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调研报告 精品

最新-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调研报告 精品

最新-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调研报告 精品
最新-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调研报告 精品

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的民营企业已有了迅猛的发展。

2019年,全市民营企业共实现总产值4905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

毫无疑问,民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

在这些民营企业中,一部分民营企业已不满足于本地及国内市场,而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通过出口和对外投资等各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成绩斐然。

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各类境外投资企业324户,其中181个境外项目投资主体是民营企业,占境外投资的56%。

**市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促进**市经济发展及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为**市扩大出口贸易起到了疏通渠道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拓宽了利用外资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具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合作或合资.就有利于打破国际封锁,直接学习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了解和掌握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与趋势,建立和发展**市自己的尖端部门和拳头产品。

一、**市民营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海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经营总体上仍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整个发展还处于学步阶段。

具体表现在:1、企业海外投资技术水平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

走出国门后,企业由过去仅承担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东道国的政策法规改变风险、与企业母国的外交关系经贸关系变化风险、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动风险及汇率和融资风险等。

对这些风险我国一些企业往往认识不足,对东道国的经营管理总体环境背景了解不够。

此外,“走出去”的企业还因为常常碰到一些由于与合作伙伴经营理念和文

化差异而妨碍公司正常运营和发展的情况,甚至导致最终无法生存。

一些企业由于国际化经营的水平较低,无法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和市场,进入海外市场的经营领域集中在以产品输出为主的贸易领域,并且许多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在程度上还由中间商控制,使企业的赢利空间大幅缩水。

2、政府及企业在管理和服务体系上尚未健全。

在管理层面上,政府的相关立法还比较滞后,支持和保障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便利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出口信贷保险与涉外融资体系以及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全。

如在融资方面除了短期信贷以外其他融资渠道对民营经济的开放度很低。

许多融资方式并没有对民营经济开放,更不用说通过海外资本市场渠道进行融资了。

此外,从企业自身来讲,决策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国际竞争力不强,“走出去”的运营渠道及融资方式还不够灵活,缺乏相应资金和人才。

上述这些极大地制约了“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具有国际化经营运作并有丰富经验的高素质人才。

这是目前**市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最主要障碍。

发展跨国经营不仅需要金融人才、法律人才、财务人才、技术人才、广告人才,更需要有战略头脑,懂现代企业管理、懂国际营销的一批跨国经理阶层。

而我市企业中的多数管理人员不具备跨国经营应具有的素质,缺乏国际经贸知识,不懂国际贸易惯例与法律法规,使得企业在“走出去”中常常不能迅速准确地了解国际市场,不能去根据市场变化作出相应的决策.因而在经营中往往处在被动地位。

4、跨国并购实施难度较大。

对企业而言,主要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的外部制约和挑战:一是国内缺少并购的法律保障和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国内市场也缺乏相应的咨询、担保等中介机构和融资手段。

而西方国家已基本形成了相对健全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对外国企业并购本国企业可能引发的垄断等问题也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具备高效运行的资本市场、

关于民营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_0.doc

关于民营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用工难”是越来越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为此开展了专题调研,利用两个半月的时间,走访了4个州级相关部门、5个县市20家典型用工民营企业,分6次与60余家企业座谈交流,发放收回80份用工企业调查问卷,全面了解我州民营企业用工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全州民营企业基本情况及劳动力资源概况 截止20**年11月,全州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74167户,其中,私营企业21873户,个体工商户142968户。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总量94.6%,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州总人口约2**万,共有劳动力资源约146万(城镇94万,农村45万,外籍劳动力7万)。全州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约63万,民营企业是解决和扩大社会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 二、我州民营企业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用工贵。用工成本上升是民营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查问卷显示,75%以上的企业认为我州的用工成本相对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偏高。我州一般体力劳动工资每人2000元/月以上,经济发展好的县(市)2500元/月左右,技术工种工资在3000元/月以上,在全省九个市(州)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处在上游。建筑行业,大工日工资300-500元左右,小工日工资超过200元,用工高峰期企业每月多支付300至500元才能招到人。零售、餐饮等服务行业所需朝鲜族用工,即使企业按月薪平均水平多支付500元也难招到

