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红土高原一枝梅——致敬“大山女孩的守护者”张桂梅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红土高原一枝梅——致敬“大山女孩的守护者”张桂梅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红土高原一枝梅——致敬“大山女孩的守护者”张桂梅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红土高原一枝梅——致敬“大山女孩的守护者”张桂梅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红土高原一枝梅

——致敬“大山女孩的守护者”张桂梅

目录:

1.大山里的女校校长张桂梅:我想改变一代人

2.“为了孩子,我几乎把命搭上……”这个女人的朋友圈,我不敢看

3.我能预支丧葬费吗?63岁云南女教师张桂梅,可敬的免费女高校长

4.拿命办学的女高校长张桂梅是怎样“炼”成的?

5.【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致敬“大山女孩的守护者”

6.东方快评丨乡村教育需要更多张桂梅这样的“燃灯者”

正文:

大山里的女校校长张桂梅:我想改变一

代人

杭州网

发布时间:07-0321:39杭州市新闻门户

央视网消息:“起床喽,姑娘们!”“快点呗,还有两分钟上课了……”

清晨,天还没亮,63岁的张桂梅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拿着喇叭走在校园里,喊学生们起床,催促学生们上课。

“她们喊我‘魔鬼’‘周扒皮’,半夜鸡叫。”张桂梅笑道,因为要求严格,她被学生们起了许多外号。

张桂梅不是校工,而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她的这所学校很特别:学生大多来自云南的贫困山区,而且都是女生。这就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从东北到云南,命运让她与这里的学生紧紧相连

张桂梅祖籍辽宁,从东北来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张桂梅以为那里将会是她余生的归宿,然而天不遂人愿。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害怕触景伤情,申请从大理调出,她来到了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从大理调到华坪不到一年,张桂梅被查出子宫内有一个近五斤重的肌瘤。由于之前给丈夫治病花掉了几乎所有积蓄,张桂梅决定放弃治疗。后来,县里得知了张桂梅的病情,县长告诉她:“我们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为此,县里开妇代会的时候积极动员大家给张桂梅捐款,有人甚至捐出了自己仅剩的五块钱路费。

“我没为这个小县做过一点点贡献,却添了这么大的麻烦。他们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为他们干些什么。”张桂梅回忆起那段往事,依然哽咽。

再次回到校园,张桂梅发现,华坪的教育环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远。张桂梅任教期间,民族中学里的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

读着读着就不来了,是什么原因?张桂梅跑进大山,开始找那些退学女生做家访。和家长们一谈,张桂梅明白了:十几岁的姑娘,已经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张桂梅不甘心,拦不住的,就找到当地的村干部进行沟通;家里太穷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她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女孩子们带回去读书。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身为教师的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民族中学和儿童之家的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张桂梅说。

为什么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张桂梅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次家访时,她发现有户人家的儿子才读初二,便可以进县城参加补习班,而他的姐姐已经高三了,却要被家长留在家里干活。那一刻,张桂梅心里觉得,就算再难,她办女高都是对的。

筹款路漫漫,不负苦心人

华坪县的教育经费本就紧张,专门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在旁人看来是太过疯狂的想法。从2002年起,张桂梅就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她带齐所有的证件,到城市去募捐:我想办一所学校,您能不能支持我五块、十块,哪怕两块都行?

“骗子!好手好脚你不干活,还会说普通话,戴个眼镜你出来骗钱花……”筹款之路比张桂梅想象中困难许多,她用了五年寒暑假的时间也才只筹措到一万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需要的资金。

就在张桂梅已经不抱希望之际,天无绝人之路,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党代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张桂梅穿的牛仔裤居然破了两个洞,她开始好奇张桂梅的故事。这之后,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

来自各方的捐款以及当地政府的出资共同汇聚在华坪,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张桂梅担任校长,并吸引来了其他16名教职员工。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收女生100名,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因为入学分数没有门槛,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尽管如此,张桂梅还是给老师们下了“硬指标”:好多人家祖祖辈辈第一个高中生在我们这儿。有女学生的爷爷奶奶说,孙女读高中了,

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知识在山里人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给我们了,你们给我教出来最少二本!

又是一个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那之后,张桂梅成了学生们眼中的“魔鬼”,从洗漱、吃饭到自习,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

张桂梅说,她知道靠刷题提高成绩的方式并非上策,但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尽管苦一点、累一点,但大山里的学生也可以考到浙大、厦大、川大、武大,那便一切都值了。

“您为此付出了什么?”“几乎是生命”

今年七月,华坪女高将送走它的第十届毕业生。2019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建校至今,已经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走进大学。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转而当起学校的后勤。她是校长,也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顺道赶走路上的蛇。张桂梅没有自己的家,她就住在一间学生宿舍里,日夜守护着校园。

“再坚持一下,”张桂梅说,“我也自己想办法找一些止疼药,先止疼,后面再说。现在也不想去检查身体了,越检查毛病越多。”尽管疾病缠身,张桂梅还是尽量让自己显得精神一点,她坚持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把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张桂梅的心思很细腻。前段时间因为疫情,学校只能网络授课。她担心老师一个人在教室讲课会孤独,便坐在教室门口陪着她们。长时间久坐使她疼痛难耐,张桂梅干脆在门外支了张床。教学楼晚上熄灯,只有讲课的这一层才通电,张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静静地陪着正在讲课的老师。

十二年里,张桂梅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共计一百多万元一同捐献给了教育事业。

张桂梅说,当她走进华坪、走进民族中学、走进孤儿院这群孩子当中,本以为一两年之后就会离开,没想到一陷进去就没拔出来。

“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文/王若怡校对/宋春燕)

“为了孩子,我几乎把命搭上……”这个女人的朋友圈,我不敢看

作者| 桑榆晚

「孙女读高中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

这是一对爷爷奶奶对老师说的一句话。

他们住在滇西的偏远大山里,路不好走,还有很多悬崖峭壁,开车加走路几个小时,才能去一次县城。

能多上几年学,是梦想,也是奢望。

所以看着后辈有机会走出大山,他们死也能瞑目了。

你感受过那种抓不住命运的感觉吗?

「春蕾计划」一份调查,全国失学的孩子,女孩约占2/3。

一个女孩,家里的收粮机器坏了,正赶上秋收,妈妈就把正在上高三的她叫回家,自此失学了。

还有的女孩,因为没有买卫生巾的钱,就不再去学校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无法掌控命运的人,但也有这么一群人,拼着命也要挽救快要被放弃的人生。

张桂梅,就是其中一个。

-1-

张桂梅,1957年,出生在黑龙江一个满族农民家庭。

很小的时候,母亲病逝,17岁的她跟着姐姐来到云南定居,后来成为丽江华坪县一名中学老师。

教书这些年,张桂梅见过太多教着教着就「消失」的女学生。

一次,张桂梅偶然遇到一个女孩,她坐在土堆上,身旁放着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

十多岁的女孩子,不读书坐在这里干什么?

女孩哭着说,「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那一刻,张桂梅无奈又无助。

在大山里,这太常见了。

被父母嫁出去换彩礼,或者外出打工,几乎是这些女孩的宿命。

张桂梅很着急,想改变贫穷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唯有让女孩读书上大学才行。

就这样,她动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办一个免费的女子高中。

人们都说她疯了,但张桂梅很坚定:

「我想救她们,我想让这些山里的女孩读书,见世面。」

「救一个女孩,实际上是救了三代人,能救一个是一个。」

-2-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也是她始料不及的。

缺钱,就是老大难。

没什么好办法,张桂梅一有空就到大街上「乞讨」。

她想得很简单,觉得自己是做好事,总有人支持吧,哪怕十块五块呢。

「骗子」,是她收到最多的词。

她还被吐过口水,被放狗咬过。五年过去,只筹到了一万多块钱。距离建一个学校,杯水车薪。

很多人劝她「别再做梦了」,张桂梅倔得很:「我就是不想让这些女孩们,因为贫困,因为交不起学费辍学。」

好在,她没有放弃信仰,命运也没有辜负她。

一次偶然机会,张桂梅认识了一个记者,她的故事被报道后,各种捐款纷至沓来。

就这样,2008年,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终于成立了。

比起钱的问题,人的问题更难。

在观念思想落后的山区,最难打破的是人们重男轻女的成见。

建校初期,即使免费,也很少有父母愿意送女孩来,无奈之下,张桂梅只好挨家挨户拉人。

第一年,她们招了100个人,走了6个,又拉回来2个。

女高班上的一个女孩马上要高考了,突然辍学了。

张桂梅很着急,以为是家里出了大事,可家访后她才知道:

「妈妈把她留在家里干活,却让正在读初中和小学的两个儿子,去县城参加补习班。」

张桂梅大骂那个母亲愚蠢,但与此同时也坚定了把女校办下去的信念——只有改变女孩,才能改变她们的后代。

-3-

在央视的采访中,主持人问了张桂梅一个问题,为了这个学校你需要付出什么?

