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造园史复习资料

造园史复习资料

造园史复习资料
造园史复习资料

中国部分

1、造园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2、世界园林发展四个阶段中,人与自然

环境之间关系分别如何?

亲和、亲和、对立敌斥、回归亲和。3、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欧洲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4、水是伊斯兰园林中最主要的构景要素。

5、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

阶段,直接越过了工业文明而进入现代文明。错

6、奥姆斯特德提出景观规划设计,在哈

佛大学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培养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

7、世界园林发展第三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⑴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⑵园林规划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⑶造园目的:不仅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陶冶,同时也注重发挥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⑷造园者: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8、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9、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10、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

11、中国古典园林按园林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种主流园林。

12、广东四大名园分别是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佛山的梁园、番禹的余荫山房。1、中国古典园林是如何分期的?生成期:11CenB.C.——220,相当于殷、周、秦、汉。

转折期:220-589,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全盛期(589-960),相当于隋、唐。

成熟前期(960-1271)诗画山水园,相当

于两宋。

园林成熟中期(1271-1736)文人园,相

当于元、明、清初。

成熟后期(1736-1911)建筑山水园,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

2、园林生成期是造园艺术的形成期(把

园林作为观赏艺术看待),初步确立了再

现自然山水的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3、园林转折期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

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互相渗透的迹象。

4、明末时计成所著《园冶》成为我国古

代唯一的造园专著。

5、名词

叠山(江南:掇山;岭南:塑山):园林内使用天然石块堆筑假山的技艺。具有完整的山形,突出山体的岩性特征,一般作为园林或景区的主景;

叠石:以其较小的体量作为园林空间

的障隔或厅堂的对景,类似影壁的作用。

置石:选择一整块天然石材陈设在室

外(人们视线集中的地方)作为观赏对象。意境: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6、中国古典园林有何特点?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

7、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中,如何表现诗情?

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借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

摹拟于咫尺之间。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借助山、水、花木、建筑所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作出文字的“点题”——景题、匾、联、刻石等。

9、拙政园中两处赏荷的地方分别是远香

堂和留听阁,它们分别得之于周敦颐和李商隐的诗句。

10、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

11、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可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借助文字信号的感受,还可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

1、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是囿、台和园圃,时间在公元前 11 世纪,

2、栽培、圈养、通神、望天是园林雏形

的源初功能,游赏尚在其次。

3、促成生成期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

的方向上发展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是

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和神仙思想。

4、一池三山:是皇家园林中的一种园林

格局,既在一片水面上布置三个岛屿的格

局,一池代表东海,三个岛屿分别代表蓬

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

5、灵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

国皇家园林的真正开始。

6、姑苏台是我国在园林中开凿大型水体

工程的首例。

7、兰池宫在园林生成期具有什么样的地

位?

①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首次

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②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

界,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求仙功能。

8、秦代咸阳皇宫群按天上星座的布列来

安排地上皇家宫苑的布局,表现出天人合

一的思想。

1、未央宫性质相当于后来的宫城。

2、甘泉宫始建于秦代,为屏障秦都咸阳

的前沿阵地,具有军事意义,也可避暑。

3、你对西汉上林苑有何认识?

①上林苑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

山水环境:宫苑建筑、狩猎区、牧场、庞

大的工农业、林、渔业生产基地;

②上林苑内的建筑密度较稀疏;

③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

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求仙、

生产等。

4、《梁统列传》中记载的两处有名的私

家园林是什么?

园圃、菟园

5、建章宫的总体布局,北部以园林为主,

南部以宫殿为主,成为后世“大内御苑”

规划的滥觞。

建章宫中建太液池,池中设立蓬莱、方丈、

瀛洲,象征海中仙山。开后世自然山水宫

苑的先河。

建章宫的园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

整的三仙山仙苑式皇家园林。

6、汉代宫、苑有何区别?

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

其间,“宫”与“苑”浑然一体,有的把

部分山池花木扩大为相对独立的园林一

区,呈“宫”中有“苑”的格局。如建章

宫。一般建置在都城或近郊。

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

占地广,规模大,呈“苑”中有“宫”的

格局。如上林苑。内涵广博,功能复杂。

7、秦汉时期的园林有何特点?

(1)不具备古典园林全部类型,以气势

恢宏皇家园林为主。

(2)园林的功能由早期的狩猎、通神、

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

观赏为主。

(3)私家园林初见倪端,小范围内参观。

(4)造园功能受神仙思想影响,由建筑

空间转换为自然空间。

(5)园林内写实的东西较多,建筑只是

简单地散布、罗列在自然环境中,园林的

总体规划尚比较粗糙。

1、魏晋之际,消极情绪与及时行乐思想

更有所发展,并导致行动上两个极端倾向:

贪婪奢侈和玩世不恭。

2、魏晋之际,名士们以任情放荡,玩世

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

的解放。其表现是什么?

饮酒、服食、狂狷的具体行动;崇尚

隐逸和寄情山水的思想作风,即当时的

“魏晋风流”。

3、魏晋之际,最著名的两个隐士集团是

竹林七贤和白莲社。

4、通过寄情山水的实践活动,又结合理

论的探讨,人们对大自然风景的审美观念

便上升到较高层次而成熟起来,其标:山

水风景的大开发和山水艺术的兴盛。

5、石窟:就着山势开凿的寺庙建筑,里

面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

6、中国四大石窟是甘肃的敦煌莫高窟、

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

窟。

7、《南方草木状》是有关江南所产花卉

的专著。错

8、《齐民要术》里有论及花卉栽培的情况。

9、在邺城、洛阳和建康都有的皇家园林

是哪一座?华林园

10、曹魏时期,铜雀园的性质是什么?

略具大内御苑的性质,又一所兼有军

事坞堡性质的皇家园林。

11、571年,北齐后主高伟在南邺城西郊

兴建仙都苑,其有何意义?

