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江善祥博士——南京农业大学1.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是从本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后得到认识和使用的。科学家们发现,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其发酵残渣,能促进畜禽生长。1950年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后,世界各国相继进行了抗生素的饲喂试验,并用于生产。因此,抗生素作为抗菌助生长剂添加于饲料中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对应抗生素合理性的争论亦已持续了40多年,争论的焦点,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尽管如此,世界上主要饲料生产国几乎都在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用以提高饲料报酬。应该说近半个世纪以来,抗生素作为抗菌助长剂添加到饲料中,对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养效益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世界上有二十多种抗生素及十几种合成抗菌药物被应用到饲料中。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抗生素被饲料行业应用得最多的时期,受到了饲料厂商和饲养者的欢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抗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不应过于考虑,并提出只要科学合理使用,特别是应注意将人用和畜用的抗生素分开,在使用方式上进行必要的阶段性更换,就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用量很少,而且很多国家都严格规定了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同时还对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作了限制。我国农业部发布了《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允许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品种有15种,并分别对适用动物、最低用量、最高用量及停药期作了严格规定,但由于兽药管理工作跟不上,实际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品种比规定要多,使用量普遍也较大,而且基本没有执行停药期,特别在蛋鸡的产蛋期,按要求是严格限制使用抗生素的,但据了解,在产蛋期使用抗生素是普遍存在的。国外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比国内要早得多,但近一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开始限用或禁用饲用抗生素。1974年,欧共体禁止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四环素作为促生长药物,瑞典则从198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1995年开始、丹麦、芬兰、德国相继终止了阿伏霉素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但在北美,抗生素在饲料中使用还较为普遍,加拿大药物饲料添加剂1998年修订版中,有18种抗生素被允许在不同动物的饲料中使用,而且在美国和加拿大抗生素的产量中相当大的部分仍然被用作动物促生长药物。

2.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作用抗生素作饲料药物添加剂一般分三类:(1)抗球虫类:莫能菌素是使用最早的一种聚醚类抗球虫药,主要是通过妨碍寄生虫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中的离子正常平衡,达到预防球虫的目的。此外常用的抗球虫类抗生素还有盐霉素和海南霉素。(2)驱虫类:它们是一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

的有越霉素A及潮霉素B。越霉素A商品名得利肥素,它通过阻碍动物体内雌虫子宫内卵膜形成而截断寄生虫的生命循环周期达到驱虫目的。(3)抑菌促生长类:用作抑菌促生长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很多,较早应用的有杆菌肽,较新的有黄霉素。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机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普遍认为抗生素对动物体内某些病原微生物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从而增强动物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动物健康生长;破坏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抗生长毒素,降低病原微生物对胃肠道营养物质的破坏和利用,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其他一些说法还有:Ⅰ.抗生素能使动物的肠道变薄,增强了细胞的通透性,从而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Ⅱ.抗生素能刺激脑下垂体分泌促生长激素并能促进某些氨基酸、维生素的合成。Ⅲ.抗生素能增加动物的采食量和延长饲料在消化道的消化吸收时间等。3.饲用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能促进动物生长的提高饲料利用率,但也存在种种副作用并一直困扰着人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有很多人对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欧洲和美国的家专就此进行了调查,结论是细菌在动物体内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转移给人。因此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存在着其负面效应,概括起来,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弊端。(1)抗生素的使用破坏了动物体内原有的微生物平衡:动物体内存在着有害的病原微生物,也存在着一些有益的微生物,这些有益的微生物能帮助动物分解某些动物体体内不能分解的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某些微生物还能合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动物利用。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对病原微生物杀灭和抑制的同时,也杀灭抑制了有益的微生物,从而扰乱了微生物菌群之间相互制约的格局,破坏了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了各种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腹泻等,在未用抗生素之前,大部分为敏感菌株,但使用抗生素之后,就逐渐转为耐药菌株。这是由于使用抗生素消灭了敏感菌株,留下民空隙,为外界的耐药菌株乘虚而入创造了条件,这又从另一侧面表明是病原菌对抗生素等抗菌药物耐受性的原因。(2)抗生素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抗药菌株增加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人医和兽医过多地使用抗生素治病、防病,以及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在动物体内抗菌的同时,有可能使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菌群产生基因突变而成为耐药菌株,耐药菌株又能将耐药因子向敏感菌株传递,这种传递可以在种内、种间甚至属间进行,再加上病原微生物本身固有的某些天然耐药菌株,从而使整个病原微生物菌群渐渐向有抗药性的方向转变。所以使用一种抗生素一段时间以后,病原微生物菌群就

能获得较强的抗药性。这些有抗药性的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后,就可能使动物患病机会增多,并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甚至使抗生素未失去作用,从而威胁人类的健康。(3)抗生素对免疫生产的影响:动物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可直接对动物机体产生毒副作用,使动物免疫机能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研究表明,使用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很多动物机体发生明显的免疫形态学变化,半伴随形成特异性抗体。由于滥用抗生素,机体免疫减弱,动物慢性病例的数量增多。特别是幼龄患病动物的复发率增高,而以往这类病可形成坚强的免疫。还有研究证明,抗生素在免疫发生中的抑制作用对疫苗的预防接种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不仅同抗菌作用有关,而且与其导致抗原量降低以及直接影响免疫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有关。(4)抗生素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抗生素随饲料进入动物消化道后,短时间内进入动物血液循环,最终大多数的抗生素经肾脏的过滤随尿液排出体外,极少量没有排出的抗生素残留在体内。大多数的饲料用抗生素都有残留,只是残留量大小不同而已。这些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抗生素未失去抗菌作用,最终随着动物产品成为人类的食品,对人的机体可能有毒副作用。一些残留的抗生素随食品的加热也不完全分解,其降解产物甚至有更强的毒害作用。有些则随着畜禽粪便排泄物作为肥料造成环境污染。4.在饲料中合理使用抗生素随着社会不的断进步,人们对食品和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在畜禽配合饲料中长期且大量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存在着许多弊端,然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很快完全禁止在畜禽配合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就我国的国情而言,如何合理地使用饲用抗生素是当务之急。(1)提高饲料全价性,改善饲养条件,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

实践证明,饲料的全价性提高,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就越不明显,特别是对SP E猪(无特定病原体猪群),抗生素无明显的促生长作用。一些饲料企业以为使用抗生素就能全面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忽视了饲料的全价性和平衡性,最后只能适得其反。饲料厂家应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全面性和平衡性,使之更适合动物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而作为畜禽饲养者,应改善饲养条件。加强防疫管理,再加上适量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性。(2)合理的选用及科学的使用抗生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我国有关的饲料法规已明确规定,饲料产品不得添加未经国家批准使用或明令淘汰的抗生素,因此熟悉抗生素是使用好抗生素的前提。应根据地区差异、集约化程度、饲养管理、气候特征等的不同,畜禽疾病的不同,致病菌的各异,对本地区畜禽常见病进行调研,并熟悉各种药物的抗菌

