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造成我国大中城市的学生“择校”现象这一社会越轨行为的根源

造成我国大中城市的学生“择校”现象这一社会越轨行为的根源

造成我国大中城市的学生“择校”现象这一社会越轨行为的根源
造成我国大中城市的学生“择校”现象这一社会越轨行为的根源

造成我国大中城市的学生“择校”现象这一社会越轨行为的根源

关键词:大中城市择校就业居民收入公共交通城市社会学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免费、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然而,大中城市的许多学生与家长却自主“择校”,宁愿交费、“就远”入学。自1993年以来,大中城市的“择校”潮一浪高过一浪。与此相呼应,随之而来的便是屡禁不止的“高收费”、“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的“择校”潮甚至培育了一个很不规范的“地下教育市场”,从而对义务教育阶段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了很大冲击。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映。自1993年开始,中小学乱收费问题构成了教育信访的重要和主要内容。1995、1996、1997连续3年,教育乱收费问题被国家教委信访办列为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比较突出的问题”①。乱收费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学违规高价招收“择校生”。

从1993年到2000年,国家教委等部门几乎每年都要就治理中小学收费问题专门发文,提出处理意见②,要求大中城市一定要遏制住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高收费问题的发展。2002年,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治理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择校”高收费问题。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解决“择校”高收费问题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困难和复杂程度。

根据社会学家默顿的观点“,择校”实际上属于社会越轨行为的一种方式—一种“对制度性规则的制度化的抗拒”(Institutionalized evasions of institutional rules)方式。默顿认为“,这些抗拒性社会行为的发生,或者是在当一个团体面对现实危机,要求采取与长期存在的规范不同的目标取向或适应性行为的时候,或者是当新提出的规范(最明显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1402357.html, 的是新的立法)与长期存在的社会习行和情感发生矛盾的时候”[1]。据此,择校行为当属后者,即新提出的规范(就近入学)与长期存在的社会习行和情感(考试入学等)发生矛盾,由此造成了“对制度性规则的制度化的抗拒”——“择校”。

简单地说“,择校”、高收费现象的形成与发展,起因于优质教育需求旺盛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就其主要方面来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沉重的就业压力使人们纷纷聚焦教育

我国正处在适龄劳动人口不断上升时期,将在长时间内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据世界银行估计(1997),1980年中国劳动力供给人口(含就业者和失业者及现役军人)为5.39亿人,占世界劳动力供给总数的26.4%;1995年中国劳动力供给人口为7.09亿人,约占世界劳动力供给总数的26.3%,相当于高收入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供给总数(4.32亿人)的1.64倍。1995年中国国内投资仅占世界总数的3.4%,这就是说,中国要用世界的3.4%资本资源来提供和创造世界上近1/4以上的劳动力就业岗位[2]。另据国家统计局预测,我国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1995年为8.07亿人,2000年为8.5亿人,2010年为9.70亿人,2020年将达到最高峰约9.97亿人,比1995年增加近2亿人,约增长23.5%。显然,这一预测比世界银行估算的形势还要严峻。

由于劳动力供给量过大,且将长期保持持续增长,这大大超过了就业需求量,劳动就业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意味着今后就业竞争将日益激烈,从业要求将日益提高,自然对就业者受教育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近年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已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从要求有学历到要求高学历,从要求高学历到要求名牌大学的高学历。于是人们便竞相攀登教育阶梯,以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先地位。也就是说,人们竞相就学,实质上是在竞争就业。求学潮正是就业难在教育上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

择校”问题的实质就是择业。教育具有累积的效果,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此时的失败就预示着在竞争中输掉起点。因此,小学与初中阶段的教育尽管不与就业直接相关,却仍然备受关注“。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小学教育方面如何分配其资源,对其分配模式有重大的影响。实际上,差不多在所有社会中,个人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活动有效性都是同其本人的学历密切相关的”[3]。这段话实际上是对当前我国“择校”收费问题的最好注解。

当然,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有社会心理上的原因。诚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言:“家长们一般希望他们的子女得到比他们自己更高程度的教育。即使教育所开辟的广阔前景实际上是虚幻的,人们仍是把教育视为促进社会变动的基本手段。在发展中国家,大学学位和文凭往往取代了古代封建社会通常承认的头衔和特权,尽管朝代改变了,它们的许多社会结构还依然存在。这种对于声誉和形式的考虑有时强烈地影响着教育体系的方向和分配给各学科的资源。”[4]我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依然存在这一情况。

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凸显了教育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客观上要求调整劳动就业政策,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新的劳动就业政策倾向于保护受过教育的劳动者。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现实也表明,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与其失业的几率成反比、与其经济收入成正比关系。在社会结构中,教育结构越来越成为确定社会成员地位和分层的关键性因素。目前“,读书无用论”逐渐消失,教育不断升值。随着国家劳动人事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发展,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1402357.html,/csshx/2011/1028/lw201110281714096500.html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盛行的“脑体倒挂”现象,到90年代中期逐渐得到矫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的价值和知识分子的优势开始显现,尤其是在实用技术领域体现得更为充分。现代教育在通过调整自身结构促进社会职业结构的合理化过程中,起到了改进和调整社会阶层的作用。这一点首先被文化素质较高的城市居民所认识,他们是教育的受益者,因此更加关心子女教育,是“择校”的主要推动者。

正是由于教育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流动(正向流动)方面功能的强化,教育成了当今时代中国老百姓“最不怕花钱”“、最舍得花钱”的地方。1998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金额高达53407亿元,比上年增长近18%。而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动机的调查统计数据则表明,以给子女上学做准备为存款动机的比例最高,达44%,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人是为“购买教育”而存钱。另据相关资料,1985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商品消费比例持续上升,其中教育费用的增长速度最快。如1998年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8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求学子女的学习消费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小学23.3%、初中26.4%、高中38.2%、大学28.6%,教育费用支出已成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的“大头”,超过买房支出,更远远超过购车支出[5]。

