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经过技术经济工作者的不断探索而建立起来的。目前已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及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实践在发展,理论在进步,与之相适应的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理论和方法也在发展和变化之中,总结这些发展和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对于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

意义。本文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作以探讨。

二、关于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各种学术观点综述

“技术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各种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1]。这里的技术方案包含技术措施、技术设计和技术路线。与这一研究对象相适应,书中的内容是紧紧围绕着工程技术项目的评价而展开的,因此,此书和工程项目管理及企业管理有相似之处,研究的问题仅限于微观领域。“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发展中的经济效果问题,也就是如何把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2]。这种说法虽有点笼统,但较徐寿波的观点要宽一些,也就是说,他们所谈及的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限于微观领域,而且还包含着宏观领域的技术与经济问题。与之相适应,该书不仅包含了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评价问题,而且还阐述了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专业化协作等问题。傅家骥教授早期关于技术经济研究对象的学术观点与徐寿波、沈景明先生的观点基本相同,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兴起,大量的技术经济学工作者投入到这一研究热潮之中,这对过去关于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界定提出挑战。面对这种局面,首先肯定了原有关于研究对象的观点,又将研究对象的范围予以拓宽,指出:“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运用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科学”。1991年出版的由傅家骥教授主编的《工业技术经济学》一书中,对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较为系统地总结,把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与方法的科学。在这个意义上,技术经济学亦可称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学。第二,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途径的科学。第三,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获得经济增长的科学。”[4]很明显,这种观点中,把微观领域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只作为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一部分,而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则被正式确认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三个研究对象中的第一和第三个内容包含在第二个内容之中,因为“技术的经济效果”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只是技术与经济相关关系中的重要侧面。

李京文教授得出以下几种观点:“(l)效果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方案、技术政策、技术规划、技术措施等的经济效果的科学,通过经济效果的计算以求找到经济效果最好的技术方案。(2)关系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和经济关系以达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3)问题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建设中各种技术经济问题的学科。(4)因素论。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最佳结合。”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之后,李京文教授认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l)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关系,而不是研究技术本身。(2)技术经济学是研究采用技术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科学。(3)技术经济学是研究为了达到预定目标而采用某项技术的经济效果的科学。(4)技术经济学要研究技术进步的规律和发展趋势,但不是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研究,而是把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去研究,并着重研究技术进步规律与趋势对经济环境的要求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这种观点和傅家骥教授的观点基本相同。后来李京文教授在其论文《技术经济研究的新

发展》中,指出近年来我国技术经济学研究取得了进展:一是技术进步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二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有了突破;三是深入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高途径问题;四是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方法有了不少进展。从该文中可以看出,李京文教授在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十分强调和重视宏观技术经济问题。[5]

还一种观点是认为“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和经济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6]”这种说法基本上包容了前述关于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种种观点。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这种观点进行展开和具体化。后者补充他认为:“技术经济学把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为此,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技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7]”按技术的再生产过程,作者把技术经济学划分三个分支,其一是技术创新经济学,主要研究新产品、新工艺的生产过程和商业化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其二是技术流通经济学,主要研究技术的流通规律,包括技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转移机制、技术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机制、技术贸易;其三是技术消费经济学,主要研究技术的消费规律,包括技术选择、技术评估、一技术的经济使用,这些也是原有的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这种观点的实质就是把技术经济学归结为用经济的观点去研究技术问题,这样微观领域的研究范围扩大了,而宏观领域的技术经济问题则很难系统地纳入研究内容之中。

三、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探讨暂且抛开已有的各种观点,从字面上理解技术经济学可能有三种含义:其一是用经济的观点去研究技术问题;其二是研究技术和经济间相关关系;其三是研究技术和经济的交叉部分。关于第三种理解,徐寿波教授在1985年来吉林工大管理学院讲学时曾提出并肯定了这种观点。他形象地进行了解释。图中的斜线部分是技术和经济两个集合的交集,也是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因为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以来,技术和经济二者之间就是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在当代,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在一定意义上说,二者已是水乳交融般地交织在一起。究竟哪些现象是技术和经济的交叉部分,哪些现象不是,这确实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因此,按照这种理解界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无疑是模糊的,对学科体系的完善没有实际意义。那么第一种理解和第二种理解选择哪一种为好呢?无论是理性的分析,还是实践的证明,技术经济学同时包含有这两种理解。按第一种理解,即用经济的观点去研究技术间题,那么,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技术,但这种研究不是按工程技术设计的逻辑来进行,而是把技术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研究。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一是技术商品的生产,例如技术开发投资、技术开发过程的组织、技术开发的经济效果;二是技术商品的流通,例如技术商品的价格、技术商品交易的方式、技术市场等;其三是技术商品的消费,如技术选择、技术评估、技术的合理使用和企业技术进步等。这些问题基本上存在于技术开发机构、生产企业、工程项目之中,这些问题属于微观技术经济问题。按第二种理解,即研究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包括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劳动就业、技术进步与资源配置、技术进步与投资机会、技术进步与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技术进步与对外贸易、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技术进步与技术经济政策。这些问题均属于宏观技术经