谱,针对生地选择对相应病原微生高度敏感、抗菌作用强且化学性质稳定、毒副作用低的抗生素,才会达到良好的防病促生长效果。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时,控制好适当的使用量是必要的,因为此时它作为抑菌促生长剂作用,而不是作为治疗药物。添加量大,可能造成动物体内微生物菌群严重失调,引起消化紊乱,并可能产生中毒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等后果;相反,添加量过少,达不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则得不到相应的促生长效果,因此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适量的添加抗生素是用好抗生素的关键。在畜禽配合饲料中循环轮流使用抗生素可以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因此宜选用抗同类菌的几个品种,循环轮流使用,以缓和抗药性的产生,这一点在选好抗生素作为抗球虫剂时尤其显得重要。此外,采用抗生素合剂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抗菌效果,增强抗生素的抑菌促生长效果。致病菌种类繁多,即使同一菌中的不同株,最低抑菌浓度亦有很大差异,作为饲用抑菌生长药物,无疑抗菌范围愈广,抑菌浓度愈低,效果愈好。广谱抗生素的抗菌谱一般是不变的,合剂则不同,它可以根据致病菌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抗菌谱品种,进行“强强联合”,达到抗菌范围更广,抑菌促生长效果更佳的目的。当然采用合剂时,必须特别注意配伍禁忌,各国对其允许使用品种都有明确的配伍禁忌规定,抗生素的合理配伍是其抑菌促生长效果的关键。(3)在畜禽配合饲料中限用和禁用人用抗生素:对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引国内有关学者的重视。目前,在我国畜牧业中对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我国对人用抗生素的使用限制不严,有些淘汰的抗生素如氯霉素还作为饲料添加剂,而滥用抗生素则更为普遍,由于病原菌抗药性的增加,原有的抗菌药物效果越来越差,一旦有新的抗生素等抗菌药物问世,则饲养业抢先应用,使得这些新的抗生素的药物效果很快就变差。这样,给畜牧业及人休健康带来负面效果越来越严重。因此,限用和禁用人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是必要的。(4)加强饲用抗生素的管理:依据我国的国情,饲用抗生素的彻底禁用还不现实,为保证饲用抗生素科学合理的使用,加强饲用抗生素的行政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国家有不少明文规定,但实际生产中,饲用抗生素的使用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使用违禁抗生素、滥用抗生素以及不严格执行使用相应混乱,这是造成养殖业损失、威胁人类健康、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出口创汇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予以重视,甚至要强于人药管理的重视程度。5.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尽管我国还不可能很快禁止饲有抗生素的使用,但如前所述,在畜禽配合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抗生素的使用就越来越不适应,目前欧盟已经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杆菌

肽、螺旋霉素、泰乐菌素和维吉尼霉素等四种抗生素。美国消费者协会也已向政府提出有关建议,拟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7种抗生素(杆菌肽、螺旋霉素、泰乐菌素、维吉尼霉素、土霉素、青霉素和红霉素)。饲用抗生素的禁用是必然趋势,因此寻找既无药残,又无污染、又能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的抗生素替代品是饲料科学研究的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现在抗生素替代品研究已经有了一些发展,下面就目前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1)饲料酶: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饲料酶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而且认为其研究的潜力还相当大,专家门预测未来酶将使畜禽营养学出现令人振奋的进展。饲用酶制剂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一个机制是它能分解谷物胚乳中的非淀粉多糖和谷物的糊粉层,从而可释放出被包埋住的养分以使其得以被机体自身的酶所消化;另一个机制是饲用酶能够降低肠道中食糜的粘度从而产生有益作用,因为高沾度会阻碍养分的扩散而使养分不易被机体吸收;还有一种机制则与饲料在肠道内的发酵有关。现在已知道,某些种类的小肠微生物能够分解胆盐,而胆盐具有消化小肠中脂肪的功能,这一消化过程对于脂肪的消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饲料中添加饲用酶制剂可加快原料的分解,从而可使养分能够较快地被吸收,这就意味着可被微生物利用的养分减少了,而这就可减弱微生物的活动,因而也就可减少胆盐在小肠前段中的分解。这也可解释经常见支的一个现象:在谷物含量较高的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日粮中脂肪的消化率。上述三个机制很可能是相互关联的,依日粮中所用谷物的类型和品种的不同以及谷物栽培地区的不同,可能一种机制会比其它机制起到更为明显的作用。国内有关饲料酶的研究以及因此而生产的有关产品很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β-葡聚糖酶和戊聚糖酶,亦有研究成果。植酸酶应用于植物性饲料理论和实践都已得到认可,这方面的研究和研制工作已经起步。饲料酶的研究发展方向是:①如何确定酶在胃肠道的作用部位;②日粮添加酶制剂前后检测其潜效的可靠方法;③当不同的动物饲喂不同日粮时,不同种类和年龄的动物所需的外源酶的类型和剂量;④发展模型系统以便精确地预测养殖业中应用酶制剂时能得到的反应。(2)微生态制剂:自从1997年联邦德国的Voeker Rus ch博士首先提出“微生态学”这一术语以来,微生态学在生命学科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迅速发展起来,微生态制剂是依据微生态学基础,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调整机体微生态平衡的活的微生物制剂。这种生物活菌制剂能促进消化道有益菌群的生长,抑制有毒菌的繁殖,保证肠道菌群平衡。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及其他特异性预防制剂(如疫苗)不同,其作用是广泛的,非特异的。正常情况下,宿主的正常微生物群在定性、定量和定位等方面保持平衡状态,

称此为微生态平衡。这个平衡由于药物、同位素、激素及其他应激因素的影响而遭到破坏,导致微生物失调。微生态制剂具有从微生态失调,调整为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有关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已经开展的较多,目前已提出了以下几种理论:①优势种群理论;②膜菌或障碍作用理论;③生物夺氧理论;④“三流运转”理论;⑤正常生物群与营养关系理论。目前,微生态制剂已普遍受到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饲料厂商的广泛重视。其优势在于抗生素相比,除具有对畜禽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抗病、助长作用外,还个有无残留、无污染、低价格、高效益的特点。据报道,日本每年使用微生态制剂达1000吨以上,国内也有厂家开始生产,并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及发展趋势:①继续其作机理的研究;②提高有益微生物在胃肠道酸性环境内的活性及对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压和高温的耐受能力;③筛选更多的供各种特殊日粮用的新菌株;④微生态制剂与其他添加剂的合理使用。(3)从天然物中提取有效抗菌成分来替代抗生素:目前国内对从天然物中提出有效成分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这方面,我国有的很好的有利条件。中草药作为中华民族在世界史上的瑰宝,不仅在医药领域大放异彩,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得到重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抗病助生长、无药残、无污染的特点,有关其作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逐步深入,主要有:①增进食欲,通过增强消化吸收和机体内的合成代谢,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②通过调节动物的发育、生长等生理机能提高动物的繁殖能力。③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某些中草药添加剂中含有生物活性多糖能够促进动物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④抗菌驱虫,保持动物机体健康。起抗菌作用和作为驱虫剂作用的中草药很多。⑤改善畜禽产品品质。中草药多为天然植物资源,很多研究分析证明其不仅常常含有植物色素,有利于改善肉蛋色泽,而且还含有一些风味成分,它可以改善动物肌肉的脂肪酸组成,提高氨基酸及矿物质水平,使肉质和汤味口感鲜、甜、香,从而提高畜禽产品品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及发展趋势:①由于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极为复杂,主要有多糖、甙类、生物碱、挥发性成分和有机酸,所以应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对中草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②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基础上,对其他子结构进行红外光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再对其进行有机合成,从而探索新的药物资源;③应采用现代医学的方法,从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利用途径及激素的分泌调控等方面去探讨,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把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同中草药添加剂研究相结合,研究它如何调理体内平衡,改善血液及肠道系统微循环,以及免疫反应性及体内其

