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基础教案--1.2 经济学基本原理

经济学基础教案--1.2 经济学基本原理

经济学基础教案--1.2 经济学基本原理
经济学基础教案--1.2 经济学基本原理

教案

经济学基础教案(供参考)

《经济学基础》教案 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 适用专业:经济类专业 规定学时: 48学时 开课学期:大一上学期 任课教师:周扬程 第一讲学时2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该明确什么是经济学,了解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经济学十大原理,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含义与运用,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含义与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经济学 一、经济学的定义 导入案例1—1:关于水资源短缺问题——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学的重要性水,一个沉重的话题。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300吨,为全球人均拥有量的1/4。城市贫水状况更为严峻: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380座城市缺水,128座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城市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由此损失的工业产值达2300亿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缺口也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我国城市年缺水量将达200亿立方米。几乎全世界所有主要城市在进入21世纪时都将面临水危机。 素有"东方水都"之称的上海,三面临水,头上还顶着"一盆"太湖水,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近些年由于苏州河和黄浦江一些河段受污染,导致该城市水厂取水口"节节败退"。每到枯水季节,太湖流入黄浦江的水减少,加上受潮水顶托,黄浦江下游的污水和东海咸潮上溯,造成向江浙两省"借水"吃的窘境。 导入案例1—2 《南柯一梦西》——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选择性的关系 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使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问题1:空气、水、食物、钻石任你选择你最喜欢哪样? 分析:据说,人如果3分钟不呼吸就会憋死,3天不喝水会渴死,7天不吃饭会饿死,对于人的生存来讲,空气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水和食物,没有钻石照样能好好活着。那么现在假如让你选择,你会要哪个?勿容置疑,当然会是钻石了,是不是你的价值体系出现了错误? 如果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不要付出任何代价,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所有资源十分充裕,丝毫不存在“稀缺”那么你还有偏好吗?你还能够作出选择吗?当然事实并非如此,没有资源的稀缺就不会有经济学,因此经济学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满足欲望所需的资源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无论社会还是个人,稀缺性都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社会和个人都无时不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稀缺性问题,经济学正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正因为存在稀缺性,满足不了人们所有的欲望,才会产生研究它分析它的意愿以便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也正是由这种稀缺性决定的。 问题2: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你将用来做什么? 时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如果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你可以用来学习,或睡眠、娱乐,或打工赚钱。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在此时间是宝贵的,你必须将你的时间作最合理的安排。 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提高,结果企业赚到的利润减少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降低了,出售产品的价格提高了,最终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了。 因此,这就面临一个抉择的问题,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稀缺性所引起的选择问题。 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如何进行分配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即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也是一门比较年轻的科学。说它古老,是因为人类一开始就面临着经济问题;说它年轻,是因为在亚当·斯密以前,经济学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关思想或理论往往是哲学、法学或其他什么科学的副产品。如果把1776年亚当·斯

西方经济学教案

课题:第一章导论第二章供求理论 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供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重点:需求机制供给机制弹性理论 难点:市场均衡 教学过程: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 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取用物品”与“经济物品”。前者是无限的,后者是有限的,而且在人类生活中后者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但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稀缺性。 二、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英国经济学家L.罗宾斯: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研究。 美国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按广泛接受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中间配置的问题。它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寻求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与欲望的方法的社会科学,这是因为他们所支配的东西不允许他们去满足一切愿望。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

