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_魏欣欣

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_魏欣欣

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_魏欣欣
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_魏欣欣

#学术评述#

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魏欣欣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是国外近二十几年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本文拟从哲学、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等角度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四种主要研究方法进行评述,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必要信息。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10)01-0162-07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国外话语研究的一种新发展,严格说来,它既不是一种研究学派,也不是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仅仅是话语研究者/在进行语言、符号和话语分析时共同使用的一种研究视角01。它研究的主要不是语言是什么,而是语言为什么是这样;它感兴趣的不是话语本身的意义,而是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并为之服务o。自1979年Fo w ler等人出版5语言与控制6一书以来,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界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从多学科汲取营养,发展出各种分析理论和方法,形成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话语实践。在分析中,它特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发现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因而往往被忽视的思想观念上,以便人们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社会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目前,它为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语言学等)所采用。本文拟就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分析方法做一评述,希望为国内相关领域理解和从事话语分析提供必要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国内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做贡献。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三大转向中逐渐孕育而成的,即哲学的语言转向、语言教学的语篇转向和文学评论的语言转向?。这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

作者简介:魏欣欣,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162

因为它的研究为传授语言、分析和理解语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和全新的视野,即把语篇看作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从语篇或符号学的角度来阐释社会。

1.哲学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Neo-M ar x2 is m)和法兰克福学派(Frankf urt School)的社会批评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们根据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5神圣家族6、5德意志意识形态批评6等早期著作,提出了批判性社会理论,批判的对象是意识形态。他们认为意识形态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整体性,其特征是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不知不觉的压制,即使对它持不同意见的人也不能例外?。受批判性社会理论的启发,批评话语分析认为作为电视、报刊等意识形态工业中介的语言也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因此可以从语言分析的角度对这些工具进行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文化作用,认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主要是靠文化(当然包括意识形态)来确立和维持(或再现)的,过去过分强调经济基础的作用未必正确?。批评话语分析从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汲取了观点,认为话语是在政治经济中产生和使用的,所以话语生成就是表达在那些领域中广泛的意识形态利益、社会结构和运动à。此外,法兰克福学派代表H aber m as提出的批评科学必须关注语言和社会交际的关系这一论点也对批评性话语分析产生重大影响。

总之,从哲学思想来看,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社会理论、意识形态理论和话语与社会关系理论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具有重大影响,其影响有时甚至远远超过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者自己所意识到的,如批评话语分析多次提到他们的意识形态概念要相对/温和0、/中性0一些。Fowler指出,提到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家并不是指一些虚假的思想或者因暴露出/被歪曲的意识形态0而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信念,更恰当地说它是一个中性的定义,与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的生活方式相关á,然而我们看到,在多数情况下,批评话语分析家使用的概念与法兰克福学派并无太大区别,其批评视角和批评的尖锐性在很多时候也不逊色于后者。同时,批评性话语分析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关注的主要因素方面也与法兰克福学派非常接近?。

2.语言学基础

批评性话语分析同时从英美学派和福柯学派所做的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 l y sis)得到启发,一方面从批评语言学(critica l lingu isti c s)找到理论根据,一方面借用、采纳M.A.K.H a lli2 day关于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的观点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 l v。

批评性话语分析从后结构主义理论中汲取了Foucault和D erri d a的观点,即语言和话语不是用来描述或分析社会和生物世界的显性或中立的手段。语言和话语有效地建构、调节并控制知识、社会关系和机构,具有构成和体现人的社会身份和行为的建构功能 l w。Foucau lt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历史文化是各种各样的语篇的集合体。Foucau lt的哲学还论述了语篇与权力是辨证的关系,语篇中包含有权力,权力是影响、控制语篇活动的最根本因素,真正的权力又是通过语篇来实现的 l x。话语既是权力的产物又是权力的组成部分。Foucault的话语理论给批评话语分析的启示是:话语永远是具体的、历史的,所谓隐藏在话语深层的思想或意义/核心0或/绝对真理0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意义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l y。批评性话语分析接受福柯关于话语构建社会的观点,但是,它并不满足于福柯这种单向构建的看法,提出话语和社会(现实)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构建的关系,及话语反映社会现实,同时参与建构社会现实。正因如此,通过话语分析揭示社会现实并参与建构社会现实才成为可能。

163

同时,有些批评话语分析建议在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上吸收H a 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H a lli d ay吸收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主义语言学观点、伦敦学派J.R.F irth的系统思想、人类学家B.Ma li n owsk i的语境思想、社会学家B.Ber nstei n的语码思想,从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考察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语言和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认为社会文化诸方面共同构成社会现实的意义大厦,即构成一个总的符号系统 l z。H a 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核心最主要有六点,即纯理功能的、系统的、层次的、功能的、语境的以及近似的或盖然的思想 l{。系统功能语法主张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其所实现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它不仅仅描述语篇的语言结构,更力图阐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构,并从语篇所完成的社会和交际功能来揭示原因。批评话语分析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篇作为语言的存在形式是具体化的社会实践,表达社会机构的意义和价值。在本质上,批评话语分析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社会分析,并把语言分析和社会分析融为一体 l|。由此可见,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语言观在语言具有社会功能这一点上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主要观点并不矛盾,其真正的区别在于,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社会功能,通过分析语言分析可以接示语言使用的特征,即语言使用在什么情况下体现出什么特征,因此,在使用语言时我们应根据什么情况选择什么形式的语言;批评性话语分析则在语言具有社会功能这一点上走得更远,认为话语与社会具有互构功能,分析语言的目的就是想揭示这种互构关系以及蕴藏在话语中的权力关系和不平等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功能语言学以语言具有社会功能为依据,将语言从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转变为一个与社会有关系的系统,为其分析日常语言使用铺平道路,但是其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语言学意义上的形式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则不仅停留在形式分析上,它更关注的是语言之外和之后的社会现实和权力关系的建构问题。

