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习重点、试题-金匮要略问答题答案

复习重点、试题-金匮要略问答题答案

复习重点、试题-金匮要略问答题答案
复习重点、试题-金匮要略问答题答案

《金匮要略》问答题50道

1、《金匮要略》是怎样一本书?其价值如何?答:《金匮要略》是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悉备的杂病学专著著由于本书是中医理论的根基,临床各科的纲领,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推崇为方书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成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2、《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①整体观为指导,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的辨证论治方法。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观。③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预防思想。④诊治杂病的典范。

3、痉病怎样辨证施治?

答:张仲景将痉病分为柔痉和刚痉两种。柔痉为素体津液不足,复感风邪而致,症状为发热、恶风、有汗、颈项强急、角弓反张和口噤不开,治宜疏风解肌,生津缓脉,方用栝蒌桂枝汤;刚痉为素体津液不足,复感寒邪而成,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口噤不开、颈项强急,甚至角弓反张,治用葛根汤解表散寒,生津缓脉。若外感风寒,误治失治,表邪入里,内郁阳明,热盛灼筋,筋脉拘挛,也会形成痉病,此即里热成痉,症见胸满口噤、四肢拘挛、角弓反张等,宜大承气汤通腑泻热,急下存阴以解其痉。

4、试述湿病的治禁。

答:外湿当用汗法。但要微汗而切忌大汗,方为得法。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若发其汗而大汗出,则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不仅病不能愈,且使卫阳耗伤。若内湿招致外湿,内外合邪,治当利其小便。小便得利,则里湿去,阳气通,外湿亦除。

5、麻黄加术汤证与麻杏苡甘汤证有何异同?

答:麻黄加术汤与麻杏苡甘汤同治湿病,其相同点为:病位皆在太阳之表;均有发热身重,身体疼痛的症状;方药具有解散表邪,除湿止痛之功效。二证的不同点在于:麻黄加术汤证病机为寒湿袭表,麻杏苡甘汤证病机为风湿袭表,且有化热之势;前者发热无朝轻暮重之变化,其疼痛固定不移,后者发热日晡加剧,其疼痛游走不定;前者以散寒除湿为法,偏于温散,后者以疏风祛湿,兼以清热为法,偏于凉散。

6、桂枝附子汤证、白术附子汤证、甘草附子汤证有何异同?

答: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在病机上同属风湿袭表,表阳已虚;在症状方面,都有发热,身重,身体疼痛等症;治疗时皆以温经助阳,祛风除湿为法。三者不同之处在于:在病机方面,桂枝附子汤证为风湿俱盛,表阳已虚;白术附子汤证虽表阳已虚,但风邪已去,湿邪独盛;甘草附子汤则为风湿俱盛而表里阳气皆虚。在症状方面,桂枝附子汤证多见风邪偏盛之症状;白术附子汤证则多见湿邪偏盛之症状;甘草附子汤证不但身体疼痛剧烈,又有汗出恶风,短气浮肿,小便不利等里阳已虚的表现。在治则方面,三者虽然都能温经助阳,但桂枝附子汤意在温助表阳,祛风除湿;白术附子汤旨在祛除湿邪,扶助表阳;甘草附子汤在祛风除湿之外,又能温助表里之阳。在用药方面,三方明显不同。桂枝附子汤以桂、附相伍,助表阳而散风湿;白术附子汤中术、附相合,走皮中而逐水湿;甘草附子汤以术、桂、草并用,祛风除湿之中,又能扶助表里之阳气。

7、试述百合病的病因、病机及脉症

答:百合病的病因有二:一为热病之后,余热未尽,阴液未复;一为情志不遂,化火伤阴。其病机总由心肺阴虚内热所致,治宜养阴清热。其脉症为微数。

8、百合病如何辨证论治?

答:若见百合病本证,即“常默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意欲食复不能食,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可用百合地黄汤治疗。若误汗伤津兼见心烦口渴者,宜用百合知母汤养阴清热,除烦止渴;若误下伤胃,气逆上冲而见呃逆、尿少者,宜用滑石代赭汤养阴清热,降逆和胃;若误吐伤阴,胃中失和而见烦躁不食者,又宜百合鸡

子黄汤养阴清热,安中和胃。若百合病日久失治。往往变证丛生,则须随证施治。若邪热聚肺,口渴不甚者,当以百合煎洗肌肤,取“洗其外而通其内”之意,使肺中津液得以宣发敷布则口渴自止;若热灼胃阴而口渴不止者,当以栝蒌牡蛎散清养胃阴;若里热较甚,内热外达而见身热者,又当以百合滑石散清热养阴,使热除阴复,发热遂止。

9、百合病有哪些误治后的治法?

答:百合病有以下3种误治后的治法:

百合病误汗后的治法:百合病,本来心肺阴虚,内有燥热,是不能使用汗法的,若医者将个别表面现象,如“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误认为表实证而用汗法,汗后阴液受伤,肺阴为之不足,燥热尤甚,则出现心烦、口燥等症,宜补虚清热、养阴润燥,用百合知母汤。以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以知母养阴清热,除烦润燥;以泉水煎药清其内热。三者共起补虚、清热、养阴、润燥作用。

百合病误下后的治法:百合病本为虚热在里,不能使用下法。若误认为“欲饮食,复不能食”是邪热入里之里实证,而用攻下法,下后必然产生两种变症:一是下后津液耗伤,则内热加重,一部分阴液从大便泄出,所以小便反而减少,表现为小便短赤而涩;二是因泻下之药每为苦寒之品,服后损伤胃气,则出现胃气上逆,呕吐呃逆诸症。法当养阴清热,利尿降逆,用百合滑石代赭汤,方中百合清润心肺,滑石、泉水利小便,兼以清热,代赭石降逆和胃。使心肺得以清养,胃气得以和降,则小便清,大便调,呕逆除。

百合病误吐后的治法:百合病本属阴不足之证,是不能使用吐法的。若误认为“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是痰涎壅滞而用吐法,虚作实治,吐后不仅损伤脾胃之阴,更能扰乱肺胃和降之气。阴愈损,则燥热愈增,引起虚烦不安、胃中不和等证。法当滋养肺胃之阴以安脏气,以百合养阴清热;鸡子黄养阴润燥以滋胃阴,共奏养阴除烦之功,则阴复胃和,虚烦之证自愈。

10、狐病的病机、症状是什么?怎样治疗?

答:其病机为感受湿热虫毒,湿热内蕴所致。在病变过程中,可以出现发热症状,形如伤寒。由于湿热内蕴,所以沉默欲眠,食欲不振,甚至恶闻饮食气味;虫毒内扰,故卧起不安,目不得闭,面色变幻无常,或红、或黑、或白。如虫毒上蚀咽喉,则咽喉腐蚀;虫毒下蚀二阴,则前阴或后阴溃疡;而且有时咽喉与二阴同时溃疡。若狐病发病未久,尚未蕴酿成脓,湿热上蚀咽喉者,当以甘草泻心汤清热燥湿,解毒扶正;湿热下注前阴者,当用苦参汤外洗以清热燥湿;湿热蚀于后阴者,又宜用雄黄外熏以解毒燥湿;若湿热酿脓者,治用赤小豆当归散解毒渗湿,活血排脓。

11、疟病分类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疟病的脉象为弦,其治以截疟为主。疟病根据寒热的多少分为三种:一是瘅疟,以但热不寒为特征,因阴津受损,内外皆热引起,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或竹叶石膏汤治之;二是温疟,以热多寒少为特征,因热盛津伤,外邪未解引起,可用白虎加桂枝汤治之;三是牝疟,以寒多热少为特征,因素体阳虚,或阳被痰遏引起,可用蜀漆散治之。另外疟病微寒者可用柴胡桂姜汤治之;若疟有表邪者可用牡蛎汤治之;若疟病热伤津液者,可用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治之。疟病久治不愈,可以导致人体正气损伤,痰聚血瘀,形成疟母,宜鳖甲煎丸治之。

12、试述温疟的证治。

答:温疟:以热多寒少为特征,因热盛津伤,外邪未解引起,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治疗以白虎加桂枝汤清热生津,解表祛邪。

13、何谓牝疟?其证治如何?

