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广东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广东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广东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广东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1978-2013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

截至2012年末,广东城镇化率达到67.4%,居全国前列;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化率达83.84%,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一、广东经济产业

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生产总值(GDP):2013年6.2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2.5%。人均GDP超8000美元。1988年以来GDP连续25年全国第一。

广东GDP增长图

二、广东空间分区

(一)行政区划

下辖21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地级市19个。(二)划分四个区域

珠三角地区;

粤东沿海;

粤西沿海;

粤北山区。

(三)区域发展差异明显

珠三角:步入后工业化时期,是世界上最大的都会区和大都市区之一其他地区:工业化初中期

广东近10年各地市人口增长情况

广东省2012年四大板块区域生产总值(亿元)

三、人口分布与流动 广东是中国人口最多,社会、文化最开放的省份,居粤的外国人士达百万,在语言风俗、传统、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风格,内部有广府、客家、潮汕等民系,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人口:2012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0594万人,占全国比重7.6%,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区)。

2000年至今人口空间流动

四、广东城镇化的空间差异

四大板块城镇化率(%)

五、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识别的问题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六、普遍性的问题广东也明显

(一)发展效益欠佳,粗放发展模式普遍

第一层级:高度城市化下实现高土地效益,以深圳、广州为代表;

第二层级:高度城市化下实现中等土地效益,包括佛山、东莞等4个珠三角城市;

第三层级:中等城镇化下土地效益有待提高,包括汕头潮州,应重在提升质量;

第四层级:粤东西北大部分城市,城镇化率较低,同时土地效益低,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和集聚效应。

(二)工业化与城镇化欠协调

1.珠三角相对协调,粤东工业化快于城镇化,粤西、粤北呈现“低水平均衡”

2.珠三角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相对协调,甚至优于工业化,呈现非单一工业驱动特征。

3.粤东潮汕揭——工业化水平较高而城镇化水平偏低,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质量有待提升。

4.粤北、粤西——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都相对滞后,呈现出“低水平均衡”的状态,须重点提升城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三)民生设施不足

除汕头、河源以外,粤东西北其它各市城区现状人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均低于5平方米/人,未达全国5.5平方米/人的标准。

广东省公共服务设施服务示意图

粤东西北地区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为29.4个,低于国家卫生事业“十二五”规划40个/万人的标准。

粤东西北地区人均住房面积为28.4平方米,与珠三角地区37.06平方米差距较大。

万人拥有医疗床位

数(张)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珠三角33.7537.06

粤东20.0826.46

粤西30.5632.09

粤北29.9328.07

广东30.4834.13

(四)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包括有色冶金、黑色冶金、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食品加工、纺织、造纸、电力等行业。

重金属污染问题显现。如北江镉污染、铊污染、清远血铅超标等事件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农村与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粤北山区尚有21.4%的乡镇湖库型水源地水质不达标,4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未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畜禽养殖和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生态屏障面临威胁。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原生林、次生林遭受破坏,生态系统有所退化。

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包括有色冶金、黑色冶金、非金属矿物制品、农副食品加工、纺织、造纸、电力

等行业。

重金属污染问

题显现。如北江

镉污染、铊污

染、清远血铅超

标等事件造成

重大环境影响。

农村与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粤北山区尚有21.4%的乡镇湖库型水源地水质不达标,4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未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畜禽养殖和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生态屏障面临威胁。现有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原生林、次生林遭受破坏,生态系统有所退化。

七、广东城镇化的独特问题

(一)发展规模总量大,但人均相比滞后

经济总量大,但人均滞后:

全国第一大省,但增速放缓,可支配财政收入不高。

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

同样的城镇化率,广东在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及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全面落后于江苏。

(二)地区发展差距大,面临的问题也差异大

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与珠三角的发展差距较大。

区域经济学论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6%,超过50%的中国城镇化正在驶入加速的快车道,然而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问题、对策研究 一、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在国际上叫“城市化”,二者是同一个概念,都是对Urbanization 的翻译。“城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城”,是指带有围墙和驻军的政治中心、军事要塞和居民聚集区;“市”,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逐渐形成商品贸易市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二者空间趋合、功能相融,统称为城市。“城市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数目的增多,规模扩大和人口、资源、财富、产业的集聚,其本质是传统的农村自然经济社会形态向现代城市市场经济社会形态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 在中国,“城镇化”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中文的语境中,镇和市,既有权力的界定,还有大小的差别。通常会认为“城市”会比较大,级别高;而“城镇”则会比较小,级别低。城市化强调大城市的发展,意思接近于日本和中国台湾所说的“都市化”,城镇化更多的是强调中小城市、小城镇。 二、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197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17.9%,2012年达到52.6%。这意味着,在过去34年中,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3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都要达到1个百分点以上。但是,

