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高考历史世界近现代史笔记

资产阶级革命

1.德国统一(75页)

必要性:A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仍然处在四分五裂的局面

B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意志各地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C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d资产阶级发展越发感觉到,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由普鲁士统一的可能性:

A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

B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C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

D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

E普鲁士王朝拥有铁腕人物俾斯麦。

作用:A结束了德国长期分裂的状态(民族),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B法国和奥地利受到扼制,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帝国的国际格局。

C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的欲望强烈。

2.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背景:【国内】政治上——19世纪中期,日本仍处在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经济上——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阶级上——A)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纷纷进行各种斗争。B)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发不满,C)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层武士也因自身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越发不满。【国外】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以后,本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日本。【综合】日本经济遭到催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幕府统治危机进一步加剧。

倒幕原因: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鉴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受辱的教训,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感到。要挽救民族危亡改变落状况,实现民族振兴,必须用武力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进行社会改革。

成功原因:A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基础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

B 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

C 倒幕派建立政权后,实施了大刀阔斧地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D 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作用/影响:A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民族危机,成为强国亚洲

C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仍然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

D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3.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原因: A俄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与农奴制的矛盾。

B农奴制存导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C农民的反抗斗争

作用: A是俄国历史上一次重要转折点

B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C很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文献

1.《权利法案》(19页)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明确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一的作为。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根本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保障

直接目的限制王权

作用 A实现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

B为限制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

C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并发展起来

精神内核法制代人治

2.《八月法令》(34页)

内容: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贵族和教会的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

作用:A一切程度上动摇封建制度

B但由于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农民的土地问题未得解决

3.《人权宣言》(75页)

内容:A 人类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B 自由,财产,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支援的人权

C 法律是公共影响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私有财产是神对不可侵犯的权利

作用:A 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君权神授思想

B 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C 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D 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的“自由与平等”。实际上只能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经济背景: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政治背景: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背景:启蒙运动思想传播核心内容:人权与法制。

把“自由” “平等”写入——是因为商品经济的需要,自由主义思潮。4.《1791年宪法》 (35页)

内容:a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B宪法规定议员由选举产生但有财产限制。

颁布者:制宪议会(不久改为立法议会,但仍由君主立法派控制)5.《独立宣言》(46页)

内容:天赋人权,平等自由,人民主权。

原则:天赋人权,平等自由

原则作用:鼓舞全国人民为自由而战。

《独立宣言》作用:a宣布英国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b使北美反英国斗争有了统一旗帜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原因:是最早阐明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6.《1789年宪法》(47页)

内容:a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外交等大权,巩固了国家政权b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将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分属国会最高和总统,

c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与议员有选举产生。

评价:A具有一定的民主性,B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如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广大黑奴

和印第安人和白人同等权利,保留选举人财产资格等。

7.《共产党宣言》(67页)

内容:A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客观断言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B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C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作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

经济基础: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阶级矛盾激化。

阶级基础:工人运动兴起(三大工运)

实践基础:马克思深入工人群众揭示并分析资本主义制度。

理论基础: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8.《宅地法》(74页)

内容:美国公民交纳10美元手续费,即可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即为私有财产。

作用:A加速西部开发扩大国内市场

B推动内战形势好转

C促进美国农业开发

D促进人口由东向西迁移

9.《解放黑人奴隶宣言》(74页)

内容: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奴隶获得自由,并可参加联邦军队。

作用:A体现了人权宣言中的自由平等精神。

B调动了广大黑人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C对扭转独立战争北方的形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拉美独立

原因:A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美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广大人民摆脱

经济掠夺的愿望。B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殖民地人民民主意识越发强烈。C法国大革命爆发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为拉美独立运动兴起提供了条件d美国独立更是极大的鼓舞了拉美人民

背景/西葡统治措施:P41

【海地】

1791年,海地起义。法国处于君主立宪派统治之下,制宪议会立法议会八月法令

1801年,杜桑卢维杜尔声明海地独立法国处于执政府统治之下

1804年1月1日,海地独立。法国处于拿破仑执政府统治下(终身执政官)

