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8500的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和转发速率计算方法

S8500的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和转发速率计算方法

S8500的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和转发速率计算方法
S8500的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和转发速率计算方法

S8500的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和转发速率计算方法

1)交换容量

两块主控板(含Crossbar交换网片)1+1冗余备份。每块接口板通过两条高速总线分别连到两块主控板上的Crossbar,两条高速总线1+1冗余备份。每条高速总线由6对(12条)3.125Gbps的SERDES 组成,带宽为37.5Gbps,有效带宽为30Gbps(8B/10B编码),两块主控板负荷分担时有效带宽60Gbps。即每块接口板带宽:Serders 总线数量×每条Serdes的带宽×(8B/10B编码的开销)×两块主控板负荷分担:(6×2)×3.125×(8B/10B)×2 = 60Gbps/Card S8505: 60Gbps/Card * 5 = 300Gbps

S8508: 60Gbps/Card * 8 = 480Gbps

S8512: 60Gbps/Card * 12= 720Gbps

S8502 吞吐量:

单交换网板时,120G + 2 * 60G = 240Gbps;

双交换网板时,120G * 2 = 240Gbps;

2)背板带宽

两块主控板(含Crossbar交换网片):1+1冗余备份。每块接口板通过两条高速总线分别连到两块主控板上的Crossbar,两条高速总线1+1冗余备份。每条高速总线由6对(12条)3.125Gbps的SERDES 组成。同时预留一倍高速总线用于交换容量翻倍。S8512背板的

Serdes(高速差分线)数量为6×2×2×12×2 =576;背板带宽为:576 ×3.125Gbps= 1.8Tbps。

同理:

S8508背板的Serdes(高速差分线)数量为6×2×2×8×2 =384;背板带宽为384 ×3.125Gbps= 1.2Tbps

S8505背板的Serdes(高速差分线)数量为6×2×2×5×2 =240;背板带宽为240 ×3.125Gbps= 750Gbps

S8502背板的Serdes(高速差分线)数量为6×12×2 =144;背板带宽为144 ×3.125Gbps= 450Gbps

3)包转发率

线速1Gbps等效于包转发率(按最小包长64字节计算):

(1×10^9 bit/s) / ( 84Byte/packet * 8bit/Byte ) = 1.488 Mpps

S8500系列分布式转发,每块接口板可支持24 Ge线速:

24 Gbps *1.488 Mpps/Gbps = 35.712Mpps /Card

S8512包转发率:35.712 Mpps/card * 12 cards =428.54 Mpps 取整数428Mpps。

类似的,S8508、S8505、S8502包转发率分别为285Mpps, 178Mpps、142Mpps。

4)业务板性能

Firewall的性能:64字节包长200Mbps,1500字节包长2Gbps;

IPSec性能:64字节包长70Mbps,1400字节包长600Mbps; NAT处理能力约为4.5Mpps(3GE线速);

VPLS处理能力约为4.5Mpps(3GE线速);

netstream最大3.8G左右

交换机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计算方式

[交换路由]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之间什么关系[复制链接] 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之间什么关系 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如下: -------------------------------------------------------------------------------- 我总结一个公式: 转发带宽=包转发速率*8*(64+8+12)=1344*包转发速率 我的公式推算: 假设交换机有A、B、C三种接口各一个,它们的包转发率分别是X、Y、Z 64+8+12的意思为:基于64字节分组测试(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就是64字节);8以太网中,每个帧头都要加上了8个字节的前导符;帧间隙最小为12字节。再乘8是转换为Bit 为单位。 所以得: 交换机转发带宽=X*8*(64+8+12)+Y*8*(64+8+12)+Z*8*(64+8+12) =(X+Y+Z)*1344; =交换机包转发率*1344 ---------------------------------------------------------------------------------------------------------------- 第二种计算方法: -----------------------------------------------------------------------------------------------------------------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百兆端口数量*+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对于OC-12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对于OC-48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468MppS。 -------------------------------------------------------------- //背板带宽计算公式: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 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背板带宽和最大吞吐的数据量的计算方法

