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当代文学的厚重忧思

对当代文学的厚重忧思

对当代文学的厚重忧思
对当代文学的厚重忧思

对当代文学的厚重忧思

刘宏伟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从前秦时期的夏、商、周;到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从隋唐宋辽,到五代十国、明清……,中国文学真正的传世经典是寥寥无几,好在我们还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辞、元曲,还出了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还有我们值得传承和骄傲的地方……

经济越发达,倒成了文化沙漠: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成了文化主打的传播方式,但是细细品味我们的电影电视主流是什么?我看不过是皇帝文学、土匪文学、同性恋文学、暴力“美学”,充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高雅文学有吗?东方的莫扎特、东方的克莱德曼、中国的东山魁逸,我看主流现实生活中的文学不就是“小品、短信、黄段子”吗?

中国有一个“矛盾文学奖”,有关部门拟设“巴金文学奖”,巴金老人对当代文学很抵触,因为问题很多,巴金在九十岁诞辰之际,提出“拒设巴金文学奖”

从巴金先生不设“巴金文学奖”说起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111329127.html, 2004年11月28日19:26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早在1993年巴金老人90诞辰时,四川省作家协会打算以巴金的名字设立基金会和文学奖,但老人坚决不同意。今年11月25日是巴金老人的101岁华诞。巴金的侄子李致对记者称,巴老坚持不以他的名字建立基金会和文学奖。

在当前中国文学界文学奖越发泛滥的背景下,巴金先生坚持不设“巴金文学奖”,具有重要的良性效应。

今天林林总总的各类文学奖不胜枚举。设立种种文学奖,有助于鼓励作家们创作的积极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评奖的泛滥,文学奖对文学创作的激励作用已经式微,文学奖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一种对作家排座次,分配奖金的微观权力,它们带来的更多的是对文学发展不利的功利性。目前在一些文学奖的评选中,人情关系、领导意志已经在影响着评奖结果,就连文学圈子中的人也对文学奖发出越来越多的疑问。奖项的泛滥和评奖中可能出现的不公正现象,使越来越多的文学奖价值衰退。回想这些年种种获奖作品,虽然不乏精品,但大多数获奖作品已很难被人们记起了。而且,这几年各种文学奖的奖金越提越高,有着你方唱罢我开场的热闹。作家孙梨曾这样批评说:“在中国,忽然兴起了奖金热。到现在,几乎无时无地不在办文学奖……几乎成了一种股市,趋之若狂,越来越不可收拾,而其实质,已不可问矣。”与此不同的是,法国著名的龚古尔文学奖在试图逃脱商业逻辑,它的奖金只有60法郎,基本上是象征性的。

今天巴金先生坚持不设“巴金文学奖”,是对这股不良风气的一种抵制。

巴金先生的文品、人品和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他是一名令文学界为之动容的作家。他是新文学的开拓者,是现当代文学的大师。特别是晚年巴金表现出来的对个人的自我批判精神,对今天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可见,巴金先生是完全有资格以其名字设立文学奖的,但巴金先生说:“在一些名利等问题上,不要用我的名字”。从中既可看出巴金先生一贯淡泊名利,也可读懂老人对设立文学奖的深刻认知。其实,文学创作不是一种竞赛活动,文学的本质是自由和独立的。泛滥的文学评奖,只会加剧文学的功利性,从而消解文学的本质功能。所以,应该为巴金先生坚持不设“巴金文学奖”叫一声好!

这表明中国文学已经“趋利化、商业化、庸俗化”,《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有很多教授为了版费、讲课费、广告费走上讲坛,把经典的名著讲成了野史,讲成了“明朝那点事”,讲成了歪解的“品三国”,还美其名曰“远处的东西近处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高雅的东西庸俗化”,这里更有一位著名作家贾某某,写了一部书《废都》,在该部作品中,有大量赤裸裸的两性描写,该作者为了吸引下流读者的眼球,竟然在所谓男欢女爱“高潮”时,在长篇小说的众多部分加“括号”(两人宽衣解带,□□□□,此处省略680个字),然而令人荒唐的是,该小说还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

中国有《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两部字典里中国的“字、词(辞)、词组、短句”有N个万,但是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中国的文字怎么越来越少?日常人们掌握的交流语句、语汇我看不超过一千个,即使用白话文讲话,一是“一腔废话”,二是“不知所云”,比如什么:哇塞、哦了、摆平、搞定、波霸,还有啰嗦,用文言文拍电报“弟病危,速归”共五个字,用白话文呢“我的弟弟病重不行了,赶快回来吧”又多了多少个字。难怪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有很多中肯的批评。

当代中国文学,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二要坚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还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当代的中国文学当忧思!