答:牝疟:疟多寒者,以寒多热少为特征。多由素体阳虚,阳气难以外达,或素有痰饮,阳气为阴邪所阻而致。治以祛痰截疟,助阳镇逆。方用蜀漆散治之。

14、试述防己地黄汤的病机与功用。

答:防己地黄汤的病机为阴血亏损,肝风心火上扰。其具有滋阴降火,养血熄风的功用,可用于狂妄证。

15、试述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主症、病机、治法,并分析其用药特点

答: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主症为风湿历节,其病机乃肝肾先虚为病之本,寒湿外侵为病之标。其病虽留注筋骨,实与其所合之脏关系甚大,临证施治时,不可舍本求末。风寒湿邪侵入机体,痹阻阳气,邪留关节,气血流行不畅,故肢节肿大疼痛。湿阻中焦,流注于下,故两脚肿重如脱。湿邪郁于内,郁积化热,湿热上蒸而耗气伤阴,故头目眩晕,温温欲吐,短气,身体瘦弱。桂枝芍药知母汤温阳行痹,祛风除湿。方中桂枝散风通络;麻黄散寒透湿;白术健脾化湿;附子温阳通络,散寒化湿;防风散风;生姜、甘草健中散湿;芍药敛阴活络;知母滋阴清热降火。

16、试述寒湿历节的证治

答:寒湿侵袭于关节之间,凝结不去,阻碍气血的运行,所以关节疼痛不可屈伸,强直拘急,脉象沉紧。治以乌头汤散寒止痛。方中麻黄辛温,散风寒湿邪;乌头温通阳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通络敛阴;黄芪益气祛湿,可制麻黄发汗太过;乌头大辛大热,有毒,用白蜜之甘润以缓其燥热,并能解毒。本方使寒湿之邪微微汗出而解,邪去而正气不伤。

17、简述血痹证治。

答:血痹阴阳俱微是营卫气血的不足;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是阳气不足,阴血涩滞的表现。局部肌肉麻木为血痹的症状特征,与风痹的症状不同,前者以麻木为主,后者以疼痛为主。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温阳行痹,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方用黄芪补气,桂枝、芍药通阳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成温阳行痹之效。

18、试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义与临床运用

答:黄芪桂枝五物汤方用黄芪补气,桂枝、芍药通阳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成温阳行痹之效。其具有温阳行痹的功效,临床主要运用治疗血痹,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

19、阐述小建中汤证的病机与治疗意义

答:小建中汤证的病机乃因虚成损,积损成劳;往往阴虚及阳,或阳虚及阴,从而导致阴阳两虚之证。出现寒热错杂证候。治疗意义有以下三方面:A小建中汤旨在建立中气,使脾胃健运,气血生化有源,寒热错杂之证可平,阴阳和调。《金匮要略心典》“欲求阴阳之和者,必求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B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建中汤是治疗胃病的常用方。凡胃病有下列四项之一、二者,便可用本方:①胃痛喜按兼肢冷;②中虚内无热邪,便结而小便不黄;③口虽渴但喜热饮,舌苔多淡或色白;④腹中急痛、心悸、脉之弦缓涩弱者。本方广泛用于多种消化系统虚弱性病证,如胃脘痛、腹泄、便秘等,特别对消化性溃疡病、胃炎腹痛属虚寒者,有较好疗效;本方用于产后虚羸,证见腹中疼痛不止、气短、少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者,宜加当归。又,本方亦属甘温除热之剂。对于病后、产后及久病虚热,兼见四肢倦怠、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证属气血阴阳失调者有疗效。C 小建中汤中桂枝、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养阳,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合奏和调阴阳,治疗阴阳两虚之证。

20、酸枣仁汤证与栀子豉汤证均有“虚烦不得眠”,其病机与治法有何不同?

答:虚劳的心烦失眠证由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所导致,肝阴不足则生内热,心血不足则神不内守,所以虚烦失眠,治以酸枣仁汤,方中用酸枣仁以养肝阴安肝魂;茯苓、甘草以宁心安神;知母以清虚热;川芎以理血疏肝,共奏养阴清热,安神宁心之效。肝血不足,心血亏虚的虚劳失眠证,用酸枣仁汤。而《伤寒论》中有虚烦不得眠,治以栀子豉汤,与酸枣仁汤证

不同。栀子豉汤主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其病机

为外感热病,因汗吐下而虚其胸胃,余热留恋不去,故有胸脘痞塞而按之濡,心中懊,舌

苔薄黄而腻等兼证;本条之证则为虚劳肝病,以阴虚为主,兼有郁热,故常兼见情绪激动,头目昏眩,舌红少苔等症,应善于鉴别。

21、何谓“缓中补虚”?试结合原文说明之

答:①“缓中补虚”即缓消在里之瘀血,补益阴血之不足。是治疗虚劳干血证的一种方法②

缓中补虚的代表方是大黄虫丸。羸瘦,是五劳伤害到了极点的结果,腹满不能饮食,是脾胃运化失常的表现。由于虚劳日久不愈,经络气血的运行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瘀血,停留于体内,日久则谓“干血”,瘀血内停,妨碍新血的生成,肌肤失其营养,故粗糙如鳞甲状,两

目黯黑。治宜缓中补虚的大黄虫丸。方中用大黄、虫、桃仁、虻虫、水蛭、蛴螬、干漆活血化瘀;芍药、地黄养血补虚;杏仁理气;黄芩清热;甘草,白蜜益气和中,为久病血瘀的缓方。因取其攻补兼施,峻剂丸服,意在缓攻,达到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的作用,故曰:“缓中补虚”。

22、试述薯蓣丸的适应症和组方意义

答:薯蓣丸的适应症是虚劳诸不足,其组方意义是:虚劳诸不足,是指人体气血阴阳诸不足,则抗病能力也弱,容易感受外邪。治疗方法,就应正邪兼顾,但以扶正为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以薯蓣丸健脾调中和五脏。脾胃为后天之本,是气血营卫生化之源,故方中用薯蓣专理脾胃,人参、白术、茯苓、干姜、豆黄卷、大枣、甘草、曲益气调中,当归、川芎、芍药、地黄、麦冬、阿胶养血滋阴,柴胡、桂枝、防风祛风散邪,杏仁、桔梗、白蔹理气开郁,诸药合用,共奏扶正祛邪之功。

23、虚劳病应如何辨证论治?

答:虚劳病的总脉象为:脉大即大而无力,阴虚阳浮;极虚,是轻按则软,重按极无力,是精气内损的脉象,脉大与极虚,虽形态不同,但都是虚劳病的脉象,所以说:“脉大为功,极虚亦为劳。”其证治为:阴阳两虚,心肾不交的虚劳失精证,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交通心肾;阴阳两虚,寒热错杂,用小建中汤;偏于气虚的则用黄芪建中汤;肾气不足的虚劳腰痛,用肾气丸;虚劳气血阴阳均不足,复感外邪侵袭证,方用薯蓣丸扶正祛邪;肝血不足,心血亏虚的虚劳失眠证,用酸枣仁汤;虚劳日久的干血内停证,用大黄虫丸缓中补虚,滋润干血。

24、简述虚热性肺痿的成因与病机

答:虚热性肺痿的成因与病机,是由耗伤津液,而致阴亏,产生虚热,肺燥津伤而成。具体原因有:汗多;呕吐;消渴小便利数;津亏便难加之泻下而更伤津液。

25、肺痿如何辨证施治?

答:肺痿的成因,是由耗伤津液,而致阴亏,产生虚热,肺燥津伤而成。具体原因有:汗多;呕吐;消渴小便利数;津亏便难加之泻下而更伤津液。肺痿的症状:咳而吐浊唾涎沫,脉数虚。肺痿病临床以阴亏虚热者多见,但亦有因上焦阳虚,肺中虚冷而痿者。但有人认为此条乃似肺痿的肺中冷证,以其吐涎沫而不咳,与肺痿之吐涎沫而咳对勘,此说可供参考,见《金鉴》。虚寒肺痿的症状:吐涎沫,不咳,不渴,气虚不摄而有遗尿,小便数,本证由于肺中虚冷,故必有头眩多唾涎沫。治疗用温肺益气之法。以甘草、干姜辛甘温化。可简单列表如下: 病因 主症 治法

┌ 虚热──津液不足、阴虚内热──咳嗽吐浊唾涎沫,脉虚数──养阴清肺 肺痿 ┤

└ 虚寒──上焦阳虚,肺中虚寒──吐涎沫,不咳不渴,小便数──温养阳气

26、虚寒肺痿是怎样发生的?其主要表现是什么?如何治疗?

