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建《建设工程管理及实务》真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按照民用建筑分类标准,属于超高层建筑的是()。
A.高度50m的建筑
B.高度70m的建筑
C.高度90m的建筑
D.高度100m的建筑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用建筑分类。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参见教材P1。
2.严禁将地下室作为主要用房的是()。
A.歌舞厅
B.老年生活用房
C.游戏厅
D.放映厅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用建筑的构造。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参见教材P3。
3.不属于应急照明光源的是()。
A.备用照明
B.疏散照明
C.延时照明
D.安全照明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室内光环境。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必须选用瞬时启动的光源。参见教材P5。
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C25
B.C30
C.C35
D.C40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参见教材P17。
5.属于永久荷载的是()。
A.固定设备
B.活动隔墙
C.风荷载
D.雪荷载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荷载的分类。永久荷载包括结构构件、围护构件、面层及装饰、固定设备、长期储物的自重,土压力、水压力,以及其他需要按永久荷载考虑的荷载。参见教材P11。
6.在工程应用中,通常用于表示钢材塑性指标的是()。
A.伸长率
B.抗拉强度
C.屈服强度
D.疲劳性能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在工程应用中,钢材的塑性指标通常用伸长率表示。伸长率是钢材发生断裂时所能承受永久变形的能力。伸长率越大,说明钢材的塑性越大。参见教材P25。
7.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的水泥是()。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
C.矿渣硅酸盐水泥
D.火山硅酸盐水泥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参见教材P27。
8.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
A.石子
B.砂子
C.水泥
D.单位体积用水量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参见教材P29。
9.木材在使用前进行烘干的主要目的是()。
A.使其含水率与环境温度基本平衡
B.减轻重量
C.防虫防蛀
D.就弯取直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木材的含水率与湿胀干缩变形。木材在加工活使用前应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达到或接近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平衡含水率。参见教材P36。
10.关于建筑花岗岩石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度低
B.呈酸性
C.密度小
D.硬度低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天然花岗石。花岗石构造致密、强度高、密度大、吸水率极低、质地坚硬、耐磨,为酸性石材。参见教材P34。
11.下列哪些是用于工业用水的塑料管道()。
A.PVC-U管
B.PVC-C管
C.PP-R管
D.铝塑复合管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塑料管道的特点及应用场合。选项B,PVC-C
管使用温度可高度90°C,寿命可达50年,机械强度高,主要应用于冷热水管、消防水管系统、工业管道系统。参见教材P42~43。
12.下列不属于安全玻璃的是( )。
a.钢化玻璃
b.防火玻璃
c.平板玻璃
d.夹层玻璃
【答案】C【解析】安全玻璃包括钢化玻璃、防火玻璃和夹层玻璃。
14.一般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良好行为记录公布时间为()年。
A.1
B.2
C.3
D.4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的公布时间为行政处罚决定做出后7日内,公布期限一般是6个月至3年;良好行为记录信息公布期限一般为3年。参见教材P257
15.设计无明确要求时,模板的拆除顺序正确的是()。
A.从下而上
B.先支的先拆
C.先拆承重模板
D.先拆非承重模板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模板工程安装要点。当设计无规定时,可采取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参见材料P59。
16.在现场施工,属于一级动火作业的是()。
A.小型油箱
B.比较密封的地下室
C.登高电焊
D.无明显危险因素的露天场所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现场动火等级的划分。下列属于一级动火作业:(1)禁火区域(2)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及与其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3)各种受压设备(4)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5)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6)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参见教材P320
17.市区施工现场主要路段围挡高度不得低于()。
A.1.5m
B.1.8m
C.2.0m
D.2.5m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
1.8m,市区主要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
2.5m。参见教材P233。
18.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是()。
A.项目经理 B.技术负责人 C.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D.安全员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临时用电、用水管理。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参见教材P240。
19.需要组织专家进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的是()。
A.开挖深度3.5m的基坑的土方开挖工程
B.施工高度60m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C.架体高度15m的悬挑脚手架工程
D.搭设高度3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选项A,开挖深度需要超过5m;选项C,架体高度要求达到20m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选项D,搭设高度要求超过50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参见教材P259~260。