人。80、90后的求职者对薪金待遇要求较高,基本不考虑月薪3000元以下的企业。 2.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难招。调查问卷显示,全州民营企业员工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员工高中以下学历,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不到20%,甚至有些企业不足5%。企业行政文秘、财务人员难招,尤其缺高素质人员。专业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企业技术升级所需的一线操作工、熟练技工匮乏。大多数劳动者缺乏职业技能,维修、钳工、电工、安装等岗位,即使给出优厚待遇也无人可招。高端研发、管理人才紧缺,州内现有人力资源市场难以满足企业招聘较高层次的研发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 3.企业员工年龄偏大,普通工人不好招。调查问卷显示,一般企业30-40岁员工占30%,30岁以下员工不到10%。劳动密集型行业,35-50岁员工占职工总数80%以上,有的企业一些轻体力活不得不招用50-60岁人员。只有电子商务、络科技、旅游等企业,30岁左右员工才能占到80%左右。年轻劳动力眼高手低不愿意就业,他们大多更注重工作环境与自我发展前景,不愿干脏活、累活、苦活,普遍不愿做体力和服务型工人。此外,建筑施工、农特产品加工、家政、运输等企业,用工周期短、时段密集、劳动量大,存在季节性用工短缺现象,尤其春秋两季农忙时节,企业就会面临用工荒。 4.企业留人难,人员流失严重。我州的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大多企业相对发达经济地区企业的软硬件条件都较差,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是劳动者就业需求发生转变,从长期稳定转变为短期高收益,

民营企业的 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科技水平偏低。产品科技含量低。据调查统计,湖南省私营企业中,对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几十家,不到私营企业总数的0.05%。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和专职科研人员。2006年,湖南民营经济人才总量60多万,占全省科技人才总量的比重不超过20%,而浙江省民营经济组织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占该省人才总量的50%以上。企业品牌竞争力较弱,省名牌产品中民营经济所占比例偏低。 内部管理偏差。相当部分经营者素质不高,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一些企业仍为家族式经营方式,一些企业经营者满足于现状,不肯在资金和技术上多作投入。部分企业缺乏诚信、账目不实。一批民营企业经营者漠视职工合法权益,克扣员工福利。据调查,80%以上的民营企业没有按有关规定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金。 融资环境不理想。目前湖南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筹,融资难仍然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据统计, 2006年,全省民营经济利用外资179.86亿元,只占民营经济全部资金来源的11.9%。又据有关部门调查, 80%的民营企业资金紧张,90%的民营企业贷款难。民营企业融资难,一是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目前信贷支持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而特别需要信贷支持的、处于创办初期和发展壮大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全省中小型民营企业银行贷款满足率长期徘徊在20%左右。二是担保体系不健全。最近中国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规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必须在一亿元以上,且必须是实缴资本金。湖南省目前只有两家担保机构达到这个要求。三是民营企业自身条件欠缺。大部分民营企业创办时间短,规模偏小,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信誉度差,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四是融资渠道单一。多数地方没有开展民间融资,吸收民资和海外境外融资的力度不大。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由于人才观念滞后,政策措施难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没有真正确立,待遇与贡献的良性循环关系仍待改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流动等机制不健全,使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远远不能适应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供应不足,民营经济人才匮乏的矛盾比较突出,企业间人才争夺非常激烈、人才流动性较高。企业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专业人才、高级技工等领军人才。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将保持快速稳定发展态势,这为湖南的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条件,结合湖南省民营经济发展主要特点及主要障碍,进一步对湖南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民营经济继续保持高于全省水平快速发展,但增长率相对下降。由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的有利和湖南民营经济政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2008年及今后几年,湖南的民营经济仍将快速发展,增长率仍将高于全省经济平均增长水平,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提高一个百分占左右。由于民营经济经过20多年的超速发展,民营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基数已

