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公式大全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公式大全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公式大全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公式大全

质点运动的描述!

1.质点

2.参考系和坐标系

3.空间和时间

4.运动学方程

轨迹方程

5.位矢

6.位移

7.速度

(瞬时)速度:

(瞬时)速率:

8.加速度

(瞬时)加速度:

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1.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自然坐标系;法向加速度处处指向曲率中心。

2.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角速度:

角加速度:

3 .抛体运动的矢量描述

相对运动常见力和基本力

1.相对运动

(伽利略)速度变换式:

2.常见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

3.基本力

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定律)

4.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举例

1)常力作用下的连接体问题

2)变力作用下的单体问题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非惯性系惯性力

1.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2.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

3.非惯性系 *

4.惯性力

二、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质点系的内力与外力

2.质心

对于N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

质心的位矢

对于质量连续分布的物体:

质心的位矢

3.质心运动定理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定理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积分形式。

*2. 变质量物体的运动方程 3.动量守恒定律

*4.火箭飞行

功能量动能定理!

1.功的概念

功:

功率:

2.能量

3.动能定理

动能:

动能定理:

保守力成对力的功势能!

1.保守力

保守力:重力、万有引力、弹性力以及静电力等。

非保守力:摩擦力、回旋力等。

2.成对力的功

3.势能

4.势能曲线

质点系的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1.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2.质点系的动能原理

3.机械能守恒定律

4.能量守恒定律

*5.黑洞

碰撞

对心碰撞(正碰撞)

1.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2.牛顿的碰撞定律

恢复系数:

完全弹性碰撞(1);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0)完全弹性碰撞过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也守恒。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1.角动量(动量矩)

2.角动量守恒定律

力矩:

对称性和守恒定律

1.对称性和守恒定律

2.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三、刚体和流体的运动

刚体模型及其运动

1.刚体

2.平动和转动

3.自由度

质点、运动刚体、刚性细棒的自由度。

力矩转动惯量定轴转动定律!

1.力矩

力臂:

2.角速度矢量

3.定轴转动定律

4.转动惯量

当刚体为质量连续体时,

( r 为质元dm到转轴的距离)

平行轴定理:

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力矩的功

2.刚体的转动动能

3.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4.刚体的重力势能

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1.刚体的角动量

2.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

微分形式:

积分形式:

3.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1)刚体( J 不变)的角动量守恒;

2)非刚体( J 可变)的角动量守恒;

3)物体系的角动量守恒。

进动

(回转效应)

陀螺的

理想流体模型定常流动伯努利方程

1.理想流体模型

流体、理想流体、流体动压强

2.定常流动

定常流动、流线、流管

3.伯努利方程

牛顿力学的内在随机性混沌

1.线性科学和非线性科学

2.混沌和牛顿力学的内秉随机性四、相对论基础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洛伦兹变换!

1.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迈克耳孙—莫雷实验;

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2.洛伦兹变换

相对论速度变换!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1.“同时”的相对性

2.时间延缓

固有时、运动时

3.长度收缩

4.相对性与绝对性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

1.相对论力学的基本方程

2.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3.动量与能量的关系

广义相对论简介

等效原理、广义相对论的相对性原理、

引力红移、水星在近日点的进动

五、气体动理论

热运动的描述理想气体模型和物态方程!

1.状态参量

体积V、压强p、温度T

2.平衡态准静态过程

3.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分子热运动和统计规律

1.分子热运动的图像

2.分子热运动的基本特征

平衡态的统计假设、微观量、宏观量、统计方法3.分布函数和平均值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

1.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2.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理想气体的压强:

3.温度的本质和统计意义

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4.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1.分子的自由度

刚性气体分子的自由度(单3双5多6)

2.能量均分定理

分子平均动能:(i:自由度)

3.理想气体的内能

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内能: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1.分子速率的实验测定 2.速率分布函数

3.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平均速率:

最概然速率:

方均根速率:

#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重力场中粒子按高度的分布

1.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能量分布律

2.重力场中粒子按高度的分布

分子碰撞和平均自由程!

1.分子碰撞的研究

2.平均自由程公式

平均碰撞次数:

平均自由程:

气体的输运现象

1.黏性现象

粘性力:

粘度(黏性系数):

2.热传导现象

热传导系数:

3.扩散现象

扩散系数:

杜瓦瓶(保温瓶)原理、同位素分离

真实气体范德瓦耳斯方程

1.真实气体等温线

2.范德瓦耳斯方程

3.范德瓦耳斯方程的等温线和真实气体的等温线

4.临界点

六、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零定律和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零定律

2.热力学过程

3.功热量内能

4.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平衡过程的应用!

1.等体过程气体的摩尔定容热容

2.等压过程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

3.等温过程

4.绝热过程

5.多方过程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1.循环过程

正循环:热机效率

逆循环:制冷系数

2.卡诺循环

卡诺热机效率

卡诺制冷机的制冷效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力学第二定律

自发过程、开尔文表述、克劳修斯表述

2.两种表述的等价性

反证法证明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卡诺定理

1.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2.卡诺定理

可逆机

不可逆机

3.卡诺定理的证明

熵玻尔兹曼关系

1.熵

2.自由膨胀的不可逆性

3.玻尔兹曼关系!

