生产中,做到产品质量稳定,防止出现质量时好时坏的问题,课题组在工厂日宰100头以上的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根据HACCP质量控制体系的原理,进行了冷却肉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分析和冷却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测定,对屠宰线主要设备设施污染状况、冷却肉生产中操作工人手带菌状况、屠宰工艺中胴体污染状况、冷却生产中分割、剔骨和包装过程中污染情况等,摸清了机械、人员、空气、冲洗水、水池等在生产过程中带菌及对肉质的污染情况,

然后确定了生产与流通过程中关键控制点(CCP),为生产企业制定比较完善的HACCP管理手册,指导国内安全无公害冷却肉的生产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测试基地:玉溪市凤凰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冷却肉屠宰加工线。

1.1.2实验材料:消毒棉、生理盐水、灭菌剪刀、灭菌镊子、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1.1.3主要设备:超净工作室:玉溪市畜牧局化验室;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

PYX-DHS-50×60:上海跃进医疗一厂;电热鼓风干燥箱101C-3B:上海市崇明试验仪器厂;电热压力蒸汽灭菌锅LS-B50L:上海医用核子仪器厂。

作者简介:殷红,女,28,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葛长荣,男,44,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畜产品加工教学研究工作。

课题来源:云南省“十五”科技项目“安全优质猪肉及制品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2001NG40)

1.2方法

1.2.1取样方法:用取样板(用铝片制成,其中打一5cm2方孔),压在检样上,将用生理盐水浸泡过的灭菌的棉拭子,在板孔范围内涂抹10次,然后另换一个部位涂抹,即每只棉拭抹2个部位,一个检样用5支棉拭,抹10个部位,共涂抹检样表面积50cm2。每支棉拭涂抹后立即投入盛有50ml灭菌生理盐水的广口瓶中。检验时先充分摇匀,广口瓶中的液体作为原液,再按要求作10倍递增稀释,计算1cm2含菌量。

让测试工序点的工人,在2000 ml无菌生理盐水中浸洗,该洗手液作为原液,再按要求作10倍递增稀释,计算1cm2含菌量。

1.2.2测定项目:菌落总数—判定样品污染程度;大肠菌群—粪便污染指示菌。

1.2.3测试工序点:(1)宰杀放血后;(2)剥皮后;(3)开膛劈半后;(4)冲水后;(5)冷却分割后。

综上所述,开膛、分割的传送带、分割案板、分割工人手污染较严重,存在着显著危害。这与工人的个人卫生习惯、车间内连续操作、不定时消毒的作业习惯有直接关系。班后消毒不严,形成交叉污染,造成污染越来越严重。宰杀放血刀具、宰杀放血传送带和开膛刀具也有较严重的微生物污染,存在显著危害,这同样和工人个人卫生习惯、车间内连续操作、不定时消毒的作业习惯有直接关系。同上一阶段的判断一样,这些调查结果进一步确定了宰杀放血工序和冷却分割工序是关键控制点。

4. 关键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要求

4.1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根据本研究结果,确定了冷却肉生产线的关键控制点:宰前检验、刺杀放血、冷却分割。这三个工序存在显著危害,且不能通过后面的工序而只能通过本工序的预防措施将危害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而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

宰前检验是保证生猪屠宰加工质量和肉品卫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在贯彻执行病、健隔离,病、健分宰,防止肉品污染,提高肉品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生猪通过宰前检验,可初步确定其健康状况,尤其是能够发现许多在宰后难以发现的传染病,如破伤风、李氏杆菌病、脑炎、脑包虫病、口蹄疫及某些中毒性疾病,因宰后一般无特殊病理变化,在宰后检验时常被忽略或漏检。而这些疾病通过观察宰前临床症状是不难作出正确诊断的。通过严格执行验收和检验措施,可以对病猪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减少损失,防治疾病传播,因此,宰前检验,不仅能保障生猪健康,降低病死率,也是获得优质肉品的重要措施[4,5]。

如前所述,宰杀放血因放血不足造成胴体内部的淤血污染,不能通过后续工序消除;冷却分割是屠宰分割线的最后工序,其显著危害不能通过后面的工序降低污染,只能在本步骤上采取预防措施使其危害降到可接受水平。

4.2控制措施要求

对冷却肉生产工艺进行危害分析,在冷却肉生产过程中,冷却肉主要受到来自微生物的危害,具有中等危害。微生物不仅使肉的感官性质(如颜色、气味和质地等)发生严重恶化,而且

破坏肉的营养价值。则根据微生物的生活特性,可得出:温度控制与卫生管理是冷却肉生产过程质量保障的最重要因素。

温度控制:刚宰杀的猪胴体,后腿中心温度高达40~42℃,表面潮湿,极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6,7],因而宰后胴体必须迅速送入冷却间(1~2 h之内),使胴体后腿中心温度在24h内冷却到0~4℃;分割剔骨间与包装间的室温要在8~12℃,此阶段停留时间不超过1 h,以保证冷却肉中心温度不超过7℃;流通与零售过程中,冷却肉应始终处于冷却链控制之下,保持在0~4℃范围内[8]。

(2) 卫生管理:在冷却肉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每个环节的清洗消毒要求,控制宰后胴体表面细菌总数,使其表面的细菌总数<5×104cfu/g;分割剔骨和包装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与工具必须保持清洁,设备与工具的细菌总数控制在103 cfu/g以下;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清洗消毒,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手的卫生[9]。

本实验根据HACCP质量控制体系的原理,对玉溪市凤凰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冷却肉屠宰加工线进行了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为建立科学的HACCP计划表,加强冷却肉的安全卫生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光宏主编.肉品学[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2.段静芸.生猪屠宰HACCP体系建立和冷却肉保鲜技术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6(1):17~27