他生理生化反应;④中草药的配伍吸入协同机理。 6.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意义和前景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受人普遍欢迎的绿色食品也越来越式,据中国绿色食品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截止1999年6月底,全国已批准绿色食品1018项,但其中肉蛋奶类食品很少。其原因在于没有畜禽生产所需要的绿色环保型的配合饲料添加剂,现有的配合饲料普遍含有抗生素成分。抗生素的饲用还直接影响到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本来,欧盟成员国一直是我国禽肉、蛋产品、肠衣的重要出口地区,但自1996年8月1日起欧盟就禁止从我国输入禽肉产品。其主要原因除了疾病控制、兽医管理和动物保护等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药物残留和禁药问题。欧盟的禁令出台以后,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我国的畜禽产品在其他进口国也受遏制,出口价一降再降,如出口到日本的鸡肉已由以前的每吨2600美元降至900美元左右,日本、韩国、南非、俄罗期等国也仿效欧盟的做法,要求对我国出口地区的兽医卫生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对我国的畜禽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今年10月份,欧盟再次派出兽医代表团,重点对药物残留和禁药问题进行考察。可见,研究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开发绿色饲料添加剂就显得尤为重要,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可以促进绿色肉、蛋、奶类食品的生产,对满足人们的食品安全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强我国畜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中草药资源丰富,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财富,这为研究开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作为抗生素可能的直接替代物—中草药的有效抗菌成分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可以认为,只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扩大相关的实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的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就能够充分发挥中草药或天然药物的优势,达到安全方便、少量高效的要求,为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生产开辟广阔的前景。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1 - 2007 农业专家在线

通用网址:农业专家在线黑ICP备07500562号

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18829168.html, 或https://www.wendangku.net/doc/4918829168.html,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4688 s, 4 queries.

猪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分析

目前,猪价下跌,养猪业者苦不堪言,此情势虽与前段时期养猪效益高,引起农民大量投入养猪有关,但2006年欧盟全面禁用抗生素,导致其他国家跟进,造成我国外销停滞转入内销,也对国内猪价产生一定的冲击。由于我国养猪业者滥用抗生素,药物残留严重超标,进口国的药检再进一步提高,基本上即出口无门。为了出口需要也为了国人的健康,替代抗生素的产品已成为今后我国养猪业最需要研究突破的课题。 1、养殖业使用抗生素的由来 1949年一个为药厂工作的医生,误把抗生素的废料混合在饲料中,他惊讶的发现,鸡的增重率竟高达20%。从那时起,养殖业者为了经济效益,也为了防止密集养殖引起的发育迟缓及疾病的发生,一直使用抗生素至今。 2、为何滥用抗生素 2.1 经济利益驱使:增重率高达20%,是足够吸引人的。虽然现在的营养学进步迅速,增重率不再那么高,但经济效益还是很显著。 2.2 防止疾病:为节约土地成本,密集型养殖是必然的趋势,密集意味着交叉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添加抗生素可抑制细菌滋长,预防疾病。 3、使用抗生素真能达到上面两种效益吗 3.1 经济利益:以个人利益的角度来看,它是可以获益的,但是从人类的利益来看,事实上,个人的经济利益与使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是不可以道理计算的;何况如果有抗生素替代品能够不用抗生素而取得绿色农产品认证或进一步通过进口国的药检,那么售价要高出30%以上,显然不用抗生素的经济利益更高。 3.2 防止疾病:猪体内本来就有细菌存在,但同时也有益生菌存在,基本上维持平衡。添加抗生素当然会抑制细菌的滋长,可是抗生素同样也会杀死益生菌,打破益生菌和细菌间的均衡状态,削弱猪本身的抗病能力,反而容易致病。另一方面,养殖过程中添加的抗生素是预防的剂量,不一定能杀死所有的细菌,未被杀死的细菌会变成耐药性菌株,一旦猪的免疫力下降,细菌数量增长后,猪病反而更多、更不容易治疗。有经验的养猪业者都知道90-120日龄的猪生病后,单纯用抗生素是很难治愈的。一般认为添加抗生素可防止疾病,真实的情况可能适得其反。 4、为何限制使用抗生素 4.1 危害人体:猪体内的抗生素残留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相当于长期使用低剂量的抗生素使人体内在无意中产生耐药性菌株,一旦生病就会增加治疗难度及费用。 4.2 超级细菌的出现:全球医学界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滥用抗生素而产生出一种超级细菌,无论对哪一种抗生素都有耐药性,也就是使用任何抗生素都毫无效果,形成生病后无药可治,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人走向死亡而无计可施。最主要的原因是: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是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我们平常的很多疾病也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的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肤的感染,但他们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的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我们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细菌的抗生素。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属于不合理使用。除了医院,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有抗生素存在,药店里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在我国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指导管理。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抗生素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处于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国家的研究能力、原创能力不强,药品以仿制为主,众多的药厂都在生产抗生素。第二,同一种抗生素有上百家的药厂家生产,这样市场销售就可能存在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会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第三,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抗生素是常用药专业性不如本专

业那么强,这样就会存在误用或者滥用的情况。第四,患者和患者家属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比如感冒了,按照医学的观点,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第五,我们国家药品规定方面的问题,很早以前就分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抗生素应该属于处方药,但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大家去买药的时候有人需要出示处方吗?除了中药的药剂,西药只要讲出名字就可以买到,甚至有医药超市让自己选药,这样准确性会高吗?无疑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第六,抗生素在畜牧业的大量使用。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国出口的食物被检测出一些抗生素的残留而拒绝在海关之外的报道。据我了解,在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量远远超过人类使用量的总和。在环境中有比较多的抗生素存在,那环境中的细菌早已接受过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了,人体如果再获得耐药菌的感染治疗就比较困难。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一个方面是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退回到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没有抗生素使用,人类将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觉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非常多,治疗起来就很困难。这就可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而且治疗耐药性结核花费的

