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资本主义从中兴到末路 - 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初中历史

资本主义从中兴到末路 - 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初中历史

资本主义从中兴到末路 - 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初中历史
资本主义从中兴到末路 - 川教社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初中历史

资本主义从中兴到末路

一、解放思想

1、文艺复兴

时间:14—15世纪

兴起原因: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资本主义上产方式萌芽(首先在意大利)

性质:新兴的反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

范围:意大利发展整个欧洲

意义: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

3

发展。我国在近现代史上有那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①新文化运动。作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列主义的传播。②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作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血腥的资本积累

(一)开辟新航路

1、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西欧人对黄金白银的贪婪欲求;③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交通要道。

2、著名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罪恶的殖民掠夺

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1世纪最大的殖民帝国)

英国的殖民大国之路:16世纪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成为世界头号的殖民大国 (三)、灭绝人性的三角贸易

西欧人进行三角贸易的原因:①美洲劳动力的紧缺;②暴利的驱使。

(四)能力训练: 材料一1992年,哥伦布开辟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500周年,欧洲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为他树碑立传,但美洲的印第安人则打出“你们的庆祝是我们的苦难”的标语以示抗议。 材料二右下图是印尼爪哇为纪念郑和而建的三宝庙

1、欧洲人和印第安人多哥伦布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 答:哥伦布开辟通向美洲的航路,为欧洲人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获得了大量的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欧洲殖民者的血腥掠夺与屠杀,造成了印第安人的贫困和文化的中断。因此欧洲人与印第安人对待哥伦布的态度完全不同。

2、造成印地安人对哥伦布与爪哇人对郑和的不同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哥伦布到美洲是为了掠夺财富,郑和西洋建立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 三、夺取政权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1、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2、英国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的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过程:1、推翻封建政权,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2、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到英国

继承王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3、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意义: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

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二)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1、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殖民点)美利坚民族形成;2、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

了北美英属殖民地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加剧。 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大事年表:

1775年:1、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爆发;2、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武装抗英宣言,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1776年:1、大陆军把英军赶出波斯顿;2通过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转折点)

1781年:约克镇大捷

1783年:英美订立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以华盛顿为主席的制宪会议制定了联邦想法,规定由各州组成联邦制国家。

政府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机构组成。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互相制约。

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独立宣言》的意义: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志,成为北美人民争取独立的旗帜。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的名义宣布,人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马克思称它为“第

一个人权宣言。”

(三)法国大革命

原因:封建专制严重阻碍的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拿破仑帝国:1799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加冕称皇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帝国覆灭。

拿破仑的功过:1、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2、通过对外战争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广到占领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3、对外战争给被占领区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也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四)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独立后的领土扩张方向:自东向西,史称“西进运动”

爆发原因:北方发达的资本主义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矛盾集中尖锐,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成了矛盾的焦点。1861年南方挑起战争。

转折点:1863年北方取得葛底斯堡大捷。

北方取得胜利的原因:1、先进的制度战胜落后的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不然;2、北方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鼓舞了广大人民参加革命的热情,扭转的占局。

意义:南北战争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

小节——重要文献

(五)改革的浪潮

俄国1861年的改革

原因: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

改革内容:①宣布农奴获得人生自由;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土地,但须高价购买。

意义:俄国1861年的改革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不足: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

改革前与中国戊戌变法前的相似点:①都曾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②都遭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最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美国

原因:①幕府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西方列强的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改革内容:①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英集权;②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③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④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⑤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不足:改革不彻底,保留的大量的封建残余。

(六)小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途径:①资产阶级革命;②独立战争;③自上而下的改革

四、压迫者的反抗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拉丁美洲的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

爆发原因: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领导人:玻利瓦尔(南美解放者、委内瑞拉的祖国之父)、功绩:1、建立大哥伦比亚共和国;2、解放秘鲁、玻利维亚

(二)印度反英大起义

1、1857印度土兵发动起义

2、英雄:章西女王

(三)无产阶级的斗争

1、宪章运动

内容:提出以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人民宪章》

意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①时间—1848年;②内容——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按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③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3、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国

际歌》,比尔.狄盖特作曲激励无产阶级为自由解放而奋斗。

五、科技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起始国——英;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2、重要发明

3

英国:19世纪40年代、19世纪60——80年代法、美、德、俄。

4、意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加重了这些国家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标志:1、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2、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

3、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为电能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的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现象

