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之提出

“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之提出

“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之提出
“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之提出

“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之提出

欧锦雄所谓特定义务产生的根据,是指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得以产生所依靠的事物。它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主体在什么情况下具有特定作为义务这一不作为犯罪的主体资格要素。关于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现有各种学说均存在着缺陷。为了克服现有各学说的缺陷,文章提出了“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该说认为,特定义务产生的根据是法哲学根据、规范渊源根据和事实根据的统一,法哲学根据是特定义务得以产生的法理基础,规范渊源根据是特定义务得以产生的法律前提,而事实根据是特定义务得以实际发生的启动源。文章最后提出,“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又称作为义务,它是指刑法确认的、要求不作为犯罪主体为一定行为的法律义务。这种特定义务属于一种积极的义务。特定义务是不作为犯罪的重要构成要素,没有特定义务就不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而特定义务并非无缘无故地产生,它的存在是有着一定的产生根据的。对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的产生根据的理解不同,其所确定的不作为犯罪的范围将不一样,因此,关于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问题,是关系到不作为犯罪处罚范围的重要问题。尽管中外刑法学者对这一问题已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学说,但是,从现有各种学说来看,它们均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为此,笔者提出了“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的理论主张,以期解决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一、关于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争论及评析

特定义务产生的根据,又称特定义务的来源。一般认为,作为义务的产生根据是指特定义务的产生条件,也即行为人在什么情况下负有应当实施作为的义务。(1)它回答的问题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具有防止结果(或犯罪事实)发生的义务。(2)关于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理论较为丰富,具体可分为形式的作为义务说、实质的作为义务说以及形式作为义务和实质作为义务统一说。下面分而述之。

(一)形式的作为义务说

关于特定义务产生根据,一般都是列举法令、法律行为及先行行为等,这在理论上被称为作为义务的形式的方法论或形式的三分说或法源说。其主要特征是,“使所谓作为义务这样一种发生法律效果的要件,其根据总是在法规,即法源中去寻求”。(3)形式作为义务说是由近代费尔巴哈(Feuerbach)所提出,他说“不作为犯通常是以规定行为人义务的法律根据(法律和契约)为前提的。无论什么人,欠缺这一根据,都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的犯罪人。” (4)先行行为成为特定义务的产生根据之一,则是稍后的斯鸠贝尔(Stubel)的见解。1884年10月21日,莱比锡法院作出了一个判决,在判决中,先行行为同法律、契约一样,成为法定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之一。只是,在说明为什么是先行行为也是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时,判决中说明:是基于一般理论及刑法典意义。(5)日本学者牧野英一也倾向于形式三分说。

(6)我国刑法学

界的通说认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的产生根据包括:法律规定、职务或业务上要求、法律行为和先行行为。因此,我国通说属于形式作为义务说的范畴。

(二)实质的作为义务说

形式作为义务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属于通说,但是,许多刑法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形式的作为义务说,只是从形式上列举了作为义务的来源,而没有从实质上说明为什么限于这些来源,从而不能说明处罚不作为犯罪的实质根据,进而导致处罚范围不明确。(7)尽管具有法律、契约及先行行为所赋予的作为义务,但不履行该义务在什么样场合下成立不真正不作为犯仍不明确。如双亲对于未成年子女在婚姻法上负有教育监护义务,这可以成为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但是,如果家中15岁的子女,因营养不良而面临死亡的困境,其父母明知此事而撒手不管,以致孩子死亡时,对于双亲能马上以杀人罪定罪吗?又如,对交通肇事逃跑后致人死亡的案件,对逃跑者能否一律按故意杀人罪处理呢?(8)再如,他人的犯罪行为使家庭成员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时,能否根据婚姻法上的抚养义务,认定不救助家庭成员的人的不作为成立杀人罪呢?对于这些问题,有的学者提出,这并非形式作为义务说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刑法理论要将作为义务实质化,明确作为义务的实质来源。(9)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德国(原西德)刑法学者便避开作为和不作为构成上的差别,而从不作为者与危害结果或不作为者与被害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出发来确认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的实质根据。由于他们的学说抛开作为与不作为存在结构的差异而从不作为者所起的社会作用及所处社会环境来研究作为义务的实质内容,而被称为“社会的不作为犯论”。其共同特点是对传统的义务违反说中规范的形式的方法进行反省而向存在论的实质性的研究方法过渡。(10)在探讨各种作为义务实质根据理论中,曾有以下几种较有影响的学说:

1、紧密的生活共同体说。紧密的生活共同体概念首先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判例,之后,形成一种学说。该说将紧密的生活共同体作为特定义务的来源。紧密的生活共同体不仅成为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作为义务来源,而且成为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婚约者之间以及其他共同从事危险活动的共同体(如探险队、登山队)成员之间的作为义务的来源。所应注意的是,成为作为义务来源的紧密的生活共同体的关键,不在于存在共同的生活空间而在于

共同体成员之间高度的相互信赖关系。因此,婚姻关系实际上已经破裂的夫妇,即使同居一室,但如果丧失了依赖关系,就只有共同生活体的外形,而不能成为作为义务来源的紧密生活共同体。(11)

2、依赖关系说。乌尔夫(wolf)从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的现实存在的强弱关系出发,认为作为义务来源根据是被害人陷于脆弱的状况,必须依赖行为人的救助。在保护类型如近亲之间、共同生活伴侣、承担照护义务和被照护者之间如此,在监督类型如先行行为伤害他人时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也是如此。(12)

3、事实上的承担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堀内捷三教授认为,在考察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之际,应当从结果无价值的立场出发,排除作为义务中的规范性的要素,而从事实角度出发解明其实体。强调从“对结果原因的支配”关系中来探求作为义务发生根据,也即从“不作为者与法益的密切关系”中来究明作为义务的实质内容。这种关系,即不作为者同法益的依存关系,意味法益(结果)具体地并且事实上地依存于不作为者,并由于不作为者的事实上的承担行为而发生。另外,成为作为义务实体的“承担行为”,不是从来所说的违反义务的规范关系,而是根据具体的事实关系来判断的。(13)

4、具体的事实支配关系说。持该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是西田典之教授。西田典之教授将对于危害结果的具体的现实的支配关系作为特定义务的直接发生根据。他认为,关于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的讨论,应当避开从来的法规、契约、先行行为等规范性的见解,为保证作为和不作为的等价值性,不作为者应当掌握导致结果发生的关系链,即要具体地、事实地支配因果关系的发展经过。能够肯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场合有如下两种:第一,事实上的排他性的支配,即根据不作为者的意思而有排地性支配的场合及设定的场合;第二,支配的领域性,

即同不作为者的意思无关,只是在事实上对于导致结果出现的因果链具有支配关系,只有该不作为者才应该实施作为的场合。(14)

(三)形式作为义务和实质作为义务统一说

若撇开形式作为义务说的形式框架,仅单纯地从实质上把握作为义务的产生根据,并根据此指导司法,将无法严格区分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并会造致扩大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处罚范围。反之,若撇开实质作为义务说的实质根据仅单纯从形式上把握作为义务的产生根据,则不能说明处罚不作为犯罪的实质根据,同样,造致处罚范围不明确。因此,我国个别刑法学者提出了形式作为义务和实质作为义务统一说。