文献综述---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

题目: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大浪中尽管已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创业奇迹,但是自身管理机制及经济运转等方面仍然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应该利用过程观念、环境观念、层次观念、功能观念和结构观念来寻求合适的国际化经营的模式,并不断强化这些观念的指导来实现自身进化,提升国际竞争力。民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挖掘内部潜力,还要开辟国际空间;不仅要利用国内市场和资源,而且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外的市场和资源,积极寻求国际化经营之路。作为浙江省新兴的汽车企业——吉利,在今年3月成功并购沃尔沃使我们看到了浙江民营企业运用并购这种国际直接投资的国际化经营方式积极地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浙江60%的税收和投资、70%的出口、近70%的GDP及全社会捐赠的80%来自民营企业,他们还解决了全省90%的就业率。”浙江民营企业对于浙江经济发展贡献巨大。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浙江省生产总值2148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为3730亿元和1933亿元。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均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生产总值的70%、税收的60%、新增就业岗位的90%来自非公经济,民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金的近7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浙江经济的“发动机”,并且浙江民营资本已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股最引人瞩目的力量。截止2008年底,全省有私营企业68.1万家,户均注册资本达207万元。在最新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据1/3以上的席位。但以出口型、加工型为特征的浙江民营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首当其冲。 本文通过分析浙江民营企业不同国际化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利 于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对策,从而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或应用方面的参考。 一、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跨国公司问题由专家邓宁提出,一个企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就可以进行 对外直接投资。 1.所有权优势。主要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很难得到的 要素禀赋、生产工艺、发明专利、管理技能等特殊资源和技术所有权。 2.内部化优势。主要指发展中国家民营企业虽然规模较小,资金资源有限, 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如果组成企业群,进行“集体化”对 外投资,就可以充分利用产业体系提供的配套服务,共享经营策略,从而获得相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推荐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推荐 近年来,民营企业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没有像经典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从自然竞争走向集中再走向垄断。相反,民营企业成了各个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因素。中国也不例外,在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上海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地区之所以经济能够腾飞,都是因为它们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产业积聚区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基本特点是某一行业或产品,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高度积聚发展,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比重,在当地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们朝歌街道办事处,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大部分企业的再投资的资金都是来自利润,还有一小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其二是“三角债”问题的严重性。这个问题是一个企业间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商界商业道德的缺乏,“三角债”问题愈演愈烈,这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管理模式的一成不变 民营企业大部分是由家族式的作坊发展而来的,企业虽然做大 了,但是管理模式仍然走不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企业创办初期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管理理念的推陈出新,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被社会所抛弃。而他们却还是死守着旧的东西不放,特别是企业中的一些中老年干部,他们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一些年轻人提出的新思维新理念在他们看来是颠覆一个企业的腐虫,是要绝对隔离的。因此这也就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向前迈进。 (三)恶性的价格战 恶性的价格竞争的出现是因为产品工艺简单,易于仿造,从而导致新产品一上市面不到半年生产同样商品的企业就数以千计了。这样一来,新产品在市场上很快就达到饱和了,再加上时间太短,再次更新的产品无法快速上市面,价格战也就应势而生了。价格战的出现加速了产品的衰退,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产品的销售呈现昙花一现的态势。更严重的是,价格战使产家的利润一跌再跌,为了减少成本,很多产家就不惜牺牲产品的质量、企业名誉进行低质的生产。由于资金短缺,厂家无法引进高科技的先进设备,也无法购买优质的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在90年代,中国经历了历史变革的时期。外商投入中国的巨大资金和大量技术有如输血;于是,继60和70年代意大利、东亚四小龙相继成为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发展的“福地”之后,中国成了新的“成本洼地”和“世界工厂”。中国政府对外商的低税收优惠政策、近于零成本的污染宽容政策以及“血汗工资制”,使得中国在外资眼中成了一个巨大的“掘金场”。 在使用外来资本发展本国经济多年之后,中国的经济实体已经经历了巨大的蜕变。进出口总额实现了成倍的增长。如今的中国,坐拥近两万亿的外汇,充当着美国的债主,在金融危机扫荡了全球之际,也在重新计划着它走出国门的投资计划。然而,这场雄心壮志的旅程究竟面临怎样的困难呢?对于这些障碍,又将怎样扫除,值得探讨。 60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其中,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50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2008年已达到8%以上。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如今的中国,走过了在产业链低端积累财富的岁月。在我们的劳动力优势被我们使用殆尽,面临着西方贸易伙伴的频频反倾销,贸易保护。也许,在贸易转型的时期,我们“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也要转变一下我们的思维方式。 从世界的加工厂到品牌发源地也许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可是在任何一个极端困难的时期,都会孕育着微弱但是清晰的机遇。对中国来说,也许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在世界的智囊库普遍停止转动时,中国有了“走出去”的最好机会。去海外并购,或者直接投资设厂。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无疑都是面向机遇去的。可是海外市场陌生的环境,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都让这场掘金之旅变得障碍重重。 近5年我国对海外直接投资增速达40%以上,2008年全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

