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3年《南方新中考》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137页

2013年《南方新中考》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137页

2013年《南方新中考》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训练

第一篇夯实基础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2012年黑龙江鸡西)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2011年湖南衡阳)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黄帝B.尧C.舜D.禹

3.(2011年福建莆田)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2012年福建泉州)“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的统治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5.(2012年湖南娄底)《史记》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商鞅在秦国为相十年,宗室贵戚大多怨恨他)”。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哪一内容造成的?()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6.(2012年山东聊城)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商君”是谁?

(2)“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各指什么?

(3)“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1.(2011年江苏南京)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A.约三四百万年B.约一百七十万年

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D.约七千年

2.(2011年湖南邵阳)“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3.(2011年黑龙江鸡西)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被称为“人文初祖”。他是()

A.尧B.炎帝C.舜D.黄帝

4.(2011年广东茂名)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

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

5.(2011年江苏淮安)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实行的()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6.(2011年广东茂名)右图是一个铁制犁头,它表明,我国至迟到什么时候就已经使用牛耕?()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7.(2011年广东肇庆)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②奖励耕战③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①④

8.(2011年湖南岳阳)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军队战斗力都起了直接作用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

C. 建立县制

D. 任人唯贤

9. (2012年湖北随州)“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A.世袭制B.郡县制

C.禅让制D.分封制

10.(2012年湖南长沙)今年立春以来,长沙地区阴雨不断,省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如何治水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下列哪一人物最早治理过黄河?() A.禹B.李冰C.王景D.郦道元

11.(2012年山东烟台)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任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管仲改革之时B.周平王东迁之际

C.商鞅变法之后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

12.(2011年山东济宁)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国家的建立

13.(2011年江苏苏州)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第2课时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秦朝实行的下列措施中,对形成中华民族稳定的共同体所起的作用最深远的是() A.实行郡县制B.统一文字

C.“焚书坑儒”,钳制思想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2010年广东汕头)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A.大篆B.小篆C.楷书D.行书

3.(2010年广东梅州)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就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不具进步意义的是()

A.实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C.修筑万里长城

D.“焚书坑儒”

4.(2012年山东泰安)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历史学习的任务之一。新航路开辟和丝绸之路开通的共同影响是()

A.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B.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促进了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交往

5.(2012年湖南怀化)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体现这一作用的主要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严惩贪污受贿

C.颁布均田令

D.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学汉语、通汉婚

6.(原创)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创立者。秦始皇的千秋功罪,历代皆有评说,然而盖棺已有两千多年,却始终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迄今不能定论。秦始皇到底是“千古一帝”,还是个十恶不赦的暴君,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千古创举】

(1)请你结合所学,把下列图示补充完整。

巩固统一

???????

政治??????

???

?最高统治者称 ,总揽一切军政 大权中央政府设 、 、 在地方,推行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经济:统一 、

文化:统一

边疆?

???

?

为了抵御匈奴,修筑

开发东南等地,兴修

【名人点评】

(2)李白、胡曾与郭沫若分别评价了秦始皇的哪一作为?

【众说纷纭】

(3)某辩论赛以“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千古暴君’”为主题展开辩论,正方辩题是:秦始皇功高盖世,是“千古一帝”。反方辩题是:秦始皇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是“千古暴君”。请你选择一方观点写一段辩论词。(要求:辩词要结合史实,有理有据,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100字左右即可。)

【是非成败】

(4)对秦始皇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评价?我们该如何评价他?由此,你认为该怎样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1.(2012年山东济宁)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采用科举制选官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⑥修建灵渠A.①②③⑥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D.②④⑤⑥

2.(2011年山东菏泽)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D.“焚书坑儒”

3.(2012年广东梅州)梅州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2012年3月,五华狮雄山长乐台被考古专家确定为秦汉时期的城址。秦朝时梅州地域属于()

A.陇西郡B.南海郡

C.桂林郡D.辽东郡

4.(2012年浙江宁波)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重要因素的是()