答:虚寒肺痿的成因,是因耗伤津液,而致阴亏、上焦阳虚,肺中虚冷而痿者。但有人认为这乃似肺痿的肺中冷证,以其吐涎沫而不咳,与肺痿之吐涎沫而咳对勘。虚寒肺痿的主要表现:吐涎沫,不咳,不渴,气虚不摄而有遗尿,小便数,本证由于肺中虚冷,故必有头眩多唾涎沫。治疗用温肺益气之法。以甘草、干姜辛甘温化。

27、肺痈各阶段的主要证候有哪些?为什么?

答:肺痈是由感受风热毒邪入肺而成。其病可分三个阶段:

一,风温表证期:肺受温邪,病在卫分,证有发热汗出恶寒,脉微而数;

二,毒热酿脓期:风热之邪,内壅伤肺,热入于营,血脉不通,证见咳,口中辟辟燥,喘满,不渴,痰粘稠,时时振寒发热,此热蓄结酿脓之势也;

三,成脓期:肺气壅塞,毒热酝酿血脉,破溃成脓,病时已久,正气大亏,治疗宜用益气托脓之法。方用桔梗汤。若热伤血脉,肺叶腐败成脓,则吐如米粥,而难救治。

28、肺痈脓成可见哪些症状?怎样治疗?

答: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脓成可见的症状,而“振寒脉数”,是肺痈成脓的特征之一。治疗因肺气壅塞,毒热酝酿血脉,破溃成脓,病时已久,正气大亏,宜用益气托脓之法。方用桔梗汤。

29、何为肺胀?肺胀病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目如脱状、心下有水为肺胀病的特点。风寒外束,肺气不宣,通调失职,而生水饮。此邪实闭肺,肺气愈降不得。气逆于上,证见咳喘,脉浮大,目胀如脱。脉证俱实,治用发汗透邪降逆之法。越婢汤主于发越阳气,加半夏则降逆平喘也;心下素有水饮,复感风寒,外内合邪,致使肺气壅塞不利,而有咳喘,脉浮,饮邪生热,故烦;心下有水,谓宿疾也,必有其证可参。治以解表化饮之法,兼以清解郁热,用小青龙汤。

30、张仲景论述咳嗽上气病有何特点?

答:张仲景论述咳嗽上气病有以下特点(既可见于肺痿、肺痈病中,亦可单独出现,有邪正虚实之分):

┌虚──肺胃津伤,虚火上炎──麦门冬汤(若为肾不纳气,元阳离根,则为危候)

│┌痰浊上盛──皂荚丸

┤│内饮外寒、内外俱实──射干麻黄汤

└实┤外寒兼内饮郁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里饮挟热──越婢加半夏汤

└正气虚弱,水饮内生──泽漆汤

31、形成奔豚气病的因素有哪些?

答:奔豚气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是从惊恐得之。奔豚的发病,多与惊恐有关。惊恐使气机逆乱,气血乖张,致使气奔突冲撞;或引动冲气上逆,而发奔豚。其他如火邪、吐脓、惊怖病,也因惊恐而致气乱、郁而化火成病。

32、肝郁奔豚是怎样发生的,可以出现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答: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热,气逆上冲于胸,发为肝郁奔豚。肝气横逆犯脾,土为木乘,而有腹痛的症状;肝胆之气不和而有往来寒热之证。治疗以舒肝降逆,和胃止痛为法,方用奔豚汤。

33、奔豚气主要有哪些类型?试述其症状。

答:奔豚气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其症状、类型分述如下:

肝气奔脉──奔脉汤(证属肝郁化热者,多兼腹痛,口苦,往来寒热等肝郁气逆,侮脾犯胃见症,治宜奔豚汤养血平肝,和胃降逆。)

误汗奔脉──桂枝加桂汤(证属发汗复感寒邪者,症兼针处被寒,核起而赤,治宜外用灸法以温经散寒,内服桂枝加桂汤以外和营卫,内调脏腑阴阳而降冲气。)

饮逆奔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属寒饮上逆者,多兼脐下动悸,欲作奔豚,治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通阳降逆,培土制水。)

34、脾约的主症是什么?如何治疗?

答:脾约是胃强脾弱,脾受胃制,津伤不布,肠道干涩,大便秘结的病证。症状是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趺阳脉浮而涩。趺阳脉候脾胃之气,其脉浮而涩,浮是举之有余,为阳脉,主胃气强盛;涩是按之滞涩而不流利,为阴脉,主脾脏津液不足;胃气强,伤于脾,脾阴弱,能食而不能运化,津液不能敷布,故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膀胱为其所迫则小便频数;胃强而

脾弱,这是脾约证的病理特点。治以麻子仁丸泄热润燥,利气通便。方中大黄泄热通便,治胃气之强;芍药、麻子仁滋阴润燥,治脾阴之弱;枳实、厚朴理脾肺之气,以行津液;杏仁润燥而利肺气,以通幽导便;以蜜为丸,意在甘缓润下,阳明燥热得泄,太阴津液得滋,脾约可愈。

35、苓桂甘枣汤、苓桂术甘汤、苓桂味甘汤三方的作用与适应症有何不同?

36、厚朴麻黄汤证与泽漆汤证均为水饮所致,主症均为咳喘,二者应如何鉴别?

答:《脉经·卷二》:“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千金·咳嗽门》:“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厚朴麻黄汤方。”又《千金·咳嗽门》:“夫上气,其脉沉者,泽漆汤主之。”据此,《脉经》、《千金》所载,当是旧文,可补《金匮》之不足。厚朴麻黄汤证与泽漆汤证均为水饮所致,主症均为咳喘,以脉定证,分别表里上下之病机差异。寒饮挟热偏里的证治方用泽漆汤。因为沉则主里,咳嗽者,是由于脾虚不运,水饮内结,充溢三焦,上迫于肺则咳嗽,吐痰;外溢于肌表则身肿;治用逐水温阳,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治法。泽漆,大戟之苗也。主消痰逐水;紫参,利大便通水道;桂枝、人参、生姜、甘草,健建脾胃扶正;白前平喘,黄芩清郁热,以成扶正驱邪之法。而饮邪挟热的证治,治疗以厚朴麻黄汤,宣通肺气,散饮降逆,止咳平喘。因为饮邪内阻;肺气不宣,阳郁化热,饮邪挟热,故见咳喘烦满,汗出脉浮。

37、胸痹心痛短气合篇讨论的依据是什么?

答:胸痹和心痛两病,均有疼痛症状,发病部位相邻近;病因病机亦有所相同,且可相互影响,合并发生,而短气又是胸痹病的常见症状,故合为一篇讨论。

38、“阳微阴弦”的含义是什么?

答:“阳微阴弦”,既是胸痹、心痛的病机,也是太过不及的脉象反映。“阳微”是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象;“阴弦”则阴寒太甚,水饮内停之征。若从脉象言,“阳微”指寸脉微,“阴弦”指尺脉弦。

39、分析比较枳实薤白桂枝汤与人参汤

答:胸痹寒气逆满虚、实证的辨治,临床分别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与人参汤来治疗。他们是同病异治之例。因为同为胸痹,因其有偏实偏虚之不同,故立通补两法,前者多由停痰蓄饮为患,故当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以荡涤之,是为“实者泻之”之法,属“急者治其标”;后者多由无形之气痞为患,故用人参汤以温补之,是为“塞因塞用”之法,属“缓者治其本”。胸痹主证,是以心中痞,胸满,胁下逆抢心为特点,病变范围已由胸膺部扩至胁下及腹,其病机虽然是“阳微阴弦”,但有虚实之异,必须辨别。一、胸痹属实者,乃由胸阳不振,胁下阴寒之气乘虚上逆所致。病势急,临证尚可见:腹胀、大便不通、脉象弦紧;治宜通阳开结,泄满降逆。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下气除满;桂枝,温降寒逆之气;合栝蒌、薤白宽胸宣痹,除痰降逆。二、胸痹属虚者,系中焦阳虚,虚寒之气上逆,使胸中大气不转所致,其病势较缓,临证还可见到:倦怠少气、便溏、舌淡、脉弱。治宜温中益气培本,温散寒气。方用人参汤。以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中气,干姜温中散寒。

40、栝蒌薤白白酒汤证与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有何不同?