2018年民营企业调研报告3篇

2018年民营企业调研报告3篇6月份以来,我们相继到维扬经济开发区、西湖镇、邗江区杭集镇政府、高邮市汤庄镇政府,了解地方政府部门关于当地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深入维扬区中显集团、金凯利体育器材公司等民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调研初步结束后,经过认真分析和思考,我们认为民营企业发展,企业家队伍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企业二组着重从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和思考。设计并发放了《扬州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情况调查问卷》,虽然回收率不高,但从回收问卷的信息看,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有关情况综合汇报如下: 一、我市民营经济企业家队伍的现状 1、全市民营企业的总体情况。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采取多种鼓励政策,因势利导,推动了我市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市个私办统计,截至XX年8月底,全市新发展私营企业11027户,平均日增私企46户,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亿元,新开工投入5000万元以上项目286个,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和143%,各项主要指标全面超序时。我市民营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 2、对民营企业家的初步认识。通过与近30位民营企业家的座谈,我们感到他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能吃苦。创

业的艰辛是我们很多机关干部无法体会到的。在高邮市汤庄镇,宏达标准件的徐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学文化,最初的厂房仅是自己家的厨房,做到目前业内全国第14位,从家庭小作坊到规模企业,他们付出的艰苦努力使我们深感震撼。二是敢冒险。创业就意味着冒险。这种风险不仅是财产上的损失,也会导致精神上的打击。但只有具备一定冒险精神、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果断决策,才能抢得先机,获得成功。江苏中显集团是维扬区一家从事冶金水电液压机械、冶金环保设备生产的企业。XX年投入1400万元,新上砷化镓项目,XX年投产,目前产销规模1000多万元。砷化镓被广泛运用于微电子、光电子领域,其生产技术是一项全球性的顶尖技术,中显集团的袁总正是用这种冒险精神,抓住机遇,投入生产,抢占了市场。三是善借力。许多民营企业家逐步认识到仅靠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已无法做大做强企业这个现实。前面提及的江苏中显集团,专门聘请了总经理负责企业的日常管理;高邮市汤庄镇的朝阳集团的陈总,注重与大财团、设计院、高等院校的合作,进行产学研结合,获得资金技术上的支持,为生物质电厂配套服务,生产相关设备。四是有困难。调研中,民营企业家反映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用工、融资等问题上。 3、对调查问卷得到的信息分析。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汇总,我们得到以下认识:

中小民营企业现状调查

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2004-09-01 15:57:38来源: 《新资本》作者: 刘江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缝隙中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创业的环境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企业成功与企业主锐利目光、个人魅力、创业精神和特殊禀赋有关。但制度转轨过程中市场给予的巨大机会,掩盖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缺陷。这时期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采取以个人为中心、以亲情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和感召力成为企业凝聚力主要来源,这对保证决策高效率和企业初期凝聚力起决定作用。因此,初始阶段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决策非程序化、管理非制度化、执行非理性化和随机性构成了初创期中小企业管理的基点,而转轨期的众多商机支撑企业迅速成长,其自身内部管理的不足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小型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日益强大和多样化,竞争变得更为激烈,仅仅依靠机制灵活而获取大量市场机会的时代不复存在。相反,中小企业原有的管理痼疾日益暴露并成为制约其成长的桎梏。面临的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扩大与管理能力不足的矛盾;产权不明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一股独大导致发展风险增大,员工凝聚力下降;决策随意性与企业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需要理性决策的矛盾;亲情纽带与科学化制度化规范管理的矛盾。这些矛盾突出集中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上。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小型民营企业主、企业管理层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也有了较全面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并着手制定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为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管理,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从这点来看,中小型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同感正逐渐从意识上转到实际中去。 但由于意识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差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人力资源投资理念也往往不一致,导致企业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并不协调。科学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战略成为当前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而由于在初创和成长初期,有限的资源更多的是向生产和销售倾斜,而在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和企业步入稳定成长期后,人的因素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型民营企业原有管理模式如制度照抄照搬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管理

