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方剂学习题 (1)

方剂学习题 (1)

方剂学习题 (1)
方剂学习题 (1)

1.逆流挽舟法,是治疗方法之一。指用败毒散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仍由里出表而愈,如逆水中挽舟上行之意,故称逆流挽舟。 2.大承气汤,方名。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具有峻下热结之效,用治实热积滞证。因本方有泻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名大承气。 3.增水行舟法,治法名。对温病热结液枯的便秘症,以大量滋阴补津液之品,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犹如水涨则船行通畅之意。代表方如增液汤。 4.辛开苦降法,治法之一。对肠胃不和,寒热互结,气失升降之心下痞、呕吐、下利病证的治法。常用辛温与苦寒药物配伍,开结散寒,苦降泄热。如半夏泻心汤中干姜、半夏与黄芩、黄连的配伍,即属辛开苦降法。 5.清营凉血法,治法之一。是清除热性病邪在营血的治法。其用药常以清营透热,凉血散瘀之品为主,如清营汤。 6.凉膈散,方名。由大黄、朴硝、甘草、栀子、薄荷、黄芩、连翘、竹叶、蜜组成,具有泻火通便,清上泻下之功用;主治上中二焦积热证。因本方治热证,清上泻下并行,使膈热自消,故名。 7.理中丸,方名。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效,用治中焦虚寒证。因本方用药,使中焦虚寒得辛热而去,中焦之虚得甘温而复,清阳升而浊阴降,运化健而中焦治,故曰理中。 8.开窍“三宝”,指凉开方剂中安宫牛黄丸、紫血、至宝丹三方。三方组成均是以芳香开窍药配伍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品,用于治疗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 9.玉屏风散,方名。由黄芪、白术、防风、大枣组成,有益气固表止汗之效,用治表虚自汗,易感风邪之证。因本方益气固表实卫御风,有如挡风之屏障,而又珍贵如玉,故名玉屏风散。 10.辛凉平剂,指用性味辛凉,具疏散风热作用的方剂。主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所致的恶寒轻、发热重、汗出不畅、咽痛等证的方剂。方如银翘散。 11.镇肝熄风法,治风法之一。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多用于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气血逆乱所致的头目眩晕,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者。代表方如镇肝熄风汤。 12.滋阴润燥法,治燥法之一。是治疗脏腑津伤液耗所致的内燥证的方法,常以甘寒滋阴药物为主,症见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干呕食少,或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等。代表方如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13.燥湿化痰法,治痰法之一。是治疗湿痰内阻所致痰多易咯,胸脘痞闷,或呕恶眩晕,舌苔白滑,脉濡弦滑等病证的治法。代表方如二陈汤。 14.温经汤,方名。由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组成;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漏下不止,或月经不调之证。因本方用药寒热消补并用,但以温养冲任为主,故名“温经”。 15.补气生血法,治法之一。对营血大亏之人,重用甘温益气药以大补脾肺之气,以裕生血之源的治法。代表方如当归补血汤。 16.复元活血汤,方名。由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组成。功能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瘀血停滞胁下之胁痛证。因本方各药合用,使瘀血去,新血生,痛自舒,元自复,故名复元活血汤。 17.透热转气法,治法之一。是指对营分邪热证的治疗,在清营热的同时,于用药中佐以银花、连翘、竹叶等清热解毒、轻清透泄药物以透营分邪热转从气分而出的一种治法。方如清营汤中用药,即体现这种治法。 18.升阳举陷法,治法之一。是升发脾阳,以治脾虚气陷之法。常用于劳倦伤脾,中阳下陷之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体倦肢软,面色白光 白,大便稀溏,脉洪而虚,或脏器下垂等症。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

19.扶正解表法,治法之一。指用解表药与补益或助阳药组成方剂,以治疗体质素虚又感外邪而致的表证的一种治法,此时表证得解,正虚不受影响,代表方如败毒散。

20.回阳救逆法,温法之一。以温里助阳药与益气扶正药配伍,救治阳气衰微,甚或阴盛格阳等证的治法。代表方如回阳救急汤。

21.三补三泻,指六味地黄丸组方用药特点。即本方组成中熟地、山茱萸、山药谓“三补”;茯苓、泽泻、丹皮谓“三泻”。 22.消食导滞法,消法之一。消除食滞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适用于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泄泻,苔厚腻而黄,脉滑等。代表方如保和丸。

23.八法,治疗方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八法。首见于程钟龄的《医学心悟》。 24.使药,方剂组成基本结构之一。有两种意义。一为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二为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25.温脾汤用药配伍有何特点? 答:温脾汤为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之方,主治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冷积一证,非温不能去其寒,非下不能祛其积。故本方以附子、干姜温脾而祛寒,配大黄泻下通便荡积,芒硝润肠软坚。然大黄、芒硝性寒,得附子、干姜之大辛大热,寒性制而泻下之用存,即无损于脾阳,又速除其冷积。人参、甘草、当归合用,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与附子、干姜温阳祛寒之品配伍,又有助于温复脾阳。全方配伍,温脾益气以治本,攻下冷积以治标,为治冷积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脉沉弦等证的常用方剂。 26.败毒散、小柴胡汤、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均用柴胡,其作用是否相同?

答:败毒散用柴胡与薄荷配伍,辛散解肌退热,并与前胡、枳壳、桔梗相配,有利气机升降复常;小柴胡汤中用柴胡轻清升散以透半表之邪,与黄芩苦降泄热相合,用治少阳证;逍遥散中柴胡疏肝解郁,与当归、芍药并用,气血兼顾,体用并治;龙胆泻肝汤中柴胡疏肝以顺其条达之性,亦有引药归入肝经之意。

27.小建中汤与桂枝汤之组成、功用、主治有何异同? 答:小建中汤与桂枝汤组成内均有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但前者芍药用量倍于桂枝,且得用饴糖为君药,故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效;用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用量对等,一散一收,相反相成,其作用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热,汗出恶风等症。

28.当归四逆汤、四逆汤、四逆散、大承气汤均可治厥,有何区别?

答:(1)机理不同: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是血虚而又经脉受寒,血脉不利之故;四逆汤所治之厥乃因阳气衰亡,阴寒内盛引起;四逆散中厥证,则是因肝郁脾滞,阳气内郁不伸所致;而大承气汤所治之厥,为里热积滞闭阻于内,阳气受遏,不达四末所致。(2)症状各异:当归四逆汤所治,应见有肢体关节疼痛或麻木,舌淡苔白,脉沉细等;四逆汤所治,兼恶寒踡卧,神衰欲寐,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四逆散证中有脘腹胁痛,泄利下重,苔白、脉弦表现;大承气汤所治之厥,常以“痞、满、燥、实”为依据。

29.黄芪在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防已黄芪汤,补阳还五汤、透脓散中配伍作用如何?

