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精心整理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县农业主管部门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形势,坚持市场化思维、工业化理念、信息化方式、产业化路径,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分散经营 ,足。 (二)科技服务缺失。当前,农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靠程度越来越深。随着机构改革的几经变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

别是乡镇农技站多年不进人,甚至只出不进,农技人员兼业化、老年化、少量化问题突出,人才青黄不接。加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不充分,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发 严重,土地产出率不高,水肥药利用率不高,亟须加强整理、整合与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小麦油菜机播、秧苗机插、油菜玉米机收、设施农业机耕和喷滴灌等方面发展滞后。

(五)种养衔接缺扣。种养结合不紧、农牧融合不深,循环农业发展滞后,农业拼资源、拼消耗、拼投入现象没有根本改观,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动物养殖的排泄物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工作正有序推进,但由于上下沟通不足、左右协调不够,各自为阵、各说各话问题依然存在,将不利规划的有效执行。建议加强上级对下级的指导,推动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保证规划的整

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加力推进,增强重点性。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突出重点、夯实作风。对瞄准的方向、看准的重点,如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就坚定信心, 避免“有钱就任性”问题的发生。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使农村金融产品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农民需求。

推进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2783882.html, 推进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作者:陈同富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5年第05期 摘要:当前山东省农业保险在保费规模、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以及保障范围方面都与先 进省份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既有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完善、政策支持方式单一等原因,也存在农业保险市场供求主体不足、组织形式单一、市场竞争度低和供求矛盾严重等问题。基于此,需从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框架、政策支持体系和农业保险市场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以促进山东省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山东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关键词:农业保险;制度框架;政策支持;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5-0049-05 一、引言 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受农业保险市场自身的约束,也对制度和政策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当前我省农业保险无论在保费规模方面,还是在深度、密度方面,以及保障范围方面都与先进省份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既有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完善、政策支持方式单一等原因,也存在农业保险市场供求主体不足、组织形式单一、市场竞争度低和供求矛盾严重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框架、政策支持体系和农业保险市场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就山东省农业保险经营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山东省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山东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二、构建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框架 (一)明确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目标 农业保险的基本职能是风险分散与经济补偿,然而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并且随着经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总的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与地区,越倾向于把农业保险作为提高农户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公平的工具;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并且农业产值比重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大多通过农业保险的发展,实现其稳定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应的基本目标。综合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的地位,现阶段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目标应属于后者,因此本文把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目标作如下界定:一是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和经济补偿的基本职能,使受灾农户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保障国家和山东省的农业生产安全;二是通过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运作,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整合优化各种风险管理手段,提高山东省农业风险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三是通过对农业保险实施财政补贴,发挥其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促进山东省优势产业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四是通过对农户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保险作为财产保险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特殊的险种,一直跟不上整个市场和行业发展,更没有完全解决农业对保险的需求问题。需要从政府、农民和保险企业三个角度去分析,对我国当前农业保险的发展给出一些建议和解决的对策。关键词:农业保险;合作保险;财政补贴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农民的保险意识薄弱。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农民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参不参加农业保险无所谓,甚至在设有农业保险公司的地区,仍有一些农民没有保险意识,在农保还没有涉足的地区就更不必说。在一些以农业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只有当灾害事故发生并遭受巨额损失后,一些农户才意识到保险的必要性,投保人的淡薄意识必然阻碍农业保险的整体发展。2.逆选择问题在农业保险中普遍存在。在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是普遍存在的,农业保险也不例外。由于农民的保险意识不是很强,而且农业险也非强制险,所以投保的覆盖率就不可能达到100%,这样就很容易发生逆选择的问题。据保险公司人员介绍,农业养殖险比种植险的逆选择的风险更大,导致农险理赔的难度和成本要比其他险种高出许多。如此一来,让一些即使开设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也望而却步,不愿再继续经营下去。3.保险公司没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虽然1996年,我国保险公司实行了商业化运作,但对农业保险却并没完全市场化。根据各省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保险业实行商业化改革以来,农业险的平均年赔付率达到80%左右,而70%赔付率是保险业界公认的盈利临界点,农业险的赔付率远远高于临界点,做得多就亏的多。如果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行业的大数规律和其他的相关规律,赔付率高就意味着保险费率定的不合理,保险费收入过少,保险费率定的过低,要想改善经营状况,保险公司就必须要提高保险费率。在政府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过高的保险费支付对于农民来说根本承担不起,而按照农民的投保能力去承保,保险公司自己又赔不起,这样必然导致农业保险走入日渐萎缩的“怪圈”。4.缺少专业的法律支持和政府的财政补贴。1995年通过实行、2002年修订的现行保险法实际上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很大一部分是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经营目标大相径庭,用现行的保险法指导农业保险会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情况多存在着法律真空,政府在农业保险中主导地位不明确,即使政府积极参与推动,也缺乏法律依据;而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也缺乏法律保护和约束。另外,由于农业风险面广量大,一旦风险发生,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保险公司基本无力承担。而我国现有的几家农业保险公司也都是在政府的财政大力支持下才成立起来的,因为没有专业的农险法律保护和规范,所以政府在这个方面的补贴也没有明确规定,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农业保险也只享受免交营业税的优惠,许多商业化的保险公司都不愿开设农业保险。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1.政府支撑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提。具体可把政府支持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适用于一般商业保险的《保险法》并不适合农业保险,而《农业法》中也只是略有涉及,所以必须加快对农业保险立法,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同时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经营方式、机构设置、农民参与形式、再保险机制、监督管理机构等,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参与农业保险各方的利益关系,引导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对于农业保险,国家可借鉴与银行业发展类似的道路,建立政策性的由国家控股的农业保险公司和农业再保险公司,农民参保方式上可参照一些地方成功的农险经验,如可自愿投保,但不投保的享受不到政府相关的农业优惠政策等,这样可减少农民逆选择的问题。第二,对农民参保费进行直接补助。保险补贴是绿色补贴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扶持农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上一些农业险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如法国、美国等,都采用这种形式,美国补贴保费的53%,加拿大补贴保费的50%,日本补贴保费的40%——80%。我国在国家财政尚不宽裕的情况下,可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补贴。由于有财政补贴,农险保费率降低了,不仅可提高农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无公害生态型农业、加强农业化基地管理、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本文对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方面存在着理论不完备、技术不完善、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适应、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组织建设不足、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态农业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1基础理论有待完备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单一学科、单一的理论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和处理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农业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对于这一复杂系统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或者比较深入的了解,但生态农业必须要从系统的、综合性的角度进行处理和研究,要从生态的前瞻