济问题。这样所界定的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排斥传统的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它在吸纳了传统的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同时,又拓宽了它的研究领域,并使之明晰化和条理化。傅家骥教授关于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对象,其中在具体内容上存在着交叉和叠合部分。而在新界定的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第一个研究对象包含在第一种理解下的研究对象之中.第二个研究对象包含在第二种理解下的研究对象之中,而第三个研究对象则部分地存在于第一种理解下的研究对象之中和部分地包含在重大问题上继续犯“左”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为全党全国制定新时期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历史任务最终在十一届几中全会上才得以完成。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的气魄,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并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中的一部分。这使得整个科学界和全国的知识分子无不欢欣鼓舞。的确。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郭沫若同志曾以他那不减当年的诗人般的激情放声讴歌:“科学的春天来到厂”:在经济领域.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果断措施,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强调进行企业整顿,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整个宏观的经济形势

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和获得了显著的成绩。1978年我国农业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突破6000亿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工业产值1977年比上年增长14.3环.1978年又增长13.5%。财政收入1977年比上年增长12.6%,1978年又增长28.2%。人民生活也有所改善和提高。1978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上年提高5.1%。政治上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生产形势一派大好,当然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环境和气氛中,技术经济学的恢复和重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国家科委于1977年半年就着手开始制定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经过各方面的努力,特别是于光远同志的大力提倡,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作为一条列进了规划。这个规划就是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通过的

1987年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我觉得这个规划,与十多年前的那个规划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它再一次强调和确定了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科学在科学技术工作中的地位。第二.在197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规划工作会议上,制定了《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规划(1978一1987)》。这个《规划》是广大技术经济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规划”中明确地提出了技术经济这门学科的性质,阐述了技术经济工作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技术经济研究工作的现状和发展现状,确定了技术经济研究和应用的方法及重点。而且从这之后我国技术经济研究和应用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这个“规划”是成功的。当然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也有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之处。第三.作为从组织上落实上述“规划”的具体工作,在1978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了直属中国科协的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从它成立开始到现在,经过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和随后陆续成立的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等机构,逐步建设成为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和有志于从事技术经济研究应用的各界人士共同促进学科发展和繁荣的得力机构。在开展学术活动、理论探讨、培训人才、咨询服务、出版宣传、对外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工作。下面我们还要具体地谈到这方面的情况.在此就不多说了。至此,技术经济学科的恢复告一段落,学科蓬勃发展前的准备工作业已就绪。此时,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一党的于一届花中全会十1978年12月18一22日召开了。技术经济学也随着这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而开始真正进入厂发展的“黄金时代”。第二种理解下的研究对象之中。按照这徉所界定的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来划分,技术经济学可以划分为微观技术经济学和宏观技术经济学.以技术商品作为研究对象的为微观技术经济学,以技术和经济之间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称为宏观技术经济学。从我国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是先有微观技术经济学后有宏观技术经济学,这和西方经济学中先有微观经济学后有宏观经济学的规律相一致。需要指出的是,微观技术经济学和宏观技术经济学的划分并不是对研究对象的人为地、绝对地割裂,只是从学科分类和学科建设的角度提出的。事实上,技术经济学只有一个,微观技术经济问题和宏观技术经济问题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研究技术经济问题不可能只在微观技术经济学或只在宏观技术经济学这两密封舱内独立进行,但是研究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可能是不同的。

[1] 徐寿波教授在国内最早一部技术经济学专著《技术经济学概论》中指出:

[2]1981年出版的由沈景明主编的《机械工业技术经济学》是国内第二部技术经济学专著,书中谈到

[3]在1990年出版的《技术经济高级人才进修教程》中,对1986年8月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持召开的《全国技术经济理论方法体系学术讨论会.

[4]傅家骥教授在1987年出版的《技术经济学》

[5]李京文教授在其论文《技术经济研究的新发展》

[6]许质武同志在1993年发表的《技术经济学内容体系及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7]柳卸林同志在1993年发表的《技术经济的重建》

2012+年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2012年7月份套本技术经济学概论的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总要求:掌握概念性的观点。 1、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技术基础的经济发展。技术与经济的这种特性使得它们之间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 综观世界、国家与企业的兴衰交替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一方面,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技术与经济这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联系,使任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经济问题。 2、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3、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一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隹经济效果的方案;二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是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4、经济效果 是指实现技术方案的产出与投入比。所谓产出是指技术方案实施后的一切效果,包括可以用经济指标度量的和不能用经济指标度量的产品和服务。 5、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含义 第一层意思是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第二层意思是协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所以在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可能条件下的发展速度。