61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00531)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 (课程代码 00531)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以“就那么回事”为处世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A.林震 B.刘世吾 C.韩常新 D.王清泉 2.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叙事线索是 A. 借被子 B. 插野菊花 C. 放馒头 D.补军装 3.下列作品中,通过今昔宴会场景的比照,反映原国民党上层阶级撤退到台湾后的沧桑之感的是 A.《将军族》 B.《喜宴》 C.《游园惊梦》 D.《赴宴者》 4.冯骥才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故事背景是 A.“文革”时期 B.建国初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 大跃进时期 5.在铁凝的下列小说中,把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诗化,创造空灵蕴藉艺术境界的短篇小说是 A.《无雨之城》 B.《哦,香雪》 C.《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D.《笨花》 6.阿城小说《棋王》中,表现王一生对理想境界执着追求的故事高潮是 A. 连环大战 B.与脚卵对弈 C.钻研模艺 D.参加地区象棋比赛 7.陈染小说《空的窗》中,摆脱了绝望,重拾生活信念的两个人物形象是 A.“我”和退休老人 B.退休老人和他的老伴 C.“我”和邮政局长 D.邮政局长和退休老人 8.下列作品中,围绕“假结婚”事件展开故事,呼唤打破不同文化间的隔阂,实现真正楣互沟通的短篇小说是 A。《与往事干杯》 B.《少女小渔》 C.《无处告别》 D.《小姨多鹤》 9.孙犁散文《黄鹂——病期琐事》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A.对偶排比 B.托物言志 C. 营造紧张的气氛 D. 浪漫的想象 10. 为准确呈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刘庆邦在小说《鞋》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2及答案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2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三家巷》中,陈家是资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则是工人世家。 2.王蒙笔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蝴蝶》中的张思远、《相见时难》中的翁式含、《踌躇的季节》中的犁原等。 3.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后,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的创作,其主要收获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老舍的《茶馆》、曹禺的《胆剑篇》等。 4.蔡其矫的《生活的歌》、李季的《玉门诗抄》、邵燕祥的《到远方去》、梁上泉的《高原牧笛》、雁翼的《在云彩上面》、傅仇的《伐木声声》等,都是50年代工农业建设的写照。 5.闻捷的《天山牧歌》、公刘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云》等,描绘了以新的劳动生活为主体的富于浓郁地方民族色彩的时代风景画。 6.新时期初期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乡场上》、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等。 7.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贾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作品。 8.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颂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国》、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等。 9.郭小川的组诗《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为当代政治抒情诗开了一代诗风。 10.《天安门诗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教研室16人集体化名“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中的诗歌。 11.朦胧诗论争中出现的“三个崛起”,是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 12.在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从莫言的《红高粱》、贾平凹的《浮躁》、张炜《古船》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乡土文学作品,标志着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13.陈应松以描写湖北神农架山区的山民生活见长,他的《马嘶岭血案》、《松鸦为什么鸣叫》、《豹子最后的舞蹈》等,为他赢得了“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的声誉。 14.莫言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当代文坛上的重要地位的则是《红高粱》。15.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鹃的《百合花》、杨沫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红豆》等。16.铁凝的成名作是1982年的《哦,香雪》。 17.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和同性恋的赞美。 18.王安忆的《锦绣谷之恋》写一个女人婚外精神恋的白日梦,即女编辑在一次笔会上暗恋一个男作家的故事。 19.王安忆的《启蒙时代》描述了南昌、陈卓然、海鸥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长小说。 20.《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17岁的少女“我”(肖濛)的成长经历及与老巴父子两代人的恋情故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 )等。 A.《望星空》B.《养花人的梦》C.《草木篇》D.《迟开的玫瑰》 2.80年代中期兴起的寻根文学中,韩少功的是(A )。 A.《爸爸爸》B.《老井》C.《小鲍庄》D.《厚土》 3.2008年在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四部获奖作品中,只有一部作品不是以乡村的现状和历史为主题的,这部作品是( C )。 A.《秦腔》B.《湖光山色》C.《暗算》D.《额尔古纳河右岸》

2018年度尔雅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标准答案

对“文学”的理解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文学是能指的自由游戏,这一观点出自()。 窗体顶端 A、弗洛伊德 B、海德格尔 C、德里达 D、王德伟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文学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一观点出自()。 窗体顶端 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叶芝 C、华兹华斯 D、别林斯基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在什么情况下会遇到文学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副对联纪念的人物是()。窗体顶端 A、鲁迅 B、李济 C、胡适 D、吴宓 我的答案:C得分:33.3分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歌的歌词作者是()。窗体顶端 A、 胡适 B、 刘半农 C、 俞平伯 D、 鲁迅 我的答案:A得分:33.3分 窗体底端 3 【判断题】《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如何与伟大的文学相遇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多选题】关于《巨流河》的描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窗体顶端 A、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 B、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 C、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记 D、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我的答案:ABCD得分:50.0分 窗体底端 2 【判断题】润物细无声,这是文学发生作用的独特方式。()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 文学与生命经验息息相关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轨迹 ——阿Q与陈焕生之比较 中国是一个农民本位的国家,所以“农民”本身所蕴有的文化内涵,就值得作家去关注和描写。这其中的“农民”的内涵,即所谓的“农民文化”所规定的农民性”,这种“农民性”在某种意义上又同所谓的“国民性”,“民族性”相通,事实上许多作家也正是从对民族文化对国民性的思考开始而进入审视农民,表现乡土生活的。鲁迅在二、三十年代面对的是一群麻木和愚昧的农民,他的目的是要起到“疗救”的效果,因而他对农民性的描写就在于启蒙,但又充满了悲哀和无可奈何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心情。他揭示和暴露其时农民的劣根性。这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啊Q。阿Q代表了那整个时期中国老农民形象。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自然也该有变化和发展。高晓声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作家,他与鲁迅的不同是经历的不同,自然他笔下的农民也有与鲁迅笔下的农民有不同之处。鲁迅抨击的是现实,高晓声变现的隐忧,他笔下的陈奂生被称为是阿Q的承续与蜕变。不言而喻,他们之间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想了解现当代文学作品创作中农民形象的转变,比较阿Q和陈奂生无疑是一条途径。 鲁迅笔下的阿Q和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之时,社会正起着激烈的变化,在这激烈的变动中,阿Q充分表现了一个未开化农民的特征。陈奂生生活在文革过后,拨乱反正的时候,社会同样不安定,政治也变幻莫测。陈奂生也有自己的处世之道。陈奂生与阿Q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他们是不同时代的老农民代表,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们的人生道路连接起来,就能更进一步发现,这一切是那样真切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几十年来历史足迹:新旧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社会主义时期历史发展中的重大曲折;曲折中有透露着新的希望。鲁迅与高晓声都成功地把各自笔下的人物放入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革中加以表现,通过人物反映了时代历史的变迁,更通过时代历史的变迁衬托出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中老农的转变轨迹。中国农民的形象是一直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展现,而且展现的是不断进步的农民形象。在“阿Q”与“陈奂生”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异质的精神胜利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增订本) 严家炎孙玉石温儒敏主编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诗歌: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有人说这首诗写的是朋友之情,我不太相信,因为用“蝶”比喻两个大男人,未免过于唐突。我觉得这是胡适对自己爱情生活的一声叹息。胡适十几岁时就与江冬秀订了婚,但到美国之后,邂逅了才情超逸的韦莲司并为之倾倒,两人的半世情缘从此启幕,现在已不是秘密了。这首诗写于1916年,正是胡适回国的前夕,这首《蝴蝶》其实是一曲中西合璧的现代“梁祝”。本来“双双飞上天”翩翩翻飞的两只蝴蝶,因胡适母亲催胡适回家成亲,不得不“忽飞还”一个,剩下韦莲司一个人孤苦伶仃,望穿秋水,也真“怪可怜”——韦莲司一生未嫁。 表达了他当时孤寂、苦闷心情 鸽子《鸽子》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凤凰涅槃(存目)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我提高了声调