【西属拉美】

第一阶段 1810——1815

西班牙被法国占领,各地人民纷纷起义

1810·9 伊达尔哥墨西哥多洛雷斯的呼声

1814 前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西班牙王室复辟疯狂反扑

1815 独立政权遭到镇压独立运动转入低潮

第二阶段 1816——1826

北部玻利瓦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

南部圣马丁阿根廷智利秘鲁

1822·7 瓜亚基尔会议玻利瓦尔统帅大军

1824·12玻利瓦尔阿雅库巧大捷

1826初西班牙投降三百年殖民结束

【墨西哥】

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

墨西哥宣布独立

【巴西】

葡萄牙资产阶级革命巴西独立运动高涨

摄政王在巴西上层社会支持下宣布独立自立为帝

【古巴】未独立

意义:p52

亚洲革命风暴

原因:A随着工业革命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经济附庸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b广大下层人民受本国统治阶级剥削时又受外国资本主义压榨c一些有骨气的上层人士痛恨丧失,也希望赶走外国侵略者

性质/特点:反封反殖

包括/五件大事爪哇人民反荷(1825~1830)阿富汗人民反英起义

(1835~1842)【伊朗巴布教徒起义(1848~1852)中国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

特点:a、性质—反殖反封 b、波及亚洲众多国家 c、旧是式民主族解放运动 d、失败

旧式原因:以农民为主体,部分封建上层人士参与斗争并起领导作用。失败原因:a、西方殖民者大肆侵略亚洲,激起广众反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未产生,只能以已有的阶级为领导,b、殖民侵略一定程

度上危害了封建上层的利益引起不满。

失败根因:a、缺乏先进阶级领导b、未形成进步的斗争纲领 c、亚洲经济发展程度低

【印度民族大起义】

根因:英国在印度采用高压手段进行统治,大肆掠夺,造成印度社会经济状况普遍恶化,引起印度各阶层。

直因:印度士兵备受民族压迫与宗教歧视,生活待遇日趋恶劣,反英情绪高涨。

英国镇压改变策略:第88页

作用:第88页

五洲觉醒(亚洲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原因:a、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各国的民族危机b、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

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

特点:a、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唤起了亚洲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民族

资产阶级起了领导作用最突出 c各地被压迫民族在争取民族独立

斗争中互相声援,支持d、旧式民族起义逐渐被资产阶级政党

所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所代替,宗教旗子被民主旗子代替 e、新

的阶级---工人参与斗争。

包括:朝鲜人民反日斗争(1907)、中国义和团(1899)和辛亥革命(1911),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1905---1911)

和土耳其(1908---1909)的资产阶级革命

亚洲觉醒的决定因素:亚洲经济结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上升,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近现代史选择题

1.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牛顿——力学三定律 B.达尔文——进化论C.伏尔泰——启蒙思想 D.爱因斯坦——杠杆定律 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颁布新宪法 3.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周期性特别强 B.持续时间比较长C.破坏性特别大 D.涉及范围特别广 4.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下 5.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的是①蒸汽机

②内燃机③克隆技术④互联网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发源地,但从 今天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 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据是 A.有美国充当世界警察 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C.联合国安理会作用加强 D.欧洲联盟的建立 7.2001年,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正式成为世 界贸易组织的一员。这是中国为顺应世界哪一潮流 做出的努力 A.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信息化 C.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 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全球开 始统一”始于() A.文艺复兴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看出南北战争前,美国南北 矛盾的焦点是()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世界现代史笔记大全