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几种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的几种基本概念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核心问题: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1)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居民与厂商)的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价格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社会资源如何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是指那些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效果的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 教案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经济与管理类规定学时:54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任课教师:曾福生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宏观经济学教案 一、课程说明 宏观经济学是从总体、总量出发,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支出-收入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等。该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基本经济理论,由于我们现在在经济领域中更多的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因而该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但是宏观经济理论以一些假设为前提,与实际差距较大,比较抽象,有时要运用数学进行推导,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首先挑选了难度适宜的教材,并主要按教材内容来讲授,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其次,还需要用一些难度适宜的习题,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提高分析能力。另外,由于经济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 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3、教学重点与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 8、教学进程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简明教程 教案 (三年制高职) 教师:杜俊创 班级:16经济管理高职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直接培养学生的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并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基础。 经济学基础具体教学目的定位为:使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分析、处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要求与课时分配 (一)教学要求 1、在教学目标上,西方经济学以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以掌握经济理论为基础。 2、在课程内容体系上,西方经济学按先进、实用标准选择内容,按培养学生经济问题分析能力为核心构建体系,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3、在教学方法上,西方经济学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4、在教学基本建设上,以参编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讲授与多媒体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明确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简史和主要研究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稀缺性、选择的含义,以及这两个概念与经济学的关系。 2、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稀缺资源的资源配置与充分利用问题。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 难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二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线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二、均衡分析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四、经济模型 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一、微观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决定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本章首先介绍决定价格的两种因素:需求和供给,然后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说明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最后从量上分析价格、收入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的变动程度。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理论、掌握供求规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掌握价格形成的条件、过程、变动及其对经济的调节,能运用弹性理论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与方法、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 微观部分: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中若干基本假定;市场均衡,供求理论与政府政策;弹性,*蛛网理论;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消费者选择;长期生产函数,最优投入组合,规模经济;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信息博弈;分配理论;公共产品,公共选择;*福利经济理论。 宏观部分: 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与循环流量图;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两部门模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两部门的IS曲线;LM曲线的定义及其推导;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的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 密切关注经济学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并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方法上通过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平台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主要是课堂教授,启发式教学;安排二次社会实践活动;二次总结、复习课采用多媒体教学。考核方法一般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 微观部分 第一章导论 学习目标:通过讲授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及对西方经济学的总体认识。 讲授难点:机会成本和生产的可能性边界 讲授重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Economy------“经济”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亚里士多德(Aristotes,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见之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他认为,经济一词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研究家庭关系,除夫妻关系外,主要是研究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二是研究致富技术。 经济:1、产出/投入的最优化,致富之路;2、经帮济世; 、生产关系3.

《西方经济学》讲义教案完整版

《西方经济学》讲义完整版 第一章导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稀缺性的含义;选择的含义;机会成本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 一般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实证分析方法 一般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 (一)定义: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二)注意问题: 1、稀缺性是相对的: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 2、稀缺性的存在是绝对的:各个时期:原始社会…当今社会 一切社会:贫穷或富裕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和选择 (一)选择:有限的资源满足什么欲望

(二)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 注意:机会成本是一种观念上的损失,并不是实际的支出。 (三)生产可能性曲线 1、定义:资源既定条件下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也称生产转换线。 2、假设。 (1)、固定的资源:在一定时间上,可供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2)、充分就业:在现有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使用,不存在着资源闲置。 (3)、生产技术:在考虑问题的时间范围之内,生产技术,即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 (4)、两种产品:为了简化问题起见,通常假定某一经济仅生产两种产品。 3、图形分析: 从图象上看出,生产力可能性曲线是一条斜率为负且凹向原点的曲线,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第一,生产可能性曲线揭示了稀缺法则。任何经济不可能无限量地生产。 第二,任何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但不可能有同时选择二个不同的点。同时,决定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进行生产就意味着决定了资源的配置。 它是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的轨迹,它一般凹向原点,隐含着成本递增法则成立。该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代表着有产率的产量组合,曲线之外的任意一点表明在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教案讲解

西方经济学教案讲解 学期周数:16周 周课时:4课时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基础课 使用教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六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导言 一、授课章节:导言 二、本章课时:4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2.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六、重点、难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方法: 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中展开教学,特别针对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无现实意义等模糊认识,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方面属性入手,引申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讲授分析。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由此导致两大理论体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立或互补)?从西方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了解中如何体会认识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应发生的变化? 八、教学建议:

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以及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九、作业或思考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均衡价格理论 一、授课章节:均衡价格理论 二、本章课时:10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8学时习题讨论课:2学时 四、教学内容: 1.需求规律 2.供给规律 3.均衡价格 4.需求(供给)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5.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6.弹性理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 7.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等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六、重点、难点: 重点: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需求(供给)对均衡的影响。 难点:需求(供给)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区别、弹性的应用。 七、教学方法: 采取讨论式逐层推进教学。着重结合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教学:一是结合世界市场石油生产和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