性、协调性、地域性、层次性、稳定性、持久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需要跨学科,多界面的专家人士来参与,利用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各要素之间的耦合、结构优化、科学分类、科学评价,发掘各个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农业存在的更多关系来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理论体系。 2技术体系要不断完善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未来的生态农业将结合现代科技及应用技术装备起崭新生态体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解决这一复杂的关系需要利用传统技术的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采取“低投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具体措施:①将固氮技术和生物防治方法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②减少使用化肥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区畜牧业、林果业、特色产业在大农业和人均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南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尤其是传统畜牧业仍然占主导地位。二是农民的传统农业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模式根深蒂固,习惯于小而全、多而杂和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三是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服务机制僵化,科技服务水平不高,良种程度、单产水平还明显低于周边团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困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农村缺乏能够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劳动者。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有些产业还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和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弱,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十分紧密,多数合作经济组织运作不规范,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牵引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滞后,农业抗风险机制不健全,致使农业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盲目性、短期性、脆弱性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六是土地流转机制建设滞后,土地难以向优势产业和大户集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规模集约发展。七是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外销平台建设滞后,农产品品牌意识不

强,市场竞争力弱。 二、加快推进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施沃土工程,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突出灌区配套建设、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结合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搞好投入资金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受益快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抗灾防灾能力。二是抓好农村道路建设。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充分调动农民修路积极性,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公路交通条件,加快农村商贸流通。三是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普及沼气等洁净能源,搞好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防止水土质量退化恶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一是建设特色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围绕棉花、番茄、辣椒、无公害蔬菜、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农业特色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沿国道经济区主要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扩大番茄、辣椒、蔬菜、林果种植,大力发展牛羊育肥、奶牛养殖业;老沙湾经济区主要依托水土光热资源,着力建设棉花生产、加工、转化基地;