特点:1、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2、几个先进的国家几乎同时发生,规模大、范围广、发展迅速;3后起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影响:1、大大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2、产生垄断组织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3、英、法、美、日、俄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主要领域: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电脑)、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技术、新材料技术

主要成就:1、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2、1957年苏联把第一课人造卫星送上太空,1961年成功进行宇宙飞船载人太空飞行;3、1969年,美国把人送上月球。特点: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影响:1、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技术和软件业的兴起是知识经济形成的标志

六、狗咬狗

(一)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发展状况:英国、法国缓慢,美国、德国发展迅速,工业产值跃居世界一二位。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的时间:20世纪初。

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德法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三国同盟: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形成的危害: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集团疯狂展开扩军备战,把人类推向世界大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

关键战线:西线

重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

加速战争结束的原因: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推出帝国主义战争;2、美国对德宣战;3、各国纷纷爆发革命。

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打垮了一批帝国主义国家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3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4、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七、实战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

(一)材料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中指出工业革命后带来的“交通的极其便利”具体是什么?

答案:发明火车、汽船

2、材料一中资产阶级除了用商品的低廉价格(重炮)来征服其他一切民族外,还有什么手段?它用怎样的手段企图征服中华民族?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①通过战争进行血腥的掠夺;②发动侵略战争、强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等;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材料一中提到的“卷进文明中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里的“文明”、“世界”是什么?

答案:资本主义社会

4、在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的过程中,中国和日本遭遇了怎样相同的命运?日本是怎样摆脱这种命运的?日本在走向强盛后参与和发动了哪些侵略战争?

答案:1、都遭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2、明治维新。3、①甲午中日战争;②八国联军侵华;③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二)材料一:大约150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最终使日冬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但后来日本却走上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邪路。

材料二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三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日益尖锐,形成了英、美、日三国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的新局面,其中美日矛盾尤为突出。列强希望召开新的国际会议来缓和彼此间的矛盾。

——摘自岳麓版九年级上册15页材料四右图尼克松总统访华

1、材料一、材料二放映了日本和美国各

自的国家都出现了危机,日本出现的危机

与美国有无关系?为什么?它们分别是

怎样解决危机的?

2、为解决材料三中的矛盾,召开了什么

国际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那一条约和

中国密切相关?你如何看待这一条约?

3、美国、日本共同参与那一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怎样严重的后果?在那次战争中,日本又成了美国和我国共同的敌人?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的对日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使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历史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更本原因是什么?

5、列举中美关系史上的敌对和合作的例子各一例,说说怎样的中美关系才是最好的?谈谈理由

2021年初二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范本

初二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范文 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里豆花问答网给大家一些关于初二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 初二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八年级2班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2、长远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辩证认识,倡导学生向伟人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课标要求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四十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四十 第1题【单选题】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是在( ) A、266年 B、280年 C、316年 D、263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 A、挟持汉献帝 B、在官渡大败袁绍 C、在赤壁被打败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是( )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司马迁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所呈现的特点是( ) A、封建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B、政权分立、民族融合加强 C、封建国家首次出现大一统 D、封建国家的初步形成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神灭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三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刘备定都成都,国号蜀 B、三国的分裂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C、曹操在洛阳称帝,建立魏 D、孙权于222年称王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张旭、顾恺之、李白 D、张旭、顾恺之、杜甫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是( )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在江苏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青瓷器具,烧制技术达到很高水平,专家推测这些青瓷应当是人们当时日常生活用具,普遍使用,据此推测这些考古发现应是哪一时期(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两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图《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初三历史说课稿【三篇】

初三历史说课稿【三篇】 1、本节课的出处和作用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历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最后一课,也是世界古代历史部分的最后一课。本课从“杰出的科学家”、“文学与戏剧”和“建筑”等方面的几个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昌盛,也是对人类古代文明的总结。 科技和文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丰富多彩的古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成果是古代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古代东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还为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习本课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2、教学重点难点 ①根据古代文明的发展这个主题,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和他的主要贡献、《荷马史诗》、《天方夜谭》、麦增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之所以把它们作为本课的重点,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了解这些科技和文化成果,体验古代文明的辉煌,充分感知古代人们的智慧与创造性,突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持续“发展”这个主题。这也符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理解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树立准确的国际意识”,“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态度”的要求。 ②本课教学难点是:古代世界东西方建筑出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和对建筑艺术的发展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社会生活、思想观点的变化的理解。