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1.熵增加原理

封闭系统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耗散结构信息熵

1.耗散结构

贝纳尔对流、化学振荡

2.信息熵

七、静止电荷的电场

物质的电结构库伦定律!

1.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

3.电荷的量子化

4.库伦定律

静电场电场强度

1.电场

2.电场强度

试验电荷、场强、电偶极子

3.电场强度的计算

1)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2)场强叠加原理和点电荷系的电场强度

3)电荷连续分布带电体的电场强度

4.电场线电场强度通量

均匀电场中

非均匀电场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1.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2.高斯定理的应用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

1.静电场力做功

2.静电场的环流定理

3.电势

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电压):

4.电势的计算

1)点电荷的电势

2)点电荷系的电势

(电势叠加原理)

3)连续分布电荷的电势

4)多个带电体的总电势

5.等势面

电场强度与电势梯度的关系!

静电场中的导体!

1.导体的静电平衡

静电感应现象、静电平衡状态

2.静电平衡下导体上的电荷分布

3.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与静电屏蔽电容器的电容

1.孤立导体的电容

2.电容器的电容

平板电容器

圆柱电容器

球形电容器

相对电容率(相对介电常量)3.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串联:

并联: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电介质的电结构

2.电介质的极化

1)无极分子电介质的位移极化

2)有极分子电介质的取向极化3.电极化强度

对各项同性的电介质:

4.电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的关系

5.介质中的静电场

介质中的环路定理:

电容率(介电常量):

6.铁电体压电体永电体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电位移1.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电位移

电位移矢量:

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E、P三矢量的关系

静电场的能量!

电容器的能量:

电场能量密度:

电场的能量:

八、恒定电流的磁场

恒定电流

1.电流电流密度

2.电源的电动势

3.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磁感应强度

1.基本磁现象

永磁铁、磁极、分子电流

2.磁感应强度

3.磁感应线和磁通量

通过面元dS的磁通量:

通过曲面S的磁通量:

毕奥-萨伐尔定律!

1.毕奥-萨伐尔定律

2.运动电荷的磁场

3.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应用

1)直导线电流的磁场

2)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的磁场

3)螺线管电流轴上的磁场

恒定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1.恒定磁场的高斯定理

S

2.安培环路定理

3.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1)无限长载流圆柱形导体的磁场分布

外:内:

2)长直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 I、n )

3)载流螺绕环内的磁场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1.洛伦兹力

2.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和应用

磁聚焦、回旋加速器、质谱仪

3.霍尔效应

*4.量子霍耳效应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

1.安培定律

安培力:

2.磁场对载流线圈的作用

3.电流单位“安培”的定义

4.磁场力的功

1)磁力对运动载流导线做的功

2)载流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磁力矩的功

磁场中的磁介质

1.磁介质

磁化、磁介质、相对磁导率

2.分子电流和分子磁矩

3.抗磁质的磁化

4.顺磁质的磁化

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强度!

1.磁化强度

磁化(面)电流

2.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

铁磁质

1.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2.磁畴

3.磁性材料的分类

软磁材料、硬磁材料、矩磁材料、静磁屏蔽九、电磁感应电磁场理论电磁感应定律!

1.电磁感应现象

2.楞次定律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动生电动势!

1.在磁场中运动的导线内的感应电动势

2.在磁场中转动的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

交变电动势、交变电流

感生电动势感生电场!

1.感生电场

2.电子感应加速器

3.涡电流

自感应和互感应!

1.自感应

2.互感应

若空间不存在铁磁质:

自感和互感的关系:

磁场的能量!

自感磁能:

能量密度:

非匀强磁场的能量:

匀强磁场的密度:

位移电流电磁场理论!

1.位移电流

位移电流

位移电流密度

2.麦克斯韦方程组

3.电磁场的物质性

电磁场的统一性和电磁场量的相对性

十、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

谐振动!

1.谐振动的特征及其表达式

简谐振动表达式:

2.描述谐振动的特征量

振幅A、周期T、频率

角频率(圆频率)

相位、初相

同相、反相;超前、落后

3.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示法

振幅、角频率、相位、初相位、周期

4.几种常见的谐振动

单摆、复摆

5.谐振动的能量

6.用能量法解谐振动问题

阻尼振动

无阻尼自由振动、阻尼振动、阻尼因子、固有频率

受迫振动共振

1.受迫振动

2.共振

位移共振

速度共振

电磁振荡

电路的振荡

电磁振荡、

(无阻尼)自由振荡

2.受迫振荡电共振

3.力电类比

一维谐振动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两个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48

2.同一直线上两个不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拍

二维谐振动的合成

a.振动方向相互垂直同频率的谐振动的合成振动,其轨迹为一椭圆。具体形状取决于振幅和相位差。

特殊情形:

若相位差为0或π,则振动轨迹为直线;

若相位差为π/2,则振动轨迹为正椭圆。

b.振动方向相互垂直,频率有简单整数比的和振动,其轨迹为李萨如图。

振动的分解频谱

非线性振动与混沌

十一、机械波和电磁波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1.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2.横波与纵波

3.波振面和波(射)线

4.波长、频率和波速间的关系

波速(相速)

平面谐波的波函数

1.波函数

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简谐波、平面简谐波

(沿x轴正向传播取—,沿x轴负向传播+)波动方程波速

1.波动方程

平面波的波动方程

2.波动方程的建立

3.波速

4.介质的形变及其模量波的能量波的强度!