机密第1 页共31 页作者:天涯2013-4-4 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 20世纪初,欧洲仍然保持世界优势地位,但不久美洲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迅速崛起,开始挑战欧洲的优势地位,改变了欧洲称霸世界的局面。 第一节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一)、英国──殖民帝国主义 ●(二)、法国──高利贷帝国主义 ●(三)、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四)、美国──托拉斯帝国主义 ●(五)、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六)、日本──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一、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1、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已将世界基本瓜分完毕 非洲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全部变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亚洲广大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拉丁美洲和澳大利亚都已欧化 2、欧洲的经济优势 20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和国际贸易都占优势 3、欧洲的军事优势 20世纪初,俄、法、英、德陆海军人数占绝对优势 欧洲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比表 二、美国和日本的兴起 1、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 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所奉行的“帝国主义政策”,使美国迅速膨胀为世界级的强国 ●美国崛起的原因 ●日本崛起的原因 2.美西战争 原因:美国垄断资本家需要寻找国外市场,企图取得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两块较大的殖民地——古巴和菲律宾 导火线:1898年2月发生的“缅因号”事件 经过及结果:战争仅进行了3个月,美国海军先后在菲律宾和古巴歼灭了西班牙舰队。双方签定巴黎和约:古巴由美军占领;将菲律宾、关岛等让于美国 影响:它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美国开始向远东和太平洋扩张;古巴成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西班牙退出争夺殖民地的舞台 3、大棒政策与金元外交 20世纪初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使用暴力或进行经济渗透 (1)大棒政策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提出,主要运用于拉丁美洲,把“门罗主义”的不准干涉美洲发展为美国管理美洲 (2)金元外交 世界现代史笔记

2018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2018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新题型--世界近现代史专题

一、小论文: 1.小短文分类: 联系类和对比类。 2.内容套公式: 背景一句话+图片介绍一句话+结果一句话+二者关系过渡一句话+背景一句话+图片介绍一句话+结果一句话。(7---9句话即可) 3.中考阅卷出现的问题有: 题目忘拟或者拟错;字数过多或过少;时空顺序错误,史实混淆;缺乏联系或对比。 ~~~~例子:华盛顿与林肯之间的联系 范文: 美国的独立与统一 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独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随着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展,南方的奴隶制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美国内战爆发,最终在林肯的领导下,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练习一:联系类小论文 1.(5分)请把以下关键词组合起来,用80-120字的小短文叙述这一史实。(5分)(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 《凡尔赛条约》的签署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德国入侵波兰 德国发动二战的背景 一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并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由于它对德国的过分掠夺,埋下了德国复仇的种子。之后形成的国际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短暂的繁荣,但好景不长,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德国建立了法西斯政权,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2.(5分)补充图片,使其完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补充图片示例:罗斯福新政,田纳西水利工程,珍珠港事件,《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等。图片名字: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影响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它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并引发了政治危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上台,并宣布实施新政,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罗斯福新政也为二战中美国打败法西斯德国和日本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5分) 依据下面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图一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图二 不平衡的跷跷板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北约和华约的相继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两极格局形成。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5分)请你根据下列信息,拟定一个题目,写一篇小短文。(题目: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字数80——120) 冷战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全球化 “一带一路”战略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钱乘旦 现代化的缘起现代化在欧美的发展现代化在全球的推进现代主流意识形态结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之所以做如此断言,是因为自近代以来,历史的主要内容 就是现代化。 现代化的缘起 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然而在中世纪晚期,西欧出现了种种趋向,最终使农业文明走向解体。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 代化的准备阶段。 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业游离于社会主体结构之外,有它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价值体系,这是当时的西欧和其他文明地区完全不同之处。在其他文明结构中,城市和商业也是有的,有的甚至比西欧更发达,但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商业都被包在社会主体结构之内,压在一个无所不包的国家大屋顶下,无法形成它自己的制度和思想,也就不可能独立发展,形成不了对主体农业文明的挑战。西欧的情况却导致在城市和商业中出现一种异质文明,这种文明逐步发育,最终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一种新的精神发展起来,这种精神赞扬财富,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去发财,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了许多自由:人身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经济活动的自由,以及由此而必然出现的财产自由等等。所有这些都为一种新的文明创造了前提,社会变动的时机已 经来临了。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具有巨大意义。在中世纪欧洲(尤其西欧),国家的概念是很模糊的,社会的基本单元是领地。在领地上,民族的属性没有意义,一国的贵族可以在另一国领有土地,领主不讲究国籍。欧洲大地因此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基督教是把西欧连接起来的唯一力量。在这个基督教的大世界里,“国家”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它更多地只是一种地理概念,而很少表现为政治实体。 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民族国家出现后,它就把自己的疆域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民族国家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由此产生两个结果:第一,发展的不平衡迫使各地区都要形成民