张桂梅说:我几乎付出的是生命。

孩子基础差,她带着她们拿命拼。

张桂梅规定吃饭时间只有十分钟,每天五点必须起床。

每天早上,拿着喇叭走进宿舍,大声喊:「时间到了,姑娘们,出来喽,锁门喽。」

她会看着孩子吃完饭,拿着小喇叭喊话:「跑快点,姑娘们。」

有学生开玩笑地叫她「魔鬼」「周扒皮」。

张桂梅说,「不是因为我太严格,我怕她们考不上大学,走不出大山。」

建校之初,整所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

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她直接搬进女生宿舍,长年睡在门口的床位。

原因很简单,万一出事,她可以第一个应付。

学校曾经遇到过一次解散危机。

成立之初,老师待遇没跟上,学生基础又太差,17个老师走了9个。

「女高还能办下去吗?」质疑声四起。

张桂梅坐在学校的旗杆下抹泪,哭完后回到办公室整理档案。

她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加上自己,共有6名党员。

「只要有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就这样,他们决定咬牙坚持下去。

总有人劝她,何必那么执着,那么拼,这些孩子能考上大专也不错。

张桂梅不认同,既然把孩子拉来,就是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她觉得自己的学生,最差也要上二本,目标是一本,还要向清华北大看齐。

终于,她们熬到第一批学生毕业,不到100个女孩,本科上线69人。

这打破了当地的记录。

2019年,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40.67%,本科上线率82.37%,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

这在丽江排名第一。

11年,1645个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其中不乏厦大、川大、武汉大学等名校,她们的命运由此改变。

她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4-

对于大山里的女孩来说,高考,真的可以逆天改命。

一个女孩说,「我想考到东三省,我想走出去,那里最远。」

她后来成为了一个人民警察。

家境贫寒的何先慧是女高第一届毕业生,「没有张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

现在的她是一名中学教师。

还有那个哭着说「可以死了」的爷爷奶奶,他们是大山里的傈僳族,女孩是全村的第一个高中生。

入学那天,全村送行,场面十分感人。

后来女孩毕业了,考上了一本,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爷爷奶奶,你们真的可以放心了。

11年后的今天,那个村子已经走出了好几个女大学生。

一个网友,去彝族一个很偏远的村子过火把节,发现村里很多女孩都就读于西南地区的一本和二本。她们,都是从华坪女高毕业的。

「这片土地,正酝酿着了不起的改变。」

接受采访时,张桂梅还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从女校考上浙大,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定居大城市,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孩。

她对张老师说,我就想生一个女儿。

张老师问她,男孩不好吗?

她说,「老妈你忘了我的身世,你忘了我受到的教育。」

张桂梅做到了,她真的改变了三代人。

-5-

就是这样一个无私付出的老师,十几年来,碰过壁,遇过难,也遭受过太多白眼和质疑。

张桂梅有很多荣誉,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些荣誉背后,大部分都有不菲的奖金。

有人不怀好意地揣测,说她做这些是为了荣誉。她没解释太多,只是一再重复「能帮一个算一个」。

然后把所得的70万奖金全都捐了出去。

有人阴阳怪气,说「寒门难出贵子」,再怎么努力,进入社会还是会「原形毕露」。

张桂梅不认可,「胎教开始有的差距,我要用三年让她们追上来。」

曾经有一个国际巨星提出给学校捐款100万,前提是,学生们要穿得破旧一点,当着公众的面到台上接收捐助。

张桂梅拒绝了。

有人说她「矫情」,不就是上台亮个相,露露穷叫叫苦吗?

张桂梅的想法很简单:

还有一个细节令人动容,当记者用「贫困」来形容这些女孩,张桂梅制止了,她说:

「贫困对于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

她全身上下都是最朴素的衣服,却总是把自己的大衣送给别人。

用她的话说就是:「我从小穷惯了,孩子比我过得好就够了。」

她没有子女,却被数百人称作妈妈。

她身患重病,却十一年来走10万公里路,坚持到每个孩子家里家访。

她教孩子感恩。

在华坪女高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绿色牌子,上面写着:某某捐款xx元,数额从几十元到几十万元不等,都是给学校捐款的好心人。

张桂梅说,「学生每天经过都能看到捐助名单,就能牢记每一个帮助过她们的人。」

却不希望她们回报。

华坪女高还有另一条规矩——高考完回校办完手续,就不允许再回来。

她不希望孩子有包袱,「我只想要她们安安心心地去读大学,走得远远的,飞得高高的。」

-6-

还有什么传奇人物比62岁的张桂梅更落魄吗?

早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无儿无女。

40岁,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肌瘤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住院是家常便饭,甚至连爬五楼的台阶都费劲。

说真的,不是没有崩溃过,不是没想过休息,学校不远就是医院,这也是她最常去的两个地方。

「我没时间了,多抢一点时间,就多救一个人。」

2020年的今天,这个小脑萎缩、病魔缠身、拄着拐杖的老校长,没有自己的家,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积蓄,甚至连健康都没有。

医生说她的病最多支撑两年。

她去年的愿望只是能顺利活过2020年6月,看着这一届的高三生毕业。

如今的张桂梅年过六旬,皮肤黝黑,头发扰乱,脸颊上都是岁月的痕迹。

她的脸上都是风霜,身上却散发着光。

网友都称呼她一句「先生」。

11年来,拼了命也要挽救那些被放弃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女校长,真的很感谢。

不知道未来的日子,她还有力气帮助多少人,但就像她说的「能救一个是一个」,张桂梅一定会坚持到自己灯尽油枯为止。

什么叫公平?是让弱者获得机会,让她们站起来,获得属于自己的骄傲和尊严。

在这个习惯冷漠的社会,我们惊讶于还有这样的燃灯者。

确实,总有那么一些「笨人」,为了「毫不相干」的人流血流泪,燃烧生命。

脚踏实地,能做多少做多少,一步一步改变世界。

不去等炬火,自己先做那微弱的烛光。

张桂梅,谢谢你。

2020 07/12 18:32

茗阳阁上的星星

前几天,一位拿着喇叭的63岁女教师“组织高中低年级的学生跳鬼步舞,为高三师姐加油送考”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视频中的这位老人就是她——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张桂梅老师。

视频中,学生们跳完整齐有力的舞步,又一起振臂喊着“师姐加油,师姐加油“的口号,让人情不自禁被这群学生的表演所感染,也为这位组织特别的“高考加油”的老师点赞。

大家纷纷为这位老师的“开明”和“用心”点赞,并且也很好奇:这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还有,为什么这是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呢?

一、我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为那些辍学的女孩子,争取一个来到起跑线的机会

说起这所女子高中的创建,故事背后藏着张桂梅老师的心痛。

今年63岁的张老师已经从教数十年,教过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在她后来教书的华坪县民族中学,始终都有一件事牵动着她的心:

许多女孩子在学校,读着读着就不来了。

不死心的张老师总是在放学后、和周末假期的时间,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走访,一家家的劝,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无奈:

这些辍学的女孩子,大部分家里很穷念不起书,要么被父母安排出去打工,要么就逃不了早婚的结局。

“我们经常说,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公平的起跑线,可这些女孩连站在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这在张老师看来,是最心痛的。

女孩子受教育,是可以改变三代人的。

若是因为贫穷让女孩子早早辍学,就会让女孩失去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女性的机会,早早结婚还会让她们在自己都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成为了母亲。

谁能保证大山里贫困的代际循环不会继续下去?

只有知识。

令张老师欣慰的是,这些女孩子是真的很争气,哪怕是一些之前学习基础不好的女孩,也在自己的努力下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在整个丽江市的高中里,华坪女高的全校高考上线率、升学率连年高达100%,本科上线率稳居丽江市前列。

张老师和她的老师们真的让这些原本命运都已经注定的孩子,重新赢得了和同龄人站在一个起跑线的机会。

她们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面的小哪吒,对自己的人生中的困境并不认命,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些女孩子争取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们就是在创造奇迹!

二、省下看病钱,预支丧葬费,都是为了这所“免费女高”

自2008年华坪女高成立,这所学校已经帮助1600多名贫困的辍学女孩从这里考进大学,迎来了山里孩子一生中的全新阶段。作为校长,这是张桂梅老师最高兴的。

但是张贵梅老师也时时刻刻都需要操心另一件事——钱。

想办一所免费的高中,谈何容易?教学楼、宿舍楼、日常运营,哪个不是一大笔开支?而且还是一直不收费!

