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表面水域很大,海域占地球表面的()。

A.65% B.71% C.69% D.79%

2.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A.1/2 B.1/3 C.1/4 D.1/5

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

A.500亿元 B.600亿元 C.700亿元 D.800亿元

4.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要流掉水()。

A.4吨 B.5吨 C.6吨 D.7吨

5.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漏掉水()。

A.18吨 B.19吨 C.20吨 D.21吨

6.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其有效利用率仅为()。

A.55%左右 B.50%左右 C.45%左右 D.40%左右7.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的损失达()。

A.1500亿元 B.1800亿元 C.2000亿元 D.2200亿元

8.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达()。

A.1000亿元 B. 1200亿元 C.1500亿元 D. 1800亿元9.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度占世界第()。

A.六位 B.七位 C.八位 D.九位

10.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北半球居()。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11.下面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农田 B.果园 C.草原 D.城市

12.下面属于半自然半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森林 B.农田 C.湖泊 D.城市

13.下面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农田 B.果园 C.草原 D.城市

14.所有以生产者为食物的动物属于()。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15.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16.在能量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及流动的过程中,平均每个营养级的转移效率约为()。

A.5% B.10% C.15% D.20%

17.著名的玛雅生态农场位于()。

A.印度 B.印度尼西亚 C.墨西哥 D.菲律宾

18.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能 B.煤 C.石油 D.汽油

19.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石油 D.汽油

20.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煤 C.太阳能 D.汽油

2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汽油 B.煤 C.石油 D.生物质能

22.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能 B.煤 C.太阳能 D.生物质能

23.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能 B.太阳能 C.石油 D.生物质能

24.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能 B.生物质能 C.太阳能 D.天然气

25.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核燃料 B.太阳能 C.风能 D.热能

26.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焦炭 B.煤 C.石油 D.水能

27.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汽油 B.煤 C.石油 D.水能

28.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沼气 B.煤 C.石油 D.水能

29.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乙醇 B.煤 C.石油 D.水能

30.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利用效率约为()

A.20% B.25% C.30% D.35%

31.全国秸秆产量中用作燃料的约占()

A.1/2 B.1/3 C.2/3 D.1/4

32.生物质直接燃烧法的热转换效率很低,一般低于()

A.10% B.20% C.30% D.40%

33.省柴灶设计热能指标要求为单体灶大于()

A.10% B.20% C.25% D.30%

34.沼气发酵工艺中的高温发酵温度为()

A.30~45℃ B.8~30℃ C.45~60℃ D.40~55℃

35.沼气发酵工艺中的低温发酵温度为()

A.30~45℃ B.8~30℃ C.8~15℃ D.15~30℃

36.沼气发酵工艺中的中温发酵温度为()

A.30~45℃ B.8~30℃ C.45~60℃ D.40~55℃

37.沼气发酵工艺中常温发酵的温度不能低于()

A.6℃ B.8℃ C.10℃ D.12℃

38.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约占沼气的()

A.50%~60% B.60%~70% C.70%~80% D.80%~90%39.二氧化碳是沼气的主要成分,约占沼气的()

A.10%~20% B.20%~30% C.30%~40% D.40%~50%40.如果我国10%的住宅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即可节约()

A.300亿度电 B.310亿度电 C.320亿度电 D.330亿度电41.太阳光伏发电使用太阳电池进行发电的一项新技术,转化效率可达()A.10% B.20% C.30% D.40%

42.下列符号中表示化学需氧量的是()。

A.COD B.DO C.BOD D.TOD

43.下列符号中表示溶解氧的是()。

A.COD B.DO C.BOD D.TOD

44.下列符号中表示生化需氧量的是()。

A.COD B.DO C.BOD D.TOD

45.下列符号中表示总需氧量的是()。

A.COD B.DO C.BOD D.TOD

46.下列符号中表示总有机碳的是()。

A.TOC B.DO C.BOD D.TOD

47.我国特有的优良饲养鱼种如草鱼要求水中的溶解氧(DO)保持在()。

A.5mg/L以上 B.4mg/L以上 C.3mg/L以上 D.2mg/L以上

48.我国特有的优良饲养鱼种如青鱼要求水中的溶解氧(DO)保持在()。

A.5mg/L以上 B.4mg/L以上 C.3mg/L以上 D.2mg/L以上

49.我国特有的优良饲养鱼种如鲢鱼要求水中的溶解氧(DO)保持在()。

A.5mg/L以上 B.4mg/L以上 C.3mg/L以上 D.2mg/L以上

50.我国特有的优良饲养鱼种如鳙鱼要求水中的溶解氧(DO)保持在()。

A.5mg/L以上 B.4mg/L以上 C.3mg/L以上 D.2mg/L以上

51.对水稻和小麦的毒害主要表现在根部的重金属是()。

A.Hg B.Cd C.Pb D.Cr

52.使小麦受危害后,叶色发黄、出现灼烧状枯斑的重金属是()。

A.Hg B.Cd C.Pb D.Cr

53.对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重金属是()。

A.As B.Cd C.Pb D.Cr

55.1968年初,轰动世界的“米糠油事件”是由()。

A.有机磷农药引起的 B.有机汞农药引起的

D.多氯联苯引起的 C.有机氯农药引起的

56.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由()。

A.有机磷农药引起的 B.有机汞农药引起的

D.多氯联苯引起的 C.有机氯农药引起的

57.对鱼类和水鸟可影响生长和繁殖,甚至中毒死亡,已有明显的事例的有机污染物是()。A.有机磷农药 B.有机汞农药 D.多氯联苯 C.有机氯化合物

58.在人体中蓄积于肾、肝、脑中,主要毒害神经系统的重金属是()。

A、镉

B、汞

C、铅

D、砷

59.日本发生的“骨疼病”公害就是()中毒引起的,

A.镉中毒引起的 B.汞中毒引起的 C.铅中毒引起的 D.砷中毒引起的

60.影响神经系统、骨骼和血液,可造成贫血、神经炎、肾炎等症状的重金属是()。A.镉 B.汞 C.铅 D.砷

61.引起我国台湾省发生所谓黑足病的重金属是()。

A.镉 B.汞 C.铅 D.砷

62.我国目前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率,只有约()

A.20%B.30% C.40% D.50%

63.我国目前工业污水的二级处理率,约为()

A.70%B.75% C.80% D.85%

64.水处理过程中用格栅装置是用来除去()。

A.除去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和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体

B.除去可能阻塞排水道或缠绕水泵叶轮的悬浮状纤维类杂物。

C.除去悬浮颗粒达到固液分离。

D.除去除去悬浮油并破坏乳化油。

65.污水的生物处理主要是()。

A.利用筛网和捞毛机去除纤维类杂物

B.利用辐流式沉淀池分离污泥

C.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以净化污水

D.利用气浮法处理饮用水的浊度、藻类和浮游生物

66.存在及其复杂的天气现象的大气层为()。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67.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

