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聚 合 物 改 性

聚 合 物 改 性

聚 合 物 改 性
聚 合 物 改 性

聚合物改性

聚合物定义:聚合物即高分子化合物,所谓的高分子化合物,就是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聚合物改性通过物理与机械的方法在聚合物中加入无机或有机物质,或将不同种类聚合物共混,或用化学方法实现聚合物的共聚、接枝、交联,或将上述方法联用、并用,以达到使材料的成本下降、成型加工性能或最终使用性能得到改善,或在电、磁、光、热、声、燃烧等方面被赋予独特功能等效果,统称为聚合物改性。

聚合物改性的方法总体上分为: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表面细分:共混改性、填充改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化学改性、表面改性、

共混改性: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聚合物经混合制备宏观均匀材料的过程。可分为物理、化学共混。

填充改性:向聚合物中加入适量的填充材料(如无机粉体或者纤维),以使制品的某些性能得到改善,或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改性技术。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又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就就是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纤维类增强材料为增强剂的复合材料。

化学改性:在改性过程中聚合物大分子链的主链、支链、侧链以及大分子链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种改性方法。原理:主要靠大分子主链或支链或侧基的变化实现改性。改性手段有:嵌段、接枝、交联、互穿网络等特点:改性效果耐久,但难度大,成本高,可操作性小,其一般在树脂合成厂完成,在高分子材料加工工厂应用不多。

表面改性:就是指其改性只发生在聚合物材料制品的表层而未深入到内部的一类改性。

特点:性能变化不均匀种类:表面化学氧化处理,表面电晕处理,表面热处理,表面接枝聚合,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等适应于只要求外观性能而内部性能不重要或不需要的应用场合,常见的有:表面光泽,硬度,耐磨、防静电等的改性。

接枝反应:以含极性基团的取代基,按自由基反应的规律与聚合物作用,生成接枝链,从而改变高聚物的极性,或引入可反应的官能团。

官能团反应:可以发生在聚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之间,也可发生在聚合物与聚合物之间。可以就是聚合物侧基官能团的反应,也可以就是聚合物端基的反应

接枝共聚改性对聚合物进行接枝,在大分子链上引入适当的支链或功能性侧基,所形成的产物称作接枝共聚物。利用其极性或反应性可大大改善与其她材料组成的复合物的性能。

性能决定于:主链支链(组成,结构,长度以及支链数)

接枝共聚改性基本原理

方法:在反应性大分子存在下,将单体进行自由基、离子加成或开环聚合。

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就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在光热等外界条件下,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的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化学性质极为活泼,易于失去电子(氧化)或获得电子(还原),特别就是其氧化作用强

自由基接枝①烯烃单体在带有不稳定氢原子的预聚体存在下进行聚合,引发可通过过氧化物,辐照或加热等方法。机理:过氧化物引发剂或生长链从主链上夺取不稳定的氢原子,使主链形成自由基,接枝链与主链间的联接,就是通过主链自由基引发单体,或则通过与支链的重新结合而形成的。②在主链上形成过氧化氢基团或其它官能团,然后以此引发单体聚合。

链转移接枝:利用反应体系中的自由基夺取聚合物主链上的氢而链转移,形成链自由基,

进而引发单体进行聚合,产生接枝。

接枝效率=[已接枝单体质量/(已接枝单体质量+接枝单体均聚物质量)] * 100%

化学接枝用化学方法首先在聚合物的主干上导入易分解的活性基团,然后分解成自由基与单体进行接枝共聚。

辐射接枝⑴直接辐射法——将聚合物与单体在辐射前混合在一起,共同进行辐射。2)预辐射法——先辐照聚合物,使其产生捕集型自由基,再用乙烯型单体继续对已辐照过的聚合物进行处理,得到接枝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特点①接枝共聚物就是单一的化合物,可以发挥每一个组分的特征性质②接枝共聚物表现出两个不同的玻璃化转变温度③接枝共聚物易与它们的均聚物共混,与其组分聚合物有较好的相容性接枝共聚物具有独立组分的微观结构

增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将接枝共聚物用于物理共混可作为增容剂PP常用的接枝方法有气相接枝法,辐射接枝法,高温接枝法,光引发接枝法,熔融接枝法,溶液接枝法与固相接枝法等

引发剂的选择过氧化物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就是合成接枝共聚物方法中最简单、最古老与最广泛应用的方法。较理想的引发剂须具备以下特征:非氧化性、具有取代氢的能力以及在相应接枝条件下具有合适的半衰期。

嵌段共聚——可以瞧成接技的特例,其接技点位于聚合物主链的两端。

嵌段共聚物——聚合物主链上至少具有两种以上单体聚合而成的以末端相连的长序列(链段)组合成的共聚物。

嵌段共聚物的序列结构三种基本形式①Am–Bn 二嵌段聚合物②Am–Bn–Am或Am–Bn–Cn 三嵌段聚合物③(AmBn)n 多嵌段聚合物

嵌段共聚物制备方法①加成聚合法②缩聚法

聚合物共混的定义(广义):聚合物共混的概念扩展到附属于物理共混的物理/化学共混——反应共混、共聚共混——化学共混的范畴。更广义的共混还包括以聚合物为基体的无机填充共混物。此外,聚合物共混的涵盖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短纤维增强聚合物体系狭义): 物理共混范畴之内,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共混就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助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机械掺混,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匀,而且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及其她性能得到改善的新材料的过程,这种混合过程称为聚合物的共混改性,所得到的新的共混产物称为聚合物共混物,简称共混物。

高分子合金包含相容性(miscibility)聚合物共混体系、混容性(compatibility)聚合物共混体系、多相系共聚物,宏观上为均相(homogeneous phase) 结构的聚合物材料。

熔融共混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后进行共混

溶液共混将两种及以上聚合物乳液共混,常用于橡胶的共混改性。

乳液共混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混合,主要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均相体系:热力学相容体系。各相同性材料,性能往往介于各组分聚合物性能之间。二相体系海-岛结构就是一种两相体系,一相为连续相,另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亦即单相连续体系。海-海结构也就是一种二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亦即两相连续体系。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也就是一种二相体系,这种结构中没有一相形成贯穿整个试样的连续相,而且两相相互交错形成层状排列,难以区分连续相与分散相。梯度结构:为二相体系,特殊的共连续体系(两相连续体系)其组成在空间上互为增减。阶跃结构:为二相体系,特殊的共连续体系(两相连续体系),在极小过渡区域内,其组成在空间上互为增减。

分散相的分散状况总体均匀性:分散相颗粒在连续相中分布的均匀性,即分散相浓度的变化(波动)。体现的就是分布混合的效果。分散度:分散相组分的破碎程度,可以用分散相颗粒的平均粒径表征。体现得就是分散混合的效果。粒径分布:分散相颗粒的粒径分布。