三、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和社会收入差距的明显拉大,使“择校”成为可能和必然

交费“择校”的前提是,居民手里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以上海为例,从平均每人年实际收入来看,1990年只有2198.28元,1995年猛增到7196.4元,翻了好几倍,到2000年则升至11802.4元(见表1);从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来看,1990年为2181.60元,1995年蹿至7171.91元,2000年则突破万元大关,升至11718.01元。

二是居民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拉大。有关研究表明,从基尼系数③来看,197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只有0.18,到了199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37,依国际公认标准看,还属于比较合理状态。然而事过两年,至1996年就突破了警戒线,达到了0.424,到1998年又进一步升到0.456。再以上海为例,从人均实际收入看,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之差,1990年为2064.24元,1995年为10331.52元,2000年则升至17903.90元。

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使得更多的人具备交费“择校”的经济条件;社会收入差距的明显拉大,则使得交费“择校”成为必然现象——高水平的经济能力当然希望得到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并且,对教育服务的消费又是家庭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保障,这就更刺激了人们追求高质量教育的欲望。

四、城市公用事业的改善,为“择校”创造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就近入学在农村推行得十分无忧论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1402357.html,/csshx/2011/1028/lw201110281714096500-2.html顺利“,择校”问题主要出现在城市。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学校比较密集,而且交通便利,从而在客观上使“择校”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交通条件有了巨大的改善。以上海为例,公交运营线路1990年不到400条,此后10年内增至1000条左右;公共汽车1990年只有5341辆,到2000年则翻了几倍,多达17358辆(见表2)。此外,1990年以后,上海市通过修建高架桥、大桥和隧道等交通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公共交通的状况,1996年以后又通过铺设地铁和轻轨,新增了轨道交通,从而创造了更便捷的交通条件。公共交通的改善,使得学生“择校”的自由度更大,不仅可以在本区内择校,还可以跨区“择校”。

综上所述,我国大中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目前普遍存在的“择校”与高收费现象,之所以长期解决不了,除了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校际之间客观上存在较大差距之外,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因素是其重要根源。这些因素造成了“对制度性规则的制度化抗拒”现象。因此,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治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而不能只将其局限在教育领域之内。

第六讲 越轨及社会控制

第六讲越轨及社会控制 一、越轨deviance ●越轨被用来指任何违反规范的行为,无论这种违规行为是轻微的超速行驶,还是 严重的谋杀。 ●导致某种行为越轨的,并不是这种行为本身,而是人们对这种行为的反应。 霍华德贝克(Howard Becker) ●与一般公众不同,社会学家使用“越轨”这一中立的词来指任何被人们否定的行为。 社会学家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并不是说他们认为某种行为是错的,而仅仅表明人们用否定的态度来对待它。 ●越轨意味着某些共享的规范是否被打破以及社会如何反应。 ●因此,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而言,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种或另一种行为的越轨者, 因为我们都时不时地会违反一些规范。 二、越轨的本质 1)越轨与遵从 遵从,作为越轨的对立面,通常被视为健康的和有正功能的,因为它能起到稳定社会系统的作用。 越轨,是一种病态,一种机能障碍,对社会稳定起着瓦解作用。 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 越轨=不遵从 2)越轨行为并非总是自愿的。 越轨与污名 一个人即使并未付出行为,也可能被认为是越轨者。欧文·戈夫曼用污名(stigma)来形容名声不好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包括能力方面不同于常人(失明、失聪、精神障碍)和外表异样的人(面部有胎记、肥胖),以及非自愿的成员身份,例如艾滋病受害者或一名强奸犯的兄弟。这些污名会掩盖他的其他身份而成为其主导地位。 3)越轨行为未必意味着犯罪。 既是越轨又是犯罪,如谋杀; 是越轨但不是犯罪,如检举揭发。 4)越轨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涂尔干指出:越轨是“任何健康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越轨者。 例如:作弊

●1999年的一项调查表明,83%的大学生承认至少有过一次学业不诚实行为,1/4的大学生 表示他们曾经伪造过学期论文的资料,1/3的大学生曾经在考试中偷看其他同学的答案,1/5表示曾经在论文中剽窃。 ●新技术的出现则推动了作弊的现象,互联网上出售考卷和答案已经成为一项利润可观的 生意。 ●5)越轨是相对的。 ●哪些行为被定义为越轨,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群体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同。 ●比如说,在许多文化中,同性恋被认为是越轨,与青少年发生性行为是犯罪。但在新几 内亚岛的某些部落,成年男性和男孩之间的同性行为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还是当地文化的核心部分。 三、对越轨的解释——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角度 ●社会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从个体内部找答案。前者认为是个体生理结构中的某种 物质导致越轨,后者关注人格与越轨的关系。 ●社会学家则认为是个体之外的环境因素导致人们越轨。 社会生物学解释: ●1)智力因素——低智商导致犯罪。 ●2)xyy基因理论——男性多一条y染色体容易导致犯罪。 ●3)身体类型—“身体结实、肌肉发达”的人容易街头犯罪,如行凶抢劫、强奸、入 室盗窃等。 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家关注人类个体内部的变态。假设:越轨者有越轨性人格,其潜意识动机 驱使人们越轨。 ●外向型性格的冲动特质更容易使人越轨。 社会学家的解释 ●社会学家则认为,越轨的原因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他们寻找导致人们违背规则 的社会影响因素。诸如社会化、亚文化成员和社会阶级等等。 ●一个关键问题: ●如何在人们之间寻找一种稳定的因素,以解释在一个社会中被认为是循规蹈矩的行为, 在另一个社会中却被人认为是越轨的行为。 ●符号互动论功能主义冲突论 (一)符号互动论 ●一条基本原理:我们根据对情境的理解来行动,而不是根据盲目的禀性。 ●符号互动论认为越轨是具有相对性的。不同的群体(文化)有不同的规则,对一 些群体(文化)而言是越轨的行为对另一些群体(文化)来说则不然。 ●这一原理对于越轨的一种具体形式即犯罪(crime)也同样适用。在极端情况下, 在一个群体内受欢迎的行为,在另一个群体中可能会受到处罚并将被处以死刑。 ●1)“分帮理论”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人们学会越轨还是遵循社会规则,主要取决于交往的不同群体。越轨是习得的。 ●我们所属的不同群体,即我们的不同“帮派”,提供给我们关于遵守规范还是越轨