A.大修驰道,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

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统一文字,推行全国

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5.(2012年山东泰安)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A.修筑灵渠B.在长安设立太学

C.加强中央集权D.统一文字

6.(2012年山东滨州)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7.(2012年山东泰安)新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昭君出塞

D.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8.(2012年江苏宿迁)下图所示的线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这条线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推()

长安→河西走廊→楼兰(今新疆境内)→安息……

A.班超B.张骞

C.玄奘D.郑和

9.(2012年广西贵港)西汉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

A.和亲之路B.丝绸之路

C.反击匈奴路线D.出使西域路线

10.(2012年山东滨州)下面表格所反映的改革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元贺赖贺

丘穆陵穆独孤刘

步六孤陆贺楼楼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C.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D.促成了北方民族的大量南迁

11.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化特征,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原因是()

A.昭君出塞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2012年福建泉州)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

C.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D.为逃避北方连年战乱

13.(2012年湖南常德)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2)汉武帝是如何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的?

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

的发展

1.(2010年广东汕头)“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

2.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

看到()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令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③令玄奘西游天竺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③

4.(2011年广东梅州)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5.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写道:“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演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下列各选项与此诗无关的是()

A.宋代社会生活B.宋代乡村生活

C.人们精神文化生活D.人们的物质生活

6.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若干有利“三农”发展的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也重视农业生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国农耕文明史上,对生产工具的改革与创制集中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生产工具的重要发明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1)请列举一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农业生产工具。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2)请说出唐太宗的这一治国思想在农业政策上的具体体现及其影响。

材料三西汉和唐代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封建社会2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国家统一、文化昌明、武功强盛、国威远播,是汉唐两朝的共同特点。

(3)列举唐代的一段盛世。

(4)三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1.(2012年江苏南京)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统一铸造五铢钱B.轻徭薄赋

C.废除丞相D.闭关锁国

2.(2012年贵州黔东南)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3.(2012年江苏苏州)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D.内阁制

4.(2012年重庆)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章句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12年重庆)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D.康熙帝——抗击沙俄

6.(2012年四川绵阳)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①张骞通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岳飞抗金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7.(2012年浙江衢州)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①北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②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③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

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

8.(2012年江苏连云港)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

①人口南迁②民族交往③大运河贯通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2012年湖北随州)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下列情节违背史实的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唐太宗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贸易

D.乾隆帝隆重招待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

10.(2012年贵州六盘水)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①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②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

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③“苏湖熟,天下足”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2012年江苏苏州)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12.(2011年福建莆田)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B.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C.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西游记》

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

13.(2012年江苏淮安)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4课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③实行八股取士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2.(2010年广东东莞)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3.(原创)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某剧组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拍摄一部历史片,准备了如下素材,你认为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雅克萨之战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5.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后果时,提出下列四个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限制了我国经济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B.使中国免遭西方入侵

C.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D.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6.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什么作用?

(2)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

(3)清朝时期实行的主要对外政策是什么?你认为这一政策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2012年重庆)“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

A .明太祖

B .明成祖

C .雍正帝

D .乾隆帝

2.(2012年山东莱芜)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

A .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 .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 .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 .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3.(2012年山东德州)下图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此次远航活动的评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②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③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4.(2012年广西贵港)下列关于明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1368年朱元璋在北京称帝,建立明朝 B .明朝建立后在中央撤行省,废丞相 C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美洲

D .16世纪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等将领组织抗倭 5.(2012年江苏泰州)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

A .设置西域都护

B .设立驻藏大臣

C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 .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6.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

A .“尊王攘夷”政策

B .休养生息政策

C .君主专制政策

D .闭关锁国政策 7.(2012年山东泰安)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为右表所示材料草拟了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对外交往与冲突

