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考

广东金融学院王华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本文在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市场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入手,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其他国家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之一。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惑,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社会曾将有幸被大学录取的少数人称之为“天之骄子”,如今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的强劲需求,高校招生数量急剧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适龄人口的15%时,说明这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型进入大

—————————— 1

众型。1998年我国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实现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并于2002年提前8年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剧增至2002年的320万人,毛入学率也由1998年的9.8%上升到了2002年的15.3%,2008年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599万人,毛入学率高达23%。1998年—2008年,招生人数增长幅度达到了455%,毛入学率提高了了13.2个百分点(见表1)。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使学生在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中获得全面发展,但也正是在这种急速发展与转变中,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随之产生。

表1 1998-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与毛入学率

单位:万人

年份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招生人数108.4 159.7 220.6 268.3 320.5 382.2 447.3 504 546.1 565.9 599 毛入学率(%) 9.8 10.5 11.5 13.3 15.3 17 19 21 22 23 2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教育事业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伴随着高校的迅速扩招、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陡增。据不完全统计,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于2003年毕业,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87.8万人,其中待就业52万人,占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28%,以后逐年增加,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了447.8万人,其中待就业140万人,占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31%。2003年—2007年,毕业生总数增幅138%,其中待就业人数增幅169%(见表2)。就目前来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脱节;而另一方面,是学生就业需要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之间的不对接。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涉及到高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问题,也涉及到其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即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结构安排、教学组织和教学实践的实施、教学管理、治学方略和学风等问题。

表2 2003-200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待就业毕业生人数

单位:万人年份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毕业生数187.8 239.1 306.8 377.5 447.8

52 69 79 124 140

待就业生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事业公报;青岛新闻网2007-11-15;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2848328.html, 2007-3-22等。

二、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资本市场发育发展迅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金融体制的改革、企业升级和转型、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人才的国际竞争等方面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多样化、素质综合化、一专多能化、竞争国际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类型多样化。类型多样化,是指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类型。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带来了受教育对象的多样化,而经济发展趋于多元化、产业结构现代化,则加速了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的流动和分层,进而又加剧了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一支从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研究、产品和工艺设计、生产和经营,到操作技能熟练的劳动者的多层次、多类别、多规格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类型上力求多样化,既精心打造研究生教育,又抓好本科教育,同时大力发展专科教育,彼此共存互补。总之,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做到全国一盘棋,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双管齐下,共同承担起为社会输送各种类型人才的任务。

(二) 素质综合化。素质综合化,是指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具有多维性和复合性。即具有有机交织的多种能力,不仅基础知识渊博,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懂得科学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工具,也擅长经营管理,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强健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与完善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用人机制,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已成为用人单位追求的热点。这就要求高校把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置于首要

的位置,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强调“通识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有较为深厚的知识基础,掌握好若干学科的要领,可以成功实现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跨越,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擅长协商对话,能妥善解决冲突,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

(三) 一专多能化。一专多能化,是指在某一两个专业领域比较深入与过硬而知识结构又比较宽泛且能适应多个方面的发展。当今社会经济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和许多部门也不得不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不断涌现,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因而,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多种多样的工作,转工、转行将成为常见的事。由于个人必须面对不断变动的职业生涯,就要求具备适应不同工作、职位及职业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的多元变化,这就必然要求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同时又是个多面手、多能儿。

(四) 竞争国际化。竞争国际化,是指人才在国际间的角力。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资本和信息的流动不断加快,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和竞争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面临面向世界高度开放、并参与激烈国际竞争的冲击与挑战。而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从需求的角度看,中国紧缺的人才里就含有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了解国际惯例、符合需要的外语人才,尤其是专业外语人才。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国际化的需求,不仅要具有国际化观念和现代意识,还要具备竞争观念、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国际竞争力。

总之,高校只有定准位、出特色,在人才培养上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等的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出特色突出、个性鲜明的学生,才能在人才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通常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

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这些年来,我国不少高校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仍然不够到位,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一) 部分高校定位不准,角色混乱甚至错位

不少高校在规模定位上盲目推崇越大越好;类型定位上则重普通高等教育而轻高职教育,重学术型轻应用型;在层次定位上层层攀高,中专要升大专,大专想升本科,本科争上硕士点、博士点;在学科定位上,求多求全,漠视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盲目向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发展。在追求高层次办学过程中,一些过去十分有专业特色或专业优势的学校放弃了自己的特点,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人才培养规格雷同率居高不下,导致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 人才培养目标相对单一,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