黎宏博士认为,在研究不真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时,必须考察两方面的要素:一是事实性要素,即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因果关系能现实性地具体支配。这一具体支配包含两方面含义:(1)这种支配行为的存在和开始;(2)这种支配行为具有排他性。二是规范性要素,即法令、法律行为,职务或业务上的职责等通常意义是作为义务发生根据。这两方面的因素存在主辅之分,规范性要素是事实性要素的补充要件,事实性要素是决定作为义务的根据。仅凭规范性要素是不能推断出行为人具有作为义务来的,也不能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不纯正不作为犯。行为人的行为中没有事实性要素的存在便根本没有考虑成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余地。(15)

李晓龙先生则明确提出作为义务应该是实质来源和形式来源的统一,一方面从形式上探讨其规范要式,另一方面从实质上探讨其存在的根据。(16)具有作为义务来源的形式要素并一定产生作为义务,只有同时具有作为义务来源的实质要素才能产生作为义务。换言之,作为义务来源的形式要素只是提供了产生作为义务的形式框架,在框架之中的

某种行为只有同时符合实质要件的要求才能产生作为义务。作为义务来源的实质要素是对作为义务的过滤作用。其实质要素是指行为人排他性的支配着面临紧迫危险且依赖于行为的法益。(17)

(四)对前述学说的评析

从学说发展史看,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学说从形式作为义务说发展到实质作为义务说,进而发展到形式作为义务和实质作为义务统一说,这体现了人类对这问题的认识发展规律。

自费尔巴哈提出法律、契约是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的产生根据之后,形式作为义务说得到了不断完善,并长期成为各国的通说,由于这一学说对于严格区分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阻止以实质性判断为借口而扩大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处罚范围来说,的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8)因此,这一学说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仍成为通说。但是,形式作为义务说存在着几个重要的缺陷:一是分类不科学。形式作为义务说将法律规定、职务上和业务上的要求、法律行为和先行行为平列起来作为特定义务产生的根据。事实上,在这四根据中,法律规定、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应属于规范性形式根据,而法律行为和先行行为应属于导致特定义务产生的事实根据。在分类上,将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根据并列一起,显然不科学。二是它所确定的形式根据的范围不科学。该说认为,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本单位、本行业所定的条例、守则(即规章制度)、甚至道德规范等规范形式均可成为特定义务的产生根据,这扩大了不作为犯罪处罚范围。三是该说没有从法哲学角度阐明特定义务之所以成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的法理根据。有学者在批评形式作为义务说时指出,人们在运用形式作为义务说确定特定义务时无法阐明,在具有法律、契约和先行行为所赋予的作为义务情况下因不履行特定义务导致一定危害结果时,为何有的情况构成犯罪,有的不构成犯罪,或者有的情况构成此罪而有的情况构成彼罪。这是实质作为义务说批判形式作为义务说的基本理由。通过对持实质作为义务说的学者的论述分析,笔者认为,

形式作为义务说无法阐明上述问题并不是其缺陷,因为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问题,主要是解决不作为犯罪主体资格问题。它不能解决定罪问题以及区分此罪与彼罪的问题,上述问题完全可以从其他角度予以分析。综上,形式作为义务说有着相当的合理性,同时,又确有完善之必要。

实质作为义务说抛开形式作为义务说以法律、契约、先行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而是从不作为者所起的社会作用及所处环境来研究特定义务产生根据,这些学说主要是从不作为者与危害结果或不作为者与被害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出发来确认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根据。在这些学说里,紧密的生活共同体说和依赖说,实际上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关系寻找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依据,这两学说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从哲学理论的深层次上理解特定义务的产生根据。但是,由于它所阐述的特定义务产生根据属于现实关系依据,因此,仅以此依据作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根据,并对不作为人定罪处刑,这是有违罪刑法定原则的。事实上的承担说和具体的事实支配关系说则是从事实的角度根据“不作为者与法益的密切关系”来阐明作为义务产生根据,由于不作为者与法益的密切关系的强弱关系到作为义务的强弱以及整个不作为社会危害性大小,因此,这两学说有助于人们把握作为义务强弱以及整个不作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但是,前述实质作为义务说有一个共同的重大缺陷,即忽视法律根据,使特定义务无从产生。这些学说离开法律规范仅从现实关系或事实上寻找特定义务产生根据,并以现实关系或事实根据确定特定义务,继而据此认定不作为犯罪。这有违罪刑法定原则。

从现有形式作为义务和实质作为义务统一说来看,这一学说将事实性要素和规范性要素组合起来考虑,并强调两要素同时具备才能产生作为义务,这学说在论述特定义务产生根据时强调要有规范要素,这有利于遵守罪刑法定原则,同时它强调要具有一定的事实限定条件,这有利于保证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限于一定范围,防止过分扩大处罚不作为犯罪的范围。但是,这一学说也存在两大缺陷,一是这学说无法科学地说明规范要素和具体的事实限定要素是统一

的。我们认为,特定义务是法定义务,若法律规定的一定范围的人应负有某特定作为义务,那么,符合法定条件的人自然就负有该特定义务。在法律没有规定事实要素限定条件的情况下,若以不具备事实要素中的限定条件为由否认前述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已负有特定义务,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其实,这些学说所说事实要素中的限定条件是理论上的限定条件,它们是司法实践中把握作为义务强弱和整个不作为案件社会危害性大小的因素,这是判定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罪重罪轻的因素。综上,现有的形式作为义务和实质作为义务统一说的愿望是良好的,但是,该说在论述规范要素和事实限定要素之统一时存在重大理论缺陷。由于这一学说是由形式作为义务说和实质作为义务说揉合起来的学说。它坚持了形式作为义务说的许多观点,因此,它的另一方面的缺陷与形式作为义务说相同,即分类不科学、所确定的形式根据的范围不科学等。

二、“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的提出

前述学说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为此,重塑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理论甚有必要。

如果要建立科学的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理论,那么,首先要搞清楚特定义务产生根据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以及这一理论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地位。笔者认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根据是指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得以产生所依靠的事物,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主体在什么情况下具有特定作为义务这一不作为犯罪主体资格要素。简言之,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主体在什么情况下具备不作为犯罪的主体资格。

至于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理论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地位问题,在弄清了特定义务这一不作为犯罪重要构成要素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即特定义务属于犯罪构成哪一要件的构成要素)之后,就可结合特定义务产生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确定。笔者认为,特定义务是法律所规定或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的、必须履行某种行为的责任,它表现