从筹建学校开始,钱就一直是最大的问题。她开始利用假期到处募捐,但5年间却只募集到1万多,而且还遭到了许多人的误解,以为他是想出名。

直到2007年,她被评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并有机会去北京参加会议,事情迎来了转机。

为了省钱的她,穿着一身旧衣服来到了北京,却因为旧的牛仔裤上的两个破洞,引起了一位新华社女记者的注意。

会后,这位女记者找到张桂梅,才知道了穿着破衣服来北京参会的张老师“创办免费女高”的想法,女记者听到她谈起那些辍学的女孩子也是直掉眼泪。

几天后,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文章让张桂梅和她的梦想一下子被全国知晓,张桂梅也分别从丽江市和华坪县获得一百万,筹齐了盖学校的第一笔钱。

即使是有了政府的帮助,2008年成立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也仅仅只有一幢教学楼,连盖围墙、食堂和厕所的钱都没有,但这所全国第一所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总算是有机会迎来了她的第一批100名学生。

工作几十年的收入,再加上接受的募捐,除了看病和吃药的钱,张桂梅校长几乎把所有能用到的钱全都投入到学校里了,为了省钱,她自己依旧同女学生们一起住在女高的宿舍。

她甚至想省下自己看病的钱,但被同事劝阻了,因为去年她已经被医生诊断出“骨瘤、血管瘤、肺气肿、小脑萎缩”等数十种病,体重从130斤瘦到90斤,甚至连走路都变得困难——学校需要钱,但学生们更需要的是张桂梅老师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张老师早年丈夫去世,自己也没有子女,但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这所免费女高和高中里的每一个孩子身上。

2018年初,当张桂梅校长再次病危住院时,由于她担心自己可能挺不过去,就对前来探望她的县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自己突然走了,葬礼就不办了,骨灰直接撒到金沙江。

能不能提前把丧葬费预支给我,我想把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对于张老师来说,她会用尽自己最后一丝力气去爱这所女高,去爱她的每一位“孩子”。

她为所有女高的学生们做了一个榜样:

作为一位“老师”,她会学生们严格要求,因为她深知这里的孩子能再次走进校园,有多么的困难,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一次机会了。

作为一个“母亲”,她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孩子们争取一个通往更好未来的可能——这是一位负责任的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三、教师的最大幸福:点亮一个人,点燃一群人

作为在张桂梅校长身边最亲近的人,她的同事们既是她共事的老师,也是深受她受她“无私奉献”精神影响的人。

曾有一位女老师做完肿瘤手术,张桂梅校长希望她请假休养身体。没想到那位老师说道:

我不请假,只要医生说我可以自己穿衣服了,我就来上课,我的学生可以考到浙大、川大、武大,我不能离开她们!

不仅是老师,张老师的言传身教更是让每一位华坪女高的毕业生们深受影响。不少人大学毕业后都主动选择到偏远艰苦的地方工作,还有不少人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直接回到了家乡。

首批入学的周云丽同学在2015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甚至放弃了考到的教师正式编制,成为一名女高的代课老师。对于周云丽来说,从张老师的学生到张老师的同事,这既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抉择。

在这些孩子眼中,做人理应像张老师一样,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当你有能力时,一定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才对得起那位“用生命送她们走上人生起跑线”的老师。

张老师和他的学生们的事迹,也感染了网络上许多网友,有许多人都希望能为女高出一份绵薄之力。

她们的故事就像星星之火,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感动了我们这些疲于追逐生活的人,唤醒了更多的人的爱与善,燎原了整个社会的温暖。

四、结语

人活着,到底什么最重要?

清代诗人袁枚在《苔》一诗中写道: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那些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告别校园的女孩子们,在许多人眼中就像是石头缝里的“苔花”,普通到毫不起眼。

但在张贵梅老师眼中,不管这个人再普通,再贫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珍贵之处。

那一朵朵普通的苔花,她们来到这世界上,即使她们开花时没有牡丹的富贵,但也会让人感到此生不虚此行——不只是有机会绽放自己,更是因为遇见了生命中的那个人。

拿命办学的女高校长张桂梅是怎样“炼”

成的?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8日10:49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徐元锋

6月29日下午,云南省授予张桂梅老师“云岭楷模”的专场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会上,主持人泪流满面,现场观众流着泪数次集体起立向她致敬。上台给张桂梅颁发荣誉证书时,云南省委副书记王予波向张老师三鞠躬,表达崇高敬意。参加完发布会,张老师就匆匆上车,返回二百多公里外的丽江华坪——高考在即,她放心不下“女子高中”。

这位63岁的“老太太”,是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她荣誉等身,赢得无数尊重,却孤身一人,浑身是病,这几天各种自媒体都在向她表达敬意。她是各民族学生的“老师妈妈”,是136个孤儿的“事实妈妈”,把1600多名山区贫困女生免费送入大学,事迹影响和鼓舞了许多人,堪称一个“超人”和“传奇”。连续十多年关注,记者一直努力去理解张桂梅,看看她是怎样“炼”成的。

一枝“野玫瑰”变成了“桂梅”

先从张桂梅老师的童年说起。

张老师祖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57年出生在一个开满野玫瑰的地方——“赤玫火笼”。她本是家里的第12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剩下来的连她在内只有6个,当然她是最小的。母亲生她时已48岁,她和姐姐、嫂子的有些孩子年龄相仿。母亲体弱多病,常年卧病在床,父亲慈爱又严厉,为家庭生计奔波,她也是在哥哥姐姐背上“滚”大的。

该起名字了,父亲说“就叫玫瑰吧”。姐姐去报户口时,管户籍的同志不会写“玫瑰”,说“就叫‘桂梅’吧,这俩字我会写”,于是“张玫瑰”成了“张桂梅”。小桂梅平时调皮,“假小子”似的,被人称作“五猴子”。她没读成幼儿园,上小学时当上班长。张老师回忆,那时候也逃学,还抓毛毛虫吓唬同学,但成绩不错,还跳了一级。

那个火热的年代,张桂梅学会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烈士墓前宣誓成为少先队员。中学时,《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文章她烂熟于心,二百多页的《毛主席语录》能从头背到尾。她还成了班里的文艺骨干,在“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里主演江姐,13岁时内心就以江姐为人生榜样,最爱唱的歌是《红梅赞》。《保卫延安》、《三千里江山》、《小二黑结婚》、《红旗谱》等,是平时的捧读书目。

如今看来,张老师从小就有英雄情结,红色的种子早已种进心田。当女子高中办不下去,她在没跑的老师里发现6名党员时,简直如获至宝。女子高中的红色教育渗透到每个细节,这和“张校长”个人紧密相关——在最困难的时候,张桂梅拿江姐等革命先辈自我激励。

张老师意志力超强,常年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病痛折磨,换做别人或许早就垮了。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的名字多了另一层寓意。张老师那代人,多有着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吃过许多苦,战天斗地、信念坚定、理想高涨,时代色彩鲜明。她幼年时一次负气跑进大山,遇到狼差点被吃掉。她和父亲进山拉薪柴,翻车被埋在柴堆里。她曾不小心引爆日本鬼子当年埋下的炸弹,被掀起的土石掩埋,又大难不死。那个时代,人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情炽热,也洋溢着集体主义的乐观精神。张老师当时作为小学班长和积极分子,耳濡目染更多更真切,她就是这么走过来的——“玫瑰”变“桂梅”,是偶然也像一种宿命。

女子高中校办主任张晓峰介绍,2018年,江姐的扮演者孙少兰老师慕名来学校参观,一见面就与张桂梅紧紧拥抱。孙绍兰感慨,自从扮演江姐,自己遇见再难的事都没流过泪,但在女高流泪了——她想不到滇西北大山深处,也有一群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让信念之花绽放高原山野。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张桂梅在山区教育上的成就,首先归因于她是个好老师: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民族落后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做教育的前提和目标,榨干自己帮助学生,走到学生心里;通过家访走进大山深处,了解孩子家庭和成长,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秉承仁爱之心,张老师“让教育走的更深更远”。

迫于生计,张桂梅初中时来过一次云南投奔姐姐,但因水土不服又回到了东北。18岁,母亲已去世了,她又不得不来到云南,扎根支援边疆。张老师参加工作一开始并不是老师,而是在林业系统做一线行政,其实就是服务大山里的伐木工作:她曾因为“晕水”不敢过河,目睹过年轻的工友发生伐木事故,吃过不少苦也很充实,还任了林场的团委书记。后因林业子弟学校缺老师,而丈夫正是校长,