欧盟成员国这样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欧盟成员国这样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虽然欧洲尚未推出明确的立法,但一些成员国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步骤来进一步减少农场上抗生素的使用。 欧洲猪业治疗性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如何?这些抗生素是被禁用了,还是仍被允许使用?这些问题虽被频繁提及,但仍在2015年最难回答的问题之列。 治疗性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被惩罚 最好的答案是,在荷兰和丹麦两国,治疗性抗生素的过度使用行为正在遭到惩罚,另有其他4个国家制定了密集的监测方案。 不同的情况 2006年,欧盟颁布指令,禁止抗生素增长促进剂在食品动物中的使用。而现在故技重施是不明智的,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治疗性抗生素的使用不能一次性全部禁止。抗生素的治疗性用途将会一直是兽医可依赖的一种工具,放弃使用会对动物福利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提高认识和生物安全 减少和限制使用才是合适的选择。提高对抗生素的认识和生物安全水平以及牧群健康水平,锁定重度使用目标,这样抗生素的削减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因此,需要和猪生产商进行接洽,说服并使其了解设定抗生素使用基准的价值所在。在几个国家已经建立了监测系统,作为在线的工具来帮助生产商对抗生素进行更好的了解。 惩罚 在丹麦和荷兰,未能在一定的抗生素限定标准之下进行生产的生产商将会面临惩罚,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已经可量化。诸如“限定日剂量动物”和“平均每日剂量”等的术语已经出现。惩罚措施依据各国具体的猪业基础设施而各有不同,因此进行比较基本是不可能的。 欧盟扮演何种角色? 首先,加药饲料新的立法建议已经公布。而且,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启动了欧洲兽医抗菌药消费监督项目,项目旨在协调欧洲抗生素的数据收集和报告的方法。2011年,欧洲药品管理局启动了一个5年的“12点计划”来应对抗菌药耐药性。计划的第一点是,加强所有成员国对抗菌药合理使用的宣传。

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所定义的中小型饲料厂为年生产能力三万吨以下、无养殖场等单纯靠销售饲料来获取利润的企业。这类企业现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生产能力小,形不成规模采购优势;(我认为每天能达到80T的产量就能有规模采购,从今年来看规模采购只能提高自身信誉度和增加信息量,原料价格并无优势。) 2、人才少或不全面,年赢利几十万元的小饲料厂是不可能花十几万或几十万元年薪聘请职业经理人的,而很多的集团公司的分公司总经理年薪在20万元以上;另因企业名气小招人难或即使有来应聘的也是在大集团公司筛下来的;(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负责人的要求不一,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有这一专长的人,这样薪金可以降低。) 3、流动资金太少,在大宗原料价格上涨时无力加大库存,甚至无地方存放; 4、员工培训少或培训不系统,讲师不专业或水平低,导致企业整体素质提升太慢;(关键是建立团队协作精神) 5、企业管理制度(招聘、培训、岗位权责、采购、生产、职务提升、发展等等)不健全,很多事情都靠管理者的经验或一时冲动来决策;(企业在起步阶段靠经验还是行之有效,到发展期和成熟期是靠制度管理。) 6、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近期目标员工都不知道,甚至连总经理和老板都很模糊,有走一步说一步的心态; 7、企业创新能力差,始终处于模仿生产状态,获利能力,极低等等。 8 企业营销策略不敢创新,营销费用不舍得投入。 9、品牌效应差。 中小型饲料企业存在的问题细究起来还有很多很多,我个人认为急需解决的有以下几点:一、体制方面:任何体制都可以做好,但一定要产权清晰,决策有效。即使家族式企业,也要任人为贤、任人为能,每一个员工都责权分明,工作起来就事论事;(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雇佣制的体制是比较先进的。它有利于责权利的分清,有利于各个阶层每一个人职业化素质的培养。) 二、搞好企业发展规划: 1、 寻求合作,形成行业资源共享联盟。 比如:现在很多饲料企业与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合作,在企业管理、车间生产、质量控制、市场运作等方面随时得到中心三十多名专家、教授、博士后等的指导,明看用“明天”牌核心料,中心要收一些费用,但这些钱总算起来连聘一个专家都不会够。另一方面尝试与兽药厂合作共用一个营销网络或与其他饲料厂合作形成原料规模采购或与专业咨询公司合作对企业发展、企业形象设计、 2、 走专业化道路,专做一个优势品种。 如专做反刍动物料或水产料或宠物料等,在这个品种上做精、做细,在这个品种的一条龙服

饲料中禁用抗生素原因优选稿

饲料中禁用抗生素原因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饲料中禁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形势严峻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据估计,我国每年生产的抗生素原料大约为21万吨,出口3万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有8万人因此死亡。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养殖业也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专家推算中国每年生产的大约21万吨抗生素原料中有9.7万吨用于了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饲料中低浓度的抗生素不但可以预防动物疾病,还可以促进畜禽生长以来,各种抗生素就广泛添加于饲料中。由于我国养殖业从业人员文化和素质相对比较低,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许多人便不顾社会责任和食品安全,在饲料中随意添加或超量添加抗生素。从动物出生到屠宰上市整个生产周期中无时无刻不存在抗生素的滥用。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010年8月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报道出现了超级细菌(NDM-1)感染者,造成多起病人死亡事故。这种细菌具有广泛的耐药性,能抵抗一切抗生素,其产生可能就与滥用抗生素有关。随意添加或超量添加

饲用抗生素,会使肉、蛋和奶等农畜产品中蓄积抗生素,使人们间接大面积接触抗生素。抗生素抑制或杀灭了大部分对药物敏感的病原微生物,随着进化和变异,有一些能逐渐适应环境存活下来,这种日积月累的“筛选”造成了病原菌的抗药性,使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有些是有害的,另一部分却是有益的,抗生素会不具选择性地一起抑制或杀灭,破坏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和动物的生长性能。长期使用抗生素会抑制畜禽体内免疫细胞机能的正常发挥,降低疾病抵抗能力,还有致基因突变、引发畸形和诱发癌症等副作用。据北京日报报道,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 30%~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 滥用饲用抗生素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 近年来,滥用抗生素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层出不穷。仅举日本重点的事件为例,1990年出口到日本的一万吨鸡,由于检测出抗生素残留量超标,被要求销毁所有产品;2003年3月,日本厚生省查出中国进口的两批烤鳗中含“恩诺沙星”残留;2003年11月2日,日本仙台从中国进口的养殖冻虾中检测出违反食品卫生法的抗生素金霉素。这些事件对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造成了打击,也对农畜产品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严重的警告。因此,抗生素的滥用使养殖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危机。 世界各国对滥用饲用抗生素的监管

