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篇一: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

李煜

【教学目标】

1、吟咏诗韵,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2、感受词中复杂的愁绪,体会诗人愁之深远。。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愁情。

【教学难点】品析诗人愁绪,感受愁之深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么一位昏庸无能的君王,年轻时沉迷酒色,面对形势紧迫的国

家却只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整日忧愁悲歌。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满腹愁情的词人,曾写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后人称他为

薄命君王、绝代词人。他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我们曾于《相见欢》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

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写成的作

品《虞美人》。

二、走近作者

1、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著名词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

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2、作品风格:

(1)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

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2)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3、写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

汴京,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

洗面”的日子。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

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三、咏诗韵

1、全班齐读。

2、听录音范读。

1

3、作诵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1)划分节拍。

(2)找出诗眼:愁

(3)把握基调:无限愁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

有痛苦难耐的现实,诵读时语调要低沉,语速应缓慢,要以一种长

叹的语气表现出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整

首词情绪的高潮。“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要

把这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

4、指名学生试读并点评。(配乐)

5、全班再次齐读,感受愁情。

四、品愁情

词人的愁是无穷无尽的,那他在愁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

和诗歌内容思考词人究竟在愁什么?从词中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痛、离家之苦。(对往事逝去不复返的哀叹、对

于亡国的悲痛、对于离家千里之外的忧愁。)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对于往事的哀愁。

从背景中我们可知道,词人本是一国君王,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美好,有笙歌欢笑、锦衣玉食、美酒美人、尊严和自由,而这一切美好的

时光都已经逝去了,如今自己却被囚禁于异国他乡,一切都回不到

过去了,因此词人想到这里发出了哀愁。

(2)“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呢?明确:“春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失去了自由,那么,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的亡国之君

来说,哪里还能看到希望呢?因此看到这美好的景色,词人不是惬

意反而更忧愁了。

“秋月”,月,总是那么敏感而多情,自古以来,多少离家的人,只

能借千里明月遥寄相思。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想起

了远方的故乡吧。

“何时了”,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花秋月

年年如期而至,可作为一个被囚禁在异国的亡国之君,这只意味着

屈辱的日子也会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因而这位被囚

禁的亡国之君仰头问苍天:“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3)“往事知多少”,词人想起了哪些往事呢?

明确: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笙歌欢笑、尊严、自由等。

2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1)从这句词中我

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明确:亡国之痛。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明确:小楼东风故国月

小楼:被困之所

东风:东风即春风,预示着又一个春天来了,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而“我”却依然被困于此,失去了自由。

故国:故国已不在,皇帝的身份也不在了。往事不堪回首,因此词

人因亡国之痛而引发了愁情。

月:痛苦的往事不忍心想起,只有伤痛与悲哀。看到明月便想起了

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可是自己已经回不去了,想到这里,词人的

愁情便更加浓重了。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青春、美好时光的逝去;物是人非的境况;身份的改变。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明确:雕栏玉砌、朱颜。

(3)雕栏玉砌指什么?(见注释,指南唐宫殿)朱颜又是指什么?(红颜。)宫殿尚在,当年侍奉自己的宫女却红颜已老,青春不在。正如李清照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但改的仅仅是朱

颜吗?过去是君王,现在是囚犯,过去住的是宫殿,现在是小楼,

身份一变,一切都变了,改的太多太多。这一切都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因此词人对逝去不复返的往

事发出了感慨哀叹。

小结(板书):春花秋月往事→ 往事之叹

小楼东风故国→ 亡国之痛→ 愁雕栏玉砌朱颜→ 离家之苦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正因为想起了美好的往事、已经灭亡的故国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词人在词的最后发出了对于愁的感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春水向东流。

愁,本是抽象的,没有体积和重量的,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把满

腔的愁绪比作一江春水,将抽象的情感用具体形象的春水表现出来。自古以来,许多文人也都爱把愁比作江水,如我们曾学过的

诗人为何把愁比作江水?江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江水的特点有:浩荡奔涌,奔流不息,连绵不尽,不舍昼夜,无尽无穷。

因此,把愁比作春水,显示出诗人内心积蓄已久的愁思如浩荡奔涌

的江水一般释放出来,这愁又如江水不舍昼夜,奔流不息,无穷无尽。可见诗人愁情之深远与深切。

3

五、延伸拓展

我们于这血泪之作中感受到了李后主的亡国思家之愁,在以往学过

的作品中也曾感受过许多诗人的愁情,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曾学过哪

些关于“愁”的诗句,或课外搜集的有关诗句也可,并说明它们的出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

书叔云》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

煜《相见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

琶行》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醉花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明

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青玉案》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六、小结:因为悲痛的人生经历,诗人们把自己的满腹愁情均化作

文字挥洒而出。同样,没有惨痛的人生经历,李煜便不会有如此深

切的愁恨,也不可能写出这饱含血泪的作品,让我们再次朗诵这首

绝笔之作,感受李后主深沉无尽的亡国愁恨。

七、欣赏歌曲《虞美人》,感情升华。

八、背诵全诗。

4

【篇二: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生:老师好!