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政策探析

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政策探析 张广荣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一、概述 我国的“走出去”战略是指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学术界一般称为“对外投资”或“海外投资”),应该说“走出去”一词实际上是政府政策层面的一个概念。的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国际化是各国企业必须面对的选择,一国企业只有具备“走出去”的战略视野,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一直较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于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寻求相关适当资源的需要,我国在1997年开始鼓励扩大对外投资,提出要“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跨国经营,到境外开展加工贸易或开发资源,并在信贷、保险等方面给予帮助。抓紧制定和规范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的监管制度,加强我国在境外企业的管理和投资业务的协调。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竞争中形成一批具有实力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2002年党的十六大与2007年党的十七大均着重指出,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与党和国家的上述发展要求相适应,国务院及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外汇管理局、中国进出口银行等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走出去”的具体政策措施。 二、我国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相关支持性政策评析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日益加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一支“方面军”,在对外投资合作方面民营企业也毫不逊色。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一年,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来看,私营企业占对外投资主体数目的12%(位于投资主体数目的第三位),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民营股份制公司、混合所有制公司等)占33%(位于境内投资主体数目的首位,并较上年又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占26%(位列第二)。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之

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因素调查报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民营企业发展瓶颈问题调研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年级社会工作(本)2班 学生姓名徐月 学生学号201301510212 指导教师贾文岩 日期2015年2月1日

导言:抓住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解决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努力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找准实现深圳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经过一个寒假的调研结果如下: 一、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到目前止,深圳深圳市共有中小企业32.8万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3%。上半年,全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2223.6亿元,约占全市本地生产总值(不含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62%。全市共有民营企业28.0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84.7%。上半年,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096亿元,占全市本地生产总值的26%。 民营经济作为镇域经济肌体中最具活力抓住影响本地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解决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努力创造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良好环境,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找准发展民营经济的新路子,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希望之路。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不可避免的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中国企业“走出去”优劣势分析及战略选择 ——理事、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李亚丽 摘要: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坚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商业规则到境外投资,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这将是我们长期实行的重要战略。中国企业应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发挥优势,制定逐步占领国际市场的多种策略,实施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相互交织的战略。 关键词: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 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中国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必须要以更加积 极的姿态“走出去”。 一、“走出去”战略的理论依据及内涵 1、“走出去”战略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渊源,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石。 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这里,马克思对世界市场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并指出,这一世界市场并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文化的、伦理道德的和政治的领域,其发展的结果是相互依赖的加强,民族的局限性和区域的封闭性被最终打破,世界从而走向一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高速发展其经济,都必须参与到世界市场中去。况且,社会主义本身要求在世界市场基础上实行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开放发展。“走出去”战略正是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世界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势。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走出去”战略的理论基石和思想渊源。

2、“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走出去”战略又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经营战略。 从微观层面讲,“走出去”战略是国际化经营战略,实施主体是各类企业。从宏观层面讲,“走出去”不仅是企业战略,更是国家战略,中国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 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培育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并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势 1、区位优势 一是资源区位,部分资源的区域专有性和区位指定性,形成比较明显的发展优势;二是产业区位,中国的企业总体上是以资源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对特殊资源的开发则形成企业的特殊优势);三是市场区位,中国市场既有与世界市场的同一性,也有其区域市场的独特性,创造了需求的多样性,构成市场的区位优势。 2、政策支持优势 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中国企业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有效利用各种规则和政策支持,仍是中国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3、要素禀赋优势

民营经济调研报告

关于本地民营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是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大力鼓励和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的就是推动草根经济、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引擎、新动力。因此,发展好本地民营经济,对我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为对我市本地民营经济有更全面准确的认识,5月下旬到6月初,市委办、民营企业局、工商联等单位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乡镇、园区、企业、商会等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具体了解我市民营经济、本土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本地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本次调研涉及食品、建材、羽绒、农产品加工、再生金属、机械电子等行业,同时,也对剑邑商会、再生金属商会、餐饮商会等几个商会进行了座谈调研。总体来看,我市本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偏小。XX人历来重商,民营经济土壤肥沃,本地民营企业数量也较多,截止2014底,我市有民营企业5037户,但总体来看,我市本土民营企业上规模的不够多,很多企业为家庭作坊式,企业不但生产规