抗生素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抗生素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摘要::20 世纪 20 年代末青霉素的发现,开辟了抗生素化疗的新时代,许多感染性疾病从此得到了有效控制,随后,各种抗生素的研制、开发与利用迅速发展。就其发展史而言,抗生素的研究、生产可分为天然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和药理活性物质三个发展阶段;按其化学结构的特点,抗生素可分为β2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四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抗癌抗生素 5 大类,自1940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发展至今,抗生素的发现极大推动了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随之而来的是抗生素滥用造成大量耐药菌出现、院内感染和真菌感染发病率显著增加,给感染的控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推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抗生素;发展;应用;抗生素滥用;合理使用抗生素; 引言:抗生素,作为现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种类之一,其自青霉素发现并被用于临床,挽救了无数患感染性疾病的病人的生命,随着科技的发展,抗生素的研制、开发与利用也发展迅速,发展至今,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到几千种,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强,抗生素滥用已造成大量耐药菌的出现,给感染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带来了巨大困难,我国作为抗生素药物用量大国,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已经迫在眉睫,近年来,部分省市已经相继出台了控制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政策,叫停二级以上医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严格按照抗生素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本课题简述了抗生素的发展史及应用现状,抗生素作为抗感染疾病的特效药,有其两面性,只有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1、抗生素的发展 最初认为,抗生素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在低浓度下就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 1 ]。然而,抗生素的迅速发展很快就突破了这一定义:在来源上,已不局限于微生物,它包括高等动、植物产生的代谢物,也包括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在性能上,从抗菌到抗肿瘤、抗病毒、抗寄生虫等物质亦属抗生素范畴。纵观抗生素的发展史,抗生素的研究、生产大体可分三个发展阶段 : 1.1 天然抗生素的发展阶段 1928 年,英国科学家 Alexander Fleming ( 1881 - 1955 ) 偶然发现了青霉素,1938 年,Chain 和 Florey 等科学家又成功地从点青霉的培养液中分离制得青霉素。40 年代初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禁用兽药名录

中国农业部禁用兽药名录 1、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的兽药(11类) (1)兴奋剂类:克仑特罗、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及其盐、酯及制剂;(2)性激素类:己烯雌酚及其盐、酯及制剂; (3)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玉米赤霉醇、去甲雄三烯醇酮、醋酸甲孕酮及制剂;(4)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 (5)氨苯砜及制剂; (6)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及其盐、酯及制剂;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酸钠及制剂; (7)硝基化合物:硝基酚钠、硝呋烯腙及制剂; (8)催眠、镇静类:安眠酮及制剂; (9)硝基咪唑类:替硝唑及其盐、酯及制剂; (10)喹噁啉类:卡巴氧及其盐、酯及制剂; (11)抗生素类:万古霉素及其盐、酯及制剂。 2、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用作杀虫剂、清塘剂、抗菌或杀螺剂的兽药(9类) (1)林丹(丙体六六六); (2)毒杀芬(氯化烯); (3)呋喃丹(克百威); (4)杀虫脒(克死螨); (5)酒石酸锑钾;

(6)锥虫胂胺; (7)孔雀石绿; (8)五氯酚酸钠; (9)各种汞制剂包括:氯化亚汞(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 3、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用作促生长的兽药(3类) (1)性激素类:甲基睾丸酮、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苯甲酸雌二醇及其盐、酯及制剂;(2)催眠、镇静类:氯丙嗪、地西泮(安定)及其盐、酯及其制剂; (3)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地美硝唑及其盐、酯及制剂。 4、禁用于水生食品动物用作杀虫剂的兽药(1类) 双甲脒。 最新增添农业部2292号公告: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5类40种)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盐酸克仑特罗、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盐酴多巴胺、西巴特罗、硫酸特布他林。 2、性激素 己烯雌酚、雌二醇、戊酸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氯烯雌醚(Chlorotriansene)、炔诺醇、炔诺醚(Quinestml)、醋酸氯地孕酮、左炔诺孕酮、炔诺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促性素)、促卵泡生长激素(尿促性素主要含卵泡刺激FSHT和黄体生成素LH)

畜禽专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畜禽专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抗生素添加于饲料中用以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报酬已有近60年的历史,但为了避免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耐药菌株大量繁殖或使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量增大,对畜禽生长及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人们已开始更多地使用一些畜禽专用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如泰乐菌素、杆菌肽等,常用的已达数十种之多。目前虽然关于是否应该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存在众多的争议,但实践证明,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添加剂能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同时也有报告显示,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其他抗菌促生长剂的国家,会造成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减少,同时也有可能引发诸如生态环境及国家之间的贸易战等问题。事实上,抗生素添加剂仍在大量的应用,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并合理的应用,提高其应用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又能避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本文拟就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作用、促生长机制及常用的畜禽专用抗生素添加剂作一简要的介绍。 1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抗生素对动物的促生长作用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Stocktadt等人发现,以后相继发现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酚胺类等抗生素加入饲料中,都有促进生长、增重、增产、提高饲料报酬作用。1950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允许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抗生素对于畜禽的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作用是肯定的,而且很稳定,许多国家的畜禽业都长期应用抗生素添加剂。各种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有如下共同的特点:(1)对于幼龄动物的效果比对成年动物显著得多;(2)在卫生状况差,日粮营养不完全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显著;(3)在使用效果上,抗生素用于猪、鸡等单胃畜禽效果好,对于成年反刍畜效果较差,不宜使用,但对犊牛(6月龄以内)、羔羊有一定效果;(4)在同一环境中连续使用同一种抗生素一段时间后,其促生长效果明显下降。 2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理 关于抗生素的促生长作用机理至今仍未十分清楚,而且存在一些争议,但一般认为,其促生长作用不是直接的作用,可能从以下两方面起间接作用。 2.1健康效应 一方面抗生素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菌或寄生虫,从而对细菌性或寄生虫性疾病起预防和治疗作用,当动物服用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时有助于幼年动物免疫力的产生,尤其对机体免疫系统尚不健全。对疾病抵抗力较弱的幼龄畜禽效果更加显著。同时也可节省大量由于个体预防治疗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另一方面,抗生素能抑制消化道有害微生物的增殖,减少有害微生物对维生素、氨基酸等必需营养物质的破坏和消耗。 在一定条件下,抗生素能降低动物组织和环境中氨的浓度。另外,有人认为抗生素还能降低饲料中存在的一些对动物生长不利的因子如某些化学成分或贮存过程中产生的毒素的影响,提高饲料效率。 2.2营养效应

国家禁用、限用兽药清单.

一、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 1、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的兽药(11类) (1)兴奋剂类:克仑特罗、沙丁胺醇、西马特罗及其盐、酯及制剂; (2)性激素类:己烯雌酚及其盐、酯及制剂; (3)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物质:玉米赤霉醇、去甲雄三烯醇酮、醋酸甲孕酮及制剂; (4)氯霉素及其盐、酯(包括:琥珀氯霉素)及制剂; (5)氨苯砜及制剂; (6)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和呋喃妥因及其盐、酯及制剂;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呋喃苯烯酸钠及制剂; (7)硝基化合物:硝基酚钠、硝呋烯腙及制剂; (8)催眠、镇静类:安眠酮及制剂; (9)硝基咪唑类:替硝唑及其盐、酯及制剂; (10)喹噁啉类:卡巴氧及其盐、酯及制剂; (11)抗生素类:万古霉素及其盐、酯及制剂。 2、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用作杀虫剂、清塘剂、抗菌或杀螺剂的兽药(9类) (1)林丹(丙体六六六);(2)毒杀芬(氯化烯);(3)呋喃丹(克百威);(4)杀虫脒(克死螨);(5)酒石酸锑钾;(6)锥虫胂胺;(7)孔雀石绿;(8)五氯酚酸钠;(9)各种汞制剂包括:氯化亚汞(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

