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Linux系统操作上机报告

Linux系统操作上机报告

Linux系统操作上机报告
Linux系统操作上机报告

Linux上机指导书

上机一、Linux的安装

1.上机目的

(1)熟悉和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2)掌握GRUB的配置;

2.上机内容

(1)安装和配置Red Hat Linux

(2)查看GRUB配置文件

3、上机设备要求

一台pc机或笔记本(硬盘40GB、内存256M、CPU2.0GHZ以上),一张Fedora 系统或Redhat9.0盘。

4. 上机方法和步骤

上机二、Linux基本命令操作

1.上机目的

了解Fedora或 Red Hat Linux 9的基本命令,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

2.相关知识

使用命令操作,往往会带来更高的效率,外壳提示符界面和其他命令行借口类似,用户在提示符后面输入命令,然后外壳解释命令,根据命令告诉操作系统需要进行什么操作。

3.上机内容与基本操作步骤

(1)启动计算机,利用root用户登录到系统,进入字符提示界面。

(2)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

(3)用ls命令列出此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

(4)用ls -a选项列出此目录下包括隐藏文件在内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5)用man命令查看ls命令的使用手册。

(6)在当前目录下,创建目录lesson。

(7)利用ls命令列出文件和目录,确认lesson目录创建成功。ls -l

(8)进入lesson目录,查看当前目录。

(9)利用touch命令,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新的空文件abc。

(10)利用cp命令复制系统文件/etc/stab到当前目录下。

(11)复制文件fstab到一个新文件fstab.bak,作为备份。

(12)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详细信息

(13)用less命令分屏查看文件fstab的内容。

(14)用grep命令在文件中对关键字ext3进行查询。grep …ext3? fstab

(15)给文件fstab创建一个软连接fstab.lns和一个硬链接fstab.lnh。

软链接:ln –l fstab fstab.lns 硬连接:cp –l fstab fstab.lnh

(16)显示文件fstab及其链接的详细信息。

(17)删除用户主目录下的fstab,显示文件fstab.lns与fstab.lnh的详细信息,比较文件fstab.ln的链接数的变化。

(18)用cat命令查看文件fstab.lnh的内容,看看有什么结果。

(19)用cat命令查看文件fstab.lns的内容,看看有什么结果。

(20)删除以f开头且文件名中包含ln的所有文件,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列表,回到上层目录。

rm –rf f*ln*

(21)用tar命令把目录lesson打包。tar –cvf ***(打成的包名) /lesson

(22)用gzip命令对打好的包进行压缩操作。gzip ***(上题的包名)

(23)把文件lesson.tar.gz改名为backup.tar.gz。

(24)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列表,确认重命名成功。

(25)把文件backup.tar.gz移动到lesson目录下。

(26)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目录列表,确认移动成功。

(27)进入lesson目录,显示目录中的文件列表。

(28)把文件backup.tar.gz解包。

(29)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列表,复制lesson目录为lessonbak目录作为备份。

(30)查找root用户自己的主目录下的所有名为abc的文件。

find /root –name “abc*” -print

(31)删除lesson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32)利用rmdir命令删除空子目录lesson。

(33)回到上层目录,利用rm命令删除目录lesson及其下所有文件。

上机三、使用VI进行文本编辑

1、上机目的

(1)学习和掌握vi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习和掌握vi的常用命令。

2、上机要求

熟练掌握vi编辑器的用法,以及vi编辑器下文件操作、文本编辑等操作。3、上机内容和步骤

掌握vi编辑器的用法,熟悉vi命令模式、文本编辑模式和最后行模式三种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方法;掌握vi编辑器下新建和保存文件,熟悉光标的移动,文本的插入与删除,字符串替换,行的复制、移动、撤销和删除等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

1)利用vi新建文件f2,内容为:

How to Read Faster

When I was a schoolboy I must have read every comic book ever published, But as I got older, my eyeballs must have slowed down or something I mean.

The problem is that there’s too much to read these days, and too little time to read every WORD of it.

①启动Linux后登录字符界面。

②在Shell命令提示符后输入命令“vi”,启动vi文本编辑器,进入命令

模式。

③按“i”键,从命令模式转换为文本编辑模式,此时屏幕的最底边出现“—

插入--”。

④输入上述文本内容。如果输入出错,可以使用退格键或者Delete键删除

错误字符。

⑤按Esc键返回命令模式。

⑥按“:”键进入最后行模式,输入“w f2”,就可以将正在编辑的内容

另存为f2文件。屏幕底部显示“f2[New] 3L,272C Written”字样,表

示此文件有3行,272个字符。注意:vi中行的概念与平时所说的行有

所区别,在输入文字的过程中由于字符串长度超过屏幕宽度而发生的自

动换行,vi并不认为是一行,只有在vi中按一次Enter键,另起一行的才是新的一行。

⑦按“:”键后输入“q”,不存盘退出vi。

2)、编辑文件

(1)打开f2文件并显示行号

①输入命令“vi f2”,启动vi文本编辑器并打开f2文件。

②按“:”键切换到最后行模式,输入命令“set nu”,每一行前出现行号。

③ vi自动返回到命令模式,连续两次输入“Z”,就退出vi。

(2)在f2文件的第一行后插入如下一行内容:“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ability of read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并在最后一行之后添加一行,内容为:“We must know some methods to read faster.”

