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泰君安2011年度电子元器件行业投资策略

国泰君安2011年度电子元器件行业投资策略

行业步入平稳增长 新兴产业仍是主线

——2011年度电子元器件行业投资策略

魏兴耘 熊俊

0755-******** 021-******** weixy1@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12660584.html, xiongjun008732@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12660584.html, S0880200010167

本报告导读:

全球电子产业有望持续较长景气周期,4季度及11年行业增长仍可期。中国电子产业正由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型,看好包括低碳/新能源、新兴消费电子相关品种。

摘要:

z 全球半导体产业自09年初始,触底并开始恢复性增长。在

需求较快恢复、新兴产品上市、产能不足多重因素影响下,10年全球行业景气超越预期。预计全年同比增长超过30%。销售规模创历史新高。

z 虽然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我们仍对电子产业

可持续增长抱有信心。基于10-11年全球产能的快速释放,以及10年较高的增长基数,或许11年行业增速将大幅度下降,回归平稳增长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我们预计全球半导体增长将回到个位数。 z 我们预计中国电子产业将保持高于全球平均的增长。从产业

成长阶段来看,产业发展正从中低端产品进口替代、出口替代步入中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出口替代的过程。技术、创新将逐渐取代成本优势,成为决定企业未来长期发展能力的最核心要素。我们已关注到少数企业竞争能力的快速提升,相关公司有机会成就全球一流企业的品牌地位。 z 从投资领域来看,自09年以来,我们一直将新兴产业作为

产业投资的首选区域。其中包括新兴消费电子、低碳/新能源及其相关器件。我们认为,新兴消费电子反映产业技术最新方向,吻合消费升级预期,因而将获得超出行业平均增长的机会。低碳/新能源及其核心器件反映国家经济转型与产业转型趋势,将获得各级政府政策的鼎力支持。 z 经历为时近两年的行业投资高潮之后,11年行业平均估值的

确不具有绝对优势。唯有快速增长能够对冲溢价部分。我们希望寻找到具确定成长能力与机会的企业,寻找到能够相对平滑行业景气波动,保持可持续成长能力的企业。 z 我们的传统组合涉及新兴消费电子及低碳/新能源两个方

面。新兴消费电子包括莱宝高科、歌尔声学。低碳/新能源包括横店东磁、士兰微。 z 新增组合包括七星电子、台基股份、华测检测、兴森科技、

长信科技、国星光电、长盈精密、立迅精密。 行业评级 增持细分行业评级

新兴消费电子 增持低碳/节能型元器件 增持传统电子元器件

中性

电子行业与上证综指走势对比

费城半导体指数与道琼斯指数走势对比

台湾科技指数与台湾加权指数走势对比

相关报告

电子元器件:《新兴产业仍是主线 关注持续成长品种》

2010.06.21

电子元器件:《景气复苏可以延续 新兴产业仍是主线》

2010.04.21

电子元器件:《产业复苏趋势不改 “低碳”是投资首选》

2009.12.01

电子元器件:《产业步入复苏之途 行业盈利有望抬升》

2010.09.29

电子元器件:《估值已经“高瞻” 业绩还需“远瞩”》

行业策略

电子元器件

股票研究

目 录

1. 全球电子产业将处较长景气周期 (5)

1.1. 全球电子产业进入长景气周期 (5)

1.2. 短期景气仍可延续 (7)

1.2.1. 旺季效应是推动4季度产业继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7)

1.2.2. 供需保持稳定明年行业将平稳增长 (9)

1.3. 全球电子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11)

1.3.1. 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风险 (11)

1.3.2. 产能快速扩张的风险 (12)

2. 中国电子产业处产业升级过程中 (13)

2.1. 成本优势依旧中低端产品仍为主要优势产品 (13)

2.2. 向技术优势转型中高端产品竞争力逐渐加强 (14)

2.3. 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16)

2.3.1. 人民币升值风险 (16)

2.3.2. 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提升 (17)

3. 低碳/新能源、新兴消费电子仍为核心投资区域 (17)

3.1. 国家经济产业调整背景 (17)

3.2. 新兴消费电子成长动能强劲 (18)

3.2.1. 触控面板:中小尺寸发展较快玻璃式电容技术是未来主流 (19)

3.2.2. 智能手机:价格下降竞争加剧未来渗透率逐步上升 (20)