3.马美湖主编.动物性食品加工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P 37~42

4.刘保来.生猪屠宰检疫程序简表[J].中国动物检疫.2000,(6):36

5.王宜奇,王金铎.猪的屠宰检疫程序[J]. 中国动物检疫.1999,(5):5~6

6.葛长荣主编.肉与肉制品工艺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P 43

7.周光宏主编.畜产品加工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P 22

8.张子平.冷却肉的加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食品科学.2001,(22):83~89

9.陈云忠,李松盛.个人卫生与肉制品质量关系的探讨以及在生产实际中的操作[J].肉类工业.2003,(11):31~33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91354

1.目的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控制,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 3.定义 无 4. 职责 4.1供销部 4.1.1负责根据合同要求,及发货需要,制定销售计划。 4.1.2 负责生产过程中所需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 4.2生产部 4.1.1 生产部经理负责确保本程序的有效实施和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4.1.2负责按生产任务书组织实施生产,完成生产任务。 4.1.3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质量、关键控制点及控制参数进行管理控制。 4.1.4车间班主任、班组长及相关人员共同对本程序在本班组各工序的正确有效运行负责。 4.1.5负责组织生产设施维修管理。 4.1.6负责对符合产品生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3质检部 4.3.1负责对生产的产品实施验证、生产过程中关键点、操作方法及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安全作业等进行监督检查检验。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相应工艺及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4.3.2 质检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反馈、纠正和追踪,并负责产品品质的确认。 4.3.3 产品质量技术员负责生产工艺文件的编制与生产工艺的改良。 5. 程序 5.1 生产策划和准备 5.1.1 食品加工工艺策划和准备 5.1.1.1 按照新产品开发的设计输出文件编制每类食品的加工工艺文件,包括: 1)食品工艺流程及描述,由质检部负责编制; 2)产品包装明细表,由质检部负责编制; 3)原料辅料和食品直接接触材料特性由质检部负责组织编制; 4)作业指导书(包括设备、过程、卫生等),由生产部、质检部、技术员负责编制; 5)根据公司生产产品类别制订的《HACCP计划书》 6)其它合适文件,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制。工艺文件编制完成经审批后交办公室统一控制发放。 5.1.1.2 每天生产前,技术员落实工艺技术准备工作,确认生产过程中相应的工艺文件是否完全具备并且满足要求。 5.1.1.3 每天生产前,生产设备管理员确认生产所需要的设备设施是否完全具备并且满足要求。 5.1.2 质量控制准备 5.1.2.1 当值质检员负责确认食品质量检验规范齐备和检测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5.1.3 物料准备:生产部应根据供销部门签订的合同发货要求及生产物资库存情况,制定出产品“生产计划表”的生产经理批准,并下发到各生产车间实施,由生产车间主任按照已批准的“生产计划表”,开出“领料出单”到仓库领料,并发放至生产部收料区。当所需物资不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次:_B—1.0— 分发号:______________ 受控状态:_____________ 2018-01-02 发布2018-01-02 实施

目次

目次. (1)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3)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职责与权限 (3) 4 工作程序 (3)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3)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3)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3) 4.4 产品生产关键过程的控制. (4) 4.5 标识 (4) 4.6 不合格品控制 (4) 4.7 记录控制 (4) 4.8 更改控制 (5) 4.9 防护控制 (5) 5 记录 (5)

关键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按Q/XX QF01-2018《质量手册》7.5.6关键过程要求规定,识别关键过程,并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特编制本程序文件。实施和保持本程序,确保在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关键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在所有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对关键过程的识别与控制。 3 职责与权限 3.1 技术中心是关键控制过程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生产产品关键过程进行识别、控制,负责: a) 编制机械加工关键过程明细表; b) 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 c) 对关键工序工艺文件进行工艺评审; d) 对关键工序在加工时进行技术跟踪,对首件进行工艺、工装验证。 3.2 生产制造中心负责:在关键工序首件加工时,通知工艺人员进行工序验证,并参与验证工 作。 3.3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编制检验规程,对关键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控和检 验。按评审后的工艺文件、相关标准、产品图纸组织生产,进行过程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本公司关键过程为生产产品的关键过程 4.2 关键过程的确定 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工序,一般包括形成关键、重要特性的工序和加工难度大、质量部稳定、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工序;设计人员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关键过程,并在相应的设计文件上做标识。 4.3 关键过程的评审 4.3.1 对关键过程设计参数和制造工艺必须严格审查,在设计评审、工艺评审中应作为重点内 容。关键过程的评审,不必单独安排,可结合其他质量评审实施: a) 设计文件上确定关键过程(特性)的评审,可结合设计评审进行;

生产工艺操作程序关键控制点

生产作业控制制度 一、销售部依据市场需求及客户要求,下达《生产制造单》至生产车间。 二、技术部负责编制《产品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各工序操作员严格依据《产品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当因相关因素的改变而需更改《作业指导书》时,则依据《文件和资料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更改。 三、设备质量的控制依据《生产设备控制制度》执行。 四、品管部负责跟进每一工序工艺执行情况,当发现有违反工艺操作或不规范操作时,应予以纠正。 五、品管部负责对每一质量控制点的工序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并负责对工序产品的放行。 六、对有技能培训要求的工序,应组织此类工序人员的培训、考核。只有经培训及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定员定岗,品管部负责本工序人员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当发现人员质量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其作业,并提出人员培训申请,实施培训事宜。当因相关因素的改变而需更新岗位技能时,则对人员进行重新培训。 七、对特殊过程的控制应由具备资格的操作者完成,且定员定岗。 八、附相关文件: 《作业指导书》 《产品工艺流程图》 《批生产指令》 《批生产记录(生产前)》 《批生产记录(生产中)》 《工艺流程图》 《配料操作规程》 《灌装/包装操作规程》

