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项目名称及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及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及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及主要技术指标

项目名称及主要技术指标

一、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医院综合运营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全成本核算子系统)二、主要技术指标

功能模块技术指标

系统管理1、提供标准的审计系统数据接口,为内外部审计提供财务数据,方便审计工作。

2、账套检测,包括三大功能:账套数据统计,概要显示了账套信息和拥有的数据年份,各个期间的数据情况;数据结构检测,检测数据库结构受损情况,如果受损可以选择自动修复,如果操作日志数据量过大,需要清理,也可在此清空;数据内容分析,针对账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检查是否存在错误数据或者矛盾数据,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账套设置1、系统预置了财政部发布新会计制度模板,如公立医院要求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五大类会计科目;

2、支持自定义辅助核算类别设置,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资金来源、往来单位、执行科室、经济分类、功能分类、财政专项、科研专项、教学专项、院区等类别,系统内置了客户、部门、职员三大基本辅助核算类别,并且辅助核算项目之间有严格的耦合关系,为管理者提供精细化财务核算。

3、科目和辅助核算项目支持自由分组,把相同属性的成员设置一个组里,对科目设置辅助核算时,可指定所使用分组,加强了科目的辅助核算控制。在录入凭证时,设置分组的科目只能选择该分组里的成员,方便用户选择,同时也减少选择错误的可能性。在账簿管理,可以查阅科目组和辅助核算

往来管理实现了对企业的应收应付款项分类、汇总、统计与查询。它以账务核算中的凭证资料为中心,针对在账务初始化中设置的往来科目对企业的往来业务进行核算。

固定资产管理1、完全按照《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表》中规定预置资产类型、折旧方法与折旧

年限;

2、实现公立医院资产总账、台账、分类明细账、资产卡片“三账一卡”联动管理

机制;

3、支持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进行资产的计提

折旧自动计算;

4、支持固定资产多资金来源明细核算和计提折旧;

5、支持固定资产多部门使用核算功能;

6、根据新制度要求,系统可以根据资金来源比例登记固定资产原值,按比例分别

计提固定折旧,反映到待冲财政基金、待冲科教项目基金以及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中去;

7、与财务管理集成一体化,固定资产购置、报废和计提折旧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传

递到账务系统中,实现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衔接。

薪资管理1、支持员工档案信息自定义设置,可以对人员档案数据结构进行灵活扩展,满足不同医院的个性化管理的需求。

2、完整的员工档案信息记录,包括人员基本信息、职称职务、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培训信息、家庭成员。满足等级医院和J C I评审的需要。

3、支持人员调动处理,满足医院人员不定时更换科室的需要。

4、支持人员注销处理,当员工离职后,可把该员工注销。

5、支持e x c e l批量数据更新。比如批量更新工资卡号。减少管理员的录入工作量。

功能模块技术指标

成本科室分类成本科室分类支持自定义多级科室分类,根据新制度要求预置了四级成本科室分类

科室编码1、应符合操作办法中规定,临床科室以1开头,医技科室以2开头,医辅

科室以3开头,行政后勤科室以4开头.

2、临床科室需要区分门诊和病房,门诊以01结尾,病房以02结尾.

成本归集

1、提供“财务成本一体化”处理,支持在凭证管理中,自动按科室成本项目对成本数据进行归集。

2、支持从出纳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物资管理、工资管理等系统中自动生成科室成本数据。

3、提供数据采集平台,支持从数据库取数,从外部文件excel导入和手工录入的方式,来形成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

成本分摊

1、通过设置快捷分摊模板,支持管理成本、医技成本、医辅成本、临床成本的多级成本归集和分摊,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

2、可配置的成本分摊方案,自定义多种分摊参数:人员、面积、工作量、收入等多种分摊参数,支持科室间二级、三级、四级等多级分摊模式,满足不同核算和管理需要。

诊次成本及床日

成本

1、支持科室诊次成本及床日成本核算;提供核算报表及收益成本分析的;

2、支持医疗全成本、医院全成本方式下的科室诊次成本和床日成本核算。

成本报表

1、完善的成本分析报表,系统预置了各类新制度要求的成本报表。

2、提供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

3、支持快速自定义各种报表格式。

成本分析

提供对比、结构、趋势等三大类多维度的分析报表。

和国家卫计委<印发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操作办法的通知>要求的十四张报表

一、成本分析:

医疗及药品成本分析表

成本变动性分析表

成本间接性分析表

成本可控性分析表

成本自定义类分析表

二、收益分析:

医院收入构成分析表

医院收支平衡总表

医院收支对比分析表

三、经营分析:

门诊诊次经营分析表

门诊科室保本点分析表

住院床日经营分析表

住院科室保点分析表

四.成本报表

1.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医疗成本)

2.医院各科室直接成本表(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

3.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医疗成本)

4.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表(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

5.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成本构成分析表(医疗成本)

6.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构成分析表(医疗全成本和医院全成本)

7.医院各科室医疗成本三级分摊表

8.医院医技科室分摊行政后勤和医辅成本损益表

9.医院临床科室分摊医技和医辅科室成本损益表

10.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业务收入明细及损益表

11.医院各科室各类人员经费明细表

12.医院各科室其他费用明细表

13.医院临床服务类科室工作量及次均费用表

14.医院基本情况分析表

量本利分析提供各科室量本利分析功能,支持直接成本量本利分析和全成本量本利分析。析医院结余为零的业务量(保本点业务量)及其影响因素。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硬件组成一般包括:CPU(中央处理器)、内存、主板、显卡、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其它外设,有时还有各种专用的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智能卡等,当然还应该有机箱、电源、导线、信号线等基础东西。硬件性能指标:CPU:要看主频(就是xxGHz那个参数),现在还要看核心数(单核、双核甚至四核),架构,步进制程,二级三级缓存,前端总线频率、外频、倍频等等指标。一般都是越高越好。基本总体性能与价格正比(同品牌同类型条件下)内存:容量(512M、1G、2G等),速度(667/800/1066等),技术(D DR、DDR2、DDR3等),现在主流是DDR2 800MHz,质优价廉,但如果是老主板插不上ddr2只能差ddr的,既贵又慢容量又小。所以性能并不和价格正比。主板:主要看芯片组(南桥/北桥),芯片组分为Intel、AMD、SiS、nvidia等多家,不同家的没可比性,现在最多的是Intel和AMD两家。Intel由大致低到高是815、845、865、915、945、P31、P35、P 43、P45等等,还有G31、G43、X38、X48等,目前比较多的是P35、P43、P45;AMD主要的是770、780、790芯片;nvidia有nf520、Mcp78等。上面都是北桥芯片(主芯片),南桥一般是I/O控制类的,一般随北桥档次提升,有ICH7、8、9、10(intel),SB600、7 00、750(AMD)。除此外还要看提供的接口、支持的内存、有没有集成显卡等等。价格除了和芯片有关外,还与生产厂商有巨大关系。比如华硕的P35可能贵于杂牌昂达的P45。性能就不好说了。相同厂家:芯片越先进越好,也越贵;相同芯片组的话,名牌比杂牌贵,性能稳定性可能要好些。显卡:同主板,看芯片。主要有nvidia和ATI(被AMD合并)两家,即俗称N卡A卡。前者主流的产品Geforce6600/7600/8600/9600/9800等,现在卖的最少是8600了,越往后越好;后者主流产品2600/3650/3690/3850/4350/4650/4670/4850/4890等,越后越好。价格和厂商关系巨大。用数字表达性能看以下几点:显示核心频率、显存大小、显存频率、显存颗粒、封装技术等等硬盘:简单说就是看容量、转速、接口(现在都SATA-2了)、缓存等。软件组成:首先要有操作系统(windowsXP/2000/vista等等),然后安装上各种软件就是一个可以使用的电脑了。软件系统一般不做性能比较的。但好的软件应该是:稳定性好、bug少、效率高、代码简洁、兼容性好、界面友好等。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哪些 精品