为适应计划经济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办学体制,如,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统一的专业目录、教学计划,统一的招生和分配等,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重点院校与非重点院校培养目标一个样,同一个学科专业目标一个样,甚至专科层次培养目标几乎也和本科一个样。这种极端共性的培养目标至今还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一方面造成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整体结构上“千校一面”,同一种类型和同一种层次的人才过剩,而社会所需要的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的比例和结构严重失调;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的“千人一面”,缺乏特色和个性,不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难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三) 专业、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办学特色弱化

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60%以上的受采访者认为应该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在接收采访的44家单位中,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制约因素。[1]这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办学特色弱化等因素息息相关。此外,一些高校在招生上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想方设法去“节源开流”:譬如为了争夺生源,未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竞相开

设热门专业;或者利用既有有限资源过度地细分专业,而忽略了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师资条件、社会需求相挂钩,以致于学生刚入学实质上就注定将被打入就业难的“冷宫”。

(四)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应当说,大部分高校都有重视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但目前实践教学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一定程度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由于校外实践难度大、成本高,也导致一些实习环节只能是“走马观花”;教学工作量计算还不尽合理,影响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由于高校的实验中心和基地的使用常涉及各院系人力、经费、时间等问题,未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学生主动参与不够,部分教师指导不力,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五) 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不到位,学生择业观滞后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悄然改变大学生的就业方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由过去的“包分配”改革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高校虽然也将从事这项工作的部门由“毕业分配办”改为“就业办或就业指导中心”,但工作人员距离从事此项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相去甚远,而大部分学生对人才就业市场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深度认识,头脑里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意识淡薄,择业观明显滞后于现实的人才就业市场。

四、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

近年来,为适应国际竞争形势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以及满足本国社会经济展的需要,美、德、日、英、法等国家也对高等教育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些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取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 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院校

总体上看,高等教育改革有成效的国家都在努力建立与完善高等教育“新体制”,高等教育正由单一的办学形式逐步向多层次、多类型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满足社会各方面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适应不同水平、能力和条件的学生对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需求。

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普及高等教育的国家。这与它不断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合理的分流息息相关。在过去的百余年里,美国建立和发展了类型灵活多样的高等教育制度,逐步实现高等教育的层次分流、类型

分流、形式分流和地域分流,其高等院校大致分为研究院大学、本科大学、社区学院和开放大学等四类,分别培养博士、硕士、学士、副学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

在英国,过去只重视“正规”大学的作用,不太注意其他类型高校的发展。但从60年代开始,提出并实行双轨的高等教育制度,即要求与正规大学相平行,大力发展多科技术学院和其他进修院校。

法国目前的高等理工教育也很有特色,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员为目标的大学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术员班,这是一种两年制的短期技术大学教育;二是以培养文凭工程师和工程博士为目标的“大学校”,意即“大学中的大学”,“大学校”种类较多,学制不尽相同,实行被称为“竞试(ocncour)s”的难度很大的入学考试选拔制度,学生在学期间的淘汰率也较高。

(二) 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生产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与多样要求的发展,以及新的高等教育观念的形成,世界各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日趋复杂化与多样化。

比如理工教育,不但要求培养工程师、专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还要求培养科学家、一般科技人员和研究人员;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也日益丰富、复杂,从而更加清晰地呈现出多样化培养的取向。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的关于未来高等工程教育的报告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1)具有宽广厚实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以后进入工程市场和非工程市场寻求职业打下基础;(2)具有大工程观的综合素质和很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可以适应工程的广泛性和多样性;(3)具有终身自我学习的动力、知识与能力,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和工程内涵与背景的变化,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不断学习。

目前发达国家普遍注重提高学生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实际竞争力,包括更好地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及需要提高的技能、解决问题与贯穿一生的学习技能、交流及作为团队的一分子开展工作的能力,以及一些个人能力。实践表明,这些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适应了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三) 建设综合化的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随着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发展,国外一些著名大学都经历了由单科到理、工、文结合的发展过程,趋向于加强学科领域的研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工科向理、工结合再到理、工、文结合的发展演变过程尤为典型;日本的广岛大学、名古屋大学也建立了综合学部;此外,不少大学设立了综合科学研究所,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从专业与课程建设的角度看,发达国家大学的本科专业设置亦趋于文理结合、理工结合、多学科综合,课程的组织出现共同的趋势—综合化。总体上看,它们的综合化改革多以“宽口径、多方向、厚基础”等为基本特点。

在美国,大学专业设置一般较为齐全、配套,结构较为合理。本科重视基础课程,且起点高、基础厚、课程宽。此外,文、理、工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也大量设置,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课程,占学士学位课程总量的20%;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习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有的大学还开设文科和理工科双重学位的课程。