①在此输入命令“vi f2”,启动vi文本编辑器并打开f2文件。

②按“a”键,进入文本编辑模式,屏幕的最底边出现“—插入--”字样。

③移动光标到第一行行尾后,按Enter键,另起一行。输入“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ability of reading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④将光标移动到最后一行的行尾,按Enter键,另起一行。输入“We must know some methods to read faster.”。

(3)将文本中所有的“eyeballs”用“eye-balls”替换。

按Esc键后输入“:”,进入最后行模式。因为当前f2文件中共有5行,所以输入命令“1,5 s/eyeballs/eye-balls/g”,并按Enter键,将文件中所有的“eyeballs”替换为“eye-balls”。

(4)把第二行移动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一行和第二行并恢复删除,并不保存修改。

①按“:”键进入最后行模式,输入命令“2,2 m 5”,将第二行移动到第五行的后面。

②按“:”键,输入“1,2 d”,删除第一和第二行。

③按“u”键,恢复被删除的部分。

④按“:”键,进入最后行模式,输入“q!”,不保存对文件的修改,忽略最底边的提示信息,直接退出vi。

(5)复制第二行,并添加到文件的最后,删除第二行,保存修改后退出vi。

①再次输入命令“vi f2”,启动vi文本编辑器并打开f2文件。

②按“:”键,进入最后行模式,输入“2,2 co 3”,将第二行的内容复制到第三行的后面。

③移动光标到第二行,输入“dd”命令,原来的第二行消失。

④按“:”键,进入最后行模式,输入“wq”,存盘并退出vi。

(6)可用显示命令cat 、more 或less来查看文件内容。

上机四、用户管理

1、上机目的

掌握在Linux 系统下利用命令方式实现用户和组的管理。

2、上机内容

用户与用户的组的创建、修改和删除。

3、上机步骤

(1)创建新用户nick,设置其主目录为/home/nick。查看/etc/passwd和/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

(2)给用户nick设置密码。

(3)再次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4)使用nick用户登录系统。

(5)锁定用户nick。

(6)查看文件/etc/shadow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7)再次使用nick用户登录系统,看能否登录成功。

(8)解除对用户nick的锁定。

(9)更改用户nick的账户名为juju。

(10)查看/etc/passwd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11)指定用户juju在2010年12月31日过期。

(12)创建一个新组,组名为class,指定600为GID。

(13)查看/etc/group文件的最后一行。

(14)将用户juju加入改组。

(15)查看/etc/group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16)给组class设置组密码。

(17)从class组中删除用户juju。

(18)再次查看/etc/group文件的最后一行,看看有什么变化。

(19)删除组class。

上机五、Linux的分区与文件系统的管理

1、实验目的

(1)掌握磁盘的分区

(2)掌握文件系统的简历和挂载

(3)理解自动挂载

2、实验内容

(1)使用fdisk命令进行磁盘分区。

(2)使用mkfs命令创建文件系统。

(3)使用fsck命令检查文件系统

(4)使用mount和umount命令实施挂载和卸载文件系统

(5)在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3、实验步骤

(1) 用fdisk命令创建磁盘分区时,需要保证磁盘的剩余空间不为0。

(2) 以root用户账号登录到系统字符界面下。

(3) 输入fdisk命令,把要进行分区的硬盘备份文件作为参数。(注意安全)

(4) 输入m,列出所有可能使用的子命令。

(5)输入p,显示已有的分区表。

(6)输入n,创建扩展分区。

(7)输入n,在扩展分区上创建新的分区。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进程管理

实验一进程管理 一、目的 进程调度是处理机管理的核心内容。本实验要求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通过本实验加深理解有关进程控制块、进程队列的概念,并体会和了解进程调度算法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设计进程控制块PCB的结构(PCB结构通常包括以下信息:进程名(进程ID)、进程优先数、轮转时间片、进程所占用的CPU时间、进程的状态、当前队列指针等。可根据实验的不同,PCB结构的内容可以作适当的增删)。为了便于处理,程序中的某进程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各进程的轮转时间数以及进程需运行的时间片数的初始值均由用户给定。 2、系统资源(r1…r w),共有w类,每类数目为r1…r w。随机产生n进程P i(id,s(j,k),t),0<=i<=n,0<=j<=m,0<=k<=dt为总运行时间,在运行过程中,会随机申请新的资源。 3、每个进程可有三个状态(即就绪状态W、运行状态R、等待或阻塞状态B),并假设初始状态为就绪状态。建立进程就绪队列。 4、编制进程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本程序用该算法对n个进程进行调度,进程每执行一次,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在调度算法中,采用固定时间片(即:每执行一次进程,该进程的执行时间片数为已执行了1个单位),这时,CPU时间片数加1,进程还需要的时间片数减1,并排列到就绪队列的尾上。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环境:Windows系统。 编程语言:C#。 四、实验思路和设计 1、程序流程图