A.对流层聚集 B.平流层聚集 C.中间层聚集 D.散逸层聚集

68.发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69.能将地面发射的无线电波反回地面,对全球的无线通讯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热成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70.酸雨是指雨、雾、雪、露、霜等降水形式,其pH值低于( )。

A.8 B.7.9 C.5.6 D.6.5

71.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一般主要是( )。

A.自然因素 B.人为因素 C.环境因素 D.不平衡因素

72.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

A.碳氢化合物 B.氟化物 C.氢氧化钠 D.硫化物

73.下面碳氢化合物中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的是()。

A.碳氢化合物 B.3,4-苯并芘 C.苯乙酸 D.喹啉

74.对人的呼吸器官和眼结膜有强烈的刺激性物质是()。

A.氯化氢 B.碘化氢 C.氟化氢 D.溴化氢

75.控制全球变暖,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控制()。

A.二氧化碳的含量 B.一氧化碳的含量

C.二氧化氮的含量 D.一氧化氮的含量

76.通过质量力的作用达到除尘目的的除尘装置是()。

A、机械式除尘

B、过滤式除尘

C、湿式除尘

D、静电除尘

77.使含尘气体通过多孔滤料,把气体中的尘粒截留下来,使气体得到净化的方法是()。A.机械式除尘 B.过滤式除尘 C.湿式除尘 D.静电除尘

78.利用高压电场产生的库仑力的作用实现固体粒子或液体粒子与气流分离的方法是()。A.机械式除尘 B.过滤式除尘 C.湿式除尘 D.静电除尘

79.小麦对二氧化硫最敏感的部分是()

A.叶尖 B.麦芒 C.茎部 D.籽粒

80.对臭氧最为敏感的植物是()。

A.花生 B.烟草 C.苹果 D.番茄

81.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皮肤癌发病率将增加()。

A.1% B.2% C.3% D.4%

82.以下植物中对氟化物敏感的是()。

A.玉米 B.棉花 C.烟草 D.扁豆

83.以下植物中对氟化物敏感的是()。

A.苹果 B.棉花 C.烟草 D.扁豆

84.以下植物中对氟化物敏感的是()。

A.葡萄 B.棉花 C.烟草 D.扁豆

85.以下植物中对氟化物敏感的是()。

A.葡萄 B.棉花 C.烟草 D.扁豆

86.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属于()。

A.气体废弃物 B.液体废弃物 C.固体废弃物 D.农业废弃物

87.将固体废弃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称为()。

A.无害化 B.减量化 C.资源化 D.生态化

88.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容积称为()。

A.无害化 B.减量化 C.资源化 D.生态化

89.通过工艺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或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达到使固体废弃物重新利用称为()。

A.无害化 B.减量化 C.资源化 D.生态化

90.对点污染源(包括集中的工业区),布点用()。

A.同心圆布点法 B.扇形布点法 C.网格布点法 D.用成对布点法

91.当主导风向(监测期间)基本不变,监测布点用()。

A.同心圆布点法 B.扇形布点法 C.网格布点法 D.用成对布点法

92.面污染源,因污染分布均匀,下垫面较平坦,布点用()。

A.同心圆布点法 B.扇形布点法 C.网格布点法 D.用成对布点法

93.线污染源,如交通车辆污染,布点用()。

A.同心圆布点法 B.扇形布点法 C.网格布点法 D.用成对布点法

94.大气监测点要开阔,周围的自由空间应为()。

A.180° B.225° C.270° D.315°

95.大气监测采样器进气口距地面高度大约()。

A.2~3 m B.2~4 m C.3~4 m D.3~5 m

96.水样的保存时间不宜长,清洁水样可保留()。

A.12 h B.24 h C.48 h D.72 h

97.水样的保存时间不宜长,轻度污染的水样只保留()。

A.12 h B.24 h C.48 h D.72 h

98.水样的保存时间不宜长,严重污染的水样仅能保留()。

A.12 h B.24 h C.48 h D.72 h

99.根层采样深度,农作物土壤一般深()。

A.0~5 cm B.0~15 cm C.0~20 cm D.0~25 cm

100.根层采样深度,茶、果树采样深度为()。

A.40 cm B.50 cm C.60 cm D.70 cm

101.下面那个标准属于按用途分类()

A.水质标准 B.生物环境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 D.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二、名词解释

1.环境 2.农业环境 3.聚落环境 4.自然资源 5.循环经济

6.资源节约型社会 7.土地资源 8.荒漠化 9.土地沙化 10.水土流失11.生物资源 12.生物多样性 13.生态系统 14.食物链 15.能量金字塔

16.生态平衡 17.生态农业 18.综合防治技术 19.生物防治技术 20.农村能源

21.间接能源 22.直接能源 23.生物质 24.生物质成型燃料

25.生物质热化学转换技术 26.点污染源 27.水体污染 28.面污染源

29.水质指标 30.溶解氧 31.生化需氧量 32.化学需氧量 33.重金属迁移 34.水的物理处理法 35.沉淀法 36.水的化学处理法 37.氧化塘

38.颗粒物 39.光化学烟雾 40.酸雨 41.温室效应 42.温室气体

43.除尘 44.土壤环境背景值 45.环境容量 46.土壤环境容量

47.生物迁移 48.固体废物(简称废物) 49.无害化 50.减量化

51.资源化 52.生污泥 53.环境监测 54.农业环境监测 55.综合采样 56.环境标准 57.环境质量标准 58.污染物排放标准 59.环境基础标准60.方法标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选择下列适合的内容,填在相应的下划线上。)

1.自然资源的分类是资源()、()和资源()的重要依据。

2.次生性自然资源分为()和()两类。

3.自然资源按开发利用可分为()、()、()等。

4.农业资源包括()、()、()、()等。

5.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6.循环经济德三大原则是“()、()、()”。

7.我国水资源所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看有三:()、()和()。

8.生态系统包括()、()、()和()四种主要组成成分。

9.生态系统具有三大功能:()、()和()。

10.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和()。

1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大致可以分为()、()、()和()。12.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主要有()、()和()。

13.1983年国务院正式确定农村地区能源建设的方针是:(),(),(),(),简称“十六字方针”,以及“()”的能源建设方针。

14.农村能源可分()和()两类。

15.沼气是有机物的()发酵产物,是一种混合的可燃性气体。

16.沼气发酵是个厌氧生物化学过程,包括()、()和()三个阶段。17.根据沼气池(消化器)的水力滞留期(HRT)、固体滞留期(SRT)和微生物滞留期(MRT)的不同,沼气池可分为()、()、()三大类。

18.我国多采用以下四类厌氧消化工艺:()、()、()和()。19.薪炭林有()、()、()、()、()等五种类型。20.水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它可以通过()和不断的()。

