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国外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已有30多年历史。评价方法很多。从评价内容看,有单因素评价,如克劳(R·B·Crowe)用气候因子对加拿大西北部的旅游资源进行的评价;有自然要素的综合评价,如古德阿勒(B·Goodal)和惠特阿(J·B·Whittaw)对森林的旅游潜力进行的评价;有旅游容量的评价,如加拿大土地清查处对南加拿大两亿多公顷的土地进行的以容量为指标的旅游资源评价;有旅游需求——供给的评价,如费朗哥·弗·费拉里奥对南非旅游资源的供需评价。上述评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尽可能地将指标定量,而定性作为辅助因素。

旅游资源的评价尽管类型很多,但从总体来看,其方法无非有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就是指评价者在考察之后根据自己的印象和好恶所作的评价,一般多用定性描述的方法,由于个人意见的局限,常常带有主观色彩。客观评价又分为供给评价和供给——需求评价。前者指对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后作出的评价;后者指在供给评价的基础上,进而对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者的需求(结构、类型等)作出调查,然后就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作出的评价。无疑,这种供给——需求评价对旅游规划和建设的指导作用是最有意义的。由于它采用的是定量的评价方法,所以在客观效果上又优于采用定性描述形式的主观评价方法。我国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目前多侧重于定性描述方法,缺乏定量模型研究。今后应逐步由定性分析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力求建立一整套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笔者参加了河北涞水县野三坡风景区、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和青海省旅游发展战略等评价研究工作。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出一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概括为:“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个条件”:

1.“三大价值”的评估:

三大价值指风景资源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①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例如河北省赵州桥,外观很平常,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拱桥,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其它三桥是潮州湘子桥、山西娘子桥、福建洛阳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有较大的历史文物价值。类似这种例子的评价在我国还多得很。如“五岳名山”,“四大佛教圣地”,“四大石窟”,“江南三大古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中国十大古刹”,“广东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萌山房、佛山十二石斋),“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我国“文房四宝”(歙砚、徽墨、宣纸、湖笔),我国封建时代“四大书院”(嵩阳、睢阳、白鹿、岳麓),“我国三大民间年画”(潍县杨家埠木板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我国“三大古建筑群”(故宫、沈阳故宫、曲阜孔府),中国“四大回教古寺”(杭州凤凰寺、扬州先鹤寺、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中国“三大戒台”(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中国“四大铜亭”(昆明、武当山、峨眉山、北京),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京杭运河、灵渠、都江堰),中国“古代四大名船”(沙船、乌船、福船、广船),岭南四大丛林(鼎湖山庆元寺、韶关南华寺、潮州开元寺、广州光孝寺),中国八大菜系(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福建、安徽),“河北四宝”(赵州桥、沧州石狮子、定州了敌塔、正定大铜佛),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中国三大著名工艺品”(福州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中国四大名雕(浙江青田石刻、福建寿山石刻、湖南菊花石刻、四川广元白花石刻),中国四大碑林(西安碑林、焦山碑林、黄庭坚碑林、闽南碑林),“江南园林三大名石”,中国道教“十大洞天”(王屋山洞、翻山洞、西城山洞、西玄山洞、青城山洞、赤城山洞、罗浮山洞、句曲山洞、林尾山洞、苍括山洞)等等。

除了这些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历史文化古迹外,许多风景名胜区还有不少题记、匾额、楹联、诗画、碑刻

等,它们既是观赏的内容,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如岳阳楼,只因宋代范仲淹写了一篇有哲理、有意义的《岳阳楼记》后,使这座江南古楼名扬四海,无人不晓。

可见,古迹的历史意义是评价历史文物价值的主要依据。我国公布的国家级、省级、地区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根据它们的历史意义、文化艺术价值确定的。一般说来越古、越稀少,越珍贵;越出于名家之手,其历史意义越大。

②艺术观赏价值:主要指客体景象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自然风景的景象属性和作用各不相同。其种类愈多,构成的景象也愈加丰富多采。主景、副景的组合,格调和季相的变化,对景象艺术影响极大。若景象中具有奇、绝、古、名等某一特征或数种特征并存,则旅游资源的景象艺术水平就高,反之则低。例如华山以险为绝,泰山以雄为奇,庐山瀑布最著名,峨眉山三大自然景色(日出、云海、宝光),雁荡山四大奇观(峰、瀑、洞、石)和“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瀑布),莫干山三胜(竹胜、云胜、泉胜),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台湾九华山三大奇景(一线悬崖、平沙流水、幽谷垂瀑),阿里山四大美景(林涛、云海、樱花、神木),北京大觉寺六绝(二龙戏珠、辽代古碑、碧韵清石、千年银杏、老藤寄柏、明清玉兰),青海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黄山四绝(怪石、奇松、云海、温泉),兰屿三宝(蝴蝶兰、海芙蓉、桂圆树),大理风光四绝(苍山白雪、洱海明月、林寨院落的繁花、沁人心脾的下关风),桂林四绝(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苏州二绝(园林、水巷),衡山四绝(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水帘洞之奇),太原晋祠三绝(难老泉、侍女像、齐年柏),泰岱旅游区四大特色(泰岱之雄伟、泉城之秀丽、孔府之建筑艺术、崂山之矿泉仙境),济南三胜(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全闽二绝(鼓山、旗山),川中四绝(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浙江海盐二绝(日月并升、海宁观潮),五台三胜(台怀白塔、菩萨顶、佛光寺),佛光寺四绝(建筑、唐塑、壁画、墨迹),小孤山四象(南看象笔、西看象大吊钟、东看象太师椅、北看象腾云驾雾的青龙)等等。此外各地还有八景、十景、十二景、二十八景等。这些奇、绝、名、胜都是对风景旅游资源艺术景象的高度评价。评价时有三种比较方法值得注意:第一是地方色彩的浓郁程度,即个性的强弱程度;第二是历史感的深浅;第三是艺术性的高低。旅游地学家要善于运用上述原则,确定其艺术观赏级别和价值。

