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原创10篇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原创10篇

脱贫攻坚扶贫故事原创10篇

篇一

**省**县**镇,像一颗饱满丰润的浑金璞玉,镶嵌在郁郁葱葱的苗岭山脉之中,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清水江河畔。

2017年10月18日,就在**镇脱贫攻坚指挥部里,我们前线工作队员一起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再次作出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为了这个承诺,千千万万的扶贫工作者被派往贫困的基层农村,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承诺。

我作为**省水利厅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前线工作队的一名队员,派驻黄平县**镇参加脱贫前线工作,至今已有一年。一年时间里,我见识了**的美丽,也目睹了**贫困的一面。

**是美丽的,它的美丽出尘脱俗。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绮丽。个人简历有大高山万亩杜鹃花、翁干洞九级瀑布群、飞云大峡谷、清水江等自然风光。更为奇特的是,湘黔铁路途径此地,由于特殊的地理落差,铁轨在这里连续绕了两个大湾,形成S型,列车沿山坡盘旋而上,从村寨的一面穿进另一面穿出,形成两个相接的美丽圆环。特别是夜间,列车车窗亮着灯、鸣着笛,环状穿行在山间,灯光、笛声环绕而过,如夜空长龙呼啸,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这个景观,时常吸引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村寨拍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作品。

这里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岩门司土司城、明清古梯田、建在石板上的滚水寨子等历史文化遗迹,体现了勤劳朴实的苗家儿女适应自然又改造自然的聪明才智。

这里是苗族歌后阿幼朵的故乡,更有“芦笙会”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节日。**镇群众几乎全是苗族,苗族喜爱苗银苗绣装饰的服装,每当苗历节日到来,苗族同胞都身着盛装,特别是妇女,佩戴银花银饰,穿上绣工繁复的衣裙,参加苗族盛会,吹笙跳舞,斗牛游方,芦笙声、酒歌声、情歌声、飞歌声弥漫在苗寨,每年九﹒二七芦笙会,阿幼朵等本地艺术家,都会回来献艺,与家乡同胞一起过节,抒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一连几天,长桌宴不散,米酒飘香,歌声不断。

然而,**又是贫困的,它的贫困让人心酸心痛。

它是全省二十个极贫乡镇之一,距县城28公里,地理位置偏远,全镇220多平方公里土地,大都是山地、丘陵,土地贫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工作总结寨子里基本都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苗族木屋,设施简陋;由于缺少清洁垃圾桶、垃圾车,公共环境卫生得不到解决;镇上的男人基本都外出打工,家里农活全由女人承担,路上常常看到年老的阿婆弓着背缓慢行走,背已弯成九十度,这是由于长期艰辛的劳作,老年便成了勾腰驼背的模样。诸多历史条件的制约,阻碍了全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上规模、有效益的产业,导致贫困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土地收成少、农民收入少,除了基本解决温饱外,仍有2万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是我省20个极贫乡镇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

在全省开展的精准扶贫战略中,**镇作为全省极贫乡镇之一,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更多关怀,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用于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保障就业、社会公共服务、农村环境治理,再加上易地扶贫搬迁、民政社会兜底等脱贫攻坚措施,目标是改变**镇的现状,帮助**镇2万多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

经过扶贫工作队和全镇干部群众一年多的艰苦努力,**镇脱贫工作已初见成效,通往县城和周边县市的交通主路已是热火朝天开工建设,6000余人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即将完工、迎来走出大山深处的苗族同胞,宽阔笔直的城镇大道两边已绿树成荫,大型生猪养殖场也即将建成,范文写作水果基地上,农民正在合作社组织下平整土地,24个村的新村委会正在装修粉刷,村民有了崭新的便民服务中心和活动广场,7500盏太阳能路灯已矗立在偏僻的乡村小道上,**镇作为全县中心城镇之一已初具规模。

水利项目在水利厅党组关心下进展迅速,农村人畜饮水、灌溉工程、山塘维修、沟渠整治、水土保持、防洪治理、小水电站改造、城镇水源地保护等一大批水利项目全面铺开,在惠及农村用水安全和质量的同时,也极大地支持了全镇扶贫产业,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推进项目的同时,我与水利扶贫工作队员一起,充分利用与各水利部门、单位和其他社会资源的联系渠道,牵线搭桥,为镇上滞销农产品找市场,为学校500余名贫困学生御寒用品找捐助,为贫困孤儿的生活费找资助,每一次的成功,

带给我的,有喜悦,也有感动,绵薄之力,不能完全改变贫困,却能一点点触动各方观念的改变,让一个个看到贫困的人群从旁观者变成扶贫的参与者。

我们工作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就安置在原苗陇乡政府办公楼,废弃的办公楼经简单装修后作为扶贫工作队办公及生活场所。指挥部的成员来自省、州、县各单位,是一个团结协作、敬业实干的大集体。在这里,队员们一同勤奋工作,用行动一点点改变着身边的贫困;心得体会在这里,队员们一起体验苗家淳朴的民风民情,共同分享扶贫工作的苦与乐;在这里,洒下了队员们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队员们灿烂的微笑。

看看身边的一物一事,我们更深刻理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既看到了苗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看到了贫困地区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脱贫攻坚大战略,需要紧紧依托党中央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我们扶贫工作队员的基层工作来落实,更离不开山区贫困群众的脱贫愿望和内生动力。

我们的脱贫攻坚指挥部旁边,就是**火车站。这个四等小站,每天只有来回各一班慢车停靠,由于班次少、上下乘客少,火车绕着这里运行了四十多年,几乎还是几十年前的模样,几栋低矮简陋的红砖房,沿着站外狭窄的小街排列,小店铺里摆着老旧木制柜台,每次坐车前走过小街,仿佛时光倒流,回到数十年前。

每一次坐在回镇的火车上,望着车窗外层峦叠嶂的青山,范文参考网TOP100范文排行我常常会思绪万千。在上世纪70年代初,著名作家、上海知青叶辛曾在**参与这一段湘黔铁路的修建。当年条件艰苦,叶辛与他的工友们开山砍树修铁路,吃住在工棚,艰苦的条件并未磨灭他们的意志。艰苦工作之余,叶辛深入**苗族村寨采风,积累了丰富的民俗知识,撰写了许多描写当地民族文化的文章,先辈们不仅留下了通向文明的湘黔铁路,还为我们记载了苗族同胞的民风民俗和的生活状况,“蹉跎岁月”,其实并未蹉跎啊!