师: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人:他立志要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

人墨客,或者做一名满腹经纶的高人隐士,可是造化弄人,这个风

流才子却做了人君。他的治国,乏善可陈;他的词章,却每臻绝唱,被后世誉为“天籁之音” 。这个人,就是李后主。李煜,丰神隽逸,

魂系诗书,仙品一般的人物,却被命运之掌推上乱世的前台。富贵

云烟,一梦黄粱,原只是红尘的一段误会,种种旖旎不过虚假幻象。可怜绝代才子,遂成薄命君王,终究避免不了末世覆亡的沉浊命运。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流传千古的《虞美人》去感受他内心深处的

冰火两重天的世界。(播放《虞美人》的乐曲)(教师板书)

生:传说楚汉相争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有一个宠姬叫虞姬,常随项

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诗交代给一名同学)美人虞姬和之:汉

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虞姬拔剑自刎。

师: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

便把这种花叫虞美人。(教师补充这一句)所以这个词牌浸透了项

羽和虞姬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了解了这个曾今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

也有柔情百转的一面。其实在每片叶子的背后都能找到阳光的美丽,在每个词牌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所以词牌本身就是一种文

化的凝聚,情感的浓缩。所以老师今天布置一个特别的任务,那就

是寻找到你最喜欢的词牌背后的美丽,我们明天交流。

美好的东西我们总是不愿错过,面对这样一个唯美的背景,许多名

家骚客都曾填写过这个词牌,但将这种美丽升华到象牙塔的顶峰的

当属李煜的《虞美人》。

师:首先我们通过诵读来品味诗人穿越千年的生命绝唱。

(学生配乐自由朗诵诗文。)

师:在诵读的过程中,你感觉这首词传达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基调?

生甲:是沉重的,就像在内心深处积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块,让人窒息。

生乙:是无奈的,应该是在词人的内心世界有着万般的委屈,无法

释怀。

生丙:是痛苦的,就像一个人在触及心灵深处的创伤让自己在阵痛

之余,获得一种解脱。

生丁:是淋漓尽致的,我觉得倒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突然找到了

自己倾泻的方向,瞬间奔涌而出。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词。大家认真听,评价一下他的

诵读情况。

(一名男同学朗读作品)

生甲:我评价一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一句是诗人

诘问苍天,也是抒发自己浓烈的感情,所以句声要强。“何时了”是

情绪的核心词,所以语速放慢。后句从现实转入回忆,思绪渐行渐远,所以声音渐弱。我觉得他把握的节奏比较好。(有一名男同学

朗读词作)

生乙:我说一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句叙事,后句抒情。所以当以平淡的语调读出,语速要慢。“昨夜”后停

顿延长,“又”重读,后一句要把三个词组的诵读节奏分开。

生丙:我评价一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

句是通过自问自答来直抒胸臆,是整首词的高潮。形容愁之多愁之

深的“几多”和“一江”要重读,“愁”和“春水”要轻读,“向东流”是指

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

师:那你能给大家范读一下吗?(生深情诵读,赢得掌声)

生丁:“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抒发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抒情的重心在后句,尤其是“朱颜改”三个字,应放慢语速,加强吐

字力度,但音量不要大。

师:这首词整体的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有诘问,有自问。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读出那穿越千年的沉重叹息。最后谁再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词。(学生诵读)

师:品读是诗词情感外化的一种方式,要想准确把握节奏、音调和

感情的起伏变化,必须走进诗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悲苦,用我心

贴近诗人之心,你就能做诗人的知心人。

师: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千古词帝,去感受浸润在文字中的血泪珠玑。

(看大屏幕,了解作者)

师:那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李煜的生平经历?

生: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在位15年,后被宋太祖赵匡胤拘囚,沦为亡国之君。

生:李煜通晓音律,擅长诗文,能书画。

生:李煜的《虞美人》是他的绝笔之作。相传七夕之夜,他在寓中

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知道后,赐酒将他毒死。

师:同学们基本了解了李煜的身世经历,老师也找了一些材料来了

解李煜,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大屏幕上的文字。

师:看到李煜的一生,我们的心里感慨万千,还是用王国维的话最

能代表我们的心迹,那就是“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师:在历史上,李煜作为君王无疑是失败的,但作为一代词人,他

是光芒万丈的,所以后代的许多评论家将他誉为千古词帝。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了解一下李煜的创作情况。(学生诵读大屏幕)从君王到阶下囚,冰火两重天的世界,让李煜后期的词作充满

了血泪深情。真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生:其实这首词写于公元978年,当时的李煜沦为阶下囚已经达三

年之久,三年的日子里,他受尽了屈辱,当时他的心情极差,于是

在寓所命故伎作乐,唱《虞美人》,宋太宗听到大怒,让人赐给李

煜毒药,至此,结束了李煜的故国梦。所以这首《虞美人》是李煜

的绝笔之作。

生:听说这种毒药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如此数次而死,状极痛苦。)

师:可怜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温软如玉,却死得让人如此

心碎。

从繁华富庶、软玉温香的南中国一路风餐露宿、鞍马劳顿来到荒凉

野蛮、人烟稀少的北中国,从一位受万人仰慕的君王到一个失去自

我的囚徒,这种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在李煜敏感懦弱的心灵上留下

了极大的创伤,他无法面对一切,更无法面对自我,外部世界与自

己内心世界的矛盾总是那样无情地撕扯着他,最后他终于用自己的

生命铸就了一道悲剧的大幕。下面我们就将这道大幕徐徐拉开,去

欣赏这首被誉为“千古之帝”的词作的血泪深情。

师:在这首词中作者集中表达的情感用一个字概括是什么?

生(齐答):愁!

师:直接体现在哪一句上?