英国很多院校建立了邻界学科专业体制,开设了包括二至三门甚至更多学科的综合课程。如牛津大学的许多课程就是把两种科目结合起来,一门文科和一门理科的课程有“哲学和数学”、“生理学和哲学”、“经济学和工程科学”等;还有三门科目结合的课程,如“工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

法国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分应用课、理论课、外语和社会学课程三大类,其中的外语和社会学课程规定每个学生除必须学习一至二门外语外,还要求学生接触经济管理、法律、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扩大视野,加深他们对同自己专业相关联的其他领域基本情况的了解。

(四) 重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

面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挑战和要求,国外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越来越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寻求与外界的合作,通过合作共同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实现高度工业化的基本经验之一,就在于强调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在德国,洪堡大学早在19世纪就已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法国则在70年代明确提出“通过研究进行培养”的方针;英国在60年

代就提倡建立大学科技园区,并于70年代建成它的第一个高科技开发科技园—剑桥科技公园。

创办科学园是产学研合作中一种比较普遍而且富有成效的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依托大学。法国的法兰西科学城集中了全国60%的高等院校,意大利的奥尔蒂尤斯技术城有高等院校4所,美国的128号公路带集中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西北大学等在内的一批著名大学。还有很多科技园区是直接依托一所大学而建立的,著名的如剑桥科学园(剑桥大学)、新加坡肯特岗科学园(国立新加坡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技术公园(麻省理工学院)等。通过大学和科学园的合作,一方面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群的成长,另一方面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全面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强化了学生知识素质、技能素质、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要坚定不移地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培养大批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质量人才。”[2]这表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才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下面结合我们广东金融学院升本几年来的实践,谈谈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做法。

(一)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高等教育区别于其它层次的教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学术性和职业性,不同学校由于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差异,在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上会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我们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目标和模式上的多样化,必须依靠人才培养的金字塔型分层结构来实现,每个高校在这个金字塔中各安其位,纠正和避免在办学定位上的混乱。对处于金字塔顶层的重点大学,政府应加大投资,加强质量监控,保证这些大学能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尖端人才,强化精英教育;而处于塔中层及底部的一般本、专科院校,则应注意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及专业设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根据这一思路,我院自2004年升本以来,始终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深入分析原有的办学基础,探讨本科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明确办学思路,寻求学

院发展的突破口。鉴于我院是在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本的,依据学校长期的办学基础和金融办学特色,以及广东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建设金融强省的目标,升本后,学院确立了“以教学型院校为办学类型,以普通本科教育为办学层次,以金融行业为依托,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与优势学科,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并明确了“用十年时间把学院办成综合实力较强、办学特色鲜明、人文氛围和谐的高水平财经类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未来发展目标。

(二)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体现,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不断地刺激学院和大学,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状况”。[3]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上,我院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满足广东及华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发展、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遵循“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突显人才培养特色。在培养方案中明确了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的具体措施,细化了实践教学方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又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专门人才。

在办学中,我院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要求,对“人才需要”市场进行调查,广泛而有针对性地征求金融机构、企业、公司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为“人才市场”培养学以致用的专业人才。我们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动态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于2007年开设了“金融实验班”、“高级商务英语口译实验班”。这两个实验班就是为了迎接经济发展全球化和社会科技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满足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对外经济发展与交流的需要而开设的。学院按照“优中选才”原则招收学生;根据珠三角地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化、特别是粤港澳地区金融创新服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基础,全面发展,提高国际理解与交流能力为基准,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为前提,以统筹与整合的观点设置具有综合学科性质的课程体系;并建立滚动

式的管理模式组织教学。

(三) 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口径是指划分专业时所规定的主干学科或主要学科基础及业务范围的覆盖面。口径过窄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受教育者以后的职业迁徙或工作方向的转移,也会大大增加其就业后重新培训的难度和成本。因此,可以借鉴美国、日本一些大学的“大专业、多方向”的普遍做法,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使同一专业具有不同的侧重面,这也符合我国教育部提出的“对一些确有一定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可通过在宽口径专业内设置柔性的专业方向或选修课组进行培养”的精神。

我院根据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始终坚持广东金融学院因金融而生,缘金融而存,以“大金融”的理念引领学科建设,拓宽学科专业口径,打造金融类特色专业。一方面,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和深化,发挥我院已有的学科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发掘,孕育新专业,大力扶持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并不断加强职业调整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学院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工学和理学等大类专业,在培养方案中,按大类进行课程设计,并在大学一、二年级实行大类教学。各大类学科基础课程学分达到32~36学分,在总学分中占有较高比重,从而拓宽了通识教育面与专业发展口径。