D.政权并立与闭关锁国

材料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8.(2012年山东德州)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①皇帝“家天下”制度②中央集权制度③封建官僚制度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9.(2012年山东烟台)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八股取士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0.(2012年山东莱芜)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者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班禅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11.(2012年山东菏泽)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 660份,处理国事3 391件。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废除宰相制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D.设立军机处

12.(2012年重庆)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D.康熙帝——抗击沙俄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洋海禁之前,福建、广东一带的人民靠对外贸易生活,生活富足,社会安定。清初实行严厉的海禁,规定:出海商船所带的货物不能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外商不得在广州自由出入,……凡外来的一切人员、船只、货物及纳税等事宜皆由政府委派的人员担保……。海禁之后,人民生计阻断,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闭关锁国政策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直接影响到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材料二莎士比亚(1564-1616)的作品内涵丰富,洋溢着人文主义的理想和时代精神;牛顿(1642-1727)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系统阐述发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伏尔泰(1694-1778)等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激烈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径,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请回答:

(1)清初“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2)说说“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3)归纳17、18世纪西方取得的成就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角、18世纪东方落后、西方进步的原因。

第5课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1.(2011年广东清远)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而对财产只字不提。这体现了孔子()

A.礼治的思想B.反对苛政的思想

C.教育的思想D.民生思想

2.“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3.“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4.(2010年广东)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指南针B.火药

C.造纸术D.活字印刷术

5.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张旭、顾恺之、李白D.张旭、顾恺之、杜甫

6.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前人取得的成就,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并感受……

【名人荟萃】

材料一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人物是__________;图二人物是__________;图三人物是__________。

(2)三位人物各有何重大成就?从他们身上你能学到什么?

【科技盛宴】

材料二

图四

图五图六

(3)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

图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之作】

材料三

图七图八图九

(4)假如你是解说员,会怎样给其他同学简单介绍上图三部作品?

【你的感悟】

(5)通过观察上述图片你有何感受?

1.(2012年江苏连云港) “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春秋B.战国

C.秦D.东汉

2.(2012年江苏盐城)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

3.(2012年湖南株洲)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有一部医书收入了药物1 892种,收入药方11 096个,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它是以下哪一部医书?()

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D.《千金方》

4.(2012年山东淄博)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成就斐然,以下著作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史记》——司马迁

B.《齐民要术》——贾思勰

C.《资治通鉴》——郦道元

D.《天工开物》——宋应星

5.(2012年山东泰安)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孔子的讨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甲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C.丙说:他是教育家,对教育贡献很大

D.丁说:他主张“兼爱”、“非攻”

6.(2012年贵州黔东南)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7.(2012年湖南株洲)初三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8.(2012年湖北黄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9.(2012年湖北黄石)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0.(2012年湖南常德)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唐朝时人们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在元朝的大都到处可见回族商人

11.(2012年山东东营)2011年5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

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1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最早的定向工具出现在战国时期②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③《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④元曲是杂剧与散曲的合称,是宋代文学创作的主流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3.(2011年广东肇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医中药已经运用了几千年的历史,证实了无论是在治病防病还是在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的。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在近现代的历史中,中医不止一次受到过质疑。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材料二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中草药使用经验。美国安利公司表示将在中国建立植物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和试点种植中国传统中草药,表明其看好中国中草药的前景。而除了安利公司之外,像联合利华这样的全球知名企业都开始投入到中国的中草药研究上来。

材料三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得比较好的学科……近百余年西学东渐,再加上当今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作用,使得一些中医师诊治疾病,常以西药打头阵,中药当陪衬,更有甚者不切脉、不辩证,如此失去了中医理论对诊疗实践的指导。对此,中医学界许多有识之士颇感忧虑而痛心疾首。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王永炎序(有删节)

请回答:(不得原文照抄)

(1)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医药学家有哪几位?请写出其中两位。

(2)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和外国对于中医、中草药的看法有什么不同?指出近代以来导致中医发展陷入困局的原因有哪些?