2、主要程序代码 //PCB结构体 struct pcb { public int id; //进程ID public int ra; //所需资源A的数量 public int rb; //所需资源B的数量 public int rc; //所需资源C的数量 public int ntime; //所需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int rtime; //已经运行的时间片个数 public char state; //进程状态,W(等待)、R(运行)、B(阻塞) //public int next; } ArrayList hready = new ArrayList(); ArrayList hblock = new ArrayList();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ArrayList p = new ArrayList(); int m, n, r, a,a1, b,b1, c,c1, h = 0, i = 1, time1Inteval;//m为要模拟的进程个数,n为初始化进程个数 //r为可随机产生的进程数(r=m-n) //a,b,c分别为A,B,C三类资源的总量 //i为进城计数,i=1…n //h为运行的时间片次数,time1Inteval为时间片大小(毫秒) //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数组、阻塞数组。 public void input()//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队列、阻塞队列 { m = int.Parse(textBox4.Text); n = int.Parse(textBox5.Text); a = int.Parse(textBox6.Text); b = int.Parse(textBox7.Text); c = int.Parse(textBox8.Text); a1 = a; b1 = b; c1 = c; r = m - n; time1Inteval = int.Parse(textBox9.Text); timer1.Interval = time1Inteval; for (i = 1; i <= n; i++) { pcb jincheng = new pcb(); jincheng.id = i; jincheng.ra = (random.Next(a) + 1); jincheng.rb = (random.Next(b) + 1); jincheng.rc = (random.Next(c) + 1); jincheng.ntime = (random.Next(1, 5)); jincheng.rtime = 0;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西电)

操作系统上机题目 一、题目 实验1:LINUX/UNIX Shell部分 (一)系统基本命令 1.登陆系统,输入whoami 和pwd ,确定自己的登录名和当前目录; 登录名yuanye ,当前目录/home/yuanye 2.显示自己的注册目录?命令在哪里? a.键入echo $HOME,确认自己的主目录;主目录为/home/yuanye b.键入echo $PA TH,记下自己看到的目录表;/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 c.键入which abcd,看看得到的错误信息; 再键入which ls 和which vi,对比刚刚得到的结果的目录是否在a.、b. 两题看到的目录表中; /bin/ls /usr/bin/vi 3.ls 和cd 的使用: a.键入ls,ls -l ,ls -a ,ls -al 四条命令,观察输出,说明四种不同使用方式的区别。 1. examples.desktop 公共的模板视频图片文档音乐桌面; 总计32 2.-rw-r--r-- 1 yuanye yuanye 357 2011-03-22 22:15 examples.desktop drwxr-xr-x 2 yuanye yuanye 4096 2011-03-22 23:25 公共的 drwxr-xr-x 2 yuanye yuanye 4096 2011-03-22 23:25 模板 drwxr-xr-x 2 yuanye yuanye 4096 2011-03-22 23:25 视频 drwxr-xr-x 2 yuanye yuanye 4096 2011-03-22 23:25 图片 drwxr-xr-x 2 yuanye yuanye 4096 2011-03-22 23:25 文档 drwxr-xr-x 2 yuanye yuanye 4096 2011-03-22 23:25 音乐 drwxr-xr-x 2 yuanye yuanye 4096 2011-03-22 23:25 桌面 3. . .fontconfig .local .Xauthority .. .gconf .mozilla .xsession-errors .bash_logout .gconfd .nautilus 公共的 .bashrc .gksu.lock .profile 模板 .cache .gnome2 .pulse 视频 .chewing .gnome2_private .pulse-cookie 图片 .config .gnupg .recently-used.xbel 文档 .dbus .gstreamer-0.10 .scim 音乐 .dmrc .gtk-bookmarks .sudo_as_admin_successful 桌面 .esd_auth .gvfs .update-manager-core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姓名:安磊 班级:计科0901 学号: 0909090310

指导老师:宋虹

目录 课程设计内容 ----------------------------------- 3 uC/OS操作系统简介 ------------------------------------ 3 uC/OS操作系统的组成 ------------------------------ 3 uC/OS操作系统功能作用 ---------------------------- 4 uC/OS文件系统的建立 ---------------------------- 6 文件系统设计的原则 ------------------------------6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模块 ---------------------6 文件系统的详细设计 -------------------------------- 8 文件系统核心代码 --------------------------------- 9 课程设计感想 ------------------------------------- 11 附录-------------------------------------------------- 12