背板带宽和最大吞吐的数据量的计算方法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 ?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

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交换机的背版速率一般是:Mbps,指的是第二层, 对于三层以上的交换才采用Mpps 补充一下1.488的由来: 具体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在每个包的前面加上64个preamble (前导符),然后在每个包之间会有96个bit的IFG(帧间隙),也就是原本传输一个64个字节的数据包,虽只有512个bit,但在传输过程中实际上会有512+64+96=672bit,也就是说,这时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实际上是有672bit的。千兆端口线速包转发率=1000Mbps/672=1.488095Mpps,约等于1.4881Mpps,百兆端口线速包转发率=100Mbps/672=0.1488095Mpps,约等于0.14881Mpps。 下面有两个例子 2950G-48 背板=2×1000×2+48×100×2(Mbps)=13.6(Gbps) 相当于13.6/2=6.8个千兆口 吞吐量=6.8×1.488=10.1184Mpps 4506

视频传输带宽换算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 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地方监控点: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10(摄像机的路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1.5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视频监控行业常用标准带宽计算

1、首先计算720P(1280×720)单幅图像照片的数据量 每像素用24比特表示,则: 720P图像照片的原始数据量= 1280×720×24/8/1024=2700 KByte 2、计算视频会议活动图像的数据量 国内PAL活动图像是每秒传输25帧。数字动态图像是由I帧/B帧/P帧构成。 其中I帧是参考帧:可以认为是一副真实的图像照片。B帧和P帧可简单理解为预测帧,主要是图像的增量变化数据,数据量一般较小。 极限情况下,25帧均为I帧,即每帧传输的图像完全不同。则: 720P活动图像的每秒传输的极限数据量= 2700 KByte×25 = 67500 KByte/s 转换成网络传输Bit流= 67500×8 = 540000 Kbit/s,即528M的带宽。 在实际视频会议应用中,由于有固定场景,因此以传输增量数据为主(传输以B帧和P 帧为主),一般在10%-40% 之间,40%为变化较多的会议场景。计算如下: 增量数据在1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10%×24 + 2700 KByte =9180 KByte/s = 72 Mbit/s 增量数据在2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20%×24 + 2700 KByte =15660 KByte/s = 123 Mbit/s 增量数据在40%的情况下, 原始数据量= 2700 KByte×40%×24 + 2700 KByte =28620 KByte/s = 224 Mbit/s 3、H.264压缩比 H.264最大的优势是具有很高的数据压缩比率,在同等图像质量的条件下,H.264的压缩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举个例子,原始文件为88GB,采用MPEG-2压缩后为3.5GB,压缩比为25∶1,而采用H.264压缩后为1.1GB,从88GB到1.1GB,H.264的压缩比达到惊人的80∶1。 4、采用H.264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视频会议中都对原始码流进行编解码压缩。采用H.264,压缩比取80:1。计算如下: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72/80 = 0.9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123/80 = 1.6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净荷数据量= 224/80 = 2.8 Mbit/s 5、采用H.264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加上网络开销,传输数据量= 净荷数据量* 1.3 在1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0.9 * 1.3 = 1.17 Mbit/s 在2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1.6 * 1.3 = 2.08 Mbit/s 在40%的情况下,压缩后的传输数据量= 2.8 * 1.3 = 3.64 Mbit/s 6、厂商情况 部分厂商宣传的1M 720P超高清应用,有诸多使用限制。 如宝利通在其《HDX管理员指南》P56中明确指出:“在将视频质量设置为“清晰度”时,系