两相体系的形貌就是指分散相颗粒的外形与内部结构(如包藏结构),以及某些分散相颗粒

的聚集状态、取向状态等。

共混体系类型聚合物其混体系有许多类型,常见的有塑料与塑料的共混、塑料与橡胶的共混、橡胶与橡胶的共混、橡胶与塑料的共混等四种。

共混物的分类⑴按共混物形态分类,可分为均相体系与两相体系。其中,传统的两相体系又可分为“海-岛结构”两相体系与“海-海结构”两相体系。(2)按共混条件分类熔融共混物溶液共混物乳液共混物,等等(3)按改善的性能或用途分类用作抗静电的,可称为共混抗静电材料;用于电磁屏蔽的,可称为共混电磁屏蔽材料,等等。(4)按聚合物的用途分类分为通用塑料/通用工程塑料共混物、通用工程塑料/通用工程塑料共混物、通用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共混物,等等。

相容性就是指共混物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材料的能力。

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结构测定方法一类就是主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二类就是测定共混物的各种力学松驰性能,特别就是玻璃化转变的特性,从而确定聚合物之间的混溶程度并推断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共混物的相界面就是指两相(或多相)共混体系相与相之间的交界面。对于相容的聚合物组分,共混物的相界面上会存在一个两相组分相互渗透的“过渡层”,通常称为界面层

界面层的概念: 两种聚合物相互接触时即发生链段之间的相互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得两种聚合物在相界面两边产生明显的浓度梯度的区域,该区域构成了两相之间的界面层。

界面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两种聚合物的界面相容性,此外还与大分子链段的尺寸、组成以及相分离条件有关。不相容的聚合物,链段之间只有轻微的相互扩散,界面层厚度很小,而且聚合物之间的相界面很明显。随着聚合物的相容性增加,扩散程度增大,相界面越来越模糊,界面层厚度越来越大,两相的黏合力增大。完全相容的聚合物最终形成均相,相界面消失。界面层的厚度取决于大分子的扩散程度与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大分子链段的大小、分子量的大小及相分离条件有关。

两相之间的粘合1)两相之间的粘合力聚合物两相之间的粘合力,从总体上可分两大类。﹡其一就是两相之间有化学键连接,如嵌段、接枝共聚物;

﹡其二就是两相之间仅靠次价力作用而粘合,即仅有聚合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如范德华力、氢键等),如一般机械法共混物。(2)两相之间粘合理论对于两相之间没有化学键连接的界面作用,有润湿-接触理论与扩散理论。

润湿-接触理论:认为界面结合强度取决于界面张力,共混物组分间的界面张力越小,界面结合强度越高。一般两种聚合物的表面张力相近时,其形成相界面的界面张力越小,两相之间的润湿与接触越好。两种链段之间越容易相互扩散,两相之间的结与强度越大。因此,一般应选择表面张力相近的聚合物共混。

扩散理论扩散理论认为,界面结合强度取决于相容性。相容性越好,界面结合强度越高。

界面层的效应(1)力的传递效应(2)吸收与散射效应(3)诱导效应(4)阻断作用

影响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两组分的热力学相容性、共混方法及工艺条件条件、组分配比与熔体粘度等。

相容性对形态结构的影响1)完全不相容,界面很明显、混合效果差、相间结合力很弱,共混物性能差。(2)完全相容或相容性极好,体系均相或相畴极小,共混物性能也不好。

聚合物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主要有两个特征,其一:聚合物熔体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其二:聚合物熔体流动时有明显的弹性效应。

牛顿流体凡流动行为符合牛顿流动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牛顿流体的粘度仅与流体分子的结构与温度有关,与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无关。

非牛顿流体弹性:分子链构象不断变化粘性:流动中分子链相对移动

共混物熔体的粘弹性聚合物熔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大分子会发生构象的变形,这一变形就是

聚乙烯的改性

聚乙烯的改性 聚乙烯虽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软化点低,强度不高,耐大气老化性差,易应力开裂,不易染色及印刷等。为了进一步拓宽聚乙烯的应用领域,克腿这些缺点,可以采用聚乙烯改性来达到。 聚乙烯的改牲主要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又分为接枝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化学及辐射交联改性等;物理改性分为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包括增强改性等)。 聚乙烯的化学交联主要是在聚乙烯树脂中加人有机化合物(常用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交联剂,然后在压力和175~200℃的温度下交联。 接枝聚合是最常用的改性聚合方法。所谓接校共聚反应是在聚乙烯的主链上将作为支链的不同种高分子结合上去的一种反应。当然也有采用过氧化物、放射辐照或其他有关方法进行反应。接枝方式的共聚合反应可以获得良好的混合状态,其分散界面是以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又因为聚乙烯本身是无极性材料,和其他材料亲和性不好,如将具有极性的单体以接枝共聚合反应结合至聚乙烯分子主链上时则会增大这种亲和性,由此使可以改善其粘接性、印刷性、染色性等性能。例如,聚乙烯接枝丙烯酸单体所得产品则会改善其在铝箔上的粘合性;加入丁二烯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的制品,可以提高耐热性、耐应力开裂性。 聚乙烯的共混改性是聚乙烯与其他高聚物等物质进行共混,用挤出机、辊炼机等设备而制成新材料。共混过程中往往包含化学接枝或交联反应,以提高共混的改性效果。 聚乙烯的填充改性是在聚乙烯的成型加工过程中加入无机或有机填料,不仅能使制品价格大大降低,而且能显著改善材料的机械强度、耐摩擦性能、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等,并改善聚乙烯的易膨胀性及易蠕变性等,所以填料既有增量作用,又有改性效果。常用的无机填料有碳酸钙(包括轻质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滑石粉、云母、高岭土、二氧化硅、硅藻土、硅灰石、炭黑等。 此外,聚乙烯可加人脂肪酸酰胺作表面润滑剂,以减少薄膜的粘附性;加入0.5%~2%的聚丙烯可提高其透明性;表面用电子冲击(使其表面氧化)处理,可改善其印刷性能。 1.交联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分为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有机硅交联和辐照交联聚乙烯。 (1)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 结构式: 制法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是聚乙烯以有机过氧化物作为交联剂,在热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高度活泼的游离基。这些游离基使聚合物碳链上生成活性点,并产生碳-碳交联,形成交联聚乙烯。所用的有机过氧化物有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和2,5-二叔丁基-2,5-二甲基过氧化己烷等。根据被交联的聚乙烯品种和交联工艺设备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过氧化物。通常交联低密度聚乙烯时,采用在132℃时能起反应的过氧化二异丙苯;在交联高度填充的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时,可采用能在144℃下加工的2,5-二叔丁基-2,5-二甲基过氧化己烷作交联剂。将聚乙烯与合适的有机过氧化物、炭黑及其他无机填料等添加剂混合在一起,经混炼造粒后,用适宜的成型工艺将它加工成制品。然后再将制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处理,使之发生交联,即可制得交联聚乙烯制品。此外,当采用压缩成型时,交联和成型可一步完成。 物化性质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结构上与热塑性塑料、热固性树脂和硫化橡胶都不同,它有体型结构却不是完全交联,交联区域很小,不像硫化橡胶那样有很大的交联网,因此在性能上它兼有三者的特点,即同时具有热可塑性、硬度、良好的耐溶剂性,高弹性和优良的耐低温性。无论是高密度聚乙烯还是低密度聚乙烯,通过交联后,其拉伸强度、耐热性、防老化性和耐候性、尺寸稳定性、耐应力开裂性,耐磨性和耐溶剂性均有提高,且耐蠕变性