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中国的城镇化率不能准确反映当前的城镇化水平。农民进城了,但没有市民化。第一,由于行政区划变动,传统的农村变成了社区,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没有改变,但是作为市民统计被城市化了。第二,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户籍问题把农民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生活在城镇但没有在城镇落户,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另外,由于土地增值的潜在利益分配与户口的紧密结合,导致不少农民不愿融入城市社会。据统计,中国有2.6亿农民工“漂浮”在城市中,游离于城乡之间。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甚至更少。 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分割严重,二元结构明显 改革开放后,先富带后富的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后备力量。但是在随后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却造成我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后果,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贫富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因此,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分割化的现象成为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障碍和问题。同时,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差很大,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而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人口不能自由流动,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农民进城只是身份变了,居住地变了,不能享受同等的福利,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大批进城农民由于缺乏资金或技能,很快就沦为城市贫民。所以,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外在的城镇化,是以城镇人口数量提高为目的的城镇化过程。 (二)规划体制不健全,土地制度存在弊端 规划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城镇建设只谈城镇,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王敏鸽 摘要: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改革规划管理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形成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改革投融资制度,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推动城乡产业化,增强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走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制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 26-0069-02 城镇化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 52.6%, 超过 50%的中国城镇化正在驶入加速的快车道,然而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乡分割严重,二元结构明显 改革开放后, 先富带后富的政策使得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快速发展起来, 成为我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后备力量。但是在随后的逐渐发展过程中却造成我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后果,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分割严重,贫富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因此, 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分割化的现象成为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障碍和问题。同时, 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 使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差很大, 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而在户籍制度的约束下, 人口不能自由流动, 农村居民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农民进城只是身份变了,居住地变了,不能享受同等的福利,生活条件等各方面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一大批进城农民由于缺乏资金或技能, 很快就沦为城市贫民。所以, 现

广东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广东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一)广东城镇化发展阶段 1.起步发展时期(1949一1957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这一时期饱受战火创伤的很多城镇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1949年广东省总人口为2782.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37.46万,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5.7%。1952年广东省总人口为2910.4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12.93万,占总人口的17.6%。随后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也进一步发展。到1957年,广东省总人口为3301.7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97.13万,占总人口的18.1%。如果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来衡量,这一时期,广东省城镇化的发展是正常的,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势头。 2.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6年) 1958年“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左”的指导思想作用下,提出“超过英国”、“赶上美国,,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一时间全国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大量农村劳动力被组织进城,促使城市人口快速增长。1958—1960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平均递增11.8%,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22%。俗语说:欲速则不达,这种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很快显现了严重的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迫使国家进行经济调整,大批项目停建,大量城市职工被迫还乡。到了1965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1%〇年减少了们.6万,人口城镇化率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到17.6%。

3.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长达十年的动乱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城镇化的进程也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到1978年底户籍总人口5064.1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23.23万,城市化率为16.3%。 4.健康发展时期(1978—至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战略决策,随后党和政府集中精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得益于率先改革开放,广东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也迈人健康发展的轨道。这突出地表现于三个方面: (1)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城市数量增长较快。1978年,广东省只有10个市,地级市8个,县级市及以下城镇142个。截至2012年,广东省有地级市21个,县级市23个,县39个,民族自治县3个,市辖区56个,市辖镇1131个,其中乡11个,民族乡7个,街道444个。 (2)城镇面积迅速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城市面积都很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市区面积和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1985年,广东省17个城市(9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市区土地面积1642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7%,建成区483平方公里。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土地面积达到32522.9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1%,建成区面积更是扩展到3345.33平方公里。