20.项目《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措施计划》主持编制人()。
A.安全总监
B.项目经理
C.生产经理
D.技术负责人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职业安全健康技术措施计划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参见教材P269。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2个及2个以上的最符合题意)
21.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是()。
A.坚固实用
B.技术先进
C.经济合理
D.视野开阔
E.美观大方
【答案】ABC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用建筑的构造。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包括:坚固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参见教材P2~3。
22.关于框架结构震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柱的震害重于梁
B.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
C.内柱的震害重于角柱
D.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E.多层房屋的楼盖震害重于墙身
【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参见教材P7。
23.在室内装饰装修过程中,属于集中荷载的是()。
A.石柱
B.吊灯
C.局部假山
D.盆景
E.室内隔墙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荷载的分类。在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屋面上放置或悬挂较重物品时,其作用面积很小,可简化为作用于某一点的集中荷载。参见教材P11。
24.关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柔性防水材料B具有独特的保护钢筋能力
C.节省人工
D.具有防腐特性
E.耐老化
【答案】BC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一种刚性防水涂料。具有独特的呼吸、防腐、耐老化、保护钢筋能力,环保、无毒、无公害,施工简单、节省人工等特点。参见教材P40。
25.关于氟碳涂料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耐酸碱性
B.耐腐蚀性
C.耐高低温性
D.耐污性
E.涂层硬度低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其他常用建筑材料的特性和应用。氟碳涂料又称氟碳漆,有优异的耐候性、耐污性、自洁性,耐酸碱、耐腐蚀、耐高低温性,涂层硬度高,与各种材质的基体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参见教材P44。
26.关于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在施工前先浇水湿透
B.清除表明污物
C.底面朝下正砌于墙上
D.底面朝反砌于墙上
E.小砌块在使用时的龄期已到28d
【答案】B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选项A,不需对普通混凝土小砌块浇水湿润。选项C,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参见教材P149。
27.屋面防水施工基本要求正确的是()。
A.以排为主,以防为辅
B.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C.屋面卷材防水施工时,由高向低铺贴
D.天沟卷材施工时,宜顺天沟方向铺贴
E.立面或大坡面贴卷材应采用满粘法
【答案】B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屋面与室内防水工程施工技术。选项A,屋面防水应以防为主,以排为辅。选项C,屋面卷材防水施工时,由低到高铺贴。参见教材P80。
28.关于建筑幕墙的防雷构造施工的做法,正确的是()。
A.幕墙的金属框架应与主体结构的防雷体系可靠连接
B.每三层设一道均压环
C.每隔15m上下立柱有效连接
D.有镀膜层的构件,应除去其镀膜层后进行连接
E.防雷连接的钢构件在完成后都应进行防锈漆处理
【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幕墙工程施工技术。幕墙的铝合金立柱,在不大于10m范围内宜有一根立柱采用柔性导线,把每个上柱与下柱的连接处连通。参见教材P106。
29.关于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做法,正确的是()。
A.夜间施工需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B.现场土方应采取覆盖、绿化等措施
C.现场生活垃圾可作为回填土再利用
D.食堂应设置隔油池
E.厕所的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场环境保护管理。选项C,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与所在地垃圾消纳中心签署环保协议,及时清运处置。参见教材P237。
30.受控制的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有()。
A.氡
B.甲醛
C.氮气
D.苯
E.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答案】ABD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物理环境技术要求。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物包括:氡、游离甲醛、苯、TVOC。参见教材P7。
(一)
背景材料
某办公楼工程,框架结构,钻孔灌注桩基础,地下一层,地上20层,总建筑面积25000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000m2。施工单位中标后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至2014年6月15日竣工,工期目标470日历天;质量目标合格;主要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因建设单位原因导致工期延误,工期顺延,每延误一天支付施工单位10000元/天的延误费…”。合同签订后,施工单位实施了项目进度策划,其中上部标准层结构工序安排如下:
桩基施工时遇地下溶洞(地质勘探未探明),由此造成工期延误20日历天。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索赔报告,要求延长工期20日历天,补偿误工费20万元。
地下室结构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项目负责人立即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地基基础分部验收。
施工至十层结构时,因商品混凝土供应迟缓,延误工期10日历天。施工至二十层结构时,建设单位要求将该层进行结构变更,又延误工期15日历天。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索赔报告,要求延长工期25日历天,补偿误工费25万元。
装饰装修阶段,施工单位采取编制进度控制流程、建立协调机制等措施,保证合约约定工期目标的实现。
问题
1.根据上部标准层结构工序安排表绘制出双代号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并计算上部标准层结构每层工期是多少日历天?