3、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用作促生长的兽药(3类) (1)性激素类:甲基睾丸酮、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苯甲酸雌二醇及其盐、酯及制剂; (2)催眠、镇静类:氯丙嗪、地西泮(安定)及其盐、酯及其制剂; (3)硝基咪唑类:甲硝唑、地美硝唑及其盐、酯及制剂。 4、禁用于水生食品动物用作杀虫剂的兽药(1类) 双甲脒。 二、其它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5类40种)。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盐酸克仑特罗、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盐酴多巴胺、西巴特罗、硫酸特布他林。 2、性激素 己烯雌酚、雌二醇、戊酸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氯烯雌醚 (Chlorotriansene 、炔诺醇、炔诺醚(Quinestml、醋酸氯地孕酮、左炔诺孕酮、炔诺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绒促性素)、促卵泡生长激素(尿促性素主要含卵泡刺激FSHT 和黄体生成素LH ) 3、蛋白同化激素 碘化酷蛋白、苯丙酸诺龙及苯丙酸诺龙注射液。 4、精神药品

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江善祥博士——南京农业大学1.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现状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是从本世纪40年代抗生素问世后得到认识和使用的。科学家们发现,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其发酵残渣,能促进畜禽生长。1950年底,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后,世界各国相继进行了抗生素的饲喂试验,并用于生产。因此,抗生素作为抗菌助生长剂添加于饲料中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对应抗生素合理性的争论亦已持续了40多年,争论的焦点,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尽管如此,世界上主要饲料生产国几乎都在饲料中添加各种抗生素用以提高饲料报酬。应该说近半个世纪以来,抗生素作为抗菌助长剂添加到饲料中,对控制畜禽疾病的发生,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提高饲养效益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在世界上有二十多种抗生素及十几种合成抗菌药物被应用到饲料中。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抗生素被饲料行业应用得最多的时期,受到了饲料厂商和饲养者的欢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抗生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不应过于考虑,并提出只要科学合理使用,特别是应注意将人用和畜用的抗生素分开,在使用方式上进行必要的阶段性更换,就可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最大限度地消除不良影响。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用量很少,而且很多国家都严格规定了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同时还对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作了限制。我国农业部发布了《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允许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品种有15种,并分别对适用动物、最低用量、最高用量及停药期作了严格规定,但由于兽药管理工作跟不上,实际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品种比规定要多,使用量普遍也较大,而且基本没有执行停药期,特别在蛋鸡的产蛋期,按要求是严格限制使用抗生素的,但据了解,在产蛋期使用抗生素是普遍存在的。国外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比国内要早得多,但近一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开始限用或禁用饲用抗生素。1974年,欧共体禁止在饲料中添加青霉素、四环素作为促生长药物,瑞典则从198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1995年开始、丹麦、芬兰、德国相继终止了阿伏霉素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但在北美,抗生素在饲料中使用还较为普遍,加拿大药物饲料添加剂1998年修订版中,有18种抗生素被允许在不同动物的饲料中使用,而且在美国和加拿大抗生素的产量中相当大的部分仍然被用作动物促生长药物。 2.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作用抗生素作饲料药物添加剂一般分三类:(1)抗球虫类:莫能菌素是使用最早的一种聚醚类抗球虫药,主要是通过妨碍寄生虫孢子和第一代裂殖体中的离子正常平衡,达到预防球虫的目的。此外常用的抗球虫类抗生素还有盐霉素和海南霉素。(2)驱虫类:它们是一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

促生长抗生素药物剂添加剂与饲料原料手册

促生长抗生素药物剂---添加剂与饲料原料手册 促生长抗生素药物剂 (一)概述 抗生素是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是用化学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相类似的物质。这类物质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间长、范围广,争论也最多。饲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具有有效防治细菌性疾病和促进动物快速生长等作用,其作用机理一般解释为: ①抗生素对某些致病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提高动物抵抗力,防治疾病。这是动物健康生长的保障。 ②调整动物肠道内微生物区系,抑制不利微生物,刺激有益菌,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③使动物肠管壁变薄,提高营养物质吸收率。 ④使肠道蠕动减缓,保证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时间,提高消化吸收。 ⑤增进动物食欲,提高采食量,促进动物发育。 长期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会引起下列问题: ①抗药性问题,畜禽长期使用某一抗生素添加剂后,病源菌产生耐药菌株,这些耐药菌株在一定条件下又能将耐药遗传因子(又称R“因子”)传递给其它敏感细胞,使得某些不耐抗生素的致病菌变成耐药菌株,引起畜禽疾病防治上的麻烦。对于人畜共用的抗生素如土霉素、青霉素、链

霉素等,若出现耐药菌株,就会影响人类疾病的防治效果,造成不良后果。 ②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问题。有些抗生素易被动物肠道吸收,排泄较慢,残留在肉、蛋、奶中。这些抗生素在食品加热或制作中不易被充全“钝化”。有些抗生素有致突变、致畸胎和致癌作用。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选择畜禽专用,吸收差、残留量少的、不产生抗药性的品种。对此作出较多规定的法规有日本的《饲料安全法规》,美国的联邦食品与药物局(FDA)法规等。 ②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以尽可能少的用量达到使用效果。许多抗生素对于预防、治疗疾病及促进生长等不同作用,其剂量明显不同。 ③抗生素的使用期限。动物不同生长阶段使用不同的种类,更要注意停药期,一般在肉畜上市屠宰前7天停止用药。 (二)多肽类抗生素 杆菌肽锌 硫酸粘杆菌素 恩拉霉素 维吉尼霉素 阿伏霉素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就是抗菌药物生产与使用大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严重,WHO 对世界不同地区的监测报告指出,中国全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74%,联合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比率占抗菌药物使用的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就整个国家来说,有50%的人患病时使用抗菌药物,但事实上,只有25%的患者患病时需要使用。近年来,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细菌耐药率上升、新的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我国卫生部为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先后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年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出台,更就是掀起了督查医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热潮。 一、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1、整治前 抗菌药物在我国滥用现象明显,在我院,情况也不容东观。如抽查门、急诊处方时,发现诊断为感冒、发烧甚至有一例诊断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都应用了抗菌药物。根据统计,2011年共抽查了4174张门、急诊处方,使用了抗菌药物处方1499张,占35、91%,属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处方有89张,占5、94%。联用2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501张,占33、42%,联用三种抗菌药物处方的有12张,占0、80%。住院科室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在病历抽查中发现,无论就是哪一类的切口手术都会在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而且很多时候都就是二联甚至就是三联的。住院患者使用率达70%,外科高达97%,更让人难以置信的就是,皮肤科抗菌药物使用率竟然100%,DDD值也大得吓人,192DDD,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为89DDD。抗菌药物用金额占药品使用总金额的37、82%,在医院药品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中,就有3到4个品种就是抗菌药物,其中1到2个品种就是排名前5的,滥用现象明显。 2、整治后 随着一系列整治抗菌药物滥用的相关文件出台,我院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开展了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与治理活动,并陆续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控制细菌的耐药,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2015年1月-8月抽查门、急诊处方7343张,使用了抗菌药物处方1136张,占15、47%,属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2张,占1、06%,联用2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2张,占3、70%,联用三种抗菌药物处方的有12张,占0、26%。根据2015年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结果显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