3.文学批评基础

批评性话语分析还借鉴了20世纪文学批评中以文学语篇为重点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文学评论以批评者个人的情感、批评者对作者意图的臆测、抽象的美学特征、简单的价值判断来研究文学作品的方法,其评论方法过于结构化、形式化等 l}。70年代后半期,西方文体研究领域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文体学家们不像以前那么热衷于文学语篇的形式结构,不再把语篇看作产品,而视其为生产过程,更多地关注语篇与它们的社会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 l~。文学批评的任务逐渐变为考察语言如何在社会、历史语境下运作的研究。

批评性话语分析从文学研究中所吸取的营养主要来自M.Bakhtin及其他与之密切相关的研究。Bakh ti n强调语篇的对话性,也就是Kristeva所说的语篇交织性或语篇体裁交织性 m u。语篇交织性指的是,任何语篇都是一长串语篇链上的一环,它既受制于又得益于并且改变着其他的语篇。任何语篇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已存在的各种体裁(如科学论文体裁和广告体裁等)的影响,体裁交织性(i n tertextua lity)是绝对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一般来说,语篇的制造者会同时受到两种压力的影响:一种是循规蹈矩;一种是大胆创新,将各种体裁交织起来创造新意,从而影响社会文化结构,促进社会变革 m v。批评话语分析借用了这些概念,提出语篇体裁交织性和对话性正是话语权力争夺的表现方式,原因是各种不同的先在文本通过语篇交织性进入了当前文本,导致当前文本的最终意义不能完全由当前文本的语言结构来决定,而是由文本中各种共存的话语通过/协商0而形成 m w。正因如此,对语篇体裁交织性和对话性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语篇中潜藏的权力关系和不平等关系。

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Fa irc l o ugh是对语篇体裁交织性和对话性讨论最多的学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他关注这个层面的东西。事实上,其他人对这个层面也相当关注,只是由于164

他们的理论来源与前者有所不同,他们在概念的使用和研究方式上也有所不同。如W odak的话语历史分析所强调的/-历史话语.常常融入当前文本0与Fa irclough讨论的语篇体裁交织性其实是一回事,这也是为什么她认为必须通过对特定话语的语境和互文性进行考察,将话语、文本、文类和话语行为领域联系起来,或者将当下话语重置在其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才能彻底揭示话语的本质和权力关系。

二、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如前所述,批评性话语分析并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论或学派,而仅仅是一种共同使用的研究视角。因此,其具体研究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行文的限制,本文主要讨论4种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1.批评语言学分析

批评语言学的产生深受20世纪下半叶在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其理论来源和方法论来源主要是H a 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由于批评话语分析与批评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方法也成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功能,即概念功能(i d eati o na l f 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 uncti o n)和篇章功能(textual f unction)。

概念功能由两个子功能组成,分别是经验功能(experientia l f u ncti o 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 u nction)。经验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件或情形。逻辑功能指功能语法中表明小句与小句(有时也指更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的机制,这一功能主要在小句复合体中起作用 m x。H alli d ay认为及物系统是人们用语言描述现实的基石,它把人们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描述成各种不同的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选择哪一种过程,怎样安排参与者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识形态 m y。

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他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 m z。人际功能由语气(mood)和情态(modal2 ity)构成,它的基本任务有四个,即提供(off er)、命令(co mm and)、陈述(state m ent)和提问(questi o n)。它直接与态度、观点等相关,是一条展示意识形态作用的捷径 m{。语篇功能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怎样把信息组织好,同时表明一条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显示信息的传递与发话者所处的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 m|。从语篇功能来分析句子的话,句子可以分为主位(The me)和述位(Rhe me).。主位指的就是这个句子开始的第一样东西;述位就是指句子除了主位之外的剩下的东西。

功能语法的三大纯理功能其实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同一个句子,它们各自反映句子的不同侧面,三种意义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整体意义中的三个有机部分。正因为可以对一个句子进行这样的分析,我们才说功能语法是分析一个作品,或者说分析一个语篇的有效工具,因而也是批评话语分析可以借鉴使用的一个有效工具。其分析程序一般是:首先分析语篇的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某些生成技巧或过程相联系;其次分析论证这些技巧或过程在所分析的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具体语境里或许与某种意识形态意义相关;最后进一步分析论证这种语言过程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对某种社会过程起介入或干预作用。 m}在借鉴H a lli d ay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评语言学更多的通过分析句子的

165

中词汇和语法使用来揭示语篇的社会功能,因此它招致了许多批评。Fairclough认为批评语言学的缺陷主要有几个方面:(1)它更多地把文本看做产品,而不是看做话语生产和理解的过程;(2)它过分强调话语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对现存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单向作用,忽视了话语是社会斗争的场所以及话语变迁本质上是社会和文化变迁的一个维度这些事实;(3)它对语法和词汇之外的语言手段关注不够,分析的对象主要停留在独白式的书面语言,强调意识形态的建构如何在文本中得到实现,没有注意到文本之外的其他因素等 m~。不过这种局面目前已有所改变,如他们也开始注意研究语法之外的语言要素,如发音、拼写等 n u;他们还从单纯关注语言文字逐渐转向注意言语符号与非言语符号在文本和话语中的相互建构作用以及注意研究意象的意义等。 n v