1.波的能量

平均能量密度

2.波动能量的推导

3.波的强度

平均能流密度

4.波的吸收

声波超声波次声波!

1.声压

2.声强声强级

声强:

听觉阀、痛觉阀

3.超声波

声波

超声波

4.次声波

电磁波

1.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

2.电磁波的性质

横波性、偏振性、

3.电磁波的能量

4.电磁波的动量

5.电磁波谱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反射和折射

1.惠更斯原理

2.波的衍射

长波衍射现象明显,方向性不好;

短波衍射现象不明显,方向性好。

3.波的反射和折射

波的叠加原理波的干涉驻波

1.波的叠加原理

波传播的独立性、波的叠加原理

2.波的干涉

相干条件:频率、振动方向、相位差

干涉相长(加强)、干涉相消(减弱)3.驻波

波腹处只有动能没有势能。

波节处只有势能没有动能。

4.弦线上的驻波

5.半波损失

多普勒效应

1.机械波的多普勒效应

1)波源静止,观测者以速度vR 相对介质运动2)观测者静止,波源以速度vS 相对介质运动3)观测者和波源同时运动

2.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

3.冲击波

十二、光学

几何光学简介!

1.光的传播规律

三条实验定理(直线、独立、反射折射)

光路可逆原理、费马原理

2.全反射

全反射临界角

3.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平面镜、三棱镜

4.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5.薄透镜

6.光学仪器光源单色光相干光

1.光源

2.单色光

3.相干光

光矢量、相干光源、相干光、光的干涉

干涉相长(明)、干涉相消(暗)

4.想干光的获得方法

分波阵面法、分振幅法

双缝干涉!

1.杨氏双缝实验

2.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3.洛埃德镜实验

半波损失

*4.光源的相干长度

光程与光程差!

1.光程

2.光程差

3.物像之间的等光程性

4.反射光的相位突变和附加光程差

薄膜干涉!

1.等倾干涉条纹

2.增透膜和高反射膜

3.等厚干涉条纹

4.劈尖膜

5.牛顿环

迈克耳孙干涉仪

光的衍射现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光的衍射现象

2.菲涅尔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

3.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1.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2.单缝衍射条纹光强的计算——振幅矢量法

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1.圆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艾里斑

2.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瑞利判据

光栅衍射

1.光栅衍射

光栅、光栅常量

2.光栅方程

3.光栅衍射的强度分布

4.缺级

5.光栅光谱

6.光栅的分辨本领

7.干涉和衍射的区别和联系

X射线的衍射

伦琴射线、劳厄斑

布拉格公式:

光的偏振状态

1.线偏振光(平面偏振光)

光矢量

2.自然光

3.部分偏振光

4.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

1.起偏和检偏

偏振片、偏振化方向

2.马吕斯定律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光的双折射

1.寻常光和非常光

2.光轴主平面

3.单轴晶体的子波波阵面

4.惠更斯原理在双折射现象中的应用

5.晶体的二向色性和偏振片

偏振光的干涉人为双折射

1.偏振光的干涉

2.人为双折射

克尔效应、泡克尔斯效应、磁致双折射效应

旋光性

现代光学简介

1.傅里叶光学

2.全息照相

3.非线性光学

十三、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热辐射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1.热辐射现象

2.基尔霍夫辐射定律

(绝对)黑体

3.黑体辐射实验定律

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

4.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

紫外灾难(瑞利—金斯文公式)、能量子假设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光电子、光电流、遏制频率(红限)2.光的波动说的缺陷

溢出功

3.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4.光的波粒二象性

康普顿效应

1.康普顿效应

2.光子理论的解释

氢原子光谱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

里德伯公式、里德伯常量

2.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3.氢原子轨道半径和能量的计算

4.玻尔理论的缺陷

德布罗意波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德布罗意波

(物质波)

2.戴维孙-革末实验

3.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

波函数及其统计诠释薛定谔方程

1.物质波波函数及其统计诠释

2.薛定谔方程

一维定态薛定谔方程的应用

1.一维无限深势阱

2.一维势垒隧道效应

3.谐振子量子力学中的氢原子问题

1.氢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2.量子化条件和量子数

3.氢原子中电子的概率分布

电子的自旋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1.施特恩-格拉赫实验

2.电子的自旋

3.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十四、激光和固体的量子理论

激光

1.受激吸收、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

2.产生激光的基本条件

3.激光器

4.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

5.激光冷却

固体的能带结构

1.电子共有化

2.能带的形成

3.满带、导带和禁带

4.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半导体

1.电子和空穴

2.杂质的影响

3.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4.半导体的光电导现象结

超导体

1.超导电现象

2.超导体的主要特性

3.迈斯纳效应——完全抗磁性

理论 5.超导电性的应用

团簇和纳米材料

1.团簇

2.纳米材料

十五、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简介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原子核的电荷和质量