(3)对于中医的存废与发展,你有何看法?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第6课时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2012年湖南岳阳)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浮雕的局部图,它反映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B.黄海大战

C.武昌起义D.南昌起义

2.(2012年湖南株洲)170年前,中国在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之下,被迫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3.(2012年山东泰安)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中国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4.(2012年吉林)我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丁汝昌

5.(2012年山东泰安)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6.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指哪场战争?制造图二惨景的强盗是谁?图三的厄运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它们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什么影响?

(3)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

(4)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2012年山东泰安)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A.上海B.南京C.福州D.虎门

2.(2012年广东佛山)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 000万两白银。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军费开支、战争赔款B.减收工商税

C.大量进口工业品D.茶叶、棉花等滞销

3.(2012年湖北武汉)近代历史上,英国割占香港岛、日本割占台湾岛成为中国人心中永久的痛。下列条约中,割占香港岛,开资本主义列强宰割中国恶例的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4.(2012年贵州贵阳)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

A.甲午中日战争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该战争爆发于1840年

B.战争期间是我国近代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

C.我国开始开放上海

D.清政府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原住中国居民迁出

6.(2012年贵州黔东南)188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在新疆设立了()

A.新疆行省B.安西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D.伊犁将军

7.(2012年浙江绍兴)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选项侵华战争名称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A. 第一次鸦片战争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

C. 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

8.(2012年江苏泰州)1899年,康有为从美洲回国途经日本时写下这样的诗句:“有人遥指旌旗出,千古伤心过马关。”使康有为伤心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2012年江苏连云港)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2012年贵州毕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败而败

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

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

D.清政府对外还能捍卫国家主权,对内还能保护民众

11.(2010年广东广州) 有一位外国人手中有四部反映清朝晚期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向他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①《鸦片战争》②《末代皇帝》③《火烧圆明园》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D.④③②①

12.(2012年江苏苏州)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3.(2012年青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是清政府与哪国签订的什么条约?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是清政府派谁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此时,日本社会制度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条约中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

(3)材料三是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什么条约?条约中的哪一条款充分说明了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

历史中考总复习资料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 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 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9、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10、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2、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一书;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13、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 1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一历史阶段特征 一、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四十二年间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有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九年的历史,后一个时期是在这以后的十三年。……在前一个时期,除开始七年比较顺利以外,可以说,走过的道路十分坎坷。我们党甚至犯过两次大的错误,因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两次大的挫折。 这十三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方面取得了远远超过前二十九年的成就,在这期间,也有些小的曲折,但是党总是能够及时纠正偏向,解决问题,取得新的经验。实践证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991年出版)阅读材料,筛选有效信息,为中国现代史划分阶段,整理出分期框架表。 1949---1956年1956---1966年1966---1976年1978年以后 二、链接中考 材料一: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材料二: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材料三: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回答; 1.材料一中“取得胜利是辉煌的”,主要内容是指: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______、______、1950年开始的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的____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2)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 1954年9月,___________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由_______________过渡。 2.依据材料二的论点,运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哪些弯路(失误)?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3.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全局性、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是___。 4.依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举事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对外交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各列举一事例) 三、依据史实,得出结论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1949---1952年) 材料一:1949年我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项目工业产量农业产量粮棉花钢煤 全国总产量 1.1亿吨44.4万吨15.8万吨0.32亿顿50%25%27%49%83%48% 比历史最高 年产量下降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