21.地球表面约有()被海水覆盖,而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

22.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可分为天()和()。

23.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种类可分为()污染源、()污染源、()污染源。

24.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按污染源分布和排放特征可分为()、()和()污染源。

25.生物膜法主要有()和()。

26.污水的处理技术根据所采取的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分为()、()、()和()。

27.污水的氧化还原法主要有()、()、()、()等。

28.()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以净化污水。()法由于具有净化效率很高等优点,所以目前应用最广。

29.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称为()。

30.()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31.()中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天气现象,如雨、雪、霜、雹、云、雾等。

32.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在()聚集,大气污染主要也是在这一层发生。

33.按污染源存在形式分为()和()。

34.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分为()、()和()。

35.按污染物排放空间分为()和()。

36.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为()、()和()。

37.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主要是()和()。

38.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和()。

39.对植物生长危害较大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和()。

40.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三种。

41.固体废弃物分类方法很多,按组成可分为()和()。

42.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可分为()、()、()、()和()。43.固体废弃物按其危害状可分为()和()。

44.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采用()、(),()。

45.影响堆肥的因素很多,主要归纳起来有();();();();();()几方面。

46.卫生填埋应是不产生()的垃圾最终处理方法。

47.卫生填埋主要有()、()、()三种填埋方法。

48.(),主要是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治理效果进行监测。

49.农业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一样,按管理目的分为()、()和()三种。50.决定布点质量的三要素为()、()和()。

51.水样的采集法,()法、()法、()法三种

52.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的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凡饮用水源、湖、库,每月采样()次,每年()次。

53.按国家环境保护局公布的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规定,江河在丰、平、枯三水期采样,每期采()次,每年()次。

54.畜、禽饮水分丰、平、枯三水期采样,每期只采()次,全年共采()次。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目前我国农业环境的主要问题。

2.简述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

3.简述改变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现状的重要方法。

4.自然资源普遍性特点有哪些?

5.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6.我国自然资源有哪些特点?

7.简述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8.发展循环经济我国政府拟将采取的策略与措施有哪些?

9.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有哪些?

10.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是什么?

11.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12.生态农业的特点有哪些?

13.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14.简述生态农业建设的内容。

15.生态农业系统的类型和模式有哪几种?

16.生态农业有哪几种实用技术?

17.简述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表现。

18.简述我国农村能源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9.简述大气中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

20.简述大气中氮氧化物对植物的危害。

21.简述大气中氟化物对植物的危害。

22.简述光化学烟雾中臭氧对植物的危害。

23.简述土壤环境的基本特点。

24.试述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25.简述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6.简述土壤生态系统结构。

27.简述铬对土壤污染的危害。

28.简述铅对土壤的危害。

29.简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径及我国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政策。

五、论述题(15分)。

1.沼气发酵有哪些工艺条件?

2.试述如何控制化肥对土壤的污染的控制。

3.试述农药污染的控制措施。

4.试述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

5.试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调控。

6.试述绿色食品种植业的关键技术。

7.试述绿色食品养殖业关键技术。

8.试述绿色食品加工业关键技术。

农村环境保护综合练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C 5.C 6.D 7.C 8.C 9.C 10.A

11.C 12.B 13.D 14.B 15.C 16.B 17.D 18.A 19.B 20.C 21.D 22.B 23.C 24.D 25.A 26.A 27.A 28.A 29.A 30.B 31.A 32.B 33.C 34.C 35.B 36.A 37.B 38.B 39.C 40.B 41.B 42.A 43.B 44.C 45.D 46.A 47.A 48.A 49.A 50.A 51.A 52.B 53.A 55.D 56.B 57.C 58.B 59.A 60.C 61.D 62.B 63.B 64.A 65.C 66.A 67.A 68.A 69.A 70.C 71.B 72.A 73.B 74.C 75.A 76.A 77.B 78.D 79.B 80.B 81.C 82.A 83.A 84.A 85.A 86.C 87.A 88.B 89.C 90.A 91.B 92.C 93.D 94.D 95.D 96.D 97.C 98.A 99.C 100.C 101.C 二、名词解释

1.环境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活居住区。

2.农业环境农业生物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土地、光、热、以及农业生产者劳动与生活环境,包括广大农村、农区、牧区、林区等。

3.聚落环境是人类聚居和活动场所的周围环境。它是与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关系最密切、最直接

的环境。

4.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件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的

总和

5.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流动方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为核心,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6.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和更低环境污染,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7.土地资源这个系统包含耕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等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地,和尚

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8.荒漠化是指干旱区、半干旱区及某些湿润地区生态系统的贫瘠化,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干旱共

同影响的结果。

9.土地沙化是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土地呈现出沙质或砾质为主的土

地退化,沙化土地是地表呈现出以沙物质为主的土地。

10.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并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11.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和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

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12.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1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4.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是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的,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15.能量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流由低到高划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金字塔。

16.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17.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是一条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18.综合防治技术所谓综合防治技术,就是根据病、虫、草危害作物的情况,综合地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技术防除病、虫、草害。

19.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对有害生物进行调节、控制乃至消灭。

20.农村能源是指农村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农村居民所消费的能源。

21.间接能源一般指农用化学物资所包含的能,如化肥、农药、农用塑料制品等。

22.直接能源包含农业生产用能和农村人口生活用能。

23.生物质所谓生物质,是指在有机物中,除石化燃料外的所有动植物物质。

24.生物质成型燃料是把生物质原料切成一定粒度,在加压下制成棒状、粒状、块状等各种成型燃料。

25.生物质热化学转换技术是利用机械装置将固体生物质转换成可燃气体、焦油、木炭等品位较高的能源产品技术。

26.点污染源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一般都集中从排污口排入水体。27.水体污染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或未经很好地处理进入水体,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导致水体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28.面污染源是相对点污染源而言,主要指农田灌溉形成的径流和地面水径流。

29.水质指标是用于表示水中杂质的成分、种类和数量。

30.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是溶于水中的自由状态氧分子的量它是支配水生生物生存和有机污染物分解类型及水体自净作用强弱的重要因素,因此是水体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31.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有机污染物的含量BOD愈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污染物愈多。

32.化学需氧量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要的氧量。

33.重金属迁移是指重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和存在形态的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富集与分散现象。

34.水的物理处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即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35.沉淀法它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淀性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36.水的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作用以除去水中的污染物。这时常加入化学药剂,或使不同种类的污水混合,促使污染物混凝、沉淀、氧化还原和络合等。

37.氧化塘是利用天然池塘或人工修造的浅水池塘的污水处理法。

38.颗粒物是除气体之外的包含于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物质。

39.光化学烟雾汽车、工厂等排入大气中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浅蓝色的混合物(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污染烟雾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40.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41.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某些微量气体组分能使太阳的短波辐射透过,加热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所放出的热辐射,却被这些组分吸收,使大气增温,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42.温室气体能使地球大气增温的微量气体组分,称为温室气体。