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1、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边际成本: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最低。 边际成本:增加一个单位产品生产时所增加的成本。 2机会成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益时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益,或生产要素用于某一种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而付出的代价。 3固定资产:指用于建设和购置固定资产所投入的资金,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4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无法得到补偿的资本,沉没成本一旦形成便无法避免 5流动资产:指项目在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其流动性很大,周转期很短外,是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时期内变现或运用的资产。 6可变成本:产品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7*净现值:项目寿命期内发生的现金流量的总现值。 净现值:项目寿命期间=内每年发生的现金流量按一定的利率折算到建设期初的现值累加值。 净现值:现金流量的流入与流出的现值总和 8现金流量:一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流入量。9利息:指占用资金(或放弃使用资金)所付(或所得到)的代价,是占用资金者支付给放弃使用资金者的超过本金部分 10 投资:是人们一种有目的得经济行为,即是以一定的资源投入,以获得所期望的报酬 投资:人们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以一定的资源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得所期望的报酬。 11税金:国家依据法律向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政资金。12现金:企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在短期内能够兑现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等等 13影子价格:商品或生产要素可用量的任何边际改变对国民经济收入增长的贡献值。 14内部收益率:净现值为0时的折现率,在函数图象上是NPV曲线与横坐标交点处对应的折现率。 15敏感性分析:研究建设项目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益发生的相应变化,以判断这些因素对项目经济目标的影响程度。 16互斥型方案:各方案之间具有排他性,在各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17独立方案:指作为评价对象的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性,且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的决策。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Z技术经济学X 技术经济学 一、选择题 (共27题) 1、 以下不是技术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的是: A、 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 B、 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C、 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D、 研究如何计算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 考生答案:D 2、 以下几个步骤,如何排列,才是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 1确定目标功能;2提出备选方案;3方案评价;4选择最优方案。A、 1324 B、 1423 C、 1234 D、 2341 考生答案:C

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资金等值大小的因素: A、 资金额大小 B、 年金 C、 利率 D、 时间 考生答案:B 4、 投入生产的1000元资金,若年利率为10%,试问10年后的等值资金为多少?A、 2594 B、 2000 C、 2500 D、 3200 考生答案:A 5、 某银行贷款的名义年利率为10%,按半年计息,该银行的实际年利率是: A、 A.10.3% B、 10.80% C、 12% D、

考生答案:A 6、 已知项目的总投资为1500万元,分别于第1年初投入500万元,第2年初投入1000万元。如果该项目的净现值为200万元,基准折现率为10%,则项目的净现值指数为: A、 18% B、 17% C、 16% D、 14.19% 考生答案:D 7、 某项目第一年年初的净现金流是-50万元,第一年年末的净现金流是-80万元,第二年年末是40万元,第三年到第六年每年年末的净现金流是60万元,请问其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多少年? A、 3. B、 4 C、 3.5 D、 3.8 考生答案:C 8、 价值工程的三个基本要素不包括: A、 价值 B、

技术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3.28

一、单选题 1.以下不是技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是:P5 A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 B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C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D研究如何计算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 2.以下几个步骤,如何排列,才是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P10 1确定目标功能;2提出备选方案;3方案评价;4选择最优方案。 A1324 B1423 C1234 D2341 3.下列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P17 A厂房B存货C应收账款 D现金 4.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资金等值大小的因素: P47 A资金额大小B年金C利率D时间 5.投入生产的1000元资金,若年利率为8%,试问10年后的等值资金为多少?AP48 A2158.92 B 2178.32 C2500 D3200 6.某人连续10年每年年初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10%,半年复利计息一次,计算10年末此人存款的本利和是多少? C P50 A24510 B17986 C17783 D17756 7.假定今天你存入银行10万元,年利率5%,从第4年年末开始连续6年每年年末从银行取出相等的金额,使得存款账户余额为0。问每年取出的金额是多少? A P54 A22802 B22789 C32452 D22456 8.某银行贷款的名义年利率为10%,按半年计息,该银行的实际年利率是: A P45 A10.3%B10.80% C12% D15% 9.已知项目的总投资为1500万元,分别于第1年初投入500万元,第2年初投入1000万元。如果该项目的净现值为200万元,基准折现率为10%,则项目的净现值指数为: D P69 A18% B17% C16% D14.19% 10.某企业获得一笔80000元的贷款,偿还期为4年,按照年利率10%计复利,有以下四种偿还方式,问每种的偿还总额是多少。每年年末偿还20000元本金和所欠利息; C P48-P54 A120000 B110000 C100000 D115000 11.如上所述,每年年末只偿还所欠利息,第四年年末一次还清本金; A

技术经济学考试试题与答案.

