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建平西校“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课题组(刘明诚执笔)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2010年12月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以识字者为总体样本计算,5年来中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每月至少读一次书”的民众比率从1988年的六成降到2010年的52%,在识字率、所得收入皆较高的城镇居民、读书率也不增反降:由1999年的77.4%降为2010年的69.6%。那么,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怎样呢?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是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的阅读过程。刚刚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指明了方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过去一直比较含糊、说不清道不明的课外阅读有了明确的量化要求,其中六至九年级的课外阅读要求是:(1)能自觉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四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2)能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报刊文章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作品,四年的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3)能独立阅读课外浅易的文言诗文。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积累,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读懂文言诗文的内容;(4)能自觉做读书笔记,逐步形成专题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既然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要摸清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个中原委,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为此,2011年11月起我们针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兴趣、认识、方法和学生对二期课改试验教材的评价及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阅读情况,精心设计了27道题的问卷,对六至九年级的1500名同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共收回调查表1421份,其中六年级364份,七年级343份,八年级151份,九年级563份;男生726份,女生695份,并按年级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

一、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

一是关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这方面设计了“每周用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和

“在什么时间看课外书”两个问题。调查显示,“4至8小时”的最多,“2至4小时”的次之,但各年级有明显差异,六年级“8小时以上”的比例较高,达44%,六、七年级“2小时以下”的无,八、九年级“2小时以下”的分别为29%和24.7%。相比较而言,八年级“8小时以上”的比例最低,“2小时以下”的比例最高。就时间安排来说,大多在“周末和假期看”(44%)和“一有空就看”(37.4%),13.7%的同学在“晚上写过作业后看”。值得关注的是有7.7%的同学认为“根本没时间看”,六、七、八、九年级的比例分别为8%、0.8%、13.2%和10.3%。

二是教师和家长对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态度。调查显示,有65.4%的教师支持,28.7%的教师“平时支持,学习紧张时不支持”,5.9%的教师不支持甚至反对。家长中48.2%的支持,47%的“平时支持,学习紧张时不支持”,另有4.8%的家长不支持甚至反对。可以看出家长“平时支持,学习紧张时不支持”的比例远远大于教师,说明家长对孩子升学的焦虑程度超过教师,在孩子课外阅读的问题上更具功利性。甚至还有 4.8%的家长把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对立起来。在“老师是否向你推荐书”的问题上,积极推荐和推荐的教师占72.3%,有时推荐的21.6%,不推荐的占6.1%。

其实,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应作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和“以写作文法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而应像蜜蜂采蜜那样广读博览。

三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目的的认识及其作用。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目的的认识(复选)”上,统计表明,为了“增加知识”的最多(50.6%),为了“提高语文水平”的次之(40.9%),30.2%的同学是为了“休闲娱乐”,为了“陶冶情操”的占27%,为了“学会处世”的占12.8%。在“认为影响课外阅读的原因”上,有60.5%的学生认为因为“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其次是“课外”阅读(30%),8.2%的学生是因为“老师没有要求”,7.7%的学生是因为“没有书籍来源”,另有2%的学生因为“根本不感兴趣,不如看电视或者上网有趣”。在“影响你人生志向的书”的调查中,学生认为最多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迅全集》、《爱的教育》、《名人传》、《傅雷家书》、《三十六计》、《傲慢与偏见》等等。在“究竟这些书影响了

你哪些方面(复选)”的调查中“使你增强了毅力”、“给你树立了榜样”、“增强了你的自信”“使你确立志向”四个选项旗鼓相当,各占三成多。

四是学生课外阅读时采取的方法。在“课外阅读时是否记阅读笔记”上,“偶尔记”的占55%,“经常记”的占13.8%,“不记”的有31.2%。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没有养成记阅读笔记的习惯。看来,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要花大力气进行指导,提出要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读促思,以读助写。使学生通过阅读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另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选读课外书。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而且不同的课外书有不同的读法,源头的书要精读,有些可以泛读,有些则只需浏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读书效率,利于健康成长。