作业一 1、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下面几项:主频、字长、存储容量、存取周期和运算速度等。 (1)主频:主频即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的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 (2)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它与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有很大的关系。字长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字长长,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就高。字长也影响机器的运算速度,字长越长,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 (3)存储容量:计算机能存储的信息总字节量称为该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的单位还有MB(兆字节)、GB(吉字节)和TB(太字节)。 (4)存取周期:把信息代码存入存储器,称为“写”;把信息代码从存储器中取出,称为“读”。存储器进行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而连续启动两次独立的“读”或“写”操作(如连续的两次“读”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取周期(或存储周期)。 (5)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性能指标。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单位是MIPS(百万条指令/秒)。因为每种指令的类型不同,执行不同指令所需的时间也不一样。过去以执行定点加法指令作标准来计算运算速度,现在用一种等效速度或平均速度来衡量。等效速度由各种指令平均执行时间以及相对应的指令运行比例计算得出来,即用加权平均法求得。 2、说明常见的计算机分类方法及其类型。 [参考答案]: 计算机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处理的信息形式分。可分为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用脉冲编码表示数字,处理的是数字信息,这类计算机是数字计算机;处理长度、电压、电流等模拟量的计算机称为模拟计算机。本书介绍的是数字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2)按字长分。可分为 8 位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等。 (3)按结构分。可分为单片机、单板机、多芯片机与多板机。 (4)按用途分。可分为工业控制机与数据处理机等。 (5)按规模分。可分为巨型机、小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微型机(PC 机)六类。 作业二 1、计算机中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数码?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 一、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山若「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亦即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相互依籁、不可分俐.其中硬件系统是山电子部件和机电装牲所组成的计算机实体.丛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并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数据愉人、数据处理和愉出结果等任务.软件系统是指为计算机运行工作服务的全部技术资料和齐种程序.从本功能足保证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为川户提供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i l'算饥的硬件和软件二者缺一不可.否U不能正常工作。 二、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技术性能指标标志打计算机的性能优劣和应川范l祠的广度.在实际应川中,比较常见的计算机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川位,宇竹、字及字长①位:.位,指一个二进制位,是计算机中所表示的址从本的、址小的效据单元.灿计算机中信息存储的从小单位。O字节:.字节“衍相邻的8个二进制位.址计算机中通用的从本单元。 (1)字和字长:是计算机内部进行数据传递处理的鉴本单位.通常它与计算机内部的寄存器、运算装代、总线宽度相一致“字长”适衍计算机在交换、加工和存放信息时的鼓从本的长度。 (2)速度:计算机中的速度折标可以川主叔及运算速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其中主孩也称 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中时钟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倾华,常以兆赫兹(MHz)为单位.址决定计算机速度的T(要衍标之一。主孩越高,计算机速度越快。运算速度常以征秒百万折令数为单位.这个指标较主预更能直观地反映计界机的速度。 (3)存储系统容员:是指所能访问的存储单元数。存储系统主要包括主存(也称内存》和辅存(也称外存》。存储容址通常以字节(I”为单位.由于存储容址一般都很大.所以实用单位常川T.叮笋节(KB)、兆字节(MB)或占字j5((;13)表示。I KB=1024B.I MB=1024KB.I(;B=1024M1B. (4)可轶性:指计算机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正常I:作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常以平均无故WII.fPi1(MTBF)表示。MTBF烤大.系统性能越好。 (5)兼容性:指计葬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可川于其他多种系统的性能。 (6)性能/价格比:是衡峨计算机产品优劣的综合性指标。性能代表系统的使用价fl,包括计算机的速度、内存容胜、输人愉出设备的配祝及叮铭性等。价格则是衍计算机的冉价。性价比越高.则表明计算机系统越好。 三、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御L作为一种高速、枯确进行信息处理的机器-it有共他机器所无法比拟的诸多特点.梦1纳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达并迷度诀 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运算。现在普通的微R4计算机侮秒可执行几十万条指令.而巨ki机则达到III秒儿!·亿次战至儿(ri亿次的运算速度。随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汁芥机的运算速度还在提高。例如天气预报.山于需要分析大址的