③科学考察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各有什么特点,为科教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现场研究场所。我国有许多旅游资源在世界和中国具有高度的科学技术水平,获得了中外科学界的赞誉。如北京在旅游资源方面,不仅数量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而且许多是全世界、全国最富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据统计,北京居世界第一位的旅游资源有7项,居中国第一位的有42项。其中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4项,市级165项,县级450多项,清查登记的文物7309项。这些旅游资源,科技价值涉及数十个专业,可供国家从事不同专业的科教工作者作为研究考察的对象。由于这一原因,国内外许多名家对它作了高度的评价,如称其为“中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地球北纬40°地带经历三千年而不衰的都城”、“北京古城设计匀称明朗,是世界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北京是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北京是世界上最富有魔力的三个城市之一,是记录时代的城市”、“北京是我国旅游资源荟萃之都,是中国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是一座中外难得的历史文化宝库,是世界任何大城市无与伦比的”。古都西安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也很丰富多采。这里从公元前11世纪始建都,先后经西周、秦、汉、西晋、隋、唐等11个朝代,历时长达1100多年,成为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古都。西安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历史文化古迹的丰富性。近年在西安附近秦始皇陵发现的兵马俑,规模之大,壮观之举,都是史无前例的,被人们称为“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世界第八奇迹”。它是研究历史、雕塑、军事、美术的科学园地。

2.三大效益的评估:

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主要包括风景资源利用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收入。这种评估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和缩小。因为它是风景区开发可行性的重要条件。社会效益指对人类智力开发、知识储备、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它可以给游人哪些知识、赋予何种美德,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环境效益指风景资源的开发,是否会对环境、资源导致破坏。旅游地理学家可以通过综合考察,分析各种利弊条件,对风景区的环境效益作出评估。关于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已在第三章中讲过了,此处就不再赘述。

3.“六大条件”的评估: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可行性的条件基础上。这些条件最重要的是六个方面,即: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①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是确定景区开发规模、选择路线和利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风景的类型和特色。而且影响旅游市场客源。例如位于北纬53°的黑龙江漠河镇,由于太阳高度角在全国最低,冬长夏短或基本无夏的气候条件,使之具有中国独具一格的旅游风景资源,如观赏白夜、极光等,被人们誉为“北极村”、“不夜城”。位于南海北部湾畔的广西北海市(北纬21.5°),因处于南亚热带,一年之内有三季(春、夏、秋)可以进行海水浴,开放时间比我国大连、北戴河长4倍,是我国少有的冬季避寒度假胜地,被人们称为“南方的北戴河”。位于河西走廊的嘉峪关,因交通位置的重要,在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丝绸之路”的要站。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如长城关楼、峰火台、古陵墓、摩崖石刻等。在地理环境方面,由于它处于祁连雪峰北面的干旱区,所以在旅游方面可以考虑开发冰川雪景等项目,使之具有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旅游区。

但是,这些旅游区的开发工作,绝不能只考虑其景观特色。因为旅游景观虽好,而地理位置太偏远,路途交通费用过大,时间过长,也会直接影响旅游客源市场。例如漠河旅游区的观览最佳时间是在夏至前后短暂的几天,游人相对比较集中,但数量不会很多。北海游区,可以长年举办旅游活动,旅游规模和条件比黑龙江漠河要优越,但因离我国最大的客源市场相距甚远,故旅游活动比外国游客进出我国比较方便的广州、海南岛会略逊一筹。嘉峪关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比漠河、北海好,所以到此观光的游客也比较多。以上三地及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比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旅游点的“可进入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一个旅游区景色再美,但交通不便,行程困难,那也很难招徕游客。可见位置和交通条件是评价旅游区开发的首要条件之一。

②景象的地域组合条件:是评价旅游资源又一重要指标。风景名胜固然驰名,但地域组合分散,景点相距遥远,或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就大大降低了它的旅游价值,也影响了它的开发程序。例如桂林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旅游区,就是因为桂林的风景点相对地比较集中,又有漓江环绕,山水组合成浑然一体的风景区,加上可入性条件好,故桂林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四川兴文地区,是我国新发现的“石林洞乡”,岩溶风光很美,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景点分散,又缺乏象漓江那样联系各景点的水上交通线,人们从东部地区进入,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旅费,从而影响了它的旅游价值。