看无数白云 喝滚滚洪涛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我无比自豪 迎着狂风 我高傲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不为凛冽的寒风动摇 顶着它冲上去 才能为铮铮铁骨索取回报 天狗 太阳礼赞 夜步十里松原 瓶·春莺曲 伊底眼 繁星(一、七、十、七十五、一百三十一)春水(五、一○五) 夜 弃妇 采莲曲

雨景 晚祷 雪花的快乐 沙扬娜拉 再别康桥 我不知道风—— 云游 忆菊 死水 发现 静夜 十二月十九夜 蛇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雨巷 寻梦者 乐园鸟 我用残损的手掌 预言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断章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4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获得广泛赞誉,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推崇,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 A )。 A.《邪不压正》 B.《小二黑结婚》C.《田寡妇看瓜》D.《李有才板话》 2.李云龙的形象出自长篇小说( B )。 A.《英雄无语》 B.《亮剑》C.《历史的天空》D.《激情燃烧的岁月》 3. 描写了文革刚刚过去,黑子、蜜蜂、小号三个各具经历的年轻人、老车长与车匪在一节夜间行驶的列车守车上发生的一段遭遇的实验话剧是(C)等。 A.《正红旗下》B.《车站》C.《绝对信号》D.《野人》 4. 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民间刊物”是(A)。 A.《今天》B.《星星》C.《诗刊》D.《萌芽》 5.延续了孙犁优美清新的荷花淀派风情的作家是沉浸于“运河文学”的创作的(D)。 A.浩然 B.汪曾祺 C.李凖 D.刘绍棠 6.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 A )等。 A.舒婷的《致橡树》B.铁凝的《哦,香雪》C.张洁的《祖母绿》D.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7.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 B )。 A.《突围表演》B.《山上的小屋》C.《思想汇报》D.《黄泥街》 8.刘震云“生活流”小说的代表作是( D )。 A.《太阳出世》 B.《烦恼人生》C.《不谈爱情》D.《一地鸡毛》 9.奠定金庸武侠小说大宗师地位的小说是( D )。 A.《倚天屠龙记》B.《天龙八部》C.《书剑恩仇录》D.《射雕英雄传》 10.潦倒的钱夫人去台北参加窦夫人的盛宴华筵。宴终席散,昔日的风云人物只能站在窦夫人的院子中可怜兮兮地等着窦夫人的小轿车折返回来送自己。这个内容出自小说( A ) A.《游园惊梦》B.《永远的尹雪艳》C.《思旧赋》D.《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 ABD )等。 A.小满儿 B.双眉C.范灵芝 D.妞儿 2.《三家巷》围绕着周炳的成长,作家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有(ABD )等。A.沙基惨案B.省港大罢工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 3.《茶馆》所描写的“三个时代”是(ABD)。 A.从戊戌政变失败后清政府的腐朽黑暗B.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

