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淀区八年级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物理及答案2016.7

海淀区八年级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物理及答案2016.7

海淀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物 理 2016.7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题2分)

1. 以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是

A .帕斯卡(Pa )

B .牛顿(N )

C .瓦特(W )

D .焦耳(J ) 2. 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3.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情况是 A .只受推力

B .只受重力

C .受推力和重力

D .不受任何力

4.如图2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5. 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C .用筷子夹食品 B .托盘天平

A .用夹子夹取盘子

D .用起子起瓶盖

图2

图1

D .

器针头做得很尖 C

.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 A .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轮子 B .书包背带做的很宽 图3

C .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B .瓶盖上刻有纹线

D .运动员戴上防滑手套

A .用力握紧球拍

6.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 .水杯中的水对杯底产生压强

B .吸盘可以压在光洁的墙面上

C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上

D .吊车将重物吊上高楼

7.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A .火车启动时,从静止变为运动

B .在地面上滚动的小球,速度逐渐变小

C .重物被吊车沿直线向上匀速吊起

D .行驶在盘山公路上保持速度大小不变的汽车

8.将一个装有水的U 型管倾斜放置,图4中的水面状况符合实际的是

9.晓晗刚学完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一次喝完盒装酸奶后,想利用废纸盒做个小实验,他在 空纸盒的侧面的不同高度处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将纸盒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 5中的几种水流现象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10.两人站在海边的沙滩上,在沙滩上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同

B .脚印小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C .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大

D .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11.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面积约为810平方公里的内陆盐湖,由于湖水

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致使水中没有鱼虾、水草,人们称之为“死海”。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能浮在水面上,真是“死海不死”。一个成人漂浮在“死海”上,如图7所示,人所受浮力大小约为

A .6N

B .60N

C .600N

D .6000N

12. 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压力的大小总是和重力大小有关

C. 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D. 相对较小的压力可能产生很大的压强

A 图4

B

C D

A

B

C

D

5

7 图6

13.下面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C .机械做功少,功率一定小,机械效率一定低

D .做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14.在中国科技馆内有如图8所示的展品,小火车匀速向左行驶,将要通过横跨火车轨道的小

桥时,从车厢上的小孔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到火车上并恰好进入原来的小孔内。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能够落到原来的小孔是由于小火车具有惯性

B .小球在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C .小球能够落到原来的小孔是由于小球具有惯性

D .小球从抛出到落回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15.水平桌面上放置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杯中分别盛有不同浓度的

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9所示,则 A .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B .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C .鸡蛋在甲杯中受到浮力较大 D .桌面所受压力一样大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

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 图10所列的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应用了连通器原理的是

17.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力推讲桌没有推动,讲桌受力一定不平衡

B .水中的小鱼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一定大于向下的压力

C .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对地球一定有吸引力的作用

图9 甲 乙

A .茶壶 图10

B .电茶炉的水位计

C .洗手池下水的回水管

D .将墨水吸入笔管中

图8

19.如图12甲所示,重为G 、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不计容器壁的厚度)放置在水平桌面

上,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重为G 1的液体;将体积为V 、重为G 2的长方体物块A 用细线系好,使A 浸没在液体中,如图12乙所示,此时细线对物块A 的拉力为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为S

G 1

B .乙图中,液体对物块A 作用的合力大小为F -ρgV

C .乙图中,物块A 所受的重力与拉力的合力大小是ρgV

D .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G +G 1+G 2-F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0分,20-29、34、35题各2分,30、32、33、36题各3分,31题4 分。) 20.在图13中,画出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重力G 的示意图。

21.如图14所示,O 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 的力臂,并用字母L 表示

22.若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A ,请你用划线代替绳子组装图15 所示的滑轮组。

23.图16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

24.如图17所示,把重物放在平直的塑料板上,塑料板变弯曲,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产生的

作用效果之一是使物体发生 。

25.小烨同学为班级联欢会准备气球,当他将两个充好气的气球挤压在一起时,发现两个气球

都发生了形变,如图18所示,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

26.将适量橡皮泥包裹在吸管下端,制成了一个土密度计。将此土密度计依次放入盛有不同液

体的甲、乙容器中,土密度计静止的状态如图19所示,可以判断 容器中的液体密度较大。(选填“甲”或“乙”) 27.小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种液体内部的压强p 与深度h 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20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液体20cm 深处的压强为 Pa ;并且由图像可以得出该液体50cm 深处的压强为 Pa 。

图12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15 图13 图14

28.小红同学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发现杠杆的状态如图21所示。 (1)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 母向 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2)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的位置A 处挂2个 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位置 B 处挂 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29.小明用如图22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

律时,把橡皮筋的下端B 用细线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上端A 通过细绳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将一个重为2N 的钩码通过细绳挂在橡皮筋的A 端,用弹簧测

力计竖直向上将橡皮筋的A 端拉到O 点,并在竖直放置的白板上标

记O 点的位置,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和挂钩码的细绳对A 端的拉力F 2;