聚碳酸酯注塑工艺

聚碳酸酯注塑工艺 1、塑料的处理 PC的吸水率较大,加工前一定要预热干燥,纯PC干燥120℃,改性PC一般用110℃温度干燥4小时以上。干燥时间不能超过10小时。一般可用对空挤出法判断干燥是否足够。再生料的使用比例可达20%。在某些情况下,可100%的使用再生料,实际份量要视制品的品质要求而定。再生料不能同时混合不同的色母粒,否则会严重损坏成品的性质。 2、注塑机的选用 现在的PC制品由于成本及其它方面的原因,多用改性材料,特别是电工产品,还须增加防火性能,在阻燃的PC和其它塑料合金产品成型时,对注塑机塑化系统的要求是混合好、耐腐蚀,常规的塑化螺杆难以做到,在选购时,一定要预先说明。华美达公司有专用的PC螺杆供客户选用。 3、模具及浇口设计 常见模具温度为80-100℃,加玻纤为100-130℃,小型制品可用针形浇口,浇口深度应有最厚部位的70%,其它浇口有环形及长方形。

浇口越大越好,以减低塑料被过度剪切而造成缺陷。排气孔的深度应小于0.03-0.06mm,流道尽量短而圆。脱模斜度一般为30′-1°左右。 4、熔胶温度 可用对空注射法来确定加工温度高低。一般PC加工温度为270-320℃,有些改性或低分子量PC为230-270℃。 5、注射速度 多见用偏快的注射速度成型,如打电器开关件。常见为慢速→快速成型。 6、背压 10bar左右的背压,在没有气纹和混色情况下可适当降低。7、滞留时间 在高温下停留时间过长,物料会降质,放也CO2,变成黄色。勿用LDPE、POM、ABS或PA清理机筒。应用PS清理。 8、注意事项 有的改性PC,由于回收次数太多(分子量降低)或各种成分混炼不均,易产生深褐色液体泡。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2466性能研究——李花婷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SSBR2466性能研究 蔡尚脉1,李花婷1,陈名行1,周志峰1,蔡奇达2 (1.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北京100143;2.台橡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台北市10601) 摘要:对台橡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胶产品Taipol SSBR2466进行基本性能研究,采用ASTM标准配方和自行设计的白炭黑配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台橡Taipol SSBR2466工艺性能有别于乳聚丁苯橡胶,物理机械性能较好,具有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滑性的较好平衡,主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牌号产品水平,满足在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应用的要求。 关键词:溶聚丁苯橡胶;基本性能;滚动阻力;抗湿滑性;高性能轮胎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轮胎性能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滚动损失、抗湿滑性、耐磨性和噪声等几个方面,这些性能成为评价汽车轮胎等级的标准逐步得到认可。而所谓的高性能轮胎,也是着眼于改善这些性能,在保持其他性能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集中突出其中一项或两项,如具有低滚动阻力轮胎称为节能轮胎,具有高抗湿滑性能轮胎称为安全轮胎等。 通常,轮胎生产商可以通过优化配方、应用新材料和设计新结构来提升轮胎产品的等级,其中应用新材料是一个重要途径。在轿车胎面胶用新型橡胶材料方面,溶聚丁苯橡胶(SSBR)的开发和应用是其中重要的方向,国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在轮胎胎面胶中开始应用SSBR,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国内受产品定位、市场竞争和环保法规滞后等因素制约,丁苯橡胶中一直以乳聚丁苯橡胶为主,仅在高档产品和出口的高性能轮胎中使用溶聚丁苯橡胶。随着欧盟、美国等国家轮胎标签分级法规的实施,许多轮胎制造商已经在胎面胶中应用溶聚丁苯橡胶来提升轮胎产品等级,因此SSBR的应用比例逐渐上升。 溶聚丁苯橡胶牌号众多,不同生产商之间的产品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台橡股份公司开发的官能团改性溶聚丁苯橡胶Taipol SSBR2466(下文简称SSBR2466),进行基本性能研究,发掘其性能特点,为在高性能胎面胶中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1.实验 1.1主要原材料 SSBR2466,台橡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化产品;SBR1502,申华化学乳聚丁苯橡胶产品;对比样品采用国内应用较广的国外样品,试验编号SSBR Y;三个胶种基本参数见表1。其它均为橡胶工业常用原材料。 表1非充油牌号基本参数 牌号颜色生胶 门尼 生产商 苯乙烯 份数 丁二烯以质量比为100%计 1,2-mass%1,4mass% SBR1502黄色50申华化学23.5-- SSBR2466微黄75台橡21.067.932.1 SSBR Y白65进口26.054.046.0 1.2配方 ASTM D3185配方(下文简称ASTM配方):生胶100.0,硫磺 1.75,硬脂酸 1.00,8#参比炭黑50.0,氧化锌 3.00,TBBS1.00。 白炭黑评价配方(下文简称白炭黑配方):生胶100.0,白炭黑50.0,N339炭黑 5.0,TDAE10,氧

溶聚丁苯橡胶的概况精选文档

溶聚丁苯橡胶的概况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溶聚丁苯橡胶的概况 溶聚丁苯橡胶的基本概念 溶聚丁苯橡胶又称溶聚丁苯胶、溶液聚丁苯橡胶,简称:SSBR; 分子式:C12H14; 分子量:; CAS号:9003-55-8; 结构式: 图丁苯橡胶分子结构式 丁苯橡胶(SBR) 是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橡胶之一。它是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按聚合体系可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两类。 溶液聚丁苯橡胶 (SSBR)是60年代初由美国Firestone和Phillips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 溶聚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在烃类溶剂中采用有机锂引发阴离子聚合而制得的共聚物。溶聚丁苯橡胶具有耐磨、耐寒、生热低、回弹性高、收缩性低、色泽好、灰分少、纯度高以及硫化速度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发展较快。溶聚丁苯橡胶有纯溶聚丁苯和充油溶聚丁苯两类。溶聚丁苯橡胶主要用

于制造轮胎,制造皮带、刮水板、窗框密封及散热器软管等工业用零部件,制造胶鞋、雨衣、毡布、手套、风衣及气垫床等日用品,应用相当广泛。 溶聚丁苯橡胶是兼具多种综合性能的橡胶品种。其生产工艺与乳聚丁苯橡胶相比,具有装置适应能力强、胶种多样化、单体转化率高、排污量小、聚合助剂品种少等优点,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溶聚丁苯橡胶的特性 溶聚丁苯橡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沟纹龟裂性,且对湿路面抓着力、耐热性及在高温下长时间暴露后的耐屈挠性良好,加之在密炼机混炼时生热低、压出膨胀率小、填充量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轮胎方面,约占溶聚丁苯胶总产量的80%,如制造轿车轮胎、大型轮胎胎面、雪地轮胎胎体等。从耐磨性、拉伸强度、硫化平坦性、耐屈挠性和耐热性等考虑,特别适于制造耐热运输带。由于耐低温性、防震性与金属粘合性好,适用于制造皮带、刮水板、窗框密封及散热器软管等工业用零部件。另外,由于溶聚丁苯橡胶具有触感好,耐候性、回弹性好以及永久变形小等优点,可用于制作雨衣、毡布、风衣及气垫床等,还可制作发泡均匀、结构致密的海绵材料。溶聚丁苯橡胶由于其良好的辊筒操作性、压延性、耐磨性以及高填充性,还广泛地用于制鞋业,用它制作的鞋,具有色泽鲜艳、触感良好、表面光滑、花纹清晰、不易走形、硬度适中等优点。 随着轮胎子午化的普及,尤其是新型节能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对轮胎用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胶料强度高,抗湿滑性好,还要求滚动阻力低(车辆的燃料中10~20%是用来克服轮胎的滚动阻力的)。传统的乳聚丁苯橡