总体布局之象征五岳、四海是秦汉仙

苑式皇家园林之后象征手法的发展;从建

筑的名称看出,形象相当丰富,密作堂、

城堡和贫儿村等在皇家园林的历史上具

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12、北魏洛阳城的完全成熟了的中轴线规

划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

基础,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这

个模式指的是什么?“干道→衙署→宫城

→御苑”

1、《洛阳伽蓝记》中有对洛阳私家园林

的细致描述,园林不仅是游赏的场所,也

是人们斗富的手段。

2、城市型私园有何特点?

(1)多追求华丽的园林景观,亦有天然

清纯的立意者

(2)设计精致化(3)规模小型化

3、南方著名的庄园别墅以西晋石崇的金

谷园为代表。

4、会稽谢氏庄园是转折期北方私家庄园

别墅的杰出代表。

5、寺观园林受时代美学思潮(自然美)

的浸润,更多的追求人间的赏心悦目、畅

情舒怀。

6、寺观园林选址有何原则?

①靠近水源,以便于获取生活用水;

②靠近树林以便采薪,既是景观的需要,

又可就地获得木材;

③地势凉爽、向阳背风和良好的小气候。

7、兰亭是首次见于文献的公共性质的园

林。

8、简述魏晋南北朝时的造园特点。

(1)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造景由过多的

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

法由写实趋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2)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

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

至于表现自然,由单纯的摹仿自然山水进

而适当的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

“有若自然”的基调。

(3)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

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

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

主导功能;宫已具有大内御苑的性质,纳

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之中。

(4)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

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5)寺观园林拓展了造园活动的领域,一

开始便向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6)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三大类型

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

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的阶段。

1、隋唐实行两京制,此两京分别是长安

和洛阳。

2、工笔画: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

写意画: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

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

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3、隋唐诗人、画家直接参与造园活动,

园林艺术开始有意识的融糅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三个特点形成。

4、嫁接法、灌浇法、催花法等技术在唐

代已经出现。

5、木构架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已具有

完善的梁架制度、斗拱制度以及规范化的

装修、装饰。

6、西内太极宫把宫内划分为前朝与内庭

前后两部分,是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

7、东内大明宫呈南宫北苑的格局;园林

区太液池中的蓬莱山上遍植花木,牡丹最

盛。

8、南内兴庆宫呈北宫南苑的格局,龙池

旁的沉香亭是芍药观赏区。

9、禁苑功能类似于西汉上林苑。

10、长安有代表性的有四大避暑行宫分别

是铜川玉华宫、麟游九成宫、长安仙游寺

和终南山翠微宫。

11、唐代玄奘法师在玉华寺译经四载,完

成了20万字的的辉煌大典《大般若经》,

公元664年2月5日圆寂于此.

12、白居易曾在仙游寺一气呵成写下了以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长

诗《长恨歌》.

1、唐代华清宫是一座冬宫,采用前宫后

苑的格局。

2、隋朝西苑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具有什

么样的意义?

在规划设计方面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

义,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

到来。

3、隋唐时期皇家园林有何特点?

皇家园林的建设已趋于规范化、大体

上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

的类别。

(1)大内御苑紧邻于宫廷区的后面或一

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

(2)郊外的行宫、离宫,绝大多数都建

置在山岳风景优美的地带;

(3)舍宫为寺;(4)郊外的宫苑还从军

事方面考虑

4、城市型私家园林有纤丽、清雅两种格

调。

5、据文献记载,唐代别墅园的建置,大

致分哪三种情况?并各举一例。

(1)单独建置在离城不远、交通往返方

便、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带。杜甫的浣花溪

草堂。

(2)单独建置在风景名胜区内。白居易

的庐山草堂。

(3)依附于庄园而建置。王维的辋川别

业。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生

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浣花溪草堂所见

的动人春色?

7、解释辋川别业

诗人王维的别墅园,位于陕西蓝田县

南20千米的辋川谷,刻意经营景点20处。

总体以天然风景取胜,局部的园林化则偏

重于各种树木花卉的大片成林或丛植成

景;建筑物不多,形象朴素,布局疏朗。

另外,诗人与友裴迪经常诗酒邀游之处,

两人共写成40首诗,集为《辋川集》。诗

人还画了一幅《辋川图》长卷,对辋川20

个景点作了逼真、细致的描绘。

8、“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

不知,明月来相照。”,“空山不见人,但

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两首诗分别写的景点是竹里馆、鹿柴.

9、“文人造园家”的雏形在唐代已出现

了。

10、历史上第一位文人造园家是谁?白居

11、寺观作为香客、游客的接待场所,对

风景名胜区之区域格局的形成和原始型

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2、李商隐的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

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写的

哪处公共园林?乐游原

13、唐代曲江具有什么性质?

是一座大型的公共园林,也兼御苑的功能。

14、隋唐园林取得哪些成就?

(1)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

全形成。

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大内御苑、

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三个类别及其类别

特征。

(2)私家园林艺术水平较之上代又有

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

及局部的细致处理。

(3)寺观园林普及、并进一步世谷化

(4)公共园林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应

用,较上一代有所提高而跨入一个新的境

界。

(6)山水画、山水诗文与山水园林相互

渗透的迹象。

1、简述北宋艮岳取得的造园成就。

艮岳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

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而较少皇家

气魄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

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

平。①布局奇巧;②筑山秀美;③

理水巧妙;④动植物繁多;⑤建筑丰富;

⑥借景巧妙。

2、北宋初年建成的著名的“东京四苑”

指的是琼林苑、金明池、玉津园、宜春苑

3、宋代皇家园林有何特点?