43.除尘从废气中将颗粒物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回收的过程称为除尘。

44.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45.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46.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47.生物迁移是指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有效态重金属,并在植物体积累起来的过程。

48.固体废物(简称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存在的物质,或者是提取目的组分废弃之不同的剩余物质。49.无害化是指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

50.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另外一方面是采用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51.资源化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或者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达到使固体废物重新利用的目的。

52.生污泥从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叫生污泥,含有挥发性的物质、病原菌、寄生虫、重金属以及某些难分解的有机毒物。

53.环境监测就是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监测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并用它解释环境现象,为环境管理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的全部过程。

54.农业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借用环境监测的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生产环境的质量现状及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监测活动。

55.综合采样是指一个采样单元的多点位样品的混合水样。在农业环境监测申,综合采样法可用于多污水源汇入同一灌区的污水负荷监测。

56.环境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依照环境基准、环境保护法律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排放源的污染物的限量阀值和配套措施所作的技术规定。

57.环境质量标准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依据,是环境保护的政策目标,也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础

58.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保护环境,实现环境质量目标,对排入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一是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二是控制排放总量。

59.环境基础标准在环境标准化活动中,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代号、指南、程序、规范等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制定一切环境标准的基础。

60.方法标准在环境保护工作中,以试验、分析测试、抽样与统计运算为对象所制定的方法标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选择下列适合的内容,填在相应的下划线上。)

1.开发管理保护

2.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

3.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工业资源

4.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

5.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6.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7.洪水泛滥水资源短缺水污染

8.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9.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10.水循环气体循环沉积型循环

11.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营养信息

12.物种改变环境因素改变信息系统的破坏

13.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开发与节约并举

14.间接能源直接能源

15.厌氧

16.水解发酵产酸产甲烷

17.常规型污泥滞留型附着膜型

18.塞流式消化器升流式固体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污泥床滤器

19.短轮伐期平茬采薪经营型材薪经营型薪材经济经营型薪草经营型头木育薪经营型

20.复原更新循环利用

21. 70% 3%

22.天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

23.物理性(如热和放射性物质)化学性(无机物和有机物)生物性(如细菌、病毒)24.点污染面污染扩散

25.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

26.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又称生物化学法)

27.空气氧化法氧化处理臭氧氧化还原法

28.生物处理活性污泥

20.干洁空气(干燥清洁空气)

30.对流层

31.对流层

32.对流层

33.固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

34.点源线源面源

35.高架源地面源

36.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37.气象因素地理因素

38.风大气湍流温度层结大气稳定度

39.二氧化硫氟化物光化学烟雾

40.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

41.有机废物无机废物

42.工业废物矿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放谢性废物

43.有害废物一般废弃物

44.无害化为先导资源化为目的进行减量化

45.有机质含量水分温度碳氮比 C/ P pH

46.二次污染

47.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作业法

48.农业生态监测

49.常规监测科研性监测特种目的监测

50.区域点数点位

51.分瞬时采样混合采样综合采样

52.12

53.2 6

54.一三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目前我国农业环境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污水灌溉;土壤退化;农药污染;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社区—庭院垃圾;大量施用化肥造成蔬菜硝酸盐积累;乡镇企业污染;地膜对土壤的危害;非农业占地。

2.简述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

要想进行理想的农业生产,获得具有优质同时保证产量的农业生产产品,就必须创造优质的农业生产环境。

3.简述改变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现状的重要方法。

要改变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现状,减少化肥施用量是重要的方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以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可以生产生物有机肥和有机复合肥。它可作为基肥和追肥施用,从而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并培肥土壤。

4.自然资源普遍性特点有哪些?

(1)自然资源的系统性,(2)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3)资源的变动性,(4)资源的多用性,(5)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

5.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和分布不均的,第二,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有限,第三,资源可更新速率是有限的,第四,资源功能是有限的。6.我国自然资源有哪些特点?

(1)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堪称资源大国;(2)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相对紧缺;(3)资源质量相差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4)水、土资源与人口组合错位;(5)能源南北差异悬殊。

7.简述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传统模式;第二种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

8.发展循环经济我国政府拟将采取的策略与措施有哪些?

转变观念、搞好规划、调整结构、健全法制、完善政策、依靠科技、示范推广、强化管理和宣传教育。9.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有哪些?

(1)土地辽阔、类型多样;(2)山地多、平地少;(3)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4)宜林地较多、亦农地较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5)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6)耕地质量较差。

10.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是什么?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工作。

11.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1)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功能。(2)具有自动调节能力。(3)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系统。

12.生态农业的特点有哪些?

多样性、综合性、生产效率高、稳定性、持续性、生态性(低耗、高效、少污)。

13.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1)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2)生物之间链索式的相互制约原理,(3)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协调性原理,(5)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理。14.简述生态农业建设的内容。

(1)推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3)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4)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5)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5.生态农业系统的类型和模式有哪几种?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3)生物相克避害的生态农业系统,(4)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5)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

16.生态农业有哪几种实用技术?

(1)生态工程技术;(2)能源开发技术;(3)小流域综合管理技术;(4)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5)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6)农业生产资料的生态化改造技术。

17.简述我国的农业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在:一是因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而导致的大面积生态破坏问题,如砍伐森林、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二是工农业废弃物和农业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城市垃圾和城市污水的污染,规模化禽畜养殖场废水污染,农药、化肥、地膜和农业径流污染等。

18.简述我国农村能源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特点:需求量大而分散;经济发展,改变了传统能源结构;农村能源建设成绩显著。

问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结构性污染互为因果;能源利用效率低;资金不足。

19.简述大气中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危害。

受二氧化硫伤害的植物,初期主要在叶脉间出现白色伤斑,轻者只在叶背气孔附近,重者则从叶背到叶面均出现伤斑,这是二氧化硫危害的主要特征,后期叶脉也褪成白色,叶片脱水,逐渐枯萎。20.简述大气中氮氧化物对植物的危害。

氮氧化物对植物的毒性较其它大气污染物要弱,一般不会产生急性伤害,而慢性伤害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危害症状表现为在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水渍斑,逐渐坏死,而后干燥变成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斑点,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

21.简述大气中氟化物对植物的危害。

它们对植物的危害症状表现为从气孔或水孔进入植物体内,但不损害气孔附近的细胞,而是顺着导管向叶片尖端和边缘部分移动,在那里积累到足够的浓度,并与叶片内钙质反应。生成难溶性氟化钙沉淀于局部,从而干扰酶的催化活性,阻碍代谢机制,破坏叶绿素和原生质,使得遭受破坏的叶肉因失水干燥变成褐色。当植物在叶尖、叶缘出现症状时,受害几小时便出现萎缩现象,同时绿色消退,变成黄褐色,二、三天后变成深褐色。