2.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程序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除采取组织措施外,施工进度控制措施还有哪几种措施?
4.施工单位索赔成立的工期和费用是多少?逐一说明理由。
1.双代号网络图如下:
关键线路:①②③④⑤⑥,总工期为8天。
2. 1)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项目负责人后立即组织相关单位项目负责人验收不妥
理由:1)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向监理单位申请验收
2)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
3)验收人员缺施工单位的技术、质量负责人参与
3.除组织措施,施工进度控制措施还有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
4.1)桩基施工:工期索赔20天;费用索赔20万
理由:地下溶洞,不可探明的地质条件,建设单位的责任;按合同约定,建设单位的原因造成,工期顺延,每天支付延误1万元,20*1=20万元
2)商品混凝土供应迟缓,工期和费用均不能索赔
理由:商品混凝土供应,是施工单位的责任,不得索赔。
3)施工至二十层结构时,工期索赔15天;费用索赔15万
理由:结构设计变更,是建设单位的责任;按合同约定,建设单位的原因造成,工期顺延,每天支付延误1万元,15*1=15万元
工期总计索赔:35天,费用总计索赔35万(估计1分)
(二)背景材料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8640 ㎡,建筑高度40m,地下一层,基坑深度4.5m,地上十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并与项目部签订了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单位编制了检测方案,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后开始施工。
项目部进行质量检查时,发现现场安装完成的木模板内有铅丝及碎木屑,责令项目部进行整改。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填报了浇筑申请单,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施工班组将水平输送泵管固定在脚手架小横杆上,采用振动棒倾斜于混凝土内由近及远、分层浇筑,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责令停工整改。
问题
1.施工单位应根据哪些因素组建项目部?
2.本工程在基坑检测管理工作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应对模板分项工程进行哪些检查?
4.在浇筑混凝土工作中,施工班组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8640㎡,建筑高度40m,地下一层,基坑深度4.5m,地上十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并与项目部签订了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检测,检测单位编制了检测方案,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后开始施工。
项目部进行质量检查时,发现现场安装完成的木模板内有铅丝及碎木屑,责令项目部进行整改。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填报了浇筑申请单,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施工班组将水平输送泵管固定在脚手架小横杆上,采用振动棒倾斜于混凝土内由近及远、分层浇筑,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责令停工整改。
问题
1.施工单位应根据哪些因素组建项目部?
2.本工程在基坑检测管理工作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应对模板分项工程进行哪些检查?
4.在浇筑混凝土工作中,施工班组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形式应根据施工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和地域范围确定。
2.不妥之处一: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检测。
理由: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检测。不妥之处二:监测单位编制了监测方案,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后开始施工。
理由: 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后方可实施。3.模板安装时接缝应严密;模板内不应有杂物、积水或冰雪等;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平整、清洁;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清洁,不应有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对清水混凝土及装饰混凝土构件,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4.不妥之处一:施工班组将水平输送泵管固定在脚手架小横杆上。
正确做法:输送泵管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应与结构牢固连接,输送泵管转向处支架应加密。不妥之处二:采用振动棒倾斜于混凝土内由近及远、分层浇筑。正确做法: 应插入混凝土内由远及近浇筑。
(三)背景资料
某企业新建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请筑高度55m,,地下建筑面积3000m2,总建筑面积21000m2,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来源微信公众号:建筑业那点事儿)一层大厅高12m,长32m,大厅处有3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合同约定:“······工程开工时间为2016年7月1日,竣工日期为2017年10月31日。总工期488天;冬期停工35天,弱电、幕墙工程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总包单位与幕墙单位签订了专业分包合同。总承包单位在施工现场安装了一台塔吊用于垂直运输,在结构、外墙装修施工时,采用落地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结构施工阶段,施工单位相关部门对项目安全进行检查,发现外脚手架存在安全隐患,责令项目部立即整改。大厅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浇筑完成25天后,生产经理凭经验判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随即安排作业人员拆除了梁底模板并准备进行预应力张拉。外墙装饰完成后,施工单位安排工人拆除外脚手架。在拆除过程中,上部钢管意外坠落击中下部施工人员,造成1名工人死亡。