宋代皇家园林的规模小于唐代,也没有唐

代那样远离都城的离宫御苑;在规划设计

上则更精密细致,比前几个朝代都最少皇

家气派,更多地接近民间的私家园林。

4、宋人李格非写了一篇《洛阳名园记》,

记述他所亲历的比较名重于当时的园林

19处,(18处为私园),主要有三种类型:

宅园、游憩园和花园。

5、苏州四大名园分别是什么?沧浪亭、

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6、沧浪亭是园外借景的佳例。

7、宋代的皇家园林只有大内御苑和行宫

御苑。

1、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2、用文字题署景物的做法见于唐代。

3、如今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以寺观为主体

的名山风景区在唐代大体已经建设成型。

4、南宋西湖一带是宗教建设与山水风景

的开发相结合的较有代表性的地区。

5、著名的“西湖十景”在北宋时已经形

成。

6、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

林是苍坡村.

7、苍坡村按“文房四宝”构思布局。

8、宋代园林有哪些特点?

(1)私家的造园活动最为突出,文人园林

兴盛。

(2)公共园林的造园活动更加活跃,某

些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也定期向社会开

放,发挥了公共园林的作用。

(3)叠石、置石均显示其高超技艺;理

水已能缩移模拟大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

象,与山体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

观赏植物具有丰富的品种,为成林、丛植、

片植和孤植的植物造景提供了多样选择

余地;园林建筑已具备后世所见的几乎全

部形象,对园林的成景起着重要作用。

(4)园林创作完成向写意的转化。

(5)两宋园林所显示的蓬勃进取的艺术

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史

上登峰造极的境地。

1、王象晋的《群芳谱》是中国历史上最

早刊行的一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2、明皇家园林建设重点在大内御苑。

3、西苑是明代大内御苑中规模最大的一

处。

4、明代西苑的总体布局有何特点?

建筑疏朗、树木蓊郁,既有仙山琼阁

之境界,又富水乡田园之野趣,犹如城市

中保留的一大片自然生态的环境。

5、明代御花园有何特点?

建筑规整,左右对称,园路布设呈纵

横规整的几何式,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

陪衬和庭院的点缀,以显示皇家气派。

6、明代慈宁宫花园的布局有何特点?

⑴规整式布局,建筑布置按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来安排;

⑵建筑密度较低,大小11幢占全园面

积不到五分之一;

⑶植物,古树参天,显示出一种严肃、清雅的气氛。

7、清初紫禁城内四大花园分别是什么?

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御花园

1、北京西北郊按其地貌景观的特色分为

哪三大区?

西区以香山为主体,包括附近的山系

及东麓的平地

中区以玉泉山、翁山和西湖为中心的

河湖平原

东区即海淀镇以北、明代私家园林荟

萃的大片多泉水的沼泽地。

2、静宜园是山地园,分内垣、外垣、别

垣三部分,有大小景点五十余处。

3、静明园是天然山水园,玉泉山上的玉

峰塔,为惜墨如金而又画龙点睛之笔。

4、畅春园有何特点?

建筑疏朗,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林间散布麋鹿、禽鸟;园内还有仿效苏杭游船画舫之景,更增益了这座园林的江南情调。是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

5、承德避暑山庄整治后的地貌环境具有

哪些特点?

(1)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2)三大景区;(3)具有很好的借景条件;

(4)湖区三大水源;(5)具有冬暖夏凉

的优越小气候条件。

6、承德避暑山庄的景点有何特点?

大约2/3的景点是建筑与局部自然环境相结合,1/3的景点纯粹是自然景观;建

筑布局舒朗,体量小,外观朴实淡雅。

7、清初皇家园林建设的重点是大内御苑。

8、清初的离宫御苑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融糅江南民间园林的意味,皇家宫廷

的气派,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美姿于一体。

9、雍正末年,北京西北郊已建成哪四座

御苑?香山行宫、静明园、畅春园、圆明园。

1、明末扬州江南四大名园分别是什么?

郑元勋的影园、郑元侠的休园、郑

元嗣的嘉树园、郑元化的五亩之园。

2、苏州众多的私家园林中,既有士流园

林和市民园林,也有大量的两者混合的变体。

3、寄畅园的布局有哪些特点?寄畅园的

特色是借景(惠山美景,锡山龙光塔)。4、明代的清华园和勺园皆为水景园,其

特点分别是钜丽和雅致简远。

5、清初,北京的私家园林中还出现了一

种特殊类型:王府花园。

6、岩头村的公共园林还与商业街丽水街

有着便捷的联系

7、列举明、清初的造园家及其理论著作。记成:《园冶》;文震亨:《长物志》;李渔:《闲情偶记》。

8、截取大山一角而让人联想大山整体形象,是张南垣的做法。

9、张南垣的叠山方法仍是以小体量的假

山来缩移摹拟真山的整体形象。

10、下列园林中的假山是出自张然之手?

A.清西苑

B.万柳园(冯溥)

C.

怡园(王熙) D.畅春园

11、《园冶》是一部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

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各种局部、细部处理的综合性著作。

12、用计成的话,好的园林评价标准是什么?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13、计成在《园冶》篇首提出两个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4、简述《园冶》的内容。P160-162

全书共分三卷,卷首有“兴造论”和“园说”两篇,然后有十篇立论。在立论中“相地”“山”“借景”三篇最为重要,是全书的精华。十篇的顺序以相地篇为首,第二到第七篇,即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都是就园林建筑和园林构筑物方面立论的,第八篇掇山和第九篇选石是园林艺术中关于叠石,掇山、置石方面的,以第十篇借景为结。

15、简述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第二阶段的造园特点。P164-165

第一,市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文

人园林涵盖了民间的造园活动,导致私家园林达到了艺术成就的高峰。

第二,明末清初,在经济文化发达、民间造园活动频繁的江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造园家是江南民间造园艺术成就

达到高峰境地的另一标志。

第三,元明文人画盛极一时,巩固了写意创作的主导地位。

第四,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

第五,在某些发达地区,城市、农村聚落的公共园林已经比较普遍。1、乾隆时期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分

别是什么?

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

五园: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畅春园、

圆明园

2、建福宫花园有何特点?