模偏小,从业人员也只是几个到十几个人不等,很多企业甚至多年如一日,发展壮大不起来。2014年全市纳税前十强企业中,国企、省企5家,招商企业4家,只有华丰金属公司一家是本土民营企业。 2.产品种类较多,但品牌数量少。XX民营企业产品从生产到生活、从中间品到终端品,产品种类多样,但真正叫得响的品牌相对较少,产品在市场缺乏品牌效应。中国驰名商标、省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等数量不多。截至去年底只有“恒天源”、“天玉”和“HaoKouFu”3个中国驰名商标,今年上半年新认定2个(华伍、老实人),总数达到5个,而樟树有中国驰名商标13个。商标方面,我们有1332个,其中省著名商标50个,樟树有3562个,其中省著名商标103个,都是我们的两倍多;省名牌产品方面,我们只有1个(华伍),而樟树有41个。我们很多有优势的民营企业,比如循环园区的绝大多数再生金属企业,一直都没有注册自己的商标,创品牌的意识不够强,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3.行业分布广,但龙头企业少。本地民营企业涉及行业多,产业覆盖面广。从调研企业看,包括食品、建材、再生资源、机械电子、服装、现代农业、广告等多个行业和产业,反应了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多点开花”的景象,但同时,本地民营企业中又缺乏实力龙头企业,比如我们的羽绒加工企业,在本土企业中,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形成了自己的完成

关于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范文.doc

【个人简历范文】 民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同时对有助于提高本地区GDP的增长、市场经济的活跃以及国家税收,关于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由于历史、文化、社会、法规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民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经营压力大。如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那么,民营企业的现状如何?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县的民营企业适合怎样的管理模式和发展模式?民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关键的因素是什么?**的民营经济怎样做才能真正走出去? 一、全县民营企业总体情况及现状 据调查统计,2016年,全县共有非公有制经济法人单位711个。其中企业法人675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家,规模以下企业271家,农村专业合作社390家),民办非企业法人8个(幼儿园、学校),其他法人28个(教堂、寺庙);其中第一产业390个,第二产业97个,第三产业224个。共有个体经营户5137家,其中第二产业315个,第三产业4822个。全县非公经济从业人员16967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6011人,占34%;民办非企业601人,占5%;个体经营户10355人,占61%。全县非公经济营业收入1660.402万元,其中,企业法人单位为86498万元,民办非企业为1103万元,个体经营户为78601万元。 调查情况表明,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探索创新、吸纳就业、稳定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衡量县域经济活力的主要标志。 民营企业运行状况总体上是健康有序的,发展势头良好,表现为三个“进一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尤其在休闲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中,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以“**县兴然种养园”为例,该企业位于**村西1公里,整合退耕还林地为经济林地,种植杏树680亩,寒杂羊500多只,总投资700多万元,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如果进行合理开发和打造,完全可成为**县的一处生态休闲采摘园,也是打造旅游产业的一大景点,只可惜存在资金断链的困难。 在县委、县政府的多方协调下,县域金融机构已帮助金茂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解决1700万贷款;帮助云宝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解决713万贷款;帮助**纠偏古膳要道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解决1680万贷款;为12家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解决贷款12945万元。 同时,为农村专业合作社办理土地备案手续99户,还有5户现已受理,正在办理中。金山大酒店土地手续已取得土地挂牌出让手续,且成交确认,总价款4480万元。云中供热公司、金茂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手续正在核实对接当中。冬季行动开展以来共签约新项目15个,总拟投资额为1636亿元。大同圣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中紫塞食品有限公司、**健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拟入住**县高新技术园区,现已上报,相关程序正在对接办理中。 二、多数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规模偏小

我国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去”

我国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去” 摘要:本文主要就我国中小企业应该“走出去”以及如何“走出去”进行 论述,首先分析了我们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现状,然后讨论了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走出去;对策和建议

一、前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以及外资上网不断涌入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我国部分产业的技术、设备和产品过剩。为了改变市场的格局,为过剩的产品和技术寻找新的市场,很多大型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建厂,开展跨国经营。不容忽视的是,占我国企业总数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也面临着国内产品过剩而需求不足的问题,很多产品、设备和技术也需要转移,这就促使着中小企业要“走出去”。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也都不尽相同。多数国家一般从定量的角度出发,以就业人数、销售额、营业额、投资资本等作为衡量标准。1993年联合国把中小型跨国公司定义为雇员500人以下的制造公司、100人以下的批发业公司和50人以下的零售业公司,我国在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先后进行几次调整后,于1999年制定了新的企业划分标准,新标准的主要考察指标是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其中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在5000万以下都是小型企业;5000万以上5亿以下的是中型企业。 实际上,在我国,“中小企业”同“民营企业”两个概念在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民营企业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主体也大都是民营企业。本文所指的“中小企业”可理解为中小型的民营企业。 从理论上讲,“走出去”主要指我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等资源以及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开展竞争与合作;在现实中,我们将“走出去”理解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将各种生产要素输出发到国外,到国外投资开办工商企业,将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和布局。 “走出去”并不等于一般的意义的商品进出口,往往是投资、生产、贸易、技术及管理经验等各种要素的综合载体。“走出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承包劳务等;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然后通过实例分析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做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和金融机构等有关部门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中小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一)投资额普遍较小,规模效应不明显 我国海外企业规范普遍较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截至2012年底,中小企业投资存量突破750亿美元。据联合国2012年的调查显示, 中小企业在跨国企业在在国外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5 % , 但是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企业平均市场占有达38 % , 已经超过了大型跨国海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32 %) 。其中中国的中小企业中,约有三分之二企业表示现有对外投资规模小于500万美元。这显示出中国企业目前对外投资的规模总体来说比较小,只有为数很少的企业进行较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可以看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总体明显偏小,这就导致了我国海外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难以和发达国家、甚至是