答:两汤均是治疗胸痹的常用方剂。栝蒌薤白白酒汤为胸痹的基础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是栝蒌薤白白酒汤证的症状特点。由于胸阳不振,饮邪上乘,闭阻胸中气机,故有胸背疼痛、短气,是胸痹之辨证要点;气闭于胸中,肺失宣降,则喘息、咳唾,又是胸痹病中

所常有也。寸口脉沉而迟,为上焦阳虚,胸阳不振之象;关上小紧数,主中焦停饮,阴寒内盛。正是“阳微阴弦”之谓。治用通阳散结,豁痰下气之法。用薤白、白酒温行阳气,栝蒌实下痰宽胸。白酒,用米酒。而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所主胸痹之证,是以心中痞,胸满,胁下逆抢心为特点,病变范围已由胸膺部扩至胁下及腹,其病机虽然是“阳微阴弦”,但有虚实之异,必须辨别。其主治胸痹属实者,乃由胸阳不振,胁下阴寒之气乘虚上逆所致。病势急,临证尚可见:腹胀、大便不通、脉象弦紧;治宜通阳开结,泄满降逆。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下气除满;桂枝,温降寒逆之气;合栝蒌、薤白宽胸宣痹,除痰降逆。

41、茯苓杏仁甘草汤与橘枳姜汤有何区别?

答:两者都是胸痹短气轻证治疗的常用方剂。胸痹呼吸短促、咳唾涎沫量多、痰液稀淡者,用茯苓杏仁甘草汤。胸痹“气塞”证,胸中痞塞、郁结胀满者,治用橘枳姜汤。从病机方面而言,一属水饮,一属气滞,从原文“胸中气塞,短气”,可知道为胸痹轻证,气塞、短气是饮阻气滞所致。但在病情上有偏于饮盛与气滞之别,病位有在肺在胃之异。若饮邪偏盛,上乘于肺,除胸中气塞、短气外,尚可见咳嗽,吐痰,小便不利等症。治用茯苓杏仁甘草汤,宣肺利水。若气滞饮停,胃失和降者,除见胸中气塞、短气外,还可见心下痞满,呕吐不食之证。治以橘枳姜汤,温胃散饮。

42、枳实薤白桂枝汤与桂枝生姜枳实汤如何区别运用?

答:枳实薤白桂枝汤主治胸痹,是以心中痞,胸满,胁下逆抢心为特点,病变范围已由胸膺部扩至胁下及腹,其病机虽然是“阳微阴弦”,但有虚实之异,必须辨别。其属实者,乃由胸阳不振,胁下阴寒之气乘虚上逆所致。病势急,临证尚可见:腹胀、大便不通、脉象弦紧;治宜通阳开结,泄满降逆。用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厚朴,下气除满;桂枝,温降寒逆之气;合栝蒌、薤白宽胸宣痹,除痰降逆。而桂枝生姜枳实汤则主治心痛,其特点是以心痛为主,病位在于中焦而及于上,治以桂枝、生姜温化水饮,枳实降气消满,治胃邪也。痰饮、寒浊停聚心下,以致痞闷不舒而痛。寒阻中焦,胃失和降,寒饮随之上逆,故其证见胸口至胸中牵引作痛,谓之心悬痛。治以桂枝生姜枳实汤,温散寒饮,下气降逆而止痛。

43、试析乌头赤石脂丸的治疗作用

答:乌头赤石脂丸的适应证为:剧烈的心胸后背相互牵引疼痛。或胃脘疼痛,痛无休止,兼见四肢厥冷,冷汗出,气促面白唇青,舌质淡,苔白滑,脉沉伏而紧或微细欲绝等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系指心窝与背部相互牵引作痛,痛势剧烈而无休止,并伴有四肢厥冷、脉象沉紧等。其病乃因胃气虚冷,阴寒痼结,至感寒或饮冷而发。故阴寒痼结之心痛使用乌头赤石脂丸,集大辛大热之品于一方,用乌头、附子、蜀椒、干姜,温通胃阳,逐寒止痛力强。赤石脂温摄守中,固涩阳气,并防止诸药辛散太过。峻药缓治,用蜜作丸,既可缓药之峻,又使之药力持久。

44、虚寒腹满的证候特点有哪些?如何辨证施治?

答:虚寒腹满,是脾胃虚寒,运化功能减退所致。尤怡《金匮要略心典》:“腹满不减者,实也;时减复如故者,腹中寒气得阳而暂开,得阴而复合,此亦寒从内生,故曰当与温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就是指的这种情况。虚寒腹满的证候特点是由于寒气或散或聚,故腹满时而减轻,时复如故,我们辨证施治当用温药治疗,如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等。

45、厚朴七物汤证既有表证,为何不以“先表而后里”为治?

答:厚朴七物汤证为腹满兼表证,病发热、脉浮为风寒在表,十日不解,邪入阳明,故脉不浮紧而浮数,腹部又见胀满,可知病情不全在表,已趋于里,且里证重于表证。饮食如故,表明病变重点在肠,与胃无碍,故饮食如故。证系太阳表邪未解兼见阳明腑实,所以用表里两解的厚朴七物汤治疗。厚朴七物汤即桂枝汤去芍药合厚朴三物汤而成。方中用桂枝汤解表而和营卫;因其腹但满而不痛,故去芍药而加厚朴三物汤行气除满以治里实。在一般情况下,表里同病的,实证应先解表、后攻里;虚证应先温里、后解表。今发热十日,脉不浮紧而浮数,腹部又见胀满,可知病的重心在里,所以应当采取表里两解法治疗。不然,仍当按照先表后里的原则,这是临证时应当注意的。

46、厚朴三物汤与小承气汤有何不同?

答:尤怡《金匮要略心典》:“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厚朴三物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厚朴。”方剂比较如下:

厚朴三物汤┐┌重用厚朴──主在行气除满

├厚朴、大黄、枳实┤

小承气汤┘└重用大黄──主在攻下

47、大建中汤治疗何种病证?试述其主症及其产生机理

答:大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的腹满痛。其主症: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心胸中大寒痛,是言其痛势十分剧烈,痛的部位相当广泛。从上下来说,由腹部到心胸;从内外来说,由脏腑到经络,均为寒气所充斥,而发生剧烈的疼痛。当寒气冲逆时,则腹部下冲皮起,似有头足样块状物,上下攻冲作痛,且不可以手触近;又因寒气上冲,故呕吐不能饮食。病由脾胃阳衰,中焦寒甚所引起,故用大建中汤主之。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与人参、饴糖之温补脾胃合用,大建中气,使中阳得运,则阴寒自散,诸症悉愈。

48、大黄附子汤、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同为泻下剂,各治何种腹满痛?

答:大黄附子汤、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同为泻下剂,其腹满证治对比表如下:

┌胀积俱重者──大承气汤

腹满┤兼少阳证者──大柴胡汤

└寒实胁痛者──大黄附子汤

49、大乌头煎证、当归生姜羊肉汤证、乌头桂枝汤有何不同?

答:大乌头煎证与当归生姜羊肉汤和乌头桂枝汤同治寒疝。大乌头煎证阴寒痼结,为疝之偏于寒;当归生姜羊肉汤证气血虚有寒,为疝之偏于虚。故一以散寒为主,用乌头煎;一以补虚为要,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大乌头煎证是里寒,乌头桂枝汤证是表里同病,内外皆寒;里寒为主因,外寒为诱因。寒邪重,腹部剧痛而现肢冷汗出的——用大乌头煎;寒疝腹痛,寒而兼虚——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大乌头煎证而兼手足不红,身疼等表证——用乌头桂枝汤。(图示如下)

大乌头煎┐┌阴寒痼结,偏于寒──散寒为主,乌头煎

当归生姜羊肉汤├寒疝┤气血虚有寒,偏于虚──补虚为主,当归生姜羊肉汤

乌头桂枝汤┘└气血虚有寒,偏于虚而兼手足不红,身疼等表证——两解表里寒邪,乌头桂枝汤

50、何谓肝着?如何治疗?