技术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某水利单位购买施工机械一台,价值为12万元,预计其经济寿命为10年,期末净残值为2万元,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则该施工机械的第一年折旧费为()万元。 A、2 ; B、1.2 ; C、 1.0 D、0.6 2. 下列评价指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是()。A.投资利润率 B.投资收益率 C.投资回收期D.内部收益率 3.现在存款1000元,年名义利率为10%,半年计复利一次,问5年末存款金额为()。 A、1000×(,10%,5) B、1000×(,10.25%,5) C、1000×(,10%,5) D、1000×(,10.25%,5) 4.在项目投资中,下列哪一个因素不应该考虑()。 A、现金流入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资金成本 5.对于寿命期不同的多个方案比选,选用()指标合适。 A、投资收益率 B、内部收益率 C、动态投资回收期

D、净年值 6.下列()项属于特定目的税类。 A、增值税 B、所得税 C、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D、消费税 7. 在经济评价中,一个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决策准则为()。 A.低于基准折现率 B. <0 C.大于或等于基准折现率 D.>0 8.折旧费与摊销费在做现金流量分析时,()。 A、属于现金流入 B、属于现金流出; C、既属于现金流入又属于现金流出 D、既不属于现金流入又不属于现金流出。 9.在多方案决策中,若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A.相关 B.互补 C.独立 D.互斥 10.现金流量图的三大要素包括()。 A、资金数额、方向、期间 B、资金数额、流入、时间点 C、大小、流向、时间点 D、大小、流出、时间 二、名词解释(共25分,每小题5分

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技术经济活动的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施活动的环境、活动的后果。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经济效果原理、预见性原理、可比性原理、全局性原理、适用性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穷举方案、评价方案、决策。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一节现金流量及分类 1.现金流量及定义 定义:特定经济系统在某一时点发生了使用权或所有权专一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量。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①投资利润 ②率通货膨胀率 ③风险因素 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投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和获得的收益,它们的价值是不同的,为了获得经济效果的正确评价,就必须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上的资金,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基础上进行比较。 2.现金流量图:大小、方向、时点。 3.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活动:投资、筹资、经营。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就是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所构成的资金运动。现金流量=(年销售收入—销售成本)X(1—税率)+年折旧费 利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放弃使用资金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之比。 单利:仅以本金计算利息,所支付的利息与占用资金的时间、本金、利率成正比。复利: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 第三节资金的时间价值

1. 定义:利率大于0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本质: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再生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此说的乘积 11-??? ? ??+=m eff m r i 第四节 等值 资金等值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 等值是以特定的利率为前提②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 资金等值与资金数量、资金发生时间、利率三个因素所有关。 第三章 经济评价方法

技术经济学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省XX县冶金辅料总厂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一节项目概况 6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三节项目建设条件 7 第四节承办企业的概况 8 第五节市场预测 9 第六节厂址选择11 第七节物资原料的供应 11 第八节工艺技术与设备 11 第九节公用工程设计方案 16 第十节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 17 第十一节能源与节能 19 第十二节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20 第十三节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1 第二章基础数据 第一节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22 第二节实施进度22 第三节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22 第四节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23

第三章财务评价 第一节年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24 第二节产品成本估算24第三节利润总额及分配 25 第四节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26第五节清偿能力分析27 第六节不确定性分析28 第四章国民经济评价 第一节效益和费用的调整 33 第二节效益费用数值的调整33 第三节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 37 第四节不确定性分析 38 第五章评价结论 评价结论 39

附表 附表1 41 附表2 42 附表3 43 附表4 44 附表5 45 附表6 46 附表7 47 附表8 48 附表9 50 附表10 52 附表11 54 附表12 56 附表13 58 附表14 61 附表15 62 附表16 63 附表17 64 附表18 66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一节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建设年生产冶金石灰4万吨和年生产0.8万吨钢管(其中定经钢管0.2万吨,热减径管0.6万吨)的冶金辅料总厂项目,主要考虑承德钢铁总公司技改后对冶金石灰的缺口大到13.5万吨的实际要求,同时利用承钢带钢产品建设钢管项目可以扩大产品生产销售能力满足市场对定径管的需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依据滦平县2003-2005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建设立县工业目标。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城镇下岗事业人员的再就业。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滦平县西地乡八里庄村与承德市接壤,土地与承德钢铁公司厂区相连,在此建设冶金辅料生产企业不但可以实现企业产品销售的短途运输,降低经营成本费用,减少企业因仓储所占用的资金,也方便了承德钢铁公司产品生产的辅料供应。 项目建成生产定径钢管和减径钢管可以替代无缝钢管的生产,产品质量可以满足低压锅炉生产用钢材、石油集输管路,汽车传动轴和轻型汽车大梁,产品生产过程中具有节能的特点,按年生产0.8万吨钢管估算,年可节约标煤300-600吨,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滦平县工业基础薄弱,缺少立县立乡的工业企业,建设冶金辅料生产企业,