评价景象的地域组合,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区分主体景观类型和非主体景观类型。大家知道,一个风景区是由许多相互关联的景观要素构成的。其中一些要素为主景要素,即对风景区景观特色有支配作用的要素,它的存在使风景区具有某种特殊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一些要素则是起衬托、辅助作用,对风景区的艺术特色不起决定作用。如河北省昌黎海滨游览区,它的旅游主景要素是海水浴场和沙滩。这里有26.8公里长的沙质海岸,沙细、滩平、水净、浪小以及近8万亩的海岸林地,构成这个旅游区的基本环境特色。

据专家们测算,至少可开辟94个浴场,按70%利用率计算,能同时容纳30万人进浴,比北戴河实际利用的海岸线长3.6倍,被人们誉为北方的“黄金海岸”。除了一些主体景观要素外,还有一些辅助性要素,如古迹、水鸟、水产品等等。旅游地理工作者,要善于用综合的方法,抓住各种风景要素的主体要素,突出其主景和特色的评价,同时又能顾及到其它风景要素的研究。总之,在评价景观要素的组合变化时,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互补性。一般说,自然资源是基础,人文资源大部分属于可再生的或可创造的。因此,必须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发挥和创造,便于锦上添花。所以互补性是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以致于在互补条件下,一些游客可以从异国他乡,千里迢迢,到某个地方旅游。二是要素组合的协调程度。正是在这千变万化的组合中,体现了地方风貌,形成了旅游地的个性,如松、石、云、泉溶为一体的黄山四绝等。可见,要素组合的协调与否,是旅游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

③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开发地的容人量(人/平方米)和容时量(小时/景点)。旅游单位面积所容纳的游人数量为容人量,它是风景区的用地、设施和投资规摸在设计时的依据。容时量指景区游览时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它体现了风景区的游程、内容、景象、布局和建设时间等内容,旅游资源越复杂、越含蓄、越有趣味,它的容时量就会大,相反一目了然的景象,容时量就小。

关于环境容量问题,国际旅游地理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旅游饱和”,意思是一个旅游地的最大容纳数量。其决定因素主要有五个:旅游的吸引力;旅游场所最佳容量;综合接待规模;旅游的经济饱和与旅游的社会饱和等。对一个具体的风景区来说,也有“旅游饱和”的问题。一个景点,如果游人过多,突破了最大容人量的限度,那么这个地方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如影响观赏效果,破坏景区环境,损坏文物完好,引起游人不适,造成各种伤亡事故等。所以如何保持旅游场所的最佳容量,是旅游区点开发的重要条件。

什么是旅游场所最佳容量呢?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一般而言,除考虑一定范围内容纳的游人数量外,还要考虑旅游资源的性质以及由此决定的旅游活动方式、观赏要求、旅游点及其周围环境,游人的反映,经济与社会效果等。只有当这些方面的要求都得到较好体现时,游人数量的最高值才是旅游场所最佳容量。

首先是旅游资源的不同性质引起最佳容量的差别。某些壮观景色(如日出、海潮、瀑布、佛光等)、节日庆典、文体活动等,现场常常是摩肩接踵,欢声震天,无人提出异议,且只有如此方足以呈现热烈、欢乐气氛,产生豪壮之情,若非如此,反觉扫兴。此种情况容量最高。唯一注意的是不要超过安全极限。其次是游人活动方式的变化。如一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需要给游人留下适当的自由活动空间,须保持一定安静程度,噪音强度应大大低于日常生活所允许标准(80分贝)。此种情况下旅游容量还是较大的。有人提出以50—80m2/人为宜。但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如八达岭长城马道上,人均占地面积为6—8m2。虽然比人均50—80m2适宜容量低得多,但游人活动方式与别处不同。游人攀登目的主要是远眺长城内外景色,边走边看,只要互相不妨碍走道和观赏,人们并不感到拥挤不堪。当然也不能过分密集,使游人通过发生困难,或使观赏受到影响。第三种旅游资源是国家重点文物古迹、古代园林、文艺和博物展览,则需充分考虑游人数量对观赏对象和环境的影响,考虑游人观赏景物的要求。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都会对景区产生不良影响。如观光北京、苏州园林时,游人一般要驻足鉴赏,品评玩味,深入思考,寻觅其蕴含的美,因此必须保持环境幽静,保证游人自由停留时间。如果游人过多,就会使入园者感到腻烦,没有情趣,从而降低了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有人通过研究,提出古代园林最佳容量是人均20m2。可是北京、苏州许多园林的容量都大大超过这一指标。如北京北海公园中的园中之园——静心斋,总面积只有4700m2,能容人立足面积为1500m2。然而1982年开放时,在门票售价较高的情况下,同时间内平均入园的人数仍在300—400人,人均游览面积为11.7—15.7m2,拥挤感十分明显。以后控制在人均面积47m2时,这种拥挤情况才有所好转。第四种旅游资源是洞穴、古墓穴、进深大而通道窄的石窟,它们与外界空气对流量小,