旱地花园,建筑密度高,以山石取胜。

园中多用空廊联系院落及殿宇建筑,既有

分隔空间的效果,又能视线通透,便于交

通,并减弱了高大宫墙和建筑的封闭感。

花园主轴分明,富有宫廷严谨气氛。

3、宁寿宫花园有何特点?

花园的布局颇具匠心,把花园横向分隔为

五个院落,并略错开主轴线,以弥补基地

过于狭长的缺陷。每个院落各具特色,犹

如一道纵深的风景线,引人入胜。

4、被世人冠以“万园之园”的是下列哪

座园林?圆明园

5、简述圆明园的景观特点。

(1)以水景为主,因水而成趣。

(2)筑山:园内缀叠有大小土山250

座与水系相结合,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

叠叠的园林空间.

(3)建筑,总计一百二十余处,其中一

部分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大部分是游憩

性的园林建筑。

(4)植物,以植物为主题而命名的景点

不少于150处,约占全部景点的六分之一。

(5)大量仿建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

多名园胜景。

6、西洋楼位于绮春园中,是自元末明初

欧洲古典主义建筑传播到中国以来第一

个具有群组规模的完整作品。

7、圆明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一处景点

是正觉寺

1、园明三园的景观有哪些取材?

(1)模拟江南风景的意趣,有的甚至直

接仿写某些著名的山水名胜;

(2)借用前人的诗、画意境;

(3)移植江南的园林景观而加以变异,

有些小园林甚至直接以江南某园为创作

蓝本;

(4)再现道家传说中仙园琼阁、佛经所

描绘的梵天乐土形象。

(5)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宣扬有利

于帝王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宣扬儒家的

哲学、伦理和道德观念;

(6)以植物造景为主要内容,或者突出

某种观赏植物的形象、寓意。

2、清漪园的性质是什么?大型天然山水

1、中国四大名园是什么?颐和园、拙政

园、留园、承德避暑山庄。

2、承德避暑山庄的平原景观有哪些特

点?

①建筑密度较低;②植物配置丰富。

3、承德避暑山庄的山岳景观有哪些特

点?

①以山体为主,各山峰形成起伏连绵的轮

廓线。

②建筑布局,建筑密度低,起点缀作用,

以突出山庄天然野趣的主调。

4、园林成熟后期皇家园林取得哪些成

就?

1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

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

3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4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

西方部分

1、古希腊的园林类型有哪些?

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公共园林、宅

园——柱廊园、早期的宫廷庭园。

2、根据雅典著名政治家西蒙(Simon, 公

元前510-450)的建议,在雅典城大街上种

植悬铃木作为行道树,这是欧洲历史上最

早见于记载的行道树。

3、古希腊的园林是规则式园林。

4、蔷薇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花卉,当时已

用芽接法繁殖蔷薇。

5、古罗马的园林类型有哪些?

古罗马庄园、宅园——柱廊园、宫苑、

公共园林。

6、哈德良的山庄可以称得上是罗马的

“万园之园”。

7、古罗马园林的特点有哪些?

(1)早期以实用为主要目的;(2)规则

式园林;(3)多在山坡上建园;(4)重视

植物造景的应用,出现专类园和迷园;(5)

雕塑在花园中普遍布置。

8、中世纪西欧园林有哪些类型?

以实用为主的寺院园林与简朴的城堡

园林

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分别是什么?东方

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西亚园林体系

2、伊斯兰园林体系包括哪三部分?

波斯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

林、印度伊斯兰园林

3、伊斯兰园林中最典型的布局是以十字

形的园路,将庭园分成四块,园路上设有

灌溉用的小沟渠。

4、公元6世纪,波斯地毯上描制的庭园

是后来发展的波斯伊斯兰园、印度伊斯兰

园的基础。

5、波斯造园是在气候、宗教、国民性的

影响下产生的。

6、波斯伊斯兰园林是把阿拉伯伊斯兰的

“天堂”花园和希腊、罗马式中庭

(Atrium)结合在一起的。

7、比较三种伊斯兰园林的异同点。

波斯伊斯兰园林特征:①具有特殊的引水

灌溉系统:通过地下隧道引雪水于城市和

村庄;利用沟、渠定时将水直接灌溉到植

物的根部,植物种在巨大的有隔水层的种

植池中,以确保池中的水供植物慢慢吸收。

②水景:采用盘式涌泉的方式,几乎是一

滴滴地跌落。

③布局:面积较小而显得比较封闭,庭园

多呈矩形,以十字形的园路,将庭园分成

四块,园路上设有灌溉用的小沟渠。

④园林常由一系列小型封闭院落组成,院

落之间只有小门相通,园内的装饰物少,

仅限于水盆和几条坐凳。

⑤并列的小庭院中,尽可能用相同的树种,

以获得稳定的构图。园中多是黄杨组成的

植坛。

⑥装饰方面,彩色陶瓷马赛克的运用非常

广泛:水盘、水渠底部、坐凳表面、墙面

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特点:

①受古罗马人的影响,把庄园建在山坡

上,将斜坡辟成一系列台地,围以高墙,

形成封闭的空间;

在墙边种植成行的大树,形成隐秘的氛围;

墙内布置交叉或平行的运河、水渠等,以

水体分割园林空间,运河中还有喷泉;

笔直的道路尽端常设置亭或其他建筑;

有时在墙上开有装饰性的漏窗,墙外之景

可以收入窗中。

②伊斯兰园林中的地面除留下几块矩形

的种植床以外,所有地面、道路以及垂直

的墙面、栏杆、坐凳、池壁等面上都用鲜

艳的小石子或马赛克铺镶,组成漂亮的装

饰图案。显得十分华贵。

③园中常用黄杨、月桂、桃金娘等修剪成

绿篱,用以分隔园林形成几个局部,也常

用攀缘植物如常春藤、葡萄、迎春爬满凉

印度伊斯兰园林的风格特征:

(1)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印度建筑样式最

完美地反应了印度教风格和穆斯林风格

之间互相影响的结果。

(2)印度伊斯兰园林以伊斯兰“天国”

为样本,布局简单,位于中心的十字形水

渠把整个园林平均分成四部分,中中央是

喷泉,喷出后随水渠向四周流去,基本上

是一座精心绿化的庭院。

(3)水是构成印度伊斯兰庭园的主要因

素经常建有水池,水池不仅充满凉意,而

且具有装饰、沐浴和灌溉的功能。

(4)园亭是庭院不可缺少的设施,兼有

装饰和实用两种用途,既是极好的避暑凉

台,又是庭园生活舒适的休息场所。

(5)植物着重于栽植绿荫树,形成大片

绿荫,偏爱观赏树木,而不大用花草。

1、阿尔伯蒂在1452年完成的《论建筑》

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对理想庭园的构想。

2、文艺复兴中期最具特色的是依山就势

开辟的台地园林,它对以后欧洲其他国家

的园林发展影响深远。

3、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可划分为哪

三大类型?