技术经济学简单题资料

第一章 1技术与经济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技术与经济是矛盾的统一;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和归宿;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技术与经济之间相互制约; 2 技术经济学的概念是什么? 技术经济学友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对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科学。 广义的技术经济学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彼此协调发展规律的科学。 3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研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途径; 4技术经济的特点有哪些? 综合性;边缘性;系统系;实践性;预测性;选优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社会性; 5技术经济分析工作的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确定目标;调成研究,收集资料;设计各种技术方案;分析各方案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比较其效果;决策审定选择最优方案;完善方案; 6.技术经济学的相关学科涉及哪些? 技术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学;决策科学与管理科学; 7.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的概念是什么? 经济效果就是对人类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所作出的关于资源耗费的节约或浪费的评价,可以表示为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之比。 经济效益反映的是劳动耗费转化为有效劳动成果的程度。 8.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如何表达? 经济效益=有效的劳动成果/劳动耗费>1; 经济效益=有效的劳动成果-劳动耗费>0; 经济效益=(有效的劳动成果-劳动耗费)/劳动耗费>0; 9.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有哪些? 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包括微观经济效益要服从宏观经济效益;近期经济效益要服从长远经济效益;使用价值和价值效果应统一;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应统一;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应统一;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应统一。 10.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包含哪些? 效益原理;可比原理;优化原理;协调原理;资源最优配置原理;事件效应原理;标准原理;供求平衡原理;系统原理;信息、预测、决策一体化原理; 第二章 1.什么是固定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是可供长期使用并保持其原有事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物质资料,通常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实验设备、工器具等。 固定资产投资就是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全部建造和购置费用支出的总和。 2.流动资金有何特点?在项目寿命期内流的资金运动过程如何? 项目使用寿命期终结时一次性收回。 流动资金在项目建成投产时以货币形态出现,并且在供、产、销三个阶段,一次转化为材料储备形态、在产品或半成品形态、产成品形态;通过产品出售,再还原为货币形态。如此循环反复,周转使用。 在每一项目建成投产时投入的流动资金,都会长期尽力流通—生产—流通过程的循环。每经过一个生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1.技术的定义: 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验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 ①硬技术:物质形态的技术,或称物化的科学技术,泛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基础与核心是劳动工具; ②软技术:知识形态的技术,包括工艺规程,制造技术,图纸资料,生产组织,管理技术等。 2.现代化的大经济观特点: ①科技化②信息化③系统化④效益化 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效益问题和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发展规律,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3.“三个层面”和“两个方面” ①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包括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中观层面(包括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宏观层面(包括国家和国际间) ②两个方面:技术经济学科基础理论和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技术经济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4.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①技术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与方法②技术经济学科理论与方法应用 5.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①系统分析方法②方案比较法 ③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④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6.科学技术活动的直接任务:是产生知识或科技成果,其首要特征是探索性与创新性。 7.从经济上看,经济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保证供给,其首要特征是讲求经济效 益,投入的可行性和产出的效益性,是筹划经济活动首 要考虑的问题。 8.技术经济学主要涉及两个领域: ①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效益问题②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发展规律③技术发展的“内在 规律” 9.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①系统分析方法②方案比较方法 ③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④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章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①科学技术的指数效应 ②科学技术的变革效应③科学技术的渗透效应(a.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b.改变着人