计算机性能指标

计算机性能指标 (1)运算速度。运算速度就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就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 MHz,PentiumⅢ/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 1、5G的主频为1、5 G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就是“字长”。在其她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就是8位与16位。目前586(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 4)大多就是32位,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装64位的了。 (3)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就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运行Windows 95或Windows 98操作系统至少需要 16 M的内存容量,Windows XP则需要128 M以上的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庞大。 (4)外存储器的容量。外存储器容量通常就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与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 G。 (5)I/O的速度 主机I/O的速度,取决于I/O总线的设计。这对于慢速设备(例如键盘、打印机)关系不大,但对于高速设备则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对于当前的硬盘,它的外部传输率已可达20MB/S、4OMB/S以上。 (6)显存 显存的性能由两个因素决定,一就是容量,二就是带宽。 容量很好理解,它的大小决定了能缓存多少数据。而带宽方面,可理解为显存与核心交换数据的通道,带宽越大,数据交换越快。所以容量与带宽就是衡量显存性能的关键因素。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必知)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 计算机功能的强弱或性能的好坏,不是由某项指标决定的,而是由它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硬件组成、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决定的。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来大体评价计算机的性能。 (1)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 MHz,Pentium Ⅲ/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 1.5G的主频为1.5 G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586(Pentium,Pentium Pro,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 4)大多是32位,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装64位的了。 (3)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运行Windows 95或Windows 98操作系统至少需要16 M的内存容量,Windows XP 则需要128 M以上的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庞大。 (4)外存储器的容量。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 G。 以上只是一些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性能指标外,微型计算机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例如,所配置外围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所配置系统软件的情况等等。另外,各项指标之间也不是彼此孤立的,在实际应用时,应该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而且还要遵循“性能价格比”的原则。 追问 信息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1K字节、1兆字节,1G字节,1TB的换算关系 回答 1024电脑的容量单位最小的是Bit,也就是位。而8位为一个字节,也就是Byte。在往上就是KB,MB,GB,TB。 电脑使用的是2进制,即1KB=1024B,1MB=1024KB=1048576B, 1GB=1024MB,1TB=1024GB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硬盘的主要技术指标 在我们平时选购硬盘时,经常会了解硬盘的一些参数,而且很多杂志的相关文章也对此进行了不少的解释。不过,很多情况下,这种介绍并不细致甚至会带有一些误导的成分。今天,我们就聊聊这方面的话题,希望能对硬盘选购者提供应有的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硬盘的内部结构,它将有助于理解本文的相关内容。 图为:硬盘的内部结构 工作时,磁盘在中轴马达的带动下,高速旋转,而磁头臂在音圈马达的控制下,在磁盘上方进行径向的移动进行寻址 硬盘常见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种: 1、每分钟转速(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这一指标代表了硬盘主轴马达(带动磁盘)的转速,比如5400RPM就代表该硬盘中的主轴转速为每分钟5400转。 2、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读取时的寻道时间,单位为ms(毫秒)。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硬盘接到读/写指令后到磁头移到指定的磁道(应该是柱面,但对于具体磁头来说就是磁道)上方所需要的平均时间。除了平均寻道时间外,还有道间寻道时间(Track to Track或Cylinder Switch Time)与全程寻道时间(Full Track

或Full Stroke),前者是指磁头从当前磁道上方移至相邻磁道上方所需的时间,后者是指磁头从最外(或最内)圈磁道上方移至最内(或最外)圈磁道上方所需的时间,基本上比平均寻道时间多一倍。出于实际的工作情况,我们一般只关心平均寻道时间。 3、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这一指标是指当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后,要等多长时间指定的读/写扇区会移动到磁头下方(盘片是旋转的),盘片转得越快,潜伏期越短。平均潜伏期是指磁盘转动半圈所用的时间。显然,同一转速的硬盘的平均潜伏期是固定的。7200RPM时约为4.167ms,5400RPM时约为5.556ms。 4、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又称平均存取时间,一般在厂商公布的规格中不会提供,这一般是测试成绩中的一项,其含义是指从读/写指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读/写时所用的平均时间,包括了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与相关的内务操作时间(如指令处理),由于内务操作时间一般很短(一般在0.2ms左右),可忽略不计,所以平均访问时间可近似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期,因而又称平均寻址时间。如果一个5400RPM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是9ms,那么理论上它的平均访问时间就是14.556ms。 5、数据传输率(DTR,Data Transfer Rate):单位为MB/s(兆字节每秒,又称MBPS)或Mbits/s(兆位每秒,又称Mbps)。DTR分为最大(Maximum)与持续(Sustained)两个指标,根据数据交接方的不同又分外部与内部数据传输率。内部DTR是指磁头与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DTR是指缓冲区与主机(即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DTR上限取决于硬盘的接口,目前流行的Ultra ATA-100接口即代表外部DTR最高理论值可达100MB/s,持续DTR 则要看内部持续DTR的水平。内部DTR则是硬盘的真正数据传输能力,为充分发挥内部DTR,外部DTR理论值都会比内部DTR高,但内部DTR决定了外部DTR的实际表现。由于磁盘中最外圈的磁道最长,可以让磁头在单位时间内比内圈的磁道划过更多的扇区,所以磁头在最外圈时内部DTR最大,在最内圈时内部DTR最小。 6、缓冲区容量(Buffer Size):很多人也称之为缓存(Cache)容量,单位为MB。在一些厂商资料中还被写作Cache Buffer。缓冲区的基本要作用是平衡内部与外部的DTR。为了减少主机的等待时间,硬盘会将读取的资料先存入缓冲区,等全部读完或缓冲区填满后再以接口速率快速向主机发送。随着技术的发展,厂商们后来为SCSI硬盘缓冲区增加了缓存功能(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仍然坚持说其是缓冲区的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预取

