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特理论--题库

中特理论--题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考测试答案

中特理论形成性考核1

1、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直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观点是:()

正确答案是:“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2、“中国梦”的内涵包括:()。①国家富强②民族振兴③人民幸福④世界和平。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3、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正确答案是:创新

4、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①体现时代性;②忠于实践性;③ 把握规律性;④ 富于创造性

正确答案是:①③④

5、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①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6、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正确答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7、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先导是:()

正确答案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思想路线理论;②总依据理论、总任务理论、总布局理论和发展动力理论;③国家统一理论和外交战略理论;④依靠力量理论和领导核心理论。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9、为实现“中国梦”,习近平勉励社会各界要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包括()。①全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要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积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

力军和生力军作用;②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廉政勤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体官兵,要提高履行使命能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③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要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和创业精神,回馈社会,造福人民;④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0、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①走中国道路;②弘扬中国精神;③凝聚中国力量;④团结世界爱好和平力量。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11、从党的十二大开始,《中国共产党章程》一直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事求是;④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2、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正确答案是:发展

1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到与时俱进,就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①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②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③从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④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正确答案是:①②④

14、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是()。①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③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④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①哲学基础;②灵魂和精髓;③根本立场和方法;④强大生命力。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6、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①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②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③形成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④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分析和判断。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7、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①第一次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②贯通哲学.政治科技.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③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④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8、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正确答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1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正确答案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0、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是:()

正确答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特理论形成性考核2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实现共同富裕

2、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4、党的十七大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其根本是()。正确答案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5、在对外开放中,我们的基本立足点是()。

正确答案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6、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

正确答案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实现共同富裕()。①是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要求;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体制优越性的体现;④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8、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是()。

正确答案是:公有制与共同富裕

9、实行改革开放是()。①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②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③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④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正确答案是:①②

10、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

正确答案是:党的十三大

11、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正确答案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12、进入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形成了()的开放格局。①全方位;②多形式;

③多层次;④宽领域。

正确答案是:①③④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

正确答案是:体制创新

14、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

正确答案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15、实施科技兴国战略,体现了邓小平关于()。

正确答案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①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③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④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7、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

正确答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8、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就是指()。①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②改革的性质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③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④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挥其优越性。

正确答案是:①③④

1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是否有利于()。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④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正确答案是:②③④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①这说明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②它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③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④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正确答案是:②③④

21、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①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②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③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④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立足点。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22、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正确答案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正确答案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正确答案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①人口的关系;②市场的关系;③资源的关系;④环境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①③④

26、改革是()。①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②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③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中特理论形成性考核3

1、“环境财政”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开发的良性循环。①矿山资源;②生态保护;③土地资源;④生态治理。

正确答案是:③④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①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②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③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是:①③④

3、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主义安全制度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保障制度

4、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轨道。

正确答案是:法制化

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①尊重自然;②顺应自然;③保护自然;④开发自然。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6、当前,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7、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靠()。

正确答案是:政策和科技

8、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正确答案是:控制力上

9、我国已建立的国内环境.灾害.气象信息共享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主要有()。①信息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管理经验;②信息技术发达;③环境、灾害方面的信息姿态或数据库;④有利益信息共享的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是:①③④

10、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

正确答案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1、我国的政治制度包括()。①人民民主专政制度;②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正确答案是:坚持改革开放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正确答案是:坚持以人为本

14、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②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环境利用体系初步建立;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④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5、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

正确答案是:经济型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所有制经济()。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②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④在各自的范围内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正确答案是:①②④

1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①生产发展;②生活富裕;③生态良好;④资源节约。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正确答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社会主义荣辱观。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20、()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高度。

正确答案是:十八大

中特理论形成性考核4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正确答案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始终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

①工人;②农民;③知识分子;④私营企业主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

3、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密切联系群众;③理论联系实际;④批评与自我批评

正确答案是:②③④

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正确答案是:党的性质决定的

5、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是()。

正确答案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6、人才的本质在于()。

正确答案是:创造性

7、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

正确答案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8、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①维护世界和平;②促进共同发展;

③反对霸权主义;④维护国家安全。

正确答案是:①②

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是: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判断,主要是()。①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④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1、台湾问题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②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③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④中国的内政问题。

正确答案是:③④

1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

正确答案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3、实行“一国两制”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

正确答案是: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14、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是()。①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②保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③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④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正确答案是:①③④

1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在()。

①队伍迅速壮大,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②岗位流动加快;③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④进城就业的农民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6、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指()。①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②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④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正确答案是:①④

17、根据"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中国政府在澳门回归后将保持澳门的几个"不变”,即澳门原有的()。①资本主义制度不变;②外交事务不变;③法律基本不变;④生活方式不变

正确答案是:①③④

18、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同,世界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①一种文明;②一种社会制度;③一种发展模式;④一种价值观念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19、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性质是()。