22.简述光化学烟雾对植物的危害。

臭氧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从叶背气孔侵入,通过周边细胞、海绵细胞间隙,到达栅栏组织,使其首先受害,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形成透过叶片的密集的红棕色、紫色、褐色或黄褐色的细小坏死斑点。同时,植物组织机能衰退,生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到抑制,并发生早期落叶、落果现象。

23.简述土壤环境的基本特点。

(1)土壤环境的物理学特性及其对污染物迁移的影响;(2)土壤环境中的胶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3)土壤环境中的络合-螯合平衡体系;(4)土壤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平衡体系;(5)土壤的酸碱平衡体系;(6)土壤环境中的生物体系。

24.试述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1)从价格和经营体制上优化和改善对废塑料制品的回收与管理,并建立生产粒状再生塑料的加工厂,有利于废塑料的循环利用。

(2)研制可控光解和热分解(50-60℃)等农膜新品种,以代替现用高压农膜,减轻农田残留负担。(3)尽量使用分子最小,生物毒性低相对易降解的塑料增塑剂,并加强其生化降解性能和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

25.简述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土壤生态系统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一样,主要成分为:生命有机体部分,即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等;非生命无机环境部分,即太阳光、能、大气、母质、地表形态及土壤矿物质、水分和空气等。26.简述土壤生态系统结构。

达到稳定的土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1分)即土壤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一般由以下三个主要层次构成:

(1)地上生物群体层,(2)土被生物群落层,(3)土被底层与风化壳生物群体层。

27.简述铬对土壤污染的危害。

受铬污染的土壤,是通过植被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的。土壤铬污染后,Cr(Ⅵ)的毒性在低浓度时就非常高。水稻各部分组织器官对铬的残留积累量有很大差异,其顺序是根铬>茎叶铬>糙米中铬。

28.简述铅对土壤的危害。

由于铅在土壤中固定为难溶性铅的能力较强,因此,通过食物链而引起人体铅中毒的现象极少。铅污染土壤后,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呼吸强度有一定的影响。铅对幼苗生长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铅抑制了幼苗对营养吸收和使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受阻。

29.简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控制途径及我国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政策。

控制途径:(1)完善和改造生产工艺,(2)发展物质循环工艺,(3)进行综合利用,(4)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技术政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五、论述题(15分)。

1.沼气发酵有哪些工艺条件?

1.厌氧环境产气阶段沼气池内氧化还原电位在-330mV以下。

2.温度常温发酵温度不能低于8℃,最好保持在10℃以上。

3.营养平衡碳氮比为C∶N=l5~30∶1,投少量微量营养元素,保持pH值接近中性,池内氨含量在0.01%~0.1%,如果氨浓度大于0.3%,会引起发酵菌中毒。

4.搅拌常温沼气池必须随时搅拌 (中、高温池通热气时自动搅拌),以使沼气池温度、有机物浓度均匀,并及时排除废气,以利产气。

5.干物质浓度按发酵温度有不同要求。常温发酵的干物质浓度:冬季10~12%;夏季6%左右;中温发酵5~15%。

6.接种物有机物质厌氧分解产生甲烷的过程,一般由五种微生物菌群参加:有机物分解菌、发酵菌、产氢菌、产乙酸菌、产甲烷菌等。

7.适当的酸碱度 pH值在6.5~7.5之间(可用pH试纸测定),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沼气发酵的顺利进行。如偏酸,可加入适量的石灰或草木灰调节;如偏碱,则加入鲜草、树叶和水调节。

8.水料比发酵液的含水量以90~94%较适宜,干有机物质占6~10%,夏天可以稀一些,冬天可以浓一些。

2.试述如何控制化肥对土壤的污染的控制。

(1)调整化学肥料结构肥料结构不平衡,是影响肥效当季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平衡施肥需在测土的基础上按作物需要配方,再按作物吸收的特点施肥,并不是仅靠化肥的配置结构所能奏效的。因此,它需要社会有良好的技术服务,并与使用者的良好科技素质相结合才行。

(3)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施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同时还能补充土壤的钾、磷和优质氮源,如植物可直接利用的氨基酸。

(4)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施肥技术不当,表现在轻视底肥,重视追肥,撒施和追肥期不当,是形成化肥损失、肥效降低的重要原因。采用深施技术是避免化肥损失的关键。

(5)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灌溉技术的优劣与化肥流失关系很大。中国的灌溉技术以传统的地面漫灌为主,并在向管道灌溉、滴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过渡,其中水的利用率与化肥的流失率很相关。地面漫灌引起土壤化肥流失的量是惊人的。

(6)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肥源,减少化肥使用量。

3.试述农药污染的控制措施。

(1)利用综合害虫防治系统以减少农药的施入量综合防治是应用生态学为基础的害虫治理方法中的一种较新的方式,是一种把所有可利用的方法综合到一项统一的规划中的害虫治理方法。

(2)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首先要对症下药,农药的使用品种和剂量因防治对象不同应所所不同。(3)制定农产品中的允许残留量标准制定农药的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并根据人们取食习惯,制订出各种作物与食品中的农药最大残留允许量。

(4)采用合理耕作制度,消除农药污染农作物种类不同则对各种农药的吸收率也不同。

(5)发展开发新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农药新品种的主要发展方向。

4.试述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

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生产那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等。

(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绿色食品最终产品必须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依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检测合格。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是依据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的,通常高于或等同于同行业标准,有些还增加了检测项目。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产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还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和标签标准。

5.试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调控。

(1)土壤培肥与作物平衡施肥,即根据作物需要和土壤性状,合理配施有机、无机肥料。

(2)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即将工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实现能量和物质的高效综合利用。

(3)食用菌生产与秸秆综合利用,以食用菌为纽带,实现秸秆的增值利用。

(4)污水净化和农业综合利用,利用农业措施(如土壤),既处理净化了污水,又将其中的养分加以回收利用。

(5)小流域综合治理。

(6)旱作农业技术等。

6.试述绿色食品种植业的关键技术。

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涉及的过程和操作主要包括:种苗选择,外源物质处理(浸种、包衣剂、生长素等),肥料使用,病虫害控制等。与这些操作有关的材料来源、性质、数量是栽培技术规范的重点。

(1)种苗选择绿色食品生产栽培的种子和种苗 (包括球茎类、鳞茎类、植物材料、无性繁殖材料等)必须是无毒且来自绿色食品生产系统。

(2)外源物质处理严禁或限制使用对生物或环境有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处理种子,促进植物生长。(3)提倡在农业系统内实行轮作、间作、套种和立体种植和其他轮作套种模式是提高光热水等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作物养分和病虫害危害的有效种植模式。

7.试述绿色食品养殖业关键技术。

(1)应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畜禽作为品种和作物生产一样,在繁殖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品种遗传基质的损失,保持遗传基质的多样性。