生(齐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在词中诗人把这种情感具体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揭开这层思

念的面纱,我们看到的却是更多的伤痛和无奈。让我们通过赏析来

进一步感受亡国之君的心弦。(学生准备5分钟,进行诗歌鉴赏。)师:好,时间到,哪位同学先谈。

生1:我最喜欢这首词的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人多以为美好,可是,过着囚徒般生活的后主李煜,见

了反而心烦,他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

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这一句问得让人惊奇,李后主在许多人

的眼里是懦弱不堪,当国家覆灭的时候,他连殉国的勇气都没有,

所以大家都觉得他是地地道道的软骨头。然而,在此时,他竟然责

问苍天,在这句中我们终于感觉到李煜作为一个文人的勇敢和率真,很有一种西楚霸王的“此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气势。

师:无情的岁月,加深了他的伤痛,却让他找到了迷失的理想,正

是这种率真和勇敢让他坐稳了诗词王国的宝座。

生2:我觉得这一句更能体现后主当时的心境,那就是三年的阶下囚

的生活,让他蒙受了百般地屈辱,此时的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

越是自然界中最动人的景致他越心烦,自从他走上亡国之路的那一天,快乐已经连同他的故国一同被埋在岁月的废墟中。他只是厌倦

自然界的无休无止,其感情之极端悲苦可想而知。

师:最美的诗歌是绝望的诗歌,有些纯粹的篇章是诗人的眼泪。李

煜他不知道,上苍在毁灭他帝王之梦的同时,正在为他铺设一条通

往文学伊甸园的芳草地。

生3:我倒觉得后主是用春花秋月的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与短暂。想

到自己短暂的人生就要以亡国之君的身份度过,那是何等的无奈与

悲苦。所以他在指责上苍,既然给了我一个君王的位置,又为什么

让我粉身碎骨?

师:看来,后主不仅是一位千古词帝,还是一位深刻的哲学家,经

历了天上人间的磨难,他正在一步步地参透生命的奥义。他站在宇宙,他俯瞰众生,他道出了我们人类最无奈的叹息。这声深沉的叹

息足够穿越历史的沧桑。

生4:此时,诗人的思绪由眼前飘回到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的江南。

那是一个无比富庶的国度,杏花春雨、柳岸莺啼、吴侬软语,一切

是那么让人心醉不已。可是现在这一切都足以让他的心支离破碎,

血迹斑斑。

师:往事不堪回首,惟有忘旧。亡国已将旧日春花秋月悉数摧毁,

山河破碎,身世飘零,江南已是梦中瑶池。

生5:我觉得这一句的描写采用的是白描,诗人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感情尽情地飘向远方,往事知多少,让我们在极其朴

素的语言中所感到的是李煜对故国的一片眷恋之情。

师:最真挚的情感,最深沉的叹息,往往不需要任何的修饰,任何

的雕琢,朴素的其实就是最美的。所谓“繁华落尽见真纯”。

师(小结):“独自莫凭栏,无限江水,别时容易见识难”。亡国之

后的李煜在很多作品中都是用朴素纯净的语言表达对故国的眷恋。

深深的痛,浅浅的流,却更让人心痛,心伤,心碎。

生6:我要鉴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这

一句,亡国的悲慨之情如冲出峡谷、奔向大海的滔滔江水,一发而

不可收拾。词人满腔幽愤,对人生发出彻底的诘问:人生啊人生,

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

教师:郁积心中的块垒此刻化作奔泻的江水,绵延不绝地奔向远方。国仇家恨,聚散离合,穿透了几千年的风霜,依然是如此地让人心伤。

生7:李煜在前三组对比的基础上,将亡国之恨倾泻而出,它把自己

满腔的愁绪比作了滚滚东去的江水,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

师(提问):这个比喻还表现出愁思的什么特点?

生8:又如春水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师(补充):这九个字确实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表达

了出来。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这种“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在李

煜敏感柔弱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以致他的“愁”顷刻间化作奔

涌的春水,一泻万里。

师:这个比喻的好处是什么?

生9: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最难描摹的东西就

是抽象的事物。而化抽象为形象,是许多大家采用的最高明的手法。师:你还学过哪些描写愁绪的诗句?

生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是描写愁绪的形态。

生1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是描写愁之长度。

生1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写愁之重量。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试问闲愁都几许,满城风絮,一川烟草,梅

子黄时雨”,这是写愁绪蔓延的广度,“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

生”,这是赋予了愁之动感。而李煜的这一句写愁的名句,几乎涵盖

了愁绪所有的特点。同时这最后两句,平仄交替,亦如春江波涛时

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

生13:最后两句,诗人运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使得这种感情在蔓延全篇的基础上,得到一种倾泻,写得极有

气势。

师(小结):所以王国维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者,惟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可见李煜的

艺术成就有超越时代的意义。当然,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感之深,故

能发之深。“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生14:我最喜欢的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句

中的“又”字,一个“又”字,让我们看到李煜度日如年的艰辛,让我

们看到的是他憔悴的容颜,更让我们听到的是那来自千古的深长的

叹息。

师: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冲霄汉,玉树琼枝作

烟萝。几曾识干戈?”而这一切都已经模糊在自己破碎的记忆里。

生15:“小楼”应该是李煜被囚禁的场所。

“故国”是李煜魂牵梦绕的伤痛。如此遥远的空间距离所代表的确是

两种不同的人生,“故国不堪回首”可是在无边的月色中,那个幽囚

在小楼中的人,倚阑远望的仍是那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

故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了心头,不忍回首,也不堪回首。

生16:我觉得这一句特别能表现后主的率真。李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所以性格之中的柔弱温良使他注定成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但是这毕生忍辱的男子,性情中的激烈和骄傲,反倒在这身为阶下囚的时候,可以自由释放出来了。借助文字,借助弦歌,肆无忌惮,酣畅淋漓地写尽这平生恨。

生17:在他的词中,我们读到了愁绪与眼泪,但看不到恐惧与卑微。因为在他被囚禁时,宋太祖派人一直在监视着他,并且一直在找杀

他的理由,他在生命都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大胆、坦率而又毫不

掩饰的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思乡之情,并且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他的心是柔弱的,但是赤诚的。