2018年10月自考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 (课程代码00531) 本试卷共7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睨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I页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喜宴》通过知青视角描写的两个场景是 A.“喜宴”和“卖油绳” B.“喜宴”和“上门喝茶” C.“假结婚”和“卖油绳” D.“假结婚”和“上门喝茶” 2.小说《鞋》中守明将做好的鞋交给未婚夫并请他试穿,未婚夫的反应是 A.觉得有点挤脚 B.觉得有点大 C.觉得正合脚 D.没有试鞋 3.小说《广陵散》刻画人物时采取的描写方式是 A.生活细节与心理活动相结合 B.梦幻与现实的叠加 C.意识闪回与蒙太奇交织 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 4.小说《马桥词典》中“宝气”一词的引申涵义是 A.民间正道和对权力的不屈反抗 B.友情的诚挚和爱情的忠贞 C.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 D.对现代都市文明生活的向往 5.小说《送一个人上路》故事展开时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二人称叙述 C.青年“我”的视角叙述 D.童年“我”的视角叙述 6.散文《致傅聪》的作者傅雷与傅聪的关系是 A. 师生关系 B.兄弟关系 C.父子关系 D.朋友关系 7.“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是 A.汪曾祺 B.孙犁 C.丰子恺 D.阿城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农民”形象》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农民形象 有这样一部作品总是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当夜深人静一个人拿着这样一部书写了人世、人生、理想与现实的书的时候,不禁的我会发出这样一种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和自己的相似度竟然会如此之高的感叹。不知为何,拿起这本书再放下的时候已然是几个小时后的事了。它是《平凡的世界》,我的平凡的世界。 像一个在追寻了世界上另一个自己的路上耽搁了太久了的看客,我深深的被这部作品里的故事情节,特别是书中所写的人物所深深打动,很多时候我是满眼心酸的走进这部作品的,孙少平的思想、孙玉厚的境遇、孙少安的坎坷等等无时不刻的在我混乱的脑子里游走。我可以这样理解吧,他们是一个时代的标签,由于标签太多,不经意之间我们都莫名其妙的被贴上了形形色色的性格,五颜六色的生活,或苦或甜,或酸或辣,那是一种回忆,一种曾经,一种永远也忘不了的存在。 直到现在,我还一直在想,《平凡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着我。孙少平的人格魅力,他的执着,他的爱情,无一不在牵动读者的眼睛。我也时常会想像自己像孙少平一样揽工,还有下到井下挖煤,当然我知道我不可能有孙少平的人生经历,但是我可以具备少平的许多好的品格,一个人吸引别人的是他的品格。我相信劳动可以改变人,孙少平一开始不也是小学教师,后来去黄原揽工,还不是硬挺了下来,在年青的时候吃点苦,会对以后的人生有很多的好处。也许我的身体条件不行,但是我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还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要毕业了,我们应该想想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走,不要徘徊不前,也不要妄自菲薄。思考的不多,不深,我只是个学生。 至于说到那个时代的市民形象,在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崇拜的风行无疑会给老百姓在思想方面的突破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现在回过头去看,已经有了比较客观的评价。狐假虎威并受过革命教育的孙玉亭,禁不住财富诱惑闯荡世界的金富,以双水村中心自居的田福堂……,说到底他们都是农民,很有时代特征的农民;苦受自己灵魂折磨的少平、受过良好教育的新时代青年田晓霞、高中毕业去学习驾驶的润生……,他们说到底是知识分子,有的被那个时代耽误,有的搭上了时代的末班车的知识分子。从少安不安现状开办砖厂到少平抵不住出去闯闯,很大程度来讲,虽然他们是底层的劳动者,但是他们敢于走出那一步才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3

作业3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阎连科关于耙耧山脉的乡村神话《年月日》、《日光流年》、《坚硬似水》、《受活》等,机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学为代表的现代世界文学影响。 2.迟子建出生在东北边陲的漠河北极村,她的小说具有一种童话的气息,第一部小说集就名为《北极村童话》。 3.莫言对小说艺术创新的惨淡经营,《檀香刑》以人间的酷刑作结,《生死疲劳》则以地狱的酷刑开场。 4.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树》。 5.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关存在主题的书写。 6.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种深重的人文精神与宗教情怀。 7.90年代后,余华创作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小说主题也历经了一个从先锋到世俗的巨大嬗变。 8.“改革文学”的主要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9.受“寻根文学”影响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 10.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 11.苏童的小说《米》后被改编为电影《大鸿米店》。 12.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后被改编为电视剧《来来往往》。 13.杨朔的《香山红叶》、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的相继发表,是当代散文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14.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15.新时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优秀作品主要有巴金的《怀念萧珊》、孙犁的《亡人逸事》、杨绛的《干校六记》、陈白尘的《云梦断忆》、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 16.巴金散文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1978年底开始创作的五卷本《随想录》。17.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无味巷》、《黄土高原》、《入川小记》等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秦腔》。 18.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19.张洁是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发轫者之一。1980年前后发表的《挖荠菜》、《拣麦穗》等“大雁”系列的散文,大多是对作家童年的回忆,情感细腻。20.余秋雨出版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奔丧》、《瀚海》和《极地之侧》等先锋小说的作者是深受马原影响的( B )。 A.格非 B.洪峰 C.苏童 D.余华 2.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C )。 A.《拉萨河的女神》B.《上下都很平坦》C.《冈底斯的诱惑》D.《西海无帆船》 3.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A )。 A.《十八岁出门远行》B.《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四月三日事件》D.《一九八六年》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林震是 A.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 B.一个官僚主义者形象 C.一个世故圆滑的年轻人 D.有理想、有朝气、富于正义感的青年干部 2.《百合花》中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感人故事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抗美援朝战争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3.小说《棋王》的主人公是 A.脚卵B.“我” C.小英子D.王一生 4.构成小说《陈奂生上城》的主要情节线索是 A.卖帽子—住招待所—买油绳B.买油绳—卖帽子—住招待所 C.住招待所—买帽子—卖油绳D.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 5.下列作品中,重知识、有趣味、旁征博引、涉古论今,将议论与抒情融为一体的是 A.《社稷坛抒情》B.《茶花赋》 C.《早熟的枣子》D.《下放记别》 6.揭示美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一主题的作品是 A.《下放记别》B.《听听那冷雨》 C.《夜航船》D.《黄鹂—病期琐事》 7.巴金的《怀念萧珊》一文,出自他的散文集 A.《英雄的故事》B.《再思录》 C.《随想录》D.《新声集》 8.“那棵柿子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出自A.牛汉的《童年二题》B.茹志娟的《百合花》 C.铁凝的《哦,香雪》D.张洁的《拣麦穗》 9.“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一句出自 A.白先勇的《游园惊梦》B.邵燕祥的《和尚之喻》 C.贾平凹的《秦腔》D.余秋雨的《夜航船》 10.《草木篇》中“白杨”的象征寓意为