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难点和对策探讨

重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难点和对策探讨 根据重庆市委、市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渝委发[2001]号34号)加快重庆市城镇化进程的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全市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末的33.09%提高到届时的全国平均水平(据有关部门测算为45%);把万州和涪陵建设成为大城市(按现行国家标准,城镇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开县、长寿、南川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成为20-30万人的中等城市;多数县城发展成为10-20万人的小城市;100个左右的小城镇发展成为3-5万人的中心镇或特色镇。在城镇化发展速度上,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发展是一个缓慢、加速、再减慢的过程。在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后,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当前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为36.4%,正处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有信心,相信经过努力,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条件原因,目前重庆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与直辖市的地位很不相称,加快城镇化进程困难也是相当大的。 一、加快重庆市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难点 1、农村工业化水平落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重庆市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农村工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但从整体上来说,重庆市农村的工业化水平仍比较落后。至 2002年末,在重庆市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工业生产的只有5.1%,直接从事农业的比重仍高达63.5%。重庆市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村的工业化,没有农村的工业化发展,农村的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转移劳动力的生活生存成本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还要承担转移劳动力工业化所必需的技术装备成本和发展成本。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城镇化并不仅仅是农村人口的简单集中,而是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一系列制度的变革。尽管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农民的市场意识、经济意识、法律意识等观念还非常淡薄。从整体上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目前重庆市农村还有文盲214.78 万人,文盲率达6.95%。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农村居民,即使户籍制度上成为城镇居民,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在城镇生存下去也比较困难。 3、城镇就业压力增大。2002年,重庆市城镇的登记失业人数为16.2万人(登记失业率为 4.1%)。今后随着市有企业改革的继续深化,城市的下岗失业规模还有可能扩大。我们不仅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而且每年还有6‰左右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保守估计每年也需要净增加40万人左右的就业岗位。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势必会加大今后重庆市城镇化推进的难度。 4、耕地资源不足。截止到2002年末,重庆市只有耕地面积2075.5万亩,也就是人均仅有0.67亩耕地。根据建设部测算,每一个城市人占地需要100平方米左右(包括生活占地、公共交通、绿化、水电工程、厂矿、水面等),城镇

城镇化进程 及现状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中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978年以前 1.城市化水平。 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 上海

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2.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趋势和特点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虽然我国城镇建设历史悠久,并且在古代很长时期,我国城市发展都居于所处时代的前列,而且出现过当时享有世界盛誉的大都市,但随着近代以来饱受外国入侵和殖民掠夺,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近现代城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基本上被扼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综合有关研究,可以将建国以来的城镇化进程简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图1,2,3)。 1.城镇化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7年) 随着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1949~1952年)以及其后“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城镇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较快,具体表现为:新建了一批工矿业城市并且扩建和改造了一批重点城市,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增加到1957年176座,年均增加5座,城镇人口也增长较快,从5765万增加到9949万,城镇化水平由10.64%提高到15.39%,相当于年均提高0.5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城镇发展及城镇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适应。 2.城镇化剧烈波动阶段(1958~1965年) 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我国经济发展在此后开始盲目追求高速度,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经济发展起伏波动大,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大起大落。其中,在1958~1960 年三年“大跃进”时期,由于受急于求成和主观随意性强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影响,我国工业化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脱离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高速推进,一大批工业项目盲目上马,致使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镇,3 年内城镇人口净增2352 万,年均约新增城市8座,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75%(年均提高1.45个百分点)。但这种由“跃进”式国民经济建设所导致的超越经济社会发展的“虚假城镇化”并不持续。从1960年起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特别是国家在1961年对整个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后,我国城镇化进入了1961~1963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期间停建和缓建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政府动员大量城镇人口回农村,一部分新设市恢复到县级建制而一部分地级市则降级为县级市,3年间城市总数合计减少25座(1963年一年就撤销城市24座),城镇化水平也骤降2.46 个百分点为16.84%,出现了极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在随后的1964~1965 年,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城镇化开始呈现回升态势,到1965年底全国城镇人口缓慢增加到13045万,城镇化水平也恢复到18%附近(17.98%)。 3.城镇化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8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的全面好转并带动城镇化发展逐步恢复并未持续多久,更未能促使我国城镇化从此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随着“文革”的开始以及国家在其后政治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失误,殃及刚刚有所起色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了徘徊停滞阶段。整个“文革”十年以及受其影响的随后两年中,全国大约有3000 多万城镇青年学生、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劳动和安家落户,而且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使得基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有城镇脱节从而导致城镇建设大大滞后, 许多小城镇日益衰败。从1966年到1978年虽然城镇总人口从13313万增加到17245万,但由于全国总人口也基本保持了同样的增速(从74542到96259万),总体城镇化水平仅从17.86%缓慢提高到17.92%,整个13年间全国城市总数只增加了21个。 4.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1979~1992年) 随着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工作重点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绪论 房地产业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才慢慢出现的新兴产业,却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支柱性主要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关系日益深厚,不仅影响着与房地产业有关系的一些企业,对整个金融范围甚至上升到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样一来,房地产业是否能够蓬勃发展就显得弥足重要,它作为支柱性的产业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国家的未来,直接刺激经济水平的提高。 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大重要决定,不仅已经拿来被一些有名望的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对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收入的提高举足轻重,显而易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带来的就是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的暴涨。 随着房地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大,住房供应量不断地增加,导致出现了

