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考生物易错易混点

中考生物易错易混点

中考生物易错易混点
中考生物易错易混点

中考生物易错易混点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初中生物易错易混点

一、易混的一些环境条件:

1、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七上P6)

2、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八下P41)

3、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空气、水、土壤等。(八下P54)

4.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等。(八上P21)

二、非生物因素和非生物成分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间关系(寄生、捕食、竞争、互利共生、相互依存)和种内关系(种

内斗争、种内互助)。(八下P41、P44)

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的全部生物。(八下P54)

三、我们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那么它们的呼吸作用分别是怎样

的呢

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反应式是: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七上P61)

2.动物(包括人)的呼吸作用也需要氧气,反应式也是: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3.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乳酸发酵:有机物(储存能量) 乳酸+能量 (乳酸菌是细菌) 酒精发酵:有机物(储存能量)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

酒精发酵需要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是真菌,是兼性厌氧菌(既可有氧又可无氧呼吸)。

四、无性生殖(作用:①繁殖速度快②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动物克隆:核移植技术(多利羊的产生)(八下P115) 无性生殖 嫁接 (也叫克隆) 营养繁殖 扦插

植物克隆 压条

(八上P39-44) 植物组织培养:①繁殖速度快②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③培育脱毒或无毒幼苗

五、气门、气孔、气管、气囊

1.有气门的生物:蝗虫(中胸、后胸各一对,腹部八对,共10对)

2.有气孔的生物:①植物的上下表皮(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②鸟卵的卵壳上也有气孔

3.有气管的生物:蝗虫(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人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真菌叫需氧菌(七上P110-117)无氧呼吸:进行无氧呼吸的细菌和真菌叫厌氧菌(七上P110-117)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又叫发酵,发酵根据产物的不同,分为乳乳酸菌 芽接

枝接

说明:还有很多其他生物有气管,例如鸟类等,在这里不一一列出了。

4.有气囊的生物:鸟类(气囊:辅助呼吸,散发热量,暂时贮存空气(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 六、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什么(八上P42)(答案: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那动物细胞有全能性吗(答案:动物细胞也有全能性,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 七、植物、动物的分类地位

1.植物(七上

P41-47) 藻类植物(亚门) 孢子植物(门) 苔藓植物(亚门) 蕨类植物(亚门) 植物 裸子植物(亚门)

(界) 种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

2.动物(七上P72-88) 腔肠动物(亚门):有口无肛门,辐射对称,两胚层,无体腔

扁形动物(亚门):有口无肛门,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

线形动物(亚门):有口有肛门,三胚层,原体腔无脊椎动物(门)环节动物(亚门):真体腔

动物软体动物(亚门)

(界)昆虫纲(蝶蛾蜂蚁蚊等完全变态发育;蟋蟀、

节肢动物(亚门)甲壳纲蝈蝈、蚜虫、蝗虫等不完

鱼纲多足纲全变态发育)(八上P52/53)脊椎动物(门)两栖纲蛛形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注明:(1)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三胚层;从线形动物开始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开始出现真正的体腔。(七上P72-74)

(2)环节动物中的蚯蚓:①呼吸:湿润的体壁②运动: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七上P75)

(3)软体动物:①呼吸:鳃②运动:蜗牛(腹足);河蚌(斧足)(七上

P76)

(4)节肢动物中的蝗虫(昆虫纲):①感觉器官(嗅觉、触觉):触角②一对复眼:视觉器官;3个单眼:感光③取食器官:口器④呼吸器官:气管⑤运动器官:两对翅、三对足⑥听觉器官:腹部第一节的两侧(七上P75)

节肢动物中四个纲中只有昆虫纲有翅,并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他的甲壳纲、多足纲、蛛形纲都无翅且身体只分为两部分。但节肢动物都有外骨骼,外骨骼都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都蜕皮。

(5)鱼:①呼吸器官:鳃②运动器官:鳍(七上P80/81)

(6)两栖动物:呼吸器官:①幼体:鳃②成体:肺、皮肤辅助(七上P82)(7)爬行动物:呼吸器官:肺(七上P83)

(8)鸟类:①呼吸器官:肺②飞行器官:翼(翅膀)(七上P84/85)