关于加强对外投资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建议

关于加强对外投资服务机构建设 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建议 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是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省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机构)467家,其中民营企业就有388家,占整个“走出去”主体的83%,成为对外投资合作队伍里最活跃的群体。 境外投资需要多种中介机构提供“护航”服务,包括行业商协会、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鉴定机构等,为企业提供多方面专业化的服务。然而,在2015年省工商联开展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情况调研中,不少民营企业反映,我省“走出去”中介服务体系发育不健全,特别是缺乏综合服务机构,民营企业面对全新的市场、社会和文化环境,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了解和熟悉当地政策、评估风险、融通资金、财税法律等,成本高,专业性不强,易导致决策失误,严重影响了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鉴此,建议: 1、建立综合服务平台。由商务厅牵头,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建立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以招标方式吸引省内外知名中介机构进驻,为

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综合服务,补齐我省企业境外投资服务体系短板。加强对中介机构执业信用的监督,根据企业反馈服务质量对进驻中介机构进行动态调整。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出台政策,定期从财政拨付一定资金,建立专门基金,用于补贴从事中小企业海外发展咨询、指导等工作的公共团体和企业。加快在境外,特别是在我省企业“走出去”比较密集以及有重大投资项目的国家(地区)的各类中介机构的布局,加快中介机构走出去和国际化进程,对相关费用予以适当补贴。 3、注重发挥商会组织作用。注重发挥工商联等商(协)会组织在行业自律、业务培训、信息交流、引导中小企业抱团出海、组建境外中资商会等方面的作用,适当放宽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程度较高地区工商联的出访限制。

《中小微企业及民营经济的调研报告范文》

《中小微企业及民营经济的调研报告范文》接到调研情况通知后,县民企局高度重视,会同县工商联、工商局形成调研小组,对县域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先后座谈、走访企业40多家,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50多份。所调查企业涉及基本信息、用工、市场、融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等方面。总体来看,小微企业在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经济结构、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受经济运行内外部复杂形势的影响,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小微企业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业计143户,采矿业计56户,制造业计165户,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计43户,批发和零售计206户,建筑业计22户等共17个行业。其中,xx年1-11月份,全县中小微企业总量为13796户,其中,工业类中型企业为7户;小微型企业为13789户,占企业总量的99.95%(含个体工商户)。 xx年1-11月份,中小微型企业总量取得了较高速的增长。全县个体工商户达12805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161户,同比增长9.9%。注册资本金908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995万元,同比增长102.7%。全县私营企业达99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私营企业233家,同比增长30.7%。注册资本金335476万元,新增加92158万元;同比增长37.8%。企业从业人数9913人,同比增长31.5%。 xx年1-11月份,我县中小微企业税收合计35605万元,其中,

国税收入:规模以上企业13300万元,小微企业5050万元;地税收入:规模以上企业7284万元,小微企业9971万元。 某种意义上讲,中小微企业就是民企的主体,是民营企业的代名词。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县解决社会就业主力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我县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县小微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自身的草根经济特征,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特别是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而我县小微企业特点是偏向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占绝大部分,占比约87.5%,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用地难、招工难的”三难”情况,加之近年我县正着手退城进园事宜,对原工业园内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制约,主要表现如下: (一)工业基础薄弱,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的带领。 我县民营企业多数属于“微型化”的类型,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且传统产业多,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简单、投资少、易于模仿、便于进入的行业如小型服装鞋帽企业等。 (二)融资难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 调查走访显示资金短缺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准入门槛高,云顺竹木有限公司,投资苗木基地,延长产业链,但基地投资建设周期较长,基地投资建设又不纳入银行x款抵押范畴,而公司内部资产x款抵押有限,导致资金流动压力很紧张,二是x款手续