3.2.3. 平板电脑:iPad带动快速增长未来苹果强者地位稳固 (22)

3.2.4. LED电视渗透率快速提升 3D、智能电视成为未来关注新热点 (23)

3.3. 看好低碳/新能源的发展 (25)

3.3.1. 太阳能:产能持续扩张市场信心依旧 (25)

3.3.2. LED:照明有望承接背光源的发展驱动产业持续成长 (27)

3.3.3. 功率器件:IGBT代表技术趋势发展前景广阔 (28)

4. 投资组合 (29)

图表目录

图1:电子产业处于景气初期 (5)

图2:10年强势复苏行业进入较长景气周期 (5)

图3:资本开支大幅增长未来几年维持高景气度的支出情况 (6)

图4:09年产能利用率接近历史低点产能同比减少维持近两年 (6)

图5:市场调研机构预期行业将在10年高速增长后维持稳步增长 (7)

图6:历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旺季均在3至4季度 (7)

图7:10Q3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9% (8)

图8:10Q3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5% (8)

图9:10Q2全球LCD出货量同比增长39% 渗透率达74% (8)

图 10:美国电子终端产品的新订单增速保持稳定 (8)

图 11:产业在10年初增长迅速并逐渐步入稳定增长 (9)

图 12:IMF 7月再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速 (9)

图 13:未来4年全球PC出货量增速将维持在10%以上 (9)

图 14:库存销售比显示库存处于健康水平 (10)

图 15:北美半导体设备BB值15个月后首低于1 (10)

图 16:日本半导体设备BB值连续17个月大于1 (10)

图 17: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10)

图 18:全球芯片平均库存天数DOI季度环比略有增加 (11)

图 19:各大机构对11年半导体产业的增速预测 (11)

图 20:美国失业率指数维持高位接近10% (12)

图 21:全球主要地区经济增长恢复迅速 (12)

图 22:历史数据表明连续两年资本支出下降后产业将迎来增长 (13)

图 23:国内IC销售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 (13)

图 24:国内IC收入季度增速恢复至亚太(除日本)地区水平 (14)

图 25:07-0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细分子行业收入占比 (14)

图 26:国内电子元器件出口10年以来保持40%以上的增速 (15)

图 27: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同比维持在30%左右的增长 (15)

图 28:电子信息产品来、进料加工贸易仍然是出口贸易主体 (16)

图 29:人民币兑美元自10年6月汇改后进入新一轮升值阶段 (16)

图 30:国内工资平均水平逐年快速提升 (17)

图 31:09-13年全球触控面板出货量变化及预测 (19)

图 32:10-11年全球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占比提升明显 (19)

图 33:玻璃式电容触控面板产业链 (20)

图 34:10Q3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19.3% (21)

图 35:10Q3中国智能手机渗透率27.6% (21)

图 36:全球智能手机各厂商市占率季度走势 (22)

图 37:14年Android市场份额上升至24.6% (22)

图 38:未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及渗透率将保持增长 (22)

图 39:全球iPad销量大幅增长 (23)

图 40: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预测 (23)

图 41:LED电视与普通液晶电视价差逐渐缩小 (24)

图 42:中国LED电视09-14年营收CAGR 100% (24)

图 43:09-13年3D电视与智能电视出货量及渗透率 (24)

图 44:未来全球光伏产业新增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25)

图 45:中国光伏产业新增装机容量将快于全球增速 (26)

图 46:全球太阳能多晶硅均价月度走势 (26)

图 47:全球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均价环比变化 (26)

图 48:全球LED产值预测 (28)

图 49:中国LED产值预测 (28)

图 50:全球功率晶体管市场预测 (29)

图 51:04-11年中国功率器件市场走势 (29)

表格1:09年以来国家产业相关政策 (18)

表格2:全球部分厂商平板电脑出货计划 (23)

表格3:10Q4面板厂商按背光类型分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计划 (24)

表格4:主流LED照明价格季度变化 (28)

1.高增长之后的全球电子产业

1.1.全球电子产业进入长景气周期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恢复,全球电子产业在10年步入全面复苏。且景气状况超越了我们年初的预期。我们预计10年全球半导体同比增长将超过30%,创历史新高。