随着脱贫攻坚的进程加快,小小的**火车站必然将产生更大的改变。等到那一天,已经脱贫奔小康的**镇一定会邀请更多匆匆而过的列车停留下来,悉心领略新**的风采。到那时,我会收集起叶辛等知青前辈和工人们在**镇修建铁路的历史,收集起脱贫攻坚工作的见闻和回忆,浓缩成一篇纪念文字,留在站前广场上,记录下前辈在这块曾经贫穷的土地上留下的足迹,记录下苗家曾经的贫困和

他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也记录下我们曾参与脱贫工作的点点滴滴,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在脱贫奔小康、奔富裕的路上奋力追赶,让**的苗家生活汇入新时代的洪流,就像这川流不息的列车一样,奔向更美好更灿烂的未来!

篇二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的好朋友何天洋去了**州**县**镇共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这一走,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景象:阳光洒满乡村的小路,满地的鹅黄迎面送来油菜花的芬芳,脱了鞋,光着脚丫,踏进柔软的水田里,嫩滑的泥巴从脚趾缝里挤出,掩盖脚背的同时,整个脚板也随之陷入黑泥之中……

这是天洋兄童年的记忆,也是他正在行进中的青年的样子。

坐车5个多小时,他来到**州**县**镇共和村,迎接他的,除了村里热情的干部,朴实的村民,还有床头恣意大胆的蟑螂和河边泥泞坎坷的山路……

来不及收拾卧室,返乡大学生唐安厚已经慕名前来,这位带着宽边眼镜,旅游专业毕业,在外跑过销售如准备回乡大干一场的年轻人,一见面便递上了申请书。他已自筹资金30万,联系了**农学院进行技术合作,联系了一家畜禽公司解决销售等问题。而他看好的场地却得不到部分村民同意。

这个场地是一个废弃多年的小学校舍,范文参考网权限归属于三个村民组,而其中一个村民组的村民之前无论怎样就是不同意。怎么办?

初来乍到的何书记想不明白,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几个月都协调不了,本村的大学生带着满腔热情返乡创业为何却遭遇这样的尴尬?怎么办?

经过2天的走访得知,原来不同意的村民之前与小唐的家人有矛盾,思想疙瘩解不开。而村干部做过工作,但乡里乡亲的,工作打不开情面。怎么办?

借助多年新闻工作见多识广的积累,刚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何天洋把三个组的干部和村民代表组织起来开会,讲明发展养猪项目给小唐本人、村组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近就业等带来的好处,引导大家用发展、开明的眼光来看待,并明确表态:这是集体的事,应该由大家来民主决策,少数服从多数,任何个人都不能恶意阻挠。最终,小唐从提出申请到村民代表按手印同意仅仅用了5天时间。

脱贫与致富,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在贫困户走访中,何书记的朋友圈晒出了

这样一则信息:刘茂丰,男,62岁,腿脚麻木,行动不便。其妻吴梅香,61岁,双目失明。大儿子11年前去世,不久后儿媳改嫁,留下一个孙子随二老生活,现年12岁。全家人靠在外打工的小儿子不时寄回来一点生活费买米买药,吃菜烧柴几乎全靠寨邻乡村接济。

信息发出后,很多好友表达了帮助刘老一家的心意,刘老一家的生活状况也迅速得到了改善。实际上,在具体工作中,还有很多难以言说的问题和矛盾。

比如,加班加点,跋山涉水,范文内容地图经历危险,遭遇病痛……

比如,老家的亲友在微信中留言:看你把人家的村子帮得多好,办公楼修好了,通组公路拉通了,连心桥架起来了,合作社成立了,而老家现在还只是一条唯一的窄窄的黄泥路……

比如,很多贫困户不愿意脱贫,因为虽然脱帽之后仍然可以享受政策,但几年时间全面小康之后,这些政策就将不复存在。所以,没有精细的工作方法和实实在在的致富门路,这脱贫的事,群众不会轻易答应。

正当何书记的驻村工作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电话犹如晴天霹雳朝他袭来。2016年9月28日早上十点,年届70的父亲在家中离世。其实,早在几年前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就发誓,一定要多陪一陪父亲。可是自从他驻村后,父亲便独自一人在老家。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何天洋以不孝之子的自责办完父亲的后事,抱头痛哭、彻夜难眠。这下好了,没有牵挂了,他可以更加集中精力投入工作了,他收下悲伤,重回战场。他说,只要群众需要,只要组织批准,他愿一辈子扎根在这里,把自己的智慧、激情、汗水和热血都奉献在这里。

奋斗的青春,跟年龄有关,他是18岁的英姿与年轻。

奋斗的青春,与年龄无关,他是一辈子的活力与激情。

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吃苦不言苦,遇难不说难,甘洒青春血与汉,做我中华好青年。

篇三

2015年初,我被选派为第一书记赴**县驻村帮扶。热门思想汇报我出生于农村,有机会回到农村,用自己的努力为贫困村做点什么,我感觉很幸运。于是,我把驻村工作当做一件大事,认真对待。驻村工作日记本上,我郑重写下了这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