房价迅速上涨、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形,房地产业该如何实施定位和快速有效的控制以及优化房地产业发展规模,这就是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所得结果期望能够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业发展,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 二、城镇化建设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一)我国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业规模的量变关系。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比较缓慢的状态下,甚至出现过短暂的停滞现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进步那是显而易见的,这还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扶持,特别是踏入21世纪以来,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竟然超过1,500多万人,城镇化率更别提了,高出1.37%,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城镇化水平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达51.3%,终于打破了50%的极限;到2015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更是多的惊人,7亿多是什么概念,城镇化率更是高达56.1%,这与“十二五”规划的贯彻执行密不可分。 (二)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规模基本情况。随着房地产热一波波朝我们袭来,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问题,随之而生的就是一

广东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省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目录 一、基本情况 (一)“十五”回顾 (二)主要问题 (三)发展形势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协调集聚与扩散的关系,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力度,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二)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发挥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人均享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四)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维护城镇自然和人文环境特色,建设节约型城镇 四、政策和体制保障 (一)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先导和统筹作用(二)改善财政和公共领域投融资体制,保障城镇化公平推进 (三)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合理开发 (四)完善户籍政策和相关配套制度,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本外二元”

结构 (五)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提高政府驾驭城镇化发展的能力 五、重大工程 (一)和谐社区工程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工程 (三)城镇廉价住房安居试点工程 (四)城镇群公交联网工程 (五)区域绿地示工程 (六)治污保洁工程 (七)新市镇建设工程 (八)城乡空间信息平台工程 《省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是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粤府〔2006〕46号)和《省“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粤府办〔2004〕117号)编制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全省城镇化进程进行宏观指导的规划。编制本规划的目的是明确我省“十一五”期间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推进城镇化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方向,部署“十一五”期间推进城镇化的重大行动。 一、基本情况 (一)“十五”回顾。