师:所以王国维在评价李煜的后期作品时,不无感慨地认为这是出

自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语。深深的伤痛,浅浅的流淌,让我们真正地

感受到了一朵白莲的清香。因此隔着硝烟的历史,我们还能够被李

后主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感动,这正是他的人品,作品成功的地方。

生18:我觉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这一句最让人感动,

不变的是雕栏玉砌,改变的却是苍老的容颜,不仅仅是那些旧日里

曾朝夕相处的宫女,更是诗人一颗苍老的心。

生19:“只是”一词包含了多少无奈与心酸。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师(小结):亡国,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而言,那都是致命的

伤痛,对于一个曾经君临天下的帝王而言,那更是无尽的屈辱,对

于李煜而言,是剥蚀浮华和世俗的一把利刃,虽然伤痕累累,却在

无数次灵魂拷问的痛苦中,象浴火的凤凰一样得到了永生,找到了

生命真正的归宿。

《虞美人》是李煜在尽失了身外的所有之后,将目光投向心内的本我,从而成就的生命和艺术的最高峰。国破家亡,也一洗花间樽前

的旖旎绮丽,将后主词的境界推向深邃、开阔、宏大,成就一代词帝。李煜后期的文字,再无心修饰雕琢,却有如大江流日月,连哀

痛也波澜壮阔。这在他的许多诗词之能感受得到。

师(总结):在历史的长河中,乱世不过是一段逆流,南唐、后蜀

这些短命的小国,至多不过是长河里偶尔翻卷出的一朵浪花。而留

在文化史上的这些词章,千年之后仍然鼓荡着锤击着人心的柔软。

如此,家国痛,身世恨,一个时代的湮灭,也许只是为了成全这些

芬芳的句子。我们感谢李煜,感谢这个词家天子给我们带来的美丽。感谢这些来自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语。下课。

《虞美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教案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的确,作为一位“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是作为一代词人,他无疑是位成功的词人,他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词前期: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 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沉郁苍凉。三、整体把握(诵读)1、师: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正所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应通过诵读来领悟其韵律和情感。请两位同学(一男一女)朗诵此词,请别的同学认真感受,然后做出评价。 2、师: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评价)提示:入情入境的读,一定要把握整体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整体:低沉凄楚、曲折迂回局部:何时、多少、又、不堪、应犹、只是、几多、一江月——明——中——向——东——流—— 3、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注意节奏和情感。朗读此诗,要读出幽怨、悲伤、无奈、悔恨的味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学生自由读。 5、学习小组读。 6、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 7、生齐读诗歌(朗读是学习诗歌的重要一环,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加强对诗歌的理解。) 四、分析鉴赏(品读)(一)、师:刚才大家诵读了此词,已经基本领悟到作者的凄凉哀伤的情感,那么词中哪个词能直接抒发这种情感?词眼:愁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虞美人》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虞美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能力目标: 1、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的思想内涵; 2、体会词的艺术特点,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情感目标:体会诗歌深刻地表达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班级为文科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普遍较好,喜欢讨论,愿意展示自己,并能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适用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教学难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导入:创设情景 他是金阶华殿上吟风弄月的词人,他是晓风残月下黯然神伤的帝王,当词人与帝王的轨迹重合在一起,便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段萎靡岁月,文学天空中的一片璀璨记忆。他被称为“词中之帝”,他就是李煜,今天我们就通过《虞美人》一起走近他,了解他的悲喜人生。 二、学生展示活动: 《后主访谈》 三、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 3、评点诵读 4、学生范读 5、以评促读,再次诵读 6、齐读 四、合作探究 不朽的魅力体现在哪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每个人都对词有自己的理解,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小组讨论。 预设问题 ⑴、“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⑵、“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言之,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⑶、“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⑸“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好在哪里? 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⑺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 总结:

市级公开课虞美人教案

先动《虞美人》教案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朗读的一般方法和技巧,能入情入境地诵读并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 2、赏析重点词句,能说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播放《几多愁》令人荡气回肠,词作者---- 是一个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怀念、在赞美。“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称其为“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请问这个人是谁? 幻灯片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自主诵读三遍 诵读要求 ①音读字准字音,读出节奏,找出韵脚。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两韵一换: ②意读首先结合注释梳理内容和形式。绝命诗,表达的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借眼前之景,发忧思之情。 解释:①了②不堪③雕栏玉砌 ④朱颜⑤君⑥恰 ③情读字字含情,句句融情,达到共鸣共振。 2、【整体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文中的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诵读提示】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做到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悲情。 3、全班齐读----学生范读、点评 【古诗今译】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三、细读鉴赏重点词句,质疑释疑,合作探究 自己完成下面的内容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修正、完善,推荐在班级展示【探究点1】第一二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住事知多少。 原是代表美好的事物的“春花秋月”,作者为什么希望它早点结束呢?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 明确: 1、无心欣赏---- A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眼前美景勾起了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自然伤感悲痛。 B这一年又一年如期开放的春花,一岁又一岁悬挂在碧空的明月,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觉得厌烦-----李煜虽违命侯,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厌烦。

虞美人公开课教案知识讲解

《虞美人》 李煜 【教学目标】 1、吟咏诗韵,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2、感受词中复杂的愁绪,体会诗人愁之深远。。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愁情。 【教学难点】品析诗人愁绪,感受愁之深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么一位昏庸无能的君王,年轻时沉迷酒色,面对形势紧迫的国家却只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整日忧愁悲歌。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满腹愁情的词人,曾写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后人称他为薄命君王、绝代词人。他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我们曾于《相见欢》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写成的作品《虞美人》。 二、走近作者 1、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著名词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2、作品风格: (1)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2)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3、写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洗面”的日子。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三、咏诗韵 1、全班齐读。 2、听录音范读。