中国的农民形象对比

中国的农民形象对比——以陈奂生,阿Q为例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变得更繁荣,乡村变得更像城市。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可这些终究是表面现象,在日趋完备的生活设施和逐渐发达的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农民的生活以及思想变化将会是怎样的呢?这里将分析中国的农民大众一路走来的变化。以鲁迅笔下的阿Q,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为例。 鲁迅笔下的阿Q我们都非常熟悉了,阿Q质朴却愚昧,圆滑却无赖,自尊自大却自轻自贱,狭隘保守又满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但是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利用精神胜利法,从赌钱时,钱被人抢了,他便用力打自己的嘴巴,仿佛打了抢钱的人。他用自卑把屈辱失败转为优胜,又或是受了赵太爷的打,转而调戏小尼姑,受了强者的气,把怒气发泄到比自己更弱的人身上。亦或是,用麻木健忘来缓和忘却失败屈辱。十十足足体现了老底子社会农民的狭隘,迂腐。鲁迅说:阿Q三十多岁,是个平平常常的农民,质朴、愚蠢,有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生活在偏僻落后但阶级对立森严的未庄,赵太爷、地保、一些闲汉都拿他作为压榨、嘲弄的对象:打他、侮辱他、剥夺他可怜的财物。阿Q也曾对欺压他的人进行反击:“口讷的便骂,气力小的便打”。本来,阿Q这样的社会地位,旧社会秩序的任何变动,对他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却深恶“造反”,笃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宗法观念,和天命、正名、“男女之大防”、“排斥异端”等封建思想。阿Q的社会地位虽然和圣贤相去是很辽远的,其思想却是“样样合于圣贤经传”。和闰土、祥林嫂们比较起来,阿Q经历复杂,见过世面:他进过城,做过偷儿,见过杀革命党,在白举人家当过仆人,特别是幸运地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大革命。在革命浪潮冲击未庄的时候,赵太爷和未庄的人众,都在事出突然,没有思想准备而呈现一片慌乱。阿Q看到欺压他的人在这事变面前害怕和恐惧,感到快意起来,于是心潮澎湃,原是深恶“造反”的阿Q,现在对革命向往了。在大步跨过长街,高声嚷道:“造反了!造反了!”对于阿Q在革命高潮中的这种想法和行为,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呢?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要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阿Q这个压在生活底层的农民,像一棵压在大石下的弱草。在看到那些作威作福欺压他的人们大祸临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舒畅,并本能的燃起复仇的意识,决心要惩治这些在他头上作恶的人们:“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这些想法都真实地表现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在革命风浪中对旧社会愤怒的心理状态。 阿Q可以说是旧时代农民的代表人物,而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是新时代千万农民的缩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新时期的农民在物质生活水平刚刚得到提高后,也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陈奂生上城》将刚入城市的农民形象陈奂生描写的惟妙惟肖,将农民与现代城市联系起来。把刚刚摘掉“漏斗户主”帽子的陈奂生置于县招待所高级房间了,也就是置于高档次的物质文明环境里,以此观照陈奂生。这样,农民的境况就的到了辨证的表现:温饱问题是初步解决了,但是生活水平毕竟还是很低很低;农民的灵魂也被深刻地解剖出来:农民的素质有好的一面,也有差的一面。陈奂生的衣橱里有衣服了,囤里有米了,物质生活改善了。也独自开始了自己的一份事业,卖油绳。这是物质生活条件。另一面,他与别人的谈论话题总是格格不入。因此,他渴望过精神生活,然而他的精神要求是极低的,他的新追求是“要是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再而,当他准备带着赚来的活钱“凯旋回府”时,忽又感到了浑身的不适,竟然病困火车站,他甚至悲观地想到在这举目无亲的地方,“耽误就医吃药,岂不送掉老命!”好在陈奂生还想得开,一想到自己活在世上还能“多种几年田,有益无害”时,他便又高兴起来了,两个嘴角不由得“向左右同时嘻开,露出一个微笑”。之后,陈奂生在生病之中,遇到了县委书记。在自己发高烧时给自己买了药,还用车把自己送到县招待所的高级房间住下,他能不感激吗?接着又写了陈奂生的苦恼和不平。只住了一晚上,还是半夜里来的,就要了他五块钱。两顶帽子的钱,不过七八个钟头就没有了,他一个农民,如何能接受得了?再想到回家没法向老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