2.社会文化分析法

Fairc l o ugh是批评话语分析领域兰卡斯特学派(Lancaster School)的代表。他的社会文化分析法(soc ial-cult u ra l analysis)继承和发展了批评语言学的成果,秉承了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精髓,又在分析框架中融入了M#Bakhtin的对话论、Kriestiva的互文性、G ra m sci的意识形态/霸权0以及Foucault的话语与权力的思想,将话语分析和社会理论结合起来,既研究语言变化又研究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n w。Fairclough从/非批评性的0(或描述性的)方法和/批评性的0方法这两个角度出发,简要地描述了近20年来流行的几种话语分析方法。他认为,话语和话语分析是三维的:话语是篇章、弥散的实践和社会实践。任何/话语事件0都可以被同时看作一个文本,一个话语实践的实例,一个社会实践的实例。因此,话语分析可以在三个向度上进行:关注文本语言分析的文本向度;说明文本生产过程和解释过程性质的话语实践向度;关注社会分析方面问题的社会实践向度,从而开创了他的多向度话语分析方法,话语分析的大体框架基本形成:文本分析侧重词汇、语法、连贯性和文本结构;话语实践将文本分析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社会实践的话语分析则将话语置于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之中。Fa irc l o ugh进一步在书中解释了这个三维结构。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无论人们如何使用语言,他们使用语言的方式都是社会决定的,使用语言也有社会效果。同时,社会现象也是语言现象,语言活动都是在社会语境中进行的,它不仅是社会过程和实践的反映或者表达,也是这些过程和实践的一部分。Fairclough的三维结构模式为话语分析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文本不能被孤立地理解和分析,而必须同其他的文本和社会背景相结合。Fa irclough还阐述了批判性话语分析的描述(de2 scri p ti o n)、阐释(i n ter pretati o n)、解释(exp l a nati o n)这三个阶段。文本是一个生产过程的产品,也是阐释过程的来源。人们生产和阐释文本都需要资源,如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念、社会关系、主体位置等。人们如何解释文本,有非语言的因素在起作用。作为话语实践一部分的解释过程,也涉及到社会环境。这样,在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时,不仅仅要分析文本,而且要分析它被生产和阐释的过程,这就要考虑到社会条件(包括直接的语境以及更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 n x。互文性分析一直是Fa irclough偏爱的话语分析工具,这也是由其话语分析的目标决定的,因为互文性的分析对社会变化的研究具有独特的、超强的解释力。

Fairc l o ugh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学者认为,Fa irclough的话语分析模式是批评话语分析学派中最系统和完备的,为大众语篇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成果 n y。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我们目前无从考察,不过,我们可以看到,Fa irclough在分析方法上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最主要贡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他提出的话语与社会是一种互动关系,这一点在批评性话语分析领域已得到广泛认同 n z n{;一是他提出的话语分析三维模式在具体的话语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不管是其互动观点还是其三维模式,其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166

缺陷:他虽然指出了话语与社会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以及话语如何通过话语秩序、话语实践和话语事件三者的相互作用来与社会发生联系,却并没有说明这种相互作用怎么得以实现。也就是说,他的互动观似乎是机械的和纯语言的,与语言的承载者没有关系 n|。

3.社会认知分析法

V an D ij k是当今话语分析领域最突出的代表之一,他的话语分析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文学语言研究、篇章语法研究和话语认知模式研究,他在批评话语分析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三阶段。Van D ijk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群体拥有获得稀有社会资源的特权,如名誉、金钱地位、知识、信息、武力等,并能够控制其他群体的思想行为,我们就说该群体享有权势。他认为社会认知是社会结构、群体关系以及诸如解释、思维和争辩、推理和学习等思维活动的/社会公认的再生产形式0,包括整个社会公认的知识、态度以及思想,代表社会和文化整体 n}。在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系统中,除了权势和心理控制外,语境控制也十分重要。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中,社会这个要素是不能缺少的,社会结构决定语篇特性,语篇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结构。但是,社会集团的权势与语篇的关系、语篇与认知的关系以及认知与社会的关系相当复杂。Van D ij k的分析框架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文本部分和语境部分。文本部分系统地分析新闻话语的各种不同层次的结构;语境部分分析这些文本结构生产的认知和社会因素、条件、局限性或影响,从而间接地分析它们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根源。这种从文本参与者的社会认知角度探讨文本的生产过程和理解过程的方法与其他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效。它把文本结构与社会实践、文本生产的意识形态联系起来,又把文本与文本的结构环境、宏观社会环境联系在一起。 n~

通过引进认知因素,van D ij k使话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呈现为话语)认知)社会的三角关系,这样,话语和社会的互动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运动,而是包含人类的因素。正是由于人的认知,话语才有可能反映/具有不同属性0的社会现实并对其产生塑造作用,/对微观话语使用的分析也才能揭示其中的理念建构0 o u。从目前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来看,采用这一视角的研究总体上仍然有限,不少学者为此呼吁应重视社会认知分析在话语研究中的应用 o v

4.语篇历史分析方法

奥地利批评性话语分析家Ruth Wodak在批评话语分析领域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提出的语篇历史分析方法法从认知的视角结合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来解读话语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该方法系统地综合各种历史资料,对话语的不同层面进行剖析和阐释。Wodak的语篇)))历史法的理论框架可分为两个层面:文本生产和文本理解。关于文本生产,Wodak认为除了语言活动,非语言因素诸如言语的情景、说话者的地位、时间、地点、各种社会变项(组织成员、年龄、职业的社会化)以及心理决定因素(经验、习俗))等在文本生产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文本理解,W odak指出它同样也受制于社会心理因素,听话者和阅读者首先根据框架来对文本进行分类,利用各种策略来阅读理解原始文本,然后对文本进行解释以构建/文本基础0(textual basis)并最终解释文本。语篇)))历史法自身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和语料的充分性 o w。应当指出,历史背景分析必然包含语篇交织性分析。前面介绍的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注重不同语篇体裁的交织,但intertext u ali2 ty既有体裁交织又有语篇(文本)交织的意思,话语历史背景分析所包含的intertext u a lity分析主要是指文本交织性的分析。 o x