课程设计内容 在uC/OS操作系统中增加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要求如下: (1)熟悉并分析uc/os操作系统 (2)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3)可以是存放在内存的虚拟文件系统,也可以是存放在磁盘的实际文件系统 (4)编写测试代码,测试对文件的相关操作:建立,读写等 课程设计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多道操作系统的原理与技术,与其它计算机原理、编译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关系十分密切。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建立系统和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概念,理解和巩固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掌握操作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 I.uC/OS操作系统简介 μC/OS-II是一种可移植的,可植入ROM的,可裁剪的,抢占式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它被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 μC/OS 和μC/OS-II 是专门为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绝大部分代码是用C语言编写的。CPU 硬件相关部分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总量约200行的汇编语言部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为的是便于移植到任何一种其它的CPU 上。用户只要有标准的ANSI 的C交叉编译器,有汇编器、连接器等软件工具,就可以将μC/OS-II嵌入到开发的产品中。μC/OS-II 具有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实时性能优良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最小内核可编译至2KB 。μC/OS-II 已经移植到了几乎所有知名的CPU 上。 严格地说uC/OS-II只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它仅仅包含了任务调度,任务管理,时间管理,内存管理和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等基本功能。没有提供输入输出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等额外的服务。但由于uC/OS-II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源码开放,这些非必须的功能完全 可以由用户自己根据需要分别实现。 uC/OS-II目标是实现一个基于优先级调度的抢占式的实时内核,并在这个内核之上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如信号量,邮箱,消息队列,内存管理,中断管理等。 uC/OS操作系统的组成 μC/OS-II可以大致分成核心、任务处理、时间处理、任务同步与通信,CPU的移植等5个部分。如下图:

《 Windows7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 Windows 7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和文件夹基本操作。 2.掌握“资源管理器”和“计算机”基本操作。 二、实验要求 1.请将操作结果用Alt+Print Screen组合键截图粘贴在题目之后。 2.实验完成后,请将实验报告保存并提交。 三、实验内容 1.文件或文件夹的管理(提示:此题自行操作一遍即可,无需抓图)★期末机试必考题★ (1) 在D:盘根目录上创建一个名为“上机实验”的文件夹,在“上机实验”文件夹中创建1个名为“操作系统上机实验”的空白文件夹和2个分别名为“2.xlsx”和“3.pptx”的空白文件,在“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名为“1.docx”的空白文件。 (2) 将“1.docx”改名为“介绍信.docx”;将“上机实验”改名为“作业”。 (3) 在“作业”文件夹中分别尝试选择一个文件、同时选择两个文件、一次同时选择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4) 将“介绍信.docx”复制到C:盘根目录。 (5) 将D:盘根目录中的“作业”文件夹移动到C:盘根目录。 (6) 将“作业”文件夹中的“2.xlsx”文件删除放入“回收站”。 (7) 还原被删除的“2.xlsx”文件到原位置。 2.搜索文件或文件夹,要求如下: 查找C盘上所有以大写字母“A”开头,文件大小在10KB以上的文本文件。(提示:搜索时,可以使用“?”和“*”。“?”表示任意一个字符,“*”表示任意多个字符。)

3. 在桌面上为C:盘根目录下的“作业”文件夹创建一个桌面快捷方式。★期末机试必考题★ 3.“计算机”或“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1) 在“资源管理器”窗口,设置以详细信息方式显示C:\WINDOWS中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使所有图标按类型排列显示,并不显示文件扩展名。(提示:三步操作全部做完后,将窗口中显示的最终设置结果抓一张图片即可) (2) 将C:盘根目录中“介绍信.docx”的文件属性设置为“只读”和“隐藏”,并设置在窗口中显示“隐藏属性”的文件或文件夹。(提示:请将“文件夹”对话框中选项设置效果与C:盘根目录中该文件图标呈现的半透明显示效果截取在一整张桌面图片中即可) 4.回收站的设置 设置删除文件后,不将其移入回收站中,而是直接彻底删除功能。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实验二进程调度1.目的和要求 通过这次实验,理解进程调度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进程状态的转变、进程调度的策略,进一步体会多道程序并发执行的特点,并分析具体的调度算法的特点,掌握对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 2.实验内容 阅读教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二章和第三章,掌握进程管理及调度相关概念和原理。 编写程序模拟实现进程的轮转法调度过程,模拟程序只对PCB进行相应的调度模拟操作,不需要实际程序。假设初始状态为:有n个进程处于就绪状态,有m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采用轮转法进程调度算法进行调度(调度过程中,假设处于执行状态的进程不会阻塞),且每过t个时间片系统释放资源,唤醒处于阻塞队列队首的进程。 程序要求如下: 1)输出系统中进程的调度次序; 2)计算CPU利用率。 3.实验环境 Windows操作系统、VC++6.0 C语言 4设计思想: (1)程序中进程可用PCB表示,其类型描述如下:

structPCB_type { intpid;//进程名 intstate;//进程状态 2——表示“执行”状态 1——表示“就绪”状态 0——表示“阻塞”状态 intcpu_time;//运行需要的CPU时间(需运行的时间片个数) } 用PCB来模拟进程; (2)设置两个队列,将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PCB挂在队列ready中;将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PCB挂在队列blocked中。队列类型描述如下: structQueueNode{ structPCB_typePCB; StructQueueNode*next; } 并设全程量: structQueueNode*ready_head=NULL,//ready队列队首指针 *ready_tail=NULL,//ready队列队尾指 针