游人最佳容量必须从严控制。因为一般大气中的CO2浓度为0.04%,水汽为1.25%,若浓度过大,尤其是CO2含量过大,人体将产生不良反应。当CO2浓度为1%时,呼吸加快;达4%时,呼吸加倍;达10%时,出现头昏头痛病状;达20%时,则引起惊厥,再高,还会使中枢神经麻痹,导致死亡。据测定,成年人从事轻体力劳动时(一般游览活动量与此相近),每人每时排出CO225升,水分100克,重体力劳动时,排出的CO2和水汽分别为40升与200克。所以在参观某些溶洞、古墓葬时,游人过多常使进入者感到憋闷,呼出的水汽也会对壁画等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对这样一些旅游点,环境容量的因素除面积与人数的关系外,还需考虑容积、通风量与人数的关系。要根据自然和人工提供的通气量(K)来控制人数。其游人容量计算公式是:

式中Ra为游人容量,20升是在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分钟呼出或吸入的空气量。

在一般情况下,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是:先将一个旅游区内各旅游点的环境容量(人次/日)加以计算,然后再把各旅游点的容量加起来,就可得出该旅游区的总环境容量。

各旅游点的环境容量计算公式可写为:

式中:

Dai——第一个旅游点的环境容量(人次/日)

Si——第一个旅游点的面积(m2)

T——旅游区每日开放的时间(小时)

Ski——具有代表性的某个旅游点游人最低限度活动面积(m2)

t——游人平均游览时间

该旅游区的总环境容量应为各旅游点环境容量之和,其计算公式是:

式中Da为旅游区的总环境容量,代表某一旅游区在人为控制下,每日能接待游客的合理数量。

Da乘上旅游区全年开放的天数,即为全年合理容量。

但是,如果旅游区内有饱和区和非饱和区同时存在,就不能简单相加。此时,饱和区按上述公式计算,非饱和区按实测数据计算,然后再相加。

如果要计算同一时刻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则:

例如,北京颐和园由饱和区、非饱和区以及水面三部分所构成。求其总环境容量时,须将此上述三部分的环境容量分别加以计算,然后再求其和。据北京大学地理系研究生保继刚的观测和计算,饱和区的环境容量(1500份抽样表计算平均所得):

Da1=30480人/天

da1=9616人

非饱和区环境容量:

Da2=6722人/天

da2=2120人

水面环境容量:

Da3=4876人/天

da3=2438人

所以,颐和园环境容量为:

Da=D1+D2+D3=42087人/天

da=d1+d2+d3=14174人

④市场客源条件:客源数量是维持和提高旅游区点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没有最低限度的游人,风景资源再好,也难以开发和利用。所以调查客源及其数量,是评价风景区旅游功能的基本条件之一。

客源市场的调查包括许多内容,如客源地有哪些,最低限度客量有多少,游人的年、月、日变化等。评价新辟风景区时,可以参考附近同类景区已有的调查统计数字,然后根据本景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比较合理的估算报告。从中找出客源市场的某些规律。一般来讲,不同风景区依其景观特色、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吸引着不同国度、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职业的游人,而不同游人的数量,决定着该风景区的市场。具有世界价值和意义的风景区是国际性市场;具有全国价值和意义的风景区是全国性市场;具有本地区价值和意义的风景区是地方性市场。这种市场性质具有其它风景区所不能替代的垄断性。例如京郊风景区,历来以国内游人占主体。1972年以前,国际游人微乎其微;1972—1978年,国际游人发展很快,但国内游人仍占90%以上。1980年虽下降为82%,但仍占绝对优势。我国有10亿人口,处于起跑线上的国内游人为京郊风景区提供了潜力巨大、持续兴旺、稳定可靠的客源市场。国内游人的客源地,据香山、八达岭抽样调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模板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1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 ( )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2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旅游研究、区 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 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试行稿) 》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 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 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 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 主要适用于旅游界, 对其它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 以及旅游资源 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 点) 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 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 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所谓旅游资源评价,是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对构成旅游资源的各要素,如观赏游憩价值、文化价值、规模丰度、适宜开发方向及开发潜力等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开 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的评价要考虑它在国际、国内和区内的相对重要程度,同时还要考虑潜在的客源市场、当地居民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可进人性、保护和开发的相对成本费用、资源的环境承载 力及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等要素。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要素往往并不是同等 重要的,在策划或规划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要素或评价指标,并对选择的指标赋予 不同的重要性。这往往不是仅依靠单独的几个模式化评价模型或标准就能完成任务的。 作为评价的结果,至少要能够回答哪些资源是主要资源,最具有开发潜力,以及哪类资源是 区域类的主要资源。后者往往是进行市场分析的重要前提。通常来说,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资 源基础是由多种类型和各种不同重要程度的资源共同组成的。 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也有半定量或定量的,下面对其加以简要介绍。 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 传统定性评价通常是在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考察后,凭借经验和学识,对资源进行主观色 彩浓厚的结论性描述。有学者从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例如,资源是否 具备“古、特、奇、美、名、用”等特点,有些学者则归纳了一些定性评价的标准,如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环境质量、旅游容量、组合状况、区位条件、适应范 围和开发条件等(刘振礼、王兵,2001)。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资源的特色,缺点是主观性强,不能量化,科学性 相对较差,评价准确与否与评价者的经验和素养高度相关。因而,这种评价方法对初学者来讲,尽管方法简便,但实际操作却十分困难。 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相比定性评价方法而言,主要考虑对构成旅游目的地资源中的各类影响因子尽 可能通过数学或其他方式进行量化,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严格来说,目前存在的各类 定量评价方法都不是完全定量的,它们在评价指标甄选以及各指标所占重要性确定方面都有 一定的定性分析成分。因此,这些定量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评价者如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 总体要求 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评价分两级,包括县级初评和省级复评。其中,县级初评由普查队组织评审,县旅普办参与完成。初评过程的相关资料需保存并提交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用于复评参考。省级复评由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对提交上来的单体进行复评。 评价体系 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和“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2项评价因子。 计分方法 基本分值 (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完“分、”10规模、丰度与几率“分、”15珍稀或奇特程度“分、”25文化艺术价值 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表7-1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 评价因评价依赋 项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3观赏游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使用价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分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2历史文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1科学艺2价值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分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罕见11资源素价珍稀奇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很少见181程度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少见分)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较多见。-31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