话语历史分析方法的长处主要在于它不仅考虑文本的直接语境(i m med iate context)和现实的社会语境(situational soc ial con text),而且考虑历史语境(re mote soc i a l context)。因此,这

167

种分析方法可以更彻底地帮助理解话语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揭示那些与文化历史语境结合特别紧密的话语(如西方话语中对非西方文化的歧视话语)特别有用。不过它提出的分析过程和分析手段似乎过于复杂,在话语分析实践中往往难以完全实现。

注释:

1 n{van D ij k,T eun A.E lite D i scourse and Racis m,.Newbu ry Park:Sage Publi cati on s,1993:131.

o l v l z l}丁建:5新叙事的批评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模式6,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9页。

?辛斌:5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6,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l x l| l~王占斌、苑春鸣:5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梳理和评述6,5天津商学院学报62007年第5期。

?赵敦华:5现代西方哲学新编6,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施光:5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综述6,5学术论坛62007年第4期。

? m u m v m y o x纪玉华:5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6,5厦门大学学报6(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à李娜、张发祥:5批评话语分析概述6,5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6(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áFo w l er,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6503940.html,nguage i n t h e Ne ws:D i scourse and Ideology i n t h e Press,London/Ne w York:Rou tledge,1991.

?赵琳静:5话语历史分析:视角、方法与原则6,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62009年第3期。

l w周娟:5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6,5安徽文学62009年第5期。

l y王治河:5福柯6,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l{胡壮麟:5功能主义纵横谈6,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8页。

m w m~Fa i rclough,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6503940.html,nguage and SocialChange,UK:Polity P ress,1992:105,28-29.

m x m z m|GeoffTho m pson,黄国文导读:5功能语法入门6,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第F19页。

m{陈中竺:5批评语言学评述6,5外语教学与研究61995年第1期。

m} n w n y n} n~ o w纪卫宁:5话语分析)))批判学派的多维视角评析6,5外语学刊62008年第6期。

n x胡雯:5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观述评6,5牡丹江大学学报62009年第6期。

n z Fa i rcl ough,Nor m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6503940.html,nguage and Po wer.London:Long m an.

n v K ress,G.&T.van Leeuven.R ead i ng I m ages:Th e Gra mm ar of V i sualD es i gn.London:Rou tledge,1996.

n u M oos m ller,Sylvi a.Phonol ogi calVari ati on i n Parli a m en tary D iscussion//Ru t h,https://www.wendangku.net/doc/4a6503940.html,nguage,Po wer and Ideo l ogy: St ud i es i n Poli ticalD is cours e.Am s t erda m:John Benja m i ns,1988:165-180.

n|尤泽顺、陈建平:5话语秩序与对外政策构建:对3政府工作报告4的词汇变化分析6,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62009年第2期。

o u You,Zeshun&Jianp i ng Chen.The d i scu rs i ve cons tructi on of Ch i nese Sp ri ng Festi va l celebrati on as a s it e of h ar m on i ous i n2 t ercu lt u ral co m m un i cati on Ch i naM ed ia Res earch.2008,4(4):94.

o v H art,Christopher.(2005).Analys i ng poli ti cal d i scourse:To ward a cogn iti ve approach Critical D i scou rse St ud ies,2(2): 189–195.

168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 摘要: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包含。话语分析,既是其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既概念、理论渊源、分析原则及主要方法。其中主要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原则;方法 1.引言 1.1什么是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 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Van Dijk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他希望通过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更意在揭露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话语所起的微妙作用。Fairclough 认为“批评”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Lazar 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解为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批评性话语分析家认为话语是影响人们思想和实践的强有力方式, 因而有必要通过详细分析揭示其中的权势关系。 在语言学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吸收了美国人类学家Sapir & Whorf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假说(语言相对论和语言决定论)以及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的理论, 主张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其实现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选择即意义),而CDA正是主张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 试图使人们意识到以前所没意识到的语言和社会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Fairclough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大论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它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2) 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权力关系之间是一种互为影响的关系。(3) 语言的使用可以促使话语的改变和社会的变革。Fairclough 承认批评性话语分析并非“毫无激情而纯客观的”社会科学,批评性话语分析家都是带着激情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投入工作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独特之处就是它帮助被统治和被压迫群体反对统治者。它公开表明自己的动机是为被压迫群体谋求解放。这并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缺少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不意味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学术标准低或方法不严谨。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评述 常丽娟 摘 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主要揭示语篇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起源、理论发展、研究的原则、内容及所取得的成就和新动态等方面加以概括, 预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发展的新动态。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学;概述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含义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是一门旨在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的跨学科语言研究。其所涉及的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具有极强的实践导向作用。批评语言学不同于传统语言学的语篇分析,传统语言学忽略了语篇的社会属性,而批评语言学则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社会过程的介入力量。语言不单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语篇本身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语篇如何产生这种意义的过程感兴趣。在国外,批判性话语分析正在迅速发展,研究和实践的队伍日益壮大,有关专著增多,国际性的刊物和地区性的合作项目出现。相比较而言,国内批判性话语分析起步较晚,但已开始引起语言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批评语言学引起 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研究人员逐渐增多,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批评语言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研究前景,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拟对批评性话语分析进行评述。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综述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法国、德国的几位反主流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家,如 M.Fourcault, N.Fairchlugh, G.Kress, R. Fowler 等等。它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田海龙,2003:40)。它是一种以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根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辛斌,1996)。批评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和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的社会批评理论。他们把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所有