《高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高中历史高考复习资料整理

高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兰溪一中 童和刚
中 国 时 间 世 界
1488 1492 1498 1517 1519-1522 1553 1624 1640 1644 1662 1683 1684 1687 1688 1689 1765 1775 1776 1782 1781 1787 1789 1792 1804 1807 1814 1815 1836-1848 1839 1840 1842 1848 1851-1864 1856-1860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哥伦布在西班牙支持下发现美洲 葡萄牙人达·伽马发现到印度的新航路 马丁·路德揭开宗教改革运动序幕 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环球航行
葡萄牙侵占澳门 荷兰侵占台湾 明朝灭亡;清军入关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派施琅统一台湾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结束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来克星顿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建国 瓦特改良蒸汽机 约克镇战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 美国制定 1787 年宪法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大革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拿破仑第一次下台 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再次下台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中国古代史整理】

【中国古代史整理】 一、古代经济 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工具、推广先进技术 4、国内各民族、地区以及中外的交流 5、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6、前朝的经济基础 1、古代社会农业发展: 新石器时代:栽培谷物,农业的起源。 西周:后世的农作物大部分都有 春秋战国:铁制农具、犁耕技术;耕地买卖;奖励农耕军功,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出现;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西汉:文帝、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农为本,减租薄赋 东汉:光武帝下九道释放部分奴隶的命令,三十税一,减轻农民的负担(略) 北宋:王安石变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清前期:鼓励垦荒,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明朝引入的高产作物番薯、玉米广泛种植 2、古代商业和商品经济 (1)概念: 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建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闭塞特征。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封建经济中从属、补充作用。开放特征。 (2)发展阶段: 秦汉: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商业贸易逐步繁荣 秦:统一货币、度量衡 汉:对外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隋唐: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唐:城市繁荣:长安: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东市西市商业区(打破空间限制);东西方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达到全盛,擅长经商的粟特人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 宋元: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北宋:城市繁荣(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交子(略); 南宋: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明州三大港口设市舶司及市舶司所在港口设“番坊”与“番市” 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海外贸易大发展,泉州是世界大港口 明清: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 明:商品活跃、一批专业城市、白银普遍流通 前期:改变了宋元以来活跃的欧亚间的海上贸易,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为朝贡贸易; 后期: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清:A、商业日臻繁荣,城市繁盛,南京、广州、佛山、厦门更有新发展; B、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如汉口为船码头、镇江为银码头,无锡为布码头; C、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清初:海禁政策; 康熙中期:重开海上贸易,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南京)设立海关,四口通商 康熙晚期:对外贸易线路收缩; 乾隆:实行闭关政策,广州一地通商且有种种限制,使商品经济失去有限的海外市场 (3)对商品经济的评价: 封建社会初期: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 封建社会中期:有利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封建社会后期: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A、前期陆路为主,后期海路为主 原因:西夏政权的阻隔;陆路的缺点;外贸商品的变化;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业(指南针)与造船业的发展 B、官方贸易不已盈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 C、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D、外贸促进民族融合(回族) 3.手工业: 唐朝:丝绸、纸张、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运往西方 南宋: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二、古代政治 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两个内容: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⑵发展历程:萌芽于战国, 确立于秦朝, 巩固于西汉, 完善于隋唐,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通史模式)

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史 (通史模式) 一、原始社会 二、先秦 【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方面: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