浙江省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浙江省旅游资调查报告 一、旅游环境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在东经 118°00′~123°00′、北纬 27°12′~ 31°31′之间,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浙江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 450 公里左右。浙江全省陆域面积 10.18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 1.06%,是全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下辖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11个城市,其中杭州、宁波(计划单列市)为副省级城市;下分90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4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4个县、1个自治县。

(二)地形地貌 浙江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东南沿海平原及滨海岛屿等六个地形区。省内有钱塘江、瓯江、灵江、苕溪、甬江飞云江、鳌江、京杭运河(浙江段)等八条水系;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四大名湖及人工湖泊千岛湖;有四大平原杭嘉湖平原(杭州、嘉兴、湖州),宁绍平原(宁波、绍兴)、金丽衢平原(金华、丽水、衢州),温台平原(温州、台州)。浙江省地形呈以下三个特征: 1.西南高、东北低。浙江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山地高峻,谷地幽深,主要山峰海拔均在 1500 米上。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浙江省第一高峰;庆元县的百山祖,海拔 1856 米,为浙江第二高峰。中部多为海拔 100~500 米的丘陵盆地,错落于低山之间,地形显得低矮而破碎。东北部为堆积平原,海拔都在 10 米以下,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山地多、平原少。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次之。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十分之七强,而平原连同水面(不包括海域)的面积约为十分之三弱。山地地形复杂多变,小气候条件十分多样,生物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丰富。 3.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浙江省海域广阔,海岸曲折,海岸线长约 2200 多公里。沿海岛屿星罗棋布, 2100 共多个,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面积在 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达3061个。岛屿岸线长约4000多公里。浙江省陆域山地和丘陵占 70.4%,平原和盆地占 22.4%,河流和湖泊占 5.2%海涂2%,土地类型多样。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在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在我国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评价的方法。下面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来做具体介绍: 1.定性评价方法 这是一种描述性评价方法,又称经验法,是评价者在收集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凭经验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主观判定旅游资源的价值。一般采用民意测验法和专家评议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法 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开发条件”。三大价值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指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2)黄辉实先生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黄辉实提出评价资源应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从资源本身来评价采用六字标准:美、特、奇、名、古、用;从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则有七项标准:季节性、污染状况、资源联系、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

(3)体验性的定性评价法 该方法是评价者(旅游者或专家)对于旅游资源的质量进行个人综合体验。根据评价的深入程度及评价结果的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通过统计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关旅游资源(地)优劣排序的问卷回答,或统计旅游资源(地)在旅游报刊、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地),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地)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名度。 美感质量评价是一种对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专业性评估,这类评价是在旅游者或旅游专家一般体验性评价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其评价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视觉质量评价较为成熟,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四个学派,即: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现象学派)。 2.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是指评价者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学评价模型,通过分析、计算,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等级的方法。数量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1)技术性单因子定量评价法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与衡量报告材料

赤水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1. 绪言 1.1 调查区介绍 赤水市位于省西北部,距市400余公里,处于赤水河中下游,与南部三县接壤,江连巴蜀,素有"黔北门户"之称。赤水风景区规划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分为十丈洞、四洞沟、天台山、丙安(月台)、七里坝(月亮户)、九曲湖、七大景区和18个独立景点。这里地貌奇特,山峰挺秀,森林葱郁,沟壑纵横,百川竞流,物种繁多,天朗气清,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境有“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燕子岩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均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著称,被中外专家誉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丹霞之冠、长征遗址、桫椤王国”五大特色。 1.2 目的 通过对赤水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在其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全面的总体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3 要求 在掌握大量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一班——程婉银、嘉、冉新雨、靖宇、鲍塑石 1.4 工作期限及工作量 工作期限:截至到2018年1月7日在掌握大量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1班——程婉银、嘉、冉新雨、靖宇、鲍塑石。