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_魏欣欣

#学术评述# 批评性话语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魏欣欣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是国外近二十几年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本文拟从哲学、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等角度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四种主要研究方法进行评述,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必要信息。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基础;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10)01-0162-07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国外话语研究的一种新发展,严格说来,它既不是一种研究学派,也不是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仅仅是话语研究者/在进行语言、符号和话语分析时共同使用的一种研究视角01。它研究的主要不是语言是什么,而是语言为什么是这样;它感兴趣的不是话语本身的意义,而是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并为之服务o。自1979年Fo w ler等人出版5语言与控制6一书以来,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言学界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扩大到其他领域。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从多学科汲取营养,发展出各种分析理论和方法,形成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话语实践。在分析中,它特别强调对语篇生成、传播和接受的生活语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的考察,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发现和分析语篇中那些人们习以为常因而往往被忽视的思想观念上,以便人们对它们进行重新审视?。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社会为本的语言分析方法,目前,它为社会科学许多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语言学等)所采用。本文拟就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分析方法做一评述,希望为国内相关领域理解和从事话语分析提供必要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国内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做贡献。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的产生与发展是在上个世纪中期的三大转向中逐渐孕育而成的,即哲学的语言转向、语言教学的语篇转向和文学评论的语言转向?。这门学科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是 作者简介:魏欣欣,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162

媒介话语研究的新视野_一种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

第32卷 第3期V ol 32 N o 3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 ur nal of G uang xi U niversit y(Philosophy and Socia l Science)2010年6月June,2010 收稿日期:2010 02 26 作者简介:钱毓芳(1965 ),女,浙江金华人。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博士。研究方向:媒介话语、 语料库语言学。 媒介话语研究的新视野:一种基于 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 钱毓芳 (浙江传媒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 语料库技术与话语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前沿的研究方法,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运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媒介是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的呈现者,报纸、电视、网络中的媒介话语都蕴含着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构成一种特殊的话语类型。近年来在西方兴起的语料库和批判话语,给中国大众媒介的研究予新的视角和方法。[关键词] 媒介话语;批判话语分析;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8182(2010)03 0080 05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语言学家开始将媒介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和语篇结构以及特殊的社会文化实践加以研究。用于媒介语篇分析中的批判话语分析框架不仅在欧洲语言学与话语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而且也被世界其它地方所采纳。近年来西方尤其是英国许多学者开始将语料库技巧和批判话语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到媒介话语研究中,两者相得益彰,成果层出不穷。 一、话语与媒介话语的内涵 媒介的新闻报道具有社会性,它是一种社会实践,具有一些复杂的、人为的选择标准,而远非中立 地反映社会现实或经验事实。[1]2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作为隐含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媒介话语越来越被社会科学领域所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媒介话语?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讨论什么叫做话语。 按照Foucault 的话语概念,Stubbs 将之做了如下定义:话语是指自然出现在使用中的语言实情。它还指经常性出现的措辞和说话的惯用方式,这些经常出现的措辞和说话的惯用方式在社会中广泛传 播并形成了意义的定式。 [2]158 这些使用中的语言实情包含人类社会活动中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它并非是指单纯的语言形式,而是社会和文化相应的历史的话语实践。话语意义的定式是人文力量和社会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 性和开放性。话语是在话语实践中形成并深刻地影响着话语实践。话语又是意义形成的语用过程,Wid dowson 曾举过一个经典例子,如:首相(the Prime Minster)、布莱尔先生(Mr Blair)、我们的托尼(our Tony )、布什的哈巴狗(Bush s poodle)。[3]13 这些不同的称谓所指同一主体,表明了说话者的态度和身份,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作用于社会实践。 话语并非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话语能够通过反映在说话或文字中那些具有特征语言痕迹的现象来加以识别。比如Sunder land(2004:34-40)在分析一则关于一座古老房子获得举办婚礼许可证的报道时发现这则报道包含了不同类型的话语,比如 促销话语!,因为这则报道就像是一则广告向人们通告了这件事。这篇报道中同时还包含着 女人一生最重要的一天话语!,文章所使用的语言围绕着新娘在婚礼这一天的感受(以新郎为陪衬)。文中还隐含了 法定异性婚姻!的话语。这些话语反映和描述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同时也有助于构成或传递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为此,我们可以看到,法定异性婚姻话语将服务于那 些认为异性婚姻是唯一合法的人群。 [4]34-40 然而,对话语的命名在很大程度上是阐释性的,也是主观的。例如,Qian 在对媒介中的恐怖主义话语分析时,将围绕着恐怖主义的其它话语类别也归于其中。比如 二战话语!、 合作话语!、 反恐之战 ? 80?