为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必须按法定义务要求作出一定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他除了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等一般主体的要素以外,还应具备特定义务这一特别的、必不可少的资格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特定义务属于犯罪主体的组成要素。但是,因为,不作为犯罪是指负有特定义务的人能够履行该义务而不履行的情况,因此,违反特定义务而不作为,属于不作为犯罪的客观要件,这样,特定义务又属于不作为犯罪的客观要件的组成要素。也就是说,特定义务同时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主体要素和客观要件要素。这是不作为犯罪与作为犯罪的一个显著区别。但是,作为主体要素中的特定义务和作为客观要素的特定义务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项附属的资格要素,后者是属于客观表现形态的内容。既然特定义务属主体要素,也属于客观要素,那么,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问题,是属于不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问题?抑或属于客观要件的问题呢?由于特定义务产生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主体在什么情况具备不作为犯罪主体资格的问题。因此,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问题应属于不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问题。既然如此,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理论应属于不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理论。

为了科学地阐明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笔者借鉴了形式作为义务说、实质作为义务说以及形式作为义务和实质作为义务统一说的合理成分,提出了“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的理论主张。

所谓“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是指从法哲学、规范渊源、事实三个角度阐释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根据的理论体系。

笔者认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根据包括法哲学根据、规范渊源根据和事实根据三种。

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即特定义务产生的法理根据,具体而言,它是指刑法将某作为义务确定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所依靠的法哲学原由。其法哲学根据是人们在共同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重大利益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特别密切关系。

规范渊源根据,也可称为规范形式根据,它是指特定义务得以产生所依靠的规范形式。换言之,特定义务的产生是由哪些规范来确定的,具体而言,特定义务是基于刑法产生?或者基于其他法律法规产生?抑或是基于道德规范产生?笔者认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规范渊源根据只能是刑法。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是法律义务,而且是刑法确认的法定作为义务。

特定义务产生的事实根据是指促使特定义务实际产生所依靠的法律事实。没有法律事实的出现,特定义务无从产生,法律事实包括两种:事件和行为。

特定义务产生的根据应是法哲学根据、规范渊源根据和事实根据的统一。法哲学根据是特定义务得以产生的法理基础,规范渊源根据是特定义务得以产生的法律前提,而事实根据是特定义务得以实际发生的启动源。这三根据具有密切的关系:法哲学根据是规范渊源根据的法理基础,规范渊源里所确定的规范中的作为义务是依据法哲学根据而制定的,若没有法哲学根据,规范渊源根据无从产生。规范渊源根据是事实根据(即法律事实)促使作为义务得以实际发生的法律基础,如果没有规范渊源里所确定的规范中的作为义务,纵使有众多的事实也无法使特定义务得以发生。事实根据是规范渊源根据得以现实化的启动因素,规范渊源里所确定的规范中的作为义务需依靠法律事实发生后,才能转化为现实中的作为义务。可见,从理论要求看,这三根据应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的关系。但是,从立法实践看,规范渊源根据可能与法哲学根据脱节,具体表现为:某一作为义务本来不符合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要求,但是,由

于立法者的盲目或疏忽,在规范渊源里将这一作为义务当做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予以确定。这一立法不属于良法,而应属于恶法的范畴,因而,这一立法应予以废除。但是,在没有废除这一立法之前,当法律事实出现而启动产生这一作为义务后,可否认为主体具有特定义务这不作为犯罪的主体资格要素呢?从依法治国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出发,应承认主体具备了这一主体资格,但是,主体不履行这一特定义务是否构成不作为犯罪,应从整体上看其社会危害性是达到犯罪程度来确定。由于规范渊源根据和法哲学根据脱节,因此,一般情况下,应认为其整体上的社会危害性未达到犯罪程度。

对于规范渊源根据和事实根据而言,在实践上,两者必须同时具备,才使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得以产生。如果仅有规范渊源根据而无事实根据,那么,特定义务无法产生,反之,若仅有事实根据而无规范渊源根据,那么,特定义务因欠缺法律基础,同样也无法产生。

由于特定义务产生的根据包括法哲学根据、规范渊源根据、事实根据,因此,这三根据的系统理论主张也就成为了“特定义务产生三根据说”的主要内容。本文将在后面分三部分详细论述其内容。

三、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

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即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法理根据。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与规范渊源根据具有密切的关系,法哲学根据是规范渊源根据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刑法为何确定某一作为义务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是根据法哲学根据来确定,若没有法哲学根据,渊源根据无从产生。

研究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的目的,是想从本质上知道,某些作为义务为何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作为义务,而其他作为义务却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从而使刑法所确认的特定义务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是所有义务中的一种,为了更好地理解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的法哲学根据,需从普遍意义上了解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分工和利益资源的制约,每个人自身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又离不开他人的协作和帮助,每个人必须给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就构成义务概念存在的客观基础。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它的使命就是要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通过特定法律程序,去分配社会利益资源并分摊社会协作的责任。单纯的权利宣告不足以实现其利益价值,必须通过设定义务去保障价值目标的实现。义务的功能在于采取防范和约束机制去维护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为了保证权利具有保障或得以实现,任何法律均设定一定的义务,否则,其所规定的权利无以实现。同样,法律设定作为义务,是为了使一定权利具有保障或得以实现。(19)前面的论述是关于任何法律为何设定一定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的法哲学根据,即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

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是义务中的特殊义务,违反这种特定义务将具有比其他义务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可能导致犯罪的成立,正因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具有特殊性,有必要单独研究其产生的法哲学根据。

实质作为义务说对作为义务产生根据所进行的实质根据的研究,虽说从其研究结论上看存在问题,但是,其研究方法及结果对我们研究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具有重大的帮助。实质作为义务说从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或行为人与被害法益之间的关系当中去寻找作为义务的实质来源,或者从行为人和因果流程的关系(即对因果关系有否支配关系)来寻找作为义务的实质来源,这对于我们分析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有较大帮助。实质作

为义务说是从具体的事实角度研究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的实质来源,我们研究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则可以从宏观的社会存在角度进行。

笔者认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是指刑法为什么确认某作为义务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的法哲学原由。概言之,其产生的法哲学根据应是人们在共同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具有重大利益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特别密切关系。

国家人口众多,国家不可能对每个人的各种重大权利每时每刻直接出面保护。由于处于特别密切关系中的人们之间形成相互依存或信赖的关系,而社会是由无数密切关系共同体组成的,因此,国家可通过要求各密切关系共同体的各有关成员对其他具有特别密切关系成员履行一定的作为义务来保护有关成员的重大利益或使有关成员的重大利益得以实现。在理解这一法哲学根据时,应当注意,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是人与人之间特别密切关系,而不是一般的密切关系,从法律规定看,对于特别密切关系,一般应规定特殊的作为义务,而对于非特别密切关系,则可能规定为一般的作为义务。对于一般作为义务,刑法一般不确认其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另外,我们应知道,在不作

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里,之所以强调这种特别密切关系必须是具有重大利益联系的关系,是因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是事关定罪处刑的义务,违反这种特定义务必须是可能会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如果没有重大利益联系这一条件的限定,仅依特别密切关系来确定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那么,许多违反这种特定义务的情况就可能不会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从而不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

通过对社会各种密切关系的概括,特别密切关系主要包括:

1、亲密的自然血亲关系。人具有生物特性,从人类发展史看,基于自然血亲关系而形成的家庭或团体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国家对社会的调节控制、对每个人的权益的保护往往需要通过具有自然血亲关系的家庭或团体来进行,而基于传统、观念、习惯,具有亲近的、自然血亲关系的人们之间自然而然形成了亲密的、依存的关系。国家有义务保护每个国民的权利,但是,国家(通过其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体现其行为及意志)不可能在每时每刻在任何地方对每个人的权益进行具体保护。对于国民的一些权益,它只能通过法律形式命令:在亲密的自然血亲关系成员中,有的成员应履行一定作为义务来保护有关成员的利益。例如,《婚姻法》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就是基于亲密的自然血亲关系而作出的规定。因这一作为义务与重大利益有联系,因此刑法确认其为刑法的法定义务。

2、密切的共同体关系。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基于相互之间的信任而形成的依赖或依存关系的、除自然血亲关系期体以外的共同体。例如,探险队、登山队成员之间形成的共同体,工厂内职工之间形成的共同体,等等。它们之间是密切的共同生活关系,共事关系等。这一密切共同体与亲密的自然血亲共同体具有相似之处。国家无法在每时每地对每个人的重大权益进行具体直接的保护,而密切共同体内的成员由于基于信任具有依赖依存关系,成员之间有能力有必要通过一定的作为直接保护相关成员的重大权益,因此国家需以法律形式规定:密切共同体内的一些成员应履行一定作为义务以保护有关成员的重大权益。例如,保姆与雇主家庭之间形成密切共同体关系,保姆对其照料的婴儿有保护的作为义务。又如,锅炉工因签工作合同与工厂里的其他职工形成密切共同体关系,他具有按规章制度要求履行工作职责、以保证其他工人及工厂的安全的作为义务。又如,一人从路边捡到一弃婴儿,并自愿抚养,由于该人支配了该弃婴,因此,该人与弃婴也形成了密切的共同体,该人具有抚养和保护弃婴安全的作为义务。

3、特定危险源下的密切关系。先行行为造成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或自己控制领域下具有危险源,均可能侵害他人的利益。在这些危险状态或危险源下,制造危险源的人与其他受危险源威胁的人就形成了特定危险源

下的特别密切关系。国家为了保护受危险源威胁的人的安全,就需以法律形式规定,制造危险源的人具有排除危险、阻碍危害结果发生的作为义务。例如,对于基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来说,若刑法规定其特定作为义务,就应是根据特定危险源下的密切关系而确定的。

四、特定义务产生的规范渊源根据

特定义务产生的规范渊源根据是特定义务得以产生的规范形成根据。研究特定义务的规范渊源根据可以从规范渊源角度了解特定义务产生的范围,以及不作为犯罪的处罚范围。关于特定义务产生的规范渊根据,我国一些刑法学者曾提出包括以下几种:1、刑法;2、其他法律;3、本单位、本行业的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所通过的职责守则、条例(即规章制度);4、道德规范(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20)

笔者认为,义务可分道德义务、法律义务和规章制度所定之义务。仅违反道德义务者,只需承担道德责任,其责任形式具体表现为:受到舆论的谴责。但是,违反法律义务者,则需承担法律责任,而违反不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则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例如,违反民事法所规定的义务,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违反行政法所规定的义务,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违反刑法所定的义务,则应承担刑事责任。规章制度所定之义务应是不与法律抵触的义务,在规章制度所定的义务中,有的义务是依法制定的,它与法律规定义务是一致的,这部分义务应认为是法律义务;有的义务是不与法律抵触的自定义务,这些自定义务,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没有处罚措施的倡导性义务,另一部分是有处罚措施的义务。从前述分析可知,仅仅是违反道德义务,或仅仅是违反刑法以外其他法律义务,或仅仅是违反规章制度所定义务,而未违反刑法所定义务的行为,是无需承担刑事责任的,因此,我国一些学者将刑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本单位或本行业主管部门或业务部门所定的规章制度以及道德规范三者也作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规范渊源根据,是不妥的。

笔者认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是法律义务,而且是刑法所定的作为义务,只有违反刑法所定的义务,才能承担刑事责任,这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如果刑法并未规定或确认违反某一作为义务应负刑事责任,这一作为义务就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由此可见,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产生的规范渊源根据只能是刑法。但是,由于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刑法典不可能包罗无遗地将各种不作为犯罪的各种各样的特定义务均予以明文规定,从立法技术上考虑,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可通过刑法对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道德规范所定的作为义务的确认来确定。

能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必定是违反了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道德规范的行为,且是严重地违反这些规范的行为。刑法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犯罪行为必定是违反了道德的行为,因此,能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最起码也是违反了道德的行为,若一行为既没有违反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没有违反道德规范,那么,这一行为是没有社会危害性的,因此,刑法不应将这种行为规定为犯罪。就作为义务而言,刑法规定为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的作为义务,也必须是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道德也确立了的作为义务,如果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道德都不要求履行的“作为义务”,那么,不履行这一“作为义务”也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刑法不应将这一“作为义务”规定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综上,不作为犯罪特定义务是刑法确认的、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道德确立的作为义务。换言之,刑法所定的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是,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道德确立的作为义务经刑法确认后而转变的刑法的法定义务。这些由刑法确认的作为义务应认为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刑法在确认这些作为义务时应以特定义务产生的法哲学根据为基础。

(一)刑法确认的作为义务之类型

刑法确认的作为义务可分两类:一类是刑法分则确认的作为义务,一类是刑法总则概括性规定的作为义务。

1、刑法分则确认的作为义务

刑法分则确认的作为义务是指刑法分则中涉及各有关具体犯罪的条文所确认的作为义务。因这些作为义务是经刑法确认的作为义务,因此,均为刑法的法定义务。根据立法技术考虑,这些作为义务的立法方式,又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刑法分则条文明文予以确认的作为义务。例如,刑法第261条所规定遗弃罪,它对婚姻法所确立的近亲属之间具有的扶养义务明文予以确认。

(2)刑法分则条文虽然未具体地明文确认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道德所确定的作为义务,但是,分则条文包含了确认这些作为义务的内容。这种情况的作为义务,同样应认为是刑法确认的作为义务,是刑法的法定义务。这一情况又分几种:

第一,分则条文仅指出包含有作为义务内容的其他法律法规,但是,从分则条文内容可知,分则条文确认了这些作为义务。例如,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在这里,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即包含有若干作为义务的规定,从这一分则条文可知,其确认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所确立的作为义务。

第二,分则条文仅指出包含有作为义务内容的规章制度,但是,从分则条文内容知道,分则条文确认了规章制度里所确立的作为义务。例如,刑法第132条(铁路营运安全事故罪)规定“铁路职工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铁路营运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在这里,规章制度包含有作为义务的内容。

第三,分则条文没有指出确立有这一作为义务的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道德,而是在分则条文里直接明文规定这一作义务。例如,刑法第138条(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规定,“明知校舍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在这里,条文直接明文规定该罪主体的作为义务,其实,这一作为义务也是被其他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或道德所确立的。这一作为义务也应认为是刑法对其他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或道德所确立的作为义务的确认。