最新胡荣社会学概论_第7章_越轨行为资料

第7章越轨行为 越轨是一个生活中时刻无法回避的现象。如果说你每天的生活都是井然有序的,那么,你越轨的机率就会比较小;如果你是个不拘小节、生活放肆的人,你越轨的倾向就可能比较明显。 【第一节越轨行为】 为越轨下定义是件困难的事。 阿尔伯特·柯亨为今日美国社会中万花筒似的越轨现实勾勒出了一幅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画。他说,他的一部著作的主题是“耍无赖、诈骗、撒谎、不端、犯罪、偷窃、装病、投机取巧、不道德、不诚实、陷害人、贪污、腐化、心怀恶意、过失,简言之越轨”。因此,我们就先来看一下越轨的涵义以及几个不同视角的界定标准。 一、越轨的涵义 道格拉斯的“越轨漏斗”—— (1)某种事物不对劲、陌生、奇特的感觉。 (2)厌恶、反感的感觉。 (3)某种事物违反准则或价值观念的感觉。 (4)某种事物违反道德准则和道德价值的感觉。 (5)某种事物违反准则或价值的判断。 (6)某种事物违反道德准则或道德价值的判断。 (7)某种事物违反正统道德轻罪法的判断。 (8)某种事物违反正统道德重罪法的判断。 (9)某种事物违反人类本性的判断。 (10)某种事物绝对邪恶的判断。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越轨所做的定义是: 越轨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又称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 越轨行为的特点有: (1)具有相对性,即它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才成为越轨行为。某一社会成员或群体中的越轨行为,在另一群体中可能是正常或正当的行为; (2)必是违反重要的规范; (3)是多数人不赞同的行为; (4)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 (5)越轨的程度以及受到惩罚的程度取决于该行为触犯规范的重要性。 二、越轨行为的界定 1.医学标准 2. 价值标准 3. 统计的标准 三、越轨行为的社会功能 1.越轨行为的社会危害 破坏社会秩序,危及社会稳定。 破坏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 降低群体和社会的凝聚力。 2. 越轨行为的积极作用 积极的越轨行为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越轨行为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可以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 越轨行为可以成为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预警器。 【第二节越轨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自然环境、生物有机体以及心理因素的解释 1. 用自然环境和生物有机体来解释越轨 2.用心理因素来解释越轨

越轨

社会越轨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有积极性、消极性、中性三种不同类型。其中积极性社会越轨是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社会越轨-定义 社会越轨是指越轨行为,或称社会越轨、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越轨行为具有相对性,即它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才成为越轨行为。某一社会或群体中的越轨行为,在另一社会或群体中可能是正常或正当行为。(2)越轨行为是多数人所不赞成的行为。任何社会或群体的大多数成员在其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某种越轨行为。但是,只要人们不一再重复此种行为,就不会被视为越轨行为者。(3)越轨行为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只有当某种越轨行为频繁地发生且对社会造成危害,使相当数量的人受到威胁时,才会转化为社会问题。(4)行为越轨的程度以及此种行为受到惩罚的程度取决于该种行为所触犯的规范的重要性,即取决于该规范在维系社会与群体上所处的地位。当越轨行为触犯到与社会及其统治者生死攸关的规范时,其越轨程度与所受惩罚必然严 社会越轨-特征 从社会控制的本质看,它具有普遍性与阶级性;从社会控制的方式看,它具有统一性与强制性;从社会控制的作用及其过程看,它具有多重性与闭还性。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在1901年出版的《社会控制》一书中首次且是最早从社会学意义上使用“社会控制”一词。在他看来,社会控制是指社会对人的动物本性的控制,限制人们发生不利于社会的行为。社会控制可包括三类:(1)对于意志的社会控制;(2)对于情感的社会控制;(3)对于判断的社会控制。自从罗斯提出社会控制这一概念以来,社会控制成为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或社会组织利用各种手段来影响社会成员以便其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全部过程。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控制不仅包括对社会成员的约束、批评、监督和制裁等手段,还包括帮助、支持、指导、教育等积极的影响过程。