2.原子核的大小和形状

3.原子核的组成

4.核力和介子

5.核子和核的自旋与磁矩

6.核磁共振

原子核的结合能裂变和聚变

1.原子核的结合能

2.重核的裂变

3.轻核的聚变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1.放射性衰变定律

2.放射性强度

3.放射性衰变

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粒子物理简介

1.粒子的发现概况

2.粒子的分类

3.粒子的相互作用和守恒定律

4.强子的夸克模型

宇宙学简介

1.哈勃定律宇宙膨胀说

2.大爆炸宇宙模型

3.宇宙的演化

4.大爆炸宇宙模型的成功和困难

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学基础公式大全

一. 狭 义相对论 1. 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原理 2. 时空坐标变换 3. 45(1(2)0 m m γ= v = (3)0 E E γ= v =(4) 2222 C C C C v Pv Pv Pv P E E E E ==== 二. 量子光学基础 1. 热辐射 ① 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辐射都能完全吸收的物体。 吸收比:(T)1B αλ、= 反射比:(T)0B γλ、= ② 基尔霍夫定律(记牢) ③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vt x C v = β

B B e e :单色辐射出射度 B E :辐出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辐射的能量 ④ 唯恩位移定律 m T b λ?= ⑤ 普朗克假设 h εν= 2. 光电效应 (1) 光电效应的实验定律: a 、n I ∝光 b 、 0 00a a a a e U ek eU e U ek eU e U ek eU e U ek eU νννν----==== (23、 4 三. 1 ② 三条基本假设 定态,,n m n m h E E h E E νν=-=- ③ 两条基本公式 2210.529o n r n r n A == 12213.6n E E eV n n -== 2. 德布罗意波 20,0.51E mc h E MeV ν=== 22 mc mc h h νν== 电子波波长:

h mv λ= 微观粒子的波长: h h mv mv λλ= === 3. 测不准关系 x x P ???≥h 为什么有?会应用解题。 4.波函数 ① 波函数的统计意义: 例1① ② 例2.① ② 例3.π 例4 例5,,设 S 系中粒子例6 例7. 例8. 例9. 例10. 从钠中移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是2.3eV ,①用680nm λ=的橙光照射,能否产生光电效应?②用400nm λ=的紫光照射,情况如何?若能产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动能为多大?③对于紫光遏止电压为多大?④Na 的截止波长为多大? 例11. 戴维森革末实验中,已知电子束的动能310k E MeV =,求①电子波的波长;②若电子束通过0.5a mm =的小孔,电子的束状特性是否会被衍射破坏?为什么? 例12. 试计算处于第三激发态的氢原子的电离能及运动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例13.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2.5eV 的能量后,①所能达到的最高能态;②在该能态上氢原子的电离能?电子的轨道半径?③与该能态对应的极限波长以及从该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可能辐射的光波波长?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 1.1平均速度 v = t △△r 1.2 瞬时速度 v=lim △t →△t △r =dt dr 1. 3速度v=dt ds = =→→lim lim △t 0 △t △t △r 1.6 平均加速度a =△t △v 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 △t →△t △v =dt dv 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 d 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 2 1at 2 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 ?????===gy v at y gt v 22122 ???? ???-=-=-=gy v v gt t v y gt v v 2212 0220 0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 v v y x sin cos 00 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 ? ??-?=?=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 1.19射程 X=g a v 2sin 2 1.20射高Y= g a v 22sin 20 1.21飞行时间y=xtga —g gx 2 1.22轨迹方程y=xtga —a v gx 2 202 cos 2 1.23向心加速度 a=R v 2 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 1.25 加速度数值 a=2 2n t a a + 1.26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 同a n =R v 2 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 dt dv 1.28 ωΦ R dt d R dt ds v === 1.29角速度 dt φ ωd = 1.30角加速度 22dt dt d d φ 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 a n =22 2)(ωωR R R R v == a t =αωR dt d R dt dv ==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与外力F 的大小成正比,与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 平均速度 v = t △△r 瞬时速度 v= lim 0△t →△t △r =dt dr 1. 3速度v= dt ds = =→→lim lim △t 0 △t △t △r 平均加速度a = △t △v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 lim 0△t →△t △v =dt dv 瞬时加速度a=dt dv =22dt r d 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 2 1at 2 ; 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v 02=2a(x-x 0)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gy v at y gt v 22122 ???????-=-=-=gy v v gt t v y gt v v 2212 0220 0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 v v y x sin cos 00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 ? ??-?=?=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 射程 X=g a v 2sin 2 射高Y=g a v 22sin 20 飞行时间y=xtga —g gx 2 轨迹方程y=xtga —a v gx 2 202 cos 2 向心加速度 a=R v 2 # 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和a=a t +a n 加速度数值 a=2 2n t a a + 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a n =R v 2 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 dt dv ωΦR dt d R dt ds v === 角速度 dt φ ωd = 角加速度 22dt dt d d φ ωα== 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 a n =22 2)(ωωR R R R v == a t =αωR dt d R dt dv == ;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与外力F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1.37 F=ma 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A 以力F 1作用与物体B ,则同时物体B 必以力F 2作用与物体A ;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沿同一直线。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任何两质点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其大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点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两质点的连线 1.39 F=G 2 2 1r m m G 为万有引力称量=×10-11N ?m 2/kg 2 重力 P=mg (g 重力加速度)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从初中进入高中以后,就会慢慢觉得物理公式比以前更难学习了,其实学透物理公式并不是难的事情,以下是我整理的物理公式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作为参考借鉴。 基本符号 Δ代表'变化的 t代表'时间等,依情况定,你应该知道' T代表'时间' a代表'加速度' v。代表'初速度' v代表'末速度' x代表'位移' k代表'进度系数' 注意,写在字母前面的数字代表几倍的量,写在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几次方. 运动学公式 v=v。+at无需x时 v2=2ax+v。2无需t时 x=v。+0.5at2无需v时 x=((v。+v)/2)t无需a时 x=vt-0.5at2无需v。时 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匀加速)=(v。+v)/2