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经济方面:以(西周)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占统治地位,集体耕作,工商食 官。 3.文化方面:商代,我国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形成,贵族垄断了文化领域。 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方面:社会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趋于瓦解;通过变法 运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逐渐出现。 2.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小农经济、重 农抑商政策逐渐形成。 3.文化方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科技繁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诗 经和楚辞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早期成就。 【三维坐标·时空清】 【知识体系】

政治史 【研究纲领】 1.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商周的政治制度 考纲解读: (1)殷商的政治 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政治 权力的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权力的继承:宗法制—家庭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权力的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3)春秋战国的政治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战国时期各国竞相变法,开始兼并 战争。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经济方面: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 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附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归类试题(含答案)

附: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归类 一、思想解放运动 (一)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二)社会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考察事件之间的关系: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先进的思想理论推动历史进步。 二、国际会议与条约、公约、宣言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 26国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会议万隆会议《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割让苏台德《联合国家宣言》德国日本联合国求同存异1919 1921—22 1938 1942 1 1 1945 1955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山东青岛问题→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尊重中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中国门户开放,列强在华机会均等日本沮丧美国得意→打破日本独占中国的局面,为美国为首的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20世纪上半期在发生在华盛顿、与中国相关事件:1921年华盛顿会议,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三、革命 (一)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律(政治文献、纲领)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国王国会关系)→君主立宪制→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美国两次资产阶级分别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什么障碍? 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英《权利法案》美《独立宣言》法《人权宣言》《民法典》《共产党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二)反侵略、反殖民战争 四、改革 (一)地主阶级改革和资产阶级改革

(二)资产阶级改革与法律(政治文献、纲领) 19世纪中期,俄日通过什么方式摆脱了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资产阶级改革(考察改革性质)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摆脱了殖民统治,推翻了封建制度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废除农奴制;明治维新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说明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明定国是》;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考察的重点。为了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发动蓝鹰运动,调控工业生产,防止盲目竞争和生产过剩。 (三)社会主义改革 五、科技革命、社会变革

高中历史_一轮复习_二轮专题__笔记_非常详细_打印版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 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 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 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世界近现代史选择题

1 ?世界步入近代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牛顿一一力学三定律 B.达尔文一一进化论 C.伏尔泰启蒙思想 D.爱因斯坦杠杆定律 2.右图是一幅反映联经济发展严重 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 A.实施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颁布新宪法 3.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 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周期性特别强 B.持续时间比较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涉及围特别广 4.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A. “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下 5.下列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就的是①蒸汽机

②燃机 ③克隆技术 ④互联网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 6 ?有人断言,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发源地,但从 今天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 争的可能性几 乎是不存在了。其依据是 A .有美国充当世界警察 B .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C 联合理会作用加强 D .欧洲联盟的建立 7. 2001年,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正式成为世 界贸易组织的一员。这是中国为顺 应世界哪一潮流 做出的努力? 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1500年至 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 “全球开 始统一”始于( A .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9.仔细观察右图,我们 可以 看出南北战争前,美 国南北 矛盾的焦点是( ) A .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C. 是否开放国市场问题 A .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多极化 B .经济信息化 D .经济全球化 B .和下西洋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D .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新课程高考中外历史大事年表(最新版)