图1:电子产业处于景气初期

数据来源:IC insight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半导体行业从1977年到现在一共经历了6轮周期循环,每轮循环一般持续4-6年。其中,景气周期的长短与前一轮底部高低有关,01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降幅为6轮周期最低,之后02-08年产业迎来了一轮较长的景气周期。本轮周期启动之前,08年末09年初产业受到的冲击仅次于01年的低点,在此基础上有较大概率持续较长时间的景气周期。

图2:10年强势复苏行业进入较长景气周期

数据来源:SI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历史上行业景气始终伴随着资本的高位支出,半导体销量增速与资本支出增速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一方面,行业景气时,各大厂商都有投资扩产的动力;另一方面,过度的资本支出将导致产能盲目扩张,从而将行业更快的带入弱势市场,如00年的资本支出增速达67.2%之后的行业快速下跌。

本轮景气周期将同样伴随着大幅的资本支出,Gartner于9月份再次上调10年产业资本开支的预期至122.1%,高于6月时预期的113%。由于企业采购从技术升级转向产能设备,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在12年以前仍将维持增长趋势,11年、12年预计将达386.97亿美元、432.66亿美元。13年、14年虽然有所回落,仍有望继续维持较高资本开支。我们认为,10年的超高增速是由于09年为94年以来开支最低点,剔除基数过低因素,预计10年资本开支并无过热,同时,未来资本支出将维持合理高位的判断也印证了我们对半导体行业进入较长稳定增长周期的推断。

图3:资本开支大幅增长未来几年维持高景气度的支出情况

数据来源:Gartne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在强势市场与高位资本支出仍将持续的前提下,再考虑周期循环的下一特征产能扩张。09年IC产能利用率达到历史低点77.61%,仅次于01年的71.71%,下游需求萎靡造成行业景气的历史低谷,企业大幅淘汰落后产能,给未来新增产能提供空间。02-08年,IC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8%左右的合理区间波动,我们认为,正是01年的宽幅调整,才使得在较长时间内产能有较好的控制弹性。同样地,10年产能利用率的高企体现了下游需求的恢复,以及较多的落后产能淘汰(09年IC产能同比减少11%创历史,09Q1-10Q2连续6个季度产能下降,较01-02年的历史最长下调周期还多出2个季度);另一方面,前面已经提到未来几年行业资本不会有过度支出。我们认为,行业产能利率将可以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维持合理区间,支持较长时间跨度的行业景气。

图4:09年产能利用率接近历史低点产能同比减少维持近两年

数据来源:SICA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从市场调研机构的预测观点来看,各家对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的预期在27%-33%之间,今年行业的高速增长得到一致看好。对于11、12年的增速预期,除IC Insights偏高外,其余机构均认为产业增速将回归

稳步增长,11年增速在5.1%-8.0%之间,12年增速维持在1.0%-4.2%。SIA、VLSI在近期重新调整的预测中,前者将11年增速调低0.3个百分点,12年增速调高0.5个百分点,而后者将11年增速大幅调高4个百分点,应和了我们对于行业“软着路”的判断。

对于长周期的预测,IDC在7月曾表示,未来5年产业将维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8%的稳步增长;iSuppli在9月底的预测也认为,10-14年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于4%。市场机构的预测基本与我们对行业将回归长周期稳定增长的判断是一致的。

图5:市场调研机构预期行业将在10年高速增长后维持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2.短期景气仍可延续

1.2.1.旺季效应是推动4季度产业继续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历史上来看,每年的7月份之后,产业将进入需求旺季,并持续至圣诞节前夕。除01、08年行业处于景气低点以外,其余正常年份的半导体产业销售峰值均出现在3至4季度。

图6:历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旺季均在3至4季度

数据来源:WST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下游电子终端产品如PC、手机、液晶电视等在4季度均是各年度销售高点。正是由于下游终端销售旺季的拉动,使得全球半导体产业亦具有销售旺季的特点。

目前电子终端产品需求已全面复苏,全球PC市场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智能手机畅旺使得手机市场在3季度创历史新高,属于产品更新换代需求的液晶电视已在09年下半年率先走出低谷,并在10年上半年继续保持40%左右的增速。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终端需求有望继续

拉动半导体产业的增长。

图7:10Q3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9% 图8:10Q3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5%

数据来源:Gartne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数据来源:Gartne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图9:10Q2全球LCD出货量同比增长39% 渗透率达