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

教育社会学案例分析 案例 在Ⅹ中学,二年级三位男生在五楼抽烟被教育处老师逮到。进行了教育和批评之后,交由班主任处理。这次是他们半月以来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班主任非常生气。三人之中的李某成绩最差,并且在上期写了数学考不及格就转学的保证书。于是以这个借口,班主任准备轰他回家。 他母亲非常生气一声不响离开学校,留他一人给老师道歉。他在我每节课下课站在办公室外向班主任求情。都被班主任拒绝。中午时他终于离开办公室。班主任在教室工作到下午一点。下午两点半,他又开始出现在办公室外。班主任仍然没有理他。跟他讲了几句话,他流下了眼泪。当时班主任并没有被他的眼泪所打动。(后来想他大约是被同学们感动的)办公室外站了两节课后,他拿给了班主任一张全班同学签名的悔过书。而老师看到全班同学签名的悔过书,就去开班会,讨论该怎么惩罚她。 而他们一起讨论时,老师说按照他之前写的保证书,让他回家,这时候有的女同学哭着求老师给他一个机会,讲到非常动情,有讲他态度诚恳的,有讲他早上主动打扫卫生的,有对他充满希望的,有分析他的心理因素的。说以后全班同学帮老师监督他,帮助他,全班同学都求老师给李某机会,而他也保证以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最后学生们以一个好的班级,优秀的班级为条件预支她们的话语权和信誉。将李保进教室。 分析 社会心理学家对群体心理学怀有浓厚的兴趣,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而班级作为一种社会系统、集体、初级群体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促使群体成员结合在一起区别于其他群体成员的一种群体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 而案例中的李某同学虽然违反了学校的校规,而让班主任非常生气,但是他知道自己错了,向老师那儿道歉,但是老是不理他,而他知错能改的行为得到了班里其他同学的支持,而班里的全部成员都对他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都对老师说,他平时好的表现,都非常相信他,感情非常好,都非常舍不得让他离开这个班级。 与此同时,班里其他同学的行为让李某特别感动,让他觉得有种归属感,他的母亲不仅不帮她求老师,也不管他就离开了学校,但是班里的同学们不仅不批评他,反而用宽容的心接纳他,并且全班一起悔过书给老师,让老师给他一个

什么是社会控制

1、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1)社会控制是指社会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建立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 (2)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①国家政权,这是统治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权力,也是实行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②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划;③纪律,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为自己的成员规定的具体的行为准则;④习俗,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通过相互模仿逐渐形成的并共同村手的风俗、习惯;⑤道德,是以善恶、荣辱等观念来评价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行为规范;⑥宗教,是社会共同持有的一套信仰和惯例;⑦社会舆论,是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对于具有切身性、重要性、新异性和争议性的问题所公开表达的情绪性的一致意见。 2、什么是越轨?越轨行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越轨是指那些由于违背了重要的社会规范或期待,结果被许多人给予否定的评价的行为或特征。 (2)越轨行为的功能: 反功能:①越轨行为会弱化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的动机;②越轨行为会使生活变的不可预知并导致遵从者与越轨者之间的紧张和冲突;③越轨行为破坏了信任;④越轨行为还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正功能:①越轨行为的存在有助于明确社会规范,指出社会容忍的限度;② 越轨能增进社会团结;③越轨行为能带来社会系统所需要的变迁;④越轨促使人们更愿意遵

守规范。 3、结合实际阐述社会控制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解答:社会控制就是通过社会力量,使人们遵从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它既是指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的群体、组织对其成员行为的指导、约束或制裁,也是指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相互批评。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实施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我们说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限制是要有个度的问题,适度的社会控制对社会的运行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反之,则会激化矛盾,限制个人的发展,阻碍社会运行。 社会控制有三个维度。一是控制的力度。表示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空间的大小,力度越大,社会活动的空间就越小;反之,则社会活动的空间大。二是控制的刚度。表示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刚度越大,越轨行为受到的制裁的可能性越大,受到的制裁越严厉;反之,则可能性小,制裁轻。三是控制网络密度。社会活动空间被社会规范体系包围起来,它就像是个网络。这个网络的密度表示社会规范的严密程度。密度越大,受到控制的社会行为越多;反之,则表示受到控制的社会行为越少。 力度、刚度、密度即是社会控制的三个维度,又表现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力度和密度是由社会预先规定好的,即运用法律、纪律、风俗、道德等社会控制手段,对社会成员予以事先的规定,超出了这个规定范围就成为越轨行为。刚度则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越是严格依据社会规范对越轨行为实施制裁,控制刚度越高。 考察社会控制是否适度的三个角度: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即考察社会控制是否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社会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社会控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

教育社会学2

《教育社会学》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17年出版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 A.佩恩 B.哈里斯 C.詹姆斯 D.史密斯 2.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是 A.《教育社会学导论》 B.《教育百科全书》 C.《教育社会学文选》 D.《教育与社会学》 3.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晚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初中期 4.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 A.有专门的研究队伍 B.有特定的研究对象 C.有公开出版专业性的书报期刊 D.有特殊的研究方法 5.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 C。培育个性 D.社会化 6.以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和墨顿为代表的理论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是 A.“结构一功能主义”理论 B.符合互动理论 C.常人研究理论 D.批判社会学理论 7.冲突理论发端于 A.马克思 B.恩格斯 C.佩恩 D.哈贝马斯 8.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试图证明教育能促进社会变迁,最先在这个命题上提出支持理论的是 A.“教育投资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 D.“经济发展理论” 9.国外社会学者开展社会分层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客观方法、主观方法和 A.声望方法 B.能力方法 C.知识方法 D.出身方法 10.向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首先提出挑战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A.柯林斯 B.图明 C.哈贝马斯 D.金提斯 11.梅塞尔认为精英是一个与其人数相比特别有权发号施令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包括的核心要素是凝聚力、共谋和 A.群体意识 B.自我意识 C.共同策略 D.共同利益 12.符号互动论的真正创立人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家 A.库利 B.华纳 C.米德 D.墨顿 13.对于全球化的分析与研究的争论涉及三个基本理论,即“趋同化”理论、“多极化”理论和 A.“综合化”理论 B.“混合化”理论