LDPE低密度聚乙烯

(2)聚乙烯热性能 聚乙烯受热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结晶部分逐渐减少,当结晶部分 完全消失时,聚乙烯就融化,此时的温度即为熔点。聚乙烯的密度升高,结晶度升高,其熔点也随之升高,所以密度不同的聚乙烯,其熔点也不同。LDPE的熔点为120~125℃,介于H P-LDPE与HDPE之间。不同共聚单体的LDPE,其熔点高低随其共聚单体的碳原子的增减而变动,碳原子数增多熔点升高。由于LDPE的熔点比H P-LDPE高,故其模型制品可在较高温度下脱模,而且又快又干净。因LLDPE的熔点范围比H P-LDPE窄,故LDPE的薄膜热封性能好,热合强度也高。 聚乙烯在温度升高时的流动性和在增加荷重时的变化,主要受分子量的影响。由于测定聚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比测定分子量容易,因而通常以熔体指数(MI),或熔体流动指数(MFI)来表示聚乙烯的分子量特性。在熔融状态下,聚乙烯的熔体粘度是分子量的函数,它随分子量的增高而加大。当分子量相同时,温度升高则熔体粘度降低。在常温下聚乙烯随密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柔韧性。在低温下聚乙烯自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其脆析温度较低,这与其分子量有关。当聚乙烯的分子量增高时,其脆化温度下降,其极限值为-140℃。 在分子量相同的情况下,线型结构的LDPE与HDPE的熔体粘度要比非线型结构的H P-LDPE大。在熔体指数相同的情况下,H P-LDPE的熔体粘度明显低于LDPE和HDPE,因此,前者加工时的熔体流动性明显好于后两者,螺杆负荷小,发热量也小。 (特别是与大量空气接触的情况下,例如压延过程中或挤出、注射成型时,由于受热氧化而使聚乙烯的机械性能降低,加了抗氧化剂后虽可部分防止,但仍不能完全避免,因此改进聚合工艺及成型加工方法,以及采用改性的 方法,可提高聚乙烯受外因作用的稳定性。 公司一贯坚持“质量第一,价格合理、服务到位,信守合同”的宗旨,凭借着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充足的货源去求得更大的发展,产品畅销全国.与国内外商家双赢合作,共同发展,共创辉煌! 各种材质、颜色、性能、规格均可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对某些原材料进行改性加工。欢迎您来电洽谈!

聚乙烯共混改性

聚乙烯共混改性 一摘要:聚乙烯是最重要的通用塑料之一,产量居各种塑料首位。聚乙烯(PE) 是由乙烯聚合而得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分子仅含有C、H两种元素,所以是非极性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酸、碱以及耐极性化学物质腐蚀的性质。聚乙烯(PE)树脂是以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聚乙烯的分子是长链线形结构或支链结构,为典型的结晶聚合物。在固体状态下,结晶部分与无定形部分共存。结晶度视加工条件和原处理条件而异,一般情况下,密度越高结晶度就越大。LDPE 结晶度通常为 55%~65%,HDPE 结晶度为 80%~90%。PE 具有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但其表面呈惰性和非极性,造成印刷性、染色性、亲水性、粘合性、抗静电性能及与其他极性聚合物和无机填料的相容性较差,而且其耐磨性、耐化学药品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及耐热等性能不佳,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通过改性来提高其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其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电气性质和加工性质优良,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包装、汽车、建筑以及家用电器等方面。也作为泡沫塑料广泛用于绝热保温、包装和民用等各领域。但是,这些材料都是一次性使用,且质轻、体积大、难降解,用后即弃于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有效合理地回收利用废旧泡沫塑料就显得日益重要。 聚乙烯的改性目标聚乙烯的下述缺点影响它的使用,是改性的主要目标。 (1)软化点低。低压聚乙烯熔点约为Ig0'C。高压聚乙烯熔点仅高于 0℃,因此聚乙烯的使用温度常低于10 0℃。 (2)J强度不高。聚乙烯抗张强度一般小于30M Pa.大太低于尼龙6、尼龙66、聚甲醛等工程塑料。 (3)易发生应力开裂。 (4)耐大气老化性能差。 (5)非极性,不易染色、印刷等 (6)不阻燃、极易燃烧。 ⊙根据密度的不同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其密度范围是0.91∽0.94g∕cm^3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密度范围是0.94∽0.99g∕cm^3中密度聚乙烯(MDPE)其密度范围是0.92∽0.95g∕cm^3 ⊙根据乙烯单体聚合时的压力 低压聚乙烯—压力0.1∽1.5MPa 中压聚乙烯—1.5∽8 MPa 高压聚乙烯压力为150∽250MPa 二、PE共混改性的机理 (1)有机增韧理论: 在塑料技术发展过程中,使用橡胶粒子与塑料进行共混改性即使有机粒子一弹性体作为增韧性,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产生出SBS等一人批新材料,已经在工业上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弹性鞋底材料、虽然获得理想的韧性却损害了复合材料宝贵的刚性和强度,劣化了加T流动性和耐热变形性,提高了成本,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2)无机刚性粒子增韧理论

改性聚砜

【改性聚砜(PS)中空膜】 改性聚砜中空膜是老一代聚砜膜材料经过我公司改良的新型膜分离材料,通量、强度、抗污染能力等性能比老一代聚砜膜材料大大增强(几乎是原来的一倍)。由于改性聚砜的截留分子量(3千、5千、6千、1万、2万、3万等)较广,特别适用于浓缩分离物料行业。 【主要膜性能参数】 ★ 膜外径:400μm ★ 膜壁厚:20μm ★ 截留分子量:3千、5千、6千、1万、2万、3万等 ★ 水通量:80~100L/h/m2(0.15Mpa,25℃) ★ 使用PH值范围:1-14 【PP(X50/80改性PP)中空纤维膜】聚丙烯中空纤维膜是国际上新一代膜分离材料,具有强度高、耐强酸强碱、耐细菌腐蚀、耐温性能好、表面非极性、抗污染能力强、微孔均匀、单位表面积通量大等优点。 【主要膜性能参数】

★ 膜外径:420~480μm ★ 膜壁厚:40~50μm ★ 微孔孔径:0.1~0.2μm ★ 透气率:>8.0×10-2(cm3/cm2 ·S· cmHg) ★ 孔隙率:40~50% ★ 水通量:100~120L/h/m2(0.15Mpa,25℃) ★ 使用PH值范围:1-14 聚醚砜膜(PES) 系列折叠滤芯 性能特点: ◎膜堆由进口PES滤膜及进口导流层组成,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 A型的外壳、中心杆及端盖均为进口聚丙烯材质; B型为端头耐高温型,一般用于温度较高的场合; C型为中心杆内衬不锈钢,可应用于耐高温的场所。 ◎亲水性滤膜,孔径分布均匀,孔隙率高; ◎高流率和微粒截留率; ◎洁净环境生产; ◎产品出厂之前经过100%完整性测试; ◎滤芯符合FDA生物安全标准;