一段时间的中间位移速度(匀加速)=根号下((v。2+v2)/2) 重力加速度的相关公式,只要把v。当成0就可以了.g一般取10 相互作用力公式 F=kx 两个弹簧串联,进度系数为两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倒数相加的倒数 两个弹簧并联,进度系数连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和 运动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v=v(初速度)+at ②x=v(初速度)t+?at平方=v+v(初速度)/2×t ③v的平方-v(初速度)的平方=2ax ④x(末位置)-x(初位置)=a×t的平方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套前面的公式,初速度为0 重力:G=mg(重力加速度)弹力:F=kx摩擦力:F=μF(正压力)引申: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小于等于物体的最大静摩擦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程守洙《普通物理学》(第6版)(上册)(课后习题详解 气体动理论)【圣才出品】

5.2 课后习题详解 一、复习思考题 §5-1 热运动的描述理想气体模型和状态方程 5-1-1 试解释气体为什么容易压缩,却又不能无限地压缩. 答:(1)气体容易压缩: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间隙,并存在相互作用力.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隙是最大的,而在常温常压下除了碰撞以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这就使得气体非常容易被压缩. (2)不能无限压缩不仅因为分子有一定的大小,而且当分子之间距离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不可忽略了. 例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分子距离的关系如图5-1-1所示. ①当r =r 0(r 0≈10-10m )或很大时,相互作用力等于零. ②当r>r 0时,作用力表现为吸引力,距离的增加时引力也增大,达到某个最大值后又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当 r>10-9m 时这个吸引力就可忽略了. ③如果r

5-1-2 气体在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这时气体中有分子热运动吗?热力学中的平衡与力学中的平衡有何不同? 答:(1)气体的平衡态是指一定容积内的气体,其温度、压强处处相等,且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状态.描述气体状态的三个宏观参量分别是体积、温度和压强.因此,气体在平衡状态的特征是宏观参量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2)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是大量分子无休止的随机运动. ①从微观而言,这种随机运动是永不停息的,单个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会因彼此碰撞而随机改变. ②平衡态时,从宏观而言,大量分子的这种热运动平均效果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因此平衡态是说分子处于“动态平衡”,仍存在分子热运动. (3)①气体的平衡状态是指在无外界作用下气体系统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平均效果,此时分子系统整体没有运动,系统内分子却一直在无规则地运动; ②力学中的平衡状态是指分子系统整体上无合外力或合外力矩的作用,因而处于静止或匀速定向运动或转动,微观上的单个分子,它们总是不断互相发生碰撞,并相互作用,因而永远不会处于力学的平衡态. §5-4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5-4-1 对一定量的气体来说,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增大;当体积不变时,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就微观来看,它们是否有区别? 答:气体的压强是指气体分子作用在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碰撞力.由压强公式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n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是气体压强的影响因素.

大学物理之热学公式篇

热 学 公 式 1.理想气体温标定义:0 273.16lim TP p TP p T K p →=?(定体) 2.摄氏温度t 与热力学温度T 之间的关系:0 //273.15t C T K =- 华氏温度F t 与摄氏温度t 之间的关系:9325 F t t =+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RT ν= 1mol 范德瓦耳斯气体状态方程:2 ()()m m a p V b RT V + -= 其中摩尔气体常量8.31/R J mol K =?或2 8.2110/R atm L mol K -=??? 4.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p nkT =,23kt p n ε= ,32 kt kT ε= 5.标准状况下气体分子的数密度(洛施密特数)253 0 2.6910/n m =? 6.分子力的伦纳德-琼斯势:12 6 ()4[()()]p E r r r σ σ ε=-,其中ε为势阱深度, σ= ,特别适用于惰性气体,该分子力大致对应于昂内斯气体; 分子力的弱引力刚性球模型(苏则朗模型):06 000, ()(), p r r E r r r r r φ+∞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α F 2 F F 1 θ