她转岗从零开始教学,还带出了不错的毕业班。此前,她结束了不解风情的“大仙姑”生涯,和丈夫结婚——接新人的队伍还把她一个人落下了。后来,张桂梅考取丽江师范学校,毕业后和丈夫调到大理教书。

张老师和丈夫在大理度过了最幸福的时光,但好景不长,丈夫1993年底查出胃癌晚期。陪伴了丈夫14个多月,他们花光了积蓄,也为借钱备尝世态炎凉,但最终没能留住丈夫。丈夫去世后,张桂梅1996年离开伤心之地大理喜洲,调到条件更差的丽江华坪了此余生。刚开始,她在中心中学教书。1997年下学期,又调到刚组建的、条件更差的民族中学。

1997年4月,张桂梅查出子宫肌瘤,“因为没钱也不好意思刚调来给小县城添麻烦”,张老师把诊断书放进抽屉,她玩命上课,忍着剧痛还装作若无其事,在四个教室间艰难挪动。那时候,一个飞来的罐头盒都能将她击倒,坐在泥水里爬不起来。坚持着送走中学毕业班,1997年底她的肿瘤又复发了……

连续的命运重击,怎么挺过来?

张桂梅告诉记者,一是山里的学生太穷了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让自己想帮帮他们;二是县里面知道她的事迹后,县政协委员们向她三鞠躬致敬、县妇代会上纷纷给她捐款等,让自己咬牙回报这份恩情。其实,张老师当时就把政协委员和妇女代表们的12370元捐款,又捐给学校架电用了。回首这段往事,张老师感慨,“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帮助别人,反而减轻了自己的痛苦。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她节衣缩食甚至不吃肉,省出工资帮助学生,把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给了发高烧的学生……

张老师说过,在华坪的二十多年,是一生中最精彩的,也是痛苦、劳累、贫穷、快乐的,这片土地接纳了我,给了我一个绽放人生异彩的舞台。有时也动摇过,被人误解,不理解,想一走了之,觉得自己已做得差不多了,可是静下心来想想,我连这点打击都经受不了吗?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吗?为了救我,一位企业家带来城里办事的钱,2000多元全部掏出来,我都不知道这人是谁。这么一想,又觉得惭愧。

“连这点打击都受不了吗?”、这里的人有恩于我,欠人情要还——这是她的做人准则,也是靠这个不断自我激励爬坡过坎,在长期的坚持中,她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从仁爱之心到“救一个算一个”

时事新闻作文素材

时事新闻作文素材 1 周洋感谢门事件 在刚刚结束的冬奥运动会上,孙琳琳被淘汰、王濛被判罚犯规出局,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国队只剩下周洋一人。绝对的孤军奋战,周洋身旁站着的是三位韩国名将,还有四名强劲对手的夹击,但笑傲群雄的是周洋,她勇夺冠军。当记者让发表获奖感言时,她表示应该“感谢父母”。然而,2010年3月15日,体育总局的于副局长对周洋的获奖感言提出批评,强调“必须先感谢国家,然后才能感谢父母,顺序不能变”。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并迅速形成“挺周派”“挺于派”…… 2 温家宝总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在报告结尾部分,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 其实,尊严,可以说是一个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的话题;在当今世界,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尊严有关。 3 低碳生活生活时尚 话题一:2010年3月28日,《楚天都市报》携手武汉植物园“走进社区,寻找低碳达人”,一走进夏汉华阿姨的家,马上被沙发、桌椅上精巧床垫、毛毯吸引住了,这些质感柔软舒适,式样新潮的物件都是废旧毛线织成的。夏汉华还有一绝话:将废旧布头做成马甲、牛仔裤。“这些都是花一二元钱买的布头,如今我的女儿、女婿都穿我用布头做的衣服。你们看,这是我用老公穿不了的毛呢裤子改的马甲。”夏汉华开心地说,她正在学习怎么做男装,要给老伴亲手做一件“温暖牌”衣服。 话题二:2010年3月27日,随州市广电公司的胡定峰和王云云举行了一场别致的减碳婚礼。胡定峰带领100余名车友骑着自行车迎娶新娘。 话题三:浙江省永康县一个开照相馆的人叫卢广,他用自己的照相机记录了我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令人痛心的“不和谐”画面,引起了全中国人们的关注。从2005年开始,这个“不务正业”的照相馆的“老板”用了5年时间在全国各地拍摄《中国污染》的专题片。五年时间,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污染地区。长江、珠江、淮河、松花江以及海河,触目惊心的污染刺痛了读者的心灵。内蒙古乌海地区北山村的污染,引起了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注意。政府为村民安装了清洁的自来水。河南爱滋病村的生存状况,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从而使得人们第一次认真地开展爱滋病的防治与政府救治工作。中国黄海沿岸有许多防毒面具的出现,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政府痛下决心,关闭众多化工企业,努力恢复原来的生态面貌。卢广在拍摄《中国污染》专题片时,遭到各个利益集团的阻扰和责骂,甚至是责罚。但是他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从来没有放弃过。2009年10月,卢广的系列作

高考语文时事热点作文素材(一)

“停课不停学”:2020高考语文时事热点作文素材(一) 众志成城|抗疫前线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疫情袭来,无论南北,我们都已参与这场战役,那些发生在疫区、前线的或暖心或催泪的人和事总牵动着万千人的心。 在抗疫战场上,有舍生忘死、彻夜难寐的医护人员,有老当益壮、自愿请战的专家学者,有善良勇敢、辛勤劳作的建筑工人,有留守疫区、自愿给医院供应餐食的饭店老板。 但更多的人,只能“困”在家中,眼看着确诊人数逐日攀升,目睹前线人员前仆后继,却无能为力。 这或许是前所未有的“集体宅”现象,人们被焦虑围追堵截,却只能不停地刷着手机。各种各样的信息填满了屏幕,官方的通告、媒体的报道、公知的宣传,令人恐慌而揪心。 春节之前,许多年轻人为劝父母戴口罩愁白了头,操碎了心。 春节之后,随着各项防范措施陆续执行,那些轮播的疫情新闻、社区的电话提醒、出入经行的门禁终于让长辈们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严重性,更大的焦虑和无奈也席卷了每个人。

这个时候,有些人站了出来,运用自身的智慧和才华,安抚人们那颗彷徨失措的心。 或许是一段解说,或许是一个视频,或许是一句歌词,凝聚起新时代青年人的情怀和力量。虽然它们无法在前线争分夺秒、拯救生命,但在后方,它们有的为人们提供了认识病毒和疫情的渠道,有的给予人们情感上的激励与安慰。 在这个非常时期,有的人冲锋陷阵,有的人捐款捐物,有的人理性分析,有的人以音传力。每种方式的支援都应被颂扬、被允许。 “智者的呼号,勇者的坚持,仁者的情怀,都应看在眼里。” 回形针的硬核科普 情理兼具的民间智慧 对于缺少医学知识的普通人而言,我们时刻受到病毒传染的威胁,实际上却对它近乎一无所知。 大多数人或许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名字,知道它的宿主是野生动物,知道它传染性强,却甚少了解它是如何发生、怎么传播、通过什么方式感染的。而说到人所共知的防疫措施——戴口罩,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更是五花八门,许多人只知道N95和外科口罩防护效果好,却不知道口罩是如何阻挡病毒的,也不知道当无法买到理想的口罩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尽最大可能保护好自己。 2020年2月2日,一条约10分钟的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解答了许多在人们心中盘桓已久的疑问。这则由泛科普自媒体“回形针PaperClip”发布的科普视频,理据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迅速在各类平台传播,获得了全网超过1亿播放量。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评论13篇!