丁苯橡胶共混改性(DOC)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成型加工工艺课程设计题目:丁苯橡胶的增强改性 姓名:季赛 学号: 150412108 班级: 2012级材料(1)班 指导老师:张建耀职称:高级工程师\教授 起止日期: 2015.11.23——2015.12.6

目录 1.设计背景 (4) 1.1改性加工目的 (4) 1.2乳聚丁苯橡胶 (6) 1.3溶聚丁苯橡胶 (6) 1.4粉末丁苯橡胶 (8) 2.丁苯橡胶增强改性加工工艺原理 (8) 2.1炭黑增强丁苯橡胶应用 (8) 2.2炭黑的补强机理 (8) 3.丁苯橡胶改性原料、助剂及设备介绍 (9) 3.1原料及助剂 (9) 1)原料 (9) 2)炭黑 (10) 3)硬脂酸 (10) 4)氧化锌 (11) 6)防老剂 (11) 7)石蜡油 (11) 8)防焦剂 (12) 9)促进剂 (12) 10)硫化剂 (13) 3.2主要设备与仪器 (13) 3.2.1混炼机 (13) 3.2.2拉伸试验机 (14) 4.加工工艺及加工流程图 (14) 4.1 配方设计 (14) 4.2加工方法 (15) 1)炼前处理 (15) 2)炭黑-橡胶混炼 (15) 3)后加工工艺 (16)

4)强度测量 (16) 4.2产品性能测试项目、性能及测试标准 (16) 1)性能指标 (16) 2)性能参数标准 (18) 4.3加工流程图 (18) 5. 设计总结 (18)

1.设计背景 丁苯橡胶(SBR) ,又称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其物理机构性能,加工性能及制品的使用性能接近于天然橡胶,有些性能如耐磨、耐热、耐老化及硫化速度较天然橡胶更为优良,可与天然橡胶及多种合成橡胶并用,广泛用于轮胎、胶带、胶管、电线电缆、医疗器具及各种橡胶制品的生产等领域,是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橡胶品种之一。 中文名: 丁苯橡胶外文名: Polymerized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密度: 1.04 g/mL 性状: 白色疏松柱状固体 1.1改性加工目的 炭黑增强丁苯橡胶是以橡胶为基体,以炭黑颗粒为增强相的复合材料。炭黑在橡胶体系中起补强和填充作用,以改善橡胶制品性能。纯丁苯橡胶拉伸强度只有3.5MPa,没有应用价值,加入炭黑补强后,其拉伸强度提高到25MPa左右。 按聚合工艺,丁苯橡胶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溶聚丁苯橡胶工艺相比,乳聚丁苯橡胶工艺在节约成本方面更占优势,全球丁苯橡胶装置约有75%的产能是以乳聚丁苯橡胶工艺为基础的。乳聚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工艺成熟,应用广泛,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在丁苯橡胶中均占首位。充油丁苯橡胶具有加工性能好、生热低、低温屈挠性好等优点,用于胎面橡胶时具有优异的牵引性能和耐磨性,充油后橡胶可塑性增强,易于混炼,同时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目前,世界上充油丁苯橡胶约占丁苯橡胶总产量的 50-60%。 乳聚丁苯橡胶,由丁二烯、苯乙烯为主要单体,配以其他辅助化工原料,在一定工艺条件下,经乳液法聚合首先生成丁苯胶浆,脱除胶浆中未转化的单体后,再经凝聚、干燥等工序而生产出产品胶。 溶聚丁苯橡胶,由丁二烯、苯乙烯为主要单体,在烃类溶剂中,采用有机锂化合物作为引发剂,引发阴离子聚合制得的聚合物胶液,加入抗氧剂等助剂后,经凝聚、干燥等工序而生产出产品胶。

溶聚丁苯橡胶的概况

溶聚丁苯橡胶的概况 溶聚丁苯橡胶的基本概念 溶聚丁苯橡胶又称溶聚丁苯胶、溶液聚丁苯橡胶,简称:SSBR; 分子式:C12H14; 分子量:; CAS号:9003-55-8; 结构式: 图丁苯橡胶分子结构式 丁苯橡胶(SBR) 是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橡胶之一。它是1,3-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按聚合体系可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两类。 溶液聚丁苯橡胶(SSBR)是60年代初由美国Firestone和Phillips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 溶聚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在烃类溶剂中采用有机锂引发阴离子聚合而制得的共聚物。溶聚丁苯橡胶具有耐磨、耐寒、生热低、回弹性高、收缩性低、色泽好、灰分少、纯度高以及硫化速度快等优点,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发展较快。溶聚丁苯橡胶有纯溶聚丁苯和充油溶聚丁苯两类。溶聚丁苯橡胶主要用于制造轮胎,制造皮带、刮水板、窗框密封及散热器软管等工业用零部件,制造胶鞋、雨衣、毡布、手套、风衣及气垫床等日用品,应用相当广泛。 溶聚丁苯橡胶是兼具多种综合性能的橡胶品种。其生产工艺与乳聚丁苯橡胶相比,具有装置适应能力强、胶种多样化、单体转化率高、排污量小、聚合助剂品种少等优点,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溶聚丁苯橡胶的特性 溶聚丁苯橡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沟纹龟裂性,且对湿路面抓着力、耐热性及在高温下长时间暴露后的耐屈挠性良好,加之在密炼机混炼时生热低、压出膨胀率小、填充量高等特点,主要应用于轮胎方面,约占溶聚丁苯胶总产量的80%,如制造轿车轮胎、大型轮胎胎面、雪地轮胎胎体等。从耐磨性、拉伸强度、硫化平坦性、耐屈挠性和耐热性等考虑,特别适于制造耐热运输带。由于耐低温性、防震性与金属粘合性好,适用于制造皮带、刮水板、窗框密封及散热器软管等工业用零部件。另外,由于溶聚丁苯橡胶具有触感好,耐候性、回弹性好以及永久变形小等优点,可用于制作雨衣、毡布、风衣及气垫床等,还可制作发泡均匀、结构致密的海绵材料。溶聚丁苯橡胶由于其良好的辊筒操作性、压延性、耐磨性以及高填充性,还广泛地用于制鞋业,用它制作的鞋,具有色泽鲜艳、触感良好、表面光滑、花纹清晰、不易走形、硬度适中等优点。 随着轮胎子午化的普及,尤其是新型节能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对轮胎用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胶料强度高,抗湿滑性好,还要求滚动阻力低(车辆的燃料中10~20%是用来克服轮胎的滚动阻力的)。传统的乳聚丁苯橡胶抗湿滑性好,但滚动阻力大;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滚动阻力小,但抗湿滑性又差;而溶聚丁苯橡胶则兼具了抗湿滑性好和滚动阻力低的综合性能。据报道,采用新型溶聚丁苯橡胶制造的轮胎与采用乳聚丁苯橡胶制造的轮胎相比,滚动阻力减少30%,抗湿滑性提高3%,耐磨性提高11%,燃料消耗降低5~6%。因此近几年随着新型节能轮胎的发展,溶聚丁苯橡胶在发达国家中发展较快。在美国,目前80%以上的轿车轮胎胎面中使用了溶聚丁苯橡胶,日本及西欧地区的轮胎生产商也在轿车轮胎胎面中较大比例地使用溶聚丁苯橡胶。 溶液聚丁苯橡胶具有多种结构,能制取各种类型的橡胶制品。按丁二烯苯乙烯两种单体共聚结合的方式,它可分为无规共聚型及嵌段共聚型,前一类为通用型合成橡胶,用于轮胎、鞋类和工业橡胶制品。后一类为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节约燃油型轮胎用胶,且具有一定的抗湿滑性,还用于鞋类及其他工业制品。溶液丁苯和乳液丁苯一样,也可充油或充炭黑得到相应的充油或充炭黑的溶液丁苯橡胶。 溶聚丁苯胶因具有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滑和耐磨耗等优异性性能而成为80