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必读书目 现代文学部分 作品类: 鲁迅,建议通读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 小说类:《狂人日记》、《孔乙已》、《在酒楼上》、《示众》、《阿Q正传》、《阿长与山海经》、《无常》、《死火》、《影的告别》、《蜡叶》、《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野草〉英文译本序》、《灯下漫笔》、《这个与那个》、《“友邦惊诧”论》、《二丑艺术》、《捣鬼心传》、《奇怪》、《病后杂谈》、《阿金》、《铸剑》、《采薇》; 杂文类:《灯下漫笔》、《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二丑艺术》、《爬与撞》、《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古都的秋》、《钓台的春昼》;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 冰心:《超人》,诗歌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 庐隐:《海滨故人》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台静农:《拜堂》 许地山《命命鸟》、《缀网劳蛛》、《春桃》 王统照《沉思》、《山雨》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十二月十九日》(废名) 胡适:《蝴蝶》、《一颗星儿》(建议通读《尝试集》),独幕剧《终生大事》 郭沫若:《凤凰涅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地球,我的母亲》、《夜半十里松原》、《天狗》、《太阳礼赞》;《瓶·第十六首:春莺曲》、《瓶·第三十七首》、《我想起了陈涉吴广》、《屈原》、《论诗三札》、《我的作诗的经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建议通读《女神》) 沈尹默:《月夜》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 汪静之:《伊底眼》

宗白华:《夜》 李金发:《弃妇》 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建议通读诗歌集《死水》、《红烛》)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翡冷翠山居闲话》 朱湘:《采莲曲》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北京的茶食》(建议通读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俞平伯:《清河访》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 梁遇春:《观火》 田汉:《获虎之夜》 丁西林:《压迫》、《一只马蜂》 茅盾:《蚀》、《子夜》、《春蚕》 老舍:《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断魂枪》、《四世同堂》 巴金:《家》、《寒夜》、《春天里的秋天》 沈从文:《萧萧》、《丈夫》、《边城》、《八骏图》、《绅士太太》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1930春上海》、《夜》、《在医院中》、《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沙汀:《代理县长》、《在其香居茶馆里》、《随军散记》 艾芜:《山峡中》 吴组缃:《一千八百担》 李劼人:《死水微澜》 萧乾:《雨夕》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别丢掉》 施蛰存:《春阳》 张恨水:《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张天翼《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201904真题0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含解析)

2019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卷 (课程代码 0053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A.对比 B.夸张 C.象征 D.排比 2.小说《百合花》叙述的核心事件是【】 A.假结婚 B.生日宴 C.借被子 D.割麦子 3.小说《游园惊梦》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A.台湾 B.香港 C.南京 D.上海 4.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故事结局是【】 A.矮丈夫另组家庭 B.主人公白头到老 C.主人公劳燕分飞 D.高女人因病去世 5.小说《哦,香雪》中香雪替凤娇感到委屈的原因是【】 A.“北京话”骗走了凤娇的鸡蛋 B.“北京话”已经有爱人了 C.凤娇用了太多的鸡蛋才换到自动铅笔盒 D.“北京话”抛弃了凤娇 6.小说《棋王》中,王一生执着于钻研棋艺且乐于与人对弈的原因是【】 A.淡忘生活的苦难 B.转移病痛的折磨

C.摆脱工作的失意 D.躲避家庭的琐事 7.小说《空的窗》中故事的叙述者是【】 A.“我”和“老人 B.“老人” C.“老人”和“邮局局长” D.“我” 8.小说《少女小渔》中对塑造小渔形象起衬托作用的两个男性人物是【】 A.洋老头和证婚人 B.江伟和洋老头 C.洋老头和瑞塔 D.江伟和瑞塔 小说《鞋》讲述了乡村少女守明为未婚夫做鞋的故事,这双鞋所寄托的情感是 【】A.深情与期盼 B.甜蜜与哀怨 C.思念与悲伤 D.失落与痛苦 10.小说《将军族》中的“三角脸”是【】 A.大陆去台湾的退伍老兵 B.康乐队老板 C.骑单车的高大农民 D.挑着水肥的矮小农夫 1.小说《受戒》叙述上的主要特点是【】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D.转叙 12.小说《残月》呈现杨三老汉人生经历的艺术手法是【】 A.内心独白与心理回闪 B.“冰糖葫芦”式的结构 C.“击鼓传花”式的结构 D.正文与补记相互映衬 13.迟子建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是【】 A.《雾月牛栏》 B.《额尔古纳河右岸》 C.《亲亲土豆》 D.《北极村童话》 14.小说《送一个人上路》中,“祖父”悉心照料韩老七并给他送终的原因是 【】A.为了报恩 B.血缘亲情 C.信守承诺 D.感化他人 15.傅雷《致傅聪》中,作者在“第二封信”里主要探讨的是【】 A.恋爱与婚姻 B.个人与国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