美第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和巴洛克式园林

4、美第奇式园林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卡雷吉奥庄园、卡法吉奥罗庄园和菲埃索

罗庄园

5、意大利台地园林的奠基人是造园家多

拉托·布拉曼特,他设计的第一座台地园

林就是梵蒂冈附近的望景楼园。

6、台地园林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玛达玛庄园、红衣教主蒙特普西阿诺的美

第奇庄园、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

兰特庄园和卡斯特庄园。

7、兰特庄园突出的特色是什么?以不同

形式的水景形成全园的中轴线

8、巴洛克式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有哪些?

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伊索拉—贝拉

庄园、加尔佐尼庄园和冈贝里亚庄园等。

9、台地园林有明确的中轴线贯穿全园,

联系各个台层,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10、意大利园林具有哪些具体特征?

1、台地园大都利用坡地,作成有层次的

台地。

2、轴线突出:整体布局规则式。

3、水景丰富多样:水池、喷泉、瀑布、

水剧场等。

4、雕塑精美:人像、动物和各种神像,

与水景结合。

5、洞屋凉爽:洞屋中有雕塑。

6、绿化丰富:多种花木,色香兼备。柏

树高大挺拔。

7、丛林背景

8、建筑不多。

1、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使勒·诺特

尔一举成名。

2、勒·诺特尔最重要的成就是将庭园与

建筑看成一个整体,来设计雄伟而又统一

的景观,并在他的具体设计中得到了成功

的体现。

3、在勒诺特尔式园林的构图中,建筑府

邸总是园林中心,起着统率的作用,通常

建在地形的最高处。

4、勒诺特尔式园林表现的主题思想是皇

权的至上。

5、意大利台地园与法国古典园林有何不

同?

(1)意大利庭园属于台地建筑式园林,

而法国园林为平面图案式。

(2)二者全为规则式,但意大利庭园有

立体的堆积感,法国园林有平面的铺展感。

(3)前者的选址大部分为高爽干燥的丘

陵地带,后者为风景特别优美的场地,有

的造在沼泽性低湿地。

(4)前者须从高处俯瞰,后者利用宽阔

的园路构成贯通的透视线,或设水渠,展

现出意大利式庭园中无法见到的恢宏的

园景。

1、被誉为“大地的改造者”,指的是谁?

朗斯洛特·布朗

2、谁在设计文特沃尔斯园时采用了将现

状图与设计图重叠比较的方法?

胡弗莱·雷普顿

3、英国风景式园林有何风格特征?

4、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有哪些类型?

宫苑花园、别墅庄园、府邸花园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1

欢迎阅读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额开端?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独立的中国开始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开始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阶级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原有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外,又先后出现了产业无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3.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 4. 1. 2. 1. 2. 3. 4. 1.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三种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三种政治力量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阶级的方案;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2.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两个基本的选择: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两个中国之命运:帝国主义列强不会让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软弱,中国无法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五、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以后社会阶级发生了那些变动?★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1.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继续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不过, 2. 3. 4.另 资本- 1. 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这些通商口岸大多成立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基地。 2.掠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关税自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逐步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外国廉价商品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排挤中国工业品和手工艺品,并获取高额利润。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四川农业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B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B卷) 开卷()闭卷(√)适用专业年级:各专业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试题一共六道大题,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 阅卷人题分 核分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 20 分。答案一律答在答题纸上,否则以零分记) 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C )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 C)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3.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 A.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开创了学习西方的先河 B.洋务运动的官员们迈出了实现近代化的步伐 C.戊戌变法的仁人志士启发了人们改变落后的思想 D.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实现了走向共和的第一步 4. 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是(A ) A.太平天国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 A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6.( C )的失败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辛亥革命 任课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D ) A.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 B.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 8.下列会议对国共关系产生影响的有( C) ①中共一大②中共二大③中共三大④八七会议⑤瓦窑堡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综观中国近代史,要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最关键的因素是( C)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教育和科技近代化 C.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D.工业近代化 10.从总体上看,近代中国人民救国方案的探索(D ) A.是失败的,但这种探索的精神是值得颂扬 B.尽管最终是失败,但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进步 C.因为以反帝反封建为号召,所以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联合进攻下失败 D.尽管失败,但最终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 11.下列会议中,第一次破天荒地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B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四大 D.中共六大 12.“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 A )的总方针,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13.中共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B ) A.武装斗争B.革命中心应转向农村 C.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D.支持城市斗争道路 14.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 A) 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B.兵民是胜利之本 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5.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原因是( D ) A.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D.进行了土地革命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3: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予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由于清政府已经是“洋人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亥革命在实质上具有反帝的性质。 第四,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若干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辛亥革命促使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上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派的力量;主观上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5×3’=15’) 产婆术: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学方法 古儒学校:设在印度古儒,指那些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吠陀经)有较深研究而愿专门致力于青年教育工作的人)家中,教学渗透婆罗门教的神学精神。 哲学王: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中成就卓越,特别是在哲学上有着高深造诣的人最终成为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家兼政治家 智者派:智者泛指有智、有才的人广泛出现构成了所谓的挥着学派 骑士教育:旨在培养身体强壮、虔信上帝、忠君爱国的武夫 教师大学:大学的管理由教师行会负责,学生相当于商业领域中的学徒学生大学:大学主要部分由学生管理 城市学校:新兴市民迫切希望其子弟能够接受对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有所准备的世俗教育,城市学校应运而生 《大教学论》学年制:除特殊情况外,各年级应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没有特殊情况,不应该在其他时间接收儿童入校,务使全班同学的学习程进度意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过考试,升入更高的年级 导生制:教师先在学生中挑选一些年龄大且学业成绩较佳的学生充任 导生,预先对其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双轨制:劳动者所受的简陋的教育和贵族子弟所受的精英教育在目标、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是极不相同的 星期日学校:专门招收贫民儿童和童工,在礼拜日上课 公学: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寄宿制学校 《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代表作,全书共5卷,用夹叙夹议的小说体裁写成,卢梭在书中尖锐地批判封建教育,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消极教育法:“自然后果教育” 文实中学:偏重实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 《初等教育法》:英国会议于1870年通过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 又称<福斯特法> 形式教育论: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称为形式教育理论代表人洛克 实质教育论: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而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无关紧要的理论称为形式教育理论代表人斯宾塞 城市学院:在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全英国,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知识,所以在工业城市建立了许多新大学 大学推广运动:利用大学的师资优势创办一种巡回授课大学,在各地开设课程,扩大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新大学运动: 泛智论: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但一切男女青年受教育程度和目的不同