城镇化的几个阶段

3.1 陕西省城镇化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陕西省城镇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8) 3.11 快速稳步发展时期(1950~1957) 这一时期陕西省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地区,布局了24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再加上与之相配套的50多个大中型工程的相继建设,形成了陕西经济建设的一个高潮。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吧大量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及其家属迁入陕西,同时许多高等院校或西科也迁入陕西或陕西组建,在此期间共有17座高等院校相继建成招生,在加上工况企业在农村招工,致使全省城镇人口迅速增加。据统计,“一五”期间陕西全省净迁入人口约150,其中大部分称为城镇人口,这个时期,全省城镇总人口由不足100万增加到285.4万人,城镇非农业人口增加到211.4万人,分别占全省人口的15.83%和11.73%,年平均递增速度均在12%以上,是建国以来陕西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3.2评价结果 根据13市的数据,利用公式4,5,6得出陕西省城镇化水平、协调系数以及发展程度的各项得分,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3 陕西省2009~2013年城镇化综合水平、协调系数以及协调发展程度评价 Tab.3 Evaluation results of urbanization ,coordinate index and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shanxi province (2009~2013) 3.3陕西省城镇化水平及其协调性的空间格局 为了更好研究陕西省城镇化水平以及协调性的空间分布特征,选用2010年陕西省10个地市的数据加以分析,找到共同的规律以及差异处,分析成因。 3.31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运用Arcgis9.2地理信息系统空间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使许多城市的旧城区陷入了原有城市功能衰退、物质环境老化、历史文化特色消失等重重困境,如何抓住改造契机,让旧城区重现昔日的繁荣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研究城市发展的新课题。 丰富的感受大多来自记忆。穿行于现代却日渐陌生的城市,再没有什么去提醒你驻足回望,那份失落是记忆的失落。城市是记载着人类生存的历史,没有旧街区和旧建筑的城市,如同一个失去记忆的人,很难想象余生如何渡过。 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变化。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这一系列延续至今的痕迹,形成了一条历史文脉,记载着城市的兴衰。保护好那些有幸逃过无数劫难的城市肌理、传统街区、历史建筑,就是在维系这一千古传承的脉络,使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而城市,注定是要发展的,不会因怀旧而止步;改造也是必然的,因为生活在继续。在用地日趋紧张、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旧城改造已成了有效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 随着更多的旧城改造项目的深入进行,人们逐渐认识到旧城改造是一项涉及到建筑、规划、经济、社会、文化和景观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性计划,仅仅满足于物质空间环境的改善是不够的,应转向旧城的环境、社会、经济及人文等的全面复兴。 2.4旧城改造与复兴的城市设计原则 从前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旧城改造与复兴的城市设计应当从城市空间、人文、历史、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期让旧城区展现出和谐的空间形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旺盛的活力。从对旧城区的特点认识以及城市设计在旧城区改造上的作用出发,并结合旧城改造与复兴的实践经济与教训,可以总结出旧城改造与复兴中,城市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设计原则: 2.4.1物质空间的整体性多样性及公共性原则 在旧城区的物质空间建设方面,城市设计应当探寻旧城区原有的空间规律,遵循功能和艺术的原则,创造优美宜人的城市空间。整体性(也被称为系统性)是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城市区域内的整体性,旧城区也是城市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旧城区的空间环境设计必须从城市全局出发,不能与城市分割开来,同时要努力加强旧城区与城市的联系,从活动系统、交通系统等多方面加强这种联系。二是从旧城区自身的整体入手考虑旧城区的改

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

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矛盾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随着人口而增长的需求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 o B.经济增长方式与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o C.城市化提高过程中,社会经济与社会文明之间的矛盾 o D.人口转移与农民工素质提高的矛盾 ? 2.我国的逆城市化现象与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的本质区别是()。(单选题3分) 得分:0分 o A.环境恶化 o B.房价过高 o C.生活服务设施外延 o D.城市核心区空心化 ? 3.下列关于我国未来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单选题3分) 得分:3分 o A.要不断扩大城市规模,以此来提高城市化率 o B.要坚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 o C.要避免空间规划失衡、空间管治失控 o D.要经过科学规划,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城镇 ? 4.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轨迹相比较,显著的不同之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早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o B.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时,出现逆城市化 o C.在城市化成熟阶段,提出生态城市理念 o D.在城市化水平相对不高时,出现逆城市化 ? 5.城市化的核心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工业化或非农产业化 o B.居民点的出现 o C.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 o D.资源的充沛 ? 6.()是指人口就业和产业活动通过非农化过程,实现人口从就业岗位上从事的农业活动转变成非农业活动,以及居住的形态从乡村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国际大都市 o B.城市化 o C.城镇化 o D.核心商业圈 ?7.无序城市群的本质特征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城市群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郊区化 o B.城市群间本质上并无经济分工、协作的关系 o C.城市群间的就业与通勤存在紧密联系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中后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中后期,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8.5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病成为困扰许多城市的突出问题。城市病主要是由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功能过度集中、人口快速膨胀等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问题。而城市群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病问题、防止掉入“城市发展陷阱”的一种有效城镇化模式。在城市群模式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定位各自功能,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聚集能力、特色发展能力,推动人口和资源要素由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有序转移,共同打造优良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镇)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可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不仅能消除城市病、显著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能拓展城市(镇)发展空间,释放城市(镇)发展潜力,大幅提升城市(镇)运行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发展城市群,强调相关城市(镇)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经济地理方面互补共赢,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共建共享,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统筹协同。这就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实施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一方面,防止简单模仿、重复建设造成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镇)的内耗甚至恶性竞争,实现各城市(镇)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城市群内各城市(镇)应依托既有产业禀赋和基础,梳理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创新链条,明确分工,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地理空间,实现各城市(镇)百舸争流。单个城市不宜追求“大而全”的产业链条,只需按照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到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合适位置。 构建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群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前提是资源要素能够顺畅流动,而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的基本保障。应在加强能源、通信、交通等实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上,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相关城市(镇)融为一体。 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具有整体性、联动性,在城市群建设中处于优先地位。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低碳、生态、集约的城市运营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张忠家、马德富《人民日报》2018年02月06日文章,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规划建设不合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成为当今困扰许多城市的城市病。 B.发展城市群能消除城市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释放城市(镇)发展潜力。 C.城市群中各城市(镇)要科学定位各自功能,实现城市合理分工、联动发展。