摘掉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A 端仍拉到O 点,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1)实验中先后两次都将橡皮筋的A 端拉伸到O 点,是为了让F 与 F 1和F 2的 相同。 (2)如果以上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4.6N ,则F = N 。

30.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小阳用包有橡皮膜的金属盒(作为探头)与U 型管(作为压

强计)相连通进行实验。

(1)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 是重压还是轻压)橡皮膜时,发现U 型管两边的液 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则说明该装置 (选填 “漏气”、“不漏气”)。 (2)装置调整好后,若将探头先后放在同一容器的A 、

B 两处,实验现象分别如图23甲、乙所示,则可以

判断出A 、B 两处的压强p A p B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由此可以得 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

31.图24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示

意图,依次读出甲、乙、丙、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F 3、F 4。由这些测量量,可知石块受到的重力为 ;由甲、乙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求出石块受到浮力F 浮= ;石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G 排= 。如果满足

关系式 ,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各空均用测量量表示)

A B 图23

21

图24

丙 丁

图22

32.小明同学在学习流体压强知识时做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和分析。请你帮助他补全下面的内容。

(1)如图25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两张纸相互靠拢。此实验现象初步说明了空气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选填“大”、或“小”)。 (2)接着,小明又自制了一个飞 机机翼模型(如图26),将 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在 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 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 时的气流。电扇转动后,托 盘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比较机翼上下方气流 压强的大小,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关系。

(3)小明又找了如下一些生活情景,其中能用上述实验规律进行解释的是 。

A .火车与站台之间有黄色的安全线

B .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漂向空中

C .通过拍打衣服清除它上面的灰尘

33.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7所示。另外还有质量均为50g 的钩码一盒(10个),

质量不同的滑轮3个(未画出),小梅用上述实验装置和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1)分析表1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的钩码越重,

机械效率 ;

(2)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 ;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排除测量因素的影响,主要原

因是 。

图27

34.某同学在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

进行分析,归纳出压强p 与压力F 之间的关系式为p= 。

35.小宇利用天平、细线、烧杯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小宇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

质量为50g 后,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如图28甲所示,再用细线将小石块系住,浸没在烧杯的水中,如图28乙所示。则小石块密度为 kg/m 3。

36.小明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包上橡皮膜,将烧杯内的部分水倒入玻璃管中后,观察到橡皮膜向下凸出,如图29所示。由此他得出:液体内部存在方向向下的压强。请你只利用上述器材,证明液体内部也存在着方向向上的压强,请简述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四、科普阅读题(共8分,每小题4分)

37.阅读《帕斯卡定律与液压机》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帕斯卡定律与液压机

1653年,法国科学家B.帕斯卡发现:封闭在容器中的静止流体,能够将加在它上面的压强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后来人们把这一结论称之为帕斯卡定律。

根据帕斯卡定律,人们制成了液压机。液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0所示。在一个密闭的液缸内密封有一定量的液体(比如油或

水),有大小两个活塞,其中小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1,大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2,当小活塞给液体施加向下的压力F 1时,产生的压强p 1=F 1/S 1,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会将该压强传递给大活塞,即在

大活塞上产生大小与p 1相等的压强p 2,产生的压力为F 2,则

有p 2=F 2/S 2,即有 22

1

1S F S F =

或 1212S S F F =

也就是说,如果大活塞面积是小活塞面积的多少倍,那么液体作用于大活塞上的力将为小活塞对液体压力的多少倍。可见,液压机的特点就是能够将较小的力通过液体“放大”。

图30

放油

液压

大活塞重物 O 图31

图28

液压机的用途很广,例如运用液压“千斤顶”可以施加较小的力轻松地举起很重的卡车;制造能产生巨大压力的水压机,可以将铁块像揉面团一样进行锻压;也可以对金属、塑料、橡胶、木材、粉末等物品进行冲压、矫正、压装、打包、压块和压板等等操作,满足人们的需求。图31是一个液压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液压机的原理是 ;

(2)如果液压机的大活塞面积是小活塞面积的10倍,则液体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压力等于小活塞所受压力的 倍 ;

(3)图31的液压千斤顶在工作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写出两种)。 示意图。

38.阅读《神奇的两心壶》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神奇的两心壶

在我国古代,人们就能够广泛地运用大气压现象,有一种盛酒的器皿--两心壶就是一个实例,图32是一个寿星模样的两心壶。两心壶内部的结构如图33所示,壶内被分隔成A 、B 两个独立的空间(类似两个独立的容器),每个容器均有两个口--注水口和出水口。注水口A 1设置在壶的肩部,注水口B 1在壶把的底部。出水口A 2和B 2在壶嘴处。分别在A 、B 内装入水和酒,若将两个注水口都堵住,酒和水都不会从壶嘴倒出。若将两个注水口都放开,酒和水会同时从壶嘴倒出。若要只倒出其中一种液体,只需堵住另一种液体的注水口即可。根据这个结构和原理,人们设计出很多造型的酒壶,也起了不同的名字:两心壶、良心壶、转心壶、鸳鸯壶等。