001.禁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对策

禁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对策 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预防动物病原菌感染及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带来了严重后果,如抗药性、药物残留和畜禽产品品质下降等。由于养殖者盲目使用抗菌饲料添加剂和违禁药品,已造成消费者普遍对我国畜产品安全性表示怀疑。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国外鸡肉的关税从现在的20%下降为10%,加上从国外进口到中国的畜产品安全卫生信任度高,会强烈地冲击中国的养鸡业,因此,生产安全卫生的产品应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合理使用现有的饲料添加剂,逐步减少、直至取消药物饲料添加剂和开发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是今后发展的必须趋势。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关心,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来受到限制和反对,因此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动物促生长剂及保健剂是进一步发展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当务之急。 1、使用抗生素的负面效应 1.1 抗药性问题长期广泛使用抗生素不仅可以使病原菌的耐药菌株数量增加;同时,也可以使正常菌群对该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最显著的例子为喹诺酮类药物,在短短的上市几年中山东所有的地区致病菌对其均产生抗药性。在我国不少地区,为了维持其效用金霉素的饲料添加量已经上升为推荐剂量的2~3倍。在中、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和抗生素应用频繁地区,志贺氏菌几乎100%具有抗药性,四环素类抗生素尤为明显。 1.2 微生态平衡问题畜禽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它们是畜禽在与外界环境,饲料、饮水等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根据它们对畜禽生产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大体将肠道微生物分为有益菌群和其它条件型细菌两类。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有益菌群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可以促进宿主肠壁组织结构的发育,分解抗营养因子,增加某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通过营养与空间的竞争,形成优势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与生长。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在数量,种类以及定植部位上保持平衡,当该种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抑制畜禽的生长,使动物对疾病敏感。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性抗生素,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将抑杀对人类和动物胃肠道的有益菌群,造成机体内菌群失调,从而诱发消化功能紊乱。 1.3药物残留问题这是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争议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最近要求世界各国有关当局要限制对牲畜使用抗菌药,特别要求对治疗肉用畜禽疾病使用的各种抗生素必须要有处方。抗生素的滥用可能产生各种耐药性、导致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并可将耐药性通过食品传给人,产生难以治愈的疾病。 2、国外禁止使用的抗生素和抗菌剂 1973年欧共体规定: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新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三甲氧苄氨嘧啶等不宜作饲料添加剂。1997年4月欧盟禁止使用阿伏霉素;1999年1月禁止使用泰乐霉素,维支尼亚霉素,杆菌肽锌和螺旋霉素作饲料添加剂。从1999年10月开始,欧盟对不少磺胺类抗球虫药也颁布了禁令。欧盟常务食品委员会投票决定,从1999年10月1日起,停止生产和使用三种促进增重的药物添加剂,氯氟苄腺嘌呤、二硝甲苯胺(球痢灵)和异丙硝哒唑。欧盟已经决定从2006年1月起,将目前尚许在饲料中使用的最后4种抗生素(莫能霉素、盐霉素、阿维霉素、黄霉素)也予以禁止使用,这意味着欧盟将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投放任何种类的抗生素。 美国从1997年8月20日起,禁止将氟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药物作为非限制性药物使用。2002年美国食物与药品管理局(FDA)公布了禁止在进口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的11种药物名单,其中包括氯霉素、盐酸克伦特罗、乙烯雌酚、二甲硝咪唑、其他硝基咪唑类、异烟酰咪唑、呋喃唑酮、呋喃西林、磺胺类药、氟乙酰苯酮、糖甙类。 近年来,日本对进口我国禽肉药物残留均进行严格检测,所检测的11种药物种类和最高残留限量分别为:氯霉素(0.05ppm)、磺胺甲氧嘧啶(0.02ppm)、磺胺—6—甲氧嘧啶(0.03ppm)、磺胺二甲氧嘧啶(0.01ppm)、磺胺喹恶啉(0.05ppm)、乙胺嘧啶(0.05ppm)、基夫拉松(别那松,0.01ppm)、尼卡巴嗪(0.02ppm)和其他抗生素。日本还禁止在家禽中使用克球酚(二氯二甲基吡啶酚)、尼卡巴嗪、螺旋霉素、灭霍灵、喹乙醇、恶喹酸、甲砜霉素、氨丙啉、磺胺喹恶啉、磺胺二甲基嘧啶、苯酚类消毒药以及含有磺胺喹恶啉成分的药物。 199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要求停止或禁止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1998年12月又提议在10年内淘汰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目前,联合国FAO、WTO组织及发达国家对使用抗生素的限制越来越严,特别规定人用抗生素不得用于动物。日本政府规定畜禽肉均不得检出抗生素。欧美各国对青霉素、链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等均有极严格的药残限制,甚至完全不准使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对我国出口动物产品的药物残留限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出,已成为世界肉类贸易中重要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之一,这在饲料添加剂和临床投药方面,已对我国养殖业构成重大挑战。因此,开发应用无药残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已迫在眉睫。 3、禁用抗生素类的对策

4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持续改进PDCA

2016年4月份抗生素使用情况检查持续改进 一、抗生素使用情况工作计划(P): 以二甲复审为契机,全力做好抗菌药物的管控工作,做好PDCA持续改进工作,使二甲复审工作改进成果得以延续下去。 预计在3个月(二季度)内实现持续改进,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明显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率有下降趋势,围手术期预防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工作计划: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2、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统计科室抗生素使用情况;3、加强的抗生素使用原则、预防使用抗生素指引培训,要求所有医生掌握,定期并考核;4、对应用抗菌素情况进行监控。 二、实施(D): 1.根据科室情况加强医务人员的宣传培训; 2.科主任、护士长、医疗质量小组、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定期考核,查看落实情况; 3.加强各项制度学习; 4.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5.监督药品使用情况; 6.加强继续教育; 7.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 三、检查(C) 4月份出院病例数104份,本次抽查病例数71份(68.3%),抗菌药物方面:4月份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率:(44/71)62%;①.其中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8/16)50%,②.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率:50%;全部都在0.5h-2h给药;③.I类切口感染率(0/16)0;④.I类切口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38d/8)4.75d(24h),所有病历使用抗生素均超过72小时;II类切口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34d/5)6.8d(24h),III类切口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6d(24h);⑤.治疗用抗菌药物平均天数(159d/32)5d;⑥.所有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历中,包括I、II、III类切口及治疗性使用病历中,均使用二线以上药物,I线药物使用率0%;III级药物使用率4.55%;越级使用抗菌药物比率:34%,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申请术填写率(15/15)100% ;⑦.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病原微生物送检率:(8/28)28.6%;医院感染发生率(3/71)4.2%。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47.68%;⑨.抗生素占总费用比:7.85%,占药费比30.64%。 四、分析、改进措施(A):