洗发液生产作业指导书 (操作过程控制) 一、生产前的准备: 1、清洗加热搅拌机,搅拌机干净后,才可生产。 2、清洗生产用具、桶、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3、检查校正磅秤、衡器,正确无误。 4、测试纯水PH值应在之间,方可使用。 5、测试纯水电导率应在8以下,达标后才可使用。 6、检查原材料是否满足生产用量,才可生产。 7、检查电源、各种仪表应正常。 二、秤料规程: 1、纯水:按百分比计算,不得误差1%按配方比例加入。 2、原料:按百分比计算,按配方比例不得有任何误差。 三、生产操作: 1、将原材料加入搅拌机,搅拌15---20分钟,彻底均匀后,方可加入其它添加剂。 2、去离子水,按配方比例加入,在每分钟50---60转良好的搅拌下,使原料与纯水搅拌,边搅拌、边加热、加热75℃,然后关闭加热管。 3、在良好的搅拌下,恒温搅拌30分钟、化、杀菌。 4、将恒温后,开始降温,边搅拌、边降温。 5、冷至40℃后,加入防腐剂、香精、添加剂、搅拌30---50分钟均匀后,才送化验室检验,合格后才出料。进入静置室。 四、质量检验: 1、半成品未出料前检验PH值在6---7之间,才合格。 2、半成品离心,30分钟/2000转,,无油水分离现象,才合格。 3、泡沫测试在50以上,才合格。 4、粘度测试在7000以上,才合格。 5、耐热±40℃、24h,恢复室温后应正常,才合格。 6、耐寒—15℃、24h,恢复室温后,应正常。 7、细菌检验,培养48 n±37℃,应达到国家标准,才合格。 8、经检验合格后,才通知生产部分装车间灌装。 五、分装成品: 1、塑料瓶用乙醇消毒后,才可装成品。 2、塑料瓶应喷生产日期、保质期二年。 3、对不合格塑料瓶,一律不得装成品。 4、塑料瓶说明书、字迹不清楚一律不得装成品。 5、分装成品时,应凭化验室放得单,才可分装。 6、洗发液分装,瓶瓶过秤200ml,每甁秤量不得少于202g、只准多,不准少。 六、包装车间: 1、分装车间过好秤的成品,应盖好瓶盖,检验瓶外观应整洁。 2、大纸箱应检查与洗发液是否相符。 3、质检员检验包装应达到企业内控标准,才在合格证上签字放行。 4、包装完后,经质检员全部检验合格后,才可入库。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江西宇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GMP文件 题目: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编写部门质量部编码GL-ZL-05800 编写人林丽丽审核人周隆才批准人楼秀余 编写日期20130611 审核日期20130715 批准日期20130822 颁发部门GMP办执行日期20130822 页码第 1 页/共2 页 分发部门办公室、公司各部门 1. 目的:制定生产过程重要质量控制点监测管理制度,确保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质量得到严格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部药品生产的质量监控 3. 责任者:生产部生产人员及其管理人员,QA监督员 4. 内容: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必须对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监控,现将生产过程重要质量控制点及其监督管理制度表述如下: 4.1 原辅料使用前应目检其物理外观,核对净重并过筛。液体原辅料应过滤,除去异物。过筛后的原辅料应粉碎至规定细度。 4.2 配料配料前应仔细核对原辅料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及编号,应与检验单,合格证相符。处方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复核,操作者及复核者均应记录上签名。 4.3 干燥严格控制干燥温度,防止颗粒融熔、变质,并定时记录温度。干燥过程中应按规定翻料,并记录,要注意干燥程度。 4.4 混合严格按混合操作规程进行,控制混合时间并记录。 4.5 片剂 4.5.1 片剂的压片压片前应试压,并检查片重、硬度、厚度、崩解时限和外观,必要时可根据品种要求,增测含量、溶出均匀度。符合要求后才能开车,开车后应定时(最长不超过15分钟)抽样检查平均片重。 4.5.2 片子的包衣在包衣过程中,应注意片子的外观,在包衣后,测定片子的崩解时限。 4.6 胶囊剂的灌装灌装前就试灌,并检查装量、崩解时限和外观,必要时可根据品种,增测含量,溶出度或均匀度。符合要求后才能灌装。灌装后应定时抽样检查平均装量,并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关键控制点控制要求

关键质量控制点控制程序 1 目的:为了规范关键工序的控制、考核、管理,规范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过程。 2 适用范围:对所有的设置为关键质量点的工序点。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部负责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生产控制盒考核。 3.2 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生产技术部负责监督生产操作过程及生产 考核。 3.3 行政部负责对文件进行归类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关键质量控制点设置 生产过程中,对最终产品主要性能有直接影响,且过程操作具有不可恢复性,需要对该过程严格控制。 4.1.1关键工序的确定方式: 4.1.1.1 根据工艺流程图,工序操作均对过程操作具备不可恢复性。设定为关键工序。 4.1.1.2 在生产过程中,工序对产品性能具备关键的、直接影响,特别是对产品质量控制因素具备决定性影响,设定为关键工序。 根据以上要求,可以确定生产过程中的钢筒承插口环及钢筒制作、混凝土搅拌、振动成型、绕丝、蒸汽养护为关键工序,设置关键工序控制点。