工作量:包括赤水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幻灯片的制作等。 1.5 成果 对赤水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作出了综合性评价。我们主要对赤水大瀑布、燕子岩和丙安古镇三个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它们进行了旅游价值、环境和开发条件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从而了解了这三个景区的基本情况。为赤水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资料。 2.赤水旅游资源状况 2.1 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构成 赤水市位于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地处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云贵高原与盆地的过渡地带,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因神秘美丽的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52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境有1300多平方千米全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壮观典型的丹霞地貌。总人口近31万人,居住着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2.1.2 历史沿革 赤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曾长期隶属巴蜀,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始建仁怀治所(今复兴镇),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建置历史,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中),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随府划归,民国3年(公元1914年)改设赤水县,1929年,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在此诞生,1949年12月赤水解放,1990 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省省委、省政府划定的“革命老区”。赤水历来是川盐入黔之古道、川黔边贸枢纽、经济文化重镇,也是通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明珠”之称。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字体[大][中][小]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包括旅游资源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每一项评价都要求对其区域资源规模、质量,以及开发前景、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以便为旅游区的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旅游资源的评价是一项超前性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旅游地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恰如其分的评价,更是旅游地域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为: (1) 旅游资源的密度。旅游资源密度又称旅游资源丰度。是指在一定地域上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这种资源密度是度量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丰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旅游地区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旅游资源密度的计算必须有统一的计量标准,以便对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旅游资源进行密度比较。 (2)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或称旅游饱和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换言之,旅游容量就是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时,风景资源的特质和空间规模) 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一般以容人量和容时量来度量。前者,指旅游点单位面积所容纳的游人数量,它是风景区的用地、设施和投资规模在设计时的依据; 后者,指景区游览时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它体现了风景区的游程、内容、景象、布局和建设时间等内容,旅游资源越复杂、越含蓄、越有趣味,它的容时量就会越大,相反,一目了然的资源景象,容时量就小。 (3) 旅游资源的特质 或称旅游资源的个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超前性的决定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资源的特色就是一个区域旅游开发的生命线,也是区域资源效应的内力。特别是别处没有或少见的旅游资源,往往构成这个地区的独创性吸引源。因此,对于旅游资源的特质在评价时必须予以极大的注视。 (4)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艺术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等方面; 旅游资源的功能一般是与它的价值相呼应的。艺术、美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 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是科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此外还有娱乐、休憩、健身医疗、商务功能等。旅游资源的这些价值和功能性,是关系着旅游地开发规模、程度和前景的重要衡量标志,对其必须作出科学的如实的评价。特别是它们在国内和世界上所占的地位,更须作出严谨的评价。 (5)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

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的评估指标与方法

旅游资源经营权作为一种资本化的财产权,必须在市场交易中以价格的形式反映其价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涉及旅游资源经营权“出让”或者“拍卖”的景点已有300多个,而其价值评估在交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拟对此作一个初步探讨。 一、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评估概述 (一)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的概念 1.旅游资源的经营权 旅游资源经营权是指对旅游资源一定时期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是一种以合约形式规定的法律上的财产权利。其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对已进行一定程度开发或投入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利,可称为旅游景区经营权;另一种是对尚未进行开发 或投入的旅游资源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 2.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 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是在一定期限中持有旅游资源的使用权、收益权所形成的一种价格。目前我国旅游资源(主要指以实物形式存在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旅游资源经营权的价格是以旅游资源的使用权、收益权出让、转让为前提的,因此,以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的旅游资源这个特殊标的多年的资本现值总额,是旅游资源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的形成包含两种形式:其一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受供求关系调节的一般商品价格形式,如旅游风景区中已投入和开发的基础设施;其二是以其稀缺性和经营垄断性为基础形成的价格方式,如景区里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以及自然奇观等等。正是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形成方式的复杂性,旅游资源决不能等同于一般商品,更不能简单采用一般商品的价格决定形式。旅游资源

和一般的国有资产也有较大区别,它是一种“公益性国有资产”,因此也不可将一般国有资产 出让经营权的方式套用到旅游资源上。 (二)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评估 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评估是根据旅游资源属性和特征,以旅游资源经营权的转让为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现时价格进行评定和估算,其核心是对旅游资源在某一时 点的使用权价格进行估算。 旅游资源作为特殊的资源,既不同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单一形式的自然资源,也不同于一般的国有资产,难以用单位价格形式确定其价格,评估时,不仅要对其市场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此作为经营权价格评估的重要因素,而且由于旅游资源的“公益性”,还应对其社会价值、生态价值进行效益评价和效益货币化。 目前我国的评估工作,无论是评估实务,评估管理,还是在评估的理论研究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比之于发达国家的评估工作,比之于客观提出的对评估工作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对旅游资源这种专业性、行业性较强的评估,理论研究尚待深入。 二、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的评估指标 旅游资源在经营权转让过程中包括完全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的转让和已有一定程度开发的旅游资源的转让,因此,对于完全未开发的旅游资源的经营权价格,我们只能通过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评估和预期收益状况来确定;对于已有一定程度开发的旅游资源,由于旅游资源的构成中既包括消耗了一般人类劳动的劳动产品,又包含了以希缺性和垄断性为基础的非劳动产品,其旅游资源经营权价格确定时,既要把这些追加到旅游资源中,使旅游资源变为人类可直接利用的资源的各种劳动消耗在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中得以补偿,同时还应将其中的稀缺性和垄断性资源以租金折现的形式来实现其所有权价格。 (一)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估指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3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3篇 这个暑假对我来说非常漫长,我没有和别的同学一样去打暑假工,我回到了我的家乡xx省永州市零陵区。上大学整整一年了,学习旅游方面的知识也一年了,我记得我们老师说过,学这门专业的人不管看什么事物都要学会以旅游者的眼光去看待,所以这个暑假我想用一个旅游者的眼光去好好观察一下我的家乡!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我国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他的省份我不熟悉,但是这一年的学习中,对于湖南省的主要景区景点多少是有一点认识的。但是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我的家乡不被大家所认识?我也希望有一天向别人提起我的家乡湖南永州时别人会马上想起一些代表性的事物,比如提到张家界别人马上就会说“那里可是风景胜地呀!”;提到岳阳人们会想到岳阳楼;提到长沙人们会谈起岳麓山,马王堆。可是提到永州或者零陵,大部分人都说不太清楚。对此我很难过,难道永州真的没有可以被很好利用的旅游资源吗?当然不是。不信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 永州市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山脉北麓,是全国唯一与广东、广西两省相毗邻的地区。全市面积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是我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地和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的家住永州市零陵区,对于零陵我是非常的熟悉的,暑假