答:以上六方组成内均用黄芪,其作用分别是:补中益气汤中黄芪配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补中益气,升阳举

陷;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五倍于当归用量,取其大补脾肺之气,以裕生血之源;玉屏风散中黄芪与白术同用,益气固表止汗;防已黄芪汤中黄芪与防已相配以益气行水;补阳

还五汤黄芪配桃仁、红花、赤芍,使气旺以促血行;透脓散中黄芪配穿山甲、皂角刺等,益气以托毒排脓。 30.归脾汤与黄土汤均可治便血,证治有何不同?

答:归脾汤主治脾气虚,统摄无权之便血证,除兼见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缓外,尚可见心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多梦等症;黄土汤主治脾阳不振,血失统摄之便血,以血色黯淡,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

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31.结合炙甘草汤用药,说明其治心悸,脉结的机理。

答:炙甘草汤所治“脉结代”、“心动悸”,是由阳虚不能宣通脉气,阴虚不能荣养心血所致。炙甘草汤用药阴阳兼顾,气血双调,而阴柔药量独重。方用阿胶、地黄、麦冬、麻

仁甘润滋阴,养心补血;人参、甘草、大枣健脾益气;生姜、桂枝、清酒辛温通阳复脉。全方用药,集益气、补血、滋阴、温阳于一体,故可收定悸、复脉之功,因此可治脉结代、心动悸。 32.试述一贯煎中配伍川楝子的意义。

答:一贯煎中用川楝子,理由是:胁痛因肝气不舒引起,川楝子可调肝气之横逆,顺其条达之性。川楝子性味苦寒,虽有“苦燥伤阴”之弊,其用量较小,而且与大量滋阴养

血药物并用,故无伤阴损津之害;再者,肝肾阴虚者,每易产生虚火,川楝子味苦性寒,尚有清热之功;以上,为本方配伍川楝子的理由。

33.何谓“开窍三宝”?它们的功用、主治之主要区别是什

么?

答:所谓“开窍三宝”,是指开窍剂中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三方。三方均有清热开窍之效,均用于治疗热闭心包

之证。其主要区别是:以性之寒凉论,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丹又次之。以功用论之,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紫雪清热解毒之力虽不及安宫牛黄丸,开窍之力又不及至宝丹,但优于熄风镇痉。至宝丹清

热解毒之力逊于安宫牛黄丸,凉肝镇痉又不及紫雪,但化浊开窍之力优。以主治而言,安宫牛黄丸用于热陷心包之高热神昏,烦躁谵语者,紫雪对于高热烦躁,抽搐惊厥,尿赤便秘者,最为适宜;至宝丹则主治痰热秽浊蒙蔽清窍,

神昏谵语,痰盛气粗之人。

34.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均属涩肠止泻之剂,临床运用有何区别?

答: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均有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之效,均为脾肾虚寒之泄泻而设。但真人养脏汤药多效广,除温补敛涩外,还有益气健脾,调和气血的作用,故用于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者;四神丸药精而力专,长于温健脾肾,壮火而益土,故常用于五更泄泻。 35.完带汤与龙胆泻肝汤均可治带下,运用上有何区别? 答:完带汤与龙胆泻肝汤均可用于治疗妇女带下,其区别是:

完带汤功专补中健脾,化湿止带,主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之带下色白。并以清稀无臭,面色白光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为特点。龙胆泻肝汤功善清利肝胆(下焦)湿热,所治之带,是因湿热下注引起,以口苦,舌红、

苔黄腻,脉弦数为特点。

36.试述完带汤组方用药特点。

答:完带汤为治脾虚湿盛带下证的常用方剂。本方具补中健脾,化湿止带之效。其配伍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

重用白术、怀山,健脾祛湿止带,与人参,甘草配伍,以增强补气健脾之功;第二是方中用苍术、陈皮燥湿行气运脾,用治带下,与白术、车前相合,集“燥湿、运湿、利湿”于一体,以加强止带作用;第三是柴胡与白芍相配,舒肝升阳,使湿气不致下流成带;第四是取芥穗入血分祛风胜湿而止带,且炒炭而用,以增强其收涩之功。 37.越鞠丸主治“六郁”证,方中为何无治痰郁药物? 答 :越鞠丸为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证的常用方剂。方中所用香附、川芎、栀子、神曲、苍术等分别用治气郁、血郁、火郁、食郁、湿郁。而痰之生,既与气郁有关,又与湿郁相联。方中香附行气解郁,则气机流畅,津液自能流通;苍术燥湿运脾,痰浊亦无由以生。故行气可以消痰,燥湿亦可绝痰,方中也就无需另加化痰专品了。

38.补阳还五汤主治何证?方中重用黄芪的意义何在? 答:补阳还五汤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塞,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等。因上述诸症,皆由正气亏虚,瘀血阻络所致,所谓“因虚致瘀”。故治法应以补气为主,兼以活血通络。所以,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以促血行,并使祛瘀不伤正气。

39.试述温经汤组成,功用及主治。 答:温经汤由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组成。有温经散寒,

祛瘀养血之用。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的漏下不止,

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

不至,而见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干口燥;亦治妇人冲

任虚寒,久不受孕。

40.试述麦门冬汤中麦冬配半夏的意义。

答:麦门冬汤中大量麦门冬配伍少量半夏,是甘寒与温燥药

物同时运用的一种用药方法。麦门冬甘寒滋润,得半夏之

燥,濡养滋润而不腻;半夏温燥苦降,得麦冬之润,则燥

性减而降逆之性存,能降肺胃虚逆之气,但又无伤阴之弊。

41.试述藿香正气散、败毒散、参苓白术散、普济消毒饮中

配伍桔梗的意义。

答:桔梗在藿香正气散中,旨在宣肺利膈,既助藿、芷、苏

解表,又助苓、术、朴等化湿。在败毒散中,与枳壳配伍,

一升一降,调气机而能利膈,与前胡合用,又能止咳化痰。

而在参苓白术散中,为诸药之舟楫,载药上行以益肺,兼

能升清降浊。在普济消毒饮中,则与甘草、玄参相伍,清

利咽喉,以治咽喉不利。

42.试述三仁汤中“三仁”的作用?

答:三仁汤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湿重于热

的病证。方中杏仁,辛宣苦降,通上焦以去湿;白蔻仁芳

香苦温,畅中焦以去湿;薏苡仁甘淡微寒,利下焦以去湿,

“三仁”相伍,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从三焦分消。

43.试述桂枝在五苓散、苓桂术甘汤、桂枝汤、肾气丸、桃

核承气汤中的配伍作用。

答:桂枝在五苓散中,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在苓桂术甘汤中,则温阳化饮,且兼平冲降逆;在桂枝汤

中,意在解肌发表,与芍药相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

在《金匮》肾气丸中,与附子相伍,温补肾中之阳,并运

用在一派滋阴养肾的药物中,意在微微生火以生肾气;而

桃核承气汤中的桂枝,功在通行血脉,助桃仁破血祛瘀。

44.试述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半夏白术天麻汤、麦门

冬汤中配伍半夏的意义。

答:半夏泻心汤用半夏与干姜相伍,辛温开结散其寒,再配

芩、连,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以消痞散结;半夏厚朴汤

用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与下气除满之厚朴相伍,则

散结降逆之功更显,以治痰气郁结之梅核气;半夏白术天

麻汤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与天麻相配,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而麦门冬汤用半夏,意在降逆化痰,其性虽燥,但与大量麦门冬配伍,则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独取其善降肺胃虚逆之气,且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 45.透脓散、补阳还五汤、当归补血汤中配伍黄芪的意义是什么?