五是关于课外阅读的数量、来源及用于购书的费用情况。统计表明,一学期课外阅读的数量在10本以上的占26.2%,5—10本的占30.8%,1—4本的占42%,不读课外书的有 2.7%。课外书籍的来源中,71.7%是“自己买的”,其次是“向同学借”和“从图书馆借的”,也有“在街上租的”和“在网上看的”,但比例不大。说明图书馆、阅览室在学生课外阅读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大。在学生和家长订阅报刊杂志方面,30.5%的家庭在三种以上,56.9%的家庭有一至两种,但也有12.6%的家庭没有订阅任何报刊杂志,说明这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不认为课外阅读对学生的成长是必需的。至于“每年用于购买课外书的钱数”,“100元以上”的占56%,“50至100元”的占32%,“50元以下”的占12%。在“读书的渠道和购书的主要原因”(复选)上,“自己逛书店”的最多(71.8%),其次是“听到同学议论”(26.5%),再次是“喜爱书的作者”(16.8%),“看到报刊介绍”的也有13.6%,“听到老师介绍”的占8%。说明老师向学生推荐新书的力度不够。

二、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

调查问卷中有六个问题涉及到初中生的阅读兴趣。

一是最喜欢读哪类书。针对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和状况,共提供了14个选项。按统计比例大小依次排列的顺序是(1)卡通漫画47.9%,(2)散文45.5%,(3)

外国文学名著38.9%,(4)中国现当代小说37.3%,(5)武侠小说36.2%,(6)青少年题材33.8%,(7)时尚杂志32%,(8)科幻和科普31.3%,(9)童话、寓言27.9%,(10)中国古典小说27.5%,(11)言情小说15.8%,(12)名人传记10.5%,(13)古典诗歌5.7%,(14)现代诗歌3.6%。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与他们的年龄生理、心理特质基本吻合。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散文、外国文学名著、中国现当代小说分别占据第二、第三、第四的位置,但不容小觑的卡通漫画和武侠小说分列第一和第五。尽管文化是多元的,文化的传承并无高下、正误之分,但学生究竟看什么样内容的卡通漫画和武侠小说,值得关注。引导学生以怎样的心态和立场阅读卡通、认识武侠,则是比阅读本身更重要的问题。

二是关于“最喜欢的作家”(最多选3位)的调查,旨在从心灵深处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动因。鲁迅高居榜首,占45.3%,韩寒其次占29%,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莎士比亚25.8%,余秋雨23%,刘墉19.8%,老舍17.9%,曹雪芹14%,钱钟书11.7%,托尔斯泰11.3%。

三是最喜欢读哪本书和喜欢该书的理由。

初中生喜欢读的书五花八门,主要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海蒂》、《午夜凶铃》、《北京杂碎》、《奇迹》、《福尔摩斯探案集》、《红楼梦》、《哈姆雷特》、《未来战争》、《十万个为什么》、《格列佛游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校园怪谈》、《名人传》、《说唐》、《火影忍者》、《围城》、《阿Q正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古文观止》、《幻城》、《我们仨》、《悲惨世界》、《爱的教育》、《朝花夕拾》、《复活》、《狼的诱惑》、《菊花香》、《漂亮朋友》、《达芬奇密码》、《苦儿流浪记》、《堂吉坷德》、《简爱》、《哈利波特》、《永远的普罗旺斯》、《靠自己去成功》、《挪威森林》、《半生缘》、《梦里花落知多少》、《零下一度》、《三重门》、《恶童探险记》、《那小子真帅》、《莎士比亚悲剧集》、《烈火青春》、《我是刘翔》、《恶作剧之吻》、《麦田的守望者》、《热血校园记事》、《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就是不想学文法》、《文化苦旅》、《基督山伯爵》、《窗边的小豆豆》、《退魔录》、《神秘岛》、《在人间》、《小时侯就想的事》、《飘》、《创世战士》、《绿屋的安妮》、《UFO》、《人性的光辉》、《迷失大陆》……

在喜欢该书的理由中,选择“故事生动,文字优美”的52.3%,其次是认为“能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占36%,也有26.7%的同学觉得“能开阔视野,增长

知识”,另23.5%的人是因为“有教育意义”而喜欢这本书。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最喜欢的书同作家对他们的影响力大体上是一致的。但调查显示,男女生和不同的年级对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文学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男生往往喜欢侦探、探险和武侠小说,女生往往喜欢理想主义较浓的文学作品;低年级同学喜欢动漫书的比例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在比较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初中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课外阅读喜好和成长轨迹。