3、作诵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1)划分节拍。 (2)找出诗眼:愁 (3)把握基调:无限愁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有痛苦难耐的现实,诵读时语调要低沉,语速应缓慢,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整首词情绪的高潮。“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要把这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 4、指名学生试读并点评。(配乐) 5、全班再次齐读,感受愁情。 四、品愁情 词人的愁是无穷无尽的,那他在愁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内容思考词人究竟在愁什么?从词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痛、离家之苦。(对往事逝去不复返的哀叹、对于亡国的悲痛、对于离家千里之外的忧愁。)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对于往事的哀愁。 从背景中我们可知道,词人本是一国君王,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美好,有笙歌欢笑、锦衣玉食、美酒美人、尊严和自由,而这一切美好的时光都已经逝去了,如今自己却被囚禁于异国他乡,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因此词人想到这里发出了哀愁。 (2)“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呢? 明确: “春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失去了自由,那么,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的亡国之君来说,哪里还能看到希望呢?因此看到这美好的景色,词人不是惬意反而更忧愁了。 “秋月”,月,总是那么敏感而多情,自古以来,多少离家的人,只能借千里明月遥寄相思。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吧。 “何时了”,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花秋月年年如期而至,可作为一个被囚禁在异国的亡国之君,这只意味着屈辱的日子也会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因而这位被囚禁的亡国之君仰头问苍天:“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3)“往事知多少”,词人想起了哪些往事呢? 明确:锦衣玉食、后宫佳丽、笙歌欢笑、尊严、自由等。

李煜《虞美人》教案教学设计

李煜《虞美人》教案教 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 ——李煜词赏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李煜的生平,做到知人论世; 2、把握《虞美人》的艺术技巧。 (二)能力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2、通过对比搜集资料、对比阅读,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李煜的词所抒发的情感,探究其从个人情感中传达出的人生共同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探讨分析李煜诗词的特点及情感; 2、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难点 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对比阅读,体会李煜代表词作中传达出的共同情感。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启发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音乐《几多愁》(邓丽君)。 音乐总有一种摄人心魂的力量,给人以感慨。我们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名字叫《几多愁》,所唱之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之词”《虞美人》。当古词与曲谱温柔邂逅,犹如黑夜中迸发出的光亮,绚丽夺目。古时候的诗词本来就是配乐演奏的。今天就让我们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来走进李煜,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唱出《虞美人》。(播放音乐) (二)整体感知 1、《虞美人》这首词传达出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明确】幽怨、悲伤、无奈、悔恨 2、从词中哪个字可以看出(找诗眼) 【明确】愁 (三)知人论世 想要理解李煜这种深刻又恼人的愁,我们就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1、作者简介 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生于七夕,亡于七夕。他25岁在金陵继承父亲的王位,成为南唐后主,却在当政期间沉湎声色,不思国事,逃避现实。39岁时蒙羞投降,成为阶下囚,在宋都度过了三年的囚居生活。

李煜 《虞美人》 教案

李煜词《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设想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学生听徐小凤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问答对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永恒有常)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短暂难测) 几多愁江水不言之言(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四、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 1、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虞美人优质课教案

《虞美人》学习案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缪塞 生命的绝响——虞美人 李煜 【学情分析】 本册书我们学习了近三个单元的课程,学生已经通过前两个单元掌握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具备了自主鉴赏的能力。本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入选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律感和音乐美,通过朗读、吟咏可以感知优美的意境和内在的情感。基于以上学情考虑,特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的真挚情感,反复吟诵,领悟诗的音乐美和情韵美。 2、学习作者“把抽象感情形象化”等艺术手法。 3、拓展延伸,列举并赏析古典诗词中写愁的名句。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通过对比来酝酿并抒发感情的写法。 2、理解文学作品将抽象的感性形象化的艺术手法。 【学习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模式是启发式与师生互动式,教学策略上教师适时做简明扼要的揭示,点燃学生自主鉴赏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唱诵《虞美人》 利用网络搜索走进李煜的世界,联系李煜的作品,从选材、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初步把握李煜诗歌的艺术特色。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 1、百代词宗,千古一帝 李煜,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相当造诣,尤以词为甚。煜为词,善白描,攻意象,词境阔达。“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王国维《人间词话》 2、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郭磨《南唐杂咏》 3、无意天下,命途多舛 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改名煜。煜为李璟第六子。其兄自二至五皆夭亡。长兄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不参与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其志自在山水,无意与兄争位。公元959年,李弘冀杀死其叔父景遂(王位的可能继承人)。不久后暴卒。弘冀死后,璟封煜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住东宫。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璟迁都南昌,立煜太子监国,令留金陵。六月璟薨,煜于金陵即位。 4、风雨飘摇,江南国祚 五代十国,岁月峥嵘。志在山水的李煜如何看得清是谁自镇金陵遥控吴政,一朝为王?命运早已埋下伏笔,只是许多年后,我们才惊觉它的深沉。陈桥兵变,氏黄袍加身。李煜的江山,终于变成一叶飘摇的浮絮。他肉袒出降。无限江山,别时容易,又怎是他的过错。 5、命如玄机 一个弦月盈盈的夜晚,他没能踏碎一地清辉,却要饮下一杯名为“牵机”的毒酒。多少年里,听着浅薄的少女艳羡他生于七夕,亦亡于七夕的浪漫。然而,那不是自然灵秀巧合的机缘,那是人为暴力的安排!公元978年。以王礼葬煜于洛阳北邙山。追封吴王。自此,尘埃落定。 二、导入: 看到《虞美人》这三个字,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篇一:虞美人全国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 李煜 【教学目标】 1、吟咏诗韵,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感情。 2、感受词中复杂的愁绪,体会诗人愁之深远。。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体会诗人愁情。 【教学难点】品析诗人愁绪,感受愁之深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么一位昏庸无能的君王,年轻时沉迷酒色,面对形势紧迫的国 家却只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整日忧愁悲歌。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满腹愁情的词人,曾写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后人称他为 薄命君王、绝代词人。他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我们曾于《相见欢》中感受到这位帝王充满哀怨的浅唱低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 南唐末代帝王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这位亡国之君声声血泪写成的作 品《虞美人》。 二、走近作者 1、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世称李后主,著名词人。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 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2、作品风格: (1)前期,作为南唐的国君,他生活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 非是描写宫廷享乐及男欢女爱,词风绮丽。 (2)后期,亡国后的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格调衰婉凄楚。 3、写作背景: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 汴京,封“违命侯”,实际上如囚徒一般,过着“北中日夕,只以泪水 洗面”的日子。三年后,李煜四十二岁生日时,作《虞美人》词,并 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宋太宗,不久便赐酒将他毒死。这首《虞美人》也便成了李煜的绝笔之作。 三、咏诗韵