建筑艺术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和社会变化的见证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建筑是多姿多彩的,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学习“建筑”一目时,因为初中阶段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上的图片对麦增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高大、雄伟、庄严的特点有比较直观的了解,难以挖掘教材隐含的信息,即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就需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实行升华才能准确把握本课主题。 二、学生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为年龄的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现阶段,他们对抽象的、理论化的历史知识难以认知,而对形象、生动、具体的、有趣味性的和贴近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历史知识易于且乐于接受。在本课的学习中,初三学生对古代科学家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和古代文学与戏剧的代表作品,易于掌握和提起学习兴趣。 但初中学生毕竟还没有完全具备历史思维的水平,他们的思维往往存有分散性和孤立性,不能有机地实行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中外历史的比较。在学习“建筑”一目时,探寻东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主要原因超出了初中学生有限的知识和思维水平范畴,需要教师化繁为简用更加直观的方法协助他们获得新知。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规划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水平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建筑麦增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基础知识。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六十二

2019年精选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习题精选六 十二 第1题【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首先出现在北宋的( ) A、中原地区 B、浙江地区 C、云贵地区 D、四川地区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当时我国经济重心在南移了。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代中后期,最终完成于( ) A、五代十国

B、北宋 C、南宋 D、元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中心从黄河流域转移至( ) A、海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太湖流域 D、淮河流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 A、手工业发展情况 B、商业发展情况 C、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农业发展情况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宋代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商务部 C、贸易部 D、海关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历史文物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文物对我们了解宋元海外贸易兴盛有帮助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③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③篇.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已经有所了解,对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基本熟悉,基本掌握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技巧。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头疼的是历史时间的记忆和掌握,这个需要引导和理解记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引导他们走进历史,爱上历史。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课程一共包括三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本单元课文在讲中外友好交往的同时,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列举经济发展成就的时候,没有忽略“闭关锁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隐忧。这种设计,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川教版九年级初中历史教学随笔

川教版九年级初中历史教学随笔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 不足也。”对于我们老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 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老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 “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 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老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 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 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 败的学习者。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老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老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 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 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 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 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老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 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老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 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 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 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 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 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应该认准自己 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 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 青于蓝” 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

一套特色鲜明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评价

一套特色鲜明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评价 [编者按]川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实验教科书,悄然走向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着实给了历史教育界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人们于是不禁感慨系之——可不能再用偏安一隅的老眼光看待川教版了:川教版,还有岳麓版,继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人教版之后,以崭新的姿态加入历史新课程实验的行列,无疑是颇值得欣慰的历史课改盛事。就说川教版吧,尽管与其他版本一样,正在成长的她,不足之处或许难免,但是认识她的人,可能都会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原来她的确有些特别,她的课程理念、她的内容选择、她的编写体例、她的图片配置……。川教版究竟如何,还是让最有发言权的读者(使用者)去评说吧。 顺便提及,课改绝非课程专家(包括课标制订者、教科书编者和教育研究者)的事,决定课改成效的关键,其实是广大教师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支持了课改,课改本身的当务之急,正是如何帮助教师理解自己所期待的教育改进,并愿意对此作出承担。而本刊要他的,恰恰是对这种承担的分担,毋宁说这是一种更神圣的承担。同仁们,让我们同舟共济: 由龚奇柱先生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下册(以下简称“川教版历史教材”)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并于2003年秋季在全国部分省市进行实验。作为历史教材改革的一个新成果,川教版历史教材的出版和试用,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历史教材建设朝着“丰富性和可选性的方向发展”。 据川教版历史教材《后记》等资料介绍,该书编写组由大学教授、省市教科院(所)研究员和中学特级教师等组成,阵容整齐,结构合理。主要编写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参与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工作,并编写了多种乡土历史教材和选修课教材,积累了丰富的中学教材编写经验。这些都是编写组的优势。但是,编写组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教材必须按教育部制订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而“课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深入学习和认真理会。另一方面当编写工作启动时,北师大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均推出了《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并得到各方好评。在这种形势下,要另编一套能为国家教材主管部门首肯,教材审查专家认可,广大师生欢迎的教材,难度之大可以想象。编写组十分清楚,关键在于教材的质量和特色。质量是教材的生命,特色是教材存 在的理由,川教版历史教材必须是特色鲜明的高质量的教材,否则它就没有出世的必要和存在的价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编写组追求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川教版历史教材称得上是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好教材。 川教版历史新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一、使用群体定位科学合理 教材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作为遵循“课标”编写的国家级教材,川教版历史教材无疑要适宜于全国各地学校使用。但是,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情况很不一样,“全国学生一套书”,既不符合教育的规律,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需要不同的教材,应有不同特点的教材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要。这也是国家实施教材多样化策略的出发点。 基于此,教材使用者的定位问题也就提出来了。在多种教材并存的情况下,川教版历史教材对使用者作了如下定位:适合全国各地学校、尤其适合中西部地区学校使用。 根据这一定位,川教版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除体现“课标”的理念,遵循“课标”的要求外,还注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第十三课 西汉的兴盛]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七十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十三课西汉的 兴盛]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七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B、经过汉武帝的统治,西汉国势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C、汉武帝时期,废除了摧残身体的酷刑 D、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局面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秦朝灭亡后,自称“西楚霸王”的是 A、刘邦 B、项羽 C、陆贾 D、范增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当时经济困难 C、重视“以德化民”