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越轨行为是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维系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需要利用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约束和调整,尤其是转型时期的中国,犯罪率的急剧上升,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可以减轻由越轨行为产生的犯罪问题对社会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越轨;行为;社会控制 在目前中国社会转型发展时期,有一些具有犯罪特征的越轨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维持、运行和发展,因此社会规范调适人们的行为非常重要,相关规定的制定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凝聚和协调。自从社会规范产生时起,人们的行为同社会规范之间的偏离或违背亦同时存在,正因为如此,“一幅完整的社会画面不仅包括了与社会规范相吻合的人或事,还必须呈现出那些与社会规范相背离的人或事,即越轨现象的发生”。 一、越轨行为的内涵 什么是越轨行为?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界定。作为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行为的越轨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也应该属于犯罪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可以将越轨行为纳入犯罪学的研究领域。 中外学者对越轨行为的界定都试图将人们的行为所违背或偏离的社会规范进行一定的范围限制,即希望明确人们的行为对众多不同层次的社会规范体系中哪一些社会规范的违背或偏离才能将其界定为越轨行为,但认识差异较大。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美国社会在较大范围内的动荡不安,犯罪的研究持续受社会学的不轨行为理论的影响,认为越轨是指一些社会的行为和社会的特点超出了社会和社会上传统的范围与标准。在杰克,D.道格拉斯和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的《越轨社会学概论》中作者认为“越轨是被社会集团成员们判断为违反他们的价值观念或社会准则的任何思想、感情或行为”。在美国学者杰克,D.道格拉斯和弗兰西斯,c.瓦克斯勒的《越轨社会学概论》中,作者将“某种事物违反准则或价值观念的判断”作为界定“越轨”的范畴。 二、越轨行为的成因 越轨行为如何形成,国外社会学家及犯罪学家们从社会原因、个人心理原因和个人心理原因对越轨行为的可能做出了解释。 1.生物学派或生理学派的观点。最早从生理方面寻找越轨行为原因的是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他提出了天生犯罪类型说,企图从罪犯身上找到一些异常特征来说明犯罪与生理的联系。他的天生犯罪说问世之后,曾盛极一时,但后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而被淘汰。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生物染色体的研

社会学案例3

社会学案例3

案例十:在全球化贸易中,我国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的利润是微薄的,尤其是在制衣和制鞋等方面,能够获得的利润很少,农民工“虽勤劳而不富裕”。讨论:分析这种现象? 答:所谓的勤劳而不富裕,实际上研究的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亦即为什么在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大量投入却产出偏低。 1.福利制度苛刻阻碍技术革新 我们应该承认,与发达国家比较起来,中国人是勤劳而不富裕。的确,中国人均的许多资源都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生产力水平仍然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福利制度非常苛刻。无业人员没有救济金,失业者最多只能领到2年的救济金,且金额低得可怜。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失业救济金的支撑,那么便宜的劳动力将比比皆是。由于缺乏失业救济金的保障,许多中国人不得不在没有资金实力的条件下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公司或企业,响应政府鼓吹的“创业”号召,与需求内的企业抢饭碗,大大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大多数企业不仅没有资金开发先进技术与设备,而且也没有资金奖励技术革新者,导致社会生产力水平长期地、远远地低于发达国家。如果中国无条件地发放最低标准的无业救济金与失业救济金,那么中国的工资水平将会大大提高。大部分超过实际需求的企业会因付不起工资而倒闭,大大减少企业“吃不饱”的现象,提高工业企业追求技术革新的能力。人们往往指责中国的企业目光短浅,只顾眼前,没有忧患意识。 2、福利制度苛刻导致人口泛滥 西方经济学只承认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的才能对财富的

产技术真的有价值,那么只要它存在于产品中,产品就会有这部分价值。但是,现代社会的产品成本里都不包含已过期的专利技术价值。所以说,中国改革30年,仅仅提高了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而生产技术没有根本性的提高。特别是农业生产技术,竟然远远低于30年前欧美日的水平。30年来,从国外转移到中国的生产技术,科技含量并不高,这种改革当然会维持祖传的勤劳而不富裕的局面。 案例十二:在历史上,为了争得社会权力和声望,牧区牧主会大量地增加自己所有的牲畜数量,以此为基点,哈丁提出了著名的公共资源灾难理论,对草场资源的非理性使用及其造成的恶果给予进一步的阐发。由于个人所得好处超过他所分担的成本,每个私有者都被鼓励增加自己畜群的数量,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过牧超载和草牧场退化。 讨论:草牧场历来是牧区公共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森林、河流、海洋等资源均具有类似的性质。结合熟知的某类公共资源,讨论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中部崛起应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应鼓励资本向中部转移,适当加大投资力度,更好地发挥投资的作用。 同时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中部地区在加大投资力度、实现崛起的过程中,一定要吸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教训,坚决避免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牺牲资源和环境求发展等情况。发挥投资作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好地发挥投资

第 12 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十二章: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什么是偏差行为 一、偏差行为的概念 偏差行为指在一定的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被称为越轨行为和差异行为。 二、偏差行为的类型 1、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 (1)偏差习惯是指个人行为嗜好因不为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2)偏差心理是指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交往或社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3)偏差文化是指以与社会主流或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行为。 三、偏差行为的功能 1、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2)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3)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2、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3)有助于社会预警。 (4)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节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及其根本缺陷 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它假定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因而主要着重于寻找偏差行为者的个人生理特质,尤其强调遗传因素的作用。 最早的生物学解释是由意大利军医隆布罗索在19世纪后期提出的。隆布罗素对意大利监狱里的男性犯人进行了测量,发现这些罪犯具有"野蛮种族所具有"的体态特征,令这些人很像猿而不像人,隆布罗素认为,这种生理退化使他们"看上去就像罪犯"。另一个把体态和