答:透脓散所治痈疡,是由正虚不能托毒外透,以致脓成难溃,毒亦难泄。故方中重用生黄芪为君,与皂角刺、穿山甲相配,益气托毒排脓。张元素谓黄芪“为疮家圣药”,其理可见。补阳还五汤用黄芪配桃仁、红花,益气活血以通络;当归补血汤用黄芪配伍当归,补气以生血。 46.试述阳和汤中重用熟地黄、轻用麻黄的意义? 答:熟地在阳和汤原方中用至一两,而麻黄仅用五分,其原因是:阳和汤证营血大亏,非熟地厚腻之品不能补,且宜重用,方可得效,此乃治其本;又因阴寒凝滞,非麻黄辛温之性不能散,但用量当轻,因麻黄为发汗峻品,否则将犯虚虚之戒,此系治其标。

47.写出五首组成中含有黄芪的方剂的主治。

答:当归补血汤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玉屏风散主治表虚自汗证;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虚气陷证及气虚发热证;归脾汤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及脾不统血证;防已黄芪汤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

最新中医内科学习题集

第一章中医内科学发展 简史 一、名词解释 大方脉科 二、填空 1.《黄帝内经》包括 《》、《》两部分,共卷,各篇。2.张仲景以论伤寒,以言杂病,提出了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论 治原则。 3.金元四大家创建的四大学派为寒凉 派、、、。 4.《》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并提出了治血证的 要法。 三、简答题 1.简述《诸病源候论》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 2.简述《医林改错》的医学成就。 四、单项选择题 1.历史上对内科比较重视,并且规定了各科人员之间 比例关系的朝代是:( )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创立“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 A.薛已B.陈无择C.董汲D.葛可久E.张锐3、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的医 著是:( ) A.《温热论》B.《温病条辨》C.《温热经纬》D.《温疫论》E.《湿热病篇》 五、论述题 1、试述叶天士的《温热论》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大方脉科即中医内科。 二、填空 1.素问灵枢 18 81 2.六经脏腑 3.攻下派补土派滋阴 派 4.血证论四大 三、简答题 1.简述《诸病源候论》对 中医学发展的贡献。 答:《诸病源候论》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 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 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 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 理、证候分类都进行了深入 的探讨与总结,如对泄泻与 痢疾、痰证与饮证的分别立 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 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 均有较深刻的认识。 2.简述《医林改错》的医 学成就。 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论 述了血瘀证和其它有关杂 证,创立了血府逐瘀汤等活 血化瘀的诸方,特别是为气 虚血瘀所创立的益气活血 之补阳还五汤至今仍有很 大的实用价值。 四、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五、论述题 1.试述叶天士的《温热论》 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 答:叶天士的《温热论》为 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 与辨证的基础。其贡献在于 他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 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 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 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 病过程,用卫、气、营、血 四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 深的四个层次,作为辨证论 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的 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创 造性地发展了察舌、验齿、 辨别斑疹与白的方法,从 而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 与实践基础。 第一章肺系疾病 第一节感冒 一、名词解释 1.感冒 2.体虚感冒 3.时行 感冒 二、填空 1.感冒的发生,以、 季节为多见。 2.时行感冒多属风热重症, 除辛凉解表之外,还当佐以 之品。 3.感冒的病机为邪 从、而入, 侵犯肺卫出现、 等症状。 三、简答题 1.感冒的证候特征是什 么? 2.如何辨别普通感冒与时 行感冒? 3. 感冒与温病如何鉴别? 四、单项选择题 1.感冒的主要病因是:() A.风邪 B.寒邪 C.湿 邪 D.热邪 2.感冒的病位在:() A.肌表 B.营卫 C.肺 卫 D.气血 3.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A.解表发汗 B.疏风宣肺 C.清热解毒 D.解表宣肺 4.暑湿感冒的主方是:() A.银翘散 B.新加香薷饮 C.荆防败毒散 D.参苏饮 五、论述题 1.如何区分感冒的风寒与 风热证? 2.风热感冒的主证、治则 及代表方药。 六、病例分析 王某,女,34岁,恶寒发热, 头痛无汗1天。患者昨日下 午突然恶寒发热,头痛,鼻 塞流涕。至夜,恶寒甚,发 热较轻,无汗头痛,肢节酸 痛,鼻塞声重,咳嗽,吐痰 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写出证候分析、诊断、 治法和方剂。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 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 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 喷嚏, 咳嗽,头痛,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2.指体质虚弱、年老或病 后未复,抵抗力较弱,卫外 不固,容易感受风邪而发生 的感冒。 3.指感冒病情较重,并且 在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流 行,不分男女老少,得病后 症状多相类似的感冒。 二、填空 1.春冬 2.清热解毒 3.皮毛口鼻卫表失和 肺失宣肃 三、简答题 1.以鼻塞,流涕,喷嚏, 咳嗽,头痛,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证候。

方剂学试题库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东汉___仲景___著《_____伤寒杂病论________》,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剂___314____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2.南北朝时期,________著《__________》,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引伸为“十剂”。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黄帝经》 B.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C.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D.《圣济总录》广搜博采,载方61739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 E.《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 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E ) A.《太平圣惠方》 B.《普济方》 C.《圣济总录》 D.《外台秘要》 E.《五十二病方》 三、多项选择题 1.有关《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正确的有( B ) A.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B.其中多数方剂组织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方剂之祖” C.最早提出佐药的概念 D.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理方原理 E.为金代成无己所著 2.下列方书属于宋代的有( CE ) A.《外台秘要》 B.《千金翼方》 C.《太平圣惠方》 D.《圣济总录》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简答题 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指明其成书朝代、作者。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仲景《伤寒杂病论》314 2.徐之才《药对》 二、单项选择题 1.C 2.E 三、多项选择题 1. AB 2. CDE 四、简答题