大学物理公式全集.doc

大学物理公式集 基本概念(定义和相关公式) 位置矢量:r ,其在直角坐标系中:k z j y i x r ++=;2 22z y x r ++= 角位置:θ 速度:dt r d V = 平均速度:t r V ??= 速率:dt ds V = (τ V V =)角速度: dt d θω= 角速度与速度的关系:V=rω 加速度:dt V d a =或22dt r d a = 平均加速度:t V a ??= 角加速度:dt d ωβ= 在自然坐标系中n a a a n +=ττ其中dt dV a =τ(=rβ),r V n a 2 = (=r2 ω) 1.力:F =ma (或F = dt p d ) 力矩:F r M ?=(大小:M=rFcos θ方向:右手螺旋 法则) 2.动量:V m p =,角动量:V m r L ?=(大小:L=rmvcos θ方向:右手螺旋法则) 3.冲量:? = dt F I (=F Δt);功:? ?= r d F A (气体对外做功:A=∫ PdV ) 4.动能:mV 2/2 5.势能:A 保= – ΔE p 不同相互作用力势能形式不同且零点选择不同其形式 不同,在默认势能零点的情况下: 机械能:E=E K +E P 6.热量:CRT M Q μ =其中:摩尔热容 量C 与过程有关,等容热容量C v 与等压热容量C p 之间的关系为:C p = C v +R 7.压强:ω n tS I S F P 3 2 = ?= = 8.分子平均平动能:kT 2 3= ω ;理想气体内能:RT s r t M E )2(2 ++= μ 9.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NdV dN V f = )((意义:在V 附近单位速度间隔内的分子数所 占比率) 10. 平均速率:πμ RT N dN dV V Vf V V 80 )(= = ? ?∞ 方均根速率:μ RT V 22 = ;最可几速率:μ RT p V 3= 11. 熵:S=Kln Ω(Ω为热力学几率,即:一种宏观态包含的微观态数) mg(重力) → mgh -kx (弹性力) → kx 2 /2 F= r r Mm G ?2 - (万有引力) →r Mm G - =E p r r Qq ?42 πε (静电力) → r Qq 0 4πε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W汇总)

2F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kx 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mg 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求 、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 或者 x ma F =合x y y ma F =合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7、匀变速直线运动: N F f μ= 0=合F 0=合x F 0 =合y F 1F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下册

电磁学 1.定义: ①E 和B : F =q(E +V ×B )洛仑兹公式 ②电势:? ∞ ?= r r d E U 电势差:?-+ ?=l d E U 电动势:? + - ?= l d K ε(q F K 非静电 =) ③电通量:???=S d E e φ磁通量:???=S d B B φ磁通链: ΦB =N φB 单位:韦伯(Wb ) 磁矩:m =I S =IS n ? ④电偶极矩:p =q l ⑤电容:C=q/U 单位:法拉(F ) *自感:L=Ψ/I 单位:亨利(H ) *互感:M=Ψ21/I 1=Ψ12/I 2 单位:亨利(H ) ⑥电流:I = dt dq ; *位移电流:I D =ε 0dt d e φ 单位:安培(A ) ⑦*能流密度: B E S ?= μ 1 2.实验定律 ①库仑定律:0 204r r Qq F πε= ②毕奥—沙伐尔定律:204?r r l Id B d πμ?= ③安培定律:d F =I l d ×B ④电磁感应定律:ε感= –dt d B φ 动生电动势:?+ -??= l d B V )(ε 感生电动势:? - + ?=l d E i ε(E i 为感生电场) *⑤欧姆定律:U=IR (E =ρj )其中ρ为电导率 3.*定理(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场的高斯定理:?? =?0 εq S d E ??=?0 εq S d E 静 (E 静是有源场) ??=?0S d E 感 (E 感是无源场) 磁场的高斯定理:??=?0S d B ??=?0S d B (B 稳是无源场) E =F /q 0 单位:N/C =V/m B=F max /qv ;方向,小磁针指向(S →N );单位:特斯拉(T )=104高斯(G ) Θ ⊕ -q l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与牛顿运动定律 1、1平均速度 v = t △△r 1、2 瞬时速度 v=lim 0△t →△t △r =dt dr 1. 3速度v= dt ds = =→→lim lim △t 0 △t △t △r 1、6 平均加速度a = △t △v 1、7瞬时加速度(加速度)a=lim 0△t →△t △v =dt dv 1、8瞬时加速度a=dt dv =2 2dt r d 1、11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0+vt 1、12变速运动速度 v=v 0+at 1、13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0+v 0t+ 2 1at 2 1、14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v 2 -v 02 =2a(x-x 0) 1、15自由落体运动 1、16竖直上抛运动 ?????===gy v at y gt v 22122 ???? ???-=-=-=gy v v gt t v y gt v v 2212 02200 1、17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gt a v v a v v y x sin cos 00 1、18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 ? ??-?=?=20021sin cos gt t a v y t a v x 1、19射程 X=g a v 2sin 2 1、20射高Y= g a v 22sin 20 1、21飞行时间y=xtga —g gx 2 1、22轨迹方程y=xtga —a v gx 2 202 cos 2 1、23向心加速度 a=R v 2 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与a=a t +a n 1、25 加速度数值 a=2 2 n t a a + 1、26 法向加速度与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a n =R v 2 1、27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a t = dt dv 1、28 ωΦR dt d R dt ds v === 1、29角速度 dt φ ωd = 1、30角加速度 22dt dt d d φ ωα== 1、31角加速度a 与线加速度a n 、a t 间的关系 a n =222)(ωωR R R R v == a t =αωR dt d R dt dv ==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除非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 的大小与外力F 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 1.37 F=ma 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A 以力F 1作用与物体B,则同时物体B 必以力F 2作用与物体A;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沿同一直线。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任何两质点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其大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点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两质点的连线 1、39 F=G 2 2 1r m m G 为万有引力称量=6、67×10-11 N ?m 2 /kg 2 1、40 重力 P=mg (g 重力加速度) 1、41 重力 P=G 2 r Mm 1、42有上两式重力加速度g=G 2 r M (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无关,而紧随它到地心的距离而变)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总结 一.直线运动公式 研究五个物理量:x 、t 、a 、v 0、v t 五个公式:v t =v 0+at ; x=v o t+1 2at 2 ; v t 2-v 02=2ax; 推论: x 2-x 1=△x=aT 2 (扩展:x m -x n =(m-n)at 2) 平均速度公式:x=02 t v v vt t +=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公式: h=212gt ; ; gt = 二.力学公式 F=xk ?(k 为劲度系数,x ?为形变量) k 串= 12 12 k k k k +; k 并=k 1+k 2 f=N F μ(N F 为正压力) F 合=ma(牛顿第二定律) 三.曲线运动 22l r v rn r t T ππω?= ===? 22v n t T r θπωπ?====? 22222 244v r a r rn v r T πωπω=====;F 向=ma n 转速n=f= 1 T 四.万有引力 3 2a k T =(a 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为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同一中心天体) 2 GMm F r = (G=6.67?10-11N ?m 2/Kg 2) 2mv F r =; 2r v T π=;224mr F T π=; 32r T k =;224m F k r π= v ===; ω= T =g o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R:地球半径。g:任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r:任一轨道半径