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Microsof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仅供参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落后封闭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封建社会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3: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予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由于清政府已经是“洋人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亥革命在实质上具有反帝的性质。 第四,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若干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辛亥革命促使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上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派的力量;主观上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所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说平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结束。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反帝反封建彻底胜利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别的革命,而只能是并且必须是无产阶级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管理。初 创时仿俄罗斯馆,专修外国语。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培养外语、外交和翻译人才,并兼及 其他新式的行政等人才。在课程方面,外语居于首位;也有算学等科目;汉文经学,贯穿始 终,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在教师方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在经费方面,从海关税务司办公经费项下提成。 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 第一,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近代以来向西方学 习由观念变为现实。 第二,它身处帝都北京,乃至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 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 教育改革的观点。 2.洋务学堂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 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洋 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洋务学堂数量少、规模 小;地区集中;学堂各自独立,附属洋务机构。 洋务学堂的特点(评价洋务学堂): 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以京师同文馆为例,招生始限于八旗贵胄子弟,后 扩大为正途科甲人员,始终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传统道德的灌输和儒家经典的研习仍是学习 的内容。 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是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以造就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与传 统学校养成科举入仕人才不同;开设外语、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式课程,这是区别于传统学校 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采用西方班级授课制和分年授课计划。 3.中体西用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全面论述。“中学为体” 就是把《四书》《五经》等旧有的中国文化作为最根本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西学为用”就是用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近代西方科技)、西史等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当时世界上出现的各种事务,为洋务事业服务。这一 思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起于洋务运动,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观念意识,是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的 产物。 4.张之洞(顺便整理劝学篇) 他是清末大官僚,近代中国政治、工业、教育、学术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 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的文化和教育发展 史,因此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著作为《劝学篇》,全面论述了“中体西用” ,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 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blabla (讲一讲中体西用的含义)。张之洞是兼具新、旧两面性格的人,他是那个过渡时代典型的过渡性人物的代表。 5.京师大学堂

中国近现代史 复习资料2010年11月

材料1:1841年12月,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亚当斯在马萨诸塞州历史协会发表演说,为英国挑起侵华战争辩解,称“战争的原因是叩头”,即“中国妄自尊大”,不愿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材料2:“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页。 材料3:“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 材料4:美国总统顾问亨利·亚当姆斯:为保障列强国内的经济秩序和安全,“必须征服亚洲”,“决不能容许中国和亚洲实现工业化和政治上的独立”,“如果容许中国和亚洲独立自主地开发自己的资源”,“如果容许在太平洋彼岸??以无尽藏的黄河流域的生产资料为供应的民族工业的体系成功地组织起来,对西方文明来说,将是不可思议的罪行。” 请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1中亚当斯的论调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种论调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根据材料2、材料3及所学知识,说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3)有一种观点是“鸦片战争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根据材料3、材料4及所学知识,试分析“侵略有功论”。 2、材料:“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他们冲出营房, 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回应……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 昌,接着汉阳汉口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二镇首先取得胜利。” 问题:(1)上述起义是什么事件? (2)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与否历来说法不一,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材料2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请回答: (1)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阐述及其重要性。 (2)正确认识当今国情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大意义? 2.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各项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战略战术思想、革命根据地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论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中国不能有,…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 (1)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而必然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1952年前后,毛泽东认为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是变动很剧烈很深刻的时期。”把新民主主义社会当作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主张“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是不符合实际的。 请回答: (1)为什么说“巩固新民主义的秩序”的主张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 (2)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5.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试述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重大理论意义。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中外教育史》复习 资料

《中外教育史》函授复习资料 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 一、中国教育史 1.西周教育中基本学科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2.孔子总结的教学方法:①学、思、行结合。学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深入地进行思考,最后要学以致用,行是目的;②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③因材施教,前提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④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好学和乐学、不耻下问的态度,研究任何问题都要重视证据、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成见。 3.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学校专以尺牍、辞赋、字画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内容,它打破了入学独尊的教育传统,这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4.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放鸟出笼再捉鸟,解开马的缰绳再去追捕,还不如不要放鸟、不要解开马缰,这样反而更容易。 5.我国古代胎教的内容有:①注意精神因素影响与陶冶。孕妇要“养心”,多看悦目的东西,多听悦耳的声音,多想美好的食物,多诵诗书,多陈说礼乐;②重视饮食影响与调摄,“割不正不食”,饥饱适中,多食清淡食品,戒酒,注意食物禁忌;③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居处简静,优雅、安静的环境,避免不利因素、噪音干扰;④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注意卫生保健,劳逸有节。