为了进一步说明是否堵住小孔就能控制液体流出的原理,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如图34,取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竖直插入水中,当用手指堵住管的上端离开水面,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管中的水不会掉下来。当松开手后,两端管口大气压强相等,水就掉了下来。想一想这其中的道理跟两心壶的原理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心壶是利用 来控制壶中的液体倒出的。

(2)在文章的第一段里,若要从壶嘴中只倒出酒,而不出水,则需要 ____。

A .放开A 1孔、堵住

B 1孔 B .放开B 1孔、堵住A 1孔

C .同时放开A 1孔、B 1孔

D .同时堵住A 1孔、B 1孔

(3)小明同学也利用身边的物品模拟制做了一个两心壶,如图35所示。用两个并排放置的 饮料瓶装入适量的液体,瓶口用胶塞塞住,胶塞上各插有一个胶管,每个饮料瓶的侧 壁上各有一个小孔,小明用手指堵住两个小孔倒液体,发现两个瓶中的液体都能从胶 管流出。请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4 图

35 图33

A B

B 1

A 1 图32 A 2

B 2

五、计算题(共10分)

39.(3分)放在教室里水平地面上的课桌质量为8kg ,课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8m 2。(取

g =10N/kg )求:

(1)该课桌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2)该课桌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0.(3分)如图36(甲)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

量为1.8kg 的水,容器的底面积为120cm 2。将一个质量为150g 正方体木块放入容器中,木块漂浮在水面,如图36(乙)所示。已知木块的密度为0.75×103kg/m 3,g 取10N/kg 。求:

(1)放入木块之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若对木块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使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则加在木块上的压力应为 多大?

41.(4分)小明家翻修房顶时,采用了如图37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灰浆桶。在某次匀速竖直提

升灰浆桶的过程中,小明对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的拉力F 为200N ,灰浆桶上升的速度v 桶为0.1m/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90%,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 (1)拉力F 做功的功率P ; (2)灰浆桶所受的重力G ; (3)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 动。

乙 图

36

图37

海淀区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物 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7

二、多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

有错选的不得分)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0分,20-29、34、35题各2分,30、32、33、36题各3分,31题4

分)

20.见答图1 (2分) 21.见答图2 (2分) 22.见答图3(另一种绕绳方法也算正确) (2分) 23.1.0 (2分) 24.形变 (2分) 25.相互的 (2分) 26.乙 (2分) 27.2500 (1分) 6250 (1分)

28.(1)右 (1分) (2)3 (1分) 29.(1)作用效果 (1分) (2)2.6 (1分)

30.(1)漏气 (1分) (2)小于 (1分) 深度 (1分)

31. F 1 (1分) F 1 F 2 (1分) F 4 F 3 (1分) F 1 F 2=F 4 F 3 (1分)

32.(1)小 (1分) (2)变小 (1分) (3)A (1分)

33.(1)越大 (1分)

(2)当提升重物重力一定时,动滑轮的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1分) (3)绳重和摩擦的影响 (1分) 34.p = 20

N

Pa

F (2

分) 35.2.5×103 (2分)

36.方法:将玻璃管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将包有橡皮膜的一端竖直插入烧杯内的水中。

现象:橡皮膜向上凸出

说明:液体内部也存在着方向向上的压强。 (3分)

说明:其他解答正确也得分。

四、科普阅读题(共8分,37、38题各4分) 37.(1)帕斯卡定律 (1分) (2)10 (1分)

(3)杠杆、压强、力的相互作用等 (2分)

38.(1)大气压 (1分) (2)B (1分) (3)瓶塞漏气或手指没有堵严(2分)

答图3 答图1

答图2

五、计算题(共10分)

39.(3分)解:(1)F =mg =8kg×10N/kg=80N (1分)

(2)Pa 101m

08.0N 803

2?===

S F p (2分)

40.(3分)

解: (1)容器中水的体积3

33

3m 108.1kg/m

101kg 8.1-?=?=

=

ρm

V 容器中水的高度m 15.0m 10201m 108.12

4-3

-3=??==

S V h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 ρ水gh = 1×103kg/m 3×10N/kg×0.15m = 1.5×103Pa (1分) (2)木块的体积3433-3m 102kg/m

1075.0kg 10150-?=??==

木ρm V 将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N 2m 102N/kg 10kg/m 1013433=????==-木水浮gV F ρ

设对木块施加向下的压力为F ,木块在压力F 、重力G 和浮力F 浮作用下平衡,即有: N 5.0N/kg 10kg 10150N 2--3=??-===-g m gV G F F 木木水木浮ρ。(2分)

说明:其他解答正确也得分。

41.(4分)

解: (1)小明拉动绳端上升的速度 v = 3v 桶=0.3m/s

拉力F 做功的功率P = Fv =200N×0.3 m/s=60W (1分) (2)设灰浆桶上升的高度为h ,则总功W 总=F ×3h ,有用功W 有=Gh 根据机械效率 90%3===

F

G

W W 总有η

得: 540N 3==F G η (2分) (3)对动滑轮受力分析,

得:

)(动G G F +=3

1

得: 60N N 540N 20033=-?=-=G F G 动。 (1分)

说明:其他解答正确也得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