计算机性能指标

计算机性能指标 (1)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平均运算速度),是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百万条指令/秒”(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来描述。同一台计算机,执行不同的运算所需时间可能不同,因而对运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时钟频率(主频)、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ps)等。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主频来描述运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频为133 MHz,Pentium Ⅲ/800的主频为800 MHz,Pentium 4 1.5G的主频为1.5 GHz。一般说来,主频越高,运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长。计算机在同一时间内处理的一组二进制数称为一个计算机的“字”,而这组二进制数的位数就是“字长”。在其他指标相同时,字长越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586(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 4)大多是32位,现在的大多数人都装64位的了。 (3)内存储器的容量。内存储器,也简称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需要执行的程序与需要处理的数据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内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计算机即时存储信息的能力。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应用软件的不断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扩展,人们对计算机内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目前,运行Windows 95或Windows 98操作系统至少需要 16 M的内存容量,Windows XP则需要128 M以上的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系统功能就越强大,能处理的数据量就越庞大。 (4)外存储器的容量。外存储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盘容量(包括内置硬盘和移动硬盘)。外存储器容量越大,可存储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装的应用软件就越丰富。目前,硬盘容量一般为10 G至60 G,有的甚至已达到120 G。 (5)I/O的速度 主机I/O的速度,取决于I/O总线的设计。这对于慢速设备(例如键盘、打印机)关系不大,但对于高速设备则效果十分明显。例如对于当前的硬盘,它的外部传输率已可达20MB/S、4OMB/S以上。 (6)显存 显存的性能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容量,二是带宽。 容量很好理解,它的大小决定了能缓存多少数据。而带宽方面,可理解为显存与核心交换数据的通道,带宽越大,数据交换越快。所以容量和带宽是衡量显存性能的关键因素。 另外,带宽又由频率和位宽两个因素所决定,计算公式为:带宽=频率X位宽/8。举个例子,两块核心和显存容量相同的显卡,卡1的显存为DDR3 1600MHz频率和128位宽;卡2的显存为DDR2 800MHZ频率和256位宽。看上去两者显存参数不同,但通过公式计算得出,两者都是25.6G/S的带宽,性能是相同的。 所以,只要了解了本质,无论多么复杂多变的产品,都无法忽悠到我们。 (显存容量): 常见的容量有128M、256M、512M、896M、1G等等。容量越大,能缓存的数据就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掌握) 1. 字长: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字长越长,数据的运算精度和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就越强,他的行使空间就越大,处理速度也就越大。 2. 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即CPU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操作次数,是决定计算机速度的重要指标,频率越高处理速度越快。 3. 内存容量: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时与外存交换数据的次数就越少,因此处理速度越快。 4. 存储周期:存储周期越短速度越快。 5. 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一般以每秒所能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来衡量,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中央处理器的主频和存储器的存取周期。 【例2-27】多选题: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 )。 A.计算机速度 B.字长 C.内存容量 D.分辨率 正确答案:ABC 解析: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字长、主频、内存容量、存取周期和运算速度等。 【例2-28】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MIPS来描述( )。 A.计算机的可运行性 B.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C.计算机的可靠性 D.计算机的可扩充性 正确答案:B 解析:在计算机领域中,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一般以每秒所能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来衡量,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MIPS)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掌握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掌握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和主要性能指标。

1946年,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JohnVon Neumann)提出并论证了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1.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2. 将程序(包括数据和指令序列)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当计算机工作时,能够自动、高效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最重要) 指令: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 程序:有序的指令集合 工作过程:读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3.计算机由五大部件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例2-13】单选题:根据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是( )。 A.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B.磁盘、软盘、内存、CPU、显示器 C.打印机、触摸屏、键盘、软盘 D.鼠标、打印机、主机、显示器、存储器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冯.诺依曼原理,计算机由五大部件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一、中央处理器(掌握) 1.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CPU) 2.组成部分: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从内部存储器(RAM)中取出指令进行分析,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完成各项操作。 运算器:在控制器控制下完成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的部件

CPU主要性能指标

CPU的性能指标: 1.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 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以为认为CPU的主频指的是CPU 运行的速度,实际上这个认识是很片面的。CPU的主频表示在CPU 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而且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因此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3.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