1 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线索一中外古代史上的改革 区域改革概况 中国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奖励耕战、土地私有、建立县制;(3)性质:新兴地主阶级进行的封建性 质的改革;(4)影响: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魏孝文帝 改革 (1)内容: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用汉制、学 汉礼、与汉族联姻、学汉族文化;(2)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线索二中外近代史上的改革 区域改革概况 中国 洋务运 动 ( 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口号:“自强”“求富” (3)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筹建海军(4)影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戊戌变 法 ( 1)时间:1898年 (2)内容:改革政府机构、发展工商业、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训练新式军队(3)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 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制度的开始 区域改革概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改革 2 2 世界 俄国农奴 制改革 (1)时间:1861年 (2)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赎买份地 (3)影响: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明治 维新 (1)时间:1868年 (2)内容: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建立常备军 (3)影响:使日本由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 家 线索三 中外现代史上的改革 区域 改革 概况 影响/评价 中国 土地改 革 (P38) (1)1950~1952年底 (2)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三大改 造 (P39) (1)1953~1956年 (2)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公私合营 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改革开放 (P42) (1)1978年,十一届三中 全会 (2)内容:对内改革: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 改革;对外开放 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 地位日益上升 区域 改革 概况 影响/评价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浓缩版笔记(精华)

中考历史备考简明精华笔记 中国古代史1北京人,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火; 2半坡人,黄河流域,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 3河姆渡人,长江流域,杆栏式房屋,种植水稻; 4分封制,将土地和人口分给诸侯,服从命令,交纳贡品,随从作战,镇守疆土 5商鞅变法;为了富国强兵,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允许土地私有,鼓励发展个体小农经济,建立县制。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统一六国。 6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货币——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思想,焚书坑儒; 7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监察地方;统一五铢钱;董仲舒建议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8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欧洲,促进我国西部地 区的开发和发展;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9三国鼎立:统一北方的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最后形成奠定基础。 10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1)迁都洛阳。(2)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3)用汉政治制、学汉礼。促进民族融合。 11贞观之治:(1)政治上,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2)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减免赋税、徭役。 (3)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敢于直言的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4)完善科举制,扩充国学。 12科举制: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正式创进士科;唐朝完善。以才华为标准,相对公平,促进文化发展。 13唐朝与吐蕃: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会盟 14遣唐使,日本派人到唐朝交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推动大化改新 15玄奘西行,去天竺学习佛教,写成《大唐西域记》, 16鉴真东渡: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文化。 17宋代经济:商品经济发达,大城市,城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夜市繁华,最早出现纸币 交子。 18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废除丞相,强化君权; 19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皇帝独揽大权,速、密、勤;大兴文字狱,禁锢思想。 20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朝派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友好交流。 戚继光抗倭: 21清朝对西藏治理:册封宗教领袖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22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23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24青铜器:商朝时期,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中国近代史:1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2《南京条约》(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3)五口通商(4)协定关税。 3鸦片战争影响 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破坏了中国领土、关税等主权完整,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5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俄、英、德、日等国拼凑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2020历史中考:《近代化探索专题》 中国近代化的含义及探索历程 1、含义:是指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 和社会生活上的近代化。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2、探索历程: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 过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技术;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学 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特点: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 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线索梳理】线索1:冲击与反应

线索2:近代化转型1.政治民主化 2.经济工业化 3.思想科学化

线索3:近代化转型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缩影——城市1.北京北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主要扮演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角色,见证了中国从民主革命到新中国的诞生再到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走向富强的历程。 2.上海上海的变迁是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发展的缩影。上海不仅是引领中国近代革命的一面旗帜,而且顺应了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潮流,是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桥头堡,并最终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3.南京南京长期是中国近现代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民主法治的伟大探索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终结,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4.广州广州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之一,中国国民革命的大本营,对外开放起步较早的地区,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 5.重 庆重庆是近代中国开放的第一批内地商埠之一,是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中心,也是现代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内地开放较早的地区,是中国从近代衰败到现代崛起的缩影. 线索4:不同国家近代化路径的比较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 专题三:祖国的统一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专题五:大国崛起的历程 专题六: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所谓的近代化: 1、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2、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科学化——新文化运动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器物(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为了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自强”、“求富”。 5、形式: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 6、措施: (1)前期:——“自强” A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组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C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2)后期——“求富” D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7、结果:没有实现强兵富国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 破产。 8、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经济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注定失败。

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汇总: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 一、“第一”类 1.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1776年7月4日)。 3.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1807年)。 4.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14年)。 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 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 7.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85年)。 8.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成功试飞的飞机(1903年)。 9.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 二、“最大”类 欧洲联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标志”类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646