犯罪联系起来的著名理论来自于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谢尔顿的研究。他把人们的体态分为三种类型--圆胖型、瘦长型和健壮型,并认为不同体型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二、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解释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心理学解释主要有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不是遗传导致了行为偏差,而是由个人的童年经历所形成的人的性格导致了成年后的行为问题。 行为理论不强调童年经历的作用,而是强调成年人的行为特征,认为人们总是依据惩罚和奖赏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之所以产生偏差行、为是因为行为者通过在社会环境中的学习认识到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 三、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一)失范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学者默顿应用涂尔干的失范概念,建立了著名的失范理论来解释偏差行为的产生。 默顿认为存在两种社会规范,一种是社会对个人所追求目标的规范,另一种是对个人追求目标所使用手段的规范。当社会成员经过社会化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目标后,社会同时又为其提供了追求这些目标的手段,这时目标和手段之间就是平衡的。问题在于社会在提供目标和提供手段二者上有可能是断裂的,即社会成员接受了社会规范的目标,但却无法获得实现这些目标的合乎规范的手段,这时就产生了失范。 社会失范会使人们处于失范性紧张状态,为缓解这种紧张,默顿认为人们可能有五种适应方式:其中除了遵从者是以社会允许的方法获得社会鼓励的目标以外,其他四种适应方式都可以被视为偏差行为。 所谓革新者,即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 所谓形式主义,是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遵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 所谓退缩主义,是既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 所谓反叛,是指不仅拒绝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而且试图从个人观念出发,以新的目标和手段来替代。 (二)文化传递理论

061591510 教育社会学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61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917年出版美国第一本教育社会学教材的是 A.佩恩 B.哈里斯 C.詹姆斯 D.史密斯 2.法国的涂尔干在1903年发表论文强调研究教育要吸取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该论文是 A.《教育社会学导论》 B.《教育百科全书》 C.《教育社会学文选》 D.《教育与社会学》 3.一般认为,作为系统和专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晚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初中期 4.一门学科独立或制度化的标志是在大学设立专门的讲座、有专业化的学会组织和 A.有专门的研究队伍 B.有特定的研究对象 C.有公开出版专业性的书报期刊 D.有特殊的研究方法 5.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A.传授知识 B.培养能力 C。培育个性 D.社会化 6.以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和墨顿为代表的理论对教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理论是 A.“结构一功能主义”理论 B.符合互动理论 C.常人研究理论 D.批判社会学理论 7.冲突理论发端于 A.马克思 B.恩格斯 C.佩恩 D.哈贝马斯 8.经济学家从理论上试图证明教育能促进社会变迁,最先在这个命题上提出支持理论的是 A.“教育投资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 D.“经济发展理论” 9.国外社会学者开展社会分层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客观方法、主观方法和 A.声望方法 B.能力方法 C.知识方法 D.出身方法 10.向戴维斯—穆尔分层理论首先提出挑战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A.柯林斯 B.图明 C.哈贝马斯 D.金提斯 11.梅塞尔认为精英是一个与其人数相比特别有权发号施令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包括的核心要素是凝聚力、共谋和 A.群体意识 B.自我意识 C.共同策略 D.共同利益 12.符号互动论的真正创立人是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最有影响的理论家 A.库利 B.华纳 C.米德 D.墨顿 13.对于全球化的分析与研究的争论涉及三个基本理论,即“趋同化”理论、“多极化”理论和 A.“综合化”理论 B.“混合化”理论 C.“生活化”理论 D.“和谐化”理论 14.在资本主义社会,学校文化的基本功能包括社会化功能和 A.“趋同化”功能 B.“整合”功能 C.“文化再生产”功能 D.“选择”与“分配”功能

第十一章社会控制与社会越轨

第三节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一、社会越轨的涵义与类型 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有社会规范的行为。 二、社会越轨的原因(越轨理论) 关于社会越轨原因的解释,从大的方向上可以归结为三类,即生物学解释;心理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 (一)、生物学解释 主要是从人的生物、生理特征的差异寻找越轨行为发生的根源,也称为体质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认为社会越轨是由于人的体质中的缺陷造成的(因而越轨具有先天决定性)。 1、龙勃罗梭的退化犯罪说 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是越轨行为的生物学解释的创始人。 龙勃罗梭通过对一些犯罪者的头骨的测量发现,犯罪的人的头骨与正常人不同,而与类人猿相似。由此他得出结论:犯罪的人是退化的人,是再现于现代文明社会的野蛮人,犯罪的人是生来就要犯罪的。 2、体态理论 这一理论将人的体态分为三种: 内容型:特征是身体柔软、圆胖; 中胚层型:其特征是肌肉丰富,体格健美; 外胚层型:其特征是肌肉较少,体制羸弱。 体态理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胚层型的人要比其他体型的人更容易犯罪。