西方经济学教案汇总

西方经济学教案 学期周数:16周 周课时:4课时 课程属性:专业核心基础课 使用教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六版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导言 一、授课章节:导言 二、本章课时:4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2.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六、重点、难点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七、教学方法: 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比较分析中展开教学,特别针对学生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立的、认为政治经济学无现实意义等模糊认识,从社会经济活动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方面属性入手,引申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与方法的讲授分析。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边思考、边讨论、边讲授,例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由此导致两大理论体系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对立或互补)?从西方经济学对象与方法的了解中如何体会认识和研究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应发生的变化? 八、教学建议:

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以及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九、作业或思考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规范经济学?什么是实证经济学? 均衡价格理论 一、授课章节:均衡价格理论 二、本章课时:10学时 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8学时习题讨论课:2学时 四、教学内容: 1.需求规律 2.供给规律 3.均衡价格 4.需求(供给)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5.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6.弹性理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 7.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五、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等基本概念和与之相关的基本原理。 六、重点、难点: 重点: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需求(供给)对均衡的影响。 难点:需求(供给)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区别、弹性的应用。 七、教学方法: 采取讨论式逐层推进教学。着重结合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教学:一是结合世界市场石油生产和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原理

最新-经济学基础教案

经济学基础 教案 教材安排 ●主讲教材: ●经济学基础刘华主编大连理工出版社 ●参考教材: ●(美)曼昆. 《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什么是经济学 ●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 ●二、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 ●三、选择与经济制度 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 ●什么是经济学(economics)? ●欲望的无限性 ●矛盾经济学 ●资源的稀缺性 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无限的欲望、稀缺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选择。 1、无限的欲望 ●欲望(wants)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求和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 ●欲望的主要特点是多层次性与无限性。 ●由于人类需要层次的多样性,因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在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甚至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时),新的欲望就会产生。 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2、资源的稀缺性 (1)什么是资源? 用来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可以分成 自由取用物品(free goods )——价格为零供给为无穷大。 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价格为零供给为零。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通过生产和交换才能获得的物品。如: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资源的稀缺性 土地(Land):是自然资源的总称。包括陆地、森林、水域、地下矿藏。 劳动(Labor):人力资源的总称。 资本(Capital):是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而利用土地和劳动制造出来的投入品。包括机器、设备、建筑、道路等。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指雇用其他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并承担经营风险的特殊能力。 而人们需要的满足主要来自经济物品。 (2)为什么资源是有限的? ●首先,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其次,经济组织中的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资源也是有限的。 ●再次,时间资源也是有限的。 (3)正确理解资源的稀缺性 ●欲望无限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有限 ●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资源的这种相对有限性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是为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面临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即经济学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

经济学基础教案讲义完整版

《经济学基础》教案 教学目的: 《经济学基础》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解为主,辅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对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某些经济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的借鉴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微观、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考核方法: 1、《经济学基础》于期末进行统一命题的考试,考试以闭卷方式进行。 2、考试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学生对理论认识理解,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3、期末综合成绩评定时,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成绩占70%。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安春梅等:《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目: 1.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2.《微观经济学》[美]保罗·萨缪尔森,华夏出版社,2001 3.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斯蒂格里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宋承先、许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厉以宁.《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梁小民.《西方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第一篇微观经济学 教学目的: 本篇主要介绍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并用此来分析具体经济现象,在初级经济学基础上,深入一步,要求学生了解经济模型的基本构造,了解模型基本假设或条件与现实的关系,掌握数理分析方法。本门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比较深入地了解微观经济活动运行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模型的基本构造;训练学生对现实问题抽象化、理论化的能力及经济思维习惯,通过理论和现实相联系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一些从复杂的现实过渡到简单理论的研究和分析经济问题的技巧。 教学内容: 本篇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由个体经济行为产生的经济理论。如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市场理论、生产要素理论等。其中供求理论是基础,也是核心。 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教案