年)。 2.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 3.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4.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5.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6.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出现。 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8.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成熟的标志:《英雄交响曲》。 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 1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 11.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 12.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制定(1936年)。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4.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 1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年1月1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新”在哪里:①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②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的开端。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共十七个专题)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改革与制度创新 中国古代改革 中国古代制度创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能力训练】中国古代改革 改革(变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 (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三项措施,并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 材料二魏主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拔氏。夫土德,……,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臣旧将……,姓或重复,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延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魏书〃高祖纪》 (2)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推行的哪些“汉化”政策?这些政策的施行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作用? (3)比较材料一、二,说说两次改革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专题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与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

【能力训练】 外交是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纵观中外对外交往历史,可以为我们今天走改革开放之路提供重要启示。观察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图1 丝绸之路示意图 图2 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3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图4 “广东十三行” (1)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开辟的中西方贸易通道,据图1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运到哪里?“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2)据图2说明唐朝对外交流繁荣的因素是什么?该图反映了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3)据图3写出郑和下西洋第一次出发的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点。你能从图中获取郑和下西洋的哪些信息? (4)据图4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根据材料中的四幅图片,说说中国古代

初三历史中考专题-总复习资料

中考政治总复习资料(六) 第九课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一)基本考点: 1.公民(1)公民是指具有一定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同时也承担义务的人。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和行动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利。 非法侵害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 (1)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依法搜查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在侦破案件时必须进行搜查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且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其他一切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进行搜查,否则就是违法犯罪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 4.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如果需要逮捕,必须依照法定程序、完备的手续、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而且不得超过其权限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5.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公民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6.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1)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是指公民起居的住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以保障公民的安定生活、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 (2)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是与公民人身自由密切相关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有关法律规定,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3)司法机关为了执行任务,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或依法对公民住宅进行搜查是宪法和法律所允许的,但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二)典型题例 某校女生徐某、蔡某去商场购物,商场工作人员怀疑她俩偷了一瓶化妆品,便对她俩进行责问、盘查、搜包,但未发现"赃物",继而又要搜身,被两名女生严辞拒绝。工作人员将她们非法扣留达一个多小时。事后,两名女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向人民法院状告该商场侵权。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 ⑴商场工作人员侵犯了两名女生的哪些权利?(4分) ⑵你从这一案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答:(1)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 (2)启示: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就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当我们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标通用)甘肃省202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阶段检测(五)试题

阶段检测(五) 世界现代史 (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下列人物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 ) ①章西女王②拿破仑③圣马丁④玻利瓦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南美“解放者”。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英雄;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圣马丁和玻利瓦尔共同领导了南美民族解放运动,被誉为南美“解放者”,选C 项。 2.某文件指出:“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上述内容出自( ) A.《宅地法》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独立宣言》 D.《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一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依然可以使用奴隶。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因此,答案为B项。 3.某学校九年级(2)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涉及“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开始百日维新”“日本遭到美国入侵,开始明治维新”“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废除农奴制”。他们的讨论应该是围绕下列哪一项来进行的(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扩张 B.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张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确立 答案:C 4.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了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改革,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

专题复习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关系专题三:祖国的统一 专题四: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专题五:大国崛起的历程 专题六:三次科技革命 专题七: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