(9)哺乳类:①呼吸器官:肺②特有结构: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③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七上P87)

八、微生物的结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繁殖方式、与人类关系:(七上P106-117)

九、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等六大营养物质中,除了维生素不是组织细胞的成分,其余的五种物质都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但只有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 十、化学性消化与物理性消化

十一、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1)长:小肠盘绕在人体的腹腔内,长6米左右。

化学性消化: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变为了其他物质。如糖类被消化为麦芽糖、葡萄糖等;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等。

(2)大: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和消化面积大大增加。

(3)多:小肠内含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

(4)薄: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适于消化的特点:(1)(2)(3)

适于吸收的特点:(1)(2)(4)

十二、吸气和呼气是如何产生的

把吸气和呼气想象为吹气球和给气球放气。气球相当于人的肺或者胸廓。因此:1.吸气:相当于吹气球,也就是气往里走,所以外界气压>肺内气压。在吹的过程中,气球越变越大,因此肺变大(胸廓变大)(当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变最大(胸廓变最大))。胸廓变大是由于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变大引起的。因此在肋间肌舒缩模型中,应该是“肋骨水行也就是肋骨、胸骨向上推”的状态之时。因此,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运动。又因为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所以膈肌也处于收缩状态。因为胸廓的上下径也变大,所以膈肌顶部下降,膈肌面积缩小。

2.呼气:相当于给气球放气,也就是其往外走,所以外界气压<肺内气压。在放气的过程中,气球越变越小,因此肺变小(胸廓变小)(当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变最小(胸廓变最小))。胸廓变小是由于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变小引起的。因此在肋间肌舒缩模型中,应该是“肋骨、胸骨向下拉”的状态之时。因此,肋间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骨和胸骨向下、向内运动。又因为肋间肌处于舒张状态,所以膈

肌也处于舒张状态。因为胸廓的上下径也变小,所以膈肌顶部上升,膈肌面积变大。

十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十四、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

已知动脉由主干流向分支,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静脉由分支流向主干。所以如图,不管此段血管取自哪里,A一定为动脉;B一定为毛细血管,C一定为静脉。那A、B、C到底叫什么动脉、什么毛细血管、什么静脉呢,再根据他们所处的位置判断。所以:

1.若此段血管取自肺部,则A为肺动脉,B为肺部毛细血管,C为肺静脉。

A、B、C中分别流动着什么血,再根据它们的血管名字判断(除了带“肺”这个字的血管名字和里面流的血液名字正好相反,其他的血管名字和里面流的血液名字相同),因此A内流静脉血,B内流混合血,C内流动脉血。

2. 若此段血管取自身体其他部位(如脑部、上肢等),则A为脑(上肢)动脉,B 为脑部(上肢)毛细血管,C为脑(上肢)静脉。A、B、C中分别流动着什么血,再根据它们的血管名字判断(除了带“肺”这个字的血管名字和里面流的血液名

字正好相反,其他的血管名字和里面流的血液名字相同),因此A内流动脉血,B 内流混合血,C内流静脉血。

当然,体内也有很多特殊的血管。如:

1.若B为肾小球,则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小动脉。A、B、C内都流动脉血。

2.若此段血管取自小肠,则A为肠动脉,B为小肠毛细血管,C为肠静脉。

A内流动脉血,B内流混合血,C内流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

还有一条特殊的血管,两端都连着毛细血管,那就是出球小动脉。它的前面连着肾小球(一个毛细血管球),后面连着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网。

十五、心脏四个腔分别连着哪些血管

记忆心脏四个腔及其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时,要记住以下几点:

(1)心尖偏向左侧;(2)上房下室。

因此:A、B、C、D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3)心房一定与静脉相连,心室一定与动脉相连;(4)左心室连接主动脉;(5)心脏的两侧各相连一条含“肺”这个字的血管(或者记为“左侧流动脉血,右侧流静脉血”)

因此: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十六、心脏跳动的过程

心房

记住:只要收缩,就会把自己内部的血往外挤,只要舒张,就会接受其他部位流过来的血。因此,在第一个过程:心房收缩,就会将自己的血挤出去,而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所以心房中被挤出去的血只能流向心室,而此时心室正好处于舒张状态,正好接受来自心房的血液,因此此时,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第二个过程:心房舒张,正好接受来自静脉的血液,因此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此时,心室还收缩,它就会将自己的血挤出去,而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因此心室内的血液只能流向动脉,因此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第三个过程:心房舒张,会接受来自静脉的血液,而心室舒张,会接受来自心房的血液,因此此时,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心房流向心室,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十七、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