农业保险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业保险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近年吉林省农业保险高速发展,但与国内其他省份还有差距,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吉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从农民、政府、保险公司3方入手,探究了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保险;吉林省 农业保险是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林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天灾人害等保险事故对农民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吉林省作为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区,农业经济是吉林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保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吉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根据《关于做好2017年农业保险工作的意见》的精神,2017年,吉林省政府规范并完善了农业保险的相关政策,加大了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同时,吉林省农业保险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保险业务的规模和范围都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末,吉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3.9%,较全国平均增速高22.5%,农业保险业务范围几乎涵盖了吉林省所有特色产业。 2农业保险在吉林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农民方面的问题。吉林省农民的农业保险意识浅薄、参保率低,农民大多持有“靠天吃饭”的思想,并且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不够、保险公司业务繁琐、交钱容易领钱难、在自然灾害发生后一味依靠政府救济等原因的影响,使农民对农业保险并没有积极、充分、全面的认识。再加上一直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对保险行业的偏见,导致农民对于农业保险是“谈险色变”。2.2政府方面的问题。2.2.1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来看,现存的有关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还不够专业和全面,缺乏相应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及相应的法律支持,直接导致农业保险从运营到推广都做不到有法可依,限制了吉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此外,关于农业保险相关方面的大框规定很多,但专项及具体问题却有些笼统和模糊,而农业保险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农业保险在运营过程中存在各种困难,不能够健康顺利地运营和发展。高风险使规模小的农业保险公司没有能力负担所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寿瑶族乡 一、发展情况 延寿瑶族乡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7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8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580.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4公顷。XX年降雨量1680毫米,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0℃,年末总人口16512人,其中农业人口15106,少数民族人口13802人,占总人口的83.5%,是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5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元,比上年增长5%,养殖业产值620万元,出栏生猪19856头,出售家禽51748羽。粮食产量11045吨,瓜果产量168吨,境内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年产值560万元,形成了5000亩楠竹,2万亩小水果、3000亩订单蔬菜三大主导农业产业基地。XX年完成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227余人,新建沼气科技示范户240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9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67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5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产业化经营水平欠佳。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主

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二是产品优势不优。尖辣椒、楠竹等基地虽具规模,但受技术创新等影响,产品开发慢,竞争力弱。 生产要素支撑力欠强。一是素质不高。全乡农业科技人才格局是以初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老、少、妇且文化程度低的“386199”部队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加上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当地村民普遍存在重务工、轻农耕的思想,有个别村的个别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二是投入不足。县、乡两级财政投入数量虽增长,但与农业的高需求、大投入相比远不够。三是农用物资有价高质差现象,直接增加了农业成本,降低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 抗御风险能力欠强。一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受石灰岩地质结构影响,我乡是灾害多发、水源缺乏的农业乡,而标准良田比例不高、水利设施少而老化、基层疾病防疫网络不健全等问题还客观存在。在去年的“7.15”、“7.26”洪灾中我乡遭受严重损失,全乡直接经济损失达2600万元,今年的“8.19”洪灾,我乡又是全县灾情最严重的乡之一,民房倒塌19间,道路冲毁3.62公里,渠道冲垮860米,输电线路冲毁2.5公里,淹没稻田1650亩,全乡直接经济损