一、中国古代史 先秦时期 1、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2、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 3、夏朝开始“家天下”制度开始 4、周武王率兵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 5、周朝实行分封制(对象、权利和义务、意义、代表性诸侯国:燕、鲁、宋、齐) 6、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宗法制(特点) 7、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六国结束长年战乱 8、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9、水利:大禹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 10、纺织:新石器时代,发现了陶纺轮、骨针等,纺织原料是麻和葛、丝 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礼》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动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作“国有六职” 11、冶金: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铜器,商周青铜器发达,春秋时期出现人工冶铁,战国推广,出现锻铁、铸铁、炼钢、淬火技术 12、陶瓷:原始时代有彩陶,龙山文化有蛋壳黑陶,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 13、经济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14、春秋时期文化:孔子(思想、教育、文化)、老子(辩证法) 15、战国时期文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庄子、韩非子、墨子 16、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 17、商周时期,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是用木炭,春秋战国已经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18、《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春秋) 19、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楚辞(《离骚》) 20秦代李斯是著名篆书家 秦汉时期 1、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概况、特点) 2、前220年派屠睢征岭南(开凿灵渠、设置郡县) 3、前215年派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攻阴山、修直道、筑长城) 4、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5、前213-前212年,焚书坑儒 6、汉武帝削落相权措施:频繁换相、提拔身份低微人士形成中朝(内朝) 7、前106年汉武帝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政治 8、西汉时期选官实行察举制 9、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东汉时出现耦犁(二牛抬杠) 10、水利:汉代关中的水利取得显著成效,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11、西汉崔寔《四民月令》反映了汉代田庄的生产,四民是指士、农、工、商 12、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工官”制度 13、汉代时期,中国被称为“丝国”(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 14、冶金: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 排鼓风 15、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青瓷器 16、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设置亭楼。四周 建有门墙 17、商业:王莽在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南阳、成都)设“五均”官,控制市 场物价,汉代的都市还有:蓟(北京)、江陵(湖北江陵)、寿春(安徽寿县)、合肥、吴(苏州)、番禺(广州) 18、汉武帝时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思想巩固,儒家思想逐渐被确立为 正统思想 19、汉武帝创建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

研究生课程《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考试题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 单位:———— 专业:————历史 考试科目:————世界近现代史考试分数:———— 2014年 8月 28 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世界近现代专题试卷 一、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0分) 材料一: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 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 “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 保障法》的听证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对政府干预经 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说:“这简直是法西斯。” ——引自《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过罗斯福,“你是共产 党吗?”“不是”。“你是资本主义者吗?”“不是”。这位记者对罗 斯福拒不承认自己属于哪种常规的意识形态感到困惑,最后问道:“那 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有点迷惑不解的总统回答说:“哲 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 ——引自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所谓的“罗斯福太迁就工人”的实例,并指出其目的。(10分) 答:根据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必须制定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其目的是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2)你认为材料一中对罗斯福新政的评论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为什么?(10分) 答:没有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罗斯福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评论说他是社会主义者。 (3)材料二中记者问罗斯福是否是“社会主义者”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判断有什么错误?(10分) 答: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些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并且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措施。只看到表面,看不到实质。 (4)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回答中的矛盾之处。(10分)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2016年高考历史重大史实及基本知识点 复习 ★★中国与世界重要历史事件★★ 一、世界史大事年表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 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 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 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 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 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 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美国内战 1864第一国际成立 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1871普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 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 1871.3~5巴黎公社 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2.12苏联成立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初《联合国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精选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备基础复习笔记(精华版)

必修Ⅰ、Ⅱ、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各时期 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商 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周 文字:甲骨文→金文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开始使用铁犁牛耕 春秋晚期人工冶炼铁器 儒家诞生:孔子创立(仁、礼、《论语》);孟子(仁政);荀子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 春秋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战国 法家:韩非(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楚辞(《离骚》)秦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设立刺史制度 儒学成为正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汉朝 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汉赋 魏晋 南北 “书圣”王羲之(草书、行书)

隋朝 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 唐朝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 唐朝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军事 颜真卿、柳公权(楷书) 唐诗 为分散宰相权力,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 儒学发展为理学,宋明理学两大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瓷器:景德镇 两宋 “市”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