操作系统实验之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计算机操作系统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6 — 2017 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三 内存管理 一、设计目的、功能与要求 1、实验目的 掌握内存管理的相关内容,对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有深入的理解。 2、实现功能 模拟实现内存管理机制 3、具体要求 任选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实现 选择一种内存管理方案:动态分区式、请求页式、段式、段页式等 能够输入给定的内存大小,进程的个数,每个进程所需内存空间的大小等 能够选择分配、回收操作 内购显示进程在内存的储存地址、大小等 显示每次完成内存分配或回收后内存空间的使用情况 二、问题描述 所谓分区,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除操作系统占用一个分区外,其余分区用来存放进程的程序和数据。本次实验中才用动态分区法,也就是在作业的处理过程中划分内存的区域,根据需要确定大小。 动态分区的分配算法:首先从可用表/自由链中找到一个足以容纳该作业的可用空白区,如果这个空白区比需求大,则将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成为已分配区,剩下部分仍为空白区。最后修改可用表或自由链,并回送一个所分配区的序号或该分区的起始地址。 最先适应法:按分区的起始地址的递增次序,从头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最佳适应法:按照分区大小的递增次序,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最坏适应法:按分区大小的递减次序,从头查找,找到符合要求的第一个分区。 三、数据结构及功能设计 1、数据结构 定义空闲分区结构体,用来保存内存中空闲分区的情况。其中size属性表示空闲分区的大小,start_addr表示空闲分区首地址,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空闲分区。 //空闲分区 typedef struct Free_Block { int size; int start_addr; struct Free_Block *next; } Free_Block; Free_Block *free_block; 定义已分配的内存空间的结构体,用来保存已经被进程占用了内存空间的情况。其中pid作为该被分配分区的编号,用于在释放该内存空间时便于查找。size表示分区的大小,start_addr表示分区的起始地址,process_name存放进程名称,next指针指向下一个分区。 //已分配分区的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Allocate_Block { int pid; int size; int start_addr; char process_name[PROCESS_NAME_LEN]; struct Allocate_Block *next; } Allocate_Block; 2、模块说明 2.1 初始化模块 对内存空间进行初始化,初始情况内存空间为空,但是要设置内存的最大容量,该内存空间的首地址,以便之后新建进程的过程中使用。当空闲分区初始化

实时操作系统报告

实时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通信1001 学号:3100601025 姓名:陈治州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1日

实验简易电饭煲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在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的应用中,基于多任务的模式的编程方法。锻炼综合应用多任务机制,任务间的通信机制,内存管理等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1.按“S”开机,系统进入待机状态,时间区域显示当前北京时间,默认模式“煮饭”; 2.按“C”选择模式,即在“煮饭”、“煮粥”和“煮面”模式中循环选择; 3.按“B”开始执行模式命令,“开始”状态选中,时间区域开始倒计时,倒计时完成后进入“保温”状态,同时该状态显示选中,时间区域显示保温时间; 4.按“Q”取消当前工作状态,系统进入待机状态,时间区域显示北京时间,模式为当前模式; 5.按“X”退出系统,时间区域不显示。 6.煮饭时长为30,煮粥时长为50,煮面时长为40. 三.实验设计: 1.设计思路: 以老师所给的五个程序为基础,看懂每个实验之后,对borlandc的操作有了大概的认识,重点以第五个实验Task_EX为框架,利用其中界面显示与按键扫描以及做出相应的响应,对应实现此次实验所需要的功能。 本次实验分为界面显示、按键查询与响应、切换功能、时钟显示与倒计时模块,综合在一起实验所需功能。 2.模块划分图: (1)界面显示: Main() Taskstart() Taskstartdispinit() 在TaskStartDispInit()函数中,使用PC_DispStr()函数画出界面。

(2)按键查询与响应: Main() Taskstart() 在TaskStart()函数中,用if (PC_GetKey(&key) == TRUE)判断是否有按键输入。然后根据key 的值,判断输入的按键是哪一个;在响应中用switch语句来执行对应按键的响应。 (3)切换功能: l计数“C”按 键的次数 M=l%3 Switch(m) M=0,1,2对应于煮饭,煮粥,煮面,然后使用PC_DispStr()函数在选择的选项前画上“@”指示,同时,在其余两项钱画上“”以“擦出”之前画下的“@”,注意l自增。 四.主要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ncludes.h" #include "time.h" #include "dos.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TASK_STK_SIZE 512 #define N_TASKS 2 OS_STK TaskStk[N_TASKS][TASK_STK_SIZE]; OS_STK TaskStartStk[TASK_STK_SIZE]; INT8U TaskData[N_TASKS];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进程控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加强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二、实验环境 在windows平台上,cygwin模拟UNIX运行环境 三、实验内容 (1) getpid()---获取进程的pid 每个进程都执行自己独立的程序,打印自己的pid; (2) getpid()---获取进程的pid 每个进程都执行自己独立的程序,打印自己的pid; 父进程打印两个子进程的pid;