《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

《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对策分析》摘要。发展农业保险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有效利用市场机制节约农业保险成本,促进农业增收,提高农民投保意识,建立健全农业保险风险分散体系,以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对策分析 1农业保险概述 1.1农业保险内涵。农业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是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类别。保险人在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过程中,倘若遭受到了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并因此受到了一定损失,那么就会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获得相关赔偿[1]。 1.2农业保险特点。首先,农业保险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农业生产需要依据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进行,各地区地理环境及条件不同,其农业生产自然也不同。农业保险自然也会根据地域性而呈现出不一样的标准。农业保险的险种类别、保险期限及保险费率等内容都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2]。其次,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农业生产除地域差异外,还会表现出季节差异。不同季节农业生产内容不一样,农业保险自然也会因季节变化而表现出一定差异。再次,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农业生产因季节性而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农业风险自然也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与农业风险周期性特征相对应的则是农业保险的周期性[3]。 2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降低农业灾害损失。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我国农业生产承担着很大的自然灾害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发展农业保险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可以得到一定赔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4]。 2.2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在农业保险得到有效发展后,一旦自然灾害对农村、农民、农业造成损失,可以通过农业保险发挥作用,最大程度保证农民利益。发展农业保险可以充分提高“三农”服务水平。 2.3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难以对农民提供经济支持。农业保险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存款和还款的能力,从而带动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 3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 3.1我国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法律法规建设缺位。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会面临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依赖于法律法规。我国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速度迟缓。相比于其他保险的法律体系而言,我国农业保险法律体系非常不完善,法律法规建设亟待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不够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保险的顺利发展。 3.2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成本高,不利于长期发展。相比于城市,农村居住点散、地广人稀,保险公司往往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县农业主管部门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形势,坚持市场化思维、工业化理念、信息化方式、产业化路径,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努力开创了农业发展新局面。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发现,基层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一、存在的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主体缺位。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贯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需要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而现实的农业劳动力状况堪忧,农民总体科技文化水平不高,不仅素质不合要求,而且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二)科技服务缺失。当前,农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靠程度越来越深。随着机构改革的几经变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乡镇农技站多年不进人,甚至只出不进,农技人员兼业化、老年化、少量化问题突出,人才青黄不接。加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不充分,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发展潜力巨大。 ??(三)财政投入缺少。长期以来,财政投入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欠帐巨大。虽然近年来,投入有大幅增加,但无论是从财政的支出结构,投入方向,还是从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来说,都远远不够。而且,有限的资金整合不足,用力分散,使用效率不高。同时,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机制不活,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浅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

浅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气候多变,农作物病虫害种类繁多,农业要想获得高速发展离不开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而我国的农业保险却严重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对于确保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制约因素对策制度 一、引言 近几年来各地发生禽流感、干旱、台风不断,使当地农民的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第6号热带风暴“莫拉菲”经过福建等省,所到之处的经济作物一夜之间荡然无存。“这场灾难让我过去20年的努力几乎白费。”福建省某刘姓村民对记者说,“当时我也想过保险,可是不知道去哪里寻求保障”……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中国脆弱的农业,农业的发展亟须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同时也是一个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受自然气候影响,我国每年单是旱灾农就使经济作物受旱面积达3亿至4亿亩,每年损失粮食近158亿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损失总量的60%。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威胁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农业问题的重点是增产增收,但同时要考虑按市场规则,用保险方式补偿灾害损失,防止减产减收。农业保险就是为了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经济手段。去年在一些省市发生的禽流感疫情,如果不是政府及时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许多上规模的养殖户、禽类加工龙头企业有可能遭受重创。但政府这种救急性的补贴,总非长远、根本之策。现实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再一次提醒我们:加快农业保险,不能再对付了,不能再犹豫了! 二、农业保险的定义及分类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我国开办的农业保险主要险种有:农产品保险、生猪保险、牲畜保险、奶牛保险、耕牛保险、山羊保险、养鱼保险、养鹿、养鸭、养鸡等保险,家禽综合保险,水稻、蔬菜保险,森林火灾保险;烤烟保险、西瓜雹灾、香梨收获、小麦冻害等保险。

浅谈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也开始逐渐关注起基础行业特别是农业的循环发展问题。作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我国学者根据国外的循环农业概念与国内的现状进行对接的产物,循环农业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各方的广泛赞同,但是由于循环经济和循环农业这个概念在我国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为初级的阶段,而这个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的磨合与建设,这都是在所难免的。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的,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关于循环农业又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1 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宣传力度不足 由于循环农业属于一个相对较为新型的概念类型,也是国家下一步将重点发展的农业类型。经过实地走访调查笔者发现,由于地方上缺乏宣传工作,再加上本身循环经济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所以就出现了农民对于循环农业的理解不深,了解较少的情况。从农民自身的角度上看,由于农民只关注跟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却很少关注其他的领域,这就直接造成了国家的战略方针他们了解的很少,对