考试时,考到血液循环的题目要求写血液循环路径时,一般都是从毛细血管出发,最终再回到某个毛细血管。例如:

1.消化道中的葡萄糖如何被头部的组织细胞利用

解析: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要想被头部的组织细胞利用,要首先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要想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只能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这是因为人体的三种血管中,只有毛细血管可以进行物质交换。而小肠又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要通过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又属于全身毛细血管网,因此,将小肠周围的毛细

血管“代入”体循环途径中的“全身毛细血管网”位置,后面的依次写出来就可以了,所以血液循环路径为:

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头部动脉→头部毛细血管。

葡萄糖通过头部毛细血管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最终使葡萄糖进入头部组织细胞。

从上面循环路径可以看出,此过程中①先体循环后肺循环再体循环;②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③经过心脏的次数:2次2.脚部有炎症,如果口服药物,药物如何到达病灶

解析:口服药物,因为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药物通过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而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又属于全身毛细血管网,因此,将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代入”体循环途径中的“全身毛细血管网”位置,后面的依次写出来就可以了,所以血液循环路径为:

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脚部动脉→脚部毛细血管。

药物通过脚部毛细血管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最终使药物进入脚部组织细胞,从而杀灭病菌。

从上面循环路径可以看出,此过程中①先体循环后肺循环再体循环;②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③经过心脏的次数:2次

小结:以上1、2两种情况都是①先体循环后肺循环再体循环;②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③经过心脏的次数:2次

但有时,如果像1小题把“被头部组织细胞利用”改为“被肺部组织细胞利用”或将2小题中把“脚部有炎症”改为“肺部有炎症”则血液循环路径将改为:

小肠周围的毛细血管→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

所以,①先体循环后肺循环;②只经过心脏的两个腔,且先后顺序为:右心房→右心室;③经过心脏的次数:1次

小结:(1)如果病灶或者最终到达的地方是肺,则①先体循环后肺循环;②只经过心脏的两个腔,且先后顺序为:右心房→右心室;③经过心脏的次数:1次(2)如果病灶或者最终到达的地方是肺以外的其他地方,则①先体循环后肺循环再体循环;②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③经过心脏的次数:2次

书写血液循环途径时,有时也会出现从静脉出发最终回到毛细血管的情况,这种情况只有在题目中提到静脉注射或者题目中说出起点是某条静脉的意思时才需要这样写。如:

3.静脉注射

(1)若某人脚部有炎症,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药物如何到达病灶

手部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脚部动脉→脚部毛细血管

(2)若某人有肺炎,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药物如何到达病灶

手部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

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十八、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血液的成分:血细胞、大分子蛋白

质、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

血浆的成分:大分子蛋白质、葡萄

糖、水、无机盐、尿素(没有血细胞)

原尿的成分:葡萄糖、水、无机盐、

尿素

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

尿液的成分:水、无机盐、尿素

(1)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中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浓度高的原因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中尿素浓度增加的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血尿、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病变;糖尿病的原因是肾小管病变。

(4)全身尿素含量最少的血管是肾静脉。

(5)流出肾脏的血液(肾静脉)与流入肾脏的血液(肾动脉)相比,增加的成分是:二氧化碳;减少的成分是:尿素、氧气。

十九、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

名称导管分泌物举例

人体最大的外分泌腺:肝脏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 二十、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纤维、神经的关系 轴突+长的树突 (一条)神经纤维 (一条)神经

2.灰质、白质

3.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二十一、人体的免疫

1.有抗体产生的一定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不管这种病原体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入侵人体。

2.只要是接种疫苗或者接种抗病毒血清,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说都是保护易感人

群。注射的血清是抗体。 二十二、单性花和两性花

神经中枢神经系

周围神经系

脑 脊

大脑 小脑

脑神经

脊神经 外包髓鞘 多条神经纤维+结缔组织

多条神经

脊髓

灰质(在中央):神经元胞体(胞体)构成 大脑

灰质(在周围):神经元胞体(胞体)构成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脊髓、小脑、脑干)