我国古代胎教的方法有:①监督法,主要用于宫廷,由太师、太宰等监督王后。 ②小劳法,孕妇参加一些轻微体力劳动或户外活动,活动筋骨,流通血脉;③瘦身法,孕妇控制饮食,使胎儿不过于肥胖。 6.《颜氏家训》中国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虽然之前有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和《赤子诗》、嵇康的《家诫》等家庭教育著作,但这些都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 7. 公元606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 8.中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①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学前教育制度。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出现了洋务官僚办的工业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城市手工业和农民家庭手工业的破坏,使不少妇女走进工厂,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承担已不适应。这便从经济上提出了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要求。②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思想基础。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引起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波动。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部分开明的官僚知识分子,而后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和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提出建设学前教育的新主张,为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基础。③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理论基础。鸦片战争后,进步的思想家、教育家关于改革教育的主张,为清末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 9. 20世纪初,梁启超在《论幼学》一文中强调了儿童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作业

北京科技大学远程与成人教育学院 2015学年第2次远程课程考试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A卷) 学习中心专业学号姓名________ 1、必须手写;请在A4纸上答题;答题时请写清题号。 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满分20分)。 材料一:史书上说: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外轮损失了10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洋纱进口减少了10万匹。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请回答: 1.1材料一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历史作用? 1.2材料二这段话为什么说练兵和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 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满分30分)。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生活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请回答: 2.1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是什么? 2.2 比较材料一和二,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哪两个显着的变化?

教育史复习资料

教育史复习资料 1、原始社会教育机构叫“庠”P4 2、《礼记·内则》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P6 3、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 为了加强对太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在奴隶社会时建立了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 所谓乳保教育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渝教的制度。P7 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三公”对太子实施教育时有着明确的分工,其中“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P8 4、所谓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 世子事务的制度。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她们分别承担母后的部分职责,其中,“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P8 5、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保 健等方面。P14 思想品德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孝悌②崇俭③诚信④为善 P16-19 生活常规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礼仪常规的训练②养成卫生习惯 P20-21 文化知识教育:秦时李斯著有《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汉时司马相如撰《凡将篇》,史游作《急就篇》 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与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以及无名氏的《百家姓》,简称“三、百、千”。 P22 6、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了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外象内感” P26 7、贾谊,西汉初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的教育思想:早渝教、选左右、重儒术 P32-37 8、颜之推,字介,北宋文学家。他写出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科教书—— 《颜氏家训》。P39-40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①提倡及早施教②主张慈严结合③要求均爱勿偏④主张博习致用⑤视风化陶染。P40-45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资料 1.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额开端?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独立的中国开始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开始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2.近代中国阶级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原有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外,又先后出现了产业无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3.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4.中国发展面对两大新的历史任务。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近代早期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1.近代中国人包括统治阶级中以林则徐、冯子材等为代表的爱国人士,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凝铸成近代中华民族不屈的魂魄。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并形成中国近代民族精神的主流。 2.正是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不畏强暴、顽强抵抗、宁死不屈的英勇战斗,才使我们的国家历尽劫难而未毁、屡遭侵略而未忘,为最终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1.帝国主义列强决不允许中国独立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自己的对手。 2.中国的封建势力依旧强大,始终压制和限制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都过于软弱,自身没有能力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4.中国人民已经觉醒,他们进行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打碎所有的桎梏,而不是改用资产阶级的文明镣铐来换下封建的野蛮枷锁,广大民众不希望任何一种压迫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6套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Ⅰ 注意事项:1.考前将试卷及答题卷密封线内的信息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 A.1840年鸦片战争 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1911年辛亥革命 D.1919年五四运动 2.下列哪个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A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五口通商章程》 D.《北京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D.义和团运动 4.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天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B )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5.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是( C ) A.金陵机器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6.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C ) A.推进政体变革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7.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8.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D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李大钊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B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D ) A.8月14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3日 13.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揭开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序幕,该指示是( D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法》 C.《战时土地政策纲领》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近现代史纲要材料题举例

1. 下面是一组有关社会主义改造的材料: 我们对待小农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呢? ——摘自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1894 年11 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2 农业怎样改造?就是按照农民自愿(不能单靠行政命令,尤其不能采用强迫办法), 1.材料1 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什么?材料2 在哪些方面丰富了这一观点? 2.材料3 中的“这整个匪帮”指的是什么人?恩格斯提出了什么观点?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什么指导意义? 1.材料“1”提出了通过农业合作化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观点。(2 分) 材料“2”指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发展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必须贯彻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国家帮助、逐步推广的方法,使农民一步一步走到社会主义。(3 分)2.材料“3”中的“这整个匪帮”指资产阶级。(1 分)恩格斯提出用赎买的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2 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2 分) 2. 材料:有人认为共产党不再是社会革命者,仅仅只是改良主义者,目的和方法都是资本主义的了。 “因为共产党放弃了强调阶级矛盾冲突的宣传,取消了苏维埃,服从于国民党和国民党政府的领导,采行了三民主义,停止没收地主的土地,以及停止在国民党区域的组织活动和宣传工作,许多人在说,中国共产党人已不是社会革命者,而仅仅是改良主义者——目的和方法都是资产阶级的了。” 分析以上材料中“许多人”的观点。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着民族自由独立