(2)根据牲畜的生活习性和需求进行圈养和放养给动物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清洁的水源。

(3)关于动物的繁殖方式同样是基干动物权利的考虑,有机农业规定不允许用人工授精方法繁殖后代,严禁使用基因工程方法育种。禁止给牲畜预防接种(包括为了促使抗体物质的产生而采取的接种措施)。需要治疗的牲畜应与畜群隔离。不干涉畜禽的繁殖行为,不允许有割畜禽的尾巴、拔牙、去喙、烧翅膀等损害动物的行为。

(4)畜禽饲料应该是无污染方式下生产的饲料有机农业标准对常规生产的饲料占总饲料量的比例、喂养时间等都有较详细的规定。

(5)饲料添加剂是为了满足饲养动物的需要向饲料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有关有机农业方式中限制和禁止使用的物品可以参考欧盟的有关标准。

(6)养殖业中的疾病防治和药物使用是绿色食品畜产品生产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

8.试述绿色食品加工业关键技术。)

(1)加工原料应来自绿色食品生产系统,这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在有机农业的有关规定中,要求在最终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95%。而且所有的普通成分在出售时必须在产品包装上清楚地加以说明。

(2)应保持食品加工外部设施(库房、废物堆放场、老设备存放场、地面景观和停车场等)和内部设施(加工、包装和库房等)的环境清洁。

(3)建议采取生态和物理措施灭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加工绿色食品的周围地区禁用汽化杀虫剂、有机磷、氯代烃类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4)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营养价值以及为保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

(5)所有包装材料必须不受杀菌剂、防腐剂、熏蒸剂、杀虫剂等污染物的污染,而且应简便、实用,提倡使用可以回收和再利用的包装材料。产品或外包装上的印刷油墨以及商标粘着剂都应是无毒的。

环保常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终审稿)

环保常识基础知识试题 及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环保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 A地球日B节水日C爱鸟日D世界环境日 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C)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 A盐酸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氯氟烃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B),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B紫外线C可见光D热量 4.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C)分贝。 A60B90C120D140 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C,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A).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B)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铅 B甲基汞 C黄曲霉素 D农药DDT 7.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当污染指数在(C)之间时,空气质量为3级,属轻度污染。 A50以下 B50-100 C101-200 D201-300 8.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D)的系列标准。 A健康标准B食品工业C药品生产D环境管理 9.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A)、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 B黄河 C汾河 D大运河 10.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B)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A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B可持续发展C生态保护D防治污染

新《环保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A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A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5、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 B 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市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国务院 6、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 B 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A、环境污染 B、司法 C、物证 7、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 C 编制。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 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 8、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 A 为目标。 A、改善环境质量 B、控制污染物总量 C、整治环境污染 9、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 A 并重的原则。 A、生态保护 B、节约资源 C、废物利用 10、新修订的《环保法》共 B 章 B 条。 A、六 68 B、七 70 C、八 69 11、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A A、拆除或者闲置 B停用或者损坏 C、变更或者闲置 12、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 A 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

农村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审批稿

农村环境保护试题及答 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农村环境保护》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地球表面水域很大,海域占地球表面的( )。 A。65% B.71% C.69% D.79% 2.下面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农田 B.果园 C.草原 D.城市 3.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乙醇 B.煤 C.石油 D.水能 4.太阳光伏发电是用太阳电池进行发电的一项新技术,转化效率可达( A.10% B.20% C.30% D.40% 5.对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重金属是( )。 A.As B.Cd C.Pb D.Cr 6.日本发生的“骨疼病”公害是(。)。 A.镉中毒引起的 B.汞中毒引起的 C.铅中毒引起的 D.砷中毒引起的7.发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8.对臭氧最为敏感的植物是( )。 A.花生 B。烟草 C.苹果 D.番茄 9.对点污染源(包括集中的工业区),布点用( )。 A.同心圆布点法 B.扇形布点法 C.网格布点法 D.成对布点法 10.水样的保存时间不宜长,清洁水样可保留( )。 A.12h B.24h C.48h D.72h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1.资源节约型社会 12.生物防治技术 13.氧化塘 14.除尘 15.环境监测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选择下列适合的内容,填在相应的下划线上) (管理因地制宜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破坏间接能源物理信息 大气稳定度复原更新资源化为目的对流层工业废物空气氧化法 特种目的监测瞬时采样固定污染源) 16。自然资源的分类是资源开发、________和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 17.农业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________ 、生物资源等。 18.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 19.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主要有物种改变、环境因素改变和 ________。 20.1983年国务院正式确定农村地区能源建设的方针是:________ ,多能互补, 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简称“十六字方针”,以及“开发与节约并举”的能源建设方针。 21.农村能源可分________和直接能源两类。 22.水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它可以通过________和不断的循环利用。

环保综合知识试题题库

环保综合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50个)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颁发单位是(B) A、发改委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环保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A)重新修订的,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A、2015年8月29日 B、2015年8月15日 C、2015年4月20日 D、2015年8月30日 3、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D ) A、地球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 4、工业三废是指(C)。 A、废水、废料、废渣 B、废水、废气、废料 C、废水、废气、废渣 5、公司的污水分为(C ) A、生产污水 B、生活污水 C、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 6、公司锅炉烟气氨法脱硫的副产品是(B ) A、SO2 B、(NH4)2SO4 C、NH3 D、(NH4)X H2-X SO3 7、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阈,其声级为( C )分贝。 A、60 B、90 C、120 D、140 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检验监督总局于2012年2月29日发布,自(B)起施行。 A、2016年7月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2年12月1日 9、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 D ),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系统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标准 10、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B)

A、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B、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 C、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D、“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11、201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B) A、向污染宣战 B、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C、践行绿色生活 D、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实施时间是:(C) A、1989年12月26日 B、2002年12月28日 C、2003年9月1日 D、1984年11月1日 13、《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已经2015年12月29环境保护部以文号环发[2015]175号发布,自( A )起施行。 A、2016年1月1日 B、2016年5月1日 C、2016年6月1日 D、2016年7月1日 14、(A )负责公司及公司下属企业安全、环保消防工作的指导、落实、监督、协调,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A、安环部 B、企管部 C、人力资源部 D、供应部 15、环境污染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还具有(A )作用。 A、遗传 B、传染 C、破坏 16、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是(C )制订的《田律》。这份禁令规定,不但保护森林植物,鸟兽鱼鳖,而且还保护水道不得堵塞。 A、唐朝 B、明朝 C、秦朝 17、公司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污水能力为(B ) A、15480m3/d B、15840m3/d C、660 m3/d。 18、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 A )优先的原则实施。 A、减量化 B、再生化 C、资源化 D、再利用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决胜高考之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信蔡哥考本科 重金属污染: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1.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 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大气污染物酸雨: 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 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3、污染源: 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②使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损坏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原因是燃烧高硫煤),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标准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C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ABC) A、技术; B、设备; C、材料和产品; D、工艺;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 和负责。(BC )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AB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AC )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地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C、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2018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2018年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 2.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_a__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抚顺 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__d_》。 A北京宣言 B二十一世纪议程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 __c_,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系统 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__c_。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节水日 D爱鸟日 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b_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 D盐酸 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_a__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 B地震 C水灾 D火灾 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_c___》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 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_d__,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_c__,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精彩试题