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经验

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经验 [提要] 从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看,城镇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各国城镇化动力机制也不尽相同。从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有:城镇化不能脱离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化要遵从市场调节,也要在政府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下推进;城镇化应集约利用土地,避免过度郊区化。 关键词:世界;城镇化;历程;经验 一、世界城镇化历程与特点 (一)城镇化进程阶段性明显。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可以视为世界现代城镇化的发展开端,所以世界城镇化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两个世纪有余,整个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是1800~1900年,这100年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初期,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逐渐增加,但增速非常缓慢,世界城镇化率由1800年的5.3%提高到1900年的13.6%,100年仅提高了8.3个百分点。这一阶段也没有形成城市体系。第二阶段是1900年至今,可视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世界城镇化率为46.6%,比1900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这100年城镇化增速是上100年的3倍。进入21世纪,世界城镇化保持快速发展,2008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0%,到2011年,世界城镇化率提高到52%。 (二)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在地域和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也是伴随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显著特征。工业化起步于欧洲国家,所以欧洲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也较其他国家快,随着时间的推进,城镇化在各地域的差异明显。根据2011年版《世界城市化展望》数据,2011年较发达地区居住在城市的居民比例为78%,而这一比例在欠发达地区只有47%。从国家的城镇化率的比较上也可看出这种不平衡,新加坡很早就实现了城镇化,2000年以后其城镇化率即为10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在2011年分别达到82.4%、79.6%和91.1%,而孟加拉国、柬埔寨和斯里兰卡的城镇化率还都在30%以下。 二、典型国家城镇化进程 由于国情、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的不同,各国城镇化进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甚至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剖析国外典型的城镇化进程,从中可以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失地农民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人口迁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本文试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关键字]城镇化;农民;生态;社会保障 人类历史表明,城镇化是随工业化而起的一种趋势,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城镇化道路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至今,是我国城镇化进程最为迅速的时期,城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突显,只有正视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才能使我国城镇化健康推进。 一、城镇化的含义 20世纪90年代初,“城镇化”一词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但是对于城镇化的含义却是众说纷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量快速增长,从而导致粮食总需求量的增加。城镇化条件下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 第一,城镇化进程中大量耕地被占用。耕地减少城镇化发展还需要占用大量耕地,虽然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策略,但是18 亿亩耕地面积红线受到威胁。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这是长期趋势,无法遏制。 城镇化占用的耕地大多是优质良田,新增耕地总体质量下降。 第二,城镇化将导致农民素质下降。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素质降低。已经出现了以老人和妇女为农业生产主力的局面,种粮农民的素质降低对未来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 在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农民种粮极性下降。农民收入特别是直接从粮食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是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因