高考作文素材:时事评论13篇 扶老人,也要扶人心 扶老人,更要扶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尊老敬老、孝顺长辈的道德传承,最终扶的是每一个总有一天要老去的我们自己没有监控视频的地方绝不能扶老人?不事先请好几个路人作证就不敢帮老人呼叫120?这些看似荒唐的举动,却在近几年的社会上频频出现。“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这个话题自南京彭宇案首次闯进舆论场以来,每一次媒体对类似事件的报道,都会挑动公众敏感的道德神经。

就扶不扶老人而言,每次公共政策的选择,其背后都有肇始于一个社会人心变化的影子。 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在历次事件中一旦个别案例酿成了舆论事件,那些铺天盖地先入为主的支持或指责,会给政府依法行政、法院独立审判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行走在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平衡木上,结果更容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越来越倒向声音更大的那一方。但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对老年人形象的妖魔化,给每个人是否已为老龄化社会做好社会心理上的准备打下了一个问号。有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老年

人口已超2亿,2025年将达3亿,诸如“倒地老人要不要扶”之类在年轻群体与老年群体之间发生的争论,未来必将更多地出现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中。届时,这将不再仅仅是一道是非题,更是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与你我都相关。因此,以什么样的社会心理面对这个未来,将影响这个国家在老龄化社会里的公共政策走向。 “老人倒地没人扶”和“扶了老人反被讹”的确都是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但应该清醒,我们之所以常常说“人咬狗”抓人眼球,正是因为“狗咬人”才是社会中更为普遍的真相。在2亿多老

人的中国社会里,碰瓷讹诈才几个?可是,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舆论场中,活跃的几乎都是年轻群体,老年人大多因为对技术的陌生而在其中完全失语。如此环境下,不光是“扶不扶老人”,在广场舞等热门话题上,竟然出现“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样哗众取宠的偏颇声音。 都说是“前人种树,后人纳凉”,中国能创造出今天的繁荣,与正在逐渐老去的这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密不可分。但老年人在一个社会总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尤其在未来越来越多“4—2—1”的家庭结构下,面对不同年龄层群体间

2018年最新高考语文作文时事热点素材全集(20200709131211)

最新高考语文作文时事热点素材全集 每天一素材 17岁少女选美夺冠跑谢拾荒母亲 10月28日,一位来自泰国拾荒家庭的17岁女孩阿敏,凭借高挑的身材、出众的长相和独特的自信,一路披荆斩刺,最终赢得泰国选美冠军。阿敏 获得冠军后,跪拜还在拾荒的母亲,这一幕令众人感慨动容。 来自泰国北榄府的阿敏,虽然成为了泰国选美比赛的冠军得主,但在 光鲜的舞台之外,她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坎坷。 阿敏家境清贫,从小家里便以拾荒维生。高三毕业后,她因为经济原 因无法继续学业,只好选择去工作,赚取大学的学费。在此之前,这位十 几岁的女孩已经做过不少工作,比如卖二手衣服,帮助家里的拾荒生意等。 后来,在泰国选美圈的亲戚见阿敏一家生活不易,于是带阿敏报名正好赶 上档期的选美比赛,更没想到阿敏在比赛中不畏出身贫寒,努力展现自信 的一面,因此一鸣惊人,一路拼搏直到摘下桂冠。 阿敏获得冠军后,迫不及待地戴着桂冠及饰带回到家里,跪拜母亲以 表示感恩。阿敏表示自己能有今天,也是靠家里拾荒生意的支持,大家都 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赚钱,所以她一点都不会因母亲靠拾荒维生而感到羞愧。 但她也期望在赢得选美冠军后,能够接到一些广告、影视工作,来改善家 里的经济状况。 关键词:感恩、感动、孝心、自信、拼搏

精美文段:阿敏用她的行动感动了众人,让我们重拾淡化的孝心,也让我们看到自信赋予一个人的勇气和力量,无论身处何等困境,我们都不该放弃向上的希望。

每天一素材 马拉拉:用自己柔弱的声音震撼着世界 7月12日,马拉拉在她16岁生日这天来到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与 来自80多个国家的几百名学生参加青年大会。联合国把这一天定为“马拉拉日”。 马拉拉在大会上进行了演讲:“极端分子害怕书和笔,教育的力量令他们感到畏惧。他们害怕女性,他们被女性发出的呐喊所震慑。这就是为 什么他们每天都要炸毁学校,因为他们害怕改变,害怕我们通过努力得来 的平等。兄弟姐妹们,为了每个孩子的美好未来,我们向往学校和教育, 我们将为了平等和教育继续我们的步伐。如果要达到我们的目标,就必须 让我们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让我们拿起书和笔,它们是最有力的武器。一 个孩子、一名教师、一支笔和一本书,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教育是唯一的 途径。”这位因为在巴基斯坦追求女孩上学权利而被塔利班枪击的姑娘, 坚持用自己柔弱的声音震撼着世界。 10月10日,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 抗争”,马拉拉与凯什·萨蒂亚尔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马拉拉成为 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就算我是个小女孩,就算所有人都不相信我能成功,我也不应该丧 失希望。”她说。

2020高考作文热点素材 时事新闻热点作文素材

【一】直播乱象频出何时能休 出现的直播乱象,恐怕不能以当事人觉得“好玩”、平台方疏于管理之类的言论来掩盖。 近日,有媒体报道,尽管“网络直播月入百万元”已被证实是个例,但仍有不少人希望通过网络直播一夜成名,其中不乏未成年人。记者调查发现,总体来看,一些知名直播平台有相对严格的认证审核程序,未满18周岁的申请者无法进行直播。不过,仍有不少直播平台的认证门槛较低,没有对年龄进行特别限制,直播间里也不乏低俗内容。 【二】爱衣墙只有善心善意还不够 我们的社会并不缺乏热情与爱心,但是,用好市民爱心,让他们的善意能够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需要良好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作为支撑 近日,第一个“白云爱衣墙”在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志愿驿站亮相,社区里的贫困人员以及流浪人员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免费领取爱衣墙内干净的衣物。爱衣墙由志愿驿站提供场地,目前由广州好人尚丙辉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室提供清洗、消毒后的市民捐赠衣物。 “有需要,请带走;有闲物,请带来”。起源于国外的爱心衣物墙活动,是一项二手衣物捐赠的公益活动。在城市街道的墙面,钉上一些钉钩,让过路人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上捐出,有需要的人则可以选择合适的穿上带走。因为门槛低、人人可参与,进入中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全国许多城市迅速普及开来。 【一】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停放在公交站台、地铁出入口、行人和机动车道、小区绿化带、盲道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来就是一个老大难的交通问题,应当如何管理?市容城建部门又该如何监管?如果尺度过大过死,可能会被诟病因噎废食,影响新的经济形态的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专车那样;如果放任不管,有一天某一个街道会被废铜烂铁的单车占据,有一天交通会被无序行驶的单车阻塞。 未按要求停放、未按要求骑行,除了违反行政法规外,在民法层面上,便是一种违约行为,说到底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尤其在约束和监督机制欠缺的共享单车模式下,一般违约和侵权行为都不会被追究责任,那么诚信原则显得更为重要。这也是骑行者最基本法律素养的表现之一。 【二】网络文学+”的创新活力 实现“网络文学+”良性发展,需要建立起更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提升整个行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同时营造更为健康向上的互联网环境、夯实自身的文化基因

时政材料作文范例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时政材料作文范例 篇一:高考时事材料作文写作参考(整理精校版) 高考时事材料作文写作参考 作文辅导 0608 1625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北京时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的千年一遇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地震发生后,国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日本地震发生后,中国广大国民立即表现极大的善意同情。中国政府也迅速派 出救援队伍赶赴日本,广大民众也救助热情高涨。有网友在网上发帖:那不是地震,是南京城三十万的野鬼在颤抖;也不是海啸,是东三省流浪的孤魂在咆哮;更不是什么核辐射,是731部队科技发展的后代找到了根…… 有网友说日本人在地震前非常从容淡定,和国人比起,表现出极高的素质,日 本人简直就是现代文明的化身。 对此,你有何感想?请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写作此题可以从国人的三种 不同态度切入,针对现象,谈自己的思考和看法。注意要从主流价值观方面去 考虑,不要有过 激的思想和言论。 角度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彰显大义,大爱无疆。日本的地震是人道主义 灾难,不管我们有过怎样的过去,我们必须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给予援助, 唯有如此,才彰显一个民族的大局意识,大爱风范,世界才可以变成美好的人间。

角度二:日本人应该痛定思痛,但所谓的“报应”也不是我们幸灾乐祸的理由。天灾是大自然和人类的事情,不论发生在任何国度都是人类的不幸,我们应当 理性应对相互支援,因为天灾不是政治战争,要看到天灾受难的多是善良的老 百姓。 角度三:任何一种褒扬和贬斥都不能以丧失民族气节为代价。日本人固然表现 出从容和淡定,但国人在灾难前表现出的不畏苦难、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也是 有目共睹的。学习别人的长处是值得肯定的,但以损抑自己的骨气和精神为代 价却是不可取的,而且是有害的。 篇二: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谈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谈 江西省赣县中学陈章铭 摘要:近年来,材料作文已经慢慢取代了话题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的主角,而材料作文中的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却占据了材料作文中的重要地位,而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有关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的写作并没有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在历年的 高考作文中, 它成不少考生绊脚石。本文就如何写好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做些 个人的探讨,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就事论事就事析理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占有很大的比例,在统计共17道作文题中,201X年、201X年和201X年中材料作文分别是6道、6道和8道,由 此可见,材料作文占据了重要的舞台,材料作文成为命题者的新宠。而材料作 文中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09年辽宁卷对“明星代言”的看法, 09年江西卷对蔡铭超拍下兽首的看法,201X年全国卷Ⅱ“代买彩票 中大奖,你怎么做”和201X年北京卷对“世乒赛中国队包揽金牌”的看法的 材料作文。 那么如何写好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什么是时事新闻类材料?时事新闻类材料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所谓时事新闻类材料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同时也是时事政治中的新闻或 社会热点材料。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社会关注度高,材料所涉及的事件都是新近发生并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2、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人们对提供的材料往往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可 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作文引导语上往往有“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你 对此有何看法或请你就此发表你的见解或看法”这样的提示话语。比如:201X 年江西卷,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二、时事新闻类材料和一般故事类材料作文有什么区别?