3、染色体理论 染色体理论建立在染色体异常学说的基础上。 正常人的细胞核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与性别无关;1对是性染色体,分为X性染色体和Y性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男性细胞核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型,女性是XX型。 但有一部分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Y型的。即比正常男性多了一个Y性染色体。这种人在体质上也有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比如一般个子较高,智商较低,而且往往都有严重的粉刺、青春痘等特征;在行为上往往具有进攻性和反社会性。统计发现,这种人在精神病医院和监狱中占有较大比例。 所以染色体理论认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社会越轨的生理原因。 (二)心理学解释 主要是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即无意识。由欲望和本能构成。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生物性) 自我是一种认识过程。其行为原则是趋利避害,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和本我与外界现实之间起调节作用。(统一) 超我是社会中的禁忌、准则、规范在人的意识中的反应。超我代表社会的道德标准,按至善原则行事。超我在人格中起着检察官的作用,与良心相违背就会产生紧张、罪恶感、焦虑和紊乱等不良情绪。(过度社会化)(迪尔凯姆“过度整合”)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越轨与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越轨与社会控制 14.1复习笔记 一、越轨行为 1.越轨的定义及类型 (1)社会越轨的含义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2)社会越轨的类型 ①违法行为。指违犯法律规定的行为。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指触犯刑律而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②违警行为。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安秩序的规则、规定、条例的行为,严重的违警行为有可能转化为违法行为。 ③违规行为。指一切不按常规办事的行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社会越轨。 2.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 (1)生物学解释 ①生物学解释,即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的特征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认为社会越轨是由于人的体质中的生理缺陷造成的。 ②主要有体态理论和染色体理论。 (2)心理学解释 ①心理学解释,即从人们心理方面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

②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 该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之间应该有一个协调、平衡的关系。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是人格中的超我和自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破坏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本我得不到应有的控制,从而导致个人的越轨行为。 (3)社会学解释 社会学解释主张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研究社会越轨产生的社会原因。 ①默顿的社会失范论 默顿认为,失范,就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的时候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当触犯刑律时即为犯罪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默顿根据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这两个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五种适应模式(见表14-1)。 表14-1五种适应模式 +表示承认文化目标,或采用制度化手段。 -表示不承认文化目标,或不采用社会认为合法的制度化手段。 a.附和:既接受社会的文化目标,又遵循社会认为是合法的制度化手段。 b.创新:是指人们认为社会的文化目标是正当的,是应当努力去获得的,但他们又不情

《教育社会学》模拟卷(A)

《教育社会学》模拟卷(A)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皮亚杰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经历动作活动、、早期 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 2.所谓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 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3.从“学”的方面看,教育活动的评价主要涉及幼儿的、一、情感态度、互动程度、、几个方面。 4.焦虑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即强烈、一和、。 5.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表明 一、开始发挥作用。 6. 、是社会性区域活动的重要特征。 7.小强与一位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便骂了这个小朋友,老师并没有干涉。过了一会儿,当小强再去找那位小朋友玩时,这位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了。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方法属 于、。 8.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起着核心与灵魂的作用。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2.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3.简述制定幼儿社会性行为问题指导方案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三、论述题(20分) 试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全面性与基础性原则的内涵、依据与应用要求。 四、分析题(10分) 娃娃家游戏中,三个5岁多的女孩为谁做“家”中的妈妈争执不休。忽然,A女孩找到了理由:“今天老师表扬我是能干的人,只有能干的人才能做妈妈。”B女孩马上顿悟:“今天老师也表扬了我,我也很能干,我也可以做妈妈。”C女孩只好认输:“好吧,我做小孩,你们俩猜拳,谁赢了谁就做妈妈。”结果B赢了,A很不服气,说:“我当外婆,反正外婆是妈妈的妈妈。” 请分析:三个女孩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哪些态度与能力?你认为角色扮演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方面有哪些作用?运用角色扮演这一方法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五、应用题(20分) 请简要分析下面案例中孩子的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10分),并制定一个指导计划(10分)。 今天,下雨了,小朋友陆续离开幼儿园了,活动室里还有五六个孩子坐在一起玩雪花片。小雨刚用雪花片插了一把“宝剑”,他的妈妈来了。我摸摸小雨的头说:“看,妈妈来接你了。”小雨抬起头,看着妈妈说:“我还要玩一会儿。”妈妈站在门口说:“不行,赶快走!”小雨大喊:“我要玩。”妈妈生气地说:“你再不走,我走了。…‘不,我还要玩一会儿。”我见状立即对小雨说:“妈妈回去还要做饭,我们就玩一小会儿,好吗?”小雨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示意让小雨的妈妈到活动室里等他一会儿,小雨的妈妈一脸不高兴地坐在顾雨蘅的边上。小雨拿着他插的宝剑在赵孜纯身边走来走去,说:“我是奥特曼,打死你这个怪兽。”说完,他用“宝剑”刺向赵孜纯的胸口。“宝剑”断了,于是小雨用手当宝剑,在赵孜纯身上乱打,赵孜纯哭着喊:“老师,他打我。”小雨的妈妈看见赵孜纯哭了,站起身来,“啪啪”给了小雨两个耳光,气愤地说:“打呀,你再打打看。”小雨嘴巴一咧,大哭起来……小雨的妈妈生气地拉起小雨的手,一边朝活动室门口走去,一边说:“看我回家怎么治你。” 《儿童社会学》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自我中心 2.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 3.参与度学习习惯 4.负面情绪恐惧成分 5.集体舆论 6.交往 7.自然后果法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幼儿园的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答: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同伴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加速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1)同伴关系构成了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背景;(2)稳定的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使其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简述在游戏与区域活动中要有效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社会学教案:学生失范行为归因分析1

教育学教案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教材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 第四章学校中失范行为第二节的第三部分) 教学时数: 1 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1)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2)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失范行为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失范行为含义及归因。 教学难点: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等;教学辅助手段:课件、实物、现代教学设施设备,师生互动、板书。 教学分组: 安全事项:没有安全隐患 教学条件:教学场地、电脑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 1.金一鸣著《教育社会学》 2.马和民等著《教育社会学研 究》 3.马和民著《新编教育社会学》