地方设行省(即行中书省) 元朝 元曲:关汉卿《窦娥冤》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宰相制度结束,明成祖设立内阁,专制主义加强 - 1 -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商帮出现(晋商、徽商,会馆产生) 明清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 批判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及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复习计划及答题方法 高考历史已从应试型考试向能力型考试方向发展。在历史高考复习中,要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升到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和掌握各个单元及各专题的知识结构,这才是重点。可进行三个阶段的复习。第一阶段进行基础复习;第二阶段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扩展;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查缺补漏。 一、第一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的复习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回归教材”。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掌握基础知识的具体操作,强调三点: 1、少量多次的不间断学习 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可一曝十寒,许多天不学习历史,将大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两天突击完成。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率。 2、加强熟读与记忆,夯实基础知识 第一阶段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的熟读,并牢记其中的重点内容。理解是增强记忆的秘诀。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好办法。 ( l )通过主动地作用于教材形成记忆。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表述通常可以分为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我们要在学习中去区分教材中的这些不同的成分,知识成分通常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也是高考阅卷中的“采分点”,应该准确地把握,只要能把知识成分正确地串联起来,无须拘泥于特定的说法。因此,在学习中主动地思考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在这样的理解和甄别过程中,理解和记忆也就开始形成了。这种方法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实效的一个操作手段。 我们可以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实例,教材中表述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在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可以把这样的词叫做“核心词”,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甄别和记忆核心词的方法。从上例中可以看到,经过甄别以后的记忆内容精炼紧凑,记忆量仅有原先的1/5。 ( 2 )通过复述的方法检验和强化记忆。复述知识要点的方法是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提高再认、再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复述时可以先确定一个复述的依据,以此为提纲,逐条回忆和落实。尽量不去翻看教材,实在难以回忆起来的知识点,再通过教材来解决问题。 ( 3 )其他几种方法。联想记忆方法——既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培养一种动态时空历史观念;浓缩记忆法——抓住复杂的历史内容的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字眼,把繁杂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图示记忆方法——把历史凝聚成点,化点为面,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

世界近现代史主要脉络完整版

世界古代史(略,特别关注伯里克利改革) 世界近代史(九上)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主要在14--18世纪) 本单元涉及的欧美主要国家有意大利、英国、法国、美国。社会巨变主要指这些国家从古代向近代转变(美国一开始建国就是近代国家)。近代又称资本主义时代。近代的主要特点是经济上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政治体制比较民主,实行法治,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理念。从古代向近代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从经济领域先变,然后思想文化,再到政治体制,三者互相联系。(较复杂,不理解是正常的,不要烦恼。) 1.本单元说的巨变从思想文化的巨变开始。兴起于14世纪前后的文艺复兴就是近代社会确立前的思想文化巨变。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潮提倡“以人为中心”冲击过去“以神为中心”的教会思想,使人们从教会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则在资本积累(欧洲人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世界市场、海外殖民扩张等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总之,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3.英国巨变:1640开始,英国通过断断续续的资产阶级革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与代表封建贵族利益的王室进行的斗争),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使国王的权利(君权)受到法律的明确约束,议会拥有最高权力。这样英国确立了近代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体现的是民主(行使权力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民众选举产生)、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人包括国王、议员都不能超越法律)。可见,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比较成熟的法治社会(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没有之一)。 4.美国:美国成为一个国家前只是英国在北美的13块殖民地。后来,这些殖民地上的普通民众联合起来成立了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进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国成立。美国建国初期颁布的1787年宪法现在还在用,宪法明确美国实行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没有国王,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组织政府。总统统帅的政府、国会、法院三个机构互相制约、互相平衡。可以说,美国一开始就是个近代国家,这里的巨变指它由殖民地变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北美独立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5.法国巨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又称大革命,从1789年7月14日开始爆发。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呼吁自由、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大革命中也曾设想过君主立宪制,但最终还是由于国王勾结外来势力等原因而废除了王位。法国大革命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更复杂、更惨烈,拿破仑夺取政权后,法国政局才得以稳定。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时法国达到历史上的辉煌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是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皇帝,因为拿破仑是通过一系列《法典》来确立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法治秩序,皇帝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而且不能超越法律,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小结:本单元特别注意《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他们都是资产阶级文件,都宣扬自由、平等近代社会理念;但侧重点不同,《权利法案》是关于议会权与王权的规定,《人权宣言》呼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权利法案》《人权宣言》都是反封建专制的,《独立宣言》反对殖民压制。要回忆对华盛顿和拿破仑的评价,评价时要史论结合(作答时分清史实与结论),要实事求是。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是指在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变革。它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