第一章导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 1.稀缺性的含义 2.选择的含义 3.机会成本的含义 4.微观经济学的定义 5.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6.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 掌握: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3.实证分析方法 了解: 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 2.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稀缺性: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规律的几个特性: 1、论对社会还是个人,稀缺性都是普遍存在的 2、缺性又是相对的,即是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而言 3、稀缺性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4、稀缺性是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是经济学的出发点。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和选择 1、生产可能性曲线 2、机会成本 3、选择 一个基本经济事实是: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无法生产我们需要的全部产品。在一个时期,生产哪些产品,每一种生产数量多少,就必须作出选择。 选择包含三个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和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三、经济学与资源利用 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资源利用涉及三个相关问题: 1、分就业问题 2、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3、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四、经济学与经济制度 经济学是研究在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经济制度的两种基本形式: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 案例研究:大炮与黄油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包括四个内容: 1、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 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二、宏观经济学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包含四个内容: 1、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2、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参考资料: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名称的由来 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实证(p o s i t i v e)问题涉及解释和预测: 假设我国政府对外国汽车进口实行配额,该配额会对汽车的价格及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产生什么影响?对我国的消费者有什么影响?对汽车产业的工人有什么影响?现在的失业率是多少?较高水平的失业率如何影响通货膨胀?汽油税又会怎样影响汽油的消费量?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诉诸事实才能解决。它们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畴。 实证经济学: 是描写经济中事实、情况和关系,不涉及经济生活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n o r m a t i v e)问题研究应该如何: 有时我们并不满足于解释和预测,还会提出别的什么问题,如“什么才是最佳的?”通货膨胀的容忍限度应该是多少?是否应当向富人课以重税以帮助穷人?国防开支每年应当增长3%,还是5%?这些问题涉及根深蒂固的价值和道德判断。

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绪论

【课题】绪论 【教材版本】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的基本观点,总体上了解本书的基本内容,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法。 1 . 认知方面:掌握经济的含义;理解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2 . 运用方面:能够联系实际,分清社会各种现象中哪些是经济现象。 3 . 觉悟方面:明确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责任,提高学习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 经济含义:经济是本门课程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入门的知识。 2 . 学习经济学基础的重要意义: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才能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学好这门课。 教学难点 经济含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从难点说,经济有多重含义,人们对这个概念理解不尽相同。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2分钟) 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是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那么,什么是经济?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基础?这就是绪论所要回答的问题。

第二环节新授课(35分钟) 绪论 一、什么是经济(20分钟) (一)经济的含义 [设问] 请学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教师写在黑板上,并归纳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 [讲解] 1.经济是人类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其他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可以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 2.经济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表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的交换与分配以及生活消费上。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 含义:经济就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分析] 经济含义包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方面内容,从而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范围。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统一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以经济含义侧重点在于经济关系。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设问] 人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经济?举例诱导学生说出经济作用的具体表现。 1. 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讲解]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理论上说是由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从实践上说是由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检验证明的。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讲解]

西方经济学教程电子教案word精品

西方经济学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导言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而松散的名词。一般说来,它至少应含有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市场分析、产品质量控制等。第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领域的集中的研究,如资源经济学、石油经济学等。第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上述三个方面不过是一种粗略的区分方式。按照第一、第二和第三的顺序,纯技术的成分越来越少,而意识形态的成分越来越大。 本教材所涉及的主要是第三部分。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西方经济学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重商主义、古典学派、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 济学后的阶段。庸俗阶段始于1930年,终于19世纪40 年代;其目的主要为反对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并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在其后,边际效用学派兴起于19 世纪70年代。 在19 世纪70 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期间,边际学派的理论经历了三次比较重大的修改与补充,涉及到垄断、价值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及其三次重大的修改与补充被综合在一起,基本上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思想体系。 从其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觉察到,西方经济学含有一定的科学成分,但其理论体系的主要作用仍然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进行辩护。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企图解决的问题为: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也必须为改善和拯救这一制度提供政策建议。 上述两点表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验的总结。 第四节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使我们决定对它所应持有的态度。首先,根据邓小平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必须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浸蚀。 既然西方经济学属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对它应持否定的态度。