时事作文素材

作文时事类素材 一、布什遭“鞋弹”袭击 美国上任总统布什在2008年12月14日,离自己还有37天即将卸任之际突访了伊拉克,他此次秘密的告别之旅虽然没有遇到恐怖袭击,却意外地遭到“鞋弹”袭击。巴格达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布什与伊拉克总理马利基一同出席的新闻发布会上,两位领导人刚握完手,台下一名记者突然跳起,将自己脚上的两只鞋子脱下,连续向布什砸去。布什迅速低下头躲闪。第一只鞋从他的头上飞过,第二只鞋也没能命中,重重地砸在了他身后的美国国旗上,台下顿时一阵混乱。后来虽然没有伤及本身,但是开创了美国总统历史以来的一个最大笑话。向他连扔两只鞋的当地记者蒙塔兹?扎伊迪也成了伊拉克人民的民族英雄,成了受美国欺压的世界上所有难兄难弟国家人民的心灵上的 楷模。这名“袭击”布什的记者名叫穆塔达尔.宰迪,是伊拉克当地一家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受袭布什开玩笑:“闪躲是我的强项,”布什说:“这件事没有让我感到不安,如果你们希望知道,他扔的是一双10

号鞋。”他说不清楚此人为何攻击他,但他并不感到受到威胁。 点评:“鞋弹”效应反映出的是全世界人民对布什总统主导制定的伊拉克政策的不满,这是真实的民意,为政者顺应民心,才能留下良好口碑。当然,布什总统的幽默也给了全世界的人民一个全新的形象,一个国家在如此情景只之下,尚能幽默调侃并强调“不介怀”,也展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宽广胸怀和平民作风。 适用话题(命题):民意、为政者的形象等 二、张海超“开胸验肺” 新密市一企业工人张海超工作3年多后,被多家医院诊断为尘肺,但企业却拒绝为其提供相关资料,在向上级主管部门多次投诉后,他取得了去做正式鉴定的机会,但郑州职防所为其做出了“肺结核”的诊断。为寻求真相,28岁的他跑到郑大一附院,不顾医生劝阻,坚持“开胸验肺”,用一个人的无奈之举,揭穿了谎言。 点评:张海超“开胸验肺”之举像一把利刃,戳进了我们安全监查机制的软肋,它说明,与强劲的经济增长相比,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软弱无力。虽然多家权威医疗机构已经证明,对

高考语文作文时事热点作文素材全集

高考语文作文时事热点作文素材全集 每天一素材 17岁少女选美夺冠跑谢拾荒母亲 10月28日,一位来自泰国拾荒家庭的17岁女孩阿敏,凭借高挑的身材、出众的长相和独特的自信,一路披荆斩刺,最终赢得泰国选美冠军。阿敏获得冠军后,跪拜还在拾荒的母亲,这一幕令众人感慨动容。 来自泰国北榄府的阿敏,虽然成为了泰国选美比赛的冠军得主,但在光鲜的舞台之外,她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坎坷。 阿敏家境清贫,从小家里便以拾荒维生。高三毕业后,她因为经济原因无法继续学业,只好选择去工作,赚取大学的学费。在此之前,这位十几岁的女孩已经做过不少工作,比如卖二手衣服,帮助家里的拾荒生意等。后来,在泰国选美圈的亲戚见阿敏一家生活不易,于是带阿敏报名正好赶上档期的选美比赛,更没想到阿敏在比赛中不畏出身贫寒,努力展现自信的一面,因此一鸣惊人,一路拼搏直到摘下桂冠。 阿敏获得冠军后,迫不及待地戴着桂冠及饰带回到家里,跪拜母亲以表示感恩。阿敏表示自己能有今天,也是靠家里拾荒生意的支持,大家都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赚钱,所以她一点都不会因母亲靠拾荒维生而感到羞愧。但她也期望在赢得选美冠军后,能

够接到一些广告、影视工作,来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 关键词:感恩、感动、孝心、自信、拼搏 精美文段:阿敏用她的行动感动了众人,让我们重拾淡化的孝心,也让我们看到自信赋予一个人的勇气和力量,无论身处何等困境,我们都不该放弃向上的希望。

每天一素材 马拉拉:用自己柔弱的声音震撼着世界 年7月12日,马拉拉在她16岁生日这天来到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与来自80多个国家的几百名学生参加青年大会。联合国把这一天定为“马拉拉日”。 马拉拉在大会上进行了演讲:“极端分子害怕书和笔,教育的力量令他们感到畏惧。他们害怕女性,他们被女性发出的呐喊所震慑。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每天都要炸毁学校,因为他们害怕改变,害怕我们通过努力得来的平等。兄弟姐妹们,为了每个孩子的美好未来,我们向往学校和教育,我们将为了平等和教育继续我们的步伐。如果要达到我们的目标,就必须让我们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让我们拿起书和笔,它们是最有力的武器。一个孩子、一名教师、一支笔和一本书,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教育是唯一的途径。”这位因为在巴基斯坦追求女孩上学权利而被塔利班枪击的姑娘,坚持用自己柔弱的声音震撼着世界。 10月10日,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抗争”,马拉拉与凯什·萨蒂亚尔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马拉拉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就算我是个小女孩,就算所有人都不相信我能成功,我也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中学生写作时评来说,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 1、要有针对性。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而是 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的现象进行评论,有的放矢; 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甚至你的评论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鲜明的态度或观点; 3、要有说理性。定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如何解决。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 在写法上,一般可写成评述性文章即评论(有别于感想引申类文章),而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就事论理,写法上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 二、社会现象类作文写法 1、概括出现象(是什么?) 2、分析现象:(为什么?) 反映了什么?(观果思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3、如何解决?(怎么办?) 4、小角度切入立意: (切入点要小,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感触较深的,有素材积累的) 三.典题引路: 作文材料:近年来有些低俗话语开始在一些校园流传。“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无独有偶,无论在《水浒传》还是在《金瓶梅》里,都是一个地痞恶棍形象的西门庆,眼下却成了“红人”。山东临清市推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招商项目,“西门庆院落”是重点内容之一;山东阳谷县即将向游人开放的狮子楼旅游城扩建工程中,“西门庆府院”也成为一大看点。 而今年,与低俗文化有关的事件接二连三:电视的相亲节目被叫停,“凤姐”和“伪娘”相继走红,日本女优苍井空访问上海时受到热捧…… 1、概括现象:低俗文化在社会中普遍存在 2、为什么 由果索因,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低俗文化在社会中普遍存在? ①寻求自身感官刺激而选择低俗 ②个人对名利的不当追求造就低俗 ③媒体为自身经济利益而造就低级趣味 3、反映了什么(怎么办) 健康新颖(高雅正气)的文化形式的缺失,社会信仰的缺失,审美趣味的低迷。 措施:①个人要有健康高雅的追求;②商家要有社会文化责任感, 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③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加强监管。 4、小角度切入立意: 【材料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最新精彩必备作文素材积累——五则新闻事件多角度立意附时评选段