交换机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计算方式

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之间什么关系 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如下: -------------------------------------------------------------------------------- 我总结一个公式: 转发带宽=包转发速率*8*(64+8+12)=1344*包转发速率 我的公式推算: 假设交换机有A、B、C三种接口各一个,它们的包转发率分别是X、Y、Z 64+8+12的意思为:基于64字节分组测试(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就是64字节);8以太网中,每个帧头都要加上了8个字节的前导符;帧间隙最小为12字节。再乘8是转换为Bit为单位。 所以得: 交换机转发带宽=X*8*(64+8+12)+Y*8*(64+8+12)+Z*8*(64+8+12) =(X+Y+Z)*1344; =交换机包转发率*1344 ---------------------------------------------------------------------------------------------------------------- 第二种计算方法: -----------------------------------------------------------------------------------------------------------------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百兆端口数量*+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

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数。单位为bps(BitPerSecond),比 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 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 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 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咼。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X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 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地方监控点: CIF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512K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 数)?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CIF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15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2M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2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2Mbps(视频格式的比特率)X 10(摄像机的路数)=20Mbps(上行带宽) 即:采用720P的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 20Mbps; 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IPTV流量带宽计算

流量带宽计算 1各节点带宽需求计算 单播带宽:根据用户模型表,计算得出每个节点的单播带宽。 信令带宽:根据各节点组网计算得到每个节点信令带宽。 直播带宽: 1)如果是全网组播,则每个节点只需要计算一份直播带宽,如50个H264频道,为2M x 50 = 100Mbps。 2)如果是组播中继,则: 中心节点带宽与下挂的区域中心(边缘节点)个数有关,为n+1的关系。如:某中心节点下挂3区域中心,则带宽需要计算3+1=4份。 区域中心带宽与下挂的边缘节点个数有关,为n+1的关系。如:某区域中心节点下挂12个边缘节点,则带宽需要计算12+1=13份。 每个边缘节点需要一份直播带宽,如50个H264频道,为2M x 50 = 100Mbps。 3)如果是全网单播,则: 中心节点和区域中心节点计算方法与组播中继相同。 边缘节点带宽需要根据用户访问模型计算本节点直播用户数获得。如某边缘节点带用户10000个,H264频道50个,按照用户访问模型,有1850直播并发访问。则需要的带宽为:2M x 50 + 2M x 1850 = 3800Mbps,其中2M x 50为中继来的直播频道带宽。 汇总获得每个节点的接入带宽需求: 节点带宽=单播带宽+直播带宽+信令带宽 2带宽计算实例 在计算之前先通过查看FRS了解频道码率、用户数、频道数等参数。 ①在线率和并发率和哪些部件有关系 在线率:EPG容量 并发率:HMS性能 ②基础带宽计算

HLS SD Bit Rate = (64+214+464+664+1328+1928)/ = 可以通过以上方式计算出标清或者高清的的带宽 2.1Dimension for IPTV Services

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包转发率含义

交换容量,背板带宽,包转发率含义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 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 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 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 261.8Mpps(176x 1.488Mpps=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比如: 2950G-48 背板=2×1000×2+48×100×2(Mbps)= 13.6(Gbps)

相当于个千兆口 吞吐量= 6.8× 1.488= 10.1184Mpps 4506 背板64G 满配置千兆口 4306×5+2(引擎)=32 吞吐量=32× 1.488= 47.616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率或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这句话好像说反了) 交换机的背版速率一般是: Mbps,指的是第二层, 对于三层以上的交换才采用Mpps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背板带宽与端口速率计算

背板带宽与端口速率计算 现在的交换机厂商在技术上到处忽悠我们的中国的用户,提出的技术参数在的不得了,让用户摸不清头脑,希望我们的用户能正确对待参数!!! 一、计算公式说明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 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 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 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二、端口速率计算