答:肝着,是肝经受邪而疏泄失常,其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的病证。因肝主藏血,性喜条达疏泄,若肝气不足,风寒湿等邪气便易痹阻于肝经,导致肝气郁滞,血行不畅。肝脉又布胁络胸,肝气不畅,则胸中气机不利,故其症可见胸胁痞闷不舒,甚至胀痛、刺痛,若以手按揉或捶打其胸部,可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暂时通畅,则稍舒,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本病在初起时,因为病在气分,热饮可助阳散寒,能使气机通利,故但欲饮热;肝着既成,则经脉瘀滞,虽热饮亦不能暂减其瘀结,除蹈胸一时为快外,需投以旋复花汤。方药: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方中旋复花微咸性温,能理气舒郁,宽胸开结,尤善通肝络而行气;助以葱管之辛温,既能芳香宣浊以开痹,又能温通阳气而散结;新绛活血化瘀,为治肝经血滞之要药,三味共煮顿服,气行血行,阳通瘀化则肝着可愈。

51、试述产后中风的两种证治

答:1、产后中风持续不愈的证治:产后营卫交虚,风邪外袭,其病在表。若持续数十天不愈,仍见头微痛、恶寒、时发热、胸脘闷、干呕、汗出等症,说明病虽迁延日久,但太阳中风表证仍在。有斯证则用斯药,仍当用桂枝汤解表祛邪,调和营卫。

2、产后中风兼阳虚的证治:产后中风是风从外受,病邪在表,故有发热头痛;但面正赤,气喘,则为虚阳上越之象。病因产后正气大虚,风邪乘虚侵袭,以致形成正虚邪实之候。此证若但解表祛邪,则虚阳易脱;若因正虚而补正,则表邪不解,故用竹叶汤扶正祛邪,标本兼

顾。方中以竹叶、葛根、桂枝、防风、桔梗解外邪;用人参、附子以扶正固脱;甘草、生姜调和营卫。本方佐使得法,邪正兼顾,为后世扶正祛邪之祖。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金匮要略》试题及 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金匮要略》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浙江7月自考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金匮要略试题 课程代码:0298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便不利,如由于瘀血夹热者,可用______或______化瘀利窍泄热;脾肾两虚而夹湿者,可用______益肾健脾渗湿。 2.《金匮要略》共有______条原文,载方______首。 3.奔豚病______,______,______奔豚汤主之。 4.历节疼痛,不可屈伸,用______主之。 5.热利下重者,______主之。 6.麻子仁丸除麻仁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7.早期诊断疮痈发生的症状为______,______。 8.《金匮》中治疗呕,渴并见的方剂有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妇人杂病的三大病因是()。 A.虚、冷、血瘀 B.虚、冷、积食 C.痰、瘀、结气 D.虚、冷、结气 2.《金匮要略》的全称是( )。 A.《金匮要略方论》 B.《金匮玉函要略方》 C.《金匮玉函经》 D.《伤寒杂病论》 3.“膈间支饮……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文中“虚者即愈”是指( )。 A.木防己汤中有人参,用后虚证好转 B.若为虚证用本方即愈 C.若正能胜邪,邪气虚衰即愈 D.用药后心下虚软即愈 4.水分病是指( )。 A.经前断、后病水 B.先病水、后经断 C.水阻气化不行之病 D.气不化水之病 5.下列各组原文,均出自消渴篇,哪一项可以诊断为杂病消渴( )。 A.“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B.“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C.“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D.“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6.茵陈蒿汤诸药的煎煮顺序是( )。 A.先者栀子,后纳二味 B.先者茵陈,后纳二味 C.先者大黄,后纳二味 D.三者同时煎煮 7.薏苡附子散证的病机是( )。 A.胸阳不振,寒痰闭阻 B.胸阳不振,气滞血瘀 1

《金匮要略》试题(C卷)

《金匮要略》试题(C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病人脉浮在前,其病在表;脉浮在后,其病在里”,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2、表里同治适用于() A、表邪易内陷入里 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 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 D、以上都不是 3、麻黄加术汤中,麻黄配伍白术目的在于() A、加强发汗作用 B、变辛温发散为辛凉清宣 C、虽发汗而不致过汗 D、以上都不是 4、李某,男,因汗出风吹,致风湿内侵,郁而化热,每日下午热势增重,全身疼痛,伴咽部红肿,无汗,舌苔白腻,脉濡缓略浮,治疗宜选用() A、麻黄加术汤 B、麻杏苡甘汤 C、麻杏石甘汤 D、防己黄芪汤 5、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6、周某,女,32岁。劳动汗出后即在树荫下乘凉,晚即觉左肩臂麻木不适,余正常,舌淡苔白,脉浮略紧。治宜选用() A、乌头汤 B、桂枝芍药知母汤 C、黄芪桂枝五物汤 D、厚朴七物汤 7、陈某某,女性,42岁。患腹痛已年余,经常脐周隐痛,用热水袋温按可止,四肢酸痛,饮食无味,月经延期,色淡量少,舌苔薄白,脉象沉弦。方选() A、温经汤 B、大建中汤 C、小建中汤 D、附子理中丸 8、虚劳脉结悸,治以() A、炙甘草汤 B、麦门冬汤 C、酸枣仁汤 D、甘麦大枣汤 9、射干麻黄汤的治法是() A、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B、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C、宣肺泻热,降逆平喘 D、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10、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功效是() A、解表化饮,清热除烦 B、宣肺泻热,降逆平喘 C、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D、清养肺胃,止逆下气 11、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辩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以上都不是 12、车某某,男,25岁。胃脘剧痛,腹胀便秘,拒按,口苦口渴,舌红苔黄厚,脉沉数,治宜() A、厚朴七物汤 B、大柴胡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建中汤 13、患者腹痛剧烈,甚则呕吐不止,辗转不宁,四肢不温,神倦少力,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紧,治宜() A、附子理中汤 B、附子粳米汤 C、小建中汤 D、大建中汤 14、患者于某某,女,28岁。胁腹疼痛,大便不通,畏寒肢冷,舌苔粘腻,脉紧弦。治宜() A、大建中汤 B、小建中汤 C、大黄附子汤 D、麻黄附子汤 15、陈某某,男,井下作业后,当晚即感腰部牵引疼痛,腰以下冷而沉重,大便稍干,小便混黄,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涩。方选() B、八味肾气丸B、苓桂术甘汤 C、甘姜苓术汤 D、真武汤 16、饮停胁下,谓之() A、悬饮 B、溢饮 C、支饮 D、痰饮 17、痰饮饮停心下,可选方() A、肾气丸 B、苓桂术甘汤 C、五苓散 D、甘遂半夏汤 18、甘遂半夏汤中包含有十八反的药物是() A、半夏、乌头 B、甘遂、甘草 C、半夏、甘草 D、甘遂、芍药 19、石水与下列何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A、心肾 B、肝肾 C、肺肾 D、脾肾 20、黄汗若久治不愈可转为() A、痂癞 B、历节 C、脓肿 D、周痹