2020最新精彩必备作文素材积累——五则新闻事件多 角度立意附时评选段 (1)千万网友争当“云监工” 2020年1月28日,央视频的三路信号受到千万网友的围观,在武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工人们在争分夺秒日夜奋战,网友们虽然不能到现场出力,但也给自己加了一个身份:云监工,通过直播镜头去“监督”医院的建设进度。镜头下,是现场4000余名工人,近千台大型机械24小时轮班抢建;屏幕外,是千万网友轮番的守候,一字一句的祝福与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信心!在直播间留言区,玩成语接龙、编写小说、科普建筑知识、集体留言合影……千万忙碌的网友将智慧集结一处,以文字传递心声,甚至还制作了一系列的表情包。 【多维解读】 1.凝心聚力泰山可移 可能没有哪一个建筑工地会有这么高的关注度,可以说,大家的心情是一致的,都希望把医院早日建成投入使用。这不是监督,这是一种激励,它激励着大家跟时间赛跑,尽早阻断病毒的传播,让更多患者尽快康复。只要万众一心,魔鬼必定无处藏匿,也一定能见证战“疫”胜利的时刻早日到来。 2.每一句祝福都是力量 与其说是一场监工,不若说是千万人的守候与鼓劲。这些视频内容的真正价值在于:真实的视线,更让人明白分秒必争的不易;寒冬的坚守,更能催生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凝聚力量。如果说,此前在抗击疫情中的部分极端做法隔离了人们之间的温情,这些最真实、感同身受的视频,又将一片片孤岛连结。虽不能至,心亦牵挂之。 3.守护一座城市的复苏 “央视频”创造了一个24小时的现场直播,也开辟了一个全国网友同频共振的主流舆论场。“云监工”变成“云守望”,《慢直播|云守望:见证此刻期待春暖花开》将记录和见证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复苏和再度崛起,让我们一起期待春暖花开! 4.见证社会主义优越性 “云监工”也是一种见证,它见证着在疫情面前所有人全力以赴的坚定决心和攻坚克难的中国速度,见证社会制度的优越。中国人之所以“能”,之所以“行”,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所汇聚起的中国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形成,归根到底还在于党的领导,在于最能体现民主集中制的国家管理体制,这种制度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旧时代和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2020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时事评论

23救95值不值,总得有一些价值免于功利计算 为救95岁老太,23岁消防员火海牺牲――这条新闻再次让人们深切地意识到:奥特曼都是骗人的,消防员才是真英雄。5月2日凌晨,福建宁德一民房起火,火势猛烈,95岁老太被困。搜救过程中,墙体突然倒塌,消防战士姚为君被埋压,救出后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23岁。 年轻生命的牺牲让人无比痛惜,我比较反感媒体的这个标题:为救95岁老太,23岁消防员火海牺牲――这个议题预设着“23岁换95岁”的生命冲突,诱导出一个坏逻辑,让人们用年龄去衡量生命的价值,以功利主义的思维去评判这样做到底值不值。评论中一片争议,有人说,别怪我自私,我觉得英雄亏了。有人说,23岁大好的年华,也许他活着以后可以救更多人,对,我狭隘!有人说,也许是我太浅薄,不值,你的父母该是怎样地撕心裂肺。 想起30多前“大学生张华救掏粪老农而牺牲”引发的那场关于人生价值的大讨论,今天人们仍在讨论这样做值不值。这个时代的一大进步就表现在对生命的平等尊重上,虽然仍有人觉得不值,甚至痛骂支持救人者为“圣母婊”,但这种声音已经很边缘,主流观点是在批评这种“值不值”的坏议题,痛斥这个“用年龄衡量生命价值”的坏思维。 一个网友的留言赢得了很多人的点赞:如果非要从客观上分析救一个人是否值得,这是人类文明的倒退,生命不分老幼贵贱,或许这个年轻的生命本可以有几十年的大好时光,老人只有几年甚至几个月,如果因为这个放弃对生命的拯救,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人性倒退的开始。 这就是现代文明,生命的平等尊重上而给予弱者更多的倾斜关怀。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中,人们不仅不会用高低、贵贱、长幼来衡量生命的价值,甚至会在面临决择时向弱者倾斜,保护老弱病残者。比如,身处困境,面临灾难时,会让老人孩子或妇女儿童先走,把生存机会让给他们。――从功利主义角度看,这好像毫无理性,是违反人类生存本能和进化论要求的,但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正表现在这种超越生存本能、超越丛林原则的精神进化上,不仅不会因为“老人不像年轻人那样能创造更多价值”而抛弃老人,在生命的价值次序上把他们排到最末端,而且会因为他们是弱者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格外的关怀。 普通人都有这样的文明自觉,更不用说一个以救人为职业天命的消防员。当一个消防员面对这样的场景,民房起火,火势猛烈,95岁老太被困――他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里面是什么人”,而是“里面有没有人”,无论如何,一定要救人,没有什么财物比生命更宝贵。当他听说“里面是一个95岁的老人”时,我想,他是不会犹豫“救人值不值”的,不会把两个生命放在价值的天平上去衡量一下。他们的职业使命就是救人,这种职业本能早超过了人的生存本能和功利本能。知道里面是一个95岁的老人,他不仅不会考虑“万一牺牲了值不值”,而会考虑到这样的老人更缺乏自救能力,更需要争分夺秒的救援。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在一个消防员面前,这个生命的不等式不是一个问题,似乎无坚不摧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一败涂地。我理解当人们说“别怪我自私,我觉得英雄亏了”时的痛心和惋惜,这可能也正是英雄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原因――我们会用“亏不亏”来计算,但他们不会;我们也许会纠结和冲突,但他们永远不会给自己陷入这种纠结的机会,他们

2020新闻时事热点作文素材word版

2020新闻时事热点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的写作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尤其是对一些近期发生的时事新闻热点应用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中,一定能加分不少!下文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闻时事作文素材,供参考! 新闻热点大事件作文素材 改革开放40周年 2020年,我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 2020年中国外交的一件大事,就是主办好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把“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2063年议程更紧密相互对接。 北斗全球组网服务“一带一路” 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视觉中国图11月5日19时45分,我

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视觉中国图 我国将于2020年底前建成18颗卫星的基本系统,优先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国内首台“民营火箭”2020年首飞 由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X系列火箭发动机已于2020年12月完成整机试车,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首飞。 嫦娥四号执行两次发射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计划于2020年执行两次发射上半年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下半年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成,14分钟从深圳到香港 广深港高铁线路香港段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开通。以后,只要14分钟就能从深圳福田坐高铁直达香港西九龙! 港珠澳大桥通车在望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目标今年年底完工,具体通车时间要经三地政府商讨后才会公布。 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1月召开讨论研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主要议程是,讨论研究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会议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年会 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年会将于2020年4月8日至4月11日举行。中国国家领导人和来自亚洲与世界50多个国家、2000多位政商学界领袖将出席此次年会,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探索引向深入。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 2020年6月上合组织峰会将在青岛举行。上合组织峰会是一大面向周边的主场外交,将凝聚守望相助的地区共识,增添区域合作的发展动力。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

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 1.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谈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占有很大的比例,而材料作文中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09年辽宁卷对“明星代言”的看法,09年江西卷对蔡铭超拍下兽首的看法,2011年全国卷ⅱ“代买彩票中大奖,你怎么做”和2011年北京卷对“世乒赛中国队包揽金牌”的看法的材料作文。 那么如何写好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什么是时事新闻类材料?时事新闻类材料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所谓时事新闻类材料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同时也是时事政治中的新闻或社会热点材料。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社会关注度高,材料所涉及的事件都是新近发生并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2、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人们对提供的材料往往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作文引导语上往往有“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你对此有何看法或请你就此发表你的见解或看法”这样的提示话语。比如:2009年江西卷,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二、时事新闻类材料和一般故事类材料作文有什么区别? 时事新闻类材料常常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对文中观点的“是”或“非”来确定作文的正确或错误。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思想来表达对材料的认识,可褒可贬,可评可争,可讽可谏,可嬉笑怒骂,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都可以。而故事类材料是在故事中蕴涵道理,作者要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然后通过古今中外事例来证明这个道理的真实性。 如09年全国卷ii作文题是“色盲、拉面、干洗剂”三个小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小故事共同提炼出“留心生活,就会有所发现,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是成功的保障”“人生因思考和探索而精彩”“留心生活,抓住机遇,才能成功”等等人生道理。 三、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的二种常见写法 1、直面材料——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在这里指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适用于时事评论、人物评论、影视评论、诗歌评论、经典评论等评论类文章。 要写好这类文章,首先,要求旗帜鲜明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总结成功经验或指出失败教训等,要求实话实说。如根据09年江西卷蔡铭超事件可提出以下观点:1、拒绝“二次抢掠”,2、向不合理的规则说不,3、理性爱国。写就事论事评论文章,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对所评之事做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评事可以有多种思,如评事的对错,评事的成因,反思此事的教训。评“事”以不限于一点或一个角度上,可以多点或多角度,但需记,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游离于“事”而高谈阔论。 其次,要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分析说理是时评的灵魂所在,如果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司法上的一条准则的话,那么,时评的写作