74%

从美国电子终端企业的新订单状况来看,电脑和电子产品与电器设备的

新接订单自10年1月已全部恢复增长,至9月一直维持在稳定增长的

水平,但通讯设备订单仍显低迷。旺季效应将是推动4季度电子产业维

持增长趋势的首要因素。从下游需求向上游传导的时间推断,4季度至

10年初电子行业的订单维持较好的情况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图 10:美国电子终端产品的新订单增速保持稳定

数据来源:Bloomberg,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根据WSTS公布的数据,10年9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293.72亿美元,

环比增长15.49%,同比增长20.75%。1-9月销售额累计为2240.22亿美

元,同比增长40.87%。旺季效应将支持半导体产业4季度销量延续增长

趋势。

图 11:产业在10年初增长迅速并逐渐步入稳定增长

数据来源:WST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2.2.供需保持稳定明年行业将平稳增长

全球经济的复苏比预期更为强劲。IMF10月再次上调今年的全球GDP 增速至4.8%,7月时预估为4.6%,而对明年的增速预估为4.2%。全球经济复苏将逐步积极推进。

月再次上调全球经济增速

图 12:IMF 7

电子终端产品需求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好转快于预期,全球PC、手机及液晶电视的需求将维持稳健增长态势,即便未来在经历了4季度销售旺季后,11年初淡季乃至11年全年仍有望实现较好增长。

以3C产品中成长动能较弱的PC为例,虽然美国就业状况持续低迷会影响下半年的PC出货量,IDC、Gartner均下调了10年全年PC出货量增长预期,分别至17.0%、19.3%,但未来全球PC行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稳健增长,PC出货与全球经济缓慢而稳定的复苏相匹配。

图 13:未来4年全球PC出货量增速将维持在10%以上

数据来源:IDC,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从美国企业的库存销售比来看,自10年初下降至健康水平后持续保持良好库存销售比水平,表明终端销售处于较好的状态。

图 14:库存销售比显示库存处于健康水平

数据来源:Bloomberg,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半导体设备投资方面,自09年下半年开始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反应出电子产业终端需求的持续向好。10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BB 值为0.98,连续15个月高于1之后首度低于平衡值1,反映了季节性疲软,但订单仍然是去年同期的一倍以上,且高于行业景气高点06-07年间的均值。同期日本半导体设备制造商BB 值为1.12,连续17个月保持在1以上。SEMI认为,半导体设备行业今年增幅仍有希望创下新高。从设备支出恢复增长的时点推算,新增产能的释放最快将在10年下半年逐渐体现,但集中释放预计要到11年年中以后。

图 15:北美半导体设备BB值15个月后首低于1图 16:日本半导体设备BB值连续17个月大于

1

数据来源:SEMI,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数据来源:SEAJ,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自09年1季度产能利用率探底回升以来,各季

度行业开工率均保持快速上升态势,10年3季度IC产能利用率为95.0%,

维持年初以来的高位水平。未来即使需求减弱或新增产能逐渐释放,产

能利用率有向下调整的空间,使得短期内行业景气较为确定。

图 17: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

数据来源:SICAS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从库存情况来看,iSuppli 数据显示,全球芯片平均库存天数DOI

由10年2季度的74.4天上升到10年3季度的75.9天,比同期季节性调整的平均水平高出4.8%。库存的增长符合未来季度的预期收入水平,不会给供应链造成明显的威胁。未来几个季度的库存水平将回到更为正常的运行状态,为明年产业的继续增长提供条件。

图 18:全球芯片平均库存天数DOI 季度环比略有增加

数据来源:iSuppli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各大机构对11年半导体产业增速的预测,主要集中在4.5%-9%之间,与我们对于行业11年将维持平稳增长的判断一致。综合考虑供需情况,我们预计11年半导体产业将实现8%左右的增长。

图 19:各大机构对11年半导体产业的增速预测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3. 全球电子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1.3.1. 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风险

为应对金融危机各经济体陆续出台经济刺激政策,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速恢复明显。但从中期来看,为了保持对财政偿付能力的信心,维持物价

和金融稳定,退出经济刺激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选择。

从各国政府对于未来政策走向的表态来看,停止实施经济刺激政策的前提将建立在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失业率显著下降以及通缩风险消除的前提下。目前美国失业率指数仍维持在接近10%的高位水平,短期内实行大规模退出计划的概率较小。

图 20:美国失业率指数维持高位接近10%

数据来源:Bloomberg,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在本国通胀压力下,宣布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未来随着各地区经济状况恢复、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如果各国大规模退出刺激政策,其经济增长速度或达不到预期的幅度,将会影响终端消费,从而对电子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图 21:全球主要地区经济增长恢复迅速

数据来源:IMF,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1.3.