中医外科学考核试卷及答案

中医外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晋末出现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A.《肘后备急方》 B.《刘涓子鬼遗方》 C.《金匮要略》 D.《内经》 E.《诸病源候论》 2.皮肤浅表起丘疹、疱疹,破后糜烂的疾病统称为() A.疳 B.疹 C.疮 D.痘 E.疥 3.漫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微热,轻微疼痛属于() A.热肿 B.风肿 C.湿肿 D.气肿 E.痰肿 4.手术法中的切开法适用于() A.外疡的阴证 B.外疡的阳证 C.一切外疡,不论阴证、阳证,确已成脓者 D.疡脓未成者 E.以上均不对 5.阳证疮疡可() A.玉露膏 B.风油膏 C.冲和膏 D.生肌玉红膏 E.生肌白玉膏 6.疮疡和营法的活血化瘀代表方为() A.四物汤 B.桃红四物汤 C.四君子汤 D.二陈汤 E.八珍汤 7.三陷证是指()A.内陷、火陷、虚陷 B.火陷、干陷、虚陷 C.内陷、火陷、干陷 D.内陷、干陷、虚陷 E.以上都不对 8.痛与肿结合辨,先肿而后痛者其病()A.浅在肌肤 B.深在筋骨 C.毒已渐聚 D.毒邪四散 E.以上均不是 9.乳房病检查的最佳时间是()A.月经后15天 B.月经后3~5天 C.月经后7~10 D.月经前3~5天 E.月经前7~10天 10.乳癖肝郁痰凝证选方宜用()A.二陈汤 B.二仙汤 C.四物汤 D.逍遥蒌贝散 E.逍遥散 11.湿疮发于阴囊部者称为()A.旋耳疮 B.脐疮 C.四弯风 D.乳头风 E.肾囊风 12.流注由于疔疖后引起的称()A.暑湿流注 B.余毒流注 C.四弯流注 D.胸胁流注 E.以上均不是 13.褥疮的外治法初起用()A.红灵酒药 B.九一丹 C.红油膏 D.生肌散 E.生肌玉膏 14.疖、痈、发是以什么而命名的()A.疾病特性 B.病势缓急 C.症状 D.形态 E.范围大小 15.蛇腹疔切开时应在()A.患指侧面横切口 B.患指侧面纵切口不超过关节 C.指端掌面纵切口 D.指端侧面纵切口 E.以上都不是 16.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

《金匮要略》作业50题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金匮要略》作业50题 1.《金匮要略》是怎样一本书?其价值如何? 答:《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学专著,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方书之主。由于《金匮要略》一书,是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它之所以被后世称为“经典”,是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金匮要略》论述诊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症侯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从这一基本论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钢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辩证方法。这一主要精神充分地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体现出来。 3.《金匮要略》诊脉部位有几种?其应用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目前,临床上诊脉习用寸口,但《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有以下4种:①寸口三部法。②趺阳诊法。③少阴诊法。④少阳诊法。 仲景运用的原则是:①诊外感疾病用独取寸口的方法。如《痉湿蝎病篇》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后,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这一节“脉沉而细”当指寸口脉而言。②病涉脾胃,常用趺阳诊法。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趺阳脉沉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据此可看出腹满属脾胃病变,仲景用的是趺阳诊法。③有关妇人病变兼诊少阴脉。如《妇人杂病篇》云:“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这是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脉证和治法。少阴为肾脉,阴中为肾窍。脉滑而数主有湿热,湿热聚于前阴,郁积腐蚀,致腐烂成疮。据此可看出仲景诊妇人病兼诊少阴脉。④对某些复杂的病证,兼诊两处以上的脉象。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以寸口与趺阳并举。⑤上下阻隔的病分寸、关、尺以候之。如《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据此可看出仲景对上下阻隔的病,常分寸、关、尺以候之。 4.《金匮要略》在治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历经1700余年,其辨病辨证治法方药一直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中医治法上的许多特点,本书均有充分体现,如:⑴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即无病早防及有病早治的预防疾病的思想。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2条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末流传脏腑,即医治之。”⑵重视人体正气,治病求本:因为人体抗病能力悉赖正气,正气虚损,药物就难为力,故全书对于慢性衰弱性疾病,注意调补脾肾两脏,认为这是内伤疾病的治本之法。治脾者以黄芪为主药,因其能健脾益气,故用黄芪方有8首,而《伤寒论》诸方没有用黄芪的。治肾者以附子为主药,故其用炮附子之方有18首。再者杂病也多血亏之证,故《金匮要略》用当归之方14首,而《伤寒论》仅4首,《伤寒论》多用生附子回阳救逆,《金匮要略》多用炮附子温肾回阳。 ⑶对于邪实之证,祛邪时注意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随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势而就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痰饮一证,溢饮在表,用大小青龙汤;痰饮在下用五苓散。此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及八法的灵活运用,虽是本方剂的特点,同样也是本书的治法特点。 5.简述《金匮要略》一书的方剂特点 答:⑴疗效高、收效快。⑵药物少。⑶配伍严。⑷重视药物剂量⑸体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精神⑹体现了八法的灵活运用。 6.什么是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

南方医科大学《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doc

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 、《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 、厥阳独行C、客气邪风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 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 21、《金匮要略》在明确病名诊断的基础上,其杂病辨证的核心是() A、六经辨证 B、八纲辨证 C、脏腑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 22、“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是以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23、“先表后里”的治法适用于() A、表邪易内陷入里 B、但解表则里证不去,但治里则外邪不解 C、正气虚弱,元阳颓败 D、以上都不是 24、外湿最易侵犯人体的部位是() A、皮肤、经脉 B、皮肤、肌肉 C、皮肤、关节 D、肌肉、关节

最新《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 )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 )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D)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 D、支饮 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苓桂术甘汤证除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外,还可见() A、呕恶 B、小便不利 C、舌苔白滑 D、心悸 E、脉弦而滑 2、《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病的治法包括() A、发汗 B、开鬼门 C、结净腑 D、利小便 E、攻下逐水 3、患者黄疸辨证为寒湿发黄,可选下列何方治疗() A、茵陈理中汤 B、茵陈术附汤 C、茵陈四逆汤 D、茵陈蒿汤 E、栀子大黄汤 4、柏叶汤的组成中除含有柏叶外,还有() A、艾叶 B、干姜 C、赤石脂 D、马通汁 E、附子 5、用桃花汤治疗下利脓血,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加() A、肉桂 B、白芍 C、附子 D、肉豆蔻 E、黄芪 三、填空题(1分*20=20分) 1、夫肝之病,补用------,助用------------,益用----------------调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 3、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邪入于 脏,----------------,-----------。 4、夫男子平人,脉大为----,极虚亦为----。 5、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主之。 6、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当与--------。 7、积者,------------,------------;聚者,------------,发作有时,----------------,为可治。 8、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主之。 四、判断题(1分*10=10分) 1、抵挡汤的组成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年最新】

《金匮要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在五个选项 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1.<<金匮要略>>的辨证方法是: ( E)。 A 卫气营血辨证 B 经络辨证 C 六经辨证 D 三焦辨证 E 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和的辨证 2. 冬至之后,“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中的“未至而至”是指:( E)。 A 以得甲子,天未温和 B 以得甲子,天大寒不解 C 以得甲子,天温和如盛夏五六月时 D 未得甲子,天未温和 E 未得甲子,天因温和 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治宜:(B )。 A 白术附子汤 B 桂枝附子汤

C 甘草附子汤 D 防己黄芪汤 E 麻杏苡甘汤 4.“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该文中“小便反少”的病机(D )。 A 风寒犯肺,肺失通调,津液不布 B 寒邪盛,寒性收引,气不布津 C 无汗邪不外达,气上冲胸,津液随之上行而不下降 D 在里之津液已伤 E 邪闭三焦,津不四布 5百合病的病理“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其中“一宗”是指:( B)。 A 先天之本肾脏 B 主血脉的心脏 C 朝百脉的肺脏 D 心肺两脏 E 血脉的原动力宗气 6.百合知母汤所治百合病是:( B )。 A 病形如处者 B 发汗后者 C 下之后者 D 吐之后者 E 变发热者

7.据《金匮要略》原文,甘草泻心汤主治狐惑病何证?( D)。 A 前阴腐蚀 B 后阴蚀烂 C 眼部化脓 D 咽喉腐蚀 E 面部变色 8.鳖甲煎丸的作用主要以:( A)。 A 驱邪为主 B 扶正为主 C 截疟为主 D 杀虫为主 E 调和寒热为主 9.寒湿历节的主方是: ( C)。 A 桂枝芍药知母汤 B 麻黄加术汤 C 乌头汤 D 大乌头煎 E 麻杏苡甘汤 10.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选用何方治疗?( D )。 A 风引汤 B 头风摩散方