《微观经济学》教案

《西方经济学》 教案 】 ! @ 。

前言 一、课程性质 西方经济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财经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计划采用一学年时间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目的与任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它试图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如何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习科学的经济分析思想和分析方法,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框架,并能熟练运用弹性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及最优化分析等经济分析方法分析和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并为后继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教学要求:从微观层面建立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为学习宏观经济学以及其他应用经济类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初步具备探索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经济事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会查阅经济数据和运用基本的统计分析手段。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所用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二版叶德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书目: 《经济学》和《经济学小品和案例》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魏埙等南开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梁小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宋承先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朱善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教案具体内容:(见下页) ^

石海燕《经济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第一节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教材版本】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 . 认知方面;理解公有制为主体的表现; 掌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2 . 运用方面: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3 . 觉悟方面:懂得我国既不能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搞私有化,又不能脱离生产力状况搞单一公有制,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这是因为: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明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理解。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 教学难点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是本章难点又是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所有制结构方面的改革很重要的就是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只有深刻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才能全面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由于长期“左”的错误以及旧的习惯影响,人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糊涂观念。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讲授法、讨论法。

《经济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教案

《经济学原理》自学指导书 使用专业:专、本科相关专业 课程:经济学原理 教材版本:《经济学原理》卢远瞻汪雄剑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经济学原理》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该课程包括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史等多 门学科,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西方经 济理论和有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倡导科学的求 实精神和大胆的理论创新,重视对国内外经济学的最新动态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部分的消费者、生产厂商的行为理 论和处于核心的价格理论及贯穿所有的均衡理论,并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对宏 观经济的调控的方法、理论等进行学习和探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的基本 运行规律,增加对经济社会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三观”。 学习经济学的三个原因: 1、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2、它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 3、它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三、课程的目的、内容、学习要求和自学时数 第一章导论 (自学时数:4学时,第1周完成) 自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理解经济学的涵义;掌握经济学得原理及研究的方法。 主要内容:经济学和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重点与难点: 1、经济学的含义。 2、深刻理解经济学的内容。 3、准确把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4、掌握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学和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一、人们如何做出决定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社会面临效率与平等之间的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边际指边缘,因此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定。即,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引起一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例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即问即答】

《经济学基础》电子教案

《经济学基础》电子教案 第1章经济学导论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3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经济学发展简史 第2章价格理论 2.1 需求理论 2.2 供给理论 2.3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2.4 弹性理论 第3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3.1 欲望与效用概述 3.2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3.3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4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第4章厂商理论 4.1 厂商的生产活动:投入和产出 4.2 成本、收益、利润 4.3 成本分析 4.4 市场结构 第5章分配理论 5.1 生产要素分析 5.2 工资、利率、地租、利润理论 5.3 社会收入分配 第6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1 市场失灵 6.2 政府干预 第7章国民收入理论 7.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7.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7.3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8.1 失业理论 8.2 通货膨胀理论 8.3 菲利普斯曲线 第9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9.1 经济增长理论 9.2 经济周期理论 第10章宏观经济政策 10.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0.2 财政政策 10.3 货币政策 参考文献

第1章经济学导论 本章知识结构图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熟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对经济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及经济学发展简史等内容。 [引言]由能源危机所想到的……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是建立在大量资源被消耗的基础之上的;第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有限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未来我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危机,而能源危机有可能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机;第三,尽管我国资源储量有限,但是还存在着巨大的浪费资源现象,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科学。它是为解决选择问题而产生的,也就是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稀缺性而引起的选择问题。本章将从总体上阐述经济学所包含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进行分析,为以后各章作准备。 返回页首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答案电子教案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增加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是()选择一项: A. 边际产品价值 B. 边际产量 C. 边际产品 D. 边际收益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边际产品价值 题目2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选择一项: A. 大于零小于一 B. 等于一 C. 等于零 D. 小于一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等于零 题目3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选择一项: A. B 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15 B. 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2 C. 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18 D. 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 题目4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 选择一项: A. 不平均,不平均 B. 平均,不平均

C. 不平均,平均 D. 平均,平均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平均,不平均 题目5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 选择一项: A. 契约线 B. 菲利普斯曲线 C. 工资曲线 D. 洛伦兹曲线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洛伦兹曲线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分中的1.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如果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洛伦斯曲线就会()选择一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