5 控制程序 5.1 设备、能源 2.1.1 生产技术部负责配备满足要求的生产设备,制定《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汇编(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预应力混凝土管(YYG)工艺技术规程》、《作业指导书汇编(预应力混凝土管YYG)》,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对钢筒卷焊机、混凝土搅拌机、锅炉、稳压养护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满足生产需要。 5.2 工艺 生产技术部制定《产品工艺技术规程》,根据不同规格产品要求对钢筒承插口环及钢筒制作、钢筋骨架、绕丝螺距、混凝土搅拌、振动成型、钢筋纵向张拉应力的控制,混凝土搅拌工序中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振动成型规程的执行,蒸汽养护制度的执行、管子保护层的制作及养护做出明确的规定,并发至生产岗位。 在生产现场应对关键质量控制点进行标识,并明确主要参数。对于生产有关的影响因素应作出识别并使之处于可控制范围。 5.3 操作人员 5.3.1 混凝土搅拌岗位操作人员熟悉掌握《混凝土搅拌操作规程》,并能熟悉混凝土搅拌工艺,严格执行混凝土搅拌工艺并及时填写《混凝土搅拌记录》。 5.3.2 焊接人员应熟悉掌握工序操作规程,并能熟悉焊接工艺,填写工序记录。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 控制度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监控制度 1 目的 跟踪加工过程操作并查明和注意可能偏离关键限值的趋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工调整。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关键控制点的监控。 3 职责 生产科(车间)负责对(CCP)进行监控 4 程序精确的监控说明一个CCP什么时候失控,当一个关键限值受影响时,采取纠正行动,来确定问题需要纠正的范围。可以通过查看监控记录是否符合关键限值来确定。 监控计划监控计划包括四个部分: (1)监控对象: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评估(CCP)是在关键限值内操作的。 (2)监控方法: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测量(数量的关键限值)或观察方法进行监控,监控方法要迅速和准确。 (3)监控频率: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断的。 (4)监控人员:需受过培训,可以进行具体监控工作。 监控对象测量产品或加工过程的特性,以确定是否符合关键限值。 监控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用来提供快速结果,没有时间去做的分析实验,因为关键限值的偏差必须要快速地判定,以确保产品在销售之前已始采取适当的纠偏行动。监控频率监控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如果可能应该连续监控。定期观察这些连续记录,必要时采取措施,这也是监控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发现偏离关键限值时,检查间隔的时间长度将直接影响到返工和产品损失的数量。在所有情况下,检查必须及时进行以确保不正常驻机构产品在交付前被分离出来。 监控人员实施一个计划时,明确监控责任是一个人重要的考虑因素,被分配进行CCP监控的人员可以是: (1)生产技术员。 (2)生产工人。 (3)监督员。 (4)维修人员。 (5)质检员。 由生产技术人员和监督员进行监控能连续观察产品和设备,能容易地从一般情况中发现发生的变化。负责监控CCP的人员必须: (1)接受CCP监控技术的培训。 (2)理解CCP监控的重要性。 (3)能及时地进行监控活动。 (4)准确记录每次监控工作。 (5)随时报告违反关键限值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纠偏活动。 监控人员的任务是指随时报告所有不正常的突发事件和违反CCP监控的记录和文件必须由实话监控的人员签字或签名。

浅谈如何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

浅谈如何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 厦门评审中心陈争 体系由于能有效控制食品中的危害,保证食品的安全,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食品安全生产方法。随着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性的关注日益高涨,体系管理被世界各国认可为一个预防性的食品安全监控系统。近年来体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用于确保食品安全的体系。 体系主要由、和计划构成,、是体系的基础,而计划是体系的核心。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美国、加拿大计划通用模式要求,计划是建立在由五个预先步骤和的七个原理共十二个步骤组成的一个实施计划。其中第个步骤(即原理三):“确定关键限值()”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显著危害能否被控制到安全水平,食品最终使用能否安全卫生的保障。 确定关键限值()应注重三项原则:有效、简捷和经济。有效是指在此限值内,显著危害能够被防止,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简捷是指易于操作,可在生产线不停顿的情况下快速监控;经济是指较少的人力、财力的投入。好的关键界限应该是直观,易于实际监测,仅基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允许在较快的规定时间内完成,能使只销毁或处理较少的产品时就采取纠正措施,不打破常规方式,不是或措施,不违背法规和标准。 确定关键限值()时应考虑: 1、确认在本关键控制点()上要控制的显著危害与预防控制措施的对应关系; 2、分析明确每种预防控制措施针对相应显著危害的控制原理; 3、根据关键限值的确定原则和危害控制原理,分析确定关键限值的最佳项目和载 体,可考虑的项目包括:温度、时间、湿度、厚度、纯度、粘度、值、水份活度、盐度、体积等; 4、确定关键限值的数值应根据法规法典和一些权威组织公布的数据(如农、药残 限量)、科学文献、危害控制指南以及企业自行或委托实验的结论来确定,而非凭个人的意想、经验随意作决定; 5、针对可以通过加严控制,降低偏离风险,而不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关键控制点 (),选取适当更严格的数值作为操作限值(),通过偏离前的的调整起到经济又确保产品安全的保险杠作用(本文例子中不作阐述)。 如何才能科学、合理的确定关键限值标准是我们从事建立体系、实施体系内外部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含表格)

CTQ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IATF16949-2016) 1 目的 为规范本公司CTQ相关作业的管理,保证产品关键特性满足客户要求,降低不良率,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部的CTQ管理项目,以及CTQ管理出现异常的分析,改善及完善相关活动。 3 定义 3.1 CTQ定义:Critical-To-Quality)的意思是质量关键特性点,是指为了满足“关键的需求或关键客户流程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组特征,它是从顾客角度出发,影响顾客满意度的质量特性。” 4 权责 本规程由品管部、生产部,技术装备部负责实施,其他部门共同遵守。 5 工作程序 5.1 CTQ管理项目的选定: 对顾客指定的关键特性,作为优先管理。对影响产品品质的重要工序的特性和工程特性也作相应管理。

5.2 CTQ关键特性管理图的选定 根据产品特性及管理需要,公司选用SPC控制均值-极差控制图. 假如某个时段失控,由SPC人员发送《失控通知单》给生产班长,进行及时调整。 5.3 CTQ工程能力的调查周期及管理项目. 在稳定的生产过程中,要求CTQ工程每月测定 1 批, 32件/批。计算CPK过程能力指数,并通过连续的观察,找到潜在的能力不足设备进行改善。 5.4 CTQ工程能力的计算及评价: 对于CTQ关键工序,品管部根据程序测定对应的品质特性数据并进行记录,计算出CPK. 工程能力评价参考如下:

5.5 CTQ工程异常的处理规定 品管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收集,须每个月进行工程能力分析,检讨。 品管部检验员发现数据脱离管理基准线或发现异常点时,告知相关部门。 由生产部联合品质部及相关部门对工程能力进行检讨并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对CTQ工程能力不足时生产的批次须安排人员进行检验。并标示”工程能力不足”字样,由品管部确认后方可出货。 CTQ工程能力改善后的首批须经首件全检后经部门主管确认后方可量产。 6 相关表单 《SPC控制图》 《纠正和预防措施单》 SPC过程能力控制 图计量型(自动生成).x

关键控制点要求

白酒生产关键控制点审查 及良好控制要求 过程质量管理 ?1.企业应制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文件: ?1)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2)过程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及落实情况(考核记录、奖惩记录); ?记录: 工序考核记录。 ?2.企业职工应严格按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操作。 现场核查表 ?企业应具备各工序所需的工艺文件; ?工人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 ?记录: ?操作记录、必要的检验记录。 如装甑蒸酒: 通过蒸馏,最大限度的将酒精成份和发酵中产生的香味物质提取出来,同时将邪 杂味及有害物质尽量排出去。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与出酒率及产品质量密切相关。企业要有该工序的操作指导书,内容包括:装甑操作要求、蒸馏时间、流酒速度、流酒温度等内容,职工按要求进 行操作。 ?企业应根据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切实实施质量控制,并有相应的记录。 现场核查表 ?(二)关键控制环节。 ?1.配料;2.发酵;3.贮存;4.勾调。 现场核查表 ?文件: ?应制定关键控制点的管理办法,并按照规定进行控制。 ?制定关键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 ?工人操作: ?对关键控制点的操作工人进行培训,使操作过程符合控制程序的要求; ?记录: ?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工序建立可追溯性记录,确保各关键控制点按工艺文件进行监控。? 现场核查表

例一:配料: 粉碎后的原料经高温水(70℃以上)润糁后,和出池的酒醅及经清蒸后的稻壳拌和 均匀。配酒醅的量为原料量的4.5倍。稻壳必须清蒸排杂后方可使用,否则会把糠杂味带入酒中,影响酒的质量,稻壳的用量范围为原料量的20%。 各厂的投料量不完全一致,企业的工艺文件中应有配料工序的控制管理规定,操 作人员应有实际操作原始记录。 现场核查表 例二:入池发酵 浓香酒发酵池必须是泥池,没有窖泥,就产不出浓香白酒。 发酵期一般在45天左右。 现场核查表 入池工艺条件的控制包括:水份54%—58%,酸度1.0—1.8,淀粉含量14%—17%,入窖温度18℃—22℃(夏季略高),发酵池顶部及四周密封要好,防止干裂,周围清洁卫生, 防止感染杂菌。 技术人员每天要对发酵池升温情况进行检查记录,以确认发酵是否正常。 企业对该工序制定严格的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应有操作原始记录。 现场核查表 例三:勾调 勾调的目的: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合格率。 勾调的程序:选基础酒和调味酒→小样勾调→品评、化验→大样勾调→品评化验 →过滤贮存待装(贮存期7天以上)。 企业要有勾调工序作业指导书,勾调人员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现场核查表 勾调人员要有勾调配比原始记录,感观品评记录和理化卫生指标检验记录,原始 记录须有可追溯性。 勾调用水应是处理过的软化水或纯净水,否则固形物容易超标。 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须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使用合理。 GB/T10781.1-2006标准中不允许使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固液结合酒和液态法 酒可以使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 案例 ?5.2未确定关键控制点,无作业指导书。严重不合格(严重); ?5.2缺少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记录(严重); ?5.2入窖发酵控制记录入池酸度、温度、淀粉与《入窖发酵作业指导书》中的规定严重不符,且无检验记录。 ?5.2关键质量控制点不合理,无配料、发酵、贮存、勾调作业指导书;(严重) 产品质量检验 ?6.1*检验设备 ?企业应具备审查细则中规定的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出厂检验设备的性能、准确度应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实验室布局合理。 现场核查表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关键工序操作控制程序

受控状态: 程序文件 关键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 第一版 1.目的 为加强对关键工序控制点的重点控制,严格工艺纪律,保证生产操作按规定方法和程序进行,确保生产出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特制定本程序文件。 2.范围 2.1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关键工序控制点操作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3.职责 3.1 科技处负责关键工序工艺流程的策划,关键工序控制点的确定,关键工序控制点的工艺考核,《安全操作法》的制定、管理和监督执行。 3.2调度处负责《生产事故处理预案》的制定、管理和考核,对《安全操作法》的执行情况 进行抽查。 3.3 动力车间(仪表工段)负责关键工序生产过程DCS 控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3.4生产车间负责关键工序《安全操作法》和《生产事故处理预案》的起草和培训、组织演练和检查操作法的执行情况。车间负责本部门关键质量控制点操作控制程序的起草。 4 工作程序 4.0 程序图 4.1 操作过程 4.1.1开停车及正常操作规定 《安全操作法》严格规定了各关键工序正常操作、正常开停车及紧急开停车的操作方法。