1、全班齐读。 2、听录音范读。 1 3、作诵读指导,学生自由朗读。 (1)划分节拍。 (2)找出诗眼:愁 (3)把握基调:无限愁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词中有不堪回首的回忆, 有痛苦难耐的现实,诵读时语调要低沉,语速应缓慢,要以一种长 叹的语气表现出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整 首词情绪的高潮。“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要 把这无尽的哀愁表现出来。 4、指名学生试读并点评。(配乐) 5、全班再次齐读,感受愁情。 四、品愁情 词人的愁是无穷无尽的,那他在愁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 和诗歌内容思考词人究竟在愁什么?从词中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痛、离家之苦。(对往事逝去不复返的哀叹、对 于亡国的悲痛、对于离家千里之外的忧愁。)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从这句词中我们可看出词人在愁什么? 明确:对于往事的哀愁。 从背景中我们可知道,词人本是一国君王,过去的时光是多么美好,有笙歌欢笑、锦衣玉食、美酒美人、尊严和自由,而这一切美好的 时光都已经逝去了,如今自己却被囚禁于异国他乡,一切都回不到 过去了,因此词人想到这里发出了哀愁。 (2)“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为何希望它早点结束呢?明确:“春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可是此时此刻的李煜却被囚禁在异乡,失去了自由,那么,对于一个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的亡国之君 来说,哪里还能看到希望呢?因此看到这美好的景色,词人不是惬 意反而更忧愁了。 “秋月”,月,总是那么敏感而多情,自古以来,多少离家的人,只 能借千里明月遥寄相思。此时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兴叹,想起 了远方的故乡吧。

李煜《虞美人》公开课教案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李煜《虞美人》 【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播放《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片尾曲《虞美人》。 这是一个帝王的故事。一个失败的帝王,却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怀念、在赞美。“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起伏的薄命人生,蜕变而成一首首人间绝唱。后世称其为“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请问这个人是谁? 【展示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体味李煜以赤子之心写悲惨的国破家亡之痛。 2.诵读词作,体会这首词的音韵美。 【知人论世】 姓名:李煜 生辰:937年七月初七 祭日:978年七月初七 国家:南唐 职业:国主、词人 词作: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男女恋情,风格绮丽柔靡。后期则描写了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以及对昔日生活的怀念,风格凄凉悲壮,意境深远。 李煜被囚后,生日那天晚上于其所拘小楼宴饮奏乐,命歌伎演唱他的新作《虞美人》,声传于外。宋太宗知道后认为他怀有故国之思。就命秦王赵廷美赐他‘牵机药’,将他毒死。 【古诗今译】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初读诗歌】听范读,一位同学范读,学生听配乐齐读 【整体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无限悲哀伤感 【诵读提示】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表现出来。做到眼中有形象,心中有悲情。 【合作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一年又一年如期开放的春花,一岁又一岁悬挂在碧空的明月,在李煜那里却丝毫唤不起欣赏的兴趣。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

虞美人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

虞美人公开课教案

《虞美人》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虞美人》 授课时间: 2013年 5月 29日星期三第 4节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公开课 授课班级:高二88班 授课地点:88班教室 授课教师:罗瑢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目标: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教学重点: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教学难点:品味李煜诗词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设想:1、多媒体教学,创设情景,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 激发学习诗词的兴趣; 3、反复诵读,深入体会词情并当堂成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 二、冰冷的月光,寂寞的梧桐深院,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南唐美丽的河山,凄清 的曲调在夜色中回响,那是怎样的无奈与忧伤。故国不在,江山不在,他再也无法整理这些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用生命和眼泪浇灌了一朵最美的奇葩-------“虞美人”。一首词竟让南唐后主李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词呢,让我们来静静地聆听这首《虞美人》。 三、(播放歌曲《虞美人》,创设情境,酝酿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词的意 境,搭建学生与作者沟通交流的平台。) 四、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它要表达什么感情?学生自由发言。那么,这到 底是一首怎样的歌词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南唐后主李煜的生活,一起学习他的绝笔佳作《虞美人》。 五、走近李煜(知人论世) 1、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他精书画,通音律,工诗 文,尤以词著名,世称李后主。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虞美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煜词《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笔法。 教学设想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 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们要重点赏析。本文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学生听徐小凤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关于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 三、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隔句相承,三度对比的特点,进行诵读。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是一脉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一脉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头二句以春花秋月之无休无尽和人世间多少“往事”之短暂无常对比;“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永恒和“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相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和“朱颜改相对比。 问答对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永恒有常)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短暂难测) 几多愁江水不言之言(永恒和短暂达到统一) 四、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 1、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 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等等。 五、发挥想象,试译这首诗,尽量把悲愤凄楚的感情表现出来。