(3)写一个命令处理程序,能处理max(m,n), min(m,n),average(m,n,l)这几个命令(使用exec函数族)。 Max函数 Min函数 Average函数 Exec函数族调用 四、程序代码 五、运行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体会 通过这次上机,我了解了fork函数的运行方法,同时更深刻的了解了进程的并行执行的本质,印证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编写实验内容(3)的命令处理程序,学会了exec函数族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这次上机实验让我加深了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收获很多。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实验室: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名称:进程通讯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熟悉UNIX支持的共享存储区机制 二、实验环境 在windows平台上,cygwin模拟UNIX运行环境 三.实验内容 编写一段程序, 使其用共享存储区来实现两个进程之间的进程通讯。进程A创建一个长度为512字节的共享内存,并显示写入该共享内存的数据;进程B将共享内存附加到自己的地址空间,并向共享内存中写入数据。 四、程序代码 五、运行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体会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6487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课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进程管理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生: 学号(8位):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 实验目的及实验环境 目的:(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分析进程竞争资源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4)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环境:Linux操作系统环境: 二. 实验容 (1)阅读Linux的sched.h源文件,加深对进程管理概念的理解。 (2)阅读Linux的fork.c源文件,分析进程的创建过程。 三.方案设计 (1)进程的创建 编写一段源程序,使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试观察纪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2)进程的控制 修改已编写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一句话,在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如果在程序中使用调用lockf()来给每一个子进程加锁,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互斥,观察并分析出现的现象。 (3)①编写一段程序,使其现实进程的软中断通信。 要求: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再用系统调用signal()让父进程捕捉键盘上来的中断信号(即按DEL键);当捕捉到中断信号后,父进程用系统调用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出信号,子进程捕捉到信号后分别输出下列信息后终止: Child Processll is Killed by Parent! Child Processl2 is Killed by Parent! 父进程等待两个子进程终止后,输出如下的信息后终止 Parent Process is Killed! 程序流程图如下: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上机 实验报告 成绩 教师:方敏 2016 年 12月 17日 班级: 1403018 学号: 140607815 姓名:黄杨 实验地点:E-Ⅲ区208 实验时间:2016.10.13—2016.12.17

实验一创建进程 【实验软硬件环境】 VC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父进程创建一个有名事件,由子进程发送事件信号,父进程获取事件信号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实验原理】 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实现多个进程并发执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实验程序及分析】 试验程序源代码如下: 父进程部分代码: // test1.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windows.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ARTUPINFO sui; ZeroMemory(&sui,sizeof(sui)); sui.cb=sizeof(STARTUPINFO); PROCESS_INFORMA TION pi; if(!CreateProcess("D:\\Test1\\test1\\test1zi.exe",NULL,NULL,NULL,FALSE,CREA TE_NE W_CONSOLE,NULL,NULL,&sui,&pi)){ printf("子进程创建失败,即将退出程序!\n"); return 0;

} else{ int sum = 0; for(int i=1; i<=100; i++){ sum += i; printf("sum = %d\n",sum); } } Sleep(3000); WaitForSingleObject( pi.hProcess,INFINITE); FILE *qp; if((qp = fopen("D:\\Test1\\abc.txt","r"))== NULL){ printf("读文件打开失败!\n"); return 0; } else{ char ch; while((ch = fgetc(qp))!=EOF){ printf("%c",ch); } printf("\n"); fclose(qp); } return 0; } 子进程部分代码: // test1zi.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模拟

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模拟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理解进程或线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环形缓冲区,大小为10,生产者依次向其中写入1到20,每个缓冲区中存放一个数字,消费者从中依次读取数字。 2、相应的信号量; 3、生产者和消费者可按如下两种方式之一设计; (1)设计成两个进程; (2)设计成一个进程内的两个线程。 4、根据实验结果理解信号量的工作原理,进程或线程的同步\互斥关系。 实验步骤及分析: 一.管道 (一)管道定义 所谓管道,是指能够连接一个写进程和一个读进程的、并允许它们以生产者—消费者方式进行通信的一个共享文件,又称为pipe文件。由写进程从管道的写入端(句柄1)将数据写入管道,而读进程则从管道的读出端(句柄0)读出数据。(二)所涉及的系统调用 1、pipe( ) 建立一无名管道。 系统调用格式 pipe(filedes) 参数定义 int pipe(filedes); int filedes[2]; 其中,filedes[1]是写入端,filedes[0]是读出端。 该函数使用头文件如下: #include #inlcude #include 2、read( ) : 系统调用格式 read(fd,buf,nbyte) 功能:从fd所指示的文件中读出nbyte个字节的数据,并将它们送至由指针buf 所指示的缓冲区中。如该文件被加锁,等待,直到锁打开为止。 参数定义:

int read(fd,buf,nbyte); int fd; char *buf; unsigned nbyte; 3、write( ) 系统调用格式 read(fd,buf,nbyte) 功能:把nbyte 个字节的数据,从buf所指向的缓冲区写到由fd所指向的文件中。如文件加锁,暂停写入,直至开锁。 参数定义同read( )。 (三)参考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pid1,pid2; main( ) { int fd[2]; char outpipe[100],inpipe[100]; pipe(fd); /*创建一个管道*/ while ((pid1=fork( ))==-1); if(pid1==0) { lockf(fd[1],1,0); /*把串放入数组outpipe中*/ sprintf(outpipe,child 1 is using pipe!); /* 向管道写长为50字节的串*/ write(fd[1],outpipe,50); sleep(5); /*自我阻塞5秒*/ lockf(fd[1],0,0); exit(0); } else { while((pid2=fork( ))==-1); if(pid2==0) { lockf(fd[1],1,0); /*互斥*/ sprintf(outpipe,child 2 is using pipe!); write(fd[1],outpipe,50); sleep(5); lockf(fd[1],0,0);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1