D、当时人心思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乾隆帝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于( ) A、咸阳 B、洛阳 C、长安 D、巨鹿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原因:西汉初,统治者奉行“______”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还在长安兴办______,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影响:从此,______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答案】: 【解析】: 第7题【问答题】 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 【答案】: 【解析】:

历史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基础知识】 一、开国大典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容:①任命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____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__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②会议发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代表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同一切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2、开国大典: (1)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2)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志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 3、中华人民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从此站立起来,___________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国际意义: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人民国成立的历史结论(中国革命胜利原因) (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历史的结论。 二、和平解放 1、时间及标志:_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的签订。 2、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也使人民摆了,为的给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基础知识】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有三个:、、 一、抗美援朝战争 1、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 2、开始:年10月,中国人民军在的率领下入朝作战。 结束:年7月,美国被迫同中朝人民军队的代表在签订《》。 3、历史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保卫了,空前提高了。 4、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典型英雄人物:和。 5、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土地改革运动 1、土地改革的目的:为了; 2、时间:1950年6月到1952年冬 3、依据《》 4、带来的变化:废除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使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促进了。 三、镇压反革命运动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川教版习题精选六十二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川教版习题精选六十二 第1题【单选题】 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 ①法国大革命 ②俄国1861年改革 ③美国内战 ④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只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欧洲范围的革命”属于( ) A、资产阶级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工业革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B、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 C、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D、1688年宫廷政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某文件颁布后,英国国王的誓词也发生了变化(如图),该文件是( ) 有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法典》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只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欧洲范围的革命”属于( ) A、资产阶级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工业革命 D、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 A、拿破仑发动政变 B、处死路易十六 C、攻占巴士底狱 D、颁布《法典》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面是法国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②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③雾月政变④热月政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①④③②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小华同学正在通过因特网下载来克星顿枪声、《独立宣言》、约克镇战役、1787年宪法等资料。由此我们可判断小华同学在学习和探究的主题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内战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历史兴趣小组编写了一个历史短剧——《1789年7月l4日,不同寻常的一天》,准备在元旦晚会上演出。在设计的台词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川教版初中历史教学网教案试卷

成都一中上学期期末测试 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25个,每个2分,共50分) 1.右图所示,创造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2.如果让你考察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的源头,你会选择去() A.伊拉克B.希腊C.英国D.意大利 3.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4.下列历史名词与当今的意大利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布匿战争B.丕平献土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 5.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文学名作是() A.《荷马史诗》B.《俄底浦斯王》C.《天方夜谭》D.《马·可波罗行纪》 6.有一天,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地坐进澡盆的时候,谁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发呆,忽然高兴地叫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请问他找到了哪一科学定律() A.万有引力定律B.杠杆定律C.浮力定律D.力学三定律 7.下列著名建筑中,其风格属于哥特式建筑的是() A.中国故宫B.麦加清真寺C.罗马圆形大剧场D.巴黎圣母院 8.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封闭和孤立状态,把旧大陆与新大陆联系在一起,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步是()

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9.在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中,西欧航海家探寻到的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有()A.1条B.2条C.3条D.4条 10.某班历史复习课讨论哥伦布活动及其历史作用时,出现了以下四个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他是世界历史上进行远洋航行的第一人B.他实现了环球航行 C.他第一个发现了美洲大陆D.他的航行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11.右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 的遐想。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妇女解放 B.改革创新 C.民主科学 D.人文主义 12.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下面四幅美术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 13.历史上,曾经极大地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运动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②基督教的创立③中国新文化运动④中国戊戌变法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4.《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A.法律取得至高地位B.查理二世复辟结束 C.英国成立了共和国D.国王不能随便征税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4课 世界经济的奇迹教案 川教版