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流变轨迹 一、中国新文学 中国是一个由许许多多的农民所组成的国度,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时间中,自然经济、古老落后的小生产方式、深重的封建压迫,形成了中国农民特有的复杂稳固的性格心理、思维方式、风俗民情(或称农民意识)。农民大国的特点便决定了农民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因此,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这里主要指中国现当代文学)便不可避免地把农民作为主要的反映对象。综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由于历史原因及诸多其他因素,农民形象众多,特色迥异。起因何在?我们有必要来探索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农民形象的流变轨迹。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第一个真正写农民的作家。鲁迅用他哲人的敏锐的洞察力感觉到中华民族的痼疾国民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在农民身上得以最显著最顽强地体现。诸如麻木冷漠、迷信保守、目光短浅、守旧、固执狭隘、欺弱怕强、盲目自大等等,成为根深蒂固的农民意识。这一意识渗入民族灵魂中,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心理基础结构的一部分,似沉重的梦魇压在国人身上,阻碍着人民的觉醒.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故乡》、《风波》、《离婚》、《祝福》、《药》、《阿q正传》等描绘了各种各样、特色迥异而在灵魂深处又同是老中国的儿女农民的形象。闰土原是个天真活泼、机灵淳朴的少年,成年后却变成一个沉默迟钝、衰老自卑、精神麻痹的木偶人。鲁迅深刻揭示了这一悲剧的根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二、农村新人 在这一个时期里,每一个作家在进行相关的创作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缺陷与矛盾。一方面来讲,每一个作家本身都承受着大小程度不一的虚幻理想所带来的影响,在进行创作过程中,缺乏深沉稳重的时代感以及历史感。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在这一个时间阶段内,许许多多的作家,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都将农民的形象复杂化了许多,从三仙姑、老孙头以及陈红等等所描绘的农民形象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见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沉重并且艰难的精神社会,以及小生产者本身所具备的一些劣质根本。但是,对于这些小农民来讲,这些是可以被允许存在的,而其主要的针对范围也只是局限为一些较为落后的转型任务,作为衬托农村新人的存在,也仅仅是起到了陪衬的作用而已。 但是,正式因为这样,使得这一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农民形象,在我们看来,更多的是显得概念的抽象、空白以及淡薄,最终也只是沦落成为了一抹过眼云烟。最终可以给我们遗留下的,是负面上的深刻的影响是那些受到封建主义迫害而导致的灵魂发生扭曲的刚从奴隶身份转变成为主人的常有理、老孙头等等形象。这些形象最终给我们呈现的是深层次的历史以及丰厚的思想,这能让我们产生无限的思索。 三、文学终究于文学,还原于文学 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文学就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所谓的新时期文学时代。而对于农民形象的描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过了大约四十多年的历史变化,使得作家们也终于真正的意识到了鲁迅先生陛下的阿q所谓何意了。而久经衰弱的五四文学精神也渐渐的回归到了原来的位置,并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弘扬发展。作家们改变了曾经对文学的怀疑(对农民本身的生活保一味的赞扬),逐渐的对农民的根本意识是阻碍中国文化历史发展的根本顽疾所在的思想清醒的意识到,从而开始严峻认真的对待这一思想,剖析这一思想所表达的意识。农民作为阶级中的一员,在本时期的所有文学作品中,已经再难以保持曾经完美的形象。而在他们的笔下,对当代的农民意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以及透彻的展览。 四、小结 经过了上文中间断的分析,我们可以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作品中农民的形象所流变的