第四,分则条文没有指出确立这一作为义务的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道德,但是,分则条文的语句里包含有作为义务内容。例如,刑法第400条第2款(失职致使在押人脱逃罪)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在这里,条文既没有指出包含有作为义务内容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道德,也没有直接明文规定作为义务的内容,但是,从“严重不负责”的词句可知,这条文包含有“不履行作为义务”的内容,从整条条文可知,这一作为义务也是被其他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或道德所确立,因此,这一作为义务,也应认为是刑法对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所确立的作为义务的确认。

2、刑法总则确认的作为义务

刑法理论普遍认为,不作为犯罪可分为纯正不作为犯罪和不纯正不作为犯罪。对于纯正不作为犯罪而言,其作为义务由刑法分则条文予以确认。但是,就不纯正不作为犯罪而言,它有着相当的特殊性,它的犯罪构成须借助于作为犯罪的犯罪构成而存在,而在作为犯罪的犯罪构成里对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并没有明文规定,因此,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极不明确,为了遵循罪刑法定原则,我国刑法除应明文规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可罚性外,还应明文规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由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千姿百态,从立法技术上看,不可能在分则条

文中对每一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予以确定,因此,可在刑法总则中确定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范围,具体而言,通过刑法总则条文对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道德所确立的一定范围内的作为义务的确认来确定其范围。对这些作为义务的总则性规定应是概括性的规定。

(二)刑法确认的作为义务之范围

刑法确认的作为义务纷繁复杂,是否凡是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道德所确立的作为义务,刑法均应确认其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呢?这是必须弄清的问题。下面分几种情况研究刑法确认的作为义务之范围:

1、刑法确认的、其他法律法规所定的作为义务

对于其他法律法规所定的作为义务,刑法是否应一律确定其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呢?这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下列分而论之:

(1)宪法规定的作为义务问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一些条文里,宪法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作为义务。宪法规范属于法律规范,但是,它并没有指出违反该规范将要承担什么样的具体法律后果,即没有指明制裁部分,其制裁部分规定在其他法律里,包括规定在刑法条文里。(21)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原则性和纲领性特点,为了保证宪法的实施,对于严重违反宪法规定的作为义务的情况,刑法完全可以经过归纳后单独将其作为一罪或几罪,并在分则里明文规定。这样,这些作为义务则成为了这个或这几个具体犯罪的特定义务。但是,刑法没有必要将宪法中原则性和纲领性的作为义务当做刑法总则确认的作为义务,从而使其成为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否则,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处罚范围将过大,例如,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第55条第1款“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若刑法总则确认这些义务

为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那么,任何一公民,只要其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发生而不报告,就构成不作为的危害国家安全罪。这样的处罚范围未免过大了。为此,刑法不应将宪法规定的作为义务在总则里确认为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

(2)民法、婚姻法、行政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作为义务问题。这一问题,可分几种情况分析:

第一,对于一些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作为义务,如果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不履行这作为义务,应受到行政、民事、经济方面制裁,同时规定可追究刑事责任(即有附属刑法条款规定),这些作为义务,当然可以成为刑法所确认的作为义务。

第二,如果对一些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作为义务违反,仅有民事、行政、经济等方面制裁,而没有规定可追究刑事责任,即没有这方面的附属刑法条款。刑法典也可以确认其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

第三,假若一些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作为义务,仅是原则性规定(一般是在该法律法规中总则部分规定),而这些法律法规在其制裁部分并未规定应承担的责任,那么,刑法典应否将这作为义务确认为不作为犯罪的特定义务呢?这又需分两种情况:

A、这些法律法规规定的、任何公民、单位均具有的作为义务。例如,1998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5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报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但是,《消防法》未规定,不履行这作为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若公民发现火灾却不报警、也不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可否以不作为的放火罪定罪呢?又如,1993年2月2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16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第17条规定“公民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当直接或通过所在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四章内容,学习内容涉及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其中每一章都是相关领域的基础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本书供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有理数约21课时 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约18课时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约14课时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约8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 第1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首先,教科书在前面两个学段学习的正数的基础上,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这不仅是实际的需要,也是学习第三学段数学内容的需要;接着引进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做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在本章,有理数加法与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是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减法与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分散安排在相关内容中。 本书的第2章“一元一次方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实际问题贯穿于始终全章,而对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在许多教科书中,整式及其加减运算作为基础知识,通常集中安排在一元一次方程之前。在本书中,是将有关整式的内容分散地融于对方程的讨论之中,不过于强调式的概念,只要它们能自然地为讨论方程这条主线服务即可。 在本章,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教科书首先从一个行程问题的实例入手,让学生从用含x的式子表示有关数量并进一步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体验方程的特征及从算式到方程的变化;接着从讨论解方程的需要出发,认识等式的性质,从而自然地产生解方程的方法;接下来,教科书又结合两个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分别讨论了“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在对另两个实际问题的讨论中引出解方程中的“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期末卷2017年5月(出卷人:桃小吴春凤)班级姓名成绩 一、算一算(共18分) 1.直接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10分) 11-8=54-5= 57-2=14+9=26-9-9= 16-7=73-9= 32+50=32-4=6+24+7= 8+41=64+7= 61-6=20+56=60-6+9= 5+55=20+80=85-50= 40+60=85-40+8= 2.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8分) 46+32 70-63 16+34 61-47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32分) 1.看图写数。 ( ) ( ) ( ) 2.7个一和4个十合起来是( )。 50比()大1,比()小1,比100小1的数是()。 爷爷的岁数比70大比74小,而且是双数,爷爷的年龄是()岁。 3.按规律在空格里填数。 18,27,36,( ),( )。 82, ( ),( ),79,( ). 1,1,2,3,5,(),()。 3,5,6,10,9,(),()。 3.在每个计数器上画4个珠,表示出一个两位数,再写出来。 ()()

4. 写一个个位上是6的两位数( ),写一个十位上的数是6的两 位数,,这两个数的差是( ),比这个数多1的数是( )。 5. 右图中有 ( )个 ( )个 , ( )个 ,( )个 。 6. 在○里填“>”“<”或“=”。 28+9○8+29 62-30○62-3 55+7○55-7 7. 三、 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每题2分,共12分) 1. 5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摆成下面哪一个图形? □ □ □ 2. 下面哪种说法表示的是23? 2个一和3个十□ 3个一和2个十□ 3个十□ 3. 小明有38枚邮票,小芳给小明6张后,两人同样多。小芳有多少 枚邮票? 44枚□ 41枚□ 50枚□ 4. 如果55+□的和是六十多,□里的数可能是几? 6□ 5□ 4□ 5. 哪一个算式的得数比40小? 47-3□ 51-8□ 48-9□ 6. 小华买一个32元的足球,付给营业员2张同样的人民币。她付 的是哪一种? □ □ □ 四、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能折出什么图形?在每张正方形纸上分别画出折痕,并将折出图形的名称填在( )里。(6分) 35箱38箱 )箱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四学制)(6~9年级)各章目录(2012修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 六年级上 第1章分数乘法 1.1 分数乘法 阅读与思考分式 1.2 倒数的认识 1.3 分数乘法的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2章分数除法 2.1 分数除法 2.2 混合运算 2.3 分数除法的应用 2.4 比 阅读与思考黄金比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3章圆的初步认识