方剂学练习题

方剂学练习题与知识点归纳 练习题部分(选择部分范围) 总论 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是:C A.伤寒论 B.备急千金要方 C.五十二病方 D.黄帝内经 E.肘后备急方 2.中国医学史上首创方论的医学家是:D A.汉〃张仲景 B.晋〃王叔和 C.唐〃孙思邈 D.金〃成无己 E.明〃吴鹤皋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典是:B A.五十二病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太平圣惠方 D.肘后备急方 E.普济方 4.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E A.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C.清〃汪昂《医方集解》 D.唐〃王焘《外台秘要》 E.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5.下列诸法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C A.汗法、吐法 B.下法、清法 C.宣法、通法 D.清法、补法 E.和法、温法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功用的是:B A.消导食积 B.通导大便 C.消痞化积 D.消痰利水 E.消疮散痈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E

A.透达膜原 B.舒肝和胃 C.分消上下 D.调和营卫 E.消食和胃 8.以下那项不是“七方”的内容?D A.大方 B.小方 C.复方 D.单方 E. 缓方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B A.轻、重 B.升、降 C.滑、涩 D.宣、通 E.补、泻 10.下列各项中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E A每方必君、臣、佐、使俱全 B.每药针对一个症状 C.方中必有一药专为引经之用 D.君药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 E.方中诸药,主次有序,分工合作,相与宣摄 11.下述各类药物不属于佐药范畴的是:E A.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 B.用以消除或减低君臣药毒性的药物 C.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 D.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E.引导诸药至病所的药物 12.下列各项中,属于使药作用范畴的是:E A.缓和君、臣药之峻烈 B.消除或减低君、臣药之毒性 C.协助君臣治疗兼证 D.针对某些次要症状发挥治疗作用 E.引药至于病所 清热剂 1.由知母、粳米、石膏、甘草组成的方剂是: B A.玉女煎 B.白虎汤 C.泻白散 D.麦门冬汤 E.以上均非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竹叶石膏汤组成的是:C A.人参、粳米 B.石膏、麦冬 C.知母、生地 D.甘草、半夏

药剂学习题集与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1.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称为D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工业药剂学2.研究中药方剂调配技术、理论和应用的科学,称为C A.中成药学 B.中药制剂学 C.中药调剂学 D.中药药剂学 E.中药方剂学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是A A.GMP B.GSP C.GAP D.GLP E.GCP 4.非处方药的简称是B A.WTO B.OTC C.GAP D.GLP E.GCP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版是E A.1949年版 B.1950年版 C.1951年版 D.1952年版 E.1953年版 6.中国现行药典是E A.1977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00年版 E.2005年版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B A.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集 B.国家组织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集 D.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编纂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 E.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的药品集 8.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C A.《佛洛伦斯药典》 B.《纽伦堡药典》 C.《新修本草》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9.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及使用的主要依据是B A.药品管理法 B.药典 C.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E.调剂和制剂知识 10.药材在进行提取或用于直接入药前所进行的挑选、洗涤、蒸、炒、焖、煅、炙、烘干和粉碎等过程,称为E A.中药制剂 B.中药制药 C.中药净化 D.中药纯化 E.中药前处理 11.我国最早的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的作者是C A.后汉张仲景 B.晋代葛洪 C.商代伊尹 D.金代李杲 E.明代李时珍 12.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中药成方配本是C A.《神农本草经》 B.《五十二病方》 C.《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E.本草纲目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普济消毒饮主治白喉。() 6.苇茎汤组成中的“三仁”是指桃仁、薏苡仁、冬瓜仁。()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故肺热壅盛而无表证之咳喘不宜使用。() 8.桃核承气汤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组成。() 9.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怀牛膝。() 10.阴疽,患处色白漫肿,酸痛不热,脓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应选阳和汤治疗。()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药典是() A《太平圣惠方》B《成方便读》C《圣济总录》 D《普济方》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有关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治疗主病 B 治疗主证 C 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D 用量居方中各药之首 E 在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3. 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 防风、苍术 B 细辛、川芎 C 生地、黄芩 D 白芷、甘草 E 前胡、枳壳 4.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共有的药物是 A 桑叶、竹叶、连翘、薄荷、桔梗 B 连翘、薄荷、芦根、桔梗、甘草 C 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 D 竹叶、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E 银花、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 A 大黄 B 枳实 C 芒硝 D 厚朴 E 甘草 6.组成中含有肉苁蓉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B增液承气汤C五仁丸D济川煎E黄龙汤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黄芩、黄连B丹皮、栀子C黄芩、栀子D黄芩、丹皮E黄连、栀子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少阳阳明合病B风热壅盛,表里俱实C协热下利 D表邪未解,里热炽盛E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中药与方剂学》题库

精心整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着是()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下列不属于水火共制法的是() A、 B、 C、 D、 E、 3. A、 B、 C、 D、 E、 4. A、 B、 C、 D、 E、 5. A、 B、温性 C、平性 D、寒、凉之性 E、温、热之性 6.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7.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 A、辛、甘、酸 B、辛、甘、淡 C、甘、淡、苦 D、辛、苦、酸 E、酸、苦、咸 8.辛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 B、 C、 D、 E、 9. A、 B、 C、 D、 E、 10. A、 B、 C、 D、 E、 11. A、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B、药物寒热温凉四性 C、药物的五种滋味 D、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12.以下说法中错误者是() A、临床应用有毒药时要特别慎重

D、毒药一般要经过炮制后才使用 E、所有个体用药后的反应都是相同的 13.相须、相使配伍的共同点是什么() A、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 B、拮抗作用,使疗效降低 C、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D、产生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14.一味药的毒副效应会被另一味药降低或消除,这种配伍关系是() A、 B、 C、 D、 E、 15. A、 B、 C、 D、 E、 16. A、 B、 C、 D、 E、 17.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18.煎药不适于用的器具是() A、砂锅