正确答案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性质

20、经济全球化,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①平等;②互惠;③共赢;④共存。

正确答案是:①②③④

2019年秋季终考试题--毛中特试卷A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3959 国家开放大学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开卷) 参考答案 论述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试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100分) 参考答案: 要点一: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这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10分) 要点二:遵义会议后,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确立和党在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党的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局面。(10 分) 要点三:1935年12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确定了“为扩大与巩固共产党而斗争”的方针。(10分) 要点四:1937年夏,毛泽东先后写了《实践论》《矛盾论》,深入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

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10分) 要点五:1938年9月至11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和制定的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对于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10分) 要点六: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系统地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此前后,一系列加强党的建设的演说、论著等发表,论述了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党学说。(10分)要点七: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是一次伟大的创举。(10分)要点八: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才保证了党沿着正确的路线不断取得胜利。(10分) 评阅说明: 第一,该题共计八大要点,合计80分,这80分作为基本理论的分数。学生所答内容只要与参考要点意思一致即可,不需要完全一致。 第二,剩余的20分,作为奖励分数,即如果考生的作答能够做到论述严谨、联系实际、语句通顺、结构严密和论述充分,那么,可以给予奖励分,具体分数由阅卷老师视情况决定。否则,不给予奖励分。

《毛中特》习题及答案(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4.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前、中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形成 B.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C.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提出 D.毛泽东军事路线的完整形成 6.毛泽东思想最显著、最本质的特点是 A.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C.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D.是在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产生的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8.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 C.党的十二大上 D.党的十三大上 9.我们党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A.党的十三大上 B.党的十四大上 C.党的十五大上 D.党的十六大上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 B.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C.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12.胡锦涛指出,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的主题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毛中特期末试题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P90),特点(从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三个方面论述)(P90-91)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①经济结构:国营经济引导下五种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 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②阶级构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③主要矛盾:国内: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国外: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2.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P117)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体现在哪两个方面?(P118-119)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内涵体现在:①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盛会主义的本质 ②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3.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P157)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4.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137)什么是小康社会?(P15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5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P169) 坚持基本路线,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第一、三者相互促进,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第二、三者相互制约。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改革和发展,改革和发展是造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物质基础。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巩固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既是改革发展的主体与动力,又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 6、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体现?(P192) 必然性: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再次,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主体地位体现: ①在全社会范围内,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 ②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中,按劳分配占有较大比重 ③公有制企业劳动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者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获得收入的参照标准 7.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P189)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解决资金短缺和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加了社会资本和国家财政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吸纳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促进了公有制改革,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8.依法治国的意义(P237)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法制。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五,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9.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276)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是什么?(P27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理论意义: 第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10. 一国两制的意义(P303) 1、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同一问题 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4、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5、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怎么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十分明确的概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色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首先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它包涵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理论,促进文化发展的理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推进先进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则是指现阶段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范社会文化生活,调整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各种文化生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的总和。它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它既包括基本文化制度,也包括各项具体制度,也就是基本文化制度在文化各领域的具体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展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它深入回答了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也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制度和发展道路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根本的指导思想,制度则是对理论做出的具体的规定和原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大纲和具体步骤之间的关系一样,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制度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事业、科学文化事业等各方面的建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得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怎么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 答: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4年1月4日,召开了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2月10日山东省又在曲阜市召开了全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现场会议,要把《意见》、全国专题座谈会和我省现场会的精神落到实处,关键是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科学内涵,深刻领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以增强主动性,把握规律性,并最终达到预期工作实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科学内涵

毛中特课后习题答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2.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12页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进”就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

最新毛中特期末复习测试题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期末考试题 (A卷) (供10级各专业使用,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100分)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封建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农民阶级 3、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 A、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4、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参议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多党合作联席会议 D、人民代表大会 5、在中国各政党中,各民主党派是() A、参政党 B、执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6、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 7、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主要著作是() A、《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C、《论十大关系》 D、《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 A、党的先进性 B、党的领导 C、与时俱进 D、执政为民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 ,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1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市场经济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展 D、计划经济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新的社会阶层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2、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共同繁荣 13、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争取和平统一,不使用武力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只要台湾当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统一日期可以无限期拖延 D、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统一后,台湾与香港,澳门享受同等待遇 14、坚持党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5、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D、工农联合专政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4个答案正确,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包括()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E、解放思想 17.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 A、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全国的革命形势在向前发展 C、良好的群众基础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E、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1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 ( ) A、毛泽东思想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E、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0.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D.保护民族工商业 E.一化三改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题3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篇一】 1.我国能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客观条件(或可能性)在于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2.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的论述有: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4.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 A.在1980 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1980 年代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温饱 C.在20 世纪内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在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5.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动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 年12 月5 日,******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经中央媒体报道后,此举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针对上述材料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忧患意识 B.“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C.“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D.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6.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关于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C.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7.1964 年6 月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 A.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B.必须是能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是民主集中指导模范执行者 C.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必须用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D.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8.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 A.中国是一个大国, 经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底子薄 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生产力不发达 9.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常州大学毛中特期末考试题目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读本P450)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起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读本P449)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共同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有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实事求是;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次,它们之间又是与时俱进的关系。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邓小平理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需要;科学发展观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答: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书P12-13) 答: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这一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第二,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第三,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总之,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毛中特试题