在专业内涵建设上,我们尝试根据市场需要,使专业在不同的方向上拓展,形成范围小、易调整的专业方向,既保持专业相对稳定性,又能够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具体的做法是:

1. 依托行业优势,传承与银行、保险、证券业的紧密联系,建立了金融学和保险2个学院重点专业,打造学院人才培养的品牌。

2. 结合我院长期的办学基础和能力,并根据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分析广东省学科建设布局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会计学、工商管理、劳动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校级重点扶持专业。

3. 围绕金融服务业的拓展,依托金融业创新及其人才需要,建立了具有特色鲜明的专业方向,包括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学(金融理财)、保险(风险管理与精算)、应用数学(金融数学)、经济学(信用管理)、经济学(经济法)、英语(商务英语)、统计学(金融统计)、市场营销(金融营销)、法学(金融法)、

汉语言文学(金融文秘)等。

4. 考虑到学科之间的天然联系和主干学科发展的需要,还建立了财务管理、财政学、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心理学、行政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

目前,我院已建立起22个本科专业,16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经、管、法、文、理、工6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以金融学、保险专业为龙头,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干,经、管、法、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广东及华南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改革课程体系,体现人才培养要求

为了适应培养多样性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在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准确反映的同时,又要坚持人才培养的本科层次要求。为此,我院对课程体系实施了模块化改革,设置了综合教育课程、学科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验实践教育课程四大模块。

1. 综合教育课程,要求在不削弱本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能反映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突出公共理论教学的应用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原则上是指按一级学科设置的平台课程,是本学科各专业必须修读的共同基础课,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为了适应培养金融创新人才的需要,经管类各专业、以及各特色专业均设置西方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课程。

3. 专业教育课程,分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与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本科的规格要求,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方向课程,则突破按学科方向分模块的传统思维,结合就业市场、尤其是广东及华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金融服务业人才需求来设置。

4. 实验实践教育课程,是指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而单独设置的课程,在课程结构中进一步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

(五)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如前所述,美、日、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尽管国情、校情不同,但仍值得借鉴。根据我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我们在实践教学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构建了“实训、实验、实习”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按照各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实践教学比例,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验课程;统一编印了实习大纲和指导书;制定了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和质量评估办法,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几年来,先后开设了基础实训、专业课程实验等各类实验项目超过200个,实验开出率达100%。学院还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资助学生创新项目30多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加强了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我院积极引进40多位业界优秀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硕士、博士充实我院的实践教师队伍,并先后选派20多名教师赴国内外企业、院校进行业务实践,大部分承担实践教学的教师都具有“双师”或“双证”,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

3. 大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学校升本后,新增实验建设资金投入累计达6000多万元,建造了一栋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大楼,建立了15个高度仿真的专业实验室。投入1600多万元,建立了一个可以全天候同时接收全球股票、债券、基金、外汇、期货与期权等市场交易行情的现代金融实验室。2006年该实验室已经被评为“广东省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我院已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0多个,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专业实践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校企合作,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5. 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2004年以来,学院组织开展各类竞赛、成果展示近百次,举办学术讲座和报告200多场,学生参与率达到85%以上;部分学生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活动中也多次获奖。

(六) 优化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这表明人才这罐“酒”不仅要香,还

得学会理性推销自己。近年来,我院全力扭转就业指导观念,改变过往应景式、走过程式、蜻蜓点水般的就业指导方式,切实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职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极大限度地优化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总体就业形势好。2007年,直接到我院招聘的用人单位超过400家,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8.79%(仅为专科毕业生);2008年,到校招聘的用人单位460多家,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2.1%,其中,专科就业率为90.03%,首届本科生就业率为97.27%。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也成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大亮点。

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根据高校自身情况,科学定位,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市场适应性,是高校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注释:

[1]刘丽.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2]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5,1.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2.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规模、速度、质量、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河北师范

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2]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课题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中国国情国

力,2007,7.

[3]贺佃奎.当代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4]朱练平.柏林大学模式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6.

[5]易玉梅,彭志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6]宁莉娜.在高校特色建设的视域中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J].学术交流,2008,1.

[7]卢佩.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J].中国轻工教育,2001,3.

[8]周叶中,罗教讲.从市场需求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武汉大学学

报,2000,11.

[9]陈海宁、刘沫.国际人才竞争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学海,2004,5.