金匮要略试题

金匮要略试题(81) 1.论治原则: 表里同病、当分缓急;痼疾卒病、治有先后;诸病在脏、审因论治;饮食调护、各有所忌。 2. 张仲景病因三条与陈无择的"三因学说"有何异同 张仲景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陈无择三因:人之七情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为内因;天之六淫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为外因;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创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为不内外因。 3. 具有桂枝、茯苓的方剂有哪些?各主治何病证? 茯苓、桂枝是仲景常用对药,二者配伍具有通阳利水作用。《金匮》一书中具有茯苓、桂枝的方剂:候氏黑散、苓桂草枣汤、苓桂术甘汤、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五苓散、桂苓五味甘草汤、防己茯苓汤、茵陈五苓散、茯苓泽泻汤、桂枝茯苓丸、肾气丸。(1)候氏黑散。其功效为清肝化痰,养血祛风,主治中风夹寒之证。 (2)苓桂草枣汤。其功效为培土制水,通阳降逆,主治误汗后阳虚饮动,欲作奔豚之证。 (3)苓桂术甘汤。其功效为温阳化饮,健脾利水,主治狭义痰饮之饮停心下证。 (4)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其功效为补虚除饮,散结消坚,主

治膈间支饮服木防己汤后仍有痞坚者。 (5)五苓散。其功效为化气利水,主治饮停下焦,气化不利,水饮逆动证。 (6)桂苓五味甘草汤。其功效为敛气平冲,兼以化饮,主治服小青龙汤后发生冲气上逆之证。 (7)防己茯苓汤。其功效为通阳化气,表里分清,主治皮水阳郁证。 (8)茵陈五苓散。其功效为利湿清热退黄,主治黄疸湿重于热证。 (9)茯苓泽泻汤。其功效为健脾利水,化气散饮,主治呕吐饮阻气逆证。 (10)桂枝茯苓丸。其功效为化瘀消癥,主治宿有癥积,血瘀气滞,血不归经,下血不止证。 (11)肾气丸。其功效为补肾益阴温阳,主治肾虚而致虚劳腰痛、消渴、转胞、痰饮、脚气。 4. 谈谈张仲景对疾病的预防有哪些主要观点 张仲景对疾病预防方面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重视人体正气,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 一,未病先防:《金匮》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否,关键在于人体内的正气,外因"客气邪风",虽是人体发病的重要因素,但正气却是决定人体发病的根本因素.所以《金匮》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如果人体正气不虚,"不遗形体有衰",纵有"客气邪风"侵袭,"

《金匮要略》试题(A卷)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金匮要略试卷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卷及答案 一、? 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在《金匮要略》的作者是: A.林亿 B.王叔和 C.张仲景 D.华佗 2、在《金匮要略》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 A.温散寒邪 B.回阳救逆 C.峻逐阴邪 D.温中止痛 3、《《金匮要略》认为杂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五脏元真不足 B.客气邪风侵袭 C. 七情房劳 D.虫兽灾害 4、《金匮》首篇第一条的“脾能伤肾……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中的“伤”字如何理解 A.制约 B.伤害 C.相侮 D.相乘 5、下列哪一组药物体现了《金匮》肝阴血虚的治疗原则: A.白芍、焦山栀、炙甘草、乌梅 B.焦山栀、黄连、黄芩、黄柏 C.炙甘草、淮小麦、大枣 D.白芍、五味子、酸枣仁、乌梅 6、血痹的典型症状是: A.肌肤麻痹 B.身体沉重 C. 关节疼痛 D.肢体不遂 7、大承气汤主治哪种腹满: A.胀重于积 B.积重于胀 C.胀积并重 D.胀满并见 8、风湿在表,治当发汗,但大汗之后,病仍不愈的原因是: A.汗之不彻 B.汗多伤阴 C.汗后受寒 D.风去湿存 9、甘草泻心汤的药物组成,除了甘草外,还有: A.半夏、生姜、黄芩、人参、大枣 B.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 C.半夏、生姜、黄芩、大枣 D.半夏、干姜、黄芩、黄连、柴胡、人参、大枣 10、依据《金匮》原文,“中风,邪入于经”: A.肌肤不仁 B.肢体重滞 C.角弓反张 D.舌即难言, 口吐涎

11、风湿历节的主方是: A.桂枝芍药知母汤 B.麻黄加术汤 C.乌头汤 D.侯氏黑散 12、“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是: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13、黄芪建中汤、小建中汤共同的病机是: A.气血亏虚 B.心脾两虚 C.气阴两虚 D.阴阳两虚 14、“缓中补虚”从方药功用看应是哪种含义: A.祛邪 B. 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C.扶正祛邪并重 D.祛邪为主,兼以扶正 15、虚寒性肺痿没有以下那个症状: A.咳嗽 B.吐涎沫 C.头眩 D.不渴 16、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用何方主之: A.射干麻黄汤 B.皂荚丸 C.越婢汤 D.厚朴麻黄汤 17、治疗肾着病可用: A、甘草干姜汤 B、苓桂术甘汤 C、甘姜苓术汤 D、肾气丸 18、治疗阴寒痼结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用: A.大乌头煎 B.大黄附子汤 C.麻黄附子汤 D.乌头赤石脂 丸 19、下列方证中没有表证的是: A.附子粳米汤证 B.厚朴七物汤证 C.乌头桂枝汤证 D.麻黄附子汤 证 20、寒疝属于血虚者,治用: A.大乌头煎 B.当归四逆汤 C.乌头桂枝汤 D.当归生姜羊肉汤 21、外寒内饮挟热的咳喘宜选用: A.小青龙汤 B.小青龙加石膏汤 C.大青龙汤 D. 葶苈大枣泻肺汤 22、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治宜用: A、桂枝加黄芪汤 B、越婢汤 C、防己茯苓汤 D、防己黄芪汤 23、“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以何方主之: A.木防己汤 B.小青龙汤 C.苓桂术甘汤 D.甘遂半夏汤