一. 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0.0)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田园牧歌式的社会。()标准答案:错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标准答案:对 3. 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标准答案:对 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标准答案:对 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标准答案:对 6. 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标准答案:错 7. 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标准答案:对 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标准答案:错 9.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标准答案:对 10.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本质区别。()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得分:0.0) 11.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标准答案:C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标准答案: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 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 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13. 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标准答案:B A.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B.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D. 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14.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任何国家和民族来说,根本的人权是()()标准答案:C A. 知情权与监督权 B. 平等权与自由权 C. 生存权和发展权 D. 表达权与参政权 15. 以下关于和谐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是()()标准答案:B A. 和谐社会是最高理想 B. 和谐社会是共同理想 C. 和谐社会是全体公民的理想

毛中特期末试卷

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未选、错选或多选均无分。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总结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以人为本 B. 发展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3.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 A.艰苦奋斗 B. 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 群众路线 4.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 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办法是() A.和平赎买 B. 无偿没收 C.股份化 D. 合作化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7.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是正处于并长期处于()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 A.改革开放 B. 经济建设 C.现代化建设 D. 新农村建设 9.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 A.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 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D.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10.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A.农业 B. 工业 C.轻工业 D. 服务业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3.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毛中特考试试卷与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期末考试(查)卷 适用专业:A卷 注意事项:1、请在试卷的密封处填写系部、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 、考试时间共 分钟。 、综合类考题答案位置不够,可写在所附的白纸上。 、演草请使用所提供的专用白纸,不准使用自备纸张。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一、单 正确选项写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三民主义 、邓小平理论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革命的前途不同 ??革命的对象不同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人口多,底子薄 ?.地区发展不平衡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是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 .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以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 ?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 ?、改革与开放的关系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 )

毛中特试题答案

一、三个自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坚定三个自信,就必须深刻理解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增强理论自觉性和坚定性。 内涵:道路自信是指在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历史运动在当代中国路径选择的合理性自信。具体而言包括:对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的肯定和认同;在与改旗易帜后的苏联及东欧地区,照搬西方模式的某些拉美、非洲国家,陷于金融危机的西方国家等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道路优越性的理性把握;对走中国道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充足信心。 理论自信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成果的真理性自信。既表现为对理论本源真理性的信心,深信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获得了理论上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表现为对理论体系科学内涵以及严密逻辑的充分理解和自觉把握;还表现为深信这一理论体系可以正确指导我国现代化实践,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实现与创新的正义性的理解与认同。即坚信我们的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可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等;坚信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既内含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凸现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历史情境,维护和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发展进步;坚信制度选择的合理性,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互关系:三个自信之间形成了紧密的逻辑关系,彼此有机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一,有机统一。三个自信有机统一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方向性,道路强调实践性,理论体系强调指导性,制度强调保障性。坚定三个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正是由于“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有实现途径,有行动指南,有根本保障。 第二,相互依存。道路自信是基本前提。道路的具体实践为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而理论体系和制度则以科学化的理论、制度形态表现道路。只有坚定道路自信,才能坚定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信,才能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用制度保障实践。理论自信是思想基础。理论自信论证了道路自信的合理性,论证了制度自信的合法性。坚持什么样的道路和制度,需要我们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而政治信念的坚定取决于思想清晰,取决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根本保障。一整套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不仅解决了实践中的问题,而且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保障了党和国家的活力,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热情。脱离了中国特色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就没有了保证,制度自信保障了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 第三,相互促进。道路自信促进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经验。道路探索中诸多理论或实践难题的破解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对规律的科学归纳和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发展和创新,促进了人们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强化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了道路的本质规定、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为道路的拓展和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

毛中特机考期末试题第二章

一.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0.0) 1. 毛泽东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思想。 ()标准答案: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标准答案:错 3.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日就是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任务之时。()标准 答案:错 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标准答案:对 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体。()标准答案:错 6. 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标准答案:对 7.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标准答案:错 8. 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一回事。()标准答案:错 9. 民主的形式是多样性的,没有统一标准。()标准答案:对 10. 共同富裕是指全国各地、所有人们同步富裕。()标准答案:错 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得分:0.0) 11.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标准答案:C A. 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 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 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服务 D. 为政治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保函“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其中,公平正义是()()标准答案:A A. 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 B. 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要求 C. 社会主义法制的核心内容 D. 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使命 13.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标准答案:C A. 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标志是()()标准答案: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爱国主义为原则 C. 以民族团结为核心 D. 以团结合作为最高理想 15.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标准答案:A A.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实现祖国统一 C. 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D. 实现全面小康

毛中特课后习题答案word版本

毛中特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 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 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历史地位:第一,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 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在实践上,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在精神方面,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答:历史地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内容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 话》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 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