学前教育史复习题1

学前教育史复习题(第一、二章) 一、单项选择 1.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来概括自己的政治抱负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3.从母爱和家庭教育的角度讨论慈幼问题,指出“圣人之于万事也,尽如慈母之于弱子虑也”的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 4.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 A邸舍B慈幼局C庠D序 5.中国古代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开始的。 A 西周 B 汉代C唐代D宋代 6.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最早的是()。 A邸舍B慈幼局C举子仓D育婴堂 7.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最早出现在()。 A西汉B东汉C唐D北宋 8.由教育家朱熹始创的慈幼机构是()。 A邸舍B慈幼局C举子仓D育婴堂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幼儿的保育和教育合为一体的慈幼机构是()。 A邸舍B慈幼局C举子仓D及幼堂 10.中国古代选择温良恭敬、慎而寡言、品德端正的人作为婴儿的(),及早对婴儿实施道德教育。 A慈母B保母C子师D乳母 11.专门列出一门“养胎”,首次从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上阐述了胎教原理的古代医学家是()。 A 孙思邈 B 万全C刘向D华佗 12.记载周文王之母太任对周文王实行胎教的文献是()。 A《礼记》B《列女传》C《吕氏春秋》D《史记》 13.在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蒙养教育情况的是()。 A《礼记》B《史记》C《汉书》D《周易》 14.《教童子法》的作者是()。 A 孟子B王筠C崔学古D朱熹 15.崔学古在蒙学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A《教童子法》B《小学》C《幼训》D《小儿语》 16.提出“爱养”原则的古代蒙学家是()。 A 孟子B王筠C崔学古D朱熹 17.在中国古代,最早记载幼儿游戏的文献是()。 A 《弟子规》 B 《发蒙记》C《韩非子˙外储说左上》D《礼记˙内则》 18.专门针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编纂的蒙学教材,最早的是()。 A《教童子法》B《史籀篇》C《开蒙要训》D《发蒙记》 19.提出选择乳母的条件是“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颜之推 B 王守仁C刘向D朱熹 20.把教育儿童的重点放在“教化成性”,强调教化和防范在形成儿童善性中的作用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颜之推 B 王充 C 王守仁D朱熹

近现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一、 单选题 二、 材料分析题(民国) 三、 简答题(重大事件简要介绍及评价) 洋务运动 (一) 洋务运动的形成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目的:为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主张:引进和效仿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企业,兴办洋务。 目标:“自强”“求富” (二) 主要事件: 1、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2、 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3、 到19世纪90年代,分别建成福建、广东、南洋、北洋水师。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由李鸿 章管辖。 4.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总理洋务的中央机关。 (三)洋务新政的兴办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四)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五)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多方阻挠。 (五)洋务运动的失败: 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维新运动: (一)维新运动的形成 时间:1898 年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开始变法,史称维新变法(103天)。 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他们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物质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二)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1.向皇帝上书(1895年公车上书)2.著书立说;3.介绍外国的变法; 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三)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1.要不要变法。认为只有维新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机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这次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四)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结 20120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复习参考 上篇综述 名词解释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资产 阶级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任务(P2/P18) 近代历史和人民的三个选择(P2)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极其相互关系?(P17-18) 2.怎样理解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P2)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894年旅顺大屠杀惨案1900年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外国公使驻京1870年天津教案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元里抗英义和团运动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盛世危言》《天演论》思考题 1.如何评议“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带来了近代文明”?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P35-38)

第二章 名词解释 洪秀全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 洋务运动《校邠庐抗议》“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中体西用 李鸿章及所办实业官督商办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48-49) 2.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53-56)第三章 名词解释 清末“新政”孙中山兴中会及誓词章太炎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 《猛回头》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同盟会同盟会纲领《民报》三民主义 《新民丛报》七十二烈士保路风潮武昌首义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袁世凯清帝退位《中华民国约法》宋教仁善后大借款二十一条洪宪帝制复辟张勋复辟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 运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思考题

自考《学前教育史》超全考试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宝典 00 第一编中国古代学前教育1 一,选择填空。 1▲.史前社会幼儿教育包括劳动技能教育、社会道德观念的养成、体格和军事训练等内容.p5 2▲.传说中我国最早的儿童学校叫“__痒______”。P6 3▲.“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p6 4▲▲.中国古代儿童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p7 5▲.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孝悌,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P19 6▲.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儿童教育中,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P23 7▲.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等家庭教育原则,出自古代中国 8▲▲.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教儿宜早_原则。P26 9▲.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 )A.大器晚成 B.教子义方C.放任自主D.体罚p27 10▲.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 A.体罚 B.读经 C.讲故事 D.游戏p31-32 11▲▲我国古代第一个专门教育太子的教育文件是《世子法》,它为我国保傅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P34 12▲.宫廷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有制度保证。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P36 13▲▲▲▲.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P38 14▲.在中国古代宫廷儿童教育中,主要负责对太子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的是子师P38 15▲.在我国,胎教作为一种理论,初步形成于两汉p40 16▲.中国古代胎教的内容包括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与陶冶、重视饮食的影响与调摄、选择良好的外界环境、保持良好的起居与生活习惯。P46 17▲.把监督法、小劳法和瘦身法作为胎教方法的国家是中国p49-50 18▲.童蒙教材的编写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是在宋代p51 19▲▲▲.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三字经》P51 20▲.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三字经》p51 21▲▲▲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训诫类和知识掌故类。P52 22▲.《千字文》均为四言韵语,共250句,主要供儿童识字,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人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P52 23▲.南朝梁时周兴嗣所著的古代识字类儿童教材是《千字文》p52 24▲.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为人处世及伦理道德方面教育的是训诫类p53 25▲.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由唐人李瀚撰写的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蒙求》)。P55 26▲.在古代儿童的教材中,为儿童编写的故事书多出自哪个朝代以后?宋代p55 27▲.把太子教育分为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四阶段的是贾谊p62 28▲.贾谊将太子整个教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胎教、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p62 29▲.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P63 30▲▲▲▲.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颜氏家训》 P65 31▲.提出既要封建德行的教育,又要进行“修以学艺”的教育的是颜之推p66 32▲.在儿童家庭教育中,颜之推_提出如何解决对子女严教与慈爱的关系,是一重要问题。P68 33▲▲1.集中反映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的是他编着的《小学》和《童蒙须知》P72 34▲.提出学“眼前事”主张的思想家是朱熹p73 35▲▲1.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