虞美人三维目标教案

虞美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李煜在词中流露出来的亡国之痛,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时代紧迫感。【教学重点】 1.体悟词的思想内容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 2.学习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别名重光。籍贯徐州。生于937年七月初七卒于978年七月初七。仅活了41岁。李煜虽是薄命君王,但李煜的词在思想上、艺术上都超越了其他词人的,成为唐、五代词的颠峰。可以说是一位绝代词人。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诗篇,今天我们学习他最著名的被誉为“词中之帝”的词《虞美人》。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位亡国之君的内心世界。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析前六句,体会“愁”的具体内容。 (1)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作者希望它快完结呢?) 怕触景伤怀,想起往事。作者写乐景正是为了以乐景衬哀情。 (2)往事知多少——(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 A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 B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等往事之哀 (3)小楼昨夜又东风——(“又”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季节变化引起作者无限感慨: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忍回忆过去,尤其想到南唐,强烈的今昔对比

虞美人公开课教案

《虞美人》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了《伶官传序》,庄宗李存勖本来已经成就了一番天下,但是因过分宠信伶人落得个身死的悲惨下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公元975年,赵匡胤踏破富庶的南唐的时候,后主李煜正是沉醉于风花雪月中不可自拔,即使后来有心扭转局面,却也无力翻身。于是在公元978年,38岁的他写下了《虞美人》后,太宗大怒,赐毒酒身亡。今天,我们就一同来赏析这首词,看看这位落魄帝王最后一词中饱含了怎样的情感。 首先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李煜及其作品。(找同学介绍李煜基本情况和他的作品前后期的变化) 二、初步感知 下面我们先来诵读本词,初步感受一下词中传达出来的情绪。 1、教师范读本词(配乐) 2、学生齐读本词(配乐) 3、教师点评学生齐读的情况。 4、诵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已经对词传达出的情绪有了初步感知,大家觉得是一种什么 情绪?(可以用词中的一个字来回答)对,是愁。这个“愁”字拥有很广泛的含义,那么在这首词中,再具体分析这种“愁”,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圈画赏析词中的词语来分析情感。 明确:【“花”和“月”】本是世间美好的象征,比如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描绘的是一幅亦真亦幻的朦胧美的图画。但是李煜却用了一个问句,他说【“何时了?”】似乎对世间的美景已经没有了期待,尽管是对时间发出感叹,日子还是一样过,春天花会开,秋天月会圆,去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雅兴要等伴着月明踏着马蹄回家。“何时了” 是一种无奈,生在被俘虏、被侮辱的境况里面,春天的花开和秋天的月圆都已经变成令人悲哀的现象。 【往事知多少】好像他的一生就定格在“辞庙”以后的状态,他的生命都在对往事的回忆当中。他在北方的生活中,活在回忆里。 【小楼昨夜又东风】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在夜里感知到东风?(对,是失眠的状态。)因为失眠,知道东风很急。【东风】东风吹起的时候,春天快结束了,也就意味着百花将要凋零残败了。所以东风这个意向,更加营造出了一个春天将要过完的惨伤感觉。 【月明中】关于“月”这个意象,我们在学过的诗文中接触过很多次,尤其是满月,象征着什么?(团圆)你能举出几个关于月的诗句吗?(明月松间照、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等)这些诗句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谈团圆、美好的意境等等)但是千古同览明月,此时此地的李煜,看到月亮却不会有任何鉴美的心情,因为他的故国已经覆灭,他在月圆的时候看到月亮,对自己过去的家国意境不堪回首,不敢回忆了。他的生命落差是在太大,从一个帝王忽然降为俘虏,这使他觉得不堪回首。我想在物质生活上,他不见得有欠缺,但是作为俘虏的心情、亡国的心情,以及作为亡国之君在家国沦亡之后的原罪感,让他内心非常不安。 【朱颜改】皇宫里雕饰得很美的栏杆,玉堆砌出来的建筑物应该还在吧,大概变化的只有人了。那么这个“朱颜”指的是谁?是李后主自己还是那些宫娥?我们不清楚。 但总归是在描述美丽的容颜,他对于容颜的眷恋,是他对青春年华的眷恋,或者是对与他一起生活过的哪些美丽的人的眷恋。 【春水】词人很明确的点明了内心的愁绪,它汹涌澎湃,像春天上涨的潮水一样,一波接一波。水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被人用为什么的代表?(时间)时间和水的共性是什么?(一去不复返)这个无法把握的“一去不复返”正是他将个人的亡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虞美人》 (1)