3.1 认识圆 阅读与思考圆的妙用 3.2 圆的周长 3.3 圆的面积 3.4 扇形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4章百分数 4.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4.2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4.3 百分数的应用 阅读与思考什么是“成数”? 4.4 扇形统计图 阅读与思考其他形式的扇形统计图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第5章圆柱与圆锥 5.1 圆柱 阅读与思考圆柱容球 5.2 圆锥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5 第6章比例 6.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2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阅读与思考反比例关系图象 6.3 比例的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6 六年级下 第7章有理数 7.1 正数和负数 7.2 有理数 7.2.1 有理数7.2.2 数轴7.2.3 相反数7.2.4 绝对值 7.3 有理数的加减法 7.3.1 有理数的加法7.3.2 有理数的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7.4 有理数的乘除法 7.4.1 有理数的乘法7.4.2 有理数的除法 观察与猜想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7.5 有理数的乘方

7.5.1 乘方7.5.2 科学记数法7.5.3 近似数 数学活动 小结 第8章整式的加减 8.1 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8.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第9章几何图形 9.1 几何图形 9.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9.1.2 点、线、面、体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9.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9.3 角 9.3.1 角9.3.2 角的比较与运算9.3.3 余角和补角 9.4 课题学习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 数学活动 小结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义务教育教科书_英语_三年级(上册)2012年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 三年级(上册) Unit One Hello! -Hello! I’m Zoom. -Hi! My name’s Zip. -Hello! I’m Mike. -Hi, I’m Wu Yifan. -Hello, I’m Chen Jie.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Sarah. -Goodbye! -Bye, Miss White! Let’s talk. -Hello, I’m Miss White. -Hello, I’m Wu Yifan. -Hi, I’m Sarah. Let’s play. -Hello, I’m Liu Xin. -Hi, I’m John. Let’s learn. ruler/eraser/pencil/crayon I have a ruler. I have an eraser. Let’s chant. I have a ruler. Me too! I have a pencil. Me too! I have a crayon. Me too! I have an eraser. Me too! Let’s sing. ABC song 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 Oo-Pp-Qq,Rr-Ss-Tt,Uu-Vv-Ww-Xx-Yy-Zz. Xx-Yy-Zz,now you see, I can say my ABCs. Let’s find out. Let’s talk. -Hello, I’m Mike.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John. -Goodbye! -Bye, Miss White. Let’s play. -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Lily. Let’s learn. bag/pen/pencil box/book -Zoom! Your bag! -Oh, no! Let’s do.

三年级起点英语单词(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

三年级起点英语单词(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 Unit1 Uk英国 canada加拿大 USA美国 china中国 she她 student 学生 pupil学生;(尤指)小学生 he她 teacher教师 boy男孩and与;与 girl女孩 new新的 friend朋友 today今天 Unit2 Father父亲;爸爸 dad爸爸(口语) man男人 woman女人 mother 母亲;妈妈 sister姐;妹 brother 兄;弟 grandmother(外)祖母grandma(口语)(外)祖母 grandfather(外)祖父 family家;家庭Unit3 Thin瘦的 fat胖的 tall高的 short矮的 ;短的 long长的small小的big大的giraffe长颈鹿so这么;那么children(child的复数)儿童 tail尾巴 Unit4 On在…上 in在…里 under在…下面 chair椅子 desk书桌cap帽子 ball球 car小汽车 boat小船 map地图 toy玩具Box 盒;箱 Unit5 Pear梨 apple苹果 orange橙子 banana香蕉 watermelon西瓜strawberry草莓 grape葡萄 buy 买 fruit水果 Unit6 Eleven十一twelve十二thirteen十三fourteen十四

fifteen十五 sixteen十六 seventeen十七 eighteen十八nineteen十九 twenty二十 kite风筝 beautiful美丽的 常用表达法 Unit1 Welcome!欢迎! Where are you from?您就是哪里人? I'm from the UK。我就是英国人。 Unit2 Who's that man?哪位男士就是谁? He's my father。她就是我爸爸。 Who's that woman?那个女士就是谁? She's my mother。她就是我妈妈。 Is she your mother?她就是您妈妈不? Yes,she is。就是的,她就是。 Is he your father?她就是您爸爸不? No,he isn't。不,她不就是。 Unit3 It's so tall!她好高啊! Come here,children!到这里来,孩子们! It has a long nose。它有长鼻子。 It has small eyes and big ears。她有小眼睛与大耳朵。 Unit4

初中政治《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知识点汇总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1.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责任来自哪里?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3.怎样理解角色不同,责任也不同?(角色和责任的关系?)重点掌握) ①在社会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相处的社会。 4.根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变化,我们青少年分别承担着哪些责任? ①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②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 ③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④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5.为什么要勇于承担责任?或:承担责任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发掘潜能,承担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②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没有他们的付出和尽责,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③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6.怎样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重点掌握) ①对自己负责任,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 ②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 第二框做负责任的人 1.怎样理解责任的代价与回报?(重点掌握) 代价:①承担责任会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可能意味着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回报:②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 怎样正确对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责任? ①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②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③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承担,我无悔! 4.怎样做负责任的公民?(重点掌握) ①勇于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合理选择责任,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②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一框关爱他人 1.什么是关爱?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2.我们生活中的关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3.为什么要关爱他人?(重点掌握) ①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②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

义务教育教科书(江苏)五年级英语上册教 案 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第一教时 义务教育教科书(江苏)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第一教时 江苏省大丰市实验小学蔡永明 教学内容:Story time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 1)句型与日常用语: There is … There are … Help! 2) 词汇:house, room, in front of, her, beside, between 2. 能听懂、会说、会读词汇:bear,forest, there, soup, just right, hard,soft, afraid, 3. 学会用介词表达方位。 4. 培养学生阅读经典英语故事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句型:There is / are … 2.词汇:house,room, in front of, her, beside, between 教学难点: 1.句型:There is / are …的用法 2.词汇:house,room, in front of, her, beside, between等词的音、形、义