试论批评话语分析

2011年第4期 山东社会科学 N o.4 总第188期 S HANDO NG SOCI AL SC I ENCES GeneralNo.188 试论批评话语分析 张 艺 高 云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从社会结构高度讨论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利关系。它不但研究语言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本文主要回顾了批评话语 分析的发展历程,探讨它的哲学渊源,并列举了批评话语的主要分析方法,最后指出了它的发 展动态。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哲学理论基础;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4-0124 04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话语分析开始关注语言在建构社会权利关系中的作用。而当时语言研究的热点仍是语言的形式,即Cho m s ky所倡导的形式语言学,形式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共性,认为语言独立于任何语境。虽然语用学研究语言与语境的关系,但侧重点却是语言使用者的语用能力,把句子或句子成分当做基本单位。而社会语言学则旨在描写和解释语言变异以及交际事件的结构,并不涉及社会等级制度和权利。在这种背景下,对话语、话语的生成、阐释及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标志着新的研究兴趣 批评话语分析的产生。 每个与批评相关的研究领域都会涉及诸如责任、利益和意识形态等问题。它们不只是关注纯粹的学术或理论问题,而且是从当前最流行的社会问题入手,批评性地分析谁握有权利、谁有责任并可以解决问题。所以批评话语分析主张 语言就是社会实践 ,认为语言使用的语境至关重要,尤其关注语言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批评话语分析由批评语言学发展而来,批评话语分析发起人之一W odak 指出批评语言学(C ritical L i ngu istics)(简称CL)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 l D 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可以互用,但目前更倾向于用批评话语分析来代替之前的批评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出版的两本书Lan guage and C ontrol和lan guage as I d e ology奠定了批评语言学的基础,90年代批评话语分析进入成熟期。其主要代表人物Van D ijk、F a irclough以及W odak先后在撰写或主编的一系列著作如H an dbook of D iscourse A nalysis、Language and P o w er、Language、P o w er and I deology中解释阐明了批评话语分析的假设、原则和研究步骤。批评性话语分析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语言学界得到迅速发展,并得益于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传媒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成果,形成了其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 二、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虽然最早出现在Z elli g H arris1952年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D isc ourse Anal y sis的论文中,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到了70年代,由于理论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语言学的兴起,特别是语言哲学家Aust i n、Searls与G rice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以及H alli day影响的日益扩大,人们 收稿日期:2010-12-17 作者简介:张艺(1968 ),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 高云(1970 ),女,山东省临沂市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N or m an Fai rcl ough and Ru t h W odak, C riti cal D i scou rse An al sysis ,i n T.van D ij k(ed.),Discourse S tud ies:A M u lti d isci pli nary In troduc ti on,Vol um e2,London:Sage,1997,pp.258-284. Ruth W odak, W hatCDA is ab out–a summ ary of it s history,i m port ant concepts and its devel opm en ts i n R.W odak and M.M eyer(ed.) ,M e t hod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 y sis,London:Sage Pub licati ons,2001,pp.1-13. 124

CDA批评话语分析简介

Outline Definition The aims of CDA The principle of CDA The sets of CDA Methodology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 analytic method springing up in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mainly studies public discourses and non-literature discourses. I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nalyzing production,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iscourse under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aims to disclose relations among language, power and ideology. It methodology is built on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Definitio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discourse that views language as a form of social practice and focuses on the ways social and political domination are reproduced in text and talk. CDA is a type of discourse analytical research that primarily studies the way social power abuse, dominance and inequality are enacted, reproduced and resisted by text and talk i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With such dissident researc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ts take

批评性话语分析与语言教学_杨峥

第16卷第8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 l.16,No.8 Aug.,2010 2010年8月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西欧语言学界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它将语言的形式、语言的生产、语言的消费与社会权势结构联系起来,揭示话语的政治性并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二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1]。 批评性话语分析坚持语言学为主体,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把语言看作是社会符号的观点,集中分析语篇中语言是如何反映权力关系。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2]。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增强人们批评语言意识,以便更好地应付语言对当今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批评性语言学家认为,不应该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人们生成的简单的社会符号和客观的 传播媒介,而应进一步挖掘和分析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关系,培养人们的“语言意识”,提高人们对于语篇进行批评性鉴赏的能力,以便应对由于语言日渐渗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而引起的问题。 目前英语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英语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语法知识及应用技能,还要学习英语的学习策略与跨文化交际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最终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要求。但是中国大学生英语教育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差[3]。鉴于这种情况,近年来,外语教学研究已从“如何教”向“如何学”转移。研究者认为,培养学生英语语篇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但将批评性话语分析与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相结合的研究较少见,而批判性话语分析侧重语篇的结构信息及隐性权力意识关系,不仅能使学生批判性地阅读语篇,了解语篇的结构,也能让学生识别该语篇的文化特征及目的所在,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大有裨益。 批评性话语分析与语言教学 杨峥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摘要:根据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语言形式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权力及意识形态。而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专注于教授学生英语语法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字面理解层次达到批判性理解语篇本身。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篇之意,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形式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英语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522(2010)08-0063-04 收稿日期:2010-06-20 作者简介:杨峥(1979-),女,江苏常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与政治语篇翻译