【VIP专享】方剂学复习思考题

北中医方剂学复习思考190题 总论 1.什么是方剂?什么是方剂学?学习方剂学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2.何谓治则?何谓治法?二者有何区别?你是如何认识的? 3.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理解? 4.试述八法的概念、理论根据、治疗作用、适用范围和应用注意事项。 5.何谓七方?你认为“七方”的实质是什么? 6.方剂组成的原则是什么?其具体涵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之。 7.为什么说君药是方剂中不可或少的主药?临证遣药组方时选择和确定君药应注意什么? 8.临证运用方剂为什么要有变化?常用的变化形式有哪些?各种变化的前提是什么?变化对 方剂的功用、主治有何影响? 9.剂型与治疗有何关系?简述汤、丸(丹)、散、膏、酒等常用剂型的临床特点。 10.煎服方法与方剂的疗效有何关系?扼要叙述方剂用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解表剂 11.试述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12.麻黄汤证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13.麻黄汤中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方中为什么还辅以桂枝,佐用杏仁? 14.桂枝汤证的特征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方中桂枝、芍药相配意义何在? 15.桂枝汤发汗作用没有麻黄汤强,为什么甘草反较麻黄汤中用量加倍? 16.小青龙汤证的特征是什幺?其方药配伍有何特点?临床应用时须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需 酌加石膏? 17.九味羌活汤主治什么证候?方中为什么配伍生地和黄芩? 18.银翘散为辛凉平剂,为什么配伍辛温的荆芥、豆豉?这样配伍应注意什么? 19.银翘散与桑菊饮的组成、功用、主治有何不同? 20.麻杏甘石汤的功用和主治有何特点?临证调整麻黄与石膏的配伍用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试从理论上作出解释。 21.联系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三方间的主治证和配伍变化,指出麻黄与桂枝, 麻黄、桂枝与石膏,麻黄与石膏同用对方剂功用的影响。 22.竹叶柳蒡汤主治麻疹透发不畅,内热郁甚而致的,喘咳、烦闷燥乱、咽喉肿痛等证, 为什么方中用辛温燥烈的西河柳为君?本方配伍有何特点? 23.败毒散的主证是什么?方中配伍人参的意义何在?其配伍用量应如何掌握? 24.败毒散为什么可用治外邪陷里所致之痢疾?何种痢疾不可用? 25.为什么阳虚不能作汗?助阳益气解表剂中解表药和助阳益气药应如何配伍? 26.再造散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基础,为什么方中不用麻黄,而用桂枝、黄芪?煎加炒 芍药一撮的意义何在? 27.滋阴解表剂适用于什么证候?应用时需注意什幺?试以加减萎蕤汤为例说明之。 第二章泻下剂 28.试述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原则及应用注意事项。 29.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都治热结里实证,其主治证各有何特点?三方药味组

《方剂学》习题含答案

补益剂习题 1.四君子汤的主治病证为:C A.脾胃虚寒 B.湿困脾阳 C.脾胃气虚 D.脾阳不足 E.脾虚泻泄 1.四君子汤加上何药名异功散:C A.半夏 B.桔梗 C.陈皮 D.枳壳 E.木香 2.四君子汤的功用是:D A.益气养胃 B.健脾养胃 C.补益肝脾 D.益气健脾 E.益气补血 3.理中丸与四君子汤中相同的药物是:D A.白术、干姜、人参 B.甘草、人参、干姜 C.人参、茯苓、炙甘草 D.甘草、人参、白术 E.人参、茯苓、白术 4.参苓白术散在何方的基础上加砂仁、山药、莲子、白扁豆、薏仁、桔梗而成:A A.四君子汤

B.异功散 C.六君子汤 D.玉屏风散 E.补中益气汤 5.长于渗湿止泻的方剂是:D A.补中益气汤 B.香砂六君子汤 C.四君子汤 D.参苓白术散 E.异功散 7.参苓白术散的主治病证是::A A.脾虚挟湿 B.脾胃气虚 C.气虚下陷 D.气虚发热 E.脾肾两虚 8.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E A.益气补中,健脾和胃 B.健胃益气,和胃渗湿 C.健脾益气,调补脾胃 D.燥湿健脾,行气和胃 E.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9.参苓白术散的病机是:E A.阳虚水泛 B.脾胃气虚 C.寒湿因脾 D.脾肾气虚 E.脾胃气虚,湿自内生 10.下列哪项不属于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症:E A.脾胃虚弱,神疲食少 B.脾胃气虚,发热自汗 C.清气不升,久疟久痢

D.清阳下陷,久泻脱肛 E.误下伤中,心下痞满 11.“甘温除热法”的方剂是:E A.白虎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竹叶石膏汤 D.青蒿鳖甲汤 E.补中益气汤 12.补中益气汤中的君药为:B A.白术 B.黄芪 C.甘草 D.当归 E.人参 13.补气升阳的代表方是:B A.生脉散 B.补中益气汤 C.参苓白术散 D.玉屏风散 E.四君子汤 14.补中兼疏,“以补为固”的方剂是:D A.当归六黄汤 B.真人养脏汤 C.牡蛎散 D.玉屏风散 E.桑螵蛸散 15.玉屏风散的组成为:B A.黄芪、白术、甘草 B.白术、防风、黄芪 C.茯苓、白术、黄芪 D.黄芪、白术、人参 E.人参、白术、甘草 16.玉屏风散证汗出的病机是:A A.卫气虚弱,不能固表 B.营卫不和 C.外感风寒 D.暑热耗气伤阴 E.脾胃气虚,阳浮于外

中医内科学习题集.doc

中医内科学习题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第一章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名词解释大方脉科二、填空1.《黄帝内经》《包括两部分,共2.张仲景以18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分类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的分别立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均有较深刻的认识。2.简述《医林改错》的医学成就。素问81》、《篇。灵枢脏腑攻下》王清任著的《医林改错》论述了血瘀证和其它有关杂证,创立了血府逐瘀汤等活血化瘀的诸方,特别是为气虚血瘀所创立的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至今仍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四、单项选择题1.B五、论述题1 .试述叶天士的《温热论》对温病学发展的页献。 2. B 3. C 卷,各六经论伤寒,以言杂病,提出了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原则。3.金元四大家创建的四大学派为寒凉派、派 4.《血证的、补土派血证论四大要法。、滋阴派o 答:叶天士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其页献在于他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病过程,用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的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 创造性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的方法,从而为温病学说》是论述血证的专著,并提出了治三、简答题1 .简述《诸病源候论》对中医学发展的页献。2.简述《医林改错》的医学成就。四、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对内科比较重视,并且规定了各科人员之间比例关系的朝代是:(B A.唐代 A.薛己著是:(B.宋代 B.陈无择C) B.《温病条辨》C.《派热经纬》E.《湿热病篇》)D.明代)E.张锐D.葛可久E.清代C.川弋C.董汲 2.创立“三因学说”的医家是:(B 第二章第-?节中医内科学基础病因病机的发展简史3、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的医 A.《温热论》D.《温疫论》五、论述题1、试述叶天士的《温热论》对温病学发展的页献。§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大方脉科即中医内科。二、填空1.素问2.六经3.攻下派4.血证论三、简答题1.简述《诸病源候论》对中医学发展的页献。答:《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1 一、名词解释1.新感2.伏邪二、填空I.春秋时期说。代国著名的医生提出六气病因学对病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巢氏所著的,系统地阐述了“三、,思则,思伤,忧伤。,喜则,悲,恐伤。”。”又指出:“喜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病因病理学专著。我国第一部病因学专著是因学说",明确指出病因分为、,顾U ,渤2.《内经》指出:“怒则灵枢脏腑补土派四大18滋阴派81 则伤三、简答题简述七情致病的特征。四、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六经辨证”的书籍是: ( A.《黄帝内经》 B.《圣济总录》) C.《诸病源候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 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 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67 8910 二、 1.A D 2A D 3.A D 4A C E 5A 大黄6A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 黄芩、黄连 B 丹皮、栀子 C 黄芩、栀子 D 黄芩、丹皮 E 黄连、栀子 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 少阳阳明合病 B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C 协热下利 D 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E 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C 黄连、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D 甘草、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E 当归、黄连、甘草、丹皮、生地 10.治疗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之证,宜首选()