低密度聚乙烯度聚乙烯

LLDPE在20世纪70年代由Union Carbide公司工业化,它代表了聚乙烯催化剂和工艺技术的重大变革,使聚乙烯的产品范围显著扩大。LLDPE用配位催化剂代替自由基引发剂,以及用较低成本的低压气相聚合取代成本较高的高压反应器,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便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在许多领域已替代了LDPE。目前LLDPE几乎渗透到所有的传统聚乙烯市场,包括薄膜、模塑、管材和电线电缆。 LLDPE产品无毒、无味、无臭,呈乳白色颗粒。与LDPE相比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刚性强、耐热、耐寒等优点,还具有良好的耐环境应力开裂、耐撕裂强度等性能,并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 2005年,我国LLDPE产量为188万吨,约占PE总产量的35.5%;消费量355万吨,约占PE总消费量的33.8%。预计未来2~3年内,LLDPE消费量将保持8%左右的速度继续增长。按照当前市场价格12000元/吨计算,我国LLDPE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400亿元。 编辑本段LLDPE的分类 按共聚单体类型,LLDPE主要划分为3种共聚物:C4(丁烯-1)、C6(己烯-1)和C8(辛烯-1)。其中,丁烯共聚物是全球生产量最大的LLDPE树脂,而己烯共聚物则是目前增长最快的LLDPE品种。在LLDPE树脂中,共聚单体的典型用量为5%~10%重量分数,平均用量大约为7%。茂金属基的LLDPE塑性体(mLLDPE)具有传统LLDPE 3倍多的平均共聚单体含量。 编辑本段生产方法 低密度聚乙烯按聚合方法,可分为高压法和低压法。按照反应器类型可分为釜式法和管式法。以乙烯为原料,送入反应器,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以高压压缩进行聚合反应,从反应器出来的物料,经分离器除去未反应的乙烯之后,经熔融挤出造粒,干燥、掺合,送去包装。 LDPE和LLDPE都具有极好的流变性或熔融流动性。LLDPE有更小的剪切敏感性,因为它具有窄分子量分布和短支链。 在剪切过程中(例如挤塑),LLDPE保持了更大的粘度,因而比相同熔融指数的LDPE难于加工。在挤塑中,LLDPE更低的剪切敏感性使聚合物分子链的应力松弛更快,并且由此物理性质对吹胀比改变的敏感性减小。 在熔体延伸中,LLDPE在各种应变速率下通常都具有较低的粘度。也就是说它将不会象LDPE一样在拉伸时产生应变硬化。随聚乙烯的形变率增加.LDPE显示出粘度的惊人增加,这是由分子链缠结引起。 这种现象在 LLDPE中观察不出,因为在LLDPE中缺少长支链使聚合物不缠结。这种性能对薄膜应用极重要.因为 LLDPE薄膜在保持高强度和韧性下召易制更薄薄膜。nLLDPE的流变性可概括为“剪切时刚性”和“延伸时柔软”。 当用LLDPE 替代LDPE时薄膜挤塑设备和条件必须做修改。LLDPE的高粘度要求挤塑机有更大的功率.并提供更高的熔体温度和压力。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是在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聚碳酸酯是一种新型的热塑性塑料,透明度达90%,被誉为透明金属。刚硬而有韧性,具有高抗冲击性,高度的尺寸稳定性和范围很宽的使用温度,良好的绝缘性及耐热性和无毒性。聚碳酸酯燃烧特性:慢燃,离火后慢熄,火焰呈黄色,黑烟碳束。燃烧后塑料熔融,起泡,发出特殊的花果臭气味。聚碳酸酯比重1.20,透明,本色呈微黄。 聚碳酸酯性能:聚碳酸酯树脂通过共聚,共混,增强等途径发展了很多改性品种。聚碳酸酯是抗冲击韧性为一般热塑料之冠,尺寸稳定性很好.耐热性教好,可在-60~120度下长期使用,热变温度130~140玻璃化温度149度热分解大于310度.聚碳酸酯极性小,玻璃温度高,吸水率低,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对光稳定,耐候性好.熔融粘度和注射温度降低,因而易于加工成形。聚碳酸酯与此20~ 40%的ABS树脂共混后,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它既有聚碳酸酯树脂的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又具有ABS的流动性好,便于加工的特点,各项性能指标大都介于聚碳酸酯和ABS之间。 用途:聚碳酸酯主要用于生产工业制品,用来代替金属及其它合金,在机械工业上作耐冲击及高强度的零部件。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具有类似金属的特性,可代替铜,锌,铝等压铸件。聚碳酸酯可以进行注射成形,挤出成形,吹塑成形,旋转成形,真空成形和溶剂铸造膜片等技术。制件还可以机械加工,常温冲孔,锯切及焊接和粘合。聚碳酸酯树脂的注射成形,一般采用螺杆式注射机进行。料筒温度:250~320℃,注射压力:50~80MPa,模具温度:85~120℃,螺杆转速:40~60次/min,成品热处理:先在100~105℃的烘箱中烘烤10分钟,然后在120~125℃再烘烤30分钟,自然冷却到常温即可。 聚碳酸酯(PC)介绍,聚碳酸酯是分子主链中含有—[O-R-O-CO]—链节的热塑性树脂,按分子结构中所带酯基不同可分为脂肪族、脂环族、脂肪一芳香族型,其中具有实用价值的是芳香族聚碳酸酯,并以双酚A型聚碳酸酯为最重要,分子量通常为3 -10万。 聚碳酸酯,英文名Polycarbonate, 简称PC。PC是一种无定型、无臭、无毒、高度透明的无色或微黄色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和阻燃性,可在-60~120℃下长期使用;无明显熔点,在220-230℃呈熔融状态;由于分子链刚性大,树脂熔体粘度大;吸水率小,收缩率小,尺寸精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薄膜透气性小;属自熄性材料;对光稳定,但不耐紫外光,耐候性好;耐油、耐酸、不耐强碱、氧化性酸及胺、酮类,溶于氯化烃类和芳香族溶剂,长期在水中易引起水解和开裂,缺点是因抗疲劳强度差,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抗溶剂性差,耐磨性欠佳。 PC可注塑、挤出、模压、吹塑、热成型、印刷、粘接、涂覆和机加工,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是注塑。成型之前必须预干燥,水分含量应低于0.02%,微量水份在高温