第9卷第2期 2012年2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Feb.2012Vol.9No.2 一、引言 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了解中国,因此,很多政治语篇如官方文件、领导人讲话等都需要译成外文。在政治语篇特别是官方政治文件的翻译中,忠实于原文往往是对译者的首要要求,但是政治语篇的翻译过程也不仅仅是语言文本的单纯转换,也会有很多其它因素左右着翻译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文将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政治语篇的翻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 二、批评话语分析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这一话语研究方法最早由R.Fowler 等人 在Language and Control (Fowler et al ,1979)一书中提出,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与主流话语分析(mainstream discourse analysis )不同,批评话语分析主要研究语言形式与权力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丁建新、廖益清,2001:305)批评话语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ibid )Fairclough (1995)认为任何话语都可以同时视为一种三维的概念:1.语篇(text ),口语或书面语;2.话语实践(discourse practice ),包括语篇的生成与解释;3.社会文化实践。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必须是三维的,一般应包括:1.对语篇的语言学描述;2.对语篇与话语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3.对话语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 批评话语分析的这些基本观点要求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多功能的系统。而韩礼德(1978)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结构提出了纯粹功能性解释,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选择的语言形式是由其要实现的社会功能决定的,并提出语言的三大功能为: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和篇章功能(textual function ),在具体的语言形式中这三大功能分别可以通过及物(transitivity )系统、语气(mood )系统和主述位(theme )系统来实现。因此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自然成了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来源,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具体分析方法。(辛斌,2005:55-57)在具体的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对语篇的分类系统,及物系统,情态 系统和转换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对整个语篇的意识形态作出有意义的概括。 三、政治语篇翻译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非文学领域。一个是大众语篇和官方话语,包括政府、行政管理人员、司法官员、商业组织、新闻机构等的话语。另一个是个人话语,即个人间发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谈。(辛斌,2005:57-58)因此一些官方发言和文件便成为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热点,同样,这些政治性语篇翻译的过程,也是语言和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的过程。虽然原文和译文都代表了本国政府的立场,但是相同的意识形态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也会有不同的体现。本文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为例,对其中英文本进行分类、转换、情态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说明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中语言形式和功能上的差异与意识形态的体现之间的关系。(一)分类 分类是指用语言赋予外部世界以秩序。(Fowler et al ,1979:210)语篇的分类系统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辛斌,2005:65)分类系统往往最能反映发话人的世界观,因而也最具有意识形态意义。认真考察语篇中对核心过程和人物的描述会帮助我们清楚了解发话人的态度和立场。(辛斌,1996:23)对同一事物选择不同的词来描述,就能反应出说话者的不同态度和倾向性。 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版本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文中有些地方选择了不同的词对同一事物进行描述,并不完全是字对字的直译。比如,文中有一句“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应的译文是“completed a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for non-working urban residents ”,其中的“城镇居民”被译为“non-working urban residents ”,即“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这样的译文向目的语读者传达的潜在意义为我国有工作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建立,现在要进一步完善的是那些没有工作的居民的医疗保险,表明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并不是刚刚建立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更加完善、涵盖的范围更加全面了,这样翻译意在维护我国“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避免了不必要的误读。又如,原文中大部分的“我国”在译文中都翻译为“China ”,“我国”是第一人称的口吻,而“China ”则是第三人称,这种变化体现出了说话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远近。 批评话语分析与政治语篇翻译 ———以《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为例 汪 颖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 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政治语篇翻译过程中词语选择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加以探讨,以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为例,主要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对其中英文本进行分类、转换、情态方面的对比分析,进而说明意识形态与政治语篇翻译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政治语篇;翻译;意识形态 125··

批评性话语

谈话语分析的批评性 摘要:话语分析是一门涉及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的语言学分支,而批评话语分析的形成强调了“批评性”,即提示社会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本文就“批语性”的产生、目的、定义,及其发展、应用,以及实现“批语性”最初目的的理论框架进行综述,也提出了其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话语分析批评性目的理论框架 一、引言 话语分析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理论框架上受到诸如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各语言学分支的影响,同时从哲学、社会学、认知科学等许多学科上吸收了许多有益的理论和方法。1979年R.Fowler,B.Hodge,G.Kress和T.Trew出版了《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第一次提出“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的语篇分析方法。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揭开了批评语篇分析研究的序幕。 从批评的视角对话语进行研究,是话语分析的新的探索,在近30年的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理论框架。为什么提出“批评性”视角,其目的、定义、发展,以及由些建立的理论框架能否达到批评目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二、“批评性”的提出 批评语言学家最初提出批评性是在70年代末受到文学批评学家们将语篇被评为一种话语方式,考察语言如何在社会环境下运作的思潮下引导下开始的,认为传统的语篇分析方法忽视了语篇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语篇生成和解释过程的社会和历史条件。批评话语分析从“批判”、“揭露”、“否定”的立场揭示话语和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的联系,目的在于消除不平等现象,解构现有的社会体制。批评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是解构主义,因而其后果含消极成分。 如果从哲学基础上来考察,可以从Habermas和Faucoult找到批评话语分析中批评性的来源。Habermas在1973年发表了《理论与实践》一书,主张话语分析应该拿起批评的武器,把语言研究与人类的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平等而奋斗。这就使一般的话语分析增加了“批评”的内涵。事实上,在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中,许多学者历来提倡“怀疑”、“批评”或“批判”的精神。另外是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的批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是Faucoult)及其后继者新法兰克福学派(Neo-Frankfurtians)所倡导的“批评性社会理论”。批

批评话语分析

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话语制衡的批评话语分析 汤红娟 (乐山师范学院,乐山614000) 提要:话语制衡在话语交际中有惠人利己的语用功能。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来看,话语制衡是话语交际者在社会权力、社会阶层、年龄、认知能力等语境因素的制约下,为保全面子和均衡面子采用的话语策略。本文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话语制衡为例,通过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及语境因素的分析,探讨话语制衡的语用功能和语用原则;阐明话语制衡在发挥惠人利己语用功能的前提下,有利于促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机制。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话语制衡;语用原则;电影《金陵十三钗》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100(2013)02-0036-5 On 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in the Flowers of War from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erspective Tang Hong-juan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614000,China) 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have both self-favored and other-interested pragmatic functions in discourse communication.From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erspective,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purport to be the corresponding discourse strategies the interlocutors apply in order to save face and balance face under the restrictions of contextual elements like social power,class,age,and cognitive abil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its contextual elements and delves into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principles.Based on the exemplification of 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in the movie,the Flowers of War,this paper elaborates how 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 help to construct harmonious human rel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on the condition of executing both self-favored and other-interested pragmatic functions.Key word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discourse checks and balances;pragmatic principle;the Flowers of War 1批评话语分析和语境因素 批评话语分析是1979年由R.Fowl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话语分析方法,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社会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社会现实中的权力失衡现象在话语中的反映,主要探讨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力关系,揭示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与社会结构和权力建构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效能(Fairclough2003,Gee1999,Mar-tin2000,Wodak2001,廖益清1999,刘立华2008)。批评话语不仅反映社会,它还直接参与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的构成,因而批评话语分析关注语言的社会实践性、话语呈现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批评话语分析有3种研究方法。第一,批评话语分析运用历史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和解释语言的变化,特别是那些由于受到社会权力的影响而发生的言语变化。第二,批评话语分析以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为本,话语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话语和语境媒介发生间接联系,这种联系是批评话语分析所描述和解释的对象。第三,批评话语分析是解释性的,对不同的受众来说,由于情感态度、阶级地位、种族、性别、年龄、认知能力以及意识形态的不同,尤其是由于涉及的语境因素的不同,相同话语可以有不同的诠释(王占斌苑春鸣2007)。 语境因素是指话语或言语行为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语言上下文或非语言的主客观环境因素(武瑷华2006)。van Dijk曾说,“我们可以将语境分为全局语境(global context)和局 2013年第2期总第171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13,No.2 Serial No.171