《环境监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环境监测 2.空白试验 3.细菌总数 4.指示生物 5.噪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 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 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 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____; 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 ___ ;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

A、COD B、挥发酚 C、六价铬 D、pH 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 A、工厂总排污口 B、车间排污口 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取样方便的地方 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 A、20Hz<f<20000Hz B、f<200Hz 或f>20000Hz C、f<200Hz 或f>2000Hz D、20Hz<f<2000Hz 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 A、了解气象因素 B、换算标况体积 C、判断污染水平 D、以上都对 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a容器。 A、聚乙烯瓶 B、普通玻璃瓶 C、棕色玻璃瓶 D、不锈钢瓶 6.大气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是(c) A.不大于45o B.45o C.不大于30o D. 30o 7.底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必须用适当的方法除去,下列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哪一种(d) A.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 B.离心分离 C.真空冷冻干燥 D.高温烘干 8.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c)铬具有强烈的毒性。 A.二价 B.三价 C.六价 D.零价 9 .释水的BOD5不应超过(c)mg/L. A.1 B.2 C.0.2 D.0.5 10.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时,不必加定量校正因子的方法是( d)。

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复习总结

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举例2.过程的不可逆性:举例3.规模的全球性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 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湖泊沼泽化本身是一种自然现象,进程缓慢。人类活动(水体富营养化与围湖造田)加快了这一进程。 海洋石油污染 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海上油轮泄漏污染物:石油。 危害。直接危害: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间接危害: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造成大气污染。 ▲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一、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1)宏观性控制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2)技术性控制对策。如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促进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3)管理性控制对策,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环境的构成要素为标准进行分类,环境可分为:() A.农业环境、工业环境、生活环境等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 C.城市环境、区域环境、流域环境等 D.人工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 2.直接体现预防为主原则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是:() A.排污收费制度 B.限期治理制度 C.“三同时”制度 D.环境事故报告制度 3.根据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制:()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保护方案 D.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4.破坏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危险责任原则 5.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主要针对的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自然界中的灾害性事故 D.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损害

6.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制度。 A.征收水资源费 B.取水许可证 C.节约用水 D.合理开发利用 7.排污费的()部分可适当用于补助环境保护部门监测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等业务支出。 A.20% B.80% C.50% D.40% 8.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连续处罚。 A.季度 B.月 C.日 D.年 9.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环境监察 B.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检查 D.安全验收评价 10.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自给自足 B.节约低碳 C.奢华 D.铺张 11.《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规定,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和有关部门报告。 A.地方政府 B.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 A. 其他领空 B. 其他岛屿 C. 其他海域 D. 其他大陆架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2.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 A. 教育网络 B. 科学知识 C. 行政法规 D. 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3.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 A. 大气质量 B. 水环境质量标准 C. 污染物处理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4.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管理。 A. 建立监测机构 B. 组织监测网络 C. 建立管理机构 D. 制定监测程序和标准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5. 建设项目的(),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规 定防治措施,报各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A. 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 B. 环境质量报告书 C. 环境影响报告书 D. 污染防治报告书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6. 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 A. 限期治理 B. 限期拆除 C. 停产治理 D. 上报处罚 正确答案: A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7.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的目标和任务。 A. 制定大气防污染及治理 B. 确定江河流域的环境保护 C. 制定交通改善 D. 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8.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使用。 A. 关键工程 B. 主体工程 C. 被警告 D. 防污工程 正确答案: B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9. 排放污染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企业、事业单位,依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 A. 被罚款 B. 被通报批评 C. 被警告 D. 负责治理 正确答案: D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10. 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 A. 开除公职 B. 进行重罚 C.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 依法行政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 C 本试题为2.1 章节试题

环境保护知识测试题(有答案)

镇中心小学环境保护知识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33分) 1、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2、干洁的空气的主要成分为78.09%的( ),20.94%的( ),0.93%的( )。 3、引起土地沙化的重要因素一是土壤里的( )流失;二是土地下面的( )减少。 4、噪声是由( )产生的。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 )之间。 5、环境噪声可分为( )、工业噪声、社会噪声和( )。 二、选择。(15分) 1、生命的保护伞是( ) A.大气 B.水 C.森林 D.动物 2、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白天噪声不得超过( )分贝 A.60 B.50 C.55 3、治理污染的原则是( ) A.你污染我治理 B.谁污染谁治理 C.你污染社会治理 4、受到污染后受害最严重的是( ) A、妇女 B、婴幼儿 C、青壮年 5、水利学家说森林是( ),土壤学家说森林是( ),生态学家说森林是( ) A.人类的摇篮 B.地球的肺 C.天然的储水器 D.绿色的金库 E.土壤的保育员 F.太阳能的储存器 三、判断。(30分) 1、塑料袋、一次性餐具使用方便,我们要大力提倡、推广使用。( ) 2、麻雀要吃粮食,所以我们要消灭。( ) 3、噪声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影响人们的睡眠和休息。 ( ) 4、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两项基本国策。( ) 5、水稻收割后,稻杆没用,可以就地烧掉。( ) 6、垃圾是一种资源,值得开发利用。( ) 7、据科学家的计算,一个50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供一个人的呼吸。 ( ) 8、环境教育应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 9、所谓“绿色食品”就是颜色、包装盒都是绿色的食品。( ) 10、植树造林能提高温度,降低湿度。 ( ) 四、问答题。(22分) 谈谈你的周围有哪些污染环境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你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

环境保护知识点整理

《环境保护》知识点整理 【考纲要求1】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的概念与分类:P 2~3 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的空间,包括_______环境(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 环境和地质环境等)和________环境(如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旅游环境等) 2.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P 7~9及图1—1—16 环境与人类的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要_______ ______________,并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和________,另一方面,人类新陈代谢和生产、生活消费活动的_______________要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具有一定的_________ ___。 ★3.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10~12、P17~22 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发达国家和城市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 ★4.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P14~16及图1—2—13、图1—2—16、图1—2—17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即伴随着________问题、_______问题和_________问题而出现,其本质是______________问题,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走______________ __之路。) 结合图1—1—16和图1—2—13,回答: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考纲要求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 ★5.土地资源问题:P32 我国土地现状:①_____多,_____少;②______和______区域大;③______面积有限, 而且分布______;④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我国土地资源危机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土地污染以及土壤 _______________等。 拓展: 1、我国西北草场退化、荒漠化的原因?解决措施? 原因: 环境问 题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1972年6月5 日,联合国在瑞典 ______________ 召开了有113个国家 参加的人类首次环境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 禾廿_________________ ,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 ____________ 是水华”现象的主要原因。 3、烧烤烟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 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4、循环经济的特征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 5、湿地日为每年的 __________ 。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门基本法律,

