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育与班级管理

德育与班级管理

德育与班级管理
德育与班级管理

德育与班级管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它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西方,一般指伦理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的价值观教育。德育的发展经历了:习俗性德育,古代德育,到现代德育的演变,现代德育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德育和开展德育教育,主要内容为平等,民主,科学。

品德的内涵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在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和一贯的心理特征,它既包括一定的个性倾向性,又包含一定的个性心理。比如说班里某个同学一贯诚实友爱,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我们就会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道德的影响,品德对道德有反作用。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心理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和顺序。品德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很多研究成果,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本我和超我),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道德阶段的不同划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品德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内部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也有外部的(社会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学校德育,)。了解了品德的发展影响因素,我们就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我国现在的软实力在持续发展之中,我们要加强学生对传统美德文化的继承,家长要摸索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注重对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言传身教的培养,学校提高对德育的重视度,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的目的及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稳定中又有着一些新的变化。综合来看,长久以来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主要集中在:基本行为规范教育,基本道德品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德育途径分为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大途径。家庭德育基于基础地位,家庭成员的行为思想,家庭氛围,家庭文化等都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国学校德育方法基本可以分为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在学校德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方法进行教学。当代西方主要德育模式有价值澄清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

班级是学生共同学习,劳动,生活的场所,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教师影响学生,管理学生的有效环境。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主任作为权威者,支持者,承受者,不仅要求有积极乐观,坚定持久,独具魅力的心理品质,还要具备一些领导素养。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工程中要使用语言的魅力,会聆听,会共情,会情理交融的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用合适的语言行为让学生感觉舒服,得到他人的认可,进而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正确与否,坦然接受,而不是抵触心理。科任教师也是班级管理班子中一份子,要积极配合班主任投身于管理中。对于学生本身要学会自我管理(时间,动机,生活,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配合会使的班级或者学生的自身成长有个很好的发展。

对于班集体的建设包括班级目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班级规范建设,班级文化建设,关注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这过程中,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团体是极其重要的,学生和学生更容易打成一片,更容易了解到班级的实际情况,以便辅助班主任做出合适的安排管理。班干部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带领同学们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同学们更好地发展。并且要根据班级的各阶段的不同变化现状,各班干部发挥自己的所长,团结协作,做出充分地活动方案,举办一些班级活动。

班级管理的过程,是需要班级中的每一份子,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班干部以及家长集体等群体共同努力的。教师与家长的相互配合,理论知识与德育的相互发酵,学生自身品德个性的展现,都是重要的因素。做好德育与班级管理,有助于我们将来步入教师行业的更好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