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班号:1303107 学号:1130310726 姓名:蔡鹏

1.请简述head.s 的工作原理。 head.s实在32位保护模式下运行的。我认为这段程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初始化设置。2.任务执行与切换。 初始设置主要包括了:1.设置GDT表2.设置系统定时芯片3. 设置IDT表(0x08时钟中断和0x80系统调用中断)4.切换到任务0执行 任务切换和执行包括了:1.任务0和任务1 , 2.时钟中断, 3.系统中断 两个任务的在LDT中代码段和数据段描述符的内容都设置为:基地址0x0000;段限长值为0x03ff,实际段长度为4MB。因此在线性地址空间中这个?内核?的代码和数据段与任务的代码和数据段都从线性地址0开始并且由于没有采用分页机制,所以他们都直接对应物理地址0开始处。 为了每隔10毫秒切换运行的任务,head.s程序中把定时器芯片8253的通道0设置成每隔10毫秒就向中断控制芯片8259A发送一个时钟中断请求信号。PC机的ROM BIOS开机时已经在8259A中把时钟中断请求信号设置成中断向量8,因此我们需要在中断8的处理过程中执行任务切换操作。任务切换的实现是查看current变量中的当前运行的任务号,如果为0,就利用任务1的TSS选择符作为操作数执行远跳转指令,从而切换到任务1中,否则反之。

每个任务在执行时,会首先把一个字符的ASCII码放入寄存器AL中,然后调用系统中断调用int 0x80,而该系统调用处理过程则会调用一个简单的字符写屏子程序,把寄存器AL中的字符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把字符显示的屏幕的下一个位置记录下来,作为下一次显示字符用。在显示过一个字符后,任务代码会使用循环语句延迟一段时间,然后又跳转到任务代码开始处继续循环执行,直到运行了10毫秒而发生了定时中断,从而代码会切换到另一个任务执行。对于任务A,寄存器AL中始终存放字符‘A’,而任务B运行时AL中始终存放字符‘B’。因此程序运行时我们将看到一连串的‘A’和一连串的‘B’间隔的连续不断的显示在屏幕上。若出现了一个‘C’,是由于PC机偶然产生了一个不是时钟中断和系统调用中断的其他中断。因为我们已经在程序中给所有其他中断安装了一个默认中断处理程序。当出现一个其他中断时,系统就会运行这个中断处理程序,于是就会在屏幕上显示一个‘C’,然后退出中断。 4.请记录head.s 的内存分布状况,写明每个数据段,代码段,栈段 的起始与终止的内存地址。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任务间通信机制的建立 系别计算机与电子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 提交日期 2012 年 4 月 1 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在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的应用中,任务使用信号量的一般原理。掌握在基于优先级的可抢占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中,出现优先级反转现象的原理及解决优先级反转的策略——优先级继承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建立并熟悉Borland C 编译及调试环境。 2.使用课本配套光盘中第五章的例程运行(例5-4,例5-5,例5-6),观察运行结果,掌握信号量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理解出现优先级反转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试编写一个应用程序,采用计数器型信号量(初值为2),有3个用户任务需要此信号量,它们轮流使用此信号量,在同一时刻只有两个任务能使用信号量,当其中一个任务获得信号量时向屏幕打印“TASK N get the signal”。观察程序运行结果并记录。 4. 试编写一个应用程序实现例5-7的内容,即用优先级继承的方法解决优先级反转的问题,观察程序运行结果并记录。 5.在例5-8基础上修改程序增加一个任务HerTask,它和YouTask一样从邮箱Str_Box里取消息并打印出来,打印信息中增加任务标识,即由哪个任务打印的;MyTask发送消息改为当Times为5的倍数时才发送,HerTask接收消息采用无等待方式,如果邮箱为空,则输出“The mailbox is empty”, 观察程序运行结果并记录。 三、实验原理 1. 信号量 μC/OS-II中的信号量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信号量的计数值,它是一个16位的无符号整数(0 到65,535之间);另一个是由等待该信号量的任务组成的等待任务表。用户要在OS_CFG.H中将OS_SEM_EN开关量常数置成1,这样μC/OS-II 才能支持信号量。

操作系统上机报告

操作系统上机报告 实验一、匿名管道通信 一、实验目的 学会创建匿名管道,并且能够利用管道进行进程间的通信。 二、实验内容 分别建立名为Parent的单文档应用程序和Child的单文档应用程序作为父子进程,由父进程创建一个匿名管道,实现父子进程向匿名管道写入和读取数据。 三、设计与实现过程 本实验在VC6.0上实现