于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也较差,舆论宣传力度不够。 1.2 生产单元的规模较小 从我国的大部分县域来看,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县域,基本都是沿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且都是以小单元的经营为主的形式。农田的分布情况比较散乱无章,整体农业规模化程度非常低,更加谈不上生产的集约化。即使是在一些农业大省,这些问题也依然十分严重,这与我国当前的小生产、大格局的农业现状是分不开的。由于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的矛盾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这也势必将对于我国的农业事业发展起到直接的阻碍作用。 1.3 农业合作组织没有起到相应的带头作用 由于循环农业涉及的内容较广,波及到多个行业与领域以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程,而我国的循环农业的发展又必须要面对各种分散的农户。这就形成了一定的矛盾,由于农民本身势单力薄,并没有充足的精力、技术来进行完善循环农业的生产活动,这就需要当地的农村合作专业的相关组织的介入。但随着走访调查发现,由于地方上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建立都是由当地的农民选举产生,本身就存在着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落后的情况,再加上一些地区的保护主义盛行,许多农业相关机构吃空饷现象严重,没有很好的起到积极带头的作

农业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农业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农业保险在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风险防范及补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农业保险主要面临着供给主体较少、品种不足、保费收入较低且赔付率较高、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健全、农户承保积极性不高、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等问题。目前,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区域自然灾害不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设计缺陷等。因此,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健全相关农业保险政策、革新农业保险产品技术、培养农业保险技术人才等诸多方式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保险;保险技术;保险机构 2015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74.7亿元,较2007年增长了6倍(53.3亿元);参保农户约2.3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近2万亿元;价格保险试点扩展到26个省份,承保农作物增加到18种;农房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参保农房9358万间,提供风险保障达1.4万亿元;中国农业保险再保险共同体承保能力扩大到2400亿元,可满足国内96%以上的分保需求。[1]我国保险业在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供给主体较少、品种不足、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较低且赔付率较高、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健全;需求方面农户承保积极性不高、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等不足,供给不足与需求有限造成的供需矛盾严重影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我国政府、社会、农民三者结合成为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对我国扎实推进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尽快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业保险的供给不足。(1)农业保险供给主体较少且品种不足首先,尽管我国近年来形成了中央、省、县三级政府结合的一整套完整的农业保险机构及相关配套体系,然而提供农业保险供给主体依然不足。截至2016年底,虽然全国有23家保险公司具备农业保险经营资格,包括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华联合保险公司等2家综合性产险公司,安华、安信、国元、中航安盟、阳光相互等

最新-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

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寿瑶族乡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发展情况延寿瑶族乡辖1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37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8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0公顷,其中水田面积5805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4公顷。 2019年降雨量1680毫米,最高气温为39℃,最低气温0℃,年末总人口16512人,其中农业人口15106,少数民族人口13802人,占总人口的835%,是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乡。 201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5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8元,比上年增长5%,养殖业产值620万元,出栏生猪19856头,出售家禽51748羽。 粮食产量11045吨,瓜果产量168吨,境内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年产值560万元,形成了5000亩楠竹,2万亩小水果、3000亩订单蔬菜三大主导农业产业基地。 2019年完成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227余人,新建沼气科技示范户240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9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670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500万元。 二、存在问题(一)产业化经营水平欠佳。 一是农业基础薄弱。 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承包、粗放经营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缺乏大型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农产品附加值低,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二是产品优势不优。 尖辣椒、楠竹等基地虽具规模,但受技术创新等影响,产品开发慢,竞争力弱。 (二)生产要素支撑力欠强。 一是素质不高。 全乡农业科技人才格局是以初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 老、少、妇且文化程度低的“386199”部队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加上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当地村民普遍存在重务工、轻农耕的思想,有个别村的个别户甚至存在土地撂荒现象,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 二是投入不足。