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关键工序《安全操作法》的规定进行操作。 4.1.2《安全操作法》 4.1.2.1 编写:公司所有关键工序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法》。《安全操作法》由科技处组织安排有关人员依据产品生产过程特点、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等技术要求起草编写,经科技处及相关处室审核,由生产副总和总工程师批准后发布、执行。 4.1.2.2 发放:《安全操作法》应发放到相关岗位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4.1.2.3 执行 (1)《安全操作法》由车间主任、工段长、设备员、安全员等对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各项操作要求得到落实和执行。工艺员重点对车间关键控制点工艺指标进行检 查。 (2)车间应对关键工序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法》知识的培训和考核,人力资源处对指导、培训和考核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执行《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 (3)科技处应对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保留记录,对查出问题进行处理。(4)调度处在组织日常生产过程中,对关键工序生产岗位操作法的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检查。 上述培训、工艺检查、考核应留有检查记录,作为考核的依据。 4.1.2.4 管理 关键工序《安全操作法》由科技处按照《工艺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4.1.2.5 修改 操作法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若发现与生产实际不相吻合的地方,车间工艺员经核实、分析原因后,及时向科技处提出修改申请。具体执行《工艺管理制度》。 4.1.3 《生产事故处理预案》 4.1.3.1编写 《生产事故处理预案》由调度处组织安排有关车间起草编写,经调度处及相关处室审核、汇编,由生产副总批准后发布、执行。 《生产事故处理预案》应发放到相关车间、处室、生产岗位的有关人员。 4.1.3.2 执行与管理 《生产事故处理预案》应作为生产过程异常情况处理的重要依据,车间和相关部门要积

(23)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一、目的 制定本制度目的是为了加强生产车间生产工序关键控制点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车间 三、管理程序 1.生产主管、质量负责人、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对关键控制点每次生产完成后、要查看控制记录、对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严重问题要做出正确判断。 2.采购员要熟练掌握各种原辅材料的相关标准、掌握各种原辅材料的特征、对采购的原辅材料做出感官判断、采购的原辅材料要证件齐全、质量要有保障、价格要合理。优先选择资质好的供货商货源、每种原辅材料至少有两家以上供应商可选择。所进的每一批货都要有记录。 3.配料员是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第一关、为保证产品质量、配料员要熟练掌握所用原辅材料的相关标准、由其要掌握GB 2760-2011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避免超标添加。配料员要熟练掌握配料过程的工艺配方、操作过程要严格按工艺配方添加、配料过程要有详细记录。 4.烘烤员要熟练掌握燃气烤箱的操作、对每种糕点的烘烤要求详细参数能够熟练掌握、烘烤时间温度要有详细记录。 5、烘烤类产品的关键控制点 原料验收制度原辅材料符合相应标准要求,资质文件有效,进货批次应提供出厂检验报告,不符合产品标准不投入生产。 调粉(配料)和面机 电子称 小麦粉、白砂糖、鸡蛋等配料按工艺配方添加,食品添加剂 的种类及使用量应符合GB2760规定。调粉时间12-14分钟 烘烤烤炉上火220℃±5℃,底火180℃±5℃,烘烤15-20分钟。 6油炸类产品的关键控制点 原料验收制度原辅材料符合相应标准要求,资质文件有效,进货批次应提 供出厂检验报告,不符合产品标准不投入生产。 调粉(配料)和面机 电子称 小麦粉、白砂糖、植物油原辅料按工艺配方添加,食品添加 剂的种类使用量应符合GB2760规定。调粉时间15分钟 油炸油炸锅1、油炸温度:150℃±5℃;油炸时间15-20分钟 2、油脂更换:油脂连续使用4个小时更换新油。

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工序

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工序 一.糕点 (一)蒸煮类糕点工艺流程 A.粽子 1.工艺流程图 1.操作要点概述 原料▲ 1)要采购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合格原料,已经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料必须要采购获取QS 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产品。按“采购质量控制”的要求,采购的原料还须带包装。按采购计划采购,实行主管领导负责、谁采购谁负责,做到责、权清晰。 2)按照生产计划领料,同时要做记录。 3)发现江米、小枣等有霉变、生虫、潮湿及其它不明外来物时不得使用,退回仓库。 泡米 江米在常温下浸泡2小时,清洗3遍,挑出石子、稻粒等杂物。 清洗小枣 小枣用40-50℃温水浸泡5分钟左右,清洗3遍。 煮粽叶 1)粽叶用开水煮30分钟后,清洗3遍,要做到每张粽叶都要洗净。 2)在清洗的过程中剔除破损的、过小而不适用的粽叶。 蒸制▲ 成型的粽子放入电蒸锅,温度在99oC时进行蒸制,蒸制时间约为3小时。 成型▲ 1)按照产品特点、技术要求、个头尺寸包制,70g/个,保证计量准确,计量要严格执行75号令。 每隔30分钟随机称量粽子的净含量。 2)在成型的过程中要注意选用完整、无破损的粽叶,粽叶的大小尺寸要保证能包住米。 3)在包制的过程中要捆扎牢固,不得发生松散的现象。 真空包装▲

1) 包装车间和塑料包装袋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紫外线杀菌灯消毒30分钟,并作好消毒记录。 2) 包装操作人员在进行包装操作前要按以下程序进行:进行包装前对包装车间进行紫外线消毒30 分钟;操作人员进入包装车间前净水洗手1次、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手一分钟,烘干。 3) 与包装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包装操作间。 4) 包装过程中要不断观察产品封口情况,确保产品质量。 5) 进行包装操作时操作员不得离开或中断,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机会。 成品入库 成品库内的温度应≤27℃,湿度应≤70%,夏季24小时开启空调机。入库后待检。 B.小麦粉蒸制食品(馒头、花卷、豆沙包、糖三角) 1. 工艺流程图 2.操作要点概述 原料▲ 1) 要采购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合格原料,已经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原料必须要采购获取QS 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产品。 按“采购质量控制”的要求,采购的原料还须带包装。按采购计划采购,实行主管领导负责、谁采购谁负责,做到责、权清晰。 2) 按照生产计划领料,同时要做记录。 3) 发现面粉、酵母等有霉变、生虫、潮湿及其它不明外来物时不得使用,退回仓库。 和面 按照比例将面粉、酵母和水搅拌和匀。 成型 1) 按照品种的要求,制作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按照产品特点、技术要求、个头尺寸包制,80g/个制 作过程中要随时上电子称称重。 2) 花卷按照比例加盐制成花卷坯;豆沙包和糖三角按照要求包进馅料 醒发▲ 将成型的面坯放在蒸盘中推到醒发室醒发,时间约为15分钟,醒发室温度约为32℃,湿度约为75% 蒸制▲ 待电蒸车升温至90℃,把醒发好的馒头放入蒸车加温至沸水,蒸制25分钟出成品。 冷却 1) 产品放在晾晒架上或操作台上自然冷却至室温。