A凉膈散B八正散C导赤散D小蓟饮子E六一散 11.芍药汤的功用是() A清热止利,和中缓急B清热燥湿,行气化滞C清热燥湿,调气和血D清热解毒,凉血止痢E养阴清热,调和气血 12.青蒿鳖甲汤的主治证是() A阴虚火旺,发热盗汗B虚劳发热,骨蒸潮热 C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气两伤 D温病后期,邪伏阴分E温病后期,阴虚风动 13.理中丸的君药是() A人参B干姜C白术D人参和干姜E白术和干姜 14.当归四逆汤主治() A 15 A 16 是() A 17 A 18 A 19 A D 20 A D 21 A 22 A 23 A E 24.大秦艽汤的组成药物,除外() A川芎、独活、防风B白芷、细辛、甘草C人参、桂枝、荆芥 D熟地、黄芩、石膏E生地、当归、白芍 25.川芎茶调散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A川芎B白芷C薄荷D羌活E清茶 26.麦门冬汤的功用是 A滋养肺胃,化痰散结B养阴润肺,和胃化痰C滋养肺胃,降逆和中D养阴生津,和胃降逆E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27.防己黄芪汤的组成药物是() A防己、黄芪、茯苓、白术B防己、黄芪、茯苓、甘草 C防己、黄芪、茯苓、生姜D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E防己、黄芪、白术、生姜

方剂学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45道 1.大黄宜后下的方剂是:( B) A.大黄牡丹汤 B.大承气汤 C.黄龙汤 D.芍药汤E.温脾汤 2.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为证治要点的方剂是:(C ) A.黄龙汤 B.温脾汤C.麻子仁丸D.大黄牡丹皮汤 E.调胃承气汤 3.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之失眠宜用( C) A.天王补心丹 B.酸枣仁汤 C.朱砂安神丸 D.归脾汤 E.补中益气汤 4.平胃散证的脉象是:( C) A.浮脉B.沉脉C.缓脉D.弦脉E.迟脉 5.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舌红苔白腻,宜选用:( D) A.大柴胡汤B.小柴胡汤C.逍遥散D.蒿芩清胆汤E.半夏泻心汤 6.半夏泻心汤的功用是:( C) A.和胃消痞,散结除水B.和胃补中,降逆除痞C.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D.化痰清热,和胃除逆E.泻火解毒,燥湿消痞 7.一贯煎的君药是:( A) A.生地黄B.北沙参C.麦门冬D.当归身E.枸杞子 8.生化汤的君药是:( B) A.川芎B.全当归C.桃仁D.炮干姜E.甘草 9.主治上实下虚咳喘的常用方剂是:(B ) A.清燥救肺汤B.苏子降气汤C.定喘汤D.麻杏甘石汤E.小青龙汤 10.下列不具有清热解毒功用的方剂是:( C) A.普济消毒饮B.仙方活命饮C.败毒散D.犀角地黄汤E.银翘散 11.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功用的方剂是:(B )

A.理中丸B.小建中汤C.吴茱萸汤D.当归四逆汤 E.补中益气汤 12.下列哪组药物不是小柴胡汤的组成成份:(C ) A.柴胡黄芩人参半夏B.柴胡黄芩生姜甘草C.柴胡黄芩人参白芍D.柴胡黄芩半夏大枣E.柴胡黄芩生姜人参 13.麦门冬汤的功用是:(C ) A.滋阴润肺,益气健脾B.益气生津,润燥止渴C.润肺益胃,降逆下气 D.养阴润肺,化痰止咳E.养胃和中,止咳化痰 14.川芎茶调散的功用是:( C) A.疏风清热B.祛风止痒C.疏风止痛D.疏风化痰E.疏风养血 15.贝母瓜蒌散主治是:( C) A.湿痰咳嗽B.痰热咳嗽C.燥痰咳嗽D.风痰咳嗽E.寒痰咳嗽 16.四神丸的组成是:(C ) A.五味子补骨脂白蔻吴萸B.五味子补骨脂肉蔻干姜 C.五味子肉蔻补骨脂吴萸 D.五味子补骨脂干姜吴萸 E.五味子补骨脂吴萸山药 17.运用杏苏散,若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应加:(D ) A.蔓荆子B.防风C.羌活D.白芷E.细辛 18.苓桂术甘汤的君药是:(E ) A.甘草B.白术、桂枝C.茯苓、甘草D.茯苓、白术E.茯苓19.天王补心丹中敛心气而安神的药物除五味子外,还有B A.朱砂 B.酸枣仁 C.丹参 D.元参 E.茯苓 20.下列属完带汤组成中的药物是:( A) A.白术、苍术、山药B.山药、人参、防风C.白术、人参、茯苓D.白术、山药、薏仁E.人参、白芍、泽泻