2.产能快速扩张的风险

半导体资本支出增速伴随着半导体销售增速的周期性变化,而这种一致性正是促使半导体产业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历史经验表明,连续两年资本支出下降之后产业将有望迎来增长。随着08、09年,半导体资本支出大幅萎缩之后,10年将迎来强劲增长。大幅增长的资本支出体现了半导体产业的强势复苏,但也给未来几年的产业发展留下产能过剩的隐患。

从目前来看,由于产能利用率维持历史高位以及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给产能释放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但创历史增幅的高速资本支出如果在未来集中释放仍将会有产能过剩的可能。

图 22:历史数据表明连续两年资本支出下降后产业将迎来增长

数据来源:Gartne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中国电子产业处产业升级过程中

2.1.成本优势依旧 中低端产品仍为主要优势产品

由于元器件产品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点,跨国公司出于迅速响应、成本低廉的考虑,更多选择中国作为配套中心。同时,由于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以及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需求,全球顶尖的终端品牌企业更多地将主要产能转移至中国。这样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随着低端组装和产品转移的日趋饱和,国内IC销售收入增速与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逐渐收窄,但仍然持续高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我们认为,现阶段中国依然承担着全球电子产业转移的任务,国内成本优势依旧。

图 23:国内IC销售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速

数据来源:拓璞研究所,SI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从人力成本角度看中国的制造业成本已经明显高于东南亚、南亚一些人口大国的水平,但是基础设施、经济政策稳定性以及产业配套能力等问题使这些国家在短期内仍不能和中国电子制造竞争,中国仍旧是竞争力最强的产能转移地区。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跨国企业为节省成本在最困难的时刻选择了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及南亚地区。但是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尤其是电子行业全面复苏,中国在成本竞争的整体配套优势得以体现,10年2季度中国地区IC收入增速已基本和亚太(除日本)地区增速相当。我们认为,未来中国IC收入增速将重新超过亚太地区水平是大概率事件。

图 24:国内IC收入季度增速恢复至亚太(除日本)地区水平

数据来源:WSTS,CSIA,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电子行业的出口依存度较高,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依存度接近60%。而出口类型中,来、进料加工贸易一直是出口贸易主体。10年1-9月,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为3271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78%。依靠国内成本优势,代表加工工厂特色的中低端产品仍然是国内电子企业面向全球的主要优势产品。

2.2.向技术优势转型 中高端产品竞争力逐渐加强

技术升级是电子元器件厂商一个永恒的话题,其方向必然是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发展。国内电子产业升级持续推进,一方面,国内电子企业在政策扶植及盈利驱动下,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高端产品竞争力逐渐加强。另一方面,承接国外中高端产品向国内的转移。

目前,中国的电子产业正处于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自立的转型时期,部分电子上市公司已经开始追赶国际技术前沿,增加资本支出,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而实现技术自立。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相对于制造业、封装业,上游设计占据产业链顶端、利润率最高,同时,技术门槛也相对较高。国外许多设计大厂选择把利润较低的制造和封装环节外包给代工厂商,而国内企业更多的是作为后者出现。随着中国集成电路快速发展,国内企业逐步实现技术升级、产业转型或延伸,设计业占集成电路的比例由07年的18.05%上升至09年的24.35%,未来将持续上升趋势,相关上市公司也将逐渐增加。

图 25:07-0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细分子行业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CCI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技术升级一方面来自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自主创新;另一方面,来自政府的支持。政府典型支持领域在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以及对半导体科技专项的投资,同时移动通信向3G的转换也加快了相关技术的升级。以LED芯片的生产设备MOCVD为例,地方政府给予平均每台至少150万美元的补贴,相当于约70%的采购成本。大幅的财政补贴使得拥有技术优势的三安光电等国内LED上市公司,能够大幅扩充产能,把握住下游LED行业巨大的市场前景。目前仅三安光电订购的MOCVD机台就达107台,而09年全球LED用MOCVD设备需求量仅212台。我们认为,政府扶持助力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将加快推动国内电子产业技术转型进程,未来电子上市公司中伴随许多新技术、新产品的投产,将会发展出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国外中高端产品向国内的转移,将促进国内产业技术升级。作为全球制造业的组成部分,国内电子产业凭借其成本及产业配套优势成为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由于终端厂商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高,配套区域并没有集中转移到中国地区。随着本轮经济危机的深化,终端厂商从控制成本的考虑出发,把部分中高端产品转移到中国地区。