金匮要略问答题及答案

一、 简答题(5分*4=20分) 1、 2、 答案:瘀血阻滞,气机痞塞,故胸满。瘀血内阻,新血不能外荣,故唇痿舌青。血瘀津不行,津液不能上濡,故口燥;但病由瘀血,并非津亏,故虽口燥却只欲漱水而不欲咽。此非外感为患,故无寒热之表证;其脉虽大,但脉势不足,往来涩滞迟缓,主瘀血为患;由于瘀血停留于血脉,以致影响气机运行不畅,非饮食停滞,水饮留于胃肠,所以病人自觉腹部胀满,而察外形并无胀满之征。 3、 如何理解溢饮病的同病异治? 答:同一溢饮,有外感风邪、内有郁热和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异,故必须同病异治,分别用大青4、 答案、白头翁汤与桃花汤,均治下利便脓血,但两者有寒热虚实的不同。白头翁汤多用于湿热蕴结,气机阻滞之初利,其症以里急后重,滞下不爽,所下脓血色泽鲜明为特征;桃花汤用于虚寒滑脱,气血下陷之久利,以下利不止,滑脱不禁,所下脓血色暗不鲜为主症。白头翁汤治以清热凉血,燥湿止利,桃花汤则温中涩肠以固脱。 湿病的基本治法及其机理是什么? 答案:湿病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外湿常兼风邪,而成风湿之邪,宜用微汗法;内湿宜用利小便法,此为《金匮》对湿病提出的治疗原则。治外湿之发汗法,必须遵循微汗法的原则。因为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于表散;湿为阴邪,其性濡滞,难以速去。如果发大汗,则风气虽去,而湿邪仍在,不仅病未愈,还易伤卫阳及阴津。故取微汗,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在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营卫通畅,可使风湿之邪一并宣泄而俱去。 内湿宜利小便法。因病人素有内湿,又招致外湿,形成内外合邪,且内湿重于外湿,表现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必须治以利小便法,小便得利,则里湿去,阳气通,湿痹自除。可见,湿病治法虽有发汗和利小便之不同,但除湿必须通阳,阳气宣畅,湿邪方可尽除。禁忌大汗、火攻和下法。 为津伤阴虚,内热薰肺,气逆而咳,肺气痿弱;其主症为咳吐浊唾涎沫,脉数虚。虚热肺痿治疗采用麦门冬汤润肺养胃,并清虚火,虚寒肺痿的病机为上焦阳虚,肺中虚冷,气不布津,临床表现为频吐涎沫,不渴不咳,遗尿或小便频数,头眩,治疗用甘草干姜汤温肺复气。 4、 如何理解治疗饮病“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 、 痰饮病形成,因肺脾肾三脏阳气虚弱,失却调节排泄水液的功能,体内游溢之精气不能化生气血,遇阴寒凝集而成。饮为阴邪,遇阴寒而聚,得温则化,同时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水湿的运行依赖阳 气的推动,所以,治疗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开达凑理,通调水道,使饮邪自除。“和之”指温药不可太过,亦非燥之补之,寓调和人体的阳气,实为治本之法。 答:虚寒腹满临床表现为腹满时减,腹如故,喜温喜按,治疗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用温药以温补脏腑的阳气。实热腹满临床表现为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得热则甚,得凉则舒。治疗遵循“实则泻之”的原则,治以寒药攻下。 4、 肝着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是什么? 答:肝着的病因病机为肝经气血郁滞,阳气痹结所致,治法为行气活血,通阳散结,方用旋覆花汤。 1、试以《金匮》首篇原文为基础,论述张仲景在杂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提出了哪些原则性的措施?(10分)1、答: 在杂病的论治方面,仲景强调了:①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后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原文第1条第1段。②虚实当异治,原文第14条。③表里分缓急,原文第14条。④新久有先后,原文第15条。⑤攻邪当随其所得,审因论治,原文第17条。⑥根据病人饮食居处和五脏喜恶进行护理,原文第 16条。 2、虚劳病治疗有哪些特点?请举原文说明。(10分) 答案①五脏虚损上重视脾胃,尤重于脾。小建汤原文第13条。②在病情上重视阴阳两虚及因虚挟实。这是因为阴阳互根,极虚又易招邪致瘀,原文8、1 3、1 4、15。③在辨证上以脉为纲,脉证合参。因虚劳内损。初期似如平人,故以脉参证,详析病机有其特殊意义。原文第3条。④在治法上侧重甘温扶阳,体现了《内经》“阴阳之要,阳秘乃固”的思想。九方中有六方即以甘温为主。如原文13,14条。⑤善用调补。凡以补为主的各方,无一用填补、呆补者,故能达到既充实元真,又促进其通畅的目的,如肾气丸。 3、胸痹心痛的成因及其主要症状和主方是什么?请举原文 答案:成因:上焦阳气不振,以至阴寒邪气乘虚上乘胸阳之位,凝聚于心胸,痞塞阳气而成,原文第1条。主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主方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原文第3条。 1、痰饮病的治则是什么?为什么?(5分) 答:痰饮病的治则是“当以温药和之”。痰饮所成,阳气不运为其本。饮由津聚,其性属阴,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既成之后,最易伤阳。若阳能运化,饮亦自消。故病痰饮者,当用温药调和之。温药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之功;“和之”表示温而不可太过,亦非专于温补,寓有温药调和之意。此乃痰饮病治本的法则。 2、简述越婢汤证与防己黄芪汤证的异同。(5分)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金匮要略》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方论》 C、《诸病源候论》 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传 C、一般治疗 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 C、风湿兼气虚 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 A、心脾两虚 B、心肾不交 C、肝肾亏虚 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 A、甘草泻心汤 B、赤小豆当归散 C、苦参汤 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 C、肢体麻木 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 C、七味都气丸 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 B、麦门冬汤 C、甘草干姜汤 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枣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国医通20182019金匮要略与部分伤寒论试卷答案汇总

《伤寒论》 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 、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2、黄苓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A A 、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 、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 ):B A 、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5、下列麻黄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 A 、先煮麻黄,去上沫 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D、温覆取微汗 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 A 、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症状?:C A 、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伤寒杂病论》作者::C A 、王叔和

B 、 成无己 C 、 张机 D 、 张景岳 E 、张志聪 9、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 A A 、 桂麻各半汤。 B 、 桂二麻一汤。 C 、 桂二越一汤。 D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 、 茵陈蒿汤。 10、 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 B 占是: A 、 蒸蒸发热 B 、 翕翕发热 C 、 时发热 D 、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 、 往来寒热 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 的概括是 A 、 手厥阴心包 B 、 足厥阴肝 C 、 手、足厥阴 D 、 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 、 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12、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 "应:A 不愈者, A 、 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 B 、 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 C 、 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 D 、 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 E 、 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 13、 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 ():D 表现是 A 、 发热与恶寒并见 B 、 不发热而但恶寒 C 、 其背恶寒如掌大 D 、 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 :C 见证() A 、痞 B 、 痞满 C 、 疼痛 D 、呕吐 ()。: E

《金匮要略》试题及答案

《金匮要略》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治疗杂病的专书是(B) A、《伤寒论》B、《金匮要略方论》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 2、“脉得诸沉,当责有水”,是用脉象来(C) A、指导辨证 B、指出某一病证主脉 C、言病因病机 D、言病位 3、摄精神饮食,注意身体锻炼,属于(A) A、未病先防B、既病防传C、一般治疗D、以上都不是 4、《金匮要略》中论述杂病总的病因病机是(D) A、五脏元真通畅 B、厥阳独行 C、客气邪风 D、五邪 5、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为(B) A、风痹 B、湿痹 C、血痹 D、历节 6、防己黄芪汤治疗湿病的证型是(C) A、风湿在表 B、寒湿在表C、风湿兼气虚D、风湿兼阳虚 7、百合病的病机是(D) A、心脾两虚B、心肾不交C、肝肾亏虚D、心肺阴虚内热 8、狐惑病酿脓,可选何方治疗(B) A、甘草泻心汤B、赤小豆当归散C、苦参汤D、雄黄散 9、中风病的典型症状是() A、但臂不遂 B、肢体麻木 C、昏不识人 D、半身不遂 10、张某,风湿病四年。现患者身体消瘦,右膝、踝关节肿大明显,无明显疼痛,胃纳欠佳,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治疗宜选用() A、黄芪桂枝五物汤 B、桂枝附子汤 C、桂枝芍药知母汤 D、乌头汤 11、血痹的主要症状是( ) A、肢体疼痛 B、肢体困重C、肢体麻木D、肢体萎软 12、虚劳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以何脏证候表现较为明显( ) A、心脾 B、肺脾 C、脾肾 D、心肾 13、虚劳腰痛,治宜( ) A、麦味地黄丸 B、六味地黄丸C、七味都气丸D、八味肾气丸 14、虚寒肺痿治疗方选() A、小半夏汤B、麦门冬汤C、甘草干姜汤D、半夏泻心汤 15、下列哪项药物不属于越婢加半夏汤的组成() A、麻黄、石膏 B、生姜、半夏C、甘草、大枣D、桂枝、甘草16、胸痹心痛的病机是( ) A、百脉一宗 B、胃强脾弱 C、阳微阴弦 D、正气引邪 17、患者腹满,喜温喜按,辨证当属() A、实热 B、寒实 C、虚寒 D、虚热 18、患者阿某,腹满拒按,按之则痛,心烦口苦,寒热往来,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有力。治宜() A、大承气汤 B、小承气汤 C、厚朴三物汤 D、大柴胡汤 19、肝着的病机是() A、肝经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经湿热 C、肝阳上亢 D、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 20、水饮停留在胃肠,谓之() A、悬饮 B、痰饮 C、溢饮D、支饮 二、多项选择题(2分*5=10分。有1~5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苓桂术甘汤证除胸胁支满,头晕目眩外,还可见() A、呕恶B、小便不利C、舌苔白滑D、心悸E、脉弦而滑 2、《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病的治法包括() A、发汗 B、开鬼门 C、结净腑 D、利小便 E、攻下逐水 3、患者黄疸辨证为寒湿发黄,可选下列何方治疗( ) A、茵陈理中汤 B、茵陈术附汤C、茵陈四逆汤D、茵陈蒿汤E、栀子大黄汤 4、柏叶汤的组成中除含有柏叶外,还有() A、艾叶B、干姜C、赤石脂D、马通汁E、附子 5、用桃花汤治疗下利脓血,患者脾肾阳虚甚者,可加() A、肉桂 B、白芍 C、附子D、肉豆蔻E、黄芪 三、填空题(1分*20=20分) 1、夫肝之病,补用------,助用------------,益用----------------调之。 2、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 3、邪在于络,----------------;邪在于经,----------------;邪入于腑,---------- ------;邪入于脏,----------------,-----------。 4、夫男子平人,脉大为----,极虚亦为----。 5、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主之。 6、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当与--------。 7、积者,------------,------------;聚者,------------,发作有时,----------------,为可治。 8、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主之。 四、判断题(1分*10=10分) 1、抵挡汤的组成是:大黄、桃仁、水蛭、虻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