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考试要点(自制)

毛概考试要点(自制)

毛概考试要点(自制)
毛概考试要点(自制)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重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最早提出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的标志

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标志:经过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的标志。

2、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内涵、实质

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内涵: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实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

飞跃——第一次,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7、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及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提出:1)王稼祥:1943.7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解放的道路》“毛泽东思想”首次提出概念;

2) 刘少奇:1945.4 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首次明确规定为党的指导思

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战争与革命史当时的时代背景,十月革命开辟了

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2)思想理论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3)阶级和物质基础: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5)主观条件:毛

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主观努力。

8、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标志——1945年党的七大

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10、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方面及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实惠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1、应该如何评价毛泽东同志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时第二位的。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现实根据。

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历史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及现实依据

时代背景——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而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6、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和现实基础

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17、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重点)

1、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系统进行哲学论证的文献——《实践论》、《矛盾论》

提出实事求是科学内涵的文献——《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

2、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重新确立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4、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和发展的意义。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关系——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求真务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9、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因为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1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1、创新是国家兴旺和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动力。

12、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1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4、解放思想的科学定义: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质——实事求是。

15、怎样理解理论创新及如何才能正确地实现理论创新。

1)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向,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2)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3)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食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重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发深入传播。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4、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时中国近代社会基本矛盾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旧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失败,要求新的革命的到来;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具备了条件;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明它满足了历史的要求,是历史的正确选择。

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完整表述的文献——《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6、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领导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7、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软弱性和妥协性,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8、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10、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1)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2)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

3)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的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2、在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上,共产党必须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左的“一次革命论”和右的“二次革命论”

13、中国革命的“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第二步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14、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6、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革命性质——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17、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凡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就其形式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民主的文化。)

18、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

必然性: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2)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3)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现实可能性:1)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2)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根本原因);3)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了群众基础;4)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5)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19、“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与中心内容

含义: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中心内容——土地革命

20、“三大法宝”的提出文献——《共产党人发刊词》,三大法宝内容及相互关系

内容——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的原则,主要经验——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2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与顽固势力作斗争的基本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24、为什么说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武装斗争

1)从近代中国的国情出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2)从近代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性出发,面对庞大的反革命武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能而且必须拿起枪杆子,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以革命的战争推翻残暴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3)敌我力量悬殊,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对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还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25、为什么说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2)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3)中国革命进行的长期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26、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与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的性质(无产阶级性质)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7、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三大作风)

28、党内思想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重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及三种主要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体(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和步骤(互相组——初级社——高级社)。

5、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法(和平赎买)及形式(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6、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

7、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1)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2)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于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一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重点)

1、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2、邓小平是如何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

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创造性的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社会主义本质的表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及基本内涵——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2)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4、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生产力

6、如何理解“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2)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3)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4)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5)提高国家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6)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7、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主要经验。

8、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9、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重点)

1、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最大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含义---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P138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主要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5、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失误或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认识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和“左”、“右”倾错误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重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根源:对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不清。

6、如何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

断推向前进的前提。1)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2)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3)在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认识和处理其他矛盾与问题。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和构成环节。

内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组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构成环节——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辩证关系:1)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产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补课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3)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9、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10、“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11、现阶段小康社会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重点)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2)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3)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殊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新时期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1)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者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2)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4、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认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按劳分配、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是正确的、优越的,是我们的历史选择,不能改变。而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即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当具体制度和体制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如果不适时地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会丧失掉。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的总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6、改革开放的目的。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2)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7、改革的必然性。

1)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2)从国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3)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8、“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0、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1、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源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张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12、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必要性: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可能性:1)实行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2)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13、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重点)

1、我国历史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计划经济体制曾起过的积极作用和存在的弊端。

原因:1)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2)从主观条件看,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积极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实力非常弱小的条件下,我国能够集中主要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弊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邓小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关系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事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2)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宏观调控: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7、如何正确理解非公有制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8、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9、公有制主体地位(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0、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2)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体现。——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1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而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2)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3)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4)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14、现行分配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5、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说来:1)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2)这是由现阶段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多种经营方式的存在决定的;3)这是市场经济及其发展的需要;4)依据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的理论,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及所相应的分配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16、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1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1)“先富”是实现“共富”的途径和手段;2)“共富”是“先富”的目标和落脚点。3)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的,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不谈“共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8、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

怎样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以扩大内需为基本立足点,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强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度鼓励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做到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结合,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9、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国际竞争角度: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民族素质,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3)国情角度: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科技总体水平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大,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0、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1、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的“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

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3、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涵——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4、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2)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3)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4)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5)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6)当前,我国已初步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

总体要求是什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

键问题。

26、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1)我国虽然总体上完全称得上市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2)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解决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含义——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地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解决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解决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是什么?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4.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要求。

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客体——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其他社会事务;“法”的内涵——宪法和法律及有关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十六字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7.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并明确提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我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目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为”方针)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C、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三贴近)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二用方针)E、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两手抓)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

4.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

5.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6.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8.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与保证。

2.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含义。——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

3.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发展教育是把人口压力变成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教育为本、德育为先。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统一(三种情况下可能对台动武)。及核心(一个中国)、前提(祖国统一)和基础(一个中国)。

2.台湾问题的实质——国共内战遗留下来的内政问题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2.“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

3.和平共处五原则与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原则的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3.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传播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和主要创新力量。

4.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新的社会阶层构成。——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自由职业从业人员等六种社会新阶层。

5.“四个尊重”方针的内容——尊重知识、人才、劳动、创造,及其核心——尊重劳动。

6.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大陆联盟、大陆以外的联盟)及主体和基础——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7、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8、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者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是区别唯物、唯心史观分水岭和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2.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和宗旨的根本体现——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3.党的建设要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4.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和执政后最大危险——脱离群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