关键控制点管理办法

关键控制点管理办法 第 1章目的和适用范围 吹塑为整个吹瓶工艺的关键控制点,所以为加强对CCP的管理,使所要控制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特制定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 2 章管理职责 2.1.生产部负责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编制作业指导书、工序质量分析表、质量控制点流程图等质量控制点管理文件。 2.2.品控部负责质量控制点产品的检验,并根据要求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 第 3 章工作程序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10616483.html,P的设点原则 CCP必须能够控制并使某一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得到预防、消除或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3.2 CCP涉及的控制文件 3.2.1 危害分析单 危害分析工作单 公司名称:产品描述: 预期用途和消费者: 3.2.2人员作业指导书; 3.2.3.设备作业指导书

3.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210616483.html,P的各种控制文件分别由生产部、品控部负责编制并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3 CCP执行 3.3.1 人员 参与CCP日常工作的人员主要有:操作者、检验员、机修员、其职责分工如下: 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本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明确控制目标,正确测量,认真自检,自做标记并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点检工作;发现工序异常,迅速向检验人员报告,请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因为吹塑的效果决定产品的质量,而吹瓶参数的设定和模具直接影响吹瓶效果,因此,在运行设备之前应仔细的对设备进行检查、设定: (1)启动设备之前,认真检查模具的保养状况和卫生情况,按设备的操作规程对模具进行保养、清洁,确保模具的清洁卫生。 (2)设备启动前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对设备参数进行设定。 (3)生产过程中,将瓶身有划痕、气泡、冷斑、污点和色泽不均匀、瓶底不正、瓶口不光滑等不合格饿瓶子挑拣出来,分类存放。 (4)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产品检验(外观、高度、容量) 检验员——按作业指导书对控制点进行重点检查,同时监督检查操作者是否遵守工艺纪律和工序控制要求,做好控制点的现场监督、检查和指导;贯彻实施工序质量控制文件,参加控制点的验收,把掌握的质量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分析和研究纠正措施。 机修员——按规定定期对控制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督促检查设备点检活动,根据点检信息,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调整,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 3.3.2 设备 (一)设备的维护 1、设备维护的要求 整齐---工具、附件放置整齐,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污,无泄漏、渣物。 润滑---按时加油,油质正确,油标明亮。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对质量控制点的管理,使所有控制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主导产品实现的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3.1品控部负责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管理,编制检验用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点管理文件,并监督操作人员按作业指导书、工艺标准进行作业; 3.2 各相关岗位负责编制本岗位作业指导书,本部门领导审批,由质量副总审阅签发; 3.3生产车间负责按质量控制点文件的规定具体组织实施,工艺应执行研发中心下发的工艺文件; 3.4参与质量控制点日常工作的人员主要有:操作者、质检员、机修员,其职责分工如下: 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本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明确控制目标,正确测量,认真自检,自做标记并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点检工作;发现工序异常,迅速向品控人员报告,请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质检员——按作业指导书对控制点进行重点检查,把检查结果及时报告操作者,并做好记录。同时监督检查操作者是否遵守工艺纪律和工序控制要求,并向部门主管报告重要信息。 机修员——按规定定期对控制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督促检查设备点检活动,根据点检信息,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调整,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 4 工作程序 4.1质量控制点的设定原则 4.1.1工艺文件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4.1.2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的薄弱环节。 4.2质量关键控制点内容 4.2.1原材料检验关键点控制 4.2.1.1原材料检验人员对每批次的原辅材料按“原材料验收标准”进行检验,控制方法:按抽样标准抽检,验证证件及验证检测值; 4.2.1.2化验室人员对内包材每周抽查一次,控制标准:菌落总数<50个/瓶或盖;大肠菌群不得检出; 4.2.2前处理车间关键点控制 4.2.2.1生产用水24小时正反冲一次,过程监控人员每天检测一次水硬度及电导率,水硬度≤50mg/L,填写“软化水检验原始记录”; 4.2.2.2 发酵奶制作过程要严格按照工艺执行,每锅次投料数量需由称料员复核并签字确认,过程质检抽查并签字;

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空压机空压机灯检纯净水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 1、原水预处理的关键质量控制和监测分析:原水预处理过程包括:自来水→机械过滤器→炭滤器→钠离子交换器,其目的是去除原水中有机沉淀物,大颗粒杂质、一部分微生物及有害有味气体。这一工序的处理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原水在带菌情况不稳定和砂滤器压力降过大时,往往导致产品卫生指标及理化指标不合格。控制:操作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培训,上岗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各设备仪表,定期排污、定期清洗和反洗设备。监测:操作人员每天及时记录设备仪表数据,记录结果入档备查。 2、RO反渗透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和监测分析: RO膜可以除去水中大部分微生物,是关键控制点。二级RO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膜组件的微生物密度将升高,此时如果出现膜渗漏现象,将对产品造成危害。控制:膜组件是易损件应定期更换,要设置合理的膜反洗及消毒洗,定期对其进行冲洗。监测:在二级RO膜进口和出口设置测压表,每班多次记录进口、出口压以监测膜工作情况。 3、灌装车间的工作环境要定期消毒杀菌,灌装车间无人时应打开紫外线灯杀菌。工作人员进入灌装间应更衣后经过风淋消毒,方可进入。监测: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