四是正在校园流行的书。“目前正在校园流行的书”有:《狼的诱惑》、《靠自己去成功》、《我们仨》、《那小子真帅》、《老人与海》、《漫画杂志》、《谁是谁的周杰伦》、《梦里花落知多少》、《零下一度》、《烈火青春》、《就是不想学文法》、《大话西游》、《读者》、《幻城》、《哈利波特》、《NBA特刊》、《男生女生》、《游戏攻略》、《毕业时我们一起失恋》、《篮球杂志》、《走进食人部落》、《传奇世界攻略》……。可以看出,正在校园流行的书的特点或者因为作者是新生代,或者题材与校园生活密切,或者内容充满想象力,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经典著作叫好不叫座,幽默卡通是学生最爱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学生中读畅销书的人不少,专心读名著的学生比重并不大,和相对厚重难读的名著相比,轻松、幽默的卡通书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但经典著作的阅读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文学类的经典书籍,对在潜移默化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认为,是经典著作还是畅销书本身并非那么重要,关键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培养出他自己的阅读兴趣,使他对阅读产生热爱,也许他今天爱读畅销,明天就会捧起经典。

五是对中国四大名著了解的渠道的调查。43.6%的人选择“读原著”,38.6%是通过“看影视名著”,25.8%的人“读缩写本”,还有17%的人是“看连环画”。相比较而言,男生“看影视名著”的比例(44%)比女生(32.8%)高出一成多;四个年级中七年级“看影视名著”的比例最高,达64.4%,九年级也有37.8%的人“看影视名著”,而看“连环画”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同理,只有我们正确把握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律动,才能引导学生在自由阅读中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体验阅读的无尽情趣,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推荐书目的阅读情况

教育部和上海市的《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由于新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列出学生推荐书目,因此本次问卷借用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中《初中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及江苏省《中学生必读书目(征求意见稿)》对学生进行调查。

一是读了多少这些推荐书目。调查显示,“大部分读过”的占26.2%,“基本上读过”占40.3%,“多数没读过”的占28.3%,“基本上没读过”的占5.2%,其中男生中有四成一的人“多数没读过”、“基本上没读过”。“大部分读过”的比例六年级是54.1%,七年级是20.7%,八年级是19.9%,九年级是13.3%。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随着二期课改的稳步推进,大语文教学观的逐步推广,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必读书目越来越重视,那种只读教科书的现象正在得到遏止。

二是初中生对推荐书目是否喜欢。“喜欢”的占29.5%,认为“一般”没有明确的好恶的占61.1%,“不喜欢”的占7.5%。而且男女生的三个比例都基本一致,说明学生对推荐书目的喜好程度与性别基本没关联;但在年级之间差异明显,表示“喜欢”的六年级占56%,这从另一个角度引证了六年级学生大部分读过这些推荐书目,七年级15.1%,八年级20.5%,九年级23.4%。

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人在18岁之前,阅读的影响很大。18岁以后,人格和价值观逐渐定型,阅读的影响减小。因此在这一时期向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推荐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必要和有益的。

四、对语文新教材的评价和对语文阅读课、课外阅读的希望与建议

本次调查中的六至八年级学生均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他们对语文新教材的评价认为“满意”的占56.5%,认为“一般”的占42.3%,觉得“不满意”的有1.2%,三个比例中男女生无明显差异;但各年级对新教材的满意度有较大差异,六年级满意度最高(74.2%),八年级次之(52.3%),七年级最低(39.7%)。调查表明,认为“满意”和“一般”的占绝大多数,达98.8%,说明初中生对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是肯定和接受的。

针对“你喜欢或希望老师带你进图书馆、阅览室上语文阅读课吗?”的调查,表示“喜欢或希望”的占80.6%,表示“不喜欢或不希望”的占10%,9.4%的人表示无所谓。

调查表明,关于课外阅读,初中生的愿望或建议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

一是希望能增加阅读课,老师能多带学生去图书馆上阅读课。二是希望能在图书馆借阅到最新出版的文学作品。三是希望老师能适当减轻课业负担,不要干涉学生在课余时间看课外书。四是希望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能多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多介绍点科幻、科普文章、现当代小说。五是希望老师多做些阅读方法的指导,建议老师要求学生做一些阅读笔记或摘抄,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讨论交流,教师做一些针对性的讲评。六是希望学校能组织学生观看由名著改编拍摄的电影。

在学生上述六点希望中,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多向学生推介美文好书。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其实现代中国人并不是不愿读书,有87.7%的民众认为读书越来越重要,但他们不读书的重要原因,却是“不知道读什么书”。为了多培养一些读书人口,我们也得从娃娃抓起,使我们的学生不致于陷入“无书可读”或“无所适从地读”的窘境。

我们知道,阅读是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是伴随人一生的。它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因此通过语文课,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利用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学形式、文化现象和文化观念,训练其文化思考能力,涵养其文化人格,我们语文老师既任重道远又责无旁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