批评性话语分析_理论与方法

2001年第3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32001 (总第147期) JOURNA L OF XI AME N UNI VERSITY(Arts&S ocial Sciences) G eneral N o.147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Ξ 纪玉华 (厦门大学英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批评性话语分析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其基本理论渊源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宗旨是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其主要方法有: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 分析。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 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1)03-0149-07 一、引 言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Hall等人[1]于1980年出版了《文化、媒体与语言》,该书收集的所有论文都是1972-1979年间撰写的,其中有不少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文章。Fairclough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说,该书收集的所有论文都是他在1983-1992年间写的。[2](P1)有些学者认为,Fairclough于1989年出版的专著《语言与权力》才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奠基石,[3]这样似乎把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诞生时间推迟了许多年,但我们认为70年代是它的雏形期,而80-90年代则是它的成熟期。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在我国常被译为“批评性语篇分析”(如陈中竺[4]、辛斌[5]和萧莉、徐立新[6]等)或“批判性语篇分析”(如戴炜华[7]等)。王宗炎先生倾向于将text译为“语篇”,而将discourse译为“话语”。[8]国外虽然有人把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限于对口语的研究,而用篇章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来指对书面语的研究,但也常把对书面语和口语的研究都归入话语分析。Fairclough和W odak给discourse的定义是:“口头和书面形式的语言运用。”(language use in speech and writing)[9](P258)但如果将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译为“批评性语言运用分析”,则欠简洁,所以笔者认为将其译为“批评性话语分析”更合适。 Fairclough[2][10][11]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大论点:(1)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s ocial practice),它是社会秩序的一种永恒的介入力量,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通过再现意识形态来操作、影响社会过程。[4](P22)(2)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语言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权力关系之 Ξ收稿日期:2001-01-18 作者简介:纪玉华(1959-),男,山东青岛人,厦门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一则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一则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a News Report 【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本文旨在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即从分类、转换、情态和消息来源四个方面分析了一则关于以色列对哈马斯袭击事件的新闻报导,揭示了英语大众语篇中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意识形态 Abstrac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It aims to uncover the ideology hidden in the mass media discourse on the basis of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takes a report from New York Tim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deology by employing transitivity, modality and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Ideology. 一、引言 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此概念首先由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owler和Gunther Kress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了。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以下简称CDA)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1] CDA坚持以语言学为主体,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把语言看做是社会符号的观点,集中分析语篇中语言是如何反映权力关系,分析语篇是如何被人为地用来产生和维持社会不平等关系,揭示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增强人们“批评语言意识”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语言文本不再是交际的唯一手段,图像、手势、动作、颜色、声音等其他非语言符号也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多种符号资源构成的社会中,意义的构建不再单纯依靠语言文本,而是越来越依赖各种符号资源的整合。人类交流所依赖的媒介和渠道被称之为“模态”(modality),例如:语言、声音、颜色、图像、手势等符号系统。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交际行为,话语自然具有多模态性。传统的话语分析以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语言的组织结构、使用特点、语法规律、语言中的制约因素等内容,忽略了能够传递大量重要信息的其他非语言符号。可见,传统的话语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交际需要,多模态话语分析符合当下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多模态话语分析为人类理解丰富多彩的符号系统提供了新视角,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话语分析方式。像语言一样,视觉符号和声音符号貌似正常或中立(平淡无奇),实则隐含着个人或社会团体的不公正、偏见和歧视。因此,在多模态话语分析中,我们应坚持批评的立场,给予非语言模态符号足够的重视,关注其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尤其是那些被人们习以为常的思想和观点。在多模态话语和批评话语分析互相影响

和借鉴的基础上,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西方开始兴起,引起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关注。传统意义上的话语分析注重分析语言符号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忽略了对其他符号系统(例如:图像、声音、颜色、手势等)的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交际开始依靠多种模态共同完成,包括图像、音乐、声音、颜色等。而这种运用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就是“多模态话语”(multimod aldis-course)。学界对交际中出现的图像、手势、姿态以及空间的运用也产生了浓厚兴趣。学者们认识到,对于意义理解不仅需要对话语语言的分析,更要对独立或相互依赖的其他符号资源进行研究。法国语言学家BarthesRlando是最早从事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在1977年发表的论文《形象的修辞》中探讨了图像在表达意义上与语言的相互作用[1]。Kress和VanLeuwene[2][3][4](P343-368)[5](P35-50)作为社会符号学的代表研究了模态与媒体的关系,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构建了视频话语的分析模式和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探讨了多模态符号表达意义的现象,包括视觉图像、颜色语法以及报纸的版面设计和不同媒介的作用等方面。2007年,朱永生[6](P82-86)提出了两种多模态话语的识别标准:(1)同时使用两种模态的话语叫做“多模态话语”;(2)只涉及一种模态,但包含两个或更多符号系统的话语也是“多模态话语”,比如:视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