自花传粉的花一定为两性花,异花传粉的花可以为两性花也可以为单性花。

雌雄同株植物和雌雄异株植物的花都一定为单性花。

二十三、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通常有胚乳,种子萌发时由胚乳提供营养物质;双子叶植物通常无胚乳,种子萌发时由子叶提供营养物质。

二十四、鸟卵

如果鸟卵在体内已经受精,则从母体产出的是一个幼小的胚胎;如果鸟卵在体内没有受精,则从母体产出的是一个卵细胞。

二十五、人的发育

①输卵管:受精的部位②子宫:月经形成的部位、胚胎发育的部位

③子宫内膜:着床(怀孕)的部位

注意:着床是胚胎(不是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二十六、染色体、DNA与基因

1.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成单(不成对)存在,基因也单个存在。

2.一条染色体上通常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多个基因。

3.人的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那么,人体内的所有染色体(23对)也是一半来自父方(23条),一半来自母方(23条)。

4.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人体的24条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一条X+一条Y 染色体。

二十七、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1.原始大气的成分:没有氧气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理论包括四个阶段,但能够用实验证明的只有前两个阶段(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生命诞生的第一个阶段: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我国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和我国合成的核酸证明了原始生命诞生的第二个阶段: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

3.(1)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2)不同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 在氨基酸排列顺序(或蛋白质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

4.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心脏结构的不同反映的是生物进化的解剖学证据。

5.(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藻类

(2)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原始的脊椎动物 (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6.人和类人猿

(1)人和类人猿是近亲,他们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人都是直立行走。南方古猿使用天然工具;能人制造简单工具;直立人打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裸子

制石器并会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学会人工取火,并制造精细的石器、骨器、骨针、标枪、长矛。

二十八、生态系统

1.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草鼠蛇鹰

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

(1)在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知道前面的营养级推测后面的营养级,则每经过一个营养级就乘以或,经过几个营养级就乘以几个或,(“最少”就乘,“最多”就乘)。如,草有1000KJ能量,鹰最多获得多少1000***=8KJ

草有1000KJ能量,鹰最少获得多少1000***=1KJ

(2)在这条食物链中,如果知道后面的营养级推测前面的营养级,则每经过一个营养级就乘以5或10,经过几个营养级就乘以几个5或10,(“最少”就乘5,“最多”就乘10)。

如,鹰有1KJ能量,草最多有多少能量才能使鹰获得1KJ 1*10*10*10=1000KJ 鹰有1KJ能量,草最少有多少能量才能使鹰获得1KJ 1*5*5*5=125KJ

(3)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最多,鹰的数量最少。

(4)在该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如果在考试中说该食物链(食物网)再加上什么成分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就填分解

者和非生物成分;如果说该食物链(食物网)再加上什么成分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就只填分解者。

(5)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大气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

大气中CO2

消费者分解者

规律:生产者至少两个箭头向外指(因为生产者要被消费者吃,生产者也要被分解者分解);消费者一个箭头指向自己,一个向外指(因为消费者要吃生产者,也要被分解者分解);分解者至少两个箭头指向自己(因为分解者要分解生产者、消费者)。

(6)a.在考试中,如果遇到“品种”或者“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类(例如鸡分为肉食鸡、产蛋鸡、斗鸡等;人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老虎分为华南虎、东北虎等)”都选择“遗传多样性”。

b.如果遇到不同的生物,如鸡、鸭、鹅、狗、猫、猪,这是不同的生物,则选择“物种多样性”或者“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7)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生物的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使用价值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是前两个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如食用价值、药用价值、旅游价值、景观价值等。

二十九、生物技术

1.发酵:酒精发酵用到两种菌:酵母菌、霉菌(霉菌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制作葡萄酒时因为葡萄中的有机物是葡萄糖,所以不再需要霉菌,只需要酵母菌,所以只做葡萄酒只需要酵母菌一种微生物。

2.冰箱冷藏保存水果、蔬菜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冰箱冷冻保存食物是为了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3.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克隆技术是在细胞水平上的操作。(分子水平:细胞内的物质,如基因、蛋白质、DNA、氨基酸、核苷酸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