技术经济学考试重点

1.设备磨损的分类。有形磨损:设备使用受力的作用,从零部件到整个设备受到摩擦、冲击、震动或疲劳,使设备的实体受到损伤,这种磨损称为第一种有形磨损;第二种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中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产生锈蚀,或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保养而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物质磨损。无形磨损: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其他经济性原因而造成的机器设备的非实体性磨损。它是由于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用所引起的资产机制的一种损失。综合磨损:是指同时存在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大修理、现代化改造、更新。 2.内部收益率:是净现值法的补充,它求出的是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水平(即内部收益率),而且不用事先给定基准收益率。 外部收益率:实际上是对内部收益率的一种修正,计算外部收益率也是假定项目生命期内所获得的净收益全部用于再投资,所不同的是假定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的意义主要是: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投资的盈利率,反映了投资的使用效率。 内部收益率是由项目现金流量决定,由内生决定的。内部收益率反映了项目偿付未被回收投资的能力。假定已回收用于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内部收益率。 外部收益率是使一个投资方案原投资额的终值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终值之和相等时的收益率。外部收益率既是按统一的收益率计算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形成的增值,又可避免非常规方案的多个内部收益率问题,可弥补上述内部收益率指标的不足。 3. 技术方案之间的相互关系:1独立方案。指各个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不具有相关性,且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都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2互斥方案。指各方案之间具排他性,在一组方案中只能选择一个,其余方案必须放弃。3相关方案。在一组方案中,如果接受或拒绝某一方案,会导致其他方案现金流量的变化,或者接受或拒绝某一方案会影响其他方案的接受或拒绝,我们称这些方案是相关方案。4混合方案。在一组方案中,有些具有独立关系,有些具有互斥关系,这组方案称为混合方案。 4.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1)技术与经济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统一体。(2)技术与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3)技术与经济之间相互矛盾、对立、限制和排斥。 5. 风险决策的条件与原则。条件:1、存在着决策人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2、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可供选择3、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如不同的市场条件或其他经营条件)4、可以计算出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损益值指对损失或收益的度量结果,在经济决策中即为经济效果指标)5、在可能出现的不同自然状态中,决策者不能肯定未来将出现哪种状态,但能确定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原则:1、优势原则:在A于B两个备选方案中,如果不论在什么状态下A总是优于B,则可以认定A相对于B是优势方案,或者B相对于A是劣势方案。应用优势原则一般不能决定最佳方案,但能减少备选方案的数目,缩小决策范围。2、期望值原则:指根据各备选方案损益值的期望值大小进行决策。如果损益值用费用表示,应选择期望值最小的方案;如果损益值用收益表示,则应选择期望值最大的方案。 3、最小方差原则:由于方差越大,实际发生的方案损益值偏离其期望值的可能性越大,从而方案的风险也越大,所以有时人们倾向于选择损益值方差较小的方案,这就是最小方差原则。 4、最大可能原则:在风险决策中,如果一种状态发生的概率显著大于其他状态,那么就把这种状态视作肯定状态,根据这种状态下各方案损益值的大小进行决策,而置其余状态于不顾,这就是最大可能原则。实际是把风险决策问题化为确定性决策问题求解。 5、满意原则:定出一个足够满意的目标值,将各备选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损益值与此目标值相比较,损益值优于或等于此满意目标值的概率最大的方案即为当选方案。方法:矩阵法、决策树法 6.敏感性分析: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变化对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的承受能力做出判断。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步骤与内容如下:1、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因素,并设定这些因素的变动范围。2、确定分析指标(净现值、净年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3、计算各不确定因素4、确定敏感因素,对方案的风险情况做出判断。 7.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2.持续经营: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无限期的延续下去,是针对非持续经营而言的。3.会计分期: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分割为一定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的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的会计信息。4.货币计量: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总体性要求: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3)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4)会计修正性惯例的要求: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8. 机会成本:指将有限资源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的最高收益。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 9.综述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一、确定性分析方法。 1、时间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评价法:采用方案评价的静态指标,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对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动态回收期法: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基础上的投资回收期法。 2、价值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净现值与净年值、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等,以及寿命期不等时的价值型经济评价方法。 3、效率型经济评价方法:包括内部收益率法、外部收益率法、费用—效益比法和净现值率等指标。内部收益率法:是净现值法的补充,它求出的是项目实际能达到的投资效率水平(即内部收益率),而且不用事先给定基准收益率。外部收益率法:实际上是对内部收益率的一种修正,计算外部收益率也是假定项目生命期内所获得的净收益全部用于再投资,所不同的是假定再投资的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找出项目盈利与亏损的临界点,以判断投资方案对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2、敏感性分析:是通过测定一个或多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决策评价指标的变化幅度,了解各种因素的变化对于实现预期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外部条件发生不利变化时投资方案承受能力作出判断。3、概率分析:是通过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发生不同幅度变动的概率分布及其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对方案的净现金流量及经济效果指标作出某种概率描述,从而对方案的风险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10.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一、两种评价的角度和基本出发点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项目的层次上,从项目的经营者、投资者、未来的债权人角度,分析项目在财务上能够生存的可能性,分析各方的实际收益或损失,分析投资或贷款的风险及收益;国名经济评价则是站在国家和地区的层次上,从全社会的角度分析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费用和效益;二、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项目的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和范围划分不同。三、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所使用价格体系不同,财务评价使用预测的财务收支价格,国民经济评价则使用一套专用的影子价格体系;四、财务评价有两个方面,一是盈利性分析,二是清偿能力分析,也就是分析项目财务收支预算的松紧程度和项目借款偿还能力,而国民经济评价则仅仅只有盈利性分析,即只有经济效率的分析,没有清偿能力的分析。联系: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之间的联系是很密切的,在很多情况下,国民经济评价是在财务评价基础上进行。 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的区别(1)评估的角度不同。财务评价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评价项目的盈利能力及借款偿还能力;国民经济评价是站在国家整体角度,评价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2)效益与费用的构成及范围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可计量;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直接或间接收益与成本。(3)采用的参数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现行市场价格、行业基准收益率、官方汇率;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4)评估方法不同。财务评价采用盈亏分析法,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法、综合分析法。(5)决策依据不同。财务评价为企业决策依据,国民经济评价为国家决策依据。 11.简述可行性研究的含义及作用:可行性研究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该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可行性研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价和决策。作用:提高了决策的成功率;提高投资效益;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12.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基本要素:价值工程也称价值分析、功能成本分析,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3分)价值工程涉及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要素。 价值工程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推动作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延长产品市场寿命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软技术与硬技术结合。 价值工程的特点:(1)价值工程强调产品的功能,因此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产品的功能研究上。(2)价值工程将确保功能和降低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以便创造出总体价值最高的产品。(3)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开拓新思路和新途径,获得新方案,创造新功能载体,从而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原材料,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4)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即将功能转化为能够与成本直接相比的货币值。(5)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技术经济学习题答案(傅家骥)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1. 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问题” ,即从经济角度来研究技术问题。狭义的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具体 包括技术实践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技术的选择问题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节约问题。 2.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应用科学,因此,方法论是技术经济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是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第二层次分为基本方法和专门方法;第三层次则是一些更具体的方法。基本方法是适用于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普遍方法,包括调查方法、预测方法、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不确定分析方法、方案制造方法、方案决策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专门方法是技术经济学某些特定领域或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方法,如可行性研究、资产评估、价值工程、投入产出法等。 3. 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是指按照分析工作的时间先后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包括确定分析目标、调查收集资 料、设计备选方案、拟定评价指标、方案分析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完善实施方案。 4. 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技术与经济是同时存在的统一体,在任何生产过程的实现中都不能彼此分离。经济是技 术发展的决定因素,它为技术发展指明方向、创造条件、提出任务;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节约物质资源最有力的手段。技术是手段,经济是实现技术的物质基础和目的,它们存在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社会整体之中。 5.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其实现方法的科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边缘性应用性预测性综合性数量性 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 1. 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以货币方式体现的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成为现金流量。 2. 固定资产值使用期限较长(一般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再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 务,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以折旧的方式把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到产品。折旧是成本的组成部分,折旧期满时,固定资产投资得到回收。流资金是项目投产前与先垫付,在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在整个项目寿命期内,流动资金始终被占用并且周而复始的流动,到寿命期结束时,全部的流东资金才能退出生产与流通,以货币的形式被回收。 3. 构建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包括建设期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及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即为固定 资产原值。固定资产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原值扣除累积的折旧费总额成为当时的固定资产净值。工业项目寿命期结束时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为固定资产残值,是一项在期末可回收的现金流入。 4. 经营成本是为经济分析方便从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费用。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与摊销费- 借款利息支出 5. 沉没成本是过去已经支出,现在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例如:已经使用多年的设备,其沉没成本是设备的帐面 值与其现实市场价值之差。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大收益。 6.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古寺内个性的特点。收受不 仅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也是国家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