农民的形象

农民的发展权益,现在终于有正经地端到台面上来了。就连一向“办给市民看”的报纸和“为中产阶级服务”的杂志,都要谈一谈农民问题哩。对于一些人来说,过去不谈农民,怕的是沾染“农民意识”,怕因此而落伍于时代;现在谈论农民,怕的是失去了表现自己深具良知和道义的一个良好途径。在这农民问题被“举国上下高度关注”的时候,我想到“谁是农民”这样一个可以说是没有问题的问题。谁是农民呢?当然是以土地为生的人,然而一个“地产大王”也以土地为生,就不能说他是农民,哪怕做农民真的只是“分工不同”,“地产大王”也绝对不能与农民为伍。或者农民就是在农村生活的人,但生活在农村的“商品粮户口”还是不少的,这里面包括干部、公办教师、居民,就不是农民。过去,农村中的非农民乃是“革命干部”、“革命教师”、“革命群众”,农民则是“公社社员”,不能冠以“革命”这种最崇高的字眼;现在,不讲“革命”了,但区别还是不可忽略。当说到“农民”的时候,我脑海里会出现一张面孔。这张面孔是黝黑的,留着整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痕迹;是布满皱纹的,代表着“汗滴禾下土”的经历;是木讷的,否则不符合“老实巴交”的需要。二十多年前,四川画家罗中立画过一幅《父亲》。那张农民的面孔可谓震撼了一个时代,但他竟然在衣兜里给“父亲”插了一枝圆珠笔,这到底算不算一个败笔,或者说一个作了“父亲”的农民是否应该有一枝笔、会不会有一枝笔。综合而言,在我们的意识中,农民只指称那些土里刨食(为自己刨,也为国家刨)的人。因此,面孔不可不黑,皱纹不可不深,表情不可不木,圆珠则不可有。这样,一个农民便不仅以其职业、生活地点,而且以其外在形象征与社会其他人群区别开来了。我想,这固然在某种程度可算是农民的“典型特征”,然而这样一幅造像也实在是提供了歧视与忽略农民的依据。通过这样一幅典型形象,我们把进城打工的农民、开工厂的农民、执教于学校的农民、乡村里行医的农民,总之一切没有从事耕作活动的乡里人,都从农民的队伍里剥离出来了,剩下一帮没有出过门、没有见过世面、只知道“汗滴禾下土”的人,我们指着这堆人说:这便是农民。显然,这样的一群人,没有组织,所以过去不能“革命”,只能为革命者送粮送水;没有知识,所以今天也不配“改变命运”。然而,被我们从农民的概念中剥离出来的民工、企业家、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等等人,难道就有什么好对待吗?非也非也,他们在法定地位上仍然是“农业人口”,也就是说仍然是农民。把他们剥离出来,只是方便于画一个“典型”农民的画像的,画像完了,根据法定地位,他们还是要回到农民里面去,以便于给以“农民”的对待。民工不是正宗的工人,农村教师不是正宗的教师,农村医生不是正宗的医生,还有“农民画家”、“农民诗人”、“农民企业家”等等,这些称号都含有“次一等”的意思,某种程度上有如同“沐猴而冠”一词的形容效果,只是不那么明确地说出来罢了。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乡村社会”这个概念,而更愿意使用“农村”这个说法。农村,自然就是农民世界,是一群又一群没有知识、没有见识的“土地耕作家”的所在,还谈得上什么社会构成呢?这种认识使得关于乡村社会的认识变得扁平化。千百年间人们既看到了乡村有闰土,毕竟也承认乡村里有正宗的艺人、工匠、教书先生和医生,乡绅虽不如缙绅大夫那么气派却也让人尊重,但现在,农村只使我们头疼,哪里还有什么让我们尊重的东西呢?我们将农民中所有的才艺人物从农民中分离出去,不是为着尊重,而是为着双重的蔑视,既使闰土成了农民的代表,从而更加没有挂圆珠笔的资格,也使农民中的才艺人物获得“次一等”的对待。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一)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一) 精读小说(一)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 一、主题思想发表于1956年,当代文学中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内部矛盾, 揭示官僚主义的作品 二、刘世吾形象1、不是一眼就看出的官僚主义①革命经历丰富 ③工作忙但主次分明 ④作风正派→林震尖锐的批评→好干部 ⑤平易近人 2、、人生、工作态度①革命热情衰退、看透一切→“就那么回事” ②对错误冷漠、麻木的态度 3、有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 是由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的 4、曾经有过“我是多么热情、多么年轻啊!” 三、刘世吾形象的意义1、似是而非的理论形象表现①揭露官僚主义的深度 ②具有相当深刻和普遍的意义 2、曾经有过提出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经验的增多,如何永远保持 年轻人的单纯、热情和朝气 四、林震的性格特点及其作品作用1、特征有理想、有朝气、富有原则性和正义 感的青年 2、作用①具有重要的性格意义 ②具有结构上的作用A、以林震在组织部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结构线索)B、以林震为 视角,刻画系列官僚主义者形象 五、塑造人物的手法1、对比手法→在人物间形成多种对比→突出个人的性格特征 →显示丰富多样的性格→加深主题 2、细节运用心理描写→深入展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六、叙述结构特征1、林震①有思想性格上的意义和结构上的作用 ②通过他的眼光及在组织部的经历,塑造刘世吾形象 2、以组织部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线索清晰,结构严谨 精读小说(二)红旗谱(梁斌) 一、故事背景1、以北伐大革命前后翼中平原上的革命故事为背景

2、通过三代农民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变迁 3、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二、怎样描写三代农民1、第一代(朱老巩、严老祥)①方式:单枪匹马,赤膊 上阵 ②结局:家破人亡,但群众纪念他,传唱“朱老巩大闹柳树林”的故事 2、第二代:朱老忠、严志和、朱老明①方式:打官司、对簿公堂 ②结局:输官司、倾家荡产损失惨重 ③教训:吸取父辈和自身教训,参加党走上正确的斗争道路 3、第三代:(严运涛、严江涛、朱大贵)①党培养下新一代革命代表 ②斗争中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4、描写方式①深刻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斗争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②指明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农民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作品将革命风暴和农村日常生活交融描写,塑造历史内容的农民形象 三、朱老忠的形象意义1、民族性①具历代农民英雄的传统品格 ②爱憎分明、对恶霸地主怀着深仇大恨 2、时代性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农民英雄的时代特征 ②横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3、革命性①坚韧不拔的和封建势力斗争 ②找到党后,革命性提高到无产阶级思想高度 4、形象意义①深刻勾勒出中国农民在革命斗争中寻找解放道路的曲折历程 ②指明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是农民解放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形象塑造是当代文学的重要贡献 四、民族风格1、故事内容、人物风貌、生活风习、自然风光→地方色彩、民族风 格 2、继承古典小说及国外的手法和形式,形成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①故事性强 ②人物性格特征用行动和语言来刻画 ③章法、结构继承我国古典小说,可分可合,疏密相间,分卷分章似断实连的表现形式 精读小说(三)百合花(茹志鹃)

201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1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图文

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 A.《村歌》 B.《禾场上》 C.《登记》 D.《耕耘机》 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 D.陈先晋 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 D等。 A.《三里湾》 B.《铁木前传》 C.《艳阳天》 D.《山乡巨变》 4.《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生 D.李月辉 5.“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 D.《三家巷》 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 B.《三家巷》 C.《皖南事变》 D.《红旗谱》 7.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 A 等。 A.《我是太阳》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历史的天空》 D.《亮剑》

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 B.《关汉卿》 C.《茶馆》 D.《龙须沟》 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 C 。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 C.《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10. 《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 B.赖声川 C.高行健 D.何冀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 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