试问闲愁都几许,诗风词韵细品愁 ——《虞美人》《一剪梅》比较阅读导学案 【教学内容】 1、了解李煜、李清照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其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3、鉴赏李煜、李清照该篇词作抒发愁情的异同。 4、学习诗词比较阅读的方法。 【学习目标】 1、鉴赏李煜、李清照该篇词作抒发愁情的异同。 2、学习诗词比较阅读的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学时安排】一课时 【知识链接】 一、回顾有关词的知识: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1、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2、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阙”,分两片的最为常见。 3、词按字数分成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 上为长调。 二、词牌来源: 《虞美人》: 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取名于项羽身边的美人虞姬。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 楚汉之战,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姬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姬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姬在旁听了,泣不成声,若断若续地吟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那些未曾散去的亲信和侍臣,在旁见了,个个情不自禁,大放悲声。这时,营中更鼓敲了五下,项羽回头对虞美人说:“天将明了,我当冒死冲出重围,你将怎么样!”这时的项羽,竟然说不出让虞美人一起突围的话。虞姬虽然得到项羽宠爱,与项羽难舍难分,但她也是最理解项羽的。为了不使项羽为难,便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场,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准备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公开课教案】:《沁园春·雪》示范【公开课教案】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本课中,“沁园春”是词

热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优质课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上)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优质课教学设计(高 一必修上)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 修上)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语文必修上第八单元古诗诵读中的第三篇诗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被俘入宋后第二年写的一首怀念故国的词。南宋灭亡,李煜失去皇帝宝座,结束了他纵情声色、侈陈游宴的苟且偷安的生活,由一国之主巨变为倍受屈辱的阶下囚。面对严酷的现实生活,李煜沉浸在故国之思的沉痛之中,从而写下了这首词。相传在后主生日(七月七日)的晚上,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虞美人》。声闻于外,宋太宗听到后,十分生气,名人赐予牵机药,将李煜毒死、这首词成了后主的绝命词。学习本词要让学生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愁情别绪,了解词人亡国后的深哀巨痛,领会词作感动人心乃至传颂至今的深刻原因。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家国情怀。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词的知识点以及李煜的有关文学常识。 2、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有关词的知识点以及李煜的有关文学常识。对李煜其人及其词有一定的了解。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李煜借江水表达愁情的手法。感受李煜的愁情之源。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愁情别绪,了解词人亡国后的深哀巨痛,领会词作感动人心乃至传颂至今的深刻原因。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家国情怀。 1、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并在课前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加深词的内容理解。 《虞美人》 一、导入新课: 歌曲《虞美人》班上有些同学会唱,大家知不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词是谁?李煜你熟悉吗?谁能介绍介绍他? 二、词人简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Z之子,公元 961年嗣位,史称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作为文人的李煜善 诗文、能书画、通音律,尤以词闻名。正如前人吊之诗:“作个才子真绝代”。但作为国君的李煜纵情享乐,政事不修,公

《虞美人》优秀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理解本词“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这一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抓住三组对比,熟读成诵。 难点:理解本文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诵读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一个细雨蒙蒙阴云低垂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个泪眼朦胧面容苍白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缓缓地站起身来,脱去穿在身上15年之久的那件金光闪闪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随后,在宋兵的辱骂声中,一路呜咽,北上东京。紧接着就是被囚禁,只能日夕以泪洗面。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最后的命运还是在他过完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远眺南方他那无法看到的“三千里地山河”。失落的、

冰凉的眼泪打在他的手臂上,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唱了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喝完宋太宗赐来的毒酒,倒地而亡。 他就是李煜,这首词就是《虞美人》。 前面,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二单元的诗歌,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从中你都学到了哪些鉴赏诗歌的方法?(生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当然,仅有这些方法,我们还不能很好的鉴赏中国古代诗歌,今天我就将带领大家运用你们所掌握的这些方法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诵读等方法去学习李煜写的《虞美人》。 二、复习检查词的相关知识: 1、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和乐府一样是配音乐的。后来它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为其句式长短不一,所以它还被称为“长短句”。 2、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字数多少)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至90字);长调(91字以上)。 3、词牌和标题 词的标题是其内容的集中体现,而词牌则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4、就内容和风格而言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流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是豪放派诗作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和力量;以秦观、李清照、柳永为代表的是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词中抒发感情婉转缠绵,多写个人遭遇,男女之情。 三、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听一听、读一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李煜《虞美人》教学设计-

《虞美人》教学设计 罗定中学东校区高二语文备课组黎思敏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教学设想 本课文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自主赏析的篇目,重在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和把握意象、关键词句以及艺术手法来感受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和动人的音乐美。 李煜被誉为“词中之帝”,其词开一代词风,他的作品深深地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回顾旧知,做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另外结合课后习题引入他的《浪淘沙》进行拓展阅读。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播放配乐朗读和歌曲版《虞美人》,让学生在音乐中进一步感受词的意境美和音乐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诵读词作,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把握作品中蕴含的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重点词句,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夏天到了,我们校园的白玉兰也开得灿烂,校园处处飘香。有一种花,也是在夏天盛放,它还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虞美人”。不过,今天我们接触的“虞美人”不是花,而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李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李煜的《虞美人》。 (二)知人论世 让学生回顾作者生平,教师补充。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解到汴京,辱封“违命侯”,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过着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978年七夕之夜,李煜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宋太宗知道后大怒,赐酒将李煜毒死。可以说《虞美人》是他的绝命词。古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词前期:多写宫廷逸乐生活,风格绮丽,轻靡婉转。代表作有《浣溪沙》、《玉楼春》、《更漏子》、《菩萨蛮》等。 后期:追忆往事,伤怀故国,词风沉郁苍凉。 (三)整体感知——诵读 1、师:学习诗歌先从诵读开始,正所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诗歌应通过诵读来领悟其韵律和情感。请同学们齐读本词。(生齐读) 2、师:请一位同学起来给我们朗诵此词,请其他同学认真感受,然后对他的朗诵做出评价。 3、师:同学们请说说,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评价) 提示:入情入境地读,把自己想象成李煜,诵读时一定要把握感情基调和节奏。 感情基调:凄凉哀伤 节奏:低沉缓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展示) 听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 5、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出情感。 6、再找一学生诵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