? A.父进程 ?先建一个Parent的单文档应用程序,增加“创建管道”“读取数据”“写入数据”三个菜单,并添加消息响应函数 OnPipeCreate(),OnPipeRead(),OnPipeWrite()。在 CParentView类中增加成员变量HANDLE类型的hRead,hWrite,初始化变量,并在析构函数中释放句柄: ?void CParentView::OnPipeWrite() ?{ ?if(!CreatePipe(…)) /*创建匿名管道*/ ?{ ? /*显示消息“创建管道失败!”*/ ? /*退出*/ ?} ?if(!CreateProcess(…)) /*创建子进程*/ ?{ ? /*关闭句柄hRead、hWrite*/ ? /*显示消息“创建子进程失败!”*/ ? /*退出*/ ?} ?} ?void CParentView::OnPipeRead() ?{ ? /*定义一个字符数组,用于存放读取的数据*/ ?if(!ReadFile(…)) /*读取数据*/ ?{ ? /*显示消息“读取数据失败!”*/ ? /*退出*/ ?} ?/*打印读取的数据*/ ?/*退出*/ ?void CParentView::OnPipeWrite() ?{ ?/*定义一个字符数组,用于存放写入的数据*/ ?if(!WriteFile(…)) /*写入数据*/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_WINDOWS进程初识

操作系统教程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 1、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 (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 “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 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答:运行成功,结果: (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2\debug>time TEST.exe 步骤4: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此程序是个死循环,所以运行时间为无穷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地点:南主楼七楼机房 2018—2019学年(一)学期 2018年 9月至 2019 年 1 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刘一男

实验一 实验项目:分时系统模拟 实验学时:2实验日期: 2018-10-25 成绩: 实验目的利用程序设计语言模拟分时系统中多个进程按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进行进程调度的过程; 假设有五个进程A,B,C,D,E,它们的到达时间及要求服务的时间分别为:进程名 A B C D E 到达时间0 1 2 3 4 服务时间 4 3 4 2 4 时间片大小为1,利用程序模拟A,B,C,D,E五个进程按时间片轮转的调度及执行过程并计算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及带权周转时间。 执行过程并计算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及带权周转时间。 轮转调度:BDACE

(1)修改时间片大小为2,利用程序模拟A,B,C,D,E五个进程按时间片轮转的调度及执行过程并计算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及带权周转时间。 轮转调度:ADBCE (2)修改时间片大小为4,利用程序模拟A,B,C,D,E五个进程按时间片轮转的调度及执行过程并计算各进程的周转时间及带权周转时间.

顺序:ABCDE 1、思考 时间片的大小对调度算法产生什么影响?对计算机的性能产生什么影响?答:通过对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中进程最后一次执行时间片分配的优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同时减少了任务调度次数和进程切换次数,降低了系统开销,提升了CPU的运行效率,使操作系统的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A B C D E 时间片为1 周转时间12 9 14 8 13 3 3 3.5 4 3.25 带权周转 时间 时间片为2 周转时间8 12 13 7 13 2 4 3.25 3.5 3.25 带权周转 时间 时间片为4 周转时间 4 6 9 10 13 1 2 2.25 5 3.25 带权周转 时间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_实验四

实验四:进程管理(二) 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程序,打印进程的如下信息:进程标识符,父进程标识符,真实用户ID,有效用户ID,真实用户组ID,有效用户组ID。并分析真实用户ID和有效用户ID的区别。 源代码及结果: 真实用户ID和有效用户ID的区别: 真实用户ID:这个ID就是我们登陆unix系统时的身份ID。 有效用户ID:定义了操作者的权限。有效用户ID是进程的属性,决定了该进程对文件的访问权限。 2.阅读如下程序,编译并运行,分析进程执行过程的时间消耗(总共消耗的时间和CPU 消耗的时间),并解释执行结果。再编写一个计算密集型的程序替代grep,比较两次时间的花销。注释程序主要语句。 /* process using time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time_print(char *,clock_t);

int main(void){ //取得进程运行相关的时间 clock_t start,end; struct tms t_start,t_end; start = times(&t_start); system(“grep the /usr/doc/*/* > /dev/null 2> /dev/null”); /*command >/dev/null的作用是将是command命令的标准输出丢弃,而标准错误输出还是在屏幕上。一般来讲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都是屏幕,因此错误信息还是会在屏幕上输出。>/dev/null 2> /dev/null 标准输出与标准错误输出都会被丢弃*/ // 0 1 2 标准输入标准输出错误输出 // > 将信息放到该文件null中 end=times(&t_end); time_print(“elapsed”,end-start); puts(“parent times”); time_print(“\tuser CP U”,t_end.tms_utime); time_print(“\tsys CPU”,t_end.tms_stime); puts(“child times”); time_print(“\tuser CPU”,t_end.tms_cutime); time_print(“\tsys CPU”,t_end.tms_cstime); exit(EXIT_SUCCESS); } void time_print(char *str, clock_t time) { long tps = sysconf(_SC_CLK_TCK); /*函数sysconf()的作用为将时钟滴答数转化为秒数,_SC_CLK_TCK 为定义每秒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