换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 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4.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 运算的速度。 5.缓存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L1 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 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

计算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系统性能指标有两类:一是可用性(见计算机系统可靠性);二是工作能力,即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系统所具有的能力。表征工作能力的性能指标很多,一般随所评价的系统和目标而异,它们是系统性能评价的主要研究对象。 常用的工作能力指标有系统的生产率、利用率和响应特性。 系统生产率指在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信息量。系统或其某一部分的利用率,指在一个评价期间内它的实际使用时间所占的比率。系统响应特性用系统从输入到产生响应之间的时间度量。 描述生产率的指标有指令执行速度、吞吐率等。若计算机有n类指令,第i类指令(i=1,2,…,n)在使用过程中的出现概率为pi,其平均执行时间为ti,则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 tE的倒数即指令执行速度,用每秒百万条指令(MIPS)作单位;pi的集合即指令混合,它取决于计算机的工作负载特性,如反映科学计算工作负载特性的有吉布森混合等。对于具有向量操作指令等复杂指令的计算机,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系统产生的浮点操作结果数代替指令执行速度。还可用高级语言的语句代替指令,或者用有代表性的程序代替语句,可相应形成某种语句混合或程序混合,如用标准检查程序刻画计算机的工作负载特性。 在一个评价期间内,计算机系统完成的所有工作负载,称为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的吞吐量称为吞吐率。工作负载的单位依不同的系统而异,如实

时处理系统为事务,批处理系统为作业等。吞吐率单位则为每秒事务数或每秒作业数。研究和确定性能评价使用的工作负载是一项重要而困难的任务。 响应特性通常用响应时间、周转时间等度量。响应时间指用户输入一个作业或事务结束至输出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周转时间指用户开始输入一个作业或事务至输出结束之间的间隔时间。响应特性是实时处理和分时处理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 此外,还有一些描述计算机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输入输出子系统数据传输率等。 测量技术测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性能评价手段。测试设备向被测设备输入一组测试信息并收集被测设备的原始输出,然后进行选择、处理、记录、分析和综合,并且解释其结果。上述这些功能一般是由被测的计算机系统和测量工具共同完成的,其中测量工具完成测量和选择功能。 测量工具分硬件工具和软件工具两类。硬件测量工具附加到被测计算机系统内部去测量系统中出现的比较微观的事件(如信号、状态)。典型的硬件检测器有定时器、序列检测器、比较器等。例如,可用定时器测量某项活动的持续时间;用计数器记录某一事件出现的次数;用序列检测器检测系统中是否出现某一序列(事件)等。 数据的采集、状态的监视、寄存器内容的变化的检测,也可以通过执行某些检测程序来实现。这类检测程序即软件测量工具。例如,可按程序名或作业类收集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使用量、输入卡片数、打印纸页数、处理机使用时间等基本数据;或者从经济的角度收集管理者需要的信息;或者收集诸如