[10]张华英.人才国际化与国际化人才培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3,6.

[11] 陈超.产业结构现代化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5)

[10] 刘彬让.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5,

[12] 张振松.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

估),2006(7,8)

[13] 丁璐.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理论与实践,2006(9)

[14] 赵双林,贾玉林,李现科.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

版),2001(3)

[15] 罗省贤.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7(1)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论文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 作为高等教育来说,随着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水平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明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为荣。特别是在美国,有名闻全球的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或是一些名声稍逊的州立大学。由于它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各高校对自身特色的不懈追求,恰恰体现了全美高等教育的特色,那就是趋异性越来越强。反过来,这种分层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将越来越细,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也许是美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仿照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我国则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

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习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学习是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前提。然而,我们现在却常常不顾国情、校情去竭力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由于政府主导了高校自身的定位,导致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出现了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相应地,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也出现严重倾斜,各高校只有“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 高校应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否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数量的增长无助于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当从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入手。比如说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高素质“适应型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选学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学分,进入更高层的学习阶段,对修满学分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利于快出人才,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自由选择课程,拓展其自由发展空间,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压缩必修课。同时可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理工结合、专业交叉,打破专业壁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社会与自然结合较密切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应把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和科研的能力、独立工作和社会

浅谈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浅谈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参考其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重点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分流培养”模式分析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教学分流 一、当前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许多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竞技化的趋向,以赛促教。2007年教育部表示,要重点资助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竞赛,有的高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竞赛化”。而这些,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以上情况,关键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不要急功近利,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二、河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的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思路,并逐步探讨实施配套措施,取得实效。 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本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陈昌贵,翁丽霞1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全盘西化0。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6-0077-06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CH EN Chang-g ui,WENG L-i x ia (I ns titute of Ed ucational Research,Sun Yat-sen Univer sity,Guangz hou510275,China) Abstract: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 eans propelled by po litics,eco nom y, culture and univer sality o f know ledg e,international specialties of higher educatio n institutes appear through activ ities.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 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g lobaliza-tion,even not the inclination o f w esternizing the w hole Chinese culture.Internatio nalizatio 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special effects on cultivating o f inno vative talents.Changing ideas, constructing system,entering process and improving condition are important for speed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 f hig 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internatio nalizatio n o f higher education;glo balizatio n;cultiv 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0的伟大战略目标,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理所应当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怎样才能有效地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其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作用和怎样发挥这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 77 # 2008年6月 第29卷第6期 高等教育研究 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 Jun.,2008 V ol.29N o.6 1收稿日期:2008-02-16 作者简介:陈昌贵(1949-),男,瑶族,湖南江华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翁丽霞(1975-),女,福建蒲田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日益突出。在对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录取培养机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科研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分析对比国内外高校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0 引言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突出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要想取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必须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张扬,构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这种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1] 。 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改革的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2]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大属性:一是指导性,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二是全程性,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均是其体现;三是标准性,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归根结底,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堵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1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中西方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1.1 外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 国外入学和毕业的政策上,大多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以英国为例,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只要经过资格审查,就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尤其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在学期间,大学实行严酷的淘汰制度,高等教育的淘汰率非常高,达30%,优胜劣汰已成了规律。在对待毕业生的学位授予上非常严格,毕业生很难毕业,从而保证了人才的质量。而我国的高校招生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依据,这一选拔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出成绩优异者,但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看,这种单一考试成绩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做出评价,而且不利于对学生人学前的教育进行良好的引导。这也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进入大学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的高考,可谓“一卷定终生”。从人才评价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对学生其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注。显然,这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1.2 在教学模式方面,外国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我国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年学分制。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教学方式提倡灵活多样,目的在于启发和诱导。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学生拥有对专业、课程、时间、教师、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选择。所设的课程横跨多个学科,强调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 我国虽然近年来也对外宣布实行学分制,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很难做到完全

人才培养规格 (2)

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它是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依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是学校对毕业生培养质量要求的规范,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检查和评估教育质量的依据,它解决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性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该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具体要求,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潘懋元先生认为,“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按我们的理解,第一层次所指的是国家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第二层次所指的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多样性需要而设计的各种人才培养规格。因此,人才培养规格有两个特性,即统一性和多样性。 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是: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得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李超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000) 摘要: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分析我国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给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建议,如建立多样性招录标准、深化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严格实行“宽进严出”模式和积极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等,最后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 关键词:模式;改革;可持续;实践 1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日渐暴露弊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占据主导地位,也是高校的最初使命和基本逻辑起点,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服务社会,都是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y。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的指导卜,为了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2] 2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小科学,导致中小学素质教育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卜举步维艰,大量优秀人才由于“分数问