从电子产品进出口情况来看,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国内电子产业的出口1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40%以上的高速增长。累计到9月底,国内电子元器件出口388.01亿美元,同比增长39.92%。而同期国内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6.60%,远低于出口增速。这并不符合一般升值下的表现,说明更多具有技术优势的中高端产品实现了国内生产,而可能受到升值冲击的中低端成本优势产品则未能影响到整体出口情况,电子产品全球竞争力在逐渐加强。

图 26:国内电子元器件出口10年以来保持40%以上的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元器件产业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图 27: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同比维持在30%左右的增长

数据来源:工信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出口类型方面,依赖组装和来料加工的模式正在逐步变化,更多产品从进口变化为本地化生产。来、进料加工贸易占出口贸易比例由08年1-5月的82.36%下降至10年1-9月的77.75%,降幅为4.61个百分点。国内电子元器件企业正逐步摆脱单纯的加工工厂形式,而向具有技术优势的自主化生产转型。

图 28:电子信息产品来、进料加工贸易仍然是出口贸易主体

数据来源:工信部,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3.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2.3.1.人民币升值风险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刷新05年汇改以来高点,形成一波强劲的增长势头。自今年6月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快速上升,至11月23日累计升幅达2.65%。欧美等国家为保护本土企业减少中国廉价商品的冲击,纷纷施压人民币汇率。未来人民币温和上涨将是大概率事件。

电子行业的出口依存度较高,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依存度接近60%。人民币升值将对行业造成较大影响。一方面,部分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公司业绩将会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注重内需和新兴产业开发的企业则可能受到较小冲击;而原材料进口占比较高的企业或将受益人民币升值。

图 29:人民币兑美元自10年6月汇改后进入新一轮升值阶段

数据来源:WIND,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2.3.2.劳动力成本的快速提升

劳动力成本一直是我国竞争优势的主要方面,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使我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中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产业向技术转型的要求日益强烈,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以国内工资平均水平来看,从00以来国内工资平均水平逐年上升,且在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国外失业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我国平均工资仍然保持快速增长。

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发展趋势。未来劳动力成本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制造业将可能受到东南亚、南亚等超廉价劳动力地区的冲击,特别是电子产业这类承接国际产能转移的行业受冲击程度可能更为明显。在劳动力成本快速提升为未来大概率的前提下,产业技术转型及企业自主创新将成为国内电子产业能否保持快速发展的关键。

图 30:国内工资平均水平逐年快速提升

数据来源:CEIC,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3.低碳/新能源、新兴消费电子仍为核心投资区域

3.1.国家经济产业调整背景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面临着日趋紧迫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现有发展方式的局限性、经济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强化了我国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性,在经济恢复保增长的同时,把结构调整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培育危机后引领全球经济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宽带网络、节

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按照10月份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决定》指出,现阶段应将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

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发展阶段上看,

应按照“三步走”的思路,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

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

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到

2030年前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

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国家产业经济调整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将在财政、税收、

融资等方面获得全面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信息技术相关的新兴

消费电子等电子行业相关领域将可能获得国家产业调整的支持,使得产

业规模大幅提升,从而带动相关电子行业产品取得较大增长。

表格1:09年以来国家产业相关政策

时间 名称 发布来源 主要相关内容

09.02 《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

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见》

国务院 大力支持新能源、生物、新材料、信息等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

09.02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

划》

国务院办

公厅

未来三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发展对GDP增长

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确保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骨干

产业稳定增长;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

术;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09.11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

展》

温家宝总

理讲话

新能源发展要突出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

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关;要

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0.10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

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

和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

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达到15%左右。

10.10 “新18号文”草案已上报国务院工信部 进一步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出台新的推动政策。