计算机技术指标

外频:系统时钟频率 INTEL和AMD主流型号外频都是200MHz,INTEL低端(如赛扬和低端的P4)的为100MHz,而少数高端的为266MHz(EE系列),AMD现在大都是200MHz 前端总线(FSB): 前端总线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其频率高低直接影响CPU访问内存的速度。 INTEL平台CPU的前端总线的频率一般成为外频的4倍。 FSB=外频X4 即200MHZ*4=800MHZ FSB 333MHZx4=1333 FSB AMD平台和intel的前端总线不一样,它采用了HT技术(HyperTransport)类似于Intel 平台中的前端总线(FSB) HT总线频率=外频xHT倍频,现在一般AMD的HT倍频为5倍! HT总线= 外频X5 即200MHZ*5=1000MHZ的HT总线 现在高端产品羿龙系列用的是HyperTransport3.0总线技术! CPU缓存(Cache Memory): CPU缓存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 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 短时间内CPU即将访问的,当CPU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 最初缓存只有一级,后来处理器速度又提升了,一级缓存不够用了,于是就添加了二级缓存。现在部分高端产品有3级缓存。二级缓存是比一级缓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的内存,主要就是做一级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临时交换的地方用。 大量使用二级缓存带来的结果是处理器运行效率的提升和成本价格的大幅度不等比提升。举个例子,服务器上用的至强处理器和普通的P4处理器其内核基本上是一样的,就是二级缓存不同。至强的二级缓存是2MB~16MB,P4的二级缓存是512KB,于是最便宜的至强也比最贵的P4贵,原因就在二级缓存不同。 常见二级缓存512K-4M ,平时的赛扬处理器一般比同等P4的二级缓存小一半。所以1.5G 的P4不一定比1.8G的赛扬性能差.区分inter的双核处理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1154981.html,/htm_data/13/0806/40062.html 现市场上interCPU 主要是酷睿2系列的产品了。发展P4--PD--酷睿--PE PD开始后面为双核产品了。PD为最初开发双核,虽然普遍频率高得吓人,但性能高能低效。现在是买不到了!有也不要买!购机请注意。酷睿当然是非常优秀的产品,目前市场上最优秀的产品。只是价格都有点贵。E7200 10月最低都800左右!因为这个价格问题inter 推出了PE处理器。奔腾E也是酷睿构架。只是FSB和二级缓存要相对于酷睿处理器要小!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是指能在一定程度上衡量计算机优劣的技术指标,计算机的优劣是由多项技术指标综合确定的,而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处理字长、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等。 1.机器处理字长 机器字长是指参与运算的数的基本位数,它是由加法器、寄存器的位数决定的,所以机器字长一般等于内部寄存器的大小。字长标志着精度,字长越长,计算的精度就越高。 在计算机中为了更灵活地表达和处理信息,又以字节(byte)为基本单位,用大写字母B表示。一个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位(bit)。 不同的计算机,字(word)的长度可以不相同,但对于系列机来说,在同一系列中字的长度应该是固定的,例如,在Intel 80?8?786系列中,一个字等于16位;在IBM303X系列中,一个字等于32位。 2.吞吐量、响应时间 计算机系统的吞吐量是指流入、处理和流出系统的信息的速率。它取决于信息能够多快地输入内存,CPU能够多快地取指令,数据能够多快地从内存取出或存入,以及所得结果能够多快地从内存送给一台外围设备。这些步骤中的每一步都关系到主存,因此,系统吞吐量主要取决于主存的存取周期。在一个评价期间内,计算机系统完成的所有工作负载称为吞吐量。 响应时间指用户输入一个作业(或事务)至输出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周转时间指用户开始输入一个作业(或事务)至输出结束之间的间隔时间。响应特性是实时处理和分时处理计算机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 3.CPU时钟周期和执行时间 CPU的主频是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一般以MHz或GHz为单位。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其实不然。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同一个系列计算机中,在同样条件下,主频越高,速度越快),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 CPU时钟周期是一个时间的量,主频的倒数就是CPU时钟周期,这是CPU中最小的时间元素。每个操作至少需要一个时钟周期。 CPI(Cycle Per Instruction,每条指令执行需要的时钟周期数)指CPU 的指令时钟数。表示每条计算机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钟周期数。由于不同指令的功能不同,造成指令执行时间不同,即指令执行所用的时钟数不同,所以CPI应该是一个平均值。 CPU执行时间是指CPU全速工作时完成某进程所花费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表明,CPU的性能取决于三个要素:时钟频率、每条指令执行所用的时钟周期数、指令条数(IC)。 4.MIPS和MFLOPS