并于 佃89年月_______ 日开始实施。 7、佃72年联合国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口号是______________ 。 8、天生的“捕鼠能手”的鸟和享有“森林医生”美称的鸟是___ 和啄木 鸟。 9、造成土地资源的丧失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 _________ 、 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漠扩大。 10、环境污染主要包括 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噪声污染等。

11、特有的珍稀植物有银杉、金钱松、珙桐等,其中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 12、导致“水俉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 。 13、《世界地球日》起源于_________ 。 14、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 15、资源按是否能够再生,可划分为可和资源。 16、________ 的破坏将导致人群皮肤癌和白内障发病率的增加。 17、我公司锅炉烟气排放须达《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03第三时段要求,其中二氧化硫浓度为_______ ,—氮氧化物 450mg/m,烟尘50 mg/m。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横线中填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码) 18、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 称为 ______ ,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B环境认证C环境质量D环境系统 19、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__________ 》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 球

农村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

《农村环境保护》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地球表面水域很大,海域占地球表面的( )。 A。65%B.71%C.69%D.79% 2.下面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 A.农田B.果园C.草原D.城市 3.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乙醇B.煤C.石油D.水能 4.太阳光伏发电是用太阳电池进行发电的一项新技术,转化效率可达( A.10%B.20%C.30%D.40% 5.对农作物的营养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重金属是( )。 A.As B.Cd C.Pb D.Cr 6.日本发生的“骨疼病”公害是(。)。 A.镉中毒引起的B.汞中毒引起的C.铅中毒引起的D.砷中毒引起的7.发生大气污染的主要是( )。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 8.对臭氧最为敏感的植物是( )。 A.花生B。烟草C.苹果D.番茄 9.对点污染源(包括集中的工业区),布点用( )。 A.同心圆布点法B.扇形布点法C.网格布点法D.成对布点法 10.水样的保存时间不宜长,清洁水样可保留( )。 A.12h B.24h C.48h D.72h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1.资源节约型社会 12.生物防治技术 13.氧化塘 14.除尘 15.环境监测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选择下列适合的内容,填在相应的下划线上) (管理因地制宜气候资源信息系统的破坏间接能源物理信息 大气稳定度复原更新资源化为目的对流层工业废物空气氧化法 特种目的监测瞬时采样固定污染源) 16。自然资源的分类是资源开发、________和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 17.农业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________ 、生物资源等。 18.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19.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主要有物种改变、环境因素改变和________。20.1983年国务院正式确定农村地区能源建设的方针是:________ ,多能互补, 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简称“十六字方针”,以及“开发与节约并举”的能源建设方针。21.农村能源可分________和直接能源两类。 22.水是一种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它可以通过________和不断的循环利用。 23.污水的氧化还原法主要有________、氧化处理:臭氧氧化、还原法等。 24.________中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天气现象,如雨、雪、霜、雹、云、雾等。 2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主要气象因素是风、大气湍流、温度层结和 26.固体废弃物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矿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谢性废物。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环境保护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a)。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 2.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_a__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抚顺 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__d_》。 A北京宣言 B二十一世纪议程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 __c_,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系统 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__c_。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节水日 D爱鸟日 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b_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 D盐酸 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_a__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 B地震 C水灾 D火灾 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_c___》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 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_d__,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_c__,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_a__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A1993 B1980 C1990 D1996 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_c__保护动物。A一级 B二级 C 三级 D四级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点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表现有哪三类? 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废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 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等; ③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思路一: ①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②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人口压力; ④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⑤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思路二: 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原因); ②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③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④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②过程的不可逆性:如地面下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已经灭绝的物种等。 ③规模的全球性: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4.为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唯一必然的选择? 我国面临着: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严重的资源短缺、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5.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基本思想、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

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包括三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①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②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③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3)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全面进步。 (4)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共同性原则;③持续性原则。(5)实施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6.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原则和实施途径分别是什么? (1)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注意:物质而非能量!) (2)内涵:①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②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③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3)原则:①资源输入减量化原则;②资源再利用原则;③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原则。(4)实施途径: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 7.发展清洁生产的好处有哪些?(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从源头削减污染以及对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实施控制) (1)环境效益: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可以大大减少末端治理的污染负荷,节省大量环保投入,提高企业防治污染的效果。 (2)经济效益:能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通过循环或重复利用,使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 (3)社会效益:可以改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促使企业不断改进工艺和设备,改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式,改善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二、环境污染与防治 (一)全球变暖问题 1.导致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的原因 (1)人为因素:①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温室气体; ②毁林等。(主导因素) (2)自然因素: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次要、不确定因素)

环境知识试题及答案

环境知识试题 一、填空题: 1.按环境要素分类,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分为:_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土嚷环境质量标准;噪声质量标准等四类。 2. 环境标准的种类,可分为五种:环境质量标准、基础标准;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样品标准3.水环境标准的种类,可分为五种: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水环境方法标准;水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水环境基础标准 4.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种类,可分为三种: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制(修)订后,关于增加的污染控制项目是:难降解有机毒物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需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取样监测的污染物共有13种,这 13种污染物分别是: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7.我国现阶段大气环境主控污染因子是:烟尘、粉尘、二氧化硫。 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39—1996)中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为_三____类。 9.《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GWKB 1—1999)中涉及的车用汽油有害物质共有_8__种,分别为苯、烯烃、芳烃、锰、铁、铜、铅、磷、硫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共涉及污染控制指标______33____项,每项指标除给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外,还给出了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的限值。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指出的固体废物的“三化”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12.目前我国固体废物产生后,有四个去向:综合利用、处理处置、贮存、排放。 13.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中,城市噪声功能区按其噪声产生的生活环境分为__五______类。 二、选择题 1.国家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由___c__负责解释。 a. 国家技术监督局 b. 国家有关工商部门 c.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d. 相应的工业部门 2. 被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方法标准具有__a___,必须执行。 a. 强制性 b. 推荐性 c. 指导性 d. 随意性 3. 各级环境监测站和有关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照___b__和与之相关的其他环境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监测。 a. 污染物排放标准 b. 环境质量标准 c. 监测方法标准 d.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4.我国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排放的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__a___类。 a. 二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5.如果排放单位在同一个排污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业污水,且每种工业污水中同一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又不同时,则混合排放时该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___c__。 a. 取其中限值最严的标准 b. 取其中限值最宽的标准 c. 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所得 d. 无法得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