本科教育学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引入(可选): 学生失范行为案例:学生暴力事件。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什么是学生的失范行为? 2、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教学设计 利用教授法和案例法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分析案例,案例中学生的暴力行为正常吗?属于什么行为?是学生 非正常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就是学生的失范行为。那么如何理解学生 的失范行为呢? 学生的失范行为有三种,一是违规。二是违法。三是青少年犯罪。 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根源是什么呢? 造成学生失范行为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社会的不良影响。其次是 学校教育的失误。另外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首先是社会的不良影响。1、社会规范失控。社会转型,计划经济 让位于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道德观念被推翻,与新的 经济条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在这种形式下,人们道德滑 坡,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在校中小学生思 想简单,判断是非能力较差,极易受这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2、文化的商品化。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法律还不健全,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和法律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 主流文化的泛滥。传统的一些少年宫、少年之家等青少年学生活动场 所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难以发挥其功能。而一些黄色书刊、暴力影视 剧、色情网站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占据了市场,使文化娱乐市场向畸 形发展。 3、城市化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后,户籍管理制度逐渐放开,城市规 模越来越大,农村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随着城市规模扩大速度的加 快,城市犯罪人口猛增。一些流入城市的无业人员偷盗、抢劫、杀人 等犯罪行为,无不影响着作为社会一部分的中小学校学生。 4、人口流动问题。随着上世纪90年代打工潮的到来。农村留下了大 批无人监管和由老人监管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失去父母的教育 和家庭的温暖,变得孤僻、冷漠、自卑、冲动、焦虑不安。没有学习

第十一章社会控制与社会越轨

第三节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社会越轨的涵义与类型 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有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越轨的原因(越轨理论) 关于社会越轨原因的解释,从大的方向上可以归结为三类,即生物学解释;心理学解释和社会学解释。 一)、生物学解释 主要是从人的生物、生理特征的差异寻找越轨行为发生的根源,也称为体质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认为社会越轨是由于人的体质中的缺陷造成的(因而越轨具有先天决定性)。 1、龙勃罗梭的退化犯罪说 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是越轨行为的生物学解释的创始人。 龙勃罗梭通过对一些犯罪者的头骨的测量发现,犯罪的人的头骨与正常人不同,而与类人猿相似。由此他得出结论:犯罪的人是退化的人,是再现于现代文明社会的野蛮人,犯罪的人是生来就要犯罪的。 2、体态理论 这一理论将人的体态分为三种: 内容型:特征是身体柔软、圆胖; 中胚层型:其特征是肌肉丰富,体格健美; 外胚层型:其特征是肌肉较少,体制羸弱。 体态理论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胚层型的人要比其他体型的人更容易犯罪。 3、染色体理论 染色体理论建立在染色体异常学说的基础上。

正常人的细胞核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与性别无关;1对是性染色体,分为X性染色体和Y性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男性细胞核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型,女性是XX型。 但有一部分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Y型的。即比正常男性多了一个 Y性染色体。这种人在体质上也有比较明显的外部特征,比如一般个子较高,智商较低,而且往往都有严重的粉刺、青春痘等特征;在行为上往往具有进攻性和反社会性。统计发现,这种人在精神病医院和监狱中占有较大比例。 所以染色体理论认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社会越轨的生理原因。 二)心理学解释 主要是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即无意识。由欲望和本能构成。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生物性) 自我是一种认识过程。其行为原则是趋利避害,在本我与超我之间和本我与外界现实之间起调节作用。(统一) 超我是社会中的禁忌、准则、规范在人的意识中的反应。超我代表社会的道德标准,按至善原则行事。超我在人格中起着检察官的作用,与良心相违背就会产生紧张、罪恶感、焦虑和紊乱等不良情绪。 过度社会化)(迪尔凯姆“过度整合” )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应当有一个协调、衡的关系。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人格中的自我和超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本我过度膨胀,破坏了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本我没有受到应有的控制,从而导致个人越轨行为的产生。 但是如果超我过分发展也会导致越轨。因为极端的、无时不在的犯罪感也会使一个本来正常的人做出不正常的举动来。 三)社会学解释 对社会越轨的社会学解释的共同特征是反对从生理因素和心理方面去寻找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而主张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探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第十三章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一、什么是越轨 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这种规范是指现存的社会规范:为什么是现存的:(1)动态的。(2)地域限制。社会规范是动态的,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人们对行为是否违规的认定,也会发生变化。 二、越轨的类型 1、失常行为和不遵守行为; 2、被社会认可的或不被认可的违规: 3、不能遵守和没能遵守; 4、个人违规与集体违规。 三、越轨的特点 1、行为禁区的模糊性。 角色规范一般都是原则性的,概括性的,没有也不可能规范人们的全部言行,而人是在具体的,复杂的现实环境中生活,难免有不明确规范的时候。规范是以划禁区的形式出现,指出此路不通,逾越界限就受制裁。因此Cohen说:只有当我们越过禁区而受到别人这样或那样的制裁时,才真正地知道行为禁区的界线。 2,越轨的普遍性。 (1)社会层次: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存在越轨行为。 古今中外,任何社会都有越轨现象,因此涂尔干说:没有社会不面对犯罪问题,形式、内容会因时因地发生变化,但违规越轨现象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存在。(2)个人层次:任何人一生中都难免或多或少地做出越轨行为,有时越轨行为源于规范冲突,这样的越轨是无可奈何的。此外,前面谈到的为了一些社会认可的目标而破坏规范的行为也被社会当作可以理解的。 四、越轨的社会功能。 越轨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首先我们看它的破坏性。 1、越轨的负面功能 2、越轨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划清行为禁区的界线。 (2)它能带来社会体制中所需要的变化。 总之,有些规则必须要打破时,就会因为一些成员的越轨行为而使群体中的其它成员都意识到某一条规则不太合理,从而改变这个规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