题”与大学无缘。 2. 1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灌输式教学而忽视主动性学习 我国高校大多数课程的教学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也就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师生互动环节甚少。期末考试以教师所列“重点”为主,课程成绩也是由任课教师自行评定。在此情况卜,学生平时学习懒散,期末考试前则忙于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学生明显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听从而不会质疑,会考试而不会思考,更小会形成开创性思维,难以适应现实的工作环境[3] 2. 2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知识的广度而忽视其深度 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必修课很多而选修课甚少,学生小仅学习压力大,而且知识领域的广泛性导致学生回圈吞枣、浅尝辄止,没有精力和时问去深入研究和探索自己喜爱的专业课程和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及相关管理设施小完善,使毕业生知识技能结构小合理、动手能力弱、创新精神匾乏、环境适应和职业迁移能力严重小足。因此也难以确定学习重心和专业方向,与我国社会转型、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及其对人才需求极小适应。 2. 3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缺乏实践环节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学生绝大部分时问都集中在课堂中学习书本知识,很少接触社会实际。实验设备与实训场地小完善,实验实训制度小健全,实验实训师资力量薄弱等,也直接给实验实训教学带来巨大困难。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探讨甚少,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果小理想。学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创新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模式,鼓励东西部高校共建共享优质教学和科研资源。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

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摘编自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20-2020年)》)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调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调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调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人才类型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才类型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问题。人才培养类型调整中应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在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关系上,应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应加大实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在人才类型上,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关系上,要拓展实战空间,提升动手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战略目标。教育结构调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面向未来的大战略,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结构包括规模结构、区域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层次和类型结构等。笔者仅就人才类型结构调整作一探讨。 1、人才类型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器求的问题。 伴随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总规模已增加到2009年的2700万人。在笔者看来,高等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数量规模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质景、规格和结构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成为了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之一。原本社会需求大、专业热闹、企业急需的一些专业毕业生也出现了“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凸现对高等教育自身提出了挑战。 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会发生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取向推进“五化”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数量、结构、质量方面大力度的高速和转变。 2、在专业结构与社会器求结构关系上,应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 提高学生知识结构应对市场的的适应性,首先要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找准专业的对应性。目前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在探索自设专业方向并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和自设专业。专业面拓宽和新专业的设立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次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所学专业向跨学科、跨专业发展。学生入学后进入相关的专业院系学习.但专业归属并不是意味着‘’一锤定终身“锁定学生的学习取向和发展方向.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在课题设置和学分规定上加大了跨院系、跨专业选课并认学分的举措。还有些高校探索给予学生入学后一次“转专业”选择的机会。一般高校和职业类院校更是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有差异的人才培养定位.由“专业型转向通用型和适应型“。这些多路径的探索试验为人才培养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应加大实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有了新的内涵。从需求角度看.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运用专业知识付诸于工作实际的能力及开展开创性工作的能力。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问题的出现即使对所学专业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和根据工作实际学习新知识的需求。而更新知识和学习新知识主要路径是自身的再学习能力,即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实践再学习的能力。 1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附件: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赴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 考察评估意见 受广东省教育厅的委托,根据教高厅[2004]16号及粤教高[2004]129号、粤教高〔2005〕61号文件精神,以朱传礼为组长、沈耀泉为副组长的专家组一行9人(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于4月25日至29日,对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4天半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经过专家组认真考察和充分讨论,形成如下考察评估意见。 (一) 学院领导及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自2003年7月全面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广州市及番禺区领导多次亲临学院督促指导评建工作,广州市教育局投入300万元迎评专项经费,广州市政府和番禺区政府分别投入840万元、1200万元建设综合实训大楼;学院成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及迎评办公室、院内评估工作专家组和评估督导组,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广泛宣传、学习、落实评估文件精神,结合