教学准备: 1. 包、玩具熊、扇子、小石块 2. 教学光盘、多媒体 教学过程: A. Warming up 1. Greetings 2. Free talk 1)T: Hello,how are you? S1: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 Not so good. (做擦汗、扇扇子动作)What’s the matter with me? S1: You are hot. … 帮助学生复习hot, cold, hungry, thirsty, tired感官类形容词。 2)出示玩具熊、小石块 T: Look at the toy bear. Touch it,please. How is it? It’s soft,right? S2: Yes, it’s soft.. T: Touch this now. How is it? Is it soft, too? S2: No. T: Right. It’s not soft. It’s hard. 教学词汇soft, hard 3) 学生利用文具进行接龙游戏,操练hard,soft S1: Touch this rubber,please. S2: It’s soft. Touch this pencil, please. S3: It’s hard. Touch this box,please.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哪里? 答:(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从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 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 答:(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怎样正确认识责任? 答:(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自己对自己负责)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 没有他们履行着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他人对我负责) (3)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对他人负责) 4.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 答:(1)无论是谁,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代价) (2)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回报)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准备课 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 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 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1. 激发观察兴趣 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 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 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 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 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得对不对。 表1-1 美丽的校园中各种人和物的数量统计表 (3)在充分计数的基础上辨认1~10各数。 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2014版)第一单元P3例1 第1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的所有计数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高一级数(万级)的读法,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数级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2、知道亿以内数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初步感知十万等数的大小,并能在感知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数感的培养。 五、教学难点: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请同学们默读下面一段话。(出示主题图) 如果把全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头尾相连,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30圈,制造这些筷子需要砍伐25000000棵大树,使森林面积减少2000000平方米。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约2.2亿,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能循环使用5年,可节约5280000吨文化纸。生产这些纸要耗费3000000亩木材、528000000吨纯净水、6335000万吨煤、1584000万吨化工原料。 师提问:这是老师搜集整理的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2、发现问题。 (1)小调查。会读的同学请举手,有困难的同学也请举手。(老师统计、分类) (2)小汇报。请有困难的学生代表上台说一说,(学生可能会指着25000000和2000000等较大的数说,这个数我不会读。) (3)小交流。请会读的同学来读一读,读完后,教师提出问题:25000000和2000000是怎么来的,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是比较陌生的,比较困惑的,此时,让孩子们独立地去阅读教材已是水到渠成。) 3、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十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 延安实验小学刘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记忆故事;通过理解松鼠、兔子、猴子对待“葡萄是酸的”这个说法的不同态度及表现,懂得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尝试,不能光听别人的话。 教学重点: 懂得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敢于大胆尝试的道理。 突破方法:独立复述故事,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 表演故事,理解“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突破方法:朗读课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巩固识字。 1.多媒体出示词语,全班开火车等多种形式认读。 2.生字宝宝带着小伙伴来了,大家分类来认认(一组动词一组轻声)。 (二)回忆课文,巩固内容 1.观看视频整体感知课文,思考文中有哪些小动物?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 2.自读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句子中知道这葡萄是甜的?3.对比语句: 1、小猴子听了大口大口的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2、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4、看着小猴子吃得这么开心,小松鼠和小兔子也忍不住尝了一口,什么味道? 品读语句:啊!真甜。 过渡:那小松鼠和小兔子为什么先开始说葡萄是酸的呢?

5、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三)表演第一自然段 1.学生练读。 2.小组练读,以给画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朗读、表演读。 3.全班汇报读。 4. 师生表演 (四)体会人物语言 1.自读课文找一找,听了狐狸的话,小松鼠和小兔子分别是怎么想的? 2.指导朗读,读出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心思。 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3、思考:尝过之后小猴子和小兔子还会想写什么呢?我们先来一起读一读第七自然段。 4、可是小松鼠和小兔子的妈妈说过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尝试,这可怎么办呢? (五)拓展 我想对()说:“()。”(分别对小松鼠、小兔子、小狐狸、小猴子分组练一练) 因为(),所以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六)作业 回家把童话故事《酸的和甜的》表演给爸爸妈妈爷爷奶

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

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 《四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阿扎完小索朗加措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至80页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圈一圈、剪一剪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利用四边形的特点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具、学具准备: 点子图、剪刀、三角尺、直尺、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初步概括四边形的特征: 师:(出示课题:四边形)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你见过四边形吗?你认为四边形是什么样的?(生自由汇报)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学校的校园图) 师:其实,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有很多图形?你能不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出你认识的四边形来?下面就请大家仔细观察,先自己找一找,再和同桌交流。(生汇报,师贴图形) 师: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的四边形,为什么它们都叫四边形,到底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今天我们就和它交个朋友,认识四边形。(板书:认识四边形) 二、探究展示。 (一)认识四边形。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认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四边形,然后共同探究:我们所找到的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师板书: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大家看这是四边形吗?为什么?(四条边不是直的)对了,一定要注意是4条直的边。(直的边加点) (二)判断四边形,巩固对四边形的认识。 师:原来四边形有这样的特征,请大家齐读。(生齐读) 师:你认为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 师:大家看,这幅图里面就有不少假的四边形混进来了,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金睛火眼找出真正的四边形来并涂上颜色吗?看谁找的又快又对?(1)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后可以在小组内小声交流。(2)指名汇报。(出示80页的例1的图)直接让其他学生判断,找错误,说理由。特别是要说明不是四边形的原因。 师:大家可真聪明呀,能准确的找出四边形,非常好。下面你们愿不愿意当小魔术师,把不是四边形的图形变成四边形呢? (三)把四边形分类,加深认识四边形。(课件出示例1中的部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菱形)。 师:四边形是一个大家族,不同形状的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区别。你能把它们按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先想想你打算怎样分?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交流,并统一意见。 师:大家可以看看温馨提示(出示课件温馨提示:你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些四边形的角;你还可以用尺子去量一量这些四边形的边……)组织全班交流,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分类标准。

2020年三年级起点英语单词(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

作者:败转头 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 时间:2020.12.13 三年级起点英语单词(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 Unit1 Uk英国 canada加拿大 USA美国 china中国 she她 student 学生 pupil学生;(尤指)小学生 he他 teacher教师 boy男孩and和;与 girl女孩 new新的 friend朋友 today今天 Unit2 Father父亲;爸爸 dad爸爸(口语) man男人 woman女人 mother 母亲;妈妈 sister姐;妹 brother 兄;弟 grandmother(外)祖母 grandma(口语)(外)祖母 grandfather(外)祖父 family 家;家庭 Unit3 Thin瘦的 fat胖的 tall高的 short矮的;短的 long长的small小的 big大的 giraffe长颈鹿 so这么;那么 children (child的复数)儿童 tail尾巴 Unit4 On在…上 in在…里 under在…下面 chair椅子 desk书桌

cap帽子 ball球 car小汽车 boat小船 map地图 toy玩具Box 盒;箱 Unit5 Pear梨 apple苹果 orange橙子 banana香蕉 watermelon西瓜strawberry草莓 grape葡萄 buy 买 fruit水果 Unit6 Eleven十一twelve十二thirteen十三fourteen十四fifteen十五 sixteen十六 seventeen十七 eighteen十八nineteen十九 twenty二十 kite风筝 beautiful美丽的 常用表达法 Unit1 Welcome!欢迎! Where are you from?你是哪里人? I'm from the UK。我是英国人。 Unit2 Who's that man?哪位男士是谁? He's my father。他是我爸爸。 Who's that woman?那个女士是谁? She's my mother。她是我妈妈。 Is she your mother?她是你妈妈吗?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本教师用书