带宽计算公式

交换机性能参数学习总结 一、交换机背板是设计值,可以大于等于交换容量(此为达到线速交换机的一个标准)。厂家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了将来模块的升级,比如模块从开始的百兆升级到支持千兆、万兆,端口密度增加等。背板带宽一般是指模块化交换机。它决定了各模板与交换引擎间的连接带宽的最高上限。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 二、交换容量(最大转发带宽、吞吐量)是指系统中用户接口之间交换数据的最大能力,用户数据的交换是由交换矩阵实现的。交换机达到线速时,交换容量等于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 三、包转发率它体现了交换引擎的转发性能。标准的以太网帧尺寸在64字节到1518字节之间,在衡量交换机包转发能力时应当采用最小尺寸的包进行评价。指基于64字节分组,在单位时间内交换机转发的数据总数。当交换机达到线速时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 四、转发带宽与包转发速率关系 8*(64+8+12)*2*包转发速率/1024=转发带宽 注:最大传输带宽=交换容量(交换容量用单工计算) 我的公式推算: 假设交换机有A、B、C三种接口各一个,它们的包转发率分别是X、Y、Z 64+8+12的意思为:基于64字节分组测试(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就是64字节);8以太网中,每个帧头都要加上了8个字节的前导符;帧间隙最小为12字节。再乘8是转换为Bit 为单位 所以得: 交换机转发带宽=X*8*(64+8+12)+Y*8*(64+8+12)+Z*8*(64+8+12) =(X+Y+Z)*1344 =交换机包转发率*1344 带宽计算公式说明 长空发表于2006-1-15 11:44:00 一、计算公式说明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 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 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bit)。单位为bps(BitPerSecond) ,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压缩)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0,要 么是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DataRate)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 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 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咼。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比特率大小X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的ADSL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 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路)1

部分CISCO交换机的背板带宽

部分CISCO交换机的背板带宽Catalyst Express 500 系列 CE500-24TT 8.8Gbps CE500-24LC 8.8Gbps CE500-24PC 8.8Gbps CE500G-12TC 24Gbps Cisco Catalyst 2940 系列 Catalyst 2940-8TT 3.6Gbps Catalyst 2940-8TF 3.6Gbps Cisco Catalyst 2960 系列 WS-C2960-24TC-L 8.8Gbps WS-C2960-24TT-L 8.8Gbps WS-C2960-48TC-L 13.6Gbps WS-C2960 48TT-L 13.6Gbps Cisco Catalyst 3560 系列 WS-C3560-24TS 8.8Gbps WS-C3560-48TS 17.6Gbps WS-C3560-24PS 8.8Gbps WS-C3560-48PS 17.6Gbps WS-C3560G-24TS 32Gbps WS-C3560G-48TS 32Gbps WS-C3560G-24PS 32Gbps WS-C3560G-48PS 32Gbps Cisco Catalyst 3750 系列 C3750-24TS 32Gbps C3750-48TS 32Gbps

C3750-24PS 32Gbps C3750-48PS 32Gbps C3750-24FS 32Gbps C3750G-24T 32Gbps C3750G-24TS-1U 32Gbps C3750G-48TS 32Gbps C3750G-24PS 32Gbps C3750G-48PS 32Gbps C3750G-12S 32Gbps C3750G-12S-SD 32Gbps C3750G-16TD 32Gbps Cisco Catalyst 4948 系列Catalyst 4948 96Gbps Catalyst 4948-10GE 136 Gbps Cisco Catalyst 4500 系列 WS-C4503 64 Gbps WS-C4506 100 Gbps WS-C4507R 100 Gbps WS-C4510R 136 Gbps WS-X4516-10GE 136Gbps WS-X4516 96Gbps WS-X4515 64Gbps WS-X4013+ 64Gbps WS-X4013+TS 64Gbps WS-X4013+10GE 64Gbps Cisco Catalyst 6500 系列WS-C6503-E 可扩展240Gbps WS-C6504-E 可扩展至320 Gbps WS-C6506-E 可扩展至480 Gbps WS-C6509-E 可扩展至720 Gbps WS-C6513 可扩展至720 Gbps