广东省2020年新型城镇化规划

广东省2020年新型城镇化规划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省将完成约1300万的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并对其余转移人口提供相应的基本公共服务,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养老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要从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 引导人口向珠江口西岸流动 《规划》指出,珠三角地区要逐步实现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异地务工人员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社会身份和权利。但广州、深圳要严格控制城市和人口发展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大城市外围新城和潜力地区转移,适当提高珠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外围节点地区解决人口市民化的相对比重,逐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引导人口向珠江口西岸流动。 而粤东西北地级市则鼓励就地市民化。同时,培育2个300万左右的城镇群和一批城区人口超100万的中心城市,重点建设30万—50万人的中小城市以及5万—10万人以上的小城镇,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 全面放宽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限制 《规划》指出,全省要全面放宽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限制,全面放开除广州、深圳以外城镇的直系亲属随迁限制,全面放开除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以外的建制镇和中小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固定住所人员的落户限制。继续推行高技能人才入户制度,完善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政策。 对本省进城落户农民,以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为基础,赋予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平、公正、规范运行。对城中村和已经实行“村改居”的人口,要纳入城市人口一体管理。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自然过程,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原有和新兴城镇转移和聚集的现象和过程,包括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及城乡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城镇化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我国城镇化存在着严重滞后 1.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自1949年至今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城镇化率从1952年的12.46%增加到1999年的30.9%,年均增加0.39个百分点。但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化仍严重滞后,1952年城镇化滞后工业化5.14个百分点,到1978年扩大到26.4个百分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重视了城市的发展,逐步将生产性城市向消费性城市转变,调整了城镇发展方针,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程度有所减缓,但仍然滞后,1990年滞后10.6个百分点,1998年滞后11.7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况,恰恰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超前于工业化呈鲜明的对比。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近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50~1970年间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过程始终超前于工业化过程。当人均GNP在2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速度开始加快,人均GNP在300美元左右时,城镇化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

2.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据对世界有关国家1997年的GNP和城镇化水平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化与同等收入国家城镇化水平相比仍然滞后,从表中分析可知,同我国人均GNP水平相当的13个国家城镇化平均水平为45%,我国为30%,滞后了15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比较(钱纳里的发展模型) 土库曼斯坦喀麦隆科特迪瓦刚果洪都拉斯 人均GNP(美元/人)630 650 690 660 700 城镇化率(%)45 46 57 29 45 人均GNP(美元/人)750 750 800 840 950 城镇化率(%)38 33 23 59 62 人均GNP(美元/人)1010 1040 1110 814 713 城镇化率(%)42 71 37 45 30 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实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体制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延缓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城镇化的滞后。总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相比,与亿万农民对成为城镇稳定居民的渴求相比,我国存在严重的城镇化滞后。 我国城镇化滞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加剧了人均占有耕地资源过少的矛盾,使农业和农村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难以解决;抑制了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消费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的增长;扩大了城乡差距,阻碍了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城市化进程word版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 ,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 ,发展中国家在38% 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1% ——中国要不要比学赶超? 今年,各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纷纷出笼:国家统计局说,未来5 年将达到3 3%—35% ,新世纪前10年将达到4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说,20 年内将提高到60% ;最新的说法是,在未来30~40年内达到70% 。 9 月,“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从上海一直开到广州,以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将在2015年进入亚洲最大的三大国际城市群之列,专家们为中国的城市圈欢欣鼓舞。 且慢!几年前“珠三角迷乱都市化”的警告言犹在耳,都市里的村庄还赶不上现代化的快舞,撤县改市的换牌运动和城市圈的圈城运动是否另一场“大跃进”? 在2001年8 月之前,珠海斗门县还是广东珠三角庞大的城镇群中的最后一个盲点。8 月1 日斗门县撤县成为珠海市的一个区,中国港—澳—珠三角地区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落。

作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珠三角,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是50% ,规划中2020年将达到70% ——达到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而在更广袤的中国内地,新一轮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才刚刚开始。 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 尽管中国城市化历程曾经教训惨痛,但在中国,起码是目前,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仍然富裕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因此坚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成正比。有专家预算,在现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长1 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 增长1.5 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国经济再高速发展20年最基本的动力之一。“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即达到50% 以上,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类似的乐观论调充斥了媒体,似乎城市化是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唯一途径。中国城市化的常用方法是“摊大饼”,围绕中心城市,像摊饼一样布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每一级改制升格都有相应的经济与人口指标为依据,客观上也形成一种错觉:高速城市化不仅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彰显经济发展的“业绩”。但真实情况远非于此:珠海本地的报纸上,扑面而来的是斗门改制给当地政府百姓带来的欣喜与“振奋”云云。学者杨云彦1994年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湖北省小城市的人口增长中,60% 是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有些甚至占到80% 左右。结果不仅农村没有变富,城市反而变穷了,有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乡村化”。也难怪普通人有这样的看法:城市化嘛,不就是换块牌牌吗?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依靠传统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