一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一、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尺寸和显示屏 一般LCD显示器(即LCD屏)的对角线尺寸有以下几种:?、?、??、?、??就。 本机为15(304.1×228 .1mm)。 现在的LCD显示屏均采用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显示屏(TFT Active Matrix Panel)、所有 R、G、B 像素中的每一个颜色的像素均由1 个TFT(薄膜晶体管)来控制,数百万个TFT构 成一个有源矩阵,成为LCD屏。 2、点距 水平点矩指每个完整像素(含R、G、B)的水平尺寸,垂直点距指每个完整像素的垂直 尺寸。例如本机采用1024×768个像素的LCD屏,尺寸为15(304.1mm×228.1mm),则水平点距=304.1mm÷1024=0.297mm,垂直点距=228.1÷768=0.297mm。 3、分辨率、刷新率(场频)、行频、信号模式 LCD屏的分辨率是指液晶屏制造所固有的像素的列数和行数,如1024×768(多为?,能 满足XGA信号模式要求),800×600(多为?,能满足SVGA信号模式要求。)分辨率越高, 清晰度越好。刷新率即显示器的场频。刷新率越高,显示图像的闪动就越小。 LCD显示器的最高场频和最高行频,主要由液晶屏的技术参数所决定。本机的LCD屏 允许的最高行频为80KHz,最高场频为75Hz。 在LCD显示的分辨率、行频和刷新率确定后,其接收的最高信号模式就明确了,现 LCD显示器一般有以下2种产品,本产品属第一种。 15 XGA 1024×768 75Hz 60KHz (行频60KHz、场频75Hz) 17 SXGA 1280×1024 75Hz 80KHz (行频80KHz、场频75Hz) 4、对比度 对比度是表现图象灰度层次的色彩表现力的重要指标,一般在200∶1~400∶1之间,越 大越好。 5、亮度 亮度是表现LCD显示器屏幕发光程度的重要指标,亮度越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2之间,越大越好。就越强。一般在150~350cd/m6、显示色彩 LCD显示器的色彩显示数目越高,对色彩的分辨力和表现力就越强,这是由LCD显示 器内部的彩色数字信号的位数(bit)所决定的。本显示器内采用的是R(8bit)、G(8bit)、 B(8bit)的数字信号,则显示色彩数目为28×28×28=224=16.7M。 7、响应时间 由于液晶材料具有粘滞性,对显示有延迟,响应时间就反映了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的 发光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它由两个部份构成,一个是像素点由亮转暗时对信号的延迟 时间tr(又称为上升时间),二个是像素点由暗转亮时对信号的延迟时间tf(又称为下降时 间),而响应时间为两者之和,一般要求小于50ms。 8、可视角度 可视角度是指站在距LCD屏表面垂线的一定角度内仍可清晰看见图象的最大角度,越 大越好。 9、整机功耗 一般要求工作时≤30W,省电时≤3W。 10、其它:安规认证CCC、UL、 二、电路工作原理提要 1、PC机输出的RGB模拟信号经GM2121A/D转换器变为8bit(位)的数字信号,送往

ICP-MS主要技术指标

ICP-MS主要技术指标 性能指标: 1 仪器应用要求 本仪器要求能适用于应用领域广泛的各种样品的元素分析和同位素分析任务。 仪器要求符合美国环保署标准方法EPA200.8 ,EPA6020,英国NS30 等国际标准要求2. 仪器工作环境 2.1工作环境温度:15-30℃. 2.2工作环境湿度:< 80% (无冷凝) 电源:power supply 单相200-240V ,50 Hz 3. 仪器规格: 3.1 仪器硬件; 3.1.1 雾化器:高耐盐,高精度,高效率同心雾化器, 3.1.2雾化室:小死体积,低记忆效应,配置Peltier 半导体制冷装置对雾化室制冷控温,雾化室制冷温度控制要求可以达到≤ -10 0C 3.1.3 接口:Ni材料锥口,口径要求足够大,以便耐样品溶液所含的基体。样品锥口口径1.1 mm, 截取锥口径0.75 mm。 3.1.4 质量流量计:等离子体气,辅助气,雾化气三路质量流量计 3.1.4 ICP 源:27.12 MHz 固体晶体稳频RF 发生器,频率稳定性< ±0.01% 3.1.6 RF 功率稳定性< 0.01% 3.1.7 真空系统: 3.1.7.1快速三级高真空系统:工作时真空度<2×10- 6 乇, 3.1.7.2从大气压开始抽至可工作的真空度的时间小于20分钟。

3.1.8. 离子光学:低背景的离轴四极杆质谱仪系统 3.1.9 四极杆:Mo 质四极杆, RF频率2.0 MHz 3.1.10 四极杆质谱仪是可靠的免拆洗系统 3.1.11 脉冲模拟双模式同时型电子倍增器, 3.1.12 可以在一次样品测试中同时完成扫描和跳峰分析 3.1.13 等离子体炬位调整: 由计算机三维(X,Y, Z 方向)控制 3.1.14 数据采集:拥有60000道以上的多通道数据分析系统,以适应瞬间信号分析要求3.1.1 4. 质谱范围:2-255amu 3.1.16 仪器分辨率在一次样品分析中可变,以便通过变化分辨率降低干扰,扩大分析元素的浓度分析范围 3.2 软件: 3.2.1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多任务,多用户系统软件 3.2.2 全自动分析功能(启动关闭仪器,炬位调整, 等离子体参数, 离子透镜, 其它技术模式切换等) 3.2.3 瞬间信号分析软件以便与色谱或激光进样系统等连用。 3.2.4 实时数据显示,和实时报告显示 3.2.4拥有智能化软件包括:智能进样时间和智能冲洗时间,QAQC 软件,智能谱图解释软件, 4 仪器功能要求 4.1 定性分析 4.1.1带智能谱图解释 4.2 半定量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