聚乙烯的改性分析

聚乙烯的改性分析

聚乙烯的改性 聚乙烯虽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如软化点低,强度不高,耐大气老化性差,易应力开裂,不易染色及印刷等。为了进一步拓宽聚乙烯的应用领域,克腿这些缺点,可以采用聚乙烯改性来达到。 聚乙烯的改牲主要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又分为接枝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化学及辐射交联改性等;物理改性分为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包括增强改性等)。 聚乙烯的化学交联主要是在聚乙烯树脂中加人有机化合物(常用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交联剂,然后在压力和175~200℃的温度下交联。 接枝聚合是最常用的改性聚合方法。所谓接校共聚反应是在聚乙烯的主链上将作为支链的不同种高分子结合上去的一种反应。当然也有采用过氧化物、放射辐照或其他有关方法进行反应。接枝方式的共聚合反应可以获得良好的混合状态,其分散界面是以化学方式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又因为聚乙烯本身是无极性材料,和其他材料亲和性不好,如将具有极性的单体以接枝共聚合反应结合至聚乙烯分子

1.交联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分为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有机硅交联和辐照交联聚乙烯。 (1)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 结构式: 制法有机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是聚乙烯以有机过氧化物作为交联剂,在热的作用下分解而生成高度活泼的游离基。这些游离基使聚合物碳链上生成活性点,并产生碳-碳交联,形成交联聚乙烯。所用的有机过氧化物有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叔丁基和2,5-二叔丁基-2,5-二甲基过氧化己烷等。根据被交联的聚乙烯品种和交联工艺设备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过氧化物。通常交联低密度聚乙烯时,采用在132℃时能起反应的过氧化二异丙苯;在交联高度填充的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时,可采用能在144℃下加工的2,5-二叔丁基-2,5-二甲基过氧化己烷作交联剂。将聚乙烯与合适的有机过氧化物、炭黑及其他无机填料等添加剂混合在一起,经混炼造粒后,用适宜的成型工艺将它加工成制品。然后再将制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处

聚砜材料

简介 聚醚醚酮(PEEK)树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与其他特种工程塑料相比具有 更多显著优势,耐正高温260度、机械性能优异、自润滑性好、耐化学品腐蚀、阻燃、耐 剥离性、耐磨 不耐强硝酸、浓硫酸、抗辐射、超强的机械性能可用于高端的机械和航空等科技 特点 耐辐照性、绝缘性稳定、耐水解,抗压,耐腐蚀,其符合材料制作成的机械零件具有自润滑效果。 .耐温、热稳定性佳、超高耐热(较PPS优良)、HDT在315摄氏度以上,UL连续使用温度为250摄氏度。 应用 peek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医疗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研究 PEEK具有优异的性能,其应用的领域还将随着国内应用研究而更加广泛,目前国内专门成立了重庆市九七三新材料研究中心[1]就是专业从事PEEK 在应用领域的研究。该研究中心是在重庆市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成立,致力于在汽车领域、电子电器领域、交通领域等方面的研究,在目前应用研究方面走在了国内的前沿。 性能 优异应用广PEEK树脂最早在航空航天领域获得应用,替代铝和其他金属材料制 造各种飞机零部件。汽车工业中由于PEEK树脂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能和机械性能,作为

制造发动机内罩的原材料,用其制造的轴承、垫片、密封件、离合器齿环等各种零部件在 汽车的传动、刹车和空调系统中被广泛采用。 PEEK树脂是理想的电绝缘体,在高温、高压和高湿度等恶劣的工作条件下,仍能保 持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因此电子信息领域逐渐成为PEEK树脂第二大应用领域,制造输送 超纯水的管道、阀门和泵,在半导体工业中,常用来制造晶圆承载器、电子绝缘膜片以及 各种连接器件。作为一种半结晶的工程塑料,PEEK不溶于浓硫酸外的几乎所有溶剂,因 而常用来制作压缩机阀片、活塞环、密封件和各种化工用泵体、阀门部件。 PEEK树脂还可在134℃下经受多达3000次的循环高压灭菌,这一特性使其可用于生 产灭菌要求高、需反复使用的手术和牙科设备。PEEK不仅具有质量轻、无毒、耐腐蚀等 优点,还是目前与人体骨骼最接近的材料,可与肌体有机结合,所以用PEEK树脂代替金 属制造人体骨骼是其在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应用。国内生产发展快PEEK树脂是20世纪70 年代末由英国原ICI公司开发的,自问世以来,一直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国防军工材 料,许多国家均限制出口。 目前使用 目前在消毒柜和无线验证系统上,有时会采用peek,相当不锈钢的功效。 PEEK 扎带

丁苯橡胶生产工艺

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学部: 专业: 指导教师: 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 摘要: 丁苯橡胶(SBR) 是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橡胶之一。本文将介绍丁苯橡胶的结构特点、合成原理、应用和其改性等,并以低温乳液和溶液聚合法生产丁苯橡胶为例,对其生产工艺和工艺条件控制进行详细探讨,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简单探讨。 关键词: 丁苯橡胶、低温乳液聚合、生产工艺、工艺条件控制 正文: 1.丁苯橡胶的分类、结构、性能及用途 1.1丁苯橡胶的分类 丁苯橡胶品种繁多,如按聚合方法、聚合温度、辅助单体含量及充填剂等的不同,丁苯橡胶简分为下列几类。

①按聚合方法和条件分类 可以分为乳液聚丁苯橡胶和溶液聚丁苯橡胶;乳聚丁苯橡胶开发历史悠久, 生产和加工工艺成熟, 应用广泛, 其生产能力、产量和消耗量在丁苯橡胶中均占首位。溶聚丁苯橡胶是兼具多种综合性能的橡胶品种, 其生产工艺与乳聚丁苯橡胶相比, 具有装置适应能力强、胶种多样化、单体转化率高、排污量小、聚合助剂品种少等优点, 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乳液聚丁苯橡胶又可以分为高温乳液聚合丁苯橡胶和低温乳液聚合丁苯橡胶,后者应用较广,前者趋于淘汰。 在生产工艺上,乳液聚合丁苯橡胶更加成熟,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低温乳液聚合生产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 1.2丁苯橡胶的结构、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典型丁苯橡胶的结构特征如表1-2-1 表1-2-1 典型丁苯橡胶的结构特征

1.2.1 丁苯橡胶的结构 丁苯橡胶中的丁二烯链节,按其结构可有三种形式。从表1-2-1可知,丁二烯的三种结构形式都能存在。因掺杂有苯乙烯链节,所以丁苯橡胶的主体结构不规整,不易结晶,是无定形聚合物。因为在丁苯橡胶硫化时,丁二烯链节中顺式—1,4和反式—1,4两种结构会发生异构而相互转化,最后可达到一个平衡态。又在低温丁苯和高温丁苯中1.2—丁二烯链节的含量相差不太大.所以丁二烯微观结构的变化对丁苯橡胶性能的影响不大。 但从此表中可看到聚合温度的影响却很大。主要是高温(50℃)聚合时.支化较严重.凝胶物含量较高;在同等分子量下.分子量分布较宽。低温聚合下由于它的分子量分布较窄,硫化时不被硫化的低分子量部分较少,可均匀硫化.从而使交联密度较高。故由低温丁苯橡胶所得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如拉伸强度、弹性及加工性)均较高温丁苯为优。 1.2.2 苯乙烯的含量 丁二烯和苯乙烯可按任一比例共聚,但所得丁苯共聚物的Tg则随苯乙烯含量增加而线性上升。大量生产的普通型丁苯橡胶,含苯乙烯23.5%,Tg为-57~-52℃.当苯乙烯的含量高达70%时,它的硬度高,耐磨、耐酸碱,但弹性下降。苯乙烯含量为10%时,Tg为-75℃,其性能与高苯乙烯含量的相反,而耐寒性却提高很多。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改性聚丙烯(PP)