问题
1.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过程中,应重点落实哪些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
2.项目部应在哪些阶段进行脚手架检查和验收?。
3.预应力混凝土梁底模拆除工作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4.安全事故分几个等級?本次安全事故属于哪种安全事故?当交叉作业无法避开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应重点落实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
(1)总包单位应对承揽分包工程的分包单位进行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和相关人员安全生产资格的审查。
(2)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
2.脚手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
2)每搭设完6~8m高度后;
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大雨后;
6)冻结地区解冻后;
7)停用超过一个月的,在重新投入使用之前。
3.不妥之处一:生产经理凭经验判定混凝土强度已达到设计要求,随即安排作业人员拆模。
理由:生产经理应该向项目技术负责人申请拆模,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才能拆模。不妥之处二:安排作业人员拆除了梁底模板并准备进行预应力张拉。理由: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4.(1)安全事故分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及特别重大事故四个等级。
(2)本次安全事故属于一般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交叉作业安全控制要点
①交叉作业人员不允许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要做到上部与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错开,使下部作业人员的位置处在上部落物的可能坠落半径范围以外,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安全隔离层进行防护。
②在拆除模板、脚手架等作业时,作业点下方不得有其他作业人员,防止落物伤人。拆下的模板等堆放时,不能过于靠近楼层边沿,应与楼层边沿留出不小于1m的安全距离,码放高度也不得超过1m。
③结构施工自二层起,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都应搭设符合规范要求的防护棚,高度超过24m的交叉作业,通道口应设双层防护棚进行防护。
(四)背景资料
某开发商投资兴建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9600㎡,地下一层,地上八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公开招投标,某施工单位中标,中标清单部分费用分别是:分部分项工程费3793万元,措施项目费547万元,脚手架费为336万元,暂列金额100万元,其他项目费200万元,规费及税金264万元,双方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单位为了保证项目履约,进场施工后立即着手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实施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制定了项目部内部薪酬计酬办法,并与项目部签订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
项目部为了完成项目目标责任书的目标成本,采用技术与商务相结合的办法,分别制定了A、B、C三种施工方案;A施工方案成本为4400万元,功能系数为0.34;B施工方案施工成本为4300万元,功能系数为0.32;C施工方案成本为4200万元,功能系数为0.34,项目部通过开展价值工程工作,确定最终施工方案。并进一步对施工组织
施工单位为了落实用工管理,对项目部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项目部在施工现场配备了专职劳务管理人员,登记了劳务人员基本身份信息,存有考勤、工资结算及支付记录。施工单位认为项目部劳务实名制管理工作仍不完善,责令项目部进行整改。
问题
1.施工单位签约合同价是多少万元?建筑工程造价有哪些特点?
2.列式计算项目部三种施工方案的成本系数、价值系数(保留小数点后3位),并确定最终采用哪种方案?
3.计算本项目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各是多少万元?在成本核算工作中要做到哪“三同步”?
4.项目部在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完善哪些工作?
【参考答案】
1.(1)合同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3793+547+200+264=4804万元
(2)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①大额性②个别性和差异性③动态性④层次性。
2.(1)A方案成本系数:4400/(4400+4300+4200)=0.341
B方案成本系数:4300/(4400+4300+4200)=0.333
C方案成本系数:4200/(4400+4300+4200)=0.326
A方案价值系数:0.34/0.341=0.997
B方案价值系数:0.32/0.333=0.961
C方案价值系数:0.34/0.326=1.043
因为C方案的价值系数最高,因此选择C方案。
3.(1)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477+2585+278+220=35690万元间接成本=企业管理费+规费=280+80=360万元
(2)项目成本核算应坚持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的三同步原则。
4.项目部在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完善:
培训和技能状况、从业经历、加强劳务人员动态监管和劳务纠纷调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