关于时事热点的初中作文素材大全

关于时事热点的初中作文素材大全 这篇关于时事热点的初中作文素材大全,是笔者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政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人名言 1.授人以鱼,惠及一天;授人以渔,惠及一生。——古代格言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愈 3.国泰民安,岁和年丰。——对联 4.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农谚 5.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农谚 6.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7.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农谚 8.新农村、新景象、新农民、新思维,处处欣欣向荣;

柏油路、水泥路、乡村路、致富路,路路通通发达。——新格言 9.惠农政策真是好,皇粮国税都取消,孩子不再交学费,种粮购机有补贴,有病咱也看得起,农民心里乐呵呵。——新格言 10.道路通,经济兴,农民个个喜盈盈; 机动车,几十辆,昼夜运营车不停,半月休车来结算,钞票哗哗流家中。——新农村格言 11.富家根本靠勤俭;强国大计赖筹谋。——新农村对联 12.无情佳境前程远;不尽春光后福长。——新农村对联 13. 五谷丰登家家乐;六畜兴旺户户欢。——新农村对联 14. 田园四季皆春色;桑梓千家入画楼。——新农村对联 15. 勤俭家庭风送暖; 和谐社会锦添花。——新农村对联 16. 免皇粮农税,小康处处家家乐;真物阜财丰,大有年年步步高。——新农村对联 (二)凡人俗语: 1. 新农村建设这个新,新在哪儿,其实大家刚才都

说我们生产的有机花生好吃,这个花生好吃就好比是一滴水,它能折射出七彩的光来,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我们只是说它是一个折射。 ——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大讲堂》温铁军 2. 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我们永远不能轻言,就完全靠市场来调节农业,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是要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产业,要保证这个地位。 ——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大讲堂》温铁军 3.我们觉得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造几栋别墅,修几条路。我觉得有一种更深的内涵,一定要有我们江南水乡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发展的目标方向还是农村,觉得在农村一定要有农业,要有农村的特色。 ——傅企平 4.花篮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般。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歌词《南泥湾》 事例类 ﹡数据﹡

最新时事热点作文素材

最新时事热点作文素材 2018最新时事热点作文素材2018最新时事热点作文素材大学”种菜课”是怎样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然玉 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有一门必修课叫《农业生产综合实训》,下地种菜是这门课的重要部分,期末成绩主要看收成以及同学们的参与度,太差的拿不到学分。学校对本门课程要求严格,还请来了资深农民当助教,根本糊弄不过去。学生们从大一开始就要下地干活,怕虫子、怕晒黑,种不出萝卜番薯就拿不到学分毕不了业。为避免误了农时,学生的寝室里都挂了24节气图。即便对于一所农林大学的农学院来说,将“下地种菜”作为必修课也并不多见。这一既有专业内涵又有生活意趣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对现代大学教育的某种修正。相当长时间以来,高校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已然引发了不少问题——比如说,学生的就业不适,人才结构的不合理等等。置之于这种大背景下,“下地种菜”如此接地气的必修课,难免会引来围观与激赏。 当然,有必要说明的是,就算绝大多数农业大学没有开设所谓的“种菜课”,但是它们同样有着各自的实操课程。现实中,此类学校普遍都自建或合建有专门的农场、果蔬基地等等,并以此为平台,令学生们得以在特定场景下“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只不过,与“种菜课”存在不同的是,这一情境下的“实践”其实更多是观察和实验,学生们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研究者”而非是“农人”。 浙江农林大学的“种菜课”中,学生们自始至终都亲力亲为,几乎就与真实的“农业生产者”无异。诚如校方所希望的,这一安排有效推动了学生们“学以致用”,对今后工作就业势必大有好处……然而也需要看清的是,有鉴于现代社会的专业分工,以及现代大学教育的内在属性,诸如“下地种菜”之类的实践课,其实际效果不宜过度夸大。毕竟,农学专业的毕业生,还是要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者。 大学农学专业的学科目标,旨在培养与农业相关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于知晓多少传统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实用技能,而在于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理想状态下,农学专业的毕业生,应该超越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并成为“新农业”的开拓者、引领者——向资深农民学习下地种菜,更适合理解成是为此所做的某种“特殊的准备”。大学教育到底该如何处理与实务实践的相对关系?这从来都是一个问题。让大学生下地种菜不是目的,如何让“种地”真的转化为学生们学科素养、专业能力的提升,才是真正需要的。拒“啃老”罚“坑老”须强化社会监督阅尽 从本月起,新修订的《广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正式施行。新规较原条例作出大幅修改,其中明确了家庭赡养的义务和责任,要求不得将共同生活的老年夫妻强行分开赡养,老人有权拒绝子女“啃老”,对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侵害老人财产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和欺诈销售等坑害老年人现象突出的问题,《条例》也作出专门规定,对六类“坑老、骗老”等行为要求从重处罚。 老龄化社会的蓦然降临让我们整个社会都有点猝不及防,无论是法规制度建设还是公共养老保障等,都显得“捉襟见肘”。广东省较早关注到这一问题,早在1991年就出台了《广东省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条例》,是国内最早制订老年人保护地方法规的省份之一。今次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新条例,又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出现的新问题,作出较大修订。内容更加全面丰富,规定更加明确具体,对老人应享的社会福利和家庭子女赡养义务,以及权责界定等都作了明文规定,无疑更有利于今后老年人的权益保障。 社会的不断前进,令得老年人权益保护呈现出诸多新特征,凸显出错综复杂的格局。在以往,子女孝敬父母、后代赡养老人那是天经地义。父母的财产如何支配,遗产又怎样继承等,决定权在父母,子女顶多有建议权。如今却不同了,一些家庭的纲常*完全颠倒,子女成人了不仅不养老,反而赖在父母怀抱里。这种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啃老”还心安理得,更甚者还要抢夺父母

2017年时事类素材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5则)

2017年时事类素材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5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长达10多年的青蒿素研究是协作攻关的集体结晶,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之所以把奖颁给屠呦呦,所依据的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以“第一”论英雄,也是其他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共同原则。以“第一”论英雄,并不是推崇“个人主义”、否定其他参与者的功劳,而是旨在强调第一发现者在科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贡献。只有尊重“第一”、崇尚首创,才能激发更多的勇者不畏艰难,向着光辉的顶点执着攀登。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主流思想,注重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如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材料作文、全国新课标卷Ⅱ“谁是当代最具风采的人”材料作文、重庆卷“小男孩让公交车司机等残疾母亲”材料作文等。这道题目也是有关时代热点的材料作文,与上述几道高考作文题目的命题思路一脉相承。 要写好材料作文,就要认真分析材料,弄清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这则材料的关键内容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依据,其关键词是“第一(或首创)”,写作中可围绕着关键词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谈,也可以多角度展开。 以下角度可供参考: (1)创新才能成功。何为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便是创新。创新是支持一个人精彩生活的支柱,是支撑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推动一个时代被尊崇的荣耀来源。 (2)勇争第一。世界之大,人才之多,不去争取,是不会轻易得到出人头地的机会的。一个人没有永争第一的激情,很可能会被埋没于人群之中。 (3)敢为人先。第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最先看到春天的美好;第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最先拥抱广阔的蓝天;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最先尝到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喜悦。正是有了敢为人先的勇气,人类才能不断探索神秘的未知领域,社会才能不断进步。 (4)竞争与合作。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中,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又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优秀作文: 将首创进行到底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们在为屠呦呦获奖欢呼的同时,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出现。对于这些热议,我认为应尊重首创,将首创进行到底。 尊重首创,能够使个人有所成就。从古到今,首创精神一直都推动着个人的进步与发展。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他的诗篇风格悠然;罗贯中首创章回体小说,他的巨作流传千古;郑板桥独创“板桥体”,他的书法别有韵味;邹承鲁研究出人工合成胰岛素,他的贡献载入科学史册……这些人能够在各自的事业中取得巨大成就,正是首创精神给予了他们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步,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由此可见,首创能够使人有所成就。尊重首创,对人走向成功十分重要。 尊重首创,能够促进团队的进步。对于一个团体来说,首创精神是推动团队进步的源泉。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整个团队能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从而促使团队不断进步。闻名于世的贝尔实验室,正是充分发挥了首创精神,其科研人员有权利研究属于自己的课题,因此揽获多项诺贝尔奖,取得巨大成就。创新是实验室的灵魂,同时也是实验室前进的动力,“贝尔”的成员们正是秉持着追求首创、一切从基础研究开始的理念,在自身进步的同时也推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