技术经济学重点公式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投资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帐款 生产成本=直接原材料+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资+其它直接支出+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营业)费用+财务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工程系数法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系数×根据通常经验估算的设备总价值 按比例投资估算法 建设总投资=主要设备或主要生产车间投资÷占建设总投资的比例 折旧 固定资产净残值 如不好计算,可取原值的3~5%。 (1)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2)工作量法 一、按行驶里程计算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二、按工作小时计算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 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2×年初固定资产净值/ 折旧年限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注意:从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均值)。 即:最后两年折旧额=(年初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 2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2×尚可使用年限]/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数量×产品单价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第三章

什么是技术经济学

什么是技术经济学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点击数:3436 日期:2007-12-17 技术经济学(techeconomy):也称经济效果学,它是研究各种社会活动在经济上符合目的性程度的评价科学,也就是从研究社会劳动消耗与社会体系中各种实践活动所取得效果相互间量的关系角度出发,对人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科学。主要分支有农业技术经济、工业技术经济、运输技术经济、能源技术经济、建筑技术经济及生产力布局技术经济。它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技术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以衡量其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及社会实践中的可行性。 技术经济学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技术经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我国广大技术经济工作者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广泛吸收国外相近学科的有益成分,由中国人自己建立起来的新兴综合性交叉学科。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学科发展的新特点 技术经济学创立之初是为了解决经济建设不讲经济效果的问题,因此,在学科传统上以成本效益分析理论和方法为主线,以技术方案比选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为主要内容。大体上与西方国家的工程经济学和项目评价理论相仿。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推动着技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也在不断拓展。主要特点和动向如下:(1)专项研究领域不断增加。技术经济工作者几乎对各行各业均有涉猎并建立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如已经形成规模的不同行业的项目评价、资产评估等咨询工作,资源类(8183438.html" target="_blank">土地、能源、人力资源等)技术经济研究,环境经济研究,技术经营(管理),软技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生产力研究,循环经济,知识经济,等等。这些领域的研究往往与该领域的其他经济学科或管理学科高度融合,虽然可以看到技术经济学的影子,但已经很难用技术经济学传统理论来概括。 (2)从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不断渗透。传统技术经济学本质上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应用学科,主要涉及厂商、市场、价格、成本、所得等微观经济学概念。目前相当多的研究涉及投资与消费、就业、社会福利、产业结构等宏观经济领域,如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演进,经济全球化下的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国家技术创新战略和技术创新体系等。即便是项目评价中的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也主要以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 (3)从简单定量分析向应用复杂系统模型深化。技术经济学首先要解决现实经济活动中量大面广的“技术的经济性”问题,要满足通俗性的要求,坚持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比较简便易懂,以利于普及。当前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方面,这些技术经济学常规方法已经从大学、研究院所进入企业和市场咨询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重大技术经济课题,往往借助模型化的数学方法,将系统分析,最优化理论、运筹学、计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融为一体,构造更加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模拟,如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系统计量模型、CG E模型等,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国外相关学科动态