22323224R g R R v R M G GT G G πω==== MG=R 2g(黄金代换) 2 'R g g R h ?? = ?+?? ;3 34m m V R ρπ== 五.能量 cos W Fl θ=,W P t = ,cos P Fv θ= p 额=F 牵v=fv m E p =mgh , W G =12p mg H mgh mgh E ?=-=-?,21p p p E E E ?=- 2 12k E kx = (x 形变量) 21 2k E mv = 21k k k W E E E ∑=?=- E(机械能)=E k (动)+E p (势) 2121I F t p p p mv mv ==?=-=-合 p 1+p 2=p ’1+p ’2 ,m 1v 1+m 2v 2=m 1v 1’ +m 2 v F= p t ? 六.机械振动和机械能 F 回=-kx, 弹簧振子周期T=2单摆周期T=2v= T λ , v=λf, ?x=v ?t 多普勒效应 1. 波源相对介质静止观察者以V 0运动 0'( )v v f f v ±= “+”走向波源 “-”远离波源 2. 波源相对V s 观察者相对静止 0'( )s v f f v v =± “+”离开观察者 “-” 走向观察者 3. 同时运动时 相向运动00'( )s v v f f v v +=- 反向运动0 0'()s v v f f v v -=+

(完整word版)大学物理化学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热力学第一定律 功:δW =δW e +δW f (1)膨胀功 δW e =p 外dV 膨胀功为正,压缩功为负。 (2)非膨胀功δW f =xdy 非膨胀功为广义力乘以广义位移。如δW (机械功)=fdL ,δW (电功)=EdQ ,δW (表面功)=rdA 。 热 Q :体系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 焓 H =U +pV 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热容 C =δQ/dT (1)等压热容:C p =δQ p /dT = (?H/?T )p (2)等容热容:C v =δQ v /dT = (?U/?T )v 常温下单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3R/2 常温下双原子分子:C v ,m =C v ,m t +C v ,m r =5R/2 等压热容与等容热容之差: (1)任意体系 C p —C v =[p +(?U/?V )T ](?V/?T )p (2)理想气体 C p —C v =nR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 pV γ=常数 TV γ-1=常数 p 1-γT γ=常数 γ=C p / C v 理想气体绝热功:W =C v (T 1—T 2)=1 1 -γ(p 1V 1—p 2V 2) 理想气体多方可逆过程:W =1 nR -δ(T 1—T 2) 热机效率:η= 2 1 2T T T - 冷冻系数:β=-Q 1/W 可逆制冷机冷冻系数:β= 1 21 T T T - 焦汤系数: μJ -T =H p T ???? ????=-()p T C p H ?? 实际气体的ΔH 和ΔU : ΔU =dT T U V ??? ????+dV V U T ??? ???? ΔH =dT T H P ??? ????+dp p H T ???? ???? 化学反应的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的关系:Q p =Q V +ΔnRT 当反应进度 ξ=1mol 时, Δr H m =Δr U m +∑B B γRT 化学反应热效应与温度的关系:()()()dT B C T H T H 2 1 T T m p B 1m r 2m r ? ∑??,+=γ 热力学第二定律

高一物理公式汇总(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一物理常用公式汇总 一、力学公式 1、 弹簧弹力: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地球重力: G = mg 3. (1)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 F 1 +F 2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F 合=o 4. 摩擦力: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N 为正压力,大小等于支持力) (2 ) 静摩擦力: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5、 牛顿第二定律:F 合 = ma 6、匀变速直线运动: (1) 速度公式: V t = V 0 + a t 加速度公式: 位移公式: S = v o t +12a t 2 S =V V t 02 +t 速度位移公式:V t 2 - V 02 = 2as (一般以初速度V 0为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负值) (2) 中间时刻瞬时速度V t/ 2 =s t = V V t 02 +(常在纸带上用) (3 )相邻两段位移之差S 2-S 1= aT 2 (常在纸带上用)( T 指每个相等时间间隔) 不相邻两段位移之差通式 S n -S m =(n-m) aT 2 7、机动车发动机功率: P = W t (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 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 为即时速度时,P 为即时功率;V 为平均速度时, P 为平均功率; P 一定时,F 与V 成正比) 8、功 : W = Fs cos θ (恒力做功) W=Pt (机器功率不变) W 阻=f S 相对路程 (阻力大小不变) 功率: P 平均= W t ; P 瞬时= FV (F 与V 方向在同一直线) 9、自由落体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V t = g t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212h gt =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V t 2=2g h 10、(1)竖直上抛(规定初速度v 0方向为正,则加速度为-g )上升阶段公式 t v v a o t -=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公式大全