10.11 “十二五规划”预测

工信部

十二五期间我国3G将全面普及,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物联网在重点

领域初步商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三网融合未来三年有望拉动包

括设备、终端、系统、内容和服务在内的市场达7000亿元。

中国863计

划新材料

专家组

到2015年,半导体照明工程芯片国产化率将达70%,产业规模达到5000

亿元人民币;构建OLED大规模生产线体系,显示共性技术和配套材料将

带动6000亿至8000亿元产业链;稀土功能材料产值规模将达500亿元,

高端材料5年总产量达100万吨,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5万亿元以上。 半导体行

业协会

十二五期间我国半导体行业投资有望超2700亿元,较“十一五”增加1倍。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3.2.新兴消费电子成长动能强劲

我们曾多次提到,电子终端产品非耐用消费品的属性决定其需求不会无限期压缩,一旦经济复苏,需求集中释放的力度将较大,10年的3C等电子产品的强劲增速印证了我们的观点。经济危机之后,IT行业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我们认为新兴消费电子将是未来带动电子行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新兴消费电子是受益于国家经济产业调整的主要领域,新产品众多、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产品替代效应明显。各大主要电子产品中新兴产品均已表现出强劲的带动力,如手机中的智能手机、电脑中的平板电脑、电视中LED电视、3D电视、智能电视等,同时,作为平板电脑和触控手机的重要元器件,今年将成为触摸屏应用推广的起点。

3.2.1.触控面板:中小尺寸发展较快玻璃式电容技术是未来主流

触控面板产业发展已久,不过过去均集中在工商业应用及少数IT类产品,如PDA及少数智能手机等,市场规模增速缓慢。近年来,苹果推出iPhone、iPod Touch、iPad等采用触控面板的电子产品后,其他厂商也纷纷推出类似产品,带动中小尺寸触控面板在消费电子及IT产业应用的拓展。另一方面,微软推出Windows 7,力图在PC领域拓展触控面板应用,成效却未尽理想,使得中小尺寸(10寸(含)以下)触控面板出货量增长幅度仍大于大尺寸(10寸(不含)以上)触控面板。DIGITIMES预估,10年全球中小尺寸触控面板出货量将达7.60亿片,至13年提升至12.61亿片,年均复合增长率18.4%;大尺寸则由10年的3014万片增长至13年的3572万片,增速较慢。

图 31:09-13年全球触控面板出货量变化及预测

数据来源:DIGITIMES,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技术方面,电容触控面板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拓璞产业预计10年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占比为36.3%,11年将上升至41.0%。其中,玻璃型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由于品质特性优秀,受到苹果等高端客户的青睐。

图 32:10-11年全球投射式电容触控面板占比提升明显

数据来源:拓璞产业研究所,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产能方面,目前7寸触控面板产能大多来自3.5代线,在产能分配及贴合良率考虑下,11年可能出现供给不足,吸引更多面板厂加速中尺寸触控面板布局。此外,技术规格方面,为了避免缺料问题,部份厂商可能也会改采Film薄膜式结构以暂时替代玻璃式结构。我们认为,虽然目前Film薄膜式结构凭借20%左右的成本优势和玻璃式结构的缺货仍然占据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未来玻璃式电容触控面板将成为市场主流。

玻璃式电容触控面板产业链,生产制程约为30-40道,包含三道生产门槛。短期内,新进者虽分段进入触控模块生产和贴合业务,但在各个制程的限制下,均不易成为可以稳定大量出货的供应商。而胜华与TPK是少数可同时提供触控sensor及贴合业务的厂商。高门槛使得全球只有TPK和胜华能成为苹果的供应商,后进厂家2-3年即便切入,所占比例也会很低。由于iPhone 4和iPad的热销,主要供应商的产能无法满足苹果需求,而采取加大代工比例的策略。基于未来几年苹果及全球触控面板需求持续高涨的预测,我们认为玻璃式电容触控面板产业链上的现有及潜在供应商均将持续受益。

图 33:玻璃式电容触控面板产业链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3.2.2.智能手机:价格下降竞争加剧未来渗透率逐步上升

2010年智能手机成为整个手机市场的焦点。据Gartner统计,10年1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5430万台,同比增长48.7%;第2季度出货达6165万部,同比增长50.5%;第3季度出货量达8100万台,同比增长近一倍,渗透率达19.3%,呈逐季上升趋势。中国智能手机受益3G普及,成长更为强劲,10年3季度出货量达1774万台,同比增长218%,渗透率达27.6%。拓璞产业预计,10-1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年均复合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