目录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 (2) 单元说明 (2) 1 小蝌蚪找妈妈 (2) 2 我是什么 (12)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20)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27) 语文园地一 (31) 快乐读书吧 (33) 第二单元识字 (37) 单元说明 (37) 1 场景歌 (38) 2 树之歌 (45) 3 拍手歌 (53) 4 田家四季歌 (62) 语文园地二 (70) 第三单元儿童生活 (73) 单元说明 (73) 4 曹冲称象 (75) 5 玲玲的画 (79) 6 一封信 (85) 7 妈妈睡了 (90) 口语交际:做手工 (97) 语文园地三 (102) 第四单元 (105) 单元说明 (105) 8 《古诗二首》 (106) 9 黄山奇石 (111) 10 日月潭 (116) 11 葡萄沟 (120) 语文园地四 (125) 第五单元 (129) 单元说明 (129)

12 坐井观天 (130) 13 寒号鸟 (137) 14 我要的是葫芦 (145) 口语交际:商量 (156) 语文园地五 (160) 第六单元 (163) 单元说明 (163) 15 大禹治水 (164) 16 朱德的扁担 (175) 17 难忘的泼水节 (183)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188) 语文园地六 (188) 第七单元 (192) 单元说明 (192) 18 古诗两首 (193) 19 雾在哪里 (199) 20 雪孩子 (206) 语文园地七 (210) 第八单元 (213) 单元说明 (213) 21 狐假虎威 (214) 22 狐狸分奶酪 (219) 23 纸船和风筝 (223) 24 风娃娃 (227) 语文园地八.............................................................................................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识字音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写字音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年级起点英语单词(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

三年级起点英语单词(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 Unit1 Ruler尺子 pencil铅笔 eraser橡皮 crayon蜡笔 bag包 pen 笔 pencil box铅笔盒 no不 your你(们)的 school学校 Unit2 Red红色 green绿色 yellow黄色 blue蓝色 black黑色 Brown 棕色 white白色 orange橙色 OK好;行 mum妈妈(美式mom)Unit3 Face脸 ear耳朵 eye眼睛 nose鼻子 mouth嘴 arm胳膊hand手 head头 body身体 leg腿 foot脚 school学校 Unit4 Duck鸭子 pig猪 cat猫 bear熊 dog狗 elephant大象monkey猴子 bird鸟 tiger老虎 panda熊猫 zoo动物园funny滑稽的;好笑的 Unit5 Bread面包 juice果汁 egg蛋 milk牛奶 water水 cake蛋糕fish鱼 rice米饭 Unit6 One一 two二 three三 four四 five五 six六 seven七eight八 nine九 ten十 brother兄;弟 plate盘子 常用表达法 Unit1

Hello,I’m wu yifan。你好,我是吴一凡。 Hi,I’m Sarah。你好,我是萨拉。 I have a ruler/an eraser。我有一把尺子/一块橡皮。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s john.我叫约翰. Goodbye!再见 Bye,Miss White.再见,怀特小姐 Unit2 Mr Jones,this is Miss Green.琼斯先生,这是格林小姐. Good morning,Miss Green.早上好,格林小姐. I see red. 我看见红色. Good afternoon ,wu yifan.下午好,吴一凡.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Nice to meet you,too. 见到你也很高兴 Colour it brown.把它涂成棕色吧. Unit3 How are you?你好吗? I’m fine,thank you.我很好,谢谢你. Let's go toschool!我们一起上学吧! Look at me!看我! Very well,thanks.很好,谢谢. Let's make a puppet!(让)我们一起做个木偶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25. 太阳是大家的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镜湖小学张蓉设计理念: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文字浅显易懂,但思想情感内涵却非常丰富。课 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 ,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定。 本课的学习,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 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教学原则,将通过多种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 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习方式以朗读、感受、分析、联想、创作诗歌为主导,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升华对太阳的热爱,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并掌握初步的创作诗歌的方法,激发学习语文和创作诗歌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涵盖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理解、运用语言能力这个层面的内容。小学语文权威崔峦提出,语文阅读教学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感,品出韵味,悟出表达作用,学习表达方法,激活思维。阅读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语言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只有理解了语言,才能深刻理解思想内容;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才能逐步提高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阅读教学只有充分重视语言学习,才是完整的阅读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和谐发展。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基本上是循着这五个方面来进行的: 1、读出情。诗歌是抒情性,我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力求让他们读出诗人抒发的感情。第一节读爱美之情,第二节读出欢乐之情,第四节读出赞颂之情。读出了感情,对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健康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2、品出味。诗歌语言精炼含蓄,言简意赅,韵味无穷。这首诗最后一行连用了“等着” 和“盼着”。“等着”“盼着”意思接近但有区别。“等着”只表示希望太阳到来,

2012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

2012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单词表Unit 1 Can you play theguitar? guitar[ɡ?'tɑ:(r)] n.吉他 sing [s??] v.唱;唱歌 swim [sw?m] v. & n.游泳 dance [dɑ?ns], [d?ns] v.跳舞n.舞蹈 draw [dr??] v.画 chess [t?es] n.国际象棋 play chess 下国际象棋 speak [spi?k] v.说(某种语言);说话 speak English 说英语 join [d???n] v.参加;加入 club [kl?b] n.俱乐部;社团 be good at…擅长于…… tell [tel] v.讲述;告诉 story ['st??r?] n.故事;小说 write [ra?t] v.写作;写字 show [???] n.演出;节目v.给……看;展示; or [??(r)] conj.或者;也不(用于否定句) talk [t??k] v. & n.说话;交谈 talk to…跟……说 kungfu [,k??’fu?] n.(中国)功夫 drum [dr?m] n.鼓 play the drums 敲鼓 piano [p?'?n??] n.钢琴 play the piano 弹钢琴 violin [,va??'l?n] n.小提琴 play the violin 拉小提琴 also ['??ls??] adv.也;而且 people ['pi?pl] n.人;人们 home [h??m] n.家;活动本部adv.到家;在家 be good with…善于应付……的;对……有办法 make [me?k] v.使成为;制造 make friends 结交朋友 today [t?'de?] adv.在今天 help (sb) with sth在某方面帮助(某人) center ['sent?(r)] n.(=centre)中心;中央 weekend [,wi?k'end], [ 'wi?kend] n.周末

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复习提纲教案资料

八上道法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单元概述 无论是塑造美好品格、成就幸福人生,还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创造美好社会生活,都离不开责任。对于成长中的我们来说,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懂得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义,增强责任感和责任心,自觉自愿地承担责任,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收获快乐,健康成长,谱写绚丽多彩的青春篇章。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社会和谐、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离不开你我他的责任和担当。那么,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角色是什么关系?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会有哪些收获?怎样才能成为勇担责任的人? 第1节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一、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1.责任的含义及来源 (1)责任不断增加 完成老师分配的一项社会实践任务,参加社区的一次志愿行动,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希望工程”……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视野扩大了,本领和智慧增长了,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多了。 (2)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3)责任的来源:从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责任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现在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将来我们会为人父母,成为工人、农民、教师、公务员、科技工作者……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如下: 角色责任 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责任你我他 1.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1)表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