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改性聚丙烯(PP)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聚丙烯的性能以及聚合物共混改性的方法;了解标准试样的制备方法;了解并掌握简单的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为毕业论文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聚丙烯(PP)的合成和应用可以追溯到上1950年,一位名叫Natta 教授成功地在实验室合成聚丙烯[1]。大半个世纪过去,几代科研人员的投入大量精力,已经把聚丙烯从实验室产品开发成为富有功能的合成树脂的主导成员。现今,聚丙烯是热塑性树脂中发展很成熟的种类之一。我国对聚丙烯的基础性研究已有半个世纪,生产技术从催化剂的获得到聚合工艺的精进,以及新产品和新应用领域的开发都有很大进步,然而,同国外同行研究成绩相比,我国从聚丙烯产品的开发到应用均还存在差距,因此,聚丙烯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空间[2]。 聚丙烯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 组成五大通用塑料,其增长速度最快、开发潜力最大的一类树脂[3]。聚丙烯作为热塑性树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并且价格低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制造等多个领域到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聚丙烯(PP)具有比重小、耐热性好、耐腐蚀性好、成型加工容易、力学性能优异且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点[1],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生产和使用,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成为第二大塑料品种[2]。聚丙烯的优点得以让其迅速发展,但同时聚丙烯的缺点却也限制了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比如聚丙烯强度不高、易老化、易燃、韧性差、

耐寒性差、低温易脆断、成型收缩率大、抗蠕变性能差、制品尺寸稳定性差、易产生翘曲变形等等[3]。因此,对聚丙烯的改性势在必行。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国内外就开始针对聚丙烯的缺点、对其如何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方式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提高了聚丙烯的性能,大大扩展了聚丙烯的应用范围[4-5]。 对聚丙烯的改性方法可划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有共聚、接枝、交联等,物理改性有共混、填充、增强等。对聚丙烯的改性可以改善其性能的不足,同时又可以增加新的性质,可制备满足各行各业不同要求的专用料。改性方法中由于共混改性方法简单效果好、而且投资较少成为目前改性中使用最多的方 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改性,研究其性能的变化。 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9-0.91g/cm3,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01%,分子量约8万一15万。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为1%~2.5%).厚壁制品易凹陷,对一些尺寸精度较高零件,很难于达到要求,制品表面光泽好。 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通常在1~100。低MFR的PP 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

聚砜

聚砜(PSF) 聚砜(Polysulfone)是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颖的热塑性工程塑料,简称PSF。指在分子主链中含有砜基及芳核的高分子化合物,非结晶性,其主链含如下结构: O-S-O 目前有:普通双酚A型聚砜:改性聚砜---双酚A聚砜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ABS 的共聚物;非双酚A型的聚芳砜(或者聚苯醚砜);聚醚砜(或者称聚芳醚)。 聚砜的综合性能如下表: 项目聚砜(双酚A型) 聚芳砜聚醚砜 软化点(℃) 190 288 相对密度 1.24 1.36 1.37 抗张强度(Mpa) 70 94 86 伸长率(%) 50~60 7~10 40~80 抗压强度(Mpa) 280 150 130 抗弯强度(Mpa) 107 127 136 抗冲强度(缺口)(J/m) 100 23 硬度(洛式) M69(R120) M110 M88 揉曲模量(23℃)(Gpa) 2.7 2.6 2.6 抗张模量(23℃)(Gpa) 2.2 2.4 比热(J/Kg.K) 1004.83 热膨胀系数(10-5cm/cm) 1.7 热变形温度(1.86Mpa)(℃) 174 274 210 热变形温度(0.45Mpa)(℃) 181 281 203 连续使用最高温度(℃) 105~121 200 电阻率(23℃)(Ω.cm) 5?016 3.2?016 1017 介电强度(KV/mm)(短时) 3.0 6.3 16 介电常数 3.07 3.94 3.5 介电常数 3.06 3.24 3.5 介质损耗 0.0008 介质损耗 0.001 吸水率 0.22 1.8 0.43 耐化学腐蚀性弱酸无作用耐强酸无作用耐 弱碱无作用耐 强碱无作用耐 有机溶剂部分溶于酯酮、芳烃,可溶于卤烃、DM 溶涨 主要生产厂家和牌号 日本住友化学有限公司(Sumitomo Chemical Co.,Ltd.) 商品名称:PES 日本信越化学工业公司(Shin Etst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 商品名称:Ryton-PES 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 Co.) 商品名称:Udel PSU 美国液氮加工公司(Liquid Nitrogen Processing Co.) 商品名称:Thermocomp PSU 德国巴斯夫公司 (Badische Anilin Soda Fabri K.AG)

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

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 丁苯橡胶是丁二烯和苯乙烯两种单体经共聚合反应而生成的弹性体共聚物。按聚合工艺方法可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两大类。从聚合机理来看,ESBR是自由基聚合,而SSBR是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ESBR的发展已过鼎盛时期,而SSBR的发展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 2.1溶聚丁苯橡胶的生产工艺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阴离子聚合技术的发展,溶聚丁苯橡胶(SSBR)开始问世。它是采用阴离子型(丁基锂)催化剂,使丁二烯与苯乙烯进行溶液聚合的共聚物。根据聚合条件和所用催化剂的不同,可以分为无规型和无规嵌段型两种。 采用阴离子间歇聚合技术的溶液丁苯橡胶装置操作灵活,同一套装置通过切换操作,可以生产性能各异、多种牌号的橡胶产品,如用于轮胎等的丁苯橡胶(SSBR)和用于塑料改性的低顺式橡胶(LCBR)以及热塑性弹性体(SBS)等。 目前,大多数SSBR 装置采用Phillips公司的间歇聚合技术。现阶段,溶聚丁苯橡胶的代表性生产技术主要有:日本合成橡胶公司的锡偶联技术、荷兰壳牌化学公司的技术、日本瑞翁公司的末端化学改性技术、日本旭化成公司与德国拜耳公司的连续聚合技术等。 … 当前溶聚丁苯生产技术主要有间歇聚合技术与连续聚合技术两大类,其各有优缺点。相对来说,连续聚合技术具有物耗、能耗较低的优点,其投资也相对高一些;而间歇聚合技术在多功能化方面更具优势,可灵活的的根据市场情况来生产不同的产品,可最大程度的降低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溶聚丁苯橡胶生产工艺流程为:以丁二烯、苯乙烯为单体,环己烷与正己烷为溶剂,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活化剂,四氯化锡为偶合剂,经阴离子聚合制得溶聚丁苯胶液,再经凝聚、后处理制得溶聚丁苯产品。溶剂经回收后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