一、力和运动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质点 2.参考系和坐标系 3.空间和时间 4.运动学方程 轨迹方程 5.位矢 6.位移 7.速度 (瞬时)速度: (瞬时)速率: 8.加速度 (瞬时)加速度: 1.2 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1.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自然坐标系;法向加速度处处指向曲率中心。 2.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角速度: 角加速度: 3 .抛体运动的矢量描述 1.3 相对运动常见力和基本力 1.相对运动 (伽利略)速度变换式: 2.常见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 3.基本力 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 1.4 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定律) 4.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举例 1)常力作用下的连接体问题 2)变力作用下的单体问题 1.5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非惯性系惯性力 1.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力学的相对性原理) 2.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3.非惯性系* 4.惯性力 二、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2.1 质点系的内力和外力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质点系的内力与外力 2.质心 对于N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 质心的位矢 对于质量连续分布的物体: 质心的位矢 3.质心运动定理

2.2 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定理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积分形式。 *2. 变质量物体的运动方程 3.动量守恒定律 *4.火箭飞行 2.3 功能量动能定理! 1.功的概念 功: 功率: 2.能量 3.动能定理 动能: 动能定理: 2.4 保守力成对力的功势能! 1.保守力 保守力:重力、万有引力、弹性力以及静电力等。 非保守力:摩擦力、回旋力等。 2.成对力的功 3.势能 4.势能曲线 2.5 质点系的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1.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2.质点系的动能原理 3.机械能守恒定律 4.能量守恒定律 *5.黑洞 2.6 碰撞 对心碰撞(正碰撞) 1.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2.牛顿的碰撞定律 恢复系数: 完全弹性碰撞(1);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0) 完全弹性碰撞过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也守恒。 2.7 质点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1.角动量(动量矩) 2.角动量守恒定律 力矩: 2.8 对称性和守恒定律 1.对称性和守恒定律 2.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三、刚体和流体的运动 3.1 刚体模型及其运动 1.刚体 2.平动和转动 3.自由度 质点、运动刚体、刚性细棒的自由度。 3.2 力矩转动惯量定轴转动定律! 1.力矩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

1. 1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 △ r 平均速度v=— △t 1.2 一△r dr 瞬时速度imo兀編1.24圆周运动加速度等于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矢量禾廿a=a t+a n 1.25加速度数值a= . a t2—a2 1.26法向加速度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1. 1.6 1.7 1.8 3速度 Um o = 平均加速度a=△ △t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l i m o ds dt □△m o △v =dv △t=dt 1.11 1.12 2 v a n=- R 1.27 1.28 1.29 切向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大小 ds v dt R竺 dt d ? "dT _ dv a t = dt 2 瞬时加速度a=dv=-^4 dt dt2 1.3 O 角加速度 d w dt d2? dt2 1.13 1.14 1.15 1.17 1.18 1.19 1.20 1.2 1 1.22 匀速直线运动质点坐标x=x o+vt 变速运动速度v=v o+at 一一1 2 变速运动质点坐标x=x o+v o t+ at 2 :v 2-v o2=2a(x-x o) 竖直上抛运动 速度随坐标变化公式自 由落体运动 1.16 1.3 1 角加速度 2 v a n=— R a与线加速度a n、a t间的关系 空R史R a dt dt gt 1 .2 at 2 2gy 抛体运动速度分量 抛体运动距离分量 射程X=沁空 g 飞行时间 轨迹方程 V o V o t 2g y=xtga y=xtga V x v y 2 v o gt 1 .2 2gt 2gy v o cos a v o sin a gt x v o cosa ?t v o sina?t jgt2 2 gx 2v2cos2a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 它受到作用力而被迫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获得的加速度a的大小 与外力F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 力的方向相同。 1.37 F=ma 牛顿第三定律:若物体A以力F1作用与物体B,则同时物体B必 以力F2作用与物体A;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沿同一直 线。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任何两质点间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其大 小与两质点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质点间的 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引力的方向沿两质点的连线 1.39 F=G m1mi2 G为万有引力称量=6.67 X r 1O-11N?m/kg2 1.4O重力P=mg (g 重力加速度) Mm 1.41 重力P=G — r2 1.42有上两式重力加速度g=G鸟(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与 r 物体本身的质量无关,而紧随它到地心的距离而变 ) 1.43胡克定律F= —kx (k是比例常数,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重点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大全

重点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大全

————————————————————————————————作者:————————————————————————————————日期: 2

共 页 第 页 3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 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 θ COS F F F F 212 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 F F F 212sin cos θθ +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m m r 122 (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αF F F 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