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学院:贵州大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自11152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2)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2)

二、数控技术的介绍 (2)

三、工艺分析 (4)

四、加工路线的确定 (6)

五、计算编程尺寸 (7)

六、加工参数的设定 (7)

七、编写加工程序 (8)

八、总结 (13)

摘要

当前数控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作为一个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生来说做好一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根据零件图纸的要求,从材料的选择,刀具的选用,装夹方案的确定,加工路线的设计,数值的计算,加工参数的设定,程序的编写,仿真加工,最后加工出符合零件图纸尺寸要求和形状要求的产品。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专业所设的相关课程,并进行生产实习的基础上检查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经验相结合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较全面地综合运用本专业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相应科目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是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具体设计内容为:根据给定工件图纸,编写加工工艺规程,并说明工艺装备仪器和各项参数的计算和选取方法。其设计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与所涉及的有关课程(机械制造基础与实践、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检测技术、机械制图、AutoCAD、数控机床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习中掌握的实践技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编写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识图、计算机绘图、参数计算、数控编程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二、数控机床的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微处理器为基础,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标志的数控设备,已在我国批量生产、大量引进和推广应用,它们给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并带来很大的效益。但同时,由于它们的先进性、复杂性和智能化高的特点,在维修理论、技术和手段上都发生了飞跃的变化。

数控维修技术不仅是保障正常运行的前提,对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目前它已经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另外任何一台数控设备都是一种过程控制设备,这就要求它在实时控制的每一时刻都准确无误地工作。任何部分的故障与失效,都会使机床停机,从而造成生产停顿。因而对数控系统这样原理复杂、结构精密的装置进行维修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尤其对引进的CNC机床,大多花费了几十万到上千万美元。在许多行业中,这些设备均处于关键的工作岗位,若在出现故障后不及时维修排除故障,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我们现有的维修状况和水平,与国外进口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在于:人员素质较差,缺乏数字测试分析手段,

数域和数域与频域综合方面的测试分析技术等有待提高等等。

下面我们从现代数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入手,探讨数控系统的诊断与维修。1、数控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目前世界上的数控系统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组成结构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结构特点来源于系统初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工程设计的思路。例如对点位控制系统和连续轨迹控制系统就有截然不同的要求。对于T系统和M系统,同样也有很大的区别,前者适用于回转体零件加工,后者适合于异形非回转体的零件加工。对于不同的生产厂家来说,基于历史发展因素以及各自因地而异的复杂因素的影响,在设计思想上也可能各有千秋。例如,美国Dynapath系统采用小板结构,便于板子更换和灵活结合,而日本FANUC系统则趋向大板结构,使之有利于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促使系统的平均无故障率不断提高。然而无论哪种系统,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是十分相似的。一般整个数控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和位置测量系统。控制系统按加工工件程序进行插补运算,发出控制指令到伺服驱动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将控制指令放大,由伺服电机驱动机械按要求运动;测量系统检测机械的运动位置或速度,并反馈到控制系统,来修正控制指令。这三部分有机结合,组成完整的闭环控制的数控系统。

控制系统主要由总线、CPU、电源、存贮器、操作面板和显示屏、位控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逻辑控制单元以及数据输入/输出接口等组成。最新一代的数控系统还包括一个通讯单元,它可完成CNC、PLC的内部数据通讯和外部高次网络的连接。伺服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伺服驱动装置和电机。位置测量系统主要是采用长光栅或圆光栅的增量式位移编码器。

数控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可靠性要求高:因为一旦数控系统发生故障,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较高的环境适应能力,因为数控系统一般为工业控制机,其工作环境为车间环境,要求它具有在震动,高温,潮湿以及各种工业干扰源的环境条件下工作的能力;接口电路复杂,数控系统要与各种数控设备及外部设备相配套,要随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情况,适应设备的各种工艺要求,因而接口电路复杂,而且工作频繁。

2、在维修手段方面应具备的条件

(1)、准备好常用备品、配件;

(2)、随时可以得到微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支援或供应;

(3)、必要的维修工具、仪器、仪表、接线、微机。最好有小型编程系统或编程器,用以支援设备调试;

(4)、完整资料、手册、线路图、维修说明书(包括CNC操作说明书)以及接口、调整与诊断、驱动说明书,PLC说明书(包括PLC用户程序单),元器件表格等。

三、工艺分析

1、毛坯料的选择

加工尺寸为下图尺寸的两倍。毛坯直径50mm,长度150mm。

2毛坯尺寸80*56*22mm,铣削凸台,钻孔。

3、刀具的选择

T01为D形刀片R方向的93度外圆车刀,T02为刀宽为3的外切槽刀,T03为D形刀片L方向的93度外圆车刀,T04为外螺纹车刀,具体见表1。

表1: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3、夹具及装夹方案的确定

(1)夹具

三爪自动定心卡盘

(2)装夹方案

圆柱毛坯外圆规整,用三爪自动定心卡盘夹紧毛坯外圆,限制四个自由度,零件处于不完全定位状态,其轴向移动和绕自身轴心线转动2个自由度未被限制,但不影响加工要求。为保证轴向和径向的尺寸公差要求,使加工、切断零件不干涉,毛坯应露出长度133mm。完成之后再掉头装夹。由于R18圆弧两测又连接R4、R8的圆弧,为使刀具在走刀过程中不产生干涉,应该用左、右偏刀分别加工这三段圆弧。

四、加工路线的确定

该零件分九个工步来完成,T01切断面、加工R18圆弧的右半部分、掉头后的整个外圆,先粗车后精车;T02切槽,先切螺纹的退刀槽,槽深26,然后再在Z-90和Z-65处切两个深为2-4mm的槽,用来掉头后的对刀和加工圆弧时的进刀;T03加工R18圆弧的左半部分,先粗车后精车;T04精车M30×的螺纹,具体数据见表2。

表2: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五、计算编程尺寸

各节点或基点坐标通过CAD或CAM绘图软件进行捕捉而得到。

螺纹的尺寸计算如下:

牙深=×=

导程=螺距=

总吃刀量=×2×=

螺纹深度:×

六、加工参数的设定

1、切削用量

粗车:主轴转速1000r/min,进给速度r,背吃刀量精车:主轴转速1000r/min,进给速度r,背吃刀量切断:主轴转速500r/min,进给速度r,背吃刀量2、工件坐标系的设定

选取工件的右端面的中心点为坐标原点

七、编写加工程序

O0015;

;

M03S1000;

T0101;

(循环的起点)

(精加工的起点)

(精加工)

;

T0202;

(仿形循环)

;

;

;

;

;

;

T0101; (掉头加工)

(结束)

加工程序仿真:

八、总结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是很注重实际操作应用的一次设计,在做课程设计的工程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一系列的问题,有些问题通过与同学讨论以及询问得到了答案,但还有些一直也没有找到答案,一直徘徊在我的心头。课程设计不仅暴露了我对于实际操作的缺乏经验,让我在设计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出现问题单总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但同样也增加了我各方面的知识。为了完成设计,我一次又一次的编程,刚开始我以为会很容易。一开始程序很快就编写出来了,我很直还检查了还几次,没想到一放到仿真模拟程序上去试车时,不是提示我程序编写错误,就是零件被车坏了。苦恼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发现自己懂得哪些仅仅只是一些皮毛而已。辛苦了一个星期课程设计总算是完成了。我收获的有辛酸也有快乐。我想我以后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一些设计都都离不开现实实际。这次的设计我增加操作能力,对数控机床的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熟悉与了解。我也懂得了只

有踏踏实实掌握好牢固的基础知识,在以后工作中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