专题一:近代化的历程 所谓的近代化: 1、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 2、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3、思想:科学化——新文化运动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器物(科学技术):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清朝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第二次鸦片战争) 2、目的:为了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 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自强”、“求富”。 5、形式: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师夷长技) 6、措施: (1)前期:——“自强” A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B组建海军:北洋、南洋、福建 C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2)后期——“求富” D开办民用工业: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7、结果:没有实现强兵富国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8、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经济的工业化) 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因此,注定失败。 考点6: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898年) 一、维新派的形成(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2、“公车上书”:1895年春——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4、报刊:《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政治团体:强学会 二、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变法共持续103天,因此称为“百日维新” 2、开始的标志:光绪皇帝颁布一系列变法令 3、内容: A、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C、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D、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1]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二、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1.一战后:1919.1——1919.6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1921——1922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美苏冷战: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正式形成:1949年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俄国、欧洲、日本、中国。当今世界格局向对极化方向发展。经济走向全球化。(WTO) 专题四: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4、中共七大:1945年4--6月,延安。大会主要讨论了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大会指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确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同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6、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内容: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开端;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7、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中共十三大:1987年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9、中共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

中考历史专题识图题

中考历史专题识图题(八年级下册) 识图题 1.读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内容是哪次会议上决定的 (2)这次会议什么时候在哪召开的 (3)这次会议决定了哪些内容 2.读右图回答问题 (1)以上图片反映了那次庆典情况,图图中讲话的是谁 (2)以上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距我们今天多少周年 (3)结合所学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伟大历史意 义 3.读图回答问题 (1)右图反映什么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图中反映的地区什么时候解放的 (4)你认为这一地区经济建设中最伟大的工程是什么

(1)右图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这一事件起止时间中国军队司令员是谁(3)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代表是谁 (4)意义如何 5.读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中人物分别是谁 (2)他们参加的那次战争 (3)这次战争结果如何 (4)他们有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6.读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反映的是什么时候什么运动 (2)通过什么法律文献来保证这场运动的实施(3)该运动有何意义

(1)右图是那个时期的建设成就 (2)这个时期起止时间 (3)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写出图中ABCDEF的工业,交通运输业的成 就。 A B C D E F 8.读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该运动哪年开始的 (3)有何意义 9.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漫画 是时的壁画 (2)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失误 (3)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4)为此国家在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并取得明显成效。 10.读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景 (2)这场运动的起止时间 (3)图中反映人民群众悼 念的运动。

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第一篇:历史中考复习范文 一、指导思想: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严格遵循开卷考试和开放思维的规律,紧扣教材,精心安排复习计划,科学组织复习.整合知识点,收集焦点和热点,迁移训练.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任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说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思维水平,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全力迎接中考. 二、学情分析 1、我校这届毕业班的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复习的最大特点就是普遍不够重视,或者说重视程度偏低,明显表现为上课情绪激情不足,平时主动复习的欲望淡薄,有些学生甚至出现练习马虎应付的现象. 2、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能力欠缺,一是平时积累少,或者根本没有积累;二是平时练习时间少;三是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3、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在辨析这个环节上,学生语言的组织非常混乱,答题结构不完整,导致失分的现象严重. 4、学生自己可控的时间少,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限,在各科的复习时间上的安排欠缺合理性,以致于在一些他们所认为相对不是很重要的科目上的复习,学生对历史复习大多跟着感觉走,导致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5、学生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

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甚至个别的学生眼高手低,对多次出现的习题不搭理. 6、许多学生的书写仍是比较潦草不清,答案不讲格式,学习习惯比较差; 7、学生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 三、复习方法 历史中考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中考复习中,离开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去谈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历史中考复习时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 1、紧扣课程标准、深研中考说明:进入九年级阶段,学习内容和要求、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所要达到的能力,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历史事件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教材的编撰也是有其经纬逻辑的.要紧扣课程标准,把握历史复习导向;深研中考说明.要分析教材框架、理清历史事件脉络,通过对书本中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看清教材中每一章每一节编撰的用意. 2、重视标题,按章逐节.历史学科讲究系统性和连贯性,要学会把课本中的知识纵向排列、横向比较、甚至逆向推导.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找准该历史事件的位置作用、影响大小,从而有利于我们记忆和理解. 3、认真阅读,留心细节.课文中的遣词造句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我们要尊重历史,用与书本中相同尺度的语言来讲述历史事实,切忌随意发挥,画蛇添足.要想取得好成绩,还要注意课本中页脚注释、补充段落和照片下面的小字所述内容.要做到这一点,细是基础,懂是关键,活是技能,从而达到用的目的.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习惯.把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使历