的时候零陵的每个比较著名的地方我都亲自游览了一遍。所以我想好好的调查一下我家乡——零陵的旅游资源现状。 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或者说是舜陵的别称或美称。把舜陵称为零陵,源于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的动人故事。舜帝南巡死于九疑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千里迢迢从中原来到九疑,想要找到舜帝的陵墓。她们一路寻找,一路伤心落泪,直到泪尽泣血。泪血洒到竹子上,留下泪斑,使竹子成为泪竹,又称为斑竹。毛泽东的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用的就是这一典故。但是,娥皇、女英最终没有找到舜帝的陵墓,在返回中原的途中,双双投水自尽于洞庭湖。为了纪念娥皇、女英的多情,人们将舜陵改称为零陵。在这里,零陵的“零”,是“涕零”即落泪、掉眼泪的意思。这么美丽动人的典故让我对“零陵”一词有了更深的感触。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经感叹道“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这句不朽的名句可谓是对零陵最好的赞美了。 零陵境内现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城区风景名胜30多处,被列为我省十旅游区之一。零陵曾孕育了书法“草圣”怀素,文学家柳宗元,军事家蒋婉、黄盖,哲学家李达等杰出人物,历代名家欧阳修、陆游、元结、黄庭坚、何绍基等也在此留下许多墨宝。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遗址闻名

旅游资源评价

国外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已有30多年历史。评价方法很多。从评价内容看,有单因素评价,如克劳(R·B·Crowe)用气候因子对加拿大西北部的旅游资源进行的评价;有自然要素的综合评价,如古德阿勒(B·Goodal)和惠特阿(J·B·Whittaw)对森林的旅游潜力进行的评价;有旅游容量的评价,如加拿大土地清查处对南加拿大两亿多公顷的土地进行的以容量为指标的旅游资源评价;有旅游需求——供给的评价,如费朗哥·弗·费拉里奥对南非旅游资源的供需评价。上述评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尽可能地将指标定量,而定性作为辅助因素。 旅游资源的评价尽管类型很多,但从总体来看,其方法无非有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就是指评价者在考察之后根据自己的印象和好恶所作的评价,一般多用定性描述的方法,由于个人意见的局限,常常带有主观色彩。客观评价又分为供给评价和供给——需求评价。前者指对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后作出的评价;后者指在供给评价的基础上,进而对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者的需求(结构、类型等)作出调查,然后就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作出的评价。无疑,这种供给——需求评价对旅游规划和建设的指导作用是最有意义的。由于它采用的是定量的评价方法,所以在客观效果上又优于采用定性描述形式的主观评价方法。我国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目前多侧重于定性描述方法,缺乏定量模型研究。今后应逐步由定性分析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力求建立一整套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笔者参加了河北涞水县野三坡风景区、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和青海省旅游发展战略等评价研究工作。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出一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概括为:“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个条件”: 1.“三大价值”的评估: 三大价值指风景资源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①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例如河北省赵州桥,外观很平常,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拱桥,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其它三桥是潮州湘子桥、山西娘子桥、福建洛阳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有较大的历史文物价值。类似这种例子的评价在我国还多得很。如“五岳名山”,“四大佛教圣地”,“四大石窟”,“江南三大古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中国十大古刹”,“广东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萌山房、佛山十二石斋),“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我国“文房四宝”(歙砚、徽墨、宣纸、湖笔),我国封建时代“四大书院”(嵩阳、睢阳、白鹿、岳麓),“我国三大民间年画”(潍县杨家埠木板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我国“三大古建筑群”(故宫、沈阳故宫、曲阜孔府),中国“四大回教古寺”(杭州凤凰寺、扬州先鹤寺、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中国“三大戒台”(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中国“四大铜亭”(昆明、武当山、峨眉山、北京),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京杭运河、灵渠、都江堰),中国“古代四大名船”(沙船、乌船、福船、广船),岭南四大丛林(鼎湖山庆元寺、韶关南华寺、潮州开元寺、广州光孝寺),中国八大菜系(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福建、安徽),“河北四宝”(赵州桥、沧州石狮子、定州了敌塔、正定大铜佛),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中国三大著名工艺品”(福州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中国四大名雕(浙江青田石刻、福建寿山石刻、湖南菊花石刻、四川广元白花石刻),中国四大碑林(西安碑林、焦山碑林、黄庭坚碑林、闽南碑林),“江南园林三大名石”,中国道教“十大洞天”(王屋山洞、翻山洞、西城山洞、西玄山洞、青城山洞、赤城山洞、罗浮山洞、句曲山洞、林尾山洞、苍括山洞)等等。 除了这些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历史文化古迹外,许多风景名胜区还有不少题记、匾额、楹联、诗画、碑刻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 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鼓浪屿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鼓浪屿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1)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2)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逐一进行评分和加权总计,得出综合评价赋分值,再评定等级。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表 鼓浪屿各级旅游资源单体名录和数量统计 二:鼓浪屿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岛西南部,与厦门市隔海相望,是闻名遐迩的岛屿类旅游胜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具有海岛环抱、山岩奇特、沙滩净洁、大海浩瀚、亚热带植被景观丰富、兼具民族风格、侨乡风情、闽台特色、并蓄西洋异国情调,是厦门市旅游线中的一个亮点,具有带动厦门旅游市场得天独厚的条件。