行体检,以确保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合格。检验室人员可定期检测空气洁净度。 4、包装容器、输送管路和贮存的关键控制点监控:包装容器的消毒要彻底,冲洗要用成品无菌水。检验员应与供应部门配合,确保来料合格。输送管路应定期清洗、消毒。检验人员应随机抽样,定期对包装容器和输送管路进行监控。 5、臭氧灭菌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和监测: 分析:臭氧灭菌是纯净水在灌装前最后一道消毒措施,是关键控制点。在纯水箱中充加臭氧,必须保证在密闭状态连续加充,使臭氧与水充分混溶,且充加臭氧量要保持在3、0~5、0mg/L 有效杀菌浓度。 控制:根据臭氧发生器的臭氧输出量及纯水箱的贮水量,合理控制臭氧的加充时间,使加充臭氧剂量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在纯水箱中经射流泵充加臭氧,采取连续逆流方式,使臭氧与水充分混溶,保证纯净水与臭氧的接触时间,提高臭氧的消毒效果。 监测:根据臭氧加充的有效灭菌浓度,设置适合于纯水箱贮水量的臭氧加充时间,对每一箱纯水臭氧加充时间进行记录,严格控制每一箱纯水的臭氧加充量及混溶时间。

架桥机安全关键控制点管理要求(2020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架桥机安全关键控制点管理要 求(2020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架桥机安全关键控制点管理要求(2020新 版) 项目 关键控制点 责任人 备注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架桥机作业 1 架桥机拼装完成后通过专业检测机构验收。 安全部门负责人

安全专监 安全部门负责人 2 对纵向、横向作业进行稳定性计算。 总工程师 监理处长 总工程师 3 进行吊重试吊运行。 桥梁工程师 桥梁专监 桥梁工程师 4 纵移或横移轨道两端设置挡铁,并检查限位器是否正常。设备负责人 安全专监

安全专干 5 纵移或横移轨道就位时应严格控制位置尺寸,对天车和钢丝绳工况进行检查。 设备负责人 安全专监 安全专干 6 携带梁体纵向运动时,前支腿部位拉葫芦(5t)与横移轨道拉紧固定。 设备负责人 安全专监 安全专干 7 作业时,施工单位桥梁工程师在现场指导。 桥梁工程师

旁站监理员 8 每安装一跨重新定位后,必须重点对4、5、6项进行检查。 设备负责人、专职安全员 安全专监 填表说明:1、责任人在对应的岗位人员栏中进行检查签名,并注明日期 2、本表一式三份,原件由施工单位保存,分别由施工、监理、建设单位的专职安全人员归档管理,并按照监理对施工单位核实、建设对监理 单位核实的要求签字。 3、此管理要求将列入工程交工验收资料内容,并作为项目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版本D修订 0 1.目的 1.1 为了确保中建七局有限公司总部所承接的工程项目在产品的实现过程中,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控制程序适用于:公司总部、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在施工过程各个阶段的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与控制。 3 术语解释 3.1 一般过程:是指按常规管理其质量较易控制的过程。 3.2 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的性能或外观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3.3 特殊过程: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检验、验收的过程。 4.职责 4.1 技术质量部 4.1.1 技术质量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编制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文件。 4.1.2 对直营公司(项目部)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编制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 人力资源部负责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实施人员的培训工作。 4.3 直营公司、事业部(项目部) 编制针对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措施),实施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具体控制活动。 5.工作程序 5.1 特殊过程及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 5.1.1 关键工序的确认原则 a.影响结构安全的工序。如:深基坑支护、后浇带施工、转换梁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施工、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等。 b.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过程。如:电梯井垂直度控制、屋面防水、山墙渗水等。 c.影响建筑工程观感质量的过程。如:外装饰工程。 d.影响工序交接质量的工序。如:水电、暖通管道预埋件设置。 5.1.2 特殊过程的确认原则 a.产品质量特性无法检验或无法经济检验的工序;

关键工序控制

关键工序控制 1.什么是关键工序控制 1.1.工序的分类 在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包括多个工序过程,其定义分为三类: 1.1.1一般工序:对产品形成质量起一般作用的工序; 1.1.2关键工序:对产品形成质量,特别是关键性能质量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工序; 1.1.3特殊工序:其结果不能通过后面的检验和试验,而只能通过使用后才能完全验证的工序。 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是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工序质量控制,是在加强一般工序质量控制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重点控制,保证工序经常处于受控状态。 关键工序是影响产品关键特性所对应的工序,也就是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工序。 2.如何做好关键工序控制 建立关键工序控制点,首先必须抓住关键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同时,还要把管“结果”(质量特性)转变成管“因素”(工序要素)。具体地讲,就是把一种产品或一种零件,应用质量分析找出关键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其次,利用因果分析图等方法进行工序分析,找出影响关键质量特性的支配性工序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展开,直到便于管理为止。最后,对这些要素建立标准,落实责任者,进行重点特殊管理,以此来保证产品或零件质量。 一般按以下步骤和要求操作: 2.1 确定工序控制点,编制工序控制点明细表。应根据产品质量特性分级、工艺规范和存在的质量问题,按建立管理点规则的要求,确定产品生产现场应建立的工序控制点,编制工序控制点明细表。 2.2 编制工序控制点的有关文件。由技术部门设计并绘制控制点工艺流程图。该图是在制品或零件工艺流程中表示工序管理点所在工序位置的图。 由技术部门组织工艺员、质管员进行工序分析,找出影响管理点(质量特性)的支配性工序要素,经过验证核实后,编入工序质量分析表。该表是单元工序设计所用的一种基础表,是作业指导书、设备周期点检卡、工装周期检查卡等工序文件编写的依据,它的左半部分是应用系统图法,以保证工序制品质量特性为目标,按人、机器、材料、方法、环境进行展开,可展开一次、两次或多次,直到能够管理为止。展开时,只展开对保证工序制品质量起支配作用的工序要素,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