关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关于农业保险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李善君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进一步指明了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现代农村金融保险制度的建设方向。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同时,农业也是弱质产业,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农业保险,建立现代农业保护伞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农业占GDP中的份额不小,农业保险就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健全农业保险,开拓我国保险市场显得尤为紧迫。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增收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其它产业相比,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性产业。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受灾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比重在30%以上,比发达国家高10%~20%,成灾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也一直在20%左右波动。去年的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以及“蛆虫柑橘”事件等,都给农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 自然灾害如此频繁,但我国对农业灾害的损失补偿水平很低,一直维持在2%~5%左右,补偿手段也很单一,只有政府救济、灾害扶持和农业保险三大类,其中以政府救济和灾害扶持为主,占了整个补偿的90%以上,农业保险作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形式,在鼎盛时期的1992年也仅占总赔偿额的25%左右。从1992年开始,农业保险在农村自然灾害补偿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作为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我国脆弱的农业,亟须农业保险的有力保障和支持。 二、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供求“双冷”、资源短缺、人才匮乏、缺少政策扶持等问题。 一是供给不足,导致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由于传统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小、经营粗放、低投入、低效益,使得农业风险复杂,保险经营技术要求较高。加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自然灾害的不可抗性使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造成农业保险业务赔付率高,亏损严重。如此大的风险,使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拓展农业保险市场,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深度和广度,导致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二是需求乏力,农民主动投保意识不强。一方面,受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的影响, 许多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风险管理意识差,很难相信保险对生产和生活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经营规模过小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不愿意付出保险成本。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农业保险项目经营经常入不敷出,保险公司对其要求较高保险费率, 加之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入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三是机制缺失,未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对农业、农民、农村企业均具有通过风险支持获得收益的共性特征。农业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支柱,它本身所具有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功能,可为农业和农村金融保驾护航。但是,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目前没有形成风险利益共同体,让农村金融独自承担“三农”信贷支持的风险和收益。如果农业保险介入,通过与金融机构打造风险利益共同体,分担农业金融的风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我国,农业的历史文化悠久,是国家的生命基石,立国之本。农业保险中分散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等功能十分受用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河北省自2007年开始在全省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过重重的探索和发现,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更多的问题和风险被发现。本文基于河北省的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农业经济结构的现状,结合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出加大宣传农业保险、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开发和完善具有优势的农业险种、培养农业保险专业人才等发展策略。 标签:农业保险;现状;保险产品;对策 1.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1.1河北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 河北省是在全国施行农业综合开发的先锋省份,有效地利用国家对农业财政上的支持,并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引进大量外资,进一步探索创新新的融资渠道,改善农业服务条件,发展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从而进一步增加河北省农业的投入、生产及产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河北省的农业投入总资金增长迅速,将有利于河北省农业的快速发展。 现代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随着河北省农业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农业的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水利设施和管理水平总体提升。由于近年来政策上的补贴和支持,河北省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速迅猛。截止到2016 年,河北省内的农业现代化服务机构多达4100多家,为河北省内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1.2河北省农业保险开展的现状 目前农业保险的规模、覆盖范围在河北省内大幅度扩展,其中参保的农户也逐渐增多。随着农业保险覆盖面积以及承保范围的持续扩大,河北省农业保险的险种也在随之增多,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及有效性也大幅度增强。 农业保险的市场主体在政策性农业保险逐渐开展的情况下持续增加。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供给进一步增多。与此同时农业保险深度、密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据统计显示,保险密度从原来的每人2.5 元增加到了每人47.85 元,人均增长19 倍,近年来投保的金额和参保人数也不断增多,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近年来的农业保险收入逐步增加且增速较快,但与此同时,依旧存在着农村平均收入偏低的情况。 2.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现存问题

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乐市辖区5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近些年新乐市通过高产创建、田间工程、良种补贴等项目的实施,粮食生产模式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粮食生产吨粮县”、“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县等称号。逐渐培育形成了以西瓜、花生、蔬菜、生猪、奶牛为主的“三种两养”五大特色产业。然而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低迷,从业者观念老化,缺乏品牌带动力,科技含量低,已成为阻碍农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亟待解决。 一、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成本与产出不成正比,缺乏推动力 一是作物收益少,近年来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价格却居高不下,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如2017年以来,玉米价低一路走低,最低时每斤只有0.7元左右;花生价格从2017年的2.7元~2.8元/斤一路跌到目前价格2元/斤。二是肉价走向低,2018年生猪、猪肉价格达到了近几年的最低点,猪价曾跌破5元/斤,猪肉6元~7元/斤,养猪业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三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土地价值上升。生产成本的快速增加与农业产出收益增长缓慢的矛盾,导致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缺乏推动力。 2、投资观念改变,不想在农业上发展 一是劳务经济已成为不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业收入在农民