排版_方剂学练习题答案

方剂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是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现存历史上最早的方书是D、《五十二病方》 3、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的常用方剂是A、苏子降气汤 4、具有和解少阳功用的方剂是 A、小柴胡汤 5、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血崩或月经过多等,宜用B、固冲汤 6、下列那项不属于保和丸的组成药物 C、炒麦芽 7、天麻钩藤饮主治证的病机是E、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8、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的方剂是A、杏苏散 9、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A、1:1 10、四神丸的主治证是B、五更泄泻 11、不.属于“八法”的是B、涩法 12、常用于治疗阴疽的方剂A、阳和汤 13、天王补心丹主治 C、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14、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E、生脉散 15、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配伍的意义是C、调和营卫16、下列属于越鞠丸组成药物的是B、栀子、神曲、川芎 17、四逆散主治四逆证的病机是A、气机郁滞,阳气内郁 18、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D、养阴透热 19、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首选方剂是E、半夏厚朴汤 20、炙甘草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B、炙甘草 21、越鞠丸中主治“气郁”的药物是D、香附 22、外感风邪,邪热壅肺所致身热不解,咳逆气急,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数者,治宜选用E、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3、治疗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的首选方剂是 C、清燥救肺汤 24、痛泻要方所主泄泻的病机是A、脾虚肝旺 25、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用量比例是C、1︰5 26、逍遥散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B、柴胡 27、苏子降气汤所治咳喘证的病机是B、上实下虚 28、治疗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首选方剂是 C、四神丸 29、旋覆代赭汤的功用是E、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30、肾气丸的主治证是D、肾阳不足 (二)X型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1分,共3分)。 1、组成中含桂枝的方剂是A、肾气丸C、温经汤D、当归四逆汤 2、白虎汤主治证的临床表现有A、身大热B、大汗出C、烦渴欲饮 3、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A、解表化湿C、理气和中 4、组成中含熟地的方剂是B、六味地黄丸 C、四物汤 D、炙甘草汤 E、百合固金汤 5、属于温化寒湿的方剂是A、苓桂术甘汤B、真武汤C、实脾散 6、麦门冬汤的组成药物包括B、粳米C、大枣D、半夏E、人参 7、独活寄生汤的功用有A、祛风湿B、止痹痛C、益肝肾E、补气血 8、下列方剂组成中包含生地的是A、黄土汤B、青蒿鳖甲汤D、百合固金汤E、清营汤 9、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是A、寒热共用C、辛苦并进D、补泻同施 10、大柴胡汤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A、柴胡 C、大黄D、芍药E、半夏11、天麻钩藤饮的功用是=B、补益肝肾C、平肝熄风 D、清热活血 12、组成中含有黄芪的方剂是A、归脾汤 B、补中益气汤 C、当归补血汤D、玉屏风散E、固冲汤 13、独活寄生汤的功用是B、止痹痛 C、补气血 D、祛风湿 E、益肝肾 14、青蒿鳖甲汤主治证的临床表现可见 A、夜热早凉B、热退无汗 D、脉细数 E、舌红苔少 15、理中丸的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C、干姜E、白术 16、佐助药的范围包括 C、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D、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17、六味地黄丸中的“三泻”药物是A、茯苓B、泽泻D、丹皮 18、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B、清热解毒C、消肿溃坚 E、活血止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分,共5分)。答题说明: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错填或不填均无分。 1、由五味子、麦冬、人参组成的方剂是生脉饮。 2、小青龙汤的功用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3、逍遥散主治肝郁脾弱血虚证。 4、安宫牛黄丸、紫雪和至宝丹合称凉开三宝。 5、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剂是四物汤。 6、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的方剂名称是玉屏风散。 7、活血祛瘀剂配伍补血药的主要用意是活血而不耗血。 8、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虚证。 9、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风痰上扰之眩晕证。 10、补气健脾的基础方剂是四君子汤。 11、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怀牛膝、生赭石。 12、善治阴暑的常用方剂是香薷散。 13、由生姜、乌梅、陈皮、甘草、茯苓、半夏组成的方剂是二陈汤。 14、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15、归脾汤的功用是益气健脾,补血养心。16、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 17、二陈汤的功用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18、平胃散的君药是苍术。 19、补阳还五汤的功用是补气活血通络。 20、川芎茶调散主治外感风邪之头痛。 21、君药的含义是是指针对主要病因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2、杏苏散主治凉燥证。 23、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怀牛膝、生赭石。 24、大承气汤的功用是峻下热结,行气导滞。 25、“凉开三宝”是指紫雪、至宝丹和安宫牛黄丸。 26、方剂的变化形式包括剂型更换的变化、药味增减变化、药量的变化。 27、由五味子、人参、麦冬组成的方剂是生脉饮。 28、小建中汤的君药是饴糖。 29、芍药汤主治湿热痢 30、血府逐瘀汤的功用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三、简答题 1、简述十枣汤中重用大枣的意义。 答:大枣甘温,能缓解甘遂、大戟、芫花三药的毒性,且能补土制水,既可增强利水之力,又可使峻下利水而不伤脾肾。 2、佐药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别简述其涵义。 答: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佐助药就是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病因或主证;佐制药即消除或缓解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反佐药是指在病情危重,出现拒药而须“从治”者,组方时选用与君药性味功用相反又能相成的药物。 3、清热剂常分为几类?请于每类中各举出一首代表方剂。 答:清气分热——白虎汤;清营凉血——清营汤;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清虚热——青蒿鳖甲汤。 4、简述血府逐瘀汤的功用及配伍特点。答:功用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配伍特点是:既行血分之瘀滞,又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立法、配伍均甚贴切。 5、简述活血祛瘀剂和祛湿剂中配伍理气药的意义各是什么?答:活血祛瘀剂加用理气药是因为:气血之间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 祛湿剂加用理气药是因为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津液的输布倚靠气化,气化则湿化,气滞则津液输布不畅。 6、简述大黄在大承气汤和茵陈蒿汤中的配伍意义。 答:大承气汤中大黄苦寒降泄,既能泻下,又能清热,以除胃肠热结,可消除致病之因,为君药;茵陈蒿汤中大黄泻热通便,使湿热从大便而下,为佐药。

方剂学最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整理

1.使用解表剂应注意的问题 多用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服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助汗出,同时禁生冷油腻之品;解表取汗的标准是遍身持续微汗出;若表邪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若病邪全部入里,则不宜再用解表剂。 2.简述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的配伍意义 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宣肺。方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用桂枝解肌发表,温通血脉,两药相须,既可助麻黄汗解表之力,又能兼治营阴郁滞、经脉不通之疼痛。 3.桂枝汤主治之证已有汗出,为何仍用汗法 桂枝汤证之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 4.简述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的配伍意义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阳,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得基本结构 5.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岑的配伍意义 九味羌活汤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方中配伍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 烈之品伤津,为佐药。 6.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之咳喘,何以配伍收敛的五味子、白芍 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里饮证,治当解表化饮,然素有痰饮,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即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诸药辛散太过之性,且可防止温燥药物伤津。 7.止咳散有何功用,其组方配伍有何特点 止咳散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其组方配伍得特点是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 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正如《医学心悟》卷三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8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方中何以配伍幸温的荆芥、豆豉 银翘散所治之温病初起,以邪郁卫表,邪热较重为特点,方中配伍辛温得荆芥,淡豆鼓得意义有二,一是解表散邪,增强辛散透表之力;二是防银花,连翘寒凉太过,冰伏气血,不利祛邪。 9.简述桑菊饮配伍桑叶、菊花的意义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犯肺络,肺失清肃之咳嗽。法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 叶味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味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功,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故共为君药。 10.从功用、组成方面比较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异同 银翘散和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初起得辛温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位药物,但前方有银花配荆芥,淡豆鼓,牛蒡子,竹叶,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后方有桑叶,菊花配伍杏仁,则肃肺止咳之力大。 11.麻杏甘石汤以何药为君,其配伍意义是什么 麻仁甘石汤得君药是麻黄,石膏,方用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清泄肺热,解肌

《方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方剂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一)A1型题 答题说明: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将其标序字母,填入题干的括号,以示回答。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1.下列何书由汪昂编著() A《伤寒杂病论》B《医方集解》 C《普济方》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太平圣惠方》 2.下列哪项属于佐助药的涵义() A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B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C用以消除或减弱方中药物毒、副作用的药物。 D能引领方中药物至特定病所的药物。 E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复元活血汤对大黄炮制的要() A先煎B后入C酒浸D炒炭E生用4.暴哑为大寒直犯肺肾,上窒窍隧,下闭肾气所致者,宜用何方治疗() A回阳救急汤B肾气丸C右归丸D参附汤E麻黄附子细辛汤5.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A猪苓、枳实B青蒿、黄芩 C竹茹、半夏D枳壳、赤茯苓E皮、碧玉散 6.患者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当首选