第4课世界经济的奇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教学难点对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理解 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原因的分析 教法学法: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分析: 第4课《世界经济的奇迹》作为阅读课文,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持久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我国的工业建设,铁路、公路、桥梁建设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材料。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增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稳定的重要措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又强调我国把实现可持续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写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又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重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根本点,从而反映党和国家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巨大努力。

导入新课: 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集会议在北京举行。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取得的成就。“ 通过一系列图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表》《我国工业产值比较表》《1979~1997年爱祖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年均增长率比较表》《新中国成立以来钢、煤、原油增长示意图》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创造了哪些世界奇迹? 1: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吃饭问题。 2:钢产量从1996年起连续突破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首位。2003年达2.2亿多吨,令世界瞩目。 3:大庆油田稳产高产20多年。 4:水电工业取得辉煌成就——二滩电站、三峡水电站(2009年全部竣工)。 5:铁路骨干网络建设成就——亚欧大陆桥、京九铁路。 6: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003年跃居世界第二位。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因为它体现了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可总结为: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 1、西部落后的一些表现: 以1998年为例,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4%,不足中部地区的1/2和东部地区的1/4;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59元,比东部和中部地区低7374元和1240元; 每百平方公里土地铁路和公路里程分别为0.55公里和6.97公里,比全国平均水平少0.87公里和6.35公里,比东部地区少2.76和28.5公里; 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收入4305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53元; 人均消费支出355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82元,低于东部地区1678元…… 2、东北地区老工业出现的困境: 2002年,东北三省共有3346家企业发生亏损,占29.9%;有1228家企业的盈利为零,占11%;有1580家企业的盈利在10万元以内,属微利企业,占14.1%;有1755家企业的盈利在10--50万元之间,占15.7%;有823家企业的盈利在50--100万元之间,占7.4%;盈利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

最新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分为三个板块,每个板块包含不同的领域,具有丰富的知识,需要学生全面了解,但学生学历史的时间有限,因此历史课堂的任务繁重。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的优秀教案1 亚非拉的奋起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三、教学要点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1、印巴分治 2、印度经济的发展 3、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二战后非洲掀起民族独立浪潮 2、非洲民族独立的四个阶段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有前几课我们了解的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而且也使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人民深受鼓舞,纷纷掀起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亚非拉不仅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而且使资本主义列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宣告瓦解。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新课讲授】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1、印巴分治 师: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印度是如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曾经发生国哪些的反英斗争? 生: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被英国完全占有,1858年英王派总督管辖印度,直到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结束了对印度长达277年的侵略和近200年的直接统治历史。印度自1857年进行反英民族大起义失败后,先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次大战后、二次大战后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直至最终获得独立。 师:众所周知,英属印度殖民地不单单包括现在的印度,还至少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那为什么英属印度殖民地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陷入分裂? 生:印巴分治、蒙巴顿方案的提出。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殖民地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英国无力应付,只好打算让印度独立。1947年,英国驻印度的新总督蒙巴顿上任。在6月3日向英国议会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史称《蒙巴顿方案》)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出任第一任总理。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印度与巴基斯坦成为两个独立的国家。但是,1971年12月3日,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在联合国干预下,12月7日双方停火,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现在的孟加拉共和国。 2、印度经济的发展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巩固第二十八篇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巩固第 二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 ) ①张仲景②华佗 ③李时珍④宋应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 A、春秋 B、战国 C、秦 D、东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在这两部著作中均有记载的史实是( ) A、秦国统一六国 B、东汉建立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隋朝开凿大运河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四大发明在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 )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中国航海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如图,它反映了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 A、造纸 B、炼铁 C、纺织 D、制瓷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平平同学在学完七年级历史上册后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 B、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C、《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D、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它就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文物就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能够反映秦朝历史的是( ) A、 B、 C、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川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

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刘营初中龚琴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八年级2班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 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比上学期有所上升。 2、长远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引领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的辩证认识,倡导学生向伟人学习,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课标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并分析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客观地论证历史事物;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四、教材简介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课后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李阳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于(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小说《西游记》叙述的是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唐僧”和“西天”分别是( ) A、鉴真、日本 B、玄奘、天竺 C、法显、天竺 D、阿倍仲麻侣、日本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17年是中印建交67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那烂陀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自己见闻亲自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 学的重要典籍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