学院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对照检查、认真整改、加紧建设,使迎评促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加快了教学基本建设,促进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迎评促建工作变成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学院健康发展的一次机遇,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 通过考察了解,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艰苦创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初具特色,就业率高。主要成绩是: 1.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坚持为地方服务,立足番禺,面向广州,辐射珠三角,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确立了将学院建设成为广州市高职教育的龙头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 2.努力建设和谐校园。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的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三风”建设、干部、人事以及分配制度改革,为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潜能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决策民主,各级干部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对此,文章梳理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加强专业设置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模式等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实质上意味着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随着国家之间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使得不少高校传统、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每年全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比例却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为培养的人才知识贫乏、能力欠缺、创新意识差,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校只有竭尽全力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我发展的出路。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资源也实现了优化,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积极经验,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教育理念束缚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当前,不少高校仍然秉承传统的单纯继承性教育理念,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考试制度方面,都强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和继承,把学生作为单纯的知识接收器,置学生于一种被动的顺从地位,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依赖消极惰性心理,形成不敢提出异议、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学习模式。“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否善于思考和质疑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才能的重要尺度,只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才能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形成主动学习的动力,而很多高校教育恰恰不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和校园文化氛围。 2.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鲜明。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存在着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特别强调的是专业,文、理、工划分得非常分明,并且在学科设置方面没有统筹规划,存在明显的趋同性,像会计学、计算机、英语、物流等专业,

2020年(工作分析)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工作要点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更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选取被评院校重点专业和普通专业各一个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目的是为整个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创新。现就专业分析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 一、专业分析的内容和标准 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 (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向地区、行业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 (3)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4)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的一致,具有可操作性;支撑材料:近三年高职专业目录 新增专业申报材料 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 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 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图表 2.课程体系和结构 (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 (3)实践课程体系突出,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 (4)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 (5)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5)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 (6)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支撑材料:关于制定(修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该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樊继轩,张锡侯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06)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具有系统性的培养方式、方法和途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改革要有特色,三是改革要有针对性。完善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优化培养方案和改革课程体系,二是强化实践教学和品德培育,三是引进“双师型”教师和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应用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120(2010)04-0053-03 <收稿日期>2009-12-15 *基金项目:中国高教学会“十一五”教科重点规划课题“民办本科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06AJG0260076)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樊继轩(1950)),男,5黄河科技大学学报6副主编,副编审,民办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张锡侯(1935)),男,黄河科技学院,教授。 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定位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类型。但是,由于受传统的精英教育学术性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学校资源条件的制约,不少新建本科高校和民办本科高校仍沿用传统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改革完善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民办本科高校的当务之急。 一、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国外概况 (一)对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界定 何谓模式?《说文解字》称:“模,法也。”[1](P120)“法”即方法。“模式”的“式”指样式、形式,按《现代汉语词典》对“模式”的解释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辞海》对“模式”的解释是:“可以作为范本、摹本、变本的样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模式”是描绘现实、再现现实的一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查报告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自查报告 一、专业基本情况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在卫国路校区xx 年新开设的新专业,计划xx年开始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为120人。 在此之前,计算机教研室的任务是担任其他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系统等与计算机有关的课程以及一些专业课,如电子测量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等。 本专业拥有专业教师5人,本科学历4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其中三人为教师,1人为实验室,1人工程师。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和软件编程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和综合训练,学生既具备一般的美术基础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有掌握用计算机进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装璜装饰设计软件的应用、音视频制作以及网站制作的技能。 二、专业建设内涵和作证材料 由于本专业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大部分材料应从以后实际运作时收集,现在所收集的材料为前两年作为辅助教研组运行中所形成的材料,有关教学方面的文档可参照CADCAM专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以及现代物流等专业的评估文档。 指标内涵佐证材料尚缺材料