2020年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 2018.10

2020年, 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 2020全面禁抗 据悉,在近期举行的中国饲料发展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兽医局局长冯忠武表示,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在2020年全部退出。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公布关于2018-2021年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养殖端减抗和限抗的时间表。 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大势已定,将会给饲料行业和养殖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 近日,据报道,在中国饲料发展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兽医局局长冯忠武表示,近年来,我国兽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合格率持续提高,从2013年的93.37%提高到2017年的97.46%。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持续高位,近5年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均在99.7%左右。不过,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形势严峻,人兽共用的抗菌药耐药性增高,威胁人类医疗资源;动物专用抗菌药耐药性逐年增高,影响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冯忠武还表示,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在2020年全部退出。

链接:药物饲料添加剂是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的兽药,其本质还是兽药。目前药物饲料添加剂中,除了抗菌药类外,还包含部分植物提取物类。 据行业人士分析,添加剂类型中可能不再保留“药物饲料添加剂”这一类型和名称。抗菌药类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纳入兽药管理,不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而植物提取物类则可能会归入饲料添加剂范畴,仍可在饲料中使用。另外,农业农村部在近期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组织制定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确定了各地2018年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养殖场数量。 也就是说,在2020年底以前,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在饲料中消失,不能再用在饲料生产中,只能用在养殖端。而与此同时农业部制定的“方案”也明确了养殖端减抗和限抗的时间表。 全面“饲料禁抗”可能会引发的问题 据前段时间华南农业大学张永亮教授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虽然畜牧业“减抗/替抗”是大势所趋的事情,但是在目前阶段下,如果全面实行“饲料禁抗”,他认为可能会引发以下问题: 第一、养殖业生产水平会下降,养殖成本会大幅度增加;

我国水产饲料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

我国水产饲料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1-10-31信息来源:中国渔业报 一、发展现状1984年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以年均11%的速率增长,远高于畜禽动物2.8%的年增长率。但与水产养殖业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畜禽饲料工业的发展,除挪威等极少数国家外,主要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动物营养来源主要依赖于有限的天然资源,属于粗放型经营方式。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水产饲料的生产、消费也位居世界首位。由于起步晚、投入不足、研究基础薄弱,我国水产饲料工业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人工配合饲料的普及率不足1/3,与我国水产养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1991年我国水产饲料生产仅有75万吨,占我国饲料总产量的2.1%。2004年,水产饲料产量增至880万吨,占饲料工业总产量的12.5%,产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成为我国饲料工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产业。同时,人工配合饲料在水产养殖业中的推广应用,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养殖单产水平和养殖效益,促进了鳗鲡、对虾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产业的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水产饲料整体发展水平低,目前虽已开发了二十几个品种,但开口饲料和其他幼鱼饲料尚未过关,需要从台湾或国外进口。因此,许多养殖生产者选择使用小杂鱼,引发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粗放式水产养殖方式导致资源环境恶化我国水产养殖以滤食、杂食性种类为主,依次为滤食性种类占50%、杂食性种类占26%、草食性种类占12%、肉食性种类占7%、水生植物占5%。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味鲜美、经济价值较高的肉食性种类市场活跃,开发前景看好,海水鱼类养殖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养殖品种生态位高,需要大量的动物营养补充。加之一些品种亲鱼培育及后期育肥或“瘦身”均需鲜活饵料或小杂鱼,造成我国捕捞渔业资源压力加大。据统计,我国水产养殖每年直接用于投喂的野杂鱼400~500万吨,另有3000万吨以饲料原料的方式投喂。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打破了自然生态的食物链,破坏了自然资源,特别是养殖动物“高营养的美餐”消耗了我国近一半的海洋捕捞产量,浪费了大量的经济幼鱼和一些珍贵水生物种,而养殖产品并没有因此提高身价,相反却受到环境污染、养殖病害的困扰,最终以药残、品质等问题受到国内外水产品加工、消费市场的冷遇。因此,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从环境层面,目前的水产养殖饲料利用方式均是得不偿失的。 (二)发展水平低制约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饲料质量是影响生态系统、养殖动物抗病力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据测算,水产养殖新增产值中,科技贡献率为41%,其中饲料应用和技术改进贡献占65~70%。因此,营养全面的优质全价系列饲料的使用和普及是水产养殖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日本、挪威、美国等渔业发达国家养殖的鲑、鳟、鲆鲽鱼和鲤鱼饲料系数已达1.0~1.3的水平,其他鱼类及甲壳类的饲料系数在1.5~1.8之间。而我国除部分品种的饲料系数可达到1.3~2.0的水平,多数品种的饲料系数在2.1~4.0之间,这大大限制了水产养殖效益的发挥。

黄芪多糖 中兽药 替代抗生素 饲料添加剂

芪多素 黄芪多糖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经提取、浓缩、纯化而成的水溶性杂多糖。淡黄色,粉末细腻,均匀无杂质,具引湿性。黄芪多糖由己糖醛酸、葡萄糖、果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等组成,可作为免疫促进剂或调节剂,同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抗应激、抗氧化等作用。 作用机理 黄芪多糖具有刺激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使E环形成细胞数增加,诱生细胞因子,促进白细胞介素诱生,而使动物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用于治疗仔猪圆环病毒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感艾病毒性传染病。黄芪多糖降低感冒发病率50%以上,黄芪多糖与干扰素联合应用可降低发病率70%以上。 主要功能 1、禽:病毒性疾病(如非典型性新城疫、禽流感、免疫抑制综合症、病毒性感冒、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鸭瘟、鸭肝炎、鹅瘟)等; 2、猪:病毒性疾病(如圆环病毒病、高热病、猪瘟、细小病毒病、病毒性肠炎、流性性感冒、伪狂犬)等。

3、结合抗生素对容易复发,易产生抗菌药性的细菌性疾病有特效。如畜禽的大肠杆菌病、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鸭疫李氏杆菌病、坏死性肠炎等疾病。 4、本品能提高未成年禽兽的抗病力,仔猪、幼畜经常添加可减少疾病,促进增重,提高生长率,增加整齐度。 5、作为免疫增强剂及激活剂,能有效的治疗因免疫系统引起的疾病。如免疫抑制综合症,法氏囊、禽流感、白血病、是一种很好的疫苗保护剂、能迅速增加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抗体水平。 6、水产动物:病毒病如草鱼出血病、青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鲤痘疮病、淋巴囊肿病、三角帆蚌痘病以及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等。 黄芪多糖对动物性能的影响 黄芪多糖在仔猪上的应用 1、黄芪多糖作为猪饲料添加剂可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增重率,抑制肠道有害菌群,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及促生长的作用。 2、提高断奶仔猪抗应激,提升免疫功能,加强对外界病原微生物抵御能力,调整消化系统紊乱、预防生长停滞,降低死亡率。 黄芪多糖在生长育肥猪上的应用 1、经常添加可减少疾病,是促进增重,提高生活率,增加整齐度。 2、黄芪多糖注射液可以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干扰素,从而具有广谱抗病毒,促进抗体形成,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猪圆环病毒病、猪流感、蓝耳病等病毒性疾病有一定疗效。 3、改善猪的食欲和提高抗病力,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促进生产性能。 黄芪多糖在种猪上的应用: 有利于种猪的生长繁育功能。长期定期使用,可明显提高种猪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对雌性动物可以使子宫内膜增厚、子宫腔扩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