民营企业招商引资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招商引资调研报告 一、招商引资的现状今年1-10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20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7.66%;合同外资1189.99亿美元,同比增长34.19%;实际使用外资金537.81亿美元,同比增长23.47%。二、创新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工作方式1、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应注重实效。目前,我们的招商引资务虚的成份还是比较多的,具体表现在形势多于内容。如湘洽会、深洽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形式和内容不相一致。民营企业招商引资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应该在务实上狠下功夫,要从客户、项目、前期洽谈等基础工作做起,宁缺勿滥,切忌贪大求多,贪外求洋的浮躁的投机心理,摒弃假、大、空的东西。实实在在地交一个朋友,谈一个项目,签一个协议。2、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应追求效率。现在我市的招商引资每年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巨大,但成果不能令人满意,投入产出率不高。民营企业招商引资要克服目前这种被动的局面。一是要营造成良好的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环境,强化环境也是资源的观念与工作措施。二是扎扎实实抓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突出抓项目的开发,抓客户资源,抓资源的优化,开发出一批好项目,联络一批大客户,集中民营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有的放矢的小分队招商,提高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3、民营企业招商引资要常抓不懈。民营企业招商引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仅仅是搞几次招商活动就万事大吉了。民营企业招商引资“有三怕”:一怕外出招商搞形式,走过场。二怕花钱招不到商,劳民伤财。三怕合作兼并丢了自己的老本,家人那里交不得票。所以还

不如守着老业更稳妥,致使民营企业招商引资没有主动性,没有积极性。要彻底消除“三怕”的心理,促使民营企业主动思考招商,主动出击招商,开创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新局面。4、民营企业招商引资要注重交流。民营企业要善于广交朋友,联络客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是招商引资的前提。有名气,才会吸引人气,有人气就有财气,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吸引海内外客商,是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一是要走出**看世界,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加大我们与美欧、台港澳的联系,吸引、邀请客商来常考察、洽谈项目。二是加强企业网站建设。互联网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手段,每个民营企业要建设成自己特色的网站,丰富网站的内容和形式,发挥网站的多功能作用。 三、激发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热情1、突出民营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资格。招商的主体资格应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要突出他们作为招商主体的地位和角色,市政府要围绕民营企业来展开招商引资活动,全社会形成民营企业招商的氛围。2、政府引导,宣传发动,鼓励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强化其主体资格的地位。每季度召开的招商引资调度会民营企业必须参加,要让他们身在其中,了解招商引资的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客户、资源、信息、组织机构。同时,经常召开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座谈会,宣传招商引资的政策和优惠政策,消除“内外有别、重外轻本”的陈旧观念。3、市政府要敢于拿出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项目给民营企业来开发。要解放思想,消除把民营企业看成个体户的错误想法,要知道外商就是外国的个体户,本质没有区别。充分

最新-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调研报告 精品

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作为**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的民营企业已有了迅猛的发展。 2019年,全市民营企业共实现总产值4905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 毫无疑问,民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 在这些民营企业中,一部分民营企业已不满足于本地及国内市场,而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通过出口和对外投资等各种形式开展跨国经营,成绩斐然。 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批准各类境外投资企业324户,其中181个境外项目投资主体是民营企业,占境外投资的56%。 **市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促进**市经济发展及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为**市扩大出口贸易起到了疏通渠道的作用,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拓宽了利用外资的渠道,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具有最新技术的企业合作或合资.就有利于打破国际封锁,直接学习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了解和掌握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与趋势,建立和发展**市自己的尖端部门和拳头产品。 一、**市民营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海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经营总体上仍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整个发展还处于学步阶段。 具体表现在:1、企业海外投资技术水平和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 走出国门后,企业由过去仅承担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东道国的政策法规改变风险、与企业母国的外交关系经贸关系变化风险、国际市场的行情变动风险及汇率和融资风险等。 对这些风险我国一些企业往往认识不足,对东道国的经营管理总体环境背景了解不够。 此外,“走出去”的企业还因为常常碰到一些由于与合作伙伴经营理念和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