初中历史专题大国崛起

专题二十三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史国别史--- 大国崛 起 一、英国 1、17 世纪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18 世纪后半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从殖民地获得的大量财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640 年——1688 年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1689 年通过《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3、竭力压制北美经济发展,镇压北美人民的反抗导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1783 年承认美国独立。 4、在法国大革命中,参与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5、18 世纪60 年代——19 世纪上半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6、1836 -- 1848 年,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展开大规模的斗争。 7、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状况: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产值由世界第一位退居第三位。原因:过分依赖殖民地和资本大量输出,技术装备落后。对外政策:组成三国协约,对抗三国同盟。 8、一战中联合法国在西线同德国交战,并成为战胜国。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英国都是主宰国之一。参与签订了相关的各个条约。 10、二战前采取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 11、二战开始后对德宣战。1940 年7--10 月遭到德国的轰炸。1942 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阿拉曼战役中击溃德意联军。1944 年参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5 年参与了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 12、二战后,接受美国经济援助恢复经济,加入北约和欧共体组织。 、美国

1、17 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18 世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2、1775 —1783 年北美独立战争,美国诞生并获得独立,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南部仍保留奴隶制度。 3、1787 年颁布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实行总统制,华盛顿是首任总统。 4、19 世纪上半期完成工业革命。 5、通过购买、抢占和吞并等方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1861 —1865 年美国内战,北方获得胜利,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美国。经济状况:美国经济发展迅速,是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原因: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更多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外交:“门户开放”政策。1917 年撕掉“中立”伪装,参加—战成为战胜国。 7、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的美国。 1919 年1 月参加巴黎和会,总统威尔逊成为主宰和会的“三巨头”之一, 1921 一1922 年因与日本矛盾,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成为此会最大的受益者 8、1923 —1929 年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9、二战前的美国 1929 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1933 年罗斯福新政,并取得成效,经济缓慢恢复,统治得到稳定. 二战前保持所谓“中立”的纵容法西斯政策。 10、二战中 1941 年12 月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参战并于1942 年参与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了北非、太平洋战场以及欧洲第二战场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参加了雅尔塔会议,推动了二战的进程,并于1945 年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加速了日本

2018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中考必备】

2018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中考历史 总复习资料大全【中考必备】 (机密) 时期 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

(完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时间轴总复习必备

中考历史复习 时间轴

左宗棠挥师入新疆1876 除伊犁外的新疆回归1878 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1884 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 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大战1894.9 公车上书1895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895年4 商务印书馆成立1897戊戌变法1898年6-9月《明定国是诏》1898年6 京师大学堂开设1898 八国联军入侵1900年6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00年8 《辛丑条约》签订1901中国同盟会成立京张铁路开始建设废除科举制度1905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1909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 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1911年底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 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 《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1915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1919年6月 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 黄埔军校成立1924年大革命时期北伐开始1926年7 国民政府自武汉迁往南京,宁汉合流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4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 中共八七会议8月7 秋收起义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0 朱毛井岗会师1928年4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7)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 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10 长征开始1934年10 遵义会议1935年1中央、红一方面军和陕北在吴起镇会师1935年10 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长征结束1936年10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百团大战1940年8月 中共七大1945年4月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美军在日本投掷原子弹1945年8月毛泽东发布《对日寇最后一战》1945年8月9日 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 侵华日军递交投降书1945年9月9驻台日军总督向中国投降1945年10月25 .本茨制成三轮汽车 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发 月,巴黎和会,6月,签署《凡尔赛和约》 1月,国际联盟成立。 1921-1922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希特勒上台 毕加索创作《格尔尼卡》 年9月慕尼黑协定 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 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 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 年7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胜利,二战胜利 转折点 年4月苏军进攻柏林 年5月8日德军投降二战欧洲战场结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