1、主题定位: 在建筑中阅尽沧桑历史,在海浪中聆听优美乐章,打造中国东南沿海最休闲、最文化的艺术之岛。 ①旅游形象:中国最休闲最文化的艺术之岛。 ②品牌定位:高端休闲旅游、品质文化旅游 2、旅游资源优势: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既是鼓浪屿独特的建筑景看,也是鼓浪屿租界文化、南洋侨商文化、音乐文化等各种文化的载体,是鼓浪屿最具特点、最有价值、生命力最强的旅游资源。通过旅游开发,将鼓浪屿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转换成吸引力强、生命力强的旅游产品,重新展示老建筑的风采,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旅游,是鼓浪屿旅游的独特优势; 3、开发目的: 通过旅游开发,将把遗产空间的利用发展到新的阶段,为老建筑注渗入渗出新的内涵,建设一批高档次的旅游休闲娱乐场所,转变鼓浪屿的旅游发展模式(从自然观光向深度体验型看光和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提高鼓浪屿的旅游品位和旅游吸引力,提升鼓浪屿旅游的核心内涵。其本身的魅力足以使其从“资源”转化为游人争相购买的“产品”。我们此次开发的根本目的,就是将这种“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 4、总体开发策略: 通过建筑的复古氛围再营造,让游客去体验民国时期闽南籍南洋富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同时又通过高档娱乐项目的充实,满意现代人追求时尚、调理身心、体验文化的旺盛要求。 5、开发评估: 通过创新地开发游客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经济价值,打造鼓浪屿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本区域开发将增加对餐饮、娱乐、服饰、旅游管理、导游等高低级人才的需求,旅游新景点的开发势必同时带来一系列的旅游支撑行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这也会增加当地的就业人口,提高居民的人均收渗入渗出。 三:鼓浪屿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独特的观赏休憩价值 鼓浪屿与厦门岛隔海相望,面积仅 1.87 平方公里。山石、树木、植被、阳光、沙滩、海浪,形成四面环海的独特自然景观。 岛上有欧、美、日等 13 个国家的各式领事馆,这些建筑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在鼓浪屿上建设的,大多数建筑反映出所在国的建筑风格。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侨在鼓浪屿兴建的别墅达一千多幢,这些别墅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和南洋风格融入其中。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评分办法及细则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评分标准) 1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2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3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 1 ""25分、" " 表2观赏游 同 同时 历史价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 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 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 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 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

完整性(5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1 资源影响力(15分) 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2-1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实施报告

. . . . 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1. 绪言 1.1 调查区介绍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距贵阳市400余公里,处于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三县接壤,江连巴蜀,素有"黔北门户"之称。赤水风景区规划面积为328平方公里,分为十丈洞、四洞沟、天台山、丙安(月台)、七里坝(月亮户)、九曲湖、七大景区和18个独立景点。这里地貌奇特,山峰挺秀,森林葱郁,沟壑纵横,百川竞流,物种繁多,天朗气清,是全国唯一以行政区命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境内有“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燕子岩国家级原始森林公园”、“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丰富的旅游资源均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著称,被中外专家誉为“千瀑之市、竹子之乡、丹霞之冠、长征遗址、桫椤王国”五大特色。 1.2 目的 通过对贵州赤水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在其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全面的总体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1.3 要求 在掌握大量贵州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一班——程婉银、谢嘉、冉新雨、彭靖宇、鲍塑石 1.4 工作期限及工作量 工作期限:截至到2018年1月7日在掌握大量贵州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贵州赤水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2015级旅游管理普高1班——程婉银、谢嘉、冉新雨、彭靖宇、鲍塑石。 工作量:包括贵州赤水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幻灯片的制作等。 1.5 成果 对贵州赤水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作出了综合性评价。我们主要对赤水大瀑布、燕子岩和丙安古镇三个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它们进行了旅游价值、环境和开发条件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从而了解了这三个景区的基本情况。为贵州赤水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资料。 2.赤水旅游资源状况 2.1 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构成 赤水市位于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地处贵州省西北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