交换机背板带宽、包转发率计算方法

交换机背板带宽、包转发率的计算方法 1. 计算公式说明 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 (1)线速的背板带宽 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 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 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 2. 端口速率计算 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就是64字节、POS口是40字节。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

(完整版)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和传输带宽计算.doc

视频监控存储空间大小和传输带宽计算 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对存储空间容量的大小需求是与画面质量的高低、及视频线路等都有很大关系。下面对视频存储空间大小与传输带宽的之间的计算方法做以介绍。 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比特 (bit) 数。单位为 bps(BitPerSecond),比特率越高,传送的数据越大。比特率表示经过编码 (压缩 )后的音、视频数据每秒钟需要用多少个比特来表示,而比特就是二 进制里面最小的单位,要么是 0,要么是 1。比特率与音、视频压缩的关系,简单的说就是比特率越高,音、视频的质量就越好,但编码后的文件就越大 ;如果比特率越少则情况刚好相反。 码流 (DataRate) 是指视频文件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叫码率,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样分辨率下,视频文件的码流越大,压缩比就越小,画面质量就越高。 上行带宽就是本地上传信息到网络上的带宽。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 数据传输速率,比如用 FTP 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下行带宽就是从网络上下载信息的带宽。下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从网络下载信息时的数 据传输速率,比如从FTP 服务器上文件下载到用户电脑,影响下传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不同的格式的比特率和码流的大小定义表: 传输带宽计算:

比特率大小×摄像机的路数=网络带宽至少大小; 注:监控点的带宽是要求上行的最小限度带宽(监控点将视频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的带宽是要求下行的最小限度带宽(将监控点的视频信息下载到监控中心);例:电信2Mbps 的 ADSL 宽带,理论上其上行带宽是512kbps=64kb/s,其下行带宽是2Mbps=256kb/s 例:监控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方,各地方的摄像机的路数:n=10(20 路 )1个监控中心,远程监看及存储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为30天。不同视频格式的带宽及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如下: 地方监控点: CIF 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512Kbps,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512Kbps(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 ×10(摄像机的路数 ) ≈ 5120Kbps=5Mbps(上行带宽 ) 即:采用CIF 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5Mbps; D1 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1.5Mbps ,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1.5Mbps( 视频格式的比特率) ×10(摄像机的路数 )=15Mbps( 上行带宽 ) 即:采用D1视频格式各地方监控所需的网络上行带宽至少为15Mbps; 720P(100万像素 )的视频格式每路摄像头的比特率为 2Mbps ,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 传输带宽为 2Mbps ,10路摄像机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

背板带宽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b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效率/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的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监控 前面有一位H3C的高手对我指点过,在这里谢谢他了,他名字叫做 现在有一项目前端采用130万像素的摄像机100台,后端使用解码器1台,NVR一台,管理中心软件一套。 网络的构架是核心+接入 前端的计算方法,前面那位高手已经给出,接入层交换机的背板带宽+包转发率计算方法如下: 前端接入网络流量主要是由前端视频图采集设备所发出的,主要有存储码流与实时码流。使用IP全交换方案,按照每个终端平均向外发送1路存储1路实况,可以估算出单终端所需要的带宽值: 1080P高清编码器/IPC的发送码流=8+8=16Mbps 根据编码速率可以计算包发送速率:实况流8Mbps即每秒发送1M字节,按照宇视编码器/IPC的编码策略1个包内封装1024个字节,可以计算包发送率1Kpps;即编码速率/8/1024即得到包发送速率: 1080P高清编码器/IPC的包发送速率=16Mbps/8/1024=2Kpps 所以: 计算24个高清IPC所需的接入交换机选型: 带宽:24×16×(1+30%)=499.2Mbps