超星尔雅网课答案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单元测试 1、问题: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 )四个层面的问题。 选项: A:国家、产业、企业、方案 B:国家、区域、企业、项目 C:宏观、微观、企业、项目 D:国家、产业、企业、项目 答案: 【国家、产业、企业、项目】 2、问题:在对投资方案进行经济效果评价时,应( )。 选项: A: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 B: 只采用定量分析 C:静态分析为主,动态分析为辅 D: 只采用定性分析 答案: 【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 3、问题: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分析论证的对象是( )。 选项: A: 投资企业财务状况 B: 技术方案市场需求状况 C: 技术方案经济合理性 D: 技术方案技术先进性 答案: 【技术方案经济合理性】 4、问题: 下列有关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A: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 B: 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技术处于从属地位 C: 经济的发展为技术的进步提出新的要求 D: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动力和方向 E: 先进技术的应用都能带来经济上的高效益 答案: 【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技术处于从属地位, 先进技术的 应用都能带来经济上的高效益】 5、问题: 根据技术经济分析的比较原理,对两个以上技术方 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必须遵循的可比原则是( ) 选项: A: 价格可比 B: 消耗费用可比 C: 满足需要可比 D: 时间可比 答案: 【价格可比, 消耗费用可比, 满足需要可比, 时间可比】第二章单元测试 1、问题: 某人在银行存款,存款利率为6%,按复利计。若 10年内每年年初存款2000元,第10年年末本利和为( )。 选项: A: 20000元 B: 21200元 C: 26362元 D: 27943元 答案: 【27943元】 2、问题:某公司向银行借款,贷款年利率6%,第1年初借款100万元,每年计息一次;第2年末借款200万元,每半年计息一次,两笔借款均在第3年末还本付息,则复本利和为( )万元。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 1.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概念 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农业产业领域内技术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应用与其经济效果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科。“农业”,指生产农副产品的整个产业部门,包括产前、产中、产后部门。“技术”,指农业技术政策、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经济”,指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表述为:在同等的劳动耗费下,能够取得最大使用价值,或在取得同等效果的条件下,能够争取最小劳动耗费。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1.经济效果与技术效果 (1)区别:经济效果:劳动效果和劳动消耗量的比较,着重从成本角度分析投入与产出。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表现为技术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程度,以及最终产生的某项生产成果。强调在技术上达到目的,也用技术可行性来表示。 (2)关系:①一致性:经济方面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动力和方向;技术方面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果的重要条件和手段。②矛盾性:1)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3)技术上的可能与经济上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3)启示:技术经济效果评价基本准则:把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统一起来。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概念及其特点 概念: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物质技术因素实施所发生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同生产成果之间的比例关系。 特点:1)相关性:农业生产的各种技术措施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2)持续性:从生物技术的角度来看,都有技术后效效果3)综合性: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必须同时具备各种各样的生活条件4)多样性:农业技术有多功能性,具有直接经济效果、生态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5)不稳定性: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地域性和季节性等可变因素多6)极限性:技术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 概念:农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农业项目建设等经济活动中取得效益的临界值,代表着某项农业技术能带来经济上好处的起码经济界限,低于这个界限,表明没有增加社会财富。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值:在经济上能否取得收益的数量界限。当具体数值表明产出>投入时,才能获得经济效果。表达式如下: 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0 或经济效果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1 多方案时以被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来确定经济临界,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临界=被选择方案的经济效果-机会成本≥0 4.生产力系统的三大规律

最新技术经济学期末考试资料试题重点

技术经济学 一.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1)技术与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2)技术与经济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交换活动中始终并存,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技术具有强烈的应用性和明显的经济目的性,没有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技术是 没有生命力的。而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 4)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持,受到经济的制约;但同时,技术的 突破将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5)技术与经济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经济效益 经济效果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和劳动消耗的比较,而将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益。 理解经济效果必须注意: 1)成果和劳动消耗相比较是理解经济效果的本质所在; 2)技术方案实施后的效果有正负之分; 3)经济效果概念中的劳动消耗有三部分组成,包括技术方案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财 力,即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直接劳动消耗,劳动占用,间接劳动消耗三部分。 三.经济效果的表示 1)差额表示法 这是一种成果与劳动消耗之差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这种方法要求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必须是相同计量单位,其差额大于零是技术方案可行的经济界限。 2)比值表示法 这是一种用成果与劳动消耗之比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成果/劳动消耗 比值法的特点是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计量单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当计量单位相同时,比值大于1是技术方案可行的经济界限。

3)差额-比值表示法 这是一种用差额表示法与比值表示法相结合来表示经济效果大小的方法,其表达式为 经济效果=劳动消耗 劳动消耗成果 附:经济效果的分类:企业/国民经济效果;直接/间接经济效果;有形/无形经济效果 四.成本的划分 总成本费用也称会计成本,是会计记录在企业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由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二)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经济成本或择一成本,它是指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益时而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益。或者说它是指生产要素用于某一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时所付出的代价。 机会成本产生的概念源于‘资源是稀缺的’这样一个事实,它将以各种方式影响技术方案的现金流量。 (三)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之和。 隐形成本是指企业自有的资源实际上已经投入生产经营活动,但在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