何方治疗() A理中汤B大建中汤C大黄附子汤D温脾汤E小建中汤7.小建中汤中芍药与桂枝的用量比例是() A 1:1 B 1:2 C 3:1 D 1:3 E 2:1 8.黄芪在防已黄芪汤中的配伍意义主要是() A补气利水B补气升阳C补气摄血D补气行血E益气生血9.身常汗出,夜卧尤甚,心悸惊惕,气短烦倦,舌嫩红,脉细弱者,治宜选用()A桂枝汤B玉屏风散C牡蛎散D当归六黄汤E补中益气汤10.完带汤的功用是() A益气健脾,固冲摄血B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C健脾止带,清热除湿D健脾除湿,清热止带E温补脾胃,收敛止带11.至宝丹的功用是() A开窍定惊,清热化痰B清热开窍,熄风镇痉 C芳香开窍,行气止痛D化浊开窍,清热解毒E清热解毒,开窍醒神12.越鞠丸所治“六郁”证不包括() A湿郁B火郁C寒郁D痰郁E食郁13.温经汤的组成不含有下列哪组药物() A人参、桂枝、甘草B阿胶、麦冬、生 C熟地、桃仁、红花D半夏、吴萸、牡丹皮E当归、川芎、芍药14.镇肝熄风汤与补阳还五汤均可治中风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蹇涩,然病机迥异,镇肝熄风汤的脉象应是() A弦滑B滑数C弦涩D弦长有力E弦细弱

【精选】方剂学理气剂练习题

1. 越鞠丸的组成药物中无: A.苍术 B.香附 C.山栀子 D.川芎 E.半夏 2. 半夏厚朴汤组成药物中无: A.陈皮 B.厚朴 C.苏叶 D.茯苓 E.生姜 3. 苏子降气汤组成药物中无: A.苏子 B.当归 C.半夏 D.白前 E.厚朴 4. 定喘汤组成药物中无: A.麻黄 B.白果 C.黄柏 D.苏子 E.半夏 5. 旋覆代赭汤组成药物中无: A.人参 B.大枣 C.生姜 D.半夏 E.陈皮 6. 柴胡疏肝散组成药物中无: A.柴胡 B.白芍 C.枳实 D.甘草 E.香附 7. 枳实消痞丸组成药物中无: A.厚朴 B.干姜 C.黄芩 D.人参 E.白术 8. 厚朴温中汤组成药物中无: A.陈皮 B.茯苓 C.半夏 D.甘草 E.木香 9. 加味乌药汤组成药物中无: A.砂仁 B.元胡 C.木香 D.香附 E.郁金 10.天台乌药散组成药物中无: A.小茴香 B.青皮 C.木香 D.元胡 E.槟榔 11. 暖肝煎组成药物中无 A.当归 B.枸杞子 C.茴香 D.桂枝 E.沉香

12. 橘皮竹茹汤组成药物中无: A.人参 B.麦冬 C.生姜 D.大枣 E.甘草 13. 组成药物中无厚朴的方是: A.半夏厚朴汤 B.枳实消痞丸 C.苏子降气汤 D.厚朴温中汤 E.定喘汤 14. 组成药物中无茯苓的方是: A.半夏厚朴汤 B.枳实消痞丸 C.厚朴温中汤 D.苏子降气汤 E.逍遥散 15. 组成药物中无半夏的方是: A.越鞠丸 B.半夏厚朴汤 C.苏子降气汤 D.定喘汤 E.旋覆代赭汤 16. 组成药物中无生姜的方是: A. 半夏厚朴汤 B.枳实消痞丸 C. 苏子降气汤 D. 旋覆代赭汤 E.橘皮竹茹汤 17. 越鞠丸和柴胡疏肝散共有的药物是: A.柴胡 B.白芍 C.枳壳 D.香附 E.栀子 18. 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共有的药物是: A.当归 B.白芍 C.白术 D.香附 E.川芎 19. 枳实消痞丸与半夏泻心汤共有的药物: A.枳实、厚朴 B.黄连、干姜 C.半夏曲、生姜 D.白术、伏苓 E.黄芩、麦芽 20. 厚朴温中汤与理中丸共有的药物: A.厚朴、木香 B.陈皮、茯苓 C.人参、白术 D.干姜、炙甘草 E.草豆蔻、生姜 21. 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共有的药物是: A.当归、肉桂 B.苏子、半夏 C.厚朴、前胡 D.白果、麻黄 E.桑白皮、黄芩 22. 苏子降气汤与小青龙汤共有的药物是: A.苏子 B.麻黄 C.厚朴 D.前胡 E.半夏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1、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着是 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D.《太平圣惠方》 2、疏肝健脾法的代表方是 A.逍遥散B.归脾汤C.四逆散D.完带汤 3、《温病条辨》中,所说的“辛凉轻剂”是指: A.桑菊饮B.银翘散C.败毒散D.香薷散 4、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之大便干结,小便频数,治疗宜选用: A.增液承气汤B.调胃承气汤C.黄龙汤D.麻子仁丸 5、四逆散的功用是 A.疏肝解郁,养血健脾B.透邪解郁,疏肝理脾C.疏肝泄热,活血止痛D.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6、苦寒直折,泻火解毒的代表方剂是 A.仙方活命饮B.普济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D.凉膈散 7、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时宜选用 A.竹叶石膏汤B.蒿芩清胆汤C.青蒿鳖甲汤D.当归六黄汤 8、被誉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的方剂是 A.黄连解毒汤B.清瘟败毒饮C.普济消毒饮D.仙方活命饮 9、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的方剂是: A.益胃汤B.生脉散C.五味子散D.麦门冬汤 10、痈疽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不变,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治疗时宜选用 A.仙方活命饮B.当归补血汤C.阳和汤D.黄连解毒汤

1、平息内风方剂的适应范围包括 A.阴虚风动B.风痰上扰C.破伤风D.热盛生风 2、肾气丸中,宜小量使用的药物是 A.附子B.桂枝C.干地黄D.山药 3、理中丸的主治病证有 A.寒伤脾胃之呕吐下利 B.阳虚失摄之吐衄便血 C.脾胃阳虚之小儿慢惊 D.中、上焦阳虚之胸痹 4、属于消法范畴的方剂是 A.桂枝茯苓丸B.清气化痰丸C.枳实导滞丸D.补阳还五汤 5、可用于治疗久泻久痢的方剂有 A.乌梅丸B.芍药汤 C.败毒散D.补中益气汤 三、简答题 1、龙胆泻肝汤主治何证?方中配伍当归、生地黄的意义何在? 2、桂枝汤与玉屏风散均可治表虚自汗,其功用主治有何区别? 3、简述小蓟饮子的主治证及配伍特点。 四、论述题 1、小青龙汤与定喘汤均有宣肺祛痰平喘之功,二者在用药配伍与主治方面有何异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