交换机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计算方式

交换机交换容量和包转 发率计算方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交换路由]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之间什么关系[复制链接] 交换容量和包转发率之间什么关系 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如下: -------------------------------------------------------------------------------- 我总结一个公式: 转发带宽=包转发速率*8*(64+8+12)=1344*包转发速率 我的公式推算: 假设交换机有A、B、C三种接口各一个,它们的包转发率分别是X、Y、Z 64+8+12的意思为:基于64字节分组测试(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就是64字节);8以太网中,每个帧头都要加上了8个字节的前导符;帧间隙最小为12字节。再乘8是转换为Bit为单位。 所以得: 交换机转发带宽=X*8*(64+8+12)+Y*8*(64+8+12)+Z*8*(64+8+12) =(X+Y+Z)*1344; =交换机包转发率*1344 ---------------------------------------------------------------------------------------------------------------- 第二种计算方法: ----------------------------------------------------------------------------------------------------------------- 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百兆端口数量*+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是怎么得到的呢 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000, 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对于OC-12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 *对于OC-48的POS端口,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468MppS。 -------------------------------------------------------------- //背板带宽计算公式: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 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方法_1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方法 1 SZ世纪昌蓝-谢飞(20789402) 17:27:17 每日增量数据/计划恢复时间*8=带宽 做异步一般2~3M基本可以,但是要参考客户每天数据的增量和备份窗口时间 SZ世纪昌蓝-谢飞(20789402) 17:31:05 同步一般推荐10Mb以上 1、电信带宽是按Bit计算的,电脑文件是按Byte计算的,1Byte=8Bit,接入光纤的带宽/8=实际使用带宽。 2、浏览网页一次2K,网络游戏、视频是交互式的一般80K就搞定了,QQ或MSN等即时工具也是占10K左右。 3、以20台电脑为例: 浏览网页: 20台电脑*2K=40K 网络游戏+视频:20台电脑*80K*2=3200K MSN、QQ : 20台电脑*10K=200K 40+3200+200=3440K Byte 3440*8=2M光纤 4、ADSL带宽是非对称的的,电话线路中0~4Khz用来传输电话音频,用26Khz~1.1Mhz频段传数据,并把它以4Khz的宽度划分为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输入的数据经过TCM编码及QAM调制后,送往子信道,所以理论上上行速率可达1.5Mbps, 下行速率可达14.9Mbps,考虑到干扰等情况,实际上传输速率一般为上行640Kbps,下行8Mbps 。我们常用的2M ADSL实际速率下载约250Kbyte,上传约64Kbyte 光纤带宽是对称的,上传和下载均等

网络带宽计算方法 这里指的是带宽网速的单位计算方式方法及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 换算关系为:1Byte=8bit 1B=8b ---------- 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 ---------- 1KB/s=1024B/s 1MB=1024KB ---------- 1MB/s=1024KB/s 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然而我们可以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 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 理论上:2M(即2Mb/s)宽带理论速率是:256KB/s(即2048Kb/s),实际速率大约为80--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设备质量、资源使用情况、网络高峰期、网站服务能力、线路衰耗,信号衰减等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4M(即4Mb/s)的宽带理论速率是: 512KB/s,实际速率大约为200---440kB/s。 网络带宽计算方法 bps:位/每秒,通常对于串行总线设备使用bps为单位,如串口,USB口,以太网总线等。Bps:字节/每秒,通常对于并行总线设备使用Bps为单位,如并口,IDE硬盘等。 网络技术中的 10M 带宽指的是以位计算, 就是 10M bit /秒 ,而下载时的速度看到的是以 字节(Byte)计算的,所以 10M 带宽换算成字节理论上最快下载速度为: 1.25 M Byte/秒! 在计算机/通讯行业中,计算数据传送速度也使用十进制来衡量。 在数据存储容量计算中,一般采用二进制来衡量。1MB=1024K=1024*1024B。 根据进制规定,传送速度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 bps 和 Bps,但是他们是有严格区别。Bps中的B使用的是二进制系统中的Byte字节 ,bps中的b是十进制系统中的位元。在我们常说的56K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