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农业比较效益低,收入反差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儿童,无力耕种;二是由于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许多农民将投资重点由农业转向了教育,举家迁往城市(包括县城)居住和工作、或带着子女到务工所在地、或在城市(包括县城)租房便于孩子就读,不愿在农业上投入精力;三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青年人婚后选择在城市(包括县城)生活、工作,觉得农活太辛苦,不愿意回乡耕种土地。 3、农业名牌产品少,缺乏高端产品 全市品牌不多不响,初字号农产品多、大路货多,名特优农产品少、优质安全品牌农产品少、高品质产品较少,包装水平低,增值效益不高。我市目前本土企业农产品中只有1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省级优质产品,对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开发还不够有力,优势农产品没有形成重量级的拳头产品。农产品中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目前不足5%,现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个,面积4.1万亩;无公害农产品6个,仅限于3家合作社,与城乡居民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很不适应。 4、现代农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融合度不高 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量少、规模小、加工转化能力弱,产业链接松散,农业附加值不高,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联系不紧密,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不明显;联合体发展缓慢,目前全市没有1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没有形成“攥指成拳”抱团发展的合力,而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散兵作战、单打独斗;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看似数量众多,实际上大多层次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当前基层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令狐采学 近年来,**县农业主管部门主动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形势,坚持市场化思维、工业化理念、信息化方式、产业化路径,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努力开创了农业发展新局面。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发现,基层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主体缺位。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贯穿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需要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而现实的农业劳动力状况堪忧,农民总体科技文化水平不高,不仅素质不合要求,而且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二)科技服务缺失。当前,农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靠程度越来越深。随着机构改革的几经变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特别是乡镇农技站多年不进人,甚至只出不进,农技人员兼业化、老年化、少量化问题突出,人才青黄不接。加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还不充分,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发展潜力巨大。 (三)财政投入缺少。长期以来,财政投入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欠帐巨大。虽然近年来,投入有大幅增加,但无论是从财政的支出结构,投入方向,还是从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来说,都远远不够。而且,有限的资金整合不足,用力分散,使用效率不高。同时,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机制不活,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农业基础缺力。农村土地碎片化、梯形化、贫瘠化现象严重,土地产出率不高,水肥药利用率不高,亟须加强整理、整合与配套。农机农艺融合需要进一步推进,在小麦油菜机播、秧苗机插、油菜玉米机收、设施农业机耕和喷滴灌等方面发展滞后。 (五)种养衔接缺扣。种养结合不紧、农牧融合不深,循环农业发展滞后,农业拼资源、

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农村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农村的自然灾害补救渠道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 商业保险补救占比非常低,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村商业保险甚至没有涉及。但是单一的救助渠道并不能满足救灾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虽然农业保险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仍存在着诸多制约农业保险的因素,本文从农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担保人、保险人、政府三个方面剖析其原因,然后基于上述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保险政府导向保险制度

目录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和特征 (1)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1(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特征 (2)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 (一)投保人 (3) (二)保险人 (4) (三)政府方面………………………………………………………6 三、完善和推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6) 四、拓展农业保险市场的对策………………………………………10

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统筹发展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大力推行,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和特征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在新中国成立后,以土地改革和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第一次制度变革中,农业保险获得了初步发展,1950年成立不久的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在山东、北京、四川等省市试办了牲畜保险,后来又在山东、江苏、陕西等省试办了农作物保险。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第二次制度变革中,农业保险发展迅速。我国1982年起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地分公司开始试办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1986年以后新疆建设兵团农牧业保险公司(现已改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建设兵团范围内举办农业保险。此后,民政部的农村救灾保险、农村保险相互组织等纷纷出现,各地掀起了兴办农业保险的热潮,但因为当时实行的是国家财政兜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在1982-1994年间农业保险的平均赔付率在95%左右,实际损失2,196亿元,但各家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成本和盈利考虑较少,所以还是根据各地需要开办了不少险种。随着199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市场化体制转轨,我国的农业保险业务便日益萎缩,许多地方甚至停办。2004年以前国内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华联合两家产险公司在少数地区维持开办。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尽快建立农业保险制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