学生与教师比例xx年开始招生,目前专任教师3人,双肩挑教师2人。 1.专业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2-1) 2.教师的职称、学历、双师型培训证明(2-2) 2.1.2 专任教师结构在职专任教师3人,双肩挑2人,其中教师2人,工程师1人,实验师1人。按目前招生规模来看,高级职称人才缺乏,师生比例不足。3.专业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2-1) 1.教师的职称、学历、双师型培训证明(2-2) 2.2.1 师资队伍质量在职专任教师3人,双肩挑2人,其中教师2人,工程师1人,实验师1人。5名副教授每年共担任9门以上的课程教学、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近几年来,主讲教师共发表专业技术论文5篇和,校内教学论文10遍,编著、主编和参编高职教材1种。1.专业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2-1) 2.主讲教师近两年所撰写的论文一览表(2-3) 3.教案检查记录(2-4) 4.教研活动记录(2-5) 5.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材料汇总表(2-6) 1、授课计划、教学日志、试卷教务科已存档 2、教案已收部分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旅游1001班郎芳儿1005100120 内容摘要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政府、学校、学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重视教育质量问题,就是重视我国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缺陷改革对策 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 人类社会除自然界自有物质外, 其余都是人类创造的。人类的创造力关系世界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向, 人才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实证资料表明: 人才盛则国盛, 人才乏则国弱, 人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具有增值和转换功能的高等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关键方式和手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把半成品的大学生准人才转化为人才输送到社会。在其过程中经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些许变化, 造就合格的或是不合格的人才产品。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激进发展, 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 激进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我国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缺陷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两大本质性缺陷, 教育忽视人才的本质概念,过多关注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0, 忽视学生组织和运用知识等能力的培养, 忽视人的心智( 思维) 的启迪, 这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 一) 教育方式有碍学生个性发展 个性与人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人类历史发展表明: 伟大人物的 成功总是发扬个性的结果, 个性的发扬是人成功的 保障。充分发挥优势才更容易使人 取得卓越的成就, 而优势的发挥依赖个性的发 扬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采取的是按部就班、正统的 教育方式, 尤为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 各级教育按照 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进入大学阶段, 一方面, 长期的基础教育已扼杀了学 生个性的发扬, 学生按照教育设计好的渠道前进, 他 们已习惯于苦读圣贤书成才。另一方面, 我们的 高等教育依然传习前期教育方式, 难以给学生发扬 个性的空间与环境。如对知识探究, 授课老师就是 标准, 已有成果就是权威, 不允许或者说潜在遏制学 生提出疑问。种种条框制度, 把学生限定在狭隘的 范围内, 不允许学生做出格的事情。各种成绩评 定标准、人才选拔标准的指挥棒都倾向于分 数。 ( 二) 忽视专业外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学习 成功学之父卡耐基认为,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 15%靠专业知识, 85% 的要靠有效沟通、人际交往等 各种能力。在高度社会化的时代, 人类社会的各项 活动都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的, 85% 对于 一个人的成功尤为重要。我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是按照通专结合的复合 型人才目标培养人才, 强调学生/ 宽口径、强基 础0。[ 5] (P140- 144) 这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基础的培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 自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人才培养一直是大学的基础性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一规定从法律上明确,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要围绕这一任务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提出,其内涵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一个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龚怡祖教授指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式样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何文进先生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学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还有很多种,分析各种表述,考虑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赞同使用这样的一种定义: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式样。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四大要素——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范型”和“式样”。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工作总结修订稿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 工作总结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专业分析工作要点 专业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石,更是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选取被评院校重点专业和普通专业各一个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目的是为整个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也是高职高专评估工作的创新。现就专业分析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 一、专业分析的内容和标准 1.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 (1)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面向地区、行业企业急需和紧缺的人才设置专业,并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特色鲜明; (2)专业名称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专业口径宽窄适当; (3)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4)知识、能力、素质规格表述明确,与目标定位的一致,具有可操作性; 支撑材料:近三年高职专业目录 新增专业申报材料 本地区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 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确定的调研报告 知识、能力、素质分解图表 2.课程体系和结构 (1)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 (3)实践课程体系突出,符合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 (4)针对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 (5)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 (5)有一套科学、规范、稳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能够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变化适时调整更新; (6)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 支撑材料:关于制定(修订)高职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该专业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 该专业建设和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教学执行计划(各学期教学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发展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发展: 基于北京大学“首都高校质量与学生发展”检测项目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鲍威 一、项目研究背景 背景:全球化知识经济社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入学者特质能力的多样化 问题: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提升;非财政负担比例的增长;高校学生学业能力和学习兴趣的下滑 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适切性;质量保障/教学运作效率/问责机制的强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习者本位视角 1.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发展之转折:数量扩增到质量提升 为何质量成为高教发展的新焦点?1、大众化阶段必然面临的挑战(学生入学前学业资质的变化)2、扩招期间压缩性成本运作模式带来的负效应3、全球化竞争和经济发展强化了社会对高教质量的诉求4、学生群体多样化及其教育需求的多元化 质量不仅是新阶段中国高教发展的重点,也是当前全球高教关注的焦点问题:1欧盟高等教育教学课程与学习能力协调架构计划(Tuning Educational Structures Project)2美国Spelling报告《Charting the Future of US Higher Education》05;3、OECD的AHELO计划(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 08;4、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学士課程教育の構築に向けて》08;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学生调查的国际动向:美国-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diana)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 (Indiana)-College Student Survey (UCLA)-Freshman Survey (UCLA)-Your First College Year (UCLA) 英国-National Student Survey澳洲-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CEQ)日本- College Student Survey(JCSS)、CRUMP Survey台湾地区—台湾高等教育师生问卷调查 2.1项目目标 1. “首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监测”项目目标 数据库建设:通过研发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的本土化测量工具与长期稳定的数据积